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35062B - 拼装装置及托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拼装装置及托盘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735062B CN117735062B CN202410184775.2A CN202410184775A CN117735062B CN 117735062 B CN117735062 B CN 117735062B CN 202410184775 A CN202410184775 A CN 202410184775A CN 117735062 B CN117735062 B CN 11773506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ving plate
- assembled
- moving
- support rod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拼装装置及托盘装置,拼装装置包括移动板组件、固定部以及支撑组件,移动板组件包括第一移动板以及第二移动板,第一移动板沿拼装方向移动于第一待拼装部;第二移动板一端可解除式锁定于第一移动板内、另一端位于第一移动板表面并凸出于第一移动板朝向第二待拼装部的端部;固定部设置于第二待拼装部并位于移动板组件的移动轨迹;支撑组件设置于第二待拼装部。本申请拼装装置能够提升第一待拼装部以及第二待拼装部拼装的可靠性,货物能够灵活地实现集装与散装发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货物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拼装装置及托盘装置。
背景技术
可拼装托盘是将多个托盘通过拼装和分离方式实现货物的拼装及散装。现有可拼装托盘通过在相邻两个托盘之间设置锁定结构,以使相邻两个托盘快速拼装以及分离。然而,上述相邻两个托盘拼装完成后,当输送设备叉起时,相邻两托盘除锁定结构之外的其他位置容易前后翻转、向边缘两侧弯曲、导致货物易倾翻等。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拼装装置及托盘装置,以解决可拼装托盘中相邻两个托盘通过锁定结构拼装完成后,当输送设备叉起时,相邻两托盘除锁定结构之外的其他位置容易前后翻转、向边缘两侧弯曲、导致货物易倾翻等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拼装装置,包括:移动板组件,包括:第一移动板,沿拼装方向移动于第一待拼装部;第二移动板,一端可解除式锁定于第一移动板内、另一端位于第一移动板表面并凸出于第一移动板朝向第二待拼装部的端部;固定部,设置于第二待拼装部并位于移动板组件的移动轨迹;支撑组件,设置于第二待拼装部;其中,第一移动板在外力作用下带动第二移动板沿拼装方向移动,以使第一移动板与支撑组件抵接及使第二移动板的一端抵接于固定部,固定部反作用于第二移动板,以使第二移动板的另一端插接于第二待拼装部以及第二移动板锁定于第一移动板,且支撑组件在第一移动板的抵接力下其另一端运动至第一待拼装部。
其中,第二移动板包括第一子移动板和与第一子移动板连接的第二子移动板,第二子移动板远离第一子移动板的一端凸出于第一移动板朝向第二待拼装部的端部;其中,第一子移动板可锁定式滑移于第二移动板内及插接于第二待拼装部。
其中,第一移动板贯通有移动槽,移动槽的贯通方向沿拼装方向向上倾斜设置,第二子移动板设置有沿拼装方向相背的两个斜面,斜面与移动槽滑动设置。
其中,第二子移动板沿拼装方向延伸的外侧面和移动槽沿拼装方向延伸的内侧壁两者中的一者弹性设置有第一锁定件,第二子移动板沿拼装方向延伸的外侧面和移动槽沿拼装方向延伸的内侧壁两者中的另一者设置有第一锁定孔,第一锁定件可弹性锁定于第一锁定孔。
其中,第二待拼装部设置有限位槽,第一子移动板可解除式插接于限位槽。
其中,拼装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件,设置在第一待拼装部上,且位于第一移动板的移动轨迹上,第一限位件限定第一移动板。
其中,拼装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限位件,第一移动板两侧分别与对应的第一限位件滑移连接。
其中,第一移动板朝向第二待拼装部一端的一侧倾斜设置有第一导向面,支撑组件在第一导向面作用下其另一端运动至第一待拼装部。
其中,移动板组件还包括:触动件,设置于第一移动板,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带动第二移动板沿拼装方向移动。
其中,触动件垂直于第一移动板表面,且沿垂直于拼装方向延伸设置。
其中,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支撑杆转动于第二待拼装部,第一移动板沿拼装方向移动时,第一移动板与支撑杆的一端抵接,支撑组件在第一移动板的抵接力下其另一端转动至第一待拼装部。
其中,拼装装置包括转轴以及扭簧,支撑杆通过转轴与第二待拼装部转动连接;扭簧套设于转轴,用于支撑杆恢复原状。
其中,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以及与第一支撑杆连接的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连接处转动于第二待拼装部,第一支撑杆一侧倾斜设置有移动面,第一移动板抵接于移动面,以使支撑杆转动。
其中,支撑杆包括第三支撑杆,第三支撑杆连接于第二支撑杆远离第一支撑杆的一端,第三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呈锐角设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托盘装置,包括:第一托盘;第二托盘;上述所述的拼装装置,拼装装置中的移动板组件设置于第一托盘,第一托盘为第一待拼装部,拼装装置中的支撑组件设置于第二托盘,第二托盘为第二待拼装部。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拼装装置。拼装装置包括移动板组件、固定部以及支撑组件。移动板组件包括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第一移动板沿拼装方向移动于第一待拼装部。第二移动板一端可解除式锁定于第一移动板内、另一端位于第一移动板表面并凸出于第一移动板朝向第二待拼装部的端部。固定部设置于第二待拼装部并位于移动板组件的移动轨迹。支撑组件设置于第二待拼装部。其中,第一移动板在外力作用下带动第二移动板沿拼装方向移动,以使第一移动板与支撑组件抵接及使第二移动板的一端抵接于固定部。固定部反作用于第二移动板,以使第二移动板的另一端插接于第二待拼装部以及第二移动板锁定于第一移动板,且支撑组件在第一移动板的抵接力下其另一端运动至第一待拼装部。
