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31715A -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31715A
CN117731715A CN202311772223.5A CN202311772223A CN117731715A CN 117731715 A CN117731715 A CN 117731715A CN 202311772223 A CN202311772223 A CN 202311772223A CN 117731715 A CN117731715 A CN 1177317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ointment
scalds
radix
lithosperm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7222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克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Xinxing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Xinxing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Xinxing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Xinxing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7222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317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31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317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中药技术领域。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紫草5‑15份、白芷5‑15份、忍冬藤5‑15份、地榆5‑15份、大黄1‑5份、冰片0.1‑1份和麻油100‑140份。此治疗烧烫伤的药膏具有治疗烧烫伤效果好、治愈后不易留疤且成本低廉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烧伤是一种很普遍的皮肤损害,一般是因为与高温或化学物质的接触所造成的。烧烫伤有可能是热烫伤,火烫伤,蒸汽烫伤,也有可能是化学烫伤。烧烫伤常根据伤口深度和范围进行分类,通常分为一度烧伤(表浅损伤)、二度烧伤(浅表性烧伤和深层浸润性烧伤)和三度烧伤(全层损伤)。症状:烧烫伤的症状包括疼痛、水泡、红肿、皮肤脱屑、糜烂、瘢痕等。严重的烧伤可能伴有神经功能障碍、呼吸困难、休克和全身炎症反应等。
而常见烧伤烫伤是由于开水、沸油、火、电或酸碱物质等作用于人体皮肤而引起的一种复杂的外科疾病,一般以火烧伤和开水(油)烫伤为常见。轻度的烧伤或烫伤表皮发生红肿、灼痛或起水泡;严重的烧伤烫伤,由于损伤人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火毒伤及体内阴液,内攻脏腑,伤阴损阳,常常导致人体内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皮肤组织红肿、溃烂、感染等严重后果。若不及时治疗创面,因感染会久不愈合,导致疤痕的产生,影响肢体功能。
目前对于烧伤、烫伤的治疗,通常都是将从中草药或矿物质中提炼出来的抗生素药物制成膏剂,然后涂抹在伤口上,也有一些病人会在伤口上涂抹一些食醋或食盐,这些药物和方法在治疗上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它们的消肿、止痛、生肌的效果很慢,而且治愈后往往还会留下疤痕。针对大面积烧伤、烫伤患者,因其促肌作用较慢,需通过局部换皮等方式进行修复,不但成本高昂、康复周期较长,且患者疼痛难忍。
因此,急需一种治疗烧烫伤效果好、治愈后不易留疤且成本低廉的烧烫伤膏。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此治疗烧烫伤的药膏具有治疗烧烫伤效果好、治愈后不易留疤且成本低廉的优点。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的制备方法,以获得此药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法为: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紫草5-15份、白芷5-15份、忍冬藤5-15份、地榆5-15份、大黄1-5份、冰片0.1-1份和麻油100-140份。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紫草、白芷、忍冬藤、地榆和大黄清洗干燥并破碎后,加入麻油中浸泡,再加热处理,冷却降温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后,得到治疗烧烫伤的药膏成品。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发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在中医上烧烫伤是由于火热毒邪清洗肌肤所致,具体来说是因为火盛伤阴,热毒炽甚,耗伤体内阴液,热毒严重会攻内,空耗气血,导致人体气血两虚。基于此,本申请发明人选择以紫草为君药,紫草性寒,清热凉血,消解热毒,同时活血解毒,调动局部血液循环,伤口位置多气滞血瘀,通过血液的循环,可以濡养伤口,促进烧烫伤部位的恢复;又以白芷、地榆为臣药,白芷性温可以调和紫草和地榆药性,避免药性过寒伤及身体,同时白芷可以消肿排脓、祛风止痒、止痛,安抚受伤部位,而地榆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的作用,能够配合紫草强化去除热毒功效,促进伤口恢复;再以忍冬藤、冰片为佐药,忍冬藤性寒,可以配合紫草等药材去除热毒,且能够通络,促进血液的循环,强化伤口恢复,冰片开窍、清热止痛,能够促进伤口的恢复;而麻油可以解毒生肌,作为使药,促进药效温和作用于伤口,综合作用,可以治疗烧烫伤,且在治愈后不易留疤,对患者极为友好,而整个药膏的成本低廉,适宜批量化生产。
