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33176A - 一种延长布线调整方法、系统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延长布线调整方法、系统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33176A
CN117933176A CN202311695042.7A CN202311695042A CN117933176A CN 117933176 A CN117933176 A CN 117933176A CN 202311695042 A CN202311695042 A CN 202311695042A CN 117933176 A CN117933176 A CN 1179331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ing
edited
point
avoidance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9504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居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Xin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Xin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Xin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Xin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9504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331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33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331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延长布线调整方法、系统及介质,根据第一输入指令生成预设框选区域,并判断预设框选区域中是否存在障碍物区域,若是,则获取障碍物区域信息,生成规避布线单元,并根据规避布线单元在障碍物区域内生成规避布线线条,在除障碍物区域以外的预设框选区域内按照预设布线单元生成预设布线线条,将规避布线线条与预设布线线条依次连接以生成最终布线线条,通过对预设框选区域内是否存在障碍物区域进行判断,当存在障碍物区域时生成规避布线单元,利用规避布线单元在所述障碍物区域内生成规避布线线条,实现待布线线条在布线时对障碍物的自动规避,提高待布线线条在预设框选区域中的自动布线灵活性,减少手动修改操作,提升布线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延长布线调整方法、系统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布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延长布线调整方法、系统及介质。
背景技术
pcb板在印刷制作前需要通过软件对pcb板设计所需的原件等进行布局布线,在完成后的pcb设计导出为光绘文件,通过光绘文件进行制板,在pcb设计中,需要对多个布线线条进行布线,在对其中一个待布线线条进行布线时,无法根据其布线路径上的障碍物进行布线线条的自动规避,需要依赖于手动调整或切除,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延长布线调整方法、系统及介质,解决了待布线线条无法根据其布线路径上的障碍物进行布线线条的自动规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延长布线调整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输入指令,根据第一输入指令生成预设框选区域,第一输入指令包括待布线线条的起始点坐标、终结点坐标的至少一项;
判断预设框选区域内是否存在障碍物区域,若是,则获取障碍物区域信息,并生成规避布线单元,根据规避布线单元在障碍物区域内生成规避布线线条,并在除障碍物区域以外的预设框选区域内按照预设布线单元生成预设布线线条;
将规避布线线条与预设布线线条依次连接以生成最终布线线条。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障碍物区域信息,并生成规避布线单元包括:
将预设布线单元按照预设切分条件将其切分成第一待编辑布线单元以及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第一待编辑布线单元置于障碍物的边界外侧,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置于障碍物的边界内侧,获取第一待编辑布线单元的第一待编辑点以及第二待编辑点,第一待编辑点以及第二待编辑点为第一待编辑布线单元在障碍物的边界外侧的邻接点;
接收第二输入指令,根据第二输入指令在第一待编辑点与第二待编辑点之间沿待布线线条的布线路径生成规避线段,规避线段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待编辑点、第二待编辑点连接,以使规避线段与第一待编辑布线单元组成规避布线单元,第二输入指令包括规避线段的规避模式;
将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删除。
在一些实施例中,规避模式包括第一规避模式以及第二规避模式;
当规避模式为第一规避模式时,根据第二输入指令在第一待编辑点与第二待编辑点之间沿待布线线条的布线路径生成规避线段包括:
在第一可编辑点与第二可编辑点生成直线线段,并将直线线段记为规避线段;
当规避模式为第二规避模式时,根据第二输入指令在第一待编辑点与第二待编辑点之间沿待布线线条的布线路径生成规避线段包括:
获取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中的第一折转点、第三待编辑点以及第四待编辑点,并获取第一折转点与障碍物的边界之间的第一距离值,第三待编辑点以及第四待编辑点为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在障碍物的边界内侧的邻接点;
