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45556A - 储液盒、容置盒、添加剂投放装置、识别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储液盒、容置盒、添加剂投放装置、识别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45556A
CN117845556A CN202311721254.8A CN202311721254A CN117845556A CN 117845556 A CN117845556 A CN 117845556A CN 202311721254 A CN202311721254 A CN 202311721254A CN 117845556 A CN117845556 A CN 1178455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receiving
additive
box
liquid storage
w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2125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国鹏
王立乾
张贤
伍晗
李咏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31172125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4555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455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455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液盒、容置盒、添加剂投放装置、识别方法及设备,储液盒包括:第一盒体,第一盒体具有容纳添加剂的密闭腔室;至少一个光接收部件,至少一个第一光接收部件设置于第一盒体,至少一个光接收部件的数量和/或位置与第一光接收部件的光敏特性的不同排列组合对应表示第一盒体内存储的添加剂种类;第一接线部件,设置于第一盒体,第一接线部件与至少一个第一光接收部件导线连接。本发明通过至少一个光接收部件的光敏特性的不同排列组合方式来对应不同的添加剂种类,且用户无需区分储液盒所设置的容置腔的位置,能够实现对添加剂种类的自动识别。

Description

储液盒、容置盒、添加剂投放装置、识别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衣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液盒、容置盒、添加剂投放装置、识别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衣物处理设备的添加剂识别方法中,或多或少存在检测不准确等问题。例如采用电导率来识别添加剂种类时,当溶液的浓度等有差异时,电导率检测的结果就会有差异,存在检测误差。当采用颜色标签方式识别添加剂种类时,当添加剂的颜色接近时无法进行准确区分,同时在环境影响下也会存在检测误差。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准确识别添加剂投放装置内存储的添加剂种类的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储液盒,所述储液盒包括:
第一盒体,所述第一盒体具有容纳添加剂的密闭腔室;
至少一个光接收部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接收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盒体,所述至少一个光接收部件的数量和/或位置与所述第一光接收部件的光敏特性的不同排列组合对应表示所述第一盒体内存储的添加剂种类;
第一接线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盒体,所述第一接线部件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接收部件导线连接;
所述光敏特性包括正光敏特性、负光敏特性和非光敏特性,具有正光敏特性的所述第一光接收部件的电阻值与光照强度呈正相关关系,具有负光敏特性的所述第一光接收部件的电阻值与光照强度呈负相关关系,具有非光敏特性的所述第一光接收部件的电阻值不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接收部件包括光敏电阻和非光敏电阻,供不同添加剂种类存储的所述第一盒体上设有不同光敏特性、数量和/或位置的排列组合的光敏电阻和非光敏电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线部件包括第一正极接线端子和至少一个第一负极接线端子,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接收部件的正极线均与所述第一正极接线端子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接收部件的负极线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负极接线端子一一对应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盒体包括插入端,所述第一接线部件设置于所述插入端,所述第一接线部件包括第一接线部件主体,所述第一接线部件主体包括凹腔,所述第一正极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凹腔的底壁,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负极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凹腔的侧壁。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容置盒,所述容置盒包括第二盒体,所述第二盒体设有至少一个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容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提出的任一储液盒;
所述容置盒包括至少一个光发射部件,所述至少一个光发射部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且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接收部件的设置位置一一对应,在所述容置腔内容置所述储液盒的状态下,所述至少一个光发射部件发出的光线能够照射至对应所述第一光接收部件上;
