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23309A - 全地形车 - Google Patents

全地形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23309A
CN117823309A CN202211186915.7A CN202211186915A CN117823309A CN 117823309 A CN117823309 A CN 117823309A CN 202211186915 A CN202211186915 A CN 202211186915A CN 117823309 A CN117823309 A CN 1178233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filter element
baffle
outer shell
atv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869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干传巍
杨陈
娄峰
李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8691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233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23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233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悬架组件;行走组件;空滤器,包括导管、外壳体、端盖和滤芯;外壳体和滤芯之间设置有挡板和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呈螺旋状设置在挡板和外壳体之间,导向结构围绕挡板向端盖延伸;外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设置为靠近挡板;在一个垂直于预设直线的投影平面上,导向结构的朝向导管的导向端面沿预设直线方向在投影平面上的投影为第一投影线,外壳体靠近导管的一侧端面沿预设直线在投影平面上的投影为第二投影线,第一投影线和第二投影线之间的夹角α大于等于20°且小于等于36°。通过上述设置,增加了滤芯与气流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了滤芯的利用率,提高了整车的滤芯维护里程,进而降低了用车成本。

Description

全地形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全地形车。
背景技术
空滤器与发动机连接,通过空滤器吸收外界空气并将空气过滤以后输送至发送机,以促进发送机内燃料的燃烧。
目前机型的空滤器进气均匀性较差,由于空滤器的进气口朝向滤芯,以使从进气口进入的大部分气流进入空滤器后从滤芯部分位置过滤并进入到发动机。当气流沿进气口进入空滤器内,滤芯的利用效率低,远离进气口一端的滤芯并不能起到过滤空气的效果,从而导致材料的浪费。
此外,气流沿进气口的轴向直接撞击滤芯造成气流的阻力增大,并且增加了滤芯的损坏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升滤气效果的全地形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悬架组件、行走组件、动力组件和空滤器;悬架组件与车架连接;行走组件通过悬架组件连接至车架;动力组件传动连接至行走组件,动力组件包括发动机;空滤器包括导管、外壳体和端盖,空滤器通过导管与发动机连接,端盖封闭外壳体远离导管的一端;空滤器还包括滤芯,外壳体和滤芯之间设置有挡板和导向结构,挡板环设于滤芯,导向结构基本呈螺旋状设置在挡板和外壳体之间,且螺旋状的导向结构围绕挡板向端盖的方向延伸;外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设置为靠近挡板;在一个垂直于预设直线的投影平面上,导向结构朝向导管的导向端面沿预设直线方向在投影平面上的投影为第一投影线,外壳体靠近导管的一侧端面沿预设直线在投影平面上的投影为第二投影线,第一投影线和第二投影线之间的夹角α大于等于20°且小于等于36°。
进一步地,第一投影线和第二投影线之间的夹角α大于等于22°且小于等于33°。
进一步地,挡板沿滤芯的轴向延伸的长度L1和进气口的径向长度L2之间的差值大于等于5mm且小于等于15mm。
进一步地,沿滤芯的轴向,挡板的长度L1和滤芯的长度L3之间的比值大于等于0.25且小于等于0.42。
进一步地,沿滤芯的径向,挡板和滤芯之间的距离L4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15mm。
进一步地,沿滤芯的径向,挡板的宽度D1和外壳体的宽度D2之间的比值大于等于0.8且小于等于0.85。
进一步地,外壳体和导向结构一体成型,且外壳体至少部分向内凹陷构成导向结构。
进一步地,导向结构、挡板和滤芯构成空滤器的安装件,且导向结构、挡板和滤芯之间一体成型,安装件通过紧固件连接至外壳体。
进一步地,当气流沿进气口进入空滤器内,导向结构和挡板引导气流的运动方向,气流基本呈螺旋状态运动至靠近端盖的一侧。
