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19787A - 防伪瓶盖及容器瓶 - Google Patents

防伪瓶盖及容器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19787A
CN117719787A CN202311846966.2A CN202311846966A CN117719787A CN 117719787 A CN117719787 A CN 117719787A CN 202311846966 A CN202311846966 A CN 202311846966A CN 117719787 A CN117719787 A CN 1177197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sleeve
bottle
bottle cap
counterfeiting
lower in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4696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德爽
张洪岩
王瑶瑶
王亚男
刘杰利
李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Is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Is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231184696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197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19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197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伪瓶盖及容器瓶。该防伪瓶盖包括内套、内盖、内塞与外观件;内套包括相连的上内套与下内套,上内套伸入内盖内并与内盖连接,上内套用于将内塞压装于瓶体的瓶口内,下内套用于卡合于瓶体的瓶唇处;外观件的上端设置于内盖的外部、下端设置于下内套的外部;当防伪瓶盖被拔起时,瓶体的瓶口能够在下内套的夹持下发生断裂,或外观件能够在下内套的挤压下发生变形。该防伪瓶盖,当被拔起时,瓶体的瓶口能够在下内套的夹持下发生断裂,或外观件能够在下内套的挤压下发生变形,也就是说当瓶盖兜底拔起或高温拔起时,会造成瓶盖或瓶体的损坏,以此可提醒消费者瓶盖已开启,防止包材回收等,达到防止造假的目的。

Description

防伪瓶盖及容器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伪瓶盖及容器瓶。
背景技术
现有的酒瓶包括瓶体和瓶盖,瓶盖用于密封瓶体中的酒水并主要由内盖与内套等塑件构成。然而,塑件由于不耐高温且强度差,易导致瓶盖“高温拔盖”、“兜底拔盖”等造假现象的屡屡发生。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避免上述造假现象发生的瓶盖。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伪瓶盖及容器瓶。
一种防伪瓶盖,包括内套、内盖、内塞与外观件;
所述内套包括相连的上内套与下内套,所述上内套伸入所述内盖内并与所述内盖连接,所述上内套用于将所述内塞压装于瓶体的瓶口内,所述下内套用于卡合于所述瓶体的瓶唇处;所述外观件的上端设置于所述内盖的外部、下端设置于所述下内套的外部;
当所述防伪瓶盖被拔起时,所述瓶体的瓶口能够在所述下内套的夹持下发生断裂,或所述外观件能够在所述下内套的挤压下发生变形。
上述防伪瓶盖,当被拔起时,瓶体的瓶口能够在下内套的夹持下发生断裂,或外观件能够在下内套的挤压下发生变形,也就是说当瓶盖兜底拔起或高温拔起时,会造成瓶盖或瓶体的损坏,以此可提醒消费者瓶盖已开启,防止包材回收等,达到防止造假的目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内套与所述下内套的材质不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内套与所述上内套通过注塑的方式形成为一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内套与所述上内套采用双色注塑或二次注塑方式形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材质为工程塑料或塑料合金,所述上内套的材质为食品级材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内套的上端设有卡爪,所述卡爪卡合于所述瓶体的瓶唇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塞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段与第二段,所述第一段插设于所述上内套内,所述第二段插设于所述瓶口内;其中,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的结合处形成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抵靠于所述上内套与所述瓶体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内套的外部设置有止位凸台,所述内盖与所述止位凸台抵靠。
