CN117938599A -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38599A
CN117938599A CN202211518236.5A CN202211518236A CN117938599A CN 117938599 A CN117938599 A CN 117938599A CN 202211518236 A CN202211518236 A CN 202211518236A CN 117938599 A CN117938599 A CN 1179385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band
amplitude keying
keying signal
signal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1823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23/12503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408811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938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385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2Amplitud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using on-off keying; Single sideband or vestigial sideband modulation
    • H04L27/04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2Amplitud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using on-off keying; Single sideband or vestigial sideband modulation
    • H04L27/06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通过对第一数据进行第一调制处理生成第一幅度键控信号,该第一幅度键控信号承载于至少一个第一频带;通过对该第一数据进行第二调制处理生成第二幅度键控信号,该第二幅度键控信号承载于至少一个第二频带,该至少一个第二频带与该至少一个第一频带的频率不同;发送该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该第二幅度键控信号,能够获取更大的频率分集增益,从而避免了由于传输幅度键控信号的带宽较窄而导致的深度衰落,使得接收端能够准确地解调幅度键控信号,提高幅度键控信号的解调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22年10月24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211307799.X、申请名称为“一种测量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中,很多都使用OFDM调制技术,例如第四代系统(4thGeneration,4G)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和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新无线(New Radio,NR)。蜂窝网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移动宽带业务(mobile broadband,MBB),例如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进行高速上网,视频浏览,文件下载等。
然而,近年来蜂窝网络提供的服务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很多用户设备需要的通信速率很低,但是对于接收机低成本,低功耗却有很高要求。例如物联设备,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低功耗唤醒链路(low power wake up radio)等。对于这些终端设备而言,OFDM调制并不是一种合适的调制方式,因为OFDM接收机需要做精确的时频同步和复杂的信号处理,需要较高的成本和功耗。所以业界考虑用更简单的调制方式来服务这些设备,例如幅度键控调制就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因此,亟需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能够保证低功耗解调的同时提高解调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和装置,能够提高调制信号的解调性能。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对第一数据进行第一调制处理生成第一幅度键控信号,该第一幅度键控信号承载于至少一个第一频带;通过对该第一数据进行第二调制处理生成第二幅度键控信号,该第二幅度键控信号承载于至少一个第二频带,该至少一个第二频带与该至少一个第一频带的频率不同;发送该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该第二幅度键控信号。
应理解,本申请中所述的方法包括的步骤可以由一个设备独立实现,或者,可以由多个不同的设备分别实现(例如,在分布式系统中,多个不同的设备完成其对应的操作)。
还应理解,本申请中的幅度键控信号可以是幅度键控ASK信号或者开关键控调制OOK信号,对此本申请不做限定。其中,本申请提供的信息处理的方法,以幅度键控信号作为示例进行介绍,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适应性地类推到其他的调制信号,同样适用于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
还应理解,发送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该第二幅度键控信号,可以是并行发送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该第二幅度键控信号,或者,该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该第二幅度键控信号在不同的时间进行发送,对此本申请不做限定。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对第一数据进行调制处理生成至少两个幅度键控信号,根据该至少两个幅度键控信号中每个信号的频率,将其承载于其频率对应的频带上,因此,该至少两个幅度键控信号分别承载于在不同频率的至少两个频带上传输。在至少两个频带上传输至少两个幅度键控信号,能够获取更大的频率分集增益,避免由于传输幅度键控信号的带宽较窄而导致的深度衰落,使得接收端能够准确地解调幅度键控信号,从而提高幅度键控信号的解调性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该第二幅度键控信号对应的调制符号相同。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第一数据进行第一调制处理和第二调制处理,生成的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第二幅度键控信号对应的调制符号相同。即在不同的频带上传输的调制符号相同,且不同频带对应的调制符号的频率不同。当至少一个频带中的一个频带传输的信号由于信道的频选特性,产生深度衰落时,而其他频带传输的信号没有经历深度衰落,则接收端仍然能够准确地解调发射端发送的信号,因而提高幅度键控信号的解调性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发送该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该第二幅度键控信号,包括:在第一子载波上发送该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在第二子载波上发送该第二幅度键控信号,其中,该第一子载波是该第一频带内频率连续的子载波,该第二子载波是该第二频带内频率连续的子载波。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连续的子载波上发送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在连续的子载波上发送该第二幅度键控信号,能够获取更大的频率分集增益,避免由于传输幅度键控信号的带宽较窄而导致的深度衰落,使得接收端能够准确地解调幅度键控信号,从而提高幅度键控信号的解调性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发送该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该第二幅度键控信号,包括:在第一子载波上发送该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在第二子载波上发送该第二幅度键控信号。其中,该第一子载波是该第一频带内,且频带间隔为第一值的非连续的子载波。该第二子载波是该第二频带内,且频带间隔为第二值的非连续的子载波。其中,该第一值和该第二值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正整数。
应理解,该第一值与该第二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非连续的子载波上发送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在非连续的子载波上发送该第二幅度键控信号,能够生成峰均比较低的幅度键控信号,以此提高幅度键控信号的解调性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频带和该第二频带的频率不同,包括:该第一频带和该第二频带之间的频率间隔为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频带带宽的频率值。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的频率间隔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频带带宽(例如,相干带宽)的频率值,频带之间的频率相差较大,不同频带之间的信道响应的相关性较低,故可以认为不同频带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获得的频率分集增益也较为明显。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发送该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该第二幅度键控信号,包括:在第一时间段内,根据该第一数据,确定在第三频带上传输幅度键控信号中的调制符号ON,在该第四频带上传输幅度键控信号中的调制符号OFF,该第三频带为至少一个该第一频带和至少一个该第二频带中的一个,该第四频带为至少一个该第一频带和至少一个该第二频带中除该第三频带之外的所有频带。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时间段内,在至少一个该第一频带和至少一个该第二频带中的一个频带上传输调制符号ON,剩余其他频带上传输调制符号OFF,这种技术方案中,根据哪一个频带调制符号ON来传递信息,因而也可以认为是一种频率键控调制(FSK)。如果频带数量多于2个,则每个符号可以传输多于1bit的信息,这样提高了传输速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通过对第一数据进行第一调制处理生成该第一幅度键控信号,该第一幅度键控信号承载于该第一频带,包括:对该第一数据进行信道编码,确定第二数据;通过对该第二数据的第一部分进行该第一调制处理生成该第一幅度键控信号;通过对该第二数据的第二部分进行该第二调制处理生成该第二幅度键控信号,该第二数据包括该第一部分和该第二部分,其中,当该第一幅度键控信号承载于至少两个该第一频带上时,该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包括至少两个幅度键控调制符号,该至少两个幅度键控调制符号分别承载于至少两个该第一频带上。