通过第一移动板、第二移动板以及固定部相互配合,联动支撑组件运动,即一步联动实现两个锁定,即不仅能够实现第一待拼装部和第二待拼装部锁定,而且能够对第一待拼装部以及第二待拼装部进行支撑。由此,上述方式能够减少第一待拼装部以及第二待拼装部拼装后前后翻转、向第一待拼装部以及第二待拼装部边缘两侧弯曲的现象,提升第一待拼装部以及第二待拼装部拼装后的可靠性,货物能够灵活地实现集装与散装发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拼装装置第一实施例处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所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拼装装置第一实施例处于第一状态的第一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拼装装置第二实施例中插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拼装装置第三实施例中第二局部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拼装装置第四实施例中支撑组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拼装装置第四实施例中支撑组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拼装装置第一实施例处于第二状态的第二局部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拼装装置第一实施例处于第三状态的第三局部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拼装装置第一实施例处于第四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B所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0、拼装装置;1、移动板组件;11、第一移动板;111、移动槽;114、第一导向面;12、第二移动板;121、第一子移动板;122、第二子移动板;1221、斜面;13、触动件;18、第一锁定件;19、第一锁定孔;2、插接件;21、第二导向面;22、第一弹性件;23、插接凹槽;3a、支撑组件;31a、支撑杆;311a、第一支撑杆;312a、第二支撑杆;313a、第三支撑杆;314a、转轴;3b、支撑组件;31b、第一支撑部;32b、第二支撑部;33b、锁定组件;331b、第二锁定件;332b、第二锁定孔;333b、第二弹性件;334b、第三锁定件;335b、第三锁定孔;4、第一限位件;5、锁定件;51、锁定通孔;6、滑动组件;61、滑块;7、固定部;8、反弹件;20、第一待拼装部;30、第二待拼装部;301、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拼装装置及托盘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3,图1是本申请拼装装置第一实施例处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所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拼装装置第一实施例处于第一状态的第一局部示意图。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拼装装置10。拼装装置10包括移动板组件1、固定部7以及支撑组件3a,3b。移动板组件1包括第一移动板11以及第二移动板12。第一移动板11沿拼装方向移动于第一待拼装部20。第一移动板11可以移动于第一待拼装部20表面。或者,第一待拼装部20表面设置移动凹槽(图上未示意),第一移动板11位于移动凹槽内并沿移动凹槽移动于第一待拼装部20。
第二移动板12一端可锁定式移动于第一移动板11内。第二移动板12不仅可以锁定于第一移动板11,而且第二移动板12可以在第一移动板11内移动。第二移动板12另一端位于第一移动板11表面并凸出于第一移动板11朝向第二待拼装部30的端部。
固定部7设置于第二待拼装部30并位于移动板组件1的移动轨迹。固定部7通过固定或者可拆卸方式连接于第二待拼装部30,其具体设置方式不作限定。如本实施例中,固定部7固定于第二待拼装部30。
支撑组件3a,3b设置于第二待拼装部30。支撑组件3a,3b起到支撑作用。第一移动板11作用于支撑组件3a,3b,以使支撑组件3a,3b另一端运动至第一待拼装部20,此时支撑组件3a,3b能够同时支撑第一待拼装部20以及第二待拼装部30,从而降低相邻第一待拼装部20和第二待拼装部30之间翻转以及第一待拼装部20和第二待拼装部30弯曲的现象发生。其中,支撑组件3a,3b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支撑组件3a,3b能够在第一移动板11的作用下运动,同时支撑第一待拼装部20以及第二待拼装部30即可。
当第一待拼装部20和第二待拼装部30拼装时,第二移动板12一端位于第一移动板11内,第一移动板11在外力作用下带动第二移动板12一起沿拼装方向移动,直至第一移动板11与支撑组件3a,3b一端抵接。支撑组件3a,3b在第一移动板11的抵接力下其另一端运动至第一待拼装部20,用于支撑第一待拼装部20以及第二待拼装部30。
在第一移动板11与支撑组件3a,3b抵接时,第二移动板12凸出于第一移动板11朝向第二待拼装部30的端部先抵接于固定部7。固定部7反作用于第二移动板12另一端,第二移动板12一端相对第一移动板11移动,不仅使第二移动板12一端插接于第二待拼装部30,而且使第二移动板12一端锁定于第一移动板11内。
通过第一移动板11、第二移动板12以及固定部7相互配合,联动支撑组件3a,3b运动,即一步联动实现两个锁定,即不仅能够实现第一待拼装部20和第二待拼装部30锁定,而且能够对第一待拼装部20以及第二待拼装部30进行支撑。由此,上述方式能够减少第一待拼装部20以及第二待拼装部30拼装后前后翻转、向第一待拼装部20以及第二待拼装部30边缘两侧弯曲的现象,提升第一待拼装部20以及第二待拼装部30拼装后的可靠性,货物能够灵活地实现集装与散装发货。
当第一待拼装部20和第二待拼装部30分离时,外力作用于第一移动板11,第一移动板11沿分离方向Y运动,第二移动板12的一端解除与第二待拼装部30插接连接,同时第二移动板12一端与第一移动板11解除锁定连接。其中,拼装方向和分离方向Y相反。
上述第一待拼装部20以及第二待拼装部30之间可以设置一个、两个、三个或者多个拼装装置10,其数量不作限定。每个拼装装置10中的支撑组件3a,3b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或者多个等。如本实施例中,每个拼装装置10中支撑组件3a,3b数量均为两个。移动板组件1沿拼装方向X移动时,第一移动板11沿拼装方向两侧分别与对应的支撑组件3a,3b的一端抵接。