第二接线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盒体,所述第二接线部件能够与所述第一接线部件电耦合连接,以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接收部件供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盒体设有相互独立的多个容置腔,每个所述容置腔内均设有所述至少一个光发射部件,且不同所述容置腔内的所述光发射部件的数量和排布方式相同,所述储液盒能够容置于任一所述容置腔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光发射部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同一侧,所述容置盒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光接收部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光接收部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与所述至少一个光发射部件相对的位置,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光接收部件的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至少一个光发射部件的数量;
在所述容置腔内未容置所述储液盒的状态下,所述至少一个光发射部件发出的光线能够照射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光接收部件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接线部件包括第二正极接线端子和至少一个第二负极接线端子,所述第二正极接线端子用于与所述第一接线部件的第一正极接线端子配合,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负极接线端子用于与所述第一接线部件的至少一个第一负极接线端子一一对应配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置腔包括开口,所述储液盒经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所述第二接线部件包括第二接线部件主体,所述第二接线部件主体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与所述开口相对的第一壁面上,且所述第二接线部件主体的结构与所述储液盒的第一接线部件主体的结构适配,所述第二正极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接线部主体的远离所述第一壁面的一端,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负极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接线部件主体的侧壁;
在所述容置腔内容置所述储液盒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接线部件主体与所述凹腔配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正极接线端子包括弹性接头,所述第二负极接线端子包括弹性片;
在所述容置腔内容置所述储液盒的状态下,所述弹性接头与所述第一正极接线端子相抵接,所述弹性片与对应所述第一负极接线端子相抵接。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添加剂投放装置,所述添加剂投放装置包括:
容置盒,所述容置盒为本发明第二方面所提出的任一容置盒;
储液盒,所述储液盒为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提出的任一储液盒,所述储液盒容置于所述容置盒内,且所述第一接线部件与所述第二接线部件配合;
在所述第二接线部件通电的状态下,所述至少一个光接收部件反馈的信号类型反映第一盒体内存储的添加剂种类。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添加剂识别方法,所述添加剂识别方法应用于本发明第三方面的添加剂投放装置,所述添加剂识别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接收部件反馈的信号类型;
根据所述排列组合方式确定所述储液盒内的添加剂种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添加剂识别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添加剂投放装置的第二光接收部件的光接收状态;
根据所述第二光接收部件的光接收状态确定所述储液盒与所述容置盒的装配状态。
本发明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所述衣物处理设备上设有本发明第三方面所提出的任一添加剂投放装置,或采用本发明第四方面所提出的添加剂识别方法对添加剂进行识别。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设置于储液盒的第一盒体上的至少一个光接收部件,并通过光接收部件的数量和/或位置与光接收部件的光敏特性的不同排列组合方式来对不同的添加剂种类进行区分,无需人工输入添加剂种类,并且在储液盒与容置盒配合的情况下,用户无需区分储液盒所设置的容置腔的位置,同一储液盒能够与任意容置腔配合,同时同一容置腔也能够与任意储液盒配合,且均能实现对储液盒内存储的添加剂种类的自动识别,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储液盒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容置盒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储液盒的第一光接收部件与第一接线部件之间的线路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光接收部件与第二光接收部件的位置关系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接线部件与第二接线部件的位置关系图。
