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50397A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芯片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芯片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50397A
CN117750397A CN202211153747.1A CN202211153747A CN117750397A CN 117750397 A CN117750397 A CN 117750397A CN 202211153747 A CN202211153747 A CN 202211153747A CN 117750397 A CN117750397 A CN 1177503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terminal equipment
uplink data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5374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奇
甘雨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5374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5039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17495 priority patent/WO202406101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750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503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7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down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芯片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降低数据传输时延。本申请中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的信息。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相同,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可以被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空口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将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视为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并从该上行数据中获取到信息。由于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直接通过空口传输数据,因此降低数据传输时延。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芯片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芯片系统。
背景技术
当两个终端设备之间需要通信时,比如终端设备A向终端设备B传输数据,则终端设备A需要将数据经过无线空口发送到网络设备(比如基站),再通过承载网到核心网环回,回到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再把数据经过无线空口下发给终端设备B。
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是5G定义的三大关键应用场景之一,其主要应用是对时延要求苛刻的控制信息指令传输(比如物与物的通信)。而上述方案终端设备之间在传输过程包含多个无线节点(终端设备A、网络设备、承载网、核心网和终端设备B),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引入一定的时延抖动,不确定性大。针对时延要求严格的业务,时延抖动影响数据传输效率,严重时可导致设备宕机。如何降低传输数据的时延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芯片系统,用于降低数据传输的时延。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网络设备或网络设备内部的模块、单元或芯片执行,本申请以该方案由网络设备执行为例进行介绍。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获取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的信息,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相同因此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发送的上行数据可以被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空口接收到,继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将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视为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并从该上行数据中获取到信息。也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内接收到的数据(或者称下行数据)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由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相同,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空口发送的上行数据可以直接被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空口接收到。也就是说,上行数据中的信息并非经过网络设备的处理转发到达第二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空口发送的上行数据可以直接被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空口接收到,即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的是上行数据,而并不是携带上行数据中的信息的其他数据包,从而可以节省数据传输的时延。也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接收数据时,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将该上行数据视为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并基于对下行数据的处理流程进行处理,从而可以获取到该上行数据中的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三配置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四配置信息。其中,第三配置信息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第四配置信息用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第三配置信息与第四配置信息匹配。因此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被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空口接收到后,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将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视为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并从该上行数据中获取到信息。也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内接收到的数据(或者称下行数据)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由于第三配置信息与第四配置信息匹配,第一终端设备基于第三配置信息通过空口发送上行数据,因此第二终端设备在基于第四配置信息通过空口接收数据时可以成功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该上行数据。也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四配置信息接收数据时,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空口发送的该上行数据,第二终端设备将该上行数据视为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并基于第四配置信息进行处理(即第二终端设备处理该上行数据的过程为第一终端设备获取该上行数据的逆过程),从而可以成功获取到该上行数据中的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网络设备或网络设备内部的模块、单元或芯片执行,本申请以该方案由网络设备执行为例进行介绍。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获取第三配置信息和第四配置信息。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三配置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四配置信息。其中,第三配置信息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第四配置信息用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第三配置信息与第四配置信息匹配。因此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被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空口接收到后,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将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视为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并从该上行数据中获取到信息。也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内接收到的数据(或者称下行数据)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由于第三配置信息与第四配置信息匹配,第一终端设备基于第三配置信息通过空口发送上行数据,因此第二终端设备在基于第四配置信息通过空口接收数据时可以成功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该上行数据。也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四配置信息接收数据时,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空口发送的该上行数据,第二终端设备将该上行数据视为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并基于第四配置信息进行处理(即第二终端设备处理该上行数据的过程为第一终端设备获取该上行数据的逆过程),从而可以成功获取到该上行数据中的信息。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的信息,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相同。
由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相同,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空口发送的上行数据可以直接被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空口接收到,即该上行数据无需经过网络设备的处理即可直接到达第二终端设备。也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接收数据时,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将该上行数据视为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并基于对下行数据的处理流程进行处理,从而可以获取到该上行数据中的信息。
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小区时隙类型为灵活的信息。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二终端设备的小区时隙类型为灵活的信息。
可以看出,由于网络设备将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小区时隙类型配置为“灵活(flexible)”,因此网络设备不严格限定一个时隙为上行时隙还是下行时隙,进而网络设备可以灵活的指示(比如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指示)一个时隙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端设备)的发送数据的时隙(或者称上行数据传输时隙),该时隙作为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端设备)的接收数据的时隙(或者称下行数据传输时隙),继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在该时隙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
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用于对上行数据调制编码的信息。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用于对下行数据解调解码的信息。用于对上行数据进行调制编码的信息与用于对下行数据解调解码的信息匹配。如此,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成功对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调制编码处理后的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解码,继而得到上行数据中的信息(或者称原始数据)。
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用于对上行数据调制编码的信息包括第一调制编码方式(modulation code scheme,MCS)的信息。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用于对下行数据解调解码的信息包括第二MCS的信息。第一MCS和第二MCS相同。如此,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第二MCS对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第一MCS调制编码后的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解码,继而得到上行数据中的信息(或者称原始数据)。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配置信息承载于第一DCI。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配置信息承载于第二DCI。
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一扰码序列的信息,第一扰码序列用于对上行数据加扰。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二扰码序列的信息,第二扰码序列用于对下行数据解扰。第一扰码序列与第二扰码序列相同。由于第一终端设备用对第一扰码序列对上行数据进行加扰,第一扰码序列与第二扰码序列相同,从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第二扰码序列成功对该上行数据解扰。
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指示第一扰码序列的信息包括用于获取第一扰码序列的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指示第二扰码序列的信息包括用于获取第二扰码序列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与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相同。由于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和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相同,因此第一终端设备获取的第一扰码序列可以与第二终端设备获取的第二扰码序列可以相同。
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指示第一扰码序列的信息包括用于获取第一扰码序列的加扰标识。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指示第二扰码序列的信息包括用于获取第二扰码序列的加扰标识。用于获取第一扰码序列的加扰标识与用于获取第二扰码序列的加扰标识相同。由于用于获取第一扰码序列的加扰标识与用于获取第二扰码序列的加扰标识相同,因此第一终端设备获取的第一扰码序列可以与第二终端设备获取的第二扰码序列可以相同。
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包括的导频配置信息与第四配置信息中的导频配置信息相同。第三配置信息包括的导频配置信息与第四配置信息中的导频配置信息相同,因此第二终端设备知道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导频序列,且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成功接收到该导频序列,继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该导频序列估计数据在无线传播中经过的信道的信息,继而可以根据估计的信道的信息从接收到的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中恢复出信息(或者称原始数据)。
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还包括上行数据的载波波形的信息。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配置信息还包括下行数据的载波波形的信息。上行数据的载波波形与下行数据的载波波形相同。由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的载波波形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的下行数据的载波波形相同,因此可以提高第二终端设备正确解调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的成功率。
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一个时隙发送上行数据的码字数量。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二终端设备一个时隙接收下行数据的码字数量。第一终端设备一个时隙发送上行数据的码字数量与第二终端设备一个时隙接收下行数据的码字数量相同。由于第一终端设备一个时隙发送上行数据的码字数量与第二终端设备一个时隙接收下行数据的码字数量相同,因此可以提高第二终端设备正确解调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的成功率。
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不执行头压缩处理的信息。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二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不执行头解压缩处理的信息。如此,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端设备)在获取的上行数据中不进行PDCP头压缩,如此可以降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处理该上行数据的难度,提高解析该上行数据的成功率。
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不执行加密处理的信息。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二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不执行解密处理的信息。如此,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端设备)在获取的上行数据中不进行PDCP层加密,如此可以降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处理该上行数据的难度,提高解析该上行数据的成功率。
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不执行完整性保护处理的信息。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二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不执行完整性确认处理的信息;或,如此,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端设备)在获取的上行数据中不进行PDCP层完整性保护,如此可以降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处理该上行数据的难度,提高解析该上行数据的成功率。
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MAC实体在MAC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不包含MAC CE的信息。如此,可以降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处理该上行数据的难度,提高解析该上行数据的成功率。
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还包括: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SDAP实体不配置SDAP头的信息。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配置信息还包括:指示第二终端设备的SDAP实体不处理SDAP头的信息。如此,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端设备)在获取的上行数据中不包括SDAP头,如此可以降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处理该上行数据的难度,提高解析该上行数据的成功率。
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还包括: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RLC实体配置为RLC UM模式的信息。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配置信息还包括:指示第二终端设备的RLC实体配置为RLC UM模式的信息。如此,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端设备)无需反馈状态报告,从而可以降低方案的复杂度。
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控制指示UCI的时域资源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发送UCI的时域资源与上行数据的时域资源不同。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控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UCI的时域资源与上行数据的时域资源不同。即网络设备可以控制第一终端设备在发送业务数据的时候不会发送随路UCI,从而可以避免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上行数据中包括UCI,从而可以降低第二终端设备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的处理复杂度,提高第二终端设备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解码的成功率。
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定时提前量。其中,第一定时提前量用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定时同步,第一定时提前量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的。如此,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经过空口到达第二终端设备的时间可以落在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信号的时间窗内,从而可以降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号的符号间干扰。
