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89888A - 一种智能室内空间可变分隔模块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室内空间可变分隔模块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89888A
CN113089888A CN202110340795.0A CN202110340795A CN113089888A CN 113089888 A CN113089888 A CN 113089888A CN 202110340795 A CN202110340795 A CN 202110340795A CN 113089888 A CN113089888 A CN 1130898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mobile
variable
unit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4079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纪未龙
蔡立彬
仇才东
潘芷萱
郑巍
李鸿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Kec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Kec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Kec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Kec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4079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898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898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898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74Removable non-load-bearing partitions; Partitions with a free upper edg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43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G08B17/10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24Reminder alarms, e.g. anti-loss alarm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9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detection or optimisation of position, e.g. align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6Charger exchanging data with battery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室内空间可变分隔模块及其使用方法,应用于可变户型,室内部分不包括结构柱、结构墙,可变户型包括移动分隔单元和无线充电单元,移动分隔单元的高度与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的高度相同在获取位置移动指令的情况下,在室内部分进行移动;无线充电单元设置于室内部分的墙体,在获取唤醒指令的情况下,对移动分隔单元进行无线充电。其优点在于,使用移动分隔单元代替传统建筑墙体,避免墙体拆改,室内硬装无硬性损伤,不存在改造污染,具有墙体、家具双重功能,减少常规墙体,增加室内可用空间;采用无线充电单元对移动分隔单元进行无线充电,无须在室内天花板吊装带电导轨,提高了安全性能;移动分隔单元可以在室内进行移动,简单快捷。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室内空间可变分隔模块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户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室内空间可变分隔模块、使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一些市场调查显示,很多购房者在购房前不能确定未来家庭结构,因此,随着家庭人口的变化,会对现有房屋的户型的改变有较大需求,即需要改变房屋空间、功能间数量,以适应家庭成员数量变化以及亲朋访客产生的入住需求。为了解决居住空间难以变化的问题,一些开发商推出了可变户型,从而满足部分人群的需求。
一般而言,可变户型包括以下几种:
1)减少室内一次结构墙体,通过轻钢龙骨墙体/砌块墙体作为分隔墙体,可以通过二次装修改变户型,参见如图1;
2)将传统家具(例如收纳柜、屏风等)替代墙体进行分隔,通过移动传统家具的位置改变户型,参见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2020598904.X(可变极小户型);
3)利用带导轨的家具替代墙体分隔,通过在预设路线上埋设导轨引导家具移动来改变户型,参见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710868204.0(导向取电机构及可移动家具)。
然而,上述三种可变户型均存在缺陷。对于1)而言,如图2a~2c所示,需要二次装修才能改变户型,即通过移除现有分隔墙体,并重新建造分隔墙体,费时费力,且二次装修成本高昂,难易推广应用。对于2)而言,需要通过人力推动传统家具以移动传统家具,耗时耗力,且在移动传统家具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倾倒、破损、危害人身安全的问题。对于3)而言,需要在地面或天花板位置安装导轨,由于导轨外露,影响室内美观,且容易出现磕碰、故障等问题;此外,导轨存在路线固定单一的问题,无法满足更多需求;此外,导轨的线路也存在外露、漏电等安全隐患。
关于可变空间的难点,其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a.建筑内的结构柱、结构墙是影响可变空间的最大因素,由于结构柱、结构墙是不可改变的,从而影响了可变户型的设计;然而,较少的结构柱、结构墙会对建筑的设计造成极大挑战;一般而言,对于减少结构柱、结构墙的建筑来说,梁高会加大或者板加厚,需要额外的钢筋混凝土,导致施工成本大幅度提高;这种结构的限制会影响到建筑设计;
b.交付住宅大部分为精装修房,轻钢龙骨墙体必须施工完成并进行交付;若后期主要要改变户型,需要拆改轻钢龙骨墙体,存在二次改造污染,装修期间不能入住等问题;
c.即便采用各种传统柜体作为空间分隔,由于传统柜体重量大、难移动,无法实现空间灵活可变。
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轻钢龙骨墙体需要二次拆改、传统柜体难以移动、带导轨家具易出现安全隐患等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室内空间可变分隔模块、使用方法、设备及计算机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轻钢龙骨墙体需要二次拆改、传统柜体难以移动、带导轨家具易出现安全隐患等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室内空间可变分隔模块,应用于可变户型,所述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不包括结构柱、结构墙,所述可变分隔模块包括:
移动分隔单元,所述移动分隔单元的高度与所述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的高度相同,用于在获取位置移动指令的情况下,所述移动分隔单元在所述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进行移动,所述移动分隔单元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的厚度大于等于传统户型的结构墙的厚度;
移动模块,所述移动模块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下部,用于带动所述主体在所述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进行移动,以改变所述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的户型;
动力模块,所述动力模块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下部,并与所述移动模块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模块;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下部,并与所述动力模块连接;
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下部且靠近所述主体的侧壁,并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向所述控制模块提供电能;
第一定位模块,所述第一定位模块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下部且与所述电源模块位于所述主体的同一侧壁,并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无线充电单元,所述无线充电单元设置于所述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的墙体的内部,用于在获取唤醒指令的情况下,对移动分隔单元进行无线充电,所述无线充电单元包括:
若干线圈模块,若干所述线圈模块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的墙体的内部;
若干第二定位模块,所述第二定位模块设置于所述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的墙体的内部,每一所述线圈模块的一侧设置至少一所述第二定位模块,每一所述线圈模块与对应该所述线圈模块的所述第二定位模块通信连接;
