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02552A - 一种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02552A
CN117702552A CN202410063113.XA CN202410063113A CN117702552A CN 117702552 A CN117702552 A CN 117702552A CN 202410063113 A CN202410063113 A CN 202410063113A CN 117702552 A CN117702552 A CN 1177025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template
track panel
rail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6311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小伟
张明
彭星新
彭齐瑞
吴兆海
黄正凯
操光伟
王永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Huatai Fumin Railway Material Supply Co ltd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Huatai Fumin Railway Material Supply Co ltd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Huatai Fumin Railway Material Supply Co ltd,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Huatai Fumin Railway Material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6311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025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02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025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chines For Laying And Maintaining Railway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方法,其包括:S1.测量放线;S2.钢筋绑扎;S3.轨排组装,借助自动分枕平台进行分枕,并在轨枕上安装铁轨形成轨排,以轨排吊具将轨排转移至铺装区域;S4.轨排粗铺;S5.模板安装,安装侧模板和伸缩缝隔板,在侧模板外侧地面打入地脚锚钉,并安装模板侧撑装置和模板上扣装置,以对侧模板进行固定;S6.轨排精调,借助无砟轨道自动精调设备对轨排进行精调;S7.混凝土浇筑;S8.混凝土养护。本申请通过设置模板侧撑装置和模板上扣装置可以极大缩减侧模板支撑结构的占地空间,仅通过本申请的多个尺寸不同的轨排吊具就可实现轨排的高效铺装以及各施工设备的周转效率,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控制了施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铁路轨道铺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道床板混凝土是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对轨道结构的平顺性和耐久性有重大影响。道床板在施工时的核心关键点在于轨枕的精准定位安放,以及多个轨排之间的精准对接,目前主要使用自动分枕平台对轨枕进行自动高精度分枕,然后再安装铁轨组成轨排,使用双块式无砟轨道自动精调设备对成型后的轨排进行精调,可以极大提高长里程轨道的高精度施工。
相关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1413236A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CRTSⅡ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方法,包括无砟轨道支撑层施工、支脚安装、钢模板轨道安装、道床板钢筋铺设、道床板混凝土浇注、轨枕安装、抹面以及养护等工序,其利用成套设备进行施工,具有机械化程度高、施工效率高、施工周期短的特点;测量技术先进,测量标准要求严、精度高,现场操作快速、方便;可以分段铺设,在安排各施工区段的施工顺序时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有以下缺陷:在进行轨道板混凝土浇筑时,需要设置侧模板和伸缩缝隔板,以组成混凝土的浇筑空间,同时为了防止出现胀模,还需要在侧模板外侧设置较多的侧支撑,以满足对侧模板的支撑需求,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在轨道板道边设置了较多的斜撑,严重占用了施工线路场地,不便于上述自动分枕平台、无砟轨道自动精调设备等施工设备的周转效率,对施工效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若采用大型龙门吊对各施工设备或轨排进行周转,不仅提高了施工成本,还对施工现场的设备周转调度增加了难度,尤其是在一些隧道或涵洞内等局限空间施工时,将影响施工进度。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现有轨道板施工中需要借助大型龙门吊周转施工设备、轨排影响施工效率和施工成本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测量放线,按设计道床板位置放出线路中心线及轨道中线控制点;
