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81394A - 一种净化模块、空气处理器和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净化模块、空气处理器和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81394A
CN117781394A CN202211151183.8A CN202211151183A CN117781394A CN 117781394 A CN117781394 A CN 117781394A CN 202211151183 A CN202211151183 A CN 202211151183A CN 117781394 A CN117781394 A CN 1177813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ous
plasma
purification module
rotating wheel
func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5118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天宇
章文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5118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813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81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813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净化模块、空气处理器和空调。净化模块包括:可转动安装的多孔转轮,多孔转轮包括功能层,功能层设置成吸附污染物;等离子体形成机构,位于多孔转轮的轴向一侧,等离子体形成机构包括功能板,功能板沿多孔转轮的径向布置、并设置成生成等离子体,功能板和多孔转轮之间设置成形成自功能板向多孔转轮运动的等离子体射流,通过等离子体射流对功能层上与功能板正对区域吸附的污染物进行降解,再配合驱动多孔转轮进行周向转动,可以实现对功能层的吸附功能进行360度范围全面再生,通过产生小面积等离子体的功率实现了多孔转轮大面积的空气净化;而且,降解过程中等离子体射流动能大、进行轴向运动的距离远,故功能层的再生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净化模块、空气处理器和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净化模块、空气处理器和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质量越来越看重。如何更好地去除室内环境中的各种有害污染物和异味污染物,成了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
相关技术提出了一种再生转轮吸附式空净方案,通过转轮吸附室内污染物,然后再通过加热装置对转轮的再生区加热,最终将污染物脱除排至室外。该方案存在如下问题:
1)室内有害污染物大部分是VOCs气体,脱附温度>150摄氏度,家电产品难以实现;
2)加热再生需要引入新的风道,用于将脱附气体排至室外,不仅增加成本和结构复杂性,而且加热再生能耗高;
3)脱附的有害污染物外排造成二次污染;
4)吸附在转轮深层的有害污染物难以脱附掉。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净化模块,采用降解的方式对吸附的污染物进行深度去除,具备吸附再生能力好,不存在二次污染以及适用于家电产品等的优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还提供一种空气处理器和一种空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净化模块,包括:可转动安装的多孔转轮,所述多孔转轮包括功能层,所述功能层设置成吸附污染物;等离子体形成机构,位于所述多孔转轮的轴向一侧,所述等离子体形成机构包括功能板,所述功能板沿所述多孔转轮的径向布置、并设置成生成等离子体,所述功能板和所述多孔转轮之间设置成形成自所述功能板向所述多孔转轮运动的等离子体射流。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板包括:介质板,沿所述多孔转轮的径向布置、并设有通孔;和两组电极环,位于所述介质板的两侧、并沿所述通孔的周向围设,所述介质板和两组所述电极环构成介质阻挡放电结构,所述介质阻挡放电结构设置成生成等离子体。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孔包括汇集段和导向段,所述汇集段位于两组所述电极环之间,所述导向段位于两组所述电极环的朝向所述多孔转轮的一侧、并设置成配合风扇导向等离子体形成朝向所述多孔转轮运动的等离子体射流。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沿所述多孔转轮的径向,所述介质板间隔设有多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均配备有两个所述电极环。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等离子体形成机构还包括安装架,多个所述功能板沿所述多孔转轮的周向间隔布置、并固定于所述安装架。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包括内环和外环,多个所述功能板的径向内端固定于所述内环、径向外端固定于所述外环。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介质板为特氟龙板、亚克力板或氧化铝陶瓷板。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功能层包括吸附物质和光催化剂物质,所述吸附物质设置成吸附污染物,所述光催化剂物质设置成在设定光线作用下催化降解污染物。