进一步地,外壳体上靠近端盖的位置设置有过滤阀,过滤阀采用橡胶材料设置,过滤阀的一端与外壳体连接,过滤阀远离外壳体的一端基本呈封闭状态;当过滤阀到达预设压力阈值时,过滤阀远离外壳体的一端打开。
通过设置导向结构和挡板,增加了滤芯与气流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了滤芯的利用率,提高了整车的滤芯维护里程,进而降低了用车成本。此外通过过滤阀提升了空滤器清理和检修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全地形车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发动机和空滤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空滤器的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空滤器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空滤器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全地形车100,包括车架11、悬架组件12、行走组件13和动力组件14。悬架组件12与车架11连接。行走组件13通过悬架组件12连接至车架11,行走组件13包括第一行走轮131和第二行走轮132,第一行走轮131通过悬架组件12连接至车架11的前侧,第二行走轮132通过悬架组件12连接至车架11的后侧。动力组件14与行走组件13之间传动连接,动力组件14包括发动机141。为了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还定义了如图1所示的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上侧、下侧。
如图2所示,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全地形车100还包括空滤器15,空滤器15与发动机141连接,通过空滤器15过滤外界空气,并将空气过滤以后传输至发动机141,避免异物损坏发动机141内部空间。具体的,空滤器15和发动机141之间设置有导管151,空滤器15通过导管151连接至发动机141,通过空滤器15过滤后的空气经过导管151传输至发动机141内。
如图2和图3所示,空滤器15包括外壳体152、端盖153和滤芯154,外壳体152的一端设与导管151连接,外壳体152的另一端设置有端盖153,并通过端盖153封闭外壳体152围绕形成的容纳空间。外壳体152和滤芯154之间设置有挡板156,以及围绕挡板156的导向结构155。进一步地,挡板156环设于滤芯154,导向结构155基本呈螺旋状设置在挡板156和滤芯154之间,且螺旋状的导向结构155围绕挡板156向端盖153的方向延伸。外壳体152上设置有进气口158,进气口158靠近挡板156设置,以使沿进气口158进入空滤器15内的空气被挡板156阻挡,并沿导向结构155围绕滤芯154运动直至靠近端盖153的一端,并通过滤芯154过滤空滤器15内的空气。通过上述设置,以使空气进入空滤器15内部时沿导向结构155的方向呈螺旋状态运动,在脱离导向结构155以后根据惯性以使空气围绕滤芯154运动至靠近端盖153的位置,增加了滤芯154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了滤芯154的利用率,提高了整车的滤芯154维护里程,进而降低了用车成本。
如图4所示,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导向结构155和外壳体152一体成型设置,且外壳体152向内凹陷构成用于引导气流的导向结构155。具体的,在一个垂直于预设直线101的投影平面102上,其中预设直线101和滤芯154的轴线基本垂直。导向结构155朝向导管151一侧的端面设置为导向结构155的导向端面1551,导向端面1551沿预设直线101方向在投影平面102上的投影为第一投影线1521。外壳体152靠近导管151的一侧端面沿预设直线101在投影平面102上的投影为第二投影线1522。第一投影线1521和第二投影线1522之间所形成的夹角α大于等于20°且小于等于36°。进一步地,第一投影线1521和第二投影线1522之间所形成的夹角α大于等于22°且小于等于33°。更具体地,第一投影线1521和第二投影线1522之间所形成的夹角α大于等于25°且小于等于30°。可以理解的,由于导向结构155呈螺旋状围绕滤芯154设置,即在任意一个垂直于滤芯轴线的方向上,第一投影线1521和第二投影线1522之间的夹角α均保持一致。从而使沿进气孔进入空滤器15内的气流沿导向结构155运动至远离导管151的一端。通过上述设置,增加了滤芯154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了滤芯154的利用率,提高了整车的滤芯154维护里程,进而降低了用车成本。
