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03203A - 一种吡啶双邻位连接膦官能团和手性噁唑啉官能团的双核手性配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吡啶双邻位连接膦官能团和手性噁唑啉官能团的双核手性配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03203A
CN117903203A CN202410045811.7A CN202410045811A CN117903203A CN 117903203 A CN117903203 A CN 117903203A CN 202410045811 A CN202410045811 A CN 202410045811A CN 117903203 A CN117903203 A CN 1179032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chiral
reaction
binuclear
phosp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4581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国强
陈宏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41004581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032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032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032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吡啶双邻位连接膦官能团和手性噁唑啉官能团的双核手性配体,本发明首次合成了吡啶为母体骨架、含膦和手性噁唑啉单元的双核手性配体,在吡啶双邻位同时连有手性噁唑啉单元和膦官能团,其中的手性噁唑啉单元具有(S)或(R)构型的手性中心碳。合成方法均以2‑氯吡啶‑6‑噁唑啉、2‑溴吡啶‑6‑噁唑啉或2‑氟吡啶‑6‑噁唑啉作原料通过一步或两步反应得到。该配体是双核型的配体,能够与两个相同或不同的金属配位,在反应中双核共同活化底物或者单核活化底物,另一金属作为配体影响催化中心活性。这类双核催化剂有望通过独特的金属‑金属键实现常规单核催化剂难以实现的反应,并应用于很多不对称催化反应,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吡啶双邻位连接膦官能团和手性噁唑啉官能团的双核手 性配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化工技术领域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的说,以吡啶为母体骨架、含膦和手性噁唑啉的双核手性配体。
背景技术
过渡金属催化剂由于其独特的反应性,能够高效制备附加值高的化合物而受到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Noyori教授由于设计的BINAP配体实现了不对称氢化反应的工业化而获得了200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金属催化剂的发展逐步促进了反应的效率,选择性和实用性。尽管过渡金属的催化活性主要取决于金属元素,但其电性和空间构型能够通过配体来调节,从而调节催化活性。因此,配体的发展对于过渡金属催化的反应来说至关重要。
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探究反应的活性催化物种是有机化学研究的目标之一,这对反应催化剂的设计和改进具有重大意义。化学家们发现,在反应途径中有通过双核协同催化反应的例子,因此双核催化模式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双核催化剂对底物独特的活化模式促使了独特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为高附加值的复杂分子合成提供了动力以及新的思路。这些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手性双核配体及配合物。
2007年,shibasaki课题组使用环己二胺骨架的多齿亚胺配体与铜钐金属合成了双金属催化剂(Handa,S.;Gnanadesikan,V.;Matsunaga,S.;Shibasaki,M.J.Am.Chem.Soc.2007,129,4900.),并实现了硝基烷烃与亚胺的不对称mannich反应。North等人于1999年报道了Salen双钛催化剂不对称催化的氰化反应。2010年,丁奎岭院士发展了两个Salen配体连接起来的催化剂(Zhang,Z.;Wang,Z.;Zhang,R.;Ding,K.Angew.Chem.,Int.Ed.2010,49,6746.),将反应的催化剂载量由0.1%降低至百万分之5。Trost教授发展了prophenol手性双核配体(Trost,B.M.;Bartlett,M.J.Acc.Chem.Res.2015,48,688.),与两分子的二乙基锌作用产生双核配合物,与乙基相连的Zn作为布朗斯特碱,而另一分子锌作为路易斯酸参与反应。
我们发现,双核配体以及催化剂得到了化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化学家们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的双核配体和催化剂,并将其应用到了催化反应中。与传统的单核催化剂相比,双核催化剂对底物独特的活化模式促使了独特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为高附加值的复杂分子合成提供了动力以及新的思路。但尽管这一领域迅速发展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目前仍然存在许多的挑战亟待解决。
1、双核催化剂的发展依赖于合理的双核配体的设计,目前双核配体及催化剂的种类还比较少,新配体骨架发展缓慢。相对单核催化剂来说,双核催化剂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双核匹配性的问题,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这也是发展的一大难点。
2、已报导的双核催化剂虽然在催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反应类型涉及面窄,对新反应,新策略的探究不足。从背景调研也可以看出,双核催化剂对于反应底物的活化与传统单核催化剂有着明显的区别,有望实现一些新的、传统催化剂难实现的反应。
因此,我们认为进行双核配体和配合物的开发很有必要且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吡啶双邻位连接膦官能团和手性噁唑啉官能团的双核手性配体。
在不对称催化中,手性催化剂的配体是获得高对映选择性的关键,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类吡啶双邻位连接膦官能团和手性噁唑啉官能团的双核手性配体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首次合成了吡啶为母体骨架、含膦和手性噁唑啉单元的双核手性配体。配体Ⅰ中的三个配位原子P,N,N在空间上由于距离和夹角的原因,难以像常规三齿配体那样形成三齿配位的金属配合物,但是这种特性非常契合双核催化剂的设计。因此,我们设计并合成了Ⅰ这类双核手性配体。该类配体能够与两个相同或不同的金属配位,在反应中双核共同活化底物或者单核活化底物,另一金属作为配体影响催化中心活性。这类双核催化剂有望通过独特的金属-金属键实现常规单核催化剂难以实现的反应。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吡啶双邻位连接膦官能团和手性噁唑啉官能团的双核手性配体,所述双核手性配体的结构式如下:
