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54978A -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54978A
CN117754978A CN202311230072.0A CN202311230072A CN117754978A CN 117754978 A CN117754978 A CN 117754978A CN 202311230072 A CN202311230072 A CN 202311230072A CN 117754978 A CN117754978 A CN 1177549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mode
liquid ejection
execution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3007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渡边英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7549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549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5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using several operating mo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08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aiming at correcting other parame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8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controlling heads based on piezoelectric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9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for removing air bubb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液体喷出装置具备:液体喷出头,具有第一和第二共用流道;加压机构,用于向第一共用流道供给液体;减压机构,用于从第二共用流道排出液体;模式控制部,对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的执行进行控制,第一模式为在加压机构的第一压力下的加压和减压机构的第二压力下的减压之下对液体喷出头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模式,第二模式为在加压机构的第三压力下的加压和减压机构的第四压力下的减压之下对液体喷出头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模式,模式控制部在从第一模式的执行向第二模式的执行切换的情况下,使加压机构的加压动作的压力从第一压力逐渐地变化至第三压力,使减压机构的减压动作的压力从第二压力逐渐地变化至第四压力。

Description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以喷墨方式的打印机为代表的液体喷出装置中,有时会采用使液体在喷出油墨等液体的液体喷出头的内外进行循环的结构。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具备头单元、用于向头单元供给油墨的泵、以及用于从头单元排出油墨的泵。
在如上所述那样使液体在液体喷出头的内外进行循环的结构中,存在对用于相对于液体喷出头供给液体以及排出液体的压力不同的多个模式进行切换的情况。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中,伴随着模式的切换而头内的压力会非期望地发生变动,其结果为,有可能产生油墨从喷嘴垂落的情况。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1-1870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的课题,本公开的液体喷出装置的一个方式具备:液体喷出头,其具有分别包含与喷出液体的喷嘴连通的压力室的多个独立流道、与所述多个独立流道的一端以共用的方式连接的第一共用流道、和与所述多个独立流道的另一端以共用的方式连接的第二共用流道;加压机构,其实施用于向所述第一共用流道供给液体的加压动作;减压机构,其实施用于从所述第二共用流道排出液体的减压动作;模式控制部,其对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在内的多个模式的执行进行控制,其中,所述第一模式为,在由所述加压机构实施的第一压力下的加压和由所述减压机构实施的第二压力下的减压之下对所述液体喷出头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模式,所述第二模式为,在由所述加压机构实施的第三压力下的加压和由所述减压机构实施的第四压力下的减压之下对所述液体喷出头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模式,所述模式控制部在从所述第一模式的执行向所述第二模式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使由所述加压机构实施的加压动作的压力从所述第一压力逐渐地变化至所述第三压力,并且使由所述减压机构实施的减压动作的压力从所述第二压力逐渐地变化至所述第四压力。
本公开的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一个方式中,所述液体喷出装置具备:液体喷出头,其具有分别包括与喷出液体的喷嘴连通的压力室的多个独立流道、与所述多个独立流道的一端以共用的方式连接的第一共用流道、和与所述多个独立流道的另一端以共用的方式连接的第二共用流道;加压机构,其实施用于向所述第一共用流道供给液体的加压动作;减压机构,其实施用于从所述第二共用流道排出液体的减压动作,所述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执行第一模式的步骤,所述第一模式为,在由所述加压机构实施的第一压力下的加压和由所述减压机构实施的第二压力下的减压之下,对所述液体喷出头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模式;在执行所述第一模式之后,执行模式间压力控制的步骤,所述模式间压力控制为,使由所述加压机构实施的加压动作的压力从所述第一压力逐渐地变化至第三压力,并且使由所述减压机构实施的减压动作的压力从所述第二压力逐渐地变化至第四压力的控制;在执行所述模式间压力控制之后,执行第二模式的步骤,所述第二模式为,在由所述加压机构实施的所述第三压力下的加压和由所述减压机构实施的所述第四压力下的减压之下,对所述液体喷出头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模式。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2为用于说明循环机构的图。
图3为液体喷出头的头芯片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图3中的a-a线剖视图。
图5为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的动作的流程进行例示的图。
图6为对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各部的压力的历时性的变化进行例示的图。
图7为对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各部的压力的历时性的变化进行例示的图。
图8为表示模式间压力控制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9为表示模式间压力控制的另一示例的图。
图10为对比较例1中的各部的压力的历时性的变化进行例示的图。
图11为对比较例2中的各部的压力的历时性的变化进行例示的图。
图12为对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各部的压力的历时性的变化进行例示的图。
图13为对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各部的压力的历时性的变化进行例示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的同时对本公开所涉及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附图中各部的尺寸及比例尺与实际适当地不同,也存在为了容易理解而示意性地表示的部分。此外,只要在以下的说明中,没有对本发明进行特别限定的主旨的记载,则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这些方式。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适当地利用相互交叉的X轴、Y轴以及Z轴来进行说明。此外,在下文中,沿着X轴的一个方向为X1方向,与X1方向相反的方向为X2方向。同样地,沿着Y轴并相互相反的方向为Y1方向以及Y2方向。此外,沿着Z轴并相互相反的方向为Z1方向以及Z2方向。
在此,典型而言,Z轴为铅直的轴,Z2方向相当于铅直方向上的下方向。但是,Z轴也可以并非铅直的轴。此外,虽然X轴、Y轴以及Z轴典型地相互正交,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只需以80°以上且100°以下的范围内的角度交叉即可。
1.第一实施方式
1-1.液体喷出装置的简要结构
图1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100的结构例的示意图。液体喷出装置100为,将作为液体的一个示例的油墨以液滴的形式向介质M喷出的喷墨方式的印刷装置。介质M典型地为印刷纸张。另外,介质M并不限定于印刷纸张,例如也可以为树脂薄膜或布帛等任意的材质的印刷对象。
如图1所示,液体喷出装置100具备液体容器10、作为“模式控制部”的一个示例的控制单元20、输送机构30、移动机构40、液体喷射头50、循环机构60和泵70。以下,基于图1,依次对这些部件简单地进行说明。
液体容器10对油墨进行贮存。作为液体容器10的具体的方式,例如可列举出相对于液体喷出装置100而能够拆装的盒、由可挠性的薄膜构成的袋状的油墨包、以及能够补充油墨的油墨罐等。
贮存于液体容器10中的油墨并未被特别地限定,例如既可以为使染料或颜料等颜色材料溶解于水类溶剂中而成的水类油墨,也可以为将颜色材料溶解于有机溶剂中而成的溶剂类油墨,还可以为紫外线固化型油墨,也可以为透明油墨、白色油墨或处理液。透明油墨为,不含有颜色材料,用于通过对由颜色材料进行了印刷的印刷面进行覆盖涂敷,从而使印刷面的耐摩擦性提升、或减少由颜料成分引起的凹凸进而减少因漫反射引起的色调偏差的油墨。白色油墨为,含有白色颜料等,并且用于使因介质M的污染等而引起的非白色性降低的油墨。处理液为,具有与颜色材料油墨中所含的成分进行反应的反应性,并且用于通过在介质M上与颜色材料油墨进行接触从而提高颜色材料油墨的定影性等的油墨。另外,液体容器10也可以针对后述的多个头芯片51的每一个而具有贮存相互不同的种类的油墨的多个容器。
