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92361U - 空气滤清器 - Google Patents

空气滤清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92361U
CN209892361U CN201920776729.6U CN201920776729U CN209892361U CN 209892361 U CN209892361 U CN 209892361U CN 201920776729 U CN201920776729 U CN 201920776729U CN 209892361 U CN209892361 U CN 2098923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cover
assembly
air cleaner
upp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7672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晶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Yi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Yi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Yi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Yi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7672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923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923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923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滤清器,预过滤总成位于滤芯和集尘盖总成之间,所述预过滤总成的若干根旋流管安装在上盖下方,上盖的上表面为具有斜度或弧度的集尘面,或者为高低布置的台阶面。本实用新型的预过滤总成的上盖的上表面为具有斜度或弧度的集尘面,或者为高低布置的台阶面,落在上表面的灰尘、沙粒等污染物在重力的作用下,可以沿着集尘面滑落到旋流管内,然后从旋流管汇集到集尘盖总成内以及时从排尘阀排出。避免了污染物的沉积,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维护保养周期,降低了维护保养成本。

Description

空气滤清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进气系统的空气过滤器领域,尤其是一种空气滤清器。
背景技术
发动机作为车辆、工程机械设备的动力来源,其进气系统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性能的高低。发动机的进气系统主要由预过滤总成、进气管道、空气滤清器三大部件组成。空气滤清器是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核心部件,其主要作用是滤除空气中的灰尘、砂粒等污染物,为发动机提供清洁的空气。
沙漠空气滤清器是一种将进气系统的预过滤总成、进气管道两大部件集成在一个壳体内的空气滤清器的通称,其预过滤总成的旋流管数量更多,因此沙漠空气滤清器可以常期应用于如矿山、砂石厂、沙漠地带等灰尘浓度非常大的工况恶劣的环境使用的车辆上。沙漠空气滤清器的工作原理为:大气环境中的空气在发动机负压的驱动下从其沙漠空气滤清器的进气口进入,经过其壳体内的预过滤总成,进行一级过滤。含有灰尘、沙粒的较脏的室外空气在预过滤总成的旋流管内产生旋流,粒径较大、重量较重的灰尘、沙粒从空气中分离出来;一级过滤后得到的较干净的空气先后经过空气滤清器内部的主滤芯和安全滤芯进行二级过滤,粒径较小、重量较轻的灰尘等被滤芯截留,最终得到洁净的空气,洁净空气从其出气口排出进入发动机。随着工作时间的不断累积,空气过滤器的主滤芯的滤纸外表面过滤的污染物的数量不断增多,最终会达到其设计允许的最大阻力和容尘量,即到达滤芯的使用寿命,此时就需要对滤芯进行更换。
