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19324A - 一种电梯系统轿厢对外呼的响应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梯系统轿厢对外呼的响应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19324A
CN117819324A CN202211198328.XA CN202211198328A CN117819324A CN 117819324 A CN117819324 A CN 117819324A CN 202211198328 A CN202211198328 A CN 202211198328A CN 117819324 A CN117819324 A CN 1178193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elevator
cars
priority
c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9832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立波
陈希文
刘翔
朱建伟
毛凯萍
谭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Daj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Daj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Daj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Daj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9832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193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193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193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系统轿厢对外呼的响应方法,当发生外呼时,当一个轿厢的剩余空间满足乘梯需求和/或轿厢当前行驶速度低至能到达外召楼层和/或轿厢当前行驶方向和外呼需求方向相同和/或内召信号需求楼层数量在所有轿厢中较少和/或距外呼信号所在楼层的垂直距离在所有轿厢中较近和/或轿厢所在井道与发出外召信号的厅门对应的井道相同和/或轿厢的内召信号需求楼层包含外呼信号所在楼层时,此轿厢被控制系统选择作为响应外召需求的叫轿厢。本发明根据实际情况不同选择不同的轿厢去响应外召,提高电梯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轿厢不必要的平层接客,轿厢响应外召呼梯的优先级由轿厢的一项或多项属性来决定,响应方法的逻辑清晰可调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电梯系统轿厢对外呼的响应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梯系统轿厢对外呼的响应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社会和经济活动中,电梯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载人或载物垂直运输工具。自1854年电梯发明以来,电梯轿厢一直采用钢丝绳轮曳引驱动的方式运行,通过在大楼顶层设置机房、曳引电机及减速装置,带动钢丝绳以拉动轿厢及配重在井道内的轨道上运行。这种驱动方式使得在单个井道内通常仅能运行一个轿厢,单轿厢运行模式的电梯在低层建筑、客流量小的楼层尚且能满足使用需求。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大人口密度的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单轿厢运行模式的电梯其候梯时间长、运送效率低的缺点被不断放大,这种传统的单轿厢电梯运行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城市建筑快速发展的需求。
为提高建筑空间利用率以及电梯运送效率,降低建筑和电梯的造价成本,随着工程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一种多轿厢并行电梯正在开发应用。多轿厢并行电梯采用无曳引钢丝绳直接驱动技术,实现了同一个井道内可同时运行多台电梯轿厢,各井道之间的电梯可进行相互切换井道运行,实现超越运行。