如本实施例中,第一移动板11和第二移动板12分别为一个,支撑组件3a,3b数量为两个,进一步减少第一待拼装部20以及第二待拼装部30拼装后前后翻转、向第一待拼装部20以及第二待拼装部30边缘两侧弯曲的现象,进一步提升第一待拼装部20和第二待拼装部30拼装后的可靠性,货物能够灵活地实现集装与散装发货。
上述固定部7可以沿垂直于拼装方向X延伸设置于第二待拼装部30。通过上述固定部7设置方式,不仅能够增大第二移动板12另一端作用于固定部7表面的面积;而且,第二移动板12另一端垂直于固定部7表面,减少分力产生;同时,固定部7形成的反作用力方向更加准确,更利于第二移动板12的一端插接于第二待拼装部30内。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部7垂直于第二待拼装部30,固定部7延伸方向与拼装方向之间呈夹角设置等,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移动板12包括第一子移动板121和第二子移动板122。第二子移动板122远离第一子移动板121的一端凸出于第一移动板11朝向第二待拼装部30的端部,即第二子移动板122远离第一子移动板121的一端先与固定部7抵接。第一子移动板121可锁定式滑移于第一移动板11内及插接于第二待拼装部30。当第一子移动板121处于不同状态时,第一子移动板121不仅可以锁定于第一移动板11,第一子移动板121可以移动于第一移动板11内。同时,第一子移动板121远离第二子移动板122的端部可解除式插接于第二待拼装部30内。
在第一待拼装部20和第二待拼装部30时,第二子移动板122凸出于第一移动板11朝向第二待拼装部30的端部与固定部7抵接。固定部7反作用于第二子移动板122朝向第二待拼装部30的端部,以使第二子移动板122带动第一子移动板121滑移于所述第一移动板11内,此时第一子移动板121锁定于第一移动板11内,同时第一子移动板121插接于第二待拼装部30。即固定部7反作用力实现两个锁定,一是第一子移动板121和第一移动板11之间锁定,另一是第一子移动板121和第二待拼装部30之间锁定。
通过上述第一移动板11、第一子移动板121、第二子移动板122以及固定部7三者相互配合,实现拼装装置10快速拼装锁定以及锁定稳定性。其中,第一子移动板121和第二子移动板122固定连接或者可拆卸连接等。如本实施例中,第一子移动板121和第二子移动板122固定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移动板11贯通有移动槽111。移动槽111的贯通方向沿拼装方向向上倾斜设置。即移动槽111倾斜设置,移动槽111靠近第二子移动板122的一端高于移动槽111远离第二子移动板122的一端。移动槽111能够限定第一子移动板121移动轨迹。第一子移动板121设置有沿拼装方向相背的两个斜面1221。斜面1221倾斜设置。斜面1221与移动槽111滑动设置。
通过第一移动板11中移动槽111和第一子移动板121中斜面1221相互配合,不仅便于第一子移动板121滑动于第一移动板11,而且便于第一子移动板121锁定于第一移动板11,同时也能减小第一子移动板121和第一移动板11两者运动摩擦力;与此同时,也能省力,更利于第一子移动板121插接于第二待拼装部30内。
在一实施例中,斜面1221和移动槽111沿拼装方向延伸的内侧壁两者中的一者弹性设置有第一锁定件18。斜面1221和移动槽111沿拼装方向延伸的内侧壁两者中的另一者设置有第一锁定孔19。第一锁定件18可弹性锁定于第一锁定孔19。通过第一锁定件18和第一锁定孔19弹性锁定配合,实现第一子移动板121和第一移动板11之间锁定。当第一子移动板121位于第一移动板11时,第二移动板12随第一移动板11沿拼装方向移动而移动。当第一子移动板121插接于第二待拼装部30过程中,第一锁定件18可弹性锁定于第一锁定孔19内。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斜面1221设置有第一锁定孔19。移动槽111沿拼装方向延伸的内侧壁弹性设置有第一锁定件18。第一锁定件18可弹性锁定于第一锁定孔19内。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斜面1221弹性设置有第一锁定件18。移动槽111沿拼装方向延伸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一锁定孔19。第一锁定件18可弹性锁定于第一锁定孔19内。
进一步地,第一锁定件18无论设置在斜面1221以及移动槽111沿拼装方向的内侧壁上,第一锁定件18均需要满足弹性设置要求。其中,第一锁定件18可以但不限于球头柱塞(图上未示意)。球头柱塞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部件,在此不作限定。
上述第一锁定孔19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两个。当第一锁定孔19数量为一个时,第一待拼装部20和第二待拼装部30未拼装时,第一锁定件18未锁入第一锁定孔19内,第一锁定件18弹性抵接于斜面1221和移动槽111中至少一侧面上。在第一待拼装部20和第二待拼装部30未拼装时,固定部7反作用第二子移动板122。第一子移动板121中斜面1221滑移于移动槽111。第一锁定件18沿斜面1221或移动槽111移动并锁定于第一锁定孔19内,且第一子移动板121插接于第二待拼装部30内,实现拼装装置10快速锁定。
当第一锁定孔19数量为两个时,第一待拼装部20和第二待拼装部30未拼装,第一锁定件18锁定于一第一锁定孔19。当第一待拼装部20和第二待拼装部30拼接时,固定部7反作用第二子移动板122。第一子移动板121中斜面1221滑移于移动槽111,第一锁定件18与一第一锁定孔19解除锁定。此时第一锁定件18沿斜面1221或移动槽111移动并锁定于另一第一锁定孔19内,且第一子移动板121插接于第二待拼装部30内,从而实现拼装装置10锁定。上述第一锁定孔19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待拼装部30设置有限位槽301。第一子移动板121可解除式插接于限位槽301。在第一待拼装部20和第二待拼装部30未拼装前,第一子移动板121未插接于限位槽301内。在第一待拼装部20和第二待拼装部30拼装时,固定部7反作用于第二子移动板122时,第二子移动板122带动第一子移动板121插接上述限位槽301内,用于限定第二移动板12。
通过在第二待拼装部30设置上述限位槽301,能够提升第一待拼装部20和第二待拼装部30拼装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上述限位槽301位于移动板组件1的移动轨迹上。进一步地,当第一子移动板121插接于限位槽301时,第二子移动板122刚好贴合在第一移动板11表面,提升第二移动板12在第一移动板11上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拼装装置10还包括第一限位件4。第一限位件4设置在第一待拼装部20上。同时,第一限位件4位于第一移动板11的移动轨迹上。第一限位件4能够起到限位作用。第一限位件4限定第一移动板11。通过上述第一限位件4,能够限定第一移动板11移动距离,以使第二移动板12的另一端抵接于固定部7即可,避免第一移动板11过度运动而损坏固定部7等。
