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30566A - 打印机及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 - Google Patents

打印机及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30566A
CN117930566A CN202311393612.7A CN202311393612A CN117930566A CN 117930566 A CN117930566 A CN 117930566A CN 202311393612 A CN202311393612 A CN 202311393612A CN 117930566 A CN117930566 A CN 1179305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printer
film unit
mechanical switch
develo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9361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香谷明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930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305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7/00Photographic printing apparatus
    • G03B27/32Projection printing apparatus, e.g. enlarger, copying camera
    • G03B27/52Details
    • G03B27/62Holders for the original
    • G03B27/6207Holders for the original in copying cameras
    • G03B27/62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e.g. presence detectors, inverters
    • G03B27/6257Arrangements for moving an original once or repeatedly to or through an exposure st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48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photographic or optical apparatus
    • G03B17/5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photographic or optical apparatus with both developing and finishing apparatus
    • G03B17/52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photographic or optical apparatus with both developing and finishing apparatus of the Land typ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7/00Photographic printing apparatus
    • G03B27/02Exposure apparatus for contact printing
    • G03B27/14Detai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D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EXPOSED PHOTOGRAPHIC MATERIA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D5/00Liquid processing apparatus in which no immersion is effected; Washing apparatus in which no immersion is effected
    • G03D5/02Liquid processing apparatus in which no immersion is effected; Washing apparatus in which no immersion is effected using rupturable ampoules of liquid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7/00Photographic printing apparatu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otographic Developing Apparatuses (AREA)
  • Handling Of Cut Paper (AREA)
  • Cameras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Photographic Or Optical Apparatuses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机及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能够以高精度检测胶片前端且能够抑制成本增加。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0)具备:输送辊对(53),输送即显胶片(28);曝光单元(50),将图像曝光在即显胶片(28)上;展开辊对(54),通过压溃已曝光的即显胶片(28)的显影液囊,使显影液在即显胶片(28)的间隙展开;展开控制部件(55),位于输送辊对(53)与展开辊对(54)之间且沿即显胶片(28)的宽度方向延伸并对所展开的显影液进行控制;及机械开关(56),位于展开控制部件(55)的附近。

Description

打印机及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机及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打印机一边沿排出方向输送即显胶片,一边驱动设置于与该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线状的曝光头,在即显胶片上进行图像记录。该打印机具备:展开辊,设置于曝光头的下游侧,一边压溃即显胶片的显影液囊,并且使所流出的显影处理液展开,一边将即显胶片沿排出方向送出;检测机构,设置于展开辊的下游侧,对显影液囊压溃后的即显胶片的前端部的移动情况进行检测;及控制机构,响应于来自检测机构的检测信号而决定曝光头的驱动定时,并且与即显胶片的输送同步地驱动曝光头。
在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即显相机中,用一对导电性的铺展辊从上下两面侧夹持已拍摄的即显胶片,并在胶片面上扩散显影液,并且输送及排出即显胶片,将用除电刷供给即显胶片时产生在胶片面上的静电移送到片型电池的正端子或负端子而进行除电。在铺展辊的附近配设有光反射器,检测从铺展辊排出的即显胶片的前端。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05254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1520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能够以高精度检测胶片前端且能够抑制成本增加的打印机及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