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孔转轮还包括基底材料,所述功能层覆盖在所述基底材料上;所述基底材料包括蜂窝瓦楞纸、铝蜂窝和泡沫镍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吸附物质包括分子筛,所述光催化剂物质包括TiO2,所述设定光线为用于生成等离子体的放电电流在放电时形成的紫外光线。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吸附物质和所述光催化剂物质的质量比为2:1~6:1。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功能层位于所述多孔转轮的朝向所述等离子体形成机构的一侧,所述多孔转轮的背向所述等离子体形成机构的一侧设有用于催化分解臭氧的催化层。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催化层的成分包括锰系催化剂物质。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孔转轮的材质包括用于诱导等离子体运动至所述多孔转轮内部的金属材质。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孔转轮为铝蜂窝转轮。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孔转轮的直径为150mm~200mm,所述多孔转轮的厚度为20mm~40mm,所述功能板的长度与所述多孔转轮的半径长度相适应。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孔转轮的转速不大于1转/小时。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气处理器,包括:设有风道、风扇和驱动机构的主体;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净化模块,设于所述风道内;其中: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多孔转轮传动连接,设置成驱动所述多孔转轮转动;所述风扇设于所述风道内,设置成形成自所述等离子体形成机构向所述多孔转轮流动的风束。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包括:设有风道、风扇和驱动机构的主体;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净化模块,设于所述风道内;其中: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多孔转轮传动连接,设置成驱动所述多孔转轮转动;所述风扇设于所述风道内,设置成形成自所述等离子体形成机构向所述多孔转轮流动的风束。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等离子体形成机构位于多孔转轮的轴向一侧,功能板沿多孔转轮的径向布置,多孔转轮上的功能层吸附污染物,功能板生成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以等离子体射流的形式自功能板向多孔转轮运动,通过等离子体射流对功能层上与功能板正对区域吸附的污染物进行降解,再配合驱动多孔转轮进行周向转动,可以实现对功能层的吸附功能进行360度范围全面再生,通过产生小面积等离子体的功率实现了多孔转轮大面积的空气净化;而且,降解过程中等离子体射流动能大、进行轴向运动的距离远,这样功能层的再生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净化模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功能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功能板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多孔转轮的左视结构剖视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关系为:
100多孔转轮,110功能层,120催化层,200等离子体形成机构,210功能板,211介质板,212通孔,213汇集段,214导向段,215电极环,220安装架,221内环,222外环,300配合轮架。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种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净化模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功能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功能板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多孔转轮的左视结构剖视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净化模块,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可转动安装的多孔转轮100,多孔转轮100设有功能层110,功能层110设置成吸附污染物;等离子体形成机构200,等离子体形成机构200位于多孔转轮100的轴向一侧,等离子体形成机构200包括功能板210,功能板210沿多孔转轮100的径向布置、并设置成生成等离子体,功能板210和多孔转轮100之间设置成形成自功能板210向多孔转轮100运动的等离子体射流。
等离子体形成机构200位于多孔转轮100的轴向一侧,功能板210沿多孔转轮100的径向布置,多孔转轮100上的功能层110吸附污染物,功能板210生成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以等离子体射流的形式自功能板210向多孔转轮100运动,通过等离子体射流对功能层110上与功能板210正对区域吸附的污染物进行降解,再配合驱动多孔转轮100进行周向转动,可以实现对功能层110的吸附功能进行360度范围全面再生,通过产生小面积等离子体的功率实现了多孔转轮100大面积的空气净化;而且,降解过程中等离子体射流动能大、进行轴向运动的距离远,这样功能层110的再生效果更好。
