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81831A - 衣物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衣物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81831A
CN117881831A CN202280058689.6A CN202280058689A CN117881831A CN 117881831 A CN117881831 A CN 117881831A CN 202280058689 A CN202280058689 A CN 202280058689A CN 117881831 A CN117881831 A CN 1178818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panel
mounting
hole
ext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5868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慎重佚
李揆喆
李炫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78818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818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4/00Details of control systems for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34/28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selection, e.g. control panels therefor; Arrangements for indicating program parameters, e.g. the selected program or its progress
    • D06F34/34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selection, e.g. control panels therefor; Arrangements for indicating program parameters, e.g. the selected program or its progres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or attachment features, e.g. detachable control panels or detachable display panel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4/00Details of control systems for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34/04Signal transfer or data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s
    • D06F34/05Signal transfer or data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mponents, e.g. for remote monitoring or control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4/00Details of control systems for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34/08Control 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thereof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4/00Details of control systems for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34/28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selection, e.g. control panels therefor; Arrangements for indicating program parameters, e.g. the selected program or its progress
    • D06F34/3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selection, e.g. control panels therefor; Arrangements for indicating program parameters, e.g. the selected program or its progres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e.g. buttons or rotary dial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4/00Details of control systems for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34/28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selection, e.g. control panels therefor; Arrangements for indicating program parameters, e.g. the selected program or its progress
    • D06F34/32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selection, e.g. control panels therefor; Arrangements for indicating program parameters, e.g. the selected program or its progress characterised by graphical features, e.g. touchscree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42Safety arrangements, e.g. for stopping rotation of the receptacle upon opening of the casing do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包括:箱体,具有形成有面板投入口和面板安装孔的安装面板;滚筒,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容纳衣物,具有与所述面板投入口连通的滚筒投入口;控制电路基板,位于所述箱体的内部;信息输出部,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基板,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显示由所述控制电路基板控制的信息;以及窗,包括窗主体和外侧延伸部,所述窗主体位于所述面板安装孔,所述外侧延伸部从所述窗主体的边缘朝所述面板安装孔的边缘延伸,位于所述箱体的外部。

Description

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衣物处理装置可以指,包括对衣物进行洗涤、烘干或者护理衣物的纤维等所有能够处理衣物的设备在内的装置。在衣物处理装置中,洗衣机指,利用洗涤剂和水的作用来去除洗涤物上的污染物质的设备。
洗衣机根据洗涤方式可以分为搅拌式洗衣机、涡流式洗衣机以及滚筒式洗衣机。搅拌式洗衣机通过左右旋转竖立在洗涤槽的中央的洗涤棒来进行洗涤。在涡流式洗衣机中,利用通过左右旋转形成在洗涤槽下部的圆板形状波轮生成的水流和洗涤物之间的摩擦力来进行洗涤。滚筒洗衣机通过将水、洗涤剂以及洗涤物投入到在内侧面凸出复数个提升器(lifter)的滚筒的内部并旋转滚筒来进行洗涤。
现有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有关于滚筒洗衣机的(公开专利公报10-2005-0117737)。在该滚筒洗衣机中包括了形成外观的罩体和形成罩体的正面的正面面板。另外,在正面面板的上方包括设置有操作部的操作面板,操作面板制作成与正面面板分离,结合在正面面板的上方的结构。即,正面面板和操作面板可以制作成单独分离的构成,设置为在完成组装的操作面板结合正面面板或者在组装正面面板的罩体结合操作面板的结构。
另外,在现有的衣物处理装置中,具有用于用户将控制命令输入到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装置(接口)(公开号10-2014-0023986)。在现有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设置的复数个接口设计成了显示用户可选择的控制命令的显示部、可供检索在所述显示部显示的控制命令的检索部、供用户可选择在所述显示部显示的控制命令的选择部、请求执行用户选择的控制命令的输入部位于彼此分离的空间。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用户能够向洗衣机输入控制命令或者能够向用户显示操作命令的操作显示部直接安装于安装面板的衣物处理装置。
另外,本申请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异物渗透到在安装面板贯通形成的面板安装孔和结合于面板安装孔的操作显示部的窗之间的衣物处理装置。
另外,本申请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涂覆膜的安装面板贯通形成面板安装孔的过程中能够防止膜与面板安装孔的周缘部分剥离的衣物处理装置。
另外,本申请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包括能够使操作显示部中支撑控制电路基板的基板支撑部直接结合到安装面板的结合结构的衣物处理装置。
另外,本申请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化将基板支撑部结合到安装面板的组装结构的衣物处理装置。
另外,本申请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为了防止固定在窗上识别用户的触摸信号的触摸膜与安装面板接触而发生电信号受到干扰的问题,具有包括能够防止触摸膜与安装面板接触的结构的窗的衣物处理装置。
另外,本申请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包括能够防止固定于窗的触摸膜中与控制电路基板连接的膜导线由结合于安装面板的基板支撑部损坏的结构的衣物处理装置。
另外,本申请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控制命令的显示、显示的控制命令的检索或变更以及显示的控制命令的选择集成到一个装置的接口的衣物处理装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申请包括:窗主体,位于面板安装孔;以及外侧延伸部或内侧延伸部,从窗主体的边缘延伸,封闭所述面板安装孔。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具有形成有面板投入口和面板安装孔的安装面板;滚筒,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容纳衣物,具有与所述面板投入口连通的滚筒投入口;控制电路基板,位于所述箱体的内部;信息输出部,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基板,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显示由所述控制电路基板控制的信息;以及窗,包括窗主体和外侧延伸部,所述窗主体位于所述面板安装孔,所述外侧延伸部从所述窗主体的边缘朝所述面板安装孔的边缘延伸,位于所述箱体的外部。
所述外侧延伸部可以比所述所述面板安装孔的边缘和所述窗主体之间的隔开距离更长地延伸。
所述外侧延伸部可以沿所述窗主体的边缘设置。
所述安装面板还可以包括凸缘,所述凸缘从所述面板安装孔的边缘朝所述滚筒所在的方向延伸。
所述外侧延伸部可以比所述窗主体和所述凸缘之间的隔开距离更长地延伸。
所述凸缘中位于所述面板安装孔的边缘的部分具有第一曲率,所述外侧延伸部的与所述凸缘相对的一面可以具有第二曲率。
所述第二曲率可以与所述第一曲率相对应。
所述窗还可以包括内侧延伸部,所述内侧延伸部从所述窗主体的边缘朝所述面板安装孔的边缘延伸,位于所述箱体的内部。
所述安装面板还可以包括凸缘,所述凸缘从所述面板安装孔的边缘朝所述滚筒所在的方向延伸,所述凸缘可以位于所述外侧延伸部和所述内侧延伸部之间。
所述窗可以包括窗流路,所述窗流路位于所述内侧延伸部和所述外侧延伸部之间,防止流入到所述面板安装孔的异物朝所述控制电路基板移动。
所述窗流路可以设置在所述窗主体的上侧,可以朝所述窗主体的侧方向引导流入到所述面板安装孔的异物。
所述外侧延伸部和所述内侧延伸部可以与所述窗主体一体形成。
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基板支撑部,所述基板支撑部位于所述箱体的内部,结合于所述安装面板,支撑所述控制电路基板。
另一方面,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具有形成有面板投入口和面板安装孔的安装面板;滚筒,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容纳衣物,具有与所述面板投入口连通的滚筒投入口;控制电路基板,位于所述箱体的内部;信息输出部,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基板,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显示由所述控制电路基板控制的信息;以及窗,包括窗主体和内侧延伸部,所述窗主体位于所述面板安装孔,所述内侧延伸部从所述窗主体的边缘朝所述面板安装孔的边缘延伸,位于所述箱体的内部。
所述内侧延伸部可以从所述窗主体的上侧面朝上部延伸。
在所述内侧延伸部位于所述箱体的内部的状态下,所述窗主体从所述箱体的外部朝所述滚筒移动,从而所述窗可以结合到所述安装面板。
所述窗可以包括窗结合部,所述窗结合部从所述窗主体朝所述滚筒所在的方向延伸,使所述窗主体结合到所述安装面板。
所述安装面板还可以包括结合筋,所述结合筋从所述面板安装孔的边缘朝所述滚筒延伸,支撑所述窗主体,所述窗结合部可以结合于所述结合筋。
发明效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户能够向洗衣机输入控制命令或者能够向用户显示操作命令的操作显示部直接安装于安装面板的衣物处理装置。
另外,本申请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异物渗透到在安装面板贯通形成的面板安装孔和结合于面板安装孔的操作显示部的窗之间的衣物处理装置。
另外,本申请提供一种在涂覆膜的安装面板贯通形成面板安装孔的过程中能够防止膜与面板安装孔的周缘部分剥离的衣物处理装置。
另外,本申请提供一种包括能够使操作显示部中支撑控制电路基板的基板支撑部直接结合到安装面板的结合结构的衣物处理装置。
另外,本申请提供一种能够简化将基板支撑部结合到安装面板的组装结构的衣物处理装置。
另外,本申请提供一种为了防止固定在窗上识别用户的触摸信号的触摸膜与安装面板接触而发生电信号受到干扰的问题,具有包括能够防止触摸膜与安装面板接触的结构的窗的衣物处理装置。
另外,本申请提供一种包括能够防止固定于窗的触摸膜中与控制电路基板连接的膜导线由结合于安装面板的基板支撑部损坏的结构的衣物处理装置。
另外,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控制命令的显示、显示的控制命令的检索或变更以及显示的控制命令的选择集成到一个装置的接口的衣物处理装置。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示出了接口和设置有所述接口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一例。
图3和图4示出了箱体和接口的结合结构的一例。
图5示出了安装面板的一例。
图6示出了操作显示部的一例的分解结构。
图7示出了操作显示部的结合结构一例的截面。
图8示出了窗和窗的截面的一例。
图9示出了结合于安装面板的窗的截面的一例。
图10从多个方向示出了面板安装孔的一例。
图11示出了面板安装孔和抽屉投入口的一例。
图12示出了基板支撑部和安装面板的结合结构的一例。
图13从另一方向示出了基板支撑部和安装面板的结合结构的一例。
图14示出了第一结合部的结合结构的一例。
图15示出了第一结合部的结合结构的另一例。
图16示出了第二结合部的结合结构的一例。
图17示出了窗和触摸膜的结合结构的一例。
图18示出了窗的结合过程的一例。
图19示出了导线通过部的一例。
图20示出了导线通过部的一例的截面立体图。
图21示出了接口的结构。
图22和图23示出了设置于接口的编码器和编码器盖的一例。
图24示出了设置于接口的致动器和显示部的一例。
图25和图26示出了致动器的结构。
图27和图28示出了显示部的结构。
图29示出了接口的组装结构的一例。
图30示出了设置于致动器的密封部的一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衣物处理装置的优选实施例。
如图1所示,衣物处理装置100可以包括箱体1、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操作显示部9。本申请文件中记载的操作显示部9可以指,能够进行用户和衣物处理装置(包括衣物处理装置在内的其他的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的装置或程序。用户和衣物处理装置之间的通信是指,用户向衣物处理装置输入控制命令的过程以及衣物处理装置向用户传递信息的过程。
用户可以通过所述操作显示部9向衣物处理装置输入控制命令。另外,操作显示部9可以向用户输出关于衣物处理装置的信息。以具体控制命令为例,在衣物处理装置为洗衣机的情况下可以指进程选择或选项选择。可选择的进程可以指,被褥、一般、标准、快速进程。另外,可选择的选项可以指,洗涤水的量、脱水时间、漂洗次数等。
另外,作为通过所述操作显示部9输出的信息的例子,可以有剩余时间、操作的所述选项的种类。以上的示例仅是简单的示例,只要是用户能够输入和输出的构成,就均可以对应于操作显示部9。