本申请通过将紫草、白芷、忍冬藤、地榆和大黄破碎后,加入麻油中,在高温加热时,药材中的效用成分会均匀分散到麻油中,再降温加入冰片,就可以得到完整的药膏,整个操作简单便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紫草:味甘、咸,性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的功效。主治温病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白芷:味辛,性温;归肺、胃、大肠经。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头痛、牙痛、痹痛等多种疼痛,鼻渊,带下证,疮痈肿毒,皮肤风湿瘙痒等。
忍冬藤:味甘,性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的疗效。可用于温病发热,疮痈肿毒,热毒血痢,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
地榆:味苦、酸、涩,性微寒;归肝经。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的功效。主治血热便血,痔血,崩漏证,水火烫伤,湿疹,疮疡痈肿等。
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效。主治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热毒疮疡,烧烫伤,瘀血诸证,湿热痢疾、黄疸、淋证。
麻油:味甘,性凉。具有润燥通便,解毒,生肌的功效。主治肠燥便秘,蛔虫病,食积腹痛,疮肿,溃疡,疥癣,皮肤皲裂。
冰片:味辛、苦,性微寒;归心、脾经。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的功效。主治闭证神昏,目赤肿痛,喉痹口疮,疮疡肿痛,疮溃不敛,水火烫伤。
四叶参:性温,味甘。归脾经、肺经。补血通乳、清热解毒、消肿排脓。
苦玄参:性寒,味苦。归肺经、胃经、肝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密蒙花:性微寒,味甘。清热养肝泻火、明目退翳。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紫草5-15份、白芷5-15份、忍冬藤5-15份、地榆5-15份、大黄1-5份、冰片0.1-1份和麻油100-140份。
在中医上烧烫伤是由于火热毒邪清洗肌肤所致,具体来说是因为火盛伤阴,热毒炽甚,耗伤体内阴液,热毒严重会攻内,空耗气血,导致人体气血两虚。基于此,本申请发明人选择以紫草为君药,紫草性寒,清热凉血,消解热毒,同时活血解毒,调动局部血液循环,伤口位置多气滞血瘀,通过血液的循环,可以濡养伤口,促进烧烫伤部位的恢复;又以白芷、地榆为臣药,白芷性温可以调和紫草和地榆药性,避免药性过寒伤及身体,同时白芷可以消肿排脓、祛风止痒、止痛,安抚受伤部位,而地榆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的作用,能够配合紫草强化去除热毒功效,促进伤口恢复;再以忍冬藤、冰片为佐药,忍冬藤性寒,可以配合紫草等药材去除热毒,且能够通络,促进血液的循环,强化伤口恢复,冰片开窍、清热止痛,能够促进伤口的恢复;而麻油可以解毒生肌,作为使药,促进药效温和作用于伤口,综合作用,可以治疗烧烫伤,且在治愈后不易留疤,对患者极为友好,而整个药膏的成本低廉,适宜批量化生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药膏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紫草8-13份、白芷8-13份、忍冬藤8-13份、地榆8-13份、大黄2-4份、冰片0.3-0.8份和麻油110-130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药膏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紫草10份、白芷10份、忍冬藤10份、地榆10份、大黄3份、冰片0.5份和麻油120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药膏还包括四叶参5-9重量份和密蒙花1-3重量份。四叶参补血通乳、清热解毒、消肿排脓,配合紫草治疗烧烫伤的效果更佳;密蒙花清热养肝,肝为血室,可以补血养身体,能够避免身体在养伤时血气虚耗。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紫草、白芷、忍冬藤、地榆和大黄清洗干燥并破碎后,加入麻油中浸泡,再加热处理,冷却降温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后,得到治疗烧烫伤的药膏成品。
