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98288A - 一种氧化还原响应型农药前药复合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氧化还原响应型农药前药复合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98288A
CN117898288A CN202311857573.1A CN202311857573A CN117898288A CN 117898288 A CN117898288 A CN 117898288A CN 202311857573 A CN202311857573 A CN 202311857573A CN 117898288 A CN117898288 A CN 1178982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sticide
prodrug
redox
responsive
disulf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5757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博
金子靖
陈乾
李梦蝶
肖亚楠
李成哲
王巧霞
胡馨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185757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982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982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982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药制剂领域,公开了一种氧化还原响应型农药前药复合微胶囊,包括囊壁和囊芯,囊芯含有农药A,囊壁为连接农药B前药的聚脲,农药B前药通过氧化还原响应型化合物与囊壁连接。含有二硫键的氧化还原响应型农药B前药化合物与有机溶剂混合,得到的油相1与水相1乳化形成乳液1;农药A、多异氰酸酯与有机溶剂混合,得到的油相2与水相2乳化形成乳液2;乳液1和乳液2混合后行界面聚合反应,将农药A包裹在囊壁内,并且将农药B前药接枝到囊壁上,得到氧化还原响应型农药前药复合微胶囊,具有复合成分,且能够响应环境中的谷胱甘肽,靶向释放囊壁上的农药B前药。

Description

一种氧化还原响应型农药前药复合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农药微胶囊,尤其是一种氧化还原响应型农药微胶囊缓释剂。
背景技术
目前农药存在对于非靶向生物高毒性、农药不能精准释放等问题,使用时不仅造成了农药的浪费,而且残留在环境中造成污染,危害土壤、水体和其他生物。采用农药前药降低毒性和提高靶向性是发展方向之一。
前药也称前体药物、药物前体或前驱药物等,是指药物经过化学结构修饰后得到的在体外无活性或活性较小、在体内经酶或非酶的转化释放出活性药物而发挥药效的化合物。前体药物本身没有生物活性或活性很低,经过体内代谢后变为有活性的物质。这一过程的目的在于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加强靶向性,降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目前在神经系统药物,抗肿瘤系统药物和抗病毒药物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许多农药含有多种化学官能团,如羟基、氨基、羧基和氰基,这些基团很容易与其他化合物发生共价结合。相比于传统农药剂型,农药前药的化学结构经过修饰,也可以影响作为活性成分的母体分子性能和生物活性。前药的物理化学性质可能受到引入基团的影响,例如化学稳定性、溶解度或亲脂性、毒性、生物活性等,这赋予了前药比其原始药物更理想的优势。
由于前药中存在选择性的靶向反应键,因此前药具有更长药效期和对非靶向物种的毒性降低。例如,前药释放可能会受到酶或释放介质pH值的影响。
以甲胺磷为原料通过N-酰化反应合成的具有酰胺键的乙酰甲胺磷,与甲胺磷相比,对大鼠的毒性低45倍。当害虫摄入乙酰甲胺磷时,分子上的酰胺键被酰胺酶或蛋白酶破坏,释放出具有生物活性的甲胺磷。由此可见,就杀虫效果而言,乙酰甲胺磷具有相同的杀虫活性,但在保存、施用方面更为安全。因此,具有修饰母体化学结构的前药可能是解决非靶向物种高毒性问题的有效策略。
虽然农药前药能够降低毒性,减少对环境和其他生物的危害,但仍不能解决可控释放的问题。农药微胶囊技术能够将农药有效成分包裹起来,减少环境对有效成分的影响,减轻对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接触毒性,同时可以使有效成分缓慢的释放,但也还没有完全解决响应性释放的问题。
谷胱甘肽(GSH)是植物、动物、真菌以及一些细菌和古生菌的重要抗氧化剂,可以防止自由基、过氧化物、脂质过氧化物和重金属等活性氧对重要细胞成分造成的损,它在病原体发起攻击期间增加,并在宿主防御激活期间的各种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例如在局部坏死部位充当抗氧化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诱导酶活性的底物害。当细胞受到氧化应激时,谷胱甘肽会被氧化为谷胱甘醇;此时谷胱甘肽还原系统会被激活,将谷胱甘醇还原为谷胱甘肽,维持细胞内谷胱甘肽的稳定水平。所以,谷胱甘肽含量变化可以反映细胞的氧化还原水平。