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一方式的打印机具备:输送辊对、曝光单元、展开辊对、展开控制部件及机械开关。输送辊对输送具有内含显影液的显影液囊的胶片单元。曝光单元将图像曝光在由输送辊对所输送的胶片单元上。展开辊对配置于比输送辊对更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通过压溃已曝光的胶片单元的显影液囊而使显影液在胶片单元的间隙展开。展开控制部件位于输送方向上的输送辊对与展开辊对之间且沿胶片单元的宽度方向延伸并对在胶片单元的间隙中所展开的显影液进行控制。机械开关位于展开控制部件的附近。
打印机优选具备第1金属部件,该第1金属部件隔着胶片单元的输送路径而位于与展开控制部件相反的一侧,并利用弹力将胶片单元按压在展开控制部件上。
第1金属部件优选与机械开关的接地电路电连接。优选地,机械开关具备固定在接地电路的第2金属部件,并且第1金属部件通过与第2金属部件抵接而与接地电路电连接。
优选地,作为胶片单元,使用第1胶片单元及宽度方向的尺寸比第1胶片单元小的第2胶片单元,并且输送辊对输送第1胶片单元及第2胶片单元中的任一个。
优选地,具备驱动输送辊对及展开辊对的辊驱动机构,并且辊驱动机构设置于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
优选地,机械开关在宽度方向上位于与胶片单元的侧端相距3mm以上的内侧。
优选地,胶片单元在输送方向上的前端与宽度方向上的侧端交叉的位置形成有倒角部,并且机械开关位于比胶片单元的倒角部更靠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的位置。
当将宽度方向上的胶片单元的中心位置至侧端的尺寸设为L、将宽度方向上的胶片单元的中心位置至机械开关的中心位置的距离设为D时,优选机械开关配置于使得成为0≤D≤0.3L的位置。
优选地,机械开关受到胶片单元的前端的按压而成为导通状态。
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另一方式的打印机具备:第1辊对、第2辊对及机械开关。第1辊对输送记录介质。第2辊对配置于比第1辊对更靠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的位置。机械开关位于输送方向上的第1辊对与第2辊对之间,受到记录介质的前端的按压而成为导通状态。
本发明的技术所涉及的一方式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具备:上述打印机;及摄像单元,其具有摄像光学系统,拍摄被摄体像并将图像数据输出到打印机。
附图说明
图1是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的正面侧立体图。
图2是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的中央纵剖视图。
图3是装填盖位于关闭位置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的背面侧立体图。
图4是装填盖位于打开位置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的背面侧立体图。
图5是即显胶片包装盒的立体图。
图6是即显胶片包装盒的剖视图。
图7是即显胶片包装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即显胶片的剖视图。
图9是打印机部的剖视图。
图10是省略了装置框体的打印机部的立体图。
图11是装置框体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机械开关与输送途中的即显胶片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展开控制部件、第1金属部件及机械开关与输送途中的即显胶片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图14是在展开控制部件、第1金属部件及机械开关的周边切割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而得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5是从背面侧观察第1金属部件、机械开关及装置框体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机械开关及电路基板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机械开关与第1金属部件的连接状态的立体图。
图18是说明机械开关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9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机械开关与输送途中的即显胶片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20是使第2实施方式中的装填盖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的背面侧立体图。
图21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第2即显胶片包装盒的立体图。
图22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部的立体图。
图23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装置框体的立体图。
图2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输送辊对、展开辊对、机械开关及输送途中的第1即显胶片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2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输送辊对、展开辊对、机械开关及输送途中的第2即显胶片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2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机械开关与输送途中的第2即显胶片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的概要]
在图1中,本发明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0具备相机机身11、摄像单元12及打印机部13。在相机机身11的前表面设置有摄像窗15及两个释放开关16A、16B。摄像窗15配置于相机机身11的前表面中央。摄像窗15使构成摄像单元12的摄像光学系统19(参考图2)暴露。
相机机身11的从前表面观察的形状为大致正方形。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0使用作为片状的记录介质的即显胶片28(参考图10)。即显胶片28例如为正方形(square)型即显胶片。另外,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宽幅型或卡片型即显胶片。即显胶片28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的胶片单元及记录介质。
如图2所示,摄像单元12中设置有摄像光学系统19和固体摄像元件20。固体摄像元件20例如为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型图像传感器,具有由排列成二维矩阵状的多个像素(未图示)构成的受光面。各像素包括光电转换元件,对通过摄像光学系统19成像于受光面上的被摄体像进行光电转换而生成摄像信号。