基于上述方案,对于发射端的第一数据,先进行信道编码得到第二数据,提高了接收端的纠错能力;再通过对第二数据中包括的至少两部分的数据分别进行调制处理,获取该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该第二幅度键控信号,通过在至少两个频带上传输幅度键控信号,进而获取更多的频率分集增益;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包括至少两个幅度键控调制符号,当第一幅度键控信号承载于至少两个第一频带上时,该至少两个幅度键控调制符号分别承载于至少两个第一频带上进行传输,通过降低幅度键控调制符号的符号率,提高了传输速率。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单元,用于通过对第一数据进行第一调制处理生成第一幅度键控信号,该第一幅度键控信号承载于至少一个第一频带;该处理单元,还用于通过对该第一数据进行第二调制处理生成第二幅度键控信号,该第二幅度键控信号承载于至少一个第二频带,该至少一个第二频带与该至少一个第一频带的频率不同;收发单元,用于发送该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该第二幅度键控信号。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信息处理的装置,通过在至少两个频带上传输至少两个幅度键控信号,能够获取更大的频率分集增益,避免由于传输幅度键控信号的带宽较窄而导致的深度衰落,使得接收端能够准确地解调幅度键控信号,从而提高幅度键控信号的解调性能。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该第二幅度键控信号对应的幅度键控调制符号相同。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第一数据进行第一调制处理和第二调制处理,生成的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第二幅度键控信号对应的调制符号相同。当至少一个频带中的一个频带传输的信号由于信道的频选特性,产生深度衰落时,而其他频带传输的信号没有经历深度衰落,则接收端仍然能够准确地解调发射端发送的信号,因而提高幅度键控信号的解调性能。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收发单元,用于发送该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该第二幅度键控信号,包括:在第一子载波上发送该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在第二子载波上发送该第二幅度键控信号,其中,该第一子载波是该第一频带内频率连续的子载波,该第二子载波是该第二频带内频率连续的子载波。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连续的子载波上发送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在连续的子载波上发送该第二幅度键控信号,能够获取更大的频率分集增益,避免由于传输幅度键控信号的带宽较窄而导致的深度衰落,使得接收端能够准确地解调幅度键控信号,从而提高幅度键控信号的解调性能。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收发单元,用于发送该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该第二幅度键控信号,包括:在第一子载波上发送该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在第二子载波上发送该第二幅度键控信号。其中,该第一子载波是该第一频带内,且频带间隔为第一值的非连续的子载波。该第二子载波是该第二频带内,且频带间隔为第二值的非连续的子载波。其中,该第一值和该第二值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正整数。
应理解,该第一值与该第二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非连续的子载波上发送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在非连续的子载波上发送该第二幅度键控信号,能够生成峰均比较低的幅度键控信号,以此提高幅度键控信号的解调性能。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频带和该第二频带的频率不同,包括:该第一频带和该第二频带之间的频率间隔为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频带带宽的频率值。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的频率间隔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频带带宽(例如,相干带宽)的频率值,频带之间的频率相差较大,不同频带之间的信道响应的相关性较低,故可以认为不同频带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获得的频率分集增益也较为明显。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收发单元,用于发送该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该第二幅度键控信号,包括:在第一时间段内,该收发单元,还用于根据该第一数据,确定在第三频带上传输幅度键控信号中的调制符号ON,在该第四频带上传输幅度键控信号中的调制符号OFF,该第三频带为至少一个该第一频带和至少一个该第二频带中的一个,该第四频带为至少一个该第一频带和至少一个该第二频带中除该第三频带之外的所有频带。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时间段内,在至少一个该第一频带和至少一个该第二频带中的一个频带上传输调制符号ON,剩余其他频带上传输调制符号OFF,这种技术方案中,根据哪一个频带调制符号ON来传递信息,因而也可以认为是一种频率键控调制(FSK)。如果频带数量多于2个,则每个符号可以传输多于1bit的信息,这样提高了传输速率。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单元,用于通过对第一数据进行第一调制处理生成该第一幅度键控信号,该第一幅度键控信号承载于该第一频带,包括:该处理单元,还用于对该第一数据进行信道编码,确定第二数据;
该处理单元,还用于通过对该第二数据的第一部分进行该第一调制处理生成该第一幅度键控信号;该处理单元,还用于通过对该第二数据的第二部分进行该第二调制处理生成该第二幅度键控信号,该第二数据包括该第一部分和该第二部分,其中,当该第一幅度键控信号承载于至少两个该第一频带上时,该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包括至少两个幅度键控调制符号,该至少两个幅度键控调制符号分别承载于至少两个该第一频带上。
基于上述方案,对于发射端的第一数据,先进行信道编码得到第二数据,提高了接收端的纠错能力;再通过对第二数据中包括的至少两部分的数据分别进行调制处理,获取该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该第二幅度键控信号,通过在至少两个频带上传输幅度键控信号,进而获取更多的频率分集增益;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包括至少两个幅度键控调制符号,当第一幅度键控信号承载于至少两个第一频带上时,该至少两个幅度键控调制符号分别承载于至少两个第一频带上进行传输,通过降低幅度键控调制符号的符号率,提高了传输速率。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具体地,该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的上述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的单元和/或模块,如处理单元和/或收发单元(或者称为通信单元)。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通信设备(如终端设备,又如网络设备)。当该装置为通信设备时,通信单元可以是收发器或者收发单元,或,输入/输出接口;处理单元可以是至少一个处理器。可选地,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可选地,输入/输出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用于通信设备(如终端设备,又如网络设备)中的芯片、芯片系统或电路。当该装置为用于通信设备中的芯片、芯片系统或电路时,通信单元可以是该芯片、芯片系统或电路上的输入/输出接口、接口电路、输出电路、输入电路、管脚或相关电路等;处理单元可以是至少一个处理器、处理电路或逻辑电路等。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通信设备(如终端设备,又如网络设备)。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用于通信设备(如终端设备,又如网络设备)中的芯片、芯片系统或电路。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各方面提供的方法。
对于处理器所涉及的发送和获取/接收等操作,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或者,如果未与其在相关描述中的实际作用或者内在逻辑相抵触,则可以理解为处理器输出和输入等操作,也可以理解为由射频电路和天线所进行的发送和接收操作,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用于设备执行的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上述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芯片,芯片包括处理器与通信接口,处理器通过通信接口读取存储器上存储的指令,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
