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78417A - 一种锂离子半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离子半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78417A
CN117878417A CN202311794739.XA CN202311794739A CN117878417A CN 117878417 A CN117878417 A CN 117878417A CN 202311794739 A CN202311794739 A CN 202311794739A CN 117878417 A CN117878417 A CN 1178784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ion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solid battery
semi
ion sem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9473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劲
郑见杰
刘聪
靳士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Space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CETC 18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Space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CETC 18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Space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CETC 18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Tianjin Space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9473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784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784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784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半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S1.将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溶液涂敷在正极片和负极片上,或只涂在隔膜表面,烘干;S2.将步骤S1所得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制成电芯;S3.向所得电芯中注入电解液,封口,加压升温至60℃‑90℃及400‑1000MPa使得凝胶电解质涂层与正、负极极片粘接,降温,静置,即得锂离子半固态电池;S4将锂离子半固态电池充电进行预化成、化成、老化,筛选后得到正常应用的锂离子半固态电池。本发明使用的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于高速搅拌且导热优良的反应釜中可控聚合制备,可以稳定的控制聚合物聚合过程中的副反应,且控制分子量分布,使得半固态电池的凝胶电解质结构均一、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锂离子半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非交联凝胶电解质的锂离子半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商用锂离子二次电池一般均采用液态电解液,其电芯只能吸附一部分电解液,存在大量游离电解液,游离电解液中的主要成分为大量的易燃、易泄露的有机碳酸酯小分子溶剂,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通过将固态电解质或半固态电解质应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替代液态电解质,从而有效解决电解质漏液及挥发的问题。
一般半固态/固态电解质可以分为有机聚合物电解质和无机固体电解质,具体可以细分为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聚电解质、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和无机电解质。目前固态电解质存在内阻过高等问题,尚未有大容量可商用电池问世,故凝胶电解质是目前解决电解质漏液及挥发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目前常规的凝胶电解质尤其是原位聚合而成的凝胶电解质制备的电池很难达到液态电解质的电性能水平,主要原因在于原位聚合制备凝胶电解质时,因为工艺的限制,难以实现均匀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分子链长度分布较宽,聚合物结构不均一,锂离子传输路径受阻;电池极片上原位聚合会出现引发剂产生的自由基攻击电芯中活性材料,使得活性材料失效,电池内阻增大,导致性能衰减较快。因此,提供一种凝胶电解质聚合均一、电化学性能优异的半固态电池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锂离子半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锂离子半固态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溶液涂敷在正极片和负极片上,或只涂在隔膜表面,烘干;
S2.将步骤S1所得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制成电芯;
S3.向所得电芯中注入电解液,封口,加压升温至60℃-90℃及400-1000MPa使得凝胶电解质涂层与正、负极极片粘接,降温,静置,即得锂离子半固态电池;
S4.将锂离子半固态电池充电进行预化成、化成、老化,筛选后得到正常应用的锂离子半固态电池。
所述步骤S1中,涂敷的方法为凹版、转移、挤压或喷涂;烘干的温度为60℃-100℃。
所述步骤S2中,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通过叠片或卷绕方式制成电芯。
所述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材料为侧基磺化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热塑性弹性体,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Mn为10~600kg/mol;Mw/Mn为1.01~5.0;以嵌段共聚物分子链为基准,SIBS中苯乙烯结合质量含量为40%~45%,中间嵌段异丁烯结合质量含量为55%~60%;SEBS中苯乙烯结合质量含量为40%~45%,中间嵌段乙烯结合质量含量为5%~55%,丁烯结合质量含量为5%~55%;磺酸基团与苯乙烯结构单元的摩尔百分比为15%~98%。
所述侧基磺化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热塑性弹性体为SEBS、SIBS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溶解在1,2二氯乙烷中,制成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溶液,其浓度为1~100g/L;
