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64294A - 一种防撞击保护的电子后拨装置及人力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撞击保护的电子后拨装置及人力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64294A
CN117864294A CN202410192883.4A CN202410192883A CN117864294A CN 117864294 A CN117864294 A CN 117864294A CN 202410192883 A CN202410192883 A CN 202410192883A CN 117864294 A CN117864294 A CN 1178642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vot pin
base
assembly
electronic rear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928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春生
柯金辉
周慧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Blueprint Sport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Blueprint Sport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Blueprint Sport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Blueprint Sport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9288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642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642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642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撞击保护的电子后拨装置及人力车辆,电子后拨装置安装与车架上,包括基座、活动组件、外连杆和驱动组件且通过四个枢销枢接构造为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基座固定附接与车架上;驱动组件绕对应的枢销相对基座旋转驱动,并连动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进行运动以实现换挡;驱动组件和基座的枢接处构造有缓冲件,驱动组件和基座通过缓冲件可动力传递地连接,缓冲件对角位置的枢销上构造有回位件,所述回位件可动力传递地连接于相邻的枢销;本发明的缓冲件和回位件能够在电子后拨装置受到外部撞击时将外力进行缓冲并传递至基座,从而防止运动变形导致变档。

Description

一种防撞击保护的电子后拨装置及人力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撞击保护的电子后拨装置及人力车辆。
背景技术
如山地车等具有变速功能的人力车辆,其变速主要通过电子指拨器控制电子后拨装置进行运动并带动链条于变速齿轮盘的多个不同直径的链轮之间位移切换,达到换档变速的目的。
现有电子后拨装置通常采用了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的运动原理实现换档变速的过程;但电子后拨装置在骑行剧烈震动或受到外部撞击时容易发生运动,从而导致误变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撞击保护的电子后拨装置及人力车辆,旨在解决现有电子后拨装置在骑行剧烈震动或受到外部撞击时容易发生运动,从而导致误变档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防撞击保护的电子后拨装置,安装与车架上,包括基座、活动组件、外连杆和驱动组件且通过四个枢销枢接构造为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所述电子后拨装置通过所述基座固定附接与车架上;所述驱动组件绕对应的枢销相对基座旋转驱动,并连动所述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进行运动以实现换挡;
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和基座的枢接处构造有缓冲件,所述驱动组件和基座通过所述缓冲件可动力传递地连接,所述缓冲件构造成能够在电子后拨装置受到外部撞击时,由所述驱动组件将外部撞击力经由缓冲件进行缓冲并传递至所述基座;
其中,所述缓冲件对角位置的枢销上构造有回位件,所述回位件可动力传递地连接于相邻的枢销,所述回位件构造成能够在电子后拨装置受到外部撞击时,由所述回位件施力抵抗外部撞击力的导致的运动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一外枢销和第一内枢销;所述活动组件的一侧设有第二外枢销和第二内枢销;所述外连杆和驱动组件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外枢销和第一内枢销;所述外连杆和驱动组件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外枢销和第二内枢销;