将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距离值,以使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置于障碍物的边界外侧,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距离值后的第一折转点为障碍物的边界外侧的邻接点,以及将第一待编辑布线单元的第一待编辑点以及第二待编辑点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距离值,以生成第一新编辑点以及第二新编辑点,第一方向与布线路径的延伸方向垂直;
将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距离值后的第三待编辑点与第一新编辑点连接,将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距离值后的第四待编辑点与第二新编辑点连接,获得规避线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输入指令由至少一个瞬时触发信号生成,瞬时触发信号包括第一瞬时触发信号以及第二瞬时触发信号;
根据第一输入指令生成预设框选区域还包括:
获取第一瞬时触发信号的第一位置坐标,第一位置坐标为待布线线条的起始点坐标;
获取第二瞬时触发信号的第二位置坐标,第二位置坐标为待布线线条的终结点坐标;
在第一位置坐标与第二位置坐标之间生成预设框选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输入指令由长时触发信号生成,根据第一输入指令生成预设框选区域还包括:
获取长时触发信号的键入位置坐标,将长时触发信号的键入位置坐标作为待布线线条的起始点坐标;
实时获取长时触发信号的移动路径,根据长时触发信号的移动路径生成预设框选区域;
获取长时触发信号的键出位置坐标,将长时触发信号的键出位置坐标作为待布线线条的终结点坐标,并停止生成预设框选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实时获取长时触发信号的移动路径,根据长时触发信号的移动路径生成预设框选区域还包括:
获取长时触发信号的移动路径的第一宽度信息,第一宽度信息对应于移动路径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尺寸;
将第一宽度信息作为预设框选区域的宽度尺寸;
获取长时触发信号的移动路径的第一长度信息,第一长度信息对应于移动路径在布线路径的延伸方向上的投影尺寸;
将第一长度信息作为预设框选区域的长度尺寸;
根据宽度尺寸与长度尺寸生成预设框选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计算最终布线线条的最终线条长度值,并将最终线条长度值进行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获取待布线线条的预设线条长度值;
计算预设线条长度值与最终线条长度值之间的线条长度差值,将线条长度差值进行显示。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延长布线调整系统,包括布线编辑页面以及布线单元编辑控件,布线编辑页面内设有至少一个待布线线条;布线单元编辑控件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延长布线调整方法,以对待布线线条进行布线,生成最终布线线条。
在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的方法。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第一输入指令生成预设框选区域,并判断预设框选区域中是否存在障碍物区域,若是,则获取障碍物区域信息,生成规避布线单元,并根据规避布线单元在障碍物区域内生成规避布线线条,在除障碍物区域以外的预设框选区域内按照预设布线单元生成预设布线线条,将规避布线线条与预设布线线条依次连接以生成最终布线线条。本技术方案中,将预设框选区域作为待布线线条的布线区域,并对预设框选区域内是否存在障碍物区域进行判断,当存在障碍物区域时进一步获取障碍物区域信息,生成规避布线单元,利用规避布线单元在所述障碍物区域内生成规避布线线条,以实现待布线线条在布线时对障碍物的自动规避,提高待布线线条在预设框选区域中的自动布线灵活性,减少手动修改操作,提升布线效率。
上述发明内容相关记载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而可以依据说明书的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易于理解,以下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其他相关内容的原理、实现方式、应用、特点以及效果等,并不能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说明书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延长布线调整方法的第一步骤图;
图2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延长布线调整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延长布线调整方法的第二步骤图;
图4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延长布线调整后的效果图。
上述各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预设框选区域;
2、布线路径;
3、障碍物;
4、待布线线条;
x、第一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可能的应用场景,技术原理,可实施的具体方案,能实现目的与效果等,以下结合所列举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本文所记载的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各个位置出现的“实施例”一词并不一定指代相同的实施例,亦不特别限定其与其它实施例之间的独立性或关联性。原则上,在本发明中,只要不存在技术矛盾或冲突,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以任意方式进行组合,以形成相应的可实施的技术方案。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技术术语的含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对相关术语的使用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用语“和/或”是一种用于描述对象之间逻辑关系的表述,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存在A,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逻辑关系。