其中,每一所述第二定位模块包括待机状态、工作状态,在获取唤醒指令的情况下,一所述第二定位模块由所述待机状态切换为所述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一定位模块接触处于所述待机状态的所述第二定位模块的情况下,处于所述待机状态的所述第二定位模块不激活与该所述第二定位模块相对应的所述线圈模块;在所述第一定位模块接触处于所述工作状态的所述第二定位模块的情况下,处于所述工作状态的所述第二定位模块激活与该所述第二定位模块相对应的所述线圈模块,以使该所述线圈模块对所述电源模块进行充电。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移动分隔单元处于静止不动的情况下,所述移动分隔单元的上表面抵住所述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的上表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分隔单元的左侧表面或右侧表面与所述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的墙壁接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模块包括:
第一主驱动轮,所述第一主驱动轮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下部,所述第一主驱动轮与所述动力模块连接;和/或
第二主驱动轮,所述第二主驱动轮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下部,所述第二主驱动轮与所述动力模块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主驱动轮的轴心与所述第二主驱动轮的轴心相垂直。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模块包括:
第一辅驱动轮,所述第一辅驱动轮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下部,并设置于第一主驱动轮的两侧,所述第一辅驱动轮的轴心与所述第一主驱动轮的轴心相同;和/或
第二辅驱动轮,所述第二辅驱动轮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下部,并设置于第二主驱动轮的两侧,所述第二辅驱动轮的轴心与所述第二主驱动轮的轴心相同。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移动模块包括第一主驱动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主驱动轮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动力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主电机,所述第一主电机与所述第一主驱动轮连接;和/或
在所述移动模块包括第二主驱动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主驱动轮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动力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主电机,所述第二主电机与所述第二主驱动轮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若干所述线圈模块为并联设置。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移动分隔单元处于静止不动的情况下,所述移动模块的悬空部分的底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10mm;或
在所述移动分隔单元处于位置变动过程中的情况下,所述的移动模块的悬空部分的底面与水平面的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20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变分隔模块还包括:
终端单元,所述终端单元分别与所述移动分隔单元、所述无线充电单元通信连接,用于分别向所述移动分隔单元、所述无线充电单元传输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至少包括位置移动指令、唤醒指令;
其中,所述位置移动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移动分隔单元向特定位置进行移动,所述特定位置包括所述线圈模块以及所述第二定位模块;
其中,所述唤醒指令用于指示一所述第二定位模块由所述待机状态变换为所述工作状态。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分隔单元还包括:
计量模块,所述计量模块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下部,并分别与所述电源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用于计量所述电源模块的电量,并在所述电源模块的电量达到预设电量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控制模块传输反馈信息;
其中,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提醒充电信息、停止充电信息中的一种。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分隔单元还包括:
顶升模块,所述顶升模块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上部,并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其中,在所述移动分隔单元处于静止不动的情况下,所述顶升模块向上动作,以使所述移动分隔单元的顶部抵住所述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的上表面;
在所述移动分隔单元处于位置变动过程中的情况下,所述顶升模块向下动作,以使所述移动分隔单元的顶部与所述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的上表面不接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分隔单元还包括:
提醒模块,所述提醒模块设置于所述主体,并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至少在所述移动分隔单元处于位置变动过程中的情况下,发出提醒信息。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分隔单元还包括:
若干测距模块,若干所述测距模块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和/或所述移动模块,并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移动分隔单元与所述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的墙体之间的距离。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距模块还设置于所述顶升模块,并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顶升模块与所述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分隔单元还包括:
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设置于所述移动模块和/或所述主体,并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分隔单元还包括:
避障模块,所述避障模块设置于所述移动模块和/或所述主体,并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移动分隔单元的一定距离范围内的环境信息。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单元还包括:
变压模块,所述变压模块与若干所述线圈模块耦接,用于改变输入至所述线圈模块的电压。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单元还包括:
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与若干所述线圈模块耦接,用于对所述线圈模块散热。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变分隔模块的使用方法,包括:
获取位置移动指令,其中,所述位置移动指令包括特定位置,所述特定位置设置有无线充电单元;
向所述特定位置移动;
到达所述特定位置并停止;
其中,在停止于所述特定位置的情况下,在电量达到预设电量阈值的情况下,进行无线充电。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到达所述特定位置并停止包括:
传输第一匹配信息;
在所述第一匹配信息与第二匹配信息匹配的情况下,获取匹配成功信息,其中,所述匹配成功信息用于指示到达所述特定位置;
根据所述匹配成功信息,在所述特定位置停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停止于所述特定位置的情况下,在电量达到预设电量阈值的情况下,进行无线充电包括:
在停止于所述特定位置的情况下,获取电量;
判断所述电量是否达到预设电量阈值;
在所述电量达到所述预设电量阈值的情况下,进行无线充电;
在所述电量未达到所述预设电量阈值的情况下,不进行无线充电。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向所述特定位置移动包括:
获取与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的墙体之间的距离信息;
判断所述距离信息是否达到预设距离阈值;
在所述距离信息达到所述预设距离阈值的情况下,调整移动方向,以使所述距离信息未达到所述预设距离阈值。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变分隔模块的使用方法,包括:
获取唤醒指令;
根据所述唤醒指令,由待机状态切换为工作状态;
在处于所述工作状态的情况下,获取第一匹配信息;
在所述第一匹配信息与第二匹配信息匹配的情况下,生成匹配成功信息,其中,所述匹配成功信息用于指示到达特定位置;
根据所述匹配成功信息,在电量达到预设电量阈值的情况,进行无线充电。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变分隔模块的使用方法,所述可变户型包括移动分隔单元、无线充电单元和终端单元,所述使用方法包括:
所述终端单元向所述移动分隔单元传输位置移动指令、以及向所述无线充电单元传输唤醒指令,其中,所述位置移动指令包括特定位置,所述特定位置设置有所述无线充电单元,所述唤醒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无线充电单元由待机状态切换为工作状态;
所述移动分隔单元获取所述位置移动指令,并向所述特定位置移动;
所述移动分隔单元到达所述特定位置并停止;