如果植株上的谷胱甘肽含量增加,可能是受到病虫害引起的,此时如果微胶囊能够响应氧化还原环境,可控释放农药或农药前药,就可以实现药物的靶向释放和缓释。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还原响应型的农药前药复合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复合微胶囊具有氧化还原响应性,可以在谷胱甘肽条件下精准释放农药前药,增加农药的使用安全性。
本发明技术方案为,一种氧化还原响应型农药前药复合微胶囊,包括囊壁和囊芯,所述囊芯含有农药A,囊壁为连接农药B前药的聚脲,所述的农药B前药通过氧化还原响应型化合物与囊壁连接。
上述化还原响应型农药前药复合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氧化还原响应型农药B前药化合物与有机溶剂混合,得到的油相1与水相1乳化形成乳液1;
农药A、多异氰酸酯与有机溶剂混合,得到的油相2与水相2乳化形成乳液2;
(2)乳液1和乳液2混合,进行界面聚合反应;
所述的水相1和水相2为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
优选的,将乳液2滴加到乳液1中进行界面聚合反应。
步骤(2)界面聚合反应条件为:在40-80℃条件下反应2-5h。更优选的,在搅拌条件下进行反应,搅拌速率100-1000rpm。
进一步地,步骤(1)中,通过高速剪切乳化,形成乳液1和乳液2;条件为:10000-20000rpm条件下高速剪切乳化2-10min。
步骤(2)中,乳液2加入到乳液1中时搅拌速率为500-2000rpm。
氧化还原响应型农药B前药化合物与多异氰酸酯的质量比为1:0.4-3,优选为1:0.5-1.5,更优选为1:0.5-1;农药A与多异氰酸酯的质量比为1:0.3-3,优选为1:0.4-1.5。
步骤(1)中,油相1中的氧化还原响应型农药B前药化合物与有机溶剂质量比为1:0.3-3,优选为1:0.5-2,更优选为1:0.5-1;油相1与水相1的质量比为1:0.5-3,优选为1:0.6-2。
油相2中的农药A与有机溶剂质量比为1:0.3-5,优选为1:0.3-3,更优选为1:0.3-1.5;油相2与水相2的质量比为1:0.5-3,优选为1:0.6-2,更优选为1:0.8-1.5。
乳液1或乳液2中,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0.5wt%-8wt%,优选为1wt%-5wt%。
乳液1和乳液2的混合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0.5wt%-8wt%,优选为1wt%-5wt%。
所述的氧化还原响应型农药B前药化合物含有二硫键和至少一个游离羟基或氨基。
具体的,所述的氧化还原响应型农药B前药化合物结构式如下:
其中,X-H为农药原药B,R1为C1-C16烃基或取代烃基,Y为NH2或OH,Y的数量为1个或多个。
氧化还原响应型农药B前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农药原药B、氧化还原响应型化合物、碳酸酯类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反应;所述的氧化还原响应型化合物为二硫醚醇以及二硫醚胺;所述的农药原药B带有羧酸、羟基、胺基或醛基。碳酸酯类化合物优选为三光气。
所述的碱为有机胺,优为二乙胺、三乙胺或者三甲胺。
优选的,还加入N,N-二异丙基乙胺作为催化剂。
进一步地,氧化还原响应型化合物选自同时含有至少两个氨基和一个二硫键的化合物,或者同时含有至少两个羟基和一个二硫键的化合物。优选的,氧化还原响应型化合物为HO-R1-S-S-R1-OH或者H2N-R1-S-S-R1-NH2,R1为C1-C16烃基或取代烃基。
具体的,所述氧化还原响应性化合物为二硫醚醇或者二硫醚胺,选自双(2-羟乙基)二硫醚、双(2-氨乙基)二硫醚、3,3'-二羟基二苯二硫醚、3-二硫代双(2-氨基丙酸)、1,1'-二羟基-3,3'-二己基二硫醚、4,4'-二羟基二苯二硫醚、甲脒二硫醚、双(2-氨苯基)二硫醚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农药B选自唑醇类农药和氟虫胺。
所述唑醇类农药包括环唑醇、粉唑醇、三唑醇B、戊唑醇、己唑醇、烯唑醇、三唑醇、苯唑醇、联苯三唑醇、环菌唑、丙硫菌唑、三氯杀螨醇、氯氟醚菌唑、伊芬三氟康唑、叶菌唑、种菌唑、脱硫丙硫菌唑、烯效唑、氯氟醚菌唑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农药A为不同于农药B的抗菌剂或杀虫剂;优选为抗菌剂,选自氟嘧菌酯、嘧菌酯、肟菌酯、联苯吡菌胺、氟唑菌苯胺、苯并烯氟菌唑、螺环菌胺、啶酰菌胺、氟吡菌酰胺和甲霜灵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有机溶剂包括芳香烃类溶剂、脂肪烃类溶剂、脂环烃类溶剂、卤化烃类溶剂、醇类溶剂、醚类溶剂、酯类溶剂、酮类溶剂、二醇衍生物溶剂、其他溶剂中的至少一种。
