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36562A - 空调 - Google Patents

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36562A
CN117836562A CN202280057735.0A CN202280057735A CN117836562A CN 117836562 A CN117836562 A CN 117836562A CN 202280057735 A CN202280057735 A CN 202280057735A CN 117836562 A CN117836562 A CN 1178365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uide
air guide
fan
outlet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5773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龙镐
金导永
宋雨锡
李元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2000236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30106451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8365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365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25Cross-flow or tangential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226Fan ca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441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3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having two or more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082Grilles, registers or guar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22Centrifugal or radial f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一种空调包括热交换器、风扇和容纳风扇的风扇壳。风扇壳包括:入口,被风扇吸入的空气通过入口流入到风扇中;以及出口,已流入到风扇中的空气通过被风扇吹出而通过出口从风扇壳流出。空气引导件与出口的下端间隔开,并且通过形成空气流过的间隙向下引导空气。空气引导件具有倾斜部,倾斜部沿着横向方向朝向外侧向下倾斜,以沿着横向方向引导空气。

Description

空调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改进结构的空调。
背景技术
通常,空调是一种使用冷却循环产生适合人类活动的温度、湿度、气流等,同时从空气中去除灰尘、杂质等的设备。
空调包括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室外单元包括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膨胀机等,室内单元包括室内热交换器、送风扇等。膨胀机也可设置在室内单元中。
空调包括容纳送风扇的风扇壳,以改善送风扇的静压性能并降低送风扇的噪音。从送风扇排出的空气被风扇壳引导并因此流到热交换器。
在风扇壳的出口下方,可能由于流动阻力而形成涡流。由于涡流,发生流动损失,这导致空气体积的减少和送风噪音的产生。此外,空气流集中到热交换器的一些区域上,导致热交换器的性能劣化。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善的空气调节性能的空调。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善的送风能力的空调。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或减少涡流产生的空调。
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包括:热交换器;风扇;风扇壳,所述风扇容纳在所述风扇壳中,并且所述风扇壳包括入口开口和出口开口,被所述风扇吸入的空气通过所述入口开口进入所述风扇,进入所述风扇的空气被所述风扇吹送以通过所述出口开口被从所述风扇壳排出;以及空气引导件,在被吹送通过所述出口开口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与所述出口开口的下端间隔开,以形成空气流过的间隙,从而将空气向下方向引导,并且所述空气引导件包括倾斜部,所述倾斜部沿着横向方向朝向外侧向下倾斜以将空气向所述横向方向引导。
所述空调还可包括引导管道,所述引导管道包括所述空气引导件并且被构造为将被吹送通过所述出口开口的空气流向所述热交换器引导。
所述空气引导件可包括:第一引导表面,面向所述热交换器定位;以及第二引导表面,与所述第一引导表面相对并且被构造为引导流过所述间隙的空气。
所述第一引导表面和所述第二引导表面可弯曲为朝向所述热交换器向下倾斜。
所述空气引导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引导管道旋转,以控制被吹送通过所述出口开口的空气的流动方向。
所述空调还可包括:引导件驱动器,被构造为使所述空气引导件旋转;以及控制器,被构造为控制所述引导件驱动器,并且改变所述空气引导件相对于所述出口开口的旋转角。
所述空气引导件的截面可包括流线型形状。
所述空气引导件可以是第一空气引导件,所述间隙可以是第一间隙,所述空调还可包括第二空气引导件,所述第二空气引导件沿着通过所述出口开口排出的空气的所述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一空气引导件一起布置,并且所述第二空气引导件可在通过所述出口开口排出的空气的所述流动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空气引导件间隔开,以在所述第一空气引导件和所述第二空气引导件之间形成第二间隙,被吹送通过所述出口开口的空气流过所述第二间隙。
所述第二空气引导件可从所述第一空气引导件向下突出。
所述间隙可以是下间隙。所述空调还可包括侧空气引导件,所述侧空气引导件沿着竖直方向延伸以与所述出口开口的侧端对应。所述侧空气引导件可在空气的所述流动方向上与所述出口开口的所述侧端间隔开,以形成空气流过的侧间隙。所述空气引导件低于所述侧空气引导件。
所述侧空气引导件可从所述出口开口的所述侧端向外弯曲,并且被构造为将流过所述侧间隙的空气向所述横向方向引导。
所述空气引导件的在所述横向方向上的第一侧可低于所述空气引导件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使得所述空气引导件诱导空气向所述第一侧流动。
所述空调还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可包括:第一空间,在所述第一空间中形成入口,并且所述风扇和所述风扇壳位于所述第一空间中;第二空间,在所述第二空间中形成出口,并且所述热交换器位于所述第二空间中;以及分隔件,被构造为除了与所述出口开口对应的区域之外,将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分隔,其中,所述引导管道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分隔件上,以提供通向所述出口的气流路径。
所述引导管道还可包括:开口,与所述出口开口对应;上盖部,覆盖所述开口的上部区域并朝向所述热交换器突出;第一侧盖部,覆盖所述开口的一个侧区域并且从所述上盖部的第一侧向下延伸;以及第二侧盖部,与所述第一侧盖部相对,并且覆盖所述开口的另一侧区域并从所述上盖部的第二侧向下延伸,其中,所述空气引导件可位于所述第一侧盖部和所述第二侧盖部之间。
所述风扇可被构造为沿着轴向方向吸入空气并沿着径向方向排出空气。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包括:壳体,包括左壁和右壁;第一风扇组装件,与所述左壁相邻;第二风扇组装件,在左右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风扇组装件间隔开并且与所述右壁相邻;热交换器,被构造为与从所述第一风扇组装件和所述第二风扇组装件排出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第一空气引导件,朝向所述左壁向下倾斜并且被构造为将从所述第一风扇组装件排出的空气向左方向引导;以及第二空气引导件,朝向所述右壁向下倾斜并且被构造为将从所述第二风扇组装件排出的空气向右方向引导。
所述第一空气引导件可与所述第一风扇组装件的出口侧的下端间隔开以形成空气流过的第一间隙,以减少在所述第一风扇组装件的出口侧下方产生的涡流,并且所述第二空气引导件可与所述第二风扇组装件的出口侧的下端间隔开以形成空气流过的第二间隙,以减少在所述第二风扇组装件的出口侧下方产生的涡流。
所述第一空气引导件还可包括第一弯曲部,所述第一弯曲部被构造为引导穿过所述第一间隙的空气,并且所述第二空气引导件还可包括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二弯曲部被构造为引导穿过所述第二间隙的空气。
所述第一空气引导件和所述第二空气引导件可弯曲为朝向热交换器向下倾斜。
