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35427A - 超起装置、起重臂组件以及起重机械 - Google Patents

超起装置、起重臂组件以及起重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35427A
CN117735427A CN202410002799.1A CN202410002799A CN117735427A CN 117735427 A CN117735427 A CN 117735427A CN 202410002799 A CN202410002799 A CN 202410002799A CN 117735427 A CN117735427 A CN 1177354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t
arm
lateral
assembly
mas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0279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宗星
杨成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Sany Medium Lift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Sany Medium Lif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Sany Medium Lift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Sany Medium Lif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0279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354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354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354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起重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起装置、起重臂组件以及起重机械,超起装置包括中间桅杆组件和两个侧向桅杆组件,中间桅杆组件的第一端安装于基本臂,中间桅杆组件的第二端通过钢丝绳与臂节中的末节臂连接;两个侧向桅杆组件分别设置于中间桅杆组件相对的两侧,侧向桅杆组件的第一端与基本臂连接,侧向桅杆组件的第二端通过钢丝绳与末节臂连接。三个桅杆组件的第一端连接于基本臂,第二端通过钢丝绳连接于臂节中的末节臂,两个侧向桅杆组件可以解决起重臂的旁弯问题,中间桅杆组件可以改善起重臂的挠度问题,进而实现起重臂的多维度加强,提高了起重臂的稳定性和吊载能力。

Description

超起装置、起重臂组件以及起重机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重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起装置、起重臂组件以及起重机械。
背景技术
随着对起重机起重能力需求的提高,超起装置在大吨位起重机中成为提升性能的关键基础配置,其主要功能是改善起重臂的侧向稳定性。然而,当前技术中的超起装置无法同时优化起重臂的挠度和旁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超起装置,超起装置包括中间桅杆组件以及设置于中间桅杆两侧的侧向桅杆组件,三个桅杆组件的第一端连接于起重臂的基本臂,第二端通过钢丝绳连接于多个臂节中的末节臂,两个侧向桅杆组件可以解决起重臂的旁弯问题,中间桅杆组件可以改善起重臂的挠度问题,进而实现起重臂的多维度加强,提高了起重臂的稳定性和吊载能力。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起重臂组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械。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超起装置,应用于起重臂,所述起重臂包括基本臂以及相对于所述基本臂可伸缩的多个臂节,所述超起装置包括:
中间桅杆组件,所述中间桅杆组件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基本臂,所述中间桅杆组件的第二端通过钢丝绳与所述臂节中的末节臂连接;
两个侧向桅杆组件,两个所述侧向桅杆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中间桅杆组件相对的两侧,所述侧向桅杆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基本臂连接,所述侧向桅杆组件的第二端通过钢丝绳与所述末节臂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末节臂的定滑轮,所述钢丝绳由所述侧向桅杆组件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末节臂,并绕过所述定滑轮后连接至所述中间桅杆组件的第二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钢丝绳的卷扬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卷扬机构设置于所述侧向桅杆组件处,且所述卷扬机构与