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85286A - 折叠组件、折叠装置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折叠组件、折叠装置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85286A
CN117685286A CN202211072274.2A CN202211072274A CN117685286A CN 117685286 A CN117685286 A CN 117685286A CN 202211072274 A CN202211072274 A CN 202211072274A CN 117685286 A CN117685286 A CN 1176852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arm
support
folding
base
pu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722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垚磊
于登攀
严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7227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8528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12644 priority patent/WO202404609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685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852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10Arrangements for loc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可折叠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折叠组件、折叠装置及终端设备,折叠组件包括底座、支撑件以及至少两个摆臂,至少两个摆臂分设于支撑件的两侧,摆臂与底座可转动地连接,以能够在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转动;摆臂上设有第一推动部和第二推动部,第一推动部和第二推动部沿摆臂的转动轴线的方向依次设置;在摆臂由展开位置朝折叠位置转动时,带动第一推动部转动以推动支撑件朝向底座移动;在摆臂由折叠位置朝展开位置转动时,带动第二推动部转动以推动支撑件背向底座移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简化折叠组件的结构,减小折叠组件的厚度尺寸,进而进一步减小对折叠装置的厚度空间的占用。

Description

折叠组件、折叠装置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可折叠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组件、折叠装置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可折叠电子设备是指能够实现折叠和展开的电子设备,例如折叠屏手机、折叠屏平板电脑、折叠屏笔记本电脑等。可折叠电子设备一般包括折叠装置和设置于折叠装置上的折叠屏,折叠装置可通过其折叠机构实现折叠或展开,折叠屏则可随折叠装置一同折叠或展开。以折叠屏为内折型折叠屏为例,在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时,其弯折部位会向外凸出而相对折叠装置用于支撑折叠屏的两侧板面下移一定距离,易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为此,相关技术中存在设置折叠机构包括可升降的升降板的方案,在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时,升降板下降以避让折叠屏的弯折部位,在折叠屏处于展开状态时,升降板上升以支撑折叠屏。
但是,相关技术中的折叠机构为实现升降板的升降,需要设置为升降板的升降提供弹力的弹簧、供弹簧安置的滑动柱和固定座等部件,导致折叠机构占用折叠装置的厚度空间较大,阻碍了可折叠设备的轻薄化设计。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组件、折叠装置及终端设备,可以改善相关技术中折叠机构占用折叠装置的厚度空间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组件,所述折叠组件包括:
底座;
支撑件;以及
至少两个摆臂,分设于所述支撑件的两侧,所述摆臂与所述底座可转动地连接,以使所述摆臂能够在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转动;
其中,所述摆臂上设有第一推动部和第二推动部,所述第一推动部和所述第二推动部沿所述摆臂的转动轴线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一推动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二推动部相对设置;
在所述摆臂由所述展开位置朝所述折叠位置转动时,所述第一推动部抵接所述第一面,以推动所述支撑件朝向所述底座移动;在所述摆臂由所述折叠位置朝所述展开位置转动时,所述第二推动部抵接所述第二面,以推动所述支撑件背向所述底座移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组件,由于摆臂上设有第一推动部和第二推动部,在摆臂由展开位置朝折叠位置转动时,摆臂带动第一推动部同时转动,第一推动部即可抵接第一面以推动支撑件朝向底座移动,在摆臂由折叠位置朝展开位置转动时,摆臂带动第二推动部同时转动,第二推动部即可抵接第二面以推动支撑件背向底座移动,进而实现通过摆臂、第一推动部及第二推动部的转动即可对支撑件朝向和背向底座移动进行控制,即实现对支撑件下降和上升进行控制,且该过程中,第一推动部和第二推动部可对支撑件进行限位,可无需另外设置弹簧或其他部件为支撑件的升降提供力,从而可简化结构,进而减少对采用折叠组件的折叠装置的厚度空间的占用。同时,由于第一推动部和第二推动部沿摆臂的转动轴线的方向依次设置,第一推动部和第二推动部即可沿摆臂的转动轴线的方向相对错开,相比于沿摆臂的转动轴线的方向处于同一位置,而导致第一推动部、第二推动部、以及位于第一推动部与第二推动部之间的空间或实体的厚度尺寸叠加的情况而言,可沿摆臂的转动轴线的方向在不同的位置分别对支撑件提供上升推力和下降推力,即沿摆臂的转动轴线的方向在同一位置可仅负责与支撑件的一个面相配合,利于沿摆臂的转动轴线的方向分摊厚度,减小第一推动部、第二推动部、以及位于第一推动部与第二推动部之间的空间或实体整体叠加的厚度尺寸,可进一步减小折叠组件的厚度尺寸,进而进一步减小对折叠装置的厚度空间的占用。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的两侧中的每一侧均包括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所述第一面用于与同侧的所述第一推动部接触配合,所述第二面用于与同侧的所述第二推动部接触配合;
当所述摆臂处于所述展开位置与所述折叠位置之间的位置时,所述第一推动部位于所述第一面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第二推动部位于所述第二面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支撑件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面所在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面所在高度;所述支撑件的厚度方向平行于所述支撑件靠近或远离所述底座移动的方向。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
主体部;
第一凸部,所述主体部的两侧中的每一侧均设有所述第一凸部;以及
第二凸部,所述主体部的两侧中的每一侧均设有所述第二凸部;
其中,所述第一凸部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包括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凸部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包括所述第二面。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摆臂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所述摆臂处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第一凸部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一凹槽内;在所述摆臂处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二凸部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二凹槽内;