如图3和图4所示,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挡板156和外壳体152一体成型,且挡板156基本呈圆柱状环绕滤芯154。具体的,当滤芯154设置在外壳体152中,滤芯154的轴线和挡板156的轴线基本重合,从而增加气流在围绕滤芯154旋转时的稳定性。当气流沿进气口158进入空滤器15内,至少部分气流被挡板156阻隔,以使气流无法直接与滤芯154接触,通过挡板156阻隔后的气流沿导向结构155的螺旋方向运动。可以理解的,为了避免沿进气口158进入空滤器15中的气流直接接触滤芯154,挡板156沿滤芯154轴向延伸的长度L1大于等于进气口158的径向长度L2。挡板156沿滤芯154轴向延伸的长度L1和进气口158的径向长度L2之间的差值大于等于5mm且小于等于15mm。进一步地,挡板156的长度L1和进气口158的长度L2之间的差值大于等于6mm且小于等于12mm。更具体地,挡板156的长度L1和进气口158的长度L2之间的差值大于等于7mm且小于等于9mm。通过上述设置,确保能够通过挡板156阻隔沿进气口158进入空滤器15内的气流,以使气流能够沿导向结构155的螺旋方向围绕滤芯154运动。此外避免挡板156的长度L1过长导致气流无法与靠近导管151一侧的滤芯154接触。从而增加了滤芯154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了滤芯154的利用率,提高了整车的滤芯154维护里程,进而降低了用车成本。
如图3所示,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挡板156沿滤芯154的轴向延伸的长度L1和滤芯154沿自身轴向延伸的长度L3之间的比值大于等于0.25且小于等于0.42。进一步地,挡板156沿滤芯154的轴向延伸的长度L1和滤芯154沿自身轴向延伸的长度L3之间的比值大于等于0.28且小于等于0.39。更具体地,挡板156沿滤芯154的轴向延伸的长度L1和滤芯154沿自身轴向延伸的长度L3之间的比值大于等于0.31且小于等于0.35。通过上述设置,避免挡板156的长度L1过小降低了远离导管151一侧的至少部分滤芯154的使用率,或者避免由于挡板156的长度L1过大降低了靠近导管151一侧的至少部分滤芯154的使用率。可以理解的,上述设置增加了滤芯154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了滤芯154的利用率,提高了整车的滤芯154维护里程,进而降低了用车成本。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当挡板156环设于滤芯154时,挡板156和滤芯154之间预留一定的供气流通过的间隙,避免挡板156和滤芯154之间的间隙过小,从而提升靠近挡板156的气流的通过率。沿滤芯154的径向延伸,挡板156和滤芯154之间的距离L4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15mm。进一步地,挡板156和滤芯154之间的距离L4大于等于11mm且小于等于14mm。更具体地,挡板156和滤芯154之间的距离L4大于等于12mm且小于等于13mm,其中挡板156和滤芯154之间的距离L4设置为挡板156靠近滤芯154一侧的端面距离滤芯154的最小距离。通过上述设置,以使增加气流和滤芯154之间的接触面积,避免挡板156和滤芯154之间的间隙过小影响挡板156位置处的气流通过率。同时避免由于挡板156和滤芯154之间的间隙过大进而造成导向结构155可容纳的气流体积降低,上述设置以使降低了气流进入空滤器15的阻力,提升了滤芯154的利用率,提高了整车的滤芯154维护里程,进而降低了用车成本。
如图5所示,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挡板156沿滤芯154的径向延伸的宽度D1和外壳体152沿滤芯154的径向延伸的宽度D2之间的比值大于等于0.8且小于等于0.85。进一步地,挡板156的宽度D1和D2之间的比值大于等于0.82且小于等于0.84。更具体地,挡板156的宽度D1和D2之间的比值等于0.83,其中挡板156沿滤芯154的径向延伸的宽度D1设置为挡板156外壁的径向宽度,外壳体152沿滤芯154的径向延伸的宽度D2设置为外壳体152内壁的径向宽度。通过上述设置,以使增加气流和滤芯154之间的接触面积,避免挡板156和滤芯154之间的间隙过小影响挡板156位置处的气流通过率。同时避免由于挡板156和滤芯154之间的间隙过大进而造成导向结构155可容纳的气流体积降低,上述设置以使降低了气流进入空滤器15的阻力,提升了滤芯154的利用率,提高了整车的滤芯154维护里程,进而降低了用车成本。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螺旋状的导向结构155和外壳体152之间可以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即导向结构155经过单独加工,并固定连接至空滤器15的外壳体152,以使导向结构155环设于滤芯154。具体的,导向结构155和挡板156一体成型,安装时将导向结构155和挡板156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至空滤器15的外壳体152。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空滤器15的外壳体152基本呈圆柱状,通过将一体成型设置的导向结构155和挡板156固定连接至外壳体152内。以使在不改变现有空滤器15的外壳体152的结构下,仍可以实现将沿进气口158进入空滤器15内部的气流通过导向结构155引导呈螺旋状态环绕滤芯154运动,从而增加气流和滤芯154之间的接触面积。