固体摄像元件20具备噪声消除电路、自动增益控制器及A/D转换电路等信号处理电路(均未图示)。噪声消除电路对摄像信号实施噪声消除处理。自动增益控制器将摄像信号的电平放大为最佳值。A/D转换电路将摄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从固体摄像元件20输出到内置存储器(未图示)。固体摄像元件20的输出信号是按每个像素具有一个颜色信号的图像数据(所谓的RAW数据)。
通过释放开关16A、16B中的至少一个被按压操作来驱动固体摄像元件20,从而拍摄被摄体像。在相机机身11的上表面设置有胶片排出口21。从胶片排出口21排出完成了图像打印的即显胶片28。
如图3所示,在相机机身11的背面侧,通过铰链部22e安装有装填盖22。铰链部22e将装填盖22支撑为在打开位置(图4所示的状态)与关闭位置(图3所示的状态)之间转动自如。另外,在相机机身11与装填盖22之间设置有未图示的锁定机构及锁定解除机构,锁定机构将装填盖22保持在关闭位置,若使锁定解除机构动作,则装填盖22从关闭位置转动到打开位置。
如图4所示,容纳有即显胶片28的即显胶片包装盒24(记录介质包装盒)被装填于装填室23中。在装填盖22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胶片按压部22a~22d。
在装填盖22的外表面,即相机机身11的背面设置有背面显示部17及操作部18。背面显示部17例如由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面板构成。从固体摄像元件20输出的1帧量的图像数据依次输入到背面显示部17并显示为实时取景图像。
若由拍摄者按压操作释放开关16A、16B中的至少一个,则开始拍摄。拍摄中从固体摄像元件20获取图像数据。通过未图示的图像处理部,对该图像数据实施公知的图像处理,然后进行压缩处理。作为图像处理,例如有矩阵运算、去马赛克处理、γ校正、亮度转换、色差转换、调整大小处理等。完成图像处理及压缩的图像数据记录在设置于相机机身11内的闪存等内置存储器(未图示)中。
若操作部18的菜单开关18a被按压操作,则根据记录在内置存储器中的图像数据,图像再生显示于背面显示部17。而且,在想要打印的图像显示于背面显示部17的情况下,拍摄者对操作部18的打印开关18b进行按压操作,由此开始基于打印机部13的打印处理。
[即显胶片包装盒的结构]
如图5及图6所示,即显胶片包装盒24具备壳体26、胶片按压板27、多张即显胶片28及胶片罩30。
如图6所示,壳体26将多张即显胶片28和一张胶片罩30层叠而容纳。壳体26由热塑性树脂或在热塑性树脂中混合了纤维素的纸树脂等材料形成。壳体26由箱状的壳体部件31和覆盖形成于壳体部件31的背面侧的开口的盖32构成。
如图7所示,在壳体部件31上形成有用于使即显胶片28曝光的曝光开口31a。以下,将在即显胶片包装盒24中形成有曝光开口31a的面作为“前表面”、将与该“前表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作为“背面”、将与相机机身11的胶片排出口21对置的面作为“上表面”、将与该“上表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作为“底面”而进行说明。在壳体部件31内,在最初放入曝光开口31a的最前层的即显胶片28的前表面叠置有胶片罩30。由此,曝光开口31a由胶片罩30光密地堵塞。并且,在曝光开口31a的下部设置有供设置于相机上的公知的卡爪部件59(参考图11、图12及图13)进入的缺口31b。缺口31b为卡爪部件59在送出即显胶片28或胶片罩30时通过的直线状的缺口。缺口31b从曝光开口31a的下部连结至外壳部件31的底面。
在壳体部件31的上表面形成有送出口31c。送出口31c形成为狭缝状。通过插入到壳体部件31的缺口31b中的卡爪部件59,即显胶片28或胶片罩30从送出口31c一张一张地送出到即显胶片包装盒24的外部。
在壳体部件31上,以从外部堵塞送出口31c的方式贴附有遮光密封件31d。遮光密封件31d形成为具有柔软性的片状。遮光密封件31d只贴附在送出口31c的长边侧的一边缘,以免在即显胶片28或胶片罩30通过送出口31c时成为障碍。
如图7所示,盖32具有一对开口32a、一对单元支撑突起32b、一对铆接销32c及支撑片32d。一对开口32a以分开规定间隔的方式上下形成,当装填于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0中时,成为供设置于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0的胶片按压部22a~22d进入的入口。
一对单元支撑突起32b以纵长的方式分别设置于盖32的两个侧缘部,呈中央部向曝光开口31a突出的圆弧状。单元支撑突起32b抵接于位于最后层的即显胶片28的内表面的两个侧缘部,将即显胶片28上推为使中央部向曝光开口31a凸出的圆弧状。由此,防止在胶片罩30与曝光开口31a之间产生间隙。
一对铆接销32c用于安装胶片按压板27。支撑片32d从背后支撑最后层的即显胶片28的中央部分,防止该即显胶片28的中央部在朝向盖32弯曲的方向上挠曲。
胶片按压板27由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制的两张片材27a、27b构成。片材27a在关闭装填盖22时被多个胶片按压部22a~22d按压,以朝向盖32凸起的方式弯曲。在片材27a上形成有开口27c和一对孔27d。开口27c在片材27a的中央部分以纵长的方式形成,用于供支撑片32d插通。在一对孔27d中插入有一对铆接销32c,用于将胶片按压板27安装于盖32上。
在片材27b上形成有开口27e和一对孔27f。开口27e形成于片材27a的中央部分,用于供支撑片32d插通。在一对孔27f中插入有一对铆接销32c。片材27b的下端部27h安装于片材27a的下端部27g。由此,片材27b防止片材27a的松弛,并防止从一对开口32a的漏光,并且通过多个胶片按压部22a~22d使片材27a弹性折弯时,将即显胶片28大致平面地上推。其结果,最前层的胶片罩30或即显胶片28被按压在壳体部件31的前表面内侧。
[即显胶片的结构]
如图8所示,即显胶片28由遮罩片33、感光片34、覆盖片35、显影液囊36及收集部37构成,是所谓的单片型胶片。遮罩片33由较薄的合成树脂形成为片状,并具备画面开口33a。在感光片34上设置有感光层、漫反射层、图像接收层等。覆盖片35具有与后述的曝光单元50对置的曝光面28a。
显影液囊36形成为大致袋状,在其内部内含显影液38。该显影液囊36贴附于感光片34的送出口31c侧的端部上,并被遮罩片33的端部包裹。收集部37贴附于感光片34的与送出口31c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上,同样被遮罩片33的端部包裹。
即显胶片28在打印时打印光被照射到感光层,感光层被曝光。显影时显影液囊36被裂开,显影液38流入感光片34与覆盖片35的间隙39中并被展开。由感光层的曝光而形成的图像通过漫反射层被反转而转印到图像接收层上。如此,在从画面开口33a暴露的感光片34的图像观察面40上出现正型图像。
胶片罩30形成为薄的片状,且具有遮光性和柔软性。当将即显胶片包装盒24装填于装填室23而使用时,胶片罩30通过后述的展开辊对54(参考图9及图10)被排出到胶片排出口21。
[打印机部的结构]
如图9及图10所示,打印机部13由曝光单元50、装置框体51(参考图11)、辊驱动机构52、输送辊对53、展开辊对54、展开控制部件55、机械开关56、电路基板57、第1金属部件58、卡爪部件59、卡爪部件驱动机构61及控制部62构成。输送辊对53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的第1辊对,展开辊对54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的第2辊对。
另外,在图10中,为了避免复杂化而省略了装置框体51等的图示,但实际上,通过对装置框体51安装曝光单元50、辊驱动机构52、输送辊对53、展开辊对54、展开控制部件55、第1金属部件58、卡爪部件59及卡爪部件驱动机构61等来构成打印机部13。