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和/或外边沿上设有所述第一推动部,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和/或外边沿上设有所述第二推动部。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有避位空间,所述避位空间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凸部的位置相对应;在所述摆臂处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一凸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避位空间内。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两侧中的每一侧均设有所述避位空间,所述底座于两个所述避位空间之间形成有连接部;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开设有避位槽,在所述摆臂处于折叠位置时,所述连接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避位槽内。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推动部具有第一凸轮面;在所述摆臂由所述展开位置朝所述折叠位置转动时,所述第一凸轮面与所述第一面形成凸轮配合。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推动部具有第二凸轮面;当所述摆臂在所述展开位置与所述折叠位置之间转动时,所述第二凸轮面与所述第二面形成凸轮配合。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摆臂处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一推动部与所述第一面相接触,所述第二推动部与所述第二面之间具有间隙。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推动部具有第一接触面;在所述摆臂处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一面之间面接触。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摆臂处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支撑件支撑于所述底座上。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摆臂处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第二推动部与所述第二面相接触,所述第一推动部与所述第一面之间具有间隙。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推动部具有第二接触面;在所述摆臂处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第二接触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面接触。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摆臂上设有第一支持部,所述第一支持部、所述第一推动部及所述第二推动部沿所述摆臂的转动轴线的方向依次设置;
在所述摆臂处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持部位于所述支撑件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用于支撑所述支撑件。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持部具有第三接触面;在所述摆臂处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第三接触面与所述支撑件之间面接触。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摆臂处于所述展开位置与所述折叠位置之间的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持部与所述支撑件不接触。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持部具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位于所述第一支持部的用于支撑所述支撑件的部位的一侧;在所述摆臂处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倾斜面与所述支撑件不接触,且由所述支撑件朝所述底座的方向倾斜设置。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的两侧中的每一侧均包括第三面,所述第三面用于与所述第一支持部接触配合;
当所述摆臂处于所述展开位置与所述折叠位置之间的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持部位于所述第三面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
其中,沿所述支撑件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面所在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面所在高度,所述第一面所在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面所在高度;所述支撑件的厚度方向平行于所述支撑件朝向或背向所述底座移动的方向。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支撑件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三面所在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面所在高度。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
主体部;以及
第三凸部,所述主体部的两侧中的每一侧均设有所述第三凸部;
其中,所述第三凸部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包括所述第三面。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摆臂上开设有第三凹槽,在所述摆臂处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三凸部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三凹槽内;所述第三凹槽的内壁和/或外边沿上设有所述第一支持部。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摆臂上设有第二支持部,所述第一推动部、所述第二推动部及所述第二支持部沿所述摆臂的转动轴线的方向依次设置;
在所述摆臂处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持部位于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摆臂处于所述展开位置与所述折叠位置之间的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持部与所述支撑件不接触。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摆臂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限位配合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在所述摆臂转动至所述展开位置时与所述第一限位配合部相抵,以限制所述摆臂继续转动;和/或
