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503A - 具有改善流量特性的动脉导管和导管针头组件及其用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改善流量特性的动脉导管和导管针头组件及其用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503A
CN1177503A CN 97117414 CN97117414A CN1177503A CN 1177503 A CN1177503 A CN 1177503A CN 97117414 CN97117414 CN 97117414 CN 97117414 A CN97117414 A CN 97117414A CN 1177503 A CN1177503 A CN 11775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ringe needle
ductus arteriosus
conduit
tube chamber
side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711741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埃德蒙·R·珀迪
查尔斯·W·多尔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cton Dickinson and Co
Original Assignee
Becton Dickinson an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cton Dickinson and Co filed Critical Becton Dickinson and Co
Priority to CN 9711741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5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5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动脉导管,包括一个具有侧壁的细长管子,所述的侧壁具有内表面和外径,该导管具有近端,带有末梢部分的开口远端和具有内径的空心管腔。在导管的近端上装有与空心管腔中的流体连通的接头。空心管腔的内表面上带有多个沿纵向从近端延伸到远端的向内凸起。末梢部分上具有至少一个贯穿侧壁连通到管腔内的孔,从孔到开口的远端,导管侧壁的外径向着远端逐渐变小,管腔的内表面上的向内凸起在末梢部分显著减小。

Description

具有改善流量特性的动脉导管 和导管针头组件及其用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管内导管,特别涉及一种可以保持液体通路畅通的套在针头上的动脉导管。
血管内导管通常是一种直径较小的可弯曲的管子,用于插入到病人的血管中,以便从血管中抽取液体或向血管中注入液体。一般情况下,操作人员在放置导管时,先找准用于放置导管的标的血管,再用插入针头刺穿病人的皮肤和血管壁,用针头引导导管进入到血管中,然后取出针头,只将导管留在血管中。既可以通过插入针头的内腔,也可以套在插入针头的外缘将导管插入到血管中去。本说明书所描述的是套在针头上插入的导管。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做如下约定,即用“近端”一词表示所述的装置靠近操作者的部分,用“远端”一词表示所述的装置靠近病人或远离操作者的部分。
套在针头的导管通常已经装有插入针头,并且是无菌单元包装,随时可用。这种套在针头的导管的最简单的形式,一般就像一个管子可滑动地配装在另一个管子中,可弯曲的导管处在最外层,一个末梢被切削得很锋利的插入针头可滑动地配入到导管的管腔中,因此锋利的远端插入针头末梢伸到导管的缓慢变细的远端之外。在将这样的套在针头的导管放置到病人体内时,操作者拿着外面套有导管的针头,通常是将末梢的削面向上,纵向对准标的血管,然后将其放入该血管。
可将导管放置在动脉和静脉中。当要插管的标的血管是静脉时,将针头以一个小角度很浅地穿过病人皮肤进入血管。然后,操作者常常用这样的方法来判断针头是否处于血管中的适当位置,即让病人的少量血液在病人血压的作用下经针头的空心内腔流出,因此可以在针头的后端看见少量的血液。这种用病人血液来标志针头已被置于要插管的标的血管中的适当位置的实用方法,称做为“回放或回血”。回血步骤的目的是确定导管是否被适当地插入到血管中。一旦确定了导管已处于适当位置,操作者便用手指压着处于针头和导管末端前的血管,以阻止血液的进一步流出,然后抽出针头,并将一个流体控制装置接在导管接头上。
