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51265A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51265A
CN117751265A CN202280049627.9A CN202280049627A CN117751265A CN 117751265 A CN117751265 A CN 117751265A CN 202280049627 A CN202280049627 A CN 202280049627A CN 117751265 A CN117751265 A CN 1177512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porator
refrigerator
gas
refrigerating chamber
hot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4962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木达也
和田芳彦
馆野恭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Aqu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Aqu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Aqua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751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512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2Defrosting 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8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using du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Defros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冰箱包括:冷藏室;冷却回路,在其中实施冷却循环,在冷却循环中,冷媒依次流过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并再次返回压缩机;热气旁通管,其直接连接压缩机的出侧与蒸发器的入侧;以及风扇,其用于使冰箱内的气体流动;通过风扇使气体如下循环:从下向上通过蒸发器的气体流入冷藏室,在冷藏室内流动的气体再次返回蒸发器的下侧;用于冷媒流动的蒸发器的热交换管道的入口和出口配设在蒸发器的上侧;实施第一除霜程序,其中进行从压缩机排出的冷媒通过热气旁通管而供给到热交换管道的入口的热气除霜处理,同时还进行将在冷藏室7内流动的气体供给到蒸发器的下侧的气体除霜处理。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箱,尤其涉及一种通过热气状的冷媒来除去附着到蒸发器的霜的冰箱。
背景技术
构成冰箱的冷却回路的一部分的蒸发器会附着有因周围的水蒸气遇冷而形成的霜,存在冷却性能降低的风险。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构成冷却回路的一部分的压缩机的下游设有连接到蒸发器的上游侧的热气旁通管,借助于热气旁通管使高温气体暂时流过蒸发器以使蒸发器变热来进行除霜的热气除霜处理是已知的(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将从压缩机排出的热气状冷媒直接供给到蒸发器的热交换管道的入口来加热蒸发器以进行除霜处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18-54287号公报
然而,在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热气除霜处理中,所供给的热气状的冷媒与热交换管道之间的温度差较大,因此在热交换管道内会发生冷媒的冷凝。蒸发器的热交换管道通常从蒸发器的上侧的入口左右蜿蜒前进而延伸至下侧,再回到上侧以到达出口。由此,冷凝后的冷媒积存在蒸发器的下侧,导致热交换管道的出侧的温度上升变慢,因此存在除霜处理的时间变长的风险。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冰箱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其能够使用热气状的冷媒以较短时间高效地进行蒸发器的除霜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
冷藏室;
冷却回路,在其中实施冷却循环,在冷却循环中,冷媒依次流过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并再次返回所述压缩机;
热气旁通管,其直接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出侧与所述蒸发器的入侧;以及