S2.钢筋绑扎,按照无砟轨道施工图相关内容进行道床板底层钢筋绑扎,并采用绝缘卡绑扎;
S3.轨排组装,借助自动分枕平台进行分枕,并在轨枕上安装铁轨形成轨排,以轨排吊具将所述轨排转移至铺装区域;
S4.轨排粗铺,以所述轨排吊具对所述轨排高程进行粗调,并将相邻两所述轨排上的铁轨以鱼尾板连接;
S5.模板安装,安装侧模板和伸缩缝隔板,在所述侧模板外侧地面打入地脚锚钉,并安装模板侧撑装置和模板上扣装置,以对所述侧模板进行固定;
S6.轨排精调,借助无砟轨道自动精调设备对所述轨排进行精调;
S7.混凝土浇筑,逐根轨枕单向连续浇筑,使混凝土自轨枕一端向另一端自然流动,待混凝土从轨枕下自动漫流至下一根轨枕后,再前移至下一根轨枕继续往前浇筑;
S8.混凝土养护。
更进一步地,所述模板侧撑装置包括侧撑座及安装于所述侧撑座上的中撑件和底托件,所述中撑件用于对所述侧模板中部进行支撑,所述底托件用于对所述侧模板底部进行承托,所述侧撑座上开设有用于与地脚锚钉嵌合的嵌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中撑件包括螺纹贯穿所述侧撑座上部的中撑螺杆,所述中撑螺杆呈水平设置;所述底托件包括水平固接在所述中撑件上的底托块以及竖向螺纹贯穿所述底托块的底托螺杆。
更进一步地,所述模板上扣装置包括搭接于所述侧模板顶部且与所述侧模板延伸方向呈正交设置的上扣梁,所述上扣梁两端的底部均固接有扣板,所述扣板上螺纹穿设有水平设置的上扣螺杆。
更进一步地,所述轨排吊具包括多个门架及固接在相邻两所述门架之间的纵梁,所述纵梁沿所述侧模板延伸方向设置,所述门架的跨度大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模板侧撑装置之间的外间距,所述门架上设置有电动葫芦及挂索,所述门架底部设置有滚轮;
还包括多个沿所述侧模板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承轨梁,所述承轨梁两端均穿设有高程调节螺杆,所述高程调节螺杆上螺接有位于所述承轨梁下端的调节螺母,所述轨排中的两个铁轨均安装在所述承轨梁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轨排吊具设置有多个且至少一个所述轨排吊具可在另一所述轨排吊具的所述门架内穿行。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6中精调完成后所述轨排放置超过12h或环境温度变化超过15℃,需重新对所述轨排进行调整,调整时按“先中线后高程”进行,将对接的两所述轨排上邻近的八组所述承轨梁依次标号为1~8,其中4号所述承轨梁和5号所述承轨梁为对接的两个所述轨排最接近的两个所述承轨梁,调整高程时按1→4→5→8→2→3→6→7→1→2→3→4→5→6→7→8的顺序进行调整。
更进一步地,进行下一组两个对接的所述轨排重新调整时,重叠上一组所述轨排中的8~10根所述轨枕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承轨梁。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7中浇筑时在双块式所述轨枕之间按“之”字形路线来回浇筑,并采用人工振捣,每一浇筑段配置至少4根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时避免振捣棒碰触所述轨排。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7中混凝土初凝后,松动所述高程调节螺杆上的调节螺母及所述轨排对接端的鱼尾板和铁轨扣件,以释放所述铁轨应力。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上扣梁上的上扣螺杆及侧撑座上的中撑螺杆、底托螺杆,极大缩减了侧模板支撑结构的占地空间,使得吊装、转移轨排时仅通过本申请的多个尺寸不同的轨排吊具就可实现轨排的高效铺装以及各施工设备的周转效率,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控制了施工成本,也易于施工人员进行便捷操作;
2.轨排精调完成后,特定顺序先端部再中部对多个承轨梁进行调整,一方面,可以避免轨排调整时间过长后铁轨在多个轨枕的重力下发生变形而导致的轨枕位置偏移;另一方面,在重新调整轨排时,既能确保相邻两个对接的铁轨自身的调整精度,又能确保对接的两个铁轨对接后的平齐精准度,从而可以极大提高道床板的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轨排吊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轨排吊具及模板侧撑装置和模板上扣装置配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铁轨;
2、侧模板;
31、侧撑座;311、嵌孔;32、中撑螺杆;33、底托块;34、底托螺杆;
41、上扣梁;42、扣板;43、上扣螺杆;
51、门架;52、纵梁;53、滚轮;
61、承轨梁;62、高程调节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方法。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测量放线,按设计道床板位置放出线路中心线及轨道中线控制点,并用墨线弹出轨道中心线,若是路基道床板还需在底座板混凝土面放出道床板边线,并用墨斗弹出边线位置;
