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57999A - 终端设备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终端设备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57999A
CN117857999A CN202211206108.7A CN202211206108A CN117857999A CN 117857999 A CN117857999 A CN 117857999A CN 202211206108 A CN202211206108 A CN 202211206108A CN 117857999 A CN117857999 A CN 1178579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terminal device
identifier
preset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0610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永惠
赵元
宋彦斌
王常玲
蔡庆宇
尹瀚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Unicom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Unicom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Unicom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0610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579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57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579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无人机携带应急基站飞行至预设位置后,应急基站发送广播信号,并接收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发送的广播信号对应的响应信号,响应信号中包括终端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根据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和预设设备标识,确定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目标终端设备;在确定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存在目标终端设备时,确定目标终端设备的目标位置。提高了定位终端设备的效率。

Description

终端设备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应急通信终端定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受到自然灾害后,救援现场可能出现电力中断、基站损耗的情况,导致无线通信中断,进而导致救援人员无法及时获取受灾群众的位置。
在相关技术中,通常在救援现场部署定位基站或者测量设备,定位基站或者测量设备可以实时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信息。在定位基站或者测量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信息之后,可以通过GPS定位或者信号强度测试等方式,确定终端设备的位置,进而确定受灾群众的位置。
然而,在上述过程中,部署新的定位基站或者测量设备需要较长时间,导致定位终端设备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定位终端设备效率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检测方法,包括:
无人机携带应急基站飞行至预设位置后,所述应急基站发送广播信号;
接收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广播信号对应的响应信号,所述响应信号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和预设设备标识,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目标终端设备;
在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存在所述目标终端设备时,确定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目标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确定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目标位置,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并控制所述无人机飞行至所述第一位置;
在所述无人机携带所述应急基站飞行至所述第一位置后,获取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第一信号强度;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一位置,确定所述目标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一位置,确定所述目标位置,包括:
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为预设最大值,则将所述第一位置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
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不为所述预设最大值,则更新所述第一位置,直至所述应急基站在更新后的第一位置采集得到的第一信号强度值为所述预设最大值时,将所述第一位置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所述无人机飞行至所述第一位置,包括:
向所述无人机发送飞行指令,所述飞行指令中包括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飞行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飞行至所述第一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和预设设备标识,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目标终端设备,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设备标识的第一标识类型、以及所述预设设备标识的第二标识类型;
若所述第一标识类型和所述第二标识类型相同,则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一设备标识和预设设备标识,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目标终端设备;
若所述第一标识类型和所述第二标识类型不相同,则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标识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标识,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标识和预设设备标识,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目标终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标识的标识类型为所述第二标识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一设备标识和预设设备标识,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目标终端设备,包括: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标识和所述预设设备标识中存在相同的设备标识,则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存在目标终端设备;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标识和所述预设设备标识中不存在相同的设备标识,则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不存在目标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标识和预设设备标识,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目标终端设备,包括: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标识和所述预设设备标识中存在相同的设备标识,则确定所述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存在目标终端设备;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标识和所述预设设备标识中不存在相同的设备标识,则确定所述少一个终端设备中不存在目标终端设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检测装置,包括:发送模块、接收模块、第一确定模块和第二确定模块,其中,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在无人机携带应急基站飞行至预设位置后,发送广播信号;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广播信号对应的响应信号,所述响应信号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和预设设备标识,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目标终端设备;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存在所述目标终端设备时,确定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目标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并控制所述无人机飞行至所述第一位置;