酯类溶剂选自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异丙酯、乙酸丁酯、乙酸戊酯、乙酸仲丁酯、乙酸苄酯、乙酸辛酯、乙酸异戊酯、乙酸己酯、乙酸3-辛酯、乙酸1-辛烯-3酯、γ-戊内酯、碳酸丙烯酯、乙酰乙酸乙酯、乙酸3,5,5-三甲基己酯、3-甲基-乙酸2-丁烯酯、异戊酯丁酸酯,丁酸己酯,巴豆酸己酯、异戊酸乙酯、2-甲基戊酸乙酯、己酸乙酯、己酸烯丙酯、庚酸乙酯、辛酸乙酯、2-辛酸甲酯、2-壬酸甲酯、柠檬酸异戊酯或二价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酮类溶剂选自丙酮、丁酮、甲基丁酮、甲基异丁酮、甲苯环己酮、环己酮、苯乙酮、2-庚酮、2-辛酮、3-辛酮、2-壬酮、5-甲基-3-庚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醚类有机溶剂选自乙醚或丁醚。
芳香烃类溶剂选自二甲苯、三甲苯、100号溶剂油、150号溶剂油或200号溶剂油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有机溶剂选自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丙酯、乙酸异丙酯、乙酸丁酯、乙酸仲丁酯、γ-戊内酯、乙醚、丁醚、丁酮、甲基丁酮、甲苯环己酮、环己酮、2-庚酮、二甲苯、三甲苯、100号溶剂油、150号溶剂油、200号溶剂油、N-辛基吡咯烷酮或N,N-二甲基癸酰胺。
所述多异氰酸酯选自甲苯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弗尔酮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赖氨酸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磺酸酯盐、烷基磺酸盐、烷基硫酸盐、含氟脂肪酸盐、聚硅氧烷、脂肪醇硫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酯、α-烯基磺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醇酰胺、烷基磺酸基乙酰胺、烷基琥珀酸酯磺酸盐、醇胺烷基苯磺酸盐、环烷酸盐、烷基酚磺酸酯、聚氧乙烯单月桂酸酯、聚山梨醇酯(吐温,Tween)、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系列)、蓖麻油聚氧乙烯酯醚(EL系列)、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醚(HEL系列)、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系列)、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系列)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为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聚羧酸盐、吐温、蓖麻油聚氧乙烯酯醚、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方式中,步骤(2)的界面聚合产物中加入消泡剂和防冻剂中的至少一种。消泡剂含量为0-0.5wt%,优选为0.01wt%-0.2wt%;防冻剂含量为0-2wt%,优选为0.01wt%-1wt%。
所述消泡剂选自FAG-470消泡剂、LD-205消泡剂、GP-330消泡剂、LD-02消泡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防冻剂为乙二醇或氯化钠。
通过本发明,将农药A包裹在囊壁内,并且将农药B前药接枝到囊壁上,得到具有复合成分的氧化还原响应型农药前药复合微胶囊。
本发明除了用微胶囊技术包裹农药,还在微胶囊的囊壁上引入带有二硫键的氧化还原响应型农药前药化合物,使得到的复合微胶囊具有氧化还原响应性;在包裹一种农药的同时,还能够响应环境中的谷胱甘肽,释放囊壁上的农药B前药。所释放的农药前药靶向性好,毒性低。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可以获得具有复合成分的农药微胶囊,一种成分包裹在微胶囊内,另一成分以农药前药形式连接在囊壁上;
(2)所得到的复合微胶囊具有氧化还原响应型功能,农药前药通过带有二硫键的氧化还原响应型化合物连接到囊壁上,使之能在环境中谷胱甘肽的作用下释放,具有更好的靶向性和环境响应性;而且所释放的前药毒性低,在特定条件下释放具有生物活性的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极大的提高了农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本发明的方法利用带有游离羟基或者氨基的氧化还原响应型农药前药作为单体,与二异氰酸酯进行聚合反应,使之连接到囊壁上;与囊芯内的另一种农药配合,提供多重杀菌、杀虫作用,可有效防治多种病虫害,扩大防治种类,减少药物的抗性;
(4)本方法所获得的复合微胶囊悬浮率高,稳定性好,包封率高;并且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条件简便、生产设备要求低,因此成本较低,适用于工业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2制备的噻酶酮聚氨酯微胶囊悬浮剂的扫描电镜图。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噻酶酮聚氨酯微胶囊悬浮剂累计释放率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二硫键唑醇类化合物的合成