所述侧向桅杆组件对应的所述钢丝绳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中间桅杆组件包括预紧驱动件,所述预紧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钢丝绳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侧向桅杆组件包括侧向桅杆,所述中间桅杆组件包括中间桅杆,所述侧向桅杆和所述中间桅杆的底端均铰接于基座,所述基座安装至所述基本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侧向桅杆与所述基座之间以及所述中间桅杆与所述基座之间均设有变幅机构,所述变幅机构用于调整桅杆相对于所述基本臂的角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侧向桅杆背离所述基座的一端设有侧向滑轮,所述中间桅杆背离所述基座的一端设有中间滑轮,所述钢丝绳绕过所述侧向滑轮和所述中间滑轮后与所述预紧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起重臂组件,包括起重臂以及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超起装置。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械,包括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起重臂组件。
本发明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超起装置应用于起重臂,起重臂包括基本臂以及相对于基本臂可伸缩的多个臂节,超起装置包括中间桅杆组件和两个侧向桅杆组件,中间桅杆组件的第一端安装于基本臂,中间桅杆组件的第二端通过钢丝绳与多个臂节中的末节臂连接;两个侧向桅杆组件分别设置于中间桅杆组件相对的两侧,侧向桅杆组件的第一端与基本臂连接,侧向桅杆组件的第二端通过钢丝绳与末节臂连接。超起装置包括中间桅杆组件以及设置于中间桅杆两侧的侧向桅杆组件,三个桅杆组件的第一端连接于起重臂的基本臂,第二端通过钢丝绳连接于臂节中的末节臂,两个侧向桅杆组件可以解决起重臂的旁弯问题,中间桅杆组件可以改善起重臂的挠度问题,进而实现起重臂的多维度加强,提高了起重臂的稳定性和吊载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超起装置的桅杆组件展开状态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起重臂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超起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起重臂组件收拢状态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起重臂组件展开状态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侧向桅杆组件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间桅杆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附图标记:
10、中间桅杆组件;11、中间桅杆;12、中间拉板;
20、侧向桅杆组件;21、侧向桅杆;22、侧向拉板;
301、钢丝绳;302、卷扬机构;303、预紧驱动件;304、连接件;305、基座;306、变幅机构;307、销轴;308、侧向滑轮;
200、起重臂;201、定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发明中的附图,对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随着工程起重机需求的增长,超起装置在大吨位起重机中成为提升性能的关键基础配置,其主要功能是改善起重臂的侧向稳定性。然而,当前技术中的超起装置无法同时优化起重臂的挠度和旁弯问题。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超起装置,请参阅图1至图7,超起装置应用于起重臂200,起重臂200包括基本臂以及相对于基本臂可伸缩的多个臂节。在未安装副臂时,末节臂指的是伸出状态下距离基本臂最远的臂节;在安装了副臂时,末节臂指的是副臂。超起装置包括中间桅杆组件10和两个侧向桅杆组件20,中间桅杆组件10和侧向桅杆组件20均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中间桅杆组件10包括中间桅杆11以及中间拉板12,侧向桅杆组件20包括侧向桅杆21以及侧向拉板22。中间桅杆组件10的第一端连接于起重臂200的基本臂,中间桅杆组件10的第二端通过钢丝绳301连接于末节臂。中间桅杆组件10位于起重臂200背离地面的一侧,可以在起重臂200的上方对起重臂200形成张拉支撑作用。中间桅杆11和中间拉板12的底端均铰接于起重臂200的基本臂,两者连接基本臂的位置具有一定的预设距离,进而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
两个侧向桅杆组件20设置于中间桅杆组件10的左右两侧,位于左侧的侧向桅杆组件20也可称为左侧桅杆组件,位于右侧的侧向桅杆组件20也可称为右侧桅杆组件。侧向桅杆组件20的第一端连接于起重臂200的基本臂,侧向桅杆组件20的第二端通过钢丝绳301连接于起重臂200的末节臂。侧向桅杆组件20包括侧向桅杆21和侧向拉板22,侧向桅杆21和侧向拉板22的底端均铰接于起重臂200的基本臂,侧向桅杆21和侧向拉板22连接于基本臂的位置具有一定的预设距离,进而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