另外,以下将输送辊对53输送即显胶片28的输送方向作为Y方向、将与Y方向正交的即显胶片28的宽度方向作为X方向、将与X方向及Y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Z方向而进行说明。
如图11所示,装置框体51形成为相机机身11的背面侧开放的箱形状,且一体地设置有装填室23。另外,装置框体51除了装填室23以外,还具有支撑曝光单元50、辊驱动机构52、输送辊对53、展开辊对54、展开控制部件55、机械开关56、电路基板57、第1金属部件58及卡爪部件59等的框架部,但在图11中将其省略。装置框体51例如由树脂材料形成。
如上所述,即显胶片包装盒24被装填于装填室23中。通过打印机部13,对从即显胶片包装盒24排出的即显胶片28记录图像。
[输送辊对及展开辊对的结构]
输送辊对53及展开辊对54轴支撑于设置在装置框体51的轴承部(未图示)。输送辊对53及展开辊对54由辊驱动机构52旋转驱动,并输送胶片罩30及即显胶片28。辊驱动机构52例如具备成为驱动源的马达和传递旋转驱动力的驱动传递齿轮系(drive transmissiongear train)。
输送辊对53由主动辊65及夹送辊66构成。主动辊65及夹送辊66配置于将即显胶片28的输送路径夹在其间的位置(参考图9及图14)。主动辊65由圆柱状的一对齿辊(spikeroll)部件65a、驱动齿轮65b以及保持各齿辊部件65a及驱动齿轮65b的旋转轴65c构成。
夹送辊66由辊部件66a、驱动齿轮66b及旋转轴66c构成。驱动齿轮65b、66b设置于旋转轴65c、66c的两端部,且彼此啮合。而且,旋转轴65c的一端经由驱动传递齿轮系与马达连接。因此,若马达旋转,则主动辊65及夹送辊66同步旋转。从即显胶片包装盒24排出的即显胶片28通过输送辊对53朝向展开辊对54输送。
展开辊对54由展开辊67、68构成,且相对于输送辊对53配置于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展开辊67配置于即显胶片28的与曝光面28a对置的一侧。展开辊68配置于即显胶片28的与图像观察面40对置的一侧。在展开辊67、68的一端经由驱动传递齿轮系连接有马达。因此,若马达旋转,则展开辊67、68同步旋转。
展开辊对54一边遍及整个宽度夹持由输送辊对53输送的即显胶片28一边将其输送到胶片排出口21。通过被展开辊对54夹持,即显胶片28的显影液囊36被压溃。由此,显影液在间隙39(参考图8)中展开(延展)。
输送辊对53向胶片排出口21输送通过卡爪部件59从即显胶片包装盒24送出的即显胶片28。另外,曝光单元50将打印光曝光在即显胶片28上的曝光位置P(参考图9及图14)位于即显胶片包装盒24的送出口31c与输送辊对53之间。而且,在由输送辊对53输送的途中进行基于上述曝光单元50的曝光。
控制部62根据图像数据来控制曝光单元50的曝光。基于曝光单元50的曝光通过一边使即显胶片28逐行地移动,一边使线图像依次曝光于即显胶片28上来进行。由此,一个画面量的图像曝光于即显胶片28的感光层上。即显胶片28继续通过输送辊对53向展开辊对54输送。
[胶片按压部的结构]
当使装填盖22位于打开位置时,开放装填室23(图4所示的状态),当使装填盖22位于关闭位置时,装填盖22覆盖装填室23的被开放的背面(图3所示的状态)。即显胶片包装盒24相对于装填室23进行X方向、Y方向的定位,此外,通过使装填盖22位于关闭位置来进行Z方向的定位。具体而言,设置于装填盖22的多个胶片按压部22a~22d对即显胶片包装盒24进行Z方向的定位。
在装填室23中装填有即显胶片包装盒24且装填盖22位于关闭位置时,多个胶片按压部22a~22d通过开口32a进入即显胶片包装盒24的内部,并按压胶片按压板27(参考图9)。由此,即显胶片包装盒24内的即显胶片28在层叠方向上被按压。
[装填室的结构]
如图11所示,装填室23具有狭缝23a。在装填室23中装填有即显胶片包装盒24的情况下,装填室23的前表面23b与容纳于即显胶片包装盒24内的即显胶片28对置。狭缝23a通过将前表面23b的一部分切开而形成。上述的卡爪部件59通过狭缝23a进入到外壳26的内部并将即显胶片28一张一张地送出到即显胶片包装盒24的外部。
卡爪部件59为前端部59a弯曲成C字状的钩(参考图9),该前端部59a与即显胶片28的基端部卡合而进行按压。卡爪部件59由卡爪部件驱动机构61直行及旋转驱动。卡爪部件驱动机构61为由马达及驱动传递齿轮系构成的公知的结构。
[展开控制部件的结构]
如图9所示,在Y方向上的输送辊对53与展开辊对54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展开控制部件55(也参考图13及图14)。展开控制部件55形成为沿X方向延伸的板状,例如,通过螺纹固定而固定于装置框体51。展开控制部件55与输送过来的即显胶片28的图像观察面40抵接,并通过摩擦即显胶片28的图像观察面40来控制在间隙39中所展开的显影液的分布。
[机械开关的结构]
机械开关56位于展开控制部件55的附近。图12是表示机械开关56与由输送辊对53输送途中的即显胶片28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机械开关56与X方向上的即显胶片28的中心CL1的位置对应而配置。另外,机械开关56优选相对于即显胶片28的侧端28a、28b位于X方向上的3mm以上的内侧。此处的“内侧”是指在X方向上相对于即显胶片28的侧端28a、28b位于即显胶片28的中心CL1侧的情况。
虚线IL1、IL2是表示相对于侧端28a、28b在X方向上的3mm内侧的位置的直线。即,机械开关56优选位于比虚线IL1、IL2更靠内侧的位置。如上所述,即显胶片28具有内含显影液38的显影液囊36,因此通过将成为材料的片材折弯而形成。因此,即显胶片28在Y方向上的前端28c与侧端28a、28b交叉的位置形成有倒角部28d、28e。倒角部28d、28e相对于即显胶片28的侧端28a、28b形成于1mm以内的位置。即,机械开关56位于比倒角部28d、28e更靠内侧的位置。
[第1金属部件的结构]
如图13及图14所示,第1金属部件58隔着即显胶片28的输送路径而位于与展开控制部件55相反的一侧。第1金属部件58通过将具有导电性的金属的板状部件折弯而形成。
如图15所示,在从侧面即从X方向观察时,第1金属部件58形成为L字状。具体而言,第1金属部件58具有:固定片58A、折弯固定片58A而形成的多个接触片58B、及突出片58C。装置框体51在与固定片58A对应的位置具有平面状的安装面51A。另外,在图15中,仅图示了固定第1金属部件58的装置框体51的一部分。在第1金属部件58中,固定片58A固定于装置框体51的安装面51A上。作为将固定片58A固定于装置框体51上的方法,例如,通过粘合胶带和/或粘结剂进行粘接。
在第1金属部件58中,多个接触片58B与即显胶片28接触。多个接触片58B隔开一定间隔配置成梳齿状。接触片58B在与即显胶片28接触的情况下,向与展开控制部件55相反的一侧的方向弯曲。通过与即显胶片28的接触而弯曲的接触片58B会产生要返回原来的位置的力,即弹力。通过该弹力接触片58B将即显胶片28按压在展开控制部件55上。
[第2金属部件及电路基板的结构]
装置框体51具有相对于安装面51A凹陷的凹部51B。电路基板57固定于装置框体51的凹部51B上。作为将电路基板57固定于装置框体51上的方法,例如,通过卡合销与卡合孔的卡合和/或粘结剂进行粘接。
如图16所示,机械开关56具有外装部件56A、被按压部56B及弹簧部件(未图示)。外装部件56A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形成为箱状。被按压部56B及弹簧部件保持在外装部件56A的内部。外装部件56A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的第2金属部件。被按压部56B的一部分从外装部件56A突出,并且如后述受到输送途中的即显胶片28的按压。
在电路基板57上形成有机械开关56的接地电路。在机械开关56中,例如,通过粘接或焊接外装部件56A固定于电路基板57上。由此,外装部件56A与机械开关56的接地电路电连接。机械开关56隔着电路基板57而固定于装置框体51上。机械开关56配置于通过上述的装置框体51的凹部的位置且与第1金属部件58对置。