所述操作显示部9可以在衣物处理装置100中执行主输入输出部的功能,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执行辅助后述的接口P的功能的辅输入输出部的功能。即,在接口P中执行基本的进程选择和信息显示,在操作显示部9中可以选择并显示关于选项的内容。
另外,衣物处理装置100可以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接口P。本申请文件中记载的接口P指,能够进行用户和衣物处理装置(包括衣物处理装置在内的其他的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的装置或程序。用户和衣物处理装置之间的通信是指,用户向衣物处理装置输入控制命令的过程以及衣物处理装置向用户传递信息的过程。
所述接口P可以设置为能够与所述操作显示部9通信。所述接口P可以接收从所述操作显示部9输入的信息并控制衣物处理装置100。相反,所述操作显示部9可以接收输入到所述接口P的信息并控制衣物处理装置100。
所述箱体1可以包括:箱体主体11,一面开放;以及面板(安装面板)13,固定于所述箱体主体的开放的一面。图1示出了所述安装面板13以形成衣物处理装置的前方面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箱体主体11的前方的情形的一例。
如图2所示,在所述安装面板13设置有使所述箱体1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面板投入口131。所述面板投入口131由可旋转地固定于所述箱体1的门132封闭。
在所述箱体1的内部具有:外桶2,提供储存水的空间;以及滚筒3,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外桶的内部,提供容纳衣物(洗涤对象物的总称)的空间。
所述外桶2可以是内部为中空的圆筒形状的外桶主体21。所述外桶主体21可以通过外桶支撑部22固定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图2示出了所述外桶支撑部22具有弹簧(将外桶主体的上部空间连接到箱体)和阻尼器(将外桶主体的下部空间连接到箱体)的情形的一例。
在所述外桶主体21提供的空间中朝所述面板投入口131的面设置有外桶投入口211,所述面板投入口131和外桶投入口211通过密封垫212连接。所述密封垫212由橡胶等弹性体构成,是阻止所述外桶主体21内部的水排出到箱体1的内部,使所述外桶主体21的振动传递到箱体1的情形最小化的装置。
所述外桶主体21可以通过供水部23接收水,储存于所述外桶主体21的水可以通过排水部25排出到所述箱体1的外部。
所述排水部25可以包括:泵252,位于比所述外桶主体21更低的位置;第一排水管251,连接所述外桶主体21和泵252;以及第二排水管253,将从所述泵252排出的水引导到所述箱体的外部。
所述供水部23可以包括:供水管231,连接位于箱体的外部的供水源和外桶主体21;以及供水阀233,控制所述供水管231的开闭。
如图所示,所述衣物处理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洗涤剂供应部24。
如图3所示,所述洗涤剂供应部24可以包括:抽屉罩体241,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连接管242,将所述抽屉罩体连接到外桶主体21;以及抽屉243,能够通过设置于所述安装面板13的抽屉投入口133从所述抽屉罩体241引出。
所述抽屉243可以包括:腔室245,提供储存洗涤剂的空间;以及排出流路247,将所述腔室内部的洗涤剂排出到所述抽屉罩体241。若储存于所述腔室245的液体的水位超过预设定的水位,则所述排出流路247可以是使液体向所述抽屉罩体241移动的存水弯(watertrap,虹吸式流路等)。
在所述洗涤剂供应部24设置于衣物处理装置100的情况下,所述供水部23还可以具有向所述腔室245供水的喷嘴232。所述喷嘴232可以以形成所述抽屉罩体241的上部面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箱体1,所述供水管231可以连接所述喷嘴232和供水源。
在所述抽屉243的前方面可以设置有抽屉面板248。所述抽屉面板248可以具有封闭所述抽屉投入口133的形状,在所述抽屉面板248可以设置有抽屉把手。
如图2所示,所述滚筒3可以包括:滚筒主体31,位于所述外桶主体21的内部,具有圆筒形状;以及驱动部32,将所述滚筒主体21可旋转地固定到所述外桶主体21。
在所述滚筒主体31提供的空间中朝所述外桶投入口211的面设置有滚筒投入口311。因此,衣物可以通过所述面板投入口131、外桶投入口211以及滚筒投入口311投入到所述滚筒主体31。
在所述滚筒主体31设置有使滚筒主体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滚筒贯通孔312。所述滚筒贯通孔312可以分别设置于所述滚筒主体31的圆周面、前方面(覆盖滚筒投入口的面)以及后方面。因此,供应到外桶主体21的内部的水或洗涤剂可以通过所述滚筒贯通孔312供应到所述滚筒主体31的内部。
所述驱动部32可以包括:定子321,固定于所述外桶主体21的后方面,形成旋转磁场;转子322,由旋转磁场旋转;以及旋转轴323,贯通所述外桶主体21的后方面,连接所述滚筒主体31和转子322。
如图3所示,所述安装面板13可以通过面板支撑部12固定到所述箱体主体11。即,所述面板支撑部12可以固定于所述箱体主体11,所述安装面板13可以固定于所述面板支撑部12。在这种情况下,如图4所示,在所述面板支撑部12可以设置有供所述抽屉243贯通的抽屉贯通孔121。
所述接口P也可以固定在设置于所述面板支撑部12的接口安装槽,可以以位于所述接口安装槽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安装面板13。
如图1所示,衣物处理装置100可以包括箱体1、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操作显示部9。本申请文件中记载的操作显示部9可以指,能够进行用户和衣物处理装置(包括衣物处理装置在内的其他的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的装置或程序。用户和衣物处理装置之间的通信是指,用户向衣物处理装置输入控制命令的过程以及衣物处理装置向用户传递信息的过程。
用户可以通过所述操作显示部9向衣物处理装置输入控制命令。另外,操作显示部9可以向用户输出关于衣物处理装置的信息。以具体控制命令为例,在衣物处理装置为洗衣机的情况下可以指进程选择或选项选择。可选择的进程可以指,被褥、一般、标准、快速进程。另外,可选择的选项可以指,洗涤水的量、脱水时间、漂洗次数等。
另外,作为通过所述操作显示部9输出的信息的例子,可以有剩余时间、操作的所述选项的种类。以上的示例仅是简单的示例,只要是用户能够输入和输出的构成,就均可以对应于操作显示部9。
所述操作显示部9可以在衣物处理装置100中执行主输入输出部的功能,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执行辅助后述的接口P的功能的辅输入输出部的功能。即,在接口P中执行基本的进程选择和信息显示,在操作显示部9中可以选择并显示关于选项的内容。
另外,衣物处理装置100可以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接口P。本申请文件中记载的接口P指,能够进行用户和衣物处理装置(包括衣物处理装置在内的其他的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的装置或程序。用户和衣物处理装置之间的通信是指,用户向衣物处理装置输入控制命令的过程以及衣物处理装置向用户传递信息的过程。
所述接口P可以设置为能够与所述操作显示部9通信。所述接口P可以接收从所述操作显示部9输入的信息并控制衣物处理装置100。相反,所述操作显示部9可以接收输入到所述接口P的信息并控制衣物处理装置100。
所述箱体1可以包括:箱体主体11,一面开放;以及面板(安装面板)13,固定于所述箱体主体的开放的一面。图1示出了所述安装面板13以形成衣物处理装置的前方面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箱体主体11的前方的情形的一例。
如图2所示,在所述安装面板13设置有使所述箱体1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面板投入口131。所述面板投入口131由可旋转地固定于所述箱体1的门132封闭。
在所述箱体1的内部可以具有提供储存水的空间的外桶2。在所述外桶的内部设置有滚筒3,所述滚筒3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外桶的内部,提供容纳衣物(洗涤对象物的总称)的空间。
如图5所示,箱体1可以包括贯通安装面板13的复数个贯通孔。所述安装面板13可以包括形成所述箱体1的正面的安装板138。具体而言,复数个所述贯通孔可以贯通所述安装板138。
如上所述,所述箱体1可以包括面板投入口131和抽屉投入口133。另外,所述箱体可以包括贯通所述安装面板13的第一按钮安装部136、第二按钮安装部137以及面板贯通孔134。
在所述第一按钮安装部136和所述第二按钮安装部137分别结合有第一按钮461和第二按钮471,可以向用户露出。另外,在所述面板贯通孔134安装有接口P。稍后,对所述第一按钮安装部136、第二按钮安装部137以及面板贯通孔134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
所述箱体1可以包括面板安装孔135,所述面板安装孔135与上述的贯通孔(第一按钮安装部、第二按钮安装部、面板贯通孔)分开地贯通所述安装面板13。在所述面板安装孔135可以安装有上述的操作显示部9。具体而言,操作显示部9可以以一部分向用户露出的方式安装于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稍后说明操作显示部9的具体结构。
另外,在所述箱体1可以固定涂覆膜,所述涂覆膜固定于所述安装面板13中向所述箱体1的外部露出的面。所述“向箱体的外部露出的面”可以指,在结合于所述面板投入口131、抽屉投入口133、面板贯通孔134以及面板安装孔135的复数个构成组装之前的状态下,形成箱体1的外部面的面。
另一方面,所述安装面板13可以以先在外侧面涂覆涂覆膜F,然后在所述安装面板13冲压上述的贯通孔131、133、134的方式制成。即,安装面板13所具有的复数个贯通孔131、133、134可以通过附着有涂覆膜F的安装面板13朝内侧方向冲压而形成。
在安装面板13形成上述的贯通孔131、133、134的过程中,安装面板13的一部分构件可以卷入到所述贯通孔131、133、134的内侧,在卷入到内侧的安装面板13的构件外侧可能涂覆有涂覆膜。
所述安装面板13可以由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与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情形相比,在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情况下,不容易在外侧实现颜色。因此,为了实现安装面板13的颜色,所述涂覆膜F可以具有特定的图案或颜色。由此,可以提高衣物处理装置100整体的美观性。
另外,所述涂覆膜F可以保护所述安装面板13的外表面。在所述安装面板13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在外部表面出现损坏而安装面板13腐蚀或美观性下降等问题。所述涂覆膜F可以防止所述安装面板13损坏。
图6示出了上述的操作显示部9的分解立体图。
所述操作显示部9可以包括结合于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窗91。所述窗91可以封闭所述面板安装孔135。所述窗91可以防止异物通过面板安装孔135流入到所述箱体1的内部。
另外,所述窗91可以由透光材料形成,从所述箱体1的内部发散的光可以到达用户。另外,所述窗91可以结合于所述面板安装孔135,向所述箱体1的外部露出。因此,用户可以通过所述窗91确认所述箱体1的内部。
并且,所述窗91可以位于所述箱体1的外部,因此能够与用户接触。用户可以利用手指等身体的一部分触摸所述窗91,由此能够输入控制命令。
即,所述窗91可以形成用户能够输入控制命令的输入部的一部分,可以形成从内部输出的信息传递给用户的输出部的一部分。
另外,所述操作显示部9可以包括位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的控制电路基板95。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可以接收输入到所述衣物处理装置100的控制信号,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衣物处理装置100的运转。
另一方面,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可以将输入的控制信号传递给所述接口P而不直接控制衣物处理装置100的运转。如上所述,在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仅向所述接口P传递控制信号而不直接控制衣物处理装置100的运转的情况下,所述操作显示部9可以执行辅助输入部的功能。
另外,主控制部可以与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和接口P分开地设置在箱体1的内部,控制所述衣物处理装置100。此时,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和接口P可以执行将关于选项/进程选择的信息传递给主控制部的功能而不是直接控制所述衣物处理装置。
另外,所述操作显示部9可以包括固定在所述窗中朝所述箱体1的内部的面的触摸膜93。所述触摸膜93可以是具有薄膜形状的传感器。
所述触摸膜93可以包括膜传感器931,所述膜传感器931固定在所述窗91中朝所述箱体1的内部的面,感测用户的身体是否与所述窗91接触。
另外,所述触摸膜93可以包括膜导线932,所述膜导线932连接所述膜传感器931和控制电路基板95,将通过膜传感器931输入的电信号传递给控制电路基板95。
所述膜传感器931和所述膜导线932可以均具有薄膜形态。另外,所述膜传感器931和所述膜导线932可以由柔软的材料形成。即,所述膜传感器931和所述膜导线932可以由柔性(flexible)材料形成,与状况匹配地弯曲。
即,所述膜传感器931在固定所述膜传感器931的窗91的一面形成为曲面的情况下,也以具有规定的曲率的方式弯曲,从而可以与所述窗91紧贴地结合。
另外,所述膜导线932也可以由柔性材料形成,其通过位于所述膜传感器931和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之间的结构物使所述膜传感器931和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结合。
另外,所述操作显示部9可以包括基板支撑部94,所述基板支撑部94支撑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以使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位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所述基板支撑部94可以位于所述面板安装孔135和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之间。即,所述基板支撑部94可以位于比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更靠近所述窗91的位置。
所述基板支撑部94可以在安装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的状态下直接结合于所述安装面板13。因此,可以省略将包括控制电路基板95的输入输出装置安装到衣物处理装置的额外的构成。即,所述基板支撑部94可以使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位于箱体1的内部,从而能够提高所述箱体1的内部的空间效率。稍后对所述基板支撑部94结合于所述安装面板13的结构进行说明。
所述基板支撑部94可以包括提供安装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的空间的安装主体941。所述安装主体941可以在朝所述箱体的内部的面形成容纳空间。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可以安装于所述容纳空间。
所述安装主体941可以设置为,在远离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方向上容纳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因此,所述安装主体941可以防止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露出于从所述箱体1的外部流入的异物。
另外,所述操作显示部9可以包括信息输出部92,所述信息输出部92显示由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控制的信息。所述信息输出部92可以与控制电路基板95连接。所述信息输出部92可以是显示面板。在所述信息输出部92为显示面板的情况下,所述信息输出部92与控制电路基板95连接,可以根据从控制电路基板95传递的信号显示衣物处理装置100的状态或选项选择等关于衣物处理装置的信息。
另外,所述信息输出部92可以与所述窗91相对。具体而言,所述信息输出部92可以设置为能够与所述窗91接触。用户可以通过窗91确认在所述信息输出部92显示的信息。
另外,所述信息输出部92可以结合并固定于所述基板支撑部94。所述基板支撑部94可以包括安装所述信息输出部92的显示器安装槽946。所述显示器安置槽946可以在与所述窗91相对的所述安装主体941凹陷形成。在所述显示器安置槽946的一侧可以设置有贯通所述安装主体941的贯通部,所述贯通部可供连接所述信息输出部92和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的连接线通过。
即,在所述信息输出部92为显示面板的情况下,所述信息输出部92可以位于所述基板支撑部94和所述窗91之间。
另一方面,所述信息输出部92可以是诸如LED灯的发光构件(未图示)。在所述信息输出部92为所述发光构件(未图示)的情况下,所述发光构件与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连接,可以根据从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传递的信号显示关于衣物处理装置100的信息。
在所述信息输出部92为发光构件(未图示)的情况下,作为向用户显示信息的一例,所述信息输出部92可以是复数个发光构件,复数个所述发光构件可以沿所述窗91的高度方向并排配置。用户可以根据所述发光构件被点亮的数量来确认当前选择的选项。
作为一例,在四个发光构件沿高度方向并排配置的情况下,在位于最下侧的仅一个发光构件点亮时,用户可以识别已选择了1步骤。另外,在位于下侧的两个发光构件点亮时,用户可以识别已选择了2步骤。