在本发明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用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数量、主次或顺序等关系。
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在本发明中,语句中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或者其他类似的开放式表述,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这些表述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产品中还可以存在另外的要素,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产品中不仅可以包括那些限定的要素,而且还可以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产品所固有的要素。
与《审查指南》中的理解相同,在本发明中,“大于”、“小于”、“超过”等表述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表述理解为包括本数。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与之类似的与“多”相关的表述亦做此类理解,例如“多组”、“多次”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与图2,在第一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延长布线调整方法,包括:
S11、获取第一输入指令,根据第一输入指令生成预设框选区域,第一输入指令包括待布线线条的起始点坐标、终结点坐标的至少一项;
S12、判断预设框选区域内是否存在障碍物区域,若是,则获取障碍物区域信息,并生成规避布线单元,根据规避布线单元在障碍物区域内生成规避布线线条,并在除障碍物区域以外的预设框选区域内按照预设布线单元生成预设布线线条;
S13、将规避布线线条与预设布线线条依次连接以生成最终布线线条。
可以结合图1与图2对本实施例所示延长布线调整方法进行理解:待布线线条4在一定的区域内需要进行延长布线,延长布线是指布线空间有限的前提下实现不等长线条的同步布线,这一过程中需要对待布线线条4按照预设布线单元进行规律布线。基于此,本实施例所示的延长布线调整方法也即对待布线线条4在布线时实现遇到障碍物3即自动调整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布线单元是指延长布线时的最小布线单位,例如,当预设布线单元为方波型时,待布线线条4的布线过程为:多个方波型线段的阵列分布,以此类推。规避布线单元是指在规避布线时的最小布线单位,其与预设布线单元的区别在于:规避布线单元是根据不同的规避模式生成的异形布线线段,预设布线单元是预先设定的最小布线单位,其在无障碍物3区域中能够阵列分布,具备周期性的分布规律,使得待布线线条4能够呈现规则布线效果。布线路径2是指待布线线条4在布线时的规划布线方向,例如,可以理解为待布线线条4的起始点与终结点之间的直线连接线段。
在步骤S11中,第一输入指令用于生成预设框选区域1,预设框选区域1可以理解为用于对待布线线条4进行布线的区域。第一输入指令包括待布线线条4的起始点坐标和/或终结点坐标,通过待布线线条4的位置信息生成预设框选区域1。
在步骤S22中,生成预设框选区域1后,判断预设框选区域1内是否存在障碍物3区域,具体可以结合图2进行理解:本实施例所示的障碍物3区域是指已经布线的线条所占用的区域,在布线过程中,存在预设框选区域1与已经布线的线条所占用的区域重叠的问题,因此,需要确认预设框选区域1中是否存在障碍物3区域,并在此基础上生成规避布线单元。在生成规避布线单元后,依据规避布线单元生成规避布线线条,在除障碍物3区域以外的预设框选区域1内按照预设布线单元生成预设布线线条。此处关于规避布线线条与预设布线线条可以这样理解:规避布线线条是指多个规避布线单元依次连接组成的规避布线线条,预设布线线条是指多个预设布线单元依次连接组成的预设布线线条。其中,规避布线线条还可以理解为待布线线条4在障碍物3区域中的布线线条,预设布线线条还可理解为待布线线条4在预设框选区域1中除障碍物3区域外的其余的布线线条。基于此,规避布线线条可以为多个,预设布线线条也可以为多个,具体根据障碍物3区域在预设框选区域1中的分布状态确定;当遇到多个障碍物3区域时,规避布线单元的形状也可以为多种,便于提升线条调整过程中的灵活性。
在步骤S13中,将规避布线线条与预设布线线条依次连接,此处关于依次连接可以这样理解:沿着待布线线条4的布线路径2,将规避布线线条与预设布线线条连接,也即根据布线路径2以及待布线线条4的起始点与终结点的方向顺序连接规避布线线条与预设布线线条,从而生成最终布线线条,最终布线线条也即待布线线条4在预设框选区域1中完成布线后的布线线条。
本实施例通过将预设框选区域1作为待布线线条4的布线区域,并对预设框选区域1内是否存在障碍物3区域进行判断,当存在障碍物3区域时进一步获取障碍物3区域信息,生成规避布线单元,利用规避布线单元在所述障碍物3区域内生成规避布线线条,以实现待布线线条4在布线时对障碍物3的自动规避,提高待布线线条4在预设框选区域1中的自动布线灵活性,减少手动修改操作,提升布线效率。
请参阅图2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障碍物区域信息,并生成规避布线单元包括:
S21、将预设布线单元按照预设切分条件将其切分成第一待编辑布线单元以及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第一待编辑布线单元置于障碍物的边界外侧,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置于障碍物的边界内侧,获取第一待编辑布线单元的第一待编辑点以及第二待编辑点,第一待编辑点以及第二待编辑点为第一待编辑布线单元在障碍物的边界外侧的邻接点;
S22、接收第二输入指令,根据第二输入指令在第一待编辑点与第二待编辑点之间沿待布线线条的布线路径生成规避线段,规避线段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待编辑点、第二待编辑点连接,以使规避线段与第一待编辑布线单元组成规避布线单元,第二输入指令包括规避线段的规避模式;
