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26782A - 一种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26782A
CN117726782A CN202311788766.6A CN202311788766A CN117726782A CN 117726782 A CN117726782 A CN 117726782A CN 202311788766 A CN202311788766 A CN 202311788766A CN 117726782 A CN117726782 A CN 1177267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face recognition
iris
shell
heat con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8876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礼春
陈业朋
翁文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8876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267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267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267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该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包括设备壳体和设于设备壳体内部的虹膜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虹膜识别模块包括第一电路板和其上的一个虹膜镜头,人脸识别模块包括第二电路板和其上的一对人脸识别镜头,两个电路板垂直于设备壳体的前后方向并呈平行设置;其中,虹膜镜头和人脸识别镜头均朝向设备壳体的前壳设置,一对人脸识别镜头沿设备壳体的宽度方向排列;并且,该第二电路板在一对人脸识别镜头之间的部分设有缺口,缺口用于供虹膜镜头从后方穿过第二电路板,从而使两个电路板沿设备壳体的前后方向呈堆叠安装,可使两个模块构成的整体结构紧凑,解决了所占空间较大的技术问题,减小了识别设备的整体空间尺寸。

Description

一种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识别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除了医院、银行等场所外,煤矿、井下等工况也已经开始使用同时具有虹膜识别和人脸识别两种识别功能的识别设备,即,识别设备内部同时设有虹膜识别镜头和人脸识别镜头。
然而,相关方案中,虹膜识别镜头和人脸识别镜头所占空间较大,导致识别设备整体空间尺寸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该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通过将带有虹膜镜头的第一电路板与带有双目人脸识别镜头的第二电路板沿设备壳体的厚度方向(即前后方向)堆叠安装,从而解决了虹膜识别镜头和人脸识别镜头所占空间较大的技术问题,减小了识别设备的整体空间尺寸。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所述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包括设备壳体和分别安装于所述设备壳体内部的虹膜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
其中,所述虹膜识别模块包括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一电路板和装设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一个虹膜镜头,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包括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平行设置的第二电路板和装设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对人脸识别镜头,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设备壳体的前后方向,所述设备壳体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两端的前壳和后壳;
其中,所述虹膜镜头和所述人脸识别镜头朝向所述前壳设置,一对所述人脸识别镜头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设备壳体的宽度方向;
并且,所述第二电路板在一对所述人脸识别镜头之间的部分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用于供所述虹膜镜头由所述后壳指向所述前壳的方向穿过所述第二电路板,以使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呈堆叠安装。
在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设备壳体内部并分别安装于所述前壳的补光灯模块、麦克风模块和测距模块;
其中,沿所述第二方向,一对所述补光灯模块分设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两侧;
所述麦克风模块设于所述前壳的介于其中一个所述补光灯模块和与其相邻的一个所述人脸识别镜头之间的部分;
所述测距模块设于所述前壳的介于其中另一个所述补光灯模块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所述人脸识别镜头之间的部分。
在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虹膜镜头、所述人脸识别镜头、所述补光灯模块、所述麦克风模块和所述测距模块位于沿第三方向的同一高度,所述第三方向为所述设备壳体的高度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二电路板至少包括覆盖所述测距模块的第一抵接部分,所述第一抵接部分固定安装有弹性块,所述弹性块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以使所述第二电路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前壳时,所述第一抵接部分通过所述弹性块将所述测距模块压紧固定于所述前壳;