S2.钢筋绑扎,按照无砟轨道施工图相关内容进行道床板底层钢筋绑扎,并采用绝缘卡绑扎,具体在绑扎前需先进行测量放样,沿线路方向每隔10m测设并标记出一个轨道中心控制点,并以此基准点弹出轨道中心线及道床板纵向钢筋边线;
S3.轨排组装,借助自动分枕平台进行分枕,并在轨枕上通过铁轨扣件安装铁轨1以组成轨排,以轨排吊具将轨排转移至铺装区域;
S4.轨排粗铺,以轨排吊具对轨排高程进行粗调,并将相邻两轨排上的铁轨1以鱼尾板连接,粗铺完成后,轨排吊具继续转移下一组轨排至下一段铺装区域中,以实现在线连续铺装;
S5.模板安装,安装侧模板2和伸缩缝隔板,在侧模板2外侧地面打入地脚锚钉,并安装模板侧撑装置和模板上扣装置,以对侧模板2进行固定;
S6.轨排精调,借助无砟轨道自动精调设备对轨排进行精调;
S7.混凝土浇筑,逐根轨枕单向连续浇筑,使混凝土自轨枕一端向另一端自然流动,待混凝土从轨枕下自动漫流至下一根轨枕后,再前移至下一根轨枕继续往前浇筑;
S8.混凝土养护,具体采用“一布一膜+一漏”的方式进行养护,当混凝土初凝后(浇筑完成约3~4小时),先覆盖土工布,然后布置3道滴漏水管,最后覆盖塑料薄膜。终凝后(即混凝泛白,混凝土浇筑完成约7~10小时)用分支水管接通滴灌带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d。
其中,参照图3和图5,模板侧撑装置包括侧撑座31及安装于侧撑座31上的中撑件和底托件,中撑件用于对侧模板2中部进行支撑,底托件用于对侧模板2底部进行承托,侧撑座31上开设有用于与地脚锚钉嵌合的嵌孔311。具体是中撑件包括螺纹贯穿侧撑座31上部的中撑螺杆32,中撑螺杆32呈水平设置,其自由端与侧模板2中部外壁相抵触;底托件包括水平固接在中撑件上的底托块33以及竖向螺纹贯穿底托块33的底托螺杆34,底托螺杆34自由端与侧模板2底端相抵触。
并且,参照图3和图4,模板上扣装置包括搭接于侧模板2顶部且与侧模板2延伸方向呈正交设置的上扣梁41,上扣梁41两端的底部均固接有扣板42,扣板42上螺纹穿设有水平设置的上扣螺杆43,上扣螺杆43自由端与侧模板2上部外壁相抵触。
另外,参照图2和图3,轨排吊具包括多个门架51及固接在相邻两门架51之间的纵梁52,纵梁52沿侧模板2延伸方向设置且于门架51跨度方向两端设置两个,门架51的跨度大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模板侧撑装置之间的外间距,门架51上设置有电动葫芦及挂索,门架51底部设置有滚轮53;
轨排吊具还包括多个沿侧模板2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承轨梁61,承轨梁61两端均穿设有高程调节螺杆62,高程调节螺杆62上螺接有位于承轨梁61下端的调节螺母,轨排中的两个铁轨1均安装在承轨梁61上;承轨梁61上开设有两个供铁轨1穿过的槽口,槽口沿承轨梁61长度方向的两相对侧固接有安装板,相对的两个安装板之间设置有两个鱼尾板,铁轨1通过位于其长度方向两侧的两个鱼尾板及两个安装板栓接固定在承轨梁61上。
实际施工中,轨排吊具设置有多个且至少一个轨排吊具可在另一轨排吊具的门架51内穿行,也即在施工现场至少设置两组不同尺寸的轨排吊具,其中一轨排吊具可在另一轨排吊具中穿行且不受模板侧撑装置的干涉。
这样设置后,在进行道床板的施工时,待轨排组装完成后,将一组轨排与一组多个承轨梁61进行固接,再通过门架51上的电动葫芦及挂索进行吊装,随后借助门架51上的滚轮53将轨排移动至待铺装区域,调节承轨梁61两端的高程调节螺杆62上的调节螺母以使承轨梁61两调节成当前施工合适尺寸,再将轨排下放至地面,对承轨梁61进行水平度校准后,将相邻两轨排上相对接的两个铁轨1通过鱼尾板进行连接,如此便可实现对多个轨排的初步安装。
并且借助多个尺寸不同的轨排吊具的设置,可以在上一轨排粗铺完成后便可进行下一轨排的吊装和转移,而且,上扣梁41上的上扣螺杆43可对侧模板2上部进行支撑,侧撑座31上的中撑螺杆32可对侧模板2中部进行支撑,侧撑座31上的底托螺杆34可对侧模板2的底部进行承托,可以对侧模板2进行有效固定以防胀模,有效确保了道床板的浇筑质量。在此基础上,侧撑座31通过地脚锚钉固定,相较于常规的侧撑设置,极大缩减了侧模板2支撑结构的占地空间,使得吊装、转移轨排时仅通过本申请的多个尺寸不同的轨排吊具就可实现轨排的高效铺装以及各施工设备的周转效率,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控制了施工成本,也易于施工人员进行方便的操作。
另外,在具体施工中,步骤S6中精调完成后轨排放置超过12h或环境温度变化超过15℃,需重新对轨排进行调整,调整时按“先中线后高程”进行,具体是,将对接的两轨排上邻近的八组承轨梁61依次标号为1~8,且1号承轨梁61位于靠近已施工道床板的一侧,其中4号承轨梁61和5号承轨梁61为对接的两个轨排最接近的两个承轨梁61,调整高程时按1→4→5→8→2→3→6→7→1→2→3→4→5→6→7→8的顺序进行调整。并且,进行下一组两个对接的轨排重新调整时,重叠上一组轨排中的8~10根轨枕对应的至少一个承轨梁61。
由此,一方面,可以避免轨排调整时间过长后铁轨1在多个轨枕的重力下发生变形而导致的轨枕位置偏移;另一方面,在重新调整轨排时,按特定顺序先端部再中部对多个承轨梁61进行调整,既能确保相邻两个对接的铁轨1自身的调整精度,又能确保对接的两个铁轨1对接后的平齐精准度,从而可以极大提高道床板的施工质量。