降解过程为:等离子体携带的高能电子轰击VOCs等污染物及空气,将VOCs等污染物氧化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和无毒无害的物质,还使VOCs等污染物和空气离解、电离、激发产生大量的活性粒子(O3、H2O2、OH-和羟基自由基等),这些活性粒子与小分子有机物会发生反应,将小分子有机物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这些活性粒子还可以灭杀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多孔转轮100的材质包括用于诱导等离子体运动至多孔转轮100内部的金属材质,金属材质对于等离子体放电有良好地诱导延长效果,朝向多孔转轮100运动的等离子体射流在金属导体的诱导下更深层地运动至多孔转轮100的内部,可以对功能层110更深层吸附的污染物进行降解,有效提升功能层110的吸附功能的再生效果。
可以是,多孔转轮100设置为铝蜂窝转轮,对应的金属材质为铝。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功能板210包括介质板211和两组电极环215,介质板211沿多孔转轮100的径向布置、并设有通孔212,通孔212包括汇集段213和导向段214,两组电极环215位于介质板211的两侧、并沿通孔212的周向围设,汇集段213位于两组电极环215之间,靠近多孔转轮100的一组电极环215可以设置在汇集段213的周向外侧,汇集段213能够作为介质进一步阻隔两组电极环215。导向段214位于汇集段213和多孔转轮100之间、并处于两组电极环215的朝向多孔转轮100的一侧,介质板211和两组电极环215构成介质阻挡放电结构,介质阻挡放电结构设置成生成等离子体,等离子体在汇集段213内生成并汇集,导向段214凸起于功能板210的侧面、并设置成配合风扇导向等离子体形成朝向多孔转轮100运动的等离子体射流,即:等离子体在导向段214、风扇和铝蜂窝转轮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自功能板210向多孔转轮100运动的等离子体射流,这样等离子体射流的动能更大,能够更深层地运动至多孔转轮100的内部,可以对功能层110更深层吸附的污染物进行降解,有效提升功能层110的吸附功能的再生效果。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多孔转轮100的直径为150mm~200mm,多孔转轮100的厚度为20mm~40mm,功能板210的长度与多孔转轮100的半径长度相适应,例如功能板210的长度可以等于多孔转轮100的半径长度,或者比多孔转轮100的半径长度略小。
可以是,多孔转轮100的直径设置为150mm,多孔转轮100的厚度设置为20mm,功能板的长度设置为75mm;或者可以是,多孔转轮100的直径设置为175mm,多孔转轮100的厚度设置为30mm,功能板的长度设置为80mm;或者可以是,多孔转轮100的直径设置为200mm,多孔转轮100的厚度设置为40mm,功能板的长度设置为100mm等;以上均可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在此不再赘述,均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介质板211设置为特氟龙板、亚克力板或氧化铝陶瓷板等,均可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在此不再赘述,均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功能层110包括吸附物质和光催化剂物质,吸附物质设置成吸附污染物,光催化剂物质设置成在设定光线作用下催化降解污染物,光催化剂物质可以提升吸附的污染物的降解效率。
介质阻挡放电结构产生的等离子体的电子能量为8eV左右,相比于在多孔转轮100的两侧分别设置电极而形成的电晕放电结构(电晕放电结构产生的等离子体的电子能量为2eV左右),本申请方案的光催化剂物质的活化效率和吸附物质的再生效率均更高。
由于介质阻挡放电结构产生的等离子体的电子能量远高于电晕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的电子能量,使用电晕放电结构再生吸附物质,通常2~3次再生后吸附物质即被污染物穿透,使用本方案的介质阻挡放电结构再生吸附物质,再生10次后吸附物质仍未被污染物穿透。当净化模块正常工作时,气体经过吸附物质会被完全出去,当在吸附物质的末端例如多孔转轮100的另一侧检测出污染物的浓度超过预设值后,视为吸附物质被穿透,已无法起到过滤污染物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孔转轮100吸附物质还包括基底材料,功能层涂覆在基底材料上。基底材料包括蜂窝瓦楞纸、铝蜂窝和泡沫镍中的一种或多种,均可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在此不再赘述,均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附物质包括分子筛,光催化剂物质包括TiO2,设定光线为两组电极环215放电时形成的紫外光线,TiO2在紫外光线作用下催化污染物进行降解。当然,也可以采用紫外灯照射形成紫外光线,也可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在此不再赘述,均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一些示例中,吸附物质和光催化剂物质的质量比为2:1~6:1,这样污染物的降解效率更高。可以将吸附物质和光催化剂物质进行掺混后涂覆在多孔转轮100上形成功能层110(功能层110即分子筛)。