现有沙漠空气滤清器如图1、图2所示,在外壳1内从上往下依次设置主滤芯2、预过滤总成3和集尘盖总成5,预过滤总成3的上盖31设有若干阵列排布的旋流管32,旋流管32下端伸入旋流管套筒341内,旋流管套筒341下端套装在下盖34相应的孔上。上盖31的上表面为水平集尘面3100,掉落在水平集尘面3100上的灰尘、沙粒等污染物无法充分转移到旋流管32内部,进而从底部的排尘阀56排出。随着工作时间的积累,水平集尘面3100上的沉积的污染物不断增多,在负压的作用下会吸附在较接近的主滤芯2的外表面,影响滤芯的使用寿命,缩短了空气滤清器的维护保养周期,增加了空气滤清器的维护保养成本。由于若干旋流管32在同一水平高度阵列排布,水平集尘面 3100和下盖34平面均为水平面,两个平面面积较大,在旋流管32重力的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弯曲变形,平面一旦变形,平面与旋流管32之间会出现缝隙,从而影响上盖31、下盖34与旋流管32之间的密封性,污染空气容易发生短路直接进入主滤芯2腔室,降低预过滤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沙漠空气滤清器内部的水平集尘面无法及时排灰,导致滤芯的维护周期短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空气滤清器,预过滤总成的上盖的上表面为具有斜度或弧度的集尘面或者为高低布置的台阶面,有利于及时排灰,延长空气滤清器的维护保养周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空气滤清器,预过滤总成位于滤芯和集尘盖总成之间,所述预过滤总成的若干根旋流管安装在上盖下方,上盖的上表面为具有斜度或弧度的集尘面。
一种空气滤清器,预过滤总成位于滤芯和集尘盖总成之间,所述预过滤总成的若干根旋流管安装在上盖下方,上盖的上表面为高低布置的台阶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上盖的上表面横截面为V形、倒梯形、圆弧形,或者以上形状之组合。
所述上盖的上表面为斜面、曲面或由其拼接而成的复合面。
本实用新型的预过滤总成的上盖的上表面为具有斜度或弧度的集尘面,或者为高低布置的台阶面;集尘面可以为具有斜度的斜平面、阶梯面或下凹曲面,落在上表面的灰尘、沙粒等污染物在重力的作用下,可以沿着集尘面滑落到旋流管内,然后从旋流管汇集到集尘盖总成内以及时从排尘阀排出。避免了污染物的沉积,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维护保养周期,降低了维护保养成本。本实用新型通过反吹可使灰尘等污染物在集尘面聚集和排出效果更佳。预过滤总成的上盖上表面到主滤芯的距离缩短且均匀,有利于气体流场均匀分布到滤芯表面,实现较好的过滤效果。上盖采用两个倾斜的集尘面分散承受旋流管的重力,减小上盖上表面的弯曲变形,保证旋流管与上盖之间的密封性。
所述旋流管套筒设置在下盖上,下盖的顶面在横截面上与上盖的起伏形状基本对应。
下盖顶面为多台阶的阶梯面。
预过滤总成的下盖对应上盖采用随形起伏设计,减小了预过滤总成的空间尺寸,从而减小了整个产品的整体空间尺寸,可以满足较小安装空间的要求,同时也节省了原材料成本。集尘盖总成的盖体的截面为梯形,下盖底部的阶梯面与盖体的形状配合,一方面,灰尘等污染物从旋流管套筒掉落直至从排尘阀排出的路程短,提高过滤效率,另一方面,下盖位于盖体内,结构紧凑,减小本实用新型的体积。
所述集尘盖总成的盖体两侧设置有倾斜的排灰面。
下盖的顶面或盖体的排灰面为斜面、曲面或由其拼接而成的复合面。
本实用新型的集尘盖总成的排尘面为具有倾角的斜平面、阶梯面或下凹的曲面,有利于灰尘的聚集和排出,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维护保养周期,降低了维护保养成本;尤其在反吹时具有更佳的灰尘排出效果。集尘盖的排尘阀上端口采用跑道形长圆结构,截面过流面积大,容尘量大,单位时间内流过的灰尘量大,提高了排灰能力,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维护保养周期,降低了维护保养成本。
所述具有斜度的集尘面的斜度为5~60度。
所述具有弧度的集尘面的曲面上任意点的切平面的倾角为0~90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盖上表面、下盖顶面为斜面、台阶面或者曲面设置,提高刚度,避免了单一平面容易发生翘曲无法保证平面度的缺陷,具有更好的强度以及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预过滤总成的上盖的上表面为具有斜度或弧度的集尘面,或者为高低布置的台阶面;集尘面可以为具有斜度的斜平面、阶梯面或下凹曲面,落在上表面的灰尘、沙粒等污染物在重力的作用下,可以沿着集尘面滑落到旋流管内,然后从旋流管汇集到集尘盖总成内以及时从排尘阀排出。避免了污染物的沉积,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维护保养周期,降低了维护保养成本。本实用新型通过反吹可使灰尘等污染物在集尘面聚集和排出效果更佳。预过滤总成的上盖上表面到主滤芯的距离缩短且均匀,有利于气体流场均匀分布到滤芯表面,实现较好的过滤效果。上盖采用两个倾斜的集尘面分散承受旋流管的重力,减小上盖上表面的弯曲变形,保证旋流管与上盖之间的密封性。
