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11628A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11628A
CN117811628A CN202211216343.2A CN202211216343A CN117811628A CN 117811628 A CN117811628 A CN 117811628A CN 202211216343 A CN202211216343 A CN 202211216343A CN 117811628 A CN117811628 A CN 1178116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device
frame
domain resource
frequency domain
s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1634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云思
阮卫
唐云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1634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1162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21211 priority patent/WO202406751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8116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116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装置在第一频域资源上发送多个第一帧,所述多个第一帧用于第一波束赋形训练;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第二频域资源上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二帧,所述第二帧包括所述第一波束赋形训练的结果;其中,所述第一频域资源对应的频率高于所述第二频域资源对应的频率。采用该方法,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可以在高频频段上传输用于波束赋形训练的扫描帧,而在低频频段上传输波束赋形训练的反馈帧,从而通过低频频段与高频频段的相互协作来完成波束赋形训练,便于提高高频频段上的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大多工作在低频频段,随着使用低频频段的设备的增加,低频频段的频谱资源变得非常拥挤。因此,当前关注于使用高频频段(比如毫米波频段)来获取更加丰富的可用频谱资源。
由于毫米波频段存在路径损耗大的问题,因此,为了抵消路径损耗,在毫米波频段引入了波束赋形技术,即在目标方向增强信号,在非目标或障碍物的方向减弱信号,以提高传输距离和系统性能。具体来说,在波束赋形技术中,毫米波通信的发射端可以采用波束的形式在某一发送方向发射通信信号,使发射的功率较为集中地汇聚于该发送方向上,同时,毫米波通信的接收端也可以在某一接收方向接收通信信号,通过波束赋形技术可以实现定向通信,从而可以很好地抵消路径损耗。
为了使用波束赋形技术,发起方和响应方之间需要进行波束赋形训练。然而,由于在波束赋形训练中,发起方和响应方之间需要在高频频段上交互大量的波束赋形帧,从而影响高频频段上的传输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于通过低频频段与高频频段的相互协作来完成波束赋形训练,便于提高高频频段上的传输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可以适用于第一通信装置。该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装置在第一频域资源上发送多个第一帧,所述多个第一帧用于第一波束赋形训练;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第二频域资源上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二帧,所述第二帧包括所述第一波束赋形训练的结果;其中,所述第一频域资源对应的频率高于所述第二频域资源对应的频率。
采用上述方法,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可以在第一频域资源(比如高频频段上的频域资源)上传输用于波束赋形训练的扫描帧,而在第二频域资源(比如低频频段上的频域资源)上传输波束赋形训练的反馈帧,从而通过低频频段与高频频段的相互协作来完成波束赋形训练,便于提高高频频段上的传输效率。此外,由于低频频段的覆盖范围较大,从而便于提高波束赋形训练的结果的传输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二频域资源上向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第三帧,所述第三帧用于指示所述多个第一帧所在的时域位置。
如此,在执行第一波束赋形训练之前,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在低频频段上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第三帧(比如调度信息),调度信息指示波束赋形训练的时域位置(即多个第一帧的时域位置),从而便于第二通信装置根据多个第一帧的时域位置来接收第一帧,避免第二通信装置不知晓第一通信装置何时发送第一帧而长时间检测导致第二通信装置的功耗较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二频域资源上接收来自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第四帧,所述第四帧用于请求所述多个第一帧所在的时域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二频域资源上向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发送所述第二帧的确认帧。
如此,可以在低频频段上发送波束赋形训练的确认帧,便于提高高频频段上的传输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第一频域资源上发送多个第一帧,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一频域资源上,以广播的方式发送所述多个第一帧。
如此,第一通信装置通过广播的方式发送多个第一帧,可以同时实现第一通信装置与多个通信装置之间的波束赋形训练,从而便于提高波束赋形训练的效率,节省第一通信装置的功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第一频域资源上发送多个第一帧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一频域资源上发送多个第五帧,所述多个第五帧用于第二波束赋形训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第一频域资源上发送多个第五帧,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一频域资源上,以广播的方式发送所述多个第五帧。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二通信装置。在该方法中,第二通信装置在第一频域资源上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一帧,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帧用于第一波束赋形训练;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在第二频域资源上向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二帧,所述第二帧包括所述第一波束赋形训练的结果;其中,所述第一频域资源对应的频率高于所述第二频域资源对应的频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二频域资源上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第三帧,所述第三帧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帧所在的时域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二频域资源上向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四帧,所述第四帧用于请求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帧所在的时域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