其中,所述缓冲件包括稳定扭簧,所述稳定扭簧套装于所述第一内枢销,所述稳定扭簧的一端弹性臂与所述驱动组件可动力传递地连接,所述稳定扭簧的另一端弹性臂与所述基座可动力传递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件还包括摆臂,所述摆臂构造为随所述驱动组件同步旋转摆动,所述摆臂套装于第一内枢销,所述稳定扭簧的一端弹性臂压装于所述摆臂。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的内侧设有容纳槽,所述第一内枢销设置于容纳槽中以使所述摆臂位于所述容纳槽中;所述容纳槽的槽壁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配置于所述摆臂的旋转路径中以限制所述摆臂的旋转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回位件包括套装在第二外枢销上的回位扭簧,所述回位扭簧弹性抵接并施力于所述第二内枢销上;所述稳定扭簧的回位方向与所述回位扭簧的回位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后拨装置还包括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安装于所述容纳槽的一侧并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所述基座上沿所述容纳槽的一侧方向延伸设置有防护部,所述防护部与所述电控组件的外部部分重叠。
进一步地,所述电控组件包括控制盒组件和电池件,所述控制盒组件嵌装于所述容纳槽的一侧内部,所述电池件卡装于所述容纳槽的一侧且与所述控制盒组件电连接;所述防护部与所述电池件的外部部分重叠。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部与所述电池件部分重叠,且重叠表面积占电池件的表面积的1/5~1/2。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的外壳包括盖合连接的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构造为金属件,所述下壳构造为塑料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人力车辆,其中: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子后拨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撞击保护的电子后拨装置及人力车辆,防撞击保护的电子后拨装置安装与车架上,电子后拨装置包括包括基座、活动组件、外连杆和驱动组件且通过四个枢销枢接构造为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基座固定附接与车架上;驱动组件绕对应的枢销相对基座旋转驱动,并连动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进行运动以实现换挡;驱动组件和基座的枢接处构造有缓冲件,驱动组件和基座通过缓冲件可动力传递地连接,缓冲件对角位置的枢销上构造有回位件,所述回位件可动力传递地连接于相邻的枢销;本发明实施例的缓冲件和回位件能够在电子后拨装置受到外部撞击时将外力进行缓冲并传递至基座,从而防止运动变形导致变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后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后拨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3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缓冲件和弹性件的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座和电控组件的一个视角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座和电控组件的另一个视角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组件内部的驱动原理结构图。
图中标识说明:
1、基座;11、基座主体;111、第一外枢销;112、第一内枢销;113、容纳槽;1131、限位部;114、摆臂;115、稳定扭簧;12、安装部;13、防护部;14、弹性卡扣;15、定位口;
2、活动组件;21、第二外枢销;22、第二内枢销;23、枢接部;24、回位扭簧;
3、外连杆;
4、驱动组件;41、上壳;42、下壳;43、电控齿轮件;
5、链条引导件;
6、电控组件;61、控制盒组件;611、插针;62、电池件;621、电池外壳;622、电池本体;623、卡口;624、定位部;625、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结合图1-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撞击保护的电子后拨装置,安装与车架上,包括基座主体11、活动组件2、外连杆3和驱动组件4且通过四个枢销枢接构造为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电子后拨装置通过基座主体11固定附接与车架上;驱动组件4绕对应的枢销相对基座主体11旋转驱动,并连动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进行运动以实现换挡;其中,驱动组件4和基座主体11的枢接处构造有缓冲件,驱动组件4和基座主体11通过缓冲件可动力传递地连接,缓冲件构造成能够在电子后拨装置受到外部撞击时,由驱动组件4将外部撞击力经由缓冲件进行缓冲并传递至基座主体11;缓冲件对角位置的枢销上构造有回位件,回位件可动力传递地连接于相邻的枢销,回位件构造成能够在电子后拨装置受到外部撞击时,由回位件施力抵抗外部撞击力的导致的运动变形。