风扇,其用于使冰箱内的气体流动;
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风扇使气体进行如下循环:通过所述蒸发器的气体从下向上流入所述冷藏室,在所述冷藏室内流过的气体再次返回所述蒸发器的下侧,
用于冷媒流动的所述蒸发器的热交换管道的入口和出口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的上侧,
实施第一除霜程序,其中进行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通过所述热气旁通管而供给到所述热交换管道的入口的热气除霜处理,同时还进行将在所述冷藏室内流动的气体供给到所述蒸发器的下侧的气体除霜处理。
如此,当用热气状的冷媒进行热气除霜处理时,蒸发器的热交换管道温度较低,因此存在冷媒冷凝导致冷媒积存在蒸发器的下侧的风险。然而,根据本发明,通过将在冷藏室内流动的温度上升的气体供给到蒸发器的下侧,可以温暖蒸发器的下侧的区域,抑制冷媒的冷凝,并且抑制冷媒积存在蒸发器的下侧。由此,可以提供能够使用热气状的冷媒以较短时间高效地进行蒸发器的除霜处理的冰箱。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除霜程序开始后,在经过了指定的时间时或者当在所述冷藏室流动的气体的温度达到指定的温度时,实施第二除霜程序,其中停止所述气体除霜处理,并仅进行所述热气除霜处理。
如此,随着使用在冷藏室流动的气体的气体除霜处理继续进行,循环的气体的温度上升,存在冷藏室内的温度上升的风险。根据本发明,在经过了指定的时间时或者当在冷藏室流动的气体的温度达到指定的温度时,停止气体除霜处理,仅进行热气除霜处理。这样,可以抑制冷藏室的温度上升,同时高效地进行蒸发器的除霜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冰箱还包括:
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转换的转换阀,在所述打开状态中,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流向所述热气旁通管侧以实施所述热气除霜处理,在所述关闭状态中,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流向所述冷凝器侧以实施通常动作;
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转换的冷藏室风门,在所述打开状态中,气体从设置有所述蒸发器的冷却流路流向所述冷藏室,在所述关闭状态中,气体不从所述冷却流路流向所述冷藏室;以及
控制部,其用于控制所述压缩机、所述风扇、所述转换阀和所述冷藏室风门;
所述控制部以如下方式开始所述第一除霜程序:在所述压缩机接通的状态下打开所述转换阀,同时还在所述风扇接通的状态下打开所述冷藏室风门,在经过了预定时间时或者在所述冷藏室流动的气体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通过至少关闭所述冷藏室风门来从所述第一除霜程序转换为所述第二除霜程序。
如此,通过控制部控制压缩机、风扇、转换阀和冷藏室风门,可以可靠地进行第一除霜程序和第二除霜程序。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部基于根据定时器的计时数据或者设置在所述冷藏室内的温度传感器的测量数据来进行从所述第一除霜程序到所述第二除霜程序的转换。
如此,基于定时器或者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可以在准确的时机进行从第一除霜程序到第二除霜程序的转换。
进一步地,所述冰箱还包括冷冻室以及能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转换的冷冻室风门,在所述打开状态中,气体从所述冷却流路流向所述冷冻室,在所述关闭状态中,气体不从所述冷却流路流向所述冷冻室;所述控制部在实施所述第一除霜程序和所述第二除霜程序期间将所述冷冻室风门维持在关闭状态。
如此,通过将冷冻室风门维持在关闭状态,可以在实施第一除霜程序或第二除霜程序的同时可靠地抑制冷冻室的温度上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冰箱能够使用热气状的冷媒以较短时间高效地进行蒸发器的除霜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冰箱的侧面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冰箱的冷却回路的构成框图。
图3是本发明冰箱中的蒸发器附近的配管的图。
图4是本发明冰箱的与除霜相关联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5A是进行热气除霜处理和气体除霜处理时的控制时序图。
图5B是仅进行热气除霜处理时的控制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冰箱10。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原则上,对同一部件使用同一标号,省略重复的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的各方向进行说明,但所谓左右是从前方观察冰箱10的情况下的左右。