控制单元20包括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或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门阵列)等处理电路和半导体存储器等存储电路,并且对液体喷出装置100的各要素的动作进行控制。此外,控制单元20切换对液体喷出头50的动作进行控制的多个模式并执行。
输送机构30在控制单元20的控制下,在输送方向DM上对介质M进行输送。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输送方向DM为Y1方向。移动机构40在控制单元20的控制下,使多个液体喷出头50向X1方向和X2方向进行往复。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移动机构40具有对液体喷出头50进行收纳的被称为滑架的大致箱型的输送体41、和固定输送体41的输送带42。另外,在输送体41上,除了多个液体喷出头50以外,还可以搭载循环机构60的一部分。
液体喷出头50在控制单元20的控制下,将从液体容器10依次经由泵70及循环机构60而供给的油墨从多个喷嘴N分别向介质M沿Z2方向进行喷出。通过使该喷出与由输送机构30实施的介质M的输送和由移动机构40实施的液体喷出头50的往复移动并行地执行,从而在介质M的表面上形成由油墨构成的图像。
在此,从控制单元20向液体喷出头50供给用于驱动液体喷出头50的驱动信号Com、和用于控制液体喷出头50的驱动的控制信号SI。控制信号SI为,用于对是否向液体喷出头50的后述的压电元件51e供给驱动信号Com进行指定的信号,并基于图像数据Img而生成。图像数据Img为表示图像的信息,并从个人计算机或数码相机等主机提供给控制单元20。
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液体喷出头50具有多个头芯片51。该多个头芯片51分别经由未图示的流道结构体的流道而与供给流道SJ以及回收流道CJ连接。后面,基于图3及图4而对头芯片51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另外,液体喷出头50所具有的头芯片51的数量并不限于图1所示的示例,是任意的,也可以为单个。
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液体容器10依次经由泵70及循环机构60而与液体喷出头50连接。循环机构60为,在控制单元20的控制下,经由供给流道SJ而向液体喷出头50供给油墨,并且将从液体喷出头50排出的油墨经由回收流道CJ进行回收以再次供给至液体喷出头50的机构。通过循环机构60的动作,能够抑制油墨的粘度上升、或减少油墨内的气泡的滞留。供给流道SJ及回收流道CJ分别由例如具有可挠性的管构成。另外,关于循环机构60的具体的结构例,后面基于图2进行说明。
泵70在控制单元20的控制下,将被贮存在液体容器10中的油墨供给至循环机构60。泵70例如为管泵。另外,泵70并不限于管泵,例如也可以为隔膜泵或注射泵。
1-2.循环机构的结构
图2为用于对循环机构60进行说明的图。如图2所示,循环机构60具有供给罐61a、回收罐61b、作为“第一检测部”的一个示例的压力传感器62a、作为“第二检测部”的一个示例的压力传感器62b、返回泵63、加压机构64a、减压机构64b、开闭阀65a、65b、液面传感器66a、66b、压力传感器67a、67b和单向阀68。
供给罐61a为,对向液体喷出头50供给的油墨暂时性地进行贮存的容器。供给罐61a经由供给流道SJ而与液体喷出头50连接,供给罐61a内的油墨经由供给流道SJ而被供给至液体喷出头50。此外,供给罐61a经由中继流道IJ而与回收罐61b连接,经由中继流道IJ而从回收罐61b接受油墨的供给。
在此,在供给流道SJ的中途设置有压力传感器62a。压力传感器62a为用于对加压机构64a与液体喷出头50之间的压力Pin进行测量的传感器,并且对供给流道SJ内的压力进行测量。作为压力传感器62a,并未被特别地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公知的隔膜型的压力传感器。表示压力传感器62a的测量结果的信息被输入到控制单元20。
在中继流道IJ的中途设置有返回泵63。返回泵63为,在控制单元20的控制下,产生用于从回收罐61b向供给罐61a移送油墨的压力的泵,例如为管泵。
在供给罐61a上设置有加压机构64a、开闭阀65a、液面传感器66a和压力传感器67a。
加压机构64a为用于对供给罐61a内进行加压的机构,实施用于向第一共用液室R1供给油墨的加压动作。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加压机构64a具有压缩机641a和调节器642a。压缩机641a产生比大气压高的正压。调节器642a设置在压缩机641a与供给罐61a之间,并且在控制单元20的控制下,对在压缩机641a中产生的压力进行调节,并将调节后的压力供给至供给罐61a。另外,加压机构64a也可以代替压缩机641a而具有管泵、注射泵、隔膜泵等泵。
开闭阀65a为,在控制单元20的控制下,将供给罐61a内与外部空间之间进行开闭的阀机构。在开闭阀65a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供给罐61a内向大气开放,另一方面,在开闭阀65a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供给罐61a内被密闭。开闭阀65a例如只需为能够由控制单元20等装置进行控制的阀即可,例如为隔膜阀、电磁阀或者电动阀等。
液面传感器66a对供给罐61a内的油墨的液面是否在预定的高度以上进行检测。作为液面传感器66a,并未被特别地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公知的接触式或非接触式的液面传感器。表示液面传感器66a的检测结果的信息被输入到控制单元20。
压力传感器67a对供给罐61a内的压力Pt_in进行测量。作为压力传感器67a,并未被特别地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公知的隔膜型的压力传感器。表示压力传感器67a的测量结果的信息被输入到控制单元20。
回收罐61b为,对从液体喷出头50排出的油墨暂时性地进行贮存的容器。回收罐61b经由回收流道CJ而与液体喷出头50连接,并且经由回收流道CJ而接受从液体喷出头50回收的油墨的供给。此外,回收罐61b经由泵70而与液体容器10连通,并且从液体容器10接受油墨的供给。
在此,在回收流道CJ的中途设置有压力传感器62b。压力传感器62b为,用于对减压机构64b与液体喷出头50之间的压力Pout进行测量的传感器,并且对回收流道CJ内的压力进行测量。作为压力传感器62b,并未被特别地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公知的隔膜型的压力传感器。表示压力传感器62b的测量结果的信息被输入到控制单元20。
在回收罐61b与泵70之间设置有单向阀68。单向阀68对从液体容器10向回收罐61b供给的油墨逆流的情况进行抑制。
在回收罐61b上设置有减压机构64b、开闭阀65b、液面传感器66b和压力传感器67b。
减压机构64b为,用于对回收罐61b内进行减压的机构,并且实施用于从第二共用液室R2排出油墨的减压动作。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减压机构64b具有真空泵641b和调节器642b。真空泵641b产生比大气压低的负压。调节器642b被设置在真空泵641b与回收罐61b之间,并且在控制单元20的控制下,对在真空泵641b中所产生的压力进行调节,并且将调节后的压力供给至回收罐61b。
开闭阀65b为,在控制单元20的控制下,将回收罐61b内与外部空间之间进行开闭的阀机构。在开闭阀65b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回收罐61b内向大气开放,另一方面,在开闭阀65b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回收罐61b内被密闭。开闭阀65b例如只需为能够由控制单元20等装置进行控制的阀即可,例如为隔膜阀、电磁阀或者电动阀等。
液面传感器66b对回收罐61b内的油墨的液面是否在预定的高度以上进行检测。作为液面传感器66b并未被特别地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公知的接触式或非接触式的液面传感器。表示液面传感器66b的检测结果的信息被输入到控制单元20。
压力传感器67b对回收罐61b内的压力Pt_out进行测量。作为压力传感器67b,并未被特别地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公知的隔膜型的压力传感器。表示压力传感器67b的测量结果的信息被输入到控制单元20。
以上的循环机构60在控制单元20的控制下,通过使供给罐61a内的压力Pt_in高于回收罐61b内的压力Pt_out,从而使油墨在包括液体喷出头50、供给罐61a、供给流道SJ、回收罐61b、回收流道CJ、中继流道IJ的循环路径KJ中循环。此时,油墨从供给罐61a经由供给流道SJ而流入到液体喷出头50中,并且从液体喷出头50经由回收流道CJ而向回收罐61b进行回收。此外,根据需要,通过返回泵63的动作,经由中继流道IJ而从回收罐61b向供给罐61a移送油墨。
在此,控制单元20基于压力传感器62a、62b的检测结果,对加压机构64a及减压机构64b的动作进行控制,以使液体喷出头50内的压力Pn维持在预定范围内的负压。通过使压力Pn维持在预定范围内的负压,从而防止喷嘴N的油墨的弯液面的破裂,并且防止油墨从喷嘴N垂落。关于该控制的详细内容,之后基于图6至图9进行说明。
1-3.头芯片的结构
图3为液体喷出头50的头芯片51的分解立体图。图4为图3中的a-a线剖视图。另外,图3中的a-a线为,与X轴平行且穿过喷嘴流道Nf的假想的线段。
如图3及图4所示,在头芯片51上设置有多个喷嘴N、多个独立流道PJ、第一共用液室R1和第二共用液室R2。在此,第一共用液室R1和第二共用液室R2经由多个独立流道PJ而相互连通。各独立流道PJ具有压力室Ca、压力室Cb、喷嘴流道Nf、独立供给流道Ra1、独立排出流道Ra2、第一连通流道Na1和第二连通流道Na2。
头芯片51具有喷嘴基板51a、流道基板51b、压力室基板51c、振动板51d、多个压电元件51e、壳体51f、保护板51g、配线基板51h和吸振体51j。
如图3及图4所示,喷嘴基板51a、流道基板51b、压力室基板51c和振动板51d按照该顺序朝向Z1方向进行层叠。这些各部件沿着Y轴延伸,例如通过利用半导体加工技术来对硅的单晶基板进行加工从而被制造。此外,这些部件通过粘合剂等而相互接合在一起。另外,在这些部件中的相邻的两个部件之间,也可以适当地夹设有粘合层等其他层或者基板。
在喷嘴基板51a上设置有多个喷嘴N。多个喷嘴N分别为使油墨通过的贯穿孔,并且贯穿喷嘴基板51a。多个喷嘴N在沿着Y轴的方向上进行排列,从而构成喷嘴列Ln。喷嘴基板51a的朝向Z2方向的面为喷嘴面FN。
在流道基板51b上设置有第一共用液室R1及第二共用液室R2的各自的一部分、和多个独立流道PJ中的除了压力室Ca及压力室Cb以外的部分。即,在流道基板51b上设置有喷嘴流道Nf、第一连通流道Na1、第二连通流道Na2、独立供给流道Ra1以及独立排出流道Ra2。另外,在下文中,有时将各个压力室Ca及压力室Cb称为压力室C。