在信息输出部92为发光构件(未图示)的情况下,信息输出部92以如上所述的方式显示从控制电路基板95传递的信号并以能够使用户识别。
在所述信息输出部92为发光构件(未图示)的情况下,所述信息输出部92也可以支撑于所述基板支撑部94。所述基板支撑部94可以包括发光构件插入孔947,所述发光构件插入孔947贯通所述安装主体941。所述信息输出部92可以插入到所述发光构件插入孔947,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
在所述信息输出部92为发光构件(未图示)的情况下,所述信息输出部92的一端可以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另一端可以与所述窗91相对。在所述窗91的一面可以附着有在所述发光构件(未图示)被点亮时用户能够识别的字母膜(未图示),从而可以向用户显示信息。
所述操作显示部9还可以包括通信模块97,所述通信模块97能够与所述衣物处理装置100的其他构成或额外的电子装置收发通信信号。所述通信模块97可以与诸如所述接口P的控制装置进行收发。
所述操作显示部9可以利用所述通信模块97能够与设置于衣物处理装置100的其他控制部收发信号,当然可以通过与外部装置(例如,远程控制装置)进行收发来控制衣物处理装置100的运转。
所述通信模块97可以结合于所述基板支撑部94。所述基板支撑部94可以包括通信模块结合部948。所述通信模块结合部948可以设置在所述安装主体941的一侧。所述通信模块结合部948可以形成为,从所述安装主体941的外侧面凸出的钩形状。所述通信模块97可以由钩结合到所述安装主体941的一侧。
所述操作显示部9可以包括基板盖96,所述基板盖96结合于所述基板支撑部94,防止异物流入到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所述基板盖96可以结合于所述安装主体941。所述安装主体941为了安装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所述安装主体941的位于远离所述窗91的方向的一面可以开放。所述基板盖96可以遮蔽所述安装主体941的开放的一面。
所述基板盖96可以包括:基板盖遮蔽主体961,与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平行;以及基板盖延伸主体962,从所述基板盖遮蔽主体961的周缘朝所述基板支撑部94延伸。
所述基板盖遮蔽主体961可以防止外部的异物流入到所述安装主体941的内部,所述基板盖延伸主体962可以使所述基板盖遮蔽主体961结合到所述基板支撑部94。
所述基板盖96可以包括贯通所述基板盖遮蔽主体961的基板盖贯通孔963。用于向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供电的电力线可以通过所述基板盖贯通孔963连接到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
另外,所述基板盖96可以包括贯通所述基板盖延伸主体962的基板盖紧固孔964。所述基板盖96可以通过所述基板盖紧固孔964结合到所述基板支撑部94。
所述基板支撑部94可以包括从所述安装主体941的外侧面凸出的盖卡止主体9422。所述基板盖紧固孔964可以支撑于所述盖卡止主体9422。在所述基板盖96结合于所述基板支撑部94的状态下,所述盖卡止主体9422可以位于所述基板盖紧固孔964的内部。利用如上所述的结构,可以将所述基板盖96结合到所述基板支撑部94,而无需额外的紧固构件。
可以防止异物通过基板盖96流入到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可以在没有额外的紧固构件的情况下结合所述基板盖96,因此具有提高组装性的效果。
图7示出了结合所述操作显示部9的状态的截面。
参照图7,可以确认在面板安装孔135结合窗91,从窗91朝所述箱体1的内侧依次结合基板支撑部94、控制电路基板95、基板盖96。
只是,不限于此,可以设置为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安装于所述基板盖96,所述基板支撑部94支撑安装有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的基板盖96。
所述安装主体941可以在远离所述窗91的方向上容纳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可以安装为朝所述窗91的一面支撑于所述安装主体941。
另外,所述基板支撑部94可以包括从所述安装主体941延伸的基板固定主体942。所述基板固定主体942可以包括弹性凸起9421,所述弹性凸起9421支撑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中朝所述滚筒3的面。所述弹性凸起9421可以在所述安装主体941的周缘设置复数个。所述弹性凸起9421可以以钩形状延伸。
具体而言,所述弹性凸起9421可以是从所述安装主体941朝远离所述窗91的方向延伸,再朝窗91弯折的形状。即,所述弹性凸起9421的一部分可以位于所述安装主体941的外部,所述弹性凸起9421的自由端可以位于所述安装主体941的内部。
所述弹性凸起9421的自由端可以支撑于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所述弹性凸起9421可以配置在所述安装主体941的上下侧。另外,所述弹性凸起9421的设置位置不限于上述的一例,只要是所述弹性凸起9421能够支撑于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的位置,就可以在多种位置设置。
若说明将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结合到所述安装主体941的组装过程的一例,则用户可以将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插入到彼此相对的所述弹性凸起9421之间。所述弹性凸起9421在插入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的过程中,其形状在规定范围内变形然后再恢复形状。
具体而言,在插入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的过程中,所述弹性凸起9421可以向所述安装主体941的外侧张开。即,所述弹性凸起9421可以朝远离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的方向移动规定距离。换言之,所述弹性凸起9421可以以与所述安装主体941接触的部位为基准旋转规定的角度。
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可以通过所述弹性凸起9421向外侧张开的空间移动到所述安装主体941的内侧。并且,在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向所述安装主体941的内部移动预设定的距离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可以比所述弹性凸起9421的自由端更靠近所述窗。此时,向所述安装主体941的外侧张开的弹性凸起9421可以由恢复力复位到初始位置。若所述弹性凸起9421的位置恢复,则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中朝所述滚筒3的一面可以支撑于所述弹性凸起9421,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中朝所述窗91的另一面可以支撑于所述安装主体941。另外,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的周缘可以支撑于所述安装主体941。
另一方面,所述基板支撑部94还可以包括与所述基板盖96结合的盖卡止主体9422。所述基板固定主体942还可以包括供上述的基板盖96结合的盖卡止主体9422。所述盖卡止主体9422可以从所述安装主体941的周缘朝远离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的方向凸出。不仅如此,所述盖卡止主体9422可以从所述弹性凸起9421朝远离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的方向凸出。
所述基板盖96可以设置为,包围所述安装主体941的周缘。所述基板盖96可以结合于所述盖卡止主体9422。如上所述,所述基板盖96可以包括贯通所述所述基板盖延伸主体962的基板盖紧固孔964,所述盖卡止主体9422可以结合于所述基板盖紧固孔964。
具体而言,所述盖卡止主体9422的一部分可以位于所述基板盖紧固孔964的内部。由此,所述基板盖96可以结合于所述基板支撑部94而无需额外的结合构件。
所述基板支撑部94可以包括贯通安装主体941的与所述窗91相对的一面的发光构件插入孔947。所述发光构件插入孔947贯通所述安装主体941,可以朝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延伸。
所述发光构件插入孔947的一端可以设置为能够与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接触。如上所述,信息输出部92可以包括发光构件(未图示)。所述发光构件(未图示)可以包括至少一个LED灯。发光构件(未图示)可以连接于控制电路基板95,可以容纳于所述发光构件插入孔947。即,在发光构件的所述信息输出部92(未图示)的一端可以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另一端可以靠近所述窗91。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可以向所述发光构件(未图示)传递信号并点亮所述发光构件(未图示)。若所述发光构件(未图示)被点亮,则用户可以通过窗91识别发光构件(未图示)已被点亮。
所述发光构件插入孔947可以具有防止所述发光构件(未图示)由外部的冲击或振动损坏的效果。
图8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窗及其截面。图9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窗安装于安装面板的形态及其截面。
参照图8和图9,所述窗91可以包括位于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窗主体911。所述窗主体911可以具有与所述面板安装孔135对应的形状。具体而言,在所述面板安装孔135以矩形形状贯通所述安装面板13的情况下,所述窗主体911也可以制作成矩形形状。
所述窗主体911可以由透光性材料制成。因此,用户可以识别在位于所述窗主体911的后方的信息输出部92显示的信息。另一方面,在所述窗主体911可以涂覆字母膜。字母膜可以阻断光通过所述窗主体911的一部分透射。
作为安装所述字母膜的一例,字母膜可以使光在与所述信息输出部92对应的位置配置的窗主体911透射。另外,所述字母膜可以阻断光在与所述信息输出部92不对应的位置配置的窗主体911透射。
因此,字母膜可以防止所述箱体1的内部中不必要的部分通过窗主体911向用户视觉地露出。所述箱体1的内部中需要向用户露出的部分可以指,配置在与所述信息输出部92对应的位置的部分。通过如上所述的方式,所述字母膜可以防止由于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内部部件不必要地露出而导致美观性下降。
另外,所述窗91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窗主体911的边缘而封闭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外侧延伸部912和内侧延伸部913。
所述外侧延伸部912可以从所述窗主体911的边缘延伸而位于所述箱体1的外部。另一方面,所述内侧延伸部913可以从所述窗主体911的边缘延伸而位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即,所述外侧延伸部912可以向用户露出,而所述内侧延伸部913在结合所述窗91之后可以不向用户露出。
所述外侧延伸部912和所述内侧延伸部913可以防止异物流入到所述窗主体911和所述安装面板13之间的缝隙。若异物通过所述面板安装孔135流入,则位于箱体1的内部的控制电路基板95等电子部件可能会发生故障。因此,所述外侧延伸部912和所述内侧延伸部913防止异物流入到内部,从而具有提高衣物处理装置的稳定性的效果。
另一方面,所述内侧延伸部913可以比所述外侧延伸部912更靠近所述滚筒3。即,所述内侧延伸部913和所述外侧延伸部912可以均从所述窗主体911的边缘延伸,所述内侧延伸部913可以从所述窗主体911的边缘中靠近所述滚筒3的部分延伸,所述外侧延伸部912可以从所述窗主体911的边缘中远离所述滚筒3的部分延伸。
可以在所述外侧延伸部912先遮蔽所述窗主体911和所述面板安装孔135之间,在所述内侧延伸部913阻断所述窗主体911和所述面板安装孔135之间。即,由于所述外侧延伸部912和所述内侧延伸部913,所述窗主体911和所述面板安装孔135之间的空间可以被双重阻断。
另外,所述外侧延伸部912可以沿所述窗主体911的边缘设置。即,所述外侧延伸部912可以设置在所述窗主体911的整个周缘。具体而言,所述外侧延伸部912可以增加所述窗主体911的向所述箱体1的外部露出的面积。
另一方面,所述内侧延伸部913可以设置在所述窗主体911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即,在所述窗主体911具有矩形形状的情况下,所述内侧延伸部913可以仅设置在所述窗主体911的四边中的一个边。尤其,所述内侧延伸部913可以从所述窗主体911的上侧面朝上部延伸。
具体而言,从所述窗主体911的上部侧流入的异物由重力容易地流入到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的可能性高。因此,所述内侧延伸部913可以仅设置在所述窗主体911的上侧面。
另外,所述窗91可以从所述安装面板13的外侧朝所述箱体1的内部结合。因此,在所述内侧延伸部913沿所述窗主体911的整个边缘设置的情况下,可能不容易安装所述窗91。因此,所述内侧延伸部913设置在所述窗主体911的边缘中的一部分,从而可以提高所述窗91的组装性。
另外,所述外侧延伸部912从所述窗主体911延伸的长度可以小于所述内侧延伸部913从所述窗主体911延伸的长度。所述外侧延伸部912向所述箱体1的外部露出,因此在所述外侧延伸部912的延伸长度过度超过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面积的情况下,存在衣物处理装置整体的美观性和一体感降低的问题。
另一方面,所述内侧延伸部913位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因此可以与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面积无关地延伸。即,所述内侧延伸部913可以比所述外侧延伸部912更长地延伸,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止异物渗透的效果。
另外,作为将所述窗91安装到所述安装面板13的一例,所述内侧延伸部913可以通过所述面板安装孔135先插入到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窗主体911可以以所述内侧延伸部913为中心旋转而位于所述面板安装孔135。在所述内侧延伸部913形成为长于所述外侧延伸部912的情况下,所述内侧延伸部913可以在所述窗91的安装过程中更稳定地支撑所述窗主体911。因此,可以提高所述窗91的组装性。
另外,所述外侧延伸部913可以比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边缘和所述窗主体911之间的隔开距离更长地延伸。即,所述外侧延伸部913从所述窗主体911的边缘延伸的长度长于所述窗主体911和面板安装孔135之间的长度,从而能够防止异物流入到在所述窗主体911的边缘形成的缝隙。
另一方面,所述安装面板13还可以包括位于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边缘的凸缘1351。所述凸缘1351可以从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边缘朝所述滚筒所在的方向延伸。
所述凸缘1351可以在为了形成所述面板安装孔135而贯通所述安装面板13的过程中形成。如上所述,所述面板安装孔135可以在为了制作面板安装孔135而朝箱体1的内部方向贯通所述安装面板13的过程中使安装面板13的一部分向内侧弯曲而形成。即,所述凸缘1351可以形成安装面板13的一部分。
所述外侧延伸部912可以比所述窗主体911和所述凸缘1351之间的隔开距离更长地延伸。即,所述外侧延伸部912可以防止所述窗主体911和所述凸缘1351之间的空间向外部露出。因此,所述外侧延伸部912具有防止异物渗透到所述窗主体911和所述凸缘1351之间的效果。
所述凸缘1351可以位于所述外侧延伸部912和所述内侧延伸部913之间。即,所述外侧延伸部912可以位于比所述凸缘1351更远离所述滚筒3的位置。另外,所述内侧延伸部913可以比所述凸缘1351更靠近所述滚筒3。
所述外侧延伸部912可以从所述窗主体911的边缘朝所述凸缘1351延伸。所述外侧延伸部912与所述凸缘1351接触,从而可以遮蔽所述面板安装孔135。
另一方面,所述内侧延伸部913可以设置为,能够与所述凸缘1351的自由端接触。换言之,所述内侧延伸部913可以设置为,能够与靠近所述滚筒3的所述凸缘1351的一端接触。所述内侧延伸部913与所述凸缘1351接触,从而能够阻断异物流入到所述凸缘1351和所述窗主体911之间。
另外,若观察所述窗91结合于所述安装面板13的过程的一例,则所述内侧延伸部913可以通过所述面板安装孔135插入到所述箱体1的内部,可以与所述凸缘1351的一端接触。并且,所述窗91以所述凸缘1351和所述内侧延伸部913的接触部位为基准旋转,从而所述窗主体911可以位于所述面板安装孔135。
如上所述,在所述凸缘1351和所述内侧延伸部913接触的情况下,所述内侧延伸部913能够进一步有效地防止异物流入,并且具有提高窗91的组装性的效果。
另一方面,所述凸缘1351可以以与安装面板13的形成有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一面具有预设定的曲率的方式连接。安装面板的形成有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一面138可以被定义为安装板138。安装板138可以形成所述箱体1的前方面。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安装面板13的形成有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一面称为安装板138。
换言之,所述凸缘1351可以与所述安装板138具有预设定的曲率,所述外侧延伸部912的与所述凸缘相对的一面可以具有与所述凸缘1351的曲率对应的曲率。
参照附图,所述凸缘1351中位于所述窗主体911的上部的部分可以以与所述安装板138具有规定曲率c3的方式延伸。此时,与该凸缘1351相对的外侧延伸部912可以具有对应的曲率c4。