所述第一空气引导件和所述第二空气引导件的截面中的每个可具有流线型形状。
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空调可使风扇的气流有效地扩散。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空调可通过改善热交换器的流率分布来改善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性能。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空调可防止或减少壳体内部的涡流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空调的后立体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空调的沿着X-Z平面截取的剖面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空调的沿着X-Z平面截取的立体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的空调的沿着X-Y平面截取的剖面图;
图6是图1中所示的空调的沿着X-Y平面截取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空调的送风扇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8是沿着另一方向看到的图7中所示的送风扇的立体图;
图9是图7中所示的送风扇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沿着X方向看到的图7中所示的送风扇的侧视图;
图11是图7中所示的送风扇的沿着X-Z平面截取的剖面图;
图12是图7中所示的送风扇的沿着X-Z平面截取的立体图;
图13是图3中表示的区域A的放大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引导装置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引导装置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引导装置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引导装置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引导装置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引导装置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2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引导装置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2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引导装置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22是图21中所示的引导装置的底部视图;
图23是沿着图21中表示的线A-A'截取的剖面图;
图24是沿着图21中表示的线B-B'截取的剖面图;
图25是图21中所示的引导装置的剖切立体图;
图2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引导装置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27是图26中所示的引导装置的底部视图;
图2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引导装置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29是图28中所示的引导装置的底部视图;
图3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引导装置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31是图30中所示的引导装置的底部立体图;
图32是图30中所示的引导装置的剖切立体图;
图33是图30中所示的引导装置的剖面图;
图3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引导装置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3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框图;
图3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送风扇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37是沿着另一方向看到的图36中所示的送风扇的立体图;
图38是沿着X方向看到的图36中所示的送风扇的侧视图;
图39是图36中所示的送风扇的沿着X-Y平面截取的剖面图;
图40是沿着X方向看到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送风扇的示例的侧视图;
图4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送风扇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42是沿着另一方向看到的图41中所示的送风扇的立体图;
图43是沿着X方向看到的图41中所示的送风扇的侧视图;
图44是图41中所示的送风扇的侧视图;
图45是图41中所示的送风扇的剖面图;
图46是图41中所示的送风扇的沿着X-Y平面截取的剖面图;
图47是沿着X方向看到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送风扇的示例的侧视图;
图4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送风扇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49是图48中所示的送风扇的沿着X-Y平面截取的剖面图;
图5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送风扇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51是图50中所示的送风扇的沿着X-Y平面截取的剖面图;
图5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53是沿着X方向看到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的示例的侧视图;
图54是沿着X方向看到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的侧视图;
图55是沿着X方向看到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的示例的侧视图;
图56是沿着X方向看到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的示例的侧视图;
图5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58是沿着X方向看到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的示例的侧视图;
图59是沿着X方向看到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的示例的侧视图;
图60是沿着X方向看到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的示例的侧视图;
图61是沿着X方向看到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的示例的侧视图;
图62是沿着X方向看到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的示例的侧视图;以及
图63是沿着X方向看到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的示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实施例和附图中示出的构造仅是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因此应当理解,在提交本申请时,可替换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实施例和附图的各种修改示例是可行的。
此外,在本说明书的附图中表示的相同附图标记或符号表示执行基本相同功能的构件或组件。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实施例,并不旨在限制和/或约束本公开。除非在上下文中具有明显不同的含义,否则以单数使用的表述包含复数的表述。在本说明书中,应当理解,诸如“包括”、“包含”或“具有”等的术语旨在表示存在说明书中公开的特征、数量、步骤、操作、组件、部件或它们的组合,并不旨在排除可存在或可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步骤、操作、组件、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