预过滤总成的下盖对应上盖采用随形起伏设计,减小了预过滤总成的空间尺寸,从而减小了整个产品的整体空间尺寸,可以满足较小安装空间的要求,同时也节省了原材料成本。集尘盖总成的盖体的截面为梯形,下盖底部的阶梯面与盖体的形状配合,一方面,灰尘等污染物从旋流管套筒掉落直至从排尘阀排出的路程短,提高过滤效率,另一方面,下盖位于盖体内,结构紧凑,减小本实用新型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的集尘盖总成的排尘面为具有倾角的斜平面、阶梯面或下凹的曲面,有利于灰尘的聚集和排出,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维护保养周期,降低了维护保养成本;尤其在反吹时具有更佳的灰尘排出效果。集尘盖的排尘阀上端口采用跑道形长圆结构,截面过流面积大,容尘量大,单位时间内流过的灰尘量大,提高了排灰能力,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维护保养周期,降低了维护保养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上盖上表面、下盖顶面为斜面、台阶面或者曲面设置,提高刚度,避免了单一平面容易发生翘曲无法保证平面度的缺陷,具有更好的强度以及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沙漠空气滤清器的立体剖视图。
图2为图1中H部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4为图3的爆炸图。
图5为图3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的A-A剖视图。
图7为图5中B部的放大图。
图8为图5中C部的放大图。
图9为预过滤总成的爆炸图。
图10为上盖的俯视图。
图11为图10中F-F的剖视图。
图12为图11中D部的放大图。
图13为旋流管的主视图。
图14为图13中E部的放大图。
图15为下盖的俯视图。
图16为图15中G-G的剖视图。
图17为集尘盖总成的立体图。
图18为图17的剖面图。
图19为排尘阀的立体图。
图中:1、外壳;2、主滤芯;3、预过滤总成;31、上盖;3100、水平集尘面;310、平底面;311、集尘面;313、中空管;314、凸缘;315、导向定位部一;316、内壁;317、倒扣一;319、底面;32、旋流管;321、旋流片;323、限位凸台;324、倒扣二;325、外壁;33、异形密封圈;331、凸起部一;332、凸起部二;34、下盖;341、旋流管套筒;342、安装槽;344、加强筋;345、内沿;346、外沿;349、导向定位部二;4、密封件一;5、集尘盖总成;51、盖体;53、排灰面;55、排尘引射管;56、排尘阀;57、排尘唇边;58、长槽;6、外端盖;7、进气口;8、出气口;9、密封件二;10、安全滤芯;11、滤芯腔;12、集尘腔;13、进气腔;14、排尘腔;ɑ1、ɑ2:倾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从上到下依次为外壳1、预过滤总成3和集尘盖总成5,外壳1一侧设有出气口8,与之相对的另一侧通过卡扣固定设有外端盖6,外壳1与外端盖6之间设置密封件二9;外壳1与外端盖6的内部设有卧式圆筒状的主滤芯2,主滤芯2内部设有同心的安全滤芯10,安全滤芯10的内部的滤芯腔11与出气口8连通。外壳1下端通过紧固件与预过滤总成3固定,预过滤总成3与外壳1之间设置有异形密封圈33;预过滤总成3在与外端盖6相同的一侧设有进气口7。预过滤总成3下端通过卡扣与集尘盖总成5固定,二者之间设置密封件一4。
如图5所示,预过滤总成3位于主滤芯2的下方,预过滤总成3与主滤芯2外表面之间的腔体空间为集尘腔12,集尘腔12与旋流管32的上端口连通。预过滤总成3的上盖31通过异形密封圈33置于下盖34的上方,上盖31的上表面开设有孔并向下延伸有中空管313,旋流管32的上端部插入中空管313内,若干阵列排布的旋流管32为阶梯布置,使预过滤总成3的截面为近似V形;旋流管32外壁、上盖31以及下盖34之间的腔体空间为进气腔13,进气腔13与进气口7连通。如图9、图10所示,在上盖31内部对应每根旋流管32设有竖直的中空管313,在下盖34上对应旋流管32集成有竖直的旋流管套筒341,旋流管32的下部外周设有旋流片321,旋流片321可以集成在旋流管32上,旋流片321也可以独立制造,通过装配方式套设在旋流管32的外周;旋流管32含有旋流片321的下部位于旋流管套筒341内,旋流片321位于旋流管套筒341的口部,旋流片321的最外周包络线轮廓尺寸与旋流管套筒341的内径相配合,以保证旋流管32外壁与旋流管套筒341内壁的同轴度要求。本实施例中多支旋流管套筒341与下盖34一体注塑成型,每支旋流管32与其外周的旋流片321一体注塑成型,既免除了旋流管套筒341的安装步骤,消除安装间隙,节省了安装成本,而且可以防止旋流片321发生安装错位或漏装的问题,保证了各部件之间的同心度、垂直度要求,提高组件之间的密封性,进而提高预过滤效率。如图11所示,上盖31的中心部向下凸起设置导向定位部一315,如图16所示,与之对应在下盖34的中心部向上凸起设置导向定位部二349,如图6所示,上盖31与下盖34通过导向定位部一315与导向定位部二349实现相互配合并通过紧固件固定。