另外,所述凸缘1351中位于所述窗主体911的下部的部分可以以与所述安装板138具有规定曲率c5的方式延伸。此时,与该凸缘1351相对的外侧延伸部912可以具有对应的曲率c6。
此时,所述凸缘1351的曲率可以被定义为第一曲率c3、c5,所述外侧延伸部912的曲率可以被定义为第二曲率c4、c6。第一曲率c3、c5和第二曲率c4、c6可以彼此对应。
如上所述,在所述凸缘1351和所述外侧延伸部912具有彼此对应的曲率的情况下,所述外侧延伸部912可以更有效地封闭所述面板安装孔135。因此,具有更有效地防止异物流入的效果。另外,由于所述凸缘1351和所述外侧延伸部912的接触部分可以为曲面,因此在组装过程中可以防止所述凸缘1351或窗91损坏。
另一方面,所述外侧延伸部912和所述内侧延伸部913可以与所述窗主体911一体形成。即,所述外侧延伸部912、所述内侧延伸部913可以在窗91成型的过程中一体成型,而不是与窗主体911分开制作并结合。因此,可以防止在所述窗主体911和所述外侧延伸部912以及所述窗主体911和所述内侧延伸部913之间形成缝隙。因此,具有提高防止异物渗透的效果。
另外,所述窗91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内侧延伸部913和所述外侧延伸部912之间的窗流路914。所述窗流路914可以防止流入到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异物向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移动。
具体而言,所述窗流路914可以由所述内侧延伸部913、所述外侧延伸部912以及所述窗主体911形成。所述内侧延伸部913和所述外侧延伸部912从所述窗主体911的边缘延伸,因此在所述内侧延伸部913和外侧延伸部912之间可以形成有可供流体流动的通道。
尤其,在所述内侧延伸部913位于所述窗主体911的上侧面的情况下,所述窗流路914也可以形成在所述窗主体911的上部。所述外侧延伸部912可以先阻断异物流入,但是包括水在内的各种异物可以流入到外侧延伸部912和安装面板13之间的缝隙。在所述异物经由所述外侧延伸部912残留到所述窗主体911的上侧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因腐烂而产生臭味等问题。因此,所述窗流路914可以朝所述窗主体911的侧方向引导异物。
在所述窗流路914位于窗主体911的上侧的情况下,流入的异物可以由重力向下移动。所述窗流路914限制异物移动的路径,从而可以防止异物流入到控制电路基板95。因此,可以防止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因异物而发生故障或错误。
所述窗主体911的顶面可以形成为朝所述窗主体911的宽度方向一侧向下倾斜。即,所述窗流路914可以形成为,朝所述窗主体911的宽度方向一侧向下倾斜。另外,所述窗主体911的顶面可以形成为以一部位为基准朝两侧向向倾斜。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所述窗主体911可以具有矩形形状。具体而言,可以由矩形形状的薄塑料构件制成。并且,所述外侧延伸部912可以沿所述窗主体911的整个边缘设置。另一方面,内侧延伸部913可以设置在所述窗主体911的边缘中的一面。
尤其,所述内侧延伸部913可以设置在所述窗主体911的边缘中的顶面。所述内侧延伸部913可以从所述窗主体911的边缘中的顶面朝上部延伸。
即,所述外侧延伸部912可以从矩形形状的窗主体911的四边延伸。另一方面,所述内侧延伸部913可以从窗主体911的四边中位于上侧的顶面延伸。
所述窗91可以从所述箱体1的外侧通过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结合到所述安装面板13。即,可以由从外部结合的结构形成。因此,在所述内侧延伸部913仅设置于一边的情况下,容易将所述内侧延伸部913设置到所述箱体1的内部。因此,具有提高将所述窗91结合到所述安装面板13的组装性的效果。
另外,流入窗主体911的上侧的异物由重力流入到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的可能性高。因此,与设置于除所述窗主体911的顶面之外的其他一边的情形相比,在所述内侧延伸部913设置于所述窗主体911的顶面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提高阻断异物流入的效果。
另一方面,为了结合于所述面板安装孔135,所述窗主体911可以具有比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面积更小的面积。因此,在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边缘和所述窗主体911之间可以形成间隙。因此,所述外侧延伸部912的延伸长度可以大于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边缘和所述窗主体911之间的隔开距离。
如上所述,在所述外侧延伸部912的延伸长度长于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边缘和所述窗主体911之间的隔开距离的情况下,所述外侧延伸部912可以阻断异物渗透到所述窗主体911和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边缘之间的间隙。另外,在如上所述地设置的情况下,所述外侧延伸部912可以进一步有效地封闭所述面板安装孔135。
另外,在将所述窗91安装到所述安装面板13的过程中,可以从所述箱体1的外部朝内部安装。此时,所述外侧延伸部912可以确定所述窗主体911的位置以防止所述窗91落入到箱体1的内部。
在所述外侧延伸部912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窗主体911和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边缘之间的隔开距离的情况下,所述外侧延伸部912可以在所述窗91的安装过程中与所述安装面板13接触。若所述外侧延伸部912与所述安装面板13接触,则可以识别出所述窗主体911排列到准确位置。另外,由于所述外侧延伸部912限制所述窗主体911向箱体1的内侧移动,因此可以防止窗91通过面板安装孔135落入到所述箱体1的内部。因此,具有提高所述窗91的组装性的效果。
另一方面,所述窗91还可以包括使所述窗主体911结合到所述安装面板13的窗结合部915。所述窗结合部915可以从所述窗主体911朝所述滚筒3所在的方向延伸。具体而言,所述窗结合部915可以位于所述窗主体911中远离所述内侧延伸部913的方向上。
尤其,在所述内侧延伸部913设置于所述窗主体911的顶面的情况下,所述窗结合部915可以位于靠近所述窗主体911的下侧面的位置。如上所述,在将窗91结合到安装面板13的过程中,先将所述内侧延伸部913插入到面板安装孔135,可以以所述内侧延伸部913和凸缘1351的接触点为基准使所述窗主体911旋转。若所述窗主体911位于所述面板安装孔135,则所述窗结合部915也可以结合于所述安装面板13,从而可以支撑所述窗主体911。
即,在所述内侧延伸部913和所述窗结合部915在所述窗主体上彼此相对设置的情况下,可以在多个方向支撑所述窗主体911,因此具有所述窗91更牢固地固定到所述安装面板13的效果。
如上所述的内容,所述安装面板13可以包括凸缘1351。另外,凸缘1351还可以包括支撑窗主体的结合筋1354。所述结合筋1354可以指,所述凸缘1351中靠近所述面板投入口131的部分。尤其,所述结合筋1354可以支撑所述窗主体911的下侧面。
如上所述,在所述面板安装孔135具有四边形形状的情况下,可以将从面板安装孔135的周缘朝所述箱体1的内部延伸的部分称为凸缘1351。另外,在所述凸缘1351中形成面板安装孔135的边缘的四边中位于两侧面和下侧面的凸缘1351可以被命名为支撑筋1353。另外,所述支撑筋1353中位于下侧面的支撑筋1353可以被命名为结合筋1354。
即,所述凸缘1351中最靠近所述面板投入口131的部分可以被称为结合筋1354。
只是,不限于上述的内容,可以将所述凸缘1351中结合所述窗结合部915的部分定义为结合筋1354。
所述结合筋1354可以支撑所述窗主体911的下侧面。另外,所述窗结合部915可以结合并支撑于所述结合筋1354。
具体而言,所述窗结合部915可以包括:窗支撑主体9151,从窗主体911的朝所述箱体1的内部的一面延伸;以及窗固定主体9152,从所述窗支撑主体9151凸出,结合于所述结合筋1354。
所述窗支撑主体9151可以与所述结合筋1354平行地延伸。另外,所述窗支撑主体9151可以与所述结合筋1354接触,并支撑所述窗主体911。另外,所述窗固定主体9152可以具有钩形状以卡止结合于所述结合筋1354。即,所述窗支撑主体9151和所述窗固定主体9152具有一体的钩形状,可以结合并支撑于所述结合筋1354。
另外,所述窗结合部915可以具有复数个,复数个窗结合部915可以配置成在所述窗主体911的一面彼此隔开。另外,复数个窗结合部915可以在多种地点将所述窗主体911结合到所述安装面板13。因此,所述窗主体911可以更牢固地支撑于所述安装面板13。
图10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面板安装孔135。另外,图1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形成于安装面板13的面板安装孔135和抽屉投入口133。
参照图10和图11,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从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边缘朝所述滚筒3所在的方向延伸的凸缘1351。如上述的内容,所述凸缘1351可以在为了形成所述面板安装孔135而贯通所述安装面板13的一面的过程中自然地形成。所述安装面板13的形成所述面板安装孔135和面板投入口131的一面可以被命名为安装板138。即,所述安装板138可以形成所述箱体1的前方面。
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安装面板13的形成面板投入口131和面板安装孔135的一面命名为安装板138并进行描述。
另一方面,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涂覆膜,所述涂覆膜固定在所述安装面板13中向所述箱体1的外部露出的面。所述涂覆膜可以固定在所述安装板138的外侧面。另外,所述涂覆膜F可以固定在所述凸缘1351中朝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面。
具体而言,可以以贯通固定有所述涂覆膜F的所述安装面板13的方式形成所述面板安装孔135。因此,所述安装面板13的一部分可以向内部卷入而形成所述凸缘1351。此时,所述涂覆膜F也可以与凸缘1351一起卷入到内部。
然而,所述涂覆膜F最初固定在平面形状的安装面板13,随着形成所述面板安装孔135,固定到凸缘1351。然而,所述凸缘1351在所述安装板138弯曲。因此,随着固定有涂覆膜F的固定面的形状变化,所述涂覆膜F可能被剥离。即,在形成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所述涂覆膜F从所述凸缘1351剥离的问题。
由此,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防止所述涂覆膜F从所述凸缘1351剥离的剥离防止部1355。
具体而言,所述凸缘1351可以包括剥离防止部1355,所述剥离防止部1355在形成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过程中防止所述涂覆膜F从所述凸缘1351剥离。
尤其,所述面板安装孔135可以具有边角部分呈弧形的多边形形状。此时,所述面板安装孔135可以包括位于各边的直线部m。另外,所述面板安装孔135可以包括呈弧形地连接彼此相邻的直线部m之间的倒角部n。
例如,在所述面板安装孔135具有边角呈弧形的矩形形状的情况下,所述面板安装孔135可以包括四个直线部m和四个倒角部n。
所述剥离防止部1355可以设置在位于所述倒角部n的凸缘1351。在形成面板安装孔135的过程中,在位于所述倒角部n的凸缘1351中涂覆膜F的密度可能会变高,由此涂覆膜F剥离的可能性高。因此,所述剥离防止部1355设置于所述倒角部n,从而可以防止所述涂覆膜F从凸缘1351剥离。
如上所述,所述面板安装孔135可以具有矩形形状。在所述面板安装孔135具有矩形形状的情况下,从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边缘延伸的凸缘1351也可以形成为矩形形状。另外,固定于凸缘1351的涂覆膜F也可以沿所述凸缘1351的形状设置。此时,位于所述矩形形状的凸缘1351的边角的涂覆膜F的配置密度急剧增加,从而剥离的可能性增加。在所述凸缘1351的边角形成有弯曲部位,从而涂覆膜F可以被剥离。
因此,在所述面板安装孔135形成为矩形形状的情况下,所述剥离防止部1355可以位于矩形形状的面板安装孔135的边角部分。换言之,所述剥离防止部1355可以位于所述凸缘1351中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边角部分。
如上所述,由于所述涂覆膜F在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边角部分剥离的可能性最高,因此所述剥离防止部1355设置于该部分,从而可以防止所述涂覆膜F从所述凸缘1351剥离。
所述凸缘1351可以包括支撑筋1353,所述支撑筋1353设置在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至少一边,支撑所述窗91。所述支撑筋1353可以指,所述凸缘1351中从所述直线部m延伸的部分。具体而言,所述支撑筋1353可以指,所述凸缘1351中位于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下侧面和两侧面的部分。即,矩形形状的面板安装孔135中位于除上侧面之外的三边的凸缘1351可以被定义为支撑筋1353。
另外,所述剥离防止部1355可以包括防止筋1356,所述防止筋1356从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边角朝所述滚筒3所在的方向延伸。即,所述防止筋1356可以形成所述凸缘1351的一部分。具体而言,所述防止筋1356可以设置为,将矩形形状的面板安装孔135中位于各边的支撑筋1353彼此连接。换言之,在矩形形状的凸缘1351中矩形边可以设置有支撑筋1353,在矩形的边角可以设置有防止筋1356。
换言之,所述支撑筋1353可以设置于所述直线部m,所述防止筋1356可以设置于所述倒角部n。所述防止筋1356可以连接彼此相邻的支撑筋1353。
另一方面,通常,若为了形成所述面板安装孔135而贯通所述安装面板13,则所述面板安装孔135贯通的面即安装板138和凸缘1351形成90度左右的角度。
随着所述凸缘1351的边角部分在安装面板13弯折的程度增加,所述涂覆膜F的密度可能增加。由此,涂覆膜F被剥离的可能性可能增加。因此,可以通过调节所述凸缘1351中位于边角的防止筋1356的弯折程度来防止涂覆膜F的剥离。即,可以通过调节所述防止筋1356和所述安装面板13所形成的角度来防止涂覆膜F的剥离。
所述防止筋1356可以设置为,与所述安装面板13的形成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一面倾斜。即,防止筋1356可以设置为与安装板138倾斜。换言之,所述防止筋1356可以与所述安装板138倾斜设置而不正交。
所述防止筋1356可以设置为,与所述安装面板13的形成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一面构成第一角度s1。另外,所述支撑筋1353可以设置为,与所述安装面板13的形成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一面构成第二角度。所述第一角度s1可以大于所述第二角度s2。
换言之,如上所述,所述防止筋1356可以与所述安装板138构成第一角度s1,所述支撑筋1353可以与所述安装板138构成第二角度。
所述第一角度s1和第二角度s2可以指,在所述安装板138中朝所述滚筒3的面与所述防止筋1356或所述支撑筋1353形成的角度。即,所述第一角度s1和所述第二角度s2可以指,朝所述箱体的内部的角度。
所述第二角度s2一般可以指90度左右的角度,所述第一角度s1可以大于所述第二角度s2,因此可以指大于90度的钝角。优选地,所述第一角度s1可以大于或等于100度,且小于或等于120度。
在如上所述地制作的情况下,具有所述窗91能够充分组装到所述面板安装孔135并且能够防止涂覆膜F从所述凸缘1351剥离的效果。
另一方面,所述剥离防止部1355可以通过调节所述防止筋1356的长度来防止涂覆膜F被剥离。尤其,随着位于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边角部分的凸缘1351的长度变长,位于所述对应部分的涂覆膜F的密度变高,由此涂覆膜F从凸缘1351剥离的可能性可能变高。
因此,所述防止筋1356的延伸长度a1可以小于或等于所述支撑筋1353的延伸长度a2。即,所述防止筋1356和所述支撑筋1353均构成在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边缘延伸的所述凸缘1351的一部分,矩形形状的面板安装孔135中位于边角的防止筋1356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面板安装孔135中位于边的支撑筋1353的延伸长度,从而可以防止所述涂覆膜F在边角附近被剥离。
换言之,在所述防止筋1356也固定有涂覆膜F,可以通过缩短防止筋1356的长度来防止涂覆膜F被剥离。
另外,所述支撑筋1353中靠近所述面板投入口131而支撑所述窗的下侧面的部分可以被定义为结合筋1354。另外,所述支撑筋1353中设置于靠近所述面板投入口131的直线部m的支撑筋1353可以被定义为结合筋1354。所述结合筋1354可以形成所述支撑筋1353的一部分,所述防止筋1356的延伸长度a1可以小于所述结合筋1354的延伸长度a2。
与上述的内容同样地,位于矩形的边角的防止筋1356短于位于边的结合筋1354,从而可以更有效地防止涂覆膜F被剥离。
另一方面,所述剥离防止部1355可以包括缩短所述凸缘1351的长度的切开部1357。尤其,所述切开部1357可以设置在所述凸缘1351中位于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边角的部分。即,所述切开部1357可以设置在位于所述倒角部n的所述凸缘1351。
换言之,所述切开部1357可以缩短沿矩形形状的面板安装孔135的边缘延伸的凸缘1351中位于边角的凸缘1351的长度。
如上所述,由于涂覆膜F在凸缘1351中位于边角的部分被剥离的风险高,因此所述切开部1357可以缩短位于边角的凸缘1351的长度,从而可以防止涂覆膜F被剥离。
具体而言,所述切开部1357可以在所述凸缘1351的与所述基板支撑部94相对的一端朝远离所述基板支撑部94的方向弯折设置。即,所述切开部1357可以指,所述凸缘1351的一端弯折的部位。
