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47256A - 用于控制流体流的阀 - Google Patents

用于控制流体流的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47256A
CN117847256A CN202311255286.3A CN202311255286A CN117847256A CN 117847256 A CN117847256 A CN 117847256A CN 202311255286 A CN202311255286 A CN 202311255286A CN 117847256 A CN117847256 A CN 1178472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valve member
fluid
sealing ring
mov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5528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布伦纳
E·温斯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sto SE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Festo SE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sto SE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Festo SE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178472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472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 F16K11/065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linearly sliding closure members
    • F16K11/07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linearly sliding closure members with cylindrical slides
    • F16K11/071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linearly sliding closure members with cylindrical slides comprising particular spool-valve seal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16K1/34Cutting-off parts, e.g. valve members, seats
    • F16K1/44Details of seats or valve members of double-seat valves
    • F16K1/443Details of seats or valve members of double-seat valves the seats being in series
    • F16K1/446Details of seats or valve members of double-seat valves the seats being in series with additional cleaning or venting means between the two seat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流体流的阀,所述阀具有阀壳体,在所述阀壳体中构造有阀空隙,流体通道从所述阀空隙分别延伸直至所述阀壳体的外表面;阀具有两个阀构件,所述阀构件以能分别沿着共同的运动轴线线性移动的方式容纳在所述阀空隙中,阀构件由第一阀构件、第二阀构件组成,其中,所述第一阀构件以能够沿着所述运动轴线线性滑动的方式支承在第二阀构件处,且/或所述第二阀构件配设有轴向密封环,所述轴向密封环在所述第二阀构件的释放位置中将相邻布置的流体通道之间的流体连通连接释放,并且所述轴向密封环在阻挡位置中密封地抵靠在所述第二阀构件的至少一个轴向端面上以及抵靠在所述阀空隙的布置在相邻布置的流体通道之间的轴向端面上。

