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50738A - 一种电源装置安全报警反馈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源装置安全报警反馈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50738A
CN117750738A CN202410182223.8A CN202410182223A CN117750738A CN 117750738 A CN117750738 A CN 117750738A CN 202410182223 A CN202410182223 A CN 202410182223A CN 117750738 A CN117750738 A CN 1177507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power supply
supply device
tim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8222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750738B (zh
Inventor
杨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Boshun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Boshun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Boshun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Boshun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8222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507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77507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507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7507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507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源装置安全报警反馈控制方法,涉及电源装置的报警警告技术领域,在电源装置内的第一检测温度大于温度阈值时,驱动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以报警反馈模式运行,在报警反馈模式的第一阶段驱动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以相同的第一转向及其最大转速运行,之后再驱动第二风扇以相反的第二转向运转,由第二风扇将外部气流向其电源装置的内部输送,以此提升电源装置内部的气流扰动,再对当前电源装置的第二检测温度与温度阈值进行二次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驱动报警装置对当前电源装置的温度进行报警提示,进而在对电源装置的内部进行有效散热之后再评估温度对电源装置的影响并进行及时报警提示,保证电源装置的温度安全防护性能及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源装置安全报警反馈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源装置的报警警告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装置安全报警反馈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源装置的安全报警监控方法是确保电源系统运行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现有的电源装置安全报警监控通常是对如下参数或工况进行检测:
电压监测:监测电源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电压。如果电压超出设定范围,系统应该能够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或者停止供电。
电流监测:监测电源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电流。异常的电流值可能意味着系统存在故障或者负载异常,需要及时发出警报并进行处理。
温度监测:监测电源装置的工作温度。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电源系统过载或者损坏,因此需要设立温度报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短路和过载保护:电源装置应该具备短路和过载保护功能,一旦检测到系统中存在短路或者过载,应立即断开电源并发出警报,以防止进一步损坏设备或者危及安全。
电池状态监测:对于包含电池的电源系统,需要监测电池的充电状态、容量和健康状况。低电量或者电池故障可能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因此需要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更换电池或者充电。
远程监控和管理:采用远程监控和管理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电源系统的运行状态,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通过远程监控,可以随时随地对电源装置进行控制和管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因此电源装置的安全报警监控方法涵盖了电压、电流、温度、短路和过载保护、电池状态监测以及远程监控等多个方面,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确保电源系统的安全运行。但现有对于电源装置在其工作温度超出预设或温度上升过快时,仅通过单一风扇的运转也无法有效对电源装置进行有效地风冷散热,并且未能及时对当前电源装置内部的准确温度情况进行有效反馈报警,降低对电源装置的安全监控性能,也影响电源装置的工作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电源装置安全报警反馈控制方法,通过对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运行状态的调整对当前电源装置内部的温度情况进行有效报警反馈。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源装置安全报警反馈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电源装置内部的当前温度参数为第一检测温度,判断所述第一检测温度是否大于温度阈值,若是,则驱动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以报警反馈模式运行,否则,维持所述第一风扇的转速和所述第二风扇的转速不变;