可选地,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芯片还包括存储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上文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的一示意图。
图2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200的一示意图。
图3是OOK调制的波形示意图。
图4是OFDM发射机调制OOK信号的一示意图。
图5是传输带宽带引起的深度衰落的对比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600流程性示意框图。
图7是第一OOK信号和第二OOK信号在不同频带上传输的示意图。
图8是接收端解调OOK信号的一示意图。
图9是接收端解调OOK信号的波形对比图。
图10是OOK信号在频带上传输的一示意图。
图11是接收端解调OOK信号的又一示意图。
图12是OOK信号在频带上传输的又一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1300流程性示意框图。
图14是OOK信号在频带上传输的另一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1500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通信装置1600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系统1700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者新无线(New Radio,NR)等。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未来的通信系统,如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车到万物(vehicle-to-everything,V2X)通信,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以及物联网(internet ofthings,IoT),通信系统或者其他通信系统。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也可以应用于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中,例如无线个人局域网(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WPAN),WPAN可以用于电话、计算机、附属设备等小范围内的数字辅助设备之间的通信。支持无线个人局域网的技术包括蓝牙(Bluetooth)、紫蜂(ZigBee)、超宽带(ultra wideband,UWB)、红外数据协会(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IrDA)连接技术、家庭射频(home radio frequency,HomeRF)等。又或者侧行链路(sidelink)通信系统,WiFi通信系统等。
首先结合图1简单介绍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如下。
参见图1,作为示例,图1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的一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网络设备110,该无线通信系统1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120。举例来说,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均可配置多个天线,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可使用多天线技术通信,例如,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信号,该下行信号可以采用OOK调制或者幅度键控(amplitude shift keying,ASK)调制,或者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该上行信号可以采用OOK调制或者ASK调制。
其中,网络设备在与终端设备通信时,网络设备可以管理一个或多个小区,一个小区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可选地,网络设备110和终端设备120组成一个单小区通信系统,假设将小区记为小区#1。网络设备110可以是小区#1中的网络设备,或者,网络设备110可以为小区#1中的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120)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小区可以理解为网络设备的无线信号覆盖范围内的区域。
应理解,图1仅为便于理解而示例的简化示意图,该无线通信系统100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网络设备或者还可以包括其他终端设备,图1中未予以画出。
参见图2,作为示例,图2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200的一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无线通信系统200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例如图2所示的终端终端设备210,和终端设备220。举例来说,终端设备210和终端设备220采用侧行链路进行通信,终端设备之间通过OOK调制或者ASK调制信号相互发送。
接下来,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本申请中涉及到的术语做简单说明。
1.开关键控调制(on-off-keying,OOK)
首先,OOK调制按照需要调制的信息,使用开关非归零线路码(on-off non-return-to-zero line code,或者on-off nrz line code)生成基带波形。开关不归零ON-OFF NRZ线路码,使用高电平来表示信息bit“1”,使用零电平来表示信息bit‘0’,例如图3所示,生成的信号表示为snrz(t)。然后,用载波信号与生成的信号snrz(t)相乘,进一步地生成OOK信号。假设发送信号的载频是fc,则载波信号可以表示为cos(2πfct+φ0),其中φ0表示载频的初始相位。其中,生成的OOK信号可以表示为:
sOOK(t)=snrz(t)cos(2πfct+φ0)
具体可以参见图3中OOK waveform所示的波形。OOK调制可以理解为,在需要发送的信息为“1”时,发送载波信号,在需要发送的信息为“0”时,不发送信号。
应理解,在接收端(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称为接收机)需要使用一个门限值,进一步地判断一个符号的能量是否超过这个门限值,从而确定接收到的信号是‘0’还是‘1’,从而完成解调。
还应理解,OOK接收机可以用低复杂度,低功耗的器件来实现,因而适用于与一些要求低成本和低功耗的设备,例如物联设备,传感器等。
2.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
OFDM调制技术是一种广泛采用的调制技术,例如802.11(WIFI),4G(LTE),5G(NR)等系统都使用OFDM调制技术。OFDM调制一般应用在移动宽带的系统中,利用更高的通信带宽,提供高传输速率。大部分的部署场景下,OFDM系统都可以提供至少1Mbps以上的传输速率。
OFDM调制方式中,将系统带宽分为多个并行的子载波,并且在每个子载波上分别调制数据进行发送,每个子载波有不同的频率。OFDM的发射和接收流程如图4所示,需要发射的数据首先经过调制映射为一个复数符号,复数符号可以写为a为符号的幅度,/>为符号的相位,最为常见的,调制会采用QAM映射的方式,将信息映射为一个QAM符号(QAM符号也是复数符号)。然后通过串并转换,将各个QAM符号分别映射到不同的子载波上。不同子载波上的符号输入快速反傅里叶变换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进行快速反傅里叶运算,转变成时域序列。
常规的OFDM符号处理中,会将时域序列的尾部部分复制到信号的前端,称为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循环前缀的主要作用是对抗无线信道中的多径传输时延。在完成了循环前缀添加之后,发射机会将信号进行数模转换(digital to analog conversion,D/A),并进行上变频后发射。
然而,近年来蜂窝网络提供的服务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较多的用户设备需要的通信速率较低,对于接收机低成本,低功耗却有很高要求。例如物联设备,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低功耗唤醒链路(low power wake up radio)等。对于这些设备而言,OFDM并不是一种合适的调制方式,由于OFDM接收机需要做精确的时频同步和复杂的信号处理,需要较高的成本和功耗,业界考虑用更简单的调制方式来服务这些设备,例如OOK调制。
特别的,为了达到服务不同类型终端设备的目的,一种直接的做法可以在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站上,设置两套发射机,一套发射机用来服务移动宽带用户,即发送OFDM信号;另一套发射机用于服务低速率用户,即发送OOK信号。但是上述这种做法需要对于现有的网络设备进行硬件升级,需要在现有的OFDM发射机基础上,增加一套OOK的发射机,对于网络的部署者而言,会带来很大的代价。另外一种做法是,发射机仍然使用现有的OFDM发射机结构,但是通过一些信号处理的手段,在某些频段上,产生出符合其他调制格式的波形。例如OFDM发射机可以在某些频段上生成OOK调制波形。
作为一种示例,如图4中所示,一个OFDM发射机使用N_IFFT大小的IFFT来生成OFDM信号,并使用K个子载波来生成OOK信号。其中,可以根据希望生成的OOK信号的波形,通过预先计算的方式,来确定这K个子载波上应该调制的信号,这样,当这部分信号经过IFFT运算之后,生成的OFDM符号的时域波形,会近似为需要发送的OOK信号。
例如,一个OFDM发射机使用N_IFFT=512点的FFT来生成OFDM信号,其中K=32个子载波用于生成OOK信号。首先确定发送的OOK波形,假设OOK波形为:“ON|OFF|ON|OFF|OFF|ON|OFF|ON”,如图4中(3)所示的矩形方波的波形,并通过预先运算,得到在分配的子载波上,需要调制的信号为x=[x0,x1,…,xK-1],再进行OFDM信号调制的时候,其他的子载波用于调制其他发送的数据,而分配用于调制OOK信号的32个子载波上,发送需要调制的信号x=[x0,x1,…,xK-1],如图4中(2)所示就是在32个子载波上调制的符号。这样通过IFFT之后,频率信号被转换为时域信号,如果通过滤波器将中间32个子载波滤出来,则其信号的幅度会与目标发送的OOK波形接近。例如图4中(3)所示曲线波形周围方波的波形为目标发送的OOK信号,而图4中(3)所示的曲线波形是采用上述方法生成的OOK信号。可以看出,虽然生成的信号与理想信号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波动,但是确实可以在ON的部分形成高幅度信号,OFF部分形成低幅度信号,这样接收端仍然可以正确地解调出发射机发送的信号。