Description

用于控制流体流的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流体流的阀,该阀具有阀壳体,在所述阀壳体中构造有阀空隙,流体通道从该阀空隙分别延伸直至阀壳体的外表面;具有两个阀构件,所述阀构件以能够分别沿着共同的运动轴线线性移动的方式容纳在阀空隙中,所述阀构件由第一阀构件、第二阀构件组成,它们分别配设有两个第一径向密封元件,所述第一径向密封元件径向向内密封地抵靠在阀构件上以及径向向外密封地抵靠在阀空隙的内表面上,其中,所述阀构件分别构造用于以可选的方式释放和阻断在相邻布置的流体通道之间的至少一个连接部,其中,每个阀构件的分别背离另外的阀构件的端部区域处布置有线性驱动装置,该线性驱动装置由第一线性驱动装置、第二线性驱动装置组成,该线性驱动装置构造用于将运动引入到相应的阀构件上。
背景技术
DE 102006062432 A1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的气动滑阀,该气动滑阀具有至少五个布置在单元阀壳体上的外部接头P、A、B、R、S,它们的压缩空气连接部接通位于内部的、能够通过至少一个端侧的控制压力活塞沿轴向移动的阀芯装置,其中,为了实现各种不同的阀功能,所述阀芯装置由两个单独的阀芯部件组成,这两个阀芯部件在非耦合的运行状态下能够共同实现2×3/2-阀功能以及5/3-阀功能;并且在借助于刚性的连接元件将两个阀芯部件相互连接的耦合的运行状态下能够实现5/2阀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紧凑构造方式的阀。
该任务针对在开头提及的类型的阀通过下述方式来解决,即第一阀构件以能够沿着运动轴线线性滑动的方式支承在第二阀构件上,并且/或者第二阀构件配设有轴向密封环,该轴向密封环在第二阀构件的释放位置中释放相邻布置的流体通道之间的流体连通连接,并且该轴向密封环在阻挡位置中密封地抵靠在第二阀构件的至少一个轴向端面以及抵靠在阀空隙的布置在相邻布置的流体通道之间的轴向端面上。
通过将第一阀构件可滑动地支承在第二阀构件上实现了两个阀构件的机械耦合,而无需将两个阀构件在功能上彼此关联。因此,例如能够将在机械碰撞或压力碰撞的情况下产生的作用到阀构件上的力通过相互的机械支撑有利地减轻,因为这些力总是能够通过两个阀构件中的每个阀构件至少部分地导出到阀壳体中。这能够实现阀构件和阀壳体的纤细而紧凑的构型。
作为补充方案或替代方案能够设置的是,原则上构造为具有沿径向进行密封的径向密封元件的滑阀的根据本发明的阀至少在阀功能方面构造为座阀。与滑阀相比,座阀不易受到可能的污染影响,这尤其在将座阀用作针对负压的控制阀时很重要,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根据负压应用的类型,无法可靠地确保只吸入无污染的空气。此外,利用座阀能够在构造空间相同的情况下比滑阀实现更大的阀横截面,这在负压应用中也是有利的。
优选地设置的是,轴向密封环以径向内部的、圆柱形的内表面抵靠在第二阀构件的外周面上,并且/或者以沿轴向方向取向的圆环形的端面抵靠在第二阀构件的对应的轴向端面上。在此能够设置的是,轴向密封环的圆柱形的内表面用于确保相对于第二阀构件的密封功能,并且/或者轴向密封环的端面或轴向密封环的两个彼此相反的端面用于密封地抵靠在第二阀构件上。
在第二阀构件的阻挡位置中,轴向密封环的径向外部的周向区域设置用于沿轴向密封地抵靠在阀空隙的轴向端面上。该轴向端面例如能够作为阀空隙的连接通道区段的汇流开口的边缘区域来实现,所述汇流开口将相邻布置的流体通道彼此连接。为了使第二阀构件的轴向密封环相对于阀空隙的轴向端面处于释放位置,要使第二阀构件沿运动轴线进行轴向位移,从而将轴向密封环从轴向端面移开,并且优选将环形构造的间隙开口释放,通过该间隙开口能够实现相邻布置的流体通道之间的流体流动。
本发明有利的改型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适宜的是,第一阀构件除了配设有第一径向密封环之外,还配设有第二径向密封环,并且/或者第二阀构件除了配设有第一径向密封环外,还配设有第二径向密封环。在此,相应的径向密封环或者能够设置用于不取决于相应的阀构件的运动位置的相应的阀构件与阀空隙之间的持久的密封功能;替选地,径向密封环中的至少一个径向密封环能够与阀空隙的相应地构造的区段协同作用、根据相应的阀构件在释放位置和阻挡位置之间的移动位置用于由阀空隙和相应的阀构件确定的流体通道区段。