在传统电梯的群控系统中,当发生外呼时,群控系统会进行派梯,使一个轿厢进行响应,去发生外呼信号的楼层或厅门进行接客。派梯时,响应的轿厢为与发生外召信号楼层最近的顺路轿厢。但是多轿厢并行电梯中,多台轿厢使用公共轨道运行,这种派梯模式会导致空的轿厢一直空,载有人的轿厢层层停的情况,不利于提高电梯运行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系统轿厢对外呼的响应方法根据实际情况不同选择不同的轿厢去响应外召呼梯,可以提高电梯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轿厢不必要的平层接客,轿厢响应外召呼梯的优先级由轿厢的一项或多项属性来决定,响应方法的逻辑清晰可调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梯系统轿厢对外呼的响应方法,所述电梯系统安装在建筑中,包括至少两个竖直的轨道、至少一个切换装置和在两个轨道之间经过切换装置可平滑切换的至少两个自驱动轿厢,当发生外呼时,当一个轿厢的剩余空间满足乘梯需求和/或轿厢当前行驶速度低至能到达外召楼层和/或轿厢当前行驶方向和外呼需求方向相同和/或内召信号需求楼层数量在所有轿厢中较少和/或距外呼信号所在楼层的垂直距离在所有轿厢中较近和/或轿厢所在井道与发出外召信号的厅门对应的井道相同和/或轿厢的内召信号需求楼层包含外呼信号所在楼层时,此轿厢被控制系统选择作为响应外召需求的叫轿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第一优先级为轿厢的剩余空间满足乘梯需求,第二优先级为轿厢当前行驶方向和外呼需求方向相同、轿厢距外呼信号所在楼层的垂直距离在所有轿厢中较近者,第三优先级为轿厢当前行驶速度低至能达到外召楼层、轿厢内召信号需求楼层数量在所有轿厢中较少者、轿厢所在井道与发出外召信号的厅门对应的井道相同、轿厢的内召信号需求楼层包含外呼信号所在楼层。
控制系统选取响应外召信号的轿厢时,先选满足第一优先级的,如果没有满足第一优先级的轿厢,则继续等待至出现满足第一优先级的轿厢。
如果满足第一优先级的轿厢为一个,则此轿厢则为最终选取的响应外召信号的轿厢;如果满足第一优先级的至少有两个轿厢,则在满足第一优先级的轿厢中选取满足第二优先级的轿厢,如果满足第二优先级的轿厢为一个,则此轿厢则为最终选取的响应外召信号的轿厢,如果满足第二优先级的至少有两个轿厢,则在满足第二优先级的轿厢中选取满足第三优先级的轿厢。
如果满足第三优先级的轿厢为一个,则此轿厢则为最终选取的响应外召信号的轿厢,如果满足第三优先级的至少有两个轿厢,则再将满足第三优先级的各轿厢进行比较,比较项目为第二优先级中的各属性和/或第三优先级本身的各属性。
第二优先级内部的各属性和第三优先级内部的各属性具有优先级。
第二优先级中,先选取当前行驶方向和外呼需求方向相同的轿厢,若数量为0,则再在满足第一优先级的轿厢中选择距外呼信号所在楼层的垂直距离较近者,若选择的轿厢数量为1,则此轿厢相应呼梯,或选择的轿厢数量大于1,则在选取的轿厢中再选取满足第三优先级的轿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根据实际情况不同选择不同的轿厢去响应外召呼梯,可以提高电梯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轿厢不必要的平层接客,轿厢响应外召呼梯的优先级由轿厢的一项或多项属性来决定,响应方法的逻辑清晰可调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一种电梯系统轿厢对外呼的响应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电梯系统安装在建筑中,所述电梯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竖直的轨道、至少一个切换装置和在两个轨道之间经过切换装置可平滑切换的至少两个自驱动轿厢。所述建筑内设有至少两组厅门,每个楼层设有至少两个厅门,厅门和轨道上的轿厢衔接,当厅门和轿门打开时,乘客可进入轿厢内。各个楼层的一个厅门一起形成一组厅门,每个轨道衔接一组厅门,即一组厅门衔接同一个轨道,乘客从一组厅门的不同楼层的厅门进入的轿厢位于一个轨道上。多组厅门分别衔接多个轨道。乘客从多组厅门进入的轿厢分别在多个不同的轨道上。
外呼也称外召,是指建筑中有人触发乘梯按钮,需要搭乘电梯上行或下行。电梯系统根据外呼信号进行派梯,安排一个轿厢去接客,以响应外召信号。
所述响应方法中,选择其中一个轿厢响应外召呼梯信号,轿厢响应外召呼梯的优先级由轿厢的一项或多项属性来决定,所述属性包括轿厢剩余空间、轿厢当前行驶速度、当前行驶方向、内召楼层数、距离外呼信号距离、是否和外呼信号处于同一井道、轿厢内召楼层是否包含此外召楼层。当轿厢的剩余空间满足乘梯需求和/或轿厢当前行驶速度低至能到达外召楼层和/或轿厢当前行驶方向和外呼需求方向相同和/或内召信号需求楼层数量在所有轿厢中较少者和/或距外呼信号所在楼层的垂直距离在所有轿厢中较近者和/或轿厢所在井道与发出外召信号的厅门对应的井道相同和/或轿厢的内召信号需求楼层包含外呼信号所在楼层时,轿厢被控制系统选择作为响应外召需求的叫轿厢。
其中,轿厢的剩余空间满足乘梯需求是指轿厢的剩余空间还可搭载至少一人,或者可以搭载某一楼层外召需求的所有人。判断轿厢是否还能搭载人的方法可以为:轿厢的额定载荷减去当前载荷不小于设定值(一般为一个成年人的平均体重)。判断轿厢是否可以搭载某一楼层有外召需求的所有人的方法为:在厅门处设置摄像头,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摄像头拍摄的某一楼层等待乘梯人的画面进行人数统计,根据成年人平均体重计算总重量,所述总重量不小于轿厢的额定载荷减去当前载荷的值,则表明轿厢可以搭载某一楼层外召需求的所有人,否则不能搭载某一楼层外召需求的所有人。
