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70906A - 导向器、倾角测量及截骨定位系统 - Google Patents

导向器、倾角测量及截骨定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70906A
CN117770906A CN202410200031.5A CN202410200031A CN117770906A CN 117770906 A CN117770906 A CN 117770906A CN 202410200031 A CN202410200031 A CN 202410200031A CN 117770906 A CN117770906 A CN 1177709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gment
knob
osteotomy
guide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000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770906B (zh
Inventor
常涛
袁方
吴卫珂
蔡振
吴文娟
张大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 Jo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 Jo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 Jo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 Jo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20003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709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7770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709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7709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709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导向器、倾角测量及截骨定位系统。该导向器包括具有两个螺纹通孔的固定座、第一旋钮和第二旋钮、执行件和附加球缺。每个旋钮具有螺纹杆和球缺。执行件本体的上表面具有第一球缺形凹槽、第二球缺形凹槽、和球缺形凹部。附加球缺一端连接到固定座的下表面,另一端用于定位在球缺形凹部内。导向器被构造成:响应于第一旋钮被旋拧,执行件绕第一轴线转动,第一轴线位于附加球缺的球心和第二旋钮的球缺的球心的连线上;并且响应于第二旋钮被转动,执行件绕第二轴线转动,第二轴线位于附加球缺的球心和第一旋钮的球缺的球心的连线上。本发明通过利用导向器来定位截骨角度,可以提高截骨定位准确性。

Description

导向器、倾角测量及截骨定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用于膝关节置换手术中的截骨定位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膝关节置换手术是一种治疗膝关节相关疾病(特别是老年患者发生的骨质磨损、骨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有效手段。然而,在目前临床上的膝关节置换手术中,主要是依靠医生的经验来手动调整并定位截骨板相对于待截部位(例如,胫骨近端、股骨远端等)的角度(即,截骨角度)。这种依赖医生经验的术中截骨定位手段不仅容易导致较低的截骨准确性和较低的手术成功率,而且手术难度较大,尤其是对于经验不甚丰富的医生来说,手术难度就更大了。
目前,也有人提出利用角度调节器来辅助医生在术中定位截骨角度。例如,在专利公开号CN214857173U中,提出了一种股骨远端髓外定位截骨器,该股骨远端髓外定位截骨器包括定位基板,定位基板的前端面用于抵靠股骨远端外表面,定位基板的后端面设有第一角度调节装置、第二角度调节装置和连接模块。第一角度调节装置和第二角度调节装置中一个为内外翻角度调节装置,另一个为前后倾角度调节装置,其中,第一角度调节装置和第二角度调节装置的旋转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且相互垂直,以实现对连接模块的万向调节。连接模块上可拆卸连接有能够获取股骨内外翻角度和前后倾角度的遥感模块以及用于连接截骨模块的截骨模块连接件。然而,该专利公开中的前后倾角度调节装置和内外翻角度调节装置是通过利用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来实现角度调节的,其整体结构较为复杂,并且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对制造安装误差较为敏感,因此制造安装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截骨定位准确性较低和/或截骨角度调节器制造安装成本较高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导向器,所述导向器包括:固定座,其具有两个螺纹通孔;第一旋钮和第二旋钮,所述第一旋钮和第二旋钮中的每个旋钮具有螺纹杆和位于所述螺纹杆一端的球缺,每个旋钮的螺纹杆用于与所述固定座的所述两个螺纹通孔中的相应螺纹通孔配合;执行件,其具有执行件本体,所述执行件本体具有上表面,所述上表面具有:第一球缺形凹槽,其被构造成用于供所述第一旋钮的球缺在所述第一球缺形凹槽内旋转以及沿所述第一球缺形凹槽的第一槽轴线线性移动;第二球缺形凹槽,其被构造成用于供所述第二旋钮的球缺在所述第二球缺形凹槽内旋转以及沿所述第二球缺形凹槽的第二槽轴线线性移动;和球缺形凹部;和附加球缺,其一端连接到所述固定座的下表面,另一端用于定位在所述执行件的所述球缺形凹部内;其中,所述导向器被构造成:响应于所述第一旋钮被旋拧,所述执行件绕第一轴线转动,所述第一轴线位于所述附加球缺的球心和所述第二旋钮的球缺的球心的连线上;并且响应于所述第二旋钮被转动,所述执行件绕第二轴线转动,所述第二轴线位于所述附加球缺的球心和所述第一旋钮的球缺的球心的连线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器还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从所述固定座的下表面向下延伸,用于将所述附加球缺连接到所述固定座的下表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球缺形凹槽的所述第一槽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重合,所述第二球缺形凹槽的所述第二槽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线重合,所述第一球缺形凹槽的所述第一槽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球缺形凹槽的所述第二槽轴线,并且所述球缺形凹部的球心位于所述第一球缺形凹槽的所述第一槽轴线与所述第二球缺形凹槽的所述第二槽轴线的交点处。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钮的球缺、所述第二旋钮的球缺和所述附加球缺中的至少一者大于半球,所述第一球缺形凹槽在所述执行件本体的上表面处的槽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旋钮的球缺的直径,所述第一球缺形凹槽的槽深度大于所述第一旋钮的球缺的半径并且小于所述第一旋钮的球缺的直径,所述第二球缺形凹槽在所述执行件本体的上表面处的槽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旋钮的球缺的直径,所述第二球缺形凹槽的槽深度大于所述第二旋钮的球缺的半径并且小于所述第二旋钮的球缺的直径,并且所述球缺形凹部在所述执行件本体的上表面处的宽度尺寸和长度尺寸中的至少一者小于所述附加球缺的直径,所述球缺形凹部的深度尺寸大于所述附加球缺的半径并且小于所述附加球缺的直径。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钮和所述第二旋钮中的每个旋钮还具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螺纹杆的与所述球缺相对的另一端。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钮的操作部具有第一旋转指示符,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具有第一组标识符,所述第一组标识符包括角度参考标识符,以用于指示所述执行件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的角度,所述第二旋钮的操作部具有第二旋转指示符,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还具有第二组标识符,所述第二组标识符包括角度参考标识符,以用于指示所述执行件绕所述第二轴线转动的角度,所述第一组标识符还包括方向参考标识符,以用于指示所述执行件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的方向,所述第二组标识符还包括方向参考标识符,以用于指示所述执行件绕所述第二轴线转动的方向。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截骨定位系统,所述截骨定位系统包括:骨固定器,所述骨固定器用于固定到骨端,所述骨固定器具有第一安装部;和如前述段落中任一段落所述的导向器,所述导向器的固定座具有第一安装配合部,所述第一安装配合部用于与所述骨固定器的第一安装部相配合,以将所述导向器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骨固定器。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器的执行件具有第二安装部,并且所述截骨定位系统还包括:截骨板,所述截骨板具有第三安装部;和截骨板调整器,所述截骨板调整器具有第二安装配合部和第三安装配合部,所述第二安装配合部用于与所述导向器的第二安装部相配合,以将所述截骨板调整器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导向器,所述第三安装配合部用于与所述截骨板的第三安装部相配合,以将所述截骨板调整器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截骨板。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截骨板调整器还具有主体部和高度调节机构,其中,所述第二安装配合部位于所述主体部处,并且所述第三安装配合部位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处,并且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所述第三安装配合部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二安装配合部的距离是可调节的,所述主体部具有容纳腔和旋钮,所述容纳腔具有固定于其内的顶珠,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具有围绕所述升降杆的轴向的螺旋形凹槽并且所述升降杆用于安装到所述主体部的容纳腔内,并且其中,当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升降杆被安装到所述主体部的容纳腔内时,所述容纳腔内的顶珠位于所述升降杆的螺旋形凹槽内,并且所述旋钮在操作上用于旋转以带动所述容纳腔内的顶珠旋转,进而推动所述升降杆上下移动。