图6a-图6c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接线部件与第二接线部件的装配关系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接线部件的截面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二接线部件的截面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添加剂投放装置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添加剂的识别流程图之一。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添加剂的识别流程图之二。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添加剂的识别流程图之三。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衣物处理设备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衣物处理设备的俯视图。
图15是根据一具体示例示出的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流程图。
其中:10、机体;20、门体;30、衣物处理筒;40、外筒;50、添加剂投放系统;501、添加剂投放装置;502、混合装置;503、投放管路;504、投液泵;60、排水管;70、排水泵;80、第一进水管路;90、冲洗管路;51、储液盒;511、第一盒体;512、第一光接收部件;513、第一接线部件;5131、第一接线部件主体;5132、第一正极接线端子;5133、第一负极接线端子;514、出液口;515、正极线;516、负极线;52、容置盒;521、第二盒体;5211、容置腔;5212、第一壁面;522、光发射部件;523、第二光接收部件;524、第二接线部件;5241、第二接线部件主体;5242、第二正极接线端子;5243、第二负极接线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在不冲突的情形下,以下实施例和示例可以相互结合。
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储液盒51,储液盒51包括第一盒体511、至少一个第一光接收部件512和第一接线部件513。其中,第一盒体511具有容纳添加剂的密闭腔室。添加剂例如为洗衣液、前处理剂、酶制剂、消泡剂、柔顺剂、增白剂或除菌剂中的一种。第一光接收部件512设置于第一盒体511的外壁面,第一光接收部件512在第一盒体511上的设置位置没有限定,可以设置于第一盒体511的任一侧壁上。在第一光接收部件512有多个的情况下,多个第一光接收部件512在第一盒体511上的排布方式也没有限定,例如,多个第一光接收部件512位于第一盒体511的同一侧壁,或者多个第一光接收部件512位于第一盒体511的不同侧壁。在多个第一光接收部件512位于第一盒体511的同一侧壁的情况下,多个第一光接收部件512可阵列排布或依次排成一列。第一接线部件513设置于第一盒体511,第一接线部件513与第一光接收部件512导线连接。第一接线部件513通电的情况下能够向第一光接收部件512供电。
第一光接收部件512在光照状态下呈现光敏特性,光敏特性包括正光敏特性、负光敏特性和非光敏特性,具有正光敏特性的第一光接收部件512的电阻值与光照强度呈正相关关系,具有负光敏特性的第一光接收部件512的电阻值与光照强度呈负相关关系,具有非光敏特性的第一光接收部件512的电阻值不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至少一个光接收部件的数量和/或位置与第一光接收部件512的光敏特性的不同排列组合对应表示第一盒体511内存储的添加剂种类。在第一光接收部件512处于光照状态且通电的情况下,可通过检测第一光接收部件512反馈的信号类型来确定光敏特性。第一光接收部件512反馈的信号类型包括正信号、负信号或无信号反馈。当第一光接收部件512具有正光敏特性时反馈正信号,当第一光接收部件512具有负光敏特性时反馈负信号,当第一光接收部件512具有非光敏特性时无信号反馈。因此,根据第一光接收部件512反馈的信号类型可反推第一光接收部件512的数量和/或位置与光敏特性排列组合方式,进而根据确定的排列组合方式确定第一盒体511内存储的添加剂种类。
在一示例在烘,具有正光敏特性的第一光接收部件512例如为正亮度系数的光敏电阻,具有负光敏特性的第一光接收部件512例如为负亮度系数的光敏电阻,具有非光敏特性的第一光接收部件512例如为非光敏电阻。储液盒51可包括负亮度系数的光敏电阻、负亮度系数的光敏电阻和非光敏电阻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至少一个第一光接收部件512包括光敏电阻和非光敏电阻,供不同添加剂种类存储的第一盒体511上设有不同光敏特性、数量和/或位置的排列组合的光敏电阻和非光敏电阻。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当多个第一光接收部件512包括至少两个光敏电阻的情况下,至少两个光敏电阻的电阻类型可设置为不完全相同,从而获得更多的排列组合方式。
在一示例中,如图3所示,以第一盒体511上设有三个第一光接收部件512为例,每个第一光接收部件512均可以是正亮度系数的光敏电阻、负亮度系数的光敏电阻和非光敏电阻,按照不同的光敏特性的组合,可以有27种组合方式,即对应27种不同种类的添加剂。在其他可实施的方式中,还可以通过在相同正亮度系数的光敏电阻数量的基础上调整负亮度系数的光敏电阻和/或非光敏电阻的数量来对应表示第一盒体511内存储的添加剂种类,或者通过在相同负亮度系数的光敏电阻数量的基础上调整正亮度系数的光敏电阻和/或非光敏电阻的数量来对应表示第一盒体511内存储的添加剂种类,还或者通过在相同非光敏电阻数量的基础上调整正亮度系数的光敏电阻和/或负亮度系数的光敏电阻的数量来对应表示第一盒体511内存储的添加剂种类。在实际应用中,还可根据所需要的添加剂种类调整第一光接收部件512的数量,以获得更多的排列组合方式以匹配更多的添加剂种类,示例性的,第一光接收部件512的数量为2个~4个,优选为3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同一第一盒体511的光敏电阻的光敏特性相同,光敏电阻的光敏特性对应表示第一盒体511内存储的添加剂类型,光敏电阻与非光敏电阻的数量和/或位置的不同排列组合表示对应添加剂类型下的添加剂种类。添加剂类型例如包括常规添加剂、特渍添加剂、洗涤助剂等。不同添加剂类型包括多种不同的添加剂种类。