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15490A - 一种注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15490A
CN117815490A CN202310261180.8A CN202310261180A CN117815490A CN 117815490 A CN117815490 A CN 117815490A CN 202310261180 A CN202310261180 A CN 202310261180A CN 117815490 A CN117815490 A CN 1178154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haft
transmission
seat
injection device
push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611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陈翠柳
舒庆
欧灿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im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im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im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im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6118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154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15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154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注射装置,注射装置壳体、推杆结构、传动组件与动力组件,其中:壳体限定有装载腔,装载腔用于药物载体的放置;推杆结构滑动设置于壳体的内侧,且一端部设置于装载腔;传动组件与推杆结构传动连接;动力组件包括动力轴,动力轴活动设置于壳体,动力轴可被操作以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换,当动力轴在第一位置时,动力轴与传动组件传动连接,以能够通过传动组件驱动推杆结构作用于药物载体的尾部;当动力轴在第二位置时,动力轴与传动组件分离设置,以停止驱动推杆结构。本申请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的注射装置,在病人突发意外情况时,可通过控制动力轴与传动组件相分离,从而能够及时地控制注射装置停止向人体注入药物。

Description

一种注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注射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治疗过程中,部分药物可采用注射装置注入人体中,例如用于糖尿病的司美格鲁肽。
相关技术中,注射装置包括壳体、扭转弹簧、推杆结构与保持结构,扭转弹簧、推杆结构与保持结构均设置于壳体,保持结构使扭转弹簧保持蓄力状态。药物在注射过程中,保持结构解除对扭转弹簧的阻力,扭转弹簧作用于推杆结构,推杆结构作用于药物载体的尾部,进而使药物注入人体内。
然而,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的注射装置,注射装置在药物注射过程中,在药物未达到设定的注射量时,无法较便捷地及时停止注射装置向人体内注入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注射装置,能够使注射装置停止向人体内注入药物。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注射装置,包括壳体、推杆结构、传动组件与动力组件,其中:
所述壳体限定有装载腔,所述装载腔用于药物载体的放置;
所述推杆结构滑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侧,且一端部延伸至所述装载腔;
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推杆结构传动连接;
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动力轴,所述动力轴活动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动力轴可被操作以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换,当所述动力轴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动力轴与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以能够通过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推杆结构作用于药物载体的尾部;当所述动力轴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动力轴与所述传动组件分离设置,以停止驱动所述推杆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座,所述传动座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
所述推杆结构滑动穿设于所述传动座,并与所述传动座周向固定,所述推杆结构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动力轴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动力轴与所述传动座传动连接,以能够通过所述传动座驱动所述推杆结构转动;当所述动力轴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动力轴与所述传动座分离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保持座,所述保持座设置于所述传动座的外侧,其中,所述保持座与所述传动座其中之一设置有第一弹性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第一凸起,另一个的周面绕中心轴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凸起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所述推杆结构穿设于所述固定座,并与所述固定座螺纹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座的周面设置有第一台阶面,所述传动座转动套设于所述固定座,并与所述第一台阶面相贴合;