第一共用液室R1以及第二共用液室R2的各自的一部分为,贯穿流路基板51b的空间。在流道基板51b的朝向Z2方向的面上,设置堵塞该空间的开口的吸振体51j。
吸振体51j为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片状部件。吸振体51j构成第一共用液室R1及第二共用液室R2的各自的壁面的一部分,并吸收第一共用液室R1及第二共用液室R2中的压力变动。
喷嘴流道Nf为,被设置在流道基板51b的朝向Z2方向的面上的槽内的空间。在此,喷嘴基板51a构成喷嘴流道Nf的壁面的一部分。
第一连通流道Na1以及第二连通流道Na2分别为贯穿流道基板51b的空间。
独立供给流道Ra1以及独立排出流道Ra2分别为贯穿流道基板51b的空间。独立供给流道Ra1使第一共用液室R1和压力室Ca连通,并将来自第一共用液室R1的油墨向压力室Ca进行供给。在此,独立供给流道Ra1的一端在流道基板51b的朝向Z1方向的面上开口。另一方面,独立供给流道Ra1的另一端为独立流道PJ的上游的端部,且为流道基板51b中的第一共用液室R1的壁面的开口。相对于此,独立排出流道Ra2使第二共用液室R2和压力室Cb连通,并将来自压力室Cb的油墨排出至第二共用液室R2。在此,独立排出流道Ra2的一端在流路基板51b的朝向Z1方向的面上开口。另一方面,独立排出流道Ra2的另一端为独立流道PJ的下游的端部,且为流道基板51b中的第二共用液室R2的壁面的开口。
在压力室基板51c上设置有多个独立流道PJ的压力室Ca及压力室Cb。压力室Ca及压力室Cb分别贯穿压力室基板51c,且为流道基板51b与振动板51d之间的间隙。
振动板51d为能够进行弹性振动的板状部件。振动板51d例如为包括由氧化硅构成的第一层和由氧化锆构成的第二层的层叠体。在此,也可以在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夹设有金属氧化物等其他层。另外,振动板51d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也可以由与压力室基板51c相同的材料而一体地构成。例如,通过对预定厚度的板状部件中的与压力室C对应的区域将厚度方向上的一部分选择性地除去,从而能够一体地形成振动板51d以及压力室基板51c。此外,振动板51d也可以由单一材料层来构成。
在振动板51d的朝向Z1方向的面上,设置有与不同的压力室C相对应的多个压电元件51e。各压电元件51e例如通过相互对置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和被配置在两个电极之间的压电体层的层叠而构成。各压电元件51e通过使压力室C内的油墨的压力发生变动,从而使压力室C内的油墨从喷嘴N喷出。压电元件51e通过被供给驱动信号Com,从而伴随着自身的变形而使振动板51d振动。伴随着该振动,压力室C进行膨胀及伸缩,从而压力室C内的油墨的压力发生变动。另外,压电元件51e为驱动元件的一个示例。但是,头芯片51也可以代替压电元件51e而具有发热元件。
壳体51f为用于贮留油墨的壳体。在壳体51f中,设置有构成第一共用液室R1以及第二共用液室R2各自的除了被设置于流道基板51b上的一部分以外的剩余部分的空间。此外,在壳体51f上设置有与第一共用液室R1连通的导入口IO1、和与第二共用液室R2连通的排出口IO2。并且,经由导入口IO1而向第一共用液室R1供给油墨。此外,被贮存在第二共用液室R2中的油墨经由排出口IO2而被回收。
保护板51g为,被设置在振动板51d的朝向Z1方向的面上的板状部件,对多个压电元件51e进行保护,并且加强振动板51d的机械强度。在此,在保护板51g与振动板51d之间形成有对多个压电元件51e进行收纳的空间。
配线基板51h为,被安装在振动板51d的朝向Z1方向的面上,并且用于将控制单元20和头芯片51进行电连接的安装部件。例如,优选使用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印刷电路板)或FFC(Flexible Flat Cable:柔性扁平电缆)等可挠性的配线基板51h。在配线基板51h上安装有驱动电路51i。驱动电路51i为,包括基于控制信号SI而对是否将驱动信号Com中所包含的波形中的至少一部分作为驱动脉冲供给进行切换的开关元件的电路。
在以上的结构的头芯片51中,通过上述的循环机构60的动作,从而使油墨依次流通于第一共用液室R1、独立供给流道Ra1、压力室Ca、喷嘴流道Nf、压力室Cb、独立排出流道Ra2以及第二共用液室R2中。
此外,根据来自驱动电路51i的驱动信号Com,而使与压力室Ca及压力室Cb的双方对应的压电元件51e同时驱动,从而使压力室Ca及压力室Cb的压力发生变动,并伴随着压力变动而从喷嘴N喷出油墨。
1-4.液体喷出装置的动作
图5为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100的动作的流程进行例示的图。在液体喷出装置100中,如图5所示,首先,在步骤S1中,控制单元20对有无填充指示进行判断。例如,控制单元20在有液体喷出头50的更换的情况下,在为液体喷出装置100的最初的动作的情况下,或者,在有基于未图示的输入装置的输入结果的填充指示的情况下,判断为有填充指示。在此,是否有液体喷出头50的更换的判断,例如基于对液体喷出头50的装卸进行检测的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实施。
在有填充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1:是),在步骤S2中,控制单元20执行填充动作MF。填充动作MF为,在于液体喷出头50的内部未填充油墨的状态下开始执行的模式,在关闭了开闭阀65a的状态下,使加压机构64a以预定期间进行动作。在该预定期间内,控制单元20不使液体喷出头50进行驱动。此外,在该预定期间内,控制单元20在关闭了开闭阀65b的状态下,既可以使减压机构64b以预定时间进行动作,也可以使返回泵63动作。在该预定期间内使减压机构64b动作的情况下,将开闭阀65a、65b关闭的定时与开始驱动返回泵63、加压机构64a以及减压机构64b的定时并未被特别地限定,可以为同时也可以不同。例如,也可以在将开闭阀65b设为打开状态并且将开闭阀65a设为关闭状态的状态下,开始进行返回泵63以及加压机构64a的驱动,之后,在将开闭阀65b设为关闭状态的状态下,开始减压机构64b的驱动。为了易于对液体喷出头50内的压力Pn进行控制,从而特别优选为这些定时为同时。
在步骤S2之后,或者在没有填充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1:否),在步骤S3中,控制单元20执行待机动作MS。待机动作MS在不使液体喷出头50动作的状态下,使循环机构60在预定条件下动作。在此,在于执行填充动作MF前的初期执行待机动作MS的情况下,在于液体喷出头50的内部未填充油墨的状态下执行待机动作MS。与此相对,在于执行填充动作MF之后执行待机动作MS的情况下,在于液体喷出头50的内部填充了油墨的状态下执行待机动作MS。在这种情况下,待机动作MS为,在于液体喷出头50的内部填充了油墨的状态下进行待机的模式。另外,在下文中,将在液体喷出头50的内部并未填充油墨的状态下执行的待机动作MS,区别于作为其他待机动作MS的后述的待机动作MS_1、MS_2,而有时称为待机动作MS_0。
在步骤S3之后,在步骤S4中,控制单元20对有无气泡排出指示进行判断。例如,控制单元20在刚刚进行了填充动作MF的情况下,或者在有基于未图示的输入装置的输入结果的气泡排出指示的情况下,判断为有气泡排出指示。
在有气泡排出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4:是),在步骤S5中,控制单元20执行模式间压力控制MM_1,之后,在步骤S6中,控制单元20执行气泡排出动作MD。模式间压力控制MM_1为,在从待机动作MS_1的执行向气泡排出动作MD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用于使由加压机构64a产生的压力Pin和由减压机构64b产生的压力Pout分别逐渐地发生变化的模式,并且在于液体喷出头50的内部填充了油墨的状态下执行。气泡排出动作MD为,用于排出液体喷出头50内的气泡的模式,并且在于液体喷出头50的内部填充有油墨的状态下执行。模式间压力控制MM_1以及气泡排出动作MD各自在不使液体喷出头50动作的状态下,使循环机构60在预定条件下动作。对于模式间压力控制MM_1以及气泡排出动作MD的详细内容,后面基于图6至图9进行说明。
在步骤S6之后,或者在没有气泡排出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4:否),在步骤S7中,控制单元20对有无印刷指示进行判断。例如,控制单元20在有印刷任务的输入的情况下,判断为有印刷指示。
在有印刷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7:是),在步骤S8中,控制单元20执行模式间压力控制MM_2,之后,在步骤S9中,控制单元20执行印刷动作MP。模式间压力控制MM_2为,在从气泡排出动作MD的执行向印刷动作MP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用于使由加压机构64a产生的压力Pin和由减压机构64b产生的压力Pout各自逐渐地发生变化的模式,并在于液体喷出头50的内部填充了油墨的状态下执行。除了压力Pin和Pout的目标值不同之外,步骤S8的模式间压力控制MM_2通过与步骤S5的模式间压力控制MM_1相同的方法来实施。印刷动作MP为,从液体喷出头50喷出油墨来实施印刷的模式,并且在于液体喷出头50的内部填充了油墨的状态下执行。印刷动作MP在使循环机构60在预定条件下动作的状态下,基于图像数据Img而使液体喷出头50动作。另外,在下文中,有时将模式间压力控制MM_1以及模式间压力控制MM_2分别称为模式间压力控制MM。
在步骤S9之后,或者在没有印刷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7:否),在步骤S10中,控制单元20对有无结束指示进行判断。例如,控制单元20在有基于未图示的输入装置的输入结果的结束指示的情况下,判断为有结束指示。
控制单元20在没有结束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10:否),返回至步骤S1,另一方面,在有结束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10:是),结束处理。
如上所述,控制单元20对包括填充动作MF、待机动作MS、模式间压力控制MM、气泡排出动作MD以及印刷动作MP在内的多个模式的执行进行控制。
在此,控制单元20在从待机动作MS_1的执行向气泡排出动作MD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在待机动作MS_1与气泡排出动作MD之间执行模式间压力控制MM_1。在该种情况下,待机动作MS_1为“第一模式”的一个示例,气泡排出动作MD为“第二模式”的一个示例。此外,控制单元20在从气泡排出动作MD的执行向印刷动作MP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在气泡排出动作MD与印刷动作MP之间执行模式间压力控制MM_2。在该种情况下,气泡排出动作MD为“第一模式”的一个示例,印刷动作MP为“第二模式”的一个示例。
此外,控制单元20在从待机动作MS_0的执行向填充动作MF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待机动作MS_0为“第三模式”的一个示例,填充动作MF为“第四模式”的一个示例。