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导向结构155、挡板156和滤芯154之间一体成型,且导向结构155和挡板156基本设置在滤芯154靠近导管151的一端。具体的,导向结构155、挡板156和滤芯154构成空滤器15内的安装件,安装件和外壳体152之间可拆卸连接。当需更换滤芯154时,通过拆卸安装件,同时更换滤芯154、导向结构155和挡板156,从而避免挡板156长时间受到气流冲击的影响而损坏。通过上述设置,在不改变现有空滤器15的外壳体152的结构下,仍可以实现将沿进气口158进入空滤器15内部的气流通过导向结构155引导呈螺旋状环绕滤芯154运动,从而增加气流和滤芯154之间的接触面积。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主要提供了螺旋状的导向结构155以使气流沿螺旋状态环绕滤芯154运动的设计思路。具体的,导向结构155和挡板156可以作为单独加工的零部件环绕滤芯154装配,导向结构155和挡板156也可以与滤芯154的外壳体152一体成型,从而降低了空滤器15的装配难度。进一步地,满足引导气流的运动方向以使气流向靠近端盖153的一侧运动,从而增加气流与滤芯154之间的接触面积的设计方案均在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空滤器15上还包括过滤阀157,空滤器15通过过滤阀157连通外界,其中过滤阀157可以采用橡胶材料设置。具体的,过滤阀157设置在外壳体152上靠近端盖153的位置,以使过滤阀157在达到预设压力阈值时能够产生形变。过滤阀157的一端与外壳体152连接,且通过紧固件以使过滤阀157和外壳体152之间固定连接。过滤阀157远离外壳体152的一端在常压下基本呈封闭状态。进一步地,过滤阀157主要用于收集沿螺旋状态运动的气流中的灰尘颗粒,并将灰尘颗粒存储在过滤阀157中。当过滤阀157中的压力增加且达到预设压力阈值时,过滤阀157远离外壳体152的一端产生形变,即滤阀远离外壳体152的一端由封闭状态切换为开启状态。此时存储在过滤阀157内的灰尘颗粒排出空滤器15。相较于现有技术中,过滤阀157通常采用远离外壳体152的一端完全封闭的结构,需要在检修空滤器15时手动将过滤阀157从外壳体152上拆除,以清理存储在过滤阀157内的灰尘颗粒。通过上述设置,增加了空滤器15检修的便捷性,同时在过滤阀157达到预设压力阈值时能够自动将灰尘颗粒排出空滤器15内,降低了空滤器15工作状态下的损坏风险,避免积攒在过滤阀157内的灰尘颗粒污染滤芯154,提高了整车的滤芯154维护里程,进而降低了用车成本。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中所提出的过滤阀157并不仅限于橡胶材料,能够在预设压力阈值下产生形变,并将存储的灰尘颗粒排出空滤器15的材料均属于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通过设置一种挡板156和呈螺旋状的导向结构155。当气流沿进气口158进入空滤器15内,气流撞击挡板156从而改变气流的运动方向,同时避免气流直接通过滤芯。此时气流根据挡板156和导向结构155的引导呈螺旋状态围绕滤芯154运动,至少部分气流在运动过程中通过滤芯154完成过滤,至少部分气流运动至靠近端盖153的一侧并通过滤芯154完成过滤。通过上述设置,增加了气流和滤芯154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了滤芯154的利用率,提高了整车的滤芯154维护里程,进而降低了用车成本。同时,气流中的灰尘颗粒被收集在过滤阀157,待过滤阀157内的压力到达预设压力阈值时,过滤阀157远离外壳体152的一端打开,并将灰尘颗粒排出空滤器15,从而降低了滤芯154被污染的风险,延长了滤芯154的使用寿命。
应当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全地形车,包括:
车架;
悬架组件,所述悬架组件与所述车架连接;
行走组件,所述行走组件通过所述悬架组件连接至所述车架;
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传动连接至所述行走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发动机;
空滤器,包括导管、外壳体和端盖,所述空滤器通过所述导管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端盖封闭所述外壳体远离所述导管的一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滤器还包括滤芯,所述外壳体和所述滤芯之间设置有挡板和导向结构,所述挡板环设于所述滤芯,所述导向结构基本呈螺旋状设置在所述挡板和所述外壳体之间,且螺旋状的所述导向结构围绕所述挡板向所述端盖的方向延伸;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设置为靠近所述挡板;在一个垂直于预设直线的投影平面上,所述导向结构朝向所述导管的导向端面沿所述预设直线方向在所述投影平面上的投影为第一投影线,所述外壳体靠近所述导管的一侧端面沿所述预设直线在所述投影平面上的投影为第二投影线,所述第一投影线和所述第二投影线之间的夹角α大于等于20°且小于等于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投影线和所述第二投影线之间的夹角α大于等于22°且小于等于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沿所述滤芯的轴向延伸的长度L1和所述进气口的径向长度L2之间的差值大于等于5mm且小于等于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滤芯的轴向,所述挡板的长度L1和所述滤芯的长度L3之间的比值大于等于0.25且小于等于0.