其中:
R1包括烷基、取代烷基、烷氧基、不饱和基团、苯基、取代芳基中的一种;
R2、R3、R4、R5、R6各自包括氢、氟、氯、溴、碘、烷基、烷氧基、不饱和基团、苯基、取代芳基、取代烷基、中的一种。
R1-R6中,
所述烷基为链状烷基、环状烷基、枝状烷基中的一种,优选为C1-12的链状烷基、环状烷基、枝状烷基中的一种;
所述取代烷基为烷基中含有羟基、不饱和基团、苯基、取代芳基。优选为C1-12的取代烷基,其取代基为苯基、羟基、卤原子中的一种;
所述烷氧基优选为C1-12的烷氧基;
所述不饱和基团包括取代烯基、取代炔基中的一种,优选为C1-12的取代烯基、取代炔基中的一种;
所述取代芳基中的取代基为1-5个,具体包括烷基、甲氧基、取代烷基中的一种,烷基为C1-12的链状烷基、环状烷基、枝状烷基中的一种,取代烷基为卤代烷基。
R1-R6中,所述烷氧基上包含杂原子、不饱和基团、芳香基团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杂原子包括氟、氯、溴、碘、氧、硫中的一种,所述不饱和基团包括取代烯基、取代炔基中的一种。杂原子、不饱和基团、芳香基团的个数为一个或多个;所述杂原子、不饱和基团、芳香基团中可包含手性结构。
本发明所述的以吡啶为母体骨架、含膦和手性噁唑啉的双核手性配体以吡啶为基本骨架,其中的噁唑啉官能团具有一个或两个(S)或(R)构型的手性中心碳,且是双核型的配体,即可以同时与两个相同或不同的金属配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双核手性配体的合成方法,所述双核手性配体是原料化合物II通过一步或两步反应得到的,原料化合物II结构式如下:
所述双核手性配体的结构式如下(R4、R5、R6均为氢):
合成方法包括三种方法,具体如下:
方法一(线路一)、
膦化合物III在金属盐的作用下与原料化合物II反应得到双核手性配体I,膦化合物III的结构式如下;
方法二(线路二)、
膦氧化合物IV在金属盐的作用下与化合物II反应得到化合物V,再经过一步还原得到双核手性配体I,膦氧化合物IV、化合物V的结构式如下;
方法三(线路三)、
化合物II与膦氢化合物III在钯催化剂、膦配体和碱的作用下,在有机溶剂中反应得到双核手性配体I,膦氢化合物III的结构式如下;
上述三种方法的反应式如下:
所述原料化合物II中X为Br、Cl、F中的一种,具体为2-氯吡啶-6-噁唑啉、2-溴吡啶-6-噁唑啉或2-氟吡啶-6-噁唑啉中的一种。
上述结构中R1、R2、R3如前所述。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方法一具体步骤如下:
在化合物III的有机溶液中加入金属盐搅拌,将所得溶液加入到化合物II有机溶液中,搅拌反应,得到化合物I,即得双核手性配体。
其中,化合物II与化合物III的摩尔比为0.1~10:1,优选为0.1~5:1;搅拌反应的温度为-110~25℃,优选为-110~0℃,时间为1~100小时。反应前,化合物II、化合物III的溶解、加入过程均在-78℃~0℃的温度下进行。加入金属盐时的温度为-78℃~0℃(防止体系升温过快),优选为-78℃~-40℃,搅拌时的温度为室温(为了底物能够充分反应),时间为1~100小时。
化合物III、金属盐的摩尔比为0.1~10:1,优选为0.1~5:1;所述金属盐为锂盐、钠盐、钾盐中的一种,具体包括正丁基锂、氢化钠、氢化钾中的一种。
化合物II有机溶液、化合物III有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100%;所用有机溶剂包括二氯甲烷、二氯乙烷、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乙醚、乙二醇二甲醚、甲苯、苯、二甲苯、三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方法二具体步骤如下:
在化合物IV的有机溶液中加入金属盐搅拌,将所得溶液加入到化合物II有机溶液中,第一步反应得到化合物Ⅴ;再将化合物Ⅴ与硅烷混合,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第二步反应,得到化合物I,即得双核手性配体。
其中,化合物IV、化合物II的摩尔比为0.1~10:1,优选为0.1-5:1;第一步反应的温度为-110~25℃,优选为-110~0℃,时间为1~100小时。反应前,化合物II、化合物III的溶解、加入过程均在-78℃~0℃的温度下进行。加入金属盐时的温度为-78℃~0℃,优选为-78℃~-40℃,搅拌时的温度为室温,时间为1~100小时。
化合物IV、金属盐的摩尔比为0.1~10:1,优选为0.1~5:1;所述金属盐为锂盐、钠盐、钾盐中的一种,具体包括正丁基锂、氢化钠、氢化钾中的一种。
化合物IV有机溶液、化合物II有机溶液的浓度均为1~100%。所用有机溶剂包括二氯甲烷、二氯乙烷、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乙醚、乙二醇二甲醚、甲苯、苯、二甲苯、三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
化合物Ⅴ、硅烷的摩尔比为0.01~2:1,优选为0.01~1:1;第二步反应的温度为0~150℃,优选为20~150℃,时间为1~100小时。催化剂为三苯基碳四(五氟苯基)硼酸盐,硅烷包括苯基硅烷、二苯基硅烷、三乙基硅烷中的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方法三具体步骤如下:
将化合物II、化合物III、钯催化剂、膦配体、碱混合,加入到有机溶液中,搅拌反应,得到化合物I,即得双核手性配体。
化合物II与化合物III的摩尔比为0.1~10:1,优选为0.1~5:1;搅拌反应的温度为0~150℃,优选为为40~150℃,时间为1~100小时,优选为5~100小时。化合物II、化合物III、钯催化剂、膦配体、碱的摩尔比为1:0.1~10:0.05~0.2:0.06~0.3:0.1~3。
其中,钯催化剂包括醋酸钯(II)、氯钯酸钠(II)、碳酸四氨钯(II)、氯[(1,2,5,6-η)-1,5-环辛二烯](2,2-二甲丙基)-钯(II)、二氟化钯(II)、(1E,4E)-双(二亚苄基丙酮)钯(II)、二氯二胺合钯酸盐(II)、新戊酸钯(II)、双(2-甲代烯丙基)氯化钯二聚体(II)、(1,5-环辛二烯)二氯化钯(II)、溴化钯(II)、四(乙腈)四氟硼酸钯(II)、双(2,2,6,6-甲基-3,5-庚二酮酸)钯(II)、[1,2-双(二甲基氨基)乙烷]二甲基钯(II)、二溴双(乙腈)钯(II)、二溴(1,5-环辛二烯)钯(II)、硫酸钯(II)、三[二(4-乙酰氧基亚苄基)丙酮二钯(0)、二(4-乙酰氧基亚苄基)丙酮加合物(0)、苯甲酸钯(II)、四(乙腈)钯(II)二(三氟甲磺酸盐)(II)、氯化丁烯钯二聚体(II)、氯(1,5-环辛二烯)甲基钯(II)、氯化钯(II)、乙二胺氯化钯(II)、氰化钯(II)、二乙腈氯化钯(Ⅱ)、双(苯腈)氯化钯(II)、三氟乙酸钯(II)、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膦配体包括1,1'-Bis[bis(1,1-dimethylethyl)phosphino]ferrocene、1,1'-Bis(dicyclohexylphosphino)ferrocene、Di-tert-butylphosphinylferrocene,(2S)-1-[(1S)-1-[Bis(1,1-dimethylethyl)phosphino]ethyl]-2-(diphenylphosphino)ferrocene、1,1'-Bis(diisopropylphosphino)ferrocene、(2S)-1-[(4R)-4,5-Dihydro-4-(1-methylethyl)-2-oxazolyl]-2-(diphenylphosphino)ferrocene、(1R)-1-[Bis(1,1-dimethylethyl)phosphino]-2-[(1R)-1-(diphenylphosphino)ethyl]ferrocene、(2S)-1-[(1S)-1-(Dicyclohexylphosphino)ethyl]-2-(diphenylphosphino)ferrocene