S23、将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删除。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规避模式包括第一规避模式以及第二规避模式;
当规避模式为第一规避模式时,根据第二输入指令在第一待编辑点与第二待编辑点之间沿待布线线条的布线路径生成规避线段包括:
在第一可编辑点与第二可编辑点生成直线线段,并将直线线段记为规避线段;
当规避模式为第二规避模式时,根据第二输入指令在第一待编辑点与第二待编辑点之间沿待布线线条的布线路径生成规避线段包括:
获取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中的第一折转点、第三待编辑点以及第四待编辑点,并获取第一折转点与障碍物的边界之间的第一距离值,第三待编辑点以及第四待编辑点为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在障碍物的边界内侧的邻接点;
将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距离值,以使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置于障碍物的边界外侧,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距离值后的第一折转点为障碍物的边界外侧的邻接点,以及将第一待编辑布线单元的第一待编辑点以及第二待编辑点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距离值,以生成第一新编辑点以及第二新编辑点,第一方向与布线路径的延伸方向垂直;
将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距离值后的第三待编辑点与第一新编辑点连接,将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距离值后的第四待编辑点与第二新编辑点连接,获得规避线段。
在步骤S21中,按照预设切分条件对预设布线单元进行切分,此处关于预设切分条件可以这样理解:在障碍物3区域,先将待布线线条4按照预设布线单元分布,即可获得预设布线单元与障碍物3的边界重叠的部分,则以障碍物3的边界为切分界限,将预设布线单元切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在障碍物3的边界外侧,第二部分在障碍物3的边界内侧,为便于说明,将第一部分记为第一待编辑布线单元,将第二部分记为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结合图2进行理解:图2中a为预设布线单元,b与c均为按照障碍物3的边界切分后的状态,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为虚线。其中,第一待编辑布线单元具备第一待编辑点以及第二待编辑点,第一待编辑点与第二待编辑点即为切分时距离障碍物3的边界外侧最接近的两个端点;同样的,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具有第三待编辑点以及第四待编辑点,第三待编辑点、第四待编辑点为切分时距离障碍物3的边界内侧最接近的两个端点。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与第一待编辑布线单元的区别在于,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具有第一折转点,也即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线段,这一线段具备一个折转点以使得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朝向第一待编辑布线单元方向延伸,实现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与第一待编辑布线单元的连接以形成切分之前的预设布线单元。
在步骤S22中,接收第二输入指令,第二输入指令包括规避线段的规避模式,此处关于规避模式可以理解为规避线段的生成规则,第二输入指令用于选择规避线段的生成规则,以在第一待编辑点与第二待编辑点之间形成对应的规避线段,完成障碍物3区域的布线。
在步骤S23中,当规避线段生成后,将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删除,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为与障碍物3区域重叠的部分,需要进行删除,则单个规避布线单元生成完毕,也即完成了待布线线条4在障碍物3区域中的一次布线调整。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还给出了下列两种规避模式对应的规避线段的生成步骤:
第一规避模式对应的实施例:
第一规避模式所对应的规避线段默认为单条直线线段,将第一待编辑点与第二待编辑点直接连接,则置于第一待编辑点与第二待编辑点之间的直线线段即为规避线段。具体可结合图2中b所示的预设布线单元的规避过程进行理解:在b所示的预设布线单元中,第一待编辑布线单元的第一待编辑点与第二待编辑点直接连接,形成斜线线段,并将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进行删除,生成的规避线段即为斜线线段,规避布线单元即图2中b所示预设布线单元的实线部分所示。
第二规避模式对应的实施例:
第二规避模式所对应的规避线段可以理解为将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沿第一方向x移动一定距离后再与第一待编辑布线单元进行连接所形成的线段,第二规避模式生成的规避线段的优势在于,其能够保存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的线条形状,生成的规避布线单元更为美观且与预设布线单元的形状保持一致,可以理解为将预设布线单元缩短了。
具体的,第二规避模式可结合图2中c所示的预设布线单元的规避过程进行理解: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具有第一折转点以及第三待编辑点、第四待编辑点,通过第一折转点换算出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与障碍物3的边界在第一方向x上重叠的最大距离,将其记为第一距离值,并将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沿第一方向x移动第一距离值,以将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移出障碍物3区域,则此时的第一折转点作为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中与障碍物3的边界外侧的邻接点,同时,将第一待编辑布线单元的第一待编辑点、第二待编辑点相应沿第一方向x移动第一距离值,生成第一新编辑点以及第二新编辑点,再将第一新编辑点与移动第一距离值后的第三待编辑点进行连接,第二新编辑点与移动第一距离值后的第四待编辑点进行连接,实现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与第一待编辑布线单元的重新整合,形成规避布线单元,则这一规避布线单元具有与预设布线单元相同的线形,图4为第二规避模式下的待布线线条4的效果图。