如图5所示,上盖31的上表面为两个集尘面311和平底面310组成倒梯形。在其他实施例中,上盖31上表面也可以由两个集尘面311形成的V形;上盖31上表面还可以为下凹圆弧形曲面。如图11所示,集尘面311为具有倾角的斜平面,集尘面311的倾角为ɑ1,倾角ɑ1为5~60度,优选为45度。在其他实施例中,集尘面311可以是两侧高于中部的多台阶的阶梯面,各阶梯面的倾角为5~60度,优选为45度。集尘面311也可以为向下的曲面,曲面上任意点的切平面的倾角为0~90度。集尘面311还可以为斜平面、曲面、阶梯面任意两者或三者相结合的复合面。两个集尘面311可以同为如上描述的任意一种表面或者为不同的表面。当上盖31的集尘面311为斜平面、阶梯面或向下的曲面时,落在集尘面311上的灰尘、沙粒等污染物在重力的作用下滑落并及时从旋流管32排出,避免了污染物在集尘面311的沉积,避免污染物对滤芯的影响,延长了滤芯的维护保养周期,降低了维护保养成本。如图5所示,上盖31倒梯形的上表面与主滤芯2之间的距离减小,上盖31上表面上每个点与主滤芯2外表面对应的垂直距离相近,这样有利于气体流场在集尘面311与主滤芯2之间均匀分布,使滤芯表面过滤的气流均匀,充分利用主滤芯2的每一部分,提高滤芯的使用率。上盖31当然也可以是两侧高、中部低的多台阶的阶梯面,与图16中的下盖34的顶面形状相似。
如图11、图12所示,中空管313的内孔从上往下依次为内壁316、向内凸起的一圈倒扣一317,中空管313的底面319为水平面。如图13所示,旋流管32的上部为圆柱部,下部为圆锥部。如图13、图14所示,旋流管32的圆柱部上端外壁325向外凸起有一圈倒扣二324,在位于倒扣二324下方的旋流管32外周凸起设置一圈限位凸台323,限位凸台323的顶面为水平面;旋流片321集成在旋流管32圆柱部下端的外壁上,旋流管32的圆锥部位于旋流片321的下方。如图13所示,旋流片321为曲面旋流片,旋流片321曲面的切平面与水平线的夹角为15~60度,保证在不增加进气阻力的情况下,获得最佳的旋流效果;圆锥部的小径端比大径端小0.5mm~5mm,既可以在插入旋流管套筒341时起到导向作用,也可以在抵消塑料件成型及装配公差的同时,保证了旋流管32与旋流管套筒341之间的同心度、垂直度要求,提高组件之间的密封性,进而提高预过滤效率。
如图8所示,中空管313的倒扣一317与旋流管32的倒扣二324高度相错设置,旋流管32上端部插入上盖31的中空管313后,旋流管32的倒扣二324与中空管313的内壁316过盈配合,中空管313的倒扣一317与旋流管32圆柱部的外圆柱面过盈配合,确保了旋流管32与上盖31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气体泄漏;倒扣一317和倒扣二324互锁,可以保证每根旋流管32安装到位,并防止旋流管32从中空管313的孔内脱出,使旋流管32的安装更牢固;旋流管32的外壁325与中空管313的内壁316相配合;旋流管32的限位凸台323顶面与中空管313的底面319相配合,实现竖直方向的限位,防止旋流管32由于过压导致安装错位。
如图5、图7所示,下盖34的上端外周法兰边上有安装槽342,安装槽342靠近滤清器内部的内沿345高度较低,外沿346高度较高;对应安装槽342的位置在上盖31的下端外周向外凸起有凸缘314,外壳1的下端面与上盖31的凸缘314和安装槽342的外沿346接触。异形密封圈33放置在安装槽342内,异形密封圈33具有异形的横截面,异形密封圈33上部为向上凸起的凸起部二332,朝向滤清器的内部有向内凸起的凸起部一331;凸起部二332的上端面与外壳1的下端面压紧接触,外壳1下端面向下凸起有一圈凸环,凸环进一步挤压凸起部二332的上端面;凸起部二332的上端面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从而实现外壳1、上盖31、下盖34之间上下方向的密封;凸起部一331的内周面与上盖31的凸缘314下方的外周壁面压紧接触,凸起部一331的内周面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从而实现外壳1、上盖31、下盖34之间水平方向的密封。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异形密封圈33同时实现了上盖31、下盖34、外壳1之间的各个面之间的两两密封,简化了结构,减少了密封组件,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组件的密封性、提高预过滤效率的同时。