一种容器瓶,包括瓶体以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防伪瓶盖,所述防伪瓶盖的内塞密封插设于所述瓶体的瓶口内,所述防伪瓶盖的下内套卡合于所述瓶体的瓶唇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瓶体为玻瓶。
上述容器瓶,当防伪瓶盖被拔起时,瓶体的瓶口能够在下内套的夹持下发生断裂,或外观件能够在下内套的挤压下发生变形,也就是说当瓶盖兜底拔起或高温拔起时,会造成瓶盖或瓶体的损坏,以此可提醒消费者瓶盖已开启,防止包材回收等,达到防止造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防伪瓶盖封装于瓶体上的剖面图。
图2为图1提供的防伪瓶盖的内套的半剖图。
图3为图1提供的防伪瓶盖在拔起而使瓶体瓶口断裂时的剖面图。
图4为图3提供的防伪瓶盖在E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瓶体的瓶口在防伪瓶盖被拔起时而发生断裂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防伪瓶盖的内套对应的双色注塑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防伪瓶盖的内套对应的二次注塑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图1提供的防伪瓶盖在兜底拔起而使外观件变形时的剖面图。
图9为图8提供的防伪瓶盖在F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图8提供的防伪瓶盖被拔起时的外部形貌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
100、防伪瓶盖;110、内套;111、上内套;1111、止位凸台;112、下内套;1121、卡爪;120、内盖;130、内塞;131、第一段;132、第二段;133、台阶面;140、外观件;200、瓶体;200a、瓶口;200b、瓶唇;A、双色注塑机;A1、第一型腔;A2、第二型腔;B、第一注塑机;B1、第一注塑机的型腔;C、第二注塑机;C1、第二注塑机的型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等类似的描述,其含义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若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若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若存在,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防伪瓶盖100安装于瓶体200后的剖面图,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防伪瓶盖100,该防伪瓶盖100包括内套110、内盖120、内塞130与外观件140。其中,如图2所示,内套110包括相连接的上内套111与下内套112,上内套111伸入内盖120内并与内盖120连接,上内套111用于将内塞130压装于瓶体200的瓶口200a内,下内套112用于卡合于瓶体200的瓶唇200b处;外观件140的上端设置于内盖120的外部、下端设置于下内套112的外部;当防伪瓶盖100被拔起时,瓶体200的瓶口200a能够在下内套112的夹持下发生断裂,或外观件140能够在下内套112的挤压下发生变形。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的直线箭头代表防伪瓶盖100被拔起时所受的破坏力的方向。其中,如图1及图2所示,下内套112的上端设有卡爪1121,卡爪1121卡扣于瓶体200的瓶唇200b中。
上述防伪瓶盖100可应用于酒瓶、化妆品瓶等容器瓶中,例如50ml、100ml、200ml、350ml、500ml等容量的酒瓶。
为了使得瓶体200的瓶口200a在瓶盖被拔起时能够在下内套112的夹持下发生断裂,下内套的112的抗拉强度要大于瓶体200的瓶口200a的抗拉强度。如图3至图5所示,当将拆盖工装套于防伪瓶盖100的外部而对防伪瓶盖100进行拔起时,下内套112由于受到向上的破坏力,使得卡爪1121向内的压缩变形量越来越大,从而使得瓶体200的瓶唇200b被卡爪1121卡地越来越紧,当继续上拔防伪瓶盖100时,由于瓶体200的瓶口200a的抗拉强度小于下内套112的抗拉强度,使得瓶口200a在外力的作用下先被损坏,则瓶体200的瓶口200a残留在防伪瓶盖100的内部,以此来提醒消费者瓶盖已开启,防止包材回收等,达到防止造假的目的。
考虑到目前市面流通的容器瓶大部分是玻瓶(即玻璃瓶),下内套112的材质可以为工程塑料(例如PC材质)或塑料合金(例如PC/ABS合金),该类材质的下内套112不仅抗拉强度高于玻瓶的瓶口的抗拉强度,且耐高温,可有效避免防伪瓶盖100被高温加热拔起或兜底拔起。
由于工程塑料、塑料合金通常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又考虑到上内套111会与瓶体200中的液体(例如酒)接触,本申请将上内套111的材质设为食品级材质,例如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glycol terephthalate),这与下内套112的材质不同。
其中,下内套112与上内套111通过注塑的方式形成为一体结构,例如下内套112可通过第一材质注塑而成,上内套111通过第二材质在下内套112上注塑而成。如此,可以采用两种不同材质来分别形成下内套112与上内套111。
下内套112与上内套111可具体采用双色注塑或二次注塑方式形成。其中,如图6所示,双色注塑的流程可描述为:先采用第一材质在双色注塑机A的第一型腔A1中注塑形成下内套112,然后将模具旋转预设角度(例如180°),从而将第一型腔A1中注塑制成的下内套112转到空间较大的第二型腔A2中,再将第二材质注塑至第二型腔A2中,以在下内套112上形成上内套111,从而便制备得出防伪瓶盖100的内套110。同时,在第一型腔A1中注塑下一瓶盖的下内套112,依次循环。