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供同一添加剂类型、不同添加剂种类存储的第一盒体511上设有不同的数量和/或位置的排列组合的光敏电阻和非光敏电阻,供不同添加剂类型存储的第一盒体511上设有不同光敏特性的光敏电阻,可通过光敏特性以及该光敏特性下的光敏电阻和非光敏电阻的排列组合方式来区分不同类型以及不同种类的添加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6c和图7所示,第一接线部件513包括第一正极接线端子5132和至少一个第一负极接线端子5133,至少一个第一光接收部件512的正极线515均与第一正极接线端子5132连接,至少一个第一光接收部件512的负极线516与至少一个第一负极接线端子5133一一对应连接。图3为第一光接收部件512与第一接线部件513之间的线路图,以设置三个第一光接收部件512为例,负极线516从第一光接收部件512引出,三条负极线516分别连接至三个对应的第一负极接线端子5133,正极线515从光第一光接收部件512引出,三条正极线515汇合后连接至同一个第一正极接线端子5132,这样可简化线路和第一正极接线端子5132的数量。在一示例中,如图6c和图7所示,第一盒体511包括插入端,第一接线部件513设置于插入端,第一接线部件513包括第一接线部件主体5131,第一接线部件主体5131包括凹腔,第一正极接线端子5132设置于凹腔的底壁,至少一个第一负极接线端子5133设置于凹腔的侧壁。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插入端的与第一接线部件主体5131对应的位置设置凹槽,第一接线部件主体5131设置于凹槽,在插入端设有出液口514的情况下,第一接线部件主体5131与出液口514错开设置。
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容置盒52,容置盒52包括第二盒体521、至少一个光发射部件522和第二接线部件524,第二盒体521设有至少一个容置腔5211,容置腔5211用于容置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储液盒51。容置盒52包括至少一个光发射部件522,至少一个光发射部件522设置于容置腔5211,且与至少一个第一光接收部件512的设置位置一一对应,在容置腔5211内容置储液盒51的状态下,至少一个光发射部件522发出的光线能够照射至对应第一光接收部件512上。参照图4中光发射部件522与第一光接收部件512的位置关系图。第二接线部件524设置于第二盒体521,第二接线部件524能够与第一接线部件513电耦合连接,也即第二接线部件524接电的情况下第二接线部件524与第一接线部件513之间可形成电流通路,以对至少一个第一光接收部件512供电。第二接线部件524连接导线,外部电源或其他供电电路通过导线向第二接线部件524供电。
当至少一个光发射部件522发出的光照射在对应第一光接收部件512的情况下,且第一接线部件513与第二接线部件524配合的情况下,通过检测至少一个第一光接收部件512的产生的反馈信号的情况来确定第一光接收部件512的光敏信号。例如,第一光接收部件512反馈正信号,说明第一光接收部件512电阻变大,第一光接收部件512为正亮度系数的光敏电阻;若第一光接收部件512反馈负信号,说明第一光接收部件512电阻变小,第一光接收部件512为负亮度系数的光敏电阻;若第一光接收部件512部产生反馈信号,说明第一光接收部件512电阻值无变化,第一光接收部件512为非光敏电阻。因此,根据至少一个第一光接收部件512反馈的信号即可确定多个第一光接收部件512的组合方式,进而确定至少一个第一光接收部件512所设置的第一盒体511内存储的添加剂的种类。当至少一个光发射部件522包括多个光发射部件522的情况下,多个光发射部件522发射的光线强度相同,以确保所有第一光接收部件512均在相同光照强度下来反馈信号,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2,第二盒体521设有相互独立的多个容置腔5211,每个容置腔5211内均设有至少一个光发射部件522,且不同容置腔5211内的光发射部件522的数量和排布方式相同,储液盒51能够容置于任一容置腔5211内。将不同容置腔5211内的光发射部件522的数量和排布方式设置为相同,储液盒51的多个第一光接收部件512的排布方向与多个光发射部件522的排布方向相同,且储液盒51的第一光接收部件512的数量小于或等于任一容置腔5211内的光发射部件522的数量,以使储液盒51能够与任一容置腔5211自由组合,无需区分容置腔5211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2,至少一个光发射部件522设置于容置腔5211的同一侧,容置盒52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光接收部件523,至少一个第二光接收部件523设置于容置腔5211内并位于光发射部件522的对侧,且至少一个第二光接收部件523的数量小于或等于至少一个光发射部件522的数量,至少一个第二光接收部件523与至少一个光发射部件522相对设置。光发射部件522和第二光接收部件523的数量没有明确限定,例如光发射部件522的数量可选为2-4个,优选为3个,第二光接收部件523的数量优选为2个,以增加检测的可靠性。第二光接收部件523示例性的为光敏元件。在容置腔5211内未容置储液盒51的状态下,至少一个光发射部件522发出的光线能够照射至对应第二光接收部件523上,从而可以根据第二光接收部件523的光接收状态来确定储液盒51与容置腔5211的装配状态。
在一示例中,第二盒体521例如为非透光盒体,在储液盒51装入容置盒52内时,光发射部件522发出的光线被第二盒体521遮挡而无法被第二光接收部件523感应到。在另一示例中,光发射部件522发出的光线沿垂直于第二盒体521射出,光发射部件522、第一光接收部件512和第二光接收部件523沿光线传输路径方向排布,在储液盒51装入容置盒52内时,光发射部件522发出的光线被第一光接收部件512遮挡而无法被第二光接收部件523感应到。
在其他可以实现的方式中,第二盒体521包括透光部和非透光部,透光部位于非透光部的下方,储液盒51上设有多个光发射部件522,多个光发射部件522沿第一盒体511的高度方向设置,至少一个光发射部件522与透光部对应设置,其他光发射部件522与非透光部设置。第二光接收部件523也有多个,多个第二光接收部件523也沿第一盒体511的高度方向设置,至少一个第二光接收部件523与透光部对应,其他第二光接收部件523与非透光部对应。由于添加剂一般为非透明液体,通过与非透光部对应的第二光接收部件523的光接收状态确定储液盒51与容置盒52的装配状态,通过与透光部对应的第二光接收部件523的光接收状态确定储液盒51内是否存储添加剂。例如,当与透光部对应的第二光接收部件523接收到光,且与非透光部对应的第二光接收部件523未接收到光,说明储液盒51装入容置盒52内,且储液盒51内没有添加剂或添加剂较少。当与透光部对应的第二光接收部件523未接收到光,且与非透光部对应的第二光接收部件523也未接收到光,说明储液盒51装入容置盒52内,且储液盒51内有添加剂且添加剂的量较多。当与透光部对应的第二光接收部件523接收到光,且与非透光部对应的第二光接收部件523也接收到光,说明储液盒51未装入容置盒52内。