、1,1-Bis(diphenylphosphino)ferrocene、(1S)-1-(Diphenylphosphino)-2-[(1R)-1-(diphenylphosphino)ethyl]ferrocene、3-(tert-Butyl)-4-(2,6-dimethoxyphenyl)-2,3-dihydrobenzo[d][1,3]oxaphosphole、(2S,2'S,3S,3'S)-3,3'-Di-tert-butyl-4,4'-dimethoxy-2,2',3,3'-tetrahydro-2,2'-bibenzo[d][1,3]oxaphosphole、1,2-Bis((2R,5R)-2,5-diisopropylphospholan-1-yl)ethane、1,2-Bis((2S,5S)-2,5-dimethylphospholan-1-yl)benzene、(2R,5R)-1-(2-(1,3-dioxolan-2-yl)phenyl)-2,5-diethylphospholane、1,2-Bis((2S,5S)-2,5-diphenylphospholan-1-yl)ethane、(R)-5,5'-Bis(diphenylphosphino)-4,4'-bibenzo[d][1,3]dioxole、(S)-(+)-4,12-Bis(di(3,5-xylyl)phosphino)-[2.2]-paracyclophane、(S)-7,7'-Bis(diphenylphosphino)-2,2',3,3'-tetrahydro-1,1'-spirobiindane、(1S)-(4,4',6,6'-Tetramethoxy-[1,1'-biphenyl]-2,2'-diyl)bis(dicyclohexylphosphane)、1,2-Bis((R)-tert-butyl(methyl)phosphino)benzene、2,3-Bis((R)-tert-butyl(methyl)phosphino)quinoxaline、1,2-Bis(diphenylphosphino)ethane、(9,9-Dimethyl-9H-xanthene-4,5-diyl)bis(diphenylphosphine)、2,2'-Bis(diphenylphosphino)-1,1'-binaphthyl中的一种。
碱包括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铯、碳酸锂、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锂、醋酸钠、醋酸钾、醋酸锂、甲醇钠、甲醇钾、甲醇锂、乙醇钠、乙醇钾、乙醇锂、叔丁醇钠,叔丁醇钾、叔丁醇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氟化铯中的一种或多种。
加入有机溶剂所得溶液的浓度为1-100%;有机溶剂包括二氯甲烷、二氯乙烷、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乙醚、乙二醇二甲醚、乙腈、丙酮、甲苯、苯、二甲苯、三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双核手性配体在制备催化剂中的应用。所述应用中,可与双核手性配体形成金属配位的金属包括铜、金、钯、银、铑、钌、锌中的一种或多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的配体能够与两个相同或不同的金属配位,在反应中双核共同活化底物或者单核活化底物,另一金属作为配体影响催化中心活性。这类双核催化剂有望通过独特的金属-金属键实现常规单核催化剂难以实现的反应。
(2)本发明用途十分广泛,它可与铜、金、钯、银、铑、钌、锌配位形成手性双核催化剂并应用于很多不对称催化反应,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应用实施例1中使用化合物Ⅰ-6与四乙腈四氟硼酸亚铜合成双铜金属配合物的单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述实施例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限制本发明的内容。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进一步代表化合物制备过程,体现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化合物编号如下图所示:
实施例1:从二苯基膦氢制备化合物Ⅰ-1
将二苯基膦氢(10mmol)溶于干燥的四氢呋喃(10ml)中,-78℃下滴加正丁基锂(10.0mmol),加完后提至室温(25℃)继续搅拌2小时,得化合物Ⅲ的金属盐溶液,-20℃保存用于后续反应。
用干燥的四氢呋喃(10ml)溶解化合物Ⅱ-1(0.79g,4.0mmol),-78℃下滴加化合物Ⅲ的金属盐四氢呋喃溶液8.7ml(5.2mmol)到化合物II-1的溶液中,加完后升至室温(25℃)搅拌12h。TLC监测化合物Ⅱ-1完全被消耗后使用硅胶淬灭。旋蒸除去溶剂后柱层析纯化即得化合物Ⅰ-1(0.77g,55%),结构如上式中Ⅰ-1所示,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Chloroform-d)δ7.96(d,J=7.9Hz,1H),7.62(td,J=7.9,1.6Hz,1H),7.42-7.32(m,10H),7.10(d,J=7.7Hz,1H),4.58(t,J=8.9Hz,1H),4.42(dtt,J=13.5,9.1,5.0Hz,1H),4.03(t,J=8.2Hz,1H),1.38(d,J=6.6Hz,3H).31P NMR(202MHz,CDCl3)δ-4.64。
通过上述类似过程,通过路线一制备得到了一系列化合物Ⅰ,各化合物结构和分析表征结果如下:
投入2mmol原料ent-Ⅱ-1(异构体),得到目标产物(ent-Ⅰ-1)0.45g,65%产率。结构表征如下:1H NMR(500MHz,Chloroform-d)δ7.96(d,J=7.9Hz,1H),7.62(td,J=7.9,1.6Hz,1H),7.42-7.32(m,10H),7.10(d,J=7.7Hz,1H),4.58(t,J=8.9Hz,1H),4.42(dtt,J=13.5,9.1,5.0Hz,1H),4.03(t,J=8.2Hz,1H),1.38(d,J=6.6Hz,3H).31P NMR(202MHz,CDCl3)δ-4.64.
投入2mmol原料Ⅱ-4,得到目标产物(Ⅰ-4)0.43g,53%产率。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Chloroform-d)δ8.09(d,J=7.9Hz,1H),7.64(t,J=7.8Hz,1H),7.41-7.27(m,17H),7.14(d,J=7.7Hz,1H),5.46-5.39(m,1H),4.87(d,J=1.6Hz,1H),4.36(t,J=8.6Hz,1H).31P NMR(202MHz,CDCl3)δ-4.56.
投入2mmol原料ent-Ⅱ-4,得到目标产物(ent-I-4)0.5g,62%产率。结构表征如下:1H NMR(500MHz,Chloroform-d)δ8.09(d,J=7.9Hz,1H),7.64(t,J=7.8Hz,1H),7.41-7.27(m,17H),7.14(d,J=7.7Hz,1H),5.46-5.39(m,1H),4.87(d,J=1.6Hz,1H),4.36(t,J=8.6Hz,1H).31P NMR(202MHz,CDCl3)δ-4.56.
投入2mmol原料Ⅱ-5,得到目标产物(I-5)0.46g,54%产率。结构表征如下:1H NMR(500MHz,Chloroform-d)δ7.98(d,J=7.8Hz,1H),7.63(td,J=7.8,1.6Hz,1H),7.38-7.33(m,10H),7.33-7.28(m,2H),7.26-7.20(m,3H),7.10(d,J=7.7Hz,1H),4.62(tdd,J=9.3,7.6,5.2Hz,1H),4.42(d,J=9.0Hz,1H),4.25-4.18(m,1H),3.26(dd,J=13.7,5.2Hz,1H),2.75(dd,J=13.8,9.0Hz,1H).31P NMR(202MHz,CDCl3)δ-4.60.