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定时提前量之前,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定时提前量。其中,第二定时提前量用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定时同步,第二定时提前量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的。如此,网络设备可以先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进行定时同步,以便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经过空口到达第一终端设备的时间可以落在第一终端设备接收信号的时间窗内,从而可以降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号的符号间干扰。
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三定时提前量。其中,第三定时提前量用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定时同步,第三定时提前量是根据第二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的。如此,网络设备可以先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进行定时同步,以便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经过空口到达第二终端设备的时间可以落在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信号的时间窗内,从而可以降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号的符号间干扰。
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PUCCH的频域的信息和/或时域的信息。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发送PUCCH的频域的信息和/或时域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发送PUCCH与第二终端设备发送PUCCH的频域无重叠和/或时域无重叠。如此,网络设备在不同的频域资源和/或不同的时域资源分别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PUCCH和第二终端设备的PUCCH,从而可以避免网络设备将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PUCCH和第二终端设备的PUCCH混淆。
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接收PDCCH的频域的信息和/或时域的信息。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指示第二终端设备接收PDCCH的频域的信息和/或时域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接收PDCCH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PDCCH的频域无重叠和/或时域无重叠。如此,网络设备在不同的频域资源和/或不同的时域资源分别向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发送PDCCH,从而可以避免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混淆网络设备分别向二者发送的PDCCH。
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网络设备对上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一信息。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指示未成功接收第一信息的信息。网络设备对第一信息进行处理得到下行数据,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或,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信息。可以看出,如果第二终端设备没能正确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而网络设备正确接收了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则网络设备可以调度第一终端设备重发该第一信息,也可以切换回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常规模式”,即网络设备将第一信息(比如携带于下行数据中)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从接收到的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中获取到第一信息。
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可以在同一块时频域资源中调度多组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每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两个或三个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比如一组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和一个或多个第二终端设备,另一组终端设备包括第三终端设备和第四终端设备。
举个例子,网络设备向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第五配置信息,向第四终端设备发送第六配置信息。第五配置信息指示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第六配置信息指示的第四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第一配置信息指示的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第二配置信息指示的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第五配置信息指示的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以及第六配置信息指示的第四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相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时频域资源是指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
为了区分,用于对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进行加扰的扰码序列与用于对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进行加扰的扰码序列不同。如此,在同一块时频域资源上,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传输数据,第三终端设备也可以与第四终端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由于用于对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进行加扰的扰码序列与用于对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进行加扰的扰码序列不同,因此即使第四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也无法正确解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三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也无法正确解扰,如此,网络设备可以在同一块时频域资源上调度多组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如此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内部的模块、单元或芯片执行,本申请以该方案由第一终端设备执行为例进行介绍。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相同。因此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发送的上行数据可以被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空口接收到,继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将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视为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并从该上行数据中获取到信息。也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内接收到的数据(或者称下行数据)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由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相同,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空口发送上行数据的可以被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也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接收数据时,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将该上行数据视为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并基于对下行数据的处理流程进行处理,从而可以获取到该上行数据中的信息。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用于发送上行数据的第三配置信息,第三配置信息与第二终端设备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第四配置信息匹配。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基于第三配置信息,在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
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内部的模块、单元或芯片执行,本申请以该方案由第一终端设备执行为例进行介绍。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用于发送上行数据的第三配置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基于第三配置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第三配置信息与第二终端设备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第四配置信息匹配。因此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被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空口接收到后,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将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视为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并从该上行数据中获取到信息。也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内接收到的数据(或者称下行数据)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由于第三配置信息与第四配置信息匹配,第一终端设备基于第三配置信息通过空口发送上行数据,因此第二终端设备在基于第四配置信息通过空口接收数据时可以成功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该上行数据。也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四配置信息接收数据时,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空口发送的该上行数据,第二终端设备将该上行数据视为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并基于第四配置信息进行处理(即第二终端设备处理该上行数据的过程为第一终端设备获取该上行数据的逆过程),从而可以成功获取到该上行数据中的信息。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相同。第一终端设备基于第三配置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基于第三配置信息,在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小区时隙类型为灵活的信息。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配置信息承载于第一DCI。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用于对上行数据调制编码的信息。用于对上行数据进行调制编码的信息与用于对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下行数据解调解码的信息匹配。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用于对上行数据进行调制编码的信息包括第一调制编码方式MCS的信息。用于对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的下行数据解调解码的信息包括第二MCS的信息。第一MCS和第二MCS相同。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一扰码序列的信息,第一扰码序列用于对上行数据加扰。第一扰码序列与用于对下行数据解扰的第二扰码序列相同。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指示第一扰码序列的信息包括用于获取第一扰码序列的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与用于获取第二扰码序列的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相同。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指示第一扰码序列的信息包括用于获取第一扰码序列的加扰标识。用于获取第一扰码序列的加扰标识与用于获取第二扰码序列的加扰标识相同。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包括的导频配置信息与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的导频配置信息相同。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还包括上行数据的载波波形的信息。上行数据的载波波形与下行数据的载波波形相同。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一个时隙发送上行数据的码字数量。第一终端设备一个时隙发送上行数据的码字数量与第二终端设备一个时隙接收下行数据的码字数量相同。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不执行头压缩处理的信息。第三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不执行加密处理的信息。第三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不执行完整性保护处理的信息。第三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MAC实体在MAC PDU不包含MAC CE的信息。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还包括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SDAP实体不配置SDAP头的信息。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还包括: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RLC实体配置为RLC UM模式的信息。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控制指示UCI的时域资源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发送UCI的时域资源与上行数据的时域资源不同。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定时提前量,第一定时提前量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的。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定时提前量进行定时同步。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定时提前量之前,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定时提前量,第二定时提前量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的。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定时提前量进行定时同步。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PUCCH的频域的信息和/或时域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发送PUCCH与第二终端设备发送PUCCH的频域无重叠和/或时域无重叠。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接收PDCCH的频域的信息和/或时域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接收PDCCH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PDCCH的频域无重叠和/或时域无重叠。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二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内部的模块、单元或芯片执行,本申请以该方案由第二终端设备执行为例进行介绍。该方法包括: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相同。因此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发送的上行数据可以被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空口接收到,继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将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视为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并从该上行数据中获取到信息。也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内接收到的数据(或者称下行数据)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由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相同,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空口发送上行数据的可以被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也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接收数据时,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将该上行数据视为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并基于对下行数据的处理流程进行处理,从而可以获取到该上行数据中的信息。
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第四配置信息,第四配置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用于发送上行数据的第三配置信息匹配。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四配置信息,在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
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二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内部的模块、单元或芯片执行,本申请以该方案由第二终端设备执行为例进行介绍。该方法包括: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第四配置信息。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四配置信息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第四配置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用于发送上行数据的第三配置信息匹配。因此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被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空口接收到后,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将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视为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并从该上行数据中获取到信息。也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内接收到的数据(或者称下行数据)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由于第三配置信息与第四配置信息匹配,第一终端设备基于第三配置信息通过空口发送上行数据,因此第二终端设备在基于第四配置信息通过空口接收数据时可以成功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该上行数据。也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四配置信息接收数据时,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空口发送的该上行数据,第二终端设备将该上行数据视为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并基于第四配置信息进行处理(即第二终端设备处理该上行数据的过程为第一终端设备获取该上行数据的逆过程),从而可以成功获取到该上行数据中的信息。
在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相同。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四配置信息,在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二终端设备的小区时隙类型为灵活的信息。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配置信息承载于第二DCI。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用于对下行数据解调解码的信息。用于对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进行调制编码的信息与用于对下行数据解调解码的信息匹配。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用于对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进行调制编码的信息包括第一调制编码方式MCS的信息。用于对下行数据解调解码的信息包括第二MCS的信息。第一MCS和第二MCS相同。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二扰码序列的信息,第二扰码序列用于对下行数据解扰。用于对上行数据加扰的第一扰码序列与第二扰码序列相同。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指示第二扰码序列的信息包括用于获取第二扰码序列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用于获取第一扰码序列的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与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相同。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指示第二扰码序列的信息包括用于获取第二扰码序列的加扰标识。用于获取第一扰码序列的加扰标识与用于获取第二扰码序列的加扰标识相同。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配置信息中的导频配置信息与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导频配置信息相同。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配置信息还包括下行数据的载波波形的信息。上行数据的载波波形与下行数据的载波波形相同。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二终端设备一个时隙接收下行数据的码字数量。第一终端设备一个时隙发送上行数据的码字数量与第二终端设备一个时隙接收下行数据的码字数量相同。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配置信息还包括:指示第二终端设备的SDAP实体不处理SDAP头的信息。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配置信息还包括:指示第二终端设备的RLC实体配置为RLC UM模式的信息。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三定时提前量,第三定时提前量是根据第二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的。第二终端设备根据第三定时提前量进行定时同步。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发送PUCCH的频域的信息和/或时域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发送PUCCH的频域与第二终端设备发送PUCCH的频域无重叠和/或时域无重叠。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指示第二终端设备接收PDCCH的频域的信息和/或时域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接收PDCCH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PDCCH的频域无重叠和/或时域无重叠。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为了便于介绍,本申请将上行数据中的信息称为第一信息,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四配置信息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之后,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四配置信息对上行数据进行处理。第二终端设备在未成功获取到上行数据中的第一信息的情况下,向网络设备发送指示未成功接收第一信息的信息。