当要插管的标的血管是动脉时,由于动脉在病人组织中所处的位置通常比静脉要深,操作者通常以比插入静脉时要大的角度将针头插入。操作者用回血法来证实针尖是否处于要插管的标的血管中。然后,将导管进一步推入到血管中,并将针头抽出。在导管接头处出现第二次回血,则表明导管已处于血管中了。一般,通过血液样品分析可确定导管针头是处于预期的动脉中,而不是处于静脉中。为获得血液样品,需要几个手动操作步骤。或者,操作者可以选择下述方法:让病人流出足够量的血,以确定是否表现出了动脉血的脉搏血流特性。
一个“理想”的动脉导管有两个相互矛盾的物理特性需求。首先是需要有高的坚硬度,以使导管很容易插入到动脉中去。然而,一旦插入,由于插入动脉的角度比插入静脉的角度相对要大,所以坚硬的导管更容易损坏插入点对侧的动脉血管内壁。如果动脉导管是由柔顺性好的柔软材料制成的,则不易对病人的血管造成损坏。柔软的动脉导管利于向病人注入液体,但如果将柔软的导管用于从病人体内抽取血液样品,或用于放置压力传感器,则当用抽吸的方法抽取血样时,在导管端部的柔顺性的柔软材料可能发生塌陷,或者,在血管内或病人的皮肤上的导管弯曲处出现堵塞。
由于塌陷或弯曲容易造成堵塞,因而大多数市售的动脉导管是由聚四氟乙烯(PTFE)材料制成的,并有一定的硬度。在医学领域中还用一些防扭曲的管子作氧气管及某些类型的导管。一些市售的氧气管组件在其管腔内具有纵向的脊线结构,当管子被弯曲或扭曲时,所述的脊线结构彼此干涉相抵,以便在管腔内保持一个流体通路。
美国第4,790,831号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插入到心血管系统中的转矩控制导管。该导管具有一个由柔软的外套复合挤压在坚硬的内衬或内管上而构成的导管体,所述的内管具有多叶形截面。所公开导管的外部具有多个纵向延伸的脊线,这些脊线在管子外周相距一定间隔的位置上沿径向向外伸展。所公开的管子的内腔是光滑的。该专利没有提及扭曲和流体通路的堵塞问题,而是论述了在血管造影和血管成型术过程中得到了预期的转矩控制特性。
美国第4,840,623号专利公开了另一种具有内部结构的导管。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刻了键槽的内壁的医用导管。该专利指出这种具有键槽的管壁可经复合挤压制成,以提供一种用于血管成型术的长的导管。该专利没有提及管腔的堵塞问题。
如果一种售出的动脉导管具有足够的坚硬度而利于放置、又在放置后具有足够的柔软度而能显著降低对血管壁的损伤,并能防止由于弯曲和抽吸而引起的堵塞,则将是动脉插管领域的一大进展。下面将公开这种导管。
本发明的一种动脉导管包括一个具有侧壁的细长的管子,所述的侧壁具有一个内表面和一个外径。所述的导管具有一个近端、一个带有末梢部分的开口远端,以用一个具有内径的空心管腔。在导管的近端装有一个接头,该接头与空心管腔是液体连通的。所述的空心管腔的内表面上,带有多个从近端到远端纵向安排的内部凸起。所述的末梢部分上至少具有一个贯穿侧壁连通空心管腔的孔。所述导管侧壁外径从上述的孔至开口的远端呈末梢式逐渐变小,所述管腔的内表面上的内部凸起在所述的末梢部位显著减小。
本发明所述导管管腔的内壁上的内部凸起,可显著降低当导管弯曲时管腔堵塞的可能性,因为当导管弯曲造成管腔塌陷时,所述的内部凸起彼此干涉相抵,从而保持了一条液体流动通路。另外,当末梢被堵塞时,所述贯穿侧壁的至少一个孔可为液体进入管腔提供通路。套在针头的动脉导管一般是用具有均匀截面的挤压管制成。将所述的挤压管截成需要的长度,并且通常把套在针头的动脉导管的末梢作成锥形,以利于导管的管子进入到血管中。如果导管是以软材料制成的,由于抽吸或弯曲,比较薄的末梢区很容易塌陷,因而显著影响液体的流动。为了防止塌陷和管腔的堵塞,许多现有的动脉导管都是由具有相当硬度的管子制成的。在本发明中,当逐渐变细的末梢结构使保持管腔畅通的内部凸起显著变小时,本发明的侧壁上的至少一个孔仍能保持液路的畅通。因而本发明的导管可以由软的材料制成。由于在本发明的导管中使用软材料,因而可以基本上消除了用较硬材料制成的导管常发生的对插入点对侧的血管造成损坏的问题。
图1是本发明的动脉导管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1a为图1中所示的动脉导管的末梢部分的放大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动脉导管组件在组装和包装后的示意图;
图3是图1a中的动脉导管针尖部分的纵向剖面图;
图4是图3中的动脉导管沿线4-4的横剖视图;
图5是图3中的动脉导管沿线5-5的横剖视图;
图6是局部纵向剖面示意图,表明了本发明的动脉导管刚刚插入到血管中;
图7是局部纵向剖面示意图,表明本发明的动脉导管跟随图6后进一步插入到血管中;
图8是局部纵向剖面示意图,示出一个普通的硬的动脉导管处于血管中;
图9是局部纵向剖面示意图,示出一个普通的软的容易弯曲的动脉导管处于血管中;