二频域资源上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所述第二帧的确认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在第一频域资源上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一帧,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一频域资源上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五帧,所述至少一个第五帧用于第二波束赋形训练;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五帧的接收质量,确定所述第二波束赋形训练的结果,所述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一频域资源上对应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最佳接收天线和/或最佳接收扇区;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根据所述最佳接收天线和/或最佳接收扇区,在第一频域资源上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帧。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所描述的方法与第一方面所描述的方法相对应,第二方面中相关技术特征的有益效果可以参照第一方面的描述,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具备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功能,比如,所述通信装置包括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涉及操作所对应的模块或单元或手段(means),所述模块或单元或手段可以通过软件实现,或者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通信单元,其中,通信单元可以用于收发信号,以实现该通信装置和其它装置之间的通信;处理单元可以用于执行该通信装置的一些内部操作。处理单元、通信单元执行的功能可以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涉及的操作相对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处理器可以用于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可以保存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涉及的功能的必要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意可能的设计或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可以保存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涉及的功能的必要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意可能的设计或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其中,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接口电路与其它装置通信,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意可能的设计或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可以理解地,上述第三方面中,处理器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当通过硬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逻辑电路、集成电路等;当通过软件来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代码来实现。此外,以上处理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存储器与处理器分离设置。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存储器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芯片上,本申请实施例对存储器的类型以及存储器与处理器的设置方式不做限定。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其中,第一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通信方法,第二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提供的通信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P MLD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AP MLD和non AP MLD之间的链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SLS过程示意图;
图5A和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通信方法所对应的流程示意图;
图6A和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通信方法所对应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装置的可能的示例性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P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TA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适用于WLAN中,比如可以适用于WLAN当前采用的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802.11系列协议中的任意一种协议。其中,WLAN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 set,BSS),基本服务集中的网络节点包括接入点(access point,AP)和站点(station,STA)。此外,IEEE 802.11ad在原有的BSS基础上,引入个人基本服务集(personal basic serviceset,PBSS)和个人基本服务集控制节点(PBSS control point,PCP),每个个人基本服务集可以包含一个AP/PCP和多个关联于该AP/PCP的non AP/PCP,本申请实施例中non AP/PCP可以称为STA,PCP可以理解为AP在PBSS里的角色的称呼。
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适用于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网络或车联网(vehicle to X,V2X)网络等无线局域网中。当然,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适用于其它可能的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通信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 duplex,FDD)通信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信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第五代(5thgeneration,5G)通信系统、以及未来演进的通信系统等。
下文以本申请实施例适用于WLAN为例。参见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WLAN的网络架构图,图1是以该WLAN包括1个AP和2个STA为例。其中,与AP关联的STA,能够接收该AP发送的无线帧,也能够向该AP发送无线帧。本申请实施例将以AP和STA之间的通信为例进行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适用于AP与AP之间的通信,例如各个AP之间可通过分布式系统(distributed system,DS)相互通信,也可以适用于STA与STA之间的通信。