将化合物双(2-羟乙基)二硫化物溶于无水二氯甲烷中,并加入0.05当量N,N-二异丙基乙胺。然后,将溶于无水二氯甲烷的等当量三光气溶液逐滴加入上述混合物中。将所得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h,然后回流3h,冷却至室温后,在减压下除去溶剂。
反应产物溶解在无水二氯甲烷中,并在0℃下滴加到溶于无水二氯甲烷/四氢呋喃(v/v=1:1)中的戊唑醇和三乙胺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后,蒸发溶剂,重结晶得到目标化合物(式A化合物)。反应式如下:
戊唑醇可以替换为环唑醇、苯唑醇、粉唑醇、环菌唑、丙硫菌唑或三唑醇B,生成带有二硫键的氧化还原响应型农药前药。
采用式C的氟虫腈为原料,制备得到式D的氟虫腈前药。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常识,以含有游离羟基或氨基的农药为原料,制备带有二硫键的氧化还原响应型农药前药。
实施例2
将20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40g吐温-60溶解于去离子水,配制的溶液为水相。
将实施例1所得到的二硫键戊唑醇前体农药(式A化合物)10g与5g乙酸正丁酯混合均匀搅拌溶解,得到油相1;将所述油相1与水相按照1:1质量比混合,在10000rpm条件下高速剪切乳化5min,形成稳定的乳液1。
在6g乙酸正丁酯中加入15g肟菌酯、7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搅拌溶解形成油相2;将所述油相2与水相按照1:1质量比混合,12000rpm条件下高速剪切乳化5min形成乳液2。
1500rpm搅拌条件下,将乳液2滴加到乳液1中进行界面聚合反应,在500r/min 60℃条件下反应3h,在核心悬浮液的界面形成聚脲壳。
将所得到的产物悬浮液进行过滤,取固体用10%乙醇水溶液洗涤;在25℃条件下干燥24h,得到氧化还原响应型复合微胶囊,微胶囊的囊芯中包裹肟菌酯,含有二硫键的戊醇唑前体药物连接在其囊壁上。
释放性能:准确称取1g微胶囊置于三角瓶中,向三角瓶中加入100mL去离子水和100mL甲醇作为释放介质,再向三角瓶中加入1mL浓度为4mM的谷胱甘肽溶液(溶剂为体积分数50%的甲醇水溶液)。将三角瓶放入恒温水浴振荡器中,在室温、120rpm条件下振荡,使复合微胶囊在体系中进行释放。选择一系列的时间点进行取样,每次取样量为2mL,同时向三角瓶中加入等体积的释放介质(体积分数为50%的甲醇水溶液),保证三角瓶中的释放介质的体积无变化。取出的样品,用二氯甲烷进行萃取后用甲醇定容,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样品中戊唑醇的含量。
如图2所示,未加入谷胱甘肽时,80h时戊唑醇的累计释放率约55%;加入谷胱甘肽后,80h时累计释放率约90%。说明该复合微胶囊能够实现戊唑醇对谷胱甘肽氧化还原的响应性释放。
如图1所示,微胶囊的平均粒径1.7μm。肟菌酯包封率85%,戊唑醇前体药物的连接率大于90%。经检测其分散性为优,热贮稳定性合格。
实施例3
将35g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40、15g十二烷基硫酸钠与1L去离子水混合搅拌溶解,配制的溶液为水相。
含有二硫键的苯唑醇前体农药12g与7g乙酸乙酯混合均匀搅拌溶解,得到油相1;将所述油相1与水相按照1:0.9质量比混合,在10000rpm条件下高速剪切乳化5min,形成乳液1。
在6g乙酸正丁酯中加入18g氟嘧菌酯、8g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搅拌溶解形成油相2;将所述油相2与水相按照1:1.2质量比混合,10000rpm条件下高速剪切乳化5min形成乳液2。
1500rpm搅拌条件下,将乳液2滴加到乳液1中进行界面聚合反应,在500rm、60℃条件下反应3h;核心悬浮液的界面形成聚脲囊壳,并且含有二硫键的苯唑醇前体农药通过羟基接枝到聚脲囊壳上。
所得到的悬浮液中加入0.05%消泡剂和0.5%防冻剂乙二醇。
悬浮液的分散性能为优,微胶囊粒径均匀,平均粒径1.8μm;
微胶囊的平均粒径2.1μm;氟嘧菌酯包封率84%,苯唑醇前体药物的连接率大于90%。经检测其分散性为优,热贮稳定性合格。
检测微胶囊对谷胱甘肽的响应性:在谷胱甘肽条件下,80h内苯唑醇累计释放率84%。
实施例4
将吐温-80溶于去离子水配制成55g/L溶液,作为水相。
含有二硫键的丙硫菌唑前体农药11g与7g乙酸乙酯混合均匀搅拌溶解,得到油相1;将所述油相1与水相按照1:0.8质量比混合,在12000rpm条件下高速剪切乳化5min,形成乳液1。
在6g乙酸乙酯中加入16g联苯吡菌胺、10g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搅拌溶解形成油相2;将所述油相2与水相按照1:1.2质量比混合,10000rpm条件下高速剪切乳化5min形成乳液2。
1500rpm搅拌条件下,将乳液2滴加到乳液1中进行界面聚合反应,在500rm、60℃条件下反应3h;核心悬浮液的界面形成聚脲囊壳,并且含有二硫键的丙硫菌唑前体农药通过羟基接枝到聚脲囊壳上。
所得到的悬浮液中加入0.02%消泡剂和0.2%防冻剂乙二醇。
微胶囊悬浮液的分散性能为优,微胶囊粒径均匀,平均粒径1.8μm;联苯吡菌胺包封率84%以上,丙硫菌唑前体药物的连接率大于90%。经检测微胶囊分散性为优,热贮稳定性合格。
检测微胶囊对谷胱甘肽的响应性:在谷胱甘肽条件下,80h内丙硫菌唑累计释放率87%。
实施例5
将10g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40、25g十二烷基硫酸钠与1L去离子水混合搅拌溶解,配制成的溶液作为水相。