投入2mmol原料Ⅱ-6,得到目标产物(I-6)0.78g,81%产率。结构表征如下:1H NMR(500MHz,Chloroform-d)δ8.11(d,J=7.8Hz,1H),7.67(td,J=7.8,1.7Hz,1H),7.48-7.40(m,4H),7.40-7.28(m,18H),7.20(d,J=7.8Hz,1H),5.53(d,J=7.8Hz,1H),5.26(d,J=7.8Hz,1H).31P NMR(202MHz,CDCl3)δ-4.24.
投入2mmol原料Ⅱ-7,得到目标产物(I-7)0.69g,71%产率。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Chloroform-d)δ8.14(d,J=7.8Hz,1H),7.70(td,J=7.8,1.8Hz,1H),7.53-7.43(m,4H),7.40-7.34(m,6H),7.24(d,J=7.8Hz,1H),7.08-6.99(m,6H),6.97-6.90(m,4H),6.10(d,J=10.3Hz,1H),5.80(d,J=10.3Hz,1H).31P NMR(202MHz,CDCl3)δ-4.06.
投入2mmol原料Ⅱ-8,得到目标产物(I-8)0.49g,59%产率。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Chloroform-d)δ7.97-7.92(m,1H),7.61-7.54(m,2H),7.39-7.29(m,10H),7.29-7.24(m,4H),7.05(dd,J=7.7,1.1Hz,1H),5.78(d,J=8.0Hz,1H),5.57(ddd,J=8.3,6.4,2.2Hz,1H),3.53-3.39(m,2H).31P NMR(202MHz,CDCl3)δ-4.74.
投入2mmol原料Ⅱ-18,得到目标产物(I-18)0.5g,57%产率。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Chloroform-d)δ7.92(d,J=7.8Hz,1H),7.65(td,J=7.8,1.6Hz,1H),7.44-7.30(m,15H),7.17(d,J=7.8Hz,1H),5.58(d,J=8.0Hz,1H),4.33(dt,J=8.0,4.0Hz,1H),4.07(dd,J=11.6,3.8Hz,1H),3.78(dd,J=11.7,4.2Hz,1H),2.50(br,1H).31PNMR(202MHz,Chloroform-d)δ-4.28.
投入2mmol原料Ⅱ-21,得到目标产物(I-21)0.46g,55%产率。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Chloroform-d)δ7.98(d,J=7.9Hz,1H),7.52(t,J=7.8Hz,1H),7.48-7.36(m,10H),7.35-7.27(m,2H),7.20-7.12(m,3H),5.46-5.39(m,1H),4.74(d,J=1.6Hz,1H),4.48(t,J=8.6Hz,1H).2.40(s,3H).31P NMR(202MHz,CDCl3)δ-4.58.
投入2mmol原料Ⅱ-22,得到目标产物(I-22)0.46g,53%产率。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Chloroform-d)δ7.77(d,J=7.9Hz,1H),7.48-7.38(m,11H),7.35-7.25(m,2H),7.18-7.06(m,3H),5.46-5.39(m,1H),4.72(d,J=1.6Hz,1H),4.49(t,J=8.6Hz,1H).3.79(s,3H).31P NMR(202MHz,CDCl3)δ-4.66.
实施例2:从化合物Ⅱ-2制备化合物Ⅰ-2
用干燥的四氢呋喃10ml溶解化合物Ⅱ-2 0.54g(2.0mmol),-78℃下滴加实施例1中化合物Ⅲ金属盐的四氢呋喃溶液4.4ml(2.6mmol),加完后升至室温搅拌12h。TLC监测化合物Ⅱ-2完全消耗后使用硅胶淬灭。旋蒸除去溶剂后柱层析纯化即得化合物Ⅰ-2(0.53g,71%)。结构表征如下:1H NMR(500MHz,Chloroform-d)δ8.04-7.96(m,1H),7.62(td,J=7.8,1.6Hz,1H),7.42-7.32(m,11H),7.09(dd,J=7.8,1.1Hz,1H),4.49(dd,J=9.7,8.4Hz,1H),4.20(t,J=8.4Hz,1H),4.12(ddd,J=9.8,8.4,6.4Hz,1H),1.88(h,J=6.7Hz,1H),1.05(d,J=6.8Hz,3H),0.93(d,J=6.8Hz,3H).31P NMR(202MHz,CDCl3)δ-4.68.
通过上述类似过程,通过路线一制备得到了化合物ent-Ⅰ-2,化合物结构和分析表征结果如下:
投入2mmol原料ent-Ⅱ-2,得到目标产物(ent-I-2)0.37g,50%产率。结构表征如下:1H NMR(500MHz,Chloroform-d)δ8.04-7.96(m,1H),7.62(td,J=7.8,1.6Hz,1H),7.42-7.32(m,11H),7.09(dd,J=7.8,1.1Hz,1H),4.49(dd,J=9.7,8.4Hz,1H),4.20(t,J=8.4Hz,1H),4.12(ddd,J=9.8,8.4,6.4Hz,1H),1.88(h,J=6.7Hz,1H),1.05(d,J=6.8Hz,3H),0.93(d,J=6.8Hz,3H).31P NMR(202MHz,CDCl3)δ-4.68.
实施例3:从化合物Ⅱ-3制备化合物Ⅰ-3
用干燥的四氢呋喃10ml溶解化合物Ⅱ-3 0.54g(2.0mmol),-78℃下滴加实施例1中化合物Ⅲ金属盐的四氢呋喃溶液4.4mL(2.6mmol),加完后升至室温搅拌12h。TLC监测化合物Ⅱ-3完全消耗后使用硅胶淬灭。旋蒸除去溶剂后柱层析纯化即得化合物Ⅰ-3(0.53g,71%)。
结构表征如下:1H NMR(500MHz,Chloroform-d)δ8.02(dt,J=7.9,1.1Hz,1H),7.61(td,J=7.8,1.6Hz,1H),7.39-7.30(m,10H),7.09(dd,J=7.8,1.1Hz,1H),4.43(dd,J=10.3,8.8Hz,1H),4.29(t,J=8.6Hz,1H),4.09(dd,J=10.3,8.4Hz,1H),0.96(s,9H).31PNMR(202MHz,CDCl3)δ-4.67.
通过上述类似过程,通过路线一制备得到了化合物ent-Ⅰ-3,化合物结构和分析表征结果如下:
投入2mmol原料ent-Ⅱ-3,得到目标产物(ent-Ⅰ-3)0.55g,73%产率。结构表征如下:1H NMR(500MHz,Chloroform-d)δ8.02(dt,J=7.9,1.1Hz,1H),7.61(td,J=7.8,1.6Hz,1H),7.39-7.30(m,10H),7.09(dd,J=7.8,1.1Hz,1H),4.43(dd,J=10.3,8.8Hz,1H),4.29(t,J=8.6Hz,1H),4.09(dd,J=10.3,8.4Hz,1H),0.96(s,9H).31P NMR(202MHz,CDCl3)δ-4.67.