有利地设置的是,第一阀构件上的第一径向密封环构造用于相对于阀壳体中的第一工作空间对阀空间进行密封,在所述第一工作空间中布置有第一线性驱动装置的工作活塞,并且/或者第二阀构件上的第一径向密封环构造用于相对于阀壳体中的第二工作空间对阀空间进行密封,在所述第二工作空间中布置有第二线性驱动装置的工作活塞。在对第一阀构件和/或第二阀构件的相应的第一径向密封环的这种使用方案中的前提是,需要在配属的第一工作空间或第二工作空间与阀空隙之间存在压力差,以用于相应的阀构件沿运动路径的运动。为了避免相应的工作空间和阀空隙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相应的第一径向密封环来确保相应的工作空间和阀空隙之间的密封功能。
在本发明的一种改型方案中设置的是,第二阀构件的第二径向密封环构造用于在相邻布置的流体通道之间与位置无关地进行密封。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构造方案中设置的是,第一阀构件和第二阀构件相应地配设有线性止挡部,该线性止挡部用于对第一阀构件和第二阀构件之间的线性相对运动、尤其是线性分离运动进行限界。该线性止挡部是第一阀构件和第二阀构件之间的机械耦合部的组成部分并且对第一阀构件和第二阀构件之间的线性相对自由度进行限制。示例性地能够设置的是,第一阀构件配备有沿着运动轴线延伸的引导销,所述引导销可滑动地被容纳在第二阀构件的对应的引导钻孔中,并且在所述引导销上构造了沿径向突出的突起部,该突起部与构造在引导钻孔中的侧凹部一起构成了线性止挡部。在这种情况下例如能够设置的是,引导钻孔局部地设有凹槽,通过凹槽能够实现设有突起部的引导销的装配过程。
适宜的是,在第一阀构件和第二阀构件之间布置弹簧、尤其是螺旋弹簧,该弹簧构造用于在第一阀构件和第二阀构件上提供彼此相反的力分量。该弹簧的作用在于预先设定第一阀构件和第二阀构件之间的间距,该间距在按规定使用的范围内使用阀的情况下能够被改变,以便由此能够实现各种不同的阀功能。特别优选地设置的是,第一阀构件和第二阀构件都分别配设有线性驱动装置,利用所述线性驱动装置能够压缩弹簧,并且因此能够实现减小第一阀构件和第二阀构件之间的间距。
优选的是,第一阀构件上的彼此相反的气动作用端面和/或第二阀构件上的彼此相反的气动作用端面分别构造成一样大,所述气动作用端面相应地构造用于对在相邻布置的流体通道之间延伸的连接通道进行区域性地限界。由此,根据第一阀构件和第二阀构件的运行状态能够确保在流体流通过相邻布置的流体通道之间的连接通道时,不产生非期望的反应力。由此,能够优选地实现由第一阀构件和第二阀构件构成的阀构件装置自保持,在这种情况下,阀构件装置在不施加控制力的情况下保持在期望的功能位置中。
在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改型方案中设置的是,两个第二径向密封元件中的一个第二径向密封元件以与第一阀构件线性运动耦合的方式构造并以径向向内密封并且能够线性滑动的方式接纳在第二阀构件上并且构成第三阀构件。因此,这个以既能够相对于第一阀构件相对运动又能够相对于第二阀构件相对运动的方式布置的第一径向密封元件用作第三阀构件,该第三阀构件的功能位置在可预先设定的功能范围内与第一阀构件和第二阀构件的功能位置无关,由此能够实现阀的功能扩展。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其中:
图1示出了阀装置的示意性的透视图,该阀装置包括根据本发明的阀,其具有配属的流体预控制阀;
图2示出了第一功能位置中的阀的纯示意性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第二功能位置中的阀的纯示意性的剖视图;并且
图4示出了第三功能位置中的阀的纯示意性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纯示意性示出的阀装置1构造为功能模块,该功能模块设置用于与未示出的阀岛一起使用,在所述阀岛上能够以彼此线性排布的方式容纳多个这样的阀装置1。未示出的阀岛优选地构造用于为阀装置1提供总的流体供应和电力供应。为了将阀装置1与未示出的阀岛耦合,所述阀装置1具有岛接口5,用所述岛接口确保将阀装置1与未示出的阀岛既进行流体耦合又进行电耦合。示例性地设置的是,通过未示出的阀岛来提供加载压力的工作流体、尤其是压缩空气以及负压、通常也称为真空并且提供电气控制信号,并且能够将其传输到岛接口5且因此传输到阀装置1中。
所述阀装置1纯示例性地包括下文中详细描述的阀2、第一预控制阀3以及第二预控制阀4。示例性地,第一预控制阀3和第二预控制阀4分别构造为电磁阀并且分别构造用于给阀2选择性地提供加载压力的工作流体、尤其是压缩空气。通过这样借助第一预控制阀3和第二预控制阀4选择性地提供加载压力的工作流体,能够将阀2转换到不同的功能位置中,参见下文详细描述。