可以是,吸附物质和光催化剂物质的质量比为2:1;或者可以是,吸附物质和光催化剂物质的质量比为4:1;或者可以是,吸附物质和光催化剂物质的质量比为6:1等,均可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在此不再赘述,均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沿多孔转轮100的径向介质板211连续间隔设有多个通孔212,如图3所示,每个通孔212均配备有两个电极环215,位于介质板211一侧的多个电极环215为一组,位于介质板211另一侧的多个电极环215为另一组,同一组的电极环215可以连接到电源的同一输出端。等离子体形成机构200还包括位于多孔转轮100轴向一侧的安装架220,多个功能板210沿多孔转轮100的周向间隔布置、并固定于安装架220。
单纯使用圆形等离子体生成装置产生与分子筛面积相当的等离子体的技术方案是相当困难的,至少需要500W的输入功率。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经测量每个放电单元(一个通孔212和两个电极环215构成一个放电单元)的功率不足1W,整个等离子体形成机构200所需功率大约为50W,能够节省能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安装架220包括内环221和外环222,多个功能板210的径向内端固定于内环221,多个功能板210的径向外端固定于外环222,此方案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安装架220与多孔转轮100配合使用的效果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净化模块还包括位于多孔转轮100轴向另一侧的配合轮架300,配合轮架300、内环221和多孔转轮100穿设于同一根安装轴上,例如多孔转轮100与安装轴周向联动地连接,配合轮架300和内环221与安装轴通过轴承连接,安装轴转动时可以带动多孔转轮100相对于配合轮架300和内环221绕轴转动。此结构配合轮架300、安装架220与多孔转轮100配合使用的效果好。配合轮架300可以是镂空的,供穿过多孔转轮100的气体经过。配合轮架300和安装架220可以卡接,例如配合轮架300与外环222在多孔转轮100的径向外侧卡接。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功能层110位于多孔转轮100的朝向等离子体形成机构200的一侧,例如可以设置在多孔转轮100的朝向等离子体形成机构200的表面上,可以也设置在多孔转轮100的孔内。多孔转轮100的背向等离子体形成机构200的一侧设有用于催化分解臭氧的催化层120,此方案可以避免臭氧透过多孔转轮100而散发到外界环境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催化层120的成分包括锰系催化剂物质,锰系催化剂物质对臭氧的催化分解效果比较好。
多孔转轮100以一定速度旋转,通过风扇驱动空气自等离子体形成机构200向多孔转轮100流动。等离子体形成机构200通过两组电极环215放电生成等离子体,等离子体在导向段214、风扇和铝蜂窝转轮的共同作用下以等离子体射流的方式自等离子体形成机构200向多孔转轮100运动,穿过通孔212内部的VOCs等污染物先被通孔212内的等离子体降解,空气通过多孔转轮100时,空气中的污染物再被功能层110的吸附物质吸附,实现空气净化。
等离子体携带的高能电子轰击功能层110吸附的VOCs等污染物及空气,将VOCs等污染物氧化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和无毒无害的物质,还使VOCs等污染物和空气离解、电离、激发产生大量的活性粒子(O3、H2O2、OH-和羟基自由基等);这些活性粒子与小分子有机物继续发生反应,将小分子有机物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这些活性粒子还可以灭杀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
此外,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紫外线照射到TiO2,激发TiO2内的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在TiO2表面形成活性极强的空穴,与吸附在TiO2表面上的氧气或水反应生成氧化性极强的羟基自由基,羟基自由基会对VOCs等污染物或中间产物进行氧化分解,这样可以有效提升VOCs的降解效率。
本申请在空气净化场景下,利用空气净化所必须的空气流动速度,铝蜂窝转轮的金属材料特性,位于介质板211两侧的两组电极环215产生的离子风,和/或导向段214对等离子体沿轴向的导向移动,实现了等离子体射流,等离子体射流配合光催化剂物质在低温环境下,对污染物沿周向依次进行集中降解,使得功能层110的吸附功能得到再生。本申请的方案相比于使用等离子体直接处理待净化空气,虽然使用等离子体直接处理待净化空气也有较好效果,但是大面积进行等离子体处理所需要的电源设备和功率消耗对于家居环境来讲都太过昂贵,本申请提供的净化模块的制作成本更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净化模块:
介质板211为1mm厚的特氟龙板,通孔212直径为1.5mm,导向段214凸起高度为0.5mm,导向段214的壁厚为0.5mm;
电极环215的厚度为0.02mm,宽度为0.2mm,材质为铜;
多孔转轮100为铝蜂窝转轮,直径为200mm,厚度为20mm,孔径为2mm,孔壁厚为0.2mm;
光催化剂物质为TiO2,吸附物质与光催化剂物质混合比例为4:1;
锰系催化剂物质为氧化锰粉。
研究发现:介质阻挡放电结构完成多孔转轮100再生所需最佳时间为15min左右,为满足等离子体再生所需最佳时间,多孔转轮100的转动速度设置成不高于1转/小时。
由于介质阻挡放电结构产生的等离子体的电子能量远高于电晕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的电子能量,使用电晕放电结构再生吸附物质,通常2~3次再生后吸附物质即被污染物穿透,使用本方案的介质阻挡放电结构再生吸附物质,再生10次后吸附物质仍未被污染物穿透。