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截骨板具有第四安装部,所述截骨定位系统还包括:高度测量器,所述高度测量器具有第四安装配合部,所述第四安装配合部用于与所述截骨板的第四安装部相配合,以将所述高度测量器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截骨板。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骨端是胫骨平台,并且所述骨固定器具有:固定器本体,所述固定器本体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用于接触所述胫骨平台;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被连接到所述固定器本体,另一端具有所述第一安装部。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截骨定位系统还包括中心钉,并且所述固定器本体具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位于所述固定器本体的几何对称中线上,并且用于与所述中心钉配合,以将所述骨固定器固定到所述胫骨平台上,所述截骨定位系统还包括侧边钉,并且所述固定器本体还具有侧边通孔,所述侧边通孔偏离所述固定器本体的几何对称中线,并且用于与所述侧边钉配合,以将所述骨固定器进一步稳定地固定到所述胫骨平台上。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倾角测量及截骨定位系统,所述倾角测量及截骨定位系统包括:倾角测量系统,所述倾角测量系统用于测量用于截骨的倾角;如前述段落中任一段落所述的截骨定位系统,所述截骨定位系统的所述导向器用于基于所述倾角测量系统测得的倾角来调整截骨板的倾角。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倾角测量系统包括:所述骨固定器;转接器,所述转接器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骨固定器;测量杆组件,所述测量杆组件用于连接到所述转接器;和下肢力线测量装置,所述下肢力线测量装置用于安装到所述测量杆组件,以用于测量所述倾角。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测量杆组件具有对线杆,所述对线杆上部具有转轴,所述对线杆通过所述转轴连接到所述转接器并且相对于所述转接器可转动,所述转接器具有开口部,并且所述对线杆上部还具有空腔,并且所述对线杆还包括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具有:舌部;按压部;和中间部,所述中间部位于所述舌部和所述按压部之间,所述中间部用于被安装在所述对线杆的空腔内并且在所述空腔内可转动,当所述对线杆被连接到所述转接器并且所述活动件的中间部被安装在所述对线杆的空腔内时,所述活动件的舌部响应于所述按压部被向下按压而离开所述转接器的开口部,并且响应于所述按压部被向上抬起而进入所述转接器的开口部。
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通过利用导向器来定位截骨角度,不仅可以提高截骨定位准确性,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而且还可以免除医生在术中依经验调整和定位截骨板相对于被截部位的角度,从而降低手术难度。此外,本发明的导向器操作简单,可以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并且本发明的导向器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成本较低。
本发明所提出的倾角测量及截骨定位系统中的骨固定器适合于固定到胫骨平台上,以用于后续执行胫骨测量和截骨板定位。这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在胫骨结节处固定截骨工具的胫骨测量和截骨板定位方法,不仅可以减小手术切口,从而减少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而且还可以在应用于骨质疏松的患者时避免出现截骨工具晃动的情况,从而增大截骨工具在固定于患者体内的稳定性并降低出现意外创伤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以上和其他优点和特征,将参考附图来呈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更具体的描述。应当理解,这些附图只描绘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因此将不被认为是对本发明所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倾角测量系统在安装到胫骨前的爆炸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骨固定器上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骨固定器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骨固定器下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转接器的后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转接器的前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测量杆组件中的对线杆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对线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测量杆组件中的立线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测量杆组件的对线杆和立线杆在组装状态下的状态示意图。
图1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倾角测量系统安装到胫骨的状态示意图。
图11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倾角测量方法。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倾角测量系统中的触碰单元贴合患者前踝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倾角测量系统中的触碰单元贴合患者内踝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倾角测量系统中的触碰单元贴合患者外踝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倾角测量系统中的触碰单元二次贴合患者前踝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骨定位系统在安装到胫骨前的爆炸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导向器在第一观察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导向器在第二观察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9示出了图17所示的导向器的俯视图。
图2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骨板调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骨板调整器和截骨板安装在一起的状态示意图。
图2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骨板调整器的高度调节机构的侧视图。
图2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骨板固定到胫骨前侧的状态示意图。
图2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骨定位系统安装到胫骨的状态示意图。
图25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截骨板定位方法。
部分附图标记:
100 倾角测量系统;
1200 截骨定位系统
1 胫骨;11 胫骨平台;
2 骨固定器;21 固定器本体;214中心通孔;215 侧边通孔;216 对准槽;23 连接部;232 安装孔;235 侧边孔;24 锁定件;
3 钉组件;31 中心钉;32 侧边钉;
4 转接器;44 连接孔;45 开口部;46 杆部;
5 测量杆组件;51 对线杆;511 插杆;512转轴;513 安装座;516 凸起;520 活动件;521 舌部;522 中间部;523 按压部;524 凹槽;53 立线杆;531 接收腔;533 安装部;55安装座;57 连杆;571 触碰单元;
6 导向器;61 固定座;614 安装板;615 第一螺纹通孔;616 安装柱;617 第二螺纹通孔;618 凹部;第一旋钮62;621 第一旋钮的操作部;622 第一旋转指示符;623 第一旋钮的螺纹杆;625 第一旋钮的球缺;执行件63;631 执行件本体;633 第一球缺形凹槽;635第二球缺形凹槽;637 球缺形凹部;64 第二旋钮;641 第二旋钮的操作部;642 第二旋转指示符;643 第二旋钮的螺纹杆;645 第二旋钮的球缺;65 固定杆;651 固定杆的球缺;
7 截骨板调整器;71 主体部;713 容纳腔;715 旋钮;73 高度调节机构;731 安装柱;733 安装片;735 升降杆;
8 截骨板;81 截骨槽;83 定位孔;
9 高度测量器;91 安装插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使用了特定词语来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如“一个实施例”、“其他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指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施例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个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应当注意的是,为了简化本申请披露的表述,从而帮助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理解,本公开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有时会将多种特征归并至一个实施例、附图或对其的描述中。但是,这种披露方法并不意味着本申请对象所需要的特征比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特征多。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耦合”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文中,涉及“内侧”的表述表示靠近患者身体的中线,而涉及“外侧”的表述表示远离患者身体的中线。