如图7所示,二次注塑的流程可描述为:先采用第一材质在第一注塑机B的型腔B1中注塑形成下内套112,然后将下内套112从第一注塑机B中取出,放入第二注塑机C的型腔C1中,再将第二材质注塑至第二注塑机C的型腔C1中,以在下内套112上形成上内套111,从而便制备得出防伪瓶盖100的内套110。
双色注塑方式具有品质波动范围小的特点,而二次注塑方式具有投资成本低的特点,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内套110的制备方式。
为了使得外观件140在瓶盖被拔起时能够在下内套112的挤压下发生变形,外观件140应为易发生变形的薄壁筒结构,例如铝筒,且下内套112的抗拉强度不大于瓶体200的瓶口200a的抗拉强度。当利用拆盖工装对防伪瓶盖100进行拔起时,如图8至图10所示,一旦破坏力大于卡爪1121所承受的极限时,卡爪1121便向外进行变形,从而便对外观件140进行挤压,外观件140便发生变形,以此来提醒消费者瓶盖已开启,防止包材回收等,达到防止造假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图10中点画线所圈的区域代表外观件140所发生变形的区域。
可见,本申请所提供的防伪瓶盖100,当被拔起时可造成瓶盖或瓶体200的损坏,可提醒消费者瓶盖已开启,防止包材回收等,达到防止造假的目的。
在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内盖120可以为PP(聚丙烯,Polypropylene)等材质。内盖120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与上内套111连接,具体地,参见图1,内盖120上设置有内螺纹,上内套111上设置有与内盖120的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
其中,参见图2,上内套111的外部设置有止位凸台1111,内盖120与止位凸台1111抵靠。当内盖120在上内套111上旋拧到位后便与上内套111上的止位凸台1111抵靠。
在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内塞130可以为PE(聚丙烯,Polyethylene tube)等材质,该类材质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更好地密封容器瓶的瓶口200a。
其中,参见图1,内塞130可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段131与第二段132,第一段131插设于上内套111内,第二段132插设于瓶口200a内;其中,第一段131与第二段132的结合处形成有台阶面133,台阶面133抵靠于上内套111与瓶体200之间。如此既可以将内塞130压装于瓶体200的瓶口200a内,也可以保证内塞130与内套110、瓶口200a间的密封性。
其中,内塞130的第一段131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插设于上内套111中,起到一次密封的作用;第二段132也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插设于瓶体200的瓶口200a内,起到二次密封的作用。
另一方面,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容器瓶,该容器瓶包括瓶体200以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防伪瓶盖100,防伪瓶盖100的内塞130密封插设于瓶体200的瓶口200a内,防伪瓶盖100的下内套112卡合于瓶体200的瓶唇200b中。
上述容器瓶可应用于酒瓶、化妆品瓶等领域中,例如50ml、100ml、200ml、350ml、500ml等容量的酒瓶。
为了使得瓶体200的瓶口200a在瓶盖被拔起时能够在下内套112的夹持下发生断裂,下内套的112的抗拉强度要大于瓶体200的瓶口200a的抗拉强度。如图3至图5所示,当将拆盖工装套于防伪瓶盖100的外部而对防伪瓶盖100进行拔起时,下内套112由于受到向上的破坏力,使得卡爪1121向内的压缩变形量越来越大,从而使得瓶体200的瓶唇200b被卡爪1121卡地越来越紧,当继续上拔防伪瓶盖100时,由于瓶体200的瓶口200a的抗拉强度小于下内套112的抗拉强度,使得瓶口200a在外力的作用下先被损坏,则瓶体200的瓶口200a残留在防伪瓶盖100的内部,以此来提醒消费者瓶盖已开启,防止包材回收等,达到防止造假的目的。
考虑到目前市面流通的容器瓶大部分是玻瓶(即玻璃瓶),下内套112的材质可以为工程塑料(例如PC材质)或塑料合金(例如PC/ABS合金),该类材质的下内套112不仅抗拉强度高于玻瓶的瓶口的抗拉强度,且耐高温,可有效避免防伪瓶盖100被高温加热拔起或兜底拔起。
由于工程塑料、塑料合金通常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又考虑到上内套111会与瓶体200中的液体(例如酒)接触,本申请将上内套111的材质设为食品级材质,例如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glycol terephthalate),这与下内套112的材质不同。
其中,下内套112与上内套111通过注塑的方式形成为一体结构,例如下内套112可通过第一材质注塑而成,上内套111通过第二材质在下内套112上注塑而成。如此,可以采用两种不同材质来分别形成下内套112与上内套111。