实施例4:从化合物Ⅱ-6制备化合物Ⅰ-10
二-(3,5-二甲基苯基)膦氢(0.63g,2.6mmol)溶于干燥的四氢呋喃(5ml)中,-78℃下滴加正丁基锂(2.6mmol),加完后提至室温继续搅拌1小时。
用干燥的四氢呋喃(5ml)溶解化合物Ⅱ-6(0.67g 2.0mmol),-78℃下滴加上一步的四氢呋喃溶液,加完后升至室温搅拌12h。TLC监测化合物Ⅱ-10完全消耗后使用硅胶淬灭。旋蒸除去溶剂后柱层析纯化即得化合物Ⅰ-10(0.64g,46%)。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Chloroform-d)δ8.09(d,J=7.8Hz,1H),7.66(td,J=7.8,1.7Hz,1H),7.41-7.29(m,11H),7.21(dd,J=7.8,1.1Hz,1H),7.11-7.05(m,4H),6.98(d,J=15.6Hz,2H),5.52(d,J=7.9Hz,1H),5.27(d,J=7.9Hz,1H),2.25(d,J=12.6Hz,13H).31P NMR(202MHz,CDCl3)δ-3.59.
实施例5:从化合物Ⅱ-6制备化合物Ⅰ-9
二-(4-甲基苯基)氧化膦(1.2g,5.2mmol)溶于干燥的四氢呋喃(10ml)中,-78℃下滴加正丁基锂(5.2mmol),加完后提至室温继续搅拌1小时。
用干燥的四氢呋喃(10ml)溶解化合物Ⅱ-6(1.34g 4.0mmol),-78℃下滴加上一步的四氢呋喃溶液,加完后升至室温搅拌12h。TLC监测化合物Ⅱ-6完全消耗后使用硅胶淬灭。旋蒸除去溶剂后柱层析纯化即得化合物V-9(0.64g,46%)。
称取V-9(0.58g,1mmol)与三苯基碳四(五氟苯基)硼酸盐(0.046g,0.05mmol)于封管中,向其中加入苯基硅烷(2mL)后置于80℃中搅拌,24小时后进行后处理。旋蒸除去大部分的苯基硅烷后柱层析纯化得化合物I-9(0.35g,62%)。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Chloroform-d)δ8.08(d,J=7.8Hz,1H),7.65(t,J=7.8Hz,1H),7.41-7.29(m,15H),7.21(d,J=7.8Hz,1H),7.16(t,J=7.4Hz,4H),5.52(d,J=7.9Hz,1H),5.26(d,J=7.9Hz,1H),2.35(d,J=3.0Hz,6H).31P NMR(202MHz,CDCl3)δ-5.73.
通过上述类似过程,通过路线二制备得到了一系列化合物Ⅰ,各化合物结构和分析表征结果如下:
投入2mmol原料Ⅱ-4,得到目标产物(I-4)0.5g,62%产率。结构表征如下:1H NMR(500MHz,Chloroform-d)δ8.09(d,J=7.9Hz,1H),7.64(t,J=7.8Hz,1H),7.41-7.27(m,17H),7.14(d,J=7.7Hz,1H),5.46-5.39(m,1H),4.87(d,J=1.6Hz,1H),4.36(t,J=8.6Hz,1H).31P NMR(202MHz,CDCl3)δ-4.56.
投入2mmol原料Ⅱ-5,得到目标产物(I-5)0.65g,77%产率。结构表征如下:1H NMR(500MHz,Chloroform-d)δ7.98(d,J=7.8Hz,1H),7.63(td,J=7.8,1.6Hz,1H),7.38-7.33(m,10H),7.33-7.28(m,2H),7.26-7.20(m,3H),7.10(d,J=7.7Hz,1H),4.62(tdd,J=9.3,7.6,5.2Hz,1H),4.42(d,J=9.0Hz,1H),4.25-4.18(m,1H),3.26(dd,J=13.7,5.2Hz,1H),2.75(dd,J=13.8,9.0Hz,1H).31P NMR(202MHz,CDCl3)δ-4.60.
投入2mmol原料Ⅱ-6,得到目标产物(I-6)0.66g,68%产率。结构表征如下:1H NMR(500MHz,Chloroform-d)δ8.11(d,J=7.8Hz,1H),7.67(td,J=7.8,1.7Hz,1H),7.48-7.40(m,4H),7.40-7.28(m,18H),7.20(d,J=7.8Hz,1H),5.53(d,J=7.8Hz,1H),5.26(d,J=7.8Hz,1H).31P NMR(202MHz,CDCl3)δ-4.24.
投入2mmol原料Ⅱ-8,得到目标产物(I-8)0.53g,63%产率。结构表征如下:1H NMR(500MHz,Chloroform-d)δ7.97-7.92(m,1H),7.61-7.54(m,2H),7.39-7.29(m,10H),7.29-7.24(m,4H),7.05(dd,J=7.7,1.1Hz,1H),5.78(d,J=8.0Hz,1H),5.57(ddd,J=8.3,6.4,2.2Hz,1H),3.53-3.39(m,2H).31P NMR(202MHz,CDCl3)δ-4.74.
投入2mmol原料Ⅱ-6,得到目标产物(I-11)0.64g,56%产率。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Chloroform-d)δ8.02(d,J=7.8Hz,1H),7.55(td,J=7.8,2.1Hz,1H),7.41-7.29(m,11H),7.24(d,J=7.8Hz,1H),6.87-6.78(m,4H),5.51(d,J=7.8Hz,1H),5.25(d,J=7.8Hz,1H),2.26(td,J=12.8,11.1,5.9Hz,9H),2.14(d,J=21.3Hz,12H).31PNMR(202MHz,CDCl3)δ-20.74.
投入2mmol原料Ⅱ-6,得到目标产物(I-12)0.7g,64%产率。结构表征如下:1H NMR(500MHz,Chloroform-d)δ8.07(d,J=7.8Hz,1H),7.65(td,J=7.8,1.8Hz,1H),7.43-7.29(m,15H),7.20(d,J=7.7Hz,1H),6.90(dd,J=8.2,6.9Hz,5H),5.52(d,J=7.8Hz,1H),5.26(d,J=7.8Hz,1H),3.81(d,J=4.9Hz,6H).31P NMR(202MHz,CDCl3)δ-7.09.
投入2mmol原料Ⅱ-6,得到目标产物(I-13)0.67g,54%产率。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Chloroform-d)δ8.17(d,J=7.9Hz,1H),7.75(td,J=7.8,2.0Hz,1H),7.65-7.56(m,8H),7.42-7.30(m,10H),5.54(d,J=7.8Hz,1H),5.29(d,J=7.9Hz,1H).31P NMR(202MHz,Chloroform-d)δ-5.42.19F NMR(471MHz,Chloroform-d)δ-62.87(d,J=3.9Hz).