其中,在所述移动分隔单元的电量达到预设电量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无线充电单元对所述移动分隔单元进行无线充电。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可变分隔模块的使用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可变分隔模块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室内空间可变分隔模块、使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使用移动分隔单元代替传统建筑墙体,避免墙体拆改,室内硬装无硬性损伤,不存在改造污染,具有墙体、家具双重功能,减少常规墙体,增加室内可用空间;采用无线充电单元对移动分隔单元进行无线充电,无须在室内天花板吊装带电导轨,提高了安全性能;移动分隔单元可以在室内进行移动,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户型示意图;
图2a~2c是现有技术中的户型改造后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变户型的户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气元件连接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分隔单元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模块的示意图(一);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模块的示意图(二);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模块的示意图(三);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模块与移动模块的装配示意图(一);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模块与移动模块的装配示意图(二);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模块与移动模块的装配示意图(三);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模块与移动模块的装配示意图(四);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顶升模块的爆炸图(一);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顶升模块的爆炸图(二);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变分隔模块的使用方法流程图(一);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变分隔模块的使用方法流程图(二);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变分隔模块的使用方法流程图(三);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变分隔模块的使用方法流程图(四);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变分隔模块的使用方法流程图(五);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变分隔模块的使用方法流程图(六);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变分隔模块的使用方法流程图(七);
图22a~22c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变户型的不同状态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分隔单元的运动状态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分隔单元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00、移动分隔单元;101、主体;102、移动模块;103、动力模块;104、控制模块;105、电源模块;106、第一定位模块;107、计量模块;108、顶升模块;109、提醒模块;110、温度监测模块;111、报警模块;112、测距模块;113、避障模块;114、第一主驱动轮;115、第二主驱动轮;116、第一辅驱动轮;117、第二辅驱动轮;118、承载支架;
200、无线充电单元;201、线圈模块;202、第二定位模块;203、变压模块;204、散热模块;
300、终端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如图3~4所示,一种智能室内空间可变分隔模块,应用于可变户型,该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不包括结构柱、结构墙,可变分隔模块包括移动分隔单元100和无线充电单元200。其中,移动分隔单元100设置于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并在室内部分进行移动;无线充电单元200设置于可变户型的室内部门的墙体的内部,用于在与移动分隔单元100接触的情况下,对移动分隔单元100进行无线充电。
如图4~5所示,移动分隔单元100包括主体101、移动模块102、动力模块103、控制模块104、电源模块105和第一定位模块106。其中,主体101设置于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移动模块102设置于主体101的下部,用于带动主体101在室内部分进行移动;动力模块103设置于主体101的下部,并与移动模块102连接,用于向移动模块102提供动力;控制模块104设置于主体101的下部,并与动力模块103连接,用于控制动力模块103;电源模块105与控制模块104连接,用于向控制模块104提供电能,以驱使动力模块103;第一定位模块106设置于主体101的下部,并与控制模块104连接,用于与无线充电单元200进行定位通信。
其中,主体101包括若干腔室,用于放置各类物品、衣物等。主体101的至少一侧转动地或滑动地设置有门。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主体101为衣柜和书柜的结合,即主体101的一侧为衣柜、主体101的另一侧为书柜。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移动模块102包括至少两第一主驱动轮114,至少两第一主驱动轮114对称地设置在主体101的下部,并分别与动力模块103连接,且第一主驱动轮114的轴向相同。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移动模块102还包括若干第一辅驱动轮116,若干第一辅驱动轮116设置在主体101的下部,并设置于第一主驱动轮114的两侧,且第一辅驱动轮116的轴向与第一主驱动轮114的轴向相同。其中,第一辅驱动轮116的直径小于第一主驱动轮114的直径,且第一辅驱动轮116并不与动力模块103连接,即第一辅驱动轮116为被动驱动。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移动模块102包括至少两第二主驱动轮115,至少两第二主驱动轮115对称地设置在主体101的下部,并分别与动力模块103连接,且第二主驱动轮115的轴向相同。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移动模块102还包括若干第二辅驱动轮117,若干第二辅驱动轮117设置在主体101的下部,并设置于第二主驱动轮115的两侧,且第二辅驱动轮117的轴向与第二主驱动轮115的轴向相同。其中,第二辅驱动轮117的直径小于第二主驱动轮115的直径,且第二辅驱动轮117并不与动力模块103连接,即第二辅驱动轮117为被动驱动。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移动模块102包括至少两第一主驱动轮114、至少两第二主驱动轮115,至少两第一主驱动轮114对称地设置在主体101的下部,至少两第二主驱动轮115对称地设置在主体101的下部,至少两第一主驱动轮114、至少两第二主驱动轮115分别与动力模块103连接,第一主驱动轮114的轴向相同,第二主驱动轮115的轴向相同,第一主驱动轮114的轴向与第二主驱动轮115的轴向不同。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移动模块102还包括若干第一辅驱动轮116和若干第二辅驱动轮117。若干第一辅驱动轮116设置在主体101的下部,并设置于第一主驱动轮114的两侧,且第一辅驱动轮116的轴向与第一主驱动轮114的轴向相同;若干第二辅驱动轮117设置在主体101的下部,并设置于第二主驱动轮115的两侧,且第二辅驱动轮117的轴向与第二主驱动轮115的轴向相同。
具体地,在水平面建立XY坐标系,第一主驱动轮114、第一辅驱动轮116的运动方向为X轴方向,第二主驱动轮115、第二辅驱动轮117的运动方向为Y轴方向。即,在仅有第一主驱动轮114的情况下,移动分隔单元100仅在X轴方向进行往复运动;在仅有第二主驱动轮115的情况下,移动分隔单元100仅在Y轴方向进行往复运动;在第一主驱动轮114和第二主驱动轮115均存在的情况下,移动分隔单元100可以在X轴方向和/或Y轴方向进行往复运动。
其中,第一主驱动轮114的规格和第二主驱动轮115的规格相同。具体地,第一主驱动轮114和第二主驱动轮115均由硅胶或橡胶或高分子复合材料制成,并且承载能力至少为800kg。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主驱动轮114和第二主驱动轮115的硬度至少为55HD,优选的硬度至少为60HD,更优选的硬度至少为65HD。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主驱动轮114和第二主驱动轮115为聚氨酯材料制成,其硬度至少为70HD。采用这种材料和规格的原因在于,其长期使用不会变硬,抗老化性能好,耐撕裂性能良好,回弹性能良好,耐磨性极佳,适用于高压力、高转速、高温、高湿环境,不易对室内地面大理石、地板造成损伤。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移动模块102还包括承载支架118,承载支架118可拆卸地安装于主体101的下部(如螺栓连接),第一主驱动轮114、第二主驱动轮115、第一辅驱动轮116、第二辅驱动轮117安装于承载支架118。
其中,承载支架118由金属材料制成,包括但不限于单一金属材料以及合金材料,如不锈钢。且承载支架118的承载能力至少为1800kg。
对于移动模块102而言,在移动分隔单元100处于静止不动的情况下,移动模块102的悬空部分的底面(即承载支架118的底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10mm。
对于移动模块102而言,在移动分隔单元100处于位置变动过程中的情况下,移动模块102的悬空部分的底面(即承载支架118的底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20mm。