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保持座,所述保持座设置于所述传动座的外侧,并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保持座的内侧设置有弹性臂,所述传动座的外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台阶面朝向相同的第二台阶面,所述弹性臂的端部抵持于所述第二台阶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头部壳体与尾部壳体,所述尾部壳体的内侧与所述固定座的外侧卡接设置,所述头部壳体的外侧与所述固定座的内侧卡接设置,其中,所述头部壳体限定有所述装载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动力轴与所述传动座同中心轴设置,所述传动座绕中心轴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咬合部,所述动力轴绕中心轴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二咬合部,其中,所述动力轴可被操作自所述第二位置轴向滑至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动力轴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咬合部与所述第二咬合部相咬合;当所述动力轴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咬合部与所述第二咬合部相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咬合部具有倾斜设置的第一纠偏面,所述第二咬合部具有倾斜设置的第二纠偏面,其中,当所述动力轴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纠偏面与所述第二纠偏面贴合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动力轴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注射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保持组件,所述保持组件与所述动力轴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动力轴使所述第一弹性件保持为蓄能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周向定位部,所述保持组件设置有第二周向定位部,其中,当所述动力轴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周向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周向定部周向固定设置;当所述动力轴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周向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周向定部轴向分离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保持组件包括第一保持件、第二保持件与第二弹性件,其中:
所述第一保持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侧;
所述第二保持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保持件的内侧,其中,所述第一保持件与所述第二保持件其中之一设置有第二弹性臂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弹性臂的第二凸起,另一个的周面绕中心轴依次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凸起轴向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卡槽;
所述第二保持件绕中心轴依次设置有第一齿部,所述动力轴绕中心轴依次设置有第二齿部,所述第一齿部与所述第二齿部相齿合;
所述第二弹性件抵持于所述第一保持件与所述第二保持件之间,用于使所述第一齿部与所述第二齿部保持齿合;
其中,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卡槽在第一周向方向的阻力大于所述第一齿部与所述第二齿部在设定方向的阻力,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卡槽在设定方向的相反方向的阻力小于所述第一齿部与所述第二齿部在第二周向方向的阻力,所述设定方向的相反方向为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扭转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动力轴沿中心轴设置有相连通的让位孔与限位孔,所述限位孔贯穿至所述动力轴靠近所述传动座的一端,所述限位孔设置有朝向所述传动座的限位面;
所述注射装置还包括限位套,所述限位套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孔,并与所述动力轴周向固定,所述限位套与所述推杆结构螺纹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保持座,所述保持座设置于所述传动座的外侧,其中,所述保持座与所述传动座其中之一设置有第一弹性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第一凸起,另一个的周面绕中心轴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凸起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注射装置还包括刻度筒与传动筒,其中;
所述刻度筒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侧,并与所述壳体同中心轴设置,所述刻度筒的外周面与所述壳体的内周面螺纹连接;其中,所述壳体设置有用于观测所述刻度筒的刻度线的观测口;