在本文中,涉及“前”的表述(例如,前端、前侧)表示在操作中更远离患者,而涉及“后”的表述(例如,后端、后侧)表示在操作中更靠近患者。
在本文中,术语“胫骨截骨角度”可包括胫骨截骨前后倾角(即,在对胫骨近端进行截骨时的胫骨截骨平面相对于患者身体冠状面的角度)和胫骨截骨内外翻角(即,在对胫骨近端进行截骨时的胫骨截骨平面相对于患者身体矢状面的角度)。
在本文中,术语“球缺”可表示不完整的球体。例如,球缺可以是完整球体被平面截下的一部分,球缺的半径和直径可以分别指该完整球体的半径和直径。
本文将以对胫骨近端进行截骨为例,描述倾角测量系统和截骨定位系统。应当理解,本发明的截骨定位系统还可用于对其他适用的部位进行截骨定位。
在利用截骨板对胫骨近端执行截骨操作前,通常需要执行(1)胫骨倾角测量以及(2)截骨板定位这两个过程。
一、以下将描述第一个过程,胫骨倾角测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倾角测量系统100在安装到胫骨1前的爆炸示意图。倾角测量系统100可用于安装到胫骨1,以便测量胫骨倾角。所测得的胫骨倾角可包括前后倾角和内外翻角。所测得的前后倾角可用作在对胫骨近端进行截骨时胫骨截骨平面相对于冠状面的角度(即,“胫骨截骨前后倾角”),所测得的内外翻角可用作在对胫骨近端进行截骨时胫骨截骨平面相对于矢状面的角度(即,“胫骨截骨内外翻角”)。
参见图1,倾角测量系统100可包括骨固定器2、钉组件3、转接器4、和测量杆组件5。骨固定器2可通过钉组件3被固定到胫骨1的胫骨平台11(可参见图10)上。测量杆组件5可经由转接器4连接到骨固定器2。在一个实施例中,倾角测量系统100中的一个或多个部件(例如,骨固定器2、钉组件3、转接器4、和测量杆组件5)的材料可以是医用不锈钢,例如,SUS630。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骨固定器2上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的骨固定器2的俯视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骨固定器2下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骨固定器2可包括固定器本体21和连接部23,固定器本体21的前端211可固定连接到连接部23的后端233。
参见图2和图4,固定器本体21可具有上表面212和下表面213。固定器本体21可具有中心通孔214和侧边通孔215,中心通孔214和侧边通孔215可从固定器本体21的上表面212延伸到下表面213,以贯穿固定器本体21。如图3所示,中心通孔214可大致位于固定器本体21的几何对称中线M上,侧边通孔215可偏离固定器本体21的几何对称中线M。中心通孔214可用于与钉组件3中的中心钉31(可参见图1)配合,以将骨固定器2固定到胫骨1的胫骨平台上11上。侧边通孔215可用于与钉组件3中的侧边钉32(可参见图1)配合,用于将骨固定器2进一步稳定地固定在胫骨平台上11上。
在图2-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固定器本体21被示出为具有一个中心通孔214和四个侧边通孔215,四个侧边通孔215排成一直线,对称分布在几何对称中线M的两侧。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器本体21的中心通孔214可具有其他数量,例如,两个或更多个,这些中心通孔214可大致分布在固定器本体21的几何对称中线M上。固定器本体21的侧边通孔215可具有其他数量和分布,例如,仅一个侧边通孔215,该侧边通孔215可位于固定器本体21的任一侧。
参见图3,固定器本体21的上表面212上可具有对准槽216,对准槽216可被定位成大致沿固定器本体21的几何对称中线M。在操作者(例如,医生)利用钉组件3中的中心钉31将骨固定器2固定到胫骨平台11之前,操作者可通过将对准槽216与胫骨平台11上的AP(Anterior-Posterior)线大致对齐,来确定骨固定器2的固定位置。该AP线可指后交叉韧带中点与胫骨平台中心点的连线。当对准槽216与胫骨平台11上的AP线大致对齐时,操作者可确定骨固定器2已被放置在胫骨平台11上的合适位置处。
参见图4,固定器本体21的下表面213的至少一部分可大致为平面。当将骨固定器2固定到胫骨平台11上时,固定器本体21的下表面213的至少一部分可贴合或水平贴合胫骨平台11。骨固定器2的连接部23可具有前端231和后端233。连接部23的后端233可固定连接到固定器本体21的前端211。连接部23的前端231可具有安装孔232,安装孔232可用于与转接器4上的安装柱42(可参见图5)配合,以将骨固定器2可拆卸地安装到转接器4。虽然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部23的前端231上的安装孔232的数量为两个,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部23的前端231可具有其他数量的安装孔232,例如,仅一个安装孔或多于两个安装孔。
连接部23的侧面可具有侧边孔235。侧边孔235可与连接部23的一个安装孔232连通。例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部23的两个侧面可分别具有一个侧边孔235,左侧的侧边孔235可与左侧的安装孔232连通,右侧的侧边孔235(图中未示出)可与右侧的安装孔232连通。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转接器4的后侧43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转接器4的前侧41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5和图6,转接器4可大致被构造成具有一定厚度的板状结构,并且具有前侧41和后侧43。参见图5,转接器4的后侧43可具有安装柱42,用于与骨固定器2的连接部23的前端231上的安装孔232配合,以将转接器4可拆卸地安装到骨固定器2。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倾角测量系统100还可包括锁定件24,锁定件24可具有锁止端(图1中未示出),该锁止端可被插入骨固定器2的连接部23的侧边孔235内,并进入与侧边孔235连通的安装孔232内。进入安装孔232的锁定件24的锁止端可以与已插入该安装孔232内的转接器4的安装柱42相配合,以便实现骨固定器2与转接器4之间的锁定。在一个实施例中,转接器4的安装柱42的侧面可具有锁孔。当利用锁定件24锁定骨固定器2和转接器4时,锁定件24的锁止端可插入骨固定器2的连接部23的侧边孔235内、进入与侧边孔235连通的安装孔232内、并进一步进入转接器4的安装柱42上的锁孔内,从而可以实现骨固定器2与转接器4之间的锁定。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转接器4的安装柱42的侧面可具有缺口,锁定件24的锁止端可具有与安装柱42侧面的该缺口相配合的卡合结构,通过该缺口与该卡合结构的配合,可以实现骨固定器2与转接器4之间的锁定。
参见图5和图6,转接器4可具有连接孔44,用于与测量杆组件5中的对线杆51上部的转轴512配合连接,例如,可转动地连接或焊接(这将在以下结合图7被详细描述)。转接器4还可具有开口部45,用于容纳测量杆组件5中对线杆51的活动件520的舌部521进入其中(这将在以下结合图7被详细描述)。如图6所示,开口部45内可设有杆部46。在一些实施例中,杆部46可将开口部45所构成的空间一分为二。例如,如图5和图6所示的,杆部46可将开口部45所构成的空间划分成上下两个空间。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测量杆组件5中的对线杆51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对线杆5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测量杆组件5中的立线杆53的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测量杆组件5的对线杆51和立线杆53在组装状态下的状态示意图。可通过将对线杆51下部的插杆511插入立线杆53上部的接收腔531内,来将对线杆51和立线杆53可滑动地安装在一起。在其他实施例中,对线杆51下部可被构造成具有接收腔,而立线杆53上部被构造成具有插杆,可通过将立线杆53上部的插杆插入对线杆51下部的接收腔,来将对线杆51和立线杆53可滑动地安装在一起。
参见图7,对线杆51的上部可具有转轴512和安装座513。在一个实施例中,转轴512可被固定连接到安装座513,并且转轴512可被可拆卸地安装到转接器4的连接孔44并且可在转接器4的连接孔44内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转轴512可被固定连接(例如焊接)到转接器4的连接孔44,并且转轴512可相对于安装座513旋转。
当对线杆51通过转轴512被连接到转接器4的前侧41时,对线杆51可绕转轴512相对于转接器4转动。
附加地,对线杆51还可包括活动件520,活动件520可具有舌部521、中间部522和按压部523,中间部522可位于舌部521和按压部523之间并将舌部521和按压部523固定连接在一起。中间部522可被安装在对线杆51上部的空腔514内,并且可在对线杆51的空腔514内转动。当对线杆51被连接到转接器4时,通过向下按压或向上抬起活动件520的按压部523,可以使活动件520的舌部521离开或进入转接器4的开口部45,从而允许或阻止对线杆51相对于转接器4旋转。例如,当活动件520的按压部523被向下按压(如图7中箭头D所示的方向)时,活动件520的中间部522可在对线杆51的空腔514内逆时针转动(从左侧看),并且活动件520的舌部521可向上移动(如图7中箭头U所示的方向)并离开转接器4的开口部45。当活动件520的舌部521离开转接器4的开口部45时,对线杆51可绕转轴512相对于转接器4转动。在舌部521向上移动的过程中,舌部521上的凹槽524可接近空腔514内的凸起516,最终空腔514内的凸起516可被卡入舌部521上的凹槽524内,与凹槽524过盈配合。此时,即使对活动件520的按压部523的按压被释放,活动件520的舌部521也不会因重力而落下。当活动件520的按压部523被向上抬起(与图7中箭头D所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时,活动件520的中间部522可在对线杆51的空腔514内顺时针转动(从左侧看),并且活动件520的舌部521可向下移动(与图7中箭头U所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并进入转接器4的开口部45。当活动件520的舌部521进入转接器4的开口部45时,对线杆51相对于转接器4不可绕转轴512转动。参见图7,舌部521可被构造成其截面呈钩状,截面呈钩状的舌部521可允许舌部521钩靠在转接器4的开口部45的杆部46上,从而防止舌部521意外地(例如,在活动件520的按压部523未被向下按压的情况下)从转接器4的开口部45脱离开。
参见图8,立线杆53外周可设有安装座55,安装座55可用于安装下肢力线测量装置。该下肢力线测量装置可以用于测量胫骨倾角。在一个实施例中,该下肢力线测量装置可以是公布号为CN105902271A的发明专利申请中所描述的下肢力线测量装置。如图8所示,立线杆53的下端可具有安装部533,安装部533可用于与连杆57适配安装,连杆57的一端可具有触碰单元571。在一个实施例中,触碰单元571可以是公布号为CN112971912A的发明专利申请中所描述的触碰单元。