并且,所述测距模块与所述前壳之间设有绝缘片。
在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补光灯模块包括灯板;
其中,在对应所述灯板的安装位置,所述前壳嵌设有灯板绝缘套,所述后壳凸出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导热抵接柱,所述灯板朝向所述导热抵接柱的一侧固定有第四导热垫,以使所述导热抵接柱通过与所述第四导热垫抵接以将所述灯板压紧固定于所述灯板绝缘套。
在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在朝向所述灯板的一侧,所述灯板绝缘套靠近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端设有第一搭接台,所述灯板绝缘套远离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端设有第二搭接台;
其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搭接台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搭接台的高度,以使所述灯板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搭接台和所述第二搭接台时,一对所述灯板分别呈朝向其中间位置的所述虹膜镜头地倾斜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电路板朝向所述后壳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导热垫,所述第一导热垫覆盖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发热元件,并且,所述后壳在对应所述第一导热垫的位置设有导热抵接部分,以使得通过所述第一导热垫与所述导热抵接部分的抵接安装而对所述第一发热元件散热;
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之间设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朝向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导热垫,所述第二导热垫用于覆盖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的第二发热元件,并且,所述散热板还配置为与所述后壳抵接安装,以使得通过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散热板的抵接安装而对所述第二发热元件散热。
在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散热板沿所述第二方向的至少一端包括超出所述第一电路板投影区域的第三抵接部分;
其中,所述第三抵接部分朝向所述后壳的一侧设有第三导热垫,所述后壳在对应所述第三导热垫的位置设有导热抵接斜面;
并且,所述导热抵接斜面与所述第三抵接部分平行设置,以使得所述散热板通过所述第三导热垫与所述导热抵接斜面的抵接而实现与所述后壳的抵接安装。
在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三抵接部分靠近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一端呈朝向所述后壳的倾斜设置;
并且,所述第三抵接部分沿所述设备壳体的高度方向延伸;
以使得在所述散热板安装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之间时,所述第三抵接部分靠近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之间形成沿所述设备壳体的高度方向延伸线缆通道,所述线缆通道用于供所述设备壳体内部的第一线缆穿过并对所述第一线缆限位约束。
在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还包括:
挂板,所述挂板用于插接于所述后壳的卡槽,以使所述设备壳体通过所述挂板壁装;
第二线缆,设于所述设备壳体的内部;
其中,所述设备壳体沿第三方向的底端设有过线通孔,所述第三方向为所述设壳体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线缆设有用于从外部插接于所述过线通孔的定位扣,所述定位扣与所述过线通孔之间通过螺钉固定安装;
并且,所述第二线缆包括多根线束,所述多根线束在所述定位扣上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所述定位扣设有密封筋。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该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包括设备壳体和设于设备壳体内部的虹膜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虹膜识别模块包括第一电路板和其上的一个虹膜镜头,人脸识别模块包括第二电路板和其上的一对人脸识别镜头,两个电路板垂直于设备壳体的前后方向并呈平行设置;其中,虹膜镜头和人脸识别镜头均朝向设备壳体的前壳设置,一对人脸识别镜头沿设备壳体的宽度方向排列;并且,该第二电路板在一对人脸识别镜头之间的部分设有缺口,缺口用于供虹膜镜头从后方穿过第二电路板,从而使两个电路板沿设备壳体的前后方向呈堆叠安装。