所述传动筒滑动套设于所述动力轴的外侧,并与所述动力轴周向固定,所述刻度筒滑动套设置于所述传动筒的外侧,并与所述传动筒周向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动力轴沿轴向方向设置有条形凹槽,所述传动筒的内周面设置有第一条形凸起,所述第一条形凸起滑动嵌设于所述条形凹槽;
所述注射装置还包括旋钮,所述旋钮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旋钮的内周面设置有第二条形凸起,所述第二条形凸起滑动嵌设于所述条形凹槽。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注射装置在使用时,动力轴自第二位置转换为第一位置,动力轴与传动组件传动连接。动力轴通过传动组件作用于推杆结构,推杆结构沿轴向向前运动,并作用于药物载体的尾部,药物载体的药物注入人体内。当需要停止向人体注入药物时,动力轴自第一位置转换为第二位置,动力轴与传动组件相分离,因此,动力轴无法作用于传动组件,推杆结构失去传动组件的作用力,推杆结构停止作用于药物载体,从而停止向人体注入药量。相比现有技术中每次向人体注入设定的药物量,本申请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的注射装置,在病人突发意外情况时,可通过控制动力轴与传动组件相分离,从而能够及时地控制注射装置停止向人体注入药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注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注射装置的轴向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轴及传动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持组件与动力轴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保持件与壳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轴、限位套、推杆与传动座的轴向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轴、限位套、推杆与传动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尾部壳体及其内侧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药物载体;100、壳体;110、头部壳体;120、尾部壳体;121、第一周向定位部;122、观测口;130、注射针头;140、旋钮;141、第二条形凸起;150、按钮;200、推杆结构;210、推杆;211、第一定位槽;220、注射推片;300、传动组件;310、传动座;311、第一咬合部;3111、第一纠偏面;312、第二台阶面;313、第一弹性臂;314、第一凸起;315、第一定位凸起;320、保持座;321、第一卡槽;322、弹性臂;330、固定座;331、内环体;332、第一台阶面;400、动力组件;410、动力轴;411、第二咬合部;4111、第二纠偏面;412、第二齿部;413、限位孔;4131、限位面;414、让位孔;415、第二定位凸起;416、条形凹槽;417、环形槽;420、第一弹性件;500、保持组件;510、第一保持件;511、第二周向定位部;512、第二卡槽;520、第二保持件;521、第二凸起;522、第二弹性臂;523、第一齿部;530、连接件;531、第一连接部;532、第二连接部;540、第二弹性件;600、限位套;610、第二定位槽;700、刻度筒;800、传动筒;810、第一条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注射装置,参照图1至图3,注射装置壳体100、推杆结构200、传动组件300与动力组件400,其中:壳体100限定有装载腔,装载腔用于药物载体10的放置;推杆结构200滑动设置于壳体100的内侧,且一端部设置于装载腔;传动组件300与推杆结构200传动连接;动力组件400包括动力轴410,动力轴410活动设置于壳体100,动力轴410可被操作以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换,当动力轴410在第一位置时,动力轴410与传动组件300传动连接,以能够通过传动组件300驱动推杆结构200作用于药物载体10的尾部;当动力轴410在第二位置时,动力轴410与传动组件300分离设置,以停止驱动推杆结构200。
具体的,注射装置在使用时,动力轴410自第二位置转换为第一位置,动力轴410与传动组件300传动连接。动力轴410通过传动组件300作用于推杆结构200,推杆结构200沿轴向向前运动,并作用于药物载体10的尾部,药物载体10的药物注入人体内。当需要停止向人体注入药物时,动力轴410自第一位置转换为第二位置,动力轴410与传动组件300相分离,因此,动力轴410无法作用于传动组件300,推杆结构200失去传动组件300的作用力,推杆结构200停止作用于药物载体10,从而停止向人体注入药量。
综上可见,相比现有技术中每次向人体注入设定的药物量,本申请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的注射装置,在病人突发意外情况时,可通过控制动力轴410与传动组件300相分离,从而能够及时地控制注射装置停止向人体注入药物。
在实际应用中,医护人员可以手工控制传动组件300的动力轴410活动,以实现传动座310自第二位置转换为第一位置,以及控制动力轴410自第一位置转换为第二位置;其中,注射装置可设置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在动力轴410未受到外部作用力时,动力轴410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自第一位置复位至第二位置,动力轴410与传动组件300相分离。
当然,注射装置也可以设置驱动件,驱动件可以是电机、电磁吸结构或记忆丝等结构,驱动件驱动动力轴41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自动转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与图3,推杆结构200包括推杆210与注射推片220,推杆210螺纹连接于壳体100的内侧,并与壳体100同中心轴设置,推杆210的前端部位于装载腔的内侧。注射推片220活动设置于装载腔,并与推杆210的前端部固定连接。传动组件300包括传动座310,传动座310转动设置于壳体100的内侧,并与壳体100同中心轴设置。传动座310沿中心轴开设有轴向孔,推杆210活动穿设于传动座310的轴向孔,并与传动座310周向固定。换句话说,推杆210能够沿中心轴的方向在传动座310的内侧滑动,且不能与传动座310相对转动。其中,动力轴410在第一位置时,动力轴410与传动座310传动连接,以能够通过传动座310驱动推杆210转动;当动力轴410在第二位置时,动力轴410与传动座310相分离。