图1是本发明冰箱1的侧面剖视图。首先参考图1来说明本发明冰箱1的概况。
冰箱1具有外壳2,在载置在水平地面上的状态下,外壳2的前方部分包括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的上门3和下门4。外壳2的内部(后文称为“冰箱内”)设置有冷冻室6和冷藏室7。外壳2的内表面与冷冻室6、冷藏室7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隔热材料。
<冷却流路>
如图1所示,在冷冻室6和冷藏室7的后方设有冷却流路10,其由分别被间隔板11A、11B间隔开的下侧冷却流路10A和上侧冷却流路10B构成。冷却流路10(确切地说是下侧冷却流路10A)设置有蒸发器(evaporator)24。蒸发器24如后文描述,构成冰箱1的冷却回路20的一部分。冷却流路10内的蒸发器24的上方设置有风扇12。可以通过风扇12使冰箱内的气体流动起来,通过蒸发器24而被冷却的气体可以从冷却流路10供给到冷冻室6或冷藏室7。
下侧间隔板11A的上侧的开口设置有冷冻室风门13。在冷冻室风门13的打开状态下,通过蒸发器24的气体从冷却流路10(下侧冷却流路10A)流向冷冻室6。另一方面,在冷冻室风门13的关闭状态下,使得通过蒸发器24的气体不从冷却流路10(下侧冷却流路10A)流向冷冻室6。如图1所示,所述冷冻室风门13处于关闭状态。
在冷冻室风门13打开的情况下,驱动风扇12,使得从冷却流路10(下侧冷却流路10A)流入冷冻室6的气体在冷冻室6内循环,并从下侧间隔板11A的下侧的开口返回冷却流路 10(下侧冷却流路10A)。这样,气体再次通过蒸发器24而被冷却,以反复进行同样的流动循环。这样,可以对冷冻室6的贮藏物进行冷却。
然而,不限于使用冷冻室风门13来转换气体是否流入冷冻室6的情况。例如,也可以使用覆盖风扇12的外侧的可动式风扇盖。可以使得:在风扇盖打开的情况下,从风扇12排出的气体流入冷冻室6,在风扇盖为闭的情况下,从风扇12排出的气体不流入冷冻室6。
进一步地,下侧冷却流路10A和上侧冷却流路10B之间设置有冷藏室风门14。在冷藏室风门14的打开状态下,通过蒸发器24的气体从下侧冷却流路10A流向上侧冷却流路10B。进一步地,流入上侧冷却流路10B的气体通过设在多个高度位置上的各个开口从冷却流路10(上侧冷却流路10B)流入冷藏室7。另一方面,在冷藏室风门14的关闭状态下,使得通过蒸发器24的气体不从下侧冷却流路10A流向上侧冷却流路10B。如图1中,所述冷藏室风门14处于打开状态,并且以点线的箭头展示了此时的气体流动。
驱动风扇12,在冷藏室风门14打开的情况下,从冷却流路10(上侧冷却流路10B)流入冷藏室7的气体在冷藏室7内循环,并流入在冷藏室7的下侧开口的返回流路15的入口15A。在通过蒸发器24的气体在冷藏室7内循环期间,可以冷却冷冻室6的贮藏物。
<返回流路>
返回流路15设置为,使得在冷藏室7循环的气体不在冷冻室6内流动,而是流入冷却流路10(下侧冷却流路10A)的下侧。返回流路15被设置成与冷却流路10间隔开。从冷却流路10(上侧冷却流路10B)流入冷藏室7并在冷藏室7内循环的气体从入口15A流入返回流路15。然后,流入的气体在返回流路15内流动,并从下侧的出口15B流入冷却流路10(下侧冷却流路10A)的下侧。也就是说,气体流入设置在冷却流路10(下侧冷却流路10A)内的蒸发器24的下侧。这样,气体再次通过蒸发器24而被冷却,以反复进行同样的流动循环。这样,可以对冷藏室7的贮藏物进行冷却。
在外壳2的后方下部,设置有机械室40,其中设置有压缩机21、冷凝器22、蒸发皿(未示出)等。
<冷却回路>
图2是本发明冰箱1的冷却回路20的构成的框图。接下来参考图2来说明冷却回路20的概况。
冷却回路20包括压缩机(compressor)21、冷凝器(condenser)22、毛细管23和蒸发器24。冷却回路20的各构成要素之间用如后所述的配管按上述顺序流体连接,并形成使冷媒在冷却回路20内循环的第一冷媒流路。图2中记载的箭头示出了冷媒的流动方向。
压缩机21对气体状态的冷媒进行压缩,使之成为高温高压的状态。压缩后的冷媒通过配管25送往冷凝器22。配管25设有如后所述的转换阀(三通阀)31,将配管25分割成配管25a和配管25b。压缩机21包括逆变器,可以通过改变旋转速度来调整压缩机单位时间排出的冷媒的量,从而控制冷却回路20的冷却能力。冷凝器22释放被压缩机21压缩的冷 媒的热量,对冷媒进行冷凝。冷凝后的冷媒通过配管26送往毛细管23。
毛细管23降低被冷凝器22冷凝的冷媒的压力以使之膨张,由此降低温度。膨张后的冷媒通过配管27而送往蒸发器24的热交换管道24A。在用翅片促进热交换的热交换管道24A中,被毛细管23减压的冷媒蒸发并吸热。蒸发后变为气体状态的冷媒通过吸管28而送往压缩机21,并再度被压缩。冷却回路20这样运行。根据本实施例,毛细管23通过配管26和配管27而连接到冷凝器22和蒸发器24,但是配管26、27也可以包括在毛细管23中。
用于冷媒从蒸发器24向压缩机21的流动的吸管28与至少部分的毛细管23接近地设置,使得能够与毛细管23之间进行热交换。图2中的点线所包围的区域29表示该热交换部的概况。
