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42748A - 一种电池ic的固件升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ic的固件升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42748A
CN117742748A CN202311714184.3A CN202311714184A CN117742748A CN 117742748 A CN117742748 A CN 117742748A CN 202311714184 A CN202311714184 A CN 202311714184A CN 117742748 A CN117742748 A CN 1177427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target
temperature
charging mode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141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梓琪
高涛
刘祥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nwoda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nwod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nwoda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nwod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1418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427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42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427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IC的固件升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获取电池在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使用温度数据和使用容量数据;通过使用温度数据和使用容量数据从预设的多种候选使用场景中匹配目标使用场景;根据目标使用场景从预设的多种候选充电模式中匹配对应的目标充电模式;根据目标充电模式更新电池IC的固件,以通过更新后的固件中限定的目标充电电压和目标截止电流为电池充电。本发明通过历史数据的匹配提高了充电模式的准确度,进而通过充电电压和截止电流改变电池的充电时长以及保持高压的时间,避免用户的坏习惯对电池造成伤害,更合理地延长电池寿命,提高了电池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IC的固件升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IC的固件升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电池IC(Integrated Circuits,管理芯片)是在电池中担负起对电能的变换、分配、检测及其他电能管理的职责的芯片。电池IC中保存有固件,固件是电池IC运行的一端固化代码程序,电池IC通过运行固件从而实现对电池电能的变换、分配、检测及其他电能管理的职责。在锂电池设计行业,由于电池长期处于高温高压状态会造成电池的严重衰减以及电池膨胀,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所以,通过调整电池IC的固件中的充电模式从而改变充电参数是一种解决电池充电参数与电池环境不匹配问题的途径。
文件CN115995869A提供了一种汽车电池的智能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提出,可以根据充电环境参数和电池损耗情况调整电池的充电模式,从而延长电池的寿命。但是该方法只提供了调整充电模式这样一个解决技术问题的方向,没有提供具体的模式调整方案,从而相关技术对于具体如何调整得到最适用于延长电池寿命的充电方案,没有一个准确的解决方法,导致调整后的电池充电模式依然存在一些电流、电压等充电参数不合理的问题,影响电池寿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IC的固件升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以解决电池充电参数和充电环境匹配度不够高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IC的固件升级方法,应用于电池IC,方法包括:获取电池在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使用温度数据和使用容量数据;通过使用温度数据和使用容量数据从预设的多种候选使用场景中匹配目标使用场景,其中预设的候选使用场景通过预设的多个温度范围和多个容量范围两两配对得到;根据目标使用场景从预设的多种候选充电模式中匹配对应的目标充电模式,其中预设的多种候选充电模式分别限定了不同的充电电压和截止电流;根据目标充电模式更新电池IC的固件,以通过更新后的固件中限定的目标充电电压和目标截止电流为电池充电。