图1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倾角测量系统100安装到胫骨1的状态示意图。如图10所示,当倾角测量系统100安装到胫骨1时,倾角测量系统100中的骨固定器2通过钉组件3被固定到胫骨1的胫骨平台11上,转接器4在其后侧43处被可拆卸地连接到骨固定器2,测量杆组件5中的对线杆51的上部被连接到转接器4的前侧41,测量杆组件5中的对线杆51的下部可安装到测量杆组件5中的立线杆53的上部,连杆57被安装到立线杆53。上文已结合图1-图9描述了这些部件(包括骨固定器2、钉组件3、转接器4、测量杆组件5中的对线杆51、立线杆53和连杆57)之间的安装或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以下参照图11描述胫骨倾角测量过程。图11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倾角测量方法110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利用以上所描述的倾角测量系统100来执行方法1100。
在步骤1101处,固定骨固定器2。在一些实施例中,操作者(例如医生)可将骨固定器2放置在患者的胫骨1的胫骨平台11上,使骨固定器2的固定器本体21的下表面213的至少一部分大致贴合胫骨平台11,并使骨固定器2的对准槽216对准胫骨平台上的AP线。随后,操作者可将中心钉31穿过骨固定器2的中心通孔214并垂直钉入胫骨平台11,从而将骨固定器2固定在胫骨平台11上。钉入胫骨平台11的中心钉31可大致垂直于胫骨平台11。
接下来,方法1100可行进至步骤1103。
在步骤1103处,组装测量杆组件5。在一些实施例中,操作者可通过将对线杆51下部的插杆511插入立线杆53上部的接收腔531内,并将连杆57安装到立线杆53的安装部533中,来组装测量杆组件5。
接下来,方法1100可行进至步骤1105。
在步骤1105处,将转接器4和测量杆组件5组装在一起。在一些实施例中,操作者可以通过将组装好的测量杆组件5中的对线杆51上部的转轴512从转接器4的前侧41插入转接器4的连接孔44内,来将转接器4和测量杆组件5组装在一起。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省略步骤1105。例如,测量杆组件5中的对线杆51上部的转轴512可被固定连接到(例如焊接)到转接器4的连接孔44。在这种情况下,无需操作者手动将转接器4和测量杆组件5组装在一起。
接下来,方法1100可行进至步骤1107。
在步骤1107处,将转接器4安装到骨固定器2。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转接器4和测量杆组件5连接在一起之后,操作者可以将包括转接器4和测量杆组件5的组件经由转接器4安装到骨固定器2。
接下来,方法1100可行进至步骤1109。
在步骤1109处,安装侧边钉32。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测量杆组件5经由转接器4安装到骨固定器2后,操作者可将侧边钉32穿过骨固定器2的侧边通孔215并斜钉入胫骨平台11,从而将骨固定器2进一步稳定地固定在胫骨平台11上。钉入胫骨平台11的侧边钉32可相对于胫骨平台11呈大致45°角。在一个实施例中,操作者可以在安装侧边钉32之前,轻微调整骨固定器2相对于胫骨平台11的安装,以使得测量杆组件5大致垂直于地面,从而可以进一步确保骨固定器2被水平安装到胫骨平台11上。
接下来,方法1100可行进至步骤1111。
在步骤1111处,将下肢力线测量装置安装到立线杆5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下肢力线测量装置安装到立线杆53之前,操作者可将下肢力线测量装置放入校准工装中并在水平面上进行静止校准。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校准工装可以是公布号为CN207007877U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所描述的校准工装。随后,操作者可将校准后的下肢力线测量装置安装在立线杆53的安装座55内。
接下来,方法1100可行进至步骤1113。
在步骤1113处,执行倾角测量。在一些实施例中,操作者可向下按压活动件520的按压部523,以使组装在一起的测量杆组件5(包括对线杆51、安装到对线杆51的立线杆53、以及安装到立线杆53的连杆57)可绕转轴512相对于转接器4旋转。随后,操作者可转动测量杆组件5,使连杆57一端的触碰单元571依次贴合患者的前踝、内踝、外踝和前踝,如图12-图15所示的。当触碰单元571依次贴合患者的前踝、内踝、外踝和前踝时,下肢力线测量装置测量相应的位置数据和运动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算法处理,以计算出胫骨倾角,例如,前后倾角和内外翻角。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倾角测量系统100中的触碰单元571贴合患者前踝的示意图。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倾角测量系统100中的触碰单元571贴合患者内踝的示意图。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倾角测量系统100中的触碰单元571贴合患者外踝的示意图。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倾角测量系统100中的触碰单元571二次贴合患者前踝的示意图。
接下来,方法1100可行进至步骤1115。
在步骤1115处,获取所测得的倾角测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操作者将连杆57一端的触碰单元571依次贴合患者的前踝、内踝、外踝和前踝后,操作者可通过与下肢力线测量装置通信耦合的显示器获取所测得的胫骨倾角。所测得的胫骨倾角可包括前后倾角和内外翻角,其中所测得的前后倾角可在对胫骨近端进行截骨时用作胫骨截骨前后倾角,所测得的内外翻角可在对胫骨近端进行截骨时用作胫骨截骨内外翻角。
接下来,方法1100可行进至步骤1117。
在步骤1117处,倾角测量方法1100结束。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测量出胫骨倾角之后,操作者可将测得的胫骨倾角(包括测得的前后倾角和测得的内外翻角)作为胫骨截骨角度来在患者的胫骨1上定位截骨板8,从而使得截骨板8的截骨槽(在对胫骨近端执行截骨时,该截骨槽可用作胫骨截骨平面)相对于患者身体冠状面的角度等于测得的前后倾角并且使得截骨板8的该截骨槽相对于患者身体矢状面的角度等于测得的内外翻角。
二、以下将描述第二个过程,截骨板定位。
可以利用截骨定位系统1200来实现截骨板定位。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骨定位系统1200在安装到胫骨1前的爆炸示意图。如图16所示,截骨定位系统1200可包括骨固定器2、钉组件3、导向器6、截骨板调整器7、截骨板8和高度测量器9。在一个实施例中,截骨定位系统1200中的一个或多个部件(例如,骨固定器2、钉组件3、导向器6、截骨板调整器7、截骨板8和高度测量器9)的材料可以是医用不锈钢,例如,SUS 630。
在一些实施例中,骨固定器2和钉组件3可以是以上结合图1-图3所描述的骨固定器2和钉组件3。如先前所描述的,骨固定器2可通过钉组件3被固定到胫骨1的胫骨平台11上。导向器6可被可拆卸地连接到骨固定器2。截骨板8可通过截骨板调整器7连接到导向器6并且截骨板8可以直接连接到高度测量器9。通过将截骨板8连接(例如,经由截骨板调整器7连接)到导向器6,可以实现对截骨板8的截骨槽相对于患者身体冠状面的角度(即,胫骨截骨前后倾角)以及截骨板8的截骨槽相对于患者身体矢状面的角度(即,胫骨截骨内外翻角)的调整。通过将截骨板8连接到截骨板调整器7和高度测量器9,可以实现对截骨板8的截骨槽离开胫骨近端的距离(即,胫骨截骨量)的调整。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导向器6在第一观察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导向器6在第二观察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为了清楚起见,在图18中示出了笛卡尔坐标系,其中X轴可表示前后侧方向,Y轴可表示内外侧方向,Z轴可表示上下方向。应当理解,除非另外说明,以下所描述的沿着X轴是指沿着X轴所在的方向(例如,指向前侧的方向或指向后侧的方向),沿着Y轴是指沿着Y轴所在的方向(例如,指向内侧的方向或指向外侧的方向),沿着Z轴是指沿着Z轴所在的方向(例如,指向上侧的方向或指向下侧的方向)。
如图17-图18所示,导向器6可包括固定座61和执行件63,固定座61可位于执行件63上方。
参见图17,固定座61在后侧612处可具有安装板614,安装板614可具有两个向后延伸的安装柱616,这两个安装柱616可分别用于与骨固定器2的连接部23的前端231上的两个安装孔232配合,以将导向器6可拆卸地安装到骨固定器2。
在一些实施例中,截骨定位系统1200也可包括锁定件24(参见图1)。如上文所述的,锁定件24的锁止端可被插入骨固定器2的连接部23的侧边孔235内,并进入与侧边孔235连通的安装孔232内。进入安装孔232的锁定件24的锁止端可以与已插入该安装孔232内的导向器6的安装柱616相配合,以便实现骨固定器2与导向器6之间的锁定。在一个实施例中,导向器6的安装柱616的侧面可具有锁孔。当利用锁定件24锁定骨固定器2和导向器6时,锁定件24的锁止端可插入骨固定器2的连接部23的侧边孔235内、进入与侧边孔235连通的安装孔232内、并进一步进入导向器6的安装柱616上的锁孔内,从而可以实现骨固定器2与导向器6之间的锁定。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导向器6的安装柱616的侧面可具有缺口,锁定件24的锁止端可具有与安装柱616侧面的该缺口相配合的卡合结构,通过该缺口与该卡合结构的配合,可以实现骨固定器2与导向器6之间的锁定。
参见图18,固定座61可具有上表面611、下表面613、第一螺纹通孔615和第二螺纹通孔617。第一螺纹通孔615和第二螺纹通孔617可从固定座61的上表面611延伸到下表面613,以贯穿固定座61。参见图18,导向器6还可包括第一旋钮62和第二旋钮64,第一旋钮62可适配安装到第一螺纹通孔615,第二旋钮64可适配安装到第二螺纹通孔617。第一旋钮62可具有操作部621、螺纹杆623和球缺625,操作部621和球缺625可分别位于螺纹杆623的两端,球缺625的底面可与螺纹杆623相连。与第一旋钮62相类似地,第二旋钮64可具有操作部641、螺纹杆643和球缺645,操作部641和球缺645可分别位于螺纹杆643的两端,球缺645的底面可与螺纹杆643相连。参见图18,导向器6还可包括固定杆65,固定杆65从固定座61的下表面613向下延伸,固定杆65的下端可具有球缺651,球缺651的底面可与固定杆65相连。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向器6的球缺651的底面可直接与固定座61的下表面613相连,从而可以省略固定杆65。
在一些实施例中,球缺625、球缺645和球缺651中的至少一者可大于半球。