所述摆臂上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二限位配合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在所述摆臂转动至所述折叠位置时与所述第二限位配合部相抵,以限制所述摆臂继续转动。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叠组件还包括门板,所述门板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并位于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门板与所述支撑件的相对位置固定;其中,所述门板与所述支撑件分体成型。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叠组件还包括轴盖,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轴盖上并位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轴盖之间;
所述摆臂上开设有避让槽;在所述摆臂处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避让槽位于所述摆臂靠近所述轴盖的一侧,且所述轴盖的侧边缘伸入所述避让槽内。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装置,所述折叠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以及
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的折叠组件;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支撑件一侧的所述摆臂相连接,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支撑件另一侧的所述摆臂相连接。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上述第二方面的折叠装置;以及
折叠屏,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折叠屏的可折叠部位的位置与所述折叠组件的所述支撑件的位置相对应。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相关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相关技术提供的折叠机构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相关技术提供的折叠机构在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组件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组件在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a所示折叠组件的爆炸图;
图9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摆臂处于展开位置时第一推动部与支撑件相配合的截面示意图;
图9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摆臂处于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的位置时第一推动部与支撑件相配合的截面示意图;
图9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摆臂处于折叠位置时第一推动部与支撑件相配合的截面示意图;
图10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摆臂处于展开位置时第二推动部与支撑件相配合的截面示意图;
图10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摆臂处于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的位置时第二推动部与支撑件相配合的截面示意图;
图10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摆臂处于折叠位置时第二推动部与支撑件相配合的截面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支撑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1所示支撑件的右视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所示摆臂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所示支撑件与第一推动部、第二推动部及第一支持部相配合时的截面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还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摆臂处于展开位置时第一支持部与支撑件相配合的截面示意图;
图2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摆臂处于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的位置时第一支持部与支撑件相配合的截面示意图;
图21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摆臂处于折叠位置时第一支持部与支撑件相配合的截面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同一轴线转动相同角度的两个点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另外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图24所示支撑件的右视图;
图26为本申请另外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图27所示折叠组件的爆炸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电子设备;01、机身;02、柔性显示屏;021、可柔性形变部位;011、折叠机构、012、第一侧板;013、第二侧板;
0111、固定座;0112、滑动柱;0113、限位板;0114、弹簧;0115、升降板;0116、转动件;
10、折叠组件;11、底座;12、支撑件;13、摆臂;14、第一推动部;15、第二推动部;193、转动轴;1305、轴通孔;1102、转轴孔;111、轴座;112、连接部;1201、第一面;1202、第二面;121、主体部;122、第一凸部;123、第二凸部;1301、第一凹槽;1302、第二凹槽;1101、避位空间;14a、第一部分;14b、第二部分;15a、第三部分;15b、第四部分;125、第一凹陷部;126、第二凹陷部;141、第一凸轮面;151、第二凸轮面;142、第一接触面;152、第二接触面;16、第一支持部;161、第三接触面;162、倾斜面;1203、第三面;124、第三凸部;1303、第三凹槽;16a、第五部分;16b、第六部分;127、第三凹陷部;16’、第二支持部;128、第四凸部;1204、第四面;1304、第四凹槽;129、第四凹陷部;171、第一限位部;181、第一限位配合部;172、第二限位部;182、第二限位配合部;191、门板;192、轴盖;1306、避让槽;120、避位槽;1205、限位槽;1921、侧边缘;
100、折叠装置;20、第一壳体;30、第二壳体;
1000、终端设备;200、折叠屏;210、可折叠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顶”、“底”、“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例如,第一推动部和第二推动部仅仅是为了区分不同的推动部,并不对其先后顺序进行限定,第一推动部也可以被命名为第二推动部,第二推动部也可以命名为第一推动部,而不背离各种所描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并且“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术语也并不限定所指示的特征一定不同。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在一个实施例中”、“示例性地”、“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在一个实施例中”、“示例性地”、“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在一个实施例中”、“示例性地”、“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的可折叠的电子设备1在展开状态下的主视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电子设备1在折叠状态下的主视图。该电子设备1包括机身01和设置于机身01上的柔性显示屏02。机身01包括折叠机构011、第一侧板012以及第二侧板013,第一侧板012和第二侧板013分别连接于折叠机构011的两侧,并能够基于折叠机构011在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转动。柔性显示屏02设置于第一侧板012和第二侧板013上,以能够随第一侧板012和第二侧板013的转动而折叠或展开。