在整个说明书中,将理解,当特定部件被称为“连接”到另一部件时,它可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该另一部件。同样,将理解,当特定部件被称为“结合”到另一部件时,它可直接或间接地结合到该另一部件。
在整个说明书中,还将理解,当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上方”时,它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存在中间元件。
此外,将理解,尽管在此可使用包括序数(诸如“第一”、“第二”等)的术语来描述各种组件,但是这些组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组件与另一组件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组件可被称为第二组件,类似地,第二组件可被称为第一组件。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所列项的任何组合和所有组合。
在以下描述中,基于附图定义术语“左右方向”、“横向方向”、“上下方向”、“上侧”、“右侧”等,并且组件的形状和位置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
例如,参照图1至图6,X方向被定义为前后方向,Y方向被定义为左右方向(横向方向),Z方向被定义为上下方向。此外,-Y方向被定义为向左方向,+Y方向被定义为向右方向。然而,为了便于描述,这些定义仅是基于附图的示例。
在整个公开内容中,表述“a、b或c中的至少一个”表示仅a、仅b、仅c、a和b两者、a和c两者、b和c两者、a、b和c中的全部,或者它们的变型。
构成空调的冷却循环可构造有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冷却循环可执行压缩-冷凝-膨胀-蒸发的一系列过程,以使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然后供应热交换的空气。由此,空调可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空调的室外单元可包括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空调的室内单元可包括室内热交换器。膨胀阀可设置在室内单元或室外单元中的任何一个中。
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可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在使用室内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时,空调可执行室内加热模式。在使用室内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时,空调可执行室内冷却模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的示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空调的后立体图。图3是图1中所示的空调的沿着X-Z平面截取的剖面图。图4是图1中所示的空调的沿着X-Z平面截取的立体图。图5是图1中所示的空调的沿着X-Y平面截取的剖面图。图6是图1中所示的空调的沿着X-Y平面截取的立体图。
参照图1至图6,空调1可包括壳体10。壳体10可形成空调1的外观。例如,壳体10可大致呈盒子形状。
壳体10可包括入口11和出口12。入口11可将空气吸入到壳体10的内部。出口12可排出热交换的空气。
入口11可包括格栅(未示出)和/或过滤构件(未示出),以用于过滤包括在吸入到入口11中的空气中的灰尘。
出口12可包括用于改变要排出的空气的方向的风向调节构件(未示出)。
例如,入口11可设置在壳体10的第一侧中,出口12可设置在壳体10的第二侧中,第二侧与第一侧相对。例如,第一侧可以是朝向前方向的侧,第二侧可以是朝向后方向的侧。在这种情况下,入口11可从壳体10的前方向吸入空气或吸进空气,出口12可从壳体10的后方向排出空气。然而,入口11和出口12的位置和形状仅是示例,并且入口11和出口12的位置和形状不限于图1至图6中所示的位置和形状。
例如,入口管道(未示出)可与入口11连接,出口管道(未示出)可与出口12连接。入口管道可将室内空气向空调1的内部引导。出口管道可将在空调1内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排放到室内空间,但不限于此。然而,入口11和出口12可在没有任何管道的情况下与室内空间连通。
壳体10可包括顶板13、底板14以及侧壁15和16。侧壁15和16可包括将顶板13的左侧与底板14的左侧连接的左壁15,以及将顶板13的右侧与底板14的右侧连接的右壁16。
壳体10可包括第一空间S1和第二空间S2。
第一空间S1可包括入口11。在第一空间S1中,可定位将在下面描述的风扇组装件30。在第一空间S1中,可定位将在下面描述的风扇40和风扇壳50。
第二空间S2可包括出口12。在第二空间S2中,可定位将在下面描述的热交换器20。在第二空间S2中,可定位将在下面描述的排水盘18。
壳体10可包括用于将第一空间S1与第二空间S2分隔的分隔件17。除了与风扇壳50的出口开口52(将在下面描述)对应的区域之外,分隔件17可将第一空间S1与第二空间S2分隔。
热交换器20可与通过入口11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器20可容纳在壳体10内部。热交换器20可位于第二空间S2中。例如,热交换器20可包括制冷剂流过的管,以及与管接触以使加热表面变宽的热交换翅片。例如,热交换器20可倾斜为与空气的流动方向基本正交。
在热交换器20下方,可设置用于收集从热交换器20产生的冷凝水的排水盘18。收集在排水盘18中的冷凝水可通过排水构件(例如,软管等)排出到空调1的外部。排水盘18可支撑热交换器20。排水盘18可位于第二空间S2中。排水盘18可包括用于隔离热交换的空气的隔离件。
空调1可包括风扇组装件30。风扇组装件30可容纳在壳体10中。风扇组装件30可位于第一空间S1中。风扇组装件30可包括风扇40和风扇壳50。
空调1还可包括用于驱动风扇40的风扇驱动器60。风扇驱动器60可包括用于产生动力的风扇驱动源61和用于将由风扇驱动源61产生的动力传递到风扇40的轴62。例如,风扇驱动源61可包括可沿着正向方向和反向方向旋转的风扇马达。
风扇驱动器60可容纳在壳体10中。风扇驱动器60可位于第一空间S1中。风扇驱动器60可固定在壳体10内部。例如,风扇驱动器60可通过固定支架63稳定地安装在壳体10内部。
图7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空调的送风扇的示例的立体图。图8是沿着另一方向看到的图7中所示的送风扇的立体图。图9是图7中所示的送风扇的分解立体图。
送风扇可包括风扇组装件30和空气引导件200。
风扇组装件30可包括风扇40和风扇壳50。
风扇40可使空气强制运动。风扇40可使空气通过入口11被吸入到壳体10的内部,或者风扇40可使热交换的空气通过出口12排放到壳体10的外部。
风扇40可将空气吹向热交换器20。风扇40可将通过入口11吸入的空气排放到热交换器20。
风扇40可包括轮毂体43和叶片44。例如,可设置多个叶片44,并且多个叶片44可沿着轮毂体43的周向方向布置。
联轴器45可位于风扇40的轮毂体43的中央处。风扇驱动器60的轴62可连接到联轴器45。风扇40可由风扇驱动器60驱动。风扇40可通过风扇驱动器60旋转。
风扇40可包括空气进入的入口侧41和空气从其排出的出口侧42。
例如,风扇40可以是离心式风扇。在这种情况下,风扇40可沿着轴向方向吸入空气,并且沿着径向方向排出空气。入口侧41可设置在轮毂体43的两侧,出口侧42可设置在轮毂体43的其上布置有多个叶片44的周向侧。
风扇壳50可容纳风扇40。风扇壳50可收集从风扇40排出的空气并将空气向风扇40的外部推动。风扇壳50可使从风扇40排出的空气的压力升高,以提高风扇40的送风力。例如,风扇壳50可包括包围风扇40的弯曲形状。
风扇壳50可包括空气通过其进入风扇40的入口开口51和空气通过其从风扇40排出的出口开口52。入口开口51可与风扇40的入口侧41对应,出口开口52可与风扇40的出口侧42对应。
例如,出口开口52可大致呈矩形形状,但不限于此。然而,出口开口52可具有能够排出空气的各种形状中的一种。
例如,风扇壳50可包括顶部壳体53和底部壳体54。顶部壳体53可从上方覆盖风扇40,底部壳体54可从下方覆盖风扇40。
顶部壳体53可与底部壳体54的上部结合。通过将顶部壳体53与底部壳体54结合,可形成入口开口51和出口开口52。
例如,参照图9,顶部壳体53可包括入口形成部53a和出口形成部53b。入口形成部53a可包括半圆形槽形状。入口形成部53a可包括形成喇叭口的喇叭口形成部531。喇叭口形成部531可朝向顶部壳体53的内部弯折。出口形成部53b可形成出口开口52的侧端522和523。出口形成部53b可形成出口开口52的左侧端522和右侧端523,但不限于此。然而,出口形成部53b可与下面将描述的底部壳体54的出口形成部54b结合,以与出口形成部54b一起形成出口开口52的侧端522和523。
例如,参照图9,底部壳体54可包括入口形成部54a和出口形成部54b。入口形成部54a可包括半圆形槽形状。入口形成部54a可包括用于形成喇叭口的喇叭口形成部541。喇叭口形成部541可朝向底部壳体54的内侧弯折。出口形成部54b可形成出口开口52的下端521。出口形成部54b可包括向下倾斜以向下引导空气的形状。出口形成部54b也被称为截止部(cut-off),但不限于此。出口形成部54b可与顶部壳体53的出口形成部53b结合,以与出口形成部53b一起形成出口开口52的下端521。
然而,风扇壳50不限于图9中所示的示例。例如,风扇壳50可集成为一个主体。此外,风扇壳50可被构造为具有彼此可拆卸地结合的三个组件。
空气引导件200可控制通过风扇壳50的出口开口52排出的空气流。下面将描述关于此的细节。
