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21939A - 一种可移动墙体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移动墙体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721939A CN117721939A CN202410172861.1A CN202410172861A CN117721939A CN 117721939 A CN117721939 A CN 117721939A CN 202410172861 A CN202410172861 A CN 202410172861A CN 117721939 A CN117721939 A CN 11772193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 cavity
- wall body
- positioning
- telescopic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813 municipal solid was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移动墙体,包括外墙体、内墙体、移动组件、定位组件、支撑组件和控制器。外墙体包括空腔、移动腔和定位腔,移动腔和定位腔分别与空腔连通,空腔中设置有第一距离传感器。内墙体可移动设置在空腔中,内墙体的第一侧设置有定位孔组和第一位置传感器,内墙体上设置有与第一距离传感器配合的第二距离传感器。移动组件设置在移动腔中并与内墙体第二侧连接。通过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和定位组件实现内墙体的精准定位以及固定,同时设置支撑组件在内墙体进行移动时保证其稳定性。在自动控制模式下,定位组件配合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使得用户能够精确控制移动的距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墙体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墙体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住宅的空间大小的要求更加灵活多变,人们需要灵活多变的住宅空间从而满足不同生活环境下的需求,人们对于住宅房间的格局布置要求也更加多,需要更加灵活多变的房间格局,在对房间格局的改变必定少不了隔墙的使用,虽然市场上已经有具有移动功能的隔墙,但是大多是采用轨道式移动,这种移动方式受制于轨道,十分不便,并且移动方向单一,不能够满足人们的要求,并且轨道的铺设费时费力,不易清理。
例如在公开号为CN112227569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一种墙体结构,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定位精度不高;公开号为CN112282142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一种墙体移动装置,但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以下的技术问题:移动稳定性较差,且调整位置时耗时耗力,另外,该技术方案使用了导轨,异物很容易进入导轨中影响墙体的移动,以及存在难清理的问题;公开号为CN113006338B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一种墙体定位装置,然而,其依旧存在以下的技术问题:定位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差,且墙体在移动过程中稳定性不足。另外,上述公开的几个方案在调整距离的时候没有定位,无法满足用户精确化定制空间格局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墙体,其旨在解决现有的可移动墙体移动时不稳定、不易于清理且操作繁琐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移动墙体,包括:
外墙体,所述外墙体包括空腔、移动腔和定位腔,所述移动腔和所述定位腔分别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空腔中设置有第一距离传感器;
内墙体,所述内墙体可移动设置在所述空腔中,所述内墙体的第一侧设置有定位孔组和第一位置传感器,所述内墙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配合的第二距离传感器;
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腔中并与所述内墙体第二侧连接;
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所述定位腔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安装板、驱动件、滚珠丝杆、定位块、第一伸缩件和第二位置传感器,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外墙体连接,所述安装板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滚珠丝杆连接,所述定位块可滑动连接于所述滚珠丝杆上,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第二位置传感器、以及与所述定位孔组配合的第一伸缩件;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第二伸缩件、第三伸缩件和第一轮组件,所述支撑板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内墙体上,所述第二伸缩件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三伸缩件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三伸缩件与所述第一轮组件连接;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驱动件、所述第一伸缩件、所述第二伸缩件和所述第三伸缩件电连接,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和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建立通讯连接;所述可移动墙体包括手动控制模式和自动控制模式,在手动控制模式下,所述内墙体具有固定状态和移动状态,所述固定状态被配置为: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伸缩件伸入所述定位孔组内,所述支撑组件收纳于所述内墙体中;所述移动状态被配置为: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伸缩件