AP可以为终端设备(如手机)进入有线(或无线)网络的接入点,主要部署于家庭、大楼内部以及园区内部,典型覆盖半径为几十米至上百米,当然,也可以部署于户外。AP相当于一个连接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桥梁,主要作用是将各个无线网络客户端连接到一起,然后将无线网络接入以太网。比如,AP可以是带有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芯片的终端设备(如手机)或者网络设备(如路由器)。本申请实施例中,AP可以为支持802.11be制式的设备,或者也可以为支持802.11ax、802.11ay、802.11ac、802.11n、802.11g、802.11b、802.11a以及802.11be下一代等802.11家族的多种WLAN制式的设备。
STA可以为无线通讯芯片、无线传感器或无线通信终端等,也可称为用户。例如,STA可以为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移动电话、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平板电脑、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机顶盒、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智能电视、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车载通信设备和支持Wi-Fi通讯功能的计算机等等。可选地,STA可以支持802.11be制式,或者也可以支持802.11ax、802.11ay、802.11ac、802.11n、802.11g、802.11b、802.11a、802.11be下一代等802.11家族的多种WLAN制式。
可以理解的是,图1中所示意的AP和STA的数量仅是举例,还可以更多或者更少。
图1中所涉及的AP和STA可以为具有双模通信功能的通信装置,也就是具有低频(low frequency,LF)频段(或信道或链路)通信模式,和高频(highfrequency,HF)频段通信模式的通信装置。其中,低频频段比如包括sub 1吉赫兹(GHz),2.4GHz,5GHz,6GHz等,高频频段比如包括45GHz,60GHz等。
示例性地,具有双模通信功能的通信装置可以为双频双并发(dual-band dual-concurrent,DBDC)设备,或者也可以为多链路设备(multi-link device,MLD)。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1)DBDC设备
DBDC设备集成了两套独立且完整的链路,含两套基带处理器和射频前端,从而可支持在两个频段独立工作。
当AP和STA均为DBDC设备时,比如AP为DBDC设备1,STA为DBDC设备2,此种情形下,AP与STA可以在低频链路上进行信令交互,以建立低频链路连接;以及,在高频链路上进行信令交互,以建立高频链路连接。
(2)MLD
在IEEE 802.11be协议中,MLD支持多链路操作技术,MLD具有多个射频模块,分别工作在不同频段上,例如MLD工作的频段可以为sub 1GHz,2.4GHz,5GHz,6GHz以及高频60GHz的全部或者一部分。MLD可以包括AP MLD和/或非接入点(non-AP)MLD,例如non-APMLD可以是STA MLD。
示例性地,以AP MLD为例,AP MLD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附属(affiliated)站点,每个附属站点有各自的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address)。如图2所示,AP MLD的附属站点包括AP1和AP2,AP1的低层(low)MAC地址为链路地址1,AP2的低层MAC地址为链路地址2。此外,AP MLD还有一个高层(upper)MAC地址,称为MLD MAC地址。
AP MLD和non-AP MLD可以通过在低频链路上的信令交互建立多链路连接。如图3所示,AP MLD包括AP1和AP2,AP1包括AP1 PHY、AP1低层MAC和高层MAC,AP2包括AP2 PHY、AP2低层MAC和高层MAC,其中AP1和AP2之间共享高层MAC,non-AP MLD包括STA1和STA2,STA1包括STA1 PHY、STA1低层MAC和高层MAC,STA2包括STA2PHY、STA2低层MAC和高层MAC,其中STA1和STA2之间共享高层MAC,AP1和STA1之间通过链路1连接,AP2和STA2之间通过链路2连接。
在多链路建立时,non-AP MLD在链路1上发送关联请求(association request)帧,关联请求帧携带链路1的STA侧信息和链路2的STA侧信息。比如,关联请求帧可以携带多链路元素(multi-link element)字段,multi-link element字段用于承载non-AP MLD的信息以及non-AP MLD中站点的信息。AP MLD在链路1上发送关联响应(associationresponse)帧,关联响应帧携带链路1侧的AP侧信息,还携带链路2的AP侧信息,从而实现non-AP MLD的STA1和STA2分别与AP MLD的AP1和AP2建立关联。
如背景技术所述,由于高频频段存在路径损耗大的问题,因此,不同设备之间在高频频段通信时,需要进行波束赋形训练。在图1所示意的网络架构中,当AP发起波束赋形训练时,AP可称为发起方(initiator),STA可称为响应方(responder);当STA发起波束赋形训练时,STA可称为发起方,AP可称为响应方。也就是说,可将发起波束赋形训练的一方称为发起方,将响应波束赋形训练的一方称为响应方。可选地,在一些其它可能的场景中,也可将发起波束赋形训练的一方称为响应方,将响应波束赋形训练的一方称为发起方;或者,将波束赋形训练的一方固定称为发起方,将波束赋形训练的另一方固定称为响应方,发起方会发起波束赋形训练,也可响应响应方发起的波束赋形训练;同样地,响应方也会发起波束赋形训练,也可响应发起方发起的波束赋形训练。
在现有短距高频通信协议(比如802.11ad和802.11ay协议)中,波束赋形训练可以包括扇区级扫描(sector level sweeping,SLS)过程和/或波束改进协议(beamrefinement protocol,BRP)过程。下面分别对SLS过程和BRP过程进行解释说明。这些解释是为了让本申请实施例更容易被理解,而不应该视为对本申请所要求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1)SLS过程
图4为一种可能的SLS过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SLS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分别为发起方扇区扫描(initiator sector sweep,ISS)阶段、响应方扇区扫描(responder sectorsweep,RSS)阶段、扇区扫描反馈(SSW Feedback)帧的传输阶段,以及扇区扫描确认(SSWacknowledgement,SSW Ack)帧的传输阶段,通过该四个阶段建立发起方和响应方之间的基本链路,发起方可以获得发起方对应于响应方的最优发送扇区和最优接收扇区,而响应方也可以获得响应方对应于发起方的最优发送扇区和最优接收扇区,也就是说,可以选择出发送波束和接收波束,从而利用发送波束和接收波束的增益。本申请实施例中,以AP为发起方,STA为响应方为例。
下面分别对这四个阶段进行详细说明。
(1.1)ISS阶段
ISS阶段可以包括发起方发送扇区扫描(initiator transmission of sectorsweep,I-TXSS)子阶段和/或发起方接收扇区扫描(initiator reception of sectorsweep,I-RXSS)子阶段。图4中是以ISS阶段包括I-TXSS子阶段为例进行示意的。
在I-TXSS子阶段中,AP可以在高频频段上,定向发送多个SSW帧,比如SSW帧1、SSW帧2、SSW帧3,以便进行AP的发送扇区训练。比如,AP可以在AP的多个发送方向中的每个发送方向上发送一个或多个SSW帧,每个发送方向可以对应一个发送天线和该发送天线的一个发送扇区。相应地,STA可以在高频频段上,准全向接收来自AP的至少一个SSW帧,进而STA可确定AP对应于STA的最佳发送天线和最佳发送扇区,并将最佳发送天线的标识和最佳发送扇区的标识反馈给AP(比如可以通过R-TXSS子阶段中的SSW帧反馈给AP)。
在I-RXSS子阶段中,AP可以在高频频段上,准全向发送多个SSW帧,以便进行AP的接收扇区训练;相应地,STA可以在高频频段上,定向接收至少一个SSW帧,进而STA可以根据至少一个SSW帧的接收质量,确定STA对应于AP的最佳接收天线和最佳接收扇区。
可以理解的而是,STA可根据应用场景需求,选择部分天线、部分扇区进行接收波束训练,或通过扇区合并进行粗下行接收波束训练。此外,STA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提前结束下行接收波束训练,以减少功耗。
示例性地,上述SSW帧的接收质量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接收信号功率或强度、信号干扰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误比特率等。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ISS(即I-TXSS和/或I-RXSS)也可以称为下行波束赋形训练(downlink beamforming training,DL BFT)。其中,AP对应于STA的最佳发送天线和最佳发送扇区,即为下行的最佳发送天线和最佳发送扇区;STA对应于AP的最佳接收天线和最佳接收扇区,即为下行的最佳接收天线和最佳接收扇区。