同时,步骤S7中浇筑时在双块式轨枕之间按“之”字形路线来回浇筑,并采用人工振捣,每一浇筑段配置至少4根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时避免振捣棒碰触轨排,并且采用快插慢拔的方式,振捣间距控制在50cm左右,振捣持续时间以混凝土不下沉且均匀、密实为准,切不可过振漏振。在浇筑过程中,对轨枕底部位置混凝土要加强振捣。混凝土振捣采用两种振捣棒,道床板中间采用Φ50振捣棒垂直上下、多点初次振捣,严禁赶料,在混凝土振捣初平之后,采用Φ30振捣棒在轨枕四周二次振捣。以此可以促进混凝土成型前的密实度,以保证道床板的成型质量。
并且,步骤S7中混凝土初凝后,松动高程调节螺杆62及轨排对接端的鱼尾板和铁轨扣件,以释放铁轨1应力,确保轨枕的安装稳定性。具体是,在混凝土初凝后,松开高程调节螺杆62上的调节螺母1/4~1/2圈(1~2mm),同时松开鱼尾板螺栓,使钢轨处于放松状态,且松解高程调节螺杆62上的调节螺母后约2h,松开全部铁轨扣件。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方法的实施原理为:
在进行道床板的施工时,并且借助多个尺寸不同的轨排吊具的设置,可以在上一轨排粗铺完成后便可进行下一轨排的吊装和转移,而且,上扣梁41上的上扣螺杆43可对侧模板2上部进行支撑,侧撑座31上的中撑螺杆32可对侧模板2中部进行支撑,侧撑座31上的底托螺杆34可对侧模板2的底部进行承托,可以对侧模板2进行有效固定以防胀模,有效确保了道床板的浇筑质量。在此基础上,侧撑座31通过地脚锚钉固定,相较于常规的侧撑设置,极大缩减了侧模板2支撑结构的占地空间,使得吊装、转移轨排时仅通过本申请的多个尺寸不同的轨排吊具就可实现轨排的高效铺装以及各施工设备的周转效率,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控制了施工成本,也易于施工人员进行方便地操作。
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所述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测量放线,按设计道床板位置放出线路中心线及轨道中线控制点;
S2.钢筋绑扎,按照无砟轨道施工图相关内容进行道床板底层钢筋绑扎,并采用绝缘卡绑扎;
S3.轨排组装,借助自动分枕平台进行分枕,并在轨枕上安装铁轨(1)形成轨排,以轨排吊具将所述轨排转移至铺装区域;
S4.轨排粗铺,以所述轨排吊具对所述轨排高程进行粗调,并将相邻两所述轨排上的铁轨(1)以鱼尾板连接;
S5.模板安装,安装侧模板(2)和伸缩缝隔板,在所述侧模板(2)外侧地面打入地脚锚钉,并安装模板侧撑装置和模板上扣装置,以对所述侧模板(2)进行固定;
S6.轨排精调,借助无砟轨道自动精调设备对所述轨排进行精调;
S7.混凝土浇筑,逐根轨枕单向连续浇筑,使混凝土自轨枕一端向另一端自然流动,待混凝土从轨枕下自动漫流至下一根轨枕后,再前移至下一根轨枕继续往前浇筑;
S8.混凝土养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侧撑装置包括侧撑座(31)及安装于所述侧撑座(31)上的中撑件和底托件,所述中撑件用于对所述侧模板(2)中部进行支撑,所述底托件用于对所述侧模板(2)底部进行承托,所述侧撑座(31)上开设有用于与地脚锚钉嵌合的嵌孔(3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撑件包括螺纹贯穿所述侧撑座(31)上部的中撑螺杆(32),所述中撑螺杆(32)呈水平设置;所述底托件包括水平固接在所述中撑件上的底托块(33)以及竖向螺纹贯穿所述底托块(33)的底托螺杆(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上扣装置包括搭接于所述侧模板(2)顶部且与所述侧模板(2)延伸方向呈正交设置的上扣梁(41),所述上扣梁(41)两端的底部均固接有扣板(42),所述扣板(42)上螺纹穿设有水平设置的上扣螺杆(43)。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排吊具包括多个门架(51)及固接在相邻两所述门架(51)之间的纵梁(52),所述纵梁(52)沿所述侧模板(2)延伸方向设置,所述门架(51)的跨度大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模板侧撑装置之间的外间距,所述门架(51)上设置有电动葫芦及挂索,所述门架(51)底部设置有滚轮(53);
还包括多个沿所述侧模板(2)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承轨梁(61),所述承轨梁(61)两端均穿设有高程调节螺杆(62),所述高程调节螺杆(62)上螺接有位于所述承轨梁(61)下端的调节螺母,所述轨排中的两个铁轨(1)均安装在所述承轨梁(6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排吊具设置有多个且至少一个所述轨排吊具可在另一所述轨排吊具的所述门架(51)内穿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精调完成后所述轨排放置超过12h或环境温度变化超过15℃,需重新对所述轨排进行调整,调整时按“先中线后高程”进行,将对接的两所述轨排上邻近的八组所述承轨梁(61)依次标号为1~8,其中4号所述承轨梁(61)和5号所述承轨梁(61)为对接的两个所述轨排最接近的两个所述承轨梁(61),调整高程时按1→4→5→8→2→3→6→7→1→2→3→4→5→6→7→8的顺序进行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下一组两个对接的所述轨排重新调整时,重叠上一组所述轨排中的8~10根所述轨枕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承轨梁(6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浇筑时在双块式所述轨枕之间按“之”字形路线来回浇筑,并采用人工振捣,每一浇筑段配置至少4根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时避免振捣棒碰触所述轨排。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混凝土初凝后,松动所述高程调节螺杆(62)上的调节螺母及所述轨排对接端的鱼尾板和铁轨扣件,以释放所述铁轨(1)应力。