参见图18,执行件63可具有执行件本体631,执行件本体631可具有上表面632,上表面632可具有第一球缺形凹槽633、第二球缺形凹槽635和球缺形凹部637。第一球缺形凹槽633的第一槽轴线可以沿着执行件63的前后侧方向(即,沿着X轴),第二球缺形凹槽635的第二槽轴线可以沿着执行件63的内外侧方向(即,沿着Y轴)。第一球缺形凹槽633的第一槽轴线可大致垂直于第二球缺形凹槽635的第二槽轴线。球缺形凹部637的球心(即,球缺形凹部637的几何中心)可位于第一球缺形凹槽633的第一槽轴线与第二球缺形凹槽635的第一槽轴线的交点处。如图17和图18所示,第一球缺形凹槽633可被构造成用于容纳第一旋钮62末端的球缺625的至少一部分,第二球缺形凹槽635可被构造成用于容纳第二旋钮64末端的球缺645的至少一部分,球缺形凹部637可被构造成用于容纳固定杆65末端的球缺651的至少一部分。第一旋钮62末端的球缺625可在第一球缺形凹槽633内旋转并且可以沿第一球缺形凹槽633的第一槽轴线(即,沿着X轴)线性移动。第二旋钮64末端的球缺645可在第二球缺形凹槽635内旋转并且可以沿第二球缺形凹槽635的第二槽轴线(即,沿着Y轴)线性移动。固定杆65末端的球缺651可在球缺形凹部637内旋转,但基本上不可在其内线性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球缺形凹槽633可被构造成用于防止第一旋钮62末端的球缺625沿垂直于执行件本体上表面的方向脱离第一球缺形凹槽633。例如,第一球缺形凹槽633可被构造成在执行件本体631的上表面632处具有沿Y轴延伸的槽宽度,并且第一球缺形凹槽633还可具有沿Z轴延伸的槽深度,其中槽宽度可小于第一旋钮62末端的球缺625的直径,并且槽深度可大于球缺625的半径且小于球缺625的直径,以防止第一旋钮62末端的球缺625沿垂直于执行件本体上表面的方向脱离第一球缺形凹槽63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球缺形凹槽635可被构造成用于防止第二旋钮64末端的球缺645沿垂直于执行件本体上表面的方向脱离第二球缺形凹槽635。例如,第二球缺形凹槽635可被构造成在执行件本体631的上表面632处具有沿X轴延伸的槽宽度,并且第二球缺形凹槽635还可具有沿Z轴延伸的槽深度,其中槽宽度可小于第二旋钮64末端的球缺645的直径,并且槽深度可大于球缺645的半径且小于球缺645的直径,以防止第二旋钮64末端的球缺645沿垂直于执行件本体上表面的方向脱离第二球缺形凹槽635。在一些实施例中,球缺形凹部637可被构造成用于防止固定杆65末端的球缺651沿垂直于执行件本体上表面的方向脱离球缺形凹部637。例如,球缺形凹部637可被构造成在执行件本体631的上表面632处具有沿X轴延伸的长度尺寸和沿Y轴延伸的宽度尺寸,并且球缺形凹部637还可具有沿Z轴延伸的深度尺寸,其中长度尺寸和宽度尺寸中的至少一者可小于固定杆65末端的球缺651的直径,并且深度尺寸可大于球缺651的半径且小于球缺651的直径,以防止固定杆65末端的球缺651沿垂直于执行件本体上表面的方向脱离球缺形凹部637。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操作者旋拧第一旋钮62时,第一旋钮62末端的球缺625可在第一球缺形凹槽633内旋转并在第一旋钮62的螺纹杆623的轴向方向上移动。此时,执行件63可绕第一轴线转动,并且球缺625可在第一球缺形凹槽633内相对第一球缺形凹槽633线性移动。第一轴线可位于第二旋钮64末端的球缺645的球心和固定杆65末端的球缺651的球心的连线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轴线可与第二球缺形凹槽635的第二槽轴线重合。
参见图19,图19示出了图17所示的导向器6的俯视图。如图19所示,第一旋钮62上可具有第一旋转指示符622(例如,旋转指示线),固定座61的上表面611在靠近用于安装第一旋钮62的第一螺纹通孔615周围可具有第一组标识符618,第一组标识符618可包括角度参考标识符和方向参考标识符。例如,角度参考标识符可包括刻度参考值0、1、2、……、5等,用于指示执行件63绕如上所述的第一轴线转动的角度。方向参考标识符可包括带箭头的弧线以及与箭头方向对应的字母“D”、“U”等,用于指示执行件63绕如上所述的第一轴线转动的方向。字母“D”可用于表示执行件本体631的前侧(更靠近安装杆634的一侧)向下倾斜,以使得执行件63绕第一轴线顺时针旋转(沿着图18的Y轴负向看);“U”可用于表示执行件本体631的前侧向上倾斜,以使得执行件63绕第一轴线逆时针旋转(沿着图18的Y轴负向看)。在图19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旋转指示符622指向0度,这指示执行件本体631相对固定座61没有产生上下倾斜角度。
以下例示性地描述如何参考第一旋转指示符622和第一组标识符618来旋转第一旋钮62,从而使得执行件本体631的前侧向下倾斜或向上倾斜。在一些实施例中,操作者可沿箭头D所示方向顺时针旋拧第一旋钮62,使第一旋转指示符622对准刻度参考值2。在此操作过程中,第一旋钮62末端的球缺625在第一球缺形凹槽633内旋转,并在第一旋钮62的螺纹杆623的轴向方向上对第一球缺形凹槽633施加力。在该力的作用下,执行件本体631的前侧向下倾斜,致使执行件63绕如前所述的第一轴线(即,球缺645的球心和球缺651的球心所在的轴线)顺时针旋转(沿着图18的Y轴负向看)并且旋转的角度为刻度参考值2所对应的角度(例如,2度)。同时第一旋钮62末端的球缺625在第一球缺形凹槽633内相对第一球缺形凹槽633向后侧线性移动。类似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操作者可沿箭头U所示方向逆时针旋拧第一旋钮62,使第一旋转指示符622对准刻度参考值2。在此操作过程中,第一旋钮62末端的球缺625在第一球缺形凹槽633内旋转,并在第一旋钮62的螺纹杆623的轴向方向上对第一球缺形凹槽633施加力。在该力的作用下,执行件本体631的前侧向上倾斜,致使执行件63绕如前所述的第一轴线逆时针旋转(沿着图18的Y轴负向看)并且旋转的角度为刻度参考值2所对应的角度(例如,2度)。同时第一旋钮62末端的球缺625在第一球缺形凹槽633内相对第一球缺形凹槽633向前侧线性移动。
当操作者旋拧第二旋钮64时,第二旋钮64末端的球缺645可在第二球缺形凹槽635内旋转并且在第二旋钮64的螺纹杆643的轴向方向上移动。此时,执行件63可绕第二轴线转动,并且球缺645可在第二球缺形凹槽635内相对第二球缺形凹槽635线性移动。第二轴线可位于第一旋钮62末端的球缺625的球心和固定杆65末端的球缺651的球心的连线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轴线可与第一球缺形凹槽633的第一槽轴线重合。
如图19所示,第二旋钮64上可具有第二旋转指示符642(例如,旋转指示线),固定座61的上表面611在靠近用于安装第二旋钮64的第二螺纹通孔617周围可具有第二组标识符619,第二组标识符619可包括角度参考标识符和方向参考标识符。例如,角度参考标识符可包括刻度参考值0、1、2、……、5等,用于指示执行件63绕如上所述的第二轴线转动的角度。方向参考标识符可包括带箭头的弧线以及与箭头方向对应的字母“R”、“L”等,用于指示执行件63绕如上所述的第二轴线转动的方向。字母“R”可用于表示执行件63向右倾斜(沿着图18的X轴正向看),以使得执行体63绕第二轴线顺时针旋转;“L”可用于表示执行件63向左倾斜(沿着图18的X轴正向看),以使得执行体63绕第二轴线逆时针旋转。在图19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旋转指示符642指向0度,这指示执行件本体631相对固定座61没有产生左右倾斜角度。当第一旋转指示符622和第二旋转指示符642二者均指向0度时,执行件本体631相对固定座61没有产生上下倾斜角度和左右倾斜角度,此时执行件本体631的上表面632可大致平行于固定座61的上表面611。
以下例示性地描述如何参考第二旋转指示符642和第二组标识符619来旋转第二旋钮64,从而使得执行件63向右倾斜或向左倾斜。在一些实施例中,操作者可沿箭头R所示方向顺时针旋拧第二旋钮64,使第二旋转指示符642对准刻度参考值2。在此操作过程中,第二旋钮64末端的球缺645在第二球缺形凹槽635内旋转,并在第二旋钮64的螺纹杆643的轴向方向上对第二球缺形凹槽635施加力。在该力的作用下,沿着图18的X轴正向看,执行件本体631向右倾斜,致使执行体63绕如前所述的第二轴线(即球缺625的球心和球缺651的球心所在的轴线)顺时针旋转并且旋转的角度为刻度参考值2所对应的角度(例如,2度)。同时第二旋钮64末端的球缺645在第二球缺形凹槽635内相对第二球缺形凹槽635向左线性移动。类似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操作者可沿箭头L所示方向逆时针旋拧第二旋钮64,使第二旋转指示符642对准刻度参考值2。在此操作过程中,第二旋钮64末端的球缺645在第二球缺形凹槽635内旋转,并在第二旋钮64的螺纹杆643的轴向方向上对第二球缺形凹槽635施加力。在该力的作用下,沿着图18的X轴正向看,执行件本体631向左倾斜,致使执行体63绕如前所述的第二轴线逆时针旋转并且旋转的角度为刻度参考值2所对应的角度(例如,2度)。同时第二旋钮64末端的球缺645在第二球缺形凹槽635内相对第二球缺形凹槽635向右线性移动。
参见图17和图18,执行件63还可在前侧具有两个安装杆634,这两个安装杆634可用于与截骨板调整器7上的相应安装槽711相配合,以将导向器6与截骨板调整器7安装在一起。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杆634的数量可被设置为一个或多于两个。
参见图17,固定座61在一侧可具有凹部618,通过在固定座61上设置凹部618,可以有效减轻导向器6本身的重量,并节约导向器6的制造成本。在其他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在导向器6的其他合适位置处设置凹部618,以减轻导向器6的重量。
参见图20,图2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骨板调整器7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20,截骨板调整器7可具有主体部71,主体部71的上侧可具有两个安装槽711,这两个安装槽711可用于与导向器6的执行件63上的相应安装杆634相配合,以将导向器6与截骨板调整器7安装在一起。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槽711的数量可被设置为一个或多于两个。
参见图20,截骨板调整器7还可具有高度调节机构73,高度调节机构73可具有两个安装柱731,这两个安装柱731可用于与截骨板8上的相应安装孔相配合,以将截骨板调整器7与截骨板8安装在一起。附加地,高度调节机构73还可具有安装片733,安装片733可用于与截骨板8上的安装槽相配合,以防止安装在一起的高度调节机构73和截骨板8彼此晃动,从而可以提高对截骨板8进行的角度调整的准确度。
参见图21,图2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骨板调整器7和截骨板8安装在一起的状态示意图。如图21所示,当截骨板调整器7和截骨板8安装在一起时,截骨板调整器7的高度调节机构73的两个安装柱731分别插入在截骨板8上的相应安装孔内,安装片733插入在截骨板8上的安装槽内。
参见图22,图2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骨板调整器7的高度调节机构73的侧视图。如图22所示,高度调节机构73可具有升降杆735,升降杆735下部可具有围绕升降杆735的轴向的螺旋形凹槽737。参见图20,主体部71可具有容纳腔713,容纳腔713可具有固定于其内的顶珠(图20中未示出)。高度调节机构73的升降杆735可被安装到容纳腔713内。主体部71还可具有旋钮715,旋钮715在操作上用于旋转以带动容纳腔713内的顶珠旋转。当升降杆735被安装到容纳腔713内时,容纳腔713内的顶珠可位于升降杆735的螺旋形凹槽737内。当操作者转动旋钮715时,位于升降杆735的螺旋形凹槽737内的顶珠随之旋转,并推动升降杆735上下移动。通过旋转截骨板调整器7的旋钮715,可以调整高度调节机构73的高度,进而可以调整安装到高度调节机构73的截骨板8的高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调整高度调节机构73的高度,进而调整安装到高度调节机构73的截骨板8的高度。例如,高度调节机构73可具有滑杆,主体部71可具有纵向延伸的滑槽,高度调节机构73的滑杆可被安装在主体部71的滑槽内,高度调节机构73的高度可通过滑杆在滑槽内上下滑动来被调整。