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四配置信息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之后,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四配置信息对上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一信息。第二终端设备在成功获取到上行数据中的第一信息的情况下,向网络设备发送指示成功接收第一信息的信息。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前述网络设备、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通信单元和处理单元,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通信单元用于执行与发送和接收相关的功能。可选地,通信单元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在一种设计中,通信装置为通信芯片,处理单元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处理器核心,通信单元可以为通信芯片的输入输出电路或者端口。
在另一种设计中,通信单元可以为发射器和接收器,或者通信单元为发射机和接收机。
可选的,通信装置还包括可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各个模块。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前述网络设备、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可选的,还包括收发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可选的,处理器为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的,存储器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存储器与处理器分离设置。
可选的,收发器中可以包括,发射机(发射器)和接收机(接收器)。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前述网络设备、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与通信接口耦合。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时,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可选地,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可选地,输入/输出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
在又一种实现方式中,当该通信装置为芯片或芯片系统时,通信接口可以是该芯片或芯片系统上的输入/输出接口、接口电路、输出电路、输入电路、管脚或相关电路等。处理器也可以体现为处理电路或逻辑电路。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系统,系统包括上述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系统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比如可以包括上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或第二终端设备。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可以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可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可选地,该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芯片系统的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包括:接口电路和处理电路。接口电路可以包括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处理电路用于通过输入电路接收信号,并通过输出电路发射信号,使得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被实现。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上述处理装置可以为芯片,输入电路可以为输入管脚,输出电路可以为输出管脚,处理电路可以为晶体管、门电路、触发器和各种逻辑电路等。输入电路所接收的输入的信号可以是由例如但不限于接收器接收并输入的,输出电路所输出的信号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输出给发射器并由发射器发射的,且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可以是同一电路,该电路在不同的时刻分别用作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本申请对处理器及各种电路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通信装置是网络设备、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接口电路可以为网络设备、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中的射频处理芯片,处理电路可以为网络设备、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中的基带处理芯片。
在又一种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中的部分器件,如系统芯片或通信芯片等集成电路产品。接口电路可以为该芯片或芯片系统上的输入/输出接口、接口电路、输出电路、输入电路、管脚或相关电路等。处理电路可以为该芯片上的逻辑电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又一种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可能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可能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5G通信系统下协议栈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可能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终端设备传输上行数据的一种可能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能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能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信(global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radio,NR),或者应用于未来的通信系统或其它类似的通信系统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应用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00。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1000包括无线接入网100和核心网200。无线接入网100和核心网200都可以与互联网300连接。无线接入网1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如图1中的110a和110b,统称为11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终端(如图1中的终端120a、终端120b、终端120c、终端120d、终端120e、终端120f、终端120g、终端120h、终端120i和终端120j,统称为终端120)。终端120a-终端120j通过无线的方式与接入网设备110a,接入网设备110b相连。接入网设备110a和接入网设备110b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与核心网200连接。核心网中的核心网设备与无线接入网中的接入网设备可以是不同的物理设备,也可以是集成了核心网逻辑功能和无线接入网逻辑功能的同一个物理设备。终端和终端之间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相互连接。接入网设备和接入网设备之间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相互连接。图1只是示意图,该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它网络设备,例如,包括无线中继设备和/或无线回传设备(图1中未示出)。
通信系统1000例如可以支持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3GPP)相关的蜂窝系统(例如5G通信系统,多种无线技术融合的通信系统(例如2G、3G、4G、或5G中至少两种技术融合的通信系统),或者是面向未来的演进系统(例如6G接入技术)),或者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或者是3GPP相关的蜂窝系统与其他技术融合的通信系统,或者未来通信系统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入网设备,有时也称为接入节点。接入网设备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用于与终端进行通信。接入网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上述通信系统中的基站(basestation)、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odeB)、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point,TRP)、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B,gNB)、第六代(6thgeneration,6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开放接入网ORAN(open RAN,ORAN)系统中的接入网设备或者接入网设备的模块、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等。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能够实现基站部分功能的模块或单元。例如,接入网设备可以是下文描述的集中式单元(central unit,CU),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CU-控制面(control plane,CP),CU-用户面(user plane,UP),或者无线单元(radio unit,RU)等。其中,在ORAN系统中,CU还可以称为O-CU,DU还可以称为开放(open,O)-DU,CU-CP还可以称为O-CU-CP,CU-UP还可以称为O-CUP-UP,RU还可以称为O-RU。所述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宏基站(如图1中的110a),微基站或室内站(如图1中的110b),中继节点或施主节点,或者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可选的,接入网设备还可以是服务器,可穿戴设备,或车载设备等。例如,车辆外联(vehicle to everything,V2X)技术中的接入网设备可以为路侧单元(road side unit,RSU)。通信系统中的多个接入网设备可以为同一类型的基站,也可以为不同类型的基站。基站可以与终端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中继站与终端进行通信。终端可以与不同接入技术中的多个基站进行通信。
终端也可以称为终端设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移动终端等。终端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场景,例如,可以应用于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车物(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通信、机器类通信(machine-typecommunication,MTC)、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工业控制、自动驾驶、远程医疗、智能电网、智能家具、智能办公、智能穿戴、智能交通、或智慧城市等场景。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辆、无人机、直升机、飞机、轮船、机器人、机械臂、或智能家居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终端的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接入网设备和/或终端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可移动的。接入网设备和/或终端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还可以部署在空中的飞机、气球和人造卫星上。本申请实施例对接入网设备和终端的应用场景不做限定。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相同的场景或不同的场景,例如,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同时部署在陆地上;或者,接入网设备部署在陆地上,终端设备部署在水面上等,不再一一举例。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系统中的每个元件可以视为通信系统中的网元。例如,图1中的直升机或无人机(终端120i)可以被配置成移动接入网设备,对于那些通过终端120i接入到无线接入网100的终端设备120j来说,终端120i是接入网设备;但对于接入网设备110a来说,终端120i是终端设备,即接入网设备110a与终端120i之间是通过无线空口协议进行通信的。接入网设备110a与终端120i之间也可以是通过接入网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接口协议进行通信的,此时,相对于接入网设备110a来说,终端120i也是接入网设备。因此,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都可以统一称为通信装置,图1中的接入网设备110a和接入网设备110b可以称为具有接入网设备功能的通信装置,图1中的终端120a-终端120j可以称为具有终端设备功能的通信装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具有接入网设备功能的通信装置可以是接入网设备,或者接入网设备中的模块(如芯片、芯片系统、或软件模块等),或者包含有接入网设备功能的控制子系统。例如,含有接入网设备功能的控制子系统可以是智能电网、工业控制、智能交通、或智慧城市等终端可应用的场景中的控制中心。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具有终端功能的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或者终端中的模块(如芯片、芯片系统、调制解调器、或软件模型等),或者是包含有终端功能的装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便于描述,后续以基站或BS,终端或UE为例进行说明。
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遵循一定的协议层结构。示例性地,该协议层结构可以包括控制面协议层结构和用户面协议层结构。例如,控制面协议层结构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或物理(physical,PHY)层等。例如,用户面协议层结构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业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adaptation protocol,SDAP)层、PDCP层、RLC层、MAC层、或物理层等。
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 unit,CU)和分布单元(distributeunit,DU)。该设计可以称为CU和DU分离。多个DU可以由一个CU集中控制。作为示例,CU和DU之间的接口称为F1接口。其中,控制面(control panel,CP)接口可以为F1-C,用户面(userpanel,UP)接口可以为F1-U。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各接口的具体名称。CU和DU可以根据无线网络的协议层划分:比如,PDCP层及以上协议层(例如RRC层和SDAP层等)的功能设置在CU,PDCP层以下协议层(例如RLC层、MAC层和PHY层等)的功能设置在DU;又比如,PDCP层以上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CU,PDCP层及以下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DU,不予限制。
上述对CU和DU的处理功能按照协议层的划分仅仅是一种举例,也可以按照其他的方式进行划分。例如,可以将CU或者DU划分为具有更多协议层的功能,又例如将CU或DU划分为具有协议层的部分处理功能。例如,将RLC层的部分功能和RLC层以上的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CU,将RLC层的剩余功能和RLC层以下的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DU。再例如,可以按照业务类型或者其他系统需求对CU或者DU的功能进行划分,例如按时延划分,将处理时间需要满足时延要求的功能设置在DU,不需要满足该时延要求的功能设置在CU。
可选的,CU可以具有核心网的一个或多个功能。
可选的,可以将DU的无线单元(radio unit,RU)拉远设置。其中,RU具有射频功能。示例性的,DU和RU可以在PHY层进行划分。例如,DU可以实现PHY层中的高层功能,RU可以实现PHY层中的低层功能。其中,用于发送时,PHY层的功能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添加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位、信道编码、速率匹配、加扰、调制、层映射、预编码、资源映射、物理天线映射、或射频发送功能。用于接收时,PHY层的功能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CRC校验、信道解码、解速率匹配、解扰、解调、解层映射、信道检测、资源解映射、物理天线解映射、或射频接收功能。其中,PHY层中的高层功能可以包括PHY层的一部分功能,该部分功能更加靠近MAC层;PHY层中的低层功能可以包括PHY层的另一部分功能,例如该部分功能更加靠近射频功能。例如,PHY层中的高层功能可以包括添加CRC位、信道编码、速率匹配、加扰、调制、和层映射,PHY层中的低层功能可以包括预编码、资源映射、物理天线映射、和射频发送功能;或者,PHY层中的高层功能可以包括添加CRC位、信道编码、速率匹配、加扰、调制、层映射和预编码,PHY层中的低层功能可以包括资源映射、物理天线映射、和射频发送功能。例如,PHY层中的高层功能可以包括CRC校验、信道解码、解速率匹配、解码、解调、和解层映射,PHY层中的低层功能可以包括信道检测、资源解映射、物理天线解映射、和射频接收功能;或者,PHY层中的高层功能可以包括CRC校验、信道解码、解速率匹配、解码、解调、解层映射、和信道检测,PHY层中的低层功能可以包括资源解映射、物理天线解映射、和射频接收功能。
可选的,可以对CU的功能进一步划分,将控制面和用户面分离并通过不同实体来实现。分离出的实体分别为控制面CU实体(即CU-CP实体)和用户面CU实体(即CU-UP实体)。该CU-CP实体和CU-UP实体可以分别与DU相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实体可以被理解为模块或者单元,其存在形式可以是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者是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不予限制。
可选的,上述CU、CU-CP、CU-UP、DU和RU中的任一个可以是软件模块、硬件结构、或者软件模块加硬件结构,不予限制。其中,不同实体的存在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的。例如CU、CU-CP、CU-UP和DU是软件模块,RU是硬件结构。为了描述简洁,此处不再一一罗列所有可能的组合形式。这些模块及其执行的方法也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例如,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由接入网设备执行时,具体可以由CU、CU-CP、CU-UP或DU中至少一项执行。
根据图1示出的系统架构,图2A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又一种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2A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如图2A所示,该通信系统还包括传输网和核心网。核心网的网元比如可以包括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function,UPF)网元等。
图2A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包括的终端设备201和终端设备202,图2A中以终端设备201为客户终端设备(customer-premises equipment,CPE)221,终端设备122为CPE222为例进行示意。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挂接其他设备,比如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工业输入输出(Input/Output,I/O)设备等。其中,工业I/O设备比如可以包括夹具、机械臂等。图2A中所示的CPE221挂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231,CPE222挂接夹具232。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之间(比如CPE221和CPE222之间)可以传输数据,该数据中的信息(或者称原始数据)可以来自于挂接在终端设备(比如CPE)上的设备(如PLC、工业I/O设备等)。结合图2A举个例子,CPE221可以从该CPE221挂接的PLC231中获取原始数据,继而对该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数据,并发送(比如通过无线空口发送)该数据。CPE222接收(比如通过无线空口接收)到数据后可以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该数据中包括的信息,继而可以将该信息发送至CPE222挂接的夹具232,以使夹具232依据该信息执行相应的动作。
如图2A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终端设备之间(比如CPE221和CPE222之间)包括两条传输路径,比如图2A中所示的传输路径211和传输路径212。
其中,传输路径211为终端设备201通过空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空口也可以称为无线空口)直接与终端设备202之间传输的路径,途中可以不经过网络设备等其他设备,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201发送的数据A1直接到达终端设备202,即终端设备202接收到的数据即为终端设备201发出的数据A1。