送风扇还可包括引导管道100。也就是说,送风扇可包括风扇组装件30和空气引导件200,或者送风扇可包括风扇组装件30、空气引导件200和引导管道100。
引导管道100可引导通过风扇壳50的出口开口52排出的空气。引导管道100可将通过出口开口52排出的空气向热交换器20引导。
引导管道100可定位为与出口开口52对应。
引导管道100可容纳在壳体10中。引导管道100可设置在风扇组装件30和热交换器20之间。引导管道100可设置在风扇壳50的出口开口52和热交换器20之间。例如,引导管道100可位于第二空间S2中。引导管道100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在分隔件17上并向第二空间S2突出。
例如,引导管道100可包括空气引导件200。引导管道100和空气引导件200可集成为一个主体,但不限于此。然而,引导管道100和空气引导件200可设置为单独的组件,然后彼此结合。
引导管道100可包括开口120和管道主体110。
开口120可与风扇壳50的出口开口52对应。开口120可与出口开口52连通。通过出口开口52排出的空气可穿过引导管道100的开口120以被引导到热交换器20。
管道主体110可从出口开口52朝向热交换器20延伸,以引导通过出口开口52排出的空气。
管道主体110可覆盖开口120。管道主体110可限定开口120。管道主体110可形成开口120。
例如,管道主体110可包括朝向热交换器20突出以覆盖开口120的上部区域的上盖部111。管道主体110可包括从上盖部111向下延伸以覆盖开口120的侧区域的侧盖部112和113。侧盖部112和113可包括从上盖部111的一侧延伸以覆盖开口120的一个侧区域的第一侧盖部112,以及与第一侧盖部112相对并从上盖部111的另一侧延伸以覆盖开口120的另一侧区域的第二侧盖部113。第一侧盖部112可覆盖开口120的左侧区域。第二侧盖部113可覆盖开口120的右侧区域。例如,空气引导件200可设置在第一侧盖部112和第二侧盖部113之间。
管道主体110还可包括覆盖开口120的下部区域的下盖部114。下盖部114可沿着横向方向延伸,以将第一侧盖部112的下侧与第二侧盖部113的下侧连接。下盖部114可与上盖部111相对。
在一些情况下,管道主体110可包括第一侧盖部112、第二侧盖部113或下盖部114中的至少一个。在一些情况下,管道主体110可不包括第一侧盖部112、第二侧盖部113和下盖部114中的任何一个。下面将描述关于此的细节。
例如,管道主体110可包括支撑框架115。支撑框架115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在分隔件17上。支撑框架115可呈具有开口120的板形状。上盖部111以及侧盖部112和113可从支撑框架115朝向热交换器20延伸。
引导管道100和空气引导件200也被称为引导装置。
图10是沿着X方向看到的图7中所示的送风扇的侧视图。图11是图7中所示的送风扇的沿着X-Z平面截取的剖面图。图12是图7中所示的送风扇的沿着X-Z平面截取的立体图。图13是图3中表示的区域A的放大图。
空气引导件200可控制从风扇壳50的出口开口52排出的空气流。在包括引导管道100的送风扇中,空气引导件200可控制由引导管道100引导的空气流。
空气引导件200可包括形成空气引导件200的外观的主体201。主体201可大致呈面板形状。
例如,空气引导件200的主体201可在引导管道100的第一侧盖部112和第二侧盖部113之间沿着横向方向延伸。
例如,主体201可包括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与出口开口52相邻的第一侧部210。主体201可包括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远离出口开口52设置的第二侧部220。第二侧部220可与第一侧部210相对。主体201可包括在横向方向上与壳体10的左壁15相邻的第三侧部230。主体201可包括在横向方向上与壳体10的右壁16相邻的第四侧部240。
空气引导件200可大致沿着向下方向(-Z方向)引导通过出口开口52排出的空气。空气引导件200可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与出口开口52的下端521间隔开。空气引导件200可与出口开口52的下端521间隔开,以形成第一间隙g1,通过出口开口52排出的空气流过第一间隙g1。
例如,第一间隙g1可包括形成在出口开口52的下端521和空气引导件200之间的空间。送风扇包括引导管道100,第一间隙g1可包括形成在支撑框架115和空气引导件200之间的空间。
通常,在空调中,在空气在被风扇吹送时流动的过程期间,空气可能由于空调的内部阻力(热交换器的阻力)而集中到热交换器的一些区域上。例如,空气流集中到热交换器的上部区域上,导致热交换器的下部区域处的热交换性能劣化。也就是说,热交换器的整个热交换性能可能劣化。此外,由于流动阻力,在风扇壳的出口开口下方可能产生涡流。在这种情况下,涡流的产生可能由于空气的流动损失而导致空气体积的减少和吹送空气噪音的增大。
为了减少空调内部的涡流的产生并将空气向热交换器的整个区域均匀地吹送,风扇壳的出口开口已设计为具有宽的区域,或者风扇壳的出口开口的下端(例如,截止部)已设计为具有大的倾斜角。然而,尽管改善了通过热交换器的空气的流率分布,但是风扇壳的宽的出口开口使风扇壳的空气收集性能劣化,从而降低了风扇的送风能力。此外,尽管风扇壳的出口开口的下端的大的倾斜角在一定程度上诱导空气向下流动,从而防止空气流集中到热交换器的一些区域上的现象,但是难以无限制地增大倾斜角,并且出口开口的下端引起再循环流而产生更多的涡流。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气引导件200可形成第一间隙g1以向下引导空气。空气引导件200可诱导通过出口开口52排出的空气向下流动。空气引导件200可引导通过第一间隙g1的空气流,使得空气朝向热交换器20的下部区域流动。空气引导件200可防止从出口开口52排出的空气朝向风扇组装件30流动而不朝向热交换器20流动。也就是说,空气引导件200可防止空气在出口开口52的下端521处盘旋。因此,可防止或减少在风扇壳50的出口开口52的下端521处产生涡流。结果,因为防止或减少了涡流的产生,所以由这种涡流引起的流动损失也可减少,这促使风扇的送风能力的提高和吹送空气噪音的减少。此外,空气引导件200可防止空气流集中到热交换器20的一些区域上。结果,空气引导件200可引导从出口开口52排出的空气在热交换器20的整个区域上方扩散。由此,可改善热交换器20的热交换性能。
空气引导件200可包括用于诱导通过出口开口52排出的空气沿着预设方向流动的各种形状。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0描述空气引导件200的示例200a。下面将描述空气引导件200的各个实施例。
空气引导件200a可沿着横向方向引导通过出口开口52排出的空气。空气引导件200a可沿着左右方向(Y方向)引导通过出口开口52排出的空气。空气引导件200a可使通过出口开口52排出的空气沿着横向方向扩散。空气引导件200a可沿着横向方向延伸。第一间隙g1可沿着横向方向延伸。
参照图10,空气引导件200a可包括倾斜部252。倾斜部252可沿着横向方向朝向外侧向下倾斜。例如,空气引导件200a可包括凸形形状。倾斜部252可包括沿着横向方向朝向外侧向下弯曲的形状(见图10的箭头)。
例如,空气引导件200a可包括中央部251和相对于中心竖直线V从中央部251向下倾斜的倾斜部252。倾斜部252可包括沿着向左方向(-Y方向)向下倾斜的第一倾斜部2521和沿着向右方向(+X方向)向下倾斜的第二倾斜部2522。然而,这仅是示例,并且倾斜部252可具有能够沿着横向方向引导空气的任何形状。例如,倾斜部252可不相对于中央部251倾斜,或者可设置一个、三个或更多个倾斜部252。此外,尽管倾斜部252被示出为具有对称形状,但倾斜部252可具有不对称形状。
参照图13,空气引导件200可包括第一引导表面261和第二引导表面262。
第一引导表面261可朝向热交换器20定位。第一引导表面261可通过引导管道100引导空气朝向热交换器20流动。第一引导表面261可引导通过引导管道100的主空气流。
例如,第一引导表面261可朝向热交换器20向下倾斜。第一引导表面261可朝向热交换器20弯曲。第一引导表面261可包括弯曲表面。第一引导表面261可包括弯曲形状。
例如,通过柯恩达效应,从出口开口52排出并运动通过引导管道100的空气可在与第一引导表面261紧密接触的同时流动。
第二引导表面262可与第一引导表面261相对。第二引导表面262可引导通过第一间隙g1的空气。第二引导表面262可引导从主空气流偏离的次空气流。
例如,通过柯恩达效应,从出口开口52排出并穿过第一间隙g1的空气可在与第二引导表面262紧密接触的同时流动。
例如,第二引导表面262可朝向热交换器20向下倾斜。第二引导表面262可朝向热交换器20弯曲。第二引导表面262可包括弯曲表面。第二引导表面262可包括弯曲形状。
参照图11至图13,空气引导件200可具有流线型形状的截面。
例如,第一侧部210可包括圆角形状,第二侧部220可包括尖锐形状。空气引导件200的厚度可从第一侧部210朝向第二侧部220减小。因此,空气引导件200可减少从出口开口52朝向热交换器20运动的空气的流动损失。空气引导件200可减少在第一引导表面261和第二引导表面262上流动的空气的流动损失。
图14至图33示出了空气引导件200的各个实施例。与上述组件相同的组件可分配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参照图14,空气引导件200b可包括与横向方向对应的形状。第一间隙g1可包括与横向方向对应的形状。例如,与上述空气引导件200a相比,空气引导件200b可不包括倾斜部252。
参照图15,空气引导件200c可包括沿着横向方向朝向外侧向上倾斜的倾斜部252。例如,空气引导件200c可包括凹形形状。倾斜部252可包括沿着横向方向朝向外侧向上弯曲的形状(见图15的箭头)。