在所述无人机携带所述应急基站飞行至所述第一位置后,获取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第一信号强度;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一位置,确定所述目标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为预设最大值,则将所述第一位置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
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不为所述预设最大值,则更新所述第一位置,直至所述应急基站在更新后的第一位置采集得到的第一信号强度值为所述预设最大值时,将所述第一位置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向所述无人机发送飞行指令,所述飞行指令中包括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飞行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飞行至所述第一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设备标识的第一标识类型、以及所述预设设备标识的第二标识类型;
若所述第一标识类型和所述第二标识类型相同,则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一设备标识和预设设备标识,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目标终端设备;
若所述第一标识类型和所述第二标识类型不相同,则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标识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标识,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标识和预设设备标识,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目标终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标识的标识类型为所述第二标识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标识和所述预设设备标识中存在相同的设备标识,则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存在目标终端设备;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标识和所述预设设备标识中不存在相同的设备标识,则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不存在目标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标识和所述预设设备标识中存在相同的设备标识,则确定所述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存在目标终端设备;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标识和所述预设设备标识中不存在相同的设备标识,则确定所述少一个终端设备中不存在目标终端设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查找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查找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无人机携带应急基站飞行至预设位置后,应急基站可以发送广播信号,并且可以接收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发送的广播信号对应的响应信号,在响应信号中包括终端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根据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和预设设备标识,可以确定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目标终端设备。在确定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存在目标终端设备时,可以确定目标终端设备的目标位置。由于无人机携带的应急基站可以发送广播信号判断是否存在目标终端设备,在确定存在目标终端设备时,再对目标终端设备进行精准定位,无需在救援现场部署定位基站,提高了定位终端设备的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和应急基站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示意图。请参见图1,包括无人机101、应急基站102和救援现场103。应急基站102设置在无人机101上,无人机101可携带应急基站102飞行,应急基站102与无人机101之间可以相互通信。救援现场103可以为受灾区域,救援现场103中可能存在多个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和随身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等。
当需要在救援现场103中搜索指定的终端设备时,无人机101可以携带应急基站102飞行至救援现场103的上空,无人机101在救援现场103的不同区域(例如,图1中所示的区域A、区域B和区域C)悬停,以使应急基站102可以在各个悬停区域搜索指定的终端设备。
下面,结合图2,对无人机和应急基站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和应急基站的示意图。请参见图2,包括无人机201和应急基站202。无人机201包括主控制单元、无人机控制单元。应急基站202包括仿真链路单元、射频收发单元、数据处理单元、经纬度采集单元和高度采集单元等。
主控制单元可以控制应急基站对终端设备进行检测,也可以向无人机控制单元发送飞行指令,以使无人机控制单元控制无人机201的飞行轨迹和悬停位置。
无人机控制单元可以控制无人机201的工作状态,工作状态包括飞行模式和悬停模式。无人机控制单元可以从主控制单元接收飞行指令,并执行飞行指令,以控制无人机201的飞行轨迹、悬停位置和工作状态等。
应急基站202可以建立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采集数据和分析计算,并将分析计算结果输出给主控制单元。仿真链路单元可以输出2G/3G/4G/5G通信信号。射频收发单元可以发送或者接收通信信号,以及建立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数据采集处理单元可以采集终端设备的各类数据。经纬度采集模块可以采集应急基站的经纬度信息。高度采集模块可以采集无人机的高度信息。
在相关技术中,通常在救援现场部署定位基站或者测量设备,定位基站或者测量设备可以实时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信息。在定位基站或者测量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信息之后,可以通过GPS定位或者信号强度测试等方式,确定终端设备的位置,进而确定受灾群众的位置。由于部署新的定位基站或者测量设备需要较长时间,导致定位终端设备的效率较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无人机可以携带应急基站飞行至救援现场的上空,应急基站可以通过发送广播信号判断是否存在目标终端设备,在确定存在目标终端设备时,再对目标终端设备进行精准定位。在上述过程中,无需在救援现场部署定位基站,先对终端设备进行粗粒度检测,再对终端设备进行细粒度定位,提高了定位终端设备的效率。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所示的方法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几个实施例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互相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在不同的实施例中不再重复说明。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请参见图3,该方法可以包括:
S301、无人机携带应急基站飞行至预设位置后,应急基站发送广播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应急基站,也可以为设置在应急基站中的终端设备检测装置。终端设备检测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结合实现。
应急基站可以放置在无人机上,无人机和应急基站之间可以进行通信。可选的,可以先对应急基站和无人机进行绑定操作,以使无人机和应急基站之间可以进行通信。例如,绑定操作可以是指:将应急基站和无人机进行有线连接,或者建立应急基站和无人机之间的无线连接。
在无人机起飞前,主控制单元可以对预设位置进行配置。
可以预先将救援现场划分为至少一个救援区域,每个救援区域有其对应的预设位置。例如,预设位置可以为救援区域的中心位置。可以预先设置飞行路线,飞行路线中包括至少一个预设位置。在无人机携带应急基站飞行至救援现场的上空之前,可以将飞行路线配置在无人机中,以使无人机按照飞行路线进行飞行。