动力模块103安装于主体101的下部,用于驱动移动模块102进行动作。
具体地,动力模块103安装于承载支架118的内部。
其中,动力模块103包括至少一个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移动模块102进行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移动模块102包括第一主驱动轮114的情况下,动力模块103的驱动电机的数量与第一主驱动轮114的数量之比为1:1或1:2,即一个驱动电机可以仅与一个第一主驱动轮114连接,或者,一个驱动电机同时与两个第一主驱动轮114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移动模块102包括第二主驱动轮115的情况下,动力模块103的驱动电机的数量与第二主驱动轮115的数量之比为1:1或1:2,即一个驱动电机可以仅与一个第二主驱动轮115连接,或者,一个驱动电机同时与两个第二主驱动轮115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移动模块102包括第一主驱动轮114以及第二主驱动轮115的情况下,一个驱动电机可以仅与一个第一主驱动轮114连接,或者,一个驱动电机可以仅与一个第二主驱动轮115连接,或者,一个驱动电机同时与两个第一主驱动轮114连接,或者,一个驱动电机同时与两个第二主驱动轮115连接。
如图9所示,以移动模块102包括两个第一主驱动轮114(或两个第二主驱动轮115)、动力模块103包括一个驱动电机为例进行说明。驱动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分别与两个第一主驱动轮114(或两个第二主驱动轮115)对应连接,该驱动电机同时驱动两个第一主驱动轮114(或两个第二主驱动轮115)转动,从而保持两个第一主驱动轮114(或两个第二主驱动轮115)的转动速度一致。
如图10所示,以移动模块102包括两个第一主驱动轮114(或两个第二主驱动轮115)、动力模块103包括两个驱动电机为例进行说明。每个驱动电机均分别单独与一个第一主驱动轮114(或一个第二主驱动轮115)对应连接,两个驱动电机同时工作,从而分别驱动两个第一主驱动轮114转动(或两个第二主驱动轮115)。在该实施方式中,两个驱动电机的工作频率可以相同,即保持两个第一主驱动轮114(或两个第二主驱动轮115)的转动速度一致;两个驱动电机的工作频率可以不同,即使得两个第一主驱动轮114(或两个第二主驱动轮115)的转动速度不一致,可以呈现出类似于转弯的形式,从而改变移动分隔单元100的运动方向,但是这种情况不常见。
如图11所示,以移动模块102包括两个第一主驱动轮114以及两个第二主驱动轮115、动力模块103包括两个驱动电机为例进行说明。一个驱动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分别与两个第一主驱动轮114连接,另一驱动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分别与两个第二主驱动轮115连接。在该实施方式中,两个电机同时工作。在该实施方式中,移动分隔单元100仅能进行X轴方向的运动或Y轴方向的运动。
如图12所示,以移动模块102包括两个第一主驱动轮114以及两个第二主驱动轮115、动力模块103包括四个驱动电机为例进行说明。四个驱动电机分别与两个第一主驱动轮114、两个第二主驱动轮115对应连接。在该实施方式中,四个驱动电机可以同时工作,使得移动分隔单元100进行斜向运动,但是这种情况不常见;三个驱动电机可以同时工作,即两个第一主驱动轮114以及一个第二主驱动轮115工作,或者一个第一主驱动轮114以及两个第二主驱动轮115工作,以呈现类似于转弯的形式,但是这种情况不常见;两个驱动电机可以同时工作,即两个第一主驱动轮114工作,以进行X轴方向运动,或者两个第二主驱动轮115工作,以进行Y轴方向运动,或者一个第一主驱动轮114以及一个第二主驱动轮115工作,以呈现转弯的形式(但是这种情况不常见)。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动力模块103的驱动电机为两相低压电机(工作电压为直流特低电压),其保持转矩范围为10N.m~50N.m,其工作寿命不少于2万小时,其防护等级至少为IP20。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机的保持转矩为11.7N.m、12.8N.m、21N.m、27N.m、30N.m、40N.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机可以附带制动刹车装置,也可以不附带制动刹车装置。
控制模块104安装于主体101的下部,并与动力模块103连接,用于控制动力模块103的启停。
具体地,控制模块104安装于承载支架118的内部。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04为带有控制电路板的控制盒。
其中,控制模块104集成有无线通信功能,即控制电路板安装有蓝牙通讯模组、WiFi模组中的至少一个。
电源模块105安装于主体101的下部,并与控制模块104连接,用于向控制模块104提供电能,从而驱动动力模块103。
具体地,电源模块105安装于承载支架118的内部。
其中,电源模块105包括第一充电线圈、电池组以及电池盒,电池组安装于电池盒的内部并与控制模块104连接,第一充电线圈设置于电池盒的侧壁或承载支架118的侧壁并与电池组连接。
其中,电源模块105设置于承载支架118的侧壁。即电源模块105的第一充电线圈设置于侧壁的目的是减少与设置于墙体内部的无线充电单元200的距离,提高无线充电的效率。
第一定位模块106安装于主体101的下部,并与控制模块104连接,用于向控制模块104传输移动分隔单元100的当前位置信息,以便控制模块104向外传输该当前位置信息。
具体地,第一定位模块106安装于承载支架118的内部,并靠近承载支架118的侧壁设置,且第一定位模块106与电源模块105相邻设置,从而在完成定位停止的情况下,可以使无线充电单元200对电源模块105进行无线充电操作。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模块106为红外传感器。
进一步地,移动分隔单元100还包括计量模块107,计量模块107设置于主体101的下部,并分别与控制模块104、电源模块105连接,用于计量电源模块105的电量,并在电源模块105的电量达到预设电量阈值的情况下,向控制模块104传输反馈信息。
其中,计量模块107为计量电路模组,其安装于控制模块104的控制电路板。
进一步地,移动分隔单元100还包括顶升模块108,顶升模块108设置于主体101的上部,并与控制模块104通信连接(如通过电线连接),其用于在不同情况下调节移动分隔单元100的高度,以满足移动分隔单元100运动需求以及静止需求。
具体地,在移动分隔单元100处于静止不动的情况下,控制模块104控制顶升模块108向上动作,以使移动分隔单元100的顶部(即顶升模块108的顶部)抵住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的上表面,从而提高隔音效果;在移动分隔单元100处于位置变动过程中的情况下,控制模块104控制顶升模块108向下动作,以使移动分隔单元100的顶部(即顶升模块108的顶部)与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的上表面不接触,避免在移动过程中,移动分隔单元100对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的上表面造成损伤。
具体地,如图13所示,顶升模块108包括上顶升部件、下顶升部件以及升降部件。其中,上顶升部件与下顶升部件嵌合连接;升降部件设置于上顶升部件与下顶升部件之间,并分别与上顶升部件、下顶升部件连接,且升降部件通过电路与控制模块104连接。
其中,升降部件的驱动机构埋设于下顶升部件的底部的内部或设置在下顶升部件的内部;升降部件的升降机构为伸缩杆结构或交叉升降结构。
其中,顶升模块108具有两种状态,分别为回缩状态和顶升状态。在顶升模块108处于回缩状态的情况下,升降部件带动上顶升部件向下移动,以使上顶升部件的部分或全部嵌入下顶升部件中;在顶升模块108处于顶升状态的情况下,升降部件带动上顶升部件向上移动,以使上顶升部件的顶部抵住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的上表面,且上顶升部件与下顶升部件不分离。
具体地,如图13所示,上顶升部件和下顶升部件均为一面为开口的矩形体,上顶升部件与下顶升部件嵌套(如上顶升部件的外缘的横截面面积小于下顶升部件的内缘的横截面面积,或上顶升部件的内缘的横截面面积大于下顶升部件的外缘的横截面面积)。
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上顶升部件的横截面与下顶升部件的横截面均呈“回”型,或者,呈多同心环型,上顶升部件与下顶升部件相互嵌套,其目的是隔绝噪音。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移动分隔单元100还包括提醒模块109,提醒模块109设置于主体101的内部和/或主体101的下部,并与控制模块104通信连接,用于在移动分隔单元100处于位置变动过程中的情况下,发出提醒信息。
其中,提醒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灯光信息、声音信息。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提醒模块109安装于移动模块102的承载支架118。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提醒模块109为LED灯带、语音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设置提醒模块109的目的是,在移动分隔单元100处于位置变动过程中的情况下,提醒用户,避免用户处于移动分隔单元100的运动路线,防止移动分隔单元100碰撞用户。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移动分隔单元100还包括温度监测模块110,温度监测模块110安装于主体101的下部,即安装于承载支架118的内部,并与控制模块104通信连接,用于监测移动模块102、动力模块103、控制模块104、电源模块105的温度,即监测承载支架118的内部温度,以避免因温度过高,导致动力模块103、控制模块104、电源模块105损坏,从而延长动力模块103、控制模块104、电源模块105的使用寿命。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温度监测模块110为温度传感器。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移动分隔单元100还包括报警模块111,报警模块111安装于主体101和/或移动模块102,并与控制模块104通信连接,用于监测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的环境信息,用于在环境信息出现变化的情况下,发出报警信息。
报警模块111可以安装于主体101的侧壁的内部,该侧壁设置有通孔,以使报警模块111可以用过该通孔获取室内部分的环境信息。或者,报警模块111可以安装于移动模块102的内部,即安装于承载支架118的内部,且承载支架118的底部设置有通槽,以使报警模块111可以通过该通槽获取室内部分的环境信息。