(1.2)RSS阶段
RSS阶段可以包括响应方发送扇区扫描(responder transmission of sectorsweep,R-TXSS)子阶段和/或响应方接收扇区扫描(responder reception of sectorsweep,R-RXSS)子阶段。图4中是以RSS阶段包括R-TXSS子阶段为例进行示意的。
在R-TXSS子阶段中,STA可以在高频频段上,定向发送多个SSW帧,比如SSW帧4、SSW帧5、SSW帧6,以便进行STA的发送扇区训练。相应地,AP可以在高频频段上,准全向接收来自STA的至少一个SSW帧,进而AP可确定STA对应于AP的最佳发送天线和最佳发送扇区,并将最佳发送天线的标识和最佳发送扇区的标识反馈给STA(比如通过扇区扫描反馈帧反馈给STA)。
在R-RXSS子阶段中,STA可以在高频频段上,准全向发送多个SSW帧,以便进行STA的接收扇区训练;相应地,AP可以在高频频段上,定向接收至少一个SSW帧,进而AP可确定AP对应于STA的最佳接收天线和最佳接收扇区。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RSS(即R-TXSS和/或R-RXSS)也可以称为上行波束赋形训练(uplink beamforming training,UL BFT)。其中,STA对应于AP的最佳发送天线和最佳发送扇区,即为上行的最佳发送天线和最佳发送扇区;AP对应于STA的最佳接收天线和最佳接收扇区,即为上行的最佳接收天线和最佳接收扇区。
本申请实施例中,“定向发送”可以是指:利用不同发送天线在不同发送扇区轮流发送;“定向接收”可以是指:利用不同接收天线在不同接收扇区轮流接收。
(1.3)扇区扫描反馈帧的传输阶段
在扇区扫描反馈帧的传输阶段中,AP可以在高频频段上,根据AP对应于STA的最佳发送天线和最佳发送扇区,向STA发送扇区扫描反馈帧。其中,扇区扫描反馈帧包括STA对应于AP的最佳发送天线的标识和最佳发送扇区的标识。
(1.4)扇区扫描确认帧的传输阶段
在扇区扫描确认帧的传输阶段中,STA可以在高频频段上,根据STA对应于AP的最佳发送天线和最佳发送扇区,向AP发送扇区扫描确认帧。
如此,通过扇区扫描反馈帧和扇区扫描确认帧可对SLS阶段的结果进行确认,此外,还可以通过扇区扫描反馈帧和扇区扫描确认帧确定是否要进行BRP过程。
SLS阶段所传输的SSW帧用于执行扇区扫描功能,本申请实施例中是以SSW帧执行扇区扫描功能为例。在其它可能的示例中,也可以使用目前协议中所定义的其它可能的帧来执行扇区扫描功能,比如方向多吉比特(directional multi-gigabit,DMG)信标帧或者短SSW帧。
(2)BRP过程
为了弥补准全向天线可能存在缺陷而导致最佳扇区决策错误,在SLS过程之后,还可以进行BRP过程。其中,BRP过程可以包括BRP建立、多扇区标识符(multiple sector ID,MID)与波束组合(beam combining,BC)。BRP过程通常用于接收波束训练,在MID阶段,AP(或STA)准全向发送BRP帧,STA(或AP)在不同接收扇区利用定向波束依次接收BRP帧,并依据接收质量选择最佳接收扇区。在BC阶段,可在SLS和MID阶段所选择的最佳发送与接收扇区,检测最佳收发波束对。
也就是说,SLS过程通常用于发送波束训练,BRP过程通常用于接收波束训练及迭代求精。若AP或STA仅采用一个发送天线模式,则接收波束训练可能会作为SLS阶段的一部分进行。
根据上述描述可以看出,在波束赋形训练中,AP和STA之间需要在高频频段上交互大量的波束赋形帧,比如波束赋形帧包括DMG信标帧、SSW帧、SSW反馈帧、SSW确认帧、BRP帧等,从而会影响高频频段上的传输效率。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通过低频频段与高频频段的相互协作来完成波束赋形训练,便于提高高频频段上的传输效率。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在具体实施例中,将以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为例。另外,该方法可由两个通信装置执行,这两个通信装置例如为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其中,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是AP或能够支持AP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通信装置,当然还可以是其他通信装置,例如芯片或芯片系统;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是STA或能够支持STA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通信装置,当然还可以是其他通信装置,例如芯片或芯片系统。或者,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是STA或能够支持STA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通信装置,当然还可以是其他通信装置,例如芯片或芯片系统;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是AP或能够支持AP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通信装置,当然还可以是其他通信装置,例如芯片或芯片系统。
实施例一
在实施例一中,将以第一通信装置是AP、第二通信装置是STA为例进行描述。
图5A和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所对应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A和图5B所示,该流程可以包括:
S501,AP在第一频域资源上发送多个第一帧,多个第一帧用于第一波束赋形训练;相应地,STA在第一频域资源上接收至少一个第一帧。
此处,第一频域资源不同于下文中的第二频域资源,第一频域资源对应的频率高于第二频域资源对应的频率。其中,频域资源可以理解为一段频率范围,第一频域资源对应的频率高于第二频域资源对应的频率,可以是指:第一频域资源对应的最低频率高于第二频域资源对应的最高频率。比如,第一频域资源为高频频段的频域资源,第二频域资源为低频频段的频域资源。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一波束赋形训练可以是发起方发送扇区扫描,比如第一帧可以是SSW帧。此种情形下,AP可以在第一频域资源上定向发送多个第一帧;比如,AP可以在第一频域资源上,在AP的多个发送扇区分别发送多个第一帧,即每个发送扇区发送一个第一帧,以便于减少扇区扫描的开销。当然,AP也可以在每个发送扇区上发送多个第一帧,本申请实施例中是以AP在每个发送扇区发送一个第一帧为例。
相应地,STA可以在第一频域资源上准全向接收至少一个第一帧。可以理解的是,虽然AP在第一频域资源上准全向发送了多个第一帧,而STA有可能接收到这多个第一帧,也有可能仅接收到多个第一帧中的部分第一帧。
S502,STA在第二频域资源上向AP发送第二帧,第二帧包括第一波束赋形训练的结果;相应地,AP在第二频域资源上接收第二帧。
示例性地,STA在第一频域资源上接收到至少一个第一帧后,可以根据至少一个第一帧的接收质量,确定第一波束赋形训练的结果。当第一波束赋形训练是发起方发送扇区扫描时,第一波束赋形训练的结果用于指示AP在第一频域资源上对应于STA的最佳发送天线和/或最佳发送扇区。比如,第一波束赋形训练的结果包括AP在第一频域资源上对应于STA的最佳发送天线的标识和/或最佳发送扇区的标识。示例性地,AP在第一频域资源上对应于STA的最佳发送天线和/或最佳发送扇区可以为至少一个第一帧中接收质量最好的第一帧(或接收质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第一帧)对应的发送天线和/或发送扇区。
进一步地,STA确定第一波束赋形训练的结果后,可以以竞争的方式接入低频信道,进而在第二频域资源上以单播的方式向AP发送第二帧。示例性地,第二帧可以为SSW反馈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上述S501中,AP可以在第一频域资源上以广播(或组播,此处以广播为例进行描述)的方式发送多个第一帧,第一帧包括接收地址字段,接收地址字段包括的接收地址为广播地址(比如,当接收地址字段的所有比特置为0时,接收地址即为广播地址)。此种情形下,可能会有多个STA接收到至少一个第一帧,进而在S502中,多个STA可以分别在第二频域资源上向AP发送第一波束赋形训练的结果。如此,AP通过广播的方式发送多个第一帧,可以同时实现AP与多个STA之间的波束赋形训练,从而便于提高波束赋形训练的效率,节省AP的功耗。
采用上述方法,AP和STA可以在高频频段上传输用于波束赋形训练的扫描帧,而在低频频段上传输波束赋形训练的反馈帧,从而通过低频频段与高频频段的相互协作来完成波束赋形训练,便于提高高频频段上的传输效率。此外,由于低频频段的覆盖范围较大,从而便于提高波束赋形训练的结果的传输可靠性。