应理解,上述图4所示的方法还可以使得在一个OFDM符号的时长内发送多个OOK信号,例如图4所示的示例,在一个OFDM符号的时长内,形成了8个OOK符号“ON|OFF|ON|OFF|OFF|ON|OFF|ON”。
根据上述图4所示的方法,利用OFDM发射机生成OOK信号,当承载OOK信号的子载波的数量较少时,无线信道的频率响应不平坦,就会导致频选衰落,在某些频率上的信道还可能会产生深度衰落,则无法保证传输的信息能够被接收机顺利的接收并解调。
如图5所示,无线信道在不同的频率点有不同的信道幅度响应,幅度响应高的频段,信号的衰减低,接收端可以较为容易地进行接收。但在幅度响应低的频段,信号的衰减高,接收端难以接收到信号。当承载OOK信号的子载波数量较多时,则传输信号的带宽较宽,如图5中(1)所示的矩形区域显示的是OOK信号使用的频率,频率较宽,即使某些频率处于深度衰落的信道,但是其他频率的信号能够被顺利地接收,则不影响接收端正确解调。当承载OOK信号的子载波数量较少时,则传输信号的带宽较窄,如图5中(2)所示的矩形区域显示的OOK信号使用的频率,频率较窄,当某些频率处于深度衰落的信道,则接收端很难恢复出接收到的信号。
根据上述图4中的方法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和装置,能够使得接收机低功耗地接收调制信号,同时提升解调性能。
如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600的示意性流程图。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由网络设备执行,也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或者,可以由网络设备的组成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执行,也可以由终端设备的组成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执行,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S610,通过对第一数据进行第一调制处理,生成第一幅度键控信号,该第一幅度键控信号承载于至少一个第一频带。
其中,第一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待传输的数据、信息或者信号,其中,该第一数据还可以表示需要调制的信号。
其中,第一调制处理用于将第一数据分配在至少一个第一频带上进行调制,调制完成的信号称为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即该第一幅度键控信号承载在至少一个第一频带上传输。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用于传输幅度键控信号的频带,还可以称为信道或者子带,对此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S620,通过对第一数据进行第二调制处理,生成第二幅度键控信号,该第二幅度键控信号承载于至少一个第二频带。
其中,将该第一数据进行第二调制处理,将第一数据分配在至少一个第二频带上进行调制,调制完成的信号称为第二幅度键控信号。即第二幅度键控信号承载在至少一个第二频带上传输。
应理解,该至少一个第一频带和该至少一个第二频带的频率不同。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之间的频率间隔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频带带宽的频率值。
例如,第一频带与第二频带之间的频率间隔相差超过相干带宽(coherentbandwidth)的频率值。其中,该相干带宽用于指示频率或者信道相应具有较大相关性的带宽。
其中,第一频带与第二频带之间的频率间隔较大,第一频带与第二频带之间的信道相应的相关性较低,即可以认为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的信道是相互独立的。
应理解,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第二幅度键控信号对应的幅度键控调制符号可以相同或者不同。例如,当通过对第一数据中的全部数据分别进行第一调制处理和第二调制处理,则确定的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第二幅度键控信号对应的幅度键控调制符号相同;当通过对第一数据中的第一部分数据分别进行第一调制处理,对第二部分数据进行第二调制处理,第一部分数据和第二部分数据不同,则确定的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第二幅度键控信号对应的幅度键控调制符号不同。
S630,发送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第二幅度键控信号。
具体地,在第一频带上发送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在第二频带上发送第二幅度键控信号。
应理解,发送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第二幅度键控信号可以是同一时间并行发送;或者,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第二幅度键控信号不在同一时间进行发送。
根据上述图6所示的方法,通过至少一个第一频带和至少一个第二频带上发送幅度键控信号,获得较大的频率分集增益,避免深度衰落。同时,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之间的间隔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频带带宽的频率值,保证频带之间的独立性,避免相互干扰,提高了OOK信号的解调性能。
接下来将结合图6所示的方法,幅度键控信号以OOK信号为例,执行主体以第一设备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根据上述图6中的步骤S630,发送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第二幅度键控信号。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第一设备发送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第二幅度键控信号时,第一设备在第一子载波上发送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在第二子载波上发送第二幅度键控信号。
其中,第一子载波是第一频带内频率连续的子载波,第二子载波是第二频带内频率连续的子载波。
应理解,并行在第一频带内频率连续的子载波上发送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在第二频带内频率连续的子载波上发送第二幅度键控信号。
作为一种示例,如图7中(1)示出了第一设备并行发送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第二幅度键控信号的示例。其中,假设OOK信号采用24个子载波发送,该24个子载波位于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其中,第一频带内包括的12个子载波(25~36),第二频带内包括的12个子载波(241~252)。第一OOK信号在子载波为25~36上发送,第二OOK信号在子载波为241~252上发送。
假设,第一设备使用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调制的频域信号,生成确定的时域上的第一OOK信号和第二OOK信号为“ON|OFF|OFF|ON|OFF|ON”,如图7中(1)所示的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上的矩形方框用于表示OOK信号中的OOK调制符号“ON”。
作为另一种示例,如图7中(2)示出了第一设备在不同的时间发送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第二幅度键控信号。即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第二幅度键控信号可以使用不同的时间进行发送。例如,在第一频带发送第一OOK信号之后,再在第二频带发送第二OOK信号。其中在这两次发送之间可以设置切换时间,使得接收机有足够时间进行频带的切换。
应理解,接收端可以在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发送的时间内,切换到第一带通滤波器,滤出第一频带上的信号,然后,在第二幅度键控信号发送的时间内,切换到第二带通滤波器,滤出第二频带上的信号。可以选择信号质量更好的进行解调,或者将两路信号合并后进行解调。
针对上述图7中(1)和(2)的示例,接收端在接收的过程中,使用两个带通滤波器,将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上的信号分别滤出,然后将滤出的信号进行合并。如图8所示,接收端设置两个带通滤波器BPF(f0)和BPF(f1),然后可以通过加法电路,将两个滤波器的输出结果进行相加合并,进行包络检测,并且进行OOK解调(判决是ON还是OFF),得到第一数据。
应理解,结合上述图7和图8中示例,滤波器BPF(f0)可以使第一子载波25~36上的信号通过,而对其他频率的信号进行抑制;BPF(f1)可以使第二子载波241~252上的信号通过,而其他频率的信号进行抑制。滤波器滤出信号之后,通过加法电路,将两个滤波器的输出结果进行相加合并,再进行包络检测,进行OOK解调(判决是ON还是OFF),得到第一数据“100101”。
基于上述图7和图8中的示例,采用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发送OOK信号,在经过无线信道之后,接收端采用两个带通滤波器进行接收,其中,第一带通滤波器,滤出第一子载波(25~36)之后得到的信号波形如图9中(1)所示,第二带通滤波器,滤出的第二子载波(241~252)之后得到的信号波形如图9中(2)所示。根据图9中的(1)和(2)可以看出第一带通滤波器得到的信号的幅度显著大于第二带通滤波器得到的信号,则第一子载波上的信道质量较好,信道幅度响应高于第二子载波。接收端进一步地使用加法器,将两路信号相加之后得到图9中(3)所示的信号波形。
可以看出,虽然第二频带对应的第二子载波可能处于深度衰落,导致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质量不佳,但是由于第一频带传输的信号质量较好,所以相加之后,接收端仍然能够获取较好的接收质量,并能够正确地解调出发射端发送的第一数据。
上述图7至图9只是一种示例,通过在两个频带上传输两个OOK信号,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将第一数据调制在至少两个(例如,3个、4个或者更多)不同频率的频带内连续的子载波上进行发送,能够获取较好的频率分集增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深度衰落带来的性能影响,提高解调性能。