具体地,报警模块111为火灾报警传感器,用于在室内部分出现烟雾的情况下,将烟雾信息反馈至控制模块104,控制模块104判断烟雾信息是否达到报警阈值,在烟雾信息达到报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模块104控制报警模块111进行报警,以提醒用户逃离现场并进行报火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移动分隔单元100还包括测距模块112,测距模块112安装于主体101的侧壁和/或移动模块102的侧壁,并与控制模块104通信连接,用于获取移动分隔单元100与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的墙体之间的距离,并反馈至控制模块104,控制模块104根据该距离调整移动模块102的移动方向,避免移动分隔单元100脱离预设运行线路。
测距模块112安装于主体101靠近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的墙体的一侧。或者,测距模块112安装于移动模块102靠近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的墙体的一侧,即安装于承载支架118靠近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的墙体的一侧。
在安装测距模块112的位置,主体101和移动模块102均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表面均由透明硬质材料覆盖,避免异物侵入通孔,影响测距模块112的准确率。
具体地,测距模块112为测距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24GHZ雷达测距传感器。
测距模块112的工作方法为:在移动分隔单元100移动的情况下,测距模块112实时获取移动分隔单元100紧贴墙体的一侧与墙体之间的距离信息,并反馈至控制模块104;控制模块104判断距离信息是否达到预设距离阈值(一般为距离信息是否大于等于预设距离阈值);在距离信息达到预设距离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模块104向动力模块103发送控制信息,以使动力模块103驱动移动模块102朝向墙体一侧移动,从而减少移动分隔单元100与墙体之间的距离。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测距模块112还安装于顶升模块108的上表面,并与控制模块104通信连接,用于获取顶升模块108与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避免顶升模块108挤压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的上表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移动分隔单元100还包括避障模块113,避障模块113安装于主体101和/或移动模块102,并与控制模块104连接,用于获取移动分隔单元100的一定距离范围内的环境信息,并反馈至控制模块104,控制模块104根据环境信息判断移动分隔单元100是否继续移动。
具体地,避障模块113安装于主体101的四个侧壁的多个位置以及移动模块102的四个侧壁(即承载支架118的四个侧壁)的多个位置。一般地,在主体101的每个侧壁安装2~15个避障模块113,优选地为3个避障模块113(呈等边三角形设置)或为5个避障模块113(呈X形设置)或10个避障模块113(呈一字型设置);在移动模块102的四个侧壁安装2~15个避障模块113,优选地为2个避障模块113(呈轴对称设置)或为10个避障模块113(呈等腰三角形设置或一字型设置)。
在安装避障模块113的位置,主体101和移动模块102均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表面均由透明硬质材料覆盖,避免异物侵入通孔,影响避障模块113的准确率。
具体地,避障模块113为避障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超声波避障传感器、激光避障传感器、红外避障传感器、视觉避障传感器。
如图2所示,无线充电单元200包括若干线圈模块201以及若干第二定位模块202。其中,若干线圈模块201按一定间隔设置在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的墙体的内部,每个线圈模块201的一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模块202,且线圈模块201与对应该线圈模块201的第二定位模块202通信连接。
其中,只有在移动分隔单元100的电源模块105接触一线圈模块201的情况下,线圈模块201才会对电源模块105进行无线充电。
对于每一第二定位模块202来说,其具有待机状态和工作状态。在第一定位模块106接触一处于待机状态的第二定位模块202的情况下,该第二定位模块202不激活与该第二定位模块202相对应的线圈模块201;在第一定位模块106接触一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二定位模块202的情况下,该第二定位模块202激活与该第二定位模块202相对应的线圈模块201,以使该线圈模块201对电源模块105进行充电。
其中,在电源模块105充满电的情况下,线圈模块201停止对电源模块105进行充电。
其中,线圈模块201安装的位置为移动分隔单元100需要停止的位置,在该位置,移动分隔单元100可以改变可变户型的户型,如将一室一厅改变为两室一厅、将一室一厅改变为一室一衣帽间一厅、将一室一厅改变为一室两厅。
其中,若干线圈模块201为并联设置,即同一时间,最多有一个线圈模块201进行工作。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单元200还包括变压模块203,变压模块203与若干线圈模块201耦接,用于改变输入至线圈模块201的电压,即将高电压转变为低电压。
其中,变压模块203为变压器。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单元200还包括散热模块204,散热模块204与若干线圈模块201耦接,用于对线圈模块201进行散热,以提高线圈模块201的工作效率。
其中,散热模块204包括若干散热风扇,散热风扇的数量与线圈模块201的数量相同,即散热风扇与线圈模块201一一对应设置,在一线圈模块201的一侧设置一散热风扇,并在线圈模块201的侧部设置导风通道至外界或天花板隔层。
进一步地,该可变分隔模块还包括终端单元300,终端单元300分别与移动分隔单元100、无线充电单元200通信连接,以控制移动分隔单元100、无线充电单元200。
其中,通信连接包括但不限于无线通信连接、有线通信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单元300为可视化面板、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中的至少一个。
具体地,终端单元300向移动分隔单元100、无线充电单元200传输控制指令,控制指令至少包括位置移动指令、唤醒指令。其中,位置移动指令用于移动分隔单元100向特定位置进行移动,特定位置包括线圈模块201以及第二定位模块202;唤醒指令用于指示一第二定位模块202由待机状态变换为工作状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涉及可变分隔模块的使用方法,在本实施例中,执行主体为移动分隔单元。
如图15所示,一种可变分隔模块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2、获取位置移动指令,其中,位置移动指令包括特定位置,特定位置设置有无线充电单元;
步骤S404、向特定位置移动;
步骤S406、到达特定位置并停止;
其中,在停止于特定位置的情况下,在电量达到预设电量阈值的情况下,进行无线充电。
在步骤S402中,移动分隔单元获取终端单元传输的位置移动指令。
进一步地,如图16所示,对于步骤S406,其包括:
步骤S502、传输第一匹配信息;
步骤S504、在第一匹配信息与第二匹配信息匹配的情况下,获取匹配成功信息,其中,匹配成功信息用于指示到达特定位置;
步骤S506、根据匹配成功信息,在特定位置停止。
在步骤S502中,移动分隔单元的第一定位模块传输第一匹配信息,即向外传输匹配信号。
在步骤S504中,无线充电单元的第二定位模块生成第二匹配信息,其向第一定位模块传输第二匹配信息是否与第一匹配信息匹配的反馈信息。在反馈信息为匹配的情况下,反馈信息为匹配成功信息;在反馈信息为不匹配的情况下,反馈信息为匹配不成功信息。
在步骤S506中,移动分隔单元的控制模块根据匹配成功信息向移动分隔单元的动力模块发送停止信息,以使动力模块停止动作。
进一步地,如图17所示,对于“在停止于特定位置的情况下,在电量达到预设电量阈值的情况下,进行无线充电”,其包括:
步骤S602、在停止于特定位置的情况下,获取电量;
步骤S604、判断电量是否达到预设电量阈值;
步骤S606、在电量达到预设电量阈值的情况下,进行无线充电;
步骤S608、在电量未达到预设电量阈值的情况下,不进行无线充电。
对于步骤S602,移动分隔单元的计量模块获取移动分隔单元的电源模块的电量,并传输至移动分隔单元的控制模块。
对于步骤S604,移动分隔单元的控制模块对电量进行判断,预设电量阈值为需充电电量阈值。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预设电量阈值为电量值,如75%电量、80%电量、85%电量、90%电量;或者为电量范围,如70%电量~95%电量。
对于步骤S606,电量达到预设电量阈值是指电量小于等于电量值,或者电量处于电量范围。
对于步骤S606,无线充电单元的线圈模块对移动分隔单元的电源模块进行无线充电。
对于步骤S608,电量未达到预设电量阈值是指电量大于电量值,或者电量未处于电量范围(即电量大于电量范围的上限)。
其中,步骤S606与步骤S608为并列的两个步骤,即这两个步骤之间不存在先后顺序。
进一步地,如图18所示,对于步骤S404,其包括:
步骤S702、获取与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的墙体之间的距离信息;
步骤S704、判断距离信息是否达到预设距离阈值;
步骤S706、在距离信息达到预设距离阈值的情况下,调整移动方向,以使距离信息未达到预设距离阈值。
对于步骤S702,移动分隔单元的测距模块获取移动分隔单元与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的墙体之间的距离信息。
对于步骤S704,移动分隔单元的控制模块对距离信息进行判断,预设距离阈值为远离墙体的距离阈值。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汇总,预设距离阈值为距离值,如1cm、3cm;或者为距离范围,如0.5cm~4cm。
对于步骤S706,距离信息达到预设距离阈值是指距离信息大于等于距离值,或者距离信息处于距离范围。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涉及可变分隔模块的使用方法,在本实施例中,执行主体为无线充电单元。