退出所述定位孔组,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伸缩件伸长,以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内墙体之间呈第一预设夹角,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三伸缩件伸长,以使所述第一轮组件与所述空腔的底壁抵接;在自动控制模式下,用户发送位置调整请求,控制器获取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与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值,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位置调整请求和所述距离值获得预设位置,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预设位置控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定位块移动以带动所述内墙体移动到所述预设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组件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定位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内墙体的相对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多个移动组,所述移动组包括所述驱动件、所述滚珠丝杆、所述定位块、所述第一伸缩件和延伸柱,且所述移动组呈单排间隔分布,所述定位块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滚珠丝杆配合,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延伸柱配合。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伸缩件,且至少三个所述第一伸缩件构成三角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件背离所述定位块的一端设置有导向面,在背离所述定位块的方向上,位于所述导向面部分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且/或,
所述移动组还包括联轴器和轴承,所述驱动件和所述滚珠丝杆通过所述联轴器连接,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滚珠轴承与所述外墙体之间且设置于所述滚珠丝杆背离所述驱动件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内墙体包括放置腔、以及分别与所述放置腔连通的第一放置槽、第二放置槽和第三放置槽,且所述放置腔的深度低于所述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二放置槽和所述第三放置槽的深度,所述放置腔用于放置所述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的厚度等于或小于所述放置腔的深度,所述第一放置槽用于放置所述第一轮组件,所述第二放置槽用于放置所述第二伸缩件,所述第三放置槽用于放置所述第三伸缩件,且所述第一放置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放置槽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设有偶数组,且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内墙体的第三侧和第四侧。
进一步地,所述外墙体还包括第一连通槽和第二连通槽,所述空腔和所述移动腔通过所述第一连通槽连通,所述空腔和所述定位腔通过所述第二连通槽连通,所述可移动墙体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通槽和所述第二连通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包括安装壁、外缘壁和抵接壁,所述外缘壁和所述抵接壁分别与所述安装壁连接,且所述外缘壁朝向所述安装壁外侧延伸,所述抵接壁朝向所述安装壁内侧延伸;所述抵接壁与所述安装壁之间具有第二预设夹角,所述第二预设夹角α在[45°,72°]的范围内;在所述移动状态下,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内墙体之间的第一预设夹角β在[24°,40°]的范围内。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的可移动墙体的控制方法,在手动控制模式下,移动所述内墙体包括以下步骤:
S1: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伸缩件退出所述定位孔组;
S2: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伸缩件伸长,并推动所述支撑板相对于所述内墙体旋转,以使所述支撑板处于张开状态;
S3: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三伸缩件伸长,以使所述第一轮组件与所述空腔的底壁抵接;
S4:向所述内墙体施加外力并将所述内墙体推移至指定位置;
S5: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获取所述定位孔组的第一位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器;
S6: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获取所述第一伸缩件的第二位置信息并将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器;
S7: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控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伸缩件移动,直至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等于第一位置信息;
S8: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伸缩件伸长以使所述第一伸缩件插入到所述定位孔组中;
S9: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三伸缩件缩短,以使所述第一轮组件收回至所述支撑板内;
S10: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伸缩件缩短,并拉动所述支撑板相对于所述内墙体旋转,以使所述支撑板收回所述内墙体中;
在自动控制模式下,移动所述内墙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用户发送位置调整请求;