轿厢当前行驶速度低至能达到外召楼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外呼信号发出后,轿厢从正常行驶速度按设定的减速制停程序能停止在外呼信号发出的楼层。例如,四楼发出向上的外呼需求时,在三楼正常向上行驶的轿厢按照设定的减速制停程序会停止在四楼以上,则此轿厢无法作为响应四楼的轿厢。二是指外呼信号发出后,停留在其它楼层的轿厢重新起步运行后能减速停留在发出外呼信号的楼层,轿厢重新起步运行后没有达到正常行驶速度便减速制停,停止在发出外呼信号的楼层。例如,四楼发出向上的外呼需求时,在三楼停留有接客或下客的轿厢,三楼停留的轿厢完成接客或下客后重新起步,未加速到正常行驶速度再减速后可以停止在四楼进行接客,响应四楼的外呼需求。
轿厢内召信号需求楼层数量在所有轿厢中较少者,具体的,将所有满足要求的轿厢的内召信号需求楼层数量按照从小到大依次排名,对于内召信号需求楼层数量相同的不同轿厢,为并列排名。选取排名前一定范围内的,如取排名前50%内的,若排名为奇数使得相邻的两个名次中,取一个为端点时,选取范围小于50%,取另一个为端点时,选取范围大于50%,则选取范围大于50%的端点。例如有四台轿厢,四台轿厢的内召信号需求楼层数量分别为1、2、2、4,即排名为1、2、3,排名为1的为内召信号需求楼层数量为1的轿厢,排名为2的为内召信号需求楼层数量为2的两个轿厢,排名为3的为内召信号需求楼层数量为4的轿厢,排名前一、二、三的轿厢分别占总轿厢中的25%、75%、100%,则取排名前二的,即四台轿厢中的内召信号需求楼层数量分别为1、2、2的三台轿厢。
轿厢距外呼信号所在楼层的垂直距离在所有轿厢中较近者,具体的,将所有满足要求的轿厢与外呼信号所在楼层的垂直距离按照从小到大依次排列,对于垂直距离相同的不同轿厢,为并列排名,选取排名前一定范围内的。选取方法同选取轿厢内召信号需求楼层数量在所有轿厢中较少者。
内召信号是指电梯内乘客通过操作按钮传递的需要到达哪一楼层的信号。
上述多项属性的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为轿厢的剩余空间满足乘梯需求。第二优先级为轿厢当前行驶方向和外呼需求方向相同、轿厢距外呼信号所在楼层的垂直距离在所有轿厢中较近者。第三优先级为轿厢当前行驶速度低至能达到外召楼层、轿厢内召信号需求楼层数量在所有轿厢中较少者、轿厢所在井道与发出外召信号的厅门对应的井道相同、轿厢的内召信号需求楼层包含外呼信号所在楼层。
控制系统选取响应外召信号的轿厢时,先选满足第一优先级的,如果没有满足第一优先级的轿厢,则继续等待至出现满足第一优先级的轿厢;如果满足第一优先级的轿厢为一个,则此轿厢则为最终选取的响应外召信号的轿厢;如果满足第一优先级的至少有两个轿厢,则在满足第一优先级的轿厢中选取满足第二优先级的轿厢。
如果满足第二优先级的轿厢为一个,则此轿厢则为最终选取的响应外召信号的轿厢;如果满足第二优先级的至少有两个轿厢,则在满足第二优先级的轿厢中选取满足第三优先级的轿厢。
如果满足第三优先级的轿厢为一个,则此轿厢则为最终选取的响应外召信号的轿厢;如果满足第三优先级的至少有两个轿厢,则再将满足第三优先级的各轿厢进行比较,比较项目可为第二优先级中的各属性和第三优先级本身的属性,例如比较项目为第二优先级中的轿厢距外呼信号所在楼层的垂直距离时,可以选取所述距离最近的一个轿厢。比较项目为第三优先级中的轿厢内召信号需求楼层数量时,可以选取内召信号需求楼层数量最少的一个轿厢。因此,最终总能获得的被选取的一个轿厢。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优先级的属性包括轿厢内召信号需求楼层数量较少者,在满足第二优先级的至少两个轿厢中,可以对各轿厢的内召信号需求楼层数量进行排名选取,若各轿厢需求楼层数量相同无法排名,可以视为所有轿厢满足第三优先级,因此,可视为不存在满足第三优先级的轿厢为0的情况。同理,第二优先级的属性包括轿厢距外呼信号所在楼层的垂直距离在所有轿厢中较近者,在满足第一优先级的至少两个轿厢中,可以对各轿厢距外呼信号所在楼层的垂直距离进行排名选取,若并列无法排名,可以视为所有轿厢满足第二优先级,因此,可视为不存在满足第二优先级的轿厢为0的情况。
上述第二优先级和第三优先级中,每一个优先级中有至少两个属性项目,每一个优先级内部的多个属性项目中也有优先级,其具体优先顺序可以根据不同建筑内的情景模式具体设计。
下面通过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
当发出外召信号时,如图1所示,所述轿厢响应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电梯系统对多个轿厢的剩余空间进行判断,设剩余空间满足乘梯需求的轿厢为轿厢一,若轿厢一的数量为0,则电梯系统继续等待,至轿厢一的数量大于0;若轿厢一的数量为1,则此轿厢一响应呼梯;若轿厢一的数量大于1,则转步骤2。
本步骤中,对所有不处于检修状态的轿厢的剩余空间进行判断。若轿厢一的数量为0,则表示没有轿厢的剩余空间满足乘梯需求,此时则没有轿厢响应外召,电梯系统等到有轿厢满足乘梯需求为止。