传输路径212为终端设备201与终端设备202之间通过网络设备、传输网和核心网进行传输的路径,比如终端设备201通过空口将数据发送至网络设备,该数据依次经过网络设备、传输网、核心网处理后,核心网再次将该数据通过传输网传输至网络设备,继而经过网络设备到达终端设备202。该传输路径212中,终端设备202接收的是来自网络设备的数据A2,该数据A2是网络设备接收到来自终端设备201的数据A1之后,对数据A1进行逆处理,并进一步将该数据A1中的信息再次封装得到的数据A2。
应理解,该通信系统中也可以存在多个网络设备,每个网络设备可以为多个终端设备提供服务,本申请实施例对通信系统中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数量均不作限定。图2A中的网络设备,以及多个终端设备中的部分终端设备或全部终端设备中的每个终端设备都可以实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图2A中以终端设备为CPE为例进行示意,终端设备可以将来自CPE挂接的设备的数据作为原始数据,当终端设备为其他设备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将来自其他设备的数据作为原始数据,终端设备也可以自己生成原始数据。
为例进行说明的,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不限于此。终端设备也可以为手机、车辆、车载设备、车载模块、路侧单元、行人手持设备,以及物联网中的智能水表、电表等海量机器类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of communication,mMTC)类终端设备。本申请网络设备可以包括接入网设备和/或核心网设备,关于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见前述图1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应用于工业控制中终端设备和终端设备相互通信的场景。根据图2A所示内容,图2B示例性示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场景示意图,图2B中以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场景为典型工岛布局为例进行示意,该场景中各个终端设备之间传输的业务数据较为固定,主要为工岛内设备间工业控制指令的通信。该场景中各个终端设备的位置相对较为固定,终端设备不会有大范围移动。
如图2B所示,该场景中包括多个PLC和工业I/O(图2B中以工业I/O设备为机械臂为例进行示意)。其中,PLC和机械臂均挂接终端设备(比如图2B中的CPE)。如图2B所示,该场景中可以为PLC和机械臂之间进行配对,该PLC挂接的CPE和该机械臂挂接的CPE之间也可以具有配对关系,或者称关联关系。PLC可以将信息(比如对机械臂进行控制的控制指令)发送至该PLC挂接的CPE,CPE将从PLC接收到的信息(也可以称为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数据。CPE通过空口将该数据发送。与该CPE配对或具有关联关系的CPE接收到该数据可以对该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得到的信息发送给机械臂,以使与该PLC配对的机械臂执行该PLC发出的控制指令。图2B所示场景中对于PLC挂接的CPE和工业I/O设备挂接的CPE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要求较为严苛,比如常规要求该时延不大于8毫秒。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旨在缩短两个CPE之间数据传输的时延,即本申请实施例中CPE发出的数据可以不必经过网络设备、传输网和核心网,而是CPE通过空口发送的数据可以直接到达另一个CPE,因此可以降低数据传输时延,满足该场景的时延要求。
图2B所示的场景中还包括主控柜、工岛柜、阀岛和电源模块等,图2B中并未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不局限于以上工业控制场景,上述场景仅为示例。
基于图1、图2A和图2B所示的实施例以及上述其他内容,图3示例性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可能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中以执行主体为网络设备、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为例进行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侧的方案也可以由网络设备内部的单元、模块或芯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侧的方案也可以由第一终端设备内部的单元、模块或芯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设备侧的方案也可以由第二终端设备内部的单元、模块或芯片执行。图3中的网络设备可以为前述图2A中的网络设备,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为图2A中的两个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比如可以为前述图2A中的终端设备201,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为前述终端设备202。
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网络设备获取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
其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的信息。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相同。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适用于TDD传输模式,在TDD传输模式中第一终端设备传输上行数据的频域资源可以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频域资源相同。进一步,网络设备可以调整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域资源,以及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以使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域资源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相同。
步骤302,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
相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一配置信息。
步骤303,网络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
相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二配置信息。
步骤302和步骤303之间没有绝对的先后关系,也可以先执行步骤303,再执行步骤302。
步骤304,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发送上行数据。
相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
步骤304中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空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空口也可以理解为无线空口)发送上行数据,网络设备也可以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图3中以网络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接收该上行数据为例进行示意。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行数据可以是指第一终端设备发出的数据,比如上行数据包括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空口发送的数据,该数据可以被网络设备和/或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行数据比如可以包括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channel,PUSCH)。PUSCH可以称为业务信道,可以用于传输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下行数据可以是指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的数据,比如下行数据包括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空口接收到的来自网络设备的数据(比如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下行数据也可以包括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空口接收到的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比如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比如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PUSCH)。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被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空口接收到后,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将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视为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并从该上行数据中获取到信息。也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内接收到的数据(或者称下行数据)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还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小区时隙类型为灵活的信息。网络设备还可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指示第二终端设备的小区时隙类型为灵活的信息。可以看出,由于网络设备将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小区时隙类型配置为“灵活(flexible)”,因此网络设备不严格限定一个时隙为上行时隙还是下行时隙,进而网络设备可以灵活的指示(比如通过DCI指示)一个时隙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端设备)的发送数据的时隙(或者称上行数据传输时隙),该时隙作为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端设备)的接收数据的时隙(或者称下行数据传输时隙),继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在该时隙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
由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相同,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空口发送上行数据的可以被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也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接收数据时,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将该上行数据视为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并基于对下行数据的处理流程进行处理,从而可以获取到该上行数据中的信息。
可以看出,该方案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信息(或者称原始数据)携带于上行数据中可以直接通过空口传输至第二终端设备,即该上行数据中的信息(或者称原始数据)无需经由网络设备、传输网和核心网的传输即可直达第二终端设备,从而可以节省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数据传输时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节省网络设备对上行数据的处理过程的时延,还可以节省核心网对该上行数据进行处理的时延,还可以压缩无线空口传输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的时延,进而可以满足工业制造等对时延要求严苛的场景的需求。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无需依赖特定频谱,提高方案的适用性。又一方面,该方案未对终端设备的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对终端设备的能力要求较低,从而可以降低终端设备的成本。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可以承载于DCI。比如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承载于第一DCI,第二配置信息可以承载于第二DCI。图4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示意图,如图4所示,网络设备通过第一DCI指示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图4中以上行数据为PUSCH为例进行展示)的时频域资源,网络设备将该块时频域资源指示为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图4中以下行数据为PDSCH为例进行展示)的时频域资源。由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相同,如此,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比如PDSCH)的时频域资源接收数据时,可以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比如PUSCH),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将该上行数据视为网络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并可以基于对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的处理流程对该上行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可以获取到该上行数据中的信息。
结合图4举个例子,比如第一终端设备连接PLC,第二终端设备连接工业I/O设备(比如夹具、机械臂等)。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PUSCH包括动作指示信息。动作指示信息指示第二终端设备连接的工业I/O设备(比如夹具、机械臂等)完成指定动作。该动作指示信息来自于与第一终端设备连接的PLC。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配置信息配置的用于发送PUSCH的时频域资源上发送该动作指示信息。由于第二配置信息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的接收PDSCH的时域资源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PUSCH的时频域资源相同,因此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PDSCH的时频域资源接收数据时可以接收到该动作指示信息,继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将接收到的该动作指示信息作为视为下行数据,并基于对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的处理流程对该动作指示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可以获取到该动作指示信息中的信息。进一步,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将该动作指示信息中的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连接的工业I/O设备(比如夹具、机械臂等),如此,该工业I/O设备(比如夹具、机械臂等)可以执行该动作指示信息所指示的动作。
再举个例子,比如第一终端设备连接工业I/O设备(比如夹具、机械臂等),第二终端设备连接PLC。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PUSCH可以包括工业I/O设备的状态指示信息,该状态指示信息指示第一终端设备连接的工业I/O设备的状态,比如正常工作状态或故障状态。该状态指示信息来自于工业I/O设备。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该状态指示信息在第一配置信息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上进行发送。类似的,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接收数据时,可以接收到该状态指示信息,并基于对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的处理流程对该状态指示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可以获取到该状态指示信息中的信息。进一步,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将该状态指示信息中的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连接的PLC,如此,PLC可以依据工业I/O设备的状态控制该工业I/O设备执行后续动作。
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用于对上行数据调制编码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用于对上行数据调制编码的信息。用于对上行数据调制编码的信息可以承载于第一DCI。网络设备可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用于对下行数据调制编码的信息,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用于对下行数据解调解码的信息。用于对下行数据解调解码可以承载于第二DCI。用于对上行数据进行调制编码的信息与用于对下行数据解调解码的信息匹配。如此,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成功对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调制编码处理后的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解码,继而得到上行数据中的信息(或者称原始数据)。
举个例子,用于对上行数据调制编码的信息包括第一调制编码方式(modulationcode scheme,MCS)的信息。用于对下行数据解调解码的信息包括第二MCS的信息。第一MCS和第二MCS相同。如此,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第二MCS对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第一MCS调制编码后的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解码,继而得到上行数据中的信息(或者称原始数据)。
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控制指示(uplink control indicator,UCI)的时域资源的信息。相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UCI的时域资源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发送UCI的时域资源与上行数据的时域资源不同。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控制指示UCI的时域资源的信息可以承载于DCI,比如可以从承载于第一DCI。
第一终端设备在发送上行数据(属于业务数据)的时域资源内,若需控制信息(即该控制信息的时域资源与该上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相同),则可以将该控制信息和上行数据一起发送,该控制信息可以称为UCI。而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控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UCI的时域资源与上行数据的时域资源不同。即网络设备可以控制第一终端设备在发送业务数据的时候不会发送随路UCI,从而可以避免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上行数据中包括UCI,从而可以降低第二终端设备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的处理复杂度,提高第二终端设备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解码的成功率。
基于图1、图2A、图2B、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以及上述其他内容,图5示例性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可能的流程示意图。图5中的各个执行主体的描述可以参见前述图3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网络设备获取第三配置信息和第四配置信息。
其中,第三配置信息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第四配置信息用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第三配置信息与第四配置信息匹配。
步骤502,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三配置信息。
相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用于发送上行数据的第三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配置信息可以承载于现有信令中,也可以承载于新定义的信令中。举个例子,第三配置信息可以承载于RRC重配置消息中。
步骤503,网络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四配置信息。
相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第四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四配置信息可以承载于现有信令中,也可以承载于新定义的信令中。举个例子,第四配置信息可以承载于RRC重配置消息中。
步骤502和步骤5034之间没有绝对的先后关系,也可以先执行步骤503,再执行步骤502。
步骤504,第一终端设备基于第三配置信息发送上行数据。
相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四配置信息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
步骤504中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空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空口也可以理解为无线空口)发送上行数据,网络设备也可以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图5中以网络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接收该上行数据为例进行示意。
由于第三配置信息与第四配置信息匹配,第一终端设备基于第三配置信息通过空口发送上行数据,因此第二终端设备在基于第四配置信息通过空口接收数据时可以成功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该上行数据。也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四配置信息接收数据时,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空口发送的该上行数据,第二终端设备将该上行数据视为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并基于第四配置信息进行处理(即第二终端设备处理该上行数据的过程为第一终端设备获取该上行数据的逆过程),从而可以成功获取到该上行数据中的信息。