单纯使用圆形等离子体生成装置产生与分子筛面积相当的等离子体的技术方案是相当困难的,至少需要500W的输入功率。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经测量每个放电单元(一个通孔212和两个电极环215构成一个放电单元)的功率不足1W,整个等离子体形成机构200所需功率大约50W。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气处理器(图中未示出),包括:设有风道、风扇和驱动机构的主体;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净化模块,净化模块设于风道内;其中:驱动机构与多孔转轮传动连接,设置成驱动多孔转轮转动;风扇设于风道内,设置成形成自等离子体形成机构向多孔转轮流动的风束。
该空气处理器,具备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净化模块的全部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是,驱动机构设置为齿轮驱动机构或带轮驱动机构或链轮驱动机构等,均可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在此不再赘述,均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图中未示出),包括:设有风道、风扇和驱动机构的主体;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净化模块,净化模块设于风道内;其中:驱动机构与多孔转轮传动连接,设置成驱动多孔转轮转动;风扇设于风道内,设置成形成自等离子体形成机构向多孔转轮流动的风束。
该空调,具备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净化模块的全部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是,驱动机构设置为齿轮驱动机构或带轮驱动机构或链轮驱动机构等,均可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在此不再赘述,均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等离子体形成机构位于多孔转轮的轴向一侧,功能板沿多孔转轮的径向布置,多孔转轮上的功能层吸附污染物,功能板生成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以等离子体射流的形式自功能板向多孔转轮运动,通过等离子体射流对功能层上与功能板正对区域吸附的污染物进行降解,再配合驱动多孔转轮进行周向转动,可以实现对功能层的吸附功能进行360度范围全面再生,通过产生小面积等离子体的功率实现了多孔转轮大面积的空气净化;而且,降解过程中等离子体射流动能大、进行轴向运动的距离远,这样功能层的再生效果更好。
在本发明中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一侧”、“另一侧”、“一端”、“另一端”、“边”、“相对”、“四角”、“周边”、““口”字结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直接连接”、“间接连接”、“固定连接”、“安装”、“装配”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术语“安装”、“连接”、“固定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为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转动安装的多孔转轮,所述多孔转轮包括功能层,所述功能层设置成吸附污染物;
等离子体形成机构,位于所述多孔转轮的轴向一侧,所述等离子体形成机构包括功能板,所述功能板沿所述多孔转轮的径向布置、并设置成生成等离子体,所述功能板和所述多孔转轮之间设置成形成自所述功能板向所述多孔转轮运动的等离子体射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板包括:
介质板,沿所述多孔转轮的径向布置、并设有通孔;和
两组电极环,位于所述介质板的两侧、并沿所述通孔的周向围设,所述介质板和两组所述电极环构成介质阻挡放电结构,所述介质阻挡放电结构设置成生成等离子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汇集段和导向段,所述汇集段位于两组所述电极环之间,所述导向段位于两组所述电极环的朝向所述多孔转轮的一侧、并设置成配合风扇导向等离子体形成朝向所述多孔转轮运动的等离子体射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多孔转轮的径向,所述介质板间隔设有多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均配备有两个所述电极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形成机构还包括安装架,多个所述功能板沿所述多孔转轮的周向间隔布置、并固定于所述安装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内环和外环,多个所述功能板的径向内端固定于所述内环、径向外端固定于所述外环。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板为特氟龙板、亚克力板或氧化铝陶瓷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包括吸附物质和光催化剂物质,所述吸附物质设置成吸附污染物,所述光催化剂物质设置成在设定光线作用下催化降解污染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转轮还包括基底材料,所述功能层覆盖在所述基底材料上;所述基底材料包括蜂窝瓦楞纸、铝蜂窝和泡沫镍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吸附物质包括分子筛,所述光催化剂物质包括TiO2,所述设定光线为用于生成等离子体的放电电流在放电时形成的紫外光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物质和所述光催化剂物质的质量比为2:1~6:1。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位于所述多孔转轮的朝向所述等离子体形成机构的一侧,所述多孔转轮的背向所述等离子体形成机构的一侧设有用于催化分解臭氧的催化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层的成分包括锰系催化剂物质。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转轮的材质包括用于诱导等离子体运动至所述多孔转轮内部的金属材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转轮为铝蜂窝转轮。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转轮的直径为150mm~200mm,所述多孔转轮的厚度为20mm~40mm,所述多孔转轮的转速不大于1转/小时,所述功能板的长度与所述多孔转轮的半径长度相适应。