而且,控制单元20在从印刷动作MP的执行向待机动作MS_2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印刷动作MP为“第五模式”的一个示例,待机动作MS_2为“第六模式”的一个示例。
图6及图7为对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各部的压力Pin、Pout、Pn的历时性的变化进行例示的图。在图6中,示出了依次执行待机动作MS_0、填充动作MF、待机动作MS_1、模式间压力控制MM_1、气泡排出动作MD、模式间压力控制MM_2、印刷动作MP、待机动作MS_2的情况下的压力Pin、Pout、Pn的历时性的变化。另外,在图6及以后的说明中,将待机动作MS_1结束且模式间压力控制MM_1开始的定时设为基准(0sec)而进行说明。在图7中,示出了图6所示的压力Pin、Pout、Pn的历时性的变化中的、从模式间压力控制MM_1的执行开始起至印刷动作MP的执行结束为止的期间。
如图6所示,待机动作MS_0在由加压机构64a实施的压力PT1_S下的加压和由减压机构64b实施的压力PT2_S下的减压之下,对液体喷出头50的动作进行控制。在此,压力PT1_S为“第五压力”的一个示例,压力PT2_S为“第六压力”的一个示例。在如图6所示的示例中,压力PT1_S以及压力PT2_S分别为0kPa。
与待机动作MS_0同样地,执行填充动作MF后的待机动作MS_1、MS_2各自在由加压机构64a实施的压力PT1_S下的加压和由减压机构64b实施的压力PT2_S下的减压之下,对液体喷出头50的动作进行控制。然而,如上所述,相对于待机动作MS_0在并未在液体喷出头50的内部填充油墨的状态下开始执行,而待机动作MS_1、MS_2在于液体喷出头50的内部填充有油墨的状态下执行。此外,在执行填充动作MF后且执行气泡排出动作MD前的待机动作MS_1中,压力PT1_S为“第一压力”的一个示例,压力PT2_S为“第二压力”的一个示例。此外,在执行印刷动作MP后的待机动作MS_2中,压力PT1_S为“第十一压力”的一个示例,压力PT2_S为“第十二压力”的一个示例。
另外,压力PT1_S及压力PT2_S各自并不限于如图6所示的示例。例如,压力PT1_S也可以为微小的负压,压力PT2_S也可以为微小的正压,压力PT1_S以及压力PT2_S的绝对值也可以相互不同。此外,待机动作MS的执行期间的长度并不限于如图6所示的示例,而是任意的。
填充动作MF在由加压机构64a实施的压力PT1_F下的加压和由减压机构64b实施的压力PT2_F下的减压之下,对液体喷出头50的动作进行控制。在此,压力PT1_F为“第七压力”的一个示例,压力PT2_F为“第八压力”的一个示例。
压力PT1_F大于压力PT1_S。在如图6所示的示例中,压力PT1_F为25kPa,压力PT2_F为0kPa。在此,压力PT1_F的绝对值大于压力PT2_F的绝对值。
另外,压力PT1_F及压力PT2_F各自并不限于如图6所示的示例。例如,压力PT2_F也可以为负压,压力PT1_F和压力PT2_F的绝对值也可以彼此相等。此外,填充动作MF的执行期间的长度并不限于如图6所示的示例,是任意的。
在此,如上所述,待机动作MS_0以及填充动作MF各自在并未在液体喷出头50的内部填充油墨的状态下开始执行。在并未在液体喷出头50的内部填充油墨的状态下,即使使加压机构64a及减压机构64b的动作急剧地发生变化,也不会发生油墨从喷嘴N的垂落。
因此,在从待机动作MS_0的执行向填充动作MF的执行进行切换之际,从该切换的迅速化的观点出发,使由加压机构64a实施的加压动作的压力Pin和由减压机构64b实施的减压动作的压力Pout各自即时性地发生变化。具体而言,在从待机动作MS_0的执行向填充动作MF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0使由加压机构64a实施的加压动作的压力Pin从压力PT1_S即时性地变化至压力PT1_F、且使由减压机构64b实施的减压动作的压力Pout从压力PT2_S即时性地变化至压力PT2_F。
另外,所谓“即时性地”是指,在将要转换的模式间的压力差设为100%时,每一秒的压力变化为50%以上,优选为65%以上。
从同样的观点出发,在从填充动作MF的执行向待机动作MS_1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0使由加压机构64a实施的加压动作的压力Pin从压力PT1_F即时性地变化至压力PT1_S、并且使由减压机构64b实施的减压动作的压力Pout从压力PT2_F即时地变化至压力PT2_S。在此,优选为,以不产生从喷嘴N的油墨垂落的方式对填充动作MF的执行期间的长度进行设定。另外,在从填充动作MF的执行向待机动作MS_1的执行进行切换之际,控制单元20也可以与后述的模式间压力控制MM同样地,使压力Pin、Pout逐渐发生变化。
气泡排出动作MD在由加压机构64a实施的压力PT1_D下的加压和由减压机构64b实施的压力PT2_D下的减压之下,对液体喷出头50的动作进行控制。在此,在气泡排出动作MD为“第一模式”的情况下,压力PT1_D为“第一压力”的一个示例,压力PT2_D为“第二压力”的一个示例。在气泡排出动作MD为“第二模式”的情况下,压力PT1_D为“第三压力”的一个示例,压力PT2_D为“第四压力”的一个示例。
压力PT1_D大于压力PT1_S,并且压力PT2_D小于压力PT2_S。在图6及图7所示的示例中,压力PT1_D为18kPa,压力PT2_D为-20kPa。在此,压力PT2_D的绝对值大于压力PT1_D的绝对值。因此,喷嘴N附近的压力Pn为负压。其结果为,能够防止从喷嘴N的油墨垂落。在图6及图7所示的示例中,压力Pn为-2kPa。如此,由于压力Pn为预定范围内的负压,由此能够维持喷嘴N处的油墨的弯液面。其结果为,能够防止气泡混入喷嘴N等。
另外,压力PT1_D以及压力PT2_D各自并不限于图6以及图7所示的示例。此外,气泡排出动作MD的执行期间的长度并不限于图6以及图7所示的示例,是任意的。
在此,如上所述,待机动作MS_1以及气泡排出动作MD各自在于液体喷出头50的内部填充有油墨的状态下执行。在于液体喷出头50的内部填充有油墨的状态下,若使加压机构64a及减压机构64b的动作急剧地变化,则由加压机构64a实施的加压动作的压力Pin和由减压机构64b实施的减压动作的压力Pout之间的平衡容易被破坏,因此将会导致喷嘴N附近的压力Pn非期望地发生变动,其结果为,有可能产生从喷嘴N的油墨垂落。该问题在要转变的模式间的压力Pin及压力Pout各自的变化越大时越容易发生,并且在压力Pin及压力Pout各自的该模式间的压力差大于10kPa的情况下尤其明显。
因此,在从待机动作MS_1的执行向气泡排出动作MD的执行进行切换之际,使由加压机构64a实施的加压动作的压力Pin和由减压机构64b实施的减压动作的压力Pout各自逐渐地变化。具体而言,控制单元20在执行待机动作MS_1后且在执行气泡排出动作MD前执行模式间压力控制MM_1。
模式间压力控制MM_1在从待机动作MS_1的执行向气泡排出动作MD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使压力Pin从压力PT1_S逐渐地变化至压力PT1_D,并且使压力Pout从压力PT2_S逐渐地变化至压力PT2_D。此时,分别对由加压机构64a实施的加压动作的压力Pin和由减压机构64b实施的减压动作的压力Pout进行控制,以使压力Pn成为预定的负压。该预定的负压优选为不使喷嘴N处的油墨的弯液面破坏的程度,具体而言,为-5kPa以上。
另外,所谓“逐步地”是指,在将要转换的模式间的压力差设为100%时,每一秒的压力变化小于50%,优选为小于35%。
在图6及图7所示的示例中,在模式间压力控制MM_1中,加压机构64a及减压机构64b各自的动作期间的长度与模式间压力控制MM_1的执行期间的长度相等。因此,在模式间压力控制MM_1中,加压机构64a及减压机构64b的动作期间的长度彼此相等。因此,在模式间压力控制MM_1中,能够适当地减少压力Pn的非期望的变动。
印刷动作MP在由加压机构64a实施的压力PT1_P下的加压和由减压机构64b实施的压力PT2_P下的减压之下,对液体喷出头50的动作进行控制。在此,压力PT1_P为“第三压力”和“第九压力”的一个示例,压力PT2_D为“第四压力”和“第十压力”的一个示例。
压力PT1_P小于压力PT1_D,并且压力PT2_P大于压力PT2_D。在图6及图7所示的示例中,压力PT1_P为3kPa,压力PT2_P为-5kPa。在此,压力PT2_P的绝对值大于压力PT1_P的绝对值。因此,喷嘴N附近的压力Pn为负压。其结果为,能够防止从喷嘴N的油墨垂落。在图6及图7所示的示例中,压力Pn为-2kPa。如此,压力Pn为预定范围内的负压,因此能够维持喷嘴N处的油墨的弯液面。其结果为,能够防止气泡向喷嘴N内混入等。
在此,如上所述,气泡排出动作MD以及印刷动作MP各自在于液体喷出头50的内部填充有油墨的状态下执行。此外,这些模式间的压力Pin以及压力Pout各自的变化大于10kPa。
因此,在从气泡排出动作MD的执行向印刷动作MP的执行进行切换之际,从防止自喷嘴N的油墨垂落的观点出发,使由加压机构64a实施的加压动作的压力Pin和由减压机构64b实施的减压动作的压力Pout各自逐渐地发生变化。具体而言,控制单元20在执行气泡排出动作MD后且在执行印刷动作MP之前,执行模式间压力控制MM_2。
模式间压力控制MM_2在从气泡排出动作MD的执行向印刷动作MP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使压力Pin从压力PT1_D逐渐地变化至压力PT1_P,并且使压力Pout从压力PT2_D逐渐地变化至压力PT2_P。此时,分别对由加压机构64a实施的加压动作的压力Pin和由减压机构64b实施的减压动作的压力Pout进行控制,以使压力Pn成为预定的负压。该预定的负压优选为不使喷嘴N处的油墨的弯液面破裂的程度,具体而言,为-5kPa以上。
在图6及图7所示的示例中,在模式间压力控制MM_2中,加压机构64a及减压机构64b各自的动作期间的长度与模式间压力控制MM_2的执行期间的长度相等。因此,在模式间压力控制MM_2中,加压机构64a及减压机构64b的动作期间的长度彼此相等。因此,在模式间压力控制MM_2中,能够适当地减少压力Pn的非期望的变动。
压力PT1_P与压力PT1_S之差以及压力PT2_P与压力PT2_S之差分别小于10kPa。因此,在从印刷动作MP的执行向待机动作MS的执行进行切换之际,即使使加压机构64a及减压机构64b的动作急剧地发生变化,也难以产生从喷嘴N的油墨垂落的情况。
因此,控制单元20在从印刷动作MP的执行向待机动作MS的执行进行切换情况下,从该切换的迅速化的观点出发,使由加压机构64a实施的加压动作的压力Pin从压力PT1_P即时地变化至压力PT1_S,且使由减压机构64b实施的减压动作的压力Pout从压力PT2_P即时地变化至压力PT2_S。
图8为表示模式间压力控制MM的一个示例的图。如图8所示,模式间压力控制MM执行加压控制CP和减压控制CD。
在加压控制CP中,首先,在步骤S101中,控制单元20将k设定为(N-1)。N为3以上的自然数,优选为4以上,更加优选为4以上且10以下。在此,压力Pin的目标值为目标压力[PT1-k(ΔP1/N)]。因此,控制单元20对加压机构64a的动作进行控制,以使压力Pin成为目标压力[PT1-k(ΔP1/N)]。
PT1为压力Pin的最终的目标压力。因此,在模式间压力控制MM_1中,压力PT1为压力PT1_D,在模式间压力控制MM_2中,压力PT1为压力PT1_P。ΔP1为,模式间压力控制MM_1之前的模式中的压力Pin的目标值与模式间压力控制MM_1之后的模式中的压力Pin的目标值之间的差分。因此,在模式间压力控制MM_1中,ΔP1为压力PT1_S与压力PT1_D之间的差分,在模式间压力控制MM_2中,ΔP1为压力PT1_D与压力PT1_P之间的差分。
在步骤S101之后,在步骤S102中,控制单元20基于压力传感器62a的检测结果,对压力Pin是否达到了目标压力[PT1-k(ΔP1/N)]进行判断。该步骤S102在压力Pin达到目标压力[PT1-k(ΔP1/N)]之前被反复执行(步骤S102:否)。