可以看出,该方案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信息(或者称原始数据)携带于上行数据中可以直接通过空口传输至第二终端设备,即该上行数据中的信息(或者称原始数据)无需经由网络设备、传输网和核心网的传输即可直达第二终端设备,从而可以节省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数据传输时延。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无需依赖特定频谱,提高方案的适用性。又一方面,该方案未对终端设备的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对终端设备的能力要求较低,从而可以降低终端设备的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适用于多种通信系统的协议栈,下面以5G通信系统为例进行介绍。图6示例性示出了5G通信系统下协议栈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发送端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接收端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内容以第一终端设备为发送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为接收端设备为例进行介绍,实际应用中,第二终端设备也可以发送数据,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的情况下,第二终端设备可以视为发送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接收数据,在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数据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视为接收端设备。
如图6所示,发送端设备(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用户面协议栈可以包括:服务数据适应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物理(physical,PHY)层。接收端设备(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用户面协议栈可以包括:SDAP层、PDCP层、RLC层、MAC层和PHY层。
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式有两种,下面通过方式一和方式二分别进行介绍。
方式一,发送端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端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
如图6所示,发送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的信息(或者称原始数据)需依次经过SDAP层、PDCP层、RLC层、MAC层、PHY层的处理、逐层向协议栈的底部传,到了PHY层后经过无线空口发送(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无线空口发送的数据可以称为上行数据),比如通过无线空口发送至接收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的PHY层。接收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的PHY层接收到的数据再依次经过MAC层、RLC层、PDCP层和SDAP层的处理,从而恢复出信息(或者称原始数据)。
值得说明的是,方式一中,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是通过无线空口发射到空中,第二终端设备直接通过无线空口接收到该上行数据,即该上行数据并未经过网络设备、传输网网元或核心网网元的传输。因此方式一中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信息传输的时延较小。
方式二,发送端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端设备为网络设备。
当发送端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的情况下,网络设备也可以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无线空口发送的上行数据。
以图6为例,第一终端设备获取的信息(或者称原始数据)需依次经过SDAP层、PDCP层、RLC层、MAC层、PHY层的处理、逐层向协议栈的底部传,到了PHY层后经过无线空口发送(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无线空口发送的数据可以称为上行数据),比如通过无线空口发送至网络设备的PHY层。网络设备的PHY层接收到的数据再依次经过MAC层、RLC层、PDCP层和SDAP层的处理,从而恢复出信息(或者称原始数据)。
进一步在网络设备需要将该信息(或者称原始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作为数据的发送端设备,将该信息(或者称原始数据)依次经过SDAP层、PDCP层、RLC层、MAC层、PHY层的处理、逐层向协议栈的底部传,到了PHY层后经过无线空口发送(网络设备通过无线空口发送的数据可以称为下行数据),比如通过无线空口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的PHY层。第二终端设备的PHY层接收到的数据可以再依次经过MAC层、RLC层、PDCP层和SDAP层的处理,从而恢复出信息(或者称原始数据)。
针对上述方式一,由于第二终端设备需要对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进行处理,因此为了提高第二终端设备解析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的成功率,网络设备可以对各个协议栈的处理方式进行设置,下面结合图6介绍几种可能的协议栈设置方式。
(1)SDAP层。
SDAP层位于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以上,直接承载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数据包,可以用于用户面。可以负责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流与数据资源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数据无线承载)之间的映射,为数据包添加服务质量流标识(QoS flow identification,QFI)标记。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还包括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SDAP实体不配置SDAP头的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的SDAP实体可以理解为负责第一终端设备的SDAP层的处理流程的单元、模块或芯片系统。如此,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端设备)在获取的上行数据中不包括SDAP头,如此可以降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处理该上行数据的难度,提高解析该上行数据的成功率。
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配置信息还包括:指示第二终端设备的SDAP实体不处理SDAP头的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设备的SDAP实体可以理解为负责第二终端设备的SDAP层的处理流程的单元、模块或芯片系统。如此,可以降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处理该上行数据的难度,提高解析该上行数据的成功率。而且在第一终端设备的SDAP实体不配置SDAP头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对上行数据处理的协议栈配置和第二终端设备的对下行数据处理的协议栈配置匹配(或者称对齐),如此可以提高第二终端设备接收该上行数据的成功率。
(2)PDCP层。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不执行头压缩处理的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可以理解为负责第一终端设备的PDCP层的处理流程的单元、模块或芯片系统。如此,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端设备)在获取的上行数据中不进行PDCP头压缩,如此可以降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处理该上行数据的难度,提高解析该上行数据的成功率。
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二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不执行头解压缩处理的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可以理解为负责第二终端设备的PDCP层的处理流程的单元、模块或芯片系统。如此,可以降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处理该上行数据的难度,提高解析该上行数据的成功率。而且在第一终端设备的不对上行数据进行PDCP头压缩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对上行数据处理的协议栈配置和第二终端设备的对下行数据处理的协议栈配置匹配(或者称对齐),如此可以提高第二终端设备接收该上行数据的成功率。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不执行加密处理的信息。如此,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端设备)在获取的上行数据中不进行PDCP层加密,如此可以降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处理该上行数据的难度,提高解析该上行数据的成功率。
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二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不执行解密处理的信息。如此,可以降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处理该上行数据的难度,提高解析该上行数据的成功率。而且在第一终端设备的不对上行数据进行PDCP加密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对上行数据处理的协议栈配置和第二终端设备的对下行数据处理的协议栈配置匹配(或者称对齐),如此可以提高第二终端设备接收该上行数据的成功率。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不执行完整性保护处理的信息。如此,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端设备)在获取的上行数据中不进行PDCP层完整性保护,如此可以降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处理该上行数据的难度,提高解析该上行数据的成功率。
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二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不执行完整性保护处理的信息。如此,可以降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处理该上行数据的难度,提高解析该上行数据的成功率。而且在第一终端设备的不对上行数据进行PDCP完整性保护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对上行数据处理的协议栈配置和第二终端设备的对下行数据处理的协议栈配置匹配(或者称对齐),可以提高第二终端设备接收该上行数据的成功率。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5G的PDCP实体可以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头压缩、加密和完整性保护处理,网络设备可以配置发送端设备的PDCP实体对接收到的数据不进行头压缩、数据加密和完整性保护。接收端设备的PDCP实体对接收到的数据也可以不进行头解压缩、数据解密和完整性保护的处理。如此,第一终端设备对上行数据处理的协议栈配置和第二终端设备的对下行数据处理的协议栈配置匹配(或者称对齐),可以提高第二终端设备接收该上行数据的成功率。
(3)RLC层。
RLC层位于PDCP层以下,实体可以包括非确认模式(unacknowledged mode,UM),确认模式(acknowledged mode,AM)。AM要求接收端设备反馈状态报告,以便发送端设备确定接收端设备是否正确接收到数据。UM不要求接收端设备反馈状态报告。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还包括: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RLC实体配置为RLC UM模式的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的RLC实体可以理解为负责第一终端设备的RLC层的处理流程的单元、模块或芯片系统。如此,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端设备)无需反馈状态报告,从而可以降低方案的复杂度。
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配置信息还包括:指示第二终端设备的RLC实体配置为RLC UM模式的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设备的RLC实体可以理解为负责第二终端设备的RLC层的处理流程的单元、模块或芯片系统。如此,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端设备)无需反馈状态报告,从而可以降低方案的复杂度。在第一终端设备的RLC实体配置为RLC UM模式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对上行数据处理的协议栈配置和第二终端设备的对下行数据处理的协议栈配置匹配(或者称对齐),如此可以提高第二终端设备接收该上行数据的成功率。
(4)MAC层。
5G MAC层功能与4G类似,主要功能是调度,功能包括:资源调度,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之间的映射,复用/解复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上下行异步)。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MAC实体在MACPDU不包含MAC控制单元(conrtol element,CE)的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的MAC实体可以理解为负责第一终端设备的MAC层的处理流程的单元、模块或芯片系统。由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中不包括MAC CE,因此可以降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处理该上行数据的难度,提高解析该上行数据的成功率。
(5)物理(physical,PHY)层。
5G PHY层的主要功能可以包括:错误检测、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correction,FEC)加密解密、速率匹配、物理信道的映射、调整和解调、频率同步和时间同步、无线测量、多入多出技术(multi input multi output,MIMO)处理。
(5.1)第三配置信息包括的导频配置信息与第四配置信息中的导频配置信息相同。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中的导频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导频序列,比如第三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导频占用的符号数量、导频类型、指示是否包含附加导频的信息、附加导频的位置,以及用于对导频序列加扰的加扰标识中的一项或多项。第四配置信息中的导频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导频序列,第四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导频占用的符号数量、导频类型、指示是否包含附加导频的信息、附加导频的位置,以及用于对导频序列加扰的加扰标识中的一项或多项。第三配置信息包括的导频配置信息与第四配置信息中的导频配置信息相同比如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中的一项或多项:第三配置信息中的导频序列占用的符号数量与第四配置信息中的导频序列占用的符号数量相同;第三配置信息中的导频序列类型与第四配置信息中的导频序列类型相同;第三配置信息中的指示是否包含附加导频的信息与第四配置信息中的指示是否包含附加导频的信息相同;第三配置信息中的附加导频的位置与第四配置信息中的附加导频的位置相同;第三配置信息中的对导频序列加扰的加扰标识与第四配置信息中的对导频序列加扰的加扰标识相同。
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三配置信息中的导频配置信息发送导频序列。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四配置信息中的导频配置信息接收导频序列。第三配置信息包括的导频配置信息与第四配置信息中的导频配置信息相同,因此第二终端设备知道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导频的序列,且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成功接收到该导频序列,继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该导频序列估计数据在无线传播中经过的信道的信息,继而可以根据估计的信道的信息从接收到的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中恢复出信息(或者称原始数据)。
(5.2)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的载波波形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的下行数据的载波波形相同。
由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的载波波形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的下行数据的载波波形相同,因此可以提高第二终端设备正确解调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的成功率。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还包括上行数据的载波波形的信息。第四配置信息还包括下行数据的载波波形的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5G协议中规定下行数据的载波波形包括多载波,而上行数据的载波波形可以为单载波和多载波,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将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和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的下行数据的载波波形均配置为多载波。
(5.3)第一终端设备一个时隙发送上行数据的码字数量与第二终端设备一个时隙接收下行数据的码字数量相同。
由于第一终端设备一个时隙发送上行数据的码字数量与第二终端设备一个时隙接收下行数据的码字数量相同,因此可以提高第二终端设备正确解调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的成功率。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一个时隙发送上行数据的码字数量。第四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二终端设备一个时隙接收下行数据的码字数量。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5G协议中规定下行数据的可以为单码字(一个时隙接收下行数据的码字数量为一)或双码字(一个时隙接收下行数据的码字数量为二),而上行数据可以为单码字(一个时隙发送上行数据的码字数量为一),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将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和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的下行数据均配置为单码字,即第一终端设备一个时隙发送上行数据的码字数量为一,第二终端设备一个时隙接收下行数据的码字数量为一。
上述内容介绍了第一终端设备对上行数据的处理过程中各个协议栈的处理方式,以及第二终端设备对下行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各个协议栈的处理方式,由于第一终端设备对上行数据的处理过程的各个协议栈的配置与第二终端设备对下行数据处理过程中各个协议栈的处理方式匹配,因此当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无线空口发出的上行数据时,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对下行数据的处理流程对该上行数据进行处理,并成功从该上行数据中得到信息(或者称原始数据)。也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将接收到的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无线空口发送的上行数据视为下行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由于第一终端设备的各个协议栈与第二终端设备的各个协议栈的配置匹配,因此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基于对下行数据的处理流程成功对该上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信息(或者称原始数据)。可以看出,该过程中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可以不必经由网络设备的转发,而是直接通过空口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从而可以降低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时延。
(5.4)用于对上行数据加扰的第一扰码序列与用于对下行数据解扰的第二扰码序列相同。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一扰码序列的信息。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二扰码序列的信息。由于第一终端设备用对第一扰码序列对上行数据进行加扰,第一扰码序列与第二扰码序列相同,从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第二扰码序列成功对该上行数据解扰。
本申请实施例中加扰处理可以是指: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第一扰码序列以某种特定方式改变待发送的数据,第二终端设备使用与第一扰码序列相同的第二扰码序列采用逆过程去除第一加扰序列的影响,从而得到加扰之前的数据,如此可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降低数据被其他用户窃取的概率。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中,网络设备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用于获取第一扰码序列的参数,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用于获取第二扰码序列的参数。用于获取第一扰码序列的参数可以与用于获取第二扰码序列的参数相同。用于获取第一扰码序列的参数比如可以包括加扰标识和/或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用于获取第二扰码序列的参数比如可以包括加扰标识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
(5.4.1)用于获取第一扰码序列的加扰标识与用于获取第二扰码序列的加扰标识相同。
第三配置信息包括的指示第一扰码序列的信息包括用于获取第一扰码序列的加扰标识。第四配置信息包括的指示第二扰码序列的信息包括用于获取第二扰码序列的加扰标识。
由于用于获取第一扰码序列的加扰标识与用于获取第二扰码序列的加扰标识相同,因此第一终端设备获取的第一扰码序列可以与第二终端设备获取的第二扰码序列可以相同。用于获取第一扰码序列的加扰标识与用于获取第二扰码序列的加扰标识可以为网络设备分配的。
(5.4.2)用于获取第一扰码序列的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与用于获取第二扰码序列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相同。
第三配置信息包括的指示第一扰码序列的信息包括用于获取第一扰码序列的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第四配置信息包括的指示第二扰码序列的信息包括用于获取第二扰码序列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由于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和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相同,因此第一终端设备获取的第一扰码序列可以与第二终端设备获取的第二扰码序列可以相同。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和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可以为网络设备分配的。