如上所述,第1金属部件58及机械开关56安装于装置框体51,并且第1金属部件58的突出片58C与机械开关56的外装部件56A抵接。
如图17所示,突出片58C位于将固定片58A的一部分切除而成的孔部58D的内部,并且与固定片58A平行地配置。孔部58D形成于与机械开关56的外装部件56A对应的位置。突出片58C通过位于两侧的固定片58A弯曲而被按压在外装部件56A上。由此,第1金属部件58隔着外装部件56A与机械开关56的接地电路电连接。另外,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第1金属部件58与机械开关56的接地电路直接电连接。
如图18(A)所示,机械开关56在未受到来自即显胶片28的按压的情况下,通过未图示的弹簧部件的施力,被按压部56B向展开控制部件55侧突出。另一方面,如图18(B)所示,在由输送辊对53正在输送即显胶片28的途中的情况下,被按压部56B从即显胶片28的前端受到按压。受到来自即显胶片28的前端的按压的被按压部56B抵抗弹簧部件的施力而旋转,内部的触点接触。即,机械开关56受到来自即显胶片28的前端的按压而成为导通状态。成为导通状态的机械开关56向控制部62输出信号。接收到来自机械开关56的信号的控制部62计数规定数量之后,驱动曝光单元50开始对即显胶片28进行图像曝光。
[打印机部的作用]
如上所述,机械开关56位于展开控制部件55的附近。由此,在使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0的打印机部13操作的情况下,机械开关56受到来自即显胶片28的前端的按压而成为导通状态,从而能够以高精度检测即显胶片28的前端。接收到来自机械开关56的信号的控制部62计数规定数量。在控制部62计数了规定数量时,即显胶片28的曝光面28a的前端到达曝光位置P。然后,控制部62驱动曝光单元50而开始对曝光面28a进行图像曝光。由此,曝光单元50能够根据曝光面28a的位置以高精度曝光图像。并且,由于能够利用机械开关56这样的廉价的检测机构来检测即显胶片28的前端,因此能够抑制装置整体的成本增加。
并且,机械开关56相对于即显胶片28的侧端28a、28b位于X方向上的3mm以上的内侧。由此,由于机械开关56位于比倒角部28d、28e更靠内侧的位置,因此当检测即显胶片28的前端时,倒角部28d、28e不会通过机械开关56的位置。因此,机械开关56能够以更高的精度检测即显胶片28的前端。
并且,隔着即显胶片28的输送路径而在与展开控制部件55相反的一侧的位置具备第1金属部件58,并利用该第1金属部件58的弹力将即显胶片28按压在展开控制部件55上。由此,展开控制部件55能够准确地摩擦即显胶片28的图像观察面40,从而能够以高精度控制显影液的分布。因此,形成于即显胶片28上的图像的画质提高。
若在第1金属部件58未与接地电路接地的情况下,由于第1金属部件58是金属,因此通过与即显胶片28的接触而会带静电。在第1金属部件58带静电的情况下,有可能对第1金属部件58及即显胶片28带来吸附尘埃等不良影响。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金属部件58与机械开关56的接地电路接地。因此,能够防止第1金属部件58带静电,从而能够避免由静电引起的不良影响。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机械开关56与X方向上的即显胶片28的中心CL1的位置对应而配置,或者配置于比侧端28a、28b更靠3mm以上的内侧的位置,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如图19所示,当将X方向上的即显胶片28的中心CL1的位置至侧端28a、28b的尺寸设为L1、将X方向上的即显胶片28的中心CL1的位置至机械开关56的中心MC的位置的距离设为D1时,优选机械开关56配置于成为0≤D1≤0.3L1的位置。
[第2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对仅使用1种尺寸的即显胶片28的打印机部13及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0,适用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适用于使用宽度方向的尺寸不同的两种即显胶片的打印机部及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
如图2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70具备相机机身11、摄像单元(未图示)及打印机部71(参考图22)。另外,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0相同的组件及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并且,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70所具备的摄像单元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0所具备的摄像单元12相同。
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70选择性地使用两种即显胶片72、73(参考图24及图25)中的任一个。第1即显胶片72例如为正方形(square)型即显胶片,第2即显胶片73例如为卡型即显胶片。第2即显胶片73相对于第1即显胶片72,X方向的尺寸较小,Y方向的尺寸相同。第1及第2即显胶片72、73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的胶片单元及记录介质。
容纳有第1即显胶片72的第1即显胶片包装盒75及容纳有第2即显胶片73的第2即显胶片包装盒76中的任一个装填于装填室74中。使用者在第1即显胶片包装盒75及第2即显胶片包装盒76中选择容纳有自己想要使用的第1即显胶片72及第2即显胶片73中的一个并将其装填于装填室74中。
[第1即显胶片包装盒的结构]
第1即显胶片包装盒75的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即显胶片包装盒24相同。并且,容纳于第1即显胶片包装盒75中的第1即显胶片72的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即显胶片28相同。第1即显胶片包装盒75的X方向(宽度方向)的尺寸形成为大于第2即显胶片包装盒76的X方向(宽度方向)的尺寸。
[第2即显胶片包装盒的结构]
如图21所示,第2即显胶片包装盒76的基本结构与第1即显胶片包装盒75相同,但由于所容纳的第1即显胶片72及第2即显胶片73的种类不同而尺寸不同,且进行定位的部位不同。以下,对具有与第1即显胶片包装盒75即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即显胶片包装盒24相同的功能的部位等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第2即显胶片包装盒76具备壳体26、胶片按压板27、多张第2即显胶片73及胶片罩30。另外,如上所述,第2即显胶片包装盒76中的壳体26、胶片按压板27、胶片罩30成为与第2即显胶片73对应的尺寸。
在第2即显胶片包装盒76的前表面76a上设置有一对肋76b、76c。肋76b、76c位于曝光开口31a的两侧,并且与第2即显胶片包装盒76的Y方向(长度方向)平行地延伸。
[第2即显胶片的结构]
除了尺寸不同以外,第2即显胶片73为与第1即显胶片72相同的单片型胶片。以下,对具有与第1即显胶片72即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即显胶片28相同的功能的部位等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打印机部的结构]