在压力Pin达到了目标压力[PT1-k(ΔP1/N)]的情况下(步骤S102:是),控制单元20从k减去1。由此,压力Pin的目标值以接近作为最终的目标压力的压力PT1的方式被变更。
在步骤S103之后,在步骤S104中,控制单元20对k是否达到了(-1)进行判断。控制单元20在k未达到(-1)的情况下(步骤S104:否),返回至步骤S102,另一方面,在k达到了(-1)的情况下(步骤S104:是),结束加压控制CP的处理。
在如上所述的加压控制CP中,压力Pin的目标值从目标压力[PT1-(N-1)ΔP1/N)]起至目标压力(PT1)为止每次(ΔP1/N)地阶段性地变化。由此,能够使压力Pin逐渐地变化至目标值。在此,[PT1-m(ΔP1/N)]为“第一目标压力”的一个示例,[PT1-(m-1)(ΔP1/N)]为“第二目标压力”的一个示例。m为2以上且(N-1)以下的自然数。
例如,如图7所示,在加压控制CP之前的模式的压力Pin的目标值为0kPa,且加压控制CP之后的模式的压力Pin的最终的目标压力为18kPa的情况下,在加压控制CP中,若将N设为5,则压力Pin的目标值如3.6kPa、7.2kPa…那样每次变化3.6kPa以接近最终的目标压力。
同样地,在减压控制CD中,首先,在步骤S201中,控制单元20将j设为(N-1)。N为3以上的自然数。在此,为了缓和压力变化,N最好尽可能地较大,例如N优选为4以上的自然数,更优选为8以上的自然数。但是,如果N变得过大,则会变得过于缓慢,而有可能在模式间压力控制MM_1的期间内无法达到最终的目标压力PT1。因此,优选为,N收敛于能够在模式间压力控制MM_1的期间内达到最终的目标压力PT1的范围内。在此,压力Pout的目标值为目标压力[PT2-j(ΔP2/N)]。因此,控制单元20以压力Pout成为目标压力[PT2-j(ΔP2/N)]的方式,对减压机构64b的动作进行控制。
PT2为压力Pout的最终的目标压力。因此,在模式间压力控制MM_1中,压力PT2为压力PT2_D,在模式间压力控制MM_2中,压力PT2为压力PT2_P。ΔP2为,模式间压力控制MM_1之前的模式中的压力Pout的目标值与模式间压力控制MM_1之后的模式中的压力Pout的目标值之间的差分。因此,在模式间压力控制MM_1中,ΔP2为压力PT2_S与压力PT2_D之间的差分,在模式间压力控制MM_2中,ΔP2为压力PT2_D与压力PT2_P之间的差分。
在步骤S201之后,在步骤S202中,控制单元20基于压力传感器62b的检测结果,而对压力Pout是否达到了目标压力[PT2-j(ΔP2/N)]进行判断。该步骤S202在压力Pout达到目标压力[PT2-j(ΔP2/N)]之前被反复执行(步骤S202:否)。
在压力Pout达到了目标压力[PT2-j(ΔP2/N)]的情况下(步骤S202:是),控制单元20从j减去1。由此,压力Pout的目标值以接近作为最终的目标压力的压力PT2的方式被变更。
在步骤S203之后,在步骤S204中,控制单元20对j是否达到了(-1)进行判断。控制单元20在j未达到(-1)的情况下(步骤S204:否),返回至步骤S202,另一方面,在j达到了(-1)的情况下(步骤S204:是),结束减压控制CD的处理。
在如上所述的减压控制CD中,压力Pout的目标值从目标压力[PT2-(N-1)ΔP2/N)]起至目标压力(PT2)为止每次(ΔP2/N)地阶段性地变化。由此,能够使压力Pout逐渐地变化至目标值。在此,[PT2-n(ΔP2/N)]为“第三目标压力”的一个示例,[PT2-(n-1)(ΔP2/N)]为“第四目标压力”的一个示例。n为2以上且(N-1)以下的自然数。
例如,如图7所示,在减压控制CD前的模式的压力Pout的目标值为0kPa,且减压控制CD之后的模式的压力Pout的最终的目标压力为-20kPa的情况下,在减压控制CD中,如果将N设为5,则压力Pout的目标值如-4.0kPa、-8.0kPa…那样每次变化4.0kPa以接近最终的目标压力。
图9为表示模式间压力控制MM的另一示例的图。如图9所示的模式间压力控制MM除了增加了步骤S105以及步骤S205之外,与上述的图8所示的模式间压力控制MM相同。
在图9所示的加压控制CP中,在压力Pin达到了目标压力[PT1-k(ΔP1/N)]的情况下(步骤S102:是),在步骤S105中,控制单元20基于压力传感器62b的检测结果,而对压力Pout是否达到了目标压力[PT2-j(ΔP2/N)]进行判断。
控制单元20在压力Pout未达到目标压力[PT2-jΔP2/N)]的情况下(步骤S105:否),返回至步骤S102,另一方面,在压力Pout达到了目标压力[PT2-j(ΔP2/N)]的情况下(步骤S105:是),转移至步骤S103。另外,控制单元20也可以直至压力Pout达到目标压力[PT2-j(ΔP2/N)]为止仅反复进行步骤S105。
如此,在图9所示的加压控制CP中,不仅利用压力传感器62a的检测结果,还利用压力传感器62b的检测结果,来控制加压机构64a的驱动。
同样地,在图9所示的模式间压力控制MM的减压控制CD中,在压力Pout达到了目标压力[PT2-j(ΔP2/N)]的情况下(步骤S202:是),在步骤S205中,控制单元20基于压力传感器62a的检测结果,而对压力Pin是否达到了目标压力[PT1-k(ΔP1/N)]进行判断。
控制单元20在压力Pin未达到目标压力[PT1-k(ΔP1/N)]的情况下(步骤S205:否),返回至步骤S202,另一方面,在压力Pin达到了目标压力[PT1-k(ΔP1/N)]的情况下(步骤S205:是),转移至步骤S203。另外,控制单元20也可以直至压力Pin达到目标压力[PT1-k(ΔP1/N)]为止仅反复执行步骤S205。
如此,在图9所示的减压控制CD中,不仅利用压力传感器62b的检测结果,还利用压力传感器62a的检测结果,来控制加压机构64a的驱动。
图10为,对比较例1中的各部的压力Pin、Pout、Pn的历时性的变化进行例示的图。比较例1除省略了模式间压力控制MM以外,与上述的图7所示同样地对加压机构64a及减压机构64b的动作进行控制。因此,在比较例1中,在从待机动作MS的执行向气泡排出动作MD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以及从气泡排出动作MD的执行向印刷动作MP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压力Pin以及压力Pout分别即时地变化。因此,虽然在图10中未表现出,但是实际上,喷嘴N附近的压力Pn向正侧发生变动,其结果为,有可能产生从喷嘴N的油墨垂落的情况。
图11为,对比较例2中的各部的压力Pin、Pout、Pn的历时性的变化进行例示的图。和比较例1同样地,比较例2除省略了模式间压力控制MM之外,与上述的图7所示同样地对加压机构64a以及减压机构64b的动作进行控制。然而,在比较例2中,由于油墨的流动阻力等原因,与比较例1相比,压力Pin、Pout的变化较缓慢。但是,在比较例2中,在将要转换的模式间的压力差设为100%时,每一秒的压力变化小于50%。
因此,在比较例2中,在从待机动作MS的执行向气泡排出动作MD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以及从气泡排出动作MD的执行向印刷动作MP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压力Pin以及压力Pout各自也即时性地发生变化。因此,虽然在图11中未表现出,但是实际上,喷嘴N附近的压力Pn向正侧发生变动,其结果为,有可能产生从喷嘴N的油墨垂落的情况。
如上所述,液体喷出装置100具备液体喷出头50、加压机构64a、减压机构64b、和作为“模式控制部”的一个示例的控制单元20。液体喷出头50具有分别包括与喷出作为“液体”一个示例的油墨的喷嘴N连通的压力室C的多个独立流道PJ、与多个独立流道PJ的一端以共用的方式连接的作为“第一共用流道”的一个示例的第一共用液室R1、和与多个独立流道PJ的另一端以共用的方式连接的作为“第二共用流道”的一个示例的第二共用液室R2。加压机构64a实施用于向第一共用液室R1供给油墨的加压动作。减压机构64b实施用于从第二共用液室R2排出油墨的减压动作。
控制单元20对包括作为“第一模式”的一个示例的待机动作MS、和作为“第二模式”的一个示例的气泡排出动作MD在内的多个模式的执行进行控制,或者,对包括作为“第一模式”的一个示例的气泡排出动作MD、和作为“第二模式”的一个示例的印刷动作MP在内的多个模式的执行进行控制。
待机动作MS在由加压机构64a实施的压力PT1_S下的加压和由减压机构64b实施的压力PT2_S下的减压之下,对液体喷出头50的动作进行控制。在此,压力PT1_S为“第一压力”的一个示例,压力PT2_S为“第二压力”的一个示例。
气泡排出动作MD在由加压机构64a实施的压力PT1_D下的加压和由减压机构64b实施的压力PT2_D下的减压之下,对液体喷出头50的动作进行控制。在此,在气泡排出动作MD为“第一模式”的情况下,压力PT1_D为“第一压力”的一个示例,压力PT2_D为“第二压力”的一个示例。在气泡排出动作MD为“第二模式”的情况下,压力PT1_D为“第三压力”的一个示例,压力PT2_D为“第四压力”的一个示例。
印刷动作MP在由加压机构64a实施的压力PT1_P下的加压和由减压机构64b实施的压力PT2_P下的减压之下,对液体喷出头50的动作进行控制。在此,压力PT1_P为“第三压力”的一个示例,压力PT2_D为“第四压力”的一个示例。
而且,控制单元20在从待机动作MS的执行向气泡排出动作MD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使由加压机构64a实施的加压动作的压力Pin从压力PT1_S逐渐地变化至压力PT1_D,并且使由减压机构64b实施的减压动作的压力Pout从压力PT2_S逐渐地变化至压力PT2_D。由此,能够减少喷嘴N附近的压力Pn的波动。其结果为,能够减少喷嘴N附近的压力Pn非期望地成为正压的情况,因此能够防止从喷嘴N的油墨垂落的情况。另外,所谓“逐渐地”是指,在将要转换的模式间的压力差设为100%时,每一秒的压力变化小于50%,优选为小于35%。
同样地,控制单元20在从气泡排出动作MD的执行向印刷动作MP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使由加压机构64a实施的加压动作的压力Pin从压力PT1_D逐渐地变化至压力PT1_P,并且使由减压机构64b实施的减压动作的压力Pout从压力PT2_D逐渐地变化至压力PT2_P。由此,能够减少喷嘴N附近的压力Pn的波动。其结果为,能够减少喷嘴N附近的压力Pn非期望地成为正压的情况,因此能够防止从喷嘴N的油墨垂落的情况。
如上所述,待机动作MS、气泡排出动作MD以及印刷动作MP分别为在于液体喷出头50的内部填充有油墨的状态下执行的模式。因此,如上所述通过使压力Pin、Pout逐渐地发生变化,从而能够显著地获得防止从喷嘴N的油墨垂落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那样,该多个模式包括作为“第三模式”的一个示例的待机动作MS_0、和作为“第四模式”的一个示例的填充动作MF。待机动作MS_0在由加压机构64a实施的压力PT1_S下的加压和由减压机构64b实施的压力PT2_S下的减压之下,对液体喷出头50的动作进行控制。填充动作MF在由加压机构64a实施的压力PT1_F下的加压和由减压机构64b实施的压力PT2_F下的减压之下,对液体喷出头50的动作进行控制。在此,压力PT1_S为“第五压力”的一个示例,压力PT2_S为“第六压力”的一个示例。压力PT1_F为“第七压力”的一个示例,压力PT2_F为“第八压力”的一个示例。