由于网络设备将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和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配置为相同,因此网络设备可能会混淆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PUCCH和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PUCCH。基于此,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PUCCH和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PUCCH配置不同的频域资源,和/或网络设备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PUCCH和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PUCCH配置不同的时域资源。比如,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PUCCH的频域和/或时域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PUCCH的频域和/或时域的信息。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PUCCH的频域的信息和/或时域信息可以承载于RRC消息(比如RRC重配置消息),也可以承载于第三配置信息。网络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发送PUCCH的频域和/或时域的信息,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发送PUCCH的频域和/或时域的信息。网络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PUCCH的频域的信息和/或时域信息可以承载于RRC消息(比如RRC重配置消息),还可以承载于第四配置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发送PUCCH与第二终端设备发送PUCCH的频域无重叠和/或时域无重叠。如此,网络设备在不同的频域资源和/或时域资源分别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PUCCH和第二终端设备的PUCCH,从而可以避免网络设备将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PUCCH和第二终端设备的PUCCH混淆。
由于网络设备将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和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配置为相同,因此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能会混淆网络设备向二者发送的PDCCH。基于此,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接收PDCCH的频域和/或时域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接收PDCCH的频域和/或时域的信息。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PDCCH的频域的信息和/或时域的信息可以承载于RRC消息(比如RRC重配置消息),还可以承载于第三配置信息。网络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指示第二终端设备接收PDCCH的频域和/或时域的信息,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指示第二终端设备接收PDCCH的频域和/或时域的信息。网络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PDCCH的频域的信息和/或时域的信息可以承载于RRC消息(比如RRC重配置消息),还可以承载于第四配置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接收PDCCH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PDCCH的频域无重叠和/或时域无重叠。如此,网络设备在不同的频域资源和/或时域资源分别向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发送PDCCH,从而可以避免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混淆网络设备分别向二者发送的PDCCH。
图5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可以分别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当图5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结合使用的情况下,前述步骤504和步骤304可以替换为:第一终端设备基于第三配置信息,在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发送上行数据。相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四配置信息,在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小区时隙类型为灵活的信息可以承载于第三配置信息。指示第二终端设备的小区时隙类型为灵活的信息可以承载于第四配置信息。
基于图2A、图2B、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以及上述其他内容,图7示例性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可能的流程示意图。图7可以视为图5和/或图3的扩展实施例,图7中的各个执行主体的描述可以参见前述图3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701,第一终端设备进行小区搜索与选择,并驻留在网络设备的小区。
在步骤701中,网络设备可以发送广播消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广播消息与网络设备的小区进行下行同步,并选择信号质量好的小区进行驻留。
步骤702,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
相对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
随机接入请求可以为message1。
步骤703,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相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该随机接入响应可以包括第二定时提前量。其中,第二定时提前量用于第一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进行定时同步,第二定时提前量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的。
该随机接入响应还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比如无线网络用户标识(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RNTI)。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可以称为第一终端设备的临时用户标识,为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的。
随机接入响应可以为message 2。
步骤704,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RRC建立请求消息。
相对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RRC建立请求消息。
RRC建立请求消息可以为message 3。
步骤705,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RRC建立消息。
相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RRC建立消息。
RRC建立消息可以为message 4。
步骤706,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RRC建立完成消息。
相对应的,网络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RRC建立完成消息。
步骤707,网络设备与核心网网元建立连接。
网络设备通过步骤707可以将通过步骤706中的RRC建立完成消息中携带的第一终端设备的信息发送至核心网网元,比如网络设备可以向核心网网元发送初始终端设备信息,初始终端设备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信息,初始终端设备信息英文可以称为initialUE message。
步骤708,核心网网元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传输NAS直传消息。
在步骤708中,网络设备可以透传第一终端设备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NAS直传消息。核心网和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步骤708可以完成对第一终端设备的身份查询、鉴权和注册的操作。
步骤709,核心网网元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PDU会话建立请求消息。
相对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网元的第一PDU会话建立请求消息。
第一PDU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可以包括PDU session resource setup response。第一PDU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可以携带第一终端设备的信息,核心网网元侧可以预先配置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关联关系。如此,核心网网元可以通过第一PDU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向网络设备指示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具有关联关系,以便后续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具有关联关系,继而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三配置信息和/或第一配置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四配置信息和/或第二配置信息。
步骤710,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RRC重配置消息。
相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RRC重配置消息。
RRC重配置消息可以称为RRC reconfiguration。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前述步骤502中,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配置信息可以携带于步骤710中的RRC重配置消息。该RRC重配置消息中还可以包括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重新分配的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该新分配的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与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相同,如此可以使后续第一终端设备用于对上行数据加扰的第一扰码序列与第二终端设备对下行数据进行解扰的第二扰码序列相同。
图7示例性示出了一种网络设备配置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的方案,网络设备可以先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一个用户标识,后续根据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将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更新为与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相同的用户标识。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有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比如网络设备可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信息(比如可以在后续步骤724发送的RRC重配置消息中携带新的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以便将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更新为与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相同的用户标识。再比如,网络设备可以分别向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相同的用户标识(比如通过步骤710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新的用户标识,通过后续步骤724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新的用户标识),以使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和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相同。
步骤711,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定时提前量。
相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定时提前量。
其中,第一定时提前量用于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进行定时同步,第一定时提前量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的。
图8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为x,第一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为a,第二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为b。
请继续参阅图8,网络设备可以预先获取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x,比如网络设备可以从核心网网元查询该距离x,再比如可以在网络设备预设该距离x。由于工业场景中各个终端设备的位置比较固定或移动距离较短,因此在网络设备预设距离x的方案有较广的应用前景。前述步骤703中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定时提前量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a确定的,由于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需要直接通信,因此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进行定时同步,比如网络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定时提前量,第一定时提前量可以是一个调整值,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之后将定时提前量在第二定时提前量的基础上调整(比如延迟)该第一定时提前量所指示的值,比如第一定时提前量可以为(a+b-x)与光速c的商。
图9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终端设备传输上行数据的一种可能的示意图,如图9中的(A)所示,由于第一终端设备考虑第一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的距离除以电磁波传播速度得到的时延以及网络设备内部处理时延,因此第一终端设备会相比于网络设备的基准时间提前一段时间发上行数据。而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时,由于第二终端设备以为在接收网络设备发来的下行数据,因此考虑到第二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除以电磁波传播速度所得到的时延,第二终端设备会基于网络设备的基准时间会滞后一段时间收下行数据。若第一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进行了定时同步,而第一终端设备没有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进行定时同步,则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会过早的到达第二终端设备,进而使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号会混入后一个符号的数据,引入符号间干扰,影响解调。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配置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进行定时同步,比如将定时提前量在第二定时提前量的基础上调整(比如延迟)该第一定时提前量所指示的值,即网络设备控制第一终端设备滞后一段时间(比如滞后第一定时提前量所指示的值)发送上行数据,如此,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经过空口到达第二终端设备的时间可以落在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信号的时间窗内,如图9中的(B)所示,从而可以减少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号的符号间干扰。
值得说明的是,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仅仅示出了一种第一终端设备在发送上行数据之前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定时同步的示例,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有其他方式,比如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计算定时提前量,并将该定时提前量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用于调整第二终端设备的定时提前量的信息,以便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一终端设备之间实现定时同步。
步骤712,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RRC重配置完成消息可以称为RRC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RRC重配置完成消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完成RRC重配置。步骤712可以位于步骤711之后,也可以位于步骤711之前。
步骤713,网络设备向核心网网元发送第一PDU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相对应的,核心网网元接收第一PDU会话建立响应消息,第一PDU会话建立响应消息为第一PDU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
步骤714,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DCI。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周期性向第一终端设备下发DCI,第一DCI可以为网络设备周期性下发的DCI中的一个。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有数据要发送时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调度请求,网络设备接收到调度请求后再给第一终端设备下发DCI(比如第一DCI)。
第一DCI中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的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MCS的信息,还可以包括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UCI的时域资源的信息。第一DCI中包括的信息可以参见前述描述,不再赘述。
步骤715,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小区搜索与选择,并驻留在网络设备的小区。
在步骤715中,网络设备可以发送广播消息。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广播消息与网络设备的小区进行下行同步,并选择信号质量好的小区进行驻留。
步骤715的相关内容可以参见前述步骤701,不再赘述。
步骤716,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
相对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
随机接入请求可以为message 1。
步骤716的相关内容可以参见前述步骤702,不再赘述。
步骤717,网络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相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该随机接入响应可以包括第三定时提前量。其中,第三定时提前量用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定时同步,第三定时提前量是根据第二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的。
该随机接入响应还可以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比如RNTI。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可以称为第二终端设备的临时用户标识,为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分配的。
随机接入响应可以为message 2。
步骤717的相关内容可以参见前述步骤703,不再赘述。
步骤718,第二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RRC建立请求消息。
相对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RRC建立请求消息。
RRC建立请求消息可以为message 3。
步骤718的相关内容可以参见前述步骤704,不再赘述。
步骤719,网络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RRC建立消息。
相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RRC建立消息。
RRC建立消息可以为message 4。
步骤719的相关内容可以参见前述步骤705,不再赘述。
步骤720,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RRC建立完成消息。
相对应的,网络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RRC建立完成消息。
步骤720的相关内容可以参见前述步骤706,不再赘述。
步骤721,网络设备与核心网网元建立连接。
网络设备通过步骤721可以将通过步骤720中的RRC建立完成消息中携带的第二终端设备的信息发送至核心网网元,比如网络设备可以向核心网网元发送初始终端设备信息,初始终端设备信息可以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信息。
步骤722,核心网网元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传输NAS直传消息。
NAS直传消息可以称为NAS message transport。在步骤722中,网络设备可以透传第二终端设备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NAS直传消息。核心网和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步骤722可以完成对第二终端设备的身份查询、鉴权和注册的操作。
步骤723,核心网网元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PDU会话建立请求消息。
相对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网元的第二PDU会话建立请求消息。
第一PDU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可以包括PDU session resource setup response。第二PDU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可以携带第二终端设备的信息,核心网网元侧可以预先配置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关联关系。如此,核心网网元可以通过第二PDU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指示网络设备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具有关联关系,以便后续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具有关联关系,继而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三配置信息和/或第一配置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四配置信息和/或第二配置信息。
步骤723的相关内容可以参见前述步骤709,不再赘述。
步骤724,网络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RRC重配置消息。