S22:控制器获取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与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值;
S23: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位置调整请求和所述距离值获得预设位置;
S24: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伸缩件伸长,并推动所述支撑板相对于所述内墙体旋转,以使所述支撑板处于张开状态;
S25: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三伸缩件伸长,以使所述第一轮组件与所述空腔的底壁抵接;
S26: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预设位置控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定位块移动以带动所述内墙体移动到所述预设位置;
S27: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三伸缩件缩短,以使所述第一轮组件收回至所述支撑板内;
S28: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伸缩件缩短,并拉动所述支撑板相对于所述内墙体旋转,以使所述支撑板收回所述内墙体中。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的可移动墙体通过设置移动组件移动内墙体,以达到调整房间空间大小的目的,适应用户多样化的房间使用需求,同时,通过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和定位组件实现内墙体的精准定位以及固定,同时设置支撑组件在内墙体进行移动时保证其稳定性,另外,本申请的可移动墙体不设置导轨,避免了轨道的铺设费时费力,不易清理的问题。此外,在进行定位固定时,采用驱动电机自动化实现,而在移动内墙体时,则通过人工的方式,通过自动和手动相结合,在尽量不损失操作的便利性的前提下,减少本申请的零部件,降低成本;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的定位组件有两个作用,一个是起到定位与固定的作用,另一个是起到移动内墙体的作用,在手动控制模式下,第一伸缩件插入到定位孔组中时内墙体固定,第一伸缩件移出定位孔组中时内墙体可通过人工移动,在自动控制模式下,第一伸缩件始终位于定位孔组中,定位块移动带动内墙体移动,同时配合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使得在自动控制模式下用户能够精确控制移动的距离,同时,手动控制模式和自动控制模式的设置为用户提供了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在内墙体中设置放置腔、以及分别与放置腔连通的第一放置槽、第二放置槽和第三放置槽,放置腔用于放置支撑板,第一放置槽用于放置第一轮组件,第二放置槽用于放置第二伸缩件,第三放置槽用于放置第三伸缩件,使得本申请的内墙体在不移动时,支撑组件能够收纳于内墙体中,不会占用空间,此外,在收缩状态下,第二伸缩件、第三伸缩件和第一轮组件均被支撑板覆盖,以此达到保护第二伸缩件、第三伸缩件和第一轮组件的目的,延长支撑组件的使用寿命;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通过控制支撑板与内墙体之间的第一预设夹角β,既可以保证受力的稳定性,同时第三伸缩件只需要选用行程较短的伸缩件即可,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另外,通过在第一连通槽和第二连通槽中设置密封件,同时控制抵接壁与安装壁之间的第二预设夹角α,保证第一连通槽和第二连通槽的密封性,使得空腔作为使用空间时,垃圾杂物不会进入移动腔和定位腔,进一步提高移动组件和定位组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可移动墙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可移动墙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定位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定位块和第一伸缩件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支撑组件张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支撑组件收回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外墙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内墙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密封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密封件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可移动墙体的控制原理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手动控制模式下移动内墙体的流程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自动控制模式下移动内墙体的流程图。
其中:100、可移动墙体;110、外墙体;111、空腔;112、移动腔;113、定位腔;114、第一连通槽;115、第二连通槽;116、第一距离传感器;120、内墙体;1201、第一侧;1202、第二侧;1203、第三侧;1204、第四侧;121、定位孔组;122、第一位置传感器;123、放置腔;124、第一放置槽;125、第二放置槽;126、第三放置槽;127、第二距离传感器;130、移动组件;140、定位组件;141、安装板;142、驱动件;143、滚珠丝杆;144、定位块;1441、第一通孔;1442、第二通孔;145、第一伸缩件;1451、导向面;146、第二位置传感器;147、移动组;1471、联轴器;1472、轴承;148、延伸柱;150、支撑组件;151、支撑板;152、第二伸缩件;153、第三伸缩件;154、第一轮组件;160、控制器;170、密封件;171、安装壁;172、外缘壁;173、抵接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容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12所示,一种可移动墙体100,包括外墙体110、内墙体120、移动组件130、定位组件140、支撑组件150和控制器160。外墙体110包括空腔111、移动腔112和定位腔113,移动腔112和定位腔113分别与空腔111连通,空腔111中设置有第一距离传感器116。