在图2至图4的图示中,阀2分别在相同的剖面中示出,因此图2至图4所示出的不同之处仅在于阀构件装置6的彼此不同的功能位置,所述阀构件装置包括有第一阀构件7、第二阀构件8和第三阀构件9。在图2中纯示例性示出了针对阀2的基本位置。图3示出了针对阀2的第一功能位置并且图4示出了针对阀2的第二功能位置。
根据图2对阀2的构造方式进行阐述,其中,这些阐述同样也适用于图3和图4。
阀2包括纯示例性地构造为至少基本上方形的阀壳体10,所述阀壳体例如由彼此密封地连接的第一壳体部件14、第二壳体部件15和第三壳体部件16组成。
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壳体部件14中设置了构造为盲孔的圆柱形的第一钻孔18,该第一钻孔沿着运动轴线11延伸并且构造用于接纳第一工作活塞19。所述第一工作活塞19沿着运动轴线11以能够线性移动的方式密封地接纳在第一钻孔18中,并且与第一钻孔18一起限界第一工作空间20。第一工作空间20以未详细示出的方式与第一预控制阀3流体连接并且能够通过对优选是3/2-换向阀、尤其是电磁阀的第一预控制阀3进行适当的电操控来可选择地提供压缩空气或排放压缩空气,以便由此实现第一工作活塞19的线性运动。
在第二壳体部件15中设置了构造为盲孔的圆柱形的第二钻孔21,所述第二钻孔沿着运动轴线11延伸并且因此与第一壳体部件14中的第一钻孔18同轴地延伸并且构造用于接纳第二工作活塞22。所述第二工作活塞22沿着运动轴线11以能够线性移动的方式密封地接纳在第二钻孔21中,并且与第二钻孔21一起限界第二工作空间23。第二工作空间23以未详细示出的方式与第二预控制阀4流体连接,并且能够通过对优选是3/2-换向阀,尤其是电磁阀的第二预控制阀4进行适当的电操控来可选择地提供压缩空气或排放压缩空气,以便由此实现第二工作活塞22的线性运动。
在第三壳体部件16中安装有构造为圆柱形的第三钻孔24、也称为阀空隙,所述第三钻孔沿着运动轴线11延伸并且因此与第一钻孔18和第二钻孔21同轴地取向。在此,第三钻孔24的内表面25用作配属于阀构件7、8和9的下文中进行详细描述的径向密封件的密封接触面。
此外,在第三壳体部件16中总共设置了五个流体通道31、32、33、34和35,这些通道纯示例性地构造为从第三壳体部件16的外表面26起始的圆柱形钻孔,并且它们分别横向于运动轴线11取向。所述流体通道31至35纯示例性地分别构造为盲孔,这些盲孔穿过第三钻孔24并且分别以汇流开口36、37、38、39和40汇流到第三钻孔24中。
第一阀构件7具有第一阀体51,该第一阀体纯示例性地以相对于运动轴线11旋转对称的方式构造,该第一阀体以第一端部区域52与第一工作活塞19连接,例如通过第一阀体51与第一工作活塞19之间的螺纹连接部连接。第一阀体51在邻接于第一端部区域52处具有第一引导区段53,它的外直径至少基本上相应于第三钻孔24的内直径,使得第一阀体51与第三钻孔24构成第一阀构件7的线性滑动支承部。第一阀体51在邻接于第一引导区段53处具有第一阀区段54,它的外直径以小于第三钻孔的内直径的方式进行选定,使得在第一阀区段54与第三钻孔24之间形成具有圆环形的横截面的第一连接通道55,该第一连接通道使流体能够沿着运动轴线11在第一阀体51和第三钻孔24的内表面25之间流动。
纯示例性地,对根据图2所示的第一连接通道55的定位和第一连接通道55的纵向延伸量如此进行选择,使得连接通道55在如图2所示的基本位置中阻断第四流体通道34和流体通道35之间的流体连通连接。在第一阀构件7沿着运动轴线11适当地轴向移动的情况下,第四流体通道34和流体通道35之间的流体连通连接被释放。
第一阀体51的第一引导区段53在直接相邻于第一端部区域52处设有第一环形槽56,在该第一环形槽中容纳有径向密封环57,该径向密封环构造用于在第一阀壳体51和第三钻孔24内表面25之间形成密封接触。借助径向密封环57确保第一工作活塞19和第五流体通道35之间的流体分离。
从图2至图4的示图中能够看到,环形槽56的轴向定位和容纳在其中的径向密封环57的轴向定位如此与第三壳体部件16和第五流体通道35相适配,使得在第一阀构件7沿着运动轴线11的整个调节行程上始终确保第一工作活塞19和第五流体通道35之间的密封作用。
在第一阀壳体51的背离第一端部区域52的第二端部区域58处设有构造为盲孔的内部钻孔60,该内部钻孔具有第一钻孔区段61、第二钻孔区段62和第三钻孔区段63,它们全部都与运动轴线11同轴地取向。由于内部钻孔60,第二端部区域58的端面59构造为圆环形并且用于与下文中详细描述的第三阀构件9相接触。
纯示例性地设置的是,第一钻孔区段61、也是内部钻孔60的端部区域相比于与其邻接的第二和第三钻孔区段62、63具有更小的内直径。此外,纯示例性地设置的是,第二钻孔区段62的内直径和第三钻孔区段63的内直径相同。在第二钻孔区段62和第三钻孔区段63之间构造有多个圆环形的径向突出部64,它们优选以围绕运动轴线11等分的角度进行布置并且径向向内突出。这些径向突出部64分别形成了第二钻孔区段62相对于第三钻孔区段63的侧凹部(Hinterschnitt)。下文中将结合较宽的阀体81对径向突出部64的功能进行详细阐述。