如图19所示,一种可变分隔模块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802、获取唤醒指令;
步骤S804、根据唤醒指令,由待机状态切换为工作状态;
步骤S806、在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下,获取第一匹配信息;
步骤S808、在第一匹配信息与第二匹配信息匹配的情况下,生成匹配成功信息,其中,匹配成功信息用于指示到达特定位置;
步骤S810、根据匹配成功信息,在电量达到预设电量阈值的情况,进行无线充电。
对于步骤S802,无线充电单元获取终端单元传输的唤醒指令,其中,唤醒指令用于唤醒无线充电单元的一第二定位模块。
对于步骤S804,根据唤醒指令,无线充电单元的一第二定位模块由待机状态切换为工作状态。
对于步骤S806,无线充电单元的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二定位模块获取移动分隔单元的第一定位模块传输的第一匹配信息。
对于步骤S808,无线充电单元的第二定位模块生成第二匹配信息,其向第一定位模块传输第二匹配信息是否与第一匹配信息匹配的反馈信息。在反馈信息为匹配的情况下,反馈信息为匹配成功信息;在反馈信息为不匹配的情况下,反馈信息为匹配不成功信息。
对于步骤S810,无线充电单元的第二定位模块根据匹配成功信息,激活其与连接的线圈模块,以使线圈模块对移动分隔单元的电源模块进行无线充电。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涉及可变分隔模块的使用方法,在本实施例中,执行主体为移动分隔单元、无线充电单元以及终端单元。
如图20所示,一种可变分隔模块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902、终端单元向移动分隔单元传输位置移动指令、以及向无线充电单元传输唤醒指令,其中,位置移动指令包括特定位置,特定位置设置有无线充电单元,唤醒指令用于指示无线充电单元由待机状态切换为工作状态;
步骤S904、移动分隔单元获取位置移动指令,并向特定位置移动;
步骤S906、移动分隔单元到达特定位置并停止;
其中,在移动分隔单元的电量达到预设电量阈值的情况下,无线充电单元对移动分隔单元进行无线充电。
如图21所示,对于步骤S906,其包括:
步骤S1002、移动分隔单元向无线充电单元传输第一匹配信息;
步骤S1004、无线充电单元生成第二匹配信息,判断第一匹配信息与第二匹配信息是否匹配;
步骤S1006、在第一匹配信息与第二匹配信息匹配的情况下,无线充电单元生成匹配成功信息,其中,匹配成功信息用于指示移动分隔单元到达特定位置;
步骤S1008、移动分隔单元获取匹配成功信息,并停止于特定位置。
实施例5
本申请实施例的可变分隔模块使用方法可以由计算机设备来实现。计算机设备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或者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为ASIC),或者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可以包括用于数据或指令的大容量存储器。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存储器可包括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简称为HDD)、软盘驱动器、固态驱动器(Solid State Drive,简称为SSD)、闪存、光盘、磁光盘、磁带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 Bus,简称为USB)驱动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可包括可移除或不可移除(或固定)的介质。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可在数据处理装置的内部或外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是非易失性(Non-Volatile)存储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在合适的情况下,该ROM可以是掩模编程的ROM、可编程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为PROM)、可擦除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简称为EPROM)、电可擦除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简称为EEPROM)、电可改写ROM(Electrically Alterable Read-OnlyMemory,简称为EAROM)或闪存(FLASH)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该RAM可以是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为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为DRAM),其中,DRAM可以是快速页模式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Fast Page Mode 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为FPMDRAM)、扩展数据输出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xtended Date Out 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为EDO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内存(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SDRAM)等。
存储器可以用来存储或者缓存需要处理和/或通信使用的各种数据文件,以及处理器所执行的可能的计算机程序指令。
处理器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可变户型使用方法。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还可包括通信接口和总线。其中,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通过总线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各模块、装置、单元和/或设备之间的通信。通信接口还可以实现与其他部件例如:外接设备、图像/数据采集设备、数据库、外部存储以及图像/数据处理工作站等之间进行数据通信。
总线包括硬件、软件或两者,将计算机设备的部件彼此耦接在一起。总线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数据总线(Data Bus)、地址总线(Address Bus)、控制总线(ControlBus)、扩展总线(Expansion Bus)、局部总线(Local Bus)。举例来说而非限制,总线可包括图形加速接口(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简称为AGP)或其他图形总线、增强工业标准架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为EISA)总线、前端总线(FrontSide Bus,简称为FSB)、超传输(Hyper Transport,简称为HT)互连、工业标准架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为ISA)总线、无线带宽(InfiniBand)互连、低引脚数(Low Pin Count,简称为LPC)总线、存储器总线、微信道架构(Micro ChannelArchitecture,简称为MCA)总线、外围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简称为PCI)总线、PCI-Express(PCI-X)总线、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erialAdvancedTechnologyAttachment,简称为SAT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局部(Video ElectronicsStandardsAssociation Local Bus,简称为VLB)总线或其他合适的总线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总线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总线。尽管本申请实施例描述和示出了特定的总线,但本申请考虑任何合适的总线或互连。
另外,结合上述实施例中的可变分隔模块使用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来实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可变分隔模块使用方法。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如图22a所示,通过移动分隔单元100将户型分隔为一卧室、一衣帽间、一客厅以及一餐厅,满足单人居住或夫妻居住;
如图22b所示,通过移动分隔单元100将户型分隔为一卧室、一客厅以及一餐厅,满足多人来访聚会以及办公需求;
如图22c所示,通过移动分隔单元100将户型分隔为一主卧、一次卧、一客厅以及一餐厅,满足多人居住,例如三口之家、夫妻与父母同住、访客居住。
具体地,用户通过终端单元300向移动分隔单元100发送位置移动指令,使移动分隔单元100向特定位置移动,从而对室内空间进行分隔,进而根据使用需求快速转换户型。如图23所示,在静止状态-格局1的情况下,移动分隔单元100处于静止状态,顶升模块108顶住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的上表面,无线充电单元200的一线圈模块201对移动分隔单元100的电源模块105(图中未示出)进行充电;在移动状态的情况下,顶升模块108向下动作,以使顶升模块108的上表面远离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的上表面,并与之不接触,移动模块102带动移动分隔单元100向特定位置移动,在移动过程中,避障模块113对移动分隔单元100的周围环境进行监测,避免移动分隔单元100碰撞人或物体;在静止状态-格局2的情况下,移动分隔单元100的第一定位模块106与无线充电单元200的第二定位模块202接触后,移动模块102停止移动,此时无线充电单元200的另一线圈模块201对移动分隔单元100的电源模块105(图中未示出)进行充电。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移动分隔单元100的移动模块102包括小车承载支架a(即承载支架118)、两个主驱动轮b(即第一主驱动轮114或第二主驱动轮115)、两个底盘驱动电机c(即动力模块103)、两个中央处理控制单元d(即控制模块104)、两个电池e(即电源模块105)、两个火灾自动报警装置f(即报警模块111)、12个辅助轮g(即第一辅驱动轮116或第二辅驱动轮117)、18个避障装置h(即避障模块113)、两个红外定位装置i(即第一定位模块106)以及两个设备舱j(每个设备舱j用于容纳一主驱动轮b、一底盘驱动电机c、一中央处理控制单元d、一电池e以及一火灾自动报警装置f)。