作为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第一设备并行发送第一OOK信号和第二OOK信号时,第一设备在第一子载波上发送第一OOK信号,在第二子载波上发送第二OOK信号。
其中,第一子载波是第一频带内,频率间隔为第一值的非连续的子载波,第二子载波是第二频带内,频率间隔为第二值的非连续的子载波,其中,该第一值和第二值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正整数。
应理解,第一设备并行在第一频带内频率非连续的子载波上发送第一OOK信号,在第二频带内频率非连续的子载波上发送第二OOK信号。
作为一种示例,基于上述图7中的示例,在第一频带对应的第一子载波上传输第一OOK信号,其中,第一子载波可以为奇数子载波,例如:25,27,29,31,33,35。第一OOK信号在奇数子载波25,27,29,31,33,35上传输;或者第一子载波可以为偶数子载波,26,28,30,32,34,36,第一OOK信号在偶数子载波26,28,30,32,34,36上传输。
作为又一种示例,基于上述图7中的示例,在第二频带对应的第二子载波上传输第二OOK信号,其中,第二子载波可以为奇数子载波,例如:241,243,245,247,249,251。第二OOK信号在奇数子载波241,243,245,247,249,251上传输;或者第二子载波可以为偶数子载波,例如:242,244,246,248,250,252,第二OOK信号在偶数子载波242,244,246,248,250,252上传输。
应理解,第一值和第二值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子载波间隔还可以是其他数值(例如,2或者3等),上述示例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所示的方法,并不对本申请具有任何限定。
根据上述示例,通过在至少两个频带中非连续的子载波上传输OOK信号,既能获取到更大的频率分集增益,避免深度衰落,又能生成峰均比较低的OOK信号。
作为又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第一设备并行发送第一OOK信号和第二OOK信号时,在第一时间段内,第一设备根据第一数据,确定在第三频带上传输OOK信号中的调制符号ON,在第四频带上传输OOK信号中的调制符号OFF。
其中,第三频带为至少一个第一频带和至少一个第二频带中的一个频带,第四频带为至少一个第一频带和至少一个第二频带中除第三频带之外的所有频带。
例如,当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均为一个频带时,则第三频带为第一频带或者第二频带,第四频带为除第三频带之外的另一个频带;当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包括多个频带时,则第三频带为该多个频带中的一个频带,第四频带为除第三频带之外的所有频带。
应理解,在同一时间段内,在传输OOK信号的频带中,只有一个频带用于传输OOK信号的调制符号ON,剩下所有的频带在同一时间段内均传输OOK信号的OFF。这种技术方案中,根据哪一个频带调制符号ON来传递信息,因而也可以认为是一种频率键控调制(frequencyshift keying,FSK)。
作为一种示例,如图10所示,假设第一数据中的信息bit为“0”,则在频带#1上发送OOK符号“ON”,频带#2上发送OOK符号“OFF”;如果第一数据中的信息bit为“1”,则在频带#1上发送OOK符号“OFF”,在频带#2上发送OOK符号“ON”。假设传输的OOK信号为“OFF|ON|ON|OFF|ON|OFF”,其中,第一频带为频带#1(子载波为25~36),第二频带为频带#2(子载波为37~46)。如图10所示,在同一时间段内,频带#1用于传输OOK信号中的调制符号“ON”,频带#2用于传输OOK信号中的调制符号“OFF”。在传输OOK信号中的“ON”符号时,频带#1用于传输“ON”,剩余的频带#2用于传输“OFF”;在传输OOK信号中的“OFF”时,频带#2用于传输“ON”,剩余的频带#1用于传输“OFF”。
应理解,频带#1和频带#2之间的子载波(35,36)没有使用,可以作为保护间隔。当然,频带#1和频带#2之间的保护间隔还可以为上述图7中的第一频带带宽的频率值(例如相干带宽的频率值)。
还应理解,在同一时间段内,只有一个频带用于传输OOK信号的调制符号“ON”,即频带#1的个数为1,剩余所有的频带用于传输OOK信号的调制符号“OFF”,即频带#2的个数为一个或者多个,对此不做限定。
还应理解,频带#1在信息bit为“0”时,用于传输“ON”,频带#2在信息bit为“1”时,用于传输“ON”,又或者,频带#1在信息bit为“1”时,用于传输“ON”,频带#2在信息bit为“0”时,用于传输“ON”,该设置可以是系统预设规定的,又或者是发送端和接收端相互约定的,对此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针对上述图10中的示例,接收端在接收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带通滤波器将在不同频带上传输的OOK信号分别滤出。其中,带通滤波器的数量与发送OOK信号的频带的数量相对应。基于上述图10中的示例,接收端可以使用两个带通滤波器,将频带#1和频带#2上的信号分别滤出,然后通过比较器对比哪个频带上的能量值更大,进行解调,得到第一数据“011010”。
应理解,为了解调两路(频带#1和频带#2)同时传输的OOK信号,可以在接收端使用两个带通滤波器BPF(f0)和BPF(f1),如图11所示,两个滤波器分别对准两个OOK信道,BPF(f0)可以滤出频带#1中子载波25-34传输的OOK信号,BPF(f1)可以滤出频带#2中子载波37-46传输的OOK信号。再通过包络检测,接收端可以判断出哪个OOK信号上的能量更高。通过比较电路,如果频带#1上的能量更高,则判断接收到的信息bit为‘0’,如果频带#2上的能量更高,则判断接收到的信息bit为‘1’,最终得到第一数据“011010”。
作为另一种示例,如图12所示,假设第一数据中的信息比特为“00”,则在频带#1上发送OOK符号“ON”,其他频带(频带#2、频带#3和频带#4)上发送“OFF”;假设第一数据中的信息比特为“01”,则在频带#2上发送OOK符号“ON”,其他频带(频带#1、频带#3和频带#4)上发送“OFF”;假设第一数据中的信息比特为“10”,则在频带#3上发送OOK符号“ON”,其他频带(频带#1、频带#2和频带#4)上发送“OFF”;假设第一数据中的信息比特为“11”,则在频带#4上发送OOK符号“ON”,其他频带(频带#1、频带#2和频带#3)上发送“OFF”。
其中,频带#1中的子载波范围为25~34,频带#2中的子载波范围为37~46,频带#3中的子载波范围为49~58,频带#4中的子载波范围为61~70。
如图12所示,在同一时间段内,频带#1、频带#2、频带#3和频带#4只有一个频带传输OOK信号中的“ON”,其余频带均传输OOK信号中的“OFF”。
针对上述图12中的示例,接收端在接收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带通滤波器将在不同频带上传输的OOK信号分别滤出。然后通过比较器对比哪个频带上的能量值更大,进行解调,得到第一数据“000110001101”。
应理解,为了解调四路(频带#1、频带#2、频带#3和频带#4)同时传输的OOK信号,可以在接收端使用四个带通滤波器分别对准四个OOK信道,可以滤出四个频带中子载波传输的OOK信号。再通过包络检测,接收端可以判断出哪个OOK信号上的能量更高。通过比较电路,来进行解调,最终得到第一数据“000110001101”。
还应理解,图12中的示例是基于上述图10和图11中示例的直接扩展,使用4个频带,实现每个符号传输2bit,进一步地提高传输速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10至图12中所述的示例,在同一频带上传输OOK信号时,可以在连续的子载波上传输,还可以在非连续的子载波上传输,对此本申请并不限定。
根据上述示例,通过至少两个频带传输OOK信号,且在同一时间段内,只有一个频带用于传输OOK调制符号“ON”,其余频带传输OOK调制符号“OFF”,进而降低了OOK的符号率,提升传输速率。接收端使用简单的比较电路进行判断,仍然能够保持接收端的低复杂度和低功耗。
根据上述图7至图12中举例介绍,第一设备在至少两个频带上发送OOK信号,其中,至少两个频带中的频带之间的间隔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频带带宽的频率值,保证频带之间的独立性,避免相互干扰,提高频率分集增益,避免深度衰落。同时,同一频带上传输OOK信号时,可以在该频带上连续的子载波上传输OOK信号,或者在该频带上非连续的子载波上传输OOK信号,进而能够生成峰均值比较低的OOK信号。在至少两个频带上传输OOK信号时,在同一时间段内,只有一个频带用于传输OOK信号中的“ON”,剩余频带用于传输“OFF”,提升了传输速率,且接收端仍然能够保持低复杂度和低功耗。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1300的流程性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方法包括:
S1310,对数据#1进行信道编码,得到数据#2。
其中,该数据#1首先进行信道编码,得到数据#2。数据#1为待通过频带上传输的数据。
应理解,信道编码是指对于发送的数据(或者称为信息)经过编码运算后,插入一些校验bit,这样接收机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信息bit和校验bit,判断接收信号是否正确,并且一定程度上纠正错误解调的bit。
作为一种示例,信道编码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Polar码,BCH码,重复编码或者Manchester编码。
S1320,通过对数据#2的第一部分进行第一调制处理,生成第一幅度键控信号。
应理解,通过对数据#1进行信道编码确定数据#2之后,对该数据#2中的第一部分进行第一调制处理,生成第一幅度键控信号。
S1330,通过对数据#2的第二部分进行第二调制处理,生成第二幅度键控信号。
应理解,数据#2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二部分可以是数据#2中除第一部分之外的剩余部分,或者,第二部分可以是数据#2中除第一部分之外的剩余部分的一部分,对此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S1340,发送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第二幅度键控信号。
应理解,对数据#2中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进行第一调制处理和第二调制处理之后,得到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第二幅度键控信号,并同时发送该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第二幅度键控信号。
其中,第一幅度键控信号承载于至少一个第一频带上发送,第二幅度键控信号承载于至少一个第二频带上发送,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的频率不同。