上述第一限位件4除了限定第一移动板11移动距离外,还能够限定第一移动板11移动方向,以使第一移动板11沿拼装方向X移动,进而提升拼装装置10锁定以及分离效率。第一限位件4可以包括一个、两个等,其具体数量不作限定。当第一限位件4数量为一个时,第一移动板11沿拼装方向两侧中至少一侧与第一限位件4滑移连接。
当第一限位件4数量包括两个时,两个第一限位件4间隔设置。第一移动板11沿拼装方向两侧分别与对应的第一限位件4滑移连接。即第一移动板11沿拼装方向一侧与一第一限位件4滑移连接,第一移动板11沿拼装方向另一侧与另一第一限位件4滑移连接。通过第一移动板11和第一限位件4之间滑移连接,不仅能够减少两者之间摩擦力,而且也能限定移动板组件1移动方向,减小移动板组件1运动偏离,进而提升拼装装置10锁定以及分离效率。
上述第一移动板11和第一限位件4之间可以设置有滑动组件6,实现第一移动板11和第一限位件4之间滑移连接。其中,滑动组件6包括滑轨(图上未示意)以及滑块61。第一移动板11侧面和第一限位件4两者中一者设置滑轨。第一移动板11侧面和第一限位件4两者中另一者设置有滑块61。滑块61和滑轨滑移连接。
通过在第一移动板11和第一限位件4之间设置滑块61和滑轨,不仅能够减少两者之间摩擦力,而且也能限定移动板组件1移动方向,减小移动板组件1运动偏离,进而提升拼装装置10锁定以及分离效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移动板11和第一限位件4之间还可以通过其他滑移方式限定,在此不作限定。
在实际过程中,第一移动板11可以直接作用于支撑组件3a,3b;或者,第一移动板11间接作用于支撑组件3a,3b,能够实现支撑组件3a,3b运动即可,其具体方式不作限定。如一实施例中,拼装装置10包括导向件(图上未示意)。导向件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等。导向件设置于第一移动板11或者设置于第二待拼装部30。导向件抵接于支撑组件3a,3b,以使支撑组件3a,3b的另一端运动至第一待拼装部20。通过上述第一移动板11、导向件和支撑组件3a,3b共同作用,使得支撑组件3a,3b能够支撑第一待拼装部20和第二待拼装部30。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导向件可以是第一导向面114。第一导向面114倾斜设置在第一移动板11朝向第二待拼装部30的一端两侧中至少一侧。第一导向面114抵接于支撑组件3a,3b,以使支撑组件3a,3b的另一端运动至第一待拼装部20。通过将第一导向面114直接设置在第一移动板11朝向第二待拼装部30的一端两侧中至少一侧,实现第一待拼装部20和第二待拼装部30锁定;同时,第一导向面114为第一移动板11自身结构,结构简单且易于实施,减少零件数量以及成本等。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导向件可以是导向部(图上未示意)。导向部设置在第一移动板11朝向第二待拼装部30的一端两侧中至少一侧。第一限位件4内设置有避让槽(图上未示意),用于避让导向部。即第一移动板11沿拼装方向运动过程中,导向部也随第一移动板11运动,而后导向部抵接于支撑组件3a,3b。通过在第一移动板11设置导向部,延长第一移动板11在第一方向Z长度,能够适配不同种类的支撑组件3a,3b等。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拼装装置第二实施例中插接件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3,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导向件为插接件2。插接件2设置在第二待拼装部30。插接件2沿第一方向Z排列设置。其中,第一方向Z分别与拼装方向以及分离方向Y垂直设置。第一移动板11沿拼装方向延伸的侧壁作用于插接件2,插接件2作用于支撑组件3a,3b。
当插接件2未受力时,插接件2沿第一方向Z缩于第二待拼装部30上。当插接件2受到第一移动板11侧壁推力时,插接件2沿第一方向Z伸出并抵接支撑组件3a,3b。当插接件2受力解除后,插接件2能恢复原状并缩于第二待拼装部30。上述插接件2可伸缩方式连接于第二待拼装部30,使插接件2伸长后能够自动恢复原状,提升第一待拼装部20以及第二待拼装部30自动拼装和分离的自动可靠性,无需人工手动调节。
具体地,拼装装置10包括第一弹性件22。第一弹性件22具有一定弹力。第一弹性件22沿第一方向Z延伸设置。第一弹性件22一端设置于插接件2内。第一弹性件22另一端设置于第二待拼装部30。插接件2通过第一弹性件22可伸缩连接于第二待拼装部30,不仅结构简单且成本低,而且也能使插接件2伸长后能够自动恢复原状,提升第一待拼装部20以及第二待拼装部30自动拼装和分离的自动可靠性,无需人工手动调节。其中,第一弹性件22可以为第一弹簧(图上未示意)等。第一弹性件22在插接件2和第二待拼装部30之间设置方式可以有多种,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第一移动板11朝向第二待拼装部30一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面114。第一导向面114能够起到导向作用。插接件2朝向固定部7的一端倾斜设置有第二导向面21。第二导向面21能够起到导向作用。第一导向面114和第二导向面21配合,以使插接件2沿第一方向Z移动。通过上述第一导向面114和第二导向面21相互配合设置,降低第一移动板11和插接件2之间运动阻力,便于第一移动板11快速推动插接件2,进而提升拼装装置10锁定以及分离效率。
当插接件2数量为两个时,第一移动板11朝向插接件2一端的两侧均倾斜设置上述第一导向面114。两个插接件2靠近第一移动板11的一端倾斜设置上述第二导向面21。两个插接件2对称设置在第二待拼装部30。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拼装装置第三实施例中第二局部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4,更进一步地,拼装装置10还包括锁定件5。锁定件5设置于第二待拼装部30。锁定件5位于支撑组件3a,3b的一端。锁定件5设有锁定通孔51。在第一待拼装部20与第二待拼装部30拼装时,插接件2一端与第一移动板11抵接。插接件2另一端穿过锁定通孔51与支撑组件3a,3b的一端抵接。通过锁定通孔51能够限定插接件2沿第一方向Z移动,使插接件2抵接支撑组件3a,3b一端更加准确,进而使得插接件2受力更加准确稳定,从而提升拼装装置10拼装以及分离效率。