例如,空气引导件200c可包括中央部251和相对于中心竖直线V从中央部251向上倾斜的倾斜部252。倾斜部252可包括沿着向左方向(-Y方向)向上倾斜的第一倾斜部2521和沿着向右方向(+Y方向)向上倾斜的第二倾斜部2522。然而,这仅是示例,并且倾斜部2522可具有各种形状。
与上述空气引导件200a相比,空气引导件200c可收集从出口开口52排出的空气。例如,在热交换器20相对小于风扇组装件30或者热交换器20所在的第二空间S2的尺寸相对小于风扇组装件30所在的第一空间S1的尺寸的情况下,上述示例的空气引导件200c可设置在空调1中以提高风扇组装件30的送风力。
参照图16和图17,空气引导件200d和200e可定位为使得在横向方向上的一侧低于与一侧相对的另一侧。
因此,空气引导件200d和200e可诱导空气向位于相对较低的位置处的一侧流动。空调1可包括空气引导件200d和200e,以将空气向预设方向引导。例如,用户可通过考虑空调1的安装环境、空调1的内部组件、连接管道的规格等来适当地定位空气引导件200d和200e。
例如,参照图16,空气引导件200d可沿着向左方向向下倾斜(见图16的箭头)。空气引导件200d的第三侧部230可位于比第四侧部240低的位置处。因此,可通过空气引导件200d诱导通过出口开口52排出的空气沿着向左方向流动。
例如,参照图17,空气引导件200e可沿着向右方向向下倾斜(见图17的箭头)。空气引导件200e的第四侧部240可位于比第三侧部230低的位置处。因此,可通过空气引导件200e诱导通过出口开口52排出的空气沿着向右方向流动。
参照图18,与上述空气引导件200d相比,空气引导件200f的一部分可沿着向左方向向下倾斜。空气引导件200f可诱导通过出口开口52排出的空气沿着向左方向流动。
例如,空气引导件200f可包括从中央部251朝向左方向延伸的左主体281。左主体281可从中央部251沿着横向方向朝向外侧向下倾斜,但不限于此。然而,左主体281可从特定点沿着向左方向向下倾斜,而不是从中央部251沿着向左方向向下倾斜。
参照图19,与上述空气引导件200e相比,空气引导件200g的一部分可沿着向右方向向下倾斜。空气引导件200g可诱导通过出口开口52排出的空气沿着向右方向流动。
例如,空气引导件200g可包括从中央部251朝向右方向延伸的右主体282。右主体282可从中央部251沿着横向方向朝向外侧向下倾斜,但不限于此。然而,右主体282可从特定点沿着向左方向向下倾斜,而不是从中央部251沿着向左方向向下倾斜。
参照图20,与上述空气引导件200b相比,空气引导件200h的左端和右端可扩张。例如,位于第三侧部230和第二侧部220之间的第一拐角部271以及位于第四侧部240和第二侧部220之间的第二拐角部272可向比中央部251低的位置突出。因此,空气引导件200h可引导通过出口开口52排出的空气向第一拐角部271和第二拐角部272流动。
参照图21至图29,空气引导件200i、200j和200k可包括三维形状。空气引导件200i、200j和200k可包括扭转形状。
参照图21,空气引导件200i可包括沿着横向方向朝向外侧向下倾斜的形状。空气引导件200i可包括沿着横向方向朝向外侧向下弯曲的形状。空气引导件200i可包括凸形形状。例如,空气引导件200i可包括在横向方向上相对于中央部对称的形状。
参照图22,第一间隙g1的尺寸可改变。例如,第一侧部210可沿着横向方向弯曲。第一侧部210可沿着横向方向是弯曲的。
空气引导件200i可形成第一间隙g1,以沿着横向方向平稳地引导空气。例如,第一间隙g1的与第三侧部230相邻的长度d2可大于第一间隙g1的在中央部处的长度d1。第一间隙g1的与第四侧部240相邻的长度d3可大于第一间隙g1的在中央部处的长度d1。因此,可诱导通过出口开口52排出的空气向形成为具有相对大尺寸的第一间隙g1流动。例如,穿过具有相对大尺寸的第一间隙g1的空气的流率可大于穿过具有相对小尺寸的第一间隙g1(例如,具有长度d1的第一间隙g1)的空气的流率。也就是说,通过出口开口52排出的空气可在穿过由空气引导件200i形成的第一间隙g1的同时沿着左右方向扩散。
参照图23和图24,空气引导件200i的截面可改变。例如,空气引导件200i的形状可沿着横向方向改变。
例如,空气引导件200i的沿着图21的线A-A'截取的形状(见图23)可与空气引导件200i的沿着图21的线B-B'截取的形状(见图24)不同。
例如,图23中所示的第一引导表面261的曲率可与图24中所示的第一引导表面261的曲率不同。图23中所示的第二引导表面262的曲率可与图24中所示的第二引导表面262的曲率不同。
例如,参照图23,第二侧部220可沿着横向方向朝向内侧弯曲(见图23的箭头)。第二侧部220可包括沿着横向方向朝向内侧扭转的形状。
例如,参照图25,第一侧部210可在更靠近空气引导件200i的在横向方向上的中央部的位置处更靠近支撑框架115。也就是说,第一侧部210可弯曲为在更靠近横向方向上的中央部的位置处更靠近出口开口52。第二侧部220可在更靠近空气引导件200i的在横向方向上的中央部的位置处更靠近支撑框架115。也就是说,第二侧部220可弯曲为在更靠近横向方向上的中央部的位置处更靠近出口开口52。因此,第一间隙g1的尺寸可沿着横向方向变化。然而,与图25不同,第一侧部210可在更靠近空气引导件200i的在横向方向上的中央部的位置处更远离支撑框架115。也就是说,第一侧部210可弯曲为在更靠近横向方向上的中央部的位置处更远离出口开口52。第二侧部220可在更靠近空气引导件200i的在横向方向上的中央部的位置处更远离支撑框架115。也就是说,第一侧部210可弯曲为在更靠近横向方向上的中央部的位置处更远离出口开口52。或者,第一侧部210可弯曲为在更靠近空气引导件200i的在横向方向上的中央部的位置处更靠近出口开口52,第二侧部220可弯曲为在更靠近空气引导件200i的在横向方向上的中央部的位置处更远离出口开口52。或者,第一侧部210可弯曲为在更靠近空气引导件200i的在横向方向上的中央部的位置处更远离出口开口52,第二侧部220可弯曲为在更靠近空气引导件200i的在横向方向上的中央部的位置处更靠近出口开口52。
参照图26,空气引导件200j可包括朝向左方向向下倾斜的形状。空气引导件200j可包括朝向左方向向下弯曲的形状。空气引导件200j的一部分可包括弯曲形状。例如,空气引导件200j可包括在横向方向上相对于中央部不对称的形状。
参照图27,第一间隙g1的尺寸可改变。例如,第一间隙g1的与第三侧部230相邻的长度d2可大于第一间隙g1的在中央部处的长度d1。第一间隙g1的与第三侧部230相邻的长度d2可大于第一间隙g1的与第四侧部240相邻的长度d3。因此,可诱导通过出口开口52排出的空气沿着向左方向流动。
参照图28,空气引导件200k可包括朝向右方向向下倾斜的形状。空气引导件200k可包括朝向右方向向下弯曲的形状。空气引导件200k的一部分可包括弯曲形状。例如,空气引导件200k可包括在横向方向上相对于中央部不对称的形状。
参照图29,第一间隙g1的尺寸可改变。例如,第一间隙g1的与第四侧部240相邻的长度d3可大于第一间隙g1的在中央部处的长度d1。第一间隙g1的与第四侧部240相邻的长度d3可大于第一间隙g1的与第三侧部230相邻的长度d2。因此,可诱导通过出口开口52排出的空气沿着向右方向流动。
参照图30至图34,空调1还可包括第二空气引导件300。上述空气引导件200也被称为第一空气引导件200。
在图30至图34中,第一空气引导件200被示出为空气引导件200b,但不限于此。第一空气引导件200可包括上述空气引导件200的各个示例。例如,第一空气引导件200可用空气引导件200a和200c至200k中的一个代替。
第二空气引导件300可沿着空气的流动方向与第一空气引导件200一起布置。第二空气引导件300可相对于空气流位于第一空气引导件200的下游。例如,第二空气引导件300可比第一空气引导件200邻近热交换器20。
第二空气引导件300可包括形成第二空气引导件300的外观的主体301。主体301可大致呈面板形状。
例如,第二空气引导件300的主体301可在引导管道100的第一侧盖部112和第二侧盖部113之间沿着横向方向延伸。例如,主体301可在第一侧盖部112的端部112a和第二侧盖部113的端部113a之间沿着横向方向延伸。
例如,主体301可包括沿着空气的流动方向与出口开口52相邻的第一侧部310。主体301可包括沿着空气的流动方向远离出口开口52的第二侧部320。第二侧部320可与第一侧部310相对。第一侧部310可与第一空气引导件200相邻,第二侧部320可远离第一空气引导件200。主体301可包括沿着横向方向与壳体10的左壁15相邻的第三侧部230。主体301可包括沿着横向方向与壳体10的右壁16相邻的第四侧部240。
第二空气引导件300可将由引导管道100引导的空气大致向下方向(-Z方向)引导。第二空气引导件300可诱导沿着第一空气引导件200的第一引导表面261流动的空气向下流动。
第二空气引导件300可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与第一空气引导件200间隔开,以形成第二间隙g2。第二间隙g2可包括形成在第一空气引导件200和第二空气引导件300之间并且空气流过的空间。沿着第一空气引导件200的第一引导表面261流动的空气的至少一部分可穿过第二间隙g2并被向下诱导。
如上所述,通常,在空调内部送风时,可能产生涡流。涡流可能使空调的送风性能劣化,并引起送风噪音。此外,从风扇排出的空气可能无法到达热交换器的一些区域。因此,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性能可能劣化。结果,空调的空气调节能力可能劣化。
第二空气引导件300可通过形成第二间隙g2向下引导空气。例如,第二空气引导件300可引导空气流,使得穿过第二间隙g2的空气被朝向热交换器20的下部区域引导。因此,通过防止空气流集中到热交换器20的一些区域上,可改善热交换器20的流率分布。此外,通过防止或减少涡流的产生,可改善空调1的送风性能并且可降低送风噪音。
第二空气引导件300可向比第一空气引导件200低的位置突出。第二空气引导件300可包括向下延伸以平稳地向下引导空气的形状。
第二空气引导件300可包括第一引导表面361和第二引导表面362。
第一引导表面361可朝向热交换器20定位。第一引导表面361可通过引导管道100引导空气朝向热交换器20流动。第一引导表面361可引导通过引导管道100的主空气流。