其中,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电源装置的腔体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上,所述第一风扇的轴线和所述第二风扇的轴线沿同一直线设置且所述第一风扇的旋向与所述第二风扇的旋向相同;
所述报警反馈模式包括:
S1:驱动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均沿第一转向以其最大转速运行第一时间;
S2:在驱动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均沿第一转向以其最大转速运行第一时间之后,驱动所述第一风扇继续沿所述第一转向以所述最大转速运行第二时间,且驱动所述第二风扇继续沿第二转向以所述最小转速运行所述第二时间,所述第一转向与所述第二转向相反;
S3:在驱动所述第一风扇继续沿所述第一转向以所述最大转速运行第二时间且驱动所述第二风扇继续沿所述第二转向以所述最小转速运行所述第二时间之后,获取所述电源装置内部的当前温度参数为第二检测温度,判断所述第二检测温度是否大于所述温度阈值,若是,则驱动报警装置工作,否则,则驱动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均沿所述第一转向以其最小转速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反馈模式还包括:
S4:若所述第二检测温度大于所述温度阈值,则驱动所述第二风扇沿所述第二转向以其最大转速运行第三时间,并驱动所述第一风扇停止运转且维持停止运转的时间为所述第三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反馈模式还包括:
S5:在驱动所述第二风扇沿所述第二转向以其最大转速运行第三时间并驱动所述第一风扇停止运转且维持停止运转的时间为所述第三时间之后,驱动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均沿所述第一转向以其最大转速运行第四时间之后,再驱动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均沿所述第一转向以最小转速持续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扇以所述第一转向运转时,可驱动所述电源装置外部的气流进入至所述电源装置的腔体内;所述第二风扇以所述第一转向运转时,可驱动所述电源装置的腔体内的气流进入至所述电源装置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风扇以所述第二转向运转时,可驱动所述电源装置外部的气流进入至所述电源装置的腔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装置为蜂鸣器或警示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扇的最大转速与所述第二风扇的最大转速相同,所述第一风扇的最小转速与所述第二风扇的最小转速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时间大于所述第三时间,所述第三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时间,所述第四时间等于所述第二时间。
本申请实施例具备如下有益效果:在电源装置内的第一检测温度大于温度阈值时,驱动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以报警反馈模式运行,在报警反馈模式的第一阶段驱动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以相同的第一转向及其最大转速运行,之后再驱动第二风扇以相反的第二转向运转,由第二风扇将外部气流向其电源装置的内部输送,以此提升电源装置内部的气流扰动,将用于散热的气流充分在电源装置内部进行混合扰动之后,再对当前电源装置的第二检测温度与温度阈值进行二次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驱动报警装置对当前电源装置的温度进行报警提示,进而在对电源装置的内部进行有效散热之后再评估温度对电源装置的影响并进行及时报警提示,保证电源装置的温度安全防护性能及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装置安全报警反馈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源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第一风扇;12:第二风扇;21:腔体;22:电路板;23:报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为进一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此进行详细的说明。虽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述实施例或附图所示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需创造性的劳动在方法中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在逻辑上不存在必要因果关系的步骤中,这些步骤的执行顺序不限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执行顺序。
参考图1-2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源装置安全报警反馈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电源装置内部的当前温度参数为第一检测温度,判断第一检测温度是否大于温度阈值,若是,则驱动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以报警反馈模式运行,否则,维持第一风扇11的转速和第二风扇12的转速不变。
电源装置内部的当前温度参数由设置在电源装置内的温度传感器进行检测并获取。
其中,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分别相对设置在电源装置的腔体21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上,电源装置的腔体21内形成用于放置电气元件或发热器件的容纳空间,其中,电气元件或发热器件搭载于电路板22上。
第一风扇11的轴线和第二风扇12的轴线沿同一直线设置且第一风扇11的旋向与第二风扇12的旋向相同,由此通过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的驱动作用实现对电源装置的腔体21的两侧共同输送气流。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的轴线均沿同一直线设置,可实现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在同一直线方向上的气流引导输送,形成串行风道。
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的旋向是指沿第一风扇11或第二风扇12的轴线方向上,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的旋向相同,其中,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均为轴流风扇,因此,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均具有沿其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进风面和出风面,在第一风扇11的旋向和第二风扇12的旋向相同时,其第一风扇11的进风面与第二风扇12的进风面均位于其轴线方向上的同一侧,而第一风扇11的出风面与第二风扇12的出风面均位于其轴线方向上的另一侧。