其中,两个电池e并联连接,并通过线路与充电电路连接(充电电路未在图中示出),该充电电路与无线充电单元200的线圈模块201进行无线充电。
两个红外定位装置i对称地设置在小车承载支架a的同一侧,用于与无线充电单元200的第二定位模块202进行通信定位。
18个避障装置h对称地设置在移动模块102的移动方向的前侧和后侧,用于监测移动模块102的移动方向上的周围环境信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室内空间可变分隔模块,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可变户型,所述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不包括结构柱、结构墙,所述可变分隔模块包括:
移动分隔单元,所述移动分隔单元的高度与所述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的高度相同,用于在获取位置移动指令的情况下,所述移动分隔单元在所述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进行移动,所述移动分隔单元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的厚度大于等于传统户型的结构墙的厚度;
移动模块,所述移动模块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下部,用于带动所述主体在所述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进行移动,以改变所述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的户型;
动力模块,所述动力模块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下部,并与所述移动模块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模块;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下部,并与所述动力模块连接;
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下部且靠近所述主体的侧壁,并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向所述控制模块提供电能;
第一定位模块,所述第一定位模块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下部且与所述电源模块位于所述主体的同一侧壁,并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无线充电单元,所述无线充电单元设置于所述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的墙体的内部,用于在获取唤醒指令的情况下,对所述移动分隔单元进行无线充电,所述无线充电单元包括:
若干线圈模块,若干所述线圈模块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的墙体的内部;
若干第二定位模块,所述第二定位模块设置于所述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的墙体的内部,每一所述线圈模块的一侧设置至少一所述第二定位模块,每一所述线圈模块与对应该所述线圈模块的所述第二定位模块通信连接;
其中,每一所述第二定位模块包括待机状态、工作状态,在获取唤醒指令的情况下,一所述第二定位模块由所述待机状态切换为所述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一定位模块接触处于所述待机状态的所述第二定位模块的情况下,处于所述待机状态的所述第二定位模块不激活与该所述第二定位模块相对应的所述线圈模块;在所述第一定位模块接触处于所述工作状态的所述第二定位模块的情况下,处于所述工作状态的所述第二定位模块激活与该所述第二定位模块相对应的所述线圈模块,以使该所述线圈模块对所述电源模块进行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分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模块包括:
第一主驱动轮,所述第一主驱动轮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下部,所述第一主驱动轮与所述动力模块连接;和/或
第二主驱动轮,所述第二主驱动轮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下部,所述第二主驱动轮与所述动力模块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主驱动轮的轴心与所述第二主驱动轮的轴心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分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模块包括:
第一辅驱动轮,所述第一辅驱动轮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下部,并设置于第一主驱动轮的两侧,所述第一辅驱动轮的轴心与所述第一主驱动轮的轴心相同;和/或
第二辅驱动轮,所述第二辅驱动轮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下部,并设置于第二主驱动轮的两侧,所述第二辅驱动轮的轴心与所述第二主驱动轮的轴心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分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分隔单元还包括:
计量模块,所述计量模块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下部,并分别与所述电源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用于计量所述电源模块的电量,并在所述电源模块的电量达到预设电量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控制模块传输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提醒充电信息、停止充电信息中的一种;和/或
顶升模块,所述顶升模块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上部,并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其中,在所述移动分隔单元处于静止不动的情况下,所述顶升模块向上动作,以使所述移动分隔单元的顶部抵住所述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的上表面;在所述移动分隔单元处于位置变动过程中的情况下,所述顶升模块向下动作,以使所述移动分隔单元的顶部与所述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的上表面不接触:和/或
提醒模块,所述提醒模块设置于所述主体,并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用于至少在所述移动分隔单元处于位置变动过程中的情况下,发出提醒信息;和/或
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设置于所述主体和/或所述移动模块,并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和/或
测距模块,所述测距模块设置于所述移动模块和/或所述主体,并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移动分隔单元与所述可变户型的室内部分的墙体之间的距离;和/或
避障模块,所述避障模块设置于所述移动模块和/或所述主体,并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移动分隔单元的一定距离范围内的环境信息;
和/或
所述无线充电单元还包括:
变压模块,所述变压模块与若干所述线圈模块耦接,用于改变输入至所述线圈模块的电压;和/或
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与若干所述线圈模块耦接,用于对所述线圈模块散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分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分隔模块还包括:
终端单元,所述终端单元分别与所述移动分隔单元、所述无线充电单元通信连接,用于分别向所述移动分隔单元、所述无线充电单元传输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至少包括位置移动指令、唤醒指令;
其中,所述位置移动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移动分隔单元向特定位置进行移动,所述特定位置包括所述线圈模块以及所述第二定位模块;
其中,所述唤醒指令用于指示一所述第二定位模块由所述待机状态变换为所述工作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分隔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分隔单元处于静止不动的情况下,所述移动模块的悬空部分的底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10mm;或
在所述移动分隔单元处于位置变动过程中的情况下,所述的移动模块的悬空部分的底面与水平面的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20mm。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可变分隔模块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位置移动指令,其中,所述位置移动指令包括特定位置,所述特定位置设置有无线充电单元;
向所述特定位置移动;
到达所述特定位置并停止;
其中,在到达所述特定位置的情况下,在电量达到预设电量阈值的情况下,进行无线充电;或
获取唤醒指令;
根据所述唤醒指令,由待机状态切换为工作状态;
在处于所述工作状态的情况下,获取第一匹配信息;
在所述第一匹配信息与第二匹配信息匹配的情况下,生成匹配成功信息,其中,所述匹配成功信息用于指示到达特定位置;
根据所述匹配成功信息,在电量达到预设电量阈值的情况,进行无线充电。