插接件2至少部分通过锁定通孔51抵接于支撑组件3a,3b一端时,锁定件5也能够起到一定支撑作用,提升插接件2稳定性,避免因支撑组件3a,3b反弹作用于插接件2,从而提升拼装装置10拼装和分离的可靠性。其中,锁定件5和固定部7连接,即锁定件5和固定部7作为一个整体,不仅增加固定部7在第二待拼装部30连接强度;而且也能提升插接件2稳定性。上述锁定件5和固定部7之间固定连接。或者,锁定件5和固定部7之间可拆卸连接。锁定件5和固定部7之间连接形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此不作限定。另外,锁定件5在第二待拼装部30设置位置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减少锁定件5对第一移动板11运动情况。
在一实施例中,触动件13垂直于第一移动板11表面。且触动件13沿垂直于拼装方向延伸设置。通过上述触动件13设置方式,能够增大外力作用于触动件13表面的面积;同时,外力垂直于触动件13表面,减少分力产生。当第一待拼装部20以及第二待拼装部30拼装时,外力沿拼装方向作用于触动件13。当第一待拼装部20以及第二待拼装部30分离时,外力沿分离方向Y作用于触动件13。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触动件13可以与第一移动板11表面呈夹角设置等,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触动件13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当第一待拼装部20以及第二待拼装部30拼装时,外力沿拼装方向作用于第一表面。当第一待拼装部20以及第二待拼装部30分离时,外力沿分离方向Y作用于触动件13。
进一步地,触动件13垂直设置于第一移动板11背离第二待拼装部30一端的端部。同时,触动件13沿第一方向Z延伸长度大于第一移动板11沿第一方向Z延伸长度。在第一移动板11向拼装方向移动过程中,第一移动板11通过触动件13与第一限位件4抵接,进而限定第一移动板11移动距离。
上述支撑组件3a,3b可以有多种结构,能够支撑第一待拼装部20以及第二待拼装部30即可,其具体结构不作限定。下面将详细阐述两种不同类型的支撑组件3a,3b。当然,除了上述两种不同类型的支撑组件3a,3b外,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支撑组件3a,3b等,在此不作限定。
在第一实施例中,支撑组件3a包括支撑杆31a。支撑杆31a转动于第二待拼装部30。第一移动板11沿拼装方向移动时,第一移动板11与支撑杆31a的一端抵接。支撑组件3a在第一移动板11的抵接力下其另一端转动至第一待拼装部20,使得支撑组件3a支撑第一待拼装部20以及第二待拼装部30。
上述拼装装置10包括转轴314a。转轴314a设置于第二待拼装部30。支撑杆31a通过转轴314a与第二待拼装部30转动连接。支撑杆31a另一端通过转动方式运动至第一待拼装部20处,使支撑杆31a能够同时支撑第一待拼装部20以及第二待拼装部30。
拼装装置10还包括扭簧(图上未示意)。扭簧具有一定弹力。转轴314a为扭簧提供了安装位置。扭簧套设于上述转轴314a。扭簧用于支撑杆31a恢复原状。当支撑杆31a受力时,支撑杆31a转动,同时扭簧发生形状。当支撑杆31a受力解除后,支撑杆31a在扭簧作用下能够恢复原状。
上述支撑杆31a包括第一支撑杆311a以及第二支撑杆312a。第一支撑杆311a和第二支撑杆312a连接。第一支撑杆311a和第二支撑杆312a连接处转动于第二待拼装部30。第一支撑杆311a一侧倾斜设置有移动面(图上未示意)。第一移动板11抵接移动面,以使支撑杆31a转动。通过在第一支撑杆311a设置移动面,不仅能够缩短第一支撑杆311a与第一移动板11之间距离,便于第一移动板11抵接至移动面;而且也便于移动面相对第一移动板11滑动,更利于支撑杆31a转动。其中,转轴314a设置在第一支撑杆311a和第二支撑杆312a连接处,进一步提升支撑杆31a转动性能,减少摩擦。
具体地,支撑杆31a包括第三支撑杆313a。第三支撑杆313a连接于第二支撑杆312a远离第一支撑杆311a的一端。当第二支撑杆312a转动至第一待拼装部20时,第三支撑杆313a也转动至第二待拼装部30。通过第三支撑杆313a能够增大支撑杆31a与第二待拼装部30支撑面积,提升第一待拼装部20和第二待拼装部30之间拼装稳定性。
第三支撑杆313a和第二支撑杆312a之间呈锐角设置,增加支撑杆31a整体强度,进一步强化第一待拼装部20和第二拼装部之间拼装稳定性。第三支撑杆313a和第二支撑杆312a之间角度可以是1度、20度、37度、46度、58度、67度、78度、87度以及89度等。第三支撑杆313a和第二支撑杆312a之间角度还可以是其他数值,在此不作限定。当然,第三支撑杆313a和第二支撑杆312a之间还可以是其他角度,只要支撑杆31a在初始状态以及转动过程中,第三支撑杆313a与第一待拼装部20以及第二待拼装状外周干涉即可,其第三支撑杆313a和第二支撑杆312a之间具体角度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杆311a和第二支撑杆312a之间可以通过可拆卸或者固定方式连接。第三支撑杆313a和第二支撑杆312a之间可以通过可拆卸或者固定方式连接。如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311a、第二支撑杆312a和第三支撑杆313a一体成型连接。
请参阅图6和图7,图6是本申请拼装装置第四实施例中支撑组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拼装装置第四实施例中支撑组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3,在第二实施例中,支撑组件3b包括第一支撑部31b、第二支撑部32b以及锁定组件33b。锁定组件33b设置于第一支撑部31b外侧壁和第二支撑部32b内侧壁之间。第一支撑部31b通过锁定组件33b可伸缩于第二支撑部32b内。当锁定组件33b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一支撑部31b缩于第二支撑部32b内。当锁定组件33b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一支撑部31b至少部分伸出于第二支撑部32b外。在第一移动板11抵接于锁定组件33b时,锁定组件33b解锁以使第一支撑部31b伸出第二支撑部32b,其中第一支撑部31b运动至第一待拼装部20,进而实现第一待拼装部20和第二待拼装部30拼装。
上述锁定组件33b可以弹性锁定等机械方式或者驱动件驱动等自动化方式锁定,在此不作限定,能够实现第一支撑部31b可伸缩于第二支撑部32b内即可,其具体结构不作限定。
具体地,锁定组件33b包括第二锁定件331b、第二锁定孔332b以及第二弹性件333b。第二锁定件331b弹性设置于第一支撑部31b外侧壁。第二锁定孔332b贯穿第二支撑部32b侧壁。第二弹性件333b具有一定弹力。第二锁定件331b可解除式锁定连接于第二锁定孔332b。当锁定组件33b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二锁定件331b锁定于第二锁定孔332b内,此时第二弹性件333b处于压缩状态。当锁定组件33b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二锁定件331b与第二锁定孔332b解除锁定,第二弹性件333b恢复原状过程中将第一支撑部31b运动至第一待拼装部20处。通过上述第二锁定件331b、第二锁定孔332b以及第二弹性件333b相互配合,能够支撑第一待拼装部20以及第二待拼装部30。