如图5、图15、图16所示,下盖34相邻旋流管套筒341的外表面之间利用加强筋344连接加强,加强筋344确保了下盖34及旋流管套筒341整体的强度,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下盖34的顶面的横截面呈两侧高、中部低的形状,与上盖31的起伏形状基本对应,下盖34顶面可以为具有倾角的斜平面,倾角为5~60度,优选为45度;也可以为多台阶的阶梯面(如图16所示)、向下的曲面或由斜平面、阶梯面与曲面任意相结合的复合面,曲面上任意点的切平面的倾角为0~90度;下盖34的左右两侧顶面可以同为如上描述的任意一种表面,也可以为两种不同表面的组合。下盖34的外形随着上盖31的几何形状相应的随形起伏设计,这样可以减小预过滤总成3的空间尺寸,从而减小本实用新型总体的空间尺寸,节约原材料成本。如图5所示,由于旋流管套筒341配合旋流管32的高度设置,因此下盖34底部也为阶梯面,集尘盖总成5的盖体51的横截面为倒梯形,下盖34的底部形状与盖体51的形状配合,一方面,灰尘等污染物从旋流管套筒341掉落直至从排尘阀56排出的路程短,提高过滤效率,另一方面,下盖34正好位于盖体51内,结构紧凑,减小整个产品的体积。下盖34与盖体51之间的腔体空间为排尘腔14,排尘腔14通过旋流管套筒341与旋流管32下端口连通。
如图17、图18所示,在集尘盖总成5的盖体51内底部设有排尘引射管55,排尘引射管55位于盖体51外部的一端可以外接引射气流,用于灰尘的高效排放;盖体51外部位于排尘引射管55下方固定有长条形的排尘阀56,排尘阀56与盖体51也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结构,一体成型结构可以节约安装成本,降低组装工作,避免了部件之间的安装间隙,提高密封性,进而保证系统内的预过滤效率。如图18所示,盖体51内表面设有对称的排灰面53,排灰面53为具有倾角的斜平面,排灰面53的倾角为ɑ2,倾角ɑ2为5~60度,优选为45度。在其他实施例中,排灰面53可以为多台阶的阶梯面、向下的曲面或由斜平面、阶梯面与曲面任意相结合的复合面,曲面上任意点的切平面的倾角为0~90度;两个排灰面53可以同为如上描述的任意一种表面,也可以为两种不同表面的组合。集尘盖的排灰面53设置为斜平面、阶梯面、向下的曲面,具有较大的倾角,落在排灰面53上的灰尘、沙粒等污染物在重力的作用下及时滑落并及时排出,避免了污染物的沉积。
如图18、图19所示,排尘阀56内开设有长圆形的长槽58,长槽58的横截面为三角形,在其他实施例中,长槽58的横截面也可以为U型或者圆弧形;长槽58的底部开口并设有两条竖直平行的长条形排尘唇边57,排尘唇边57采用橡胶、热塑性弹性体柔性材料制作;两条排尘唇边57之间相隔有一定间隙,间隙值大约为0.5mm~2mm,空气滤清器内部有负压时,在负压作用下,两条排尘唇边57会贴紧闭合实现对内部系统的密封。长槽58的上端口为跑道形,长度方向尺寸为宽度方向尺寸的1.5~50倍,长槽58上端口过流面积大,容尘量大,单位时间内流过的灰尘量大,提高了排灰能力。排尘唇边57的长度大于长槽58的开口的长度,排尘唇边57的两外端沿长槽58长度方向向外延伸一定长度,以保证排尘唇边57对长槽58的两端部进行密封,排尘唇边57长度较长,排尘唇边57打开时的开口更大,提高了排灰能力;排尘唇边57的高度为5mm~50mm,排尘唇边57的两条唇边的厚度为0.5mm~5mm,排尘唇边57高度较大,厚度相对较薄,可以使排尘唇边57的闭合更紧密,提高了内部系统密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进气口7与高位引气管路或其他管路相连,出气口8与发动机进气管路相连,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本实用新型内部处于负压的状态,排尘阀56下端的排尘唇边57贴合,使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系统内部处于密闭状态。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含有各种粒径、种类灰尘污染物的外接污染空气通过引气管路被引入到本实用新型的进气口7,从进气口7进入到预过滤总成3内部,空气首先进入由各旋流管32外壁、上盖31以及下盖34之间的进气腔13,在内部负压的作用下,空气流体向下进入旋流管套筒341内并通过旋流片321区域,在旋流片321的导流作用下高速旋转产生旋风,空气流体中粒径较大、质量较重的灰尘污染物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集中到旋流管套筒341的内圆周面,由于内圆周面的壁面边界流体流速趋近于零,接近壁面的这部分粒径较大、重量较重的灰尘污染物在重力作用下被分离滑落。预过滤总成3将粒径较大、质量较重的灰尘污染物分离后,得到较为清洁的预过滤空气流体,预过滤空气流体从旋流管32底端开口转向向上进入旋流管32,从旋流管32上端开口流出到集尘腔12内,到达主滤芯2的外表面,然后穿过主滤芯2及安全滤芯10进入滤芯腔11,粒径较小、重量较轻的灰尘污染物被主滤芯2进一步过滤,最终得到符合发动机清洁度要求的洁净空气,洁净空气穿过安全滤芯10后通过出气口8进入发动机进气管路。