如图22所示,打印机部71由曝光单元50(参考图24及图25)、装置框体81、辊驱动机构82、输送辊对83、展开辊对84、展开控制部件55、机械开关56、电路基板57、第1金属部件58、卡爪部件59、卡爪部件驱动机构61及控制部62构成。输送辊对83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的第1辊对,展开辊对84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的第2辊对。
[装填室的定位部的结构]
如图23所示,装填室74形成为相机机身11的背面侧被开放的箱状。在装填室74中设置有对第1即显胶片包装盒75进行X方向的定位的定位突起74a。
定位突起74a设置于装填室74的两个侧面。定位突起74a形成为厚度沿第1即显胶片包装盒75的装填方向Z、即相机机身11的前后方向逐渐增加的楔状。
如上所述,第1即显胶片包装盒75的X方向的尺寸形成为大于第2即显胶片包装盒76的X方向的尺寸,因此通过使第1即显胶片包装盒75的两侧面与定位突起74a抵接,能够进行X方向的定位。
另一方面,在装填室74中设置有对第2即显胶片包装盒76进行X方向的定位的定位槽74b、74c。定位槽74b、74c形成于装填室74的前表面74d(与第1即显胶片包装盒75及第2即显胶片包装盒76的曝光开口31a对置的面)。定位槽74b配置于与装填室74的一个侧面靠近的位置。定位槽74c配置于从定位槽74b隔开规定的间隔的位置。定位槽74b、74c的宽度及间隔与第2即显胶片包装盒76的肋76b、76c的宽度及间隔对应。
另外,装填室74具备、缺口74e。缺口74e形成于与第1即显胶片包装盒75、第2即显胶片包装盒76的缺口31b对置的位置,连续至装填室74的底面。卡爪部件59通过缺口74e进入第1即显胶片包装盒75及第2即显胶片包装盒76的内部,将第1即显胶片72及第2即显胶片73一张一张地送出到第1即显胶片包装盒75及第2即显胶片包装盒76的外部。
如上所述,第2即显胶片包装盒76的X方向的尺寸小于第1即显胶片包装盒75的X方向的尺寸,因此通过使肋76b、76c与位于比定位突起74a更靠X方向上的装填室74的内侧的定位槽74b、74c嵌合,能够进行X方向的定位。具体而言,通过使肋76b、76c与定位槽74b、74c嵌合,能够使第2即显胶片包装盒76的X方向上的位置靠向装填室74的一个侧面侧而定位。
如上所述装填第1即显胶片包装盒75及第2即显胶片包装盒76,并通过打印机部71对从第1即显胶片包装盒75及第2即显胶片包装盒76排出的第1即显胶片72及第2即显胶片73记录图像。
输送辊对83及展开辊对84由辊驱动机构82旋转驱动,并输送第1即显胶片72及第2即显胶片73中的任一个。辊驱动机构82的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辊驱动机构52相同。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使用宽度方向的尺寸不同的两种即显胶片的情况下,使宽度方向的尺寸较小的第2即显胶片包装盒76的位置靠向X方向上的一端侧而定位。因此,为了将辊驱动机构82的驱动力经由输送辊对83及展开辊对84而效率良好地传递至第1即显胶片72及第2即显胶片73,优选辊驱动机构82设置于X方向上的一端侧。
输送辊对83由主动辊91及夹送辊92构成。主动辊91及夹送辊92配置于将第1即显胶片72及第2即显胶片73的输送路径夹在其间的位置。
主动辊91配置于与第1即显胶片72及第2即显胶片73的曝光面对置的一侧。主动辊91由圆柱状的一对齿辊部件91a、91b、子辊部件91c以及保持各齿辊部件91a及子辊部件91c的旋转轴91d构成。
在齿辊部件91a的周面形成有具有微小的多个突起(凸部)的齿。子辊部件91c形成为沿着包括轴向及直径方向的平面而切割的截面向外侧变凸的平滑的曲面形状。夹送辊92配置于与第1即显胶片72及第2即显胶片73的图像观察面对置的一侧。压紧辊92由辊部件92a和旋转轴92b构成。
输送辊对83向展开辊对84输送通过卡爪部件59从第1即显胶片包装盒75及第2即显胶片包装盒76送出的第1即显胶片72及第2即显胶片73。
展开辊对84由展开辊93、94构成,且相对于输送辊对83配置于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展开辊93配置于与第1即显胶片72及第2即显胶片73的曝光面对置的一侧。展开辊94配置于与第1即显胶片72及第2即显胶片73的图像观察面对置的一侧。在展开辊93、94的轴端部的一端,经由驱动传递齿轮系连接有马达。因此,若直流马达旋转,则展开辊93、94同步旋转。
展开辊对84将由输送辊对83输送的第1即显胶片72及第2即显胶片73遍及整个宽度进行夹持的同时将其输送到胶片排出口21。通过被展开辊对84夹持,显影液囊36被压溃。由此,显影液在间隙39中展开(延展)。
[定位部的作用]
在第1即显胶片包装盒75被装填于装填室74中的情况下,通过上述的定位突起74a进行X方向的定位。即,成为内置于第1即显胶片包装盒75中的第1即显胶片72相对于组装在相机机身11中的输送辊对83被定位的状态。
如图24所示,一对齿辊部件91a、91b与第1即显胶片72的X方向的尺寸对应而彼此隔开间隔配置。当输送辊对83输送第1即显胶片72时,特别是,在X方向上,通过定位突起74a的定位,第1即显胶片72被定位在第1即显胶片72的两个侧缘部分别与一对齿辊部件91a、91b滑接的位置。由此,输送辊对83能够将第1即显胶片72朝向展开辊对84输送。
另一方面,在第2即显胶片包装盒76被装填于装填室74中的情况下,通过上述的定位槽74b、74c进行X方向的定位。即,成为内置于第2即显胶片包装盒76中的第2即显胶片73相对于组装在相机机身11中的输送辊对83被定位的状态。
如图25所示,子辊部件91c与第2即显胶片73的X方向的尺寸对应而相对于一个齿辊部件91b隔开间隔配置。
如上所述,第2即显胶片包装盒76相对于装填室74靠向一个侧面侧而定位。因此,当输送辊对83输送第2即显胶片73时,特别是,在X方向上,通过定位槽74b、74c的定位,第2即显胶片73的一个侧缘部和与一个齿辊部件91b滑接的位置对应,并且第2即显胶片73的另一个侧缘部和与子辊部件91c滑接的位置对应,从而第2即显胶片73被定位。由此,齿辊部件91b可靠地保持第2即显胶片73的一个侧缘部,并且另一个侧缘部与子辊部件91c滑接,因此能够朝向展开辊对84输送第2即显胶片73。
[机械开关的结构]
机械开关56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位于展开控制部件55的附近。如图25所示,机械开关56与X方向上的第2即显胶片73的中心CL2的位置对应而配置。另外,机械开关56相对于第1即显胶片72的侧端72a、72b位于X方向上的3mm以上的内侧,并且相对于第2即显胶片73的侧端73a、73b位于X方向上的3mm以上的内侧。
第1即显胶片72及第2即显胶片73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即显胶片28同样地,在第1即显胶片72中,在前端72c与侧端72a、72b交叉的位置分别形成有倒角部72d、72e,在第2即显胶片73中,在前端73c与侧端73a、73b交叉的位置分别形成有倒角部73d、73e。倒角部72d、72e及倒角部73d、73e相对于侧端72a、72b及侧端73a、73b形成于1mm以内的位置。即,机械开关56位于比倒角部72d、72e及倒角部73d、73e更靠内侧的位置。
机械开关56受到来自第1即显胶片72的前端72c或第2即显胶片73的前端73c的按压而成为导通状态。成为导通状态的机械开关56向控制部62输出信号。接收到来自机械开关56的信号的控制部62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计数规定数量。在控制部62计数了规定数量时,第1即显胶片72的曝光面的前端或第2即显胶片73的曝光面的前端到达曝光位置P。然后,控制部62驱动曝光单元50开始对第1即显胶片72或第2即显胶片73进行图像曝光。此时,控制部62可以根据第1即显胶片72的X方向的尺寸或第2即显胶片73的X方向的尺寸来变更曝光单元50的曝光范围。另外,关于电路基板57、第1金属部件58、机械开关56的外装部件56A等省略说明,但其结构及配置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其效果也相同。
[打印机部的作用]