8.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可变分隔模块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户型包括移动分隔单元、无线充电单元和终端单元,所述使用方法包括:
所述终端单元向所述移动分隔单元传输位置移动指令、以及向所述无线充电单元传输唤醒指令,其中,所述位置移动指令包括特定位置,所述特定位置设置有所述无线充电单元,所述唤醒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无线充电单元由待机状态切换为工作状态;
所述移动分隔单元获取所述位置移动指令,并向所述特定位置移动;
所述移动分隔单元到达所述特定位置并停止;
其中,在所述移动分隔单元的电量达到预设电量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无线充电单元对所述移动分隔单元进行无线充电。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7~8任一所述的可变分隔模块的使用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7~8任一所述的可变分隔模块的使用方法。
CN202110340795.0A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智能室内空间可变分隔模块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30898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0795.0A CN113089888A (zh)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智能室内空间可变分隔模块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0795.0A CN113089888A (zh)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智能室内空间可变分隔模块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89888A true CN113089888A (zh) 2021-07-09

Family

ID=76670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40795.0A Pending CN113089888A (zh)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智能室内空间可变分隔模块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8988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17244A (zh) * 2022-07-25 2022-10-21 张兆斌 一种建筑设计业态扩展方法及其移动式内墙结构
CN117721939A (zh) * 2024-02-07 2024-03-19 深圳市卓航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墙体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34539A (en) * 1974-11-11 1978-12-06 Building Components Res Portable room construction and method
CN102096413A (zh) * 2010-12-23 2011-06-15 中国民航大学 保安巡逻机器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2831304U (zh) * 2012-09-27 2013-03-27 鲍睿杰 一种住宅用多功能移动墙体
CN204919887U (zh) * 2015-07-06 2015-12-30 潘广珍 一种新型可移动隔断墙系统
CN105464251A (zh) * 2015-12-22 2016-04-06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可移动隔墙、墙体拼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7338972A (zh) * 2017-07-14 2017-11-10 黄皓山 一种用于调整室内格局的自动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6902992U (zh) * 2017-06-21 2018-01-19 湖北羿天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室内装饰隔断
CN208522506U (zh) * 2018-08-20 2019-02-19 北京极智嘉科技有限公司 自驱动设备及基于自驱动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
CN110336365A (zh) * 2019-07-18 2019-10-15 深圳全景空间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供电墙
CN111608274A (zh) * 2020-05-20 2020-09-01 南通月星家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可充分利用空间的变形房屋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34539A (en) * 1974-11-11 1978-12-06 Building Components Res Portable room construction and method
CN102096413A (zh) * 2010-12-23 2011-06-15 中国民航大学 保安巡逻机器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2831304U (zh) * 2012-09-27 2013-03-27 鲍睿杰 一种住宅用多功能移动墙体
CN204919887U (zh) * 2015-07-06 2015-12-30 潘广珍 一种新型可移动隔断墙系统
CN105464251A (zh) * 2015-12-22 2016-04-06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可移动隔墙、墙体拼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6902992U (zh) * 2017-06-21 2018-01-19 湖北羿天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室内装饰隔断
CN107338972A (zh) * 2017-07-14 2017-11-10 黄皓山 一种用于调整室内格局的自动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8522506U (zh) * 2018-08-20 2019-02-19 北京极智嘉科技有限公司 自驱动设备及基于自驱动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
CN110336365A (zh) * 2019-07-18 2019-10-15 深圳全景空间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供电墙
CN111608274A (zh) * 2020-05-20 2020-09-01 南通月星家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可充分利用空间的变形房屋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小涛: "《现代通信电源技术及应用》", 31 July 2009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17244A (zh) * 2022-07-25 2022-10-21 张兆斌 一种建筑设计业态扩展方法及其移动式内墙结构
CN117721939A (zh) * 2024-02-07 2024-03-19 深圳市卓航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墙体及其控制方法
CN117721939B (zh) * 2024-02-07 2024-04-19 深圳市卓航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墙体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89888A (zh) 一种智能室内空间可变分隔模块及其使用方法
CN103618350A (zh) 可供多台待充电设备同时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
US20210154614A1 (en)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and intelligent management system
CN104325920A (zh) 智能方舱
CN106841043B (zh) 一种隔离器pgp外观自动检验系统
CN105068490A (zh) 一种自动旋转的磁悬浮家居监控服务机器人
CN215949021U (zh) 一种智能室内空间可变分隔模块
CN107726228A (zh) 一种用于绿道中户外救援的太阳能定位杆装置
CN106551659B (zh) 一种适用于扫地机器人的无线充电系统
CN204454181U (zh) 一种无机房的电梯
CN207538543U (zh) 一种太阳能立体停车库
CN203368771U (zh) 通风环保一体化基站
CN207282986U (zh) 一种智能型集成箱体
CN113513835A (zh) 一种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控制装置及系统
CN204790471U (zh) 一种自动旋转的磁悬浮家居监控服务机器人
CN203630612U (zh) 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控制装置
CN205046877U (zh) 一种可移动展厅
CN104426812A (zh) 一种温控散热交换机装置
CN210982501U (zh) 冲击监测装置、支架及冲击监测设备
CN206569242U (zh) 一种悬浮监控装置及其系统
CN108445887B (zh) 分布式动力环境监测系统
CN106124910A (zh) 能量回馈式电子负载车
CN115331576B (zh) 一种光伏发电站用发电量预测折线图展示装置
JP6030509B2 (ja) 地震計の電力供給システム
CN205212247U (zh) 一种集成式电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