蒸发器24在与在冰箱1内流动的气体进行热交换时可能会被气体中所含的水蒸气上霜。于是,为了进行蒸发器24的除霜,在本实施例的冰箱1中进行如后所述的热气除霜处理和气体除霜处理。在热气除霜处理中,使用被压缩机21压缩的热气状的冷媒。为此,冷却回路20包括热气旁通管30,其连接到连接压缩机21的下游与冷凝器22的上游的配管25。该连接部设有转换阀(三通阀)31,转换阀(三通阀)31可以改变通过配管25a从压缩机21输送的冷媒,使之流向冷凝器22(也就是配管25b)或热气旁通管30中的任一方。这样,可以控制冷媒是流向冷凝器22以冷却蒸发器24,还是流向热气旁通管30以对蒸发器24进行除霜。热气旁通管30连接到连接毛细管23的下游与蒸发器24的上游的配管。
不同于上述冷却流路中使冷媒流过压缩机21-配管25-冷凝器22-配管26-毛细管23-配管27-蒸发器24的路径的第一冷媒流路,热气旁通管30构成使冷媒流过压缩机21-配管25-热气旁通管30-配管27-蒸发器24的路径的第二冷媒流路。根据本实施例,热气旁通管30的上游侧端部连接到配管25,然而不限于该构造。例如,热气旁通管30的上游侧端部也可以连接到连接冷凝器22的下游与毛细管23的上游的配管26。
转换阀(三通阀)31由控制部100(参考图4)来控制开闭。控制部100控制转换阀(三通阀)31,使得通过配管25a从压缩机21排出的冷媒在通常动作时流向冷凝器22(也就是配管25b),并且在后述的热气除霜处理时流向热气旁通管30。
在本说明书中,将冰箱1通常动作的状态(即动作以便冷却冰箱内部或者以便维持冰箱内温度的状态)称为“通常动作”。此外,将冰箱1动作以便对蒸发器24进行除霜的状态(即如下状态:打开转换阀(三通阀)31,使得冷媒从转换阀(三通阀)31流向热气旁通管30,并且冰箱动作使得热气流向蒸发器24)称为“热气除霜处理”。
<蒸发器附近的配管>
图3是本发明冰箱1中的蒸发器24附近的配管的图。如图3所示,毛细管23通过配管27连接到蒸发器24的热交换管道24A的入口24A1。蒸发器24的热交换管道24A的出口24A2连接到吸管28。蒸发器24的热交换管道24A的入口24A1、出口24A2都设置在蒸发器24的上侧。
此外,配管27在比与蒸发器24的连接部更上游侧的地方与热气旁通管30连接。在图3中,贯通部32图示在配管27(或者毛细管23)和热气旁通管30的上游。配管27(或者毛细管23)和热气旁通管30被设置成通过贯通部32而连通外壳2的下侧的区域。
热气旁通管30在冰箱1通常动作时不使用。然而,在该通常动作时,在从冷凝器22到蒸发器24的冷却流路中,冷媒的至少一部分变为液体状态,从毛细管23流向蒸发器24的液态冷媒有可能以与冷媒的通常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流入热气旁通管30。
在冷却回路20内注入指定量的冷媒,使得满足指定的冷却性能。由此,当冷媒逆流向热气旁通管30时,能在冷却回路20通常动作时起效的冷媒减少,可能无法满足指定的冷却性能。此外,由于冷却性能降低,为了冷却蒸发器24的冷却回路20的动作比例增加(比如从压缩机21的冷媒排出量增加等等),因此消耗的电力量可能会增加。
于是,本实施例的冰箱1的热气旁通管30(如图3所示)具有连接部30a,其被构造成从垂直方向(上下方向)的上侧连接热气旁通管30与配管27(或者毛细管23)(后文酌情称为第一配管)。点A表示热气旁通管30与第一配管27的结合点。流向作为毛细管23的下游的第一配管27的冷媒由于基本上以液体状态流动,因此容易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垂直方向的下方流去。由此,由于如本实施例的热气旁通管30的连接部30a这样的从垂直方向上方的配管结合,可以抑制冷媒流向热气旁通管30。
此外,如图3所示,热气旁通管30也可以设有冷媒逆流防止部30b。该冷媒逆流防止部30b置于热气旁通管30的一部分中,该部分的上游侧相对于下游侧大致垂直地立起,这样,热气旁通管30的上游侧相对于下游侧在垂直方向上位于上侧,在该部位的更上游侧,形成为向垂直方向下侧下降。
由于设为这样的在垂直方向上位置先上升然后下降并且下侧打开的大致U字形状,因此即使液态冷媒流入热气旁通管30,冷媒也难以越过处于冷媒逆流防止部30b的下游侧的立起的部位而进一步流入热气旁通管30的上游侧。由此可以抑制冷媒流入比该冷媒逆流防止部30b更上游侧,并且可以将流入热气旁通管30的冷媒量压制到一定量以下。此外,代替冷媒逆流防止部30b,也可以在用于与热气旁通管30的连接部30a相接的配管30c处设置逆止阀,可以抑制冷媒流入上游侧。
这样,可以抑制冷却回路20的冷却性能降低,并且可以抑制消耗电力量的增加。此外,也可以在考虑到冷媒的减少量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考虑到从上述点A到冷媒逆流防止部30b的容积部分冷媒可能减少的情况下)设计填充在冷却回路20中的冷媒的总量以及冷却控制。
该冷媒逆流防止部30b处于外壳2的下侧后方,且设置在通过发泡隔热材料等与外部空气进行隔热的部位。然而,蒸发器24附近的配管不限于上述情况,只要至少蒸发器24的热交换管道24A的入口24A1和出口24A2设置在蒸发器24的上侧并且热气旁通管30连通到热交换管道24A的入口24A1,就也可设想其他任何配管设置。
<热气除霜处理>
如上所述,离开压缩机21的热气状的冷媒通过热气旁通管31而供给到蒸发器24的热交换管道24A的入口24A1,从而可以进行蒸发器24的热气除霜处理。通过热气状的冷媒在热交换管道24A内流动,对热交换管道24A进行加热,也通过热传导对翅片进行加热。这样就融化了附着到蒸发器24的霜,并且融化得到的液体落下。落下的液体由设置在蒸发器24的下侧的承接皿承接,通过引流管而流入机械室40内的蒸发皿。流入蒸发皿的液体蒸发到大气中。