纯示例性地,第二阀体71相对于运动轴线11旋转对称地构造并且包括第一端部区域72,该第一端部区域在端侧抵靠在第二工作活塞22上,并且因此只要借助于第二预控制阀4对第二工作空间23进行压力加载,则能够从第二工作活塞22朝向第一工作活塞19的方向移动。第一端部区域72的外直径示例性地以小于第三钻孔24的内直径的方式进行选定。
第一引导区段73沿着运动轴线11与第二阀体71的第二端部区域72邻接,该第一引导区段具有至少基本上相应于第三钻孔24的内直径的外直径。参照第二阀体72的总长度相对较短的第一引导区段73设有第一环形槽74,在该第一环形槽中布置有第一径向密封环75,该第一径向密封环设置用于在第二阀体71和第三钻孔24的内表面25之间的径向密封作用。第一径向密封环75的任务在于,在第二工作活塞22和第一流体通道31之间保证密封。在此,第一径向密封环75的轴向定位如此选择,使得在按规定使用阀2期间与第二阀体71的轴向定位无关地维持密封作用。
第一阀区段76在沿着运动轴线11的轴向方向上与第一引导区段73邻接,该第一阀区段的外直径显著小于第三钻孔24的内直径。因此,第一阀区段76和第三钻孔24形成了第二连接通道77,该第二连接通道以圆环形的横截面沿着运动轴线延伸。第二连接通道77在轴向方向上通过构造在第二阀体71上的、沿径向方向向外突出的支撑环78限界,该支撑环与第二环形槽79邻接。在第二环形槽79中容纳有构造为圆环形的轴向密封环80,该轴向密封环沿轴向方向支撑在支撑环78的第一轴向端面81上以及对置的、第二环形槽79的第二轴向端面82上。轴向密封环80在沿径向靠外的区域中设置用于密封地抵靠在第三钻孔24的构造为圆环形的、形成了轴向端面的密封面83上,并且在根据图2的基本位置中关闭第一流体通道31和第二流体通道32之间的流体连通连接。
相邻于第二环形槽79沿着运动轴线11设置有第二引导区段84,该第二引导区段的外直径至少基本上相应于第三钻孔24的内直径。第二引导区段84设有第三环形槽85,在第三环形槽中布置有第二径向密封环86,该第二径向密封环在根据图2的基本位置中构造用于第二流体通道32和第三流体通道33之间的密封作用。
第二阀体71的第二端部区域87沿着运动轴线11与第二引导区段84邻接,该第二端部区域基本上构造为销形并且延伸直到第一阀体51的内部钻孔60中。第二阀体71的第二端部区域87具有沿径向方向向外突出的、构造为圆环节段形的径向突出部88,这些径向突出部在几何形状上与内部钻孔60中的径向突出部64相适配。由此使第二阀体71的第二端部区域87能够插装到第一阀体51的内部钻孔60中,并且在执行装配过程之后实现第二阀体71围绕运动轴线11的旋转运动,使得径向突出部88沿轴向方向抵靠在径向突出部64上并且阻止第一阀体51在根据图2的基本位置中远离第二阀体71的线性移动。
在第二端部区域87的构造为圆柱形的第一引导面89上,以能线性移动的方式接纳第三阀构件9的第三阀体91。这个第三阀体91构造为圆环形。在第三阀体91和第一阀体51的端面59之间容纳有径向密封环92,该径向密封环构造用于密封地抵靠在第一引导面89以及第三钻孔24的内表面25上,并且该径向密封环在根据图2的基本位置中阻断了第三流体通道33和第四流体通道34之间的流体连通连接。
在第二阀体71的第二端部区域87的端侧构造有第二引导面90,所述第二引导面以其外直径与内部钻孔60的第一钻孔区段61的内直径相适配,由此在第一阀体51和第二阀体71之间进行线性的靠近运动时,使第二端部区域87能够移入到第一钻孔区段61中。
针对下文中的功能描述首先参考图4,其中仅示出了用于阐述的附加组件、例如真空源95、流体负载96、第一流体软管97、压缩空气源98和第二流体软管99,针对这些组件认为,它们在图2和图3所示的阀的其他功能位置中也以相同的方式存在。
真空源95与第一流体通道31连接。流体负载96纯示例性地构造为用于提升未示出的物体的抽吸提升器,该流体负载通过第一流体软管97与第二流体接头32连接,第二流体接头也可称为第一工作接头。压缩空气源98与第三流体通道33相连。第二流体软管99与第四流体通道34相连并且也可称为第二工作接口。
在图2所示的基本位置中,阀构件装置6处于基本位置中,在该基本位置中,第一工作空间20的容积最大并且第二工作空间23的容积最小。由此,通过密封地抵靠在密封面83上的轴向密封环80来中断第一流体通道31和第二流体通道32之间的流体连通连接,使得由真空源95提供的负压不提供给第二流体通道32,且因此也不提供给流体负载96。