在其他可实现的方式中,容置盒52除包括与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储液盒配合的容置腔外,还包括普通容置腔,这里的普通容置腔是指需要放入指定添加剂储液盒的容置腔,普通容置腔不具有添加剂识别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a、6b和图8所示,第二接线部件524包括第二正极接线端子5242和至少一个第二负极接线端子5243,第二正极接线端子5242用于与第一接线部件513的第一正极接线端子5132配合,至少一个第二负极接线端子5243用于与第一接线部件513的至少一个第一负极接线端子5133一一对应配合。示例性的,容置腔5211包括开口,储液盒51经开口设置于容置腔5211内,第二接线部件524包括第二接线部件主体5241,第二接线部件主体5241设置于容置腔5211的与开口相对的第一壁面5212上,且凸出于第一壁面5212设置。第二接线部件主体5241的结构与储液盒51的第一接线部件主体5131的结构适配,第二正极接线端子5242设置于第二接线部件主体5241的远离第一壁面5212的一端,至少一个第二负极接线端子5243设置于第二接线部件主体5241的侧壁。在容置腔5211内容置储液盒51的状态下,第二接线部件主体5241与第一接线部件主体5131的凹腔配合,此时第二负极接线端子5243与第一负极接线端子5133接触,第二正极接线端子5242与第一正极接线端子5132接触,在第二接线部件524通电的情况下,可接通第一光接收部件512的工作电路。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6a-6c所示,第二接线部件主体5241为圆柱状,第二接线部件主体5241的头部为弧状过渡,有利于提升第二接线部件主体5241与第一接线部件主体5131的凹腔的装配效率,即使在第二接线部件主体5241与凹腔的尺寸存在一定偏差时仍能顺利插入至凹腔内。第二正极接线端子5242设置于第二接线部件主体5241头部中间位置,第二正极接线端子5242包括弹性接头,也即第二正极接线端子5242可进行小程度的轴向伸缩。第二负极接线端子5243设置于第二接线部件主体5241侧部位置,第二负极接线端子5243包括弹性片,优选为在第二接线部件主体5241上呈等边三角形设置的弓形弹性金属片。第一接线部件主体5131例如为圆筒状,第一接线部件主体5131内侧壁上设置第一负极接线端子5133,第一负极接线端子5133与第二负极接线端子5243进行配合,第一接线部件主体5131底壁的中心位置设置第一正极接线端子5132,第一正极接线端子5132与第二正极接线端子5242配合。将第二负极接线端子5243采用弓形弹性金属片,以及将第二正极接线端子5242可进行小程度的轴向伸缩,是为了保证在工作中振动等情况时,都能接触良好,确保接触的稳定性。
如图6a-6c所示,储液盒51安装至容置腔5211的过程中,第二接线部件主体5241的头部先伸入第一接线部件主体5131的凹腔内,随后第二负极接线端子5243被凹腔的内壁面进行抵压,第二负极接线端子5243进行伸缩变形后进入凹腔内与第一负极接线端子5133配合接触,第二接线部件主体5241完全进入凹腔后,第一正极接线端子5132与第二正极接线端子5242接触配合,第一光接收部件512的工作电路接通。此时,在容置腔5211内容置储液盒51的状态下,弹性接头与第一正极接线端子5132相抵接,弹性片与对应第一负极接线端子5133相抵接。
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添加剂投放装置501,添加剂投放装置501包括容置盒52和储液盒51,其中,容置盒52为上述实施例所提出的任一容置盒52,储液盒51为上述实施例所提出的任一储液盒51。储液盒51容置于容置盒52内,且第一接线部件513与第二接线部件524配合,在容置盒52的第二接线部件524通电状态下,至少一个光接收部件反馈的信号类型反映第一盒体511内存储的添加剂种类。
在一些实施例中,添加剂投放装置501还包括识别单元(图中未示出),识别单元与多个第二接线部件524电连接,识别单元能够根据至少一个第一光接收部件512反馈的信号类型来实现添加剂种类的识别。信号类型包括正信号、负信号和无信号反馈,当第一光接收部件512反馈正信号时,说明第一光接收部件512的电阻值变大,此第一光接收部件512具有正光敏特性,例如为正亮度系数的光敏电阻。当第一光接收部件512反馈负信号,说明第一光接收部件512的电阻值变小,此时第一光接收部件512具有负光敏特性,例如为负亮度系数的光敏电阻。当第一光接收部件512无信号反馈,说明第一光接收部件512具有非光敏特性,例如为非光敏电阻。因此,通过识别至少一个第一光接收部件512反馈的信号类型即可确定至少一个光接收部件的光敏特性的排列组合方式,从而根据确定的排列组合方式确定储液盒51内存储的添加剂种类。并且,本实施例的容置盒52的结构相同,储液盒51与容置盒52之间可以任意装配,无需指定储液盒51所对应的容置盒52,容置盒52与任意储液盒51装配时,或者储液盒51与任意容置盒52装配时,均能通过识别储液盒51的至少一个第一光接收部件512反馈的信号状态来实现添加剂种类的识别,提升了储液盒51与容置盒52装配的便利性,提高储液盒51与容置盒52的装配效率,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并且只需反馈两至三种信号,原理简单,无需复杂的处理过程(如颜色或标签识别处理),准确性高,灵敏性好。
在一个些实施例中,识别单元还根据第一接线部件513与第二接线部件524的之间电路的通断状态来确定储液盒51与所述容置盒52是否装配到位。在第一接线部件513与第二接线部件524之间电路导通的情况下,说明储液盒51与容置盒52装配到位,在第一接线部件513与第二接线部件524之间电路断开的情况下,说明储液盒51与容置盒52装配不到位,需重新对储液盒51的位置进行调整。
在一个些实施例中,识别单元还根据第二光接收部件523的光接收状态来确定储液盒51与容置盒52的装配状态。在第二光接收部件523接收到光发射部件522发出的光线的情况下,说明此时储液盒51未装配至容置腔5211内。在第二光接收部件523未接收到光发射部件522发出的光线的情况下,说明此时储液盒51设置于容置盒52内,储液盒51将光发射部件522发出的光线遮挡,第二光接收部件523接收不到光线。
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添加剂识别方法,添加剂识别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的添加剂投放装置501,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添加剂的识别流程图之一,参照图10,添加剂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确定至少一个第一光接收部件512反馈的信号类型;