如图3所示,蒸发器24的热交换管道24A从位于蒸发器24的上侧的入口24A1左右蜿蜒前进而延伸至下侧,从最低点再次左右蜿蜒而返回上侧,到达位于蒸发器24的上侧的出口24A2。在图3中,以省略的方式示出热交换管道24AA蜿蜒着返回上侧。也就是说,热交换管道24A的入口24A1和出口24A2都位于蒸发器24的上侧。
在仅进行热气除霜处理的情况下,由于热气状的冷媒与蒸发器24热交换管道24A之间的温度差较大,因此冷媒在热交换管道24A内冷凝,并且冷凝后的冷媒积存在蒸发器24的下侧。由此,热交换管道24A的出侧的温度上升变慢,因此存在除霜处理的时间变长的风险。因此,在本实施例的冰箱1中,使得除了热气除霜处理之外,还进行如下所述的气体除霜处理。
<气体除霜处理>
如上所述,在冷藏室风门14打开的情况下,驱动风扇12,使得通过设置在冷却流路10(下侧冷却流路10A)内的蒸发器24的气体从冷却流路10(上侧冷却流路10B)流入冷藏室7,在冷藏室7内循环之后,通过返回流路15而返回设置在冷却流路10(下侧冷却流路10A)内的蒸发器24的下侧。此时,由于在冷藏室7内循环的气体从冷藏室内的贮藏物等吸收了热量,因此在这些气体流入返回流路15时,气体的温度上升。该温度上升的气体再次通过蒸发器24时,可以使蒸发器24变暖。
特别地,由于温度上升的气体通过了热交换管道24A的下侧的区域,因此可以有效地抑制下侧的气体冷凝而积存的问题。这样,能够在包括热交换管道24A的出口24A2侧在内的整个蒸发器24中进行有效的除霜。
<用于除霜处理的控制系统>
图4是示出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冰箱1的除霜相关联的控制系统100的框图。接下来参考图4来说明用于进行如上所述的除霜处理的控制系统100。控制系统100构成冰箱1的控制系统的一部分。控制系统100可以从设置在冷藏室50中的温度传感器50(参考图1)接收测量数据(信号)。此外,控制系统100可以从定时器51接收计时数据(信号)。进一步地,控制系统100可以向压缩机21、风扇12、冷冻室风门13、冷藏室风门14和转换阀(三通阀)31传送控制信号。
<进行热气除霜处理和气体除霜处理时的控制>
图5A是进行热气除霜处理和气体除霜处理时的控制时序图。在本实施例的冰箱1中,通过控制系统100进行第一除霜程序,其中进行热气除霜处理和气体除霜处理;并且进行第二除霜程序,其中停止气体除霜处理,并且仅热气除霜处理继续进行。
在通常动作中,根据冰箱内的温度状况相对应地进行对压缩机21和风扇12的通断和对冷冻室风门13、冷藏室风门14的开闭的控制。在冷却冷冻室6的情况下,在压缩机21和风扇12接通的状态下,通过打开冷冻室风门13,可以将通过蒸发器24的气体供给到冷冻室6内以对其进行冷却。在冷却冷藏室7的情况下,在压缩机21和风扇12接通的状态下,通过打开冷藏室风门14,可以将通过蒸发器24的气体供给到冷藏室7内以对其进行冷却。在压缩机21和风扇12接通的状态下,通过打开冷冻室风门13和冷藏室风门14,可以将通过蒸发器24的气体供给到冷冻室6和冷藏室7内以对这两个室进行冷却。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在通常动作中,保持转换阀(三通阀)31处于关闭状态。
在进行除霜的情况下,首先进行第一除霜程序,其中进行热气除霜处理和气体除霜处理二者。具体而言,通过在压缩机21接通的状态下打开转换阀(三通阀)31、或者在打开转换阀(三通阀)31后接通压缩机21,进行通过热气旁通管31将热气状的冷媒供给到蒸发器24的热气除霜处理。
与此同时,进行气体除霜处理,其中,在风扇12接通的状态下打开冷藏室风门14,将气体从冷却流路10供给到冷藏室7,并将在冷藏室7内循环而温度上升的气体供给到蒸发器24的下侧。这样,进行热气除霜处理和气体除霜处理二者的第一除霜程序开始进行。此时,冷冻室风门13一直关闭,可以防止温度上升的气体流入冷冻室6。
随着气体除霜处理继续进行,在冷藏室7内循环的气体的温度逐渐上升,因此冷藏室7内的温度可能升得过高。因此,在第一除霜程序开始后经过一定的时间后,进行第二除霜程序,其中停止气体除霜处理,并且仅热气除霜处理继续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冷冻室风门13也一直关闭,可以防止温度上升的气体流入冷冻室6。
如果是使用覆盖风扇12外侧的可动式风扇盖的情况,在第一除霜程序和第二除霜程序中,风扇盖一直处于关闭状态,从而可以防止温度上升的气体流入冷冻室6。
从第一除霜程序转换为第二除霜程序的时机例如使用根据定时器51的计时数据,在经过了预定的时间后,可以进行切断风扇12并关闭冷藏室风门14以停止气体除霜处理的控制处理。此外,也可以在由设置在冷藏室7内的温度传感器50测得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进行关断风扇12并关闭冷藏室风门14以停止气体除霜处理的控制处理。
进一步地,可以使用定时器51和温度传感器50二者的消息来决定从第一除霜程序转换为第二除霜程序的时机。如果在第二除霜程序中,在包括冷冻室6、冷藏室7以外的气体也可以流入的贮藏室的情况下,也可以关闭冷藏室风门14,但是继续驱动风扇12。
在仅进行热气除霜处理的第二除霜程序开始后,基于根据定时器51的计时消息,可以在经过了预定时间点时结束第二除霜程序。具体而言,关闭处于打开状态的转换阀(三通阀) 31,并停止热气除霜处理,冷却回路20返回通常动作的模式。通过上述第一和第二除霜程序,可以防止冷藏室7内的温度过度上升,同时可以有效地对蒸发器24进行除霜。