图10是放置于血管中的本发明的动脉导管的局部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放置于血管中的本发明的动脉导管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2是放置于血管中的本发明的动脉导管的侧视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动脉导管的末梢部分的外部显示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动脉导管的一个实施例的横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动脉导管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横剖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动脉导管组件装在皮下注射器上时的透视图。
尽管本发明可以有多个不同的实施例,并在本说明书的附图和详细描述中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但可以理解,它们只做为本说明书中对本发明所进行的原理描述的举例,而本发明不仅限于这些已列出的实施例。本发明的范围由它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
参照图1-7和图10-13,本发明的动脉导管组件10包括一个动脉导管11,导管11具有一个细长的管子12,管子12有一个侧壁14,侧壁14具有内表面16和外径“D”。所述的动脉导管11具有一个近端18、一个带有末梢部分22的开口远端20及一个内径为“n”的空心管腔24。动脉导管11具有一个固定在近端18上,并且与空心管腔24中的液体互相连通的接头26。动脉导管11的空心管腔的内表面16具有沿轴向从近端18排列到远端20的多个内部凸起28。如图1a所示,末梢部分22具有至少一个贯穿侧壁14而进入管腔24的孔30,以及从孔30附近以侧壁的外径“D”开始向开口的远端20逐渐变细的锥形部分32。所述的锥形部分32有利于导管11进入病人的血管。管腔24内的内部凸起28在末梢部分22的内表面16处显著减小。
组件10还包括一个细长的插入针头34,所述的针头34具有一个近端36、一个远端38和一个贯穿近端和远端的通路40。插入针头34的大小与动脉导管11的管腔24的内径“n”相适应。插入针头34具有一个安装于近端36上的接头42,接头42的尺寸适合于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动脉导管11的接头26中,在针头34的远端38上具有一个锋利的针尖44。针尖34具有足够的长度,以便当针头34被插入到导管11的管腔24中,并且针头的接头42定位于导管接头26中时,针头34的锋利的针尖44可伸到导管11的末梢部分22之外。
最好组件10设置一个保护壳46,该保护壳46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接头26上,以保护内有注射针头40的动脉导管11。最好组件10还包括一个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针头的接头42上的带孔的塞子48,塞子48使得流入针头的接头42中的血液,能够将针头和接头中的空气排出去。如图2所示,最好组件10配装保护壳46和带孔塞48,并封装在包装袋49(如虚线所示)中。包装袋49最好是由能够基本上阻挡细菌进入的材料制成。最好是将装有组件10的包装袋49,置于足以使其内部的细菌不能生存的环境中,那么只要包装袋49是原封未动的,就可以认为组件10是无菌的。
参照图3,4和5,优选的动脉导管11具有在其空心管腔24的内表面16上,以固定的间隔排列的纵向向内的凸起28。向内的凸起28具有足够的尺寸,最好是从内表面16向内延伸0.05mm以上,并且其形状满足这样的要求,即当导管11被弯折时,这些凸起彼此相接合,并维持一条贯穿管腔24的流体通道。优选的方案是,至少一个向内的凸起上带有射线透不过的材料29,以使操作者能够借助于X射线识别导管。硫酸钡等射线透不过的材料是合适的辐射不透明剂。动脉导管11可以由如聚氯乙烯、聚乙烯、聚四氟乙烯、聚氨基甲酸酯一类的聚合材料制成。最好用在生理条件下(37°/生理盐水或血中)会软化的亲水性聚氨基甲酸酯作材料,通过挤压技术来制作动脉导管11。一种更为优选的动脉导管11的制法是,通过将辐射不透明材料掺到一种柔性的聚酯基质中,再将该聚酯基质与亲水性的聚氨基甲酸酯复合挤压制成,因此,其中一条凸起28内含有一条封闭在聚氨基甲酸酯中的辐射不透明聚酯。通过这种复合挤压过程生产出了一种在生理条件下会软化的、保持尺寸稳定的、并且被聚酯强化了的导管。
把辐射不透明剂以条带的形式掺入到导管中,为导管增添了几大优点。当把最普通的辐射不透明剂掺入到一种热塑性的基质中时,也可使得这种热塑性的基质基本上不能透光。以分散的条带29的形式提供优选的辐射不透明剂,使凸起28之间的纵向间隙31仍然保持聚氨基甲酸酯的光学特性,比起将等量的辐射不透明剂均匀地扩散到整个导管中,材料的X射线图象的密度有所增强。最好选择制作导管的亲水性的聚氨基甲酸酯基本上是透明的,或者至少是半透明的,因此使操作者能够通过导管的侧壁14看到其中的血液或其它液体。