待机动作MS_0以及填充动作MF分别为,在并未于液体喷出头50的内部填充油墨的状态下开始执行的模式。控制单元20在从待机动作MS_0的执行向填充动作MF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使由加压机构64a实施的加压动作的压力Pin从压力PT1_S即时地变化至压力PT1_F,并且使由减压机构64b实施的减压动作的压力Pout从压力PT2_S即时地变化至压力PT2_F。
在并未在液体喷出头50的内部填充油墨的状态下,即使液体喷出头50的内部的压力即时性地发生变动,也不会发生从喷嘴N的油墨垂落的情况。因此,在从待机动作MS_0的执行向填充动作MF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通过使压力Pin、Pout分别即时性地发生变化,从而能够在不使产生从喷嘴N的油墨垂落的情况下迅速地进行模式间的转移。
此外,如上所述,压力PT1_S与压力PT1_D之差、压力PT2_S与压力PT2_D之差、压力PT1_P与压力PT1_D之差、以及压力PT2_P与压力PT2_D之差分别大于10kPa。此时,如上所述,通过使压力Pin、Pout逐渐地发生变化,从而能够显著地获得防止从喷嘴N的油墨垂落的效果。
而且,如上所述,该多个模式包括作为“第五模式”的一个示例的印刷动作MP、和作为“第六模式”的一个示例的待机操作MS_2。印刷动作MP在由加压机构64a实施的压力PT1_P下的加压和由减压机构64b实施的压力PT2_P下的减压之下,对液体喷出头50的动作进行控制。在此,压力PT1_P为“第九压力”的一个示例,压力PT2_D为“第十压力”的一个示例。待机动作MS在由加压机构64a实施的压力PT1_S下的加压和由减压机构64b实施的压力PT2_S下的减压之下,对液体喷出头50的动作进行控制。在此,压力PT1_S为“第十一压力”的一个示例,压力PT2_S为“第十二压力”的一个示例。
压力PT1_P与压力PT1_S之差以及压力PT2_P与压力PT2_S之差分别小于10kPa。控制单元20在从打印动作MP的执行向待机动作MS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使由加压机构64a实施的加压动作的压力Pin从压力PT1_P即时性地变化至压力PT1_S,并且使由减压机构64b实施的减压动作的压力Pout从压力PT2_P即时性地变化至压力PT2_S。
在模式间的压力差小于10kPa的情况下,即使液体喷出头50的内部的压力即时性地发生变动,也难以发生从喷嘴N的油墨垂落的情况。因此,在从印刷动作MP的执行向待机动作MS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通过使压力Pin、Pout分别即时性地发生变化,从而能够在不使产生从喷嘴N的油墨垂落的情况下,迅速地进行模式间的转移。
此外,如上所述,气泡排出动作MD为用于排出液体喷出头50内的气泡的模式,印刷动作MP为通过从液体喷出头50喷出油墨,从而进行印刷的模式。在此,压力PT1_P小于压力PT1_D,并且压力PT2_P大于压力PT2_D。这样的气泡排出动作MD以及印刷动作MP分别在于液体喷出头50的内部填充有油墨的状态下执行。因此,在从气泡排出动作MD的执行向印刷动作MP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通过使压力Pin、Pout逐渐地发生变化,从而能够显著地获得防止从喷嘴N的油墨垂落的效果。
而且,如上所述,待机动作MS为,在于液体喷出头50的内部填充有油墨的状态下进行待机的模式,气泡排出动作MD为,用于排出液体喷出头50内的气泡的模式。在此,压力PT1_D大于压力PT1_S,并且压力PT2_D小于压力PT2_S。这样的待机动作MS以及气泡排出动作MD各自在于液体喷出头50的内部填充有油墨的状态下执行。因此,在从待机动作MS的执行向气泡排出动作MD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通过使压力Pin、Pout逐渐地发生变化,从而能够显著地获得防止从喷嘴N的油墨垂落这一效果。
此外,如上所述,液体喷出装置100还具备作为“第一检测部”的一个示例的压力传感器62a、和作为“第二检测部”的一个示例的压力传感器62b。压力传感器62a对加压机构64a与液体喷出头50之间的压力Pin进行检测。压力传感器62b对减压机构64b与液体喷出头50之间的压力Pout进行检测。
控制单元20在从待机动作MS的执行向气泡排出动作MD的执行进行切换、或者从气泡排出动作MD的执行向印刷动作MP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执行加压控制CP和减压控制CD。
在从待机动作MS的执行向气泡排出动作MD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加压控制CP在直到压力传感器62a的检测结果达到作为压力PT1_S与压力PT1_D之间的压力的第1目标压力[PT1-m(ΔP1/N)]为止的期间内,以第一目标压力[PT1-m(ΔP1/N)]为目标值而对加压机构64a的驱动进行控制,并且在压力传感器62a的检测结果达到了第一目标压力[PT1-m(ΔP1/N)]之后,在直到压力传感器62a的检测结果达到作为第一目标压力[PT1-m(ΔP1/N)]与压力PT1_D之间的压力的第二目标压力[PT1-(m-1)ΔP1/N)]为止的期间内,以第二目标压力[PT1-(m-1)(ΔP1/N)]为目标值而对加压机构64a的驱动进行控制。
在从待机动作MS的执行向气泡排出动作MD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减压控制CD在直到压力传感器62b的检测结果达到作为压力PT2_S与压力PT2_D之间的压力的第三目标压力[PT2-n(ΔP2/N)]为止的期间内,以第三目标压力[PT2-n(ΔP2/N)]为目标值而对减压机构64b的驱动进行控制,并且在压力传感器62b的检测结果达到了第三目标压力[PT2-n(ΔP2/N)]之后,在直到压力传感器62b的检测结果达到作为第三目标压力[PT2-n(ΔP2/N)]与压力PT2_D之间的压力的第四目标压力[PT2-(n-1)ΔP2/N)]为止的期间内,以第四目标压力[PT2-(n-1)(ΔP2/N)]为目标值而对减压机构64b的驱动进行控制。
通过这样的加压控制CP以及减压控制CD,在从待机动作MS的执行向气泡排出动作MD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能够比较简单地使压力Pin、Pout逐渐地发生变化。
在从气泡排出动作MD的执行向印刷动作MP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加压控制CP在直到压力传感器62a的检测结果达到作为压力PT1_D与压力PT1_P之间的压力的第一目标压力[PT1-m(ΔP1/N)]为止的期间内,以第一目标压力[PT1-m(ΔP1/N)]为目标值而对加压机构64a的驱动进行控制,并且在压力传感器62a的检测结果达到了第一目标压力[PT1-m(ΔP1/N)]之后,在直到压力传感器62a的检测结果达到作为第一目标压力[PT1-m(ΔP1/N)]与压力PT1_P之间的压力的第二目标压力〔PT1-(m-1)(ΔP1/N)]为止的期间内,以第二目标压力[PT1-(m-1)(ΔP1/N)]为目标值而对加压机构64a的驱动进行控制。
在从气泡排出动作MD的执行向印刷动作MP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减压控制CD在直到压力传感器62b的检测结果达到作为压力PT2_S与压力PT2_P之间的压力的第三目标压力[PT2-n(ΔP2/N)]为止的期间内,以第三目标压力[PT2-n(ΔP2/N)]为目标值而对减压机构64b的驱动进行控制,并且在压力传感器62b的检测结果达到了第三目标压力[PT2-n(ΔP2/N)]之后,在直到压力传感器62b的检测结果达到作为第三目标压力[PT2-n(ΔP2/N)]与压力PT2_P之间的压力的第四目标压力[PT2-(n-1)(ΔP2/N)]为止的期间内,以第四目标压力[PT2-(n-1)(ΔP2/N)]为目标值而对减压机构64b的驱动进行控制。
通过这样的加压控制CP以及减压控制CD,从而在从气泡排出动作MD的执行向印刷动作MP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能够比较简单地使压力Pin、Pout逐渐地发生变化。
而且,如上所述,优选为,控制单元20在从待机动作MS的执行向气泡排出动作MD的执行进行切换、或者从气泡排出动作MD的执行向印刷动作MP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基于压力传感器62a的检测结果、压力传感器62b的检测结果、第一目标压力[PT1-m(ΔP1/N)]和第二目标压力〔PT1-(m-1)(ΔP1/N)],来执行加压控制CP,并且基于压力传感器62a的检测结果、压力传感器62b的检测结果、第三目标压力[PT2-n(ΔP2/N)]和第四目标压力〔PT2-(n-1)(ΔP2/N)],来执行减压控制CD。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由加压机构64a实施的加压动作的压力Pin和由减压机构64b实施的减压动作的压力Pout平衡性良好地发生变化。
此外,如上所述,控制单元20在从待机动作MS的执行向气泡排出动作MD的执行进行切换、或者从气泡排出动作MD的执行向印刷动作MP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以使独立流道PJ内的喷嘴N附近的压力成为负压的方式,对由加压机构64a实施的加压动作和由减压机构64b实施的减压动作进行控制。因此,能够在不使产生从喷嘴N的油墨垂落的情况下,从待机动作MS的执行向气泡排出动作MD的执行进行切换、或者从气泡排出动作MD的执行向印刷动作MP的执行进行切换。
而且,如上所述,控制单元20在从待机动作MS的执行向气泡排出动作MD的执行进行切换、或者从气泡排出动作MD的执行向印刷动作MP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以独立流道PJ内的喷嘴N附近处的压力不会成为使弯液面破裂的程度的负压的方式,对由加压机构64a实施的加压动作和由减压机构64b实施的减压动作进行控制。因此,能够在不使产生从喷嘴N的油墨垂落的情况下,从待机动作MS的执行向气泡排出动作MD的执行进行切换、或者从气泡排出动作MD的执行向印刷动作MP的执行进行切换。
如上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100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3、步骤S5和步骤S6,或者包括步骤S6、步骤S8和步骤S9。
步骤S3中执行待机动作MS。步骤S5中在执行待机动作MS之后,执行模式间压力控制MM。步骤S6中在执行模式间压力控制MM之后,执行气泡排出动作MD。步骤S8中在执行气泡排出动作MD之后,执行模式间压力控制MM。步骤S9中在执行模式间压力控制MM之后执行印刷动作MP。
模式间压力控制MM在从待机动作MS的执行向气泡排出动作MD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使压力Pin从压力PT1_S逐渐地变化至压力PT1_D,并且使压力Pout从压力PT2_S逐渐地变化至压力PT2_D。同样地,模式间压力控制MM在从气泡排出动作MD的执行向印刷动作MP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使压力Pin从压力PT1_D逐渐地变化至压力PT1_P,并且使压力Pout从压力PT2_D逐渐地变化至压力PT2_P。通过以上的控制方法,能够防止从喷嘴N的油墨垂落的情况。