具体的,动力轴410自第二位置转换为第一位置,动力轴410与传动座310传动连接。然后,动力轴410带动传动座310同步转动,传动座310带动推杆210同步转动。又由于推杆210与壳体100螺纹连接置,所以推杆210在转动过程中,推杆210轴向向前运动,从而控制注射推片220作用于药物载体10的尾部,进而实现药物向人体内注射药物。
其中,为实现传动座310与推杆210滑动连接且周向固定,传动座310的内壁沿中心轴的方向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315,推杆210的侧壁沿中心轴的轴向方向设置有第一定位槽211,第一定位凸起315滑动设置于第一定位槽211,推杆210与传动座310相对滑动设置,且周向固定。当然,推杆210与传动座310之间的连接方式并不限定上述一种连接方式,例如,也可以是传动座310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定位槽211,推杆210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315,第一定位凸起315滑动设置于第一定位槽211,以实现推杆210与传动座310滑动设置且周向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组件300还包括固定座330,固定座330固定设置于壳体100的内侧,并与壳体100同中心轴设置。固定座330沿中心轴开设有中轴孔,中轴孔的内壁设置有螺牙,推杆210穿设于固定座330的中轴孔,并与固定座330螺纹连接。通过固定座330的设置,推杆210通过与固定座330螺纹连接,从而与壳体100螺纹连接。注射装置采用此种结构形式,注射装置整体制造难度以及装配难度得到降低,此不详细赘述。
进一步地,传动组件300还包括保持座320,保持座320设置于传动座310的外侧且位于固定座330的内侧,保持座320与固定座330卡接设置。固定座330的内侧具有用于形成轴向孔的内环体331,内环体331的外周面设置有朝向后侧且环形的第一台阶面332,传动座310转动套设于内环体331的外侧,传动座310的前端面与第一台阶面332相贴合。保持座320的后端部的内侧设置有向内弯折的弹性臂322,传动座310的外周面设置有朝向后侧且环形的第二台阶面312,弹性臂322的端面与第二台阶面312相抵持,如此,传动座310在保持座320的弹性臂322的作用下保持于固定座330。由上可见,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的传动组件300,即固定座330、传动座310与保持座320,动力轴410、固定座330、传动座310与保持座320能够装配为一个整体,从而方便后续装配于壳体100内,进而方便注射装置的整体装配。并且,保持座320通过弹性臂322使传动座310保持于固定座330,其中,弹性臂322能够弹性变形,因此,传动组件300整体装配较方便,并且传动座310在转动过程中的摩擦力较小,从而保证能够较顺畅地驱动推杆210。
进一步地,保持座320的内壁绕中心中轴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卡槽321,传动座310的周面设置有第一弹性臂313,第一弹性臂313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凸起314,第一凸起314嵌设于第一卡槽321,其中,第一凸起314能够在传动座310转动时卡接于不同的第一卡槽321。具体地,注射装置在注射药物过程中,动力轴410驱动传动座310同步转动,传动座310驱动推杆210同步转动,推杆210轴向向前运动,从而作用于药物载体10;同时,传动座310在转动过程中,第一弹性臂313及第一凸起314也随同周向转动,第一弹性臂313发生弹性变形,第一凸起314依次跳跃至各个第一卡槽321内,从而使注射装置在注药过程中发出响声和/或产生微小振动,以提醒医护人员注射装置在正常向人体注入药物。
另外,保持座320与传动座310并不限定上述一种连接方式,例如,保持座320的内侧设置有上述的第一弹性臂313及设置于第一弹性臂313的第一凸起314,传动座310的外周面设置有上述的第一卡槽321,第一凸起314能够在传动座310转动时卡接于不同的第一卡槽321。因此,注射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也能够提醒医护人员注射装置在正常向人体注入药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包括尾部壳体120与头部壳体110,尾部壳体120连接于固定座330的后侧,尾部壳体120前端部的内侧与固定座330的外侧卡接设置。其中,尾部壳体120用于安装注射装置的驱动机构,例如动力组件400与传动组件300等,方便医护人员操作。头部壳体110连接于固定座330的前侧,头部壳体110后端部的外侧与固定座330的内侧卡接设置。头部壳体110的内侧限定装载腔,头部壳体110用于装载药物载体10。以及,头部壳体110远离尾部壳体120的端部设置有与药物载体10相对接的注射针头130,当推杆结构200作用于药物载体10的尾部时,药物载体10的药物通过注射针头130注入人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与图3,动力轴410与传动座310同中心轴设置,传动座310的外侧绕中心轴依次间隔设置有朝向后侧的第一咬合部311,动力轴410的前端部绕中心轴依次间隔设置有朝向前侧的第二咬合部411,第二咬合部411用于与第一咬合部311相咬合。具体的,动力轴410可被操作自第二位置轴向运动至第一位置,例如,轴向向前按压动力轴410,第一咬合部311与第二咬合部411相咬合,动力轴410与传动座310周向固定。动力轴410反向转动,动力轴410在转动过程中驱动传动座310反向转动,从而带动推杆210同步转动。反之,动力轴410轴向向后移动,第一咬合部311与第二咬合部411相分离,动力轴410停止驱动传动座310转动,推杆210停止轴向向前移动,注射装置停止向人体内注入药物。
可以理解的是,动力轴410与传动座310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的连接方式,即第一咬合部311与第二咬合部411相咬合,动力轴410与传动座310之间具有较好的周向固定效果,从而保证动力轴410能够精确地控制传动座310转动,进而精确地控制推杆210轴向向前移动。