也就是说,针对虹膜识别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所占空间较大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沿设备壳体的前后方向将虹膜识别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堆叠安装,从而可使两个模块构成的整体结构紧凑,减小了识别设备的整体空间尺寸,从而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的另一种可能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的又一种可能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测距模块、所述补光灯模块和所述第二电路板安装于前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散热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堆叠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堆叠安装于前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后壳与所述前壳对接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前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补光灯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后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线缆通过定位扣安装于设备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设备壳体,
11-前壳,12-后壳,13-挂板,14-过线通孔,15-第一密封圈,16-屏幕,
111-虹膜镜头孔,112-人脸识别镜头孔,
121-导热抵接柱,122-导热抵接部分,123-导热抵接斜面,
20-虹膜识别模块,
21-第一电路板,22-虹膜镜头,
30-人脸识别模块,
31-第二电路板,32-人脸识别镜头,
311-第一抵接部分,312-第二抵接部分,313-缺口,314-螺柱,
40-散热板,
41-第三抵接部分,42-线缆通道,
50-补光灯模块,
51-灯板,52-灯板绝缘套,
521-第一搭接台,522-第二搭接台,
60-麦克风模块,
70-测距模块,
71-弹性块,72-绝缘片,
80-第二线缆,
81-定位扣,82-线束,83-密封筋,84-第二密封圈,
91-第一导热垫,92-第二导热垫,93-第三导热垫,94-第四导热垫,
100-螺钉,200-第一线缆,
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Z-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申请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申请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限制。
目前,煤矿、井下等工况已经开始使用同时具有虹膜识别和人脸识别两种识别功能的识别设备,即,识别设备内部同时设有虹膜识别镜头和人脸识别镜头;其中,上述识别设备尤其可以是本安型设备,本安型设备的特点是其内部的所有电路均为本质安全电路,即设备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或正常范围内的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热效应,都不能把其电路点燃并产生爆炸效应;或者说,本安型设备靠的并不是外壳防爆或充填物防爆,而是其电路本身就具有防爆性能,也就是从“本质”上就是安全的。
然而,上述方案中,虹膜识别镜头和人脸识别镜头所占空间较大,导致识别设备整体空间尺寸较大。
针对上述情况,本申请公开一种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尤其是一种本安型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图1、图2为本申请公开的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1、图2,一种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该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包括设备壳体10和分别安装于设备壳体10内部的虹膜识别模块20、人脸识别模块30。
其中,虹膜识别模块20包括垂直于第一方向X的第一电路板21和装设于第一电路板21的一个虹膜镜头22,人脸识别模块30包括与第一电路板21平行设置的第二电路板31和装设于第二电路板31的一对人脸识别镜头32,第一方向X为设备壳体10的前后方向,设备壳体10包括位于第一方向X两端的前壳11和后壳12;其中,虹膜镜头22和人脸识别镜头32朝向前壳11设置,一对人脸识别镜头32在第二电路板31上沿第二方向Y排列,第二方向Y为设备壳体10的宽度方向;并且,第二电路板31在一对人脸识别镜头32之间的部分设有缺口313,缺口313用于供虹膜镜头22由后壳12指向前壳11的方向穿过第二电路板31,以使第一电路板21与第二电路板31沿第一方向X呈堆叠安装。
整体而言,针对现有识别设备中由于人脸镜头和虹膜镜头布局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占据空间较大、整机尺寸较大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沿设备壳体的前后方向将虹膜识别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堆叠安装,从而可使两个模块构成的整体结构紧凑,减小了识别设备的整体空间尺寸,
该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包括设备壳体,设备壳体的前后方向为第一方向X,设备壳体的宽度方向为第二方向Y,设备壳体的高度方向为第三方向Z,设备壳体的内部同时安装有虹膜识别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
虹膜识别模块包括第一电路板和安装于第一电路板的一个虹膜镜头,其中,该第一电路板垂直于第一方向设置,虹膜镜头安装在第一电路板上并沿第一方向延伸,虹膜镜头具体朝向设备壳体的前壳设置。
人脸识别模块包括第二电路板和安装于第二电路板的一对人脸识别镜头,其中,该第二电路板垂直于第一方向设置,也即是第二电路板与第一电路板平行设置,人脸识别镜头安装在第二电路板并沿第一方向延伸,人脸识别镜头具体朝向设备壳体的前壳设置,一对人脸识别镜头在第二电路板上沿第二方向排列。
其中,本实施例将第二电路板在一对人脸识别镜头之间的部分设置缺口,该缺口的大小以供虹膜镜头从后壳指向前壳的方向穿过第二电路板为宜;或者说,缺口的尺寸应稍大于虹膜镜头的尺寸;这样,可理解的,在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平行设置的基础上,第一电路板即可从后方(即第二电路板朝向后壳的一方)与第二电路板堆叠安装,即沿设备壳体的厚度方向堆叠安装,这样即可使两个模块构成的整体结构紧凑,减小了识别设备的整体空间尺寸,