例如,第一引导表面361可朝向热交换器20向下倾斜。第一引导表面361可朝向热交换器20弯曲。第一引导表面361可包括弯曲表面。第一引导表面361可包括弯曲形状。
例如,通过柯恩达效应,从出口开口52排出并运动通过引导管道100的空气可在与第一引导表面361紧密接触的同时流动。
第二引导表面362可与第一引导表面361相对。第二引导表面362可引导在第一空气引导件200的第一引导表面261上方流动的空气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引导表面362可引导从主空气流偏离的次空气流。
例如,通过柯恩达效应,从出口开口52排出并穿过第二间隙g2的空气可在与第二引导表面362紧密接触的同时流动。
例如,第二引导表面362可朝向热交换器20向下倾斜。第二引导表面362可朝向热交换器20弯曲。第二引导表面362可包括弯曲表面。第二引导表面362可包括弯曲形状。
参照图31至图34,第二空气引导件300可具有流线型形状的截面。
例如,第一侧部310可包括圆角形状,第二侧部320可包括尖锐形状。第二空气引导件300的厚度可从第一侧部310朝向第二侧部320减小。由此,第二空气引导件300可减少从出口开口52朝向热交换器20运动的空气的流动损失。第二空气引导件300可减少在第一引导表面361和第二引导表面362上流动的空气的流动损失。
第二空气引导件300也可具有与第一空气引导件200类似的各种形状。例如,第二空气引导件300可包括沿着横向方向朝向外侧向下倾斜的倾斜部(未示出),以将空气向横向方向扩散。第二空气引导件300可包括凸形形状。第二空气引导件300可包括沿着横向方向朝向外侧向上倾斜的倾斜部(未示出),以收集空气从而提高送风能力。第二空气引导件300可包括凹形形状。第二空气引导件300可包括至少一部分向下或向上倾斜以将空气向预设方向引导的形状。第二空气引导件300可包括三维形状。
图3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引导装置的示例的立体图。图3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框图。
参照图34,空气引导件200可相对于引导管道100可旋转,以调节通过出口开口52排出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例如,空气引导件200可相对于横向方向可旋转(见图34的R1)。空气引导件200可根据管道系统改变旋转角。
空调1还可包括用于使空气引导件200旋转的引导件驱动器70。例如,可手动或自动地控制引导件驱动器70。例如,引导件驱动器70可包括杆或马达中的至少一个。
例如,引导件驱动器70可位于空气引导件200的第三拐角部273和第四拐角部274处。然而,这仅是示例,并且引导件驱动器70可位于引导件驱动器70使空气引导件200旋转的任何位置处。
参照图35,空调1还可包括控制器80。
控制器80可基于空调外部的静压力改变空气引导件200相对于出口开口52的旋转角。控制器80可控制引导件驱动器70以改变空气引导件200的旋转角。
通常,外部静压力可根据空调的安装环境而改变,空气的流动模式可根据外部静压力而改变。
例如,在外部静压力低时,流动阻力可以是低的,因此,从出口开口52排出的空气可能具有高的直线度。也就是说,因为从出口开口52排出的空气的高直线度使空气流集中到热交换器20的一些区域上的现象进一步恶化,所以空气引导件200可最大程度地朝向下方向定位以防止该现象。例如,空气引导件200可定位为使得支撑框架115和第二引导表面262之间的角相对较小。
例如,在外部静压力高时,流动阻力可以很大,因此,从出口开口52排出的空气可能具有低的直线度。也就是说,由于直线度低,因此从出口开口52排出的空气可能倾向于扩散。因此,空气引导件200可比在外部静压力低时更平缓地定位。例如,空气引导件200可定位为使得支撑框架115和第二引导表面262之间的角相对较大。
例如,在外部静压力高时,控制器80可控制引导件驱动器70,使得空气引导件200相对于空气的流动方向急剧倾斜。在外部静压力低时,控制器80可控制引导件驱动器70,使得空气引导件200相对于空气的流动方向平缓地倾斜。
空气引导件200也被称为下引导件。第一间隙g1也被称为下间隙。第一空气引导件200被称为第一下引导件。第一间隙g1也被称为第一下间隙。第二空气引导件300被称为第二下引导件。第二间隙g2也被称为第二下间隙。
图36至图51示出了侧空气引导件的各个实施例。与上述组件相同的组件可分配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参照图36至图51,空调1可包括侧空气引导件400。侧空气引导件400可沿着上下方向延伸以与出口开口52的左侧端522和右侧端523对应。
例如,侧空气引导件400可包括第一侧空气引导件400a和第二侧空气引导件400b。第一侧空气引导件400a可与出口开口52的左侧端522对应。第二侧空气引导件400b可与出口开口52的右侧端523对应。第一侧空气引导件400a可与第二侧空气引导件400b相对。
空调1可包括第一侧空气引导件400a或第二侧空气引导件400b中的至少一个。也就是说,空调1可包括第一侧空气引导件400a和第二侧空气引导件400b两者、仅包括第一侧空气引导件400a或仅包括第二侧空气引导件400b。
侧空气引导件400可包括形成侧空气引导件400的外观的主体401。主体401可大致呈面板形状。
例如,主体401可包括沿着空气的流动方向与出口开口52相邻的第一侧部210。主体401可包括沿着空气的流动方向远离出口开口52的第二侧部220。第二侧部220可与第一侧部210相对。第二侧部220可相对于空气流位于下游。主体401可包括沿着上下方向与壳体10的顶板13相邻的第三侧部430。第三侧部430可包括主体401的上端。主体401可包括沿着上下方向与壳体10的底板14相邻的第四侧部440。第四侧部440可包括主体401的下端。
侧空气引导件400可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与出口开口52的侧端522和523间隔开,以形成空气流过的侧间隙g3。侧空气引导件400可通过侧间隙g3将空气向横向方向引导。侧空气引导件400可通过侧间隙g3沿着横向方向扩散空气。
第一侧空气引导件400a可与出口开口52的左侧端522间隔开以形成侧间隙g3。第二侧空气引导件400b可与出口开口52的右侧端523间隔开以形成侧间隙g3。
例如,侧间隙g3可包括形成在出口开口52的侧端522和523与侧空气引导件400之间的空间。包括引导管道100、侧间隙g3的送风扇可包括形成在支撑框架115和侧空气引导件400之间的空间。
侧空气引导件400可包括第一引导表面461和第二引导表面462。
第一引导表面461可朝向出口开口52的内部空间定位。第二引导表面462可与第一引导表面461相对。第二引导表面462可从出口开口52朝向外部空间定位。
第二引导表面462可引导穿过侧间隙g3的空气。第二引导表面462可引导从主空气流偏离的次空气流。
第一引导表面461可沿着横向方向向外弯曲。第一引导表面461可包括弯曲表面。第一引导表面461可包括弯曲形状。
第二引导表面462可沿着横向方向向外弯曲。第二引导表面462可包括弯曲表面。第二引导表面462可包括弯曲形状。
例如,通过柯恩达效应,从出口开口52排出并在引导管道100内部流动的空气可在与第一引导表面461紧密接触的同时流动。
例如,通过柯恩达效应,从出口开口52排出并穿过侧间隙g3的空气可在与第二引导表面462紧密接触的同时流动。
侧空气引导件400可具有流线型形状的截面。
例如,第一侧部410可包括圆角形状,第二侧部420可包括尖锐形状。侧空气引导件400的厚度可从第一侧部410朝向第二侧部420减小。因此,侧空气引导件400可减少从出口开口52朝向热交换器20运动的空气的流动损失。侧空气引导件400可减少在第一引导表面461和第二引导表面462上流动的空气的流动损失。
参照图36和图40,第一侧空气引导件400a可定位为与出口开口52的左侧端522对应,第二侧空气引导件400b可定位为与出口开口52的右侧端523对应。引导管道100可包括上盖部111和下盖部114。引导管道100还可包括支撑框架115。
第一侧空气引导件400a可与出口开口52的左侧端522间隔开以形成侧间隙g3。由第一侧空气引导件400a形成的侧间隙g3被称为第一侧间隙。第一侧空气引导件400a可将穿过第一侧间隙的空气向左方向引导。
第二侧空气引导件400b可与出口开口52的右侧端523间隔开以形成侧间隙g3。由第二侧空气引导件400b形成的侧间隙g3被称为第二侧间隙。第二侧空气引导件400b可将穿过第一侧间隙的空气向右方向引导。
第一侧空气引导件400a和第二侧空气引导件400b可以是可旋转的(见图38的R2)。第一侧空气引导件400a可控制穿过第一侧间隙并被引导的空气的流动方向。第二侧空气引导件400b可控制穿过第二侧间隙并被引导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例如,可手动或自动地调节第一侧空气引导件400a和第二侧空气引导件400b中的每个的旋转角。
参照图40,第一侧空气引导件400a可沿着上下方向弯曲。例如,第一侧空气引导件400a可沿着横向方向从第三侧部430到第四侧部440向外弯曲。第一侧空气引导件400a可从第三侧部430到第四侧部440向左方向弯曲。
参照图40,第二侧空气引导件400b可沿着上下方向弯曲。例如,第二侧空气引导件400b可沿着横向方向从第三侧部430到第四侧部440向外弯曲。第二侧空气引导件400b可从第三侧部430到第四侧部440向右方向弯曲。
参照图41至图47,第一侧空气引导件400a可设置为与出口开口52的左侧端522对应,第二侧空气引导件400b可设置为与出口开口52的右侧端523对应。引导管道100可包括上盖部111。引导管道100还可包括支撑框架115。
此外,下空气引导件200可定位为与出口开口52的下端521对应。
第一侧空气引导件400a可将穿过第一侧间隙的空气向左方向引导。第二侧空气引导件400b可将穿过第二侧间隙的空气向右方向引导。下空气引导件200可将穿过第一间隙g1的空气向下方向引导。因此,通过出口开口52排出的空气可通过侧空气引导件400a和400b以及下空气引导件200平稳地扩散。