2.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于在下文中例示的方式中作用及功能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要素,沿用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所使用的符号,并适当地省略各自的详细的说明。
图12为对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各部的压力Pin、Pout、Pn的历时性的变化进行例示的图。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除了压力PT2_D、PT2_P不同,并且伴随于此,执行模式间压力控制MM_1、MM_2时的减压机构64b的动作的控制不同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在图12所示的示例中,在气泡排出动作MD中,加压机构64a的压力PT1_D为18kPa,减压机构64b的压力PT2_D为-30kPa。此外,喷嘴N附近的压力Pn为-12kPa。如此,通过将压力Pn设为负压,从而在气泡排出动作MD中,防止从喷嘴N的油墨垂落。然而,由于压力Pn小于-5kPa,因此喷嘴N的油墨的弯液面有可能会破裂。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也能够防止从喷嘴N的油墨垂落。
3.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于在下文中所例示的方式中,作用及功能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要素,沿用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所使用的符号,并适当地省略各自的详细的说明。
图13为对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各部的压力Pin、Pout、Pn的历时性的变化进行例示的图。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除了执行模式间压力控制MM_2的期间的长度不同,并且模式间压力控制MM_2中的加压机构64a以及减压机构64b的动作期间的长度互不相同以外,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在图13所示的示例中,模式间压力控制MM_2的执行期间的长度为8秒。此外,在模式间压力控制MM_2中,减压机构64b的动作期间的长度与模式间压力控制MM_2的执行期间的长度相等。相对于此,在模式间压力控制MM_2中,加压机构64a的动作期间的长度短于模式间压力控制MM_2的执行期间的长度。其结果为,喷嘴N附近的油墨的压力Pn在执行模式间压力控制MM_2的期间内发生变化。在此,压力Pn为负压。因此,在模式间压力控制MM_2中,能够防止从喷嘴N的油墨垂落。然而,由于压力Pn有可能会变得小于-5kPa,因此喷嘴N的油墨的弯液面有可能会破裂。
如上所述,根据第三实施方式,也能够防止从喷嘴N的油墨垂落。
4.变形例
在上文中所例示的各种方式能够进行多种变形。在下文中例示具体的变形方式。从以下的示例中任意选择的两个以上的方式,可以在不相互矛盾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合并。
4-1.变形例1
虽然在上述方式中,例示了加压机构64a具有压缩机641a和调节器642a,并且减压机构64b具有真空泵641b和调节器642b的方式,但是并不限于该方式。例如,也可以为加压机构64a不具有调节器642a的结构,也可以为减压机构64b不具有调节器642b的结构。
4-2.变形例2
虽然在上述方式中,例示了利用压力传感器62a及压力传感器62b两者的检测结果,来对加压机构64a及减压机构64b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方式,但是并不限于该方式。例如,也可以利用压力传感器62a及压力传感器62b中的一方的检测结果,来控制加压机构64a及减压机构64b的动作。此时,也可以省略压力传感器62a及压力传感器62b中的另一方。此外,也可以基于压力传感器62a及压力传感器62b的检测结果的平均值等,来控制加压机构64a及减压机构64b的动作。
4-3.变形例3
虽然在上述方式中,例示了从作为“第一模式”的待机动作MS的执行向作为“第二模式”的气泡排出动作MD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和从作为“第一模式”的气泡排出动作MD的执行向作为“第二模式”的印刷动作MP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但是“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并不限于此示例。此外,由控制单元20执行控制的多个模式只要包括相当于“第一模式”以及“第二模式”的动作或模式,则可以包含上述例示以外的动作或者模式,也可以省略上述例示中的一个以上。
在此,在对压力Pin以及压力Pout相互不同的两个模式进行切换的情况下,该两个模式中的先行模式为“第一模式”,后行模式为“第二模式”。在此,如上所述,典型而言,第一模式的作为第一压力的压力Pin与第二模式的作为第三压力的压力Pin之差、或者第一模式的作为第二压力的压力Pout与第二模式的作为第四压力的压力Pout之差大于10kPa。
4-4.变形例4
虽然在上述方式中,例示了在加压控制CP及减压控制CD的各自中使压力的目标值等间隔地变化的方式,但是并不限于该方式,该目标值的变化的间隔是任意的。此外,在模式间压力控制MM中,只要能够使压力Pin、Pout逐渐地发生变化即可,并不限于使该目标值变化的方式。
4-5.变形例5
上述各方式中所例示的液体喷出装置100除了专用于印刷的设备以外,还可以在传真装置或复印机等各种设备中被采用。当然,本发明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用途并不限于印刷。例如,喷出颜色材料的溶液的液体喷出装置被用作形成液晶显示装置的滤色器的制造装置。此外,喷出导电材料的溶液的液体喷出装置被用作形成配线基板的配线或电极的制造装置。
符号说明
10…液体容器;20…控制单元;30…输送机构;40…移动机构;41…输送体;42…输送带;50…液体喷出头;51…头芯片;51a…喷嘴基板;51b…流道基板;51c…压力室基板;51d…振动板;51e…压电元件;51f…壳体;51g…保护板;51h…配线基板;51i…驱动电路;51j…吸振体;60…循环机构;61a…供给罐;61b…回收罐;62a…压力传感器;62b…压力传感器;63…返回泵;64a…加压机构;64b…减压机构;65a…开闭阀;65b…开闭阀;66a…液面传感器;66b…液面传感器;67a…压力传感器;67b…压力传感器;68…单向阀;70…泵;100…液体喷出装置;641a…压缩机;641b…真空泵;642a…调节器;642b…调节器;C…压力室;CD…减压控制;CJ…回收流道;CP…加压控制;Ca…压力室;Cb…压力室;Com…驱动信号;DM…输送方向;FN…喷嘴面;IJ…中继流道;IO1…导入口;IO2…排出口;Img…图像数据;KJ…循环路径;Ln…喷嘴列;M…介质;MD…气泡排出动作(第一模式、第二模式);MF…填充动作(第四模式);MM…模式间压力控制;MM_1…模式间压力控制;MM_2…模式间压力控制;MP…印刷动作(第二模式、第五模式);MS…待机动作;MS_0…待机动作(第三模式);MS_1…待机动作(第一模式);MS_2…待机动作(第六模式);N…喷嘴;Na1…第一连通流道;Na2…第二连通流道;Nf…喷嘴流道;PJ…独立流道;PT1…压力;PT1_D…压力(第一压力、第三压力);PT1_F…压力(第七压力);PT1_P…压力(第三压力、第九压力);PT1_S…压力(第一压力、第五压力、第十一压力);PT2…压力;PT2_D…压力(第二压力、第四压力);PT2_F…压力(第八压力);PT2_P…压力(第四压力、第十压力);PT2_S…压力(第二压力、第六压力、第十二压力);Pin…压力;Pn…压力;Pout…压力;Pt_in…压力;Pt_out…压力;R1…第一共用液室;R2…第二共用液室;Ra1…独立供给流道;Ra2…独立排出流道;S1…步骤;S2…步骤;S3…步骤;S4…步骤;S5…步骤;S6…步骤;S7…步骤;S8…步骤;S9…步骤;S10…步骤;S101…步骤;S102…步骤;S103…步骤;S104…步骤;S105…步骤;S201…步骤;S202…步骤;S203…步骤;S204…步骤;S205…步骤;SI…控制信号;SJ…供给流道。

Claims (12)

1.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液体喷出头,其具有分别包含与喷出液体的喷嘴连通的压力室的多个独立流道、与所述多个独立流道的一端以共用的方式连接的第一共用流道和与所述多个独立流道的另一端以共用的方式连接的第二共用流道;
加压机构,其实施用于向所述第一共用流道供给液体的加压动作;
减压机构,其实施用于从所述第二共用流道排出液体的减压动作;
模式控制部,其对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在内的多个模式的执行进行控制,其中,所述第一模式为在由所述加压机构实施的第一压力下的加压和由所述减压机构实施的第二压力下的减压之下对所述液体喷出头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模式,所述第二模式为在由所述加压机构实施的第三压力下的加压和由所述减压机构实施的第四压力下的减压之下对所述液体喷出头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模式,
所述模式控制部在从所述第一模式的执行向所述第二模式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使由所述加压机构实施的加压动作的压力从所述第一压力逐渐地变化至所述第三压力,并且使由所述减压机构实施的减压动作的压力从所述第二压力逐渐地变化至所述第四压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模式以及所述第二模式分别为在于所述液体喷出头的内部填充有液体的状态下执行的模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模式包括:
第三模式,其在由所述加压机构实施的第五压力下的加压和由所述减压机构实施的第六压力下的减压之下,对所述液体喷出头的动作进行控制;
第四模式,其在由所述加压机构实施的第七压力下的加压和由所述减压机构实施的第八压力下的减压之下,对所述液体喷出头的动作进行控制,
所述第三模式以及所述第四模式分别为在并未于所述液体喷出头的内部填充液体的状态下开始执行的模式,
所述模式控制部在从所述第三模式的执行向所述第四模式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使由所述加压机构实施的加压动作的压力从所述第五压力即时性地变化至所述第七压力,并且使由所述减压机构实施的减压动作的压力从所述第六压力即时性地变化至所述第八压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压力与所述第三压力之差大于10kPa,
所述第二压力与所述第四压力之差大于10kPa。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模式包括:
第五模式,其在由所述加压机构实施的第九压力下的加压和由所述减压机构实施的第十压力下的减压之下,对所述液体喷出头的动作进行控制;