关于两个模块的安装,例如可在第二电路板31朝向第一电路板21的一侧(也即是朝向后壳的一侧)设置螺柱314,螺柱314沿第一方向X延伸,然后,通过螺钉100将第一电路板21固定于第二电路板31上,第二电路板31具体可通过螺钉或其它方式固定于前壳1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该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包括设备壳体和设于设备壳体内部的虹膜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虹膜识别模块包括第一电路板和其上的一个虹膜镜头,人脸识别模块包括第二电路板和其上的一对人脸识别镜头,两个电路板垂直于设备壳体的前后方向并呈平行设置;其中,虹膜镜头和人脸识别镜头均朝向设备壳体的前壳设置,一对人脸识别镜头沿设备壳体的宽度方向排列;并且,该第二电路板在一对人脸识别镜头之间的部分设有缺口,缺口用于供虹膜镜头从后方穿过第二电路板,从而使两个电路板沿设备壳体的前后方向呈堆叠安装。
也就是说,针对虹膜识别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所占空间较大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沿设备壳体的前后方向将虹膜识别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堆叠安装,从而可使两个模块构成的整体结构紧凑,减小了识别设备的整体空间尺寸,从而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该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还包括设于设备壳体10内部并分别安装于前壳11的补光灯模块50、麦克风模块60和测距模块70;其中,沿第二方向Y,一对补光灯模块50分设于第二电路板31的两侧;麦克风模块60设于前壳11的介于其中一个补光灯模块50和与其相邻的一个人脸识别镜头32之间的部分;测距模块70设于前壳11的介于其中另一个补光灯模块50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人脸识别镜头32之间的部分。
即,结合图9、图11,本实施例可首先在设备壳体的前壳安装补光灯模块、麦克风模块和测距模块。
其次,关于补光灯模块在前壳的具体安装位置,可在前壳对应第二电路板左右两侧的位置分别安装补光灯模块,这样,可方便补光灯模块同时对虹膜镜头和人脸识别镜头的拍摄视野补光。
然后,关于麦克风模块和测距模块在前壳的具体安装位置,可在前壳介于其中一个补光灯模块和与其相邻的一个人脸识别镜头之间的位置安装麦克风模块,可在前壳介于其中另一个补光灯模块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人脸识别镜头之间的位置安装测距模块。
也就是说,麦克风模块例如位于左补光灯模块与左人脸识别镜头之间的位置,测距模块例如位于右补光灯模块与右人脸识别镜头之间的位置,这样有助于结构的紧凑布局。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虹膜镜头22、人脸识别镜头32、补光灯模块50、麦克风模块60和测距模块70位于沿第三方向Z的同一高度,第三方向Z为设备壳体10的高度方向。
即,参看图11,上述三个镜头(一对人脸识别镜头和其中间的虹膜镜头)、一对补光灯模块(第二电路板两侧的两个补光灯模块)、麦克风模块和测距模块可位于设备壳体的同一高度位置,便于外观布局,例如图11中,前壳的用于安装虹膜镜头22的虹膜镜头孔111、用于安装人脸识别镜头32的人脸识别镜头孔112与补光灯模块50、麦克风模块60和测距模块70位于同一高度。
其中,关于测距模块70在前壳11的具体安装方式,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电路板31至少包括覆盖测距模块70的第一抵接部分311,第一抵接部分311固定安装有弹性块71,弹性块71沿第一方向X延伸,以使第二电路板31固定安装于前壳11时,该第一抵接部分311通过弹性块71将测距模块70压紧固定于前壳11;并且,测距模块70与前壳11之间设有绝缘片72。
也就是说,参看图9,关于测距模块在前壳的安装方式,例如可通过第二电路板和其上的弹性块将测距模块抵接并压紧在前壳。
具体而言,第二电路板包括覆盖测距模块的第一抵接部分,然后,该第一抵接部分朝向前壳的一侧固定有弹性块,弹性块例如呈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圆柱状或者其它形状,这样,在第二电路板固定于前壳时,即可借助第一抵接部分和其上的弹性块将测距模块同时压紧固定在前壳上,从而不必再额外设置测距模块的锁附固定结构。
也就是说,沿第一方向,测距模块的一端抵接于前壳,另一端抵接于固定在第二电路板上的弹性块。
此外,当该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为本安型设备时,前壳和后壳通常为金属板,为本安考虑,测距模块与前壳之间可设置绝缘片,该弹性块可采用泡棉等材质。
其中,关于麦克风模块在前壳的具体安装方式,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麦克风模块例如可直接粘接于前壳;或者,与测距模块类似的,第二电路板31包括覆盖麦克风模块60的第二抵接部分312,然后,该第二抵接部分312可同样固定上述的弹性块,这样,即可借助第二抵接部分和其上的弹性块将麦克风模块压紧固定在前壳上。
其中,关于补光灯模块50在前壳11的具体安装方式,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补光灯模块50包括灯板51;其中,在对应灯板51的安装位置,前壳11嵌设有灯板绝缘套52,后壳12凸出有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导热抵接柱121,灯板51朝向导热抵接柱121的一侧固定有第四导热垫94,以使导热抵接柱121通过与第四导热垫94抵接以将灯板51压紧固定于灯板绝缘套52。
请同时结合图9、图10和图12,即,一方面,关于补光灯模块的固定,其可借助后壳的导热抵接柱和前壳嵌设的灯板绝缘套将灯板压紧固定。
然后,关于灯板的散热,灯板朝向导热抵接柱的一侧固定有第四导热垫,同时,导热抵接柱同样可为金属材质,这样通过热传导即可对灯板进行有效散热,也就是将灯板产生的热量依次经第四导热垫和导热抵接柱传导至金属材质的后壳。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朝向灯板51的一侧,灯板绝缘套52靠近第二电路板31的一端设有第一搭接台521,灯板绝缘套52远离第二电路板31的一端设有第二搭接台522;其中,沿第一方向X,第一搭接台521的高度大于第二搭接台522的高度,以使灯板51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一搭接台521和第二搭接台522时,一对灯板51分别呈朝向其中间位置的虹膜镜头22地倾斜设置。