应急基站可以实时进行位置检测,当应急基站检测到位于预设位置之后,应急基站可以发送广播信号。应急基站中设置有仿真链路单元和射频收发单元,应急基站可以通过仿真链路单元生成广播信号,并通过射频收发单元发送广播信号。位于预设位置所对应的救援区域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收到该广播信号。
应急基站的主控制单元接收到预设位置信息后,向无人机控制单元发送飞行指令,无人机执行飞行模式,到达预设位置后,应急基站的射频收发单元向预设位置的终端设备发送广播信息。
S302、接收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发送的广播信号对应的响应信号,响应信号中包括终端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
终端设备位于预设位置所对应的救援区域内。
第一设备标识可以包括手机号码和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Subscriber Identity,IMSI)号等。
应急基站包括射频收发单元,应急基站可以通过射频收发单元接收响应信号。
S303、根据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和预设设备标识,确定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目标终端设备。
预设设备标识是目标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可以包括手机号码和IMSI号。
预设设备标识的标识类型与第一设备标识的标识类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标识类型可以为手机号码类型或者IMSI号类型。例如,第一设备标识可能为手机号码,预设设备标识可能为IMSI号。
目标终端设备为应急基站需要在救援现场定位的终端设备。
S304、在确定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存在目标终端设备时,确定目标终端设备的目标位置。
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确定目标终端设备的目标位置:获取目标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并控制无人机飞行至第一位置;在无人机携带应急基站飞行至第一位置后,获取目标终端设备的第一信号强度;根据第一信号强度和第一位置,确定目标位置。
可以获取目标终端设备的信号强度等信息,并根据信号强度等信息计算目标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
在无人机飞行至第一位置之后,若获取得到的第一信号强度不是预设最大值,说明确定得到第一位置并非目标终端设备的精确位置。在该种情况下,可以更新至少一次第一位置,直至无飞机飞行至第一位置之后,获取得到的第一信号强度为预设最大值时,说明更新后的第一位置与目标终端设备的真实位置非常接近,则可以将第一位置确定为目标终端设备的目标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检测,在无人机携带应急基站飞行至预设位置后,应急基站发送广播信号,并接收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发送的广播信号对应的响应信号,响应信号中包括终端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根据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和预设设备标识,确定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目标终端设备;在确定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存在目标终端设备时,确定目标终端设备的目标位置。在上述过程中,应急基站可以通过发送广播信号判断是否存在目标终端设备,在确定存在目标终端设备时,再对目标终端设备进行精准定位。并且,无需在救援现场部署定位基站,先对终端设备进行粗粒度检测,再对终端设备进行细粒度定位,提高了定位终端设备的效率。
下面,结合图4,对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终端设备检测方法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请参见图4,该方法可以包括:
S401、无人机携带应急基站飞行至预设位置后,应急基站发送广播信号。
S402、接收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发送的广播信号对应的响应信号,响应信号中包括终端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
S401-S402的执行过程可以参见S301-S302的执行过程,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S403、获取第一设备标识的第一标识类型、以及预设设备标识的第二标识类型。
第一标识类型可以为手机号码类型或者IMSI号类型。
第二标识类型可以为手机号码类型或者IMSI号类型。
S404、判断第一标识类型和第二标识类型是否相同。
若是,则执行S405。
若否,则执行S406。
S405、根据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一设备标识和预设设备标识,确定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目标终端设备。
可选的,若至少一个第一设备标识和预设设备标识中存在相同的设备标识,则确定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存在目标终端设备。若至少一个第一设备标识和预设设备标识中不存在相同的设备标识,则确定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不存在目标终端设备。
预设设备标识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针对任意一个预设设备标识,可以分别判断该预设设备标识是否与每个第一设备标识相同,以确定至少一个第一设备标识和预设设备标识中是否存在相同的设备标识。
例如,假设至少一个第一设备标识中包括设备标识1、设备标识2和设备标识3,预设设备标识中包括设备标识2和设备标识4,则可以确定至少一个第一设备标识和预设设备标识中存在相同的设备标识。
S406、确定至少一个第一设备标识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标识。
其中,第二设备标识的标识类型为第二标识类型。
第一设备标识和第二设备标识的标识类型不同。例如,第一设备标识的标识类型为电话号码类型,第二设备标识的标识类型为IMSI类型。或者,第一设备标识的标识类型为IMSI类型,第二设备标识的标识类型为电话号码类型。
针对任意一个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和第二设备标识之间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可以对第一设备标识进行预设运算,以得到对应的第二设备标识。
例如,假设第一设备标识为电话号码,则可以计算该电话号码对应的IMSI,以得到该第一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二设备标识。
S407、根据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标识和预设设备标识,确定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目标终端设备。
可选的,若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标识和预设设备标识中存在相同的设备标识,则确定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存在目标终端设备。若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标识和预设设备标识中不存在相同的设备标识,则确定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不存在目标终端设备。
预设设备标识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针对任意一个预设设备标识,可以分别判断该预设设备标识是否与每个第二设备标识相同,以确定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标识和预设设备标识中是否存在相同的设备标识。
例如,假设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标识中包括设备标识1、设备标识2和设备标识3,预设设备标识中包括设备标识2和设备标识4,则可以确定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标识和预设设备标识中存在相同的设备标识。
S408、获取目标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
应急基站可以获取目标终端设备的信号强度等信息,并根据信号强度等信息计算目标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
应急基站中的数据采集处理单元可以通过信号强度等信息计算出目标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
S409、控制无人机飞行至第一位置。
可选的,应急基站可以向无人机的主控制单元发送该飞行指令,该主控制单元向无人机的无人机控制单元发送该飞行指令,以使无人机控制单元控制无人机飞行至该第一位置。
S410、在无人机携带应急基站飞行至第一位置后,获取目标终端设备的第一信号强度。
第一信号强度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
应急基站中的数据采集处理单元可以获得目标终端设备的第一信号强度。
S411、判断第一信号强度是否为预设最大值。
若是,则执行S412。