本实施例预先设定了多个温度范围和多个容量范围,并且通过多个温度范围和多个容量范围的两两之间配对,生成了多种候选使用场景。之后,获取用户在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使用温度数据和使用容量数据,从而通过一段时间的电池使用情况分析近期用户对电池的使用习惯,从而利用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使用温度数据和使用容量数据从预设的多种候选使用场景中匹配出的目标使用场景更为准确,更加贴近近期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用户对电池的使用习惯。进而根据目标使用场景从预设的多种候选充电模式中匹配目标充电模式,调整当前的充电电压和截止电流,从而通过充电电压和截止电流改变电池的充电时长以及保持高压的时间,避免用户的坏习惯对电池造成伤害,更合理地延长电池寿命,提高电池可靠性。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预设的候选使用场景包括:低温-轻度使用场景、低温-中度使用场景、低温-重度使用场景、常温-轻度使用场景、常温-中度使用场景、常温-重度使用场景、高温-轻度使用场景、高温-中度使用场景、高温-重度使用场景;其中,当温度在[0℃,15℃)时属于低温使用,当温度在[15℃,45℃)时属于常温使用,当温度在[45℃,60℃]时属于高温使用,当当前使用容量小于当前电池总容量的50%时属于轻度使用,当当前使用容量大于等于当前电池总容量的50%且小于100%时属于中度使用,当当前使用容量大于等于当前电池总容量的100%时属于重度使用。
本实施例具体设置了[0℃,15℃)、[15℃,45℃)和[45℃,60℃]三个温度范围,并且设置了小于当前电池总容量的50%、大于等于当前电池总容量的50%且小于100%、大于等于当前电池总容量的100%三种容量使用条件,通过两两配对得到9个典型使用场景,基本涵盖了用户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不同使用习惯,丰富了用户使用场景的分类,从而根据用户在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使用温度数据和使用容量数据能够匹配出更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的目标使用场景,从而提高后续步骤更新充电模式的准确性,进一步延长电池寿命。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预设历史时间段为单数天数,通过使用温度数据和使用容量数据从预设的多种候选使用场景中匹配目标使用场景,包括:统计使用温度数据中每天的最高温度分别落入[0℃,15℃)、[15℃,45℃)、[45℃,60℃]范围的天数,并根据其中最大的第一天数确定当前的温度使用场景,温度使用场景为低温使用、常温使用或高温使用;统计使用容量数据中每天的使用容量分别落入电池总容量的容量范围[0,50%)、[50%,100%)、[100%,∞)的天数,并根据其中最大的第二天数确定当前的容量使用场景,容量使用场景为轻度使用、中度使用或重度使用;根据温度使用场景和容量使用场景从预设的多种候选使用场景中匹配目标使用场景。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单数天数获取历史时间的使用温度数据和使用容量数据,然后按照天数尺度依次判断每天的数据所落入的温度范围或容量范围,之后按照落入天数最多的温度范围和容量范围确定用户近期的使用情况更接近哪一个温度使用场景和容量使用场景,最后将温度使用场景和容量使用场景结合,确定目标使用场景,进一步提高了目标使用场景的匹配准确度。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预设的候选充电模式包括第一充电模式至第七充电模式,其中,当电池的默认满充电压为4.45V且截止电流为0.05C时:第一充电模式的第一截止电流为0.05C,第一充电模式的第一截止电压在前10轮充电循环为4.45V,第11轮至第19轮充电循环为4.37V,大于第19轮充电循环为4.25V;第二充电模式的第二截止电流为0.05C,第二充电模式的第二截止电压为4.25V;第三充电模式的第三截止电流为0.05C,第三充电模式的第三截止电压为4.35V;第四充电模式的第四截止电流为0.05C,第四充电模式的第四截止电压为4.3V;第五充电模式的第五截止电流为0.4C,第五充电模式的第五截止电压为4.45V;第六充电模式的第六截止电流为0.3C,第六充电模式的第六截止电压为4.45V;第七充电模式的第七截止电流为0.05C,第七充电模式的第七截止电压在前10轮充电循环为4.45V,第11轮至第19轮充电循环为4.35V,大于第19轮充电循环为4.3V。
本发明实施例设定了7种不同的充电模式,通过在不同尺度上调整截止电压和截止电流,能够针对用户轻微使用电池、适中使用电池和过度使用电池的使用情况来对应减少高压使用时间和充电时间,从而在尽量保证用户使用效果的条件下,延长了电池的寿命。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根据目标使用场景从预设的多种候选充电模式中匹配对应的目标充电模式,包括:当目标使用场景为低温-轻度使用场景时,匹配目标充电模式为第二充电模式;当目标使用场景为低温-中度使用场景时,匹配目标充电模式为第二充电模式;当目标使用场景为低温-重度使用场景时,匹配目标充电模式为第六充电模式;当目标使用场景为常温-轻度使用场景时,匹配目标充电模式为第四充电模式;当目标使用场景为常温-中度使用场景时,匹配目标充电模式为第四充电模式;当目标使用场景为常温-重度使用场景时,匹配目标充电模式为第五充电模式;当目标使用场景为高温-轻度使用场景时,匹配目标充电模式为第三充电模式;当目标使用场景为高温-中度使用场景时,匹配目标充电模式为第七充电模式;当目标使用场景为高温-重度使用场景时,匹配目标充电模式为第一充电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设定了七种不同的充电模式,通过在不同尺度上调整截止电压和截止电流,针对用户9种使用情况来对应减少高压使用时间和充电时间,从而在尽量保证用户使用效果的条件下,提高了充电模式匹配的准确率,延长了电池的寿命。