在旋流管套筒341内被分离滑落的粒径较大、质量较重的灰尘污染物,从旋流管套筒341的下方排出到排尘腔14内,落到集尘盖总成5的排灰面53上,由于排灰面53为倾斜面,落到排灰面53上的灰尘污染物在重力的作用下滑落至排尘阀56内。当排尘阀56内的灰尘污染物沉积到一定量时,在灰尘污染物重力的作用下将排尘唇边57打开,从排尘唇边57的开口排出。排尘引射管55与引射风机相连,当排尘阀56内灰尘的沉积量达到一定量而来不及排出时,可以开启引射风机,将灰尘排出,引射风机不工作时,排尘引射管55的压力与集尘盖总成5内的压力相等。
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反吹系统,当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反吹系统时,出气口8与三通管道连接,三通管道的一个接口与发动机进气管路相连,另一个接口与反吹系统相连。反吹系统运行时,反吹系统将干净的压缩空气从出气口8吹入安全滤芯10内部的滤芯腔11,压缩空气穿过安全滤芯10及主滤芯2,将沉积在主滤芯2外表面的灰尘污染物剥离到集尘腔12;集尘腔12内的灰尘污染物在重力和压缩空气流体的共同作用下,一部分随着压缩空气流体直接从旋流管32中流出到排尘阀56的排尘腔14内,另一部分掉落在预过滤总成3的上盖31的集尘面311上,由于集尘面311具有倾角,在重力的作用下灰尘污染物沿着斜面下降并聚集到旋流管32中,从旋流管32流出到排尘阀56的排尘腔14内。在压缩空气的压力作用下,排尘阀56的排尘唇边57被打开,排尘阀56的排尘腔14内的绝大部分灰尘污染物直接从排尘唇边57排出;排尘腔14内的一部分灰尘污染物掉落在排灰面53上,在重力作用下,沿排尘面滑落从排尘唇边57排出。
本实用新型在预过滤总成3的上盖31的集尘面311、集尘盖总成5的盖体51的排灰面53为具有倾角的斜平面、阶梯斜面或向下的曲面,落在上面的灰尘、沙粒等污染物在重力的作用下,可以滑落到旋流管32内,然后进入集尘盖总成5,及时从排尘阀56排出。污染物被及时排出,避免了污染物的沉积,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维护保养周期,降低了维护保养成本。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比如,在集尘面311上,进一步在中空管313的上端部设置小型锥形集尘面,使得灰尘更容易滑落到旋流管32内。上盖31的上表面、下盖34的顶面或盖体51的排灰面53的两侧高、中部低的形状以滤芯的纵向中心轴呈轴对称设置,也可以不对称设置。当空气滤清器内包含两个并排的滤芯时,上盖31的上表面为“W”型,每个V型面对应一个滤芯;当空气滤清器内部包含两个以上的滤芯时,上盖31的上表面为“VV……V”的锯齿形,每个V型面对应一个滤芯。

Claims (14)

1.一种空气滤清器,预过滤总成(3)位于滤芯和集尘盖总成(5)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过滤总成(3)的若干根旋流管(32)安装在上盖(31)下方,上盖(31)的上表面为具有斜度或弧度的集尘面(311)。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1)的上表面横截面为V形、倒梯形、圆弧形,或者以上形状之组合。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1)的上表面为斜面、曲面或由其拼接而成的复合面。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斜度的集尘面(311)的斜度为5~60度。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弧度的集尘面(311)的曲面上任意点的切平面的倾角为0~90度。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旋流管套筒(341)设置在下盖(34)上,下盖(34)的顶面在横截面上与上盖(31)的起伏形状基本对应。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下盖(34)顶面为多台阶的阶梯面。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盖总成(5)的盖体(51)两侧设置有倾斜的排灰面(53)。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下盖(34)的顶面或盖体(51)的排灰面(53)为斜面、曲面或由其拼接而成的复合面。