判断第一检测温度是否大于温度阈值,若是,则驱动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以报警反馈模式运行,否则,维持第一风扇11的转速和第二风扇12的转速不变,即保持当前转速继续驱动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运转,其中当前转速为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的最小转速运转,并在此判断结果下,维持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以最小转速继续进行运转。
其中,温度阈值为预设存储于控制器的储存器中,用于判断电源装置内的当前温度值是否过高,以采取相应的报警反馈及控制动作。
若第一检测温度大于温度阈值,则驱动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以报警反馈模式运行。报警反馈模式包括如下步骤并按照如下步骤顺序执行。
S1:驱动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均沿第一转向以其最大转速运行第一时间。将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的转速提升至其最大转速运行,并驱动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以第一转向转动,实现对气流沿同一方向进行引导输送。
因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分别设置在电源装置的腔体21的相对壁面上,因此在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以相同的第一旋向进行转动时,第一风扇11以第一转向运转时,可驱动电源装置外部的气流进入至电源装置的腔体21内,第二风扇12以第一转向运转时,可驱动电源装置的腔体21内的气流进入至电源装置的外部。
由此形成串行的风道以带动气流在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的驱动下进行串行输送,进而以最大转速可高效实现对气流的引导,并将腔体21内的发热部件或电气元件的表面热量进行引导输送,形成串行气流进行高效引导输送。
S2:在驱动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均沿第一转向以其最大转速运行第一时间之后,驱动第一风扇11继续沿第一转向以最大转速运行第二时间,且驱动第二风扇12继续沿第二转向以最小转速运行第二时间,第一转向与第二转向相反。
维持第一风扇11在S1中运行状态,即沿第一转向以最大转速进行运转,在此S2步骤中,驱动第二风扇12以与第一转向相反的第二转向进行运转且其转速以最小转速运行,第二风扇12以第二转向运转时,可驱动电源装置外部的气流进入至电源装置的腔体21内,由此,在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的运转下,同时将气流从外部引导至电源装置的腔体21的内部,即形成相向朝内运动的气流,由此可使得气流在电源装置的腔体21的内部形成扰动混流,由此通过相向流动的气流形成冲击来使得部分气流流动至电源装置的腔体21内部的更多位置,以作用于其他电气元件或发热部件的表面来带走其表面热量。
同时,驱动第二风扇12以最小转速运转可以较小的送风量对第一风扇11所引导带动的气流形成扰动作用,并不会对第一风扇11的引导气流形成严重降低或消耗,即以较小程度形成扰动混流的作用,由此限定第二风扇12以最小转速进行运转。
S3:在驱动第一风扇11继续沿第一转向以最大转速运行第二时间且驱动第二风扇12继续沿第二转向以最小转速运行第二时间之后,获取电源装置内部的当前温度参数为第二检测温度,判断第二检测温度是否大于温度阈值,若是,则驱动报警装置工作,否则,则驱动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均沿第一转向以其最小转速运行。
由此在通过S1和S2步骤对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进行相应的控制调整之后,对电源装置内部的当前温度参数为第二检测温度与温度阈值进行判断,若第二检测温度大于温度阈值,则驱动报警装置工作,即在对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进行相应控制动作之前,仍未能有效将电源装置内的温度进行降低控制,则表征当前电源装置内的温度仍较高,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提前防范或检查维修,因此驱动报警装置工作,以向工作人员反馈温度判断分析结果。
进一步地,报警装置23设置在电源装置的外壁上,报警装置23为蜂鸣器或警示灯,由此向工作人员反馈声音或灯光报警信息。否则,驱动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以第一转向并以其最小转速运行,实现对电源装置内的常规散热形式。
具体地,第一风扇11的最大转速与第二风扇12的最大转速相同,第一风扇11的最小转速与第二风扇12的最小转速相同,即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的参数规格相同。
在S3步骤中,若若第二检测温度大于温度阈值时,驱动报警装置23进行工作,同时进一步提升对电源装置内部进行风冷散热的能力,具体进入至S4和S5步骤中。
S4:若第二检测温度大于温度阈值,则驱动第二风扇12沿第二转向以其最大转速运行第三时间,并驱动第一风扇11停止运转且维持停止运转的时间为第三时间。由此驱动第二风扇12以最大转速驱动运转,且在第二转向下,使得电源装置的腔体21外部气流以更大进风量进入至腔体21的内部,实现反向气流的散热作用,并同时将驱动第一风扇11停止运转,以将第一风扇11所提供的与第二风扇12输送气流流向相反的气流的风阻作用限制至最低,保证第二风扇12所输送的反向气流可充分、无反向风阻地进入至电源装置的腔体21的内部,提高电源装置内部的散热性能。
S5:在驱动第二风扇12沿第二转向以其最大转速运行第三时间并驱动第一风扇11停止运转且维持停止运转的时间为第三时间之后,驱动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均沿第一转向以其最大转速运行第四时间之后,再驱动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均沿第一转向以最小转速持续运行。
在此步骤中,第二风扇12在以最大转速运行之后,再驱动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均沿第一转向以其最大转速运行,以再次实现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提供的串行气流,实现外部气流流动至电源装置的腔体21内,再从电源装置的腔体21内向外部流出,进而在实现扰动混流及反向送风作用之后再驱动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进行串行送风,保证高性能风冷散热的稳定实施。其中,在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以最大转速运行之后,将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的转速调整至最小转速运行,保持后续的持续散热作用。