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根据目标充电模式更新电池IC的固件,包括:根据目标充电模式上传固件升级命令到升级客户端,以使升级客户端生成相应的目标固件;接收升级客户端发送的目标固件,并利用目标固件覆盖电池IC中的当前固件。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固件升级命令通过请求上传服务发送。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IC的固件升级装置,应用于电池IC,装置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电池在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使用温度数据和使用容量数据;使用场景分析模块,用于通过使用温度数据和使用容量数据从预设的多种候选使用场景中匹配目标使用场景,其中预设的候选使用场景通过预设的多个温度范围和多个容量范围两两配对得到;充电模式匹配模块,用于根据目标使用场景从预设的多种候选充电模式中匹配对应的目标充电模式,其中预设的多种候选充电模式分别限定了不同的充电电压和截止电流;固件升级模块,用于根据目标充电模式更新电池IC的固件,以通过更新后的固件中限定的目标充电电压和目标截止电流为电池充电。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和处理器之间互相通信连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处理器通过执行计算机指令,从而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对应的任一实施方式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对应的任一实施方式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池IC的固件升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池IC的固件升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IC的固件升级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池IC的固件升级方法,可用于上述的计算机设备,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电池IC的固件升级方法的流程图,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电池在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使用温度数据和使用容量数据。
步骤S102,通过使用温度数据和使用容量数据从预设的多种候选使用场景中匹配目标使用场景,其中预设的候选使用场景通过预设的多个温度范围和多个容量范围两两配对得到。
步骤S103,根据目标使用场景从预设的多种候选充电模式中匹配对应的目标充电模式,其中预设的多种候选充电模式分别限定了不同的充电电压和截止电流。
步骤S104,根据目标充电模式更新电池IC的固件,以通过更新后的固件中限定的目标充电电压和目标截止电流为电池充电。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预先设定了多个温度范围和多个容量范围,考虑到不同温度条件下用户使用的电池容量可能有多有少,从而通过多个温度范围和多个容量范围的两两之间配对,预生成多种候选使用场景。之后,获取用户在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使用温度数据和使用容量数据,预设历史时间段是从当前时间点开始向已经发生过的历史时间回溯的时间段长度,例如当前时间点之前的7天时间,仅以此举例,不以此为限。从而通过一段历史时间的使用温度数据和使用容量数据表示历史一端时间的电池使用情况,通过电池使用情况分析近期用户对电池的使用习惯,从而判断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使用温度数据和使用容量数据分别落入预设的哪一个温度范围和容量范围,进而从预设的多种候选使用场景中匹配目标使用场景更为准确,使匹配得到的目标使用场景更加贴近近期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用户对电池的使用习惯。为了应对不同的用户使用习惯,预先设置了多种候选充电模式,进而根据目标使用场景从预设的多种候选充电模式中匹配目标充电模式,用来调整当前的充电电压和截止电流,更新固件之后,通过目标充电模式记录的充电电压和截止电流改变电池的充电时长以及保持高压的时间,避免用户的坏习惯对电池造成伤害,更合理地延长电池寿命,进一步提高了充电模式选择的准确性,并提高了电池可靠性。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方式中,预设的候选使用场景包括:低温-轻度使用场景、低温-中度使用场景、低温-重度使用场景、常温-轻度使用场景、常温-中度使用场景、常温-重度使用场景、高温-轻度使用场景、高温-中度使用场景、高温-重度使用场景;其中,当温度在[0℃,15℃)时属于低温使用,当温度在[15℃,45℃)时属于常温使用,当温度在[45℃,60℃]时属于高温使用,当当前使用容量小于当前电池总容量的50%时属于轻度使用,当当前使用容量大于等于当前电池总容量的50%且小于100%时属于中度使用,当当前使用容量大于等于当前电池总容量的100%时属于重度使用。