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两种规避模式能够实现待布线线条4在障碍物3区域中布线时的自动调整,便于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输入指令由至少一个瞬时触发信号生成,瞬时触发信号包括第一瞬时触发信号以及第二瞬时触发信号;
根据第一输入指令生成预设框选区域还包括:
获取第一瞬时触发信号的第一位置坐标,第一位置坐标为待布线线条的起始点坐标;
获取第二瞬时触发信号的第二位置坐标,第二位置坐标为待布线线条的终结点坐标;
在第一位置坐标与第二位置坐标之间生成预设框选区域。
本实施例中,第一输入指令通过瞬时触发信号生成,具体的,瞬时触发信号可以是触摸屏上的点触输入,也可以是显示器上的鼠标输入、键盘的键入输入等多种形式,本实施例对此不设限。
本实施例中,第一瞬时触发信号对应于待布线线条的起始点坐标,第二瞬时触发信号对应于待布线线条的终结点坐标,可以理解为用户在操作时,先在待布线线条的起始点输入第一瞬时触发信号,再在待布线线条的终结点输入第二瞬时触发信号,则第一瞬时触发信号的第一位置坐标对应于待布线线条的起始点坐标,第二瞬时触发信号的第二位置坐标对应于待布线线条的终结点坐标,在第一位置坐标与第二位置坐标之间生成预设框选区域。这一方式,用户只需要输入两次瞬时触发信号即可完成预设框选区域的生成,便于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输入指令由长时触发信号生成,根据第一输入指令生成预设框选区域还包括:
获取长时触发信号的键入位置坐标,将长时触发信号的键入位置坐标作为待布线线条的起始点坐标;
实时获取长时触发信号的移动路径,根据长时触发信号的移动路径生成预设框选区域;
获取长时触发信号的键出位置坐标,将长时触发信号的键出位置坐标作为待布线线条的终结点坐标,并停止生成预设框选区域。
本实施例中,第一输入指令由长时触发信号生成,长时触发信号的输入形式可以为触摸屏上的长按拖动输入、鼠标的长按拖动输入等,本实施例对此不设限。
则将长时触发信号的键入位置坐标作为待布线线条的起始点坐标,实时获取长时触发信号的移动路径,生成预设框选区域,再获取长时触发信号的键出位置坐标,作为待布线线条的终结点坐标。则这一过程中,用户通过长按的形式在待布线线条的起始点键入,再拖动长时触发信号以实现待布线线条的预设框选区域的生成,这一方式的好处在于能够根据长时触发信号实时生成预设框选区域,使用上更为灵活。
在一些实施例中,实时获取长时触发信号的移动路径,根据长时触发信号的移动路径生成预设框选区域还包括:
获取长时触发信号的移动路径的第一宽度信息,第一宽度信息对应于移动路径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尺寸;
将第一宽度信息作为预设框选区域的宽度尺寸;
获取长时触发信号的移动路径的第一长度信息,第一长度信息对应于移动路径在布线路径的延伸方向上的投影尺寸;
将第一长度信息作为预设框选区域的长度尺寸;
根据宽度尺寸与长度尺寸生成预设框选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长时触发信号的移动路径具有第一宽度信息以及第一长度信息,第一宽度信息对应于移动路径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尺寸,第一长度信息对应于移动路径在布线路径的延伸方向上的投影尺寸,则将第一宽度信息作为预设框选区域的宽度尺寸,将第一长度信息作为预设框选区域的长度尺寸,生成预设框选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路径是实时获得的,则第一宽度信息与第一长度信息也是实时变化的,当移动路径存在折转时,均以移动路径折转后的投影尺寸为准,这一方式便于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调节移动路径,进而调节预设框选区域,实现待布线线条在布线过程中的实时调节,提高布线的灵活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计算最终布线线条的最终线条长度值,并将最终线条长度值进行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获取待布线线条的预设线条长度值;
计算预设线条长度值与最终线条长度值之间的线条长度差值,将线条长度差值进行显示。
本实施例中,待布线线条的预设线条长度值为预先需要铺设的待布线线条的长度值,最终线条长度值为经过障碍物区域规避后最终所形成的最终布线线条对应的最终线条长度值,通过将最终线条长度值进行显示,以及将预设线条长度值与最终线条长度值进行减法运算后获得的线条长度差值进行显示,便于供用户参考,以对待布线线条以及其他的布线线条进行规划,优化布线流程,提高布线效率。
在第二方面,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延长布线调整系统,包括布线编辑页面以及布线单元编辑控件,布线编辑页面内设有至少一个待布线线条;布线单元编辑控件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延长布线调整方法,以对待布线线条进行布线,生成最终布线线条。
本实施例中,延长布线调整系统可以是PCB芯片的电路设计系统,也可以是PFGA等半导体芯片的电路设计系统,本实施例所示延长布线调整系统具有布线编辑页面以及布线单元编辑控件,其中,布线单元编辑控件用于执行前文所述的布线调整方法,对待布线线条进行布线,生成最终布线线条。
在第三方面,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的方法。