在冷却回路20返回通常动作的模式并且蒸发器24再次被冷却的时间点,通过关断风扇12并且打开冷冻室风门13或冷藏室风门14,可以进行冷冻室6或冷藏室7的冷却。
在图1中,温度传感器50设置在冷藏室7的上侧,然而不限于此,温度传感器50可以设置在冷藏室7内的任何位置。此外,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冷却流路10内,可以基于根据该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数据来决定从第一除霜程序转换为第二除霜程序的时机。
图5B是仅进行热气除霜处理时的控制时序图。作为参考,以往进行的仅进行热气除霜处理时的控制如下。通过在压缩机21接通的状态下打开转换阀(三通阀)31、或者打开转换阀(三通阀)31后接通压缩机21,开始热气除霜处理。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关闭转换阀(三通阀)31以结束热气除霜处理。
在上述实施例中,冷藏室7在蒸发器24的上侧,在冷藏室7内流动的气体通过返回流路15而返回到蒸发器24的下侧,然而不限于此。例如,在冷藏室7在图1的设置冷冻室6的位置的情况下,在冷藏室7内流动的气体可以就那样流入蒸发器24的下侧。
在上述实施例中,示出了使用三通阀作为转换阀31的情况,然而不限于此。例如,在分岔处安装T字管,并且在分岔侧(热气旁通管30侧)设置开闭阀,这样也可以实现与三通阀同样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开闭阀起到作为转换阀31的功能。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冰箱包括:冷藏室7;冷却回路20,在其中实施冷却循环,在冷却循环中,冷媒依次流过压缩机21、冷凝器22、蒸发器24并再次返回压缩机21;热气旁通管30,其直接连接压缩机21的出侧与蒸发器24的入侧;以及风扇12,其用于使冰箱内的气体流动;通过风扇12使气体如下循环:从下向上通过蒸发器24的气体流入冷藏室7,在冷藏室7内流动的气体再次返回蒸发器24的下侧;用于冷媒流动的蒸发器24的热交换管道24A的入口24A1和出口24A2设置在蒸发器24的上侧;实施第一除霜程序,其中进行从压缩机21排出的冷媒通过热气旁通管30而供给到热交换管道24A的入口24A1的热气除霜处理,同时还进行将在冷藏室7内流动的气体供给到蒸发器24的下侧的气体除霜处理。
在仅进行热气除霜处理时,存在冷媒冷凝后积存在蒸发器的下侧的风险,但是在气体除霜处理中,通过将在冷藏室7内流动的温度上升的气体供给到蒸发器24的下侧,可以温暖蒸发器24的下侧的区域,抑制冷媒的冷凝,并且抑制冷媒积存在蒸发器24的下侧。由此,可以提供能够使用热气状的冷媒以较短时间高效地进行蒸发器的除霜处理的冰箱。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冰箱1在第一除霜程序开始后,在经过了预定时间时或者当在冷藏室7流动的气体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实施第二除霜程序,其中停止气体除霜处理,并仅进行热气除霜处理。
随着使用在冷藏室7流动的气体除霜处理继续进行,循环的气体的温度上升,存在冷藏室7内的温度上升的风险。然而,在经过了预定时间时或者当在冷藏室7流动的气体的温度 达到预定温度时,停止气体除霜处理,仅进行热气除霜处理。这样,可以抑制冷藏室7的温度上升,同时高效地进行蒸发器24的除霜处理。
本实施例的冰箱1还包括: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转换的转换阀31,在打开状态中,从压缩机21排出的冷媒流向热气旁通管30侧以实施热气除霜处理,在关闭状态中,从压缩机21排出的冷媒流向冷凝器22侧以实施通常动作;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转换的冷藏室风门14,在打开状态中,气体从设置有蒸发器24的冷却流路10流向冷藏室7,在关闭状态中,气体不从冷却流路10流向冷藏室7;以及控制部100,其用于控制压缩机21、风扇12、转换阀31和冷藏室风门14;控制部100以如下方式开始第一除霜程序:在压缩机21接通的状态下打开转换阀31,同时还在风扇12接通的状态下打开冷藏室风门14,在经过了预定时间时或者在冷藏室7流动的气体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通过至少关闭冷藏室风门14来从第一除霜程序转换为第二除霜程序。
这样,通过控制部100控制压缩机21、风扇12、转换阀31和冷藏室风门14,可以可靠地进行第一除霜程序和第二除霜程序。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冰箱1中,控制部100基于根据定时器51的计时数据或者设置在冷藏室7内的温度传感器50的测量数据来进行从第一除霜程序到第二除霜程序的转换,因此可以在准确的时机进行从第一除霜程序到第二除霜程序的转换。