相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RRC重配置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前述步骤502中,网络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四配置信息可以携带于步骤724中的RRC重配置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724之前,网络设备还可以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安全等,比如网络设备可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安全模式命令,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安全模式完成。其他内容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再详述。
步骤724的相关内容可以参见前述步骤710,不再赘述。
步骤725,第二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RRC重配置完成消息可以称为RRC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RRC重配置完成消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完成RRC重配置。
步骤726,网络设备向核心网网元发送第二PDU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相对应的,核心网网元接收第二PDU会话建立响应消息,第二PDU会话建立响应消息为第二PDU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
步骤727,网络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CI。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周期性向第二终端设备下发DCI,第二DCI可以为网络设备周期性下发的DCI中的一个。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有数据要发送时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调度请求,网络设备接收到调度请求后再给第一终端设备下发第一DCI,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DCI。
第二DCI中可以包括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的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二MCS的信息。第二DCI中包括的信息可以参见前述描述,不再赘述。
步骤727的相关内容可以参见前述步骤714,不再赘述。
步骤728,第一终端设备基于第三配置信息发送上行数据。
相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四配置信息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
步骤728的相关内容可以参见前述步骤504,不再赘述。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728之后,还可以包括如下内容:
步骤729,网络设备对上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一信息。
为了便于介绍,本申请实施例将上行数据中的信息(或者称原始数据)称为第一信息。
步骤730,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四配置信息对上行数据进行处理,是否成功获取到第一信息;
第二终端设备在未成功获取到上行数据中的第一信息的情况下,执行步骤731;
第二终端设备在成功获取到上行数据中的第一信息的情况下,执行步骤735。
步骤731,第二网络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指示未成功接收第一信息的信息。
相对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指示未成功接收第一信息的信息。
在步骤731之后,网络设备可以执行步骤732或者执行步骤733。
步骤732,网络设备对第一信息进行处理得到下行数据,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步骤733,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信息。
相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信息。
步骤734,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
步骤734在步骤733之后执行,即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信息之后再次发送上行数据。
步骤735,第二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指示成功接收第一信息的信息。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第二终端设备没能正确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而网络设备正确接收了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则网络设备可以调度第一终端设备重发该第一信息,也可以切换回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常规模式”,即网络设备将第一信息(比如携带于下行数据中)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从接收到的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中获取到第一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内容以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传输数据为例进行介绍,实际应用中,发送端设备可以向多个接收端设备发送数据,比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向多个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每个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案可以参见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二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案,不再赘述。
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可以在同一块时频域资源中调度多组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每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两个或三个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比如一组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和一个或多个第二终端设备,另一组终端设备包括第三终端设备和第四终端设备。
举个例子,网络设备向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第五配置信息,向第四终端设备发送第六配置信息。第五配置信息指示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第六配置信息指示的第四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第一配置信息指示的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第二配置信息指示的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第五配置信息指示的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以及第六配置信息指示的第四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相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时频域资源是指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
为了区分,用于对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进行加扰的扰码序列与用于对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进行加扰的扰码序列不同。如此,在同一块时频域资源上,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传输数据,第三终端设备也可以与第四终端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由于用于对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进行加扰的扰码序列与用于对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进行加扰的扰码序列不同,因此即使第四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也无法正确解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三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也无法正确解扰,如此,网络设备可以在同一块时频域资源上调度多组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如此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另外,第五配置信息和第六配置信息可以承载于DCI。第三终端设备和第四终端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方案可以参见前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方案,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消息的名称仅仅是作为示例,随着通信技术的演变,上述任意消息均可能改变其名称,但不管其名称如何发生变化,只要其含义与本申请上述消息的含义相同,则均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向终端设备发送信息可以理解为该信息的目的地是终端设备。例如,模块A向终端发送信息包括:模块A通过空口向终端发送该信息,可选的,模块A可以对该信息进行基带和/或中射频操作;或,模块A将该信息递交至模块B,由模块B向终端发送该信息。其中,模块B向终端发送该信息时,可以是透传该信息、将该信息分段后发送该信息、将该信息与其他信息复用后发送该信息。可选地,模块B可以对该信息进行基带和/或中射频操作后发送该信息等。可选的,模块B可以将该信息封装在数据包中。可选的,模块B还可以为该数据包添加包头和/或填充比特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从终端设备接收信息可以理解为该信息的发源地是终端设备。例如,模块A从终端设备接收信息包括:模块A通过空口从终端接收该信息,可选的,模块A可以对该信息进行基带和/或中射频操作;或,模块B通过空口从终端接收该信息,并将该信息递交至模块A。其中,模块B将该信息递交至模块A,包括:将接收到的该信息透明地递交至模块A、将接收到的多个分段组合成该信息后递交至模块A、或从复用信息中提取出该信息后递交至模块A。可选地,模块B可以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基带和/或中射频操作后发送该信息等。可选的,模块B接收到的该信息被封装在数据包中。可选的,该数据包包括包头和/或填充比特等。
上述模块B可以是一个模块,或者是依次耦合的多个模块,不予限制。例如,模块A是DU模块,模块B是RU模块;再例如,模块A是CU-CP模块,模块B是DU模块和RU模块。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现各网元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发明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根据前述方法,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10,提供了一种装置1301的简化示意图。该装置1301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网元的功能,例如该网元可以是基站、终端、DU、CU、CU-CP、CU-UP或RU。该装置1301可以是该网元、或者是能够安装在该网元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该网元匹配使用的装置,不予限制,例如该装置可以是芯片或芯片系统。装置1301包括接口1303和处理器1302。可选的,处理器1302用于执行程序1305。处理器1302可以存储程序1305,或者从其他器件或其他设备(例如从存储器1304或者从第三方网站下载等)获取程序1305。可选的,装置1301包括存储器1304。存储器1304用于存储程序1306。程序1306可以是预先存储,也可以是后续加载。可选的,存储器1304还可以用于存储必要的数据。这些组件一起工作以提供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各种功能。
处理器1302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作为计算设备的组合。处理器1302可以分别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PLD)、门控逻辑、晶体管逻辑、分立硬件电路、处理电路或其他合适的硬件、固件,和/或配置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各种功能的硬件和软件的组合。处理器130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或专用处理器。例如,处理器1302可以是基带处理器或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可以用于处理通信协议和通信数据。中央处理器可以用于执行软件程序,并处理软件程序中的数据。
接口1303可以包括用于使能与一个或多个计算机设备(例如本申请实施例的网元)通信的任何合适硬件或软件。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口1303可以包括用于耦合有线连接的电线或耦合无线连接的无线接口的端子和/或引脚。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口1303可以包括发射器、接收器、接口和/或天线。该接口可以被配置为使用任何可用的协议(例如3GPP标准协议)使能计算机设备(例如本申请实施例的网元)之间的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程序是指广泛意义上的软件。所述软件可以是程序代码、程序、子程序、指令集、代码、代码段、软件模块、应用程序、软件应用程序等。该程序可以在处理器和/或计算机中运行,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各种功能和/或过程。
存储器1304可以存储在处理器1302执行软件时所需的必要数据。存储器1304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存储技术来实现。例如,存储器1304可以是处理器和/或计算机可以访问的任何可用存储介质。存储介质的非限制性示例有: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可移动介质、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介质、磁存储设备、闪存、寄存器、状态存储器、远程安装存储器、本地或远程存储器组件,或任何其他可以携带或存储软件、数据或信息并可由处理器/计算机访问的介质。
存储器1304和处理器1302可以分开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一起。处理器1302可以从存储器1304读取信息,存储和/或写入存储器中的信息。存储器1304可以集成在处理器1302中。处理器1302和存储器1304可以设置在集成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中。所述集成电路可以设置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网元或其他网络节点中。图中存储器1304为虚线是进一步标识存储器为可选地意思。
进一步的,该通信装置1301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总线系统,其中,处理器1302、存储器1304、接口1303可以通过总线系统相连。
如图10所示,该装置1301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也可以为芯片或电路,比如可设置于第一终端设备的芯片或电路,再比如可设置于第二终端设备内的芯片或电路,再比如可设置于网络设备内的芯片或电路。
在装置1301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情况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302用于获取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接口1303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配置信息。
在装置1301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情况下,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302用于获取第三配置信息和第四配置信息。接口1303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四配置信息。
在装置1301用于实现第一终端设备的功能的情况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302通过接口1303用于执行: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
在装置1301用于实现第一终端设备的功能的情况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302通过接口1303用于执行: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用于发送上行数据的第三配置信息,基于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
在装置1301用于实现第二终端设备的功能的情况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302通过接口1303用于执行: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上行数据。
在装置1301用于实现第二终端设备的功能的情况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302通过接口1303用于执行: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第四配置信息,基于所述第四配置信息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
该通信装置所涉及的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关的概念,解释和详细说明及其他步骤请参见前述方法或其他实施例中关于这些内容的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根据前述方法,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装置1401可以包括通信收发器1403和处理器1402。进一步的,该装置1401可以包括有存储器1404。图中存储器1404为虚线是进一步标识存储器为可选地意思。所述通信收发器1403,用于输入和/或输出信息;所述处理器1402,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使得装置1401实现上述图3、图5或图7的相关方案中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收发器1403可以实现上述图10的接口1303所实现的方案,处理器1402可以实现上述图10的处理器1302所实现的方案,存储器1404可以实现上述图10的存储器1304所实现的方案,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以上实施例以及相同构思,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装置1501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也可以为芯片或电路,比如可设置于第一终端设备的芯片或电路,再比如可设置于第二终端设备内的芯片或电路,再比如可设置于网络设备内的芯片或电路。
该装置1501包括处理单元1502和通信单元1503。进一步的,该装置1501可以包括有存储单元1504,也可以不包括存储单元1504。图中存储单元1504为虚线是进一步标识存储器为可选地意思。
在装置1501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情况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1502用于获取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通信单元1503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配置信息。
在装置1501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情况下,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1502用于获取第三配置信息和第四配置信息。通信单元1503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四配置信息。
在装置1501用于实现第一终端设备的功能的情况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1502通过通信单元1503用于执行: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
在装置1501用于实现第一终端设备的功能的情况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1502通过通信单元1503用于执行: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用于发送上行数据的第三配置信息,基于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
在装置1501用于实现第二终端设备的功能的情况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1502通过通信单元1503用于执行: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上行数据。
在装置1501用于实现第二终端设备的功能的情况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1502通过通信单元1503用于执行: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第四配置信息,基于所述第四配置信息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
该通信装置所涉及的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关的概念,解释和详细说明及其他步骤请参见前述方法或其他实施例中关于这些内容的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装置1501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可以参考相应方法实施例的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以上通信装置的单元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单元1503可以由上述图10的收发器1303实现,处理单元1502可以由上述图10的处理器1302实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或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图3、图5或图7所示实施例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该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图3、图5或图7所示实施例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可以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可用于执行图3、图5或图7所示实施例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方法。可选地,该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调用并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系统的设备执行图3、图5或图7所示实施例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系统,其包括前述的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系统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比如可以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第一终端设备和/或第二终端设备。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c,SSD))等。