参照图48和图49,第一侧空气引导件400a可定位为与出口开口52的左侧端522对应。引导管道100可包括上盖部111、第二侧盖部113和下盖部114。引导管道100还可包括支撑框架115。
第一侧空气引导件400a可将穿过第一侧间隙的空气向左方向引导。可通过第一侧空气引导件400a诱导通过出口开口52排出的空气沿着向左方向流动。
参照图50和图51,第二侧空气引导件400b可定位为与出口开口52的右侧端523对应。引导管道100可包括上盖部111、第一侧盖部112和下盖部114。引导管道100还可包括支撑框架115。
第二侧空气引导件400b可将穿过第二侧间隙的空气向右方向引导。可通过第二侧空气引导件400b诱导通过出口开口52排出的空气沿着向右方向流动。
图5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的示例的立体图。图53至图5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的各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除了多个风扇组装件30和与多个风扇组装件30对应的空气引导件之外,空调2可包括与上述空调1的组件相同的组件。与上述组件相同的组件可分配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空调2可包括多个风扇组装件30。例如,空调2可包括第一风扇组装件30a和第二风扇组装件30b。第一风扇组装件30a可与壳体10的左壁15相邻,第二风扇组装件30b可与壳体10的右壁16相邻。
参照图53,空调2可包括与第一风扇组装件30a对应的空气引导件200d和与第二风扇组装件30b对应的空气引导件200e。
空气引导件200d可包括沿着向左方向(-Y方向)向下倾斜的形状。空气引导件200d可包括朝向左壁15向下倾斜的形状。例如,空气引导件200d可用空气引导件200f或空气引导件200j代替。
空气引导件200d可将从第一风扇组装件30a排出的空气向左方向引导。空气引导件200d可将穿过由空气引导件200d形成的第一间隙g1的空气向左方向引导。空气引导件200d可诱导穿过由空气引导件200d形成的第一间隙g1的空气沿着向左方向流动。
空气引导件200e可包括沿着向右方向(+Y方向)向下倾斜的形状。空气引导件200e可包括朝向右壁16向下倾斜的形状。例如,空气引导件200e可用空气引导件200g或空气引导件200k代替。
空气引导件200e可将从第二风扇组装件30b排出的空气向右方向引导。空气引导件200e可将穿过由空气引导件200e形成的第一间隙g1的空气向右方向引导。空气引导件200e可诱导穿过由空气引导件200e形成的第一间隙g1的空气沿着向右方向流动。
例如,在热交换器20所在的第二空间S2的尺寸相对大于风扇组装件30所在的第一空间S1的尺寸的情况下,从风扇组装件30排出的空气可集中到热交换器20的一些区域上。例如,从风扇组装件30排出的空气可能仅朝向热交换器20的中央区域流动,而不朝向热交换器20的两个侧端区域流动。在这种情况下,热交换器20的热交换性能可能劣化。
根据空调2的示例,空气引导件200d可将空气向左方向引导,空气引导件200e可将空气向右方向引导。因此,从风扇组装件30排出的空气可扩散以穿过热交换器20的整个区域。结果,可改善热交换器20的热交换性能。
参照图54,空调2可包括与第一风扇组装件30a对应的空气引导件200a和与第二风扇组装件30b对应的空气引导件200a。
与第一风扇组装件30a对应的空气引导件200a和与第二风扇组装件30b对应的空气引导件200a中的每个可包括沿着横向方向朝向外侧向下倾斜的形状。与第一风扇组装件30a对应的空气引导件200a和与第二风扇组装件30b对应的空气引导件200a中的每个可将空气向左右方向引导。因此,从风扇组装件30排出的空气可扩散以穿过热交换器20的整个区域。
参照图55,空调2可包括与第一风扇组装件30a对应的第一侧空气引导件400a和与第二风扇组装件30b对应的第二侧空气引导件400b。
第一侧空气引导件400a可将空气向左方向引导,第二侧空气引导件400b可将空气向右方向引导。因此,从风扇组装件30排出的空气可扩散以穿过热交换器20的整个区域。
参照图56,空调2可包括与第一风扇组装件30a对应的第一侧空气引导件400a和与第一风扇组装件30a对应的第二侧空气引导件400b。空调2可包括与第二风扇组装件30b对应的第一侧空气引导件400a和与第二风扇组装件30b对应的第二侧空气引导件400b。
与第一风扇组装件30a对应的侧空气引导件400和与第二风扇组装件30b对应的侧空气引导件400可将空气向左右方向引导。因此,从风扇组装件30排出的空气可扩散以穿过热交换器20的整个区域。
参照图57,空调3可包括多个风扇组装件30。例如,空调3可包括第一风扇组装件30a、第二风扇组装件30b和第三风扇组装件30c。第一风扇组装件30a可与壳体10的左壁15相邻。第二风扇组装件30b可与壳体10的右壁16相邻。第三风扇组装件30c可位于第一风扇组装件30a和第二风扇组装件30b之间。风扇驱动器60可位于第一风扇组装件30a和第二风扇组装件30b之间。
参照图58,空调2可包括与第一风扇组装件30a对应的空气引导件200e和与第三风扇组装件30c对应的空气引导件200d。例如,空气引导件200d可用空气引导件200f或空气引导件200j代替。例如,空气引导件200e可用空气引导件200g或空气引导件200k代替。
空调2可包括与第二风扇组装件30a对应的空气引导件200b。然而,空气引导件200b可具有各种形状。例如,空气引导件200b可用空气引导件200a代替。
空气引导件200e可将从第一风扇组装件30a排出的空气向右方向引导。空气引导件200e可将穿过由空气引导件200e形成的第一间隙g1的空气向右方向引导。空气引导件200e可诱导穿过由空气引导件200e形成的第一间隙g1的空气沿着向右方向流动。
空气引导件200d可将从第三风扇组装件30c排出的空气向左方向引导。空气引导件200d可将穿过由空气引导件200d形成的第一间隙g1的空气向左方向引导。空气引导件200d可诱导穿过由空气引导件200d形成的第一间隙g1的空气沿着向左方向流动。
例如,在包括多个风扇组装件的空调中,多个风扇组装件中的相邻风扇组装件之间的空间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空间可以是宽的。例如,在风扇驱动器(例如,马达)位于多个风扇组装件之间的情况下,多个风扇组装件之间的空间可能较宽。在这种情况下,空气可能无法到达热交换器的与多个风扇组装件之间的宽的空间对应的区域。也就是说,空气可能无法穿过热交换器的一些区域,这导致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性能劣化。
根据空调3的示例,空气引导件200e可将空气向右方向引导,空气引导件200d可将空气向左方向引导。因此,从风扇组装件30a和30c排出的空气可向第一风扇组装件30a和第二风扇组装件30b之间引导。
参照图59,空调3可包括与第一风扇组装件30a对应的空气引导件200a、与第二风扇组装件30b对应的空气引导件200a和与第三风扇组装件30c对应的空气引导件200a。
多个空气引导件200a中的每个可包括沿着横向方向朝向外侧向下倾斜的形状。多个空气引导件200a中的每个可将空气向左右方向引导。
参照图60,空调3可包括与第一风扇组装件30a对应的第二侧空气引导件400b和与第二风扇组装件30b对应的第一侧空气引导件400a。
空调3可包括与第三风扇组装件30c对应的空气引导件200a。然而,空气引导件200a可具有各种形状。例如,空气引导件200a可用空气引导件200b代替。
根据空调3的示例,第二侧空气引导件400b可将空气向右方向引导,第一侧空气引导件400a可将空气向左方向引导。因此,从风扇组装件30a和30c排出的空气可向第一风扇组装件30a和第二风扇组装件30b之间引导。
参照图61,空调3可包括与第一风扇组装件30a对应的第一侧空气引导件400a和与第一风扇组装件30a对应的第二侧空气引导件400b。空调3可包括与第二风扇组装件30b对应的第一侧空气引导件400a和与第二风扇组装件30b对应的第二侧空气引导件400b。空调3可包括与第三风扇组装件30c对应的第一侧空气引导件400a和与第三风扇组装件30c对应的第二侧空气引导件400b。
多个侧空气引导件400中的每个可将空气向左右方向引导。
参照图62,空调4可包括多个风扇组装件30。例如,空调4可包括第一风扇组装件30a、第二风扇组装件30b、第三风扇组装件30c和第四风扇组装件30d。第一风扇组装件30a可与壳体10的左壁15相邻。第二风扇组装件30b可与壳体10的右壁16相邻。第三风扇组装件30c和第四风扇组装件30d可位于第一风扇组装件30a和第二风扇组装件30b之间。第三风扇组装件30c可与第二风扇组装件30b相邻。第四风扇组装件30d可与第一风扇组装件30a相邻。例如,第三风扇组装件30c和第四风扇组装件30d之间的空间可较宽。例如,风扇驱动器可位于第三风扇组装件30c和第四风扇组装件30d之间。
参照图62,空调4可包括与第三风扇组装件30c对应的空气引导件200d和与第四风扇组装件30d对应的空气引导件200e。例如,空气引导件200d可用空气引导件200f或空气引导件200j代替。例如,空气引导件200e可用空气引导件200g或空气引导件200k代替。
空调4可包括与第一风扇组装件30a对应的空气引导件200b。空调4可包括与第二风扇组装件30b对应的空气引导件200b。然而,空气引导件200b可具有各种形状。例如,空气引导件200b可用空气引导件200a代替。
空气引导件200d可将从第三风扇组装件30c排出的空气向左方向引导。空气引导件200e可将从第四风扇组装件30d排出的空气向右方向引导。因此,从风扇组装件30c和30d排出的空气可向第三风扇组装件30c和第四风扇组装件30d之间引导。
参照图63,空调4可包括与第三风扇组装件30c对应的第一侧空气引导件400a和与第四风扇组装件30d对应的第二侧空气引导件200b。
空调4可包括与第一风扇组装件30a对应的空气引导件200b和与第二风扇组装件30b对应的空气引导件200b。然而,空气引导件200b可具有各种形状。例如,空气引导件200b可用空气引导件200a代替。