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第一输入指令生成预设框选区域,并判断预设框选区域中是否存在障碍物区域,若是,则获取障碍物区域信息,生成规避布线单元,并根据规避布线单元在障碍物区域内生成规避布线线条,在除障碍物区域以外的预设框选区域内按照预设布线单元生成预设布线线条,将规避布线线条与预设布线线条依次连接以生成最终布线线条。本技术方案中,将预设框选区域作为待布线线条的布线区域,并对预设框选区域内是否存在障碍物区域进行判断,当存在障碍物区域时进一步获取障碍物区域信息,生成规避布线单元,利用规避布线单元在所述障碍物区域内生成规避布线线条,以实现待布线线条在布线时对障碍物的自动规避,提高待布线线条在预设框选区域中的自动布线灵活性,减少手动修改操作,提升布线效率。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发明的说明书文字及附图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不能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基于本发明的实质理念,利用本发明说明书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替换或修改产生的技术方案,以及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施于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等,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延长布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输入指令,根据所述第一输入指令生成预设框选区域,所述第一输入指令包括待布线线条的起始点坐标、终结点坐标的至少一项;
判断所述预设框选区域内是否存在障碍物区域,若是,则获取所述障碍物区域信息,并生成规避布线单元,根据所述规避布线单元在所述障碍物区域内生成规避布线线条,并在除所述障碍物区域以外的预设框选区域内按照预设布线单元生成预设布线线条;
将所述规避布线线条与所述预设布线线条依次连接以生成最终布线线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长布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障碍物区域信息,并生成规避布线单元包括:
将所述预设布线单元按照预设切分条件将其切分成第一待编辑布线单元以及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所述第一待编辑布线单元置于所述障碍物的边界外侧,所述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置于所述障碍物的边界内侧,获取所述第一待编辑布线单元的第一待编辑点以及第二待编辑点,所述第一待编辑点以及所述第二待编辑点为所述第一待编辑布线单元在所述障碍物的边界外侧的邻接点;
接收第二输入指令,根据所述第二输入指令在所述第一待编辑点与所述第二待编辑点之间沿所述待布线线条的布线路径生成规避线段,所述规避线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待编辑点、所述第二待编辑点连接,以使所述规避线段与所述第一待编辑布线单元组成所述规避布线单元,所述第二输入指令包括所述规避线段的规避模式;
将所述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删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延长布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规避模式包括第一规避模式以及第二规避模式;
当所述规避模式为第一规避模式时,根据所述第二输入指令在所述第一待编辑点与所述第二待编辑点之间沿所述待布线线条的布线路径生成规避线段包括:
在所述第一可编辑点与所述第二可编辑点生成直线线段,并将所述直线线段记为规避线段;
当所述规避模式为第二规避模式时,根据所述第二输入指令在所述第一待编辑点与所述第二待编辑点之间沿所述待布线线条的布线路径生成规避线段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中的第一折转点、第三待编辑点以及第四待编辑点,并获取所述第一折转点与所述障碍物的边界之间的第一距离值,所述第三待编辑点以及所述第四待编辑点为所述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在所述障碍物的边界内侧的邻接点;
将所述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距离值,以使所述第二待编辑布线单元置于所述障碍物的边界外侧,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距离值后的所述第一折转点为所述障碍物的边界外侧的邻接点,以及将所述第一待编辑布线单元的第一待编辑点以及第二待编辑点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距离值,以生成第一新编辑点以及第二新编辑点,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布线路径的延伸方向垂直;
将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距离值后的所述第三待编辑点与所述第一新编辑点连接,将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距离值后的所述第四待编辑点与所述第二新编辑点连接,获得所述规避线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长布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指令由至少一个瞬时触发信号生成,所述瞬时触发信号包括第一瞬时触发信号以及第二瞬时触发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输入指令生成预设框选区域还包括:
获取第一瞬时触发信号的第一位置坐标,所述第一位置坐标为所述待布线线条的起始点坐标;
获取第二瞬时触发信号的第二位置坐标,所述第二位置坐标为所述待布线线条的终结点坐标;
在所述第一位置坐标与所述第二位置坐标之间生成所述预设框选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长布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指令由长时触发信号生成,根据所述第一输入指令生成预设框选区域还包括:
获取所述长时触发信号的键入位置坐标,将所述长时触发信号的键入位置坐标作为待布线线条的起始点坐标;
实时获取所述长时触发信号的移动路径,根据所述长时触发信号的移动路径生成所述预设框选区域;