进一步地,第一咬合部311在周向方向的侧部具有倾斜设置的第一纠偏面3111,第二咬合部411在周向方向的侧部具有倾斜设置的第二纠偏面4111,第二纠偏面4111用于与第一纠偏面3111相贴合。具体的,第二咬合部411在与第一咬合部311咬合过程中,第二咬合部411通过第二纠偏面4111逐渐与传动座310的第一纠偏面3111逐渐相贴合,从而调整传动座310在周向方向的位置,进而实现第一咬合部311与第二咬合部411相咬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与图4,动力组件40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420,第一弹性件420可以是扭转弹簧或者其他弹性构件,第一弹性件420套设于动力轴410,第一弹性件420的前端与动力轴410的前端部相连接,后端部与尾部壳体120的后端部相连接。动力轴410在运动至第一位置之前,动力轴410旋转设定圈数,第一弹性件420得到弹性蓄力。轴向向前按压动力轴410,动力轴410自第二位置轴向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动力轴410与传动座310传动连接,释放第一弹性件420的弹性力,第一弹性件420通过动力轴410驱动传动座310转动,从而控制推杆210轴向向前运动。由此可见,通过第一弹性件420的设置,注射装置在注射药物时,利用第一弹性件420的输出力驱动推杆210运动,注射装置使用较方便。
另外,当药物注射过程中需要停止向人体注入药物,医护人员停止轴向按压动力轴410,动力轴410在第一弹性件420的作用下,动力轴410自第一位置轴向复位至第二位置,动力轴410与传动座310相分离,从而停止通过传动座310驱动推杆210。
在一些实施例中,注射装置还包括保持组件500,保持组件500与动力轴410相连接,用于通过动力轴410使第一弹性件420保持为蓄力状态。具体的,动力轴410在正向旋转多圈后,保持组件500限制动力轴410反向转动,从而使动力轴410保持转动后的位置,此时,第一弹性件420为蓄力状态。当动力轴410与传动座310传动连接时,保持组件500解除对动力轴410的限制,动力轴410在第一弹性件420的作用下旋转运动,从而带动传动座310旋转。
进一步地,参照图2与图5,保持组件500包括第一保持件510、第二保持件520与第二弹性件540,第一保持件510设置于动力轴410的外侧及尾部壳体120的内侧,并与动力轴410同中心轴设置。第二保持件520设置于动力轴410的外侧及第一保持件510的内侧,并与动力轴410同中心轴设置。第一保持件510的内侧绕中心轴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二卡槽512,第二卡槽512沿轴向方向延伸设置。第一保持件510的侧部具有第二弹性臂522,第二弹性臂522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凸起521,第二凸起521嵌设于第二卡槽512的内侧,并能够沿第二卡槽512轴向滑动。同时,第二保持件520前端部绕中心轴间隔设置有朝向前侧的第一齿部523,动力轴410的前端部的侧部绕中心轴依次间隔设置有朝向后侧的第二齿部412,第一齿部523与第二齿部412相齿合。第二弹性件540抵持于第一保持件510与第二保持件520之间,第二弹性件540使第一齿部523保持与第二齿部412相齿合。其中,第二凸起521与第二卡槽512在设定方向的阻力大于第一齿部523与第二齿部412在设定方向的阻力,第二凸起521与第二卡槽512在设定方向的相反方向的阻力小于第一齿部523与第二齿部412在设定方向的阻力,设定方向为正向方向,且与扭转弹簧的扭转方向朝向相反。
具体地,注射装置在剂量调节过程中,动力轴410克服第一弹性件420的弹性力,以及第一齿部523对第二齿部412的阻力,动力轴410正向旋转运动。又由于第二凸起521与第二卡槽512在正向方向的阻力大于第一齿部523与第二齿部412在正向方向的阻力,所以动力轴410正向旋转过程中,第二保持件520仅沿轴向方向的滑动,以及第二凸起521在第二卡槽512轴向滑动,第二保持件520未周向运动。当注射装置在剂量调整至合适位置时,动力轴410停止转动,第二弹性件540轴向向前作用第二保持件520,第一齿部523与第二齿部412相齿合,从而保证动力轴410保持在旋转后的位置,进而完成第一弹性件420的蓄力。反之,当注射装置的剂量调节过多时,动力轴410反向转动。又由于第二凸起521与第二卡槽512在反向方向的阻力小于第一齿部523与第二齿部412在反向方向的阻力,所以动力轴410在反向转动过程中,第二保持件520与动力轴410同步反向转动,第二弹性臂522发生弹性变形,第二凸起521依次在第二卡槽512跳跃。当注射装置调整至合适的剂量时,第二弹性臂522使第二凸起521嵌设于对应的第二卡槽512。
可以理解的是,传统的注射笔的螺旋传动机构存在精度低等问题,为避免注射笔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卡顿甚至卡死等问题,螺旋导程设计的尺寸较大,因此,大剂量给药,较长的笔身,对注射握持和注射施加的注射压力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本申请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传动组件300、动力组件400以及保持组件500,整体装配结构精度较高,螺旋导程设计的尺寸即使较小,也不会出现卡顿甚至卡死等问题。
进一步,保持组件500还包括连接件530,连接件530包括第一连接部531与第二连接部532,第二连接部532为连接于第一连接部531一端部内侧的环形凸沿。第一连接部531至少部分位于第一保持件510的内侧,并卡接连接于第一保持件510的内侧。动力轴410的外周面具有环形槽417,第二连接部532转动嵌设于环形槽417的内侧,如此,连接件530使第一保持件510与动力轴410转动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注射装置在装配过程中,保持组件500与动力轴410可组装为一个整体,然后装配至尾部壳体120的内侧,如此,注射装置整体装配较方便,且装配精度较高。
其中,第一保持件510与动力轴410并不限定上述一种连接方式,例如,第一保持件510的内侧设置有环形凸沿,环形凸沿转动嵌设于环形槽417的内侧,如此,第一保持件510转动连接于动力轴410。