将含有二硫键的氟虫胺前体(式D化合物)16g与10g三甲苯混合均匀搅拌溶解,得到油相1;将所述油相1与水相按照1:1质量比混合,在12000rpm条件下进行高速剪切乳化5min,形成稳定的乳液1。
在10g三甲苯中加入22g嘧菌酯、12g赖氨酸二异氰酸酯,搅拌溶解形成油相2;将所述油相2与水相按照1:1.1质量比混合,10000rpm条件下高速剪切乳化8min形成乳液2。
1000rpm搅拌条件下,将乳液2滴加到乳液1中;在600rpm、70℃条件下,界面聚合反应3h;核心悬浮液的界面形成聚脲囊壳,并且含有二硫键的氟虫胺前体农药接枝到聚脲囊壳上。
所得到的微胶囊中包裹嘧菌酯,微胶囊的聚脲囊壁上连接有带二硫键的氟虫腈前体药物。
悬浮液中加入进行过滤取固体,用10%乙醇水溶液洗涤、25℃条件下干燥24h,得到氧化还原响应型复合微胶囊。
微胶囊的粒径为0.25-2μm,嘧菌酯包封率为85%以上,氟虫胺前体药物的连接率大于90%。经检测微胶囊分散性为优,热贮稳定性合格。
检测微胶囊对谷胱甘肽的响应性:在谷胱甘肽条件下,80h氟虫胺累计释放率82%。

Claims (10)

1.一种氧化还原响应型农药前药复合微胶囊,包括囊壁和囊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囊芯含有农药A,囊壁为连接农药B前药的聚脲,所述的农药B前药通过氧化还原响应型化合物与囊壁连接。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还原响应型农药前药复合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1)氧化还原响应型农药B前药化合物与有机溶剂混合,得到的油相1与水相1乳化形成乳液1;
农药A、多异氰酸酯与有机溶剂混合,得到的油相2与水相2乳化形成乳液2;
(2)乳液1和乳液2混合,进行界面聚合反应;
所述的水相1和水相2为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氧化还原响应型农药前药复合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还原响应型农药B前药化合物含有二硫键和至少一个游离羟基或氨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氧化还原响应型农药前药复合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氧化还原响应型农药B前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农药原药B、氧化还原响应型化合物、有机胺和三光气在碱性条件下反应;所述的氧化还原响应型化合物为二硫醚醇以及二硫醚胺;所述的农药原药B带有羧酸、羟基、胺基或醛基。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氧化还原响应型农药前药复合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还原响应型农药B前药化合物结构式如下:
其中,X-H为农药原药B,R1为C1-C16烃基或取代烃基,Y为NH或OH。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氧化还原响应型农药前药复合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界面聚合反应条件为:在40-80℃条件下反应2-5h。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氧化还原响应型农药前药复合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还原响应性化合物选自双(2-羟乙基)二硫醚、双(2-氨乙基)二硫醚、3,3'-二羟基二苯二硫醚、3-二硫代双(2-氨基丙酸)、1,1'-二羟基-3,3'-二己基二硫醚、4,4'-二羟基二苯二硫醚、甲脒二硫醚、双(2-氨苯基)二硒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氧化还原响应型农药前药复合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原药B为唑醇类农药或氟虫胺。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氧化还原响应型农药前药复合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A选自氟嘧菌酯、嘧菌酯、肟菌酯、联苯吡菌胺、氟唑菌苯胺、苯并烯氟菌唑、螺环菌胺、啶酰菌胺、氟吡菌酰胺和甲霜灵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氧化还原响应型农药前药复合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磺酸酯盐、烷基磺酸盐、烷基硫酸盐、含氟脂肪酸盐、聚硅氧烷、脂肪醇硫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酯、α-烯基磺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醇酰胺、烷基磺酸基乙酰胺、烷基琥珀酸酯磺酸盐、醇胺烷基苯磺酸盐、环烷酸盐、烷基酚磺酸酯、聚氧乙烯单月桂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CN202311857573.1A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氧化还原响应型农药前药复合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78982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57573.1A