具体地,如下表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根据电池的温度使用范围和容量使用范围定义了9种典型的候选使用场景,按照电池使用时通常能够达到的温度经验参数,本实施例具体将温度经常达到的数值限定了三个范围,分别是[0℃,15℃)、[15℃,45℃)和[45℃,60℃],并且限定了小于当前电池总容量的50%、大于等于当前电池总容量的50%且小于100%、大于等于当前电池总容量的100%三种容量使用条件,通过两两配对得到9个典型使用场景,用来表示用户在低温、常温、高温三种温度条件下轻度、中度和重度使用电池的情况,基本涵盖了用户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不同使用习惯,不仅丰富了用户使用场景的分类,且场景数量并不繁多,简单易匹配,从而根据用户在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使用温度数据和使用容量数据能够匹配出更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的目标使用场景,从而提高后续步骤更新充电模式的准确性,进一步延长电池寿命。
表1.候选使用场景列表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方式中,预设历史时间段为单数天数,上述步骤S102包括:
步骤a1,统计使用温度数据中每天的最高温度分别落入[0℃,15℃)、[15℃,45℃)、[45℃,60℃]范围的天数,并根据其中最大的第一天数确定当前的温度使用场景,温度使用场景为低温使用、常温使用或高温使用;
步骤a2,统计使用容量数据中每天的使用容量分别落入电池总容量的容量范围[0,50%)、[50%,100%)、[100%,∞)的天数,并根据其中最大的第二天数确定当前的容量使用场景,容量使用场景为轻度使用、中度使用或重度使用;
步骤a3,根据温度使用场景和容量使用场景从预设的多种候选使用场景中匹配目标使用场景。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单数天数获取历史时间的使用温度数据和使用容量数据,然后按照天数尺度依次判断每天的数据中最高温度所落入的温度范围,并判断每天的使用容量所落入的容量范围,由于本实施例限定了预设历史时间段为单数天数,从而之后能够按照落入天数最多的温度范围和容量范围确定用户近期的使用情况更接近哪一个温度使用场景和容量使用场景,最后将温度使用场景和容量使用场景结合,确定目标使用场景,进一步提高了目标使用场景的匹配准确度。例如:假设预设历史时间段为当前时间的前7天,然后对7天的每一天统计当天的最高温度,之后当用户的使用温度数据表示用户有4~5天(第一天数)的电池最高温度都处于[0℃,15℃)范围时,则记为低温使用(当预设历史时间段为7天时,最大的第一天数应当在4~5天范围内);同理,当用户的使用温度数据表示用户有4~5天的电池最高温度都处于[15℃,45℃)范围时,则记为常温使用,当用户的使用温度数据表示用户有4~5天(第一天数)的电池最高温度都处于[45℃,60℃]范围时,则记为高温使用。另外,统计用户7天内每天使用的电池容量,当用户的使用容量数据表示用户有4~5天(第二天数)的单天电池使用容量都处于电池总容量的[0,50%)范围时,则记为轻度使用,当用户的使用容量数据表示用户有4~5天(第二天数)的单天电池使用容量都处于电池总容量的[50%,100%)范围时,则记为中度使用,当用户的使用容量数据表示用户有4~5天(第二天数)的单天电池使用容量都处于电池总容量的[100%,∞)范围时,则记为重度使用。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方式中,预设的候选充电模式包括第一充电模式至第七充电模式,其中,当电池的默认满充电压为4.45V且截止电流为0.05C时:
第一充电模式的第一截止电流为0.05C,第一充电模式的第一截止电压在前10轮充电循环为4.45V,第11轮至第19轮充电循环为4.37V,大于第19轮充电循环为4.25V;
第二充电模式的第二截止电流为0.05C,第二充电模式的第二截止电压为4.25V;
第三充电模式的第三截止电流为0.05C,第三充电模式的第三截止电压为4.35V;
第四充电模式的第四截止电流为0.05C,第四充电模式的第四截止电压为4.3V;
第五充电模式的第五截止电流为0.4C,第五充电模式的第五截止电压为4.45V;
第六充电模式的第六截止电流为0.3C,第六充电模式的第六截止电压为4.45V;
第七充电模式的第七截止电流为0.05C,第七充电模式的第七截止电压在前10轮充电循环为4.45V,第11轮至第19轮充电循环为4.35V,大于第19轮充电循环为4.3V。
具体地,本实施例针对电池的默认满充电压为4.45V且截止电流为0.05C的前提条件,上述充电模式的设置原理如下:
当设置第一充电模式时,当循环数≤10时,使用设计的满充电压充电,此时不会对电池的衰退有明显影响;当循环数处于11-19时,将每节电芯的充电电压降低80mV,目的是略微降低电池高压时间,可以延长电池的寿命;当循环数处于20及以上时,将每节电芯的充电电压降低200mV,目的是进一步降低电池的高压时间,延长电池寿命。
当设置第二充电模式时,在全循环周期将每节电芯的充电电压降低100mV,从而降低电池的高压时长,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当设置第三充电模式时,在全循环周期将每节电芯的充电电压降低200mV,更多地降低电池的高压时长,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当设置第四充电模式时,在全循环周期将每节电芯的充电电压降低150mV,中度降低电池的高压时长,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当设置第五充电模式时,在全循环周期将充电截止电流由0.05C提高到0.4C,使电池提前达到满充截止提高到条件,从而大幅降低电池满充时的电压,降低电池的高压时长,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当设置第六充电模式时,在全循环周期将充电截止电流由0.05C提高到0.3C,使电池提前达到满充截止提高到条件,从而中等幅度降低电池满充时的电压,降低电池的高压时长,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当设置第七充电模式时,当循环数≤10时,使用设计的满充电压充电,此时不会对电池的衰退有明显影响;当循环数处于11-19时,将每节电芯的充电电压降低100mV,目的是降低电池高压时间,可以延长电池的寿命;当循环数处于20-300时,随着电池的使用时间增加将每节电芯的充电电压降低150mV,目的是进一步降低电池的高压时间,延长电池寿命。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充电模式匹配的精准度,上述步骤S103包括:
步骤b1,当目标使用场景为低温-轻度使用场景时,匹配目标充电模式为第二充电模式。
步骤b2,当目标使用场景为低温-中度使用场景时,匹配目标充电模式为第二充电模式。
具体地,本实施例根据用户使用习惯,当使用习惯为低温-轻度和低温-中度时,表示客户对电池的容量需求较小,且使用环境温度不高,温度对电池的寿命影响较小。从而可以通过少量降低电池的充电电压,在满足客户容量需求的情况下,减少电池的高压时间,延长电池寿命,故匹配最佳的模式为第二充电模式。
步骤b3,当目标使用场景为低温-重度使用场景时,匹配目标充电模式为第六充电模式。
具体地,本实施例根据用户使用习惯,当使用习惯为低温-重度时,客户对电池的容量需求大,且使用环境温度不高,温度对电池的寿命影响较小。此时可以通过不降低电池的充电电压,仅提高电池的满充电流,提前充电截止,这样在满足客户容量需求的情况下,稍微降低电池的最高高压,延长电池寿命,故匹配最佳的模式为第六充电模式。
步骤b4,当目标使用场景为常温-轻度使用场景时,匹配目标充电模式为第四充电模式。
步骤b5,当目标使用场景为常温-中度使用场景时,匹配目标充电模式为第四充电模式。
具体地,本实施例根据用户使用习惯,当使用习惯为常温-轻度和常温-中度时,客户对电池的容量需求较小,且使用环境温度对电池的使用寿命存在一定影响。此时可以通过中等幅度降低电池的充电电压,减少电池的高压时间,延长电池寿命,从而采用第四充电模式为最佳。
步骤b6,当目标使用场景为常温-重度使用场景时,匹配目标充电模式为第五充电模式。
具体地,本实施例根据用户使用习惯,当使用习惯为低温-重度时,客户对电池的容量需求大,环境温度对电池的寿命影响较小。此时可以通过不降低电池的充电电压,仅提高电池的满充电流,提前充电截止,这样在满足客户容量需求的情况下,稍微降低电池的最高高压,延长电池寿命,从而采用第五充电模式为最佳。
步骤b7,当目标使用场景为高温-轻度使用场景时,匹配目标充电模式为第三充电模式。
具体地,本实施例根据用户使用习惯,当使用习惯为高温-重度时,客户对电池的容量需求较小,且使用环境温度高,温度对电池的寿命影响较大。此时可以通过大幅降低电池的充电电压,这样在满足客户容量需求的情况下,降低电池的最高高压,延长电池寿命,从而采用第三充电模式为最佳。
步骤b8,当目标使用场景为高温-中度使用场景时,匹配目标充电模式为第七充电模式。
具体地,本实施例根据用户使用习惯,当使用习惯为高温-中度时,用户对电池的容量需求较大,且使用环境温度高,温度对电池的寿命影响较大。此时可以通过中等幅度降低电池的充电电压,这样在满足客户容量需求的情况下,降低电池的最高高压,延长电池寿命,从而采用第七充电模式为最佳。
步骤b9,当目标使用场景为高温-重度使用场景时,匹配目标充电模式为第一充电模式。
具体地,根据用户使用习惯,当使用习惯为高温-中度时,客户对电池的容量需求较大,且使用环境温度高,温度对电池的寿命影响较大。此时可以通过大幅度降低电池的充电电压,降低电池的最高高压,延长电池寿命,从而采用第一充电模式为最佳。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S104包括:
步骤c1,根据目标充电模式上传固件升级命令到升级客户端,以使升级客户端生成相应的目标固件。
步骤c2,接收升级客户端发送的目标固件,并利用目标固件覆盖电池IC中的当前固件。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另外设置的升级客户端对电池IC中的固件进行更新,当电池IC通过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使用温度数据和使用容量数据确定了目标充电模式之后,将该模式存储到相应的固件升级命令中,并将固件升级命令发送到升级客户端,升级客户端包括但不限于PC计算机和服务器,升级客户端根据固件升级命令打包对应的逻辑代码为目标固件,并将目标固件反馈给电池IC,以使电池IC利用目标固件覆盖电池IC中的当前固件,完成固件升级。与把所有充电模式的固件均保存在电池IC中,然后通过切换固件实现固件更新的方案相比,占用电池IC的内存更少,降低了电池IC的开发成本,提高了电池IC选型的灵活性。具体地,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固件升级命令可以通过请求上传服务(0x35)发送,采用电池IC原生的上传数据命令向升级客户端发送请求,进一步适配了电池IC提供的功能,减少开发成本。例如,固件升级命令的形式可以如下表所示,其中A~G表示7种充电模式:
表2.固件升级命令示意表
模式 Bit15 Bit14 Bit13 Bit12
A 0 0 0 1
B 0 0 1 0
C 0 0 1 1
D 0 1 0 0
E 0 1 0 1
F 0 1 1 0
G 0 1 1 1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池IC的固件升级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IC的固件升级装置,应用于电池IC,如图2所示,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201,用于获取电池在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使用温度数据和使用容量数据。详细内容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步骤S101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使用场景分析模块202,用于通过使用温度数据和使用容量数据从预设的多种候选使用场景中匹配目标使用场景,其中预设的候选使用场景通过预设的多个温度范围和多个容量范围两两配对得到。