所述切开部1357可以弯折所述凸缘1351的一部分,其结果,可以缩短所述凸缘1351的延伸长度。即,所述切开部1357可以缩短所述凸缘1351中位于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边角的部分的延伸长度。
考虑到所有上述内容,所述剥离防止部1355可以是所述防止筋1356和所述切开部1357中的一种。所述防止筋1356可以通过调节所述防止筋1356自身的长度来缩短位于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边角的凸缘1351的长度。另一方面,所述切开部1357去除所述凸缘1351的一部分,从而可以缩短位于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边角的凸缘1351的长度。
即,即使所述防止筋1356和切开部1357分别独立设置,其结果,可以具有缩短所述凸缘1351的长度的相同的效果。换言之,所述剥离防止部1355可以是所述防止筋1356和切开部1357中的一种。
另一方面,参照图11,可以从形成于所述箱体1的其他贯通孔133之间的关系中推导出在所述面板安装孔135形成剥离防止部1355的理由。
如上所述,所述箱体1可以包括贯通所述安装面板13的抽屉投入口133。参照图11,所述抽屉投入口133可以形成为与所述面板安装孔135隔开。所述抽屉投入口133可以具有比所述面板安装孔135更大的面积。
所述抽屉投入口133和所述面板安装孔135可以均形成为矩形形状。在形成矩形形状的贯通孔时,贯通孔的边角部分可以呈弧形。随着矩形形状的边角的半径变小,可以更明显地呈现矩形形状。由此,具有提高衣物处理装置的美观性的效果。即,从美观性方面来看,在形成矩形形状的贯通孔时,缩小边角的半径是优选的。
但是,所述面板安装孔135可以具有比所述抽屉投入口133更小的面积。换言之,所述面板安装孔的高度h1可以小于所述抽屉投入口的高度h2。由此,为了呈现面板安装孔135的矩形形状,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边角半径c1优选小于所述抽屉投入口的边角半径c2。
涂覆膜F的密度随着边角的半径减小而增加,因此涂覆膜F可能更容易地从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边角剥离。因此,在所述面板安装孔135设置剥离防止部1355,从而可以防止涂覆膜F被剥离。
另外,贯通孔的边角部分的半径可以由将贯通孔的宽度除以贯通孔的高度的值来确定。即,根据贯通孔的纵横比,可以确定用于呈现贯通孔的矩形形状的边角的半径。
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宽度w1除以高度h1的值w1/h1可以大于或等于所述抽屉投入口133的宽度w2除以高度h2的值w2/h2。
随着所述宽度除以高度的值w/h变大,用于呈现矩形形状的边角的半径可以减小。因此,随着宽度除以高度的值w/h减小,边角的半径减小,涂覆膜F从边角部分剥离的可能性变高。
因此,通过在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边角部分设置剥离防止部1355来防止涂覆膜F被剥离的必要性增加。因此,在所述面板安装孔135可以设置有剥离防止部1355。
本说明书示出了所述剥离防止部1355设置于所述面板安装孔135的一例,但是不限于此,根据需要,在形成于所述安装面板13的其他贯通孔也可以设置剥离防止部。
图12示出了基板支撑部结合于安装面板13的状态。图13示出了安装面板和基板支撑部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12,所述基板支撑部94可以结合于所述安装面板13的内侧。在未安装所述窗91的状态下,所述基板支撑部94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所述面板安装孔135露出,一部分可以被安装面板13遮挡而不露出。以虚线示出了被所述安装面板13遮挡的所述基板支撑部94。
参照图12和图13,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100可以包括面板安置部141、142,所述面板安置部141、142设置于安装面板13,固定有所述基板支撑部94。所述面板安置部141、142可以使所述基板支撑部94设置到所述箱体1的内部。
所述面板安置部141、142可以与所述安装面板13一体设置。另外,所述基板支撑部94可以通过所述面板安置部141、142直接结合于所述安装面板13。因此,结合于所述基板支撑部94的控制电路基板95等操作显示部9的构成可以结合于安装面板13而无需额外的罩体。因此,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所述箱体1的内部的空间。由此,具有能够在同一箱体1的内部进一步确保滚筒3的容量的效果。
具体而言,所述面板安置部141、142可以包括固定所述基板支撑部94的一侧的第一安置部141。另外,所述基板支撑部94可以包括:安装主体941,提供安装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的空间;以及第一结合部943,从所述安装主体941的一面朝所述第一安置部141延伸,结合于所述第一安置部141。
即,所述第一结合部943结合于所述第一安置部141,可以使所述安装主体941设置到所述箱体1的内部。另外,所述第一结合部943也可以使安装于所述安装主体941的控制电路基板95设置到所述箱体1的内部。
更具体而言,所述第一安置部141可以包括:延伸主体1411,从所述安装面板13的顶面朝所述安装主体941延伸;以及延伸主体贯通孔1412,供所述第一结合部943结合。所述延伸主体贯通孔1412形成为贯通所述延伸主体1411,从而可以形成供所述第一结合部943结合的部分。
所述第一安置部141可以在所述安装面板13的顶面延伸而与所述安装面板13的顶面一体设置。即,所述第一安置部141与所述安装面板13一体形成,从而可以提高结合力。另外,可以更稳定地支撑所述基板支撑部94。
所述安装面板13的顶面一部分可以朝所述箱体1的内部弯折而形成所述第一安置部141。如上所述,在形成有所述第一安置部141的情况下,在安装面板13的形成所述第一安置部141的顶面可以形成有贯通孔。但是,所述安装面板13可以形成衣物处理装置100的外观,因此形成有所述第一安置部141的部分可能向外部露出。
在形成有所述第一安置部141的空间露出的情况下,具有异物通过贯通孔流入到箱体1的内部的风险。另外,美观性可能会降低。因此,在所述安装面板13的上部可以结合有遮蔽部16(参照图3)。
所述遮蔽部16可以设置为覆盖所述安装面板13的上部。所述遮蔽部16可以防止所述第一安置部141向外部露出。因此,可以防止异物通过安装面板13的设置有所述第一安置部141的顶面流入。另外,通过防止各种部件露出,从而能够提高美观性。
另外,所述第一结合部943可以包括:连接主体9431,从所述安装主体941的顶面朝所述安装面板13的顶面延伸;以及结合主体9432,从所述连接主体9431朝所述延伸主体1411凸出,插入到所述延伸主体贯通孔1412。
所述第一结合部943包括所述连接主体9431和所述结合主体9432,可以结合于所述第一结合部943。尤其,所述连接主体9431和所述结合主体9432一体设置,可以使所述安装主体941支撑于所述第一安置部141。
具体而言,所述延伸主体贯通孔1412可以包括:插入孔1412a,供所述结合主体9432插入;以及支撑孔1412b,与所述插入孔1412a连通,与所述插入孔1412a一体地形成一个贯通孔。即,所述支撑孔1412b可以与所述插入孔1412a相接。
即,形成一个贯通孔的延伸主体贯通孔1412根据位置或功能,可以分为所述插入孔1412a和所述支撑孔1412b。尤其,所述插入孔1412a可以形成为,具有可供所述结合主体9432插入的面积。另外,所述支撑孔1412b可以具有小于所述插入孔1412a的面积。
具体而言,所述插入孔1412a可以执行在所述第一安置部141和所述结合主体9432分离的状态下供所述结合主体9432插入的通道的功能。另一方面,所述支撑孔1412b可以执行可供已插入到所述插入孔1412a的结合主体9432移动的通道的功能。
另一方面,所述结合主体9432可以包括:第一主体9432a,与所述连接主体9431隔开,与所述延伸主体贯通孔1412相对;第二主体9432b,连接所述第一主体9432a和所述连接主体9431;以及第三主体9432c,连接所述第一主体9432a、第二主体9432b以及连接主体9431。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主体9432a、第二主体9432b以及第三主体9432c可以以彼此正交的方式连接。第一主体9432a、第二主体9432b以及第三主体9432c可以一体成型。在完成所述第一结合部943结合于所述第一安置部141的状态下,所述第二主体9432b可以位于所述支撑孔1412b,所述第三主体可以位于所述插入孔1412a。
所述第一主体9432a可以限制所述结合主体9432的前后方向移动。前后方向可以指,所述延伸主体贯通孔1412的贯通方向。另外,所述第二主体9432b可以限制所述结合主体9432的上下方向移动。另外,所述第三主体9432c可以限制所述结合主体9432的宽度方向移动。宽度方向可以指,从所述插入孔1412a朝支撑孔1412b的方向。
说明一下所述结合主体9432结合到所述延伸主体贯通孔1412的过程,首先,所述结合主体9432可以插入到所述插入孔1412a。此时,所述第二主体9432b和第三主体9432c可以位于所述插入孔1412a。在所述结合主体9432插入到所述插入孔1412a之后,所述结合主体9432可以朝所述支撑孔1412b滑动。若所述结合主体9432向所述支撑孔1412b滑动,则所述第二主体9432b可以位于所述支撑孔1412b,所述第三主体9432c可以位于所述支撑孔1412b和插入孔1412a的分界。所述第二主体9432b的下侧面可以支撑于所述支撑孔1412b的周缘,可以将所述连接主体9431和所述基板支撑部94支撑为位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而防止因重力而掉落。
如上所述,利用所述第一安置部141和所述第一结合部943的结构形状,可以使所述基板支撑部94准确地设置到所述箱体1的内部。由此,具有提高组装性,降低组装成本的效果。另外,由于所述第一安置部141与所述安装面板13一体形成,因此还可以提高结构稳定性。
另外,所述通信模块97可以结合于所述基板支撑部94的侧面。所述通信模块97结合于所述基板支撑部94,可以位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
图14放大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安置部和第一结合部。图15放大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一安置部和第一结合部。在图14和图15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安置部和所述第一结合部具有复数个的情况下可以在一个衣物处理装置实现。
参照图14,所述第一结合部943还可以包括卡止主体9433,所述卡止主体9433设置于所述连接主体9431,将所述连接主体9431结合到所述延伸主体1411。所述卡止主体9433由弹性材料形成,可以具有可装卸于所述延伸主体1411的钩形状。
所述卡止主体9433可以与所述第三主体9432c相对设置。所述卡止主体9433可以与所述结合主体9432隔开,可以限制所述基板支撑部94的移动。尤其,所述卡止主体9433可以限制所述结合主体9432的移动。
具体而言,所述卡止主体9433可以限制所述结合主体9432的宽度方向移动。如上所述,所述第三主体9432c可以限制所述结合主体9432的移动。尤其,第三主体9432c可以限制从所述插入孔1412a朝支撑孔1412b的方向的移动。另一方面,所述卡止主体9433可以限制与所述第三主体9432c限制的移动方向相对的方向的移动。即,所述卡止主体9433可以限制从所述支撑孔1412b朝所述插入孔1412a的方向的移动。
因此,所述卡止主体9433可以防止已滑动结合的结合主体9432再从支撑孔1412b朝插入孔1412a滑动而结合被解除。所述卡止主体9433可以利用钩结合来限制所述结合主体9432的移动,因此可以更牢固地固定所述基板支撑部94而无需额外的结合构件。因此,具有提高衣物处理装置的组装性且降低组装成本的效果。
另一方面,参照图15,所述第一安置部141还可以包括贯通所述延伸主体1411的延伸主体紧固孔1413。另外,所述第一结合部943可以包括连接主体紧固孔9434,所述连接主体紧固孔9434贯通所述连接主体9431,与所述延伸主体紧固孔1413连通。
所述延伸主体紧固孔1413可以与所述延伸主体贯通孔1412隔开设置。尤其,所述延伸主体紧固孔1413可以从所述延伸主体贯通孔1412朝所述结合主体9432滑动结合的方向隔开。
另外,所述连接主体紧固孔9434可以与所述结合主体9432隔开。所述延伸主体紧固孔1413和所述连接主体紧固孔9434可以由同时贯通两个构成的紧固构件(未图示)结合。所述结合构件(未图示)可以由螺母和螺栓结合体形成。并不限于此,可以利用各种结合方式。
在所述延伸主体紧固孔1413和所述连接主体紧固孔9434由结合构件(未图示)牢固地固定的情况下,可以防止所述结合主体9432从所述支撑孔1412b朝所述插入孔1412a再次滑动。由此,可以更牢固地固定所述第一安置部141和所述第一结合部943。因此,具有提高所述衣物处理装置100的稳定性的效果。
另一方面,所述延伸主体1411可以由所述安装面板13的顶面的一部分与所述安装板138平行地弯折而形成。即,可以以通过将所述安装面板13的顶面中的一部分向所述箱体的内侧弯曲的形式形成所述第一安置部141。在如上所述地形成所述第一安置部141的情况下,所述安装面板13和所述第一安置部141一体形成,因此具有进一步提高第一安置部141的结构可靠性的效果。
另外,所述第一安置部141可以具有复数个。具体而言,复数个所述第一安置部141可以彼此隔开设置。另外,所述第一结合部943也可以具有复数个。所述第一结合部943的数量可以与所述第一安置部141的数量对应。
在所述第一结合部943具有复数个的情况下,一个第一结合部943可以包括所述卡止主体9433,另一个第一结合部943可以包括连接主体紧固孔9434。与此对应地,所述第一安置部141可以具有与所述连接主体紧固孔9434的数量对应的延伸主体紧固孔1413。
由于具有所述卡止主体9433,因此可以提高组装性,由于具有所述连接主体紧固孔9434,因此可以提高结构稳定性。因此,通过同时设置卡止主体9433和连接主体紧固孔9434,从而可以提高组装性和结构稳定性。
另一方面,再次参照图12和图13,所述面板安置部14可以包括供所述基板支撑部94的一侧结合的第一安置部141以及供所述基板支撑部94的另一侧结合的第二安置部142。另外,所述基板支撑部94可以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主体941的一侧的第一结合部943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主体的另一侧的第二结合部944。
另外,图16放大示出了所述第二结合部结合于所述第二安置部的状态。以下,一起参照图12、图13以及图16。
所述第二结合部944结合于所述第二安置部142,可以使所述安装主体941设置到所述箱体1的内部。尤其,所述第二结合部944可以位于所述窗91和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之间。
所述第二安置部142可以从支撑所述窗91的下部面的结合筋1354朝所述安装主体941延伸。尤其,所述第二安置部142可以从所述结合筋1354朝所述第二结合部944延伸。
具体而言,所述第二安置部142可以包括:第一筋1421,与所述结合筋1354隔开;以及第二筋1422,连接所述结合筋1354和所述第一筋1421。所述第一筋1421和第二筋1422可以彼此正交。由此,在所述结合筋1354、第一筋1421、第二筋1422之间可以形成有安置所述第二结合部944的空间。
所述第二结合部944可以包括:卡止筋9441,设置于所述安装主体941的下部侧,位于所述第一筋1421和所述结合筋1354之间;以及卡止凸起9442,从所述卡止筋9441凸出,与所述第一筋1421接触。所述卡止筋9441可以位于在所述结合筋1354、第一筋1421、第二筋1422之间形成的空间。
所述卡止筋9441可以滑动结合于第二安置部142。尤其,所述卡止筋9441可以从由所述结合筋1354、第一筋1421、第二筋1422形成的挂钩形状的开放的部分朝所述第二筋1422滑动结合。
若所述卡止筋9441滑动结合于所述第二安置部142,则所述结合筋1354可以限制所述卡止筋9441朝所述窗移动。另外,所述第一筋1421可以限制所述卡止筋9441朝远离所述窗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所述第二结合部944可以包括从所述卡止筋9441凸出的卡止凸起9442。所述卡止凸起9442可以在所述第二结合部944结合于所述第二安置部142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一筋1421接触。尤其,所述卡止凸起9442可以位于所述第一筋1421的上部。所述卡止凸起9442向下方的移动可以受到所述第一筋1421的限制。因此,与所述卡止凸起9442连接的卡止筋9441向下方的移动也可以受到限制。即,卡止凸起9442与所述第一筋1421接触,从而可以限制所述基板支撑部94因重力而向下方移动。
由于上述的第二安置部142和第二结合部944的结构,所述第二结合部944可以防止所述基板支撑部94在所述箱体1的内部脱离结合位置,而无需外的结合构件。因此,具有提高衣物处理装置的组装性和结构稳定性的效果。
另外,所述卡止凸起9442还可以包括设置在与所述第一筋1421相对的一面的引导面9442a。所述引导面9442a可以朝第二筋1422向上倾斜。在所述第二结合部944滑动结合于所述第二安置部142之前的状态下,所述引导面9442a可以将所述卡止凸起9442引导为对齐到准确位置。
具体而言,若在所述引导面9442a与所述第一筋1421的自由端接触的状态下所述卡止凸起9442朝结合位置滑动,则所述卡止凸起9442沿引导面9442a自然地移动到所述第一筋1421的上部。因此,提高使所述第二结合部944结合到所述第二安置部142的组装性。即,具有所述引导面9442a通过缩短所述第二结合部944的组装时间来节约组装成本的效果。
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一结合部943滑动结合于所述第一安置部141时,所述第二结合部944也可以同时滑动结合于所述第二安置部。所述第一结合部943和第二结合部944配置在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安置部141和第二安置部142的位置,从而可以提高所述基板支撑部94的组装性。