内墙体120可移动设置在空腔111中,内墙体120的第一侧1201设置有定位孔组121和第一位置传感器122,内墙体120上设置有与第一距离传感器116配合的第二距离传感器127。移动组件130设置在移动腔112中并与内墙体120第二侧1202连接。定位组件140设置在定位腔113中,定位组件140包括安装板141、驱动件142、滚珠丝杆143、定位块144、第一伸缩件145和第二位置传感器146,安装板141与外墙体110连接,安装板141与驱动件142连接,驱动件142与滚珠丝杆143连接,定位块144可滑动连接于滚珠丝杆143上,定位块144上设置有第二位置传感器146、以及与定位孔组121配合的第一伸缩件145。支撑组件150包括支撑板151、第二伸缩件152、第三伸缩件153和第一轮组件154,支撑板151可转动连接于内墙体120上,第二伸缩件152一端与支撑板15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151转动连接,第三伸缩件153固定安装于支撑板151上,第三伸缩件153与第一轮组件154连接。控制器160分别与驱动件142、第一伸缩件145、第二伸缩件152和第三伸缩件153电连接,第一位置传感器122、第二位置传感器146、第一距离传感器116和第二距离传感器127与控制器160建立通讯连接;可移动墙体100包括手动控制模式和自动控制模式,在手动控制模式下,内墙体120具有固定状态和移动状态,固定状态被配置为:控制器160控制第一伸缩件145伸入定位孔组121内,支撑组件150收纳于内墙体120中;移动状态被配置为:控制器160控制第一伸缩件145退出定位孔组121,控制器160控制第二伸缩件152伸长,以使支撑板151与内墙体120之间呈第一预设夹角,控制器160控制第三伸缩件153伸长,以使第一轮组件154与空腔111的底壁抵接;在自动控制模式下,用户发送位置调整请求,控制器160获取第一距离传感器116与第二距离传感器127之间的距离值,控制器160根据位置调整请求和距离值获得预设位置,控制器160根据预设位置控制驱动件142驱动定位块144移动以带动内墙体120移动到预设位置。示例性地,内墙体120为分隔墙,而非承重墙,在本实施例中,空腔111、移动腔112和定位腔113均为矩形,第一位置传感器122和第二位置传感器146分别用于获取当前的位置信息,第一伸缩件145、第二伸缩件152和第三伸缩件153可以使用电动推杆,当然,也可以使用液压推杆。另外,滚珠丝杆143的传动效率高、精度高,不容易磨损,配合第一位置传感器122和第二位置传感器146,能够获得高精度的定位,以及延长定位组件140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本申请的可移动墙体100的使用寿命。
如图5、图7所示,本申请的可移动墙体100通过设置移动组件130移动内墙体120,以达到调整房间空间大小的目的,适应用户多样化的房间使用需求,同时,通过第一位置传感器122、第二位置传感器146和定位组件140实现内墙体120的精准定位以及固定,同时设置支撑组件150在内墙体120进行移动时保证其稳定性,另外,本申请的可移动墙体100不设置导轨,避免了轨道的铺设费时费力,不易清理的问题。此外,在进行定位固定时,采用驱动电机自动化实现,而在移动内墙体120时,则通过人工的方式,通过自动和手动相结合,在尽量不损失操作的便利性的前提下,减少本申请的零部件,降低成本。
如图1、图3、图4所示,本申请的定位组件140有两个作用,一个是起到定位与固定的作用,另一个是起到移动内墙体120的作用,在手动控制模式下,第一伸缩件145插入到定位孔组121中时内墙体120固定,第一伸缩件145移出定位孔组121中时内墙体120可通过人工移动,在自动控制模式下,第一伸缩件145始终位于定位孔组121中,定位块144移动带动内墙体120移动,同时配合第一距离传感器116和第二距离传感器127,使得在自动控制模式下用户能够精确控制移动的距离,同时,手动控制模式和自动控制模式的设置为用户提供了多样化的使用需求。手动控制模式下,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有调节内墙体120的位置,也可以使用自动控制模式,满足用户精确化的定制需求。
如图1、图3、图4所示,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定位组件140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用于保证内墙体120与外墙体110空腔111两侧壁的垂直,使得内墙体120不会左右倾斜,在手动控制模式下,要移动内墙体120,内墙体120与外墙体110时间保留有一定量的间隙才能使内墙体120移动,然而,这样会使得内墙体120在移动时会左右产生倾斜,因此,当用户手动推内墙体120到指定位置后,由第一伸缩件145插入到定位孔组121内,使得内墙体120回正,另外,在移动时前后设置有支撑组件150,可以避免内墙体120在移动时前后倾倒。
如图5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定位组件140设有两组,两组定位组件140分别设置在内墙体120的相对两侧。示例性地,通过同时对内墙体120的两侧进行定位以及固定,增强其连接的稳固性,使得内墙体120在使用时,不会产生晃动,和普通的分隔墙体没有区别。
如图1、图3、图4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定位组件140包括多个移动组147,移动组147包括驱动件142、滚珠丝杆143、定位块144、第一伸缩件145和延伸柱148,且移动组147呈单排间隔分布,定位块144包括第一通孔1441和第二通孔1442,第一通孔1441与滚珠丝杆143配合,第二通孔1442与延伸柱148配合。示例性地,驱动件142为电机,驱动滚珠丝杆143转动,进而带动定位块144移动,同时延伸柱148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使得定位块144能够沿延伸柱148滑动而不转动。设置多个移动组147,以及多个定位孔组121,通过多个第一伸缩件145和多个定位孔组121的配合,将内墙体120定位固定,有利于提高内墙体120与外墙体110连接的稳定性。
如图1、图3、图4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定位块144上设置有多个第一伸缩件145,且至少三个第一伸缩件145构成三角形。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定位块144上设置有三个第一伸缩件145,也就是说,三个第一伸缩件145能够实现三点定位,保证其连接的稳定性,可以理解的,相应的每个定位孔组121都设置有三个定位孔,且位置与第一伸缩件145相对应。当然,在具体应用中,第一伸缩件145的设置数量不限于此,例如,作为一种替代方案,第一伸缩件145也可以设置四个,或者五个。
如图1、图3、图4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伸缩件145背离定位块144的一端设置有导向面1451,在背离定位块144的方向上,位于导向面1451部分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示例性地,位于导向面1451部分的第一伸缩件145呈圆台状,也就是说,第一伸缩件145的前端部分尺寸较小,有利于第一伸缩件145进入到定位孔组121内。