10.一种空气滤清器,预过滤总成(3)位于滤芯和集尘盖总成(5)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过滤总成(3)的若干根旋流管(32)安装在上盖(31)下方,上盖(31)的上表面为高低布置的台阶面。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旋流管套筒(341)设置在下盖(34)上,下盖(34)的顶面在横截面上与上盖(31)的起伏形状基本对应。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下盖(34)顶面为多台阶的阶梯面。
13.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盖总成(5)的盖体(51)两侧设置有倾斜的排灰面(53)。
14.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下盖(34)的顶面或盖体(51)的排灰面(53)为斜面、曲面或由其拼接而成的复合面。
CN201920776729.6U 2019-05-28 2019-05-28 空气滤清器 Active CN2098923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76729.6U CN209892361U (zh) 2019-05-28 2019-05-28 空气滤清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76729.6U CN209892361U (zh) 2019-05-28 2019-05-28 空气滤清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92361U true CN209892361U (zh) 2020-01-03

Family

ID=69021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76729.6U Active CN209892361U (zh) 2019-05-28 2019-05-28 空气滤清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923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6457A (zh) * 2019-05-28 2019-07-26 无锡亿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滤清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6457A (zh) * 2019-05-28 2019-07-26 无锡亿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滤清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80004B1 (en) Unitary filter cartridge with flow transition mouth
CN201036540Y (zh) 吸尘器二节三次旋风分离尘杯
US9616371B1 (en) Cartridge filter with flow transition insert
CN102892477B (zh) 一种用于从第二流体流中分离第一流体微粒的分离系统
CN100998484A (zh) 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
US10335002B2 (en) Hand-held vacuum cleaner
CN104997468A (zh) 吸尘器的集尘装置
CN209892361U (zh) 空气滤清器
CN202148966U (zh) 矿区用重型汽车空滤器
EP3238589B1 (en) Hand-held vacuum cleaner
EP3616769B1 (en) A precleaner
KR101275755B1 (ko) 다기능 강력 흡입 배출기
CN209800128U (zh) 空气滤清器的预过滤总成
CN209990567U (zh) 空气滤清器的排尘阀结构
CN209800130U (zh) 空气滤清器的锥形集尘面结构
CN105011861A (zh) 吸尘器的旋风分离器
CN212492069U (zh) 一种多层组合空气滤清装置
CN210118213U (zh) 集成式旋流管
CN210118212U (zh) 旋流管
CN110056456B (zh) 空气滤清器的预过滤总成
CN110005553B (zh) 空气滤清器的锥形集尘面结构
US20180042436A1 (en) Hand-held vacuum cleaner
CN214631939U (zh) 导流件、尘气分离机构和清洁设备
CN212508590U (zh) 一种多单元空气滤清装置
CN110486506B (zh) 重力式排气单向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