进一步地,锁定组件33b还包括第三锁定件334b以及第三锁定孔335b。第三锁定件334b设置在第一支撑部31b靠近弹簧的一端。第三锁定孔335b设置在第二支撑部32b侧壁。第三锁定件334b可解除式锁定连接于第三锁定孔335b。当锁定组件33b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三锁定件334b和第三锁定孔335b解除锁定。当锁定组件33b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三锁定件334b锁定于第三锁定孔335b内。通过在锁定组件33b中设置第三锁定件334b以及第三锁定件334b,能够提升支撑组件3b支撑第一待拼装部20以及第二待拼装部30的稳定性。
除了上述支撑组件3b,还可以是其他结构。举例而言,支撑组件(图上未示意)包括支撑块(图上未示意)。支撑块弹性设置于第一待拼装部20。在第一移动板11抵接于支撑块一端时,支撑块另一端弹性运动至第二待拼装部30,能够支撑第一待拼装部20以及第二待拼装部30。进一步地,支撑块朝向插接件2的一侧面设置有支撑斜面(图上未示意),插接件2作用于支撑斜面,便于支撑块运动。支撑块和第一待拼装部20之间设置有弹性件,以使支撑块能够恢复原状。
请参阅图8、图9、图10和图11,图8是本申请拼装装置第一实施例处于第二状态的第二局部示意图;图9是本申请拼装装置第一实施例处于第三状态的第三局部示意图;图10是本申请拼装装置第一实施例处于第四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B所示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3,在一些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第一待拼装部20和第二待拼装部30拼装过程如下。初始状态,第一待拼装部20和第二拼装部相邻。当第一待拼装部20和第二待拼装部30需要拼装时,输送设备从拼装方向进叉并作用于触动件13,触动件13带动第一移动板11沿拼接方向移动,因第一子移动板121通过第一锁定件18限位于第一移动板11内,触动件13能够带动第一移动板11以及第二移动板12整体沿拼装方向移动。上述力学关系需要满足:外力大于第一移动板11活动摩擦力。
当第一移动板11被第一限位件4限定时,第一移动板11停止运动。第二子移动板122抵接于固定部7。固定部7反作用于第二子移动板122。第二子移动板122沿分离方向Y运动并带动第一子移动板121沿移动槽111滑动。上述力学关系需要满足:固定部7反作用力大于第一子移动板121和第一移动板11之间滑动摩擦力+第一锁定件18弹性抵接力之和。
第一子移动板121插接于限位槽301内,第一锁定件18锁紧于第一锁定孔19内;与此同时,第一移动板11沿拼装方向两侧抵接于支撑组件3b,以使支撑组件3b支撑第一待拼装部20和第二待拼装部30。上述力学关系需要满足:第一锁定件18和第一锁紧孔之间锁紧力大于第一子移动板121在限位槽301中锁紧力+支撑组件3b支撑力之和。上述支撑组件3b受力情况可以根据结构不同而不同,在此不在赘述。
当第一待拼装部20和第二待拼装部30分离时,触动件13受外力要大于第一锁定件18和第一锁定孔19之间锁紧力。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托盘装置。托盘装置包括第一托盘、第二托盘以及拼装装置10。拼装装置10中的移动板组件1设置于第一托盘。第一托盘为第一待拼装部20。拼装装置10中的支撑组件3a,3b设置于第二托盘。第二托盘为第二待拼装部30。本实施例中拼装装置10为上述实施例所阐述的拼装装置10,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托盘装置通过使用上述拼装装置10,使支撑组件3a,3b同时支撑第一托盘以及第二托盘,减少第一托盘以及第二托盘拼装后前后翻转、向第一托盘以及第二托盘边缘两侧弯曲的现象,从而提升第二托盘和第二托盘拼装后的可靠性,以使货物能够灵活地实现集装与散装发货。
上述第一托盘以及第二托盘之间可以设置一个、两个、三个或者多个拼装装置10,其数量不作限定。第一托盘的数量以及第二托盘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当输送设备有多个叉车臂时,多个叉车臂可以同时作用于相邻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如本实施例中,当输送设备为叉车时,叉车有两个叉车臂时,一辆叉车可以同时作用两个第一托盘与对应的两个第二托盘拼装以及分离等,提高生产作业效率。通过叉车运动可以实现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快速锁定。在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快速锁定后,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不会在其他外力作用下分离。在叉车运动作用才可分离,可靠性高。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拼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板组件,包括:
第一移动板,沿拼装方向移动于第一待拼装部;
第二移动板,一端可锁定式移动于所述第一移动板内、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板表面并凸出于所述第一移动板朝向第二待拼装部的端部;
固定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待拼装部并位于所述移动板组件的移动轨迹;
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待拼装部;
其中,所述第一移动板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所述第二移动板沿所述拼装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移动板与所述支撑组件抵接及使所述第二移动板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反作用于所述第二移动板另一端,以使所述第二移动板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二待拼装部以及所述第二移动板锁定于所述第一移动板,且所述支撑组件在所述第一移动板的抵接力下其另一端运动至所述第一待拼装部;