如图1、图3、图4所示,移动组147还包括联轴器1471和轴承1472,驱动件142和滚珠丝杆143通过联轴器1471连接,轴承1472安装于滚珠轴承1472与外墙体110之间且设置于滚珠丝杆143背离驱动件142的一端。示例性地,滚珠轴承1472的设置有利于降低滚珠丝杆143转动的摩擦力,进而提高滚珠丝杆143的使用寿命。
如图7、图8、图9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内墙体120包括放置腔123、以及分别与放置腔123连通的第一放置槽124、第二放置槽125和第三放置槽126,且放置腔123的深度低于第一放置槽124、第二放置槽125和第三放置槽126的深度,放置腔123用于放置支撑板151,且支撑板151的厚度等于或小于放置腔123的深度,第一放置槽124用于放置第一轮组件154,第二放置槽125用于放置第二伸缩件152,第三放置槽126用于放置第三伸缩件153,且第一放置槽124的延伸方向与第三放置槽126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如图8、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内墙体120中设置放置腔123、以及分别与放置腔123连通的第一放置槽124、第二放置槽125和第三放置槽126,放置腔123用于放置支撑板151,第一放置槽124用于放置第一轮组件154,第二放置槽125用于放置第二伸缩件152,第三放置槽126用于放置第三伸缩件153,使得本申请的内墙体120在不移动时,支撑组件150能够收纳于内墙体120中,不会占用空间,此外,在收缩状态下,第二伸缩件152、第三伸缩件153和第一轮组件154均被支撑板151覆盖,以此达到保护第二伸缩件152、第三伸缩件153和第一轮组件154的目的,延长支撑组件150的使用寿命。
如图5、图6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支撑组件150设有偶数组,且分别对称设置于内墙体120的第三侧1203和第四侧1204。示例性地,支撑组件150设置为四个,也就是说,内墙体120的第三侧1203设有两个支撑组件150,内墙体120的第四侧1204设有两个支撑组件150。通过这样的设计保证内墙体120在移动时的稳定性,保证内墙体120在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倾倒。
如图7、图8、图9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外墙体110还包括第一连通槽114和第二连通槽115,空腔111和移动腔112通过第一连通槽114连通,空腔111和定位腔113通过第二连通槽115连通,可移动墙体100还包括密封件170,密封件170设置在第一连通槽114和第二连通槽115中。示例性地,密封件170用于密封第一连通槽114和第二连通槽115,不影响移动组件130和定位块144的移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灰尘等异物进入到移动腔112和定位腔113中,防止移动组件130和定位组件140的工作受到影响,从而延长移动组件130和定位组件140的使用寿命。
如图10、图11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密封件170包括安装壁171、外缘壁172和抵接壁173,外缘壁172和抵接壁173分别与安装壁171连接,且外缘壁172朝向安装壁171外侧延伸,抵接壁173朝向安装壁171内侧延伸;抵接壁173与安装壁171之间具有第二预设夹角,第二预设夹角α在[45°,72°]的范围内;在移动状态下,支撑板151与内墙体120之间的第一预设夹角β在[24°,40°]的范围内。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预设夹角α可以是45°,或者46°,或者47°,或者48°,或者49°,或者50°,或者51°,或者52°,或者53°,或者54°,或者55°,或者56°,或者57°,或者58°,或者59°,或者60°,或者61°,或者62°,或者63°,或者64°,或者65°,或者66°,或者67°,或者68°,或者69°,或者70°,或者71°,或者72°。第一预设夹角β可以是24°,或者25°,或者26°,或者27°,或者28°,或者29°,或者30°,或者31°,或者32°,或者33°,或者34°,或者35°,或者36°,或者37°,或者38°,或者39°,或者40°。
如图10、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支撑板151与内墙体120之间的第一预设夹角β,既可以保证受力的稳定性,同时第三伸缩件153只需要选用行程较短的伸缩件即可,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另外,通过在第一连通槽114和第二连通槽115中设置密封件170,同时控制抵接壁173与安装壁171之间的第二预设夹角α,保证第一连通槽114和第二连通槽115的密封性,使得空腔111作为使用空间时,垃圾杂物不会进入移动腔112和定位腔113,进一步提高移动组件130和定位组件140的使用寿命。
如图13、图14所示,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的可移动墙体100的控制方法,在手动控制模式下,移动内墙体120包括以下步骤:
S1: 控制器160控制第一伸缩件145退出定位孔组121;
S2:控制器160控制第二伸缩件152伸长,并推动支撑板151相对于内墙体120旋转,以使支撑板151处于张开状态;
S3:控制器160控制第三伸缩件153伸长,以使第一轮组件154与空腔111的底壁抵接;
S4:向内墙体120施加外力并将内墙体120推移至指定位置;
S5:第一位置传感器122获取定位孔组121的第一位置信息并将第一位置信息传输至控制器160;
S6:第二位置传感器146获取第一伸缩件145的第二位置信息并将第二位置信息传输至控制器160;
S7:控制器160根据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控制驱动件142驱动第一伸缩件145移动,直至第二位置信息等于第一位置信息;
S8:控制器160控制第一伸缩件145伸长以使第一伸缩件145插入到定位孔组121中;
S9:控制器160控制第三伸缩件153缩短,以使第一轮组件154收回至支撑板151内;
S10:控制器160控制第二伸缩件152缩短,并拉动支撑板151相对于内墙体120旋转,以使支撑板151收回内墙体120中。
在自动控制模式下,移动内墙体120包括以下步骤:
S21:用户发送位置调整请求;示例性地,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向控制器160发送位置调整请求,也可以在外墙体110的内壁上或内墙体120上设置控制按钮,用户通过控制按钮向控制器160发送位置调整请求,且位置调整请求中包含有期望调整到的外墙体110与内墙体120之间的距离参数信息,
S22:控制器160获取第一距离传感器116与第二距离传感器127之间的距离值;
S23:控制器160根据位置调整请求和距离值获得预设位置;