为保证灯板的补光完全覆盖三个镜头(一对人脸识别镜头和其中间的虹膜镜头)的视场角,可将两侧的灯板呈朝向中间位置的倾斜设置。
具体而言,对于每个灯板绝缘套而言,可将该灯板绝缘套靠近第二电路板的第一搭接台的高度设置为高于其远离第二电路板的第二搭接台的高度,从而,可理解的,当灯板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一搭接台和第二搭接台时,借助两个搭接台的高度差,即可使灯板相对前壳呈朝向中间位置的倾斜设置。
至于说灯板具体的倾斜角度,能够理解,一方面,灯板的倾斜角度可根据三个镜头的视场角以及灯板距离虹膜镜头的间距确定,例如倾斜角度可为0度~20度之间的某一角度;另一方面,通过调整两个搭接台的高度差即可实现对灯板倾斜角度的调整。
关于第一电路板21和第二电路板31的散热,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第一电路板21朝向后壳12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导热垫91,第一导热垫91覆盖第一电路板21上的第一发热元件,并且,后壳12在对应第一导热垫91的位置设有导热抵接部分122,以使得通过第一导热垫91与导热抵接部分122的抵接安装而对第一发热元件散热。
第二电路板31与第一电路板21之间设有散热板40,散热板40朝向第二电路板31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导热垫92,第二导热垫92用于覆盖第二电路板31上的第二发热元件,并且,散热板40还配置为与后壳12抵接安装,以使得通过第二电路板31与散热板40的抵接安装而对第二发热元件散热。
整体而言,两个电路板可通过搭接于后壳以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对其上的发热元件进行散热。
其中,关于第一电路板,参看图3、图4,由于第一电路板靠近后壳,该第一电路板可直接通过其上的第一导热垫抵接在后壳的导热抵接部分;应理解的,该第一导热垫应覆盖第一电路板上的主要发热元件,即第一发热元件,该第一发热元件例如为虹膜镜头的图像识别芯片;然后,后壳的导热抵接部分例如可为导热抵接凸台或者为导热抵接凹槽,这样,第一电路板在固定安装后,其通过第一导热垫与后壳的导热抵接部分的抵接安装即可对第一发热元件散热。
其中,关于第二电路板,参看图4、图6以及图9、图10,首先在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之间设置散热板,即第一电路板固定于第二电路板时,可在两个电路板之间设置散热板;然后,第二电路板即可通过散热板抵接于后壳从而对其上的第二发热元件散热。
具体而言,散热板朝向第二电路板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导热垫,应理解的,该第二导热垫应覆盖第二电路板上的主要发热元件,即第二发热元件,第二发热元件例如为一对人脸识别镜头的一对图像识别芯片;然后,该散热板还配置为与后壳抵接安装;这样,第二电路板和散热板在固定安装后,第二电路板通过与散热板(具体为散热板上的第二导热垫)的抵接安装即可对第二发热元件散热。
其中,关于散热板40与后壳12的抵接安装,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散热板40沿第二方向Y的至少一端包括超出第一电路板21投影区域的第三抵接部分41;其中,第三抵接部分41朝向后壳12的一侧设有第三导热垫93,后壳12在对应第三导热垫93的位置设有导热抵接斜面123;并且,导热抵接斜面123与第三抵接部分41平行设置,以使得散热板40通过第三导热垫93与导热抵接斜面123的抵接而实现与后壳12的抵接安装。
即,参看图9、图10和图13,本实施例给出了散热板与后壳抵接安装的一种具体结构。
其中,该散热板沿第二方向的至少一端可以包括超出第一电路板的第三抵接部分,参看图9、图10,举例而言,考虑到结构的对称性,该散热板沿第二方向的两端例如均可包括超出第一电路板的第三抵接部分,即第三抵接部分成对设置。
然后,在第三抵接部分朝向后壳的一侧设置第三导热垫,同时,后壳在对应第三导热垫的位置设有导热抵接斜面,并且,该导热抵接斜面应与第三抵接部分平行设置,这样,该散热板即可通过第三导热垫与导热抵接斜面的抵接,从而实现与后壳的抵接安装,进而可对上述第二电路板上的第二发热元件散热。
具体而言,沿第二方向Y,第三抵接部分41靠近第一电路板21的一端呈朝向后壳12的倾斜设置;并且,第三抵接部分41沿设备壳体10的高度方向延伸;以使得在散热板40安装于第一电路板21与第二电路板31之间时,第三抵接部分41靠近第一电路板21的一端与第二电路板31之间形成沿设备壳体10的高度方向延伸线缆通道42,线缆通道42用于供设备壳体10内部的第一线缆200穿过并对第一线缆200限位约束。
本实施例中,相对后壳或者两个电路板所在的平面而言,散热板一侧或两侧的第三抵接部分可呈倾斜设置,具体而言,该第三抵接部分靠近第一电路板的一端呈朝向后壳的倾斜设置;并且,该第三抵接部分还沿设备壳体的高度方向(即第三方向)延伸。
这样,参看图7~图10,可理解的,由于第三抵接部分靠近第一电路板的一端(即内端)呈朝向后壳的倾斜设置,从而当散热板安装于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之间时,第三抵接部分靠近第一电路板的一端与第二电路板之间由于不贴合即形成一种容置空间;然后,再加之第三抵接部分沿第三方向延伸,也就是该容置空间沿第三方向延伸,从而即可形成沿第三方向延伸并贯通的一种通道,该通道可供设备壳体内部的第一线缆穿过并对该第一线缆进行限位约束,也就是形成线缆通道。
其中,上述的第一线缆例如为连接补光灯模块的线缆,当然,第一线缆也可为连接其它部件的线缆。
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该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还包括挂板13和第二线缆80;挂板13用于插接于后壳12的卡槽,以使设备壳体10通过挂板13壁装;第二线缆80设于设备壳体10的内部;其中,设备壳体10沿第三方向Z的底端设有过线通孔14,第三方向Z为设备壳体10的高度方向,第二线缆80设有用于从外部插接于过线通孔14的定位扣81,定位扣81与过线通孔14之间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并且,第二线缆80包括多根线束82,多根线束82在定位扣81上沿第二方向Y排列,定位扣81设有密封筋83和第二密封圈84。