16.一种空调或空气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有风道、风扇和驱动机构的主体;和
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净化模块,设于所述风道内;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多孔转轮传动连接,设置成驱动所述多孔转轮转动;所述风扇设于所述风道内,设置成形成自所述等离子体形成机构向所述多孔转轮流动的风束。
CN202211151183.8A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净化模块、空气处理器和空调 Pending CN1177813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51183.8A CN117781394A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净化模块、空气处理器和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51183.8A CN117781394A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净化模块、空气处理器和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81394A true CN117781394A (zh) 2024-03-29

Family

ID=90398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51183.8A Pending CN117781394A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净化模块、空气处理器和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8139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76629B1 (ko) 살균 탈취 장치
Chang et al. Progress in degrad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based on low‐temperature plasma technology
CN108273344A (zh) 一种集成型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JP4631861B2 (ja) 空気浄化装置
US20060153749A1 (en) Device for purifying used air containing harmful substances
KR101700269B1 (ko) 오존 발생 및 오존 제거가 가능한 플라즈마 촉매 흡착 정화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정화 방법
CN208526154U (zh) 一种集成型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CN216744779U (zh) 等离子体净化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CN112316679B (zh)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VOCs净化装置及方法
JP2007144278A (ja) 脱臭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
CN117781394A (zh) 一种净化模块、空气处理器和空调
CN106890566A (zh) 一种等离子体协同紫外光催化净化有机废气的反应器
JP2005296859A (ja) 有害物質の分解方法および有害物質分解装置
CN215892669U (zh) 负离子空气净化装置
JP2002336343A (ja) プラズマ触媒反応器及び空気浄化装置
CN217367864U (zh) 一种带搅拌装置的反应器
CN217979175U (zh) 一种空气处理装置、空气净化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8392954A (zh) 一种塑料生产设备用异味处理装置
CN117249514A (zh) 净化组件、净化装置、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4159930B (zh) 一种利用等离子体强化沸石转轮净化有机废气的装置及工作方法
KR102534782B1 (ko) 공기 청정화 장치
CN209885576U (zh) 一种光催化净化有机废气的装置
CN113503612A (zh) 负离子空气净化装置
CN111359428A (zh)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JP4405362B2 (ja) ガス浄化装置およびガス浄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