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滤芯的径向,所述挡板和所述滤芯之间的距离L4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滤芯的径向,所述挡板的宽度D1和所述外壳体的宽度D2之间的比值大于等于0.8且小于等于0.8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导向结构一体成型,且所述外壳体至少部分向内凹陷构成所述导向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结构、所述挡板和所述滤芯构成所述空滤器的安装件,且所述导向结构、所述挡板和所述滤芯之间一体成型,所述安装件通过紧固件连接至所述外壳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当气流沿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空滤器内,所述导向结构和所述挡板引导所述气流的运动方向,所述气流基本呈螺旋状态运动至靠近所述端盖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体上靠近所述端盖的位置设置有过滤阀,所述过滤阀采用橡胶材料设置,所述过滤阀的一端与所述外壳体连接,所述过滤阀远离所述外壳体的一端基本呈封闭状态;当所述过滤阀到达预设压力阈值时,所述过滤阀远离所述外壳体的一端打开。
CN202211186915.7A 2022-09-27 2022-09-27 全地形车 Pending CN1178233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86915.7A CN117823309A (zh) 2022-09-27 2022-09-27 全地形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86915.7A CN117823309A (zh) 2022-09-27 2022-09-27 全地形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23309A true CN117823309A (zh) 2024-04-05

Family

ID=90510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86915.7A Pending CN117823309A (zh) 2022-09-27 2022-09-27 全地形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2330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78593U (zh) 一种新型轴式自清洁滤清器
CN109296478B (zh) 一种空气滤清器
KR100287457B1 (ko) 자동차용 에어필터
CN117823309A (zh) 全地形车
CN108457783B (zh) 燃油滤清器滤芯、旋装式燃油滤清器和塑壳燃油滤清器
CN106640441A (zh) 自动清洁式空气滤清器及汽车发动机进、排气装置
CN116357486A (zh) 一种滤芯旋转式汽车空气滤清器
CN106089512A (zh) 一种汽车空气滤清器
CN110905780A (zh) 粗滤器及具有其的进气系统
CN108049997B (zh) 一种空气滤清器及汽车
CN105041417A (zh) 一种高效车用滤清器
CN214499260U (zh) 一种空气滤清器、进气系统及车辆
CN209892361U (zh) 空气滤清器
GB2333246A (en) Rectangular fuel filter housing with rotatable filter head
CN219061877U (zh) 一种空气滤清器及其滤芯组件
CN216429799U (zh) 一种带导流结构的汽车空气滤清器
CN216767600U (zh) 一种空气滤清器
CN212054953U (zh) 燃油滤清器
CN205422999U (zh) 车用油式空气滤清器
CN214273834U (zh) 一种气体除尘装置、空气粉尘回收装置及空气滤清器
KR100767534B1 (ko) 상용차량의 에어크리너
CN205886448U (zh) 空气过滤器
CN220531017U (zh) 一种应用于真空泵的空气过滤装置
CN215804876U (zh) 一种滤清器清洁结构
CN210799181U (zh) 一种免拆卸可清洗卡车空滤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