更进一步地,参照图4至图6,尾部壳体120的内壁轴向延伸设置有第一周向定位部121,第一保持件510的后端部绕中心轴间隔设置有朝向后侧的第二周向定位部511,第一周向定位部121与第二周向定位部511相卡合,以使第一保持件510与壳体100周向固定。具体的,动力轴410在第二位置时,第一周向定位部121与第二周向定位部511相卡合,因此,动力轴410在转动过程中,第一保持件510保持周向固定不动,从而保证第二保持件520周向固定不动,第二保持件520能够通过第一齿部523与第二齿部412相齿合以防止动力轴410反向转动,第一弹性件420为蓄力状态。当动力轴410自第二位置轴向运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二周向定位部511与第一周向定位部121相分离,此时,尾部壳体120解除对第一保持件510的限制,从而解除第二保持件520的限制,动力轴410能够在第一弹性件420的作用下正常转动,从而驱动传动座310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与图8,动力轴410沿中心轴设置有相连通的让位孔414与限位孔413,限位孔413贯穿至动力轴410的前端面,即动力轴410靠近传动座310的一端,限位孔413的内侧设置有朝向前侧的限位面4131,限位面4131用于限制下述的限位套600。注射装置还包括限位套600,限位套600滑动设置于限位孔413,并与动力轴410周向固定,限位套600与推杆结构200螺纹连接。注射装置的剂量调整之前,限位套600的前端部与传动座310的后端部相抵持;当正向旋转动力轴410以调整注射装置的剂量时,动力轴410带动限位套600同步转动。又由于推杆210受到转动的阻力较大,所以推杆210保持不动,限位套600沿推杆210螺旋转动,从而轴向向后运动。当限位套600与限位面4131相抵持时,注射装置刚好调整至设定注射量。
为保证限位套600与动力轴410之间周向固定,限位孔413的内壁沿轴向方向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415,限位套600的外表面沿轴向方向设置有第二定位槽610,第二定位凸起415滑动嵌设第二定位槽610,以实现限位套600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孔413,并与动力轴410周向固定。当然,限位套600与动力轴410并不限定为上述一种结构,也可以是限位套600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415,限位孔413的内壁沿轴向方向开设有延伸至动力轴410前端部的第二定位槽610,第二定位凸起415滑动嵌设第二定位槽610。
为保证注射装置在剂量调节过程中,推杆210保持不动,在进一步实施例中,参照图3与图8,动力组件400包括保持座320,保持座320设置于传动座310的外侧,并同中心轴设置。保持座320的内壁绕中心中轴依次设置有第一卡槽321,传动座310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弹性臂313,第一弹性臂313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凸起314,第一凸起314嵌设于第一卡槽321。具体的,注射装置在剂量调整过程中,由于第一凸起314嵌设于第一卡槽321,保持座320对传动座310具有转动阻力,且传动座310与推杆210周向固定。因此,限位套600在旋转过程中,由于保持座320通过传动座310对推杆210的旋转阻力,所以限位套600在转动过程不会带动推杆210转动,从而保证注射装置能够精确调整注射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9,注射装置还包括刻度筒700与传动筒800,刻度筒700设置于尾部壳体120的内侧,并与尾部壳体120同中心轴设置,刻度筒700的外周面与壳体100的内周面螺纹连接;同时,尾部壳体120设置有观测口122,刻度筒700的外周面设置有刻度线,观测口122用于显示刻度线。传动筒800滑动套设于动力轴410的外侧,并与动力轴410周向固定,刻度筒700滑动套设置于传动筒800的外侧,并与传动筒800周向固定。
具体地,注射装置在剂量调节过程中,动力轴410正向旋转,动力轴410带动传动筒800正向转动,传动筒800带动刻度筒700转动。由于刻度筒700与尾部壳体120螺纹连接,因此,刻度筒700在转动过程中沿轴向向后运动,从而使刻度筒700表面的刻度线在观测口122显示,以便医护人员知道注射装置的剂量调节情况。当注射装置的剂量调整至合适大小时,对应的刻度线刚好在观测口122显示;其中,动力轴410与传动座310为分离状态,注射装置在剂量调节过程中,推杆210保持不动。
其中,传动筒800的外周面沿轴向方向开设有导向槽,刻度筒700的内壁沿轴向方向设置有导向凸起,导向凸起滑动嵌设于导向槽,从而使传动筒800与刻度筒700滑动设置且周向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轴410后端部的侧面沿轴向方向设置有条形凹槽416,传动筒800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条形凸起810,第一条形凸起810滑动嵌设于条形凹槽416,如此,动力轴410与传动筒800相对滑动设置及周向固定设置。
参照图9,注射装置还包括旋钮140,旋钮140与尾部壳体120的后端部转动连接。旋钮140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条形凸起141,第二条形凸起141滑动嵌设于条形凹槽416,如此,旋钮140与传动筒800相对滑动设置及周向固定设置,其中,旋钮140具有限制传动筒800的作用,防止传动筒800脱离动力轴410。可以理解的是,注射装置在剂量调节过程中,医护人员可通过旋钮140驱动动力轴410转动,动力轴410使第一弹性件420开始蓄力,同时通过传动筒800驱动刻度筒700轴向向后移动,以通过刻度筒700判断第一弹性件420的蓄力情况,从而了解注射装置后续的注射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注射装置还包括按钮150,按钮150转动且轴向滑动连接于旋钮140的后端部,旋钮140与动力轴410的后端部相抵持。注射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可通过轴向向前按动按钮150,从而推动动力轴410自第二位置轴向移动至第一位置。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6)

1.一种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推杆结构、传动组件与动力组件,其中:
所述壳体限定有装载腔,所述装载腔用于药物载体的放置;
所述推杆结构滑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侧,且一端部延伸至所述装载腔;
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推杆结构传动连接;