本申请通过将紫草、白芷、忍冬藤、地榆和大黄破碎后,加入麻油中,在高温加热时,药材中的效用成分会均匀分散到麻油中,再降温加入冰片,就可以得到完整的药膏,整个操作简单便捷。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紫草、白芷、忍冬藤、地榆和大黄破碎至50-200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紫草、白芷、忍冬藤、地榆和大黄破碎后,加入麻油浸泡20-50min。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加热处理具体是在80-110℃温度下加热20-40min。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麻油加热后冷却降温至40-60℃。
本申请制备的药膏还适用于褥疮、糖尿病病足及其他难治性创伤,具有突出的治疗效果。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原料:紫草5g、白芷5g、忍冬藤5g、地榆5g、大黄1g、冰片0.1g和麻油100g。
将紫草、白芷、忍冬藤、地榆和大黄清洗干燥并破碎至50-200目后,加入麻油中,浸泡30min,再在80℃温度下加热20min,冷却降温至40℃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后,得到治疗烧烫伤的药膏成品。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原料:紫草8g、白芷8g、忍冬藤8g、地榆8g、大黄2g、冰片0.3g和麻油110g。
将紫草、白芷、忍冬藤、地榆和大黄清洗干燥并破碎至50-200目后,加入麻油中,浸泡30min,再在100℃温度下加热30min,冷却降温至50℃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后,得到治疗烧烫伤的药膏成品。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原料:紫草10g、白芷10g、忍冬藤10g、地榆10、大黄3g、冰片0.5g和麻油120g。
将紫草、白芷、忍冬藤、地榆和大黄清洗干燥并破碎至50-200目后,加入麻油中,浸泡40min,再在100℃温度下加热30min,冷却降温至50℃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后,得到治疗烧烫伤的药膏成品。
实施例4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原料:紫草13g、白芷13g、忍冬藤13g、地榆13g、大黄4g、冰片0.8g和麻油130g。
将紫草、白芷、忍冬藤、地榆和大黄清洗干燥并破碎至50-200目后,加入麻油中,浸泡40min,再在100℃温度下加热30min,冷却降温至50℃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后,得到治疗烧烫伤的药膏成品。
实施例5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原料:紫草15g、白芷15g、忍冬藤15g、地榆15g、大黄5g、冰片1g和麻油140g。
将紫草、白芷、忍冬藤、地榆和大黄清洗干燥并破碎至50-200目后,加入麻油中,浸泡50min,再在110℃温度下加热40min,冷却降温至60℃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后,得到治疗烧烫伤的药膏成品。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区别在于:还包括四叶参9g和密蒙花3g。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原料:紫草5g、白芷5g、忍冬藤5g、地榆5g、大黄1g、冰片0.1g、麻油100g、四叶参9g和密蒙花3g。
将紫草、白芷、忍冬藤、地榆、四叶参、密蒙花和大黄清洗干燥并破碎至50-200目后,加入麻油中,浸泡30min,再在80℃温度下加热20min,冷却降温至40℃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后,得到治疗烧烫伤的药膏成品。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基本一致,区别在于:还包括四叶参7g和密蒙花2g。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原料:紫草10g、白芷10g、忍冬藤10g、地榆10、大黄3g、冰片0.5g、麻油120g、四叶参7g和密蒙花2g。
将紫草、白芷、忍冬藤、地榆、四叶参、密蒙花和大黄清洗干燥并破碎至50-200目后,加入麻油中,浸泡40min,再在100℃温度下加热30min,冷却降温至50℃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后,得到治疗烧烫伤的药膏成品。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基本一致,区别在于:还包括四叶参9g和密蒙花3g。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原料:紫草15g、白芷15g、忍冬藤15g、地榆15g、大黄5g、冰片1g、麻油140g、四叶参9g和密蒙花3g。
将紫草、白芷、忍冬藤、地榆、四叶参、密蒙花和大黄清洗干燥并破碎至50-200目后,加入麻油中,浸泡50min,再在110℃温度下加热40min,冷却降温至60℃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后,得到治疗烧烫伤的药膏成品。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基本一致,区别在于:将紫草替换为苦玄参。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原料:苦玄参10g、白芷10g、忍冬藤10g、地榆10、大黄3g、冰片0.5g和麻油120g。