详细内容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步骤S102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充电模式匹配模块203,用于根据目标使用场景从预设的多种候选充电模式中匹配对应的目标充电模式,其中预设的多种候选充电模式分别限定了不同的充电电压和截止电流。详细内容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步骤S103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固件升级模块204,用于根据目标充电模式更新电池IC的固件,以通过更新后的固件中限定的目标充电电压和目标截止电流为电池充电。详细内容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步骤S104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上述各个模块和单元的更进一步的功能描述与上述对应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电池IC的固件升级装置是以功能单元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单元是指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定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具有上述图2所示的一种电池IC的固件升级装置。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存储器20,以及用于连接各部件的接口,包括高速接口和低速接口。各个部件利用不同的总线互相通信连接,并且可以被安装在公共主板上或者根据需要以其它方式安装。处理器可以对在计算机设备内执行的指令进行处理,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中或者存储器上以在外部输入/输出装置(诸如,耦合至接口的显示设备)上显示GUI的图形信息的指令。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若需要,可以将多个处理器和/或多条总线与多个存储器和多个存储器一起使用。同样,可以连接多个计算机设备,各个设备提供部分必要的操作(例如,作为服务器阵列、一组刀片式服务器、或者多处理器系统)。图3中以一个处理器10为例。
处理器10可以是中央处理器,网络处理器或其组合。其中,处理器1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器件或其组合。上述可编程逻辑器件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通用阵列逻辑或其任意组合。
其中,存储器20存储有可由至少一个处理器10执行的指令,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10执行实现上述实施例示出的方法。
存储器20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计算机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瞬时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瞬时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存储器20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该计算机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存储器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存储器20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该计算机设备还包括通信接口30,用于该计算机设备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在硬件、固件中实现,或者被实现为可记录在存储介质,或者被实现通过网络下载的原始存储在远程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中并将被存储在本地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代码,从而在此描述的方法可被存储在使用通用计算机、专用处理器或者可编程或专用硬件的存储介质上的这样的软件处理。其中,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随机存储记忆体、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等;进一步地,存储介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可以理解,计算机、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器或可编程硬件包括可存储或接收软件或计算机代码的存储组件,当软件或计算机代码被计算机、处理器或硬件访问且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示出的方法。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IC的固件升级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池IC,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电池在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使用温度数据和使用容量数据;