请参阅图2,中间桅杆11、中间拉板12和起重臂200的基本臂在展开时呈三角结构,侧向拉板22、侧向桅杆21和起重臂200的基本臂在展开时也呈三角结构,该三角结构较为稳定,可以在起重臂200的左右两侧和上侧形成支撑。其中,中间拉板12和侧向拉板22可以为折叠结构,在展开时能够对中间桅杆11和侧向桅杆21进行支撑,在折叠时占用的空间较小。
本发明实施例中,中间桅杆组件10和两个侧向桅杆组件20均通过钢丝绳301连接于起重臂200的末节臂,即超起装置展开时钢丝绳301连接于起重臂200的末节臂以及三个桅杆组件。其中,在钢丝绳301绷紧时,两个侧向桅杆组件20可以对起重臂200形成侧向支撑,中间桅杆组件10可以在起重臂200的顶侧形成张拉支撑。两个侧向桅杆组件20可以改善起重臂200的旁弯问题,中间桅杆组件10可以改善起重臂200的挠度问题,进而同步解决起重臂200的旁弯和挠度,提高了起重臂200的稳定性和吊载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超起装置还包括定滑轮201,定滑轮201设置于起重臂200的末节臂处,定滑轮201可以直接设置在末节臂的端部,也可以通过拉杆与末节臂的端部连接。钢丝绳301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连接于左侧桅杆组件,另一个连接于右侧桅杆组件。钢丝绳301由侧向桅杆组件20的第二端延伸至末节臂,并绕过定滑轮201后连接至中间桅杆组件10的第二端。其中,定滑轮20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定滑轮201一一对应连接于两个侧向桅杆组件20的钢丝绳301。
请参阅图2,连接于左桅杆组件的钢丝绳301绕过定滑轮201之后连接于中间桅杆组件10,连接于右桅杆组件的钢丝绳301绕过定滑轮201之后连接于中间桅杆组件10。在左桅杆组件和右桅杆组件同步展开时,两根钢丝绳301对中间桅杆组件10的拉力大小相等且同步,既保证了起重臂200的侧向抗弯能力,又保证了中间桅杆组件10的支撑作用。
请参阅图1至图7,超起装置还包括连接于钢丝绳301的卷扬机构302,卷扬机构302转动时可以调整连接于中间桅杆组件10和侧向桅杆组件20的钢丝绳301的长度,进而实现中间桅杆组件10和侧向桅杆组件20的展开以及折叠,以及在超起装置展开时绷紧钢丝绳301以使中间桅杆组件10和侧向桅杆组件20对起重臂200形成支撑。
本发明实施例中,两个侧向桅杆组件20分别连接有一根钢丝绳301,两根钢丝绳301汇集在中间桅杆组件10处,因此可以设置一个卷扬机构302,也可以设置两个卷扬机构302。
在一些情况下,卷扬机构30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卷扬机构302一一对应设置于两个侧向桅杆组件20处,且两个卷扬机构302对应连接于两根钢丝绳301。
请参阅图2,在两个侧向桅杆21处均设置有一个卷扬机构302,在两个侧向桅杆21的顶部设置有侧向滑轮308,两根钢丝绳301一一对应连接于两个卷扬机构302,且在侧向滑轮308的作用下实现转向。控制两个卷扬机构302同时运动,可以实现两个侧向桅杆组件20的同步展开或者折叠。
在另一些情况下,卷扬机构302的数量为一个,卷扬机构302设置于中间桅杆组件10处,两根钢丝绳301同时连接于卷扬机构302。
请参阅图2,两根钢丝绳301在中间桅杆11的顶部位置处汇集,钢丝绳301可以延伸至中间桅杆11的中部或者底部,此时可以在中间桅杆11处设置一个卷扬机构302,卷扬机构302同时连接于两根钢丝绳301,在中间桅杆11的顶端可以设置中间滑轮以降低摩擦力。例如在卷扬机构302正向转动时,可以增加中间桅杆组件10、起重臂200的顶部以及侧向桅杆组件20之间的钢丝绳301长度,此时可以实现超起装置的松开,进而实现超起装置的折叠。当然,在超起装置折叠后可以反向转动卷扬机构302,以实现钢丝绳301的收纳。在超起装置展开后,反向转动卷扬机构302,此时可以缩短中间桅杆组件10、起重臂200的末节臂以及侧向桅杆组件20之间的钢丝绳301长度,可以实现超起装置与起重臂200之间的紧绷。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间桅杆组件10包括预紧驱动件303,预紧驱动件303的驱动端与两根钢丝绳301连接。
请参阅图3及图7,中间桅杆组件10包括预紧驱动件303,预紧驱动件303设置于中间桅杆11的两端之间,预紧驱动件303包括固定端和驱动端,例如预紧驱动件303为预紧油缸,预紧驱动件303的固定端连接于中间桅杆11,驱动端同时连接于两根钢丝绳301。在预紧油缸的驱动端收缩时,可以同时对两根钢丝绳301进行预紧,进而使两个侧向桅杆组件20同时绷紧,而且两个侧向桅杆组件20的预紧力度相同,此时起重臂200左右两侧受到的侧向支撑力是均衡的,提升了起重臂200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1及图3,超起装置还包括基座305,基座305连接于中间桅杆11和侧向桅杆21。中间桅杆11和侧向桅杆21的底端均铰接于基座305。在基座305安装于起重臂200的基本臂时,中间桅杆11相对于起重臂200的竖向角度可以调整,侧向桅杆21相对于起重臂200的侧向角度可以调整。
请参阅图1、图4以及图5,在超起装置折叠时,中间桅杆组件10和侧向桅杆组件20在基座305的支撑作用下收拢于起重臂200的顶侧。在超起装置展开时,中间桅杆组件10在基座305的支撑作用下与起重臂200之间形成竖向夹角,侧向桅杆组件20在基座305的支撑作用下和起重臂200之间形成侧向夹角,然后再通过卷扬机构302同步收紧两根钢丝绳301,钢丝绳301收紧后再通过预紧驱动件303预紧,实现中间桅杆组件10和侧向桅杆组件20对起重臂200的支撑。