S102、根据所述信号类型确定储液盒51内的添加剂种类。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添加剂的识别流程图之二,参照图11,添加剂识别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111、确定添加剂投放装置501的第二光接收部件523的光接收状态;
S112、根据第二光接收部件523的光接收状态确定储液盒51与容置盒52的装配状态。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添加剂的识别流程图之三,参照图12,添加剂识别方法还包括:
S121、确定第一接线部件513与第二接线部件524的之间电路的通断状态;
S122、根据所述通断状态确定所述储液盒51与所述容置盒52是否装配到位。
本实施例的添加剂的识别方法在添加剂投放装置501的实施例部分已进行详细阐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可通过先使用第二光接收部件523检测用户是否放入储液盒51,再通过第一接线部件513与第二接线部件524之间的回路连通状态,确保储液盒51安装到位,一是为了防止用户未放入储液盒51而不能及时发现,影响洗涤,二是防止储液盒51安装不到位,影响检测识别。后通过第一光接收部件512可准确、快速地识别出放入的添加剂类型,便于选择合适的程序进行洗涤,或者还能判断储液盒51内的添加剂与衣物处理设备通过获取衣物上的污渍类型等信息向用户推荐的添加剂种类是否一致,进而确定储液盒51内的添加剂是否放错。
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衣物处理设备可以是洗衣机、洗干机、烘干及或衣物护理机。衣物处理设备设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添加剂投放装置501,或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添加剂识别方法对添加剂进行识别。
如图13和图14所示,以滚筒洗衣机为例,该洗衣机包括机体10、门体20、衣物处理筒30、外筒40和添加剂投放系统50,外筒40的底部设有排水管60,排水管60上设有排水泵70。其中添加剂投放系统50包括添加剂投放装置501和混合装置502,混合装置502设有混合腔,添加剂投放装置501通过投放管路503与混合腔连通,投放管路503上设有投液泵504,混合腔的出口与第一进水管路80连通,第一进水管路80内的水进入混合腔后与混合腔内的添加剂混合,混合后的水流入衣物处理筒30。投液泵504还连通冲洗管路90,以对投液泵504内的添加剂进行冲洗,冲洗后的液体进入混合腔内,以避免添加剂在投液泵504长期存留对投液泵504造成腐蚀。
以下结合具体示例对本实施例的的洗衣机的控制方法进行详细阐述。结合图15的流程图,用户向储液腔内放入添加剂前,光发射部件522稳定照射在第二光接收部件523上。用户自行选择或者根据推荐放入添加剂后(过程S01),由于储液盒51遮挡光线使第二光接收部件523产生信号反馈(过程S02),由于第二光接收部件523优选为两个,故两个第二光接收部件523都产生变化信号反馈时,则判定为储液盒51已放入容置盒52内,否则判定储液盒51未放入容置盒52内,提醒用户将储液盒51放入容置盒52内(过程S03)。设置两个第二光接收部件523是为了减少检测误差,防止其它物品的局部遮挡影响检测的准确性。检测到第二光接收部件523产生信号反馈后,然后检测第一接线部件513与第二接线部件524之间的回路是否被接通(过程S04),若检测到第一接线部件513与第二接线部件524之间的回路被接通,则说明储液盒51摆放正确,利用第一光接收部件512检测添加剂种类(过程S06)。若检测到第一接线部件513与第二接线部件524之间的回路未被接通,则提醒用户将储液盒51摆放到位(过程S05)。在检测到第一接线部件513与第二接线部件524之间的回路被接通后,即进行添加剂种类识别检测(过程S06),具体为:第一光接收部件512的数量为一个时,光发射部件522发射的光线照射在第一光接收部件512上时,检测第一光接收部件512产生的反馈信号情况,若第一光接收部件512只反馈一个正信号(电阻值变大),则对应为添加剂种类一,若第一光接收部件512只反馈一个负信号(电阻值变小),则对应为添加剂种类二,若第一光接收部件512不产生反馈信号(电阻值无变化,此时第一光接收部件512为非光敏电阻,但回路是接通的),则对应为添加剂种类三,前述的三种情况为仅采用一个光敏电阻的情况。进一步地,可通过两个第一光接收部件512组合来区别更多的添加剂种类,若两个第一光接收部件512均产生正信号(即正正),则对应为添加剂种类四,若两个第一光接收部件512均产生负信号(即负负),则对应为添加剂种类五,若其中一个第一光接收部件512产生正信号,另一个第一光接收部件512负信号(即正负),则对应为添加剂种类六,以此类推,可对多种添加剂进行对应识别。这样,只需在对应添加剂种类的储液盒51上设置对应的第一光接收部件512的排列组合,即可准确识别出对应的添加剂类型,且光敏检测的灵敏性好。当识别出所放的添加剂类型后,即可启动洗涤程序进行洗涤(过程S07)。
本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的添加剂投放装置501包括容置盒52和储液盒51,容置盒52设有多个独立的容置腔5211,每个容置腔5211内均设有储液盒51,且每个储液盒51可设置于任意容置腔5211内,同时每个容置腔5211可供任意储液盒51设于其内部,储液盒51与任意容置腔5211配合时均能准确识别出储液盒51内的添加剂种类,解决了因将储液盒51放错容置腔5211而导致添加剂投放错误的问题,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4)

1.一种储液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盒包括:
第一盒体,所述第一盒体具有容纳添加剂的密闭腔室;
至少一个光接收部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接收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盒体,所述至少一个光接收部件的数量和/或位置与所述第一光接收部件的光敏特性的不同排列组合对应表示所述第一盒体内存储的添加剂种类;
第一接线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盒体,所述第一接线部件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接收部件导线连接;