步骤2:电梯系统对多个轿厢一与外呼楼层的垂直距离和/或多个轿厢一的行驶方向进行判断,设与外呼楼层的垂直距离近的轿厢一和/或行驶方向与外呼需求方向相同的轿厢一为轿厢二,若轿厢二的数量为0,则将所有轿厢一列为轿厢二,转步骤3;若轿厢二的数量为1,则此轿厢二响应呼梯;若轿厢二的数量大于1,则转步骤3。
本步骤中,当需要判断多个轿厢一与外呼楼层的垂直距离和多个轿厢一的行驶方向时,两个判断值的优先级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情景模式具体设定。
一般场景先判断轿厢一的行驶方向,此时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将行驶方向和外呼需求方向相同的轿厢一列为轿厢一二,若轿厢一二的数量为0,则将所有轿厢一列为轿厢一二后转步骤22;若轿厢一二的数量为1,则此轿厢一二响应呼梯;若轿厢一二的数量大于1,则转步骤22。
步骤22:将距外呼信号所在楼层的垂直距离在所有轿厢一二中较近者列为轿厢二,若轿厢二的数量为0,则将所有轿厢一二列为轿厢二,转步骤3;若轿厢二的数量为1,则此轿厢二响应呼梯;若轿厢二的数量大于1,则转步骤3。
步骤3:电梯系统对多个轿厢二当前行驶速度是否低至能达到外召楼层和/或轿厢内召信号需求楼层数量在所有轿厢中是否为较少者和/或轿厢所在井道与发出外召信号的厅门对应的井道是否相同和/或轿厢的内召信号需求楼层是否包含外呼信号所在楼层进行判断,设当前行驶速度低至能达到外召楼层和/或轿厢内召信号需求楼层数量在所有轿厢中为较少者和/或轿厢所在井道与发出外召信号的厅门对应的井道相同和/或轿厢的内召信号需求楼层包含外呼信号所在楼层的轿厢二为轿厢三。若轿厢三的数量为0,则将所有轿厢二列为轿厢三,转步骤4;若轿厢三的数量为1,则此轿厢三响应呼梯;若轿厢三的数量大于1,则转步骤4。
轿厢所在井道与发出外召信号的厅门对应的井道相同,即轿厢所在轨道和发出外召信号的厅门衔接。
步骤3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将多个当前行驶速度低至能达到外召楼层的轿厢二列为轿厢二一,若轿厢二一的数量为0,则将所有轿厢二列为轿厢二一后转步骤32;若轿厢二一的数量为1,则此轿厢响应呼梯;若轿厢二一的数量大于1,则转步骤32。
步骤32:将内召信号需求楼层数量在所有轿厢二一中较少者列为轿厢二二,若轿厢二二的数量为0,则将所有轿厢二一列为轿厢二二后转步骤33;若轿厢二二的数量为1,则此轿厢响应呼梯;若轿厢二二的数量大于1,则转步骤33。
步骤33:将所在井道与发出外召信号的厅门对应的井道相同的轿厢二二列为轿厢二三,若轿厢二三的数量为0,则将所有轿厢二二列为轿厢二三后转步骤34;若轿厢二三的数量为1,则此轿厢响应呼梯;若轿厢二三的数量大于1,则转步骤34。
步骤34:将内召信号需求楼层包含外呼信号所在楼层的轿厢二三列为轿厢三,若轿厢三的数量为0,则将所有轿厢二三列为轿厢三后转步骤4;若轿厢三的数量为1,则此轿厢响应呼梯;若轿厢三的数量大于1,则转步骤4。
步骤4:控制系统比较各轿厢三与外呼信号所在楼层的垂直距离和/或各轿厢三内召信号需求楼层数量,选取与外呼信号所在楼层的垂直距离最近的轿厢三和/或内召信号需求楼层数量最少的轿厢三去响应外呼信号。
最后有必要在此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电梯系统轿厢对外呼的响应方法,所述电梯系统安装在建筑中,包括至少两个竖直的轨道、至少一个切换装置和在两个轨道之间经过切换装置可平滑切换的至少两个自驱动轿厢,其特征在于,当发生外呼时,当一个轿厢的剩余空间满足乘梯需求和/或轿厢当前行驶速度低至能到达外召楼层和/或轿厢当前行驶方向和外呼需求方向相同和/或内召信号需求楼层数量在所有轿厢中较少和/或距外呼信号所在楼层的垂直距离在所有轿厢中较近和/或轿厢所在井道与发出外召信号的厅门对应的井道相同和/或轿厢的内召信号需求楼层包含外呼信号所在楼层时,此轿厢被控制系统选择作为响应外召需求的叫轿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优先级为轿厢的剩余空间满足乘梯需求,第二优先级为轿厢当前行驶方向和外呼需求方向相同、轿厢距外呼信号所在楼层的垂直距离在所有轿厢中较近者,第三优先级为轿厢当前行驶速度低至能达到外召楼层、轿厢内召信号需求楼层数量在所有轿厢中较少者、轿厢所在井道与发出外召信号的厅门对应的井道相同、轿厢的内召信号需求楼层包含外呼信号所在楼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系统选取响应外召信号的轿厢时,先选满足第一优先级的,如果没有满足第一优先级的轿厢,则继续等待至出现满足第一优先级的轿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满足第一优先级的轿厢为一个,则此轿厢则为最终选取的响应外召信号的轿厢;如果满足第一优先级的至少有两个轿厢,则在满足第一优先级的轿厢中选取满足第二优先级的轿厢,如果满足第二优先级的轿厢为一个,则此轿厢则为最终选取的响应外召信号的轿厢,如果满足第二优先级的至少有两个轿厢,则在满足第二优先级的轿厢中选取满足第三优先级的轿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满足第三优先级的轿厢为一个,则此轿厢则为最终选取的响应外召信号的轿厢,如果满足第三优先级的至少有两个轿厢,则再将满足第三优先级的各轿厢进行比较,比较项目为第二优先级中的各属性和/或第三优先级本身的各属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优先级内部的各属性和第三优先级内部的各属性具有优先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优先级中,先选取当前行驶方向和外呼需求方向相同的轿厢,若数量为0,则再在满足第一优先级的轿厢中选择距外呼信号所在楼层的垂直距离较近者,若选择的轿厢数量为1,则此轿厢相应呼梯,或选择的轿厢数量大于1,则在选取的轿厢中再选取满足第三优先级的轿厢。