请参阅图1及图3,侧向桅杆21与基座305之间以及中间桅杆11与基座305之间均设有变幅机构306,变幅机构306用于调整桅杆相对于起重臂200的角度。
可以理解的是,变幅机构306是调整桅杆相对于起重臂200角度的机械系统,它的主要目的是改变桅杆组件相对于起重臂200的角度。连接中间桅杆11的变幅机构306与连接侧向桅杆21的变幅机构306可以是同一个,此时在三个桅杆和变幅机构306之间设置传动组件,中间桅杆11和侧向桅杆21同步展开。变幅机构306的数量也可以是多个,例如,每个桅杆与基座305之间均独立设置一个变幅机构306;当然,也可以在中间桅杆11和基座305之间设置一个变幅机构306,而两个侧向桅杆21和基座305之间共用一个变幅机构306。
请参阅图1,侧向桅杆21背离基座305的一端设有侧向滑轮308,中间桅杆11背离基座305的一端设有中间滑轮,钢丝绳301绕过侧向滑轮308和中间滑轮后与预紧驱动件303的驱动端连接。侧向滑轮308和中间滑轮可以降低钢丝绳301运动时的摩擦力,有助于超起装置展开以及折叠过程的顺利进行。
本发明提供的超起装置,可以同时改善起重机械的起重臂200的挠度以及起重臂200的旁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整体式超起结构,增加中间桅杆11布置在左、右侧桅杆之间,超起装置整体安装在起重臂200上侧。超起装置包括基座305、左侧卷扬机构302、左侧桅杆、左侧拉板、左侧动滑轮、右侧卷扬机构302、右侧桅杆、右侧拉板、右侧动滑轮、中间桅杆11以及预紧驱动件303。
超起装置通过辅助吊整体安装在起重臂200的基本臂上,基座305通过销轴307实现与起重臂200连接,左侧桅杆和右侧桅杆均通过销轴安装在基座305上。左超起钢丝绳301一端固定在左侧卷扬机构302的卷筒中,从卷扬机构302绕出,经左侧桅杆上的侧向滑轮绕至左侧定滑轮,其次绕至中间桅杆11上,然后通过销轴与连接件304连接。右侧超起钢丝绳301通过相同路径绕至连接件304,使用销轴进行连接。连接件304通过销轴与预紧油缸连接,通过此绕绳路径,可实现单个预紧油缸同步控制两侧超起钢丝绳301的牵引。
左侧桅杆、左侧拉板与起重臂200的基本臂铰点连接,中间桅杆11、中间拉板12与起重臂200的基本臂铰点连接,右侧桅杆、右侧拉板与起重臂200的基本臂铰点连接。
起重臂起幅、伸臂至吊载工况后,开始超起预紧:左右超起卷扬机构302收紧钢丝绳301,卷扬旋转到指定位置后,左右超起卷扬机构302关闩,中间桅杆11的预紧油缸开始回缩,同时拉动左超起钢丝绳301和右超起钢丝绳301,实现左右桅杆组件同时预紧。
吊载完成后,中间桅杆11的超起预紧油缸开始伸出,左右超起钢丝绳301同步开始放松,实现左右超起预紧同步解除。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超起三桅杆结构,左、右侧桅杆着重改善起重臂200旁弯,中间桅杆11着重改善起重臂200的挠度。
单预紧油缸结构,左、右超起钢丝绳301通过中间桅杆11及过渡滑轮连接至同一连接件304上,最终实现单油缸牵引两侧钢丝绳301。预紧油缸伸出、缩回过程中同时牵引左右超起钢丝绳301,避免左右预紧油缸回缩速度不一致,出现起重臂组件左右摆动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起重臂组件,包括起重臂200以及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超起装置。
请参阅图1、图2和图4,起重臂200包括基本臂以及相对于基本臂可伸缩的多个臂节,超起装置包括中间桅杆组件10和两个侧向桅杆组件20,中间桅杆组件10的第一端安装于基本臂,中间桅杆组件10的第二端通过钢丝绳301与臂节中的末节臂连接;两个侧向桅杆组件20分别设置于中间桅杆组件10相对的两侧,侧向桅杆组件20的第一端与基本臂连接,侧向桅杆组件20的第二端通过钢丝绳301与末节臂连接。超起装置包括中间桅杆组件10以及设置于中间桅杆11两侧的侧向桅杆组件20,三个桅杆组件的第一端连接于基本臂,第二端通过钢丝绳301连接于臂节中的末节臂,两个侧向桅杆组件20可以解决起重臂200的旁弯问题,中间桅杆组件10可以改善起重臂200的挠度问题,进而实现起重臂200的多维度加强,提高了起重臂200的稳定性和吊载能力。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械,包括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起重臂组件。
请参阅图1、图2和图4,起重臂200包括基本臂以及相对于基本臂可伸缩的多个臂节,超起装置包括中间桅杆组件10和两个侧向桅杆组件20,中间桅杆组件10的第一端安装于基本臂,中间桅杆组件10的第二端通过钢丝绳301与臂节中的末节臂连接;两个侧向桅杆组件20分别设置于中间桅杆组件10相对的两侧,侧向桅杆组件20的第一端与基本臂连接,侧向桅杆组件20的第二端通过钢丝绳301与末节臂连接。超起装置包括中间桅杆组件10以及设置于中间桅杆11两侧的侧向桅杆组件20,三个桅杆组件的第一端连接于基本臂,第二端通过钢丝绳301连接于臂节中的末节臂,两个侧向桅杆组件20可以解决起重臂200的旁弯问题,中间桅杆组件10可以改善起重臂200的挠度问题,进而实现起重臂200的多维度加强,提高了起重臂200的稳定性和吊载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超起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起重臂,所述起重臂包括基本臂以及相对于所述基本臂可伸缩的多个臂节,所述超起装置包括:
中间桅杆组件,所述中间桅杆组件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基本臂,所述中间桅杆组件的第二端通过钢丝绳与所述臂节中的末节臂连接;