其中,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包括至少两个幅度键控调制符号,当第一幅度键控信号承载于至少两个第一频带上时,该至少两个幅度键控调制符号分别承载于该至少两个第一频带上。
针对上述图13中的方法,在接收端可以使用两个带通滤波器,分别将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中的幅度键控符号滤出后,分别进行幅度键控解调,将解调后的bit串,重新交替或者组合得到一个bit序列,并且使用译码器进行译码。其中,如果接收端进行幅度键控解调,确定译码错误数量在译码器纠错能力之内,译码器可以恢复出发送的bit序列。
根据上述图13所示的方法,由于编码后的数据(数据#2)在至少两个不同的频带上进行发送,可以获得一定的频率分集增益。如果其中一路频带质量不佳,出现了较多错误,而另外一路频带质量较好,没有出现错误,则通过信道译码,有较高的概率可以纠正出错误的传输,即提高解调性能。
接下来将结合图13所示的方法,幅度键控信号以OOK信号为例,执行主体以第一设备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作为一种示例,假设数据#1为‘10011110’,先进行信道编码,编码后的bit序列为“100111100111”,其中前8bit(10011110)为数据#1的信息bit,后4bit(0111)为校验bit。具体地,第一设备对数据#2按照OOK调制方法进行调制,即bit 0映射为OOK信号中的调制符号“OFF”,bit 1映射为OOK信号中的调制符号“ON”,并且在至少两个频带上发送。
例如,调制完成的OOK信号#1中的OOK调制符号“ON|OFF|OFF|ON|ON|ON|ON|OFF|OFF|ON|ON|ON”在两个频带上发送。
其中,OOK信号#1可以在频带#1和频带#2上交替发送OOK调制符号。例如:可以在频带#1上发送的信号为“ON|OFF|ON|ON|OFF|ON”,在频带#2上发送的信号为“OFF|ON|ON|OFF|ON|ON”。
应理解,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第二幅度键控信号可以并行发送,图14中(1)所示的示例,频带#1上的OOK调制符号“ON|OFF|ON|ON|OFF|ON”和频带#2上的OOK调制符号“OFF|ON|ON|OFF|ON|ON”是并行发送的。
还应理解,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第二幅度键控信号还可以使用不同的时间进行发送。例如,图14中(2)所示的示例在频带#1上发送OOK调制符号“ON|OFF|ON|ON|OFF|ON”之后,再在频带#2上发送OOK调制符号“OFF|ON|ON|OFF|ON|ON”。在两次发送之间可以设置切换时间,使得接收机有足够时间进行频带的切换。
其中,OOK信号#1还可以在频带#1上发送前6个OOK调制符号,在频带#2上发送后6个OOK调制符号。例如:在频带#1上发送的信号为“ON|OFF|OFF|ON|ON|ON”,在频带#2上发送的信号为“ON|OFF|OFF|ON|ON|ON”。
当然,在频带#1上发送的信号为“ON|OFF|OFF|ON|ON|ON”和在频带#2上发送的信号为“ON|OFF|OFF|ON|ON|ON”可以是同时发送,也可以是在不同的时间进行发送,具体请参见上述示例,此处不再赘述。其中,当OOK信号#1承载于至少两个第一频带时,OOK信号#1包括至少两个OOK调制符号,该至少两个OOK调制符号分别承载于至少两个第一频带上。
例如,当OOK信号#1包括“ON|OFF|OFF|ON|ON|ON”时,其中,OOK调制符号“ON|OFF|OFF”可以承载于频带#1上发送,OOK调制符号“ON|ON”可以承载于频带#2上发送,OOK调制符号“ON”以承载于频带#3上发送。频带#1、频带#2和频带#3均属于第一频带。
应理解,调制后的OOK调制符号还可以在3个、4个或者更多的频带上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发送,对此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根据上述图13和14中的方法,第二幅度键控调制信号也可以承载于至少两个频带上进行传输,与第一幅度键控调制信号的传输方式类似,即第二幅度键控调制信号中的调制键控符号可以分别承载于至少两个频带上,此处不再赘述;当第二幅度调制信号承载于一个频带上传输时,第二幅度键控调制信号与第一幅度键控调制信号可以是并行发送,或者不在同一时间发送。
可以理解,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的一些可选的特征,在某些场景下,可以不依赖于其他特征,也可以在某些场景下,与其他特征进行结合,不作限定。
还可以理解,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的方案可以进行合理地组合使用,并且实施例中出现的各个术语的解释或说明可以在各个实施例中互相参考或解释,对此不作限定。
还可以理解,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方法和操作,也可以由可由终端设备的组成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来实现;此外,由网络设备实现的方法和操作,也可以由可由网络设备的组成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来实现,不作限定。
相应于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给出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相应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相应的模块。该模块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或者是软件和硬件结合。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特征同样适用于以下装置实施例。
参见图15,作为示例,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1500的示意图。该装置1500包括收发单元1510和处理单元1520。收发单元1510可以用于实现相应的通信功能。收发单元1510还可以称为通信接口或通信单元。处理单元1520可以用于进行数据或信息的处理。
可选地,该装置1500还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可以用于存储指令和/或数据,处理单元1520可以读取存储单元中的指令和/或数据,以使得装置实现前述各个方法实施例。
一种可能的设计,该装置1500可以用于执行上文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第一设备所执行的动作,这时,该装置1500可以为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又或者可以是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的组成部件,收发单元151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第一设备的收发相关的操作,处理单元152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第一设备的处理相关的操作。
例如,处理单元1520,用于通过对第一数据进行第一调制处理生成第一幅度键控信号,第一幅度键控信号承载于至少一个第一频带;处理单元1520,还用于通过对第一数据进行第二调制处理生成第二幅度键控信号,第二幅度键控信号承载于至少一个第二频带,第二频带与第一频带的频率不同;收发单元1510,用于发送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第二幅度键控信号。
该装置1500可实现对应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执行的步骤或者流程,该装置150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的单元。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这里的装置1500以功能单元的形式体现。这里的术语“单元”可以指应用特有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电子电路、用于执行至少一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例如共享处理器、专有处理器或组处理器等)和存储器、合并逻辑电路和/或其它支持所描述的功能的合适组件。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装置1500可以具体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与终端设备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或步骤;或者,装置1500可以具体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与网络设备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或步骤,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各个方案的装置1500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通信设备(如终端设备,又如网络设备)所执行的相应步骤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至少一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例如收发单元可以由收发机替代(例如,收发单元中的发送单元可以由发送机替代,收发单元中的接收单元可以由接收机替代),其它单元,如处理单元等可以由处理器替代,分别执行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收发操作以及相关的处理操作。
此外,上述收发单元1510还可以是收发电路(例如可以包括接收电路和发送电路),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电路。
需要指出的是,图15中的装置可以是前述实施例中的设备,也可以是芯片或者芯片系统,例如: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其中,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电路、通信接口;处理单元为该芯片上集成的处理器或者微处理器或者集成电路。在此不做限定。
参见图16,作为示例,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通信装置1600的示意图。该装置1600包括处理器1610,处理器1610与存储器1620耦合。可选地,该装置1600还包括存储器1620。存储器162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和/或数据,处理器1610用于执行存储器1620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或读取存储器1620存储的数据,以执行上文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选地,处理器1610为至少一个。