其中,第一时间大于第三时间,以此可保证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在较长时间范围内以最大转速运行,保证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提供的串行气流输送性能
第三时间大于第二时间,由此可在短时间范围提供少量用于扰流混动的作用气流,防止因引入较大的风量而在内部产生较大气流波动或冷凝风险,由此即可保证电源装置的安全性能及散热性能的同时兼顾。
第四时间等于第二时间,其中,第二时间小于第三时间,第三时间小于第一时间,由此可在较小的第四时间内再次驱动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实现串行送风的作用,保证在报警反馈模式的后段实现强力出风作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电源装置内的第一检测温度大于温度阈值时,驱动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以报警反馈模式运行,在报警反馈模式的第一阶段驱动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以相同的第一转向及其最大转速运行,之后再驱动第二风扇12以相反的第二转向运转,由第二风扇12将外部气流向其电源装置的内部输送,以此提升电源装置内部的气流扰动,将用于散热的气流充分在电源装置内部进行混合扰动之后,再对当前电源装置的第二检测温度与温度阈值进行二次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驱动报警装置对当前电源装置的温度进行报警提示,进而在对电源装置的内部进行有效散热之后再评估温度对电源装置的影响并进行及时报警提示,保证电源装置的温度安全防护性能及准确性。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电源装置安全报警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电源装置内部的当前温度参数为第一检测温度,判断所述第一检测温度是否大于温度阈值,若是,则驱动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以报警反馈模式运行,否则,维持所述第一风扇的转速和所述第二风扇的转速不变;
其中,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电源装置的腔体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上,所述第一风扇的轴线和所述第二风扇的轴线沿同一直线设置且所述第一风扇的旋向与所述第二风扇的旋向相同;
所述报警反馈模式包括:
S1:驱动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均沿第一转向以其最大转速运行第一时间;
S2:在驱动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均沿第一转向以其最大转速运行第一时间之后,驱动所述第一风扇继续沿所述第一转向以所述最大转速运行第二时间,且驱动所述第二风扇继续沿第二转向以其最小转速运行所述第二时间,所述第一转向与所述第二转向相反;
S3:在驱动所述第一风扇继续沿所述第一转向以所述最大转速运行第二时间且驱动所述第二风扇继续沿所述第二转向以最小转速运行所述第二时间之后,获取所述电源装置的内部的当前温度参数为第二检测温度,判断所述第二检测温度是否大于所述温度阈值,若是,则驱动报警装置工作,否则,则驱动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均沿所述第一转向以其最小转速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反馈模式还包括:
S4:若所述第二检测温度大于所述温度阈值,则驱动所述第二风扇沿所述第二转向以其最大转速运行第三时间,并驱动所述第一风扇停止运转且维持停止运转的时间为所述第三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反馈模式还包括:
S5:在驱动所述第二风扇沿所述第二转向以其最大转速运行第三时间并驱动所述第一风扇停止运转且维持停止运转的时间为所述第三时间之后,驱动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均沿所述第一转向以其最大转速运行第四时间之后,再驱动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均沿所述第一转向以最小转速持续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扇以所述第一转向运转时,可驱动所述电源装置的外部的气流进入至所述电源装置的腔体内;所述第二风扇以所述第一转向运转时,可驱动所述电源装置的腔体内的气流进入至所述电源装置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扇以所述第二转向运转时,可驱动所述电源装置的外部的气流进入至所述电源装置的腔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为蜂鸣器或警示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扇的最大转速与所述第二风扇的最大转速相同,所述第一风扇的最小转速与所述第二风扇的最小转速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大于所述第三时间,所述第三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时间,所述第四时间等于所述第二时间。
CN202410182223.8A 2024-02-19 2024-02-19 一种电源装置安全报警反馈控制方法 Active CN1177507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82223.8A CN117750738B (zh) 2024-02-19 2024-02-19 一种电源装置安全报警反馈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82223.8A CN117750738B (zh) 2024-02-19 2024-02-19 一种电源装置安全报警反馈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50738A true CN117750738A (zh) 2024-03-22
CN117750738B CN117750738B (zh) 2024-05-03

Family

ID=90259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82223.8A Active CN117750738B (zh) 2024-02-19 2024-02-19 一种电源装置安全报警反馈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50738B (zh)

Citation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63437A1 (en) * 2001-09-28 2003-04-03 Nec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unit and method for cooling same