参见图21,截骨板8可具有截骨槽81。在对胫骨近端执行截骨时,截骨槽81可用作胫骨截骨平面。操作者可通过截骨槽81对骨端(例如,胫骨近端)进行截骨。截骨槽81还可用于与高度测量器9的安装插片91(参见图16)相配合,以将截骨板8与高度测量器9安装在一起。
参见图23,图2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骨板8固定到胫骨1前侧的状态示意图。如图23所示,截骨板8可具有多个定位孔83。定位孔83可以与定位钉82相配合,以将截骨板8固定到骨端,例如,胫骨1前侧。
参见图24,图2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骨定位系统1200安装到胫骨1的状态示意图。如图24所示,当截骨定位系统1200安装到胫骨1前侧时,骨固定器2通过钉组件3被固定到胫骨1的胫骨平台11上;导向器6被可拆卸地安装到骨固定器2;截骨板调整器7被可拆卸地安装到导向器6;截骨板8被可拆卸地安装到截骨板调整器7以及高度测量器9。
由于截骨板8被连接到截骨板调整器7,因此可以通过操作截骨板调整器7的高度调节机构73,来调整截骨板8的截骨槽81的高度,从而调整截骨板8的截骨槽81离开胫骨近端的距离(即,胫骨截骨量)。并且由于截骨板8被连接到高度测量器9,因此可以借助高度测量器9来确定截骨板8是否被调整到预定的高度处。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连接到截骨板8的高度测量器9的第一参考端92可触碰到胫骨平台11内侧最低点(如图24所示出的),和/或连接到截骨板8的高度测量器9的第二参考端94可触碰到胫骨平台11外侧最低点(图中未示出)时,可以确定截骨板8已被调整到预定的高度处。
此外,由于截骨板8经由截骨板调整器7连接到导向器6,因此可以通过调整导向器6来调整截骨板调整器7的角度,进而调整连接到截骨板调整器7的截骨板8的截骨槽81相对于患者身体冠状面的角度(即,胫骨截骨前后倾角)以及相对于患者身体矢状面的角度(即,胫骨截骨内外翻角)。
以下参照图25描述截骨板定位过程。图25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截骨板定位方法250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利用以上所描述的截骨定位系统1200来执行方法2500。
在步骤2501处,固定骨固定器2。在一些实施例中,操作者(例如医生)可将骨固定器2放置在患者的胫骨1的胫骨平台11上,使骨固定器2的固定器本体21的下表面213的至少一部分大致贴合胫骨平台11,并使骨固定器2的对准槽216对准胫骨平台上的AP线。随后,操作者可将中心钉31穿过骨固定器2的中心通孔214并将其垂直钉入胫骨平台11,并将侧边钉32穿过骨固定器2的侧边通孔215并将其斜钉入胫骨平台11,从而将骨固定器2稳定地固定在胫骨平台11上。钉入胫骨平台11的中心钉31可大致垂直于胫骨平台11。钉入胫骨平台11的侧边钉32可相对于胫骨平台11呈大致45°角。在其他实施例中,方法2500的步骤2501可通过在上述方法1100之后移除除了骨固定器2和钉组件3之外的其他部件(例如,转接器4、测量杆组件5),仅留下固定到胫骨平台11上的骨固定器2和钉组件3,来实现。
接下来,方法2500可行进至步骤2503。
在步骤2503处,调整导向器6。在一些实施例中,操作者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调整导向器6:基于胫骨截骨前后倾角(例如,利用倾角测量方法1100测得的前后倾角)来操作导向器6的第一旋钮62,以及基于胫骨截骨内外翻角(例如,利用倾角测量方法1100测得的内外翻角)来操作导向器6的第二旋钮64。调整后的导向器6的第一旋钮62的第一旋转指示符622所指向的角度可等于胫骨截骨前后倾角,并且调整后的导向器6的第二旋钮64的第二旋转指示符642所指向的角度可等于胫骨截骨内外翻角。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利用倾角测量方法1100测得的前后倾角为前倾N度(例如,2度)时,操作者可沿导向器6的固定座61上的箭头D所示方向旋转导向器6的第一旋钮62,以使第一旋钮62上的第一旋转指示符622对准刻度参考值N(例如,2)。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利用倾角测量方法1100测得的前后倾角为后倾N度(例如,2度)时,操作者可沿导向器6的固定座61上的箭头U所示方向旋转导向器6的第一旋钮62,以使第一旋钮62上的第一旋转指示符622对准刻度参考值N(例如,2)。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利用倾角测量方法1100测得的内外翻角为内翻N度(例如,2度)(针对右腿而言)时,操作者可沿导向器6的固定座61上的箭头R所示方向旋转导向器6的第二旋钮64,以使第二旋钮64上的第二旋转指示符642对准刻度参考值N(例如,2)。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利用倾角测量方法1100测得的内外翻角为外翻N度(例如,2度)(针对右腿而言)时,操作者可沿导向器6的固定座61上的箭头L所示方向旋转导向器6的第二旋钮64,以使第二旋钮64上的第二旋转指示符642对准刻度参考值N(例如,2)。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利用倾角测量方法1100测得的内外翻角为内翻N度(例如,2度)(针对左腿而言)时,操作者可沿导向器6的固定座61上的箭头L所示方向旋转导向器6的第二旋钮64,以使第二旋钮64上的第二旋转指示符642对准刻度参考值N(例如,2)。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利用倾角测量方法1100测得的内外翻角为外翻N度(例如,2度)(针对左腿而言)时,操作者可沿导向器6的固定座61上的箭头R所示方向旋转导向器6的第二旋钮64,以使第二旋钮64上的第二旋转指示符642对准刻度参考值N(例如,2)。
接下来,方法2500可行进至步骤2505。
在步骤2505处,安装导向器6、截骨板调整器7和截骨板8。在一些实施例中,操作者可以将截骨板调整器7安装到截骨板8,并将安装到截骨板8的截骨板调整器7安装到调整后的导向器6。应当理解,这两个安装步骤的顺序是可以调整的,例如先安装截骨板调整器7和截骨板8,再安装截骨板调整器7和导向器6,或者先安装截骨板调整器7和导向器6,再安装截骨板调整器7和截骨板8。
接下来,方法2500可行进至步骤2507。
在步骤2507处,将导向器6安装到骨固定器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导向器6、截骨板调整器7和截骨板8三者安装在一起之后,操作者可以将包括导向器6、截骨板调整器7和截骨板8的组件经由导向器6安装到骨固定器2。此时,由于截骨板8经由截骨板调整器7被连接到调整后的导向器6,因此截骨板8的截骨槽81相对于患者身体冠状面的角度(即,前后倾角)等于胫骨截骨前后倾角(例如,利用倾角测量方法1100测得的前后倾角),并且截骨板8的截骨槽81相对于患者身体矢状面的角度(即,内外翻角)等于胫骨截骨内外翻角(例如,利用倾角测量方法1100测得的内外翻角)。
接下来,方法2500可行进至步骤2509。
在步骤2509处,将高度测量器9安装到截骨板8。在一些实施例中,操作者可以将高度测量器9安装到截骨板8,以便确定截骨板8是否处于预定的高度处。
接下来,方法2500可行进至步骤2511。
在步骤2511处,将截骨板8的高度调整到预定的高度处。在一些实施例中,操作者可以通过旋转截骨板调整器7的旋钮715,来调整安装到截骨板调整器7的截骨板8的高度,并且通过高度测量器9来确认经高度调整的截骨板8是否处于预定的高度处。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根据患者胫骨平台磨损程度,选择胫骨平台的内侧和外侧中保留相对完整的一侧作参考来确认经高度调整的截骨板8是否处于预定的高度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患者胫骨平台的内侧保留相对完整,则可选择胫骨平台内侧作参考,并且当连接到截骨板8的高度测量器9的第一参考端92可触碰到胫骨平台11内侧最低点时,可确认截骨板8处于预定的高度处。在另一实施例中,如果患者胫骨平台的外侧保留相对完整,则可选择胫骨平台外侧作参考,并且当连接到截骨板8的高度测量器9的第二参考端94可触碰到胫骨平台11外侧最低点时,可确认截骨板8处于预定的高度处。
若截骨板8尚未处于预定的高度处,则继续旋转截骨板调整器7的旋钮715,以调整安装到截骨板调整器7的截骨板8的高度,直到截骨板8处于预定的高度处为止。
接下来,方法2500可行进至步骤2513。
在步骤2513处,将截骨板8固定到胫骨1。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将截骨板8的截骨槽81调整为使其前后倾角等于胫骨截骨前后倾角并且其内外翻角等于胫骨截骨内外翻角,并且将截骨板8调整到预定的高度处后,操作者可用一个或多个定位钉82将截骨板8固定到胫骨1前侧。
接下来,方法2500可行进至步骤2515。
在步骤2515处,截骨板定位方法2500结束。
当定位好截骨板8后,操作者可以移除截骨定位系统1200中除截骨板8之外的其他部件(例如,骨固定器2、钉组件3、导向器6、截骨板调整器7以及高度测量器9),仅在患者的胫骨1处保留截骨板8,如图23所示的。此后,操作者可以对准截骨板8的截骨槽81对胫骨近端进行截骨。
以上步骤均是示例性的,并不旨在构成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其需要增加一个或多个步骤、或删减上述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或将上述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合并或替换、或将上述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的顺序进行调整。例如,步骤2501可在步骤2505之后并且在步骤2507之前执行。再例如,步骤2503可在步骤2505、步骤2507、步骤2509中的任何一个步骤之后执行。
本公开各实施例的某些部分可以作为计算机程序产品来提供,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在其上存储了计算机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用来对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进行编程,以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根据某些实施例执行过程。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光盘、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磁卡或光卡、闪存、或适于存储电子指令的其他类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此外,实施例还可以作为计算机程序产品下载,其中,程序可以从远程计算机传递到请求计算机。在一些实施例中,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存储在其上的表示指令序列的数据,所述指令序列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某些操作,例如,以上结合图11描述的方法1100以及结合图25描述的方法2500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