可选地,存储器1620为至少一个。
可选地,该存储器1620与该处理器1610集成在一起,或者分离设置。
可选地,如图16所示,该装置1600还包括收发器1630,收发器1630用于信号的接收和/或发送。例如,处理器1610用于控制收发器1630进行信号的接收和/或发送。
作为一种方案,该装置1600用于实现上文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操作。
例如,处理器1610用于执行存储器1620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上文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相关操作。例如,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
作为另一种方案,该装置1600用于实现上文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操作。
例如,处理器1610用于执行存储器1620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上文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相关操作。例如,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例如,RAM可以用作外部高速缓存。作为示例而非限定,RAM包括如下形式: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需要说明的是,当处理器为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时,存储器(存储模块)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参见图17,作为示例,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系统1700的示意图。该芯片系统1700(或者也可以称为处理系统)包括逻辑电路1710以及输入/输出接口(input/output interface)1720。
其中,逻辑电路1710可以为芯片系统1700中的处理电路。逻辑电路1710可以耦合连接存储单元,调用存储单元中的指令,使得芯片系统1700可以实现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方法和功能。输入/输出接口1720,可以为芯片系统1700中的输入输出电路,将芯片系统1700处理好的信息输出,或将待处理的数据或信令信息输入芯片系统1700进行处理。
具体地,例如,若终端设备安装了该芯片系统1700,逻辑电路1710与输入/输出接口1720耦合,输入/输出接口1720可将唤醒信号输入至逻辑电路1710进行处理。
作为一种方案,该芯片系统1700用于实现上文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一设备执行的操作。
例如,逻辑电路1710用于实现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一设备执行的处理相关的操作;输入/输出接口1720用于实现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一设备执行的发送和/或接收相关的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用于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由设备执行的方法的计算机指令。
例如,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各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
再例如,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各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指令,该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以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上文各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上述提供的任一种装置中相关内容的解释及有益效果均可参考上文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至少两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此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至少一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例如,所述计算机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至少一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例如,前述的可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9)

1.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对第一数据进行第一调制处理生成第一幅度键控信号,所述第一幅度键控信号承载于至少一个第一频带;
通过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第二调制处理生成第二幅度键控信号,所述第二幅度键控信号承载于至少一个第二频带,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频带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频带的频率不同;
发送所述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所述第二幅度键控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所述第二幅度键控信号对应的幅度键控调制符号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所述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所述第二幅度键控信号,包括:
在第一子载波上发送所述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在第二子载波上发送所述第二幅度键控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是所述第一频带内频率连续的子载波,所述第二子载波是所述第二频带内频率连续的子载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所述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所述第二幅度键控信号,包括:
在第一子载波上发送所述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在第二子载波上发送所述第二幅度键控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是所述第一频带内,频带间隔为第一值的非连续的子载波,所述第二子载波是所述第二频带内,频带间隔为第二值的非连续的子载波,其中,所述第一值和所述第二值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正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带和所述第二频带的频率不同,包括:
所述第一频带和所述第二频带之间的频率间隔为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频带带宽的频率值。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所述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所述第二幅度键控信号,包括:
在第一时间段内,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确定在第三频带上传输幅度键控信号中的调制符号ON,在所述第四频带上传输幅度键控信号中的调制符号OFF,所述第三频带为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频带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频带中的一个,所述第四频带为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频带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频带中除所述第三频带之外的所有频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第一数据进行第一调制处理生成所述第一幅度键控信号,所述第一幅度键控信号承载于所述第一频带,包括:
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信道编码,确定第二数据;
通过对所述第二数据的第一部分进行所述第一调制处理生成所述第一幅度键控信号;
通过对所述第二数据的第二部分进行所述第二调制处理生成所述第二幅度键控信号,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
其中,当所述第一幅度键控信号承载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频带上时,所述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包括至少两个幅度键控调制符号,所述至少两个幅度键控调制符号分别承载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频带上。
8.一种信息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通过对第一数据进行第一调制处理生成第一幅度键控信号,所述第一幅度键控信号承载于至少一个第一频带;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通过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第二调制处理生成第二幅度键控信号,所述第二幅度键控信号承载于至少一个第二频带,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频带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频带的频率不同;