KR20070008187A (ko) * 2005-07-13 2007-01-17 주식회사 테스 팬 구동 모니터링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3131857U (ja) * 2007-03-06 2007-05-24 寧茂企業股▲ふん▼有限公司 過熱警告機能付き周波数変換器
US20080204960A1 (en) * 2005-09-22 2008-08-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evice for preven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of equipment from spreading outwards
WO2015123976A1 (zh) * 2014-02-21 2015-08-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中风扇转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978254A (zh) * 2014-04-03 2015-10-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检测方法、散热检测系统及电子设备
US20160061693A1 (en) * 2014-09-02 2016-03-03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Normalized indices for feedback control loops
CN205566954U (zh) * 2016-04-13 2016-09-07 南京图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伺服驱动器
TWM549828U (zh) * 2017-04-18 2017-10-01 Super Flower Computer Inc 電腦電源供應器的風扇轉速控制裝置
WO2017202152A1 (zh) * 2016-05-24 2017-1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206773877U (zh) * 2017-06-05 2017-12-19 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气设备温度控制装置
EP3499308A1 (en) * 2017-12-18 2019-06-19 Qingdao Hisense Laser Display Co., Ltd. Method for starting heat dissipation fan
CN209878804U (zh) * 2019-04-24 2019-12-31 中山雅特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检测电源产品散热风扇风向的系统
CN111124827A (zh) * 2019-12-22 2020-05-08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风扇的监控装置及监控方法
CN111722987A (zh) * 2020-05-29 2020-09-29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的报警装置及其报警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3791949A (zh) * 2021-09-14 2021-12-14 浙江万里学院 一种计算机用内部温度显示及报警系统
KR102340785B1 (ko) * 2021-06-23 2021-12-17 (주)미도아트웍스 콘센트 적용이 가능한 화재 감지 장치
US20220124940A1 (en) * 2020-10-20 2022-04-21 Nanjing Greenchip Semiconductor Co., Ltd. Fan Control Device with Power Saving Mode and Startup Delay Setting
CN115079800A (zh) * 2022-07-28 2022-09-20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iot智慧散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WO2023125070A1 (zh) * 2021-12-30 2023-07-06 格力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装置及充电系统
CN116658450A (zh) * 2023-07-26 2023-08-29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风扇控制系统、服务器系统、风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7118039A (zh) * 2023-10-24 2023-11-24 深圳平创半导体有限公司 户外移动电源过温保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7445674A (zh) * 2023-12-11 2024-01-26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冷却系统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63437A1 (en) * 2001-09-28 2003-04-03 Nec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unit and method for cooling same
KR20070008187A (ko) * 2005-07-13 2007-01-17 주식회사 테스 팬 구동 모니터링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20080204960A1 (en) * 2005-09-22 2008-08-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evice for preven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of equipment from spreading outwards
JP3131857U (ja) * 2007-03-06 2007-05-24 寧茂企業股▲ふん▼有限公司 過熱警告機能付き周波数変換器
WO2015123976A1 (zh) * 2014-02-21 2015-08-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中风扇转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978254A (zh) * 2014-04-03 2015-10-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检测方法、散热检测系统及电子设备
US20160061693A1 (en) * 2014-09-02 2016-03-03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Normalized indices for feedback control loops