尽管已经根据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并不旨在受限于此,而是仅受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阐述的范围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对本文中所描述的实施例作出各种修改和改变,而不背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中所阐述的本发明的更宽泛精神和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器包括:
固定座,其具有两个螺纹通孔;
第一旋钮和第二旋钮,所述第一旋钮和第二旋钮中的每个旋钮具有螺纹杆和位于所述螺纹杆一端的球缺,每个旋钮的螺纹杆用于与所述固定座的所述两个螺纹通孔中的相应螺纹通孔配合;
执行件,其具有执行件本体,所述执行件本体具有上表面,所述上表面具有:
第一球缺形凹槽,其被构造成用于供所述第一旋钮的球缺在所述第一球缺形凹槽内旋转以及沿所述第一球缺形凹槽的第一槽轴线线性移动;
第二球缺形凹槽,其被构造成用于供所述第二旋钮的球缺在所述第二球缺形凹槽内旋转以及沿所述第二球缺形凹槽的第二槽轴线线性移动;和
球缺形凹部;和
附加球缺,其一端连接到所述固定座的下表面,另一端用于定位在所述执行件的所述球缺形凹部内;
其中,所述导向器被构造成:
响应于所述第一旋钮被旋拧,所述执行件绕第一轴线转动,所述第一轴线位于所述附加球缺的球心和所述第二旋钮的球缺的球心的连线上;并且
响应于所述第二旋钮被转动,所述执行件绕第二轴线转动,所述第二轴线位于所述附加球缺的球心和所述第一旋钮的球缺的球心的连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器还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从所述固定座的下表面向下延伸,用于将所述附加球缺连接到所述固定座的下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缺形凹槽的所述第一槽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重合,所述第二球缺形凹槽的所述第二槽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线重合,所述第一球缺形凹槽的所述第一槽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球缺形凹槽的所述第二槽轴线,并且所述球缺形凹部的球心位于所述第一球缺形凹槽的所述第一槽轴线与所述第二球缺形凹槽的所述第二槽轴线的交点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钮的球缺、所述第二旋钮的球缺和所述附加球缺中的至少一者大于半球,
所述第一球缺形凹槽在所述执行件本体的上表面处的槽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旋钮的球缺的直径,所述第一球缺形凹槽的槽深度大于所述第一旋钮的球缺的半径并且小于所述第一旋钮的球缺的直径,
所述第二球缺形凹槽在所述执行件本体的上表面处的槽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旋钮的球缺的直径,所述第二球缺形凹槽的槽深度大于所述第二旋钮的球缺的半径并且小于所述第二旋钮的球缺的直径,并且
所述球缺形凹部在所述执行件本体的上表面处的宽度尺寸和长度尺寸中的至少一者小于所述附加球缺的直径,所述球缺形凹部的深度尺寸大于所述附加球缺的半径并且小于所述附加球缺的直径。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钮和所述第二旋钮中的每个旋钮还具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螺纹杆的与所述球缺相对的另一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钮的操作部具有第一旋转指示符,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具有第一组标识符,所述第一组标识符包括角度参考标识符,以用于指示所述执行件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的角度,
所述第二旋钮的操作部具有第二旋转指示符,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还具有第二组标识符,所述第二组标识符包括角度参考标识符,以用于指示所述执行件绕所述第二轴线转动的角度,
所述第一组标识符还包括方向参考标识符,以用于指示所述执行件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的方向,
所述第二组标识符还包括方向参考标识符,以用于指示所述执行件绕所述第二轴线转动的方向。
7. 一种截骨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骨定位系统包括:
骨固定器,所述骨固定器用于固定到骨端,所述骨固定器具有第一安装部;和
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导向器,所述导向器的固定座具有第一安装配合部,所述第一安装配合部用于与所述骨固定器的第一安装部相配合,以将所述导向器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骨固定器。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截骨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器的执行件具有第二安装部,并且所述截骨定位系统还包括:
截骨板,所述截骨板具有第三安装部;和
截骨板调整器,所述截骨板调整器具有第二安装配合部和第三安装配合部,所述第二安装配合部用于与所述导向器的第二安装部相配合,以将所述截骨板调整器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导向器,所述第三安装配合部用于与所述截骨板的第三安装部相配合,以将所述截骨板调整器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截骨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截骨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骨板调整器还具有主体部和高度调节机构,其中,所述第二安装配合部位于所述主体部处,并且所述第三安装配合部位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处,并且
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所述第三安装配合部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二安装配合部的距离是可调节的,
所述主体部具有容纳腔和旋钮,所述容纳腔具有固定于其内的顶珠,
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具有围绕所述升降杆的轴向的螺旋形凹槽并且所述升降杆用于安装到所述主体部的容纳腔内,并且
其中,当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升降杆被安装到所述主体部的容纳腔内时,所述容纳腔内的顶珠位于所述升降杆的螺旋形凹槽内,并且所述旋钮在操作上用于旋转以带动所述容纳腔内的顶珠旋转,进而推动所述升降杆上下移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截骨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骨板具有第四安装部,所述截骨定位系统还包括:
高度测量器,所述高度测量器具有第四安装配合部,所述第四安装配合部用于与所述截骨板的第四安装部相配合,以将所述高度测量器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截骨板。
11.如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截骨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端是胫骨平台,并且所述骨固定器具有:
固定器本体,所述固定器本体具有:
上表面;和
下表面,所述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用于接触所述胫骨平台;和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被连接到所述固定器本体,另一端具有所述第一安装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截骨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骨定位系统还包括中心钉,并且所述固定器本体具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位于所述固定器本体的几何对称中线上,并且用于与所述中心钉配合,以将所述骨固定器固定到所述胫骨平台上,
所述截骨定位系统还包括侧边钉,并且所述固定器本体还具有侧边通孔,所述侧边通孔偏离所述固定器本体的几何对称中线,并且用于与所述侧边钉配合,以将所述骨固定器进一步稳定地固定到所述胫骨平台上。
13.一种倾角测量及截骨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倾角测量及截骨定位系统包括:
倾角测量系统,所述倾角测量系统用于测量用于截骨的倾角;
如权利要求7-12中任一项所述的截骨定位系统,所述截骨定位系统的所述导向器用于基于所述倾角测量系统测得的倾角来调整截骨板的倾角。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倾角测量及截骨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倾角测量系统包括:
所述骨固定器;
转接器,所述转接器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骨固定器;
测量杆组件,所述测量杆组件用于连接到所述转接器;和
下肢力线测量装置,所述下肢力线测量装置用于安装到所述测量杆组件,以用于测量所述倾角。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倾角测量及截骨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杆组件具有对线杆,所述对线杆上部具有转轴,所述对线杆通过所述转轴连接到所述转接器并且相对于所述转接器可转动,
所述转接器具有开口部,并且所述对线杆上部还具有空腔,并且所述对线杆还包括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具有:
舌部;
按压部;和
中间部,所述中间部位于所述舌部和所述按压部之间,所述中间部用于被安装在所述对线杆的空腔内并且在所述空腔内可转动,
当所述对线杆被连接到所述转接器并且所述活动件的中间部被安装在所述对线杆的空腔内时,所述活动件的舌部响应于所述按压部被向下按压而离开所述转接器的开口部,并且响应于所述按压部被向上抬起而进入所述转接器的开口部。