图6和图7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动脉导管/针头组件10在动脉50中的放置情况。以一个比插入静脉导管所采用的角度大的角度,将组件10插入病人的皮肤表面,即,用大约65度到大约80度的角度进行动脉穿刺,而在静脉穿刺时,采用的是大约15度至大约40度的角度。操作者将组件10沿纵向对准动脉50,然后推动远端针头36穿入到病人的组织52中,直到穿透动脉壁54为止。于是,动脉血进入到针头的通道38中,在针头的接头38处能够看到这些血液。然后,如图7所示,操作者将组件10推入到动脉中,直到导管侧壁上的孔30进入到动脉中。优选的动脉导管11的凸起28之间具有纵向间隙31,并且这种导管是由透明或至少是半透明的材料制成的。因此,一旦孔30通过动脉壁54,血液就进入到针头34和导管的内表面16之间的间隙31中,通过导管的侧壁14能够看到这些血液。由于能够看到导管和针头之间的血液,所以操作者可以知道导管是否放置得合适。然后,操作者将针头抽出,接着继续进行预先设计好的程序。
图8和图9示出使用太硬或太软的材料制成的动脉导管可能出现的问题。图8示意性地表示一个由较硬的材料制成的导管110,如何会损伤穿刺点对侧的动脉壁54。动脉壁的损伤可能导致静脉炎或导致动脉出现其它情况。图9示意性地表示一个由较软的材料制成的导管114的末梢112,如何会因抽吸而塌陷或者由于压扁在动脉壁54上而被堵塞。当进入导管中的流通路径被堵塞时,对抽取样液或者对流体与设置在导管中的传感器的联通都会产生影响。
图10示出本发明的动脉导管11。由于优选的导管11是由一种在生理条件下会软化的亲水性聚氨基甲酸酯制成的,末梢22会由于压扁在动脉壁54上或由于抽吸而被堵塞。当末梢22被堵塞时,由图中的箭头所示的流体路径,仍然能够通过导管侧壁上的孔30进入到管腔24中。
图11和12示出优选的导管11处在动脉50中。由于这种优选的动脉导管在生理条件下会软化,因此它很容易弯曲而贴合到动脉壁上,以及固定到病人的皮肤表面。当导管11弯曲时,流过管腔24的流体能够借助于凸起28的接触而继续保持流动。
图13示出具有三个贯穿侧壁14的孔30的优选导管11,这三个孔彼此间大约相距120度。在末梢的侧壁具有多个孔带来的优点包括:由于末梢的直径因变尖而减小,孔的总面积大于末梢处的开口端的面积,所以液体通过导管流动的速率比只通过管腔的开口端流动的速率高。另外,如果末梢被部分地或完全地堵塞,仍然还有流动路径。这些优选的多个孔还使通过导管加入的药物能够分散成更多股药流。这些经过分散的药流,能够显著地减小由一些毒性或高浓度的药物对血管的侧壁造成的影响。最好每个孔30与导管的远端20相距不同的距离x,y和z。距离x,y和z最好是导管直径“D”的大约2.8倍至大约3.6倍。与所有的孔和导管的远端20相距同样的距离相比,采取不同的距离x,y和z,显著地减小了由开孔造成的、位于末梢22处的导管侧壁14的强度的减弱。本发明的动脉导管的末梢的锥形部分32最好延伸“D”的大约3倍的距离。形成位于末梢22的锥形部分32的方法最好是通过加热的方法,用一个放入到导管腔24中的心轴使导管侧壁14软化,然后将末梢推入到一个锥削及修边模中,以形成锥形部分32,而后最好是将侧壁冷却,在侧壁14的预期部位上紧靠着心轴形成孔30。锥削及修边操作显著地缩小了位于导管侧壁的内表面16上内部的凸起28。
表1表示与皮下针头和导管的管子的标准计量尺寸对应的标称外径。动脉导管的最常用的尺寸是18号至22号,长度大约为5厘米。将这些导管配套在20号至24号的针头上。本发明的组件10的优选结构为,20号的动脉导管11套在22号的插入针头34上。
                               表1
                          皮下管的尺寸
                    标称尺寸        外径(mm)
                    (号)
                     30              0.30
                     29              0.33
                     28              0.36
                     27              0.40
                     26              0.46
                   25        0.51
                   24        0.56
                   23        0.64
                   22        0.71
                   21        0.82
                   20        0.90
                   19        1.08
                   18        1.27
                   17        1.50