收发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所述第二幅度键控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所述第二幅度键控信号对应的幅度键控调制符号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所述第二幅度键控信号,包括:
在第一子载波上发送所述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在第二子载波上发送所述第二幅度键控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是所述第一频带内频率连续的子载波,所述第二子载波是所述第二频带内频率连续的子载波。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所述第二幅度键控信号,包括:
在第一子载波上发送所述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在第二子载波上发送所述第二幅度键控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是所述第一频带内,频带间隔为第一值的非连续的子载波,所述第二子载波是所述第二频带内,频带间隔为第二值的非连续的子载波,其中,所述第一值和所述第二值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正整数。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带和所述第二频带的频率不同,包括:
所述第一频带和所述第二频带之间的频率间隔为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频带带宽的频率值。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和所述第二幅度键控信号,包括:
在第一时间段内,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确定在第三频带上传输幅度键控信号中的调制符号ON,在所述第四频带上传输幅度键控信号中的调制符号OFF,所述第三频带为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频带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频带中的一个,所述第四频带为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频带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频带中除所述第三频带之外的所有频带。
14.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通过对第一数据进行第一调制处理生成所述第一幅度键控信号,所述第一幅度键控信号承载于所述第一频带,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信道编码,确定第二数据;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通过对所述第二数据的第一部分进行所述第一调制处理生成所述第一幅度键控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通过对所述第二数据的第二部分进行所述第二调制处理生成所述第二幅度键控信号,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
其中,当所述第一幅度键控信号承载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频带上时,所述第一幅度键控信号包括至少两个幅度键控调制符号,所述至少两个幅度键控调制符号分别承载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频带上。
1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使得所述装置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所述存储器和/或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与所述处理器耦合,
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输入和/或输出信息。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
19.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与存储器耦合,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518236.5A 2022-10-24 2022-11-29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79385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3/125033 WO2024088116A1 (zh) 2022-10-24 2023-10-17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07799 2022-10-24
CN202211307799X 2022-10-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38599A true CN117938599A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49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18236.5A Pending CN117938599A (zh) 2022-10-24 2022-11-29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38599A (zh)
WO (1) WO202408811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49873A (ja) * 1998-07-27 2000-02-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Ask変調装置
US20070253468A1 (en) * 2006-05-01 2007-11-01 Micrel Inc. Spread Spectrum ASK/OOK Transmitter
JP2013138323A (ja) * 2011-12-28 2013-07-11 Advantest Corp 送信システム、受信システム、送信方法、および受信方法
WO2014104284A1 (ja) * 2012-12-28 2014-07-03 楽天株式会社 超音波通信システム
JP6523657B2 (ja) * 2014-11-04 2019-06-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データ通信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88116A1 (zh) 2024-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0392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signal
JP7422255B2 (ja) データ処理方法、端末デバイス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US919738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selection
CN107710842B (zh) 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EP3488641A1 (en) Efficient concurrent transmission of a wake-up signal and user data
WO2010070925A1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RU2667501C1 (ru) Способ,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и
WO2018059488A1 (zh)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3439413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生成低papr序列的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CN108616477B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689845B (zh) 一种传输参考信号的方法、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US10999108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3439412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用于上行链路数据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设备
CN107078854B (zh) 发送节点、接收节点和在其中执行的方法
CN117938599A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3556812B (zh)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240106616A1 (en) Multi-user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O2024082926A1 (zh) 信号传输方法、通信系统及通信装置
CN111836368B (zh)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7370707B (zh)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7639998A (zh) 信号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7955790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7793905A (zh) 单载波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213986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7880974A (zh) 传输信号的频谱扩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