所述光敏特性包括正光敏特性、负光敏特性和非光敏特性,具有正光敏特性的所述第一光接收部件的电阻值与光照强度呈正相关关系,具有负光敏特性的所述第一光接收部件的电阻值与光照强度呈负相关关系,具有非光敏特性的所述第一光接收部件的电阻值不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接收部件包括光敏电阻和非光敏电阻,供不同添加剂种类存储的所述第一盒体上设有不同光敏特性、数量和/或位置的排列组合的光敏电阻和非光敏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储液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部件包括第一正极接线端子和至少一个第一负极接线端子,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接收部件的正极线均与所述第一正极接线端子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接收部件的负极线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负极接线端子一一对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液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包括插入端,所述第一接线部件设置于所述插入端,所述第一接线部件包括第一接线部件主体,所述第一接线部件主体包括凹腔,所述第一正极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凹腔的底壁,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负极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凹腔的侧壁。
5.一种容置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盒包括第二盒体,所述第二盒体设有至少一个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容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储液盒;
所述容置盒包括至少一个光发射部件,所述至少一个光发射部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且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接收部件的设置位置一一对应,在所述容置腔内容置所述储液盒的状态下,所述至少一个光发射部件发出的光线能够照射至对应所述第一光接收部件上;
第二接线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盒体,所述第二接线部件能够与所述第一接线部件电耦合连接,以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接收部件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容置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盒体设有相互独立的多个容置腔,每个所述容置腔内均设有所述至少一个光发射部件,且不同所述容置腔内的所述光发射部件的数量和排布方式相同,所述储液盒能够容置于任一所述容置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容置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光发射部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同一侧,所述容置盒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光接收部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光接收部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并位于所述光发射部件的对侧,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光接收部件的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至少一个光发射部件的数量,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光接收部件与所述至少一个光发射部件相对设置;
在所述容置腔内未容置所述储液盒的状态下,所述至少一个光发射部件发出的光线能够照射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光接收部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意一项所述的容置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线部件包括第二正极接线端子和至少一个第二负极接线端子,所述第二正极接线端子用于与所述第一接线部件的第一正极接线端子配合,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负极接线端子用于与所述第一接线部件的至少一个第一负极接线端子一一对应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容置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包括开口,所述储液盒经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所述第二接线部件包括第二接线部件主体,所述第二接线部件主体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与所述开口相对的第一壁面上,且所述第二接线部件主体的结构与所述储液盒的第一接线部件主体的结构适配,所述第二正极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接线部主体的远离所述第一壁面的一端,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负极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接线部件主体的侧壁;
在所述容置腔内容置所述储液盒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接线部件主体与所述第一接线部件主体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容置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正极接线端子包括弹性接头,所述第二负极接线端子包括弹性片;