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动力轴,所述动力轴活动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动力轴可被操作以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换,当所述动力轴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动力轴与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以能够通过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推杆结构作用于药物载体的尾部;当所述动力轴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动力轴与所述传动组件分离设置,以停止驱动所述推杆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座,所述传动座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
所述推杆结构滑动穿设于所述传动座,并与所述传动座周向固定,所述推杆结构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动力轴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动力轴与所述传动座传动连接,以能够通过所述传动座驱动所述推杆结构转动;当所述动力轴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动力轴与所述传动座分离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保持座,所述保持座设置于所述传动座的外侧,其中,所述保持座与所述传动座其中之一设置有第一弹性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第一凸起,另一个的周面绕中心轴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凸起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所述推杆结构穿设于所述固定座,并与所述固定座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的周面设置有第一台阶面,所述传动座转动套设于所述固定座,并与所述第一台阶面相贴合;
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保持座,所述保持座设置于所述传动座的外侧,并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保持座的内侧设置有弹性臂,所述传动座的外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台阶面朝向相同的第二台阶面,所述弹性臂的端部抵持于所述第二台阶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头部壳体与尾部壳体,所述尾部壳体的内侧与所述固定座的外侧卡接设置,所述头部壳体的外侧与所述固定座的内侧卡接设置,其中,所述头部壳体限定有所述装载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轴与所述传动座同中心轴设置,所述传动座绕中心轴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咬合部,所述动力轴绕中心轴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二咬合部,其中,所述动力轴可被操作自所述第二位置轴向滑至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动力轴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咬合部与所述第二咬合部相咬合;当所述动力轴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咬合部与所述第二咬合部相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咬合部具有倾斜设置的第一纠偏面,所述第二咬合部具有倾斜设置的第二纠偏面,其中,当所述动力轴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纠偏面与所述第二纠偏面贴合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动力轴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保持组件,所述保持组件与所述动力轴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动力轴使所述第一弹性件保持为蓄能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周向定位部,所述保持组件设置有第二周向定位部,其中,当所述动力轴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周向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周向定部周向固定设置;当所述动力轴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周向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周向定部轴向分离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组件包括第一保持件、第二保持件与第二弹性件,其中:
所述第一保持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侧;
所述第二保持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保持件的内侧,其中,所述第一保持件与所述第二保持件其中之一设置有第二弹性臂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弹性臂的第二凸起,另一个的周面绕中心轴依次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凸起轴向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卡槽;
所述第二保持件绕中心轴依次设置有第一齿部,所述动力轴绕中心轴依次设置有第二齿部,所述第一齿部与所述第二齿部相齿合;
所述第二弹性件抵持于所述第一保持件与所述第二保持件之间,用于使所述第一齿部与所述第二齿部保持齿合;