下内套112与上内套111可具体采用双色注塑或二次注塑方式形成。其中,如图6所示,双色注塑的流程可描述为:先采用第一材质在双色注塑机A的第一型腔A1中注塑形成下内套112,然后将模具旋转预设角度(例如180°),从而将第一型腔A1中注塑制成的下内套112转到空间较大的第二型腔A2中,再将第二材质注塑至第二型腔A2中,以在下内套112上形成上内套111,从而便制备得出防伪瓶盖100的内套110。同时,在第一型腔A1中注塑下一瓶盖的下内套112,依次循环。
如图7所示,二次注塑的流程可描述为:先采用第一材质在第一注塑机B的型腔B1中注塑形成下内套112,然后将下内套112从第一注塑机B中取出,放入第二注塑机C的型腔C1中,再将第二材质注塑至第二注塑机C的型腔C1中,以在下内套112上形成上内套111,从而便制备得出防伪瓶盖100的内套110。
双色注塑方式具有品质波动范围小的特点,而二次注塑方式具有投资成本低的特点,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内套110的制备方式。
为了使得外观件140在瓶盖被拔起时能够在下内套112的挤压下发生变形,外观件140应为易发生变形的薄壁筒结构,例如铝筒,且下内套112的抗拉强度不大于瓶体200的瓶口200a的抗拉强度。当利用拆盖工装对防伪瓶盖100进行拔起时,如图8至图10所示,一旦破坏力大于卡爪1121所承受的极限时,卡爪1121便向外进行变形,从而便对外观件140进行挤压,外观件140便发生变形,以此来提醒消费者瓶盖已开启,防止包材回收等,达到防止造假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图10中点画线所圈的区域代表外观件140所发生变形的区域。
可见,本申请所提供的防伪瓶盖100,当被拔起时可造成瓶盖或瓶体200的损坏,可提醒消费者瓶盖已开启,防止包材回收等,达到防止造假的目的。
在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内盖120可以为PP(聚丙烯,Polypropylene)等材质。内盖120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与上内套111连接,具体地,参见图1,内盖120上设置有内螺纹,上内套111上设置有与内盖120的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
其中,参见图2,上内套111的外部设置有止位凸台1111,内盖120与止位凸台1111抵靠。当内盖120在上内套111上旋拧到位后便与上内套111上的止位凸台1111抵靠。
在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内塞130可以为PE(聚丙烯,Polyethylene tube)等材质,该类材质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更好地密封容器瓶的瓶口200a。
其中,参见图1,内塞130可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段131与第二段132,第一段131插设于上内套111内,第二段132插设于瓶口200a内;其中,第一段131与第二段132的结合处形成有台阶面133,台阶面133抵靠于上内套111与瓶体200之间。如此既可以将内塞130压装于瓶体200的瓶口200a内,也可以保证内塞130与内套110、瓶口200a间的密封性。
其中,内塞130的第一段131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插设于上内套111中,起到一次密封的作用;第二段132也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插设于瓶体200的瓶口200a内,起到二次密封的作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套、内盖、内塞与外观件;
所述内套包括相连的上内套与下内套,所述上内套伸入所述内盖内并与所述内盖连接,所述上内套用于将所述内塞压装于瓶体的瓶口内,所述下内套用于卡合于所述瓶体的瓶唇处;所述外观件的上端设置于所述内盖的外部、下端设置于所述下内套的外部;
当所述防伪瓶盖被拔起时,所述瓶体的瓶口能够在所述下内套的夹持下发生断裂,或所述外观件能够在所述下内套的挤压下发生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内套与所述下内套的材质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内套与所述上内套通过注塑的方式形成为一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内套与所述上内套采用双色注塑或二次注塑方式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内套的材质为工程塑料或塑料合金,所述上内套的材质为食品级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内套的上端设有卡爪,所述卡爪卡合于所述瓶体的瓶唇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塞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段与第二段,所述第一段插设于所述上内套内,所述第二段插设于所述瓶口内;其中,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的结合处形成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抵靠于所述上内套与所述瓶体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内套的外部设置有止位凸台,所述内盖与所述止位凸台抵靠。