其中,一方面,本实施例可在后壳的外表面设置卡槽,然后,挂板插接于卡槽后,该识别设备即可通过挂板固定于墙壁上,即实现壁装。
另一方面,关于第二线缆,该设备壳体在第三方向的底端设置过线通孔,然后,第二线缆上设有定位扣,定位扣设有密封筋,这样,定位扣从外部插接于过线通孔后再通过螺钉固定即可实现密封安装。
其中,第二线缆具体可为该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的设备总线,其可具体包括多根线束,多根线束在定位扣上沿第二方向排列。
此外,上述前壳11的表面可安装屏幕16,然后,前壳11与后壳12之间还可设置第一密封圈15。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申请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本申请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的装置、设备和方法中,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申请的等效方案。
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申请。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因此,本申请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申请的实施例限制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包括设备壳体和分别安装于所述设备壳体内部的虹膜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
其中,所述虹膜识别模块包括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一电路板和装设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一个虹膜镜头,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包括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平行设置的第二电路板和装设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对人脸识别镜头,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设备壳体的前后方向,所述设备壳体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两端的前壳和后壳;
其中,所述虹膜镜头和所述人脸识别镜头朝向所述前壳设置,一对所述人脸识别镜头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设备壳体的宽度方向;
并且,所述第二电路板在一对所述人脸识别镜头之间的部分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用于供所述虹膜镜头由所述后壳指向所述前壳的方向穿过所述第二电路板,以使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呈堆叠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设备壳体内部并分别安装于所述前壳的补光灯模块、麦克风模块和测距模块;
其中,沿所述第二方向,一对所述补光灯模块分设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两侧;
所述麦克风模块设于所述前壳的介于其中一个所述补光灯模块和与其相邻的一个所述人脸识别镜头之间的部分;
所述测距模块设于所述前壳的介于其中另一个所述补光灯模块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所述人脸识别镜头之间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虹膜镜头、所述人脸识别镜头、所述补光灯模块、所述麦克风模块和所述测距模块位于沿第三方向的同一高度,所述第三方向为所述设备壳体的高度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板至少包括覆盖所述测距模块的第一抵接部分,所述第一抵接部分固定安装有弹性块,所述弹性块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以使所述第二电路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前壳时,所述第一抵接部分通过所述弹性块将所述测距模块压紧固定于所述前壳;
并且,所述测距模块与所述前壳之间设有绝缘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灯模块包括灯板;
其中,在对应所述灯板的安装位置,所述前壳嵌设有灯板绝缘套,所述后壳凸出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导热抵接柱,所述灯板朝向所述导热抵接柱的一侧固定有第四导热垫,以使所述导热抵接柱通过与所述第四导热垫抵接以将所述灯板压紧固定于所述灯板绝缘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朝向所述灯板的一侧,所述灯板绝缘套靠近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端设有第一搭接台,所述灯板绝缘套远离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端设有第二搭接台;
其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搭接台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搭接台的高度,以使所述灯板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搭接台和所述第二搭接台时,一对所述灯板分别呈朝向其中间位置的所述虹膜镜头地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路板朝向所述后壳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导热垫,所述第一导热垫覆盖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发热元件,并且,所述后壳在对应所述第一导热垫的位置设有导热抵接部分,以使得通过所述第一导热垫与所述导热抵接部分的抵接安装而对所述第一发热元件散热;