本实施例中,活动组件2构造为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的输出端,活动组件2上设置枢接部23并枢接有链条引导件5,链条引导件5与车架上的变速齿轮盘传动连接,驱动组件4内置电控齿轮件43(参考图8)与对应的枢销连接,驱动组件4通过电控齿轮件43绕对应的枢销旋转运动,从而驱动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并连动链条引导件5在变速齿轮盘的不同链轮上进行运动切换,从而实现换挡;因此,在驱动组件4和基座主体11的枢接处构造有缓冲件,当电子后拨装置在骑行剧烈震动或受到外部撞击时,通过缓冲件对外部震动力和撞击力进行缓冲并传递至基座主体11,可以降低驱动组件4的运动变形,即降低了四边形连杆机构运动变形,进而可以有效防止链条引导件5在变速齿轮盘发生运动而导致的变档。
本实施例中,将回位件设置于缓冲件的对角位置,可使得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受到的外力进行分散,避免受到的外力集中在一处;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四边形连杆机构运动变形以防止变档。
本实施例的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的构造中,在基座主体11上设有第一外枢销111和第一内枢销112;活动组件2的一侧设有第二外枢销21和第二内枢销22;外连杆3和驱动组件4的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外枢销111和第一内枢销112;外连杆3和驱动组件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二外枢销21和第二内枢销22;从而构造成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
结合图3-5,在一实施例中,缓冲件包括稳定扭簧115,稳定扭簧115套装于第一内枢销112,稳定扭簧115的一端弹性臂与驱动组件4可动力传递地连接,稳定扭簧115的另一端弹性臂与基座主体11可动力传递地连接。
本实施例采用扭簧结构,结构简单且更适用,稳定扭簧115套装于第一内枢销112不占据额外的空间,稳定扭簧115两端的弹性臂分别与驱动组件4和基座主体11进行可动力传递地连接,当受到震动和撞击时,稳定扭簧115受力进行弹性缓冲以实现防撞保护;当受到大力的震动和撞击时,稳定扭簧115两端可以被拉开实现进一步保护,降低受力对驱动组件4内部的电控齿轮件43造成损坏。
在一实施例中,缓冲件还包括摆臂114,摆臂114构造为随驱动组件4同步旋转摆动,摆臂114套装于第一内枢销112,稳定扭簧115的一端弹性臂压装于摆臂114。
本实施例中,摆臂114可以位于驱动组件4的底部,设置摆臂114的目的是为方便稳定扭簧115的一端弹性臂与驱动组件4进行可动力传递地连接;当骑行剧烈震动导致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发生运动时,摆臂114随驱动组件4同步发生运动并作用于稳定扭簧115,再由稳定扭簧115进行弹性缓冲,从而防止发生运动变档。
在一实施例中,基座主体11的内侧设有容纳槽113,第一内枢销112设置于容纳槽113中以使摆臂114位于容纳槽113中;容纳槽113的槽壁上设有限位部1131,限位部1131配置于摆臂114的旋转路径中以限制摆臂114的旋转角度。
本实施例中,摆臂114随驱动组件4同步发生运动,通过限制摆臂114的旋转角度即可限制驱动组件4的旋转角度,即限制整个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的运动;具体的,在容纳槽113的底壁上设置一凸起结构并形成限位部1131,摆臂114远离第一内枢销112的一端在运动时进行摆动,并在摆动达到运动变档所需的极限位置时抵碰限位部1131,从而实现旋转角度的限位。
在一实施例中,回位件包括套装在第二外枢销21上的回位扭簧24,回位扭簧24弹性抵接并施力于第二内枢销22上;稳定扭簧115的回位方向与回位扭簧24的回位方向一致。
本实施例中,回位扭簧24和稳定扭簧115均具有回位的作用,当受到大力的震动和撞击时,稳定扭簧115和回位扭簧24同时被拉开以实现进一步增强保护,从而进一步降低受力对驱动组件4内部的电控齿轮件43造成损坏。
结合图6和图7,在一实施例中,电子后拨装置还包括电控组件6,电控组件6安装于容纳槽113的一侧并与驱动组件4连接,基座主体11上沿容纳槽113的一侧方向延伸设置有防护部13,防护部13与电控组件6的外部部分重叠。
本实施例中,基座主体11由基座主体11主体和安装部12一体构造而成,安装部12位于基座主体11主体的顶侧,基座主体11通过安装部12沿安装轴线A(车辆横向方向)固定安装于车架,以使整个电子后拨装置稳定的附接在车架上;容纳槽113的一侧构造为便于电控组件6进行安装的空间形状,电控组件6沿平行于自行车后退方向安装于容纳槽113的一侧中后保持稳定,此时电控组件6的大部分结构外露在容纳槽113的一侧外部,因此在基座主体11的外侧和底侧朝上朝向容纳槽113的一侧外部方向(即平行于自行车前进方向)延伸出防护部13,从而对电控组件6外露的部分结构进行防护。需说明的是,未对电控组件6外露的全部结构进行防护是因为电控组件6需要在外部进行拆装维护。
在一实施例中,电控组件6包括控制盒组件61和电池件62,控制盒组件61嵌装于容纳槽113的一侧内部,电池件62卡装于容纳槽113的一侧且与控制盒组件61电连接;防护部13与电池件62的外部部分重叠。
在一实施例中,电控组件6包括控制盒组件61和电池件62,控制盒组件61嵌装于容纳槽113的一侧内部,电池件62卡装于容纳槽113的一侧且与控制盒组件61电连接;防护部13与电池件62的外部部分重叠。