实施例6:从化合物Ⅱ-6制备化合物Ⅰ-14
称取化合物II-6(0.67g,2mmol),二异丙基膦氢III-14(0.24g,2mmol),醋酸钯(0.022g,0.1mmol),1,1'-双(二异丙基膦)二茂铁(DIPPF,0.06g,0.14mmol),碳酸铯(0.78g,2.4mmol)于封管中,加入1,4-二氧六环溶剂,置于80℃搅拌,24小时后进行后处理。减压除去大量溶剂后无水无氧柱层析纯化即得化合物I-14(0.58g,70%)。结构表征如下:1H NMR(500MHz,Chloroform-d)δ8.26(d,J=7.8Hz,1H),7.47(dd,J=7.6,4.8Hz,1H),7.28(dt,J=9.0,3.1Hz,4H),7.22-7.07(m,7H),5.47(d,J=7.9Hz,1H),5.39(d,J=7.9Hz,1H),2.52(dpd,J=14.1,7.1,2.2Hz,2H),1.23-1.11(m,12H).31P NMR(202MHz,Chloroform-d)δ15.09.
通过上述类似过程,通过路线三制备得到了一系列化合物Ⅰ-4,各化合物结构和分析表征结果如下:
投入2mmol原料Ⅱ-4,得到目标产物(I-14)0.71g,87%产率。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Chloroform-d)δ8.09(d,J=7.9Hz,1H),7.64(t,J=7.8Hz,1H),7.41-7.27(m,17H),7.14(d,J=7.7Hz,1H),5.46-5.39(m,1H),4.87(d,J=1.6Hz,1H),4.36(t,J=8.6Hz,1H).31P NMR(202MHz,CDCl3)δ-4.56.
投入2mmol原料Ⅱ-5,得到目标产物(I-5)0.74g,88%产率。结构表征如下:1H NMR(500MHz,Chloroform-d)δ7.98(d,J=7.8Hz,1H),7.63(td,J=7.8,1.6Hz,1H),7.38-7.33(m,10H),7.33-7.28(m,2H),7.26-7.20(m,3H),7.10(d,J=7.7Hz,1H),4.62(tdd,J=9.3,7.6,5.2Hz,1H),4.42(d,J=9.0Hz,1H),4.25-4.18(m,1H),3.26(dd,J=13.7,5.2Hz,1H),2.75(dd,J=13.8,9.0Hz,1H).31P NMR(202MHz,CDCl3)δ-4.60.
投入2mmol原料Ⅱ-6,得到目标产物(I-6)0.8g,83%产率。结构表征如下:1H NMR(500MHz,Chloroform-d)δ8.11(d,J=7.8Hz,1H),7.67(td,J=7.8,1.7Hz,1H),7.48-7.40(m,4H),7.40-7.28(m,18H),7.20(d,J=7.8Hz,1H),5.53(d,J=7.8Hz,1H),5.26(d,J=7.8Hz,1H).31P NMR(202MHz,CDCl3)δ-4.24.
投入2mmol原料Ⅱ-6,得到目标产物(I-15)0.68g,77%产率。结构表征如下:1HNMR(500MHz,Chloroform-d)δ8.22(dd,J=7.9,1.5Hz,1H),7.62(t,J=7.2Hz,1H),7.30(t,J=7.9Hz,4H),7.25-7.12(m,8H),7.07(tt,J=7.7,1.8Hz,1H),5.48(d,J=7.6Hz,1H),5.37(d,J=7.6Hz,1H),1.45(dd,J=11.6,4.8Hz,18H).31P NMR(202MHz,Chloroform-d)δ38.05.
投入2mmol原料Ⅱ-6,得到目标产物(I-16)0.6g,60%产率。结构表征如下:1H NMR(500MHz,Chloroform-d)δ8.18(d,J=7.8Hz,1H),7.46(dd,J=7.6,4.9Hz,1H),7.25-7.18(m,4H),7.15-6.99(m,7H),5.41(d,J=7.7Hz,1H),5.30(d,J=7.7Hz,1H),2.53(tt,J=11.9,3.3Hz,1H),2.29(td,J=11.8,3.7Hz,1H),2.08-1.91(m,3H),1.85(d,J=11.9Hz,1H),1.77-1.67(m,3H),1.60(d,J=12.2Hz,2H),1.56-1.50(m,1H),1.49-1.00(m,10H).31PNMR(202MHz,Chloroform-d)δ7.27.
投入2mmol原料Ⅱ-6,得到目标产物(I-17)0.7g,58%产率。结构表征如下:1H NMR(500MHz,Chloroform-d)δ8.24(d,J=7.9Hz,1H),7.66(t,J=7.1Hz,1H),7.33(d,J=7.5Hz,2H),7.28(d,J=7.4Hz,2H),7.22-7.11(m,7H),5.48(d,J=7.8Hz,1H),5.39(d,J=7.8Hz,1H),2.58(dt,J=12.7,2.9Hz,3H),2.37(d,J=12.8Hz,3H),2.27(d,J=11.3Hz,6H),1.97(dt,J=28.8,3.4Hz,6H),1.83(d,J=12.2Hz,3H),1.75(d,J=14.1Hz,6H),1.67(d,J=12.3Hz,3H).31P NMR(202MHz,CDCl3)δ39.16.
投入2mmol原料Ⅱ-2,得到目标产物(I-19)0.6g,58%产率。结构表征如下:1H NMR(500MHz,Chloroform-d)δ8.14(d,J=7.9Hz,1H),8.05(dt,J=8.1,4.1Hz,1H),7.83(td,J=7.7,3.8Hz,1H),4.52(td,J=9.1,4.0Hz,1H),4.23(t,J=8.3Hz,1H),4.15(qd,J=9.4,7.9,4.1Hz,1H),2.10-2.02(m,6H),2.00-1.78(m,14H),1.74-1.61(m,6H),1.59-1.51(m,4H),1.06(d,J=6.7Hz,3H),0.95(d,J=6.8Hz,3H).31P NMR(202MHz,CDCl3)δ35.25(d,J=35.7Hz).
投入2mmol原料Ⅱ-4,得到目标产物(I-20)0.6g,58%产率。结构表征如下:1H NMR(500MHz,Chloroform-d)δ8.21(d,J=8.0Hz,1H),8.14(dd,J=7.7,4.3Hz,1H),7.88(ddd,J=10.3,6.9,2.4Hz,1H),7.42-7.29(m,5H),5.49(t,J=9.4Hz,1H),4.91(t,J=9.4Hz,1H),4.37(t,J=8.5Hz,1H),2.29-2.18(m,6H),2.14-1.92(m,14H),1.80-1.61(m,10H).31P NMR(202MHz,CDCl3)δ41.44.