第六模式,其在由所述加压机构实施的第十一压力下的加压和由所述减压机构实施的第十二压力下的减压之下,对所述液体喷出头的动作进行控制,
所述第九压力与所述第十一压力之差小于10kPa,
所述第十压力与所述第十二压力之差小于10kPa,
所述模式控制部在从所述第五模式的执行向所述第六模式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使由所述加压机构实施的加压动作的压力从所述第九压力即时性地变化至所述第十一压力,并且使由所述减压机构实施的减压动作的压力从所述第十压力即时性地变化至所述第十二压力。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模式为用于排出所述液体喷出头内的气泡的气泡排出动作,
所述第二模式为从所述液体喷出头喷出液体而实施印刷的印刷动作,
所述第三压力小于所述第一压力,
所述第四压力大于所述第二压力。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模式为在于所述液体喷出头的内部填充有液体的状态下进行待机的待机动作,
所述第二模式为用于排出所述液体喷出头内的气泡的气泡排出动作,
所述第三压力大于所述第一压力,
所述第四压力小于所述第二压力。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第一检测部,其对所述加压机构与所述液体喷出头之间的压力进行检测;
第二检测部,其对所述减压机构与所述液体喷出头之间的压力进行检测,
所述模式控制部在从所述第一模式的执行向所述第二模式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执行如下的加压控制和减压控制,
在所述加压控制中,在直到所述第一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达到作为所述第一压力与所述第三压力之间的压力的第一目标压力为止的期间内,以所述第一目标压力为目标值而对所述加压机构的驱动进行控制,并且在所述第一检测部的检测结构达到了所述第一目标压力之后,在直到所述第一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达到作为所述第一目标压力与所述第三压力之间的压力的第二目标压力为止的期间内,以所述第二目标压力为目标值而对所述加压机构的驱动进行控制,
在所述减压控制中,在直到所述第二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达到作为所述第二压力与所述第四压力之间的压力的第三目标压力为止的期间内,以所述第三目标压力为目标值而对所述减压机构的驱动进行控制,并且在所述第二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达到了所述第三目标压力之后,在直到所述第二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达到作为所述第三目标压力与所述第四压力之间的压力的第四目标压力为止的期间内,以所述第四目标压力为目标值而对所述减压机构的驱动进行控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式控制部在从所述第一模式的执行向所述第二模式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所述第二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所述第一目标压力和所述第二目标压力来执行所述加压控制,并且基于所述第一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所述第二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所述第三目标压力和所述第四目标压力来执行所述减压控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式控制部在从所述第一模式的执行向所述第二模式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以使所述独立流道内的喷嘴附近的压力成为负压的方式,对由所述加压机构实施的加压动作和由所述减压机构实施的减压动作进行控制。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式控制部在从所述第一模式的执行向所述第二模式的执行进行切换的情况下,以使所述独立流道内的所述喷嘴附近的压力不会成为将弯液面破裂的程度的负压的方式,对由所述加压机构实施的加压动作和由所述减压机构实施的减压动作进行控制。
12.一种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喷出装置具备:
液体喷出头,其具有分别包括与喷出液体的喷嘴连通的压力室的多个独立流道、与所述多个独立流道的一端以共用的方式连接的第一共用流道和与所述多个独立流道的另一端以共用的方式连接的第二共用流道;
加压机构,其实施用于向所述第一共用流道供给液体的加压动作;
减压机构,其实施用于从所述第二共用流道排出液体的减压动作,
所述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执行第一模式的步骤,所述第一模式为,在由所述加压机构实施的第一压力下的加压和由所述减压机构实施的第二压力下的减压之下,对所述液体喷出头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模式;
在执行所述第一模式之后,执行模式间压力控制的步骤,所述模式间压力控制为,使由所述加压机构实施的加压动作的压力从所述第一压力逐渐地变化至第三压力,并且使由所述减压机构实施的减压动作的压力从所述第二压力逐渐地变化至第四压力的控制;
在执行所述模式间压力控制之后,执行第二模式的步骤,所述第二模式为,在由所述加压机构实施的所述第三压力下的加压和由所述减压机构实施的所述第四压力下的减压之下,对所述液体喷出头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模式。
CN202311230072.0A 2022-09-26 2023-09-21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775497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52382A JP2024046980A (ja) 2022-09-26 2022-09-26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22-152382 2022-09-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54978A true CN117754978A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11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30072.0A Pending CN117754978A (zh) 2022-09-26 2023-09-21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00823A1 (zh)
JP (1) JP2024046980A (zh)
CN (1) CN117754978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100823A1 (en) 2024-03-28
JP2024046980A (ja) 2024-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35645B1 (en) Liquid ejecting head unit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EP3456541B1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109484025B (zh) 液体喷出装置及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
US10464320B2 (en) Liquid ejecting hea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20190030904A1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7992987B2 (en) Fl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2016052769A (ja) 液体吐出装置
JP201507123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8226202B2 (en) Fl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108656745B (zh)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方法
CN111483225B (zh) 液体喷出头及其控制方法、液体喷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7754978A (zh)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009051149A (ja)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装置の制御方法
US20240083170A1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maintenance method for liquid ejecting head
US20230382125A1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Discharging Method
JP7501182B2 (ja) 液体吐出装置の制御方法
US20230202190A1 (en)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JP2009226881A (ja) 流体噴射装置
JP201700713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17621659A (zh) 液体喷出头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CN115891431A (zh) 液体喷出头及液体喷出头的制造方法
JP2021062523A (ja) 液体噴射装置、液体噴射装置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JP2020146935A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19130726A (ja)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9107821A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液体吐出ユニット、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