通过所述使用温度数据和所述使用容量数据从预设的多种候选使用场景中匹配目标使用场景,其中预设的所述候选使用场景通过预设的多个温度范围和多个容量范围两两配对得到;
根据所述目标使用场景从预设的多种候选充电模式中匹配对应的目标充电模式,其中预设的多种所述候选充电模式分别限定了不同的充电电压和截止电流;
根据所述目标充电模式更新所述电池IC的固件,以通过更新后的固件中限定的目标充电电压和目标截止电流为电池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设的所述候选使用场景包括:低温-轻度使用场景、低温-中度使用场景、低温-重度使用场景、常温-轻度使用场景、常温-中度使用场景、常温-重度使用场景、高温-轻度使用场景、高温-中度使用场景、高温-重度使用场景;其中,当温度在[0℃,15℃)时属于低温使用,当温度在[15℃,45℃)时属于常温使用,当温度在[45℃,60℃]时属于高温使用,当当前使用容量小于当前电池总容量的50%时属于轻度使用,当当前使用容量大于等于当前电池总容量的50%且小于100%时属于中度使用,当当前使用容量大于等于当前电池总容量的100%时属于重度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历史时间段为单数天数,所述通过所述使用温度数据和所述使用容量数据从预设的多种候选使用场景中匹配目标使用场景,包括:
统计所述使用温度数据中每天的最高温度分别落入[0℃,15℃)、[15℃,45℃)、[45℃,60℃]范围的天数,并根据其中最大的第一天数确定当前的温度使用场景,所述温度使用场景为所述低温使用、所述常温使用或所述高温使用;
统计所述使用容量数据中每天的使用容量分别落入电池总容量的容量范围[0,50%)、[50%,100%)、[100%,∞)的天数,并根据其中最大的第二天数确定当前的容量使用场景,所述容量使用场景为所述轻度使用、所述中度使用或所述重度使用;
根据所述温度使用场景和所述容量使用场景从预设的多种候选使用场景中匹配所述目标使用场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设的所述候选充电模式包括第一充电模式至第七充电模式,其中,当电池的默认满充电压为4.45V且截止电流为0.05C时:
部署第一充电模式的第一截止电流为0.05C,所述第一充电模式的第一截止电压在前10轮充电循环为4.45V,第11轮至第19轮充电循环为4.37V,大于第19轮充电循环为4.25V;
部署第二充电模式的第二截止电流为0.05C,所述第二充电模式的第二截止电压为4.25V;
部署第三充电模式的第三截止电流为0.05C,所述第三充电模式的第三截止电压为4.35V;
部署第四充电模式的第四截止电流为0.05C,所述第四充电模式的第四截止电压为4.3V;
部署第五充电模式的第五截止电流为0.4C,所述第五充电模式的第五截止电压为4.45V;
部署第六充电模式的第六截止电流为0.3C,所述第六充电模式的第六截止电压为4.45V;
部署第七充电模式的第七截止电流为0.05C,所述第七充电模式的第七截止电压在前10轮充电循环为4.45V,第11轮至第19轮充电循环为4.35V,大于第19轮充电循环为4.3V。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使用场景从预设的多种候选充电模式中匹配对应的目标充电模式,包括:
当所述目标使用场景为低温-轻度使用场景时,匹配所述目标充电模式为所述第二充电模式;
当所述目标使用场景为低温-中度使用场景时,匹配所述目标充电模式为所述第二充电模式;
当所述目标使用场景为低温-重度使用场景时,匹配所述目标充电模式为所述第六充电模式;
当所述目标使用场景为常温-轻度使用场景时,匹配所述目标充电模式为所述第四充电模式;
当所述目标使用场景为常温-中度使用场景时,匹配所述目标充电模式为所述第四充电模式;
当所述目标使用场景为常温-重度使用场景时,匹配所述目标充电模式为所述第五充电模式;
当所述目标使用场景为高温-轻度使用场景时,匹配所述目标充电模式为所述第三充电模式;
当所述目标使用场景为高温-中度使用场景时,匹配所述目标充电模式为所述第七充电模式;
当所述目标使用场景为高温-重度使用场景时,匹配所述目标充电模式为所述第一充电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充电模式更新所述电池IC的固件,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充电模式上传固件升级命令到升级客户端,以使所述升级客户端生成相应的目标固件;
接收所述升级客户端发送的目标固件,并利用所述目标固件覆盖电池IC中的当前固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件升级命令通过请求上传服务发送。
8.一种电池IC的固件升级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池IC,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电池在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使用温度数据和使用容量数据;
使用场景分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使用温度数据和所述使用容量数据从预设的多种候选使用场景中匹配目标使用场景,其中预设的所述候选使用场景通过预设的多个温度范围和多个容量范围两两配对得到;
充电模式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使用场景从预设的多种候选充电模式中匹配对应的目标充电模式,其中预设的多种所述候选充电模式分别限定了不同的充电电压和截止电流;