以下,整体说明所述基板支撑部94结合到所述面板安置部14的过程。首先,将所述结合主体9432插入到所述插入孔1412a。此时,所述卡止筋9441位于与所述第二安置部142隔开的位置。然后,若使所述结合主体9432朝所述支撑孔1412b滑动,则所述卡止主体9433卡止结合于所述延伸主体1411的一侧。并且,所述连接主体紧固孔9434排列到与所述延伸主体紧固孔1413连通的位置。另外,若使所述结合主体9432朝所述支撑孔1412b滑动,所述卡止筋9441也位于所述结合筋1354和所述第一筋1421之间。并且,所述卡止凸起9442与所述第一筋1421的上部接触。通过上述的过程,所述基板支撑部94可以牢固地固定于所述面板安置部141、142。由此,支撑于所述基板支撑部94的控制电路基板95、信息输出部92可以排列到箱体1的内部的准确位置。即,可以确保所述衣物处理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图17是示出触摸膜结合于窗的状态的立体图和剖视图。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100可以设置为,用户通过触摸所述窗91来输入控制命令。此时,在所述窗91可以固定触摸膜93。尤其,所述触摸膜93可以固定在与向所述箱体1的外部露出的面相对的一面。所述触摸膜93可以与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连接。若用户触摸向箱体1的外部露出的窗91,则产生静电信号,所述触摸膜93可以感测静电信号。感测到的静电信号传递到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可以感测基于用户触摸的位置的控制输入。
所述窗91由非导电性物质制成,所述触摸膜93可以由导电性物质制成。所述窗91可以由非导电性物质制成,具有预设定的厚度。所述预设定的厚度可以指,在一面输入的触摸信号能够被在另一面固定的触摸膜93识别的厚度。
更具体而言,所述触摸膜93可以包括:膜传感器931,固定于所述窗主体911,感测用户的身体是否与窗主体911接触;以及膜导线932,连接所述膜传感器931和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
尤其,所述膜传感器931可以固定在所述窗主体911中朝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所在的方向的面。如上所述,所述膜传感器931可以由薄膜形状制成。另外,膜传感器931可以由柔性(flexible)的材料形成。
另外,所述膜导线932可以从所述膜传感器931的一侧延伸并与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连接。与膜传感器931相同地,所述膜导线932也可以由柔性材料制成。因此,所述膜导线932可以通过或回避位于所述膜传感器931和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之间的结构物连接到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
另一方面,所述膜传感器931和膜导线932可以将由用户的身体产生的静电信号传递到控制电路基板95,因此由导电性物质形成。因此,在所述膜传感器931或膜导线932与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安装面板13接触的情况下,电信号可能受到干扰。即,在所述膜导线932在连接到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的路径上与所述安装面板13接触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控制电路基板95无法准确地感测用户的触摸输入的问题。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所述窗91可以包括防止所述膜导线932与所述安装面板13接触的窗引导件916。
所述窗引导件916可以从所述窗主体911朝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凸出。具体而言,所述窗引导件916可以位于所述膜导线932和所述安装面板13之间。所述膜导线932与所述窗引导件916接触,从而可以朝远离所述安装面板13的方向延伸。
所述窗引导件916优选由非导电性物质制成,以防止所述膜导线932与导电性物质接触而电信号受到干扰。在附图中示出了所述窗引导件916位于所述窗主体911的下侧面,所述膜导线932安置于所述窗引导件916的上部面。但是,不限于此,所述窗引导件916可以配置在能够防止所述膜导线932和所述安装面板13接触的各种位置。
所述结合筋1354可以支撑所述窗主体911。所述结合筋1354可以形成所述安装面板13的一部分,因此在所述膜导线932与所述结合筋1354接触的情况下电信号可能受到干扰。因此,所述窗引导件916与所述结合筋1354在高度方向上重叠,从而能够防止所述膜导线932与所述结合筋1354接触。尤其,所述窗引导件916配置在所述膜导线932和所述结合筋1354之间,从而能够防止所述膜导线932与所述结合筋1354接触。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所述窗91还可以包括固定所述窗主体911的窗结合部915。所述窗结合部915可以固定所述窗主体911以使所述窗主体911设置到所述面板安装孔135。
所述窗结合部915可以从所述窗主体911朝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所在的方向延伸。所述窗结合部915可以与所述窗引导件916平行地延伸。
图18示出了使所述窗91结合到所述安装面板13的过程。
参照图17和图18,如上所述,在将所述窗91安装到所述安装面板13的过程中,可以以先将所述窗91的上侧插入到所述面板安装孔,并以所述窗91的上侧为旋转中心使所述窗91的下侧旋转的方式结合。
具体而言,一起参照图9,在所述窗91中,窗主体911可以包括外侧延伸部912和内侧延伸部913。另外,所述内侧延伸部913可以从所述窗主体911的上侧面朝上部延伸。并且,所述窗引导件916可以设置在所述窗主体911的下侧面。
并且,在结合所述窗91的过程中,可以使所述内侧延伸部913设置到所述箱体1的内部,并以所述内侧延伸部913为旋转中心使所述窗主体旋转。在如上所述地结合窗91的情况下,可以在没有额外的紧固构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窗91结合到所述安装面板13,可以利用内侧延伸部913的位置来对齐组装位置,因此具有提高组装性且降低组装成本的效果。
在如上所述地组装所述窗91的过程中,位于所述窗主体911的下部侧的窗引导件916与所述结合筋1354干涉,从而所述窗引导件916损坏或者在所述结合筋1354可能发生裂纹。
为了防止发生上述的问题,所述窗引导件的延伸长度p2可以小于或等于所述窗结合部的延伸长度p1。在所述窗引导件916如上所述地设置的情况下,具有能够防止所述窗引导件916或所述结合筋1354损坏的效果。
另外,所述窗引导件916的自由端可以比所述结合筋1354的自由端更远离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在所述窗引导件916比所述结合筋1354更靠近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的情况下,在组装所述窗91的过程中,所述窗引导件916可能会损坏。因此,如上所述,可以通过调节所述窗引导件916的延伸长度来防止该问题的发生。
只是,不限于上述的例子,若在所述窗91的组装过程中没有所述窗引导件916损坏的风险,则所述窗引导件916的自由端可以比所述结合筋1354的自由端更靠近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
所述窗引导件916可以具有薄板形状。因此,在所述窗引导件916与所述结合筋1354接触的情况下,即使所述膜导线932与所述结合筋1354隔开,也可能受到电流信号干扰。为了防止如上所述的状况,所述窗引导件916可以与结合筋1354隔开预设定的距离。
在所述窗引导件916与所述结合筋1354隔开设置的情况下,在将所述窗91安装到安装面板13的过程中,具有进一步防止所述窗引导件916损坏的效果,具有提高所述窗91的组装性,能够防止向所述膜导线932传递的电信号受到干扰的效果。
参照图18,在安装所述窗91的过程中,所述窗引导件916的自由端靠近所述结合筋1354,然后在通过特定部位后再次远离结合筋1354。
为了提高所述窗91的组装性且防止部件损坏,所述窗引导件916优选在组装过程中不与所述结合筋1354接触。
以下,一起参照图17和图18,所述窗引导件916中与所述结合筋1354相对的一面可以从所述窗主体911朝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向上倾斜地延伸。
所述窗引导件916中与所述结合筋1354相对的一面可以与所述结合筋1354构成预设定的角度e1。所述一面可以从窗主体911朝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向上倾斜,从而在结合所述窗91的过程中,可以防止所述窗引导件916与所述结合筋接触。
另一方面,所述窗引导件916和所述结合筋1354之间的隔开距离可以随着远离所述窗主体911而增加。位于靠近所述窗主体911的部分的窗引导件916和结合筋1354之间的隔开距离k1可以小于位于远离所述窗主体911的部分的窗引导件916和结合筋1354之间的隔开距离k2。所述隔开距离k1、k2随着远离所述窗主体而增加,在安装所述窗91的过程中可以防止窗引导件916与所述结合筋1354接触。
图19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板支撑部。尤其,详细示出了设置于基板支撑部的导线通过部。
图20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膜导线通过导线通过部连接到控制电路基板的状态的截面。
参照图6,在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和所述膜传感器931之间配置有基板支撑部94。因此,为了使所述膜导线932连接所述膜传感器931和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所述膜导线932需要绕过或通过所述基板支撑部94。
在所述膜导线932绕过所述基板支撑部94的情况下,所述膜导线932可以沿所述基板支撑部94的外侧面延伸。由此,所述膜导线932的长度可能增加,所述膜导线932可能与安装面板13接触。在所述膜导线932的长度增加或所述膜导线932与安装面板13接触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膜导线932传递的电信号的可靠性可能会降低。
另外,所述膜导线932在绕过所述基板支撑部94的过程中,可能在所述基板支撑部94和安装面板13的结合部位摩擦或干涉。由此,具有所述膜导线932裂开或损坏的风险。
因此,在所述膜导线932连接所述膜传感器931和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时,若绕过所述基板支撑部94,则膜导线932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可能降低。
即,所述膜导线932设置为通过所述基板支撑部94,连接所述膜传感器931和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在膜导线932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方面是优选的。
根据上述的需求,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板支撑部94还可以包括供所述膜导线932通过的导线通过部945。所述导线通过部945可以贯通所述安装主体941。所述安装主体941可以贯通所述安装主体941,所述膜导线932可以通过所述导线通过部945连接到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
在具有所述导线通过部945的情况下,为了连接所述膜传感器931和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所述膜导线932可以不绕过所述基板支撑部94。因此,具有提高所述膜导线932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的效果。
具体而言,所述导线通过部945可以包括贯通所述安装主体941的导线过孔9451。
具体而言,所述导线过孔9451可以以与所述发光构件插入孔947隔开的方式贯通所述安装主体941。另外,所述导线过孔9451可以比所述发光构件插入孔947更靠近所述膜导线932。另外,所述导线过孔9451可以位于所述发光构件插入孔947的下部。所述导线过孔9451可以具有比所述发光构件插入孔947更大的面积。
即,所述导线过孔9451可以与所述发光构件插入孔947分开地贯通所述安装主体941。另外,所述导线过孔9451靠近所述膜导线932,从而可以防止所述膜导线932的长度不必要地延长。另外,所述导线过孔9451具有能够插入所述膜导线932的面积。
另外,所述导线通过部945可以包括导线凸起9452,所述导线凸起9452位于所述导线过孔9451的周缘,确定所述膜导线932的位置。
所述膜导线932可以通过所述导线过孔9451连接所述膜传感器931和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不绕过所述安装主体941而是贯通所述安装主体941。
所述导线凸起9452可以从所述导线过孔9451的周缘朝所述膜导线932凸出。所述膜导线932与所述导线凸起9452接触,从而可以确定位置。
所述导线凸起9452可以支撑所述膜导线932,以使所述膜导线932在所述导线过孔9451内部排列到准确位置而不移动。所述膜导线932在所述导线过孔9451的内部移动的情况下,与其他构成接触,从而可靠性和耐久性可能降低。所述导线凸起9452在所述导线过孔9451的内部限制所述膜导线932的移动,从而可以提高所述膜导线932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另外,所述导线凸起9452可以包括:距离保持凸起9453,支撑所述膜导线932;以及引导凸起9454,引导所述膜导线932插入到所述导线过孔9451。
所述距离保持凸起9453可以从所述导线过孔9451的周缘中的一侧面朝所述膜导线932凸出。另外,所述引导凸起9454可以从所述导线过孔9451的周缘中的另一侧面朝所述膜导线932凸出。
所述引导凸起9454和所述距离保持凸起9453可以设置在彼此相对的位置。尤其,所述膜导线932通过所述导线过孔9451插入,可以位于所述距离保持凸起9453和所述引导凸起之间。
即,所述膜导线932的一侧可以支撑于所述距离保持凸起9453,另一侧可以支撑于所述引导凸起9454。换言之,所述膜导线932的两侧支撑于所述距离保持凸起9453和所述引导凸起9454,所述膜导线932的位置可以在所述导线过孔9451内部被确定。
更具体而言,所述距离保持凸起9453可以从所述导线过孔9451的周缘中的下侧面向上部凸出,所述引导凸起9454可以从所述导线过孔9451的周缘中的上侧面向下部凸出。
即,所述距离保持凸起9453支撑所述膜导线932的下侧面,从而可以限制所述膜导线932朝下部移动。另一方面,所述引导凸起9454支撑所述膜导线932的上侧面,从而可以限制所述膜导线932朝上部移动。
在所述膜导线932靠近所述导线过孔9451的周缘中的下侧面的情况下,所述膜导线932与所述安装面板13接触,从而电信号可能受到干扰。因此,所述距离保持凸起9453可以使所述膜导线932与所述导线过孔9451的周缘中的下侧面隔开预设定的距离。由此,具有提高所述膜导线932的可靠性的效果。
另外,在所述膜导线932靠近所述导线过孔9451的周缘中的上侧面的情况下,所述膜导线932可能与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干涉而不能顺畅地通过所述导线过孔9451。因此,所述引导凸起9454可以使所述膜导线932与所述导线过孔9451的周缘中的上侧面隔开预设定的距离。由此,具有使所述膜导线932通过所述导线过孔9451变得容易,提高组装性且降低组装成本的效果。
另一方面,所述引导凸起9454和所述距离保持凸起9453可以具有复数个。另外,复数个所述引导凸起9454可以沿所述导线过孔9451的周缘彼此隔开配置。复数个所述距离保持凸起9453也可以沿所述导线过孔9451的周缘彼此隔开配置。
具体而言,复数个所述距离保持凸起9453可以沿与插入所述膜导线932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彼此隔开配置。复数个所述引导凸起9454也可以与所述距离保持凸起9453同样地彼此隔开配置。
所述距离保持凸起9453和所述引导凸起9454具有复数个,从而能够更牢固地设定所述膜导线932的位置。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所述膜导线932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另外,所述引导凸起9454和所述距离保持凸起9453可以沿复数个所述引导凸起9454彼此隔开的方向不重叠。换言之,所述引导凸起9454和所述距离保持凸起9453可以配置成沿所述导线过孔9451的宽度方向不重叠。具体而言,所述引导凸起9454的凸出高度和所述距离保持凸起9453的凸出高度之和可以小于所述导线过孔9451的高度。
在所述引导凸起9454和所述距离保持凸起9453沿所述导线过孔9451的宽度方向重叠的情况下,所述膜导线932可能在所述距离保持凸起9453和所述引导凸起9454之间褶皱。由此,可能降低所述膜导线932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因此,优选形成为,通过调节所述引导凸起9454和所述距离保持凸起9453的凸出高度来防止沿所述导线过孔9451的宽度方向重叠。
另外,所述引导凸起9454可以配置成与所述距离保持凸起9453在高度方向上不重叠。换言之,所述引导凸起9454和所述距离保持凸起9453可以沿所述导线过孔9451的宽度方向彼此交叉配置。
若所述引导凸起9454和距离保持凸起9453在高度方向上重叠配置,则具有所述膜导线932能够通过的路径变得狭窄的可能性。由此,将膜导线932结合到所述导线通过部945的组装性可能会降低。
因此,所述引导凸起9454配置成与距离保持凸起9453在高度方向上不重叠,从而具有能够提高所述膜导线932的组装性的效果。
另一方面,所述引导凸起9454的与所述膜导线932相对设置的一面可以倾斜地设置。更具体而言,在所述引导凸起9454位于所述导线过孔9451的上侧面的情况下,所述引导凸起9454的一面可以朝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向下倾斜。
另外,所述引导凸起9454中靠近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的部分的凸出高度g2可以大于远离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的部分的凸出高度g1。
换言之,所述引导凸起9454可以限制所述膜导线932能够在所述导线过孔9451内部移动的范围,在远离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的部分可以较小地限制膜导线932的移动范围,随着靠近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可以进一步限制膜导线932的移动范围。