第一侧空气引导件400a可将从第三风扇组装件30c排出的空气向左方向引导。第二侧空气引导件400b可将从第四风扇组装件30d排出的空气向右方向引导。因此,从第三风扇组装件30c和第四风扇组装件30d排出的空气可向第三风扇组装件30c和第四风扇组装件30d之间引导。
到目前为止,已示出和描述了具体实施例。然而,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在不脱离由以下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主旨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进行各种修改。

Claims (15)

1.一种空调,包括:
热交换器;
风扇;
风扇壳,所述风扇容纳在所述风扇壳中,并且所述风扇壳包括入口开口和出口开口,被所述风扇吸入的空气通过所述入口开口进入所述风扇,进入所述风扇的空气被所述风扇吹送以通过所述出口开口被从所述风扇壳排出;以及
空气引导件,在被吹送通过所述出口开口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与所述出口开口的下端间隔开,以形成空气流过的间隙,从而将空气向下方向引导,并且所述空气引导件包括倾斜部,所述倾斜部沿着横向方向朝向外侧向下倾斜以将空气向所述横向方向引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所述空调还包括引导管道,所述引导管道包括所述空气引导件并且被构造为将被吹送通过所述出口开口的空气流向所述热交换器引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空气引导件包括:
第一引导表面,面向所述热交换器定位;以及
第二引导表面,与所述第一引导表面相对并且被构造为引导流过所述间隙的空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第一引导表面和所述第二引导表面弯曲为朝向所述热交换器向下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空气引导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引导管道旋转,以控制被吹送通过所述出口开口的空气的流动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所述空调还包括:
引导件驱动器,被构造为使所述空气引导件旋转;以及
控制器,被构造为控制所述引导件驱动器,并且改变所述空气引导件相对于所述出口开口的旋转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空气引导件的截面包括流线型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
所述空气引导件是第一空气引导件,
所述间隙是第一间隙,
所述空调还包括第二空气引导件,所述第二空气引导件沿着通过所述出口开口排出的空气的所述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一空气引导件一起布置,并且
所述第二空气引导件在通过所述出口开口排出的空气的所述流动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空气引导件间隔开,以在所述第一空气引导件和所述第二空气引导件之间形成第二间隙,被吹送通过所述出口开口的空气流过所述第二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第二空气引导件设置为从所述第一空气引导件向下突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
所述间隙是下间隙,
所述空调还包括侧空气引导件,所述侧空气引导件沿着竖直方向延伸以与所述出口开口的侧端对应,所述侧空气引导件在空气的所述流动方向上与所述出口开口的所述侧端间隔开,以形成空气流过的侧间隙,并且
所述空气引导件低于所述侧空气引导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侧空气引导件从所述出口开口的所述侧端向外弯曲,并且被构造为将流过所述侧间隙的空气向所述横向方向引导。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空气引导件的在所述空气引导件的所述横向方向上的一侧低于所述空气引导件的与所述一侧相对的另一侧,使得所述空气引导件诱导空气向所述一侧流动。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所述空调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
第一空间,在所述第一空间中形成入口,并且所述风扇和所述风扇壳位于所述第一空间中;
第二空间,在所述第二空间中形成出口,并且所述热交换器位于所述第二空间中;以及
分隔件,被构造为除了与所述出口开口对应的区域之外,将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分隔,
其中,所述引导管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分隔件上,以提供通向所述出口的气流路径。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引导管道还包括:
开口,与所述出口开口对应;
上盖部,覆盖所述开口的上部区域并朝向所述热交换器突出;
第一侧盖部,覆盖所述开口的一个侧区域并且从所述上盖部的第一侧向下延伸;以及
第二侧盖部,与所述第一侧盖部相对,并且覆盖所述开口的另一侧区域并从所述上盖部的第二侧向下延伸,
其中,所述空气引导件位于所述第一侧盖部和所述第二侧盖部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风扇被构造为沿着轴向方向吸入空气并沿着径向方向排出空气。
CN202280057735.0A 2022-01-06 2022-10-04 空调 Pending CN11783656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2-0002361 2022-01-06
KR1020220002361A KR20230106451A (ko) 2022-01-06 2022-01-06 공기조화기
PCT/KR2022/014914 WO2023132439A1 (ko) 2022-01-06 2022-10-04 공기조화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36562A true CN117836562A (zh) 2024-04-05

Family

ID=86992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57735.0A Pending CN117836562A (zh) 2022-01-06 2022-10-04 空调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13213A1 (zh)
CN (1) CN117836562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213213A1 (en) 2023-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58178B1 (en)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CN111279085B (zh) 离心送风机、送风装置、空调装置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KR102076668B1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
KR102379031B1 (ko)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5409544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US20090107167A1 (en) Air conditioner
CN111811050B (zh) 空调
CN111201403B (zh) 空调
CN108679705B (zh) 空气调节器
JP4432702B2 (ja) 送風ダクト
JPH1030827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7836562A (zh) 空调
CN114484611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KR102522048B1 (ko)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KR20230106451A (ko) 공기조화기
JP3572248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EP3064776B1 (en) Cross-flow fan and air conditioner
JP5997115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15280020B (zh) 轴流风扇、送风装置及制冷循环装置
JP7399156B2 (ja) 空気調和機
JP2010216750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7432638A (zh) 新风模组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