此外,本实施例的冰箱1还包括:冷冻室6;以及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转换的冷冻室风门13,在打开状态中,气体从冷却流路10流向冷冻室6,在关闭状态中,气体不从冷却流路10流向冷冻室6;控制部100在实施第一除霜程序和第二除霜程序期间将冷冻室风门13维持在关闭状态。
如此,可以在实施第一除霜程序和第二除霜程序的同时可靠地抑制冷冻室6的温度上升。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 一种冰箱,其包括:
    冷藏室;
    冷却回路,在其中实施冷却循环,在冷却循环中,冷媒依次流过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并再次返回所述压缩机;
    热气旁通管,其直接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出侧与所述蒸发器的入侧;以及
    风扇,其用于使冰箱内的气体流动;
    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风扇使气体进行如下循环:通过所述蒸发器的气体从下向上流入所述冷藏室,在所述冷藏室内流过的气体再次返回所述蒸发器的下侧,
    用于冷媒流动的所述蒸发器的热交换管道的入口和出口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的上侧,
    实施第一除霜程序,其中进行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通过所述热气旁通管而供给到所述热交换管道的入口的热气除霜处理,同时还进行将在所述冷藏室内流动的气体供给到所述蒸发器的下侧的气体除霜处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除霜程序开始后,在经过了预定时间时或者当在所述冷藏室流动的气体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实施第二除霜程序,其中停止所述气体除霜处理,并仅进行所述热气除霜处理。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还包括:
    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转换的转换阀,在所述打开状态中,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流向所述热气旁通管侧以实施所述热气除霜处理,在所述关闭状态中,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流向所述冷凝器侧以实施通常动作;
    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转换的冷藏室风门,在所述打开状态中,气体从设置有所述蒸发器的冷却流路流向所述冷藏室,在所述关闭状态中,气体不从所述冷却流路流向所述冷藏室;以及
    控制部,其用于控制所述压缩机、所述风扇、所述转换阀和所述冷藏室风门;
    所述控制部以如下方式开始所述第一除霜程序:在所述压缩机接通的状态下打开所述转换阀,同时还在所述风扇接通的状态下打开所述冷藏室风门,在经过了预定时间时或者在所述冷藏室流动的气体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通过至少关闭所述冷藏室风门来从所述第一除霜程序转换为所述第二除霜程序。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基于根据定时器的计时数据或者设置在所述冷藏室内的温度传感器的测量数据来进行从所述第一除霜程序到所述第二除霜程序的转换。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还包括冷冻室以及能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转换的冷冻室风门,在所述打开状态中,气体从所述冷却流路流向所 述冷冻室,在所述关闭状态中,气体不从所述冷却流路流向所述冷冻室;所述控制部在实施所述第一除霜程序和所述第二除霜程序期间将所述冷冻室风门维持在关闭状态。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气旁通管设有冷媒逆流防止部,冷媒逆流防止部设置于热气旁通管的一部分中,且呈先上升然后下降并且下侧打开的U字形状。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逆流防止部位于所述冰箱的外壳的下侧后方,且设置在通过发泡隔热材料等与外部空气进行隔热的部位。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道从位于蒸发器的上侧的入口左右蜿蜒前进而延伸至下侧,从最低点再次左右蜿蜒而返回上侧,到达位于蒸发器的上侧的出口。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回路还包括毛细管,所述毛细管通过配管连接到蒸发器的热交换管道的入口,所述配管和热气旁通管的上游设有贯通部,所述配管和热气旁通管通过贯通部而连通冰箱的外壳下侧的区域。