本实施例中,容纳槽113的一侧构造的空间形状可以与控制盒组件61的形状适配,以便于控制盒组件61进行嵌装并通过螺钉进行固定,以确保控制盒组件61的稳定,容纳槽113也有效的对控制盒组件61进行防护,电池件62为控制盒组件61的供电器件,电池件62和控制盒组件61通过分别设置的插口625和插针611进行接触电连接;即电池件62卡装在容纳槽113的一侧时可以与控制盒组件61实现电连接;因此电池件62和控制盒组件61接触电连接的位置更需要加强稳定才能保证稳定的电连接,而防护部13延伸至与电池件62的外部并部分重叠后,正好覆盖到电池件62和控制盒组件61之间接触电连接的位置,从而实现有效的防护以确保电池件62和控制盒组件61的电连接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电池件62包括电池外壳621和电池本体622;电池本体622嵌装于电池外壳621内且仅电池本体622的供电侧能够露出电池外壳621外,电池外壳621卡装于容纳槽113的一侧且使电池本体622的供电侧与控制盒组件61接触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电池外壳621构造为一侧具有插口625的空腔壳体,电池本体622可封装在电池外壳621的空腔内部中且电池本体622的供电侧从电池外壳621的开口中露出;电池本体622的供电侧设置插口625以实现与控制盒组件61的插针611进行电连接;由此,通过电池外壳621对电池本体622进行初步的防护,在配合防护部13对电池外壳621的外部防护,从而有效的增强了对电池本体622的防护,进而实现确保电池本体622和控制盒组件61的电连接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容纳槽113一侧的顶壁构造为弹性卡扣14,容纳槽113一侧的底壁设有定位口15;对应的,电池件62的顶部设有卡口623,电池件62的底部设有定位部624;当电池件62卡装于容纳槽113的一侧时,定位部624卡装于定位口15,弹性卡扣14弹性卡装于卡口623,以限制电池件62在车辆前进方向上脱出。
本实施例中,弹性卡扣14轴连接于容纳槽113一侧的顶部并形成容纳槽113的顶壁,弹性卡扣14可以采用弹性塑料构造而成以实现弹性形变的效果;电池件62卡装于容纳槽113的一侧时,先将电池件62底部的定位部624卡装于容纳槽113一侧的底壁上的定位口15,再将电池件62顶部的卡口623与弹性卡扣14配合,使得弹性卡扣14通过自身的形变卡装在电池件62的卡口623中,从而保持电池件62与控制盒组件61电连接,并限制电池件62在车辆前进方向上脱出。
在一实施例中,防护部13与电池件62部分重叠,且重叠表面积占电池件62的表面积的1/5~1/2。
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4中是内置无线模块以实现信号传输的,而为了增强防护部13的防护效果,防护部13会采用金属结构,若防护部13的重叠面积太小则防护效果不好;如果重叠面积太大则会会影响无线模块的无线信号;因此,本申请通过研究设定了重叠表面积占电池件62的表面积的1/5~1/2。不仅具有好的防护效果,同时也不影响无线模块的无线信号的传输,也方便电池件62进行拆装维护,均起到了较好的兼顾。
在一实施例中,驱动组件4的外壳包括盖合连接的上壳41和下壳42,上壳41构造为金属件,下壳42构造为塑料件。
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4的外壳构造为内连杆功能,需要保证具有足够的强度,因此将上壳41构造为金属件来保证强度,下壳42构造为塑料件则是为了方便留电线口与控制盒组件61电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人力车辆,其中:包括如上的电子后拨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防撞击保护的电子后拨装置,安装与车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活动组件、外连杆和驱动组件且通过四个枢销枢接构造为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所述电子后拨装置通过所述基座固定附接与车架上;所述驱动组件绕对应的枢销相对基座旋转驱动,并连动所述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进行运动以实现换挡;
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和基座的枢接处构造有缓冲件,所述驱动组件和基座通过所述缓冲件可动力传递地连接,所述缓冲件构造成能够在电子后拨装置受到外部撞击时,由所述驱动组件将外部撞击力经由缓冲件进行缓冲并传递至所述基座;
其中,所述缓冲件对角位置的枢销上构造有回位件,所述回位件可动力传递地连接于相邻的枢销,所述回位件构造成能够在电子后拨装置受到外部撞击时,由所述回位件施力抵抗外部撞击力的导致的运动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击保护的电子后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一外枢销和第一内枢销;所述活动组件的一侧设有第二外枢销和第二内枢销;所述外连杆和驱动组件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外枢销和第一内枢销;所述外连杆和驱动组件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外枢销和第二内枢销;
其中,所述缓冲件包括稳定扭簧,所述稳定扭簧套装于所述第一内枢销,所述稳定扭簧的一端弹性臂与所述驱动组件可动力传递地连接,所述稳定扭簧的另一端弹性臂与所述基座可动力传递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撞击保护的电子后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还包括摆臂,所述摆臂构造为随所述驱动组件同步旋转摆动,所述摆臂套装于第一内枢销,所述稳定扭簧的一端弹性臂压装于所述摆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撞击保护的电子后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内侧设有容纳槽,所述第一内枢销设置于容纳槽中以使所述摆臂位于所述容纳槽中;所述容纳槽的槽壁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配置于所述摆臂的旋转路径中以限制所述摆臂的旋转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