可选地,在S502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
S503,AP在第二频域资源上向STA发送第二帧的确认帧;相应地,STA在第二频域资源上接收第二帧的确认帧。
示例性地,第二帧的确认帧可以为SSW确认帧。
可选地,在S501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S500b,或者还包括S500a和S500b。
S500a,STA在第二频域资源上向AP发送第四帧,第四帧包括调度请求信息,调度请求信息用于请求多个第一帧所在的时域位置;相应地,AP在第二频域资源上接收第四帧。
S500b,AP在第二频域资源上向STA发送第三帧,第三帧包括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用于指示多个第一帧所在的时域位置。
上述S500a为可选步骤,即可以不执行S500a。比如,AP可以主动在第二频域资源上向STA发送第三帧,第三帧包括调度信息。可选地,第三帧还可以包括其它可能的信息,比如第一波束赋形训练的类型信息,比如第一波束赋形训练的类型可以为I-TXSS、I-RXSS、R-TXSS或R-RXSS。该实施例中是以第一波束赋形训练为I-TXSS为例进行描述的。
或者,也可以执行S500a。比如,STA确定需要执行第一波束赋形训练时,可以向AP发送第四帧,第四帧用于请求执行第一波束赋形训练(即请求多个第一帧所在的时域位置),比如第四帧可以包括第一波束赋形训练的类型信息。相应地,AP接收到第四帧后,可以根据第四帧向STA发送第三帧。
也就是说,在AP和STA执行第一波束赋形训练(比如I-TXSS)之前,AP可以在低频频段上向STA发送调度信息,调度信息指示波束赋形训练的时域位置(即多个第一帧的时域位置),从而便于STA根据多个第一帧的时域位置来接收第一帧,避免STA不知晓AP何时发送第一帧而长时间检测导致STA的功耗较大。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二中,将以第一通信装置是STA、第二通信装置是AP为例进行描述。
图6A和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所对应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A和图6B所示,该流程可以包括:
S601,STA在第一频域资源上发送多个第一帧,多个第一帧用于第一波束赋形训练;相应地,AP在第一频域资源上接收至少一个第一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一波束赋形训练可以是响应方发送扇区扫描,第一帧可以是SSW帧或短SSW帧。此种情形下,STA可以在第一频域资源上定向发送多个第一帧;比如,STA可以在第一频域资源上,在STA的多个发送扇区分别发送多个第一帧,即每个发送扇区发送一个第一帧,以便于减少扇区扫描的开销。当然,STA也可以在每个发送扇区上发送多个第一帧,本申请实施例中是以STA在每个发送扇区发送一个第一帧为例。
相应地,AP可以在第一频域资源上准全向接收至少一个第一帧。可以理解的是,虽然STA在第一频域资源上准全向发送了多个第一帧,而AP有可能接收到这多个第一帧,也有可能仅接收到多个第一帧中的部分第一帧。
S602,AP在第二频域资源上向STA发送第二帧,第二帧包括第一波束赋形训练的结果;相应地,STA在第二频域资源上接收第二帧。
示例性地,AP在第一频域资源上接收到至少一个第一帧后,可以根据至少一个第一帧的接收质量,确定第一波束赋形训练的结果。其中,当第一波束赋形训练是响应方发送扇区扫描时,第一波束赋形训练的结果用于指示STA在第一频域资源上对应于AP的最佳发送天线和/或最佳发送扇区。
进一步地,AP可以在第二频域资源上以单播的方式向STA发送第二帧。示例性地,第二帧可以为SSW反馈帧。
采用上述方法,STA和AP可以在高频频段上传输用于波束赋形训练的扫描帧,而在低频频段上传输波束赋形训练的反馈帧,从而通过低频频段与高频频段的相互协作来完成波束赋形训练,便于提高高频频段上的传输效率。此外,由于低频频段的覆盖范围较大,从而便于提高波束赋形训练的结果的传输可靠性。
可选地,在S602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
S603,STA在第二频域资源上向AP发送第二帧的确认帧;相应地,AP在第二频域资源上接收第二帧的确认帧。
可选地,在S601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S600b,或者还包括S600a和S600b。
S600a,STA在第二频域资源上向AP发送第四帧,第四帧包括调度请求信息,调度请求信息用于请求多个第一帧所在的时域位置;相应地,AP在第二频域资源上接收第四帧。
S600b,AP在第二频域资源上向STA发送第三帧,第三帧包括调度信息,调度信息用于指示多个第一帧所在的时域位置。
也就是说,在AP和STA执行第一波束赋形训练之前,AP可以在低频频段上向STA发送调度信息,调度信息指示波束赋形训练的时域位置(即多个第一帧的时域位置),从而便于AP根据多个第一帧的时域位置来接收第一帧,避免AP不知晓STA何时发送第一帧而长时间检测导致AP的功耗较大。
针对于上述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
(1)上述实施例一中是以第一波束赋形训练为发起方发送扇区扫描为例进行描述的,上述实施例二中是以第一波束赋形训练为响应方发送扇区扫描为例进行描述的,发起方接收扇区扫描和响应方接收扇区扫描的具体实现可以参照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以发起方接收扇区扫描为例,发起方接收扇区扫描与发起方发送扇区扫描的区别在于:在发起方接收扇区扫描中,STA确定出STA在第一频域资源上对应于AP的最佳接收天线和最佳接收扇区之后,无需向AP反馈发起方接收扇区扫描的结果。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AP和STA可以分别独立执行各种类型的波束赋形训练(比如发起方发送扇区扫描、发起方接收扇区扫描、响应方发送扇区扫描和响应方接收扇区扫描),各种类型的波束赋形训练之间没有先后执行顺序的限制。
作为又一种可能的实现,AP和STA可以先执行第二波束赋形训练,然后再执行第一波束赋形训练。
比如,第一波束赋形训练为发起方发送扇区扫描,第二波束赋形训练为发起方接收扇区扫描。此种情形下,AP和STA可以先执行发起方接收扇区扫描,进而STA可以确定出STA在第一频域资源上对应于AP的最佳接收天线和最佳接收扇区;进一步地,AP和STA可以执行发起方发送扇区扫描,此种情形下,AP可以在第一频域资源上定向发送多个第一帧,STA可以根据STA在第一频域资源上对应于AP的最佳接收天线和最佳接收扇区,接收至少一个第一帧(即区别于实施例一中所描述的STA准全向接收至少一个第一帧)。
也就是说,在发起方发送扇区扫描中,STA可以在高频频段上仅根据最佳接收天线和最佳接收扇区定向接收至少一个第一帧,并根据至少一个第一帧的接收质量,来确定AP在第一频域资源上对应于STA的最佳发送天线和最佳发送扇区。如此,相比于STA准全向接收至少一个第一帧的方案来说,可以显著减少波束赋形训练的时间,降低STA的功耗。
又比如,第一波束赋形训练为响应方发送扇区扫描,第二波束赋形训练为响应方接收扇区扫描。此种情形下,AP和STA可以先执行响应方接收扇区扫描,进而AP可以确定出AP在第一频域资源上对应于STA的最佳接收天线和最佳接收扇区;进一步地,AP和STA可以执行响应方发送扇区扫描,此种情形下,STA可以在第一频域资源上定向发送多个第一帧,AP可以根据AP在第一频域资源上对应于STA的最佳接收天线和最佳接收扇区,接收至少一个第一帧(即区别于实施例二中所描述的AP准全向接收至少一个第一帧),从而可避免波束赋形训练过程中AP在高频频段上以准全向的方式检测波束赋形训练帧,进一步提高高频设备的覆盖范围。
也就是说,在响应方发送扇区扫描中,AP可以在高频频段上仅根据最佳接收天线和最佳接收扇区定向接收至少一个第一帧,并根据至少一个第一帧的接收质量,来确定STA在第一频域资源上对应于AP的最佳发送天线和最佳发送扇区。如此,相比于AP准全向接收至少一个第一帧的方案来说,可以显著减少波束赋形训练的时间,降低AP的功耗。
(2)当DL-BFT(比如发起方发送扇区扫描和发起方接收扇区扫描)完成后,对于对称天线系统的设备,可以根据DL-BFT的结果来确定UL-BFT的结果,从而可以不再执行UL-BFT(比如响应方发送扇区扫描和响应方接收扇区扫描),便于节省AP和STA的功耗和传输资源的开销。
(3)上述是以第一波束赋形训练为发起方发送扇区扫描或响应方发送扇区扫描为了进行描述的,在其它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波束赋形训练也可以为BRP过程所涉及的波束赋形训练,具体不做限定。
(4)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所描述的方案仅为低频频段与高频频段相互协作的一些示例,高频频段和低频频段相互协作也可以适用到其它可能的场景中。比如,在低频频段上交互BRP建立阶段所涉及到的信令,在高频频段上执行MID和BC阶段;又比如,在低频频段上广播用于高频频段的信标帧。
(5)上述侧重描述了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之间的差异之处,除差异之处的其它内容,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之间可以相互参照;此外,同一实施例中,不同实现方式或不同示例之间也可以相互参照。