固件升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充电模式更新所述电池IC的固件,以通过更新后的固件中限定的目标充电电压和目标截止电流为电池充电。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之间互相通信连接,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从而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1714184.3A 2023-12-12 2023-12-12 一种电池ic的固件升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ending CN1177427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14184.3A CN117742748A (zh) 2023-12-12 2023-12-12 一种电池ic的固件升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14184.3A CN117742748A (zh) 2023-12-12 2023-12-12 一种电池ic的固件升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42748A true CN117742748A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51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14184.3A Pending CN117742748A (zh) 2023-12-12 2023-12-12 一种电池ic的固件升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4274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29672B (zh) 电池充电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11374B (zh) 一种电池充放电电流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11080477A (zh) 一种家庭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09888420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包的充电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8875035B (zh) 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数据存储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117161A (zh) 家电系统的在线升级控制方法和家电系统
CN105470590A (zh) 一种电池参数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7742748A (zh) 一种电池ic的固件升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404683B (zh) 一种柔直互联系统的能量调控方法、装置、终端和介质
KR102489129B1 (ko) 배터리 테스트용 대표 전력 패턴을 설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3507154B (zh) 充电方法、装置、充电机和电子设备
CN113778930B (zh) Avs调节系统、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6845672B (zh) 电力系统中负荷的预测方法和装置
CN105188071A (zh) 一种测试终端功耗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20210349516A1 (en) Energy sav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saving energy in data center
CN110943502B (zh) 一种充电方法、分体式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503538B (zh) 一种充电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6707147B (zh) 一种分布式电池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673080B (zh) 应用续航时长预测、模型训练方法及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244429B (zh) 光模块调试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2803524B (zh) 电池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7192375A (zh) 电池采样芯片连接电路的调整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7783863A (zh) 锂电池剩余充电时长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6646923A (zh) 电力负荷中长期预测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6799918A (zh) 充电参数的配置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