CN202211198328.XA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电梯系统轿厢对外呼的响应方法 Pending CN1178193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98328.XA CN117819324A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电梯系统轿厢对外呼的响应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98328.XA CN117819324A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电梯系统轿厢对外呼的响应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19324A true CN117819324A (zh) 2024-04-05

Family

ID=90504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98328.XA Pending CN117819324A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电梯系统轿厢对外呼的响应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1932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63538A (en)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CN101821184B (zh) 电梯系统
TWI343357B (en) Elevator installation with individually movable elevator car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uch an elevator installation
US8978833B2 (en) Double-deck elevator group controller
CN1217700A (zh) 电梯群组的控制
JP2005119875A (ja) 建物内の区間運転のための昇降機設備、この昇降機設備の区間運転方法、及び、昇降機設備の改良方法
CN100503409C (zh) 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US5861587A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double deck elevator car
CN201154862Y (zh) 群控电梯控制装置
JP4961774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14014110A (zh) 电梯运行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6313C (zh) 输送乘客的、带有双层隔板电梯的多电梯往复运输系统
CN101641274B (zh) 运行电梯设备的方法以及相应的电梯设备
CN114030960A (zh) 电梯目的层群控系统
US5844179A (en) Method of operation for double-deck elevator system
JP3135760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6071160B1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US5107962A (en) Vertical transport system in a building
GB2324170A (en) Elevator dispatch system
CN109179107B (zh) 一种升降横移式电梯的调度方法
CN117819324A (zh) 一种电梯系统轿厢对外呼的响应方法
CN112938666A (zh) 电梯运行调度方法、系统及电梯设备
CN117819323A (zh) 一种电梯系统的随行轿厢运行方法
JPH11228041A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の運行方法
CN117819322A (zh) 一种群控电梯系统的运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