(6)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所描述的各个流程图的步骤编号仅为执行流程的一种示例,并不构成对步骤执行的先后顺序的限制,本申请实施例中相互之间没有时序依赖关系的步骤之间没有严格的执行顺序。各个流程图中所示意的步骤并非全部是必须执行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各个流程图的基础上删除部分步骤,或者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各个流程图的基础上增添其它可能的步骤。
上述主要从通信装置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装置的可能的示例性框图。如图7所示,装置700可以包括:处理单元702和通信单元703。处理单元702用于对装置70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通信单元703用于支持装置700与其他设备的通信。可选地,通信单元703也称为收发单元,可以包括接收单元和/或发送单元,分别用于执行接收和发送操作。装置7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701,用于存储装置700的程序代码和/或数据。
该装置700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通信装置(比如AP)、或者还可以为设置在AP中的部件(例如电路或者芯片)。处理单元702可以支持装置700执行上文中各方法示例中AP的动作。或者,处理单元702主要执行方法示例中的AP的内部动作,通信单元703可以支持装置700与其它设备之间的通信。
比如,在一个实施例中,通信单元703用于:在第一频域资源上发送多个第一帧,所述多个第一帧用于第一波束赋形训练;以及,在第二频域资源上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二帧,所述第二帧包括所述第一波束赋形训练的结果;其中,所述第一频域资源对应的频率高于所述第二频域资源对应的频率。
该装置700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通信装置(比如STA)、或者还可以为设置在STA中的部件(例如电路或者芯片)。处理单元702可以支持装置700执行上文中各方法示例中STA的动作。或者,处理单元702主要执行方法示例中的STA的内部动作,通信单元703可以支持装置700与其它设备之间的通信。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信单元703用于:在第一频域资源上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一帧,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帧用于第一波束赋形训练;以及,在第二频域资源上向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二帧,所述第二帧包括所述第一波束赋形训练的结果;其中,所述第一频域资源对应的频率高于所述第二频域资源对应的频率。
应理解以上装置中单元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装置中的单元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单元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部分单元以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各个单元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装置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中,由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该单元的功能。此外这些单元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元件又可以成为处理器,可以是一种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的集成电路。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操作或以上各个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实现或者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
在一个例子中,以上任一装置中的单元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这些集成电路形式中至少两种的组合。再如,当装置中的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处理器,比如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的处理器。再如,这些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
以上用于接收的单元是一种该装置的接口电路,用于从其它装置接收信号。例如,当该装置以芯片的方式实现时,该接收单元是该芯片用于从其它芯片或装置接收信号的接口电路。以上用于发送的单元是一种该装置的接口电路,用于向其它装置发送信号。例如,当该装置以芯片的方式实现时,该发送单元是该芯片用于向其它芯片或装置发送信号的接口电路。
参见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实现以上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装置(比如AP)的操作。
如图8所示,通信装置800可包括处理器801、存储器802以及接口电路803。处理器801可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通信装置800进行控制。存储器802可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处理器801可基于该程序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由AP执行的方法。接口电路803可用于通信装置800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该通信可以为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该接口电路也可以替换为收发器。
以上存储器802也可以是外接于通信装置800,此时通信装置800可包括接口电路803以及处理器801。以上接口电路803也可以是外接于通信装置800,此时通信装置800可包括存储器802以及处理器801。当接口电路803以及存储器802均外接于通信装置800时,通信装置800可包括处理器801。
图8所示的通信装置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涉及AP的各个过程。图8所示的通信装置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述描述。
参见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实现以上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装置(比如STA)的操作。如图9所示,该通信装置包括:天线910、射频部分920、信号处理部分930。天线910与射频部分920连接。在下行方向上,射频部分920通过天线910接收AP发送的信息,将AP发送的信息发送给信号处理部分930进行处理。在上行方向上,信号处理部分930对STA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给射频部分920,射频部分920对STA的信息进行处理后经过天线910发送给AP。
信号处理部分930可以包括调制解调子系统,用于实现对数据各通信协议层的处理;还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子系统,用于实现对STA操作系统以及应用层的处理;此外,还可以包括其它子系统,例如多媒体子系统,周边子系统等,其中多媒体子系统用于实现对相机,屏幕显示等的控制,周边子系统用于实现与其它设备的连接。调制解调子系统可以为单独设置的芯片。
调制解调子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元件931,例如,包括一个主控CPU和其它集成电路。此外,该调制解调子系统还可以包括存储元件932和接口电路933。存储元件932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但用于执行以上方法中STA所执行的方法的程序可能不存储于该存储元件932中,而是存储于调制解调子系统之外的存储器中,使用时调制解调子系统加载使用。接口电路933用于与其它子系统通信。