将苦玄参、白芷、忍冬藤、地榆和大黄清洗干燥并破碎至50-200目后,加入麻油中,浸泡40min,再在100℃温度下加热30min,冷却降温至50℃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后,得到治疗烧烫伤的药膏成品。
实验例
分别用实施例1、实施例3、实施例5、实施例7、对比例1和烧伤肤康液(太极,国药准字Z20054801)的药进行临床实验。试验患者84例,其中,1度烧伤15例,浅2度烧伤31例,深2度烧伤11例,浅3度烧伤27例。
将患者分为6组,
1组1度烧伤3例,浅2度烧伤5例,深2度烧伤2例,浅3度烧伤4例,共14例;
2组1度烧伤2例,浅2度烧伤6例,深2度烧伤2例,浅3度烧伤5例,共15例;
3组1度烧伤2例,浅2度烧伤5例,深2度烧伤1例,浅3度烧伤5例,共13例;
4组1度烧伤3例,浅2度烧伤5例,深2度烧伤2例,浅3度烧伤4例,共14例;
5组1度烧伤3例,浅2度烧伤5例,深2度烧伤2例,浅3度烧伤5例,共15例;
6组1度烧伤2例,浅2度烧伤5例,深2度烧伤2例,浅3度烧伤4例,共13例。
将1-6组分别用实施例1、实施例3、实施例5、实施例7、对比例1和烧伤肤康液进行治疗,本申请制备的药膏在使用时,每次涂覆在伤处,再视情况是否包裹纱布;烧伤肤康液使用时,蘸取药液轻轻涂于清洁的创面或患处,再视情况是否包裹纱布。
治疗效果分析:
1度烧伤的6个组中,1组3个患者均在使用20min内疼痛感减弱,均未长水泡,24h内皮肤颜色恢复正常;2组2个患者均在使用20min内疼痛感消失,均未长水泡,24h内皮肤颜色恢复正常;3组2个患者均在使用20min内疼痛感消失,均未长水泡,24h内皮肤颜色恢复正常;4组3个患者均在使用20min内疼痛感减弱,均未长水泡,20h内皮肤颜色恢复正常;5组3个患者均在使用20min内疼痛感消失,均未长水泡,30h内皮肤颜色恢复正常;6组2个患者均在使用药液后,均未长水泡,24h内皮肤颜色恢复正常。
浅2度烧伤的6个组中,1组5个患者在6天内无疤痕恢复2例,7天无疤痕恢复2例,8天无疤痕恢复1例;2组6个患者在5天内无疤痕恢复2例,6天无疤痕恢复2例,7天无疤痕恢复1例,8天无疤痕恢复1例;3组5个患者在5天内无疤痕恢复2例,6天无疤痕恢复1例,7天无疤痕恢复1例,8天无疤痕恢复1例;4组5个患者在5天内无疤痕恢复3例,6天无疤痕恢复1例,7天无疤痕恢复1例;5组5个患者在6天内无疤痕恢复1例,7天无疤痕恢复2例,8天无疤痕恢复1例,9天无疤痕恢复1例;6组5个患者在6天内无疤痕恢复2例,7天无疤痕恢复2例,8天无疤痕恢复1例。
深2度烧伤的6个组中,1组2例,11天无疤痕恢复1例,12天无疤痕恢复1例;2组2例,10天无疤痕恢复1例,11天无疤痕恢复1例;3组1例,11天无疤痕恢复1例;4组2例,10天无疤痕恢复1例,11天无疤痕恢复1例;5组2例,13天无疤痕恢复1例,14天无疤痕恢复1例;6组2例,11天无疤痕恢复1例,12天无疤痕恢复1例。
浅3度烧伤的6个组中,1组4例,21天无疤痕恢复1例,22天无疤痕恢复2例,23天无疤痕恢复1例;2组5例,20天无疤痕恢复2例,21天无疤痕恢复2例,22天无疤痕恢复1例;3组5例,20天无疤痕恢复1例,21天无疤痕恢复2例,22天无疤痕恢复2例;4组4例,20天无疤痕恢复2例,21天无疤痕恢复2例;5组5例,21天无疤痕恢复1例,22天无疤痕恢复2例,23天无疤痕恢复2例;6组4例,22天无疤痕恢复1例,23天无疤痕恢复2例,24天无疤痕恢复1例。
对比上述结果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3和实施例7制备的药膏对烧伤的恢复速度快、效果好。
典型烧烫伤案例:
1、段某某,男,39岁,维修工作过程中被烫伤手臂,经过清理创伤部位后,将本申请实施例3的药膏涂覆在患处并用纱布包裹,在20min后,疼痛明显减轻,每日更换药膏和纱布,22天后,伤口恢复如初。
2、胡某某,女,7岁,在家中玩耍时被开水烫伤大腿和膝盖,冷水冲洗15min后,将本申请实施例5的药膏涂覆在患处并用纱布包裹,在30min后,疼痛明显减轻,每日更换药膏和纱布,20天后,伤口恢复如初。
综上所述,本申请发明人选择以紫草为君药,紫草性寒,清热凉血,消解热毒,同时活血解毒,调动局部血液循环,伤口位置多气滞血瘀,通过血液的循环,可以濡养伤口,促进烧烫伤部位的恢复;又以白芷、地榆为臣药,白芷性温可以调和紫草和地榆药性,避免药性过寒伤及身体,同时白芷可以消肿排脓、祛风止痒、止痛,安抚受伤部位,而地榆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的作用,能够配合紫草强化去除热毒功效,促进伤口恢复;再以忍冬藤、冰片为佐药,忍冬藤性寒,可以配合紫草等药材去除热毒,且能够通络,促进血液的循环,强化伤口恢复,冰片开窍、清热止痛,能够促进伤口的恢复;而麻油可以解毒生肌,作为使药,促进药效温和作用于伤口,综合作用,可以治疗烧烫伤,且在治愈后不易留疤,对患者极为友好,而整个药膏的成本低廉,适宜批量化生产。