B.向步骤A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溶液加入官能化试剂,官能化试剂为浓硫酸、乙酰硫酸、丙酰硫酸、发烟硫酸、三氧化硫、氯磺酸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磺化反应;
C.磺化反应后,加入醇类化合物终止反应;
D.向步骤C磺化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溶液加入溶液体积1~3倍的己烷,使磺化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从溶液中沉淀;静置后倒掉上层清液,使用乙醇反复清洗后,45℃下真空干燥24h即可得到干燥洁净的固体磺化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
所述B中,磺化温度和时间,取决于聚合物的磺化程度,通常在30~70℃下反应1~24h;C中醇类化合物为甲醇、乙醇或异丙醇。
使用溶剂在30~100℃溶解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制备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30%的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溶液;溶剂为单一或混合有机介质或含水的混合介质。
所述溶剂为水与异丙醇任意比例的混合溶液或N,N-二甲基乙酰胺。
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锂离子半固态电池。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技术效果:
1、本发明使用的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可为商用成品,于高速搅拌且导热优良的反应釜中可控聚合制备,可以稳定的控制聚合物聚合过程中的副反应,且控制分子量分布,使得半固态电池的凝胶电解质结构均一、稳定。同时避免其他凝胶电解质在电池内部原位聚合时引发剂或聚合物单体与电池活性物质发生反应,且残余未反应完全的引发剂或聚合物单体。
2、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通过自身的氢键作用即可形成可逆的非共价键交联结构,不需使用交联剂形成交联,减少向电池中添加的杂质。
3、通过官能化反应引入的磺酸基团作为离子传导基团可以显著提升凝胶电解质的离子传导能力,降低电池内阻。
4、官能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上未磺化的聚异丁烯链段或聚乙烯-丁烯链段具有较强的氢键作用,与正负极中的粘结剂具有相似的粘结作用,通过热压作用可以实现凝胶电解质与正负极极片表面的粘接。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的一种锂离子半固态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溶液涂敷在正极片和负极片上,或只涂在隔膜表面,烘干;
S2.将步骤S1所得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制成电芯;
S3.向所得电芯中注入电解液,封口,加压升温至60℃-90℃及400-1000MPa使得凝胶电解质涂层与正、负极极片粘接,降温,静置,即得锂离子半固态电池;
S4.将锂离子半固态电池充电进行预化成、化成、老化,筛选后得到正常应用的锂离子半固态电池。
所述步骤S1中,涂敷的方法为凹版、转移、挤压或喷涂;烘干的温度为60℃-100℃。
所述步骤S2中,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通过叠片或卷绕方式制成电芯。
所述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材料为侧基磺化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热塑性弹性体,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Mn为10~600kg/mol;Mw/Mn为1.01~5.0;以嵌段共聚物分子链为基准,SIBS中苯乙烯结合质量含量为40%~45%,中间嵌段异丁烯结合质量含量为55%~60%;SEBS中苯乙烯结合质量含量为40%~45%,中间嵌段乙烯结合质量含量为5%~55%,丁烯结合质量含量为5%~55%;磺酸基团与苯乙烯结构单元的摩尔百分比为15%~98%。
所述侧基磺化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热塑性弹性体为SEBS、SIBS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溶解在1,2二氯乙烷中,制成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溶液,其浓度为1~100g/L;
B.向步骤A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溶液加入官能化试剂,官能化试剂为浓硫酸、乙酰硫酸、丙酰硫酸、发烟硫酸、三氧化硫、氯磺酸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磺化反应;
C.磺化反应后,加入醇类化合物终止反应;
D.向步骤C磺化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溶液加入溶液体积1~3倍的己烷,使磺化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从溶液中沉淀;静置后倒掉上层清液,使用乙醇反复清洗后,45℃下真空干燥24h即可得到干燥洁净的固体磺化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
所述B中,磺化温度和时间,取决于聚合物的磺化程度,通常在30~70℃下反应1~24h;C中醇类化合物为甲醇、乙醇或异丙醇。
使用溶剂在30~100℃溶解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制备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30%的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溶液;溶剂为单一或混合有机介质或含水的混合介质。
所述溶剂为水与异丙醇任意比例的混合溶液或N,N-二甲基乙酰胺。
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锂离子半固态电池。
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实验步骤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常规实验步骤的操作或条件即可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试剂产品。
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磺化程度的测试采用核磁共振(1H NMR)测试,采用BrukerAvance 400MHz液体核磁共振谱仪,四氢呋喃/正己醇混合溶剂溶解,插入氘代水外标管,室温下进行测试。通过特征峰面积,即可计算得到聚合物中磺化程度。
实施例1
一种半固态锂离子电池,包括电芯和凝胶电解质,所述电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间隔于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所述隔膜表面两侧均设置有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涂层;