该调制解调子系统可以通过芯片实现,该芯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元件和接口电路,其中处理元件用于执行以上STA执行的任一种方法的各个步骤,接口电路用于与其它装置通信。在一种实现中,STA实现以上方法中各个步骤的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的形式实现,例如用于STA的装置包括处理元件和存储元件,处理元件调用存储元件存储的程序,以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STA执行的方法。存储元件可以为与处理元件处于同一芯片上的存储元件,即片内存储元件。
在另一种实现中,用于执行以上方法中STA所执行的方法的程序可以在与处理元件处于不同芯片上的存储元件,即片外存储元件。此时,处理元件从片外存储元件调用或加载程序于片内存储元件上,以调用并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STA执行的方法。
在又一种实现中,STA实现以上方法中各个步骤的单元可以是被配置成一个或多个处理元件,这些处理元件设置于调制解调子系统上,这里的处理元件可以为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ASIC,或,一个或多个DSP,或,一个或者多个FPGA,或者这些类集成电路的组合。这些集成电路可以集成在一起,构成芯片。
STA实现以上方法中各个步骤的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以SOC的形式实现,该SOC芯片,用于实现以上方法。该芯片内可以集成至少一个处理元件和存储元件,由处理元件调用存储元件的存储的程序的形式实现以上STA执行的方法;或者,该芯片内可以集成至少一个集成电路,用于实现以上STA执行的方法;或者,可以结合以上实现方式,部分单元的功能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程序的形式实现,部分单元的功能通过集成电路的形式实现。
可见,以上用于STA的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元件和接口电路,其中至少一个处理元件用于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STA执行的方法。处理元件可以以第一种方式:即调用存储元件存储的程序的方式执行STA执行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也可以以第二种方式:即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结合指令的方式执行STA执行的部分或全部步骤;当然,也可以结合第一种方式和第二种方式执行STA执行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这里的处理元件同以上描述,可以通过处理器实现,处理元件的功能可以和图7中所描述的处理单元的功能相同。示例性地,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CPU,还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SP,或,一个或者多个FPGA等,或这些集成电路形式中至少两种的组合。存储元件可以通过存储器实现,存储元件的功能可以和图7中所描述的存储单元的功能相同。存储元件可以是一个存储器,也可以是多个存储器的统称。
图9所示的STA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涉及STA的各个过程。图9所示的STA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述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AP和STA,其中,AP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AP侧的步骤,STA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STA侧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可被互换使用。“至少一种”是指一种或者多种,“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和C中的至少一个”包括A,B,C,AB,AC,BC或ABC。以及,除非有特别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是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顺序、时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5)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通信装置在第一频域资源上发送多个第一帧,所述多个第一帧用于第一波束赋形训练;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第二频域资源上接收来自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二帧,所述第二帧包括所述第一波束赋形训练的结果;
其中,所述第一频域资源对应的频率高于所述第二频域资源对应的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二频域资源上向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第三帧,所述第三帧用于指示所述多个第一帧所在的时域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二频域资源上接收来自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第四帧,所述第四帧用于请求所述多个第一帧所在的时域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二频域资源上向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发送所述第二帧的确认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第一频域资源上发送多个第一帧,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一频域资源上,以广播的方式发送所述多个第一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第一频域资源上发送多个第一帧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一频域资源上发送多个第五帧,所述多个第五帧用于第二波束赋形训练。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第一频域资源上发送多个第五帧,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一频域资源上,以广播的方式发送所述多个第五帧。
8.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通信装置在第一频域资源上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一帧,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帧用于第一波束赋形训练;
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在第二频域资源上向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二帧,所述第二帧包括所述第一波束赋形训练的结果;
其中,所述第一频域资源对应的频率高于所述第二频域资源对应的频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二频域资源上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第三帧,所述第三帧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帧所在的时域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二频域资源上向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四帧,所述第四帧用于请求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帧所在的时域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二频域资源上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所述第二帧的确认帧。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在第一频域资源上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一帧,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一频域资源上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五帧,所述至少一个第五帧用于第二波束赋形训练;