此外,第三阀构件9通过螺旋弹簧93的内部预紧来如此布置在第三钻孔24中的第三流体通道33和第四流体通道34之间,使得压缩空气源98和流体负载96之间的流体连通连接被中断。因此,流体负载96也处于基本位置中,在该基本位置中没有设置对未示出的物体的操作。
示例性地,阀构件装置6的图2中示出的基本位置通过对第一工作空间20的压力加载并且通过第二工作空间23的排气来引起,这分别能够通过对两个预控制阀3和4的适当的操控来实现。
在第二工作空间23的能够通过对第二预控制阀4相应的操控来进行的压力加载时并且在第一工作空间20的能够通过对第一预控制阀3相应的操控来进行的排气时引起阀构件装置6的线性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实现第一工作空间20的容积减小、尤其是最小化,并且实现第二工作空间23的容积增大、尤其是最大化。此外,由此将轴向密封环80从密封面83抬起,使得第一流体通道31和第二流体通道32之间的流体连通连接通过第三钻孔24的区段得到释放,并且因此通过真空源95来实现流体负载96的真空供应。螺旋弹簧93的内部预紧如此测定,使得第一阀构件7连同第一阀体51并且第三阀构件9与第二阀构件8和第二阀体71同步地朝向第一工作空间20的方向移动。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第三流体通道33和第四流体通道34之间的连接的阻挡。这个在图3中示出的阀构件装置6的组件的功能位置也可称为工作位置,因为在该功能位置中确保了对流体负载96的负压供应。纯示例性地构造为吸盘的流体负载96例如能够用于提升物体。
一旦实现阀构件装置6移动到图3所示的功能位置中,则能够终止对第二工作空间23的通气(压力加载)并且必要时还能够对工作空间23进行排气。所述阀构件装置6停留在图3所示的功能位置中,因为阀构件装置6的流体作用表面、尤其是第一引导区段73和支撑环78的相互对置的二者均加载真空源95的负压的端面一样大,使得作用到这些表面上的负压力相互抵消并且阀构件装置6由此在该功能位置中以自保持的方式构造。
在图4所示的功能位置、也可称为卸载位置中对第一工作空间20进行通气,以便通过压力加载使第一工作空间20的容积增加并且引起阀构件装置6朝向第二工作空间23方向的位置改变。由此实现轴向密封环89再抵靠到密封面83上,从而中断真空源95和流体负载96之间的流体连通连接。由于由此根据应用状况而定仍无法保证流体负载96上的负压可靠地降低,所以能够通过对第一预控制阀3的适当操控设置第一工作空间20附加的压力加载。通过对第一工作空间20的这种附加的压力加载来引起螺旋弹簧93的压缩,使得第一阀体51能够执行向第二阀体71的附加的靠近运动。在此,第三阀构件9在第三钻孔24中如此移动,使得第三流体通道33和第四流体通道34之间的流体连通连接得到释放,并且因此能够引起对流体负载96的压缩空气供应。通过这种压缩空气供应消除了流体负载上可能仍存在的负压并且有助于构造为吸盘的流体负载96从未示出的物体上的分离过程。
随后,能够对第一工作空间20进行排气,使得螺旋弹簧93再次将第三阀构件9带到阻挡位置中,在该阻挡位置中第三流体通道33和第四流体通道34之间的流体连通连接被中断。因此,阀构件装置6再次采取图2所示的基本位置。

Claims (9)

1.一种用于控制流体流的阀(2),所述阀具有阀壳体(10),在所述阀壳体中构造有阀空隙(24),流体通道(31、32、33、34、35)从所述阀空隙分别延伸直至所述阀壳体(10)的外表面(26);所述阀具有两个阀构件(7、8),所述阀构件以能分别沿着共同的运动轴线(11)线性移动的方式容纳在所述阀空隙(24)中,所述阀构件由第一阀构件(7)、第二阀构件(8)组成,它们分别配设有第一径向密封元件(57、75),所述第一径向密封元件径向向内密封地抵靠在所述阀构件(7、8)上以及径向向外密封地抵靠在所述阀空隙(24)的内表面(25)上,其中,所述阀构件(7、8)分别构造用于能选择地释放和阻断在相邻布置的流体通道(31、32、33、34、35)之间的至少一个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构件(7)以能沿着所述运动轴线(11)线性滑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第二阀构件(8)处,并且/或者所述第二阀构件(8)配设有轴向密封环(80),所述轴向密封环在所述第二阀构件(8)的释放位置中将相邻布置的流体通道(31、32、33、34)之间的流体连通连接释放,并且所述轴向密封环在阻挡位置中密封地抵靠在所述第二阀构件(8)的至少一个轴向端面(81)上以及抵靠在所述阀空隙(24)的布置在相邻布置的流体通道(31、32、33、34)之间的轴向端面(8