如上所述,机械开关56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位于展开控制部件55的附近。由此,能够以高精度检测第1即显胶片72及第2即显胶片73的前端。即,能够获得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并且,机械开关56相对于第1即显胶片72的侧端72a、72b位于X方向上的3mm以上的内侧,并且相对于第2即显胶片73的侧端73a、73b,位于X方向上的3mm以上的内侧。这一点上,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如图26所示,当将X方向上的第2即显胶片73的中心CL2的位置至侧端73a、73b的尺寸设为L2、将X方向上的第2即显胶片73的中心CL2的位置至机械开关56的中心MC的位置的距离设为D2时,优选机械开关56配置于成为0≤D2≤0.3L2的位置。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片状的记录介质,例示出单片型即显胶片,但并不限于此,只要为记录介质即可,例如,可以为热敏纸、喷墨用纸等。而且,当记录介质为热敏纸时,打印机成为热敏打印机,当记录介质为喷墨用纸时,打印机成为喷墨打印机。并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举出了将本发明适用于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的例子,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适用于打印机单体。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控制部62那样的执行各种处理的处理部(processingunit:处理单元)的硬件结构为如下所示的各种处理器(processor)。各种处理器中包括执行软件(程序)来作为各种处理部发挥作用的通用的处理器即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GPU(Graphical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单元)、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在制造后能够变更电路结构的处理器即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具有为了执行各种处理而专门设计的电路结构的处理器即专用电路等。
一个处理部可以由这些各种处理器中的一个构成,也可以由相同种类或不同种类的两个以上的处理器的组合(例如,多个FPGA、CPU与FPGA的组合或CPU与GPU的组合等)构成。并且,也可以由一个处理器构成多个处理部。作为由一个处理器构成多个处理部的例子,第一,有如下方式:如以客户端或服务器等计算机为代表那样,以一个以上的CPU与软件的组合构成一个处理器,该处理器作为多个处理部发挥作用。第二,有如下方式:如以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等为代表那样,使用由一个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芯片实现包括多个处理部的整个系统的功能的处理器。如此,各种处理部作为硬件结构使用一个以上的上述各种处理器而构成。
另外,更具体而言,这些各种处理器的硬件结构为将半导体元件等电路元件组合而成的形态的电路(circuitry)。
附图标记说明
10-带打印机数码相机,11-相机机身,12-摄像单元,13-打印机部,15-摄像窗,16A、16B-释放开关,17-背面显示部,18-操作部,18a-菜单开关,18b-打印开关,19-摄像光学系统,20-固体摄像元件,21-胶片排出口,22-装填盖,22a~22d-胶片按压部,22e-铰链部,23、74-装填室,23a-狭缝,23B-前表面,24-即显胶片包装盒,26-壳体,27-胶片按压板,27a-片材,27b-片材,27c-开口,27d-一对孔,27e-开口,27f-一对孔,27g-下端部,27h-下端部,28-即显胶片,28a-曝光面,28a、28b-侧端,28C-前端,28d、28e-倒角部,30-胶片罩,31-壳体部件,31a-曝光开口,31b-缺口,31c-送出口,31d-遮光密封件,32-盖,32a-开口,32b-单元支撑突起,32c-铆接销,32d-支撑片,33-遮罩片,33a-画面开口,34-感光片,35-覆盖片,36-显影液囊,37-收集部,38-显影液,39-间隙,40-图像观察面,50-曝光单元,51-装置框体,51A-安装面,51b-凹部,52-辊驱动机构,53-输送辊对,54-展开辊对,55-展开控制部件,56-机械开关,56A-外装部件,56B-被按压部,57-电路板,58-第1金属部件,58A-固定片,58B-接触片,58C-突出片,58D-孔部,59-卡爪部件,59a-前端部,61-卡爪部件驱动机构,62-控制部,65-主动辊,65a-齿辊部件,65b-驱动齿轮,65c-旋转轴,66-夹送辊,66a-辊部件,66b-驱动齿轮,66c-旋转轴,67-展开辊,68-展开辊,70-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71-打印机部,72-第1即显胶片,72a、72b-侧端,72c-前端,72d、72e-倒角部,73-第2即显胶片,73a、73b-侧端,73c-前端,73d、73e-倒角部,74-装填室,74a-定位突起,74b、74c-定位槽,74d-前表面,74e-缺口,75-第1即显胶片包装盒,76-第2即显胶片包装盒,76a-前表面,76b、76c-肋,81-装置框体,82-辊驱动机构,83-输送辊对,84-展开辊对,91-主动辊,91a-齿辊部件,91b-齿辊部件,91c-子辊部件,91d-旋转轴,92-夹送辊,92a-辊部件,92b-旋转轴,93-展开辊,94-展开辊,CL1-中心,CL2-中心,D1-距离,D2-距离,IL1、IL2-虚线,L1-尺寸,L2-尺寸,MC-中心,P-曝光位置,X、Y、Z-方向。

Claims (12)

1.一种打印机,其具备:
输送辊对,其输送具有内含显影液的显影液囊的胶片单元;
曝光单元,其将图像曝光在由所述输送辊对所输送的所述胶片单元上;
展开辊对,其配置于比所述输送辊对更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通过压溃已曝光的所述胶片单元的所述显影液囊而使所述显影液在所述胶片单元的间隙展开;
展开控制部件,其位于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所述输送辊对与所述展开辊对之间且沿所述胶片单元的宽度方向延伸,并对在所述胶片单元的间隙中展开的所述显影液进行控制;及
机械开关,其位于所述展开控制部件的附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中,
该打印机具备第1金属部件,该第1金属部件隔着所述胶片单元的输送路径而位于与所述展开控制部件相反的一侧,并利用弹力将所述胶片单元按压在所述展开控制部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机,其中,
所述第1金属部件与所述机械开关的接地电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机,其中,
所述机械开关具备固定在所述接地电路的第2金属部件,
所述第1金属部件通过与所述第2金属部件抵接而与所述接地电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机,其中,
作为所述胶片单元,使用第1胶片单元及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比第1胶片单元小的第2胶片单元,
所述输送辊对输送所述第1胶片单元及所述第2胶片单元中的任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机,其中,
该打印机具备驱动所述输送辊对及所述展开辊对的辊驱动机构,
所述辊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中,