  10.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路设置在所述冷冻室和冷藏室的后方,且包括分别被下侧、上侧间隔板间隔开的下侧冷却流路和上侧冷却流路,在冷冻室风门打开的情况下,驱动风扇,使得从下侧冷却流路流入冷冻室的气体在冷冻室内循环,并从下侧间隔板的下侧的开口返回冷却流路。
CN202280049627.9A 2021-07-15 2022-07-05 冰箱 Pending CN11775126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17356A JP2023013290A (ja) 2021-07-15 2021-07-15 冷蔵庫
JP2021-117356 2021-07-15
PCT/CN2022/103925 WO2023284589A1 (zh) 2021-07-15 2022-07-05 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51265A true CN117751265A (zh) 2024-03-22

Family

ID=84919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49627.9A Pending CN117751265A (zh) 2021-07-15 2022-07-05 冰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013290A (zh)
CN (1) CN117751265A (zh)
WO (1) WO202328458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7361A (zh) * 2002-08-19 2004-02-25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冰箱除湿装置
CN100359271C (zh) * 2003-05-20 2008-01-02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冰箱的除霜装置及其除霜方法
CN100552341C (zh) * 2005-06-30 2009-10-21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冰箱的除霜装置
CN206113475U (zh) * 2016-09-22 2017-04-19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冷冰箱的除霜系统和风冷冰箱
JP6498260B2 (ja) * 2017-11-29 2019-04-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13290A (ja) 2023-01-26
WO2023284589A1 (zh) 2023-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86259B2 (en) Refrigerator
KR100381684B1 (ko) 냉장실과 냉동실 각각에 설치된 냉각기를 가지는 냉장고
EP0119024A2 (en) Refrigerator cooling and freezing system
EP2829829B1 (en) Refrigerator
JP5178771B2 (ja) 冷凍冷蔵庫
KR20030029882A (ko) 히트 펌프 장치
AU5997599A (en) Two-refrigerant refrigerating device
US20220170675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efrigerator
JPH0835757A (ja) 冷蔵庫
US20220236001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efrigerator
US20220235976A1 (en) Refrigerator
KR101330936B1 (ko) 냉장고
JP5031045B2 (ja) 冷凍冷蔵庫
CN117751265A (zh) 冰箱
CN215638186U (zh) 用于冰箱的制冷系统及冰箱
JP2012117775A (ja) 冷凍・冷蔵機器の負荷側装置
JP5534789B2 (ja) 冷却装置
US20220235977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efrigerator
JP4103384B2 (ja) 冷蔵庫
JP6991346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10131951B (zh) 冰箱
CN111947377A (zh) 多元化制冷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KR101677635B1 (ko) 냉장고의 제상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제상방법
JP3036519B2 (ja) 冷凍装置
WO2022145130A1 (ja) 冷蔵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