                   16        1.65
导管接头26和针头接头42最好能配合接受路厄氏外螺纹配件。导管接头26的尺寸和形状,还使得针头接头42的外部27能够装配到其中。将针头34装配到动脉导管11中构成组件10。最好是用全透明或至少是半透明的热塑性材料,来制作导管接头26和针头接头42,以便能够看到接头中的液体,特别是血液的存在。聚碳酸酯、聚酰胺和聚丙烯一类的热塑性材料适合于用来制作导管接头26和针头接头42。基本上没有催化剂和添加剂并且能够被挤压的亲水性聚氨基甲酸酯,适合于用来制作本发明的动脉导管11的管子。由Becton,Dickinson and Company,Franklin Lakes,NJ以Vialon商标销售的,掺有聚亚丁基醚乙二醇的亲水性聚氨基甲酸酯,可以优选为制作本发明的动脉导管的管子的亲水性聚氨基甲酸酯。
用聚四氟乙烯(PTFE)以及用优选的亲水性聚氨基甲酸酯制备出22号的导管管子样品。在环境条件和生理条件(37°/生理盐水或血液中)下,对这些管子的测试段进行比较性物理试验。表2和表3示出这些比较性物理试验的结果。
                       表2
 22号PTFE管和亲水性聚氨基甲酸酯管的物理特性比较
               亲水性聚氨基甲酸酯时间  抗拉强度  抗拉强度  5%模量  5%模量   伸长   伸长
    37℃    环境温度    37℃   环境温度  37℃  环境温度0小时  7507psi  8224psi   835psi   2337psi   398%   239%4小时  6678psi  7668psi   554psi   1107psi   258%   303%
                      PTFE0小时  6737psi  6910psi  1841psi  2005psi  157%  142%4小时  5063psi  6060psi  1560psi  1534psi  129%  130%(在表2中,37℃表示生理条件)
参照表2,值得注意的是,亲水性聚氨基甲酸酯和PTFE的抗拉强度比较接近,并且基本上不随测试条件而变化。在环境条件下以及在置于生理环境中以前,优选的亲水性聚氨基甲酸酯和PTFE的代表柔顺性的5%模量值比较接近。在环境条件下的5%模量值比较接近表明,在开始被操作者放入期间,优选的动脉导管与PTFE动脉导管具有比较近似的特性。测试结果表明,在置于生理条件下之后,由亲水性聚氨基甲酸酯制成的优选的管子的5%模量值明显降低,并且在置于生理条件下达4小时后进一步减小,而PTFE的5%模量值及其柔顺性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因此,与普通的PTFE动脉导管相比,本发明的优选的动脉导管在比较长的放置过程中,更不容易引起血管壁的损伤。
                                     表3
                                弯曲力的减小
                                 弯曲力(克)
                             亲水性聚氨基甲酸酯
                    时间    干燥条件下    血中/37℃
                    0小时     22.6           5.4
                    4小时                    6.8
                                  PTFE
                    0小时     34.8          29.3
                    4小时                   33.4
参照表3,测试结果表明,亲水性聚氨基甲酸酯的弯曲力在最初时稍低于PTFE,在置于生理条件下之后则显著减小,而PTFE的弯曲力基本上没有因为放置到生理条件下而变化。结果再一次表明,本发明的动脉导管更不容易损伤病人的血管。但是,由于本发明的动脉导管更易弯曲并且更为柔顺,特别是在置于生理条件下达一定时间之后更易弯曲并且更为柔顺,所以如果没有本发明的孔30和内部凸起28,由如此柔顺的材料制成的动脉导管的管腔,将会因弯曲而被堵塞,或者因为末梢接触到病人血管的内壁而被堵塞。
图4表示本发明的动脉导管的一种优选的横截面结构。如图4所示,动脉导管11具有六条向内的凸起28,每条凸起大体上呈矩形,并且具有一个大体上为圆形的辐射不透明条带29。可以通过改变凸起28的精确的截面形状,以及辐射不透明条带29的数量及截面形状,来满足具体的生产要求和工艺要求。因此,凸起28和辐射不透明条带29的其它各种截面形状和数量都是可以预见的,都被认为是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参照图14和15,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动脉导管的另外两种可供选择的截面形状实施例。在这些可供选择的实施例中,动脉导管的结构与图1至7和图10至13所示的动脉导管大体相似。因此,实现基本上相同的功能的基本上相同的部件,都用与图1至6所示实施例中的那些部件相同的数字标记表示,只是在图14和15中分别用尾标“a”和“b”来标记那些部件。