所述第二移动板包括第一子移动板和与所述第一子移动板连接的第二子移动板,所述第二子移动板远离所述第一子移动板的一端凸出于所述第一移动板朝向所述第二待拼装部的端部;其中,所述第一子移动板可锁定式滑移于所述第一移动板内及插接于所述第二待拼装部;
所述第一移动板贯通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贯通方向沿所述拼装方向向上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子移动板设置有沿所述拼装方向相背的两个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移动槽滑动设置;
所述斜面和所述移动槽沿所述拼装方向延伸的内侧壁两者中的一者弹性设置有第一锁定件,所述斜面和所述移动槽沿所述拼装方向延伸的内侧壁两者中的另一者设置有第一锁定孔,所述第一锁定件可弹性锁定于所述第一锁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待拼装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第一子移动板可解除式插接于所述限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拼装装置还包括:
第一限位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待拼装部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板的移动轨迹上,所述第一限位件限定所述第一移动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拼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拼装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移动板两侧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限位件滑移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拼装装置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板或所述第二待拼装部,所述导向件抵接于所述支撑组件,以使所述支撑组件的另一端运动至所述第一待拼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组件还包括:
触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板,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所述第二移动板沿所述拼装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拼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动件垂直于所述第一移动板表面,且沿垂直于所述拼装方向延伸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转动于所述第二待拼装部,所述第一移动板沿所述拼装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移动板与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抵接,所述支撑组件在所述第一移动板的抵接力下其另一端转动至所述第一待拼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拼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拼装装置包括转轴以及扭簧,所述支撑杆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二待拼装部转动连接;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转轴,用于所述支撑杆恢复原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拼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以及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连接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处转动于所述第二待拼装部,所述第一支撑杆一侧倾斜设置有移动面,所述第一移动板抵接于所述移动面,以使所述支撑杆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拼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所述第三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呈锐角设置。
12.一种托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托盘;
第二托盘;
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拼装装置,所述拼装装置中的移动板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托盘,所述第一托盘为所述第一待拼装部,所述拼装装置中的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托盘,所述第二托盘为所述第二待拼装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184775.2A CN117735062B (zh) | 2024-02-19 | 2024-02-19 | 拼装装置及托盘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184775.2A CN117735062B (zh) | 2024-02-19 | 2024-02-19 | 拼装装置及托盘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735062A CN117735062A (zh) | 2024-03-22 |
CN117735062B true CN117735062B (zh) | 2024-05-07 |
Family