所述机械开关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位于与所述胶片单元的侧端相距3mm以上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中,
所述胶片单元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前端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侧端交叉的位置形成有倒角部,
所述机械开关位于比所述胶片单元的所述倒角部更靠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中,
当将所述胶片单元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从中心位置至侧端的尺寸设为L、将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从所述胶片单元的中心位置至所述机械开关的中心位置的距离设为D时,所述机械开关配置于使得成为0≤D≤0.3L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中,
所述机械开关受到所述胶片单元的前端的按压而成为导通状态。
11.一种打印机,其具备:
第1辊对,其输送记录介质;
第2辊对,其配置于比所述第1辊对更靠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的位置,及
机械开关,其位于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所述第1辊对与所述第2辊对之间,受到所述记录介质的前端的按压而成为导通状态。
12.一种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其具备:
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及
摄像单元,其具有摄像光学系统,拍摄被摄体像并将图像数据输出到所述打印机。
CN202311393612.7A 2022-10-25 2023-10-25 打印机及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 Pending CN1179305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70655 2022-10-24
JP2022170655A JP2024062662A (ja) 2022-10-25 2022-10-25 プリンタ及びプリンタ付きデジタルカメ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30566A true CN117930566A (zh) 2024-04-26

Family

ID=88511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93612.7A Pending CN117930566A (zh) 2022-10-25 2023-10-25 打印机及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34264A1 (zh)
EP (1) EP4361724A1 (zh)
JP (1) JP2024062662A (zh)
CN (1) CN117930566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49811A (en) * 1979-03-02 1981-02-10 Polaroid Corporation Film advancing apparatus
JPH07152087A (ja) 1993-11-26 1995-06-1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フィルムの静電気除去装置
US6330397B1 (en) * 2000-01-31 2001-12-11 Polaroid Corporation Film unit drive assembly for an electronic photographic printer and camera and related method thereof
JP4052543B2 (ja) 2000-04-10 2008-02-2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方法及びプリント装置
US7245827B2 (en) * 2004-06-14 2007-07-17 Fujifilm Corporatio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6779152B2 (ja) * 2017-02-10 2020-11-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現像液展開装置及びプリンタ並びにプリンタ付きデジタルカメラ
WO2022092028A1 (ja) * 2020-10-28 2022-05-0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及びプリンタ付きデジタルカメ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361724A1 (en) 2024-05-01
JP2024062662A (ja) 2024-05-10
US20240134264A1 (en) 2024-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23346A (zh) 打印机及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
CN108415225B (zh) 显影液展开装置及打印机以及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
JP7317214B2 (ja) インスタントフィルム用搬送装置及びプリンタ並びにプリンタ付きデジタルカメラ
CN109716231B (zh) 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
CN111115310A (zh) 用纸输送装置和具有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8415217B (zh) 显影液展开装置及打印机以及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
CN110268320B (zh) 瞬时成像胶片盒、显影液展开装置、打印机及数码相机
US20230259008A1 (en) Printer and digital camera with printer
CN117930566A (zh) 打印机及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
JP6730947B2 (ja) インスタントフィルムパック及びそれを用いる装置類
CN117136331A (zh) 打印机装置及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
CN117099042A (zh) 打印机装置及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
CN115700184A (zh) 打印机装置及带打印机的相机
JP2007240971A (ja) 現像液展開装置及びプリンタ並びにカメラ
JP3090256B2 (ja) プリンタの紙送り関連部材用アース構造
JPH11352595A (ja) インスタントフイルムのプリンタ装置
JP2002128365A (ja) 画像読取/記録装置
JP4561409B2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