CN202410063113.XA 2024-01-16 2024-01-16 一种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77025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63113.XA CN117702552A (zh) 2024-01-16 2024-01-16 一种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63113.XA CN117702552A (zh) 2024-01-16 2024-01-16 一种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02552A true CN117702552A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48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63113.XA Pending CN117702552A (zh) 2024-01-16 2024-01-16 一种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0255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18535B (zh) 轨道交通隧道内整体道床的施工方法
CN101748662B (zh) 路基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施工工艺
CN101906768B (zh)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面板施工方法
CN106758590B (zh) 用于不停运条件下更换铁路轨道的施工便梁及施工方法
PL177215B1 (pl) Sposób wytwarzania bezżwirowej nawierzchni dla co najmniej jednego toru kolejowego
CN107313314A (zh) 一种地铁车辆段预留立柱检查坑轨道施工方法
CN212984489U (zh) 一种高强度曲线超平地面的模板连接结构
CN103321111A (zh) 有轨电车轨道连铺的施工方法
PL177930B1 (pl) Beztłuczniowy układ nawierzchniowy dla co najmniej jednego toru kolejowego
CN109235292A (zh) 铁路桥梁换梁工艺及换梁系统
CN105908583B (zh) 不中断行车条件下将隧道有砟道床更换为无砟轨道的系统
KR100603901B1 (ko) 기존 거더의 일부를 활용한 판형교 유도상 구조 및 시공방법
CN110106751B (zh) 一种适用于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的沉降调整方法
CN206289476U (zh) 用于不停运条件下更换铁路轨道的施工便梁
CN101768906B (zh) 铁路客运专线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双线施工方法
RU2148688C1 (ru) Передвижная бетоноукладочная машина и способ ее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CN105926381B (zh) 不中断行车条件下将隧道有砟道床更换为无砟轨道的方法
CN112030630A (zh) 无砟轨道调整层用注浆袋及其使用方法
WO2000001888A1 (en) Railway system and its supporting structure, as well as their method of construction
CN117702552A (zh) 一种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方法
ES2258804T3 (es) Procedimiento para la construccion de una bancada de via fija para trafico guiado sobre railes, asi como una bancada de via fija para llevar a cabo el procedimiento.
CN213772737U (zh) 支柱式直铺板式无砟轨道系统
RU2352705C1 (ru) Способ укладки верхнего строения пути
CN209975279U (zh) 一种适用于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的沉降调整结构
CN113062149A (zh) 轻型化预制道床及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