CN205566954U (zh) * 2016-04-13 2016-09-07 南京图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伺服驱动器
WO2017202152A1 (zh) * 2016-05-24 2017-1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TWM549828U (zh) * 2017-04-18 2017-10-01 Super Flower Computer Inc 電腦電源供應器的風扇轉速控制裝置
CN206773877U (zh) * 2017-06-05 2017-12-19 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气设备温度控制装置
EP3499308A1 (en) * 2017-12-18 2019-06-19 Qingdao Hisense Laser Display Co., Ltd. Method for starting heat dissipation fan
CN209878804U (zh) * 2019-04-24 2019-12-31 中山雅特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检测电源产品散热风扇风向的系统
CN111124827A (zh) * 2019-12-22 2020-05-08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风扇的监控装置及监控方法
CN111722987A (zh) * 2020-05-29 2020-09-29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的报警装置及其报警方法和存储介质
US20220124940A1 (en) * 2020-10-20 2022-04-21 Nanjing Greenchip Semiconductor Co., Ltd. Fan Control Device with Power Saving Mode and Startup Delay Setting
KR102340785B1 (ko) * 2021-06-23 2021-12-17 (주)미도아트웍스 콘센트 적용이 가능한 화재 감지 장치
CN113791949A (zh) * 2021-09-14 2021-12-14 浙江万里学院 一种计算机用内部温度显示及报警系统
WO2023125070A1 (zh) * 2021-12-30 2023-07-06 格力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装置及充电系统
CN115079800A (zh) * 2022-07-28 2022-09-20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iot智慧散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6658450A (zh) * 2023-07-26 2023-08-29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风扇控制系统、服务器系统、风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7118039A (zh) * 2023-10-24 2023-11-24 深圳平创半导体有限公司 户外移动电源过温保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7445674A (zh) * 2023-12-11 2024-01-26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冷却系统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淑影;晁妍;李佩君;刘天琪;: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风扇系统的设计", 绥化学院学报, no. 09, 5 September 2020 (2020-09-05) *
杨文华;李靖科;: "主变风扇全停报警方案设计和实施", 宁夏电力, no. 04, 28 August 2008 (2008-08-2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50738B (zh) 2024-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57378B2 (en) Intelligent air moving apparatus
JPS61216011A (ja) 電子装置の冷却系制御装置
US1025795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electromechanical device performance and reliability
EP2938956B1 (en) Method for air flow fault and cause identification
CN100401230C (zh) 散热管理装置
CN106569926A (zh) 电子设备运行状况监控系统
JP2012060701A (ja) 複数台運転ファン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の故障処理方法
CN117750738B (zh) 一种电源装置安全报警反馈控制方法
JP5167909B2 (ja) 不具合判定装置
CN110099542B (zh) 确保电子设备中电源装置正常运作的方法
WO2018198734A1 (ja) モータ駆動装置、モータ駆動方法、記録媒体、および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KR100747736B1 (ko) 팬 구동 모니터링 장치 및 그 방법
Mamatha et al. Induction Motor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Based on IoT
KR102445792B1 (ko) 팬모터 동작 제어 방법
JP7000916B2 (ja) 通信装置及びファンの制御方法
KR20220139574A (ko) 모터 구동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2015175239A (ja) 監視装置、監視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4198005A (ja) ファン冷却装置
US11510338B2 (en) Low temperature threshold fan gating
US11424713B1 (en) Method to control an inverter and inverter with improved controls
JPH04198868A (ja) 冷却用ファンの回転数低下検出方法
JP2016181127A (ja) Usb電源保護機能を有するusbファン装置
KR101545643B1 (ko) 드라이접점형 팬알람유닛
CN117365994A (zh) 风扇控制方法
CN115315067A (zh) 电路板散热风扇转速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和电路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