即,所述引导凸起9454在所述膜导线932最初插入到所述导线过孔9451时能够使所述膜导线932在宽的区域移动,从而可以提高组装性。另一方面,随着所述膜导线932插入到所述导线过孔9451并靠近控制电路基板95,则可以进一步限制所述膜导线932的移动区域,从而可以提高膜导线932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
说明一下所述膜导线932通过所述导线通过部945连接到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的过程,首先,所述膜导线932可以插入到所述导线过孔9451。然后,所述膜导线932可以与所述引导凸起9454的倾斜面接触。若在所述膜导线932与所述引导凸起9454接触的状态下继续插入所述膜导线932,则所述膜导线932可以沿所述倾斜面自然地朝滚筒3移动。然后,若所述膜导线932的自由端完全通过所述导线过孔9451,则所述自由端可以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
若所述膜导线932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则所述膜导线932的一侧面可以与所述距离保持凸起9453接触,另一侧面可以与所述引导凸起9454接触。通过一系列的过程,所述膜导线932的位置可以在所述导线过孔9451的内部被确定。
如上所述,所述引导凸起9454在所述膜导线932插入的过程中可以引导膜导线932不受内部构成卡止或阻碍地通过所述导线过孔9451。因此,具有提高组装性的效果。
另一方面,所述导线通过部945可以与所述窗引导件916相对。并且,所述膜导线932可以通过所述窗引导件916和所述导线通过部945连接到所述控制电路基板。
换言之,所述窗引导件916可以从所述窗主体911中与所述导线通过部945相对的一面朝所述导线通过部945凸出。
具体而言,所述膜导线932可以从所述膜传感器931延伸,可以沿所述窗引导件916引导到所述导线过孔9451。尤其,所述膜导线932可以在下部面由所述窗引导件916支撑的状态下插入到所述导线过孔9451。位于所述导线过孔9451的膜导线932的下部面可以由所述距离保持凸起9453支撑。因此,所述膜导线932可以在不过度折叠或弯折的情况下连接到所述控制电路基板95。
如图21所示,所述接口P可以包括:电路基板(第一电路基板)4,位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编码器(encoder)5,固定于所述电路基板,位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致动器7,贯通所述安装面板13连接到所述编码器5;以及显示部8,贯通所述安装面板13固定到所述编码器5或所述第一电路基板4。
所述第一电路基板4是具有所述驱动部32、所述供水阀233、所述泵252中的至少一个的控制(电力控制、运转控制)所需的控制电路的基板,可以通过壳体41固定到所述安装面板13或面板支撑部12。
所述壳体41可以具有能够将所述第一电路基板4固定到所述安装面板13或所述面板支撑部12的任何形状,图21示出了所述壳体41具有一面(朝面板支撑部的面)开放的六面体形状的情形的一例。
在所述壳体41可以设置有设定所述第一电路基板4的位置的凸台。图213示出了所述凸台包括第一凸台411和第二凸台412的情形的一例。在这种情况下,在所述第一电路基板4可以设置有供所述第一凸台411贯通的基板贯通孔42和供所述第二凸台412贯通的凸台插入孔43。所述第二凸台412可以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凸台411的左右空间,也可以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凸台411的上下空间。
所述显示部8连接有导线822,所述导线822可以是向所述显示部供电的电力线,可以是能够使所述显示部8与包括所述第一电路基板4在内的所述箱体内部的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线。
在所述第一凸台411可以设置有第一凸台贯通孔413,在所述面板支撑部12可以设置有导线贯通孔123(参照图4)。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导线822插入到所述第一凸台贯通孔413和所述导线贯通孔123,从而可以延伸到所述箱体1的内部。
在所述第一电路基板4还可以设置有第一输入部46和第二输入部47。所述第一输入部46可以是输入向所述衣物处理装置100请求供电的控制命令的装置,所述第二输入部47可以是输入请求执行在所述显示部8显示的控制命令的命令或输入请求暂时中断在衣物处理装置100执行中的控制命令的命令的装置。
所述第一输入部46和所述第二输入部47感测用户身体的静电,由此能够产生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输入部46可以包括:第一按钮461,向所述箱体1的外部露出;第一感测传感器464,固定于所述第一电路基板4;以及导体463(第一按钮导体),连接所述第一按钮和所述第一感测传感器。同理,所述第二输入部47可以包括:第二按钮471,向所述箱体1的外部露出;第二感测传感器474,固定于所述第一电路基板4;以及导体(未图示,第二触摸弹簧),连接所述第二按钮和所述第二感测传感器。
如图3所示,在所述安装面板13设置有第一按钮安装部136和第二按钮安装部137,所述第一按钮461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按钮安装部136向所述箱体1的外部露出,所述第二按钮471可以通过所述第二按钮安装部137向所述箱体1的外部露出。
所述第一输入部46和所述第二输入部47可以在所述显示部8的左侧空间和右侧空间分开设置,也可以在所述显示部的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分开设置,也可以在所述显示部的左侧空间或右侧空间中的某一空间上下或左右配置。
如图21所示,所述第一按钮导体463和所述第二按钮导体可以形成为线圈形态,这是为了向所述第一按钮461和第二按钮471提供恢复力。此外,在所述第一输入部46可以设置有限制第一按钮的运动范围的第一止动件462,在所述第二输入部47可以设置有限制第二按钮的运动范围的第二止动件(未图示),以能够防止所述第一按钮461和第二按钮471分别从按钮安装部136、137脱离。
所述编码器5是将所述致动器7可旋转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电路基板4的装置,是在所述致动器7旋转时产生电信号(或者,根据致动器的旋转角度,产生不同地设定的电信号)的装置。
如图22所示,所述编码器5可以包括:固定部51,固定于所述第一电路基板4,固定有所述显示部8;旋转部52,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固定部51,固定有所述致动器7;以及信号产生部54,在所述旋转部52旋转时产生电信号。
所述固定部51可以包括:固定主体512,固定于所述第一电路基板4;支撑主体511,从所述固定主体512延伸,所述旋转部52可旋转地固定于所述支撑主体511;以及主体贯通孔514,贯通所述固定主体和所述支撑主体,连接于所述基板贯通孔42(连接于第一凸台贯通孔)。
所述固定主体512可以具有圆柱形状。在所述固定主体512的圆周面或所述固定主体的一面(朝第一电路基板的面)可以设置有基板紧固部513。在这种情况下,在所述第一电路基板4可以设置有供所述基板紧固部513插入的编码器固定孔44(参照图21)。
如图21所示,所述基板紧固部513和所述编码器固定孔44具有复数个,复数个所述编码器固定孔44可以配置成包围所述基板贯通孔42。
如图22所示,在所述主体贯通孔514内部可以具有:紧固主体固定部531,将所述显示部8紧固到所述固定部51;以及位置设定槽532,在所述显示部8插入到所述主体贯通孔514时防止所述显示部8旋转(固定显示部的位置)。
所述紧固主体固定部531可以具有从所述支撑主体511和固定主体512中的至少一方朝所述主体贯通孔514的中心凸出的凸起。附图示出了所述紧固主体固定部531设置于支撑主体511的情形的一例。
所述位置设定槽532可以是形成所述主体贯通孔514的所述固定部51的一面凹陷地弯折的槽。在这种情况下,所述位置设定槽532可以沿所述主体贯通孔514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旋转部52可以具有可旋转地结合于所述支撑主体511的旋转主体521。在所述旋转主体521应设置有供所述支撑主体511贯通的旋转主体贯通孔。
在所述旋转主体521可以设置有紧固所述致动器7的轴紧固部522。所述轴紧固部522可以是贯通所述旋转主体521的圆周面的紧固孔,也可以是所述旋转主体521的圆周面凹陷地弯折的紧固槽。
所述信号产生部54可以包括:磁铁,固定于所述旋转主体521;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固定主体512或支撑主体511,感测磁力;以及端子,连接所述传感器和所述第一电路基板4,所述磁铁可以以复数个永磁铁沿所述旋转主体521的圆周面隔开的状态配置。
如图23所示,组装所述编码器5的所述第一电路基板4可以由绝缘物质涂覆。这是为了使水供应到所述第一电路基板4而电路被短路的可能性最小化。在所述绝缘物质涂覆到所述第一电路基板4的一面(朝安装面板的面)时,为了防止所述旋转主体521因所述绝缘物质而固定于所述支撑主体511,在所述接口P还可以包括编码器盖6。
所述编码器盖6固定于所述第一电路基板4,可以具有包围所述编码器5的管形状。即,如图所示,所述编码器盖6可以包括:固定主体盖61,固定于所述第一电路基板4,包围所述固定主体512;以及盖贯通孔62,贯通所述固定主体盖61,供所述编码器5插入。
在所述固定主体盖61可以设置有基板紧固部611,在所述第一电路基板4可以设置有固定所述基板紧固部611的编码器盖固定孔45。所述基板紧固部611和所述编码器盖固定孔45可以具有复数个,复数个所述编码器盖固定孔45可以包围所述基板紧固部513。
为了排出流入到所述固定主体盖61的内部的水,在所述固定主体盖61的圆周面还可以设置有盖排出口612。优选地,所述盖排出口612位于所述固定主体盖61的圆周面中的最下端。
另一方面,上述的绝缘物质在所述编码器5和编码器盖6均结合到所述第一电路基板4之后涂覆到所述第一电路基板4,喷射到所述第一电路基板4的一部分区域(编码器盖的外部空间)的绝缘物质通过所述盖排出口612流入到所述编码器盖6的内部。在如上所述的过程中,从所述第一电路基板到所述固定主体512的最上端的距离L1优选设定为从所述第一电路基板到所述盖排出口612的最上端的距离L2以上,以能够阻断所述绝缘物质供应到所述旋转主体521。
所述编码器盖6还可以包括支撑主体盖63,所述支撑主体盖63从所述固定主体盖61延伸,包围所述旋转主体521(包围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盖63可以限制所述致动器7沿所述盖贯通孔62的直径方向移动,因此所述支撑主体盖63能够防止所述致动器7与所述旋转主体521分离。
如图24所示,所述致动器7可以包括:轴71,贯通所述安装面板13固定到所述旋转主体521;以及把手73,固定于所述轴71,位于所述箱体1的外部。
在所述箱体1可以设置有贯通所述安装面板13的面板贯通孔134(参照图3),所述轴71可以插入到所述面板贯通孔134。
如图25所示,所述轴71可以是在内部具有轴贯通孔711的管。设置于所述编码器的旋转主体521插入到所述轴贯通孔711,设置于所述轴71的圆周面而位于所述轴贯通孔711内部的旋转主体紧固部712结合在设置于所述旋转主体的轴紧固部522。因此,所述轴71通过所述旋转主体紧固部712和轴紧固部522固定到所述旋转主体521。
所述把手73以位于所述箱体1的外部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轴71,用户可以通过所述把手73将所述旋转主体521的旋转所需的力供应到所述轴71。
所述把手73可以包括:容纳空间731,以与所述轴贯通孔711连通的方式形成在所述把手的内部;以及把手贯通孔732,贯通所述把手73的一面,使所述容纳空间731与外部连通。
在所述把手73的直径设定为长于所述轴71的直径的情况下,在所述轴71还可以设置有固定所述把手73的基座713。所述基座713可以是固定于所述轴71的圆周面的盘(disk)。
所述把手73和基座713可以通过设置于所述把手73的基座紧固部734和设置于所述基座713的把手紧固部714彼此结合。
如图26所示,所述基座紧固部734可以是以位于所述容纳空间731的内部的方式固定于所述把手的复数个凸起,所述把手紧固部714可以是设置于所述基座713而容纳所述凸起的槽。
为了容易地结合所述把手73和基座713,在所述把手73可以设置有位于一个基座紧固部734和另一个基座紧固部734之间的紧固引导件735,在所述基座713可以设置有供所述紧固引导件735插入的引导件槽715。所述引导件槽715可以是所述基座713的圆周面朝所述轴贯通孔711弯折的槽。
在所述把手73和所述基座713中的一方还可以设置有把手排出口74,以能够将流入到所述把手73的水或异物排出到所述把手73的外部。如图26所示,所述引导件槽715的深度D1(从基座的边缘到引导件槽的底面的长度)可以设定为长于所述紧固引导件735的高度D2(从把手到紧固引导件的自由端的长度)。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把手排出口74可以设定为,形成在所述引导件槽715和所述紧固引导件735之间的空间。
图27示出了显示部8的一例,所述显示部8可以包括:罩体81,固定于所述编码器的固定主体512,位于所述致动器的容纳空间731的内部;显示器84,固定于所述罩体,显示信息(关于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运转等信息);以及电路基板82(第二电路基板、显示部电路基板),设置于所述罩体,设置有控制所述显示器84的电路。
所述罩体81可以包括:紧固主体81b,贯通所述轴贯通孔711插入到所述主体贯通孔514,从而固定于所述固定主体512;以及容纳主体81a,固定于所述紧固主体81b,位于所述容纳空间731的内部。
所述容纳主体81a可以具有能够插入到所述容纳空间731的任何形状,图19示出了所述容纳主体81a具有圆柱形状的情形的一例。
在所述容纳主体81a的内部形成有安装空间811,所述安装空间811通过容纳主体贯通孔812与设置于所述把手的容纳空间731连通(容纳主体贯通孔与把手贯通孔连通)。即,所述容纳主体贯通孔812设置在所述容纳主体81a提供的空间中朝所述把手贯通孔732所在的方向的面。
所述紧固主体81b也可以是能够插入到所述轴贯通孔711和所述编码器的主体贯通孔514的任何形状,图28示出了所述紧固主体81b具有圆柱形状的情形的一例。在所述紧固主体81b设置有与所述安装空间811连接的紧固主体贯通孔815。
在所述紧固主体81b的圆周面可以设置有固定主体紧固部816。所述固定主体紧固部816是将所述罩体81固定到设置于所述编码器的紧固主体固定部531的装置。
此外,在所述紧固主体81b的圆周面还可以设置有复数个位置设定凸起817。
所述位置设定凸起817的形状具有能够插入到设置于所述编码器的位置设定槽532的形状,所述位置设定凸起817的位置设置在与所述位置设定槽532的位置对应的部位。所述位置设定凸起817和位置设定槽532是在所述紧固主体81b插入到所述主体贯通孔514时使所述固定主体紧固部816不能结合到所述紧固主体固定部531的风险最小化的装置(确保固定主体紧固部和紧固主体固定部结合的装置)。
如图27所示,所述第二电路基板82插入到所述安装空间811,连接于所述第二电路基板82的导线822能够通过所述紧固主体贯通孔815引出到所述罩体81的外部。在所述第二电路基板82可以设置有复数个灯821。
所述第二电路基板82可以控制所述显示器84,以在所述把手73旋转时根据所述信号产生部54产生的电信号显示预设定的信息。
为了保持所述第二电路基板82和所述显示器84之间的间隔,且防止所述灯821的损坏,在所述安装空间811可以设置有位于所述显示器84和所述第二电路基板82之间的安装部83。
所述安装部83可以是固定于所述容纳主体81a,位于所述安装空间811的内部的安装主体831。所述安装主体831可以具有能够插入到所述安装空间811的任何形状,图27示出了所述安装主体831具有大致圆柱形状的情形的一例。
在所述安装主体831的一面设置有固定所述显示器84的安置槽832。在所述安置槽832可以设置有连接器贯通孔836,设置于所述显示器84的连接器841(flexible PCB等)插入到所述连接器贯通孔836,从而可以连接于所述第二电路基板82。
在所述安装主体831可以设置有供所述灯821插入的灯贯通孔835。所述灯贯通孔835优选具有与所述灯821的数量相同的数量,所述灯贯通孔835的位置应设定为,位于所述安置槽832的上部的安装主体的空间或位于所述安置槽832的下部的安装主体的空间。这是为了使从所述灯821发出的光通过所述灯贯通孔835传递到所述罩体81的外部。
所述安装部83通过设置于所述容纳主体81a的安装主体紧固部813和设置于所述安装主体831的容纳主体紧固部833固定到罩体81。所述安装主体紧固部813可以是位于所述安装空间811的内部的复数个凸起,所述容纳主体紧固部833可以是设置于所述安装主体831的圆周面(安装主体的与容纳主体接触的一面),固定所述安装主体紧固部813的槽等。
所述安装主体紧固部813和所述容纳主体紧固部833的数量应设定为相同,所述安装主体紧固部813和所述容纳主体紧固部833的位置应设定为彼此对应。
为了提高所述安装主体831的紧固力,所述容纳主体紧固部833可以具有位于比所述安置槽832更高的部位的上部紧固部和位于比所述安置槽832更低的部位的下部紧固部。与附图不同地,所述容纳主体紧固部833也可以分别设置于所述安置槽的左侧和右侧。
在所述容纳主体81a还可以设置有盖85,以能够防止水和异物流入到所述显示器84和第二电路基板82。
所述盖85优选设置为固定于所述容纳主体81a和所述安装主体831中的至少一方,封闭所述容纳主体贯通孔812。所述盖85应由具有能够从外部确认程度的透明度的材料形成以能够从外部确认在所述显示器84显示的信息和从所述灯821发出的光。
在所述盖85固定于所述安装主体831的情况下,在所述盖85可以设置有朝所述安装主体831凸出的盖固定凸起851,在所述安装主体831可以设置有供所述盖固定凸起851结合的固定凸起紧固部834。
如图28所示,所述第二电路基板82也可以固定于所述安装主体831。即,所述安装部83可以具有从所述安装主体831朝所述第二电路基板82凸出的凸起838,在所述第二电路基板82可以设置有供所述凸起838插入的凸起贯通孔823。
此外,在所述盖85还可以设置有降低所述盖的透明度的盖片853。所述盖片的透明度优先设定为难以从外部确认所述安装空间811的内部的程度(盖片的透明度设定为低于盖的透明度)。所述盖片853可以固定在所述盖85的表面,在所述盖片中投影有所述灯贯通孔835的区域可以具有文字或符号H。
如图27所示,在所述接口P还可以具有选择部86,所述选择部86接收控制命令,以选择显示在所述显示器84的控制命令。
所述选择部86感测用户的身体是否与所述盖85接触,从而可以判断是否选择显示在所述显示器84的控制命令。
即,所述选择部86可以包括:传感器863,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基板82,感测用户身体的静电;以及导体91、92,连接所述传感器863和所述盖85。所述导体861、862可以包括:第一导体861,固定于所述盖85;以及第二导体862,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导体86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传感器863。在这种情况下,在所述安装主体831应设置有供所述第二导体862插入的导体贯通孔837。