如图14所示,动脉导管11a具有一细长的管子12a,管子12a的内壁14a带有内表面16a。动脉导管11a具有一个近端18a,一个远端20a和一个贯穿近端18a和远端20a的空心管腔24a,管腔24a具有内表面16a。内表面16a上有多个沿纵向从近端18a排列到远端20a的向内的凸起28a。凸起28a之间有间隙31a。在该实施例中,凸起28a的接合到内表面16a上的基部60比其上表面62要窄。相应地,辐射不透明条带29a的横截面基本上呈三角形。
如图15所示,动脉导管11b具有细长的管子12b,管子12b的内壁14b带有内表面16b。动脉导管11b具有近端18b,远端20b和贯穿近端18b和远端20b的空心管腔24b,管腔24b具有内表面16b。表面16b上有多个沿纵向从近端18b排列到远端20b的向内的凸起28b。在该实施例中,凸起28b具有更加圆形的结构,并且辐射不透明条带29b的数量与凸起28b的数量不一致。在辐射不透明条带29b之间有间隙31b。
在图14和15所示的实施例中,以及在图1至7和图10至13所示的实施例中,向内的凸起具有足够大的尺寸,最好是从内表面向内伸出0.05mm以上,并且具有满足一定要求的形状,当导管被弯折时,这些凸起彼此接合,并维持一条贯穿管腔的流体通道。
参照图16,在某些应用情况下,组件10可以带有一个注射器70。操作者可能更愿意用安装在针头接头42上的注射器70来插入组件10,利用注射器的腔体来确认动脉血的出现。然后,操作者可以取出带有针头的注射器70,堵住导管接头26,然后将一个三通阀或一个PRN型的元件安装到导管接头上。
在本发明的导管的管腔内壁上设置向内的凸起,显著地减小了导管弯曲时引起管腔堵塞的可能性,因为当管腔因弯曲而塌陷时,向内的凸起彼此干涉相抵,从而保持一条流体流动通道。另外,如果末梢被堵塞了,贯穿侧壁的至少一个通孔为流体进入管腔提供了一条通道。在已有的技术中,通常不用柔软的材料制作动脉导管,其原因是较薄弱的末梢区容易因抽吸或者因弯曲而塌陷,从而严重地阻挡了流体的流动。在本发明中,尽管锥形末梢的形成显著地减小了保持管腔开通的向内凸起,但本发明的位于侧壁上的孔可以维持流体的流动。因此,本发明的导管可以由较为柔软的材料制成。于是本发明的导管基本上消除了损伤穿刺点对侧的血管壁一类的,由坚硬材料制成的导管经常发生的问题,所以使动脉导管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

Claims (21)

1.一种动脉导管,包括:
一个具有侧壁的细长管子,所述的侧壁具有一个内表面和一个外径,所述导管具有一个近端,一个带有末梢部分的开口远端,和一个贯穿所述近端和所述远端的具有内径的空心管腔;
在导管的近端上装有一个与所述的空心管腔流体连通的接头;
所述的空心管腔的内表面上,带有多个从所述近端到所述远端纵向安排的向内凸起;
所述的末梢部分至少具有一个贯穿侧壁连通到所述管腔内的孔,并且包括一个所述导管侧壁的外径从所述孔到所述开口的远端逐渐变小的锥形部分,所述管腔内的所述向内凸起,在所述的锥形部分处的所述内表面上显著减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导管,其中,所述的末梢部分包括有三个孔,这三个孔围绕着所述的侧壁彼此相隔120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脉导管,其中,从所述的每个孔至所述的开口远端的距离为所述内径的大约2.8至3.6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脉导管,其中,从所述每个孔至所述的开口远端的距离不等。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脉导管,其中,所述的每个孔的直径为所述空心管腔的所述内径的大约60%至大约7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导管,其中,所述向内的凸起中的至少一个带有辐射不透明材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脉导管,其中,所述的辐射不透明材料被掺在一种热塑性的聚酯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脉导管,其中,在每个所述向内的凸起之间所述的侧壁包括纵向间隙,并且所述纵向间隙中的至少一个至少是半透明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导管,其中,所述的管子,是由一种含有亲水性的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的材料经挤压工艺制出的,所述的聚氨基甲酸酯在被置于生理条件下之后,其5%模量低于它在环境条件下的5%模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脉导管,其中,所述的热塑性的聚氨基甲酸酯,与一种掺有辐射不透明材料的热塑性聚酯复合挤压,因此所述的聚酯构成一条辐射不透明的纵向条带。