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之间设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朝向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导热垫,所述第二导热垫用于覆盖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的第二发热元件,并且,所述散热板还配置为与所述后壳抵接安装,以使得通过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散热板的抵接安装而对所述第二发热元件散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沿所述第二方向的至少一端包括超出所述第一电路板投影区域的第三抵接部分;
其中,所述第三抵接部分朝向所述后壳的一侧设有第三导热垫,所述后壳在对应所述第三导热垫的位置设有导热抵接斜面;
并且,所述导热抵接斜面与所述第三抵接部分平行设置,以使得所述散热板通过所述第三导热垫与所述导热抵接斜面的抵接而实现与所述后壳的抵接安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三抵接部分靠近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一端呈朝向所述后壳的倾斜设置;
并且,所述第三抵接部分沿所述设备壳体的高度方向延伸;
以使得在所述散热板安装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之间时,所述第三抵接部分靠近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之间形成沿所述设备壳体的高度方向延伸线缆通道,所述线缆通道用于供所述设备壳体内部的第一线缆穿过并对所述第一线缆限位约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还包括:
挂板,所述挂板用于插接于所述后壳的卡槽,以使所述设备壳体通过所述挂板壁装;
第二线缆,设于所述设备壳体的内部;
其中,所述设备壳体沿第三方向的底端设有过线通孔,所述第三方向为所述设壳体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线缆设有用于从外部插接于所述过线通孔的定位扣,所述定位扣与所述过线通孔之间通过螺钉固定安装;
并且,所述第二线缆包括多根线束,所述多根线束在所述定位扣上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所述定位扣设有密封筋。
CN202311788766.6A 2023-12-22 2023-12-22 一种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 Pending CN1177267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88766.6A CN117726782A (zh) 2023-12-22 2023-12-22 一种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88766.6A CN117726782A (zh) 2023-12-22 2023-12-22 一种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26782A true CN117726782A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10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88766.6A Pending CN117726782A (zh) 2023-12-22 2023-12-22 一种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2678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16099B2 (en) Circuit board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and GND connecting method
TW201740626A (zh) 連接器系統
WO2016111143A1 (ja) 蓄電ユニット
JP6628904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TW201108535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connectors mounted to a circuit board
CN109983400B (zh) 相机机体及相机结构
CN107660106B (zh) 手持装置及使用该手持装置的手持云台及电子装置
CN117726782A (zh) 一种虹膜和人脸识别设备
US6522542B1 (en) Power distribution panel with heat sink
CN207518715U (zh) 一种可拓展式红外机芯外壳
CN210671005U (zh) 电路板组件及终端
CN110612418A (zh) 照明装置
CN210478555U (zh) 一种车载音响和仪表双全贴合屏一体机散热结构
CN1711812A (zh) 测量设备和用于测量设备的组件
CN109951955B (zh) 电路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9811979U (zh) 逆变装置及储能设备
CN215499176U (zh) 一种摄像头结构
CN216595838U (zh) 一种灯光设备
CN114762237B (zh) 电力变换装置
CN114361818B (zh) 电子设备、电路板组件及电源模块
JP7046146B1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214306625U (zh) 一种灯具线路断水器以及led灯具
JP2007036760A (ja) 車載用チューナモジュールの実装構造
CN115866998A (zh) 一种紧凑型车载影音设备
CN117154433A (zh) 一种电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