在所述容置腔内容置所述储液盒的状态下,所述弹性接头与所述第一正极接线端子相抵接,所述弹性片与对应所述第一负极接线端子相抵接。
11.一种添加剂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投放装置包括:
容置盒,所述容置盒为权利要求5-10任意一项所述的容置盒;
储液盒,所述储液盒为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储液盒,所述储液盒容置于所述容置盒内,且所述第一接线部件与所述第二接线部件配合;
在所述第二接线部件通电的状态下,所述至少一个光接收部件反馈的信号类型反映第一盒体内存储的添加剂种类。
12.一种添加剂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识别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1所述的添加剂投放装置,所述添加剂识别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接收部件反馈的信号类型;
根据所述信号类型确定所述储液盒内的添加剂种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添加剂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识别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添加剂投放装置的第二光接收部件的光接收状态;
根据所述第二光接收部件的光接收状态确定所述储液盒与所述容置盒的装配状态。
14.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上设有权利要求11的添加剂投放装置,或采用权利要求12或13的添加剂识别方法对添加剂进行识别。
CN202311721254.8A 2023-12-13 2023-12-13 储液盒、容置盒、添加剂投放装置、识别方法及设备 Pending CN1178455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21254.8A CN117845556A (zh) 2023-12-13 2023-12-13 储液盒、容置盒、添加剂投放装置、识别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21254.8A CN117845556A (zh) 2023-12-13 2023-12-13 储液盒、容置盒、添加剂投放装置、识别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45556A true CN117845556A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39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21254.8A Pending CN117845556A (zh) 2023-12-13 2023-12-13 储液盒、容置盒、添加剂投放装置、识别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4555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32236B2 (en) Foam sensor of drum washing machine
CN111809351B (zh) 洗衣机
US6483712B1 (en) Illuminating electrical jack system
US2010028162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Laundry
US20230048461A1 (en) Detergent container for a cleaning device, contact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a cleaning device, and cleaning device
CN117845556A (zh) 储液盒、容置盒、添加剂投放装置、识别方法及设备
US2010030692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laundry
AU2020223729B2 (en) Detergent storage contain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3214400B2 (ja) 液体濃度の測定装置
US11542650B2 (en) Washing machine
JPH1164225A (ja) 比色式測定装置における気泡除去方法
KR20220131603A (ko) 세탁기의 세제량 감지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세제함
CN117867822A (zh) 储液盒、容置盒、添加剂投放装置、识别方法及设备
US20240117559A1 (en) Liquid Storage Box, Additive Dispen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dditive Type
CN219603972U (zh) 容器内容物识别组件
KR102502285B1 (ko) 세탁기의 세제량 감지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세제함
JP3899605B2 (ja) 液体濃度の測定方法
CN218492038U (zh) 一种投放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CN114717806B (zh) 一种储液盒及添加剂投放模块及储液盒的识别方法
JP3292112B2 (ja) 液体濃度の測定方法
CN211697500U (zh) 一种浊度传感器
CN114657746A (zh) 一种储液盒及投放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JPH10332583A (ja) 液体濃度の測定方法及びその測定装置
JPH10332597A (ja) 液体濃度の測定方法
JPH0726769Y2 (ja) 適合icカード判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