CN117898288A (zh)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氧化还原响应型农药前药复合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57573.1A CN117898288A (zh)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氧化还原响应型农药前药复合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98288A true CN117898288A (zh) 2024-04-19

Family

ID=90687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57573.1A Pending CN117898288A (zh)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氧化还原响应型农药前药复合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9828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487352C (en) Method of encapsulating hydrophobic organic molecules in polyurea capsules
KR100990960B1 (ko) 마이크로캡슐 제제
JP5523826B2 (ja) アセチレンカルバミド−ポリウレアポリマーを有するマイクロカプセルおよび制御放出のためのその製剤
US8808752B2 (en) Controlled release particle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S198299B2 (en) Method of incapsulation of the substances water non-miscible
WO2011015220A1 (en) Microcapsules containing macrolide lactones abamectin, milbemectin, avermectins, milbemycins, emamectins, ivermectins and mectins in general
AU2015219004B2 (en) High-load pyrethroid encapsulated seed treatment formulations
JP2012527421A (ja) 活性物質を含む徐放性マイクロカプセル及びマイクロスフェア
HU230140B1 (hu) Mikrokapszulák, amelyek hatóanyagleadása savval aktiválható
EP2352580A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effektstoff-haltigen mikropartikeln
WO2001024631A1 (de) Mikrokapseln
CN1065110C (zh) 活性化合物的胶体分散液剂
US7951390B2 (en) Slow-release microcapsule composition for safe delivery of agriculturally active material
CN117898288A (zh) 一种氧化还原响应型农药前药复合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298278A (zh) 珠状聚合物制剂
FR2920273A1 (fr) Composition pesticide
DE19917562A1 (de) Perlpolymerisate
WO1999040786A1 (de) Perlpolymerisat-formulierungen
JPS61249904A (ja) シロアリ防除剤
CN114621147B (zh) 一种多功能新型农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002846A1 (en) Microencapsulated tcmtb
EP1590078B1 (fr) Fabrication de microbilles de pesticides et utilisation de ces microbilles dans la protection des cultures.
WO2003077651A1 (en) Microparticle formulation with reduced aquatic toxicity
CA3237807A1 (en) Method of preparing biodegradable microcapsules based on gelat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