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构件(7)除了配设有所述第一径向密封环(57)之外还配设有第二径向密封环,并且/或者所述第二阀构件(8)除了配设有所述第一径向密封环(75)之外还配设有第二径向密封环(8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2),其特征在于,每个阀构件(7、8)的分别背离另外的阀构件(7、8)的端部区域处布置有线性驱动装置,所述线性驱动装置由第一线性驱动装置、第二线性驱动装置组成,所述线性驱动装置构造用于将运动引入到相应的阀构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构件(7)上的第一径向密封环(57)构造用于相对于所述阀壳体(10)中的第一工作空间(20)对阀空间(24)进行密封,在所述第一工作空间中布置有所述第一线性驱动装置的工作活塞(19),并且/或者所述第二阀构件(8)上的第一径向密封环(75)构造用于相对于所述阀壳体(11)中的第二工作空间(23)对阀空间(24)进行密封,在所述第二工作空间中布置有所述第二线性驱动装置的工作活塞(23)。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阀(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构件(8)的第二径向密封环(86)构造用于在相邻布置的流体通道(31、32、33、34)之间与位置无关地进行密封。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阀(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构件(7)和所述第二阀构件(8)分别配设有线性止挡部(64、88),所述线性止挡部用于对所述第一阀构件(7)和所述第二阀构件(8)之间的线性相对运动、尤其是线性分离运动进行限界。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阀(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阀构件(7)和所述第二阀构件(8)之间布置有弹簧、尤其是螺旋弹簧(93),所述弹簧构造用于在所述第一阀构件(7)和所述第二阀构件(8)上提供彼此相反的力分量。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阀(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构件(7)上的彼此相反的气动作用端面和/或所述第二阀构件(8)上的彼此相反的气动作用端面分别构造成一样大,所述气动作用端面分别构造用于对在相邻布置的流体通道(31、32、33、34)之间延伸的连接通道(55、77)进行区域性地限界。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阀(2),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二径向密封元件(92)中的一个第二径向密封元件与所述第一阀构件(7)线性运动耦合地构造并且以径向向内密封且能够线性滑动的方式接纳在所述第二阀构件(8)上并且形成第三阀构件(9)。
CN202311255286.3A 2022-10-05 2023-09-26 用于控制流体流的阀 Pending CN11784725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2125591.3A DE102022125591A1 (de) 2022-10-05 2022-10-05 Ventil zur Steuerung von Fluidströmen
DE102022125591.3 2022-10-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47256A true CN117847256A (zh) 2024-04-09

Family

ID=90355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55286.3A Pending CN117847256A (zh) 2022-10-05 2023-09-26 用于控制流体流的阀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17884A1 (zh)
KR (1) KR20240047918A (zh)
CN (1) CN117847256A (zh)