9.一种容器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防伪瓶盖,所述防伪瓶盖的内塞密封插设于所述瓶体的瓶口内,所述防伪瓶盖的下内套卡合于所述瓶体的瓶唇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容器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为玻瓶。
CN202311846966.2A 2023-12-29 2023-12-29 防伪瓶盖及容器瓶 Pending CN1177197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46966.2A CN117719787A (zh) 2023-12-29 2023-12-29 防伪瓶盖及容器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46966.2A CN117719787A (zh) 2023-12-29 2023-12-29 防伪瓶盖及容器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19787A true CN117719787A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08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46966.2A Pending CN117719787A (zh) 2023-12-29 2023-12-29 防伪瓶盖及容器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19787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20515A (zh) * 2022-09-28 2022-12-27 海普智联科技(烟台)有限公司 防伪瓶盖及酒瓶
CN116729811A (zh) * 2023-07-26 2023-09-12 海普智联科技(烟台)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瓶盖
CN116873378A (zh) * 2023-07-31 2023-10-13 海普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瓶盖
CN117049008A (zh) * 2023-09-08 2023-11-14 海普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瓶盖及容器瓶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20515A (zh) * 2022-09-28 2022-12-27 海普智联科技(烟台)有限公司 防伪瓶盖及酒瓶
CN116729811A (zh) * 2023-07-26 2023-09-12 海普智联科技(烟台)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瓶盖
CN116873378A (zh) * 2023-07-31 2023-10-13 海普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瓶盖
CN117049008A (zh) * 2023-09-08 2023-11-14 海普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瓶盖及容器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996208C (en) Closure system for container
US7124905B2 (en) Closure cap for a standard glass ring
TW573106B (en) Improved pressure container
CN105473460A (zh) 容器
KR20150099602A (ko) 플라스틱 에어로졸 용기용 장착컵 및 이음고리 어셈블리
US20110108509A1 (en) Container closure
CN103298704B (zh) 用于关闭件的密封组件
CN100429126C (zh) 合成树脂制瓶与塑料盖的组合体
CN102834330A (zh) 用于带螺纹盖子的结合唇肩密封件
CN117719787A (zh) 防伪瓶盖及容器瓶
JP4714332B2 (ja) 合成樹脂製キャップ
EP1694573B1 (en) An improved tube made of a plastic material
JP6217126B2 (ja) キャップ付き容器
WO2021191287A1 (en) Fluid container closure
CN215246805U (zh) 一种瓶盖及包括该瓶盖的包装容器瓶
CN111132908B (zh)
EP3564142A1 (en) Resin-made container
CN221234357U (zh) 一种防拔组件及防伪瓶盖结构
CN218705325U (zh) 一种装配方便的防伪瓶颈外套接件的防加热脱取结构
CN220997531U (zh) 一种瓶口套件及瓶盖
CN217349011U (zh) 瓶盖及容器瓶
US20080245759A1 (en) Method for Coupling a Decorative Overcap to a Bottle Closure
KR102658348B1 (ko) 음료 파우치용 스파우트
EP4206083B1 (en) Container
US11945625B2 (en) Package with clos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