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五帧的接收质量,确定所述第二波束赋形训练的结果,所述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一频域资源上对应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最佳接收天线和/或最佳接收扇区;
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根据所述最佳接收天线和/或最佳接收扇区,在第一频域资源上接收来自第一通信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帧。
1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216343.2A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78116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16343.2A CN117811628A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CT/CN2023/121211 WO2024067515A1 (zh) 2022-09-30 2023-09-25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16343.2A CN117811628A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11628A true CN117811628A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26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16343.2A Pending CN117811628A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11628A (zh)
WO (1) WO202406751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69090A1 (ko) * 2013-11-11 2015-05-14 인텔롁추얼디스커버리 주식회사 스테이션 및 이의 무선 링크 설정 방법
US10237753B2 (en) * 2014-08-11 2019-03-19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frame using selective beamforming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CN109819519B (zh) * 2017-11-20 2023-03-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740457A (zh) * 2018-07-20 2020-01-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发起节点及响应节点
CN110890910B (zh) * 2018-09-07 2022-1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扇区扫描方法及相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67515A1 (zh) 2024-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58824B2 (en) Method of reducing interference between stations in wireless LAN system,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the same
KR102195782B1 (ko) 무선 근거리 네트워크들에서 균일한 다수의 액세스 포인트들의 커버리지에 대한 매체 액세스 제어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JP5245008B2 (ja) Ap選択情報提供方法
US2015037368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multi-bss
EP3140925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reus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1616559B2 (en) Non-personal basic service point / access point (PCP/AP) communication device, non-PCP/AP communication method, PCP/AP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PCP/AP communication method
US20170170946A1 (en) Selective participation on full-duplex communications
US10911116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11990975B2 (en) Non-personal basic service point / access point (PCP/AP) communication device, non-PCP/AP communication method, PCP/AP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PCP/AP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1665760B2 (en) Service set identifier (SSI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ing multiple link aggregation
US10660125B2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terminal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0912594A (zh) 波束训练方法及装置
US20150327158A1 (en) Basic probe request
US2014006422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iscovery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368391A1 (en) Spatial Reuse for Wireless Network
US20180176921A1 (en) Report for inter-bss interference avoidance
US20210185547A1 (en) Downlink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US10602466B2 (en) Multi-basic service set uplink time alignment
WO2024067515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4067518A1 (zh) 一种扇区扫描方法及装置
WO2019223665A1 (zh) 下行数据的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WO2024067517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7812725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3206408A1 (en) Beamforming reporting and link adaptation enhancements for nr multicast service
TW202418770A (zh) 基地台裝置及通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