若否,则执行S413。
预设最大值是指,在应急基站位于终端设备的正上方,且应急基站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为预设距离时,应急基站采集得到的终端设备的RSRP。
S412、将第一位置确定为目标位置。
S413、则更新第一位置。
可选的,可以重新计算目标终端设备的经纬度信息,将重新计算的经纬度信息确定为第一位置。或者,可以按照预设偏移方向和偏移距离对第一位置进行偏移处理,以得到更新后的第一位置。
S413之后,执行S409。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检测方法,无人机携带应急基站飞行至预设位置后,应急基站发送广播信号,并接收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发送的广播信号对应的响应信号,响应信号中包括终端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获取第一设备标识的第一标识类型、以及预设设备标识的第二标识类型;判断第一标识类型和第二标识类型是否相同,若相同,则根据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一设备标识和预设设备标识,确定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目标终端设备;若不相同,则确定至少一个第一设备标识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标识,根据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标识和预设设备标识,确定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目标终端设备;获取目标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控制无人机飞行至第一位置;在无人机携带应急基站飞行至第一位置后,获取目标终端设备的第一信号强度;判断第一信号强度是否为预设最大值,若是,则将第一位置确定为目标位置;若不是,则更新第一位置,重新控制无人机飞行至第一位置进行判断。在上述过程中,应急基站通过广播信号判断是否存在目标终端设备,确定存在目标终端设备时,再利用获取的目标终端设备的第一信号强度判断目标位置的精确定位。并且,无需在救援现场部署定位基站,先对终端设备进行粗粒度检测,再对终端设备进行细粒度定位,提高了定位终端设备的效率。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5,该终端设备检测装置可以包括发送模块11、接收模块12、第一确定模块13和第二确定模块14,其中,
发送模块11用于,在无人机携带应急基站飞行至预设位置后,发送广播信号;
接收模块12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发送的广播信号对应的响应信号,响应信号中包括终端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和预设设备标识,确定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目标终端设备;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确定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存在目标终端设备时,确定目标终端设备的目标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检测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以及有益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确定模块14具体用于:
获取目标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并控制无人机飞行至所述第一位置;
在无人机携带应急基站飞行至第一位置后,获取目标终端设备的第一信号强度;
根据第一信号强度和第一位置,确定目标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确定模块14具体用于:
若第一信号强度为预设最大值,则将第一位置确定为目标位置;
若第一信号强度不为预设最大值,则更新第一位置,直至应急基站在更新后的第一位置采集得到的第一信号强度值为预设最大值时,将第一位置确定为目标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确定模块14具体用于:
向无人机发送飞行指令,飞行指令中包括第一位置,飞行指令用于指示无人机飞行至第一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确定模块13具体用于:
获取第一设备标识的第一标识类型、以及预设设备标识的第二标识类型;
若第一标识类型和第二标识类型相同,则根据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一设备标识和预设设备标识,确定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目标终端设备;
若第一标识类型和第二标识类型不相同,则确定至少一个第一设备标识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标识,根据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标识和预设设备标识,确定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目标终端设备;第二设备标识的标识类型为第二标识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确定模块13具体用于:
若至少一个第一设备标识和预设设备标识中存在相同的设备标识,则确定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存在目标终端设备;
若至少一个第一设备标识和预设设备标识中不存在相同的设备标识,则确定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不存在目标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确定模块13具体用于:
若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标识和预设设备标识中存在相同的设备标识,则确定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存在目标终端设备;
若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标识和预设设备标识中不存在相同的设备标识,则确定少一个终端设备中不存在目标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检测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以及有益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6,该电子设备20可以包括处理器21和存储器22。示例性地,处理器21、存储器22,各部分之间通过总线23相互连接。
存储器22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处理器21执行存储器22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处理器21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终端设备查找方法。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述的终端设备查找方法。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可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数据处理方法。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终端设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人机携带应急基站飞行至预设位置后,所述应急基站发送广播信号;
接收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广播信号对应的响应信号,所述响应信号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和预设设备标识,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目标终端设备;
在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存在所述目标终端设备时,确定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目标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目标位置,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并控制所述无人机飞行至所述第一位置;
在所述无人机携带所述应急基站飞行至所述第一位置后,获取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第一信号强度;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一位置,确定所述目标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一位置,确定所述目标位置,包括:
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为预设最大值,则将所述第一位置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
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不为所述预设最大值,则更新所述第一位置,直至所述应急基站在更新后的第一位置采集得到的第一信号强度值为所述预设最大值时,将所述第一位置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无人机飞行至所述第一位置,包括:
向所述无人机发送飞行指令,所述飞行指令中包括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飞行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飞行至所述第一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和预设设备标识,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目标终端设备,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设备标识的第一标识类型、以及所述预设设备标识的第二标识类型;
若所述第一标识类型和所述第二标识类型相同,则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一设备标识和预设设备标识,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目标终端设备;
若所述第一标识类型和所述第二标识类型不相同,则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标识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标识,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标识和预设设备标识,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目标终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标识的标识类型为所述第二标识类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一设备标识和预设设备标识,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目标终端设备,包括: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标识和所述预设设备标识中存在相同的设备标识,则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存在目标终端设备;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标识和所述预设设备标识中不存在相同的设备标识,则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不存在目标终端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标识和预设设备标识,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目标终端设备,包括: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标识和所述预设设备标识中存在相同的设备标识,则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存在目标终端设备;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标识和所述预设设备标识中不存在相同的设备标识,则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不存在目标终端设备。
8.一种终端设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模块、接收模块、第一确定模块和第二确定模块,其中,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在无人机携带应急基站飞行至预设位置后,发送广播信号;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广播信号对应的响应信号,所述响应信号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第一设备标识和预设设备标识,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目标终端设备;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存在所述目标终端设备时,确定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目标位置。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查找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查找方法。
CN202211206108.7A 2022-09-30 2022-09-30 终端设备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8579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06108.7A CN117857999A (zh) 2022-09-30 2022-09-30 终端设备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06108.7A CN117857999A (zh) 2022-09-30 2022-09-30 终端设备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57999A true CN117857999A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44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06108.7A Pending CN117857999A (zh) 2022-09-30 2022-09-30 终端设备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5799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31056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flight path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WO2020144917A1 (ja) 分散ユニット、中央ユニット、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及びこれらのための方法
CN110199566A (zh) 无人机用户设备指示
EP370970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handover and base station
CN111565440B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US11490266B2 (en) Planning deployment of a node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ith a drone
CN105323845A (zh) 一种进行移动终端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ES2320866T3 (es) Sistema y metodo para identificar la posicion de terminales moviles.
US1163269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gnizing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and base station
WO2016067786A1 (ja) プログラム、無線端末及び情報収集装置
CN114363815B (zh) 网络质量确定方法、设备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KR101805562B1 (ko) 사용자 장비의 위치를 결정하는 방법 및 기기, 그리고 시스템
EP3806510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CN117857999A (zh) 终端设备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25715B (zh) 路径规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665647A (zh) 基于无人机基站的终端定位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JP2022510808A (ja) 航空機の位置を決定する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を実行するための配置
JP2019050624A (ja) 情報管理装置及び情報管理方法
KR102342589B1 (ko) 다중 무선 통신 기반의 이동 단말 위치 추정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17517718A (ja) 位置決め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10677323A (zh) 通信参数测试装置
CN110291806B (zh) 路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90142089A (ko) 인명 구조를 위한 이동형 기지국 및 이동형 기지국의 인명 구조 방법
EP3803437A1 (en) Managing sensor and/or actuator devices
CN113955108A (zh) 信息处理装置、其控制方法、移动单元及记录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