获取所述长时触发信号的键出位置坐标,将所述长时触发信号的键出位置坐标作为待布线线条的终结点坐标,并停止生成所述预设框选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延长布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时获取所述长时触发信号的移动路径,根据所述长时触发信号的移动路径生成所述预设框选区域还包括:
获取所述长时触发信号的移动路径的第一宽度信息,所述第一宽度信息对应于所述移动路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尺寸;
将所述第一宽度信息作为所述预设框选区域的宽度尺寸;
获取所述长时触发信号的移动路径的第一长度信息,所述第一长度信息对应于所述移动路径在布线路径的延伸方向上的投影尺寸;
将所述第一长度信息作为所述预设框选区域的长度尺寸;
根据所述宽度尺寸与所述长度尺寸生成所述预设框选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长布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计算所述最终布线线条的最终线条长度值,并将所述最终线条长度值进行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延长布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待布线线条的预设线条长度值;
计算所述预设线条长度值与所述最终线条长度值之间的线条长度差值,将所述线条长度差值进行显示。
9.一种延长布线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布线编辑页面,所述布线编辑页面内设有至少一个待布线线条;
布线单元编辑控件,所述布线单元编辑控件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延长布线调整方法,以对所述待布线线条进行布线,生成最终布线线条。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1695042.7A 2023-12-11 2023-12-11 一种延长布线调整方法、系统及介质 Pending CN1179331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95042.7A CN117933176A (zh) 2023-12-11 2023-12-11 一种延长布线调整方法、系统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95042.7A CN117933176A (zh) 2023-12-11 2023-12-11 一种延长布线调整方法、系统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33176A true CN117933176A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58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95042.7A Pending CN117933176A (zh) 2023-12-11 2023-12-11 一种延长布线调整方法、系统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3317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640943B1 (en) Shape mode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9275479B2 (en)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reating collages that visually resemble a particular shape or group of shapes
JP5564579B2 (ja) フローチャート描画装置、フローチャート描画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H06274586A (ja) 表示方式
JPWO2008132977A1 (ja) 画像編集装置及び画像編集システム
KR20130055554A (ko) 시퀀스 프로그램 작성 장치
JP2666538B2 (ja) パニング制御システム
CN117933176A (zh) 一种延长布线调整方法、系统及介质
JP2828271B2 (ja) Cad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形状生成方式
WO2001042995A2 (en) Sketcher
CN115146576B (zh) 版图图形的编辑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装置
US2016019669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retopologizing graphical data
CN115509503A (zh) 自动化流程的编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KR100953586B1 (ko) 워드프로세서 기반의 원고 교정기능을 전자화 하는 방법과이 방법을 구현한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컴퓨터 가독형기록매체
CN117933178A (zh) 一种延长布线自动生成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5239846A (zh) 一种切割文件的可视化修改方法、装置及相关组件
JPH07105399A (ja) 編集画面の表示制御装置
JP3389388B2 (ja) 図面編集装置
JP2674647B2 (ja) 図形処理システム
CN113704943B (zh) 节点拓扑图布局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JP2868675B2 (ja) 文字列のサイズを1文字ごとに任意に変える電子組版装置
JP3008643B2 (ja) グラフ作成装置
JP2011141592A (ja) 数式レイアウト変更装置、数式レイアウト変更方法および数式レイアウト変更プログラム
JP2017208018A (ja) 配筋設計支援装置及び配筋設計支援プログラム
CN117539198A (zh) 连接线路径规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