DE (1) DE10202212559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08587A (en) 1969-08-06 1971-09-28 Ross Operating Valve Co Single spindle four-way valve
DE3421492A1 (de) 1984-06-08 1985-12-12 Herion-Werke Kg, 7012 Fellbach Steuerventil
DE102006040052B4 (de) 2006-08-26 2016-03-31 Festo Ag & Co. Kg Mehrwegeventil mit Zentriereinrichtung
DE102006062432B4 (de) 2006-12-27 2009-01-29 Robert Bosch Gmbh Modulares pneumatisches Schieberventil
DE102011108522B4 (de) 2011-07-26 2015-03-12 Festo Ag & Co. Kg Mehrwegeventil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Betreiben
JP6327418B2 (ja) 2014-09-04 2018-05-23 Smc株式会社 デュアル4ポート電磁弁
DE102016205722B3 (de) 2016-04-06 2016-12-15 Festo Ag & Co. Kg Mehrwegeventil
DE102019211004A1 (de) 2019-07-25 2021-01-28 Festo Se & Co. Kg Venti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2125591A1 (de) 2024-04-11
KR20240047918A (ko) 2024-04-12
US20240117884A1 (en) 2024-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12677B (zh) 先導式提動閥
AU2013345169B2 (en) Combination diaphragm piston actuator
US9279433B2 (en) Poppet valve assembly for controlling a pneumatic actuator
US8132593B2 (en) Pilot-operated three-port valve
JP5456485B2 (ja) スライド・バルブ
CN117847256A (zh) 用于控制流体流的阀
US11525466B2 (en) Valve
KR20180043168A (ko) 밸브 및 이와 같은 밸브를 구비한 유압 작동 장치
EP0466582A1 (en) Pressure oil supply/discharge circuit and valve device for use in said circuit
US20070209722A1 (en) Multi-way valve
CN112585363B (zh) 缸体装置
JP2010133491A (ja) 外部パイロット式オペレートバルブ
EP3762178B1 (en) Workpiece gripping device for machine tools and machining centers
US11781663B2 (en) Pilot check valve
KR20200099466A (ko) 전자 밸브 및 작업 기계
JP2009136941A (ja) ロボットアームカップリング装置の脱落防止装置
JP4241344B2 (ja) 流体圧シリンダ
US20230228345A1 (en) Valve device
KR101640707B1 (ko) 금형체결용 파워로킹장치
US11953109B2 (en) Safety valve device
US20050034772A1 (en) Relay valve
US20230383770A1 (en) Safety valve arrangement and actuator system
WO2023006206A1 (en) Safety valve, pneumatic actuator, vehicle
JP2023174496A (ja) 電磁弁マニホールド
TW202342224A (zh) 夾持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