ID=90277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184775.2A Active CN117735062B (zh) | 2024-02-19 | 2024-02-19 | 拼装装置及托盘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735062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23266A (zh) * | 2018-03-07 | 2018-08-21 | 合肥佳田自动化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物流用的托盘锁紧装置及其锁紧方法 |
CN207998084U (zh) * | 2018-03-05 | 2018-10-23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栈板 |
CN215476446U (zh) * | 2021-07-13 | 2022-01-11 | 上海乐橘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拼接式托盘 |
CN114313588A (zh) * | 2021-12-30 | 2022-04-12 | 刘斌 | 一种可以稳定放置的电路板防静电收集架结构 |
CN217836455U (zh) * | 2022-06-21 | 2022-11-18 | 浙江百世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拼接式物流托盘 |
CN117071982A (zh) * | 2023-07-14 | 2023-11-17 | 安徽安舜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拼接的防护栏 |
CN220375062U (zh) * | 2023-07-25 | 2024-01-23 | 安徽精信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可拼接的塑料托盘 |
CN117485714A (zh) * | 2023-12-05 | 2024-02-02 | 浙江久鼎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一种加强型物流托盘 |
-
2024
- 2024-02-19 CN CN202410184775.2A patent/CN11773506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7998084U (zh) * | 2018-03-05 | 2018-10-23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栈板 |
CN108423266A (zh) * | 2018-03-07 | 2018-08-21 | 合肥佳田自动化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物流用的托盘锁紧装置及其锁紧方法 |
CN215476446U (zh) * | 2021-07-13 | 2022-01-11 | 上海乐橘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拼接式托盘 |
CN114313588A (zh) * | 2021-12-30 | 2022-04-12 | 刘斌 | 一种可以稳定放置的电路板防静电收集架结构 |
CN217836455U (zh) * | 2022-06-21 | 2022-11-18 | 浙江百世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拼接式物流托盘 |
CN117071982A (zh) * | 2023-07-14 | 2023-11-17 | 安徽安舜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拼接的防护栏 |
CN220375062U (zh) * | 2023-07-25 | 2024-01-23 | 安徽精信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可拼接的塑料托盘 |
CN117485714A (zh) * | 2023-12-05 | 2024-02-02 | 浙江久鼎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一种加强型物流托盘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735062A (zh) | 2024-03-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808724U (zh) | 一种托盘箱 | |
EP3909888B1 (en) | Load handling device | |
CN117735062B (zh) | 拼装装置及托盘装置 | |
EP2311744A1 (en) | Collapsible container | |
KR102536843B1 (ko) | 부품을 이송하기 위한 팔레트대차 | |
CN117735063B (zh) | 拼装装置及托盘装置 | |
CN118164052A (zh) | 拼装装置及托盘装置 | |
JP2017052612A (ja) | 自動倉庫 | |
CN217372271U (zh) | 一种可折叠的滑动导向机构及锯台 | |
CN110844431B (zh) | 一种插接装置 | |
JP4726565B2 (ja) | 航空機用パレット装置 | |
EP3058847B1 (en) | Slide rail assembly | |
CN209993812U (zh) | 无人机载荷快拆接口 | |
US10583991B2 (en) | Slide rail assemblies for moving objects on a transfer path, conveyor assemblies having slide rail assemblies, and methods of moving objects on a transfer path | |
CN106381950B (zh) | 单元式幕墙支架系统 | |
CN108068852B (zh) | 可固定卡匣的台车装置 | |
CN220181363U (zh) | 一种可拼装的伸缩托盘 | |
CN220622343U (zh) | 一种锁止机构和移动平台 | |
CN213674566U (zh) | 木质物流托盘木墩连续钉墩装置 | |
CN218810184U (zh) | 机器人的支撑机构及机器人 | |
CN214724260U (zh) | 分体式机器人 | |
CN211811596U (zh) | 分捡机构及应用其的分捡机 | |
CN111453273B (zh) | 一种具有变刚度和锁止功能的转运货架 | |
CN221319192U (zh) | 一种伸缩机构及机器人 | |
CN220690070U (zh) | 一种穿梭车的上面板的间隙检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