所述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制备磺化试剂:氮气保护和-5℃下向反应瓶中加入1680mL二氯乙烷(DCE)、220mL乙酸酐,温度稳定后缓慢加入浓硫酸100mL到反应瓶中,反应30min后,得到乙酰硫酸溶液。
S2.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的制备:氮气保护下向另一反应瓶中加入100gSEBS(Mn:186kg/mol;Mw/Mn:1.06)(Mn为数均分子量,Mw为重均分子量,Mw/Mn表征分子量分布),2000mL DCE,在55℃下溶解,得到SEBS溶液。在上述SEBS溶液中加入2000mL上述乙酰硫酸溶液,于55℃下反应4h后,加入200mL的甲醇终止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1000mL乙醇与1000mL异丙醇抽滤,去除不溶性杂质。向反应溶液中缓慢滴入6000mL己烷溶液进行沉淀,过滤时反复用乙醇洗涤,45℃下真空干燥24h后得到纯净的固体磺化SEBS,样品磺化官能度(磺酸基团与苯乙烯结构单元的摩尔比)经核磁氢谱表征,测试得到结果为75.8%。
S3.称取100g上述磺化SEBS,加入900g水醇溶液(水:异丙醇=50wt%:50wt%)中,在80℃下溶解,得到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溶液(10wt%)。
所述半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制备正极片:将NCM811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炭黑(sp)、导电剂碳纳米管、粘结剂聚偏氟乙烯按质量比96:2:0.5:1.5混合均匀制成正极浆料,将正极浆料涂布在集流体铝箔的一面上,在120℃下烘干收卷后,再在铝箔另一面按上述方法进行正极浆料涂布和干燥,然后将制备出的铝箔双面涂有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极片进行冷压处理;进行切边、裁片后,制成锂离子电池正极片;
S2.制备负极片:将硅碳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剂sp、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粘结剂丁苯橡胶按质量比96:1.5:1.0:1.5制成负极浆料,涂布在集流体铜箔上并在105℃下烘干收卷后,再在铜箔另一面按上述方法进行负极浆料涂布和干燥,然后将制备出的铜箔双面涂有负极活性物质层的极片进行冷压处理得到负极片;S3.在隔膜表面两侧设置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涂层:将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溶液涂覆于厚度为12μm的PE基膜,烘干温度为85℃,烘干后隔膜两侧厚度方向任一侧的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涂层的涂覆面厚度均为5μm;进行裁切后制成总厚度为22μm的锂离子电池隔膜;
S4.制备电芯:将上述正极片、设置有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涂层的隔膜和负极片叠片得到电芯,电芯容量约为20Ah,隔膜位于相邻的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正极以铝极耳超声焊接引出,负极以铜镀镍极耳超声焊接引出;
S5.制备电池:将步骤S5所得电芯置于铝塑包装袋中,烘烤后注入电解液,封口,升温至80℃加压热压10min,降温至室温后,预化成,化成,老化,筛选即得所述半固态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2
一种半固态锂离子电池,包括电芯和凝胶电解质,所述电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间隔于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所述隔膜表面两侧均设置有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涂层;
所述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制备磺化试剂:氮气保护和-5℃下向反应瓶中加入1680mL二氯乙烷(DCE)、220mL乙酸酐,温度稳定后缓慢加入浓硫酸100mL到反应瓶中,反应30min后,得到乙酰硫酸溶液。
S2.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的制备:氮气保护下向另一反应瓶中加入100gSIBS(Mn:56.5kg/mol;Mw/Mn:1.33),2000mL DCE,在55℃下溶解,得到SIBS溶液。在上述SIBS溶液中加入2000mL上述乙酰硫酸溶液,于55℃下反应4h后,加入200mL的甲醇终止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1000mL乙醇与1000mL异丙醇抽滤,去除不溶性杂质。向反应溶液中缓慢滴入6000mL己烷溶液进行沉淀,过滤时反复用乙醇洗涤,45℃下真空干燥24h后得到纯净的固体磺化SIBS,样品磺化官能度经核磁氢谱表征,测试得到结果为76.9%。
S3.称取100g上述SSIBS,加入900g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在80℃下溶解,得到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溶液(10wt%)。
所述半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制备正极片:将NCM811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炭黑(sp)、导电剂碳纳米管、粘结剂聚偏氟乙烯按质量比96:2:0.5:1.5混合均匀制成正极浆料,将正极浆料涂布在集流体铝箔的一面上,在120℃下烘干收卷后,再在铝箔另一面按上述方法进行正极浆料涂布和干燥,然后将制备出的铝箔双面涂有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极片进行冷压处理;进行切边、裁片后,制成锂离子电池正极片,活性物质含量为,密度为;
S2.制备负极片:将硅碳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剂sp、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粘结剂丁苯橡胶按质量比96:1.5:1.0:1.5制成负极浆料,涂布在集流体铜箔上并在105℃下烘干收卷后,再在铜箔另一面按上述方法进行负极浆料涂布和干燥,然后将制备出的铜箔双面涂有负极活性物质层的极片进行冷压处理得到负极片,活性物质含量为,密度为;
S3.在隔膜表面两侧设置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涂层:将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溶液涂覆于厚度为12μm的PE基膜,烘干温度为85℃,烘干后隔膜两侧厚度方向任一侧的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涂层的涂覆面厚度均为5μm;进行裁切后制成总厚度为22μm的锂离子电池隔膜;
S4.在负极片上设置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涂层:然后将制备好的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溶液通过转移涂布机在负极片的两侧表面的负极活性物质层上均进行二次涂布,烘干温度为85℃,负极片厚度方向任一侧的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涂层的厚度均为5μm;进行切边、裁片后制成总厚度为102μm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片;