实施例7:路线一反应条件的筛选
(1)金属盐的筛选
重复实施例1中的操作,区别仅在于使用如下不同的金属盐进行反应,其余反应条件相同;结果如下表所示。
编号 金属盐 I-1(%)
1 氢化钠 35
2 氢化钾 38
3 叔丁基锂 52
(2)化合物II-1与化合物III-1摩尔比的筛选
重复实施例1中的操作,区别仅在于使用不同的化合物II-1与化合物的III-1摩尔比进行反应,其余反应条件相同;结果如下表所示。
编号 摩尔比(II-1/III-1) I-1(%)
1 0.1 53
2 1 50
3 10 6
(3)反应温度的筛选
重复实施例1中的操作,区别仅在于化合物III-1向化合物II-1的四氢呋喃溶液中滴加时的反应温度,其余反应条件相同;结果如下表所示。
编号 反应温度T(℃) I-1(%)
1 -110 52
2 -40 52
3 25 48
(4)反应时间的筛选
重复实施例1中的操作,区别仅在于化合物Ⅲ-1向化合物Ⅱ-1的四氢呋喃溶液中滴加后的反应时间,其余反应条件相同;结果如下表所示。
编号 反应时间(h) I-1(%)
1 1 40
2 12 52
3 100 48
(5)反应溶剂的筛选
重复实施例1中的操作,区别仅在于溶解化合物Ⅱ-1所使用的溶剂,其余反应条件相同;结果如下表所示。
/>
实施例8:路线二反应条件的筛选
(1)金属盐的筛选
重复实施例5中的操作,区别仅在于使用如下不同的金属盐进行反应,其余反应条件相同;结果如下表所示。
编号 金属盐 I-9(%)
1 氢化钠 43
2 氢化钾 40
3 叔丁基锂 44
(2)化合物Ⅱ-6与化合物Ⅳ-9摩尔比的筛选
重复实施例5中的操作,区别仅在于使用不同的化合物Ⅱ-6与化合物Ⅳ-9摩尔比进行反应其余反应条件相同;结果如下表所示。
编号 摩尔比(Ⅱ-6/IV-9) I-9(%)
1 0.1 70
2 1 41
3 10 5
(3)反应温度的筛选
重复实施例5中的操作,区别仅在于化合物Ⅳ-9的金属盐向化合物Ⅱ-6的四氢呋喃溶液中滴加时的反应温度,其余反应条件相同;结果如下表所示。
编号 反应温度T(℃) I-9(%)
1 -110 46
2 -40 43
3 25 30
(4)反应时间的筛选
重复实施例5中的操作,区别仅在于化合物Ⅳ-9的金属盐向化合物Ⅱ-6的四氢呋喃溶液中滴加后的反应时间,其余反应条件相同;结果如下表所示。
编号 反应时间(h) I-9(%)
1 1 41
2 12 45
3 100 43
(5)反应溶剂的筛选
重复实施例5中的操作,区别仅在于溶解化合物Ⅱ-6所使用的溶剂,其余反应条件相同;结果如下表所示。
(6)化合物V-9还原产生化合物I-9时三苯基碳四(五氟苯基)硼酸盐添加量的筛选
重复实施例5中的操作,区别仅在于三苯基碳四(五氟苯基)硼酸盐的添加量,其余反应条件相同;结果如下表所示。
编号 三苯基碳四(五氟苯基)硼酸盐添加量(mol%) I-9(%)
1 0 45
2 5 62
3 100 60
(7)化合物V-9还原产生化合物I-9时硅烷的筛选
重复实施例5中的操作,区别仅在于V-9还原产生I-9时所用硅烷种类,其余反应条件相同;结果如下表所示。
编号 硅烷种类 I-9(%)
1 苯基硅烷 62
2 二苯基硅烷 55
3 三乙基硅烷 47
(8)化合物V-9还原产生化合物I-9时硅烷用量的筛选
重复实施例5中的操作,区别仅在于V-9还原产生I-9时化合物Ⅴ-1与苯基硅烷的摩尔比,其余反应条件相同;结果如下表所示。
编号 化合物Ⅴ-1与苯基硅烷摩尔比 I-9(%)
1 0.01 62
2 0.02 62
3 2 20
(9)化合物V-9还原产生化合物I-9时反应温度的筛选
重复实施例5中的操作,区别仅在于化合物V-9还原产生化合物I-9时的反应温度,其余反应条件相同;结果如下表所示。
/>
(10)化合物V-9还原产生化合物I-9时溶剂的筛选
重复实施例5中的操作,区别仅在于化合物V-9还原产生化合物I-9时所用的反应溶剂,其余反应条件相同;结果如下表所示。
编号 溶剂 I-9(%)
1 二氯甲烷 44
2 二氯乙烷 44
3 1,4-二氧六环 43
4 乙醚 46
5 乙二醇二甲醚 44
6 甲苯 38
7 38
8 1,4-二甲苯 34
9 1,3-二甲苯 32
10 1,2-二甲苯 34
11 均三甲苯 28
12 无溶剂 62
实施例9:路线三反应条件的筛选
(1)催化剂的筛选
重复实施例5中的操作,区别仅在于使用如下不同的钯催化剂进行反应,其余反应条件相同;结果如下表所示。
/>
/>
(2)膦配体的筛选
重复实施例5中的操作,区别仅在于使用如下不同的膦配体进行反应,其余反应条件相同;结果如下表所示。
/>
(3)碱的筛选
重复实施例5中的操作,区别仅在于使用如下不同的碱进行反应,其余反应条件相同;结果如下表所示。
/>
(4)反应溶剂的筛选
重复实施例5中的操作,区别仅在于使用如下不同的溶剂进行反应,其余反应条件相同;结果如下表所示。
/>
(5)化合物Ⅱ与Ⅳ摩尔比的筛选
重复实施例5中的操作,区别仅在于使用化合物Ⅱ-6与化合物III-14不同的摩尔比进行反应,其余反应条件相同;结果如下表所示。
编号 化合物Ⅱ与Ⅳ的摩尔比 Ⅰ-14(%)
1 0.1 75
2 1 70
3 10 8
(6)反应温度筛选
重复实施例5中的操作,区别仅在于使用如下的反应温度进行反应,其余反应条件相同;结果如下表所示。
编号 反应温度T(℃) Ⅰ-14(%)
1 0 22
2 50 66
3 150 68
(7)反应时间筛选
重复实施例5中的操作,区别仅在于使用如下的反应时间进行反应,其余反应条件相同;结果如下表所示。
编号 反应时间(h) Ⅰ-14(%)
1 1 15
2 10 60
3 100 70
应用实施例1:使用化合物Ⅰ-6与四乙腈四氟硼酸亚铜合成双铜金属配合物。
称取化合物Ⅰ-6(0.48g,1mmol)与四乙腈四氟硼酸亚铜(0.31g,1mmol)于反应管中,加入二氯甲烷(5mL),于室温下搅拌15小时,之后减压除去溶剂后使用乙醚洗涤得到双核铜-铜金属配合物(0.56g,82%)。单晶结构如附图1所示。
在得到上述催化剂后对其催化性能进行了尝试,在苯胺的炔丙基取代反应中能以92%的产率和80%的对映体选择性得到炔丙基胺化合物。
如上可知,该应用实施例合成方法简单,收率较高。所制备的配体Ⅰ可与铜等金属配位形成手性双金属催化剂,有望应用于多种不对称催化反应,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吡啶双邻位连接膦官能团和手性噁唑啉官能团的双核手性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核手性配体的结构式如下:
其中:
R1包括烷基、取代烷基、烷氧基、不饱和基团、苯基、取代芳基中的一种;
R2、R3、R4、R5、R6各自包括氢、氟、氯、溴、碘、烷基、取代烷基、烷氧基、不饱和基团、苯基、取代芳基中的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核手性配体,其特征在于,R1-R6中,所述烷基为链状烷基、环状烷基、枝状烷基中的一种,所述取代烷基为烷基中含有羟基、不饱和基团、苯基、取代芳基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烷氧基上包含杂原子、不饱和基团、芳香基团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不饱和基团包括取代烯基、取代炔基中的一种。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核手性配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核手性配体是原料化合物II通过一步或两步反应得到的,原料化合物II结构式如下,X为Br、Cl、F中的一种:
II
所述双核手性配体的结构式如下:
合成方法包括以下三种方法中的一种,具体如下:
方法一、
膦化合物III在金属盐的作用下与原料化合物II反应得到双核手性配体I,膦化合物III的结构式如下;
III
方法二、
膦氧化合物IV在金属盐的作用下与化合物II反应得到化合物V,再经过一步还原得到双核手性配体I,膦氧化合物IV、化合物V的结构式如下;
方法三、
化合物II与膦氢化合物III在钯催化剂、膦配体和碱的作用下,在有机溶剂中反应得到双核手性配体I,膦氢化合物III的结构式如下;
III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一具体步骤如下:
在化合物III的有机溶液中加入金属盐搅拌,将所得溶液加入到化合物II有机溶液中,搅拌反应,得到化合物I,即得双核手性配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合物II与化合物III的摩尔比为0.1~10:1;搅拌反应的温度为-110~25℃,时间为1~100小时;化合物III、金属盐的摩尔比为0.1~10:1;所述金属盐为锂盐、钠盐、钾盐中的一种。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二具体步骤如下:
在化合物IV的有机溶液中加入金属盐搅拌,将所得溶液加入到化合物II有机溶液中,第一步反应得到化合物Ⅴ;再将化合物Ⅴ与硅烷混合,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第二步反应,得到化合物I,即得双核手性配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合物IV、化合物II的摩尔比为0.1~10:1;第一步反应的温度为-110~25℃,时间为1~100小时;化合物IV、金属盐的摩尔比为0.1~10:1;所述金属盐为锂盐、钠盐、钾盐中的一种;化合物Ⅴ、硅烷的摩尔比为0.01~2:1;第二步反应的温度为0~150℃,时间为1~100小时;催化剂包括三苯基碳四(五氟苯基)硼酸盐,硅烷包括苯基硅烷、二苯基硅烷、三乙基硅烷中的一种。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三具体步骤如下:
将化合物II、化合物III、钯催化剂、膦配体、碱混合,加入到有机溶液中,搅拌反应,得到化合物I,即得双核手性配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合物II与化合物III的摩尔比为0.1~10:1;搅拌反应的温度为0~150℃,时间为1~100小时。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核手性配体在制备催化剂中的应用。
CN202410045811.7A 2024-01-11 2024-01-11 一种吡啶双邻位连接膦官能团和手性噁唑啉官能团的双核手性配体 Pending CN1179032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45811.7A CN117903203A (zh) 2024-01-11 2024-01-11 一种吡啶双邻位连接膦官能团和手性噁唑啉官能团的双核手性配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45811.7A CN117903203A (zh) 2024-01-11 2024-01-11 一种吡啶双邻位连接膦官能团和手性噁唑啉官能团的双核手性配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03203A true CN117903203A (zh) 2024-04-19

Family

ID=90697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45811.7A Pending CN117903203A (zh) 2024-01-11 2024-01-11 一种吡啶双邻位连接膦官能团和手性噁唑啉官能团的双核手性配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0320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erra et al. Development of platinum (II) and-(IV) CNC pincer complex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a hydrovinylation reaction
JP4264418B2 (ja) メタセシス反応用(予備)触媒としてのルテニウム錯体
Gridnev et al.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Catalyzed by (S, S)‐R‐BisPast;‐Rh and (R, R)‐R‐MiniPHOS Complexes: Scope, Limitations, and Mechanism
JP5376743B2 (ja) アダマンチル基を有するホスファンリガンド、その製造および接触反応におけるその使用
Guo et al. Palladium, iridium and ruthenium complexes with acyclic imino-N-heterocyclic carben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aqua-phase Suzuki–Miyaura cross-coupling reaction and transfer hydrogenation
Bröring et al. Palladium (II) complexes of unsymmetrical CNN pincer ligands
Gosiewska et al.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diastereopure five-coordinated NCN-pincer palladium (II) complexes bearing bulky amino acid substituents
US8975269B2 (en) Six-membered N-heterocyclic carbene-based catalysts for asymmetric reactions
EP2264000B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optically active aminoalcohol compound using ruthenium compound
JPWO2012137460A1 (ja) 新規ルテニウム錯体及びこれを触媒とする光学活性アルコール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CN102503976A (zh) 一种α-位季碳的α,β-二胺酸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CN113354586A (zh) 一种含有三氟甲基的吡唑啉酮类化合物制备方法
CN117903203A (zh) 一种吡啶双邻位连接膦官能团和手性噁唑啉官能团的双核手性配体
JP6065259B2 (ja) 光学活性アミン類の製造方法
Vasconcelos et al. New homochiral amino-phosphine ligands: application in asymmetric palladium catalyzed allylic alkylation
Kawamura et al. Synthesis of a novel photoresponsive axially chiral phosphine ligand containing an arylazo group and its application to palladium‐catalyzed asymmetric allylic alkylation
JP4286486B2 (ja) ルテニウム化合物、ジアミン配位子および光学活性アルコールの製造方法
US5929265A (en) Binuclear iridium(I) phosphine complexes and their use as catalyst in the asymmetric hydroamination of olefins
Šebesta et al. Influence of structural changes in ferrocene phosphane aminophosphane ligands on their catalytic activity
CN109666044B (zh) 基于[2.2]对环芳烷骨架的有机磷化合物及其中间体和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7880022B (zh) 一种手性含咪唑吡啶酰胺类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2009235067A (ja) 軸不斉リン化合物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11269272A (zh) 一种用于合成染料中间体的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2008201760A (ja) 光学活性スピロ化合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urita et al. Resolution of racemic Sb-chiral stibindoles using an optically active ortho-palladated benzylamine derivative, via their diastereomeric complex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