S24:控制器160控制第二伸缩件152伸长,并推动支撑板151相对于内墙体120旋转,以使支撑板151处于张开状态;
S25:控制器160控制第三伸缩件153伸长,以使第一轮组件154与空腔111的底壁抵接;
S26:控制器160根据预设位置控制驱动件142驱动定位块144移动以带动内墙体120移动到预设位置;
S27:控制器160控制第三伸缩件153缩短,以使第一轮组件154收回至支撑板151内;
S28:控制器160控制第二伸缩件152缩短,并拉动支撑板151相对于内墙体120旋转,以使支撑板151收回内墙体120中。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可移动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墙体,所述外墙体包括空腔、移动腔和定位腔,所述移动腔和所述定位腔分别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空腔中设置有第一距离传感器;
内墙体,所述内墙体可移动设置在所述空腔中,所述内墙体的第一侧设置有定位孔组和第一位置传感器,所述内墙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配合的第二距离传感器;
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腔中并与所述内墙体第二侧连接;
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所述定位腔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安装板、驱动件、滚珠丝杆、定位块、第一伸缩件和第二位置传感器,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外墙体连接,所述安装板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滚珠丝杆连接,所述定位块可滑动连接于所述滚珠丝杆上,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第二位置传感器、以及与所述定位孔组配合的第一伸缩件;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第二伸缩件、第三伸缩件和第一轮组件,所述支撑板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内墙体上,所述第二伸缩件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三伸缩件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三伸缩件与所述第一轮组件连接;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驱动件、所述第一伸缩件、所述第二伸缩件和所述第三伸缩件电连接,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和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建立通讯连接;所述可移动墙体包括手动控制模式和自动控制模式,在手动控制模式下,所述内墙体具有固定状态和移动状态,所述固定状态被配置为: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伸缩件伸入所述定位孔组内,所述支撑组件收纳于所述内墙体中;所述移动状态被配置为: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伸缩件退出所述定位孔组,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伸缩件伸长,以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内墙体之间呈第一预设夹角,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三伸缩件伸长,以使所述第一轮组件与所述空腔的底壁抵接;在自动控制模式下,用户发送位置调整请求,控制器获取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与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值,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位置调整请求和所述距离值获得预设位置,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预设位置控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定位块移动以带动所述内墙体移动到所述预设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定位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内墙体的相对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多个移动组,所述移动组包括所述驱动件、所述滚珠丝杆、所述定位块、所述第一伸缩件和延伸柱,且所述移动组呈单排间隔分布,所述定位块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滚珠丝杆配合,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延伸柱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墙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伸缩件,且至少三个所述第一伸缩件构成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移动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件背离所述定位块的一端设置有导向面,在背离所述定位块的方向上,位于所述导向面部分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且/或,