本申请通过将紫草、白芷、忍冬藤、地榆和大黄破碎后,加入麻油中,在高温加热时,药材中的效用成分会均匀分散到麻油中,再降温加入冰片,就可以得到完整的药膏,整个操作简单便捷。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紫草5-15份、白芷5-15份、忍冬藤5-15份、地榆5-15份、大黄1-5份、冰片0.1-1份和麻油100-14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其特征在于,所述药膏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紫草8-13份、白芷8-13份、忍冬藤8-13份、地榆8-13份、大黄2-4份、冰片0.3-0.8份和麻油110-13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其特征在于,所述药膏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紫草10份、白芷10份、忍冬藤10份、地榆10份、大黄3份、冰片0.5份和麻油120份。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紫草、白芷、忍冬藤、地榆和大黄清洗干燥并破碎后,加入麻油中浸泡,再加热处理,冷却降温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后,得到治疗烧烫伤的药膏成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草、白芷、忍冬藤、地榆和大黄破碎至50-200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草、白芷、忍冬藤、地榆和大黄破碎后,加入麻油浸泡20-50min。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处理具体是在80-110℃温度下加热20-40min。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麻油加热后冷却降温至40-60℃。
CN202311772223.5A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77317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72223.5A CN117731715A (zh)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72223.5A CN117731715A (zh)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31715A true CN117731715A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60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72223.5A Pending CN117731715A (zh)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3171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27478A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2501B (zh) 一种治疗外阴白斑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CN104623237A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
CN102119975B (zh) 一种治疗溃疡与血管炎性皮肤病的中草药药膏
CN104027483B (zh) 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39325A (zh) 一种治疗痹症的外用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17731715A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82387A (zh) 一种治疗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17782B (zh) 一种治疗烫伤的中药
CN102920800B (zh) 一种外用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
CN111202833A (zh) 一种用于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恒温长效自发热膏药
CN108904678A (zh) 一种中药烧伤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98774A (zh) 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中药
CN109999157A (zh) 一种治疗风寒湿痹、手足拘挛、骨节疼痛的药膏
CN102579993B (zh) 一种有效治疗蜂蝎蚊毒的中药组合物
CN106109854A (zh) 一种促进皮肤伤口愈合的药物组合物
CN106421285A (zh) 一种创面修复敷料
CN105770382A (zh) 一种用于护理中老年人伤口的中药组合物
CN101810703A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
CN101766740A (zh) 一种用于消除疤痕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20452A (zh) 祛痘细胞修复液
CN104225082A (zh) 一种烫烧伤膏
CN107158311B (zh) 治疗人体深度烧灼伤的纯中药制剂
CN113332372A (zh) 一种治疗皮肤湿疹、溃疡、烫伤和骚痒的中药组合物
CN104415238A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