两个侧向桅杆组件,两个所述侧向桅杆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中间桅杆组件相对的两侧,所述侧向桅杆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基本臂连接,所述侧向桅杆组件的第二端通过钢丝绳与所述末节臂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末节臂的定滑轮,所述钢丝绳由所述侧向桅杆组件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末节臂,并绕过所述定滑轮后连接至所述中间桅杆组件的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钢丝绳的卷扬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机构设置于所述侧向桅杆组件处,且所述卷扬机构与所述侧向桅杆组件对应的所述钢丝绳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桅杆组件包括预紧驱动件,所述预紧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钢丝绳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桅杆组件包括侧向桅杆,所述中间桅杆组件包括中间桅杆,所述侧向桅杆和所述中间桅杆的底端均铰接于基座,所述基座安装至所述基本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桅杆与所述基座之间以及所述中间桅杆与所述基座之间均设有变幅机构,所述变幅机构用于调整桅杆相对于所述基本臂的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桅杆背离所述基座的一端设有侧向滑轮,所述中间桅杆背离所述基座的一端设有中间滑轮,所述钢丝绳绕过所述侧向滑轮和所述中间滑轮后与所述预紧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
9.一种起重臂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起重臂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超起装置。
10.一种起重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起重臂组件。
CN202410002799.1A 2024-01-02 2024-01-02 超起装置、起重臂组件以及起重机械 Pending CN1177354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02799.1A CN117735427A (zh) 2024-01-02 2024-01-02 超起装置、起重臂组件以及起重机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02799.1A CN117735427A (zh) 2024-01-02 2024-01-02 超起装置、起重臂组件以及起重机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35427A true CN117735427A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79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02799.1A Pending CN117735427A (zh) 2024-01-02 2024-01-02 超起装置、起重臂组件以及起重机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3542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34988B (zh) 折叠臂架主支柱和可运输的穿绕支柱罩
JP5006622B2 (ja) 伸縮ブーム付きクレーン装置
US4976361A (en) Mobile crane comprising a telescopic boom
JP2006206233A5 (zh)
CN113086870A (zh) 伸缩机构及起重机
WO2020026842A1 (ja) クレーン
WO2013075454A1 (zh) 一种起重机及其超起装置
CN117735427A (zh) 超起装置、起重臂组件以及起重机械
JP5649870B2 (ja) 移動式クレーン
CN216662292U (zh) 起重臂系统及起重机械
JP3946897B2 (ja) 伸縮ブームを備えたタワークレーン
CN111137796A (zh) 一种新型臂架起重机
CN212315380U (zh) 一种塔式起重机可升降桅杆装置
JP4226683B2 (ja) ラフィングジブのバックテンション装置
CN115043336A (zh) 一种多滑轮伸缩机构及起重机
CN217708667U (zh) 超起装置、起重臂总成及起重机
CN111704049A (zh) 起重臂及起重机
CN109467016B (zh) 起重机
CN112919342A (zh) 一种新型折叠式副臂结构及汽车起重机
US4514939A (en) Extensible boom with manual section stored in base
CN112850508B (zh) 一种起重机
CN116281651A (zh) 超起装置及作业机械
CN215666804U (zh) 超起机构、起重装置及作业机械
CN102701085B (zh) 起吊装置及起重机
KR200308816Y1 (ko) 크레인의 붐조립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