所述移动组还包括联轴器和轴承,所述驱动件和所述滚珠丝杆通过所述联轴器连接,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滚珠轴承与所述外墙体之间且设置于所述滚珠丝杆背离所述驱动件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体包括放置腔、以及分别与所述放置腔连通的第一放置槽、第二放置槽和第三放置槽,且所述放置腔的深度低于所述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二放置槽和所述第三放置槽的深度,所述放置腔用于放置所述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的厚度等于或小于所述放置腔的深度,所述第一放置槽用于放置所述第一轮组件,所述第二放置槽用于放置所述第二伸缩件,所述第三放置槽用于放置所述第三伸缩件,且所述第一放置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放置槽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移动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设有偶数组,且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内墙体的第三侧和第四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体还包括第一连通槽和第二连通槽,所述空腔和所述移动腔通过所述第一连通槽连通,所述空腔和所述定位腔通过所述第二连通槽连通,所述可移动墙体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通槽和所述第二连通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移动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安装壁、外缘壁和抵接壁,所述外缘壁和所述抵接壁分别与所述安装壁连接,且所述外缘壁朝向所述安装壁外侧延伸,所述抵接壁朝向所述安装壁内侧延伸;所述抵接壁与所述安装壁之间具有第二预设夹角,所述第二预设夹角α在[45°,72°]的范围内;在所述移动状态下,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内墙体之间的第一预设夹角β在[24°,40°]的范围内。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可移动墙体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手动控制模式下,移动所述内墙体包括以下步骤:
S1: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伸缩件退出所述定位孔组;
S2: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伸缩件伸长,并推动所述支撑板相对于所述内墙体旋转,以使所述支撑板处于张开状态;
S3: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三伸缩件伸长,以使所述第一轮组件与所述空腔的底壁抵接;
S4:向所述内墙体施加外力并将所述内墙体推移至指定位置;
S5: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获取所述定位孔组的第一位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器;
S6: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获取所述第一伸缩件的第二位置信息并将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器;
S7: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控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伸缩件移动,直至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等于第一位置信息;
S8: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伸缩件伸长以使所述第一伸缩件插入到所述定位孔组中;
S9: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三伸缩件缩短,以使所述第一轮组件收回至所述支撑板内;
S10: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伸缩件缩短,并拉动所述支撑板相对于所述内墙体旋转,以使所述支撑板收回所述内墙体中;
在自动控制模式下,移动所述内墙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用户发送位置调整请求;
S22:控制器获取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与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值;
S23: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位置调整请求和所述距离值获得预设位置;
S24: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伸缩件伸长,并推动所述支撑板相对于所述内墙体旋转,以使所述支撑板处于张开状态;
S25: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三伸缩件伸长,以使所述第一轮组件与所述空腔的底壁抵接;
S26: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预设位置控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定位块移动以带动所述内墙体移动到所述预设位置;
S27: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三伸缩件缩短,以使所述第一轮组件收回至所述支撑板内;
S28: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伸缩件缩短,并拉动所述支撑板相对于所述内墙体旋转,以使所述支撑板收回所述内墙体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172861.1A CN117721939B (zh) | 2024-02-07 | 2024-02-07 | 一种可移动墙体及其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172861.1A CN117721939B (zh) | 2024-02-07 | 2024-02-07 | 一种可移动墙体及其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721939A true CN117721939A (zh) | 2024-03-19 |
CN117721939B CN117721939B (zh) | 2024-04-19 |
Family
ID=90210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172861.1A Active CN117721939B (zh) | 2024-02-07 | 2024-02-07 | 一种可移动墙体及其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721939B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97368A (en) * | 1992-05-11 | 1994-03-29 | Okada Paul M | Movable wall system |