CN202410200031.5A 2024-02-23 2024-02-23 导向器、倾角测量及截骨定位系统 Active CN1177709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00031.5A CN117770906B (zh) 2024-02-23 2024-02-23 导向器、倾角测量及截骨定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00031.5A CN117770906B (zh) 2024-02-23 2024-02-23 导向器、倾角测量及截骨定位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70906A true CN117770906A (zh) 2024-03-29
CN117770906B CN117770906B (zh) 2024-05-28

Family

ID=90391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00031.5A Active CN117770906B (zh) 2024-02-23 2024-02-23 导向器、倾角测量及截骨定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70906B (zh)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073349A1 (en) * 1990-01-08 1991-07-09 Richard B. Caspari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rthroscopic prosthetic knee replacement
CA2113224A1 (en) * 1993-01-12 1994-07-13 Georges Sioufi Surgical instrument for cone-shaped sub trochanteric rotational osteotomy
WO2010143938A1 (en) * 2009-06-12 2010-12-16 Universiti Malaya An improved bone holding device for limb support frame
DE202011000125U1 (de) * 2011-01-18 2012-04-20 Stefan Thurmaier Gebärstuhl
CN102835956A (zh) * 2011-06-24 2012-12-26 德普伊米特克公司 前交叉韧带重建隧道测量器及方法
CN105902271A (zh) * 2016-04-08 2016-08-31 爱乔(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下肢侧力线测量装置和方法
CN108896573A (zh) * 2018-05-15 2018-11-27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双螺纹展开法的钢球表面缺陷检测系统
CN109171848A (zh) * 2018-09-27 2019-01-11 凌鸣 踝关节前路融合测量截骨器
CN109700498A (zh) * 2019-01-31 2019-05-03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一种胫骨近端截骨装置
US20200383690A1 (en) * 2018-03-27 2020-12-10 Suzhou Microport Orthorecon Co., Ltd. Osteotomy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12057209A (zh) * 2020-08-22 2020-12-11 陕西省人民医院 踝关节人工假体
CN113143397A (zh) * 2021-03-26 2021-07-23 天津正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用于胫骨高位截骨的力线固定装置
CN215019217U (zh) * 2021-06-24 2021-12-07 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 一种医用角度测量-控制器
AU2021102305A4 (en) * 2020-11-26 2021-12-09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Putian University (The Second Hospital Of Putian City) Osteotomy guide apparatus for knee replacement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ded design and 3d printing
CN114848083A (zh) * 2022-05-10 2022-08-05 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截骨导向器
CN115624364A (zh) * 2014-09-30 2023-01-20 美多斯国际有限公司 在韧带修复手术中使用的外科导向器
CN218979084U (zh) * 2022-09-06 2023-05-09 津瑞康(天津)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骨科手术用打孔导向器
CN116919523A (zh) * 2023-06-21 2023-10-24 北京积水潭医院 钉孔调节器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073349A1 (en) * 1990-01-08 1991-07-09 Richard B. Caspari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rthroscopic prosthetic knee replacement
CA2113224A1 (en) * 1993-01-12 1994-07-13 Georges Sioufi Surgical instrument for cone-shaped sub trochanteric rotational osteotomy
WO2010143938A1 (en) * 2009-06-12 2010-12-16 Universiti Malaya An improved bone holding device for limb support frame
DE202011000125U1 (de) * 2011-01-18 2012-04-20 Stefan Thurmaier Gebärstuhl
CN102835956A (zh) * 2011-06-24 2012-12-26 德普伊米特克公司 前交叉韧带重建隧道测量器及方法
CN115624364A (zh) * 2014-09-30 2023-01-20 美多斯国际有限公司 在韧带修复手术中使用的外科导向器
CN105902271A (zh) * 2016-04-08 2016-08-31 爱乔(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下肢侧力线测量装置和方法
US20200383690A1 (en) * 2018-03-27 2020-12-10 Suzhou Microport Orthorecon Co., Ltd. Osteotomy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8896573A (zh) * 2018-05-15 2018-11-27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双螺纹展开法的钢球表面缺陷检测系统
CN109171848A (zh) * 2018-09-27 2019-01-11 凌鸣 踝关节前路融合测量截骨器
CN109700498A (zh) * 2019-01-31 2019-05-03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一种胫骨近端截骨装置
CN112057209A (zh) * 2020-08-22 2020-12-11 陕西省人民医院 踝关节人工假体
AU2021102305A4 (en) * 2020-11-26 2021-12-09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Putian University (The Second Hospital Of Putian City) Osteotomy guide apparatus for knee replacement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ded design and 3d printing
CN113143397A (zh) * 2021-03-26 2021-07-23 天津正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用于胫骨高位截骨的力线固定装置
CN215019217U (zh) * 2021-06-24 2021-12-07 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 一种医用角度测量-控制器
CN114848083A (zh) * 2022-05-10 2022-08-05 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截骨导向器
CN218979084U (zh) * 2022-09-06 2023-05-09 津瑞康(天津)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骨科手术用打孔导向器
CN116919523A (zh) * 2023-06-21 2023-10-24 北京积水潭医院 钉孔调节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70906B (zh) 2024-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79356B2 (en) Orthopedic surgical guide
US11534186B2 (en) Orthopedic surgical guide
EP2775942B1 (en) A bone sizing guide
US8685034B2 (en) Distal targeting device
AU2012342759B2 (en) Device for defining a cutting plane for bone resection
AU2011251778B2 (en) A femoral sizing guide
JP2002519093A (ja) 人工膝を挿入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KR19980702248A (ko) 말단 대퇴부 절결 가이드
CN111214273A (zh) 用于膝关节置换手术的胫骨截骨定位装置
CN117770906B (zh) 导向器、倾角测量及截骨定位系统
US11540846B2 (en) Aiming device for intramedullary nail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4052874A (zh) 髓内钉瞄准器以及包括其的骨骼治疗系统
AU2019261830A1 (en) Orthopedic surgical guide
US2023000050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stalling an orthopedic impla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