撞击保护的电子后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位件包括套装在第二外枢销上的回位扭簧,所述回位扭簧弹性抵接并施力于所述第二内枢销上;所述稳定扭簧的回位方向与所述回位扭簧的回位方向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撞击保护的电子后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安装于所述容纳槽的一侧并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所述基座上沿所述容纳槽的一侧方向延伸设置有防护部,所述防护部与所述电控组件的外部部分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撞击保护的电子后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组件包括控制盒组件和电池件,所述控制盒组件嵌装于所述容纳槽的一侧内部,所述电池件卡装于所述容纳槽的一侧且与所述控制盒组件电连接;所述防护部与所述电池件的外部部分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撞击保护的电子后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部与所述电池件部分重叠,且重叠表面积占电池件的表面积的1/5~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击保护的电子后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的外壳包括盖合连接的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构造为金属件,所述下壳构造为塑料件。
10.一种人力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子后拨装置。
CN202410192883.4A 2024-02-21 2024-02-21 一种防撞击保护的电子后拨装置及人力车辆 Pending CN1178642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92883.4A CN117864294A (zh) 2024-02-21 2024-02-21 一种防撞击保护的电子后拨装置及人力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92883.4A CN117864294A (zh) 2024-02-21 2024-02-21 一种防撞击保护的电子后拨装置及人力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64294A true CN117864294A (zh) 2024-04-12

Family

ID=90586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92883.4A Pending CN117864294A (zh) 2024-02-21 2024-02-21 一种防撞击保护的电子后拨装置及人力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6429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01861B (zh) 机电式后拨链器
CN108995758B (zh) 电自行车拨链器
CN210822628U (zh) 自行车后变速器
US10981625B2 (en)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US9950769B2 (en) Electric front derailleur
US11807338B2 (en) Drive unit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and battery holding device of human-powered vehicle
JPS62268778A (ja) フロントスポイラ装置
US6971777B2 (en) Automotive lamp unit incorporating a pivot element supported on the housing
US4436174A (en) Vehicular power unit supporting device
CN117864294A (zh) 一种防撞击保护的电子后拨装置及人力车辆
US4830391A (en) Motor cycle rising rate suspension
JP2001132318A (ja) 車両用開閉体の開閉装置
KR101028729B1 (ko) 차량용 스티어링컬럼
CN117864295A (zh) 一种高防护性电子后拨装置及人力车辆
CN117864293A (zh) 一种电子后拨装置及人力车辆
RU2002130830A (ru)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ый шлем мотоциклиста
CN114906264B (zh) 一种电子拨链器及变速自行车
CN218489735U (zh) 转向装置、转向系统和车辆
CN215025961U (zh) 模型车
CN114684246B (zh) 车辆转向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3677038U (zh) 自行车后变速器
CN118144913A (zh) 一种电子后变速器及骑行设备
JPH05305894A (ja) 自動二輪車用チェーンバッファ
JP2926668B2 (ja) 自転車用リヤディレーラ
CN117719624A (zh) 电子变速器及骑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