11.一种动脉导管和插入针头组件,包括:
一个动脉导管包括:一个具有侧壁的细长管子,所述的侧壁具有一个内表面和一个外径,所述导管具有一个近端,一个带有末梢部分的开口远端,和一个贯穿所述近端和所述远端的具有内径的空心管腔,在所述导管的所述近端上装有一个与所述的空心管腔流体连通的接头,所述的空心管腔的所述内表面上,带有多个从所述近端到所述远端纵向安排的向内凸起,所述的末梢部分上至少具有一个贯穿侧壁连通到管腔内的孔,并且包括一个所述导管侧壁的外径从所述孔到开口的远端逐渐变小而形成的锥形部分,在所述管腔内的所述向内凸起,在所述的锥形部分处的所述内表面上显著减小;以及
一个细长的插入针头,所述的针头具有一个近端,一个远端,和一个贯穿所述近端和所述远端的通道,所述针头的尺寸使其能够与所述动脉导管的所述管腔的所述内径相适配,在所述针头的所述远端上装有一个接头,该接头的尺寸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装配到所述动脉导管的所述接头中,在所述针头的所述远端上有一个削尖的针尖,所述针头具有足够的长度,因此当把所述的插入针头放到所述导管的所述管腔中时,所述针头的所述削尖的针尖延伸到所述导管的所述锥形的末梢部分之外,而所述的针头接头则位于所述的导管接头中。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的导管接头包括一个路厄氏内螺纹配件。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的插入针头接头包括一个路厄氏外螺纹配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件,还包括一个开孔的塞子,其尺寸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所述的针头接头中。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组件,还包括一个注射器,所述注射器的尖端尺寸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插入到所述的动脉导管接头中以及插入到针头接头中。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组件,还包括一个保护外壳,其尺寸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套在所述的导管上,并防止不小心碰到所述的导管和所述的插入针头的锋利的远端。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的动脉导管的末梢部分上有三个位于所述侧壁上的孔,每个所述的孔的直径为所述空心管腔的所述内径的大约65%至大约70%,所述的孔围绕着所述的侧壁相隔大约120度安排。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的导管的外径在大约0.7mm至大约1.3mm之间,长度在大约3cm至5cm之间。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针头的外径在大约0.5mm至大约1.0mm之间。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的导管的外径为大约0.9mm,所述针头的外径为大约0.7mm,长度为大约5cm。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的多个向内的凸起向所述导管的所述管腔延伸出大约0.05mm以上。
CN 97117414 1996-08-23 1997-08-20 具有改善流量特性的动脉导管和导管针头组件及其用法 Pending CN11775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7117414 CN1177503A (zh) 1996-08-23 1997-08-20 具有改善流量特性的动脉导管和导管针头组件及其用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702,084 1996-08-23
CN 97117414 CN1177503A (zh) 1996-08-23 1997-08-20 具有改善流量特性的动脉导管和导管针头组件及其用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503A true CN1177503A (zh) 1998-04-01

Family