S5.在正极片上设置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涂层:然后将制备好的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溶液通过转移涂布机在正极片的两侧表面的正极活性物质层上均进行二次涂布,烘干温度为85℃,正极片厚度方向任一侧的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涂层的厚度均为5μm;进行切边、裁片后制成总厚度为102μm的锂离子电池正极片;
S6.制备电芯:将上述正极片、设置有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涂层的隔膜和负极片叠片得到电芯,电芯容量约为20Ah,隔膜位于相邻的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正极以铝极耳超声焊接引出,负极以铜镀镍极耳超声焊接引出;
S7.制备电池:将步骤S6所得电芯置于铝塑包装袋中,烘烤后注入电解液,封口,升温至80℃加压热压10min,降温至室温后,预化成,化成,老化,筛选即得所述半固态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隔膜两侧表面使用实施例2中制备的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溶液,其余均与实施例2相同,制得半固态锂离子电池。
对比例1
本对比例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隔膜表面不设置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涂层,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制得半固态锂离子电池。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为使用原位聚合的半固态锂离子电池,包括电芯和原位聚合的凝胶电解质。
所述电芯与实施例1中制备电芯相比,除隔膜表面不设置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涂层,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所述原位聚合凝胶电解质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中制备全电池相比,仅在注液过程中有所区别。具体步骤包括。在注液过程中加注可原位聚合的电解质,常温浸润48h后,70°高温引发原位聚合1h后,再进行预化成及后续步骤。其中原位聚合的凝胶部分使用的单体为PEGDA(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MMA(甲基丙烯酸甲酯),引发剂为二苯甲酮,偶联剂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与电解液的配比为3wt%:1wt%:0.05wt%:1wt%,电解液组分与实施例1中电解液组分相同。
性能测试:对上述实施例制得的半固态锂离子电池和对比例进行以下测试:
比容量测试:0.5C恒压恒流至0.05C进行满充至4.2V,在0.5C下进行放电至2.5V,得到放电容量;放电容量再除以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活性物质为正极活性层中除导电剂、粘结剂外的物质,如对于实施例1来说,正极活性
首效测试:预化成及化成过程中,首次充电过程中充电至4.2V容量加和为充电容量,然后首次4.2V放电至2.5V得到放电容量,放电容量比上充电容量即为首效。
交流内阻测试:0.5C恒压恒流至0.05C充至3.5V,在此荷电状下使用交流内阻仪以1000hz的频率测试交流内阻。
直流内阻测试:0.5C恒压恒流至0.05C进行满充至4.2V,在0.5C下进行放电24min,以1C下放电30s,用0.5C放电结束时的电压减去1C放电5s后的电压的值,得到电压差值,然后电压差值除以放电电流差值即可得到直流内阻。
电池循环寿命测试:循环测试制度为0.5C恒压恒流至0.05C进行满充至4.2V,在0.5C下进行放电至3V,一直循环到电池容量衰减到初始值的80%。
上述测试的结果见表1。
表1实施例和对比例的电性能测试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3的半固态电池具有良好的电性能。
实施例1-3与对比例1的比容量、首效和直流内阻的性能十分接近,而交流内阻有所降低,说明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涂层对电池活性物质的影响较小,同时其导电性能改善了电池内部阻抗;而对比例2与对比例1的比容量、首效、交流内阻的性能均有一定的差距,这是由于聚合形成凝胶电解质时产生的副反应影响了活性物质,同时因为凝胶组分不能导电致使交流阻抗上升。同时凝胶电解质均改善了电池寿命,硅碳体系循环过程中体积变化较大,凝胶可以起到一定的支撑与缓冲作用,有利于增加电池的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锂离子半固态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溶液涂敷在正极片和负极片上,或只涂在隔膜表面,烘干;
S2.将步骤S1所得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制成电芯;
S3.向所得电芯中注入电解液,封口,加压升温至60℃-90℃及400-1000MPa使得凝胶电解质涂层与正、负极片粘接,降温,静置,即得锂离子半固态电池;
S43将锂离子半固态电池充电进行预化成、化成、老化,筛选后得到正常应用的锂离子半固态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半固态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涂敷的方法为凹版、转移、挤压或喷涂;烘干的温度为60℃-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半固态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通过叠片或卷绕方式制成电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半固态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材料为侧基磺化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热塑性弹性体,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Mn为10~600kg/mol;Mw/Mn为1.01~5.0;以嵌段共聚物分子链为基准,SIBS中苯乙烯结合质量含量为40%~45%,中间嵌段异丁烯结合质量含量为55%~60%;SEBS中苯乙烯结合质量含量为40%~45%,中间嵌段乙烯结合质量含量为5%~55%,丁烯结合质量含量为5%~55%;磺酸基团与苯乙烯结构单元的摩尔百分比为15%~9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锂离子半固态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基磺化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热塑性弹性体为SEBS、SIBS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锂离子半固态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溶解在1,2二氯乙烷中,制成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溶液,其浓度为1~100g/L;