其中,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卡槽在第一周向方向的阻力大于所述第一齿部与所述第二齿部在设定方向的阻力,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卡槽在设定方向的相反方向的阻力小于所述第一齿部与所述第二齿部在第二周向方向的阻力,所述设定方向的相反方向为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扭转方向。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轴沿中心轴设置有相连通的让位孔与限位孔,所述限位孔贯穿至所述动力轴靠近所述传动座的一端,所述限位孔设置有朝向所述传动座的限位面;
所述注射装置还包括限位套,所述限位套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孔,并与所述动力轴周向固定,所述限位套与所述推杆结构螺纹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保持座,所述保持座设置于所述传动座的外侧,其中,所述保持座与所述传动座其中之一设置有第一弹性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第一凸起,另一个的周面绕中心轴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凸起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装置还包括刻度筒与传动筒,其中;
所述刻度筒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侧,并与所述壳体同中心轴设置,所述刻度筒的外周面与所述壳体的内周面螺纹连接;其中,所述壳体设置有用于观测所述刻度筒的刻度线的观测口;
所述传动筒滑动套设于所述动力轴的外侧,并与所述动力轴周向固定,所述刻度筒滑动套设置于所述传动筒的外侧,并与所述传动筒周向固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轴沿轴向方向设置有条形凹槽,所述传动筒的内周面设置有第一条形凸起,所述第一条形凸起滑动嵌设于所述条形凹槽;
所述注射装置还包括旋钮,所述旋钮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旋钮的内周面设置有第二条形凸起,所述第二条形凸起滑动嵌设于所述条形凹槽。
CN202310261180.8A 2023-03-13 2023-03-13 一种注射装置 Pending CN1178154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61180.8A CN117815490A (zh) 2023-03-13 2023-03-13 一种注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61180.8A CN117815490A (zh) 2023-03-13 2023-03-13 一种注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15490A true CN117815490A (zh) 2024-04-05

Family

ID=90512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61180.8A Pending CN117815490A (zh) 2023-03-13 2023-03-13 一种注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1549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69840B (zh) 藥物輸送裝置
JP4718462B2 (ja) 機械的利点を得るための3条ねじ付き薬剤投与器具
JP4977252B2 (ja) 自動注射器
US9901683B2 (en) Medical injection device
JP5119164B2 (ja) 注射方法および装置
US7794427B2 (en) Operating an infusion pump system
JP4970286B2 (ja) 注入器具
JP6069351B2 (ja) ダイアルアップ/ダイアルダウン投与機構を有するねじりバネ式ねじ巻き自動注射器
JP6371834B2 (ja) 動かされるカートリッジホルダおよびピストンロッド結合具を有する前方装填式の薬剤送達装置
PT2346552E (pt) Dispositivo de administração de fármaco e método de fabricar um dispositivo de administração de fármaco
JP2016533220A (ja) 改善された投与量リセット機構を有する薬物送達デバイス
JP6316945B2 (ja) ピストンロッド結合具を有する薬剤送達装置
JP2016518231A (ja) 動的な軸方向ストッパ特徴を有する前方装填式の薬剤送達装置
JP2019536563A (ja) ねじりばね特徴を有する薬剤送達装置
CN107249669B (zh) 带剂量重置机构的药物输送装置
EP3302629A1 (en) Drug delivery device with multifunctional bias structure
US20230057245A1 (en) Drug injection control device having structure in which rod lock screw-coupled to piston rod can make linear motion under restricted rotation within rod holder
US20230077308A1 (en) Drug injection control device having cartridge drug release structure through screw coupling between piston rod and rod guide
CN212395535U (zh) 药物输送装置
CN107530499B (zh) 具有弹簧机构的药物输送装置
CN111150905A (zh) 一种自动注射装置
CN117815490A (zh) 一种注射装置
US20230074677A1 (en) Drug injection control device having stable operation structure of injection button through button plate positioned in dose dial
CN219681362U (zh) 一种推注机构及注射装置
CN219398528U (zh) 一种剂量显示组件及注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