ID=5174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7117414 Pending CN1177503A (zh) 1996-08-23 1997-08-20 具有改善流量特性的动脉导管和导管针头组件及其用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50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0488A (zh) * 2014-11-14 2018-01-02 乔治亚李博士有限公司 医疗装置
CN111132718A (zh) * 2017-08-15 2020-05-08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防堵塞导管
CN114533123A (zh) * 2013-12-19 2022-05-27 阿西斯特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导管包壳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33123A (zh) * 2013-12-19 2022-05-27 阿西斯特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导管包壳系统和方法
CN107530488A (zh) * 2014-11-14 2018-01-02 乔治亚李博士有限公司 医疗装置
CN107530488B (zh) * 2014-11-14 2020-08-21 乔治亚李博士有限公司 医疗装置
CN111132718A (zh) * 2017-08-15 2020-05-08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防堵塞导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97882A (en) Arterial catheter and catheter/needle assembly with improved flow characteristics and method for its use
CN101193679B (zh) 抽吸导管
MXPA97005550A (en) Arterial catheter and catheter and needle unit with best flow characteristics and method for your
EP0341049B1 (en) Multi-layer cannula structure
AU2011279305B2 (en) Vented blood sampling device
DE60225565T2 (de) Katheter und methode zum herstellen eines katheters
EP0570530B1 (en) Catheter with changeable number of lumens
CA2448202C (en) Catheter having a low drag septum
EP0547463B1 (en) Catheter introducer assembly
US4894052A (en) Flash detection in an over the needle catheter with a restricted needle bore
CA2088534C (en) Needle sheath
DE69732655T2 (de) Mehrkanal-ballonkatheter zum zuführen von flüssigkeiten
US9358335B2 (en) Puncture device
CA1303446C (en) Softening catheter
CN106687041A (zh) 用于提高抽血成功率和减少溶血的血液采样系统
CN1228104C (zh) 插入导液管用导丝插入设备
US20050080398A1 (en) Co-axial tapered catheter
US20140052066A1 (en) Vascular needle system
EP2979725B1 (en) Tube for medical use
CN101137406B (zh) 制造针头屏蔽装置的方法
CN1177503A (zh) 具有改善流量特性的动脉导管和导管针头组件及其用法
CN1254285C (zh) 带有局部纹理表面的导管
JP3912460B2 (ja) カニューラの導入具
CA2639654A1 (en) Blood collection needle assembly
CN113967306A (zh) 用于减少血液流出的集成导管放置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