所述第一导体861是通过扩大用户能够接触的区域来使控制命令的输入变得容易的装置。如图1所示,具有上述结构的接口P在所述盖85的上部空间形成显示区域R1,在所述盖85的下部空间形成输入区域R2。因此,若较宽地设定所述第一导体861的面积,则所述输入区域R2的面积扩大,因此用户能够更容易地输入控制命令。所述第一导体861的面积优选设定为所述盖85面积的1/4至1/2以下。
具有上述结构的接口P能够实现控制命令的显示、显示的控制命令的检索以及显示的控制命令的选择,能够使安装所需的空间最小化。只是,上述结构的接口P需要阻断水或异物流入到所述显示部8和致动器7或者将流入的水或异物排出到外部的装置。
如图29所示,在所述致动器7可以设置有将流入到所述把手贯通孔732的水或异物排出到所述容纳空间731的外部的装置,在所述显示部8可以设置有阻断水或异物流入到罩体81的装置。
如前所述,所述致动器7能够通过设置于所述把手的把手排出口74将流入到所述容纳空间731的水或异物排出到所述容纳空间的外部。
另一方面,所述显示部8还可以包括:密封部75(紧固主体密封部),阻断异物流入到所述紧固主体贯通孔815;以及盖密封部852,阻断所述盖85和所述容纳主体贯通孔812之间的空间。
所述盖密封部852可以具有粘合物质,所述粘合物质沿所述盖85的边缘喷射到所述容纳主体81a,填充所述盖85和所述容纳主体81a之间的空间,将所述盖85固定到所述容纳主体81a。
所述密封部75可以设置为,不仅插入到所述紧固主体贯通孔815而固定所述导线822的位置,而且阻断水等异物流入到所述紧固主体贯通孔815。
图30示出了所述密封部75的一例。图30的密封部75可以包括:密封主体751,插入到所述紧固主体贯通孔815;密封主体贯通孔752,贯通所述密封主体751,供所述导线822插入;以及切开部753、754、755,所述密封主体751的圆周面被切开,连接所述密封主体751的圆周面和所述密封主体贯通孔752。
所述密封主体751可以具有能够插入到所述紧固主体贯通孔815的任何形状,图30示出了所述密封主体751具有圆柱形状的情形的一例。
所述密封主体751的直径可以设定为长于所述紧固主体贯通孔815的直径。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密封主体751的材料优选设定为弹性力较大的橡胶或硅酮等,以能够通过过盈配合封闭所述紧固主体贯通孔815。
所述切开部可以包括:第一切开面753,从所述密封主体751的圆周面朝所述密封主体贯通孔752的中心;第二切开面754,从所述密封主体751的圆周面朝所述密封主体贯通孔752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切开面753隔开;以及切开槽755,形成在所述第一切开面753和所述第二切开面754之间。所述导线822能够通过所述切开槽755插入到所述密封主体贯通孔752或者从所述密封主体贯通孔752引出。
所述第一切开面753和第二切开面754之间的间隔优选设定为,在所述密封主体751插入到所述紧固主体贯通孔815时两个切开面753、754接触而能够封闭所述切开槽755的长度。
为了进一步可靠地阻断异物流入到形成在所述密封主体751的圆周面和所述紧固主体贯通孔815之间的空间,在所述密封主体751的圆周面还可以设置有第一接触凸起756。
所述第一接触凸起756可以是沿所述密封主体751的圆周面从所述第一切开面753延伸到所述第二切开面754的带形状的凸起。所述第一接触凸起756可以配置成复数个带形状的凸起沿所述密封主体751的高度方向隔开。
为了防止异物流入所述切开槽755,在所述密封主体751还可以设置有第二接触凸起757。所述第二接触凸起757可以从所述第一切开面753和所述第二切开面754中的至少一方朝另一方凸出。
此外,所述第二接触凸起757可以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凸起756和所述密封主体贯通孔752,也可以连接位于两个第一接触凸起756之间的部位7561和所述密封主体贯通孔752。
另外,为了防止异物流入所述导线822和所述密封主体贯通孔752之间的空间,在所述密封主体贯通孔752还可以设置有第三接触凸起758。这是因为,即使将所述密封主体贯通孔752的直径(密封主体插入到紧固主体贯通孔的状态的直径)设定为小于所述导线822的直径,也无法排除异物通过所述密封主体贯通孔752流入的可能性。
所述第三接触凸起758可以具有从所述密封主体751的形成所述密封主体贯通孔752的面朝所述密封主体贯通孔7552的中心凸出的带形状的凸起。所述第三接触凸起758可以设置为,从所述第一切开面753延伸到所述第二切开面754,连接于所述第二接触凸起757。
以下,参照图29,对上述的接口P的组装过程进行说明。
所述编码器5和编码器盖6结合的状态的所述第一电路基板4固定于所述壳体41。固定于所述壳体41的第一电路基板4的表面处于涂覆绝缘物质的状态。
所述壳体41也可以通过所述安装面板13固定到箱体1,也可以通过所述面板支撑部12固定到所述箱体1。在所述壳体41固定于安装面板13的情况下,所述壳体41可以设置为通过贯通所述安装面板13固定到所述第二凸台412的螺栓固定到所述安装面板13,所述安装面板13可以通过螺栓等固定到所述面板支撑部12。
若在所述安装面板13固定到面板支撑部12之后,将所述致动器7的轴71插入到设置于所述安装面板的面板贯通孔134,则所述轴71固定于编码器的旋转主体521,所述显示部的紧固主体81b固定于编码器的支撑主体511。
即,若所述轴71插入到所述面板贯通孔134,则设置于所述轴的旋转主体紧固部712固定于设置在旋转主体的轴紧固部522,设置于所述紧固主体81b的固定主体紧固部816固定到设置于所述主体贯通孔514的紧固主体固定部531。因此,所述致动器7通过所述旋转主体521可旋转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电路基板4,所述显示部8通过所述支撑主体511固定到所述第一电路基板4。
此时,通过所述紧固主体贯通孔815引出到外部的导线822可以通过设置于所述编码器的主体贯通孔514、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凸台贯通孔413以及设置于所述面板支撑部的导线贯通孔123插入到所述箱体1的内部。
具有上述结构的接口P每当用户旋转所述把手73时(每当编码器产生电信号时),将预设定的控制命令显示在所述显示器84(控制命令的检索和变更)。
若期望的控制命令显示在所述显示器84,则用户可以通过所述选择部86选择显示的控制命令,通过所述选择部86选择的控制命令可以在用户通过所述第二输入部47输入执行命令时启动。
另一方面,所述把手73以能够旋转运动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一电路基板4,而所述显示部的罩体81固定于所述第一电路基板4,因此有必要恒定地保持所述把手73和所述罩体81之间的间隔。这是因为,在不保持所述把手73和罩体81之间的间隔的情况下,具有所述把手73的旋转受限的可能性。
为了保持所述把手73和罩体81之间的间隔,在所述容纳主体81a的圆周面和设置于所述把手的容纳空间731中的至少一方还可以设置有间隔件。
图27示出了所述间隔件的一例。图27的间隔件814的特征是,其为从所述容纳主体81a的圆周面朝所述把手73的圆周面凸出的凸起。所述间隔件814可以是沿所述容纳主体81a的圆周面以等间隔隔开的复数个凸起。与附图不同地,所述间隔件也可以是从所述把手73的圆周面朝所述容纳主体81a的圆周面凸出的凸起。
上述的接口和衣物处理装置的结构、控制方法以及组装方法等仅是用于说明接口和衣物处理装置的一例,因此本申请的权利范围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

Claims (18)

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中,包括:
箱体,具有形成有面板投入口和面板安装孔的安装面板;
滚筒,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容纳衣物,具有与所述面板投入口连通的滚筒投入口;
控制电路基板,位于所述箱体的内部;
信息输出部,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基板,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显示由所述控制电路基板控制的信息;以及
窗,包括窗主体和外侧延伸部,所述窗主体位于所述面板安装孔,所述外侧延伸部从所述窗主体的边缘朝所述面板安装孔的边缘延伸,位于所述箱体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延伸部比所述面板安装孔的边缘和所述窗主体之间的隔开距离更长地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延伸部沿所述窗主体的边缘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面板还包括凸缘,所述凸缘从所述面板安装孔的边缘朝所述滚筒所在的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延伸部比所述窗主体和所述凸缘之间的隔开距离更长地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缘中位于所述面板安装孔的边缘的部分具有第一曲率,
所述外侧延伸部的与所述凸缘相对的一面具有第二曲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曲率与所述第一曲率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窗还包括内侧延伸部,所述内侧延伸部从所述窗主体的边缘朝所述面板安装孔的边缘延伸,位于所述箱体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面板还包括凸缘,所述凸缘从所述面板安装孔的边缘朝所述滚筒所在的方向延伸,
所述凸缘位于所述外侧延伸部和所述内侧延伸部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窗包括窗流路,所述窗流路位于所述内侧延伸部和所述外侧延伸部之间,防止流入到所述面板安装孔的异物朝所述控制电路基板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窗流路设置在所述窗主体的上侧,朝所述窗主体的侧方向引导流入到所述面板安装孔的异物。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延伸部和所述内侧延伸部与所述窗主体一体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基板支撑部,所述基板支撑部位于所述箱体的内部,结合于所述安装面板,支撑所述控制电路基板。
14.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中,包括:
箱体,具有形成有面板投入口和面板安装孔的安装面板;
滚筒,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容纳衣物,具有与所述面板投入口连通的滚筒投入口;
控制电路基板,位于所述箱体的内部;
信息输出部,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基板,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显示由所述控制电路基板控制的信息;以及
窗,包括窗主体和内侧延伸部,所述窗主体位于所述面板安装孔,所述内侧延伸部从所述窗主体的边缘朝所述面板安装孔的边缘延伸,位于所述箱体的内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延伸部从所述窗主体的上侧面朝上部延伸。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侧延伸部位于所述箱体的内部的状态下,所述窗主体从所述箱体的外部朝所述滚筒移动,从而所述窗结合到所述安装面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窗包括窗结合部,所述窗结合部从所述窗主体朝所述滚筒所在的方向延伸,使所述窗主体结合到所述安装面板。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面板还包括结合筋,所述结合筋从所述面板安装孔的边缘朝所述滚筒延伸,支撑所述窗主体,
所述窗结合部结合于所述结合筋。
CN202280058689.6A 2021-06-28 2022-06-17 衣物处理装置 Pending CN1178818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083897A KR20230001232A (ko) 2021-06-28 2021-06-28 의류처리장치
KR10-2021-0083897 2021-06-28
PCT/KR2022/008618 WO2023277416A1 (ko) 2021-06-28 2022-06-17 의류처리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81831A true CN117881831A (zh) 2024-04-12

Family

ID=84692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58689.6A Pending CN117881831A (zh) 2021-06-28 2022-06-17 衣物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4365358A1 (zh)
KR (1) KR20230001232A (zh)
CN (1) CN117881831A (zh)
AU (1) AU2022304421A1 (zh)
WO (1) WO202327741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117737A (ko) 2004-06-11 2005-12-15 주식회사 팬택 음향의 세기에 의한 발광 제어 장치 및 음향의 세기에의한 발광 제어 기능을 갖는 휴대용 단말기
WO2012141410A2 (ko) 2011-04-14 2012-10-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세탁 방법
KR101704418B1 (ko) * 2012-04-12 2017-02-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컨트롤 패널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세탁기
CN103441011B (zh) * 2013-08-27 2016-08-24 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操作面板及洗衣机
WO2018086940A1 (en) * 2016-11-08 2018-05-17 Arcelik Anonim Sirketi A laundry treatment appliance comprising an improved control panel assembly
CN207047541U (zh) * 2017-08-22 2018-02-27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显示屏防水结构及洗衣机
CN111691125B (zh) * 2019-03-12 2023-12-15 佛山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及其显示模块的安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77416A1 (ko) 2023-01-05
AU2022304421A1 (en) 2024-01-18
EP4365358A1 (en) 2024-05-08
KR20230001232A (ko) 2023-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881831A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117897528A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117881832A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117940628A (zh) 衣物处理装置
KR20230001231A (ko) 의류처리장치
WO2017043010A1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CN118056043A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117881833A (zh) 衣物处理装置
EP4365352A1 (en) Interface and clothing treatment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interface
EP4365353A1 (en) Interface and laundry trea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interface
WO2015151452A1 (ja) 洗濯機
US20040154347A1 (en) Washing machine
CN117881828A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117881829A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216962388U (zh) 一种控制面板的安装结构及洗碗机
CN216962389U (zh) 一种控制面板的安装结构及洗碗机
KR102629009B1 (ko) 세탁기
US20240117554A1 (en) Mounting assembly for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within an appliance control panel
US11547001B2 (en) Consumer appliance and touch panel interface
KR20230085813A (ko) 의류처리장치
KR20230001312A (ko) 의류처리장치
KR20230085814A (ko) 인터페이스 및 인터페이스가 구비된 의류처리장치
KR20040073774A (ko) 세탁기의 인쇄회로기판 마운팅 구조
KR20180033482A (ko) 세탁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