需要指出的是,本专利申请文件的一部分包含受著作权保护的内容。除了对专利局的专利文件或记录的专利文档内容制作副本以外,著作权人保留著作权。
上述各个装置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和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对应,由相应的模块或单元执行相应的步骤,例如通信单元(收发器)执行方法实施例中接收或发送的步骤,除发送、接收外的其它步骤可以由处理单元(处理器)执行。具体单元的功能可以参考相应的方法实施例。其中,处理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部件”、“模块”、“系统”等用于表示计算机相关的实体、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部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通过图示,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计算设备都可以是部件。一个或多个部件可驻留在进程和/或执行线程中,部件可位于一个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两个或更多个计算机之间。此外,这些部件可从在上面存储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执行。部件可例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例如来自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和/或网络间的另一部件交互的二个部件的数据,例如通过信号与其它系统交互的互联网)的信号通过本地和/或远程进程来通信。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illustrative logical block)和步骤(step),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6)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获取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的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的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相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的所述下行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上行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四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所述第四配置信息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所述第三配置信息与所述第四配置信息匹配,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的所述下行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上行数据。
3.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获取第三配置信息和第四配置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四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所述第四配置信息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所述第三配置信息与所述第四配置信息匹配,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的所述下行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上行数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的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的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相同。
5.如权利要求1-2和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用于对所述上行数据调制编码的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用于对所述下行数据解调解码的信息;
用于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调制编码的信息与用于对所述下行数据解调解码的信息匹配。
6.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括: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小区时隙类型为灵活的信息;
所述第四配置信息包括: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小区时隙类型为灵活的信息。
7.如权利要求2-4和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一扰码序列的信息,所述第一扰码序列用于对所述上行数据加扰;
所述第四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二扰码序列的信息,所述第二扰码序列用于对所述下行数据解扰;
所述第一扰码序列与所述第二扰码序列相同。
8.如权利要求2-4、6和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括的导频配置信息与所述第四配置信息中的导频配置信息相同。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定时提前量;
其中,所述第一定时提前量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定时同步,所述第一定时提前量是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的。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频域的信息和/或时域的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PUCCH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PUCCH的频域无重叠和/或时域无重叠;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PUCCH的频域的信息和/或时域的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PUCCH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PUCCH的频域无重叠和/或时域无重叠;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频域的信息和/或时域的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PDCCH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PDCCH的频域无重叠和/或时域无重叠;或,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PDCCH的频域的信息和/或时域的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PDCCH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PDCCH的频域无重叠和/或时域无重叠。
11.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
所述网络设备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一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指示未成功接收所述第一信息的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对所述第一信息进行处理得到下行数据,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下行数据;或,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数据的信息。
12.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的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相同;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下行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上行数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用于发送上行数据的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三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第四配置信息匹配;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14.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用于发送上行数据的第三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所述第三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第四配置信息匹配,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的所述下行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上行数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的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相同;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16.如权利要求12-13和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用于对所述上行数据调制编码的信息;
用于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调制编码的信息与用于对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的所述下行数据解调解码的信息匹配。
17.如权利要求13-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括: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小区时隙类型为灵活的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3-15和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一扰码序列的信息,所述第一扰码序列用于对所述上行数据加扰;
所述第一扰码序列与用于对所述下行数据解扰的第二扰码序列相同。
19.如权利要求13-15、17和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括的导频配置信息与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的导频配置信息相同。
20.如权利要求12-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定时提前量,所述第一定时提前量是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的;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定时提前量进行定时同步。
21.如权利要求12-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频域的信息和/或时域的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PUCCH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PUCCH的频域无重叠和/或时域无重叠;和/或,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频域的信息和/或时域的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PDCCH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PDCCH的频域无重叠和/或时域无重叠。
22.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的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相同;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上行数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的所述下行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上行数据。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设备的用于接收所述下行数据的第四配置信息,所述第四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用于发送所述上行数据的第三配置信息匹配;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四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
24.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第四配置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四配置信息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所述第四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用于发送所述上行数据的第三配置信息匹配,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的所述下行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上行数据。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的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相同;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四配置信息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四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
26.如权利要求22-23和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用于对所述下行数据解调解码的信息;
用于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上行数据进行调制编码的信息与用于对所述下行数据解调解码的信息匹配。
27.如权利要求23-2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配置信息包括: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小区时隙类型为灵活的信息。
28.如权利要求23-25和2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二扰码序列的信息,所述第二扰码序列用于对所述下行数据解扰;
用于对所述上行数据加扰的第一扰码序列与所述第二扰码序列相同。
29.如权利要求23-25、27和2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配置信息中的导频配置信息与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导频配置信息相同。
30.如权利要求22-2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频域的信息和/或时域的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PUCCH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PUCCH的频域无重叠和/或时域无重叠;和/或,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频域的信息和/或时域的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PDCCH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PDCCH的频域无重叠和/或时域无重叠。
31.如权利要求22-3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四配置信息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四配置信息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处理;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未成功获取到所述上行数据中的第一信息的情况下,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指示未成功接收所述第一信息的信息。
3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接口和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
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输入和/或输出信令或数据;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使得权利要求1-3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3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使得权利要求1-3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3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通信单元执行如权利要求1-3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计算机调用时,使得权利要求1-3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36.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指令,以执行权利要求1-3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153747.1A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芯片系统 Pending CN1177503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53747.1A CN117750397A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芯片系统
PCT/CN2023/117495 WO2024061013A1 (zh) 2022-09-21 2023-09-07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芯片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53747.1A CN117750397A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芯片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50397A true CN117750397A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55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53747.1A Pending CN117750397A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芯片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50397A (zh)
WO (1) WO202406101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8095B (zh) * 2018-09-27 2022-06-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615192B (zh) * 2019-02-22 2024-0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4424463A (zh) * 2019-10-12 2022-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联合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14557080A (zh) * 2019-11-08 2022-05-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61013A1 (zh) 2024-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109996A1 (en) Secure communication link establishment for a ue-to-ue relay
CN108141729B (zh) 用演进型机器类型通信进行设备到设备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N115380602A (zh) 能力降低的新无线电设备的控制资源集零
CN115280859A (zh) 在nr v2x中基于侧链路cg资源执行侧链路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8199970A (zh) 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标识安全密钥的方法和装置
CN114600378A (zh) 终端及通信方法
WO2020011091A1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3994611A (zh) 用于在nr v2x中确定rsrp的方法及装置
WO2022137659A1 (ja) 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EP3381237A1 (en)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US2021027452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used in nod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4342291A (zh) 用于在nr v2x中管理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12740731B (zh) 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标识安全密钥的方法和装置
EP3569028A1 (en) Controlled downlink packet marking
WO2024061013A1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芯片系统
CN116034612A (zh) 终端及旁链路通信控制方法
CN115039489A (zh) 用于在nr v2x中请求重新发送资源的方法和设备
WO2024176519A1 (ja) 基地局、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US2022025567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nodes us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JP7546583B2 (ja) 端末、通信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WO2024171521A1 (ja) 基地局、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WO2022239289A1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WO2023203938A1 (ja) 端末、基地局、通信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WO2022209097A1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WO2023139852A1 (ja) 端末、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