B.向步骤A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溶液加入官能化试剂,官能化试剂为浓硫酸、乙酰硫酸、丙酰硫酸、发烟硫酸、三氧化硫、氯磺酸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磺化反应;
C.磺化反应后,加入醇类化合物终止反应;
D.向步骤C磺化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溶液加入溶液体积1~3倍的己烷,使磺化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从溶液中沉淀;静置后倒掉上层清液,使用乙醇反复清洗后,45℃下真空干燥24h即可得到干燥洁净的固体磺化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锂离子半固态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中,磺化温度和时间,取决于聚合物的磺化程度,通常在30~70℃下反应1~24h;C中醇类化合物为甲醇、乙醇或异丙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锂离子半固态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溶剂在30~100℃溶解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制备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30%的磺化苯乙烯类热塑弹性体溶液;溶剂为单一或混合有机介质或含水的混合介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锂离子半固态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水与异丙醇任意比例的混合溶液或N,N-二甲基乙酰胺。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锂离子半固态电池。
CN202311794739.XA 2023-12-25 2023-12-25 一种锂离子半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78784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94739.XA CN117878417A (zh) 2023-12-25 2023-12-25 一种锂离子半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94739.XA CN117878417A (zh) 2023-12-25 2023-12-25 一种锂离子半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78417A true CN117878417A (zh) 2024-04-12

Family

ID=90580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94739.XA Pending CN117878417A (zh) 2023-12-25 2023-12-25 一种锂离子半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7841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57360B (zh) 一种水性粘结剂及二次电池
CN109565016B (zh) 非水系二次电池多孔膜用组合物、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多孔膜及非水系二次电池
TWI424608B (zh) 蓄電池電極用黏合劑組成物,蓄電池電極用漿體,及蓄電池電極
Sun et al. Poly (methyl methacrylate–acrylonitrile–ethyl acrylate) terpolymer based gel electrolyte for LiNi0. 5Mn1. 5O4 cathode of high voltage lithium ion battery
EP1868260B1 (en) Organic solid electrolyte and secondary battery containing the same
RU2388088C1 (ru) Новый полимерный электролит и электрохим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WO2021147295A1 (zh) 电池用粘合剂、锂离子电池负极片以及锂离子电池
CN111533851A (zh) 一种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
WO2001018892A1 (en) Binder for use in electrolyte of lithium ion secondary cell and use thereof
WO2022160845A1 (zh) 锂离子电池正极水性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00033B (zh) 一种负极粘结剂及其应用
TWI740390B (zh) 能量儲存裝置
CN101381429B (zh) 自支撑的锂离子电池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其专用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3125545A1 (zh) 一种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
CN110128650B (zh) 一种导电聚合物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611120A (zh) 单离子导体聚合物全固态电解质及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
US20230121093A1 (en) Binder composition for secondary battery
JP2023530929A (ja) 二次電池用バインダ組成物
JP7207311B2 (ja) 電気化学素子機能層用組成物、電気化学素子用機能層および電気化学素子
CN111224184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固体电解质界面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7878417A (zh) 一种锂离子半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73762A (zh) 一种离子液体/聚乙二醇修饰的氨基化石墨烯/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6525935B (zh) 聚合物电解质预聚液、聚合物电解质及电化学装置
CN112920354B (zh) 嵌段聚合物和锂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1254157A1 (en) Slurry composition for flexible electrode in secondary batte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