US20170321469A1 (en) * | 2016-05-08 | 2017-11-09 | Modernfold,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a movable panel wall system |
CN110578379A (zh) * | 2018-11-07 | 2019-12-17 | 肇庆北新建材有限公司 | 一种石膏板轻钢龙骨体系轻质可移动墙体 |
CN111794410A (zh) * | 2020-07-10 | 2020-10-20 | 江苏科建新型墙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墙体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089888A (zh) * | 2021-03-30 | 2021-07-09 | 上海科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室内空间可变分隔模块及其使用方法 |
CN115059321A (zh) * | 2022-06-08 | 2022-09-16 | 中城科泽工程设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自由式可变户型结构 |
CN219491832U (zh) * | 2023-03-17 | 2023-08-08 | 上海中置华优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空间可变的室内布局 |
KR20240006386A (ko) * | 2022-07-06 | 2024-01-15 | 현대건설(주) | 주방 공간을 가변시킬 수 있는 전동식 무빙 월 |
CN220414591U (zh) * | 2023-06-12 | 2024-01-30 | 重庆和贯科技有限公司 | 可自走移动的室内装饰墙 |
-
2024
- 2024-02-07 CN CN202410172861.1A patent/CN11772193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97368A (en) * | 1992-05-11 | 1994-03-29 | Okada Paul M | Movable wall system |
US20170321469A1 (en) * | 2016-05-08 | 2017-11-09 | Modernfold,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a movable panel wall system |
CN110578379A (zh) * | 2018-11-07 | 2019-12-17 | 肇庆北新建材有限公司 | 一种石膏板轻钢龙骨体系轻质可移动墙体 |
CN111794410A (zh) * | 2020-07-10 | 2020-10-20 | 江苏科建新型墙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墙体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089888A (zh) * | 2021-03-30 | 2021-07-09 | 上海科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室内空间可变分隔模块及其使用方法 |
CN115059321A (zh) * | 2022-06-08 | 2022-09-16 | 中城科泽工程设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自由式可变户型结构 |
KR20240006386A (ko) * | 2022-07-06 | 2024-01-15 | 현대건설(주) | 주방 공간을 가변시킬 수 있는 전동식 무빙 월 |
CN219491832U (zh) * | 2023-03-17 | 2023-08-08 | 上海中置华优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空间可变的室内布局 |
CN220414591U (zh) * | 2023-06-12 | 2024-01-30 | 重庆和贯科技有限公司 | 可自走移动的室内装饰墙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721939B (zh) | 2024-04-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7721939B (zh) | 一种可移动墙体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0947889U (zh) | 一种环保型移动厕所 | |
CN217159622U (zh) | 一种光伏一体化屋面旋转支架底座 | |
KR100631739B1 (ko) | 공동주택의 자동 채광장치 | |
CN115217244B (zh) | 一种建筑设计业态扩展方法及其移动式内墙结构 | |
CN108824847B (zh) | 一种整体式淋浴房及其安装方法 | |
CN212537201U (zh) | 一种刷脸支付用的多功能支架 | |
CN221255710U (zh) | 一种具有可移动式家居单元的底盘结构及装配式建筑 | |
CN220267130U (zh) | 一种抹灰装置 | |
CN217600152U (zh) | 一种用于旧楼加装电梯的电梯轿厢 | |
CN216591155U (zh) | 一种房建施工用地下照明装置 | |
CN218028856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用高性能工作架 | |
CN115136840B (zh) | 一种园林景观生态多样性的植物群落配置装置及其方法 | |
CN209932089U (zh) | 一种环境艺术用公园长椅装置 | |
CN220184271U (zh) | 一种预制模块与预制墙板的连接结构 | |
CN220687134U (zh) | 一种方便安装静音玻璃的玻璃推门 | |
CN214203149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看板 | |
CN220790739U (zh) | 一种降噪棚 | |
CN215837623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综合操作台 | |
KR102628883B1 (ko) | 루버 개폐장치 | |
CN219499691U (zh) | 工位i/o箱装置 | |
CN113700321B (zh) | 一种砌砖设备 | |
CN219781926U (zh) | 一种弱电工程智能会议系统 | |
CN216948968U (zh) | 一种装配式幕墙用连接装置 | |
CN210122871U (zh) | 一种高层建筑用的可伸缩落地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