对比图1和图2可知,在柔性显示屏02处于折叠状态时,柔性显示屏02的可柔性形变部位021由于发生弯折而朝折叠机构011所在一侧凸出,导致具有一定的下移量,因此需要一定的空间对弯折后的可柔性形变部位021进行避让和容纳,否则可柔性形变部位021易与电子设备1的其他部件发生干涉。而在柔性显示屏02处于展开状态时,可柔性形变部位021恢复至大致呈平整状,则需要对可柔性形变部位021进行支撑,否则可柔性形变部位021受力时易朝折叠机构011所在一侧凹陷,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解决上述问题,请参阅图3和图4,图3示出了相关技术中的折叠机构011支撑平整状的可柔性形变部位021时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相关技术中的折叠机构011供弯折后的可柔性形变部位021容纳时的示意图。折叠机构011包括固定座0111、穿设于固定座0111并能够上下移动的滑动柱0112、设置于滑动柱0112的底端的限位板0113、套设于滑动柱0112并限位于固定座0111与限位板0113之间的弹簧0114、设置于滑动柱0112顶端的升降板0115、以及分别位于升降板0115的相对两侧的两个转动件0116。两个转动件0116能够基于固定座0111绕转轴转动,两个转动件0116分别与第一侧板012和第二侧板013相连接,以能够随第一侧板012和第二侧板013一同转动至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
其中,在第一侧板012和第二侧板013处于展开状态时,两个转动件0116也处于展开状态并分别支撑升降板0115的两侧,升降板0115上升至最高位置,而弹簧0114受力压缩;此时,升降板0115支撑可柔性形变部位021,以减小可柔性形变部位021凹陷的可能性。当第一侧板012和第二侧板013由展开状态朝折叠状态转动时,两个转动件0116随之转动而逐渐与升降板0115分离,升降板0115即在弹簧0114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逐渐下降,进而逐渐在升降板0115的上方空出空间以供容纳可柔性形变部位021。在第一侧板012和第二侧板013处于折叠状态时,升降板0115下降至最低位置,弯折后的可柔性形变部位021即容纳于升降板0115的上方。
由以上可知,相关技术中的折叠机构011为了实现升降板0115的升降,需要设置固定座0111、滑动柱0112、限位板0113、弹簧0114等众多部件,导致折叠机构011整体厚度尺寸较大,占用机身01的厚度空间较大,阻碍了电子设备1的轻薄化设计。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组件、包括该折叠组件的折叠装置以及包括该折叠装置的终端设备,能够改善相关技术中折叠机构占用机身的厚度空间较大的技术问题,减小折叠机构的厚度尺寸,进而减小对机身的厚度空间的占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属于可折叠电子设备,即能够实现折叠和展开的电子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电脑(Laptop)、笔记本电脑(NotebookPC)、个人数码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可穿戴设备(例如手表)、车载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等,但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终端设备为手机作为示例进行介绍说明。
请参阅图5,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1000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终端设备1000包括折叠装置100和折叠屏200,折叠屏200设置于折叠装置100上。其中,折叠装置100可为折叠屏200提供支撑和防护,并能够折叠和展开;折叠屏200即为柔性屏,以能够随折叠装置100一同折叠和展开。
请参阅图6,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折叠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折叠装置100包括折叠组件10、第一壳体20以及第二壳体30。折叠组件10位于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之间,并分别连接于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可基于折叠组件10发生相对转动,以能够相对靠拢而转动至折叠位置(图6即示意了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处于展开位置的情况),以及能够相对远离而转动至展开位置。
可以理解,折叠组件1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在折叠组件10的数量为多个时,各折叠组件10可以依次间隔设置,并均位于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之间。
请继续参阅图5和图6,折叠屏200设置于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上,能够随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的转动而折叠和展开。折叠屏200具有可折叠部位210,可折叠部位210即大致处于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之间,以与折叠组件10相对应。可折叠部位210具有柔性,以使得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发生相对转动时,折叠屏200能够通过可折叠部位210发生弯折而实现折叠。可以理解,折叠屏200对应于第一壳体20的部位可以具有柔性,也可以为刚性;折叠屏200对应于第二壳体30的部位可以具有柔性,也可以为刚性。
示例性地,折叠屏200为内折型折叠屏(在折叠屏折叠后,折叠屏的显示面位于内侧),折叠屏200的背面设置于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上,折叠屏200的显示面裸露。其中,折叠屏200的显示面即用于显示图像的一面,折叠屏200的背面即与显示面相对的另一面。
在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处于展开位置时(终端设备1000即处于展开状态),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大致处于同一平面,即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之间的夹角大致为180°;此时,折叠屏200即大致呈平整的展平状态,以使终端设备1000具有较大的显示面积。应理解,在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处于展开位置时,并非限定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之间的夹角为绝对的180°;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之间的夹角也可以大于或小于180°,但接近于180°,例如夹角的范围可以为165至190°(例如170°、173°、175°、182°、185°等,但不限于此),也同样能够实现折叠屏200的展开。
在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处于折叠位置时(终端设备1000即处于折叠状态),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大致平行,即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之间的夹角大致为0°;此时,折叠屏200即相对于可折叠部位210折叠而呈折叠状态,并位于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之间,以利于终端设备1000的收纳,并降低折叠屏200受外界伤害的可能性。应理解,在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处于折叠位置时,并非限定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绝对平行,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之间的夹角也可以大于0°,但接近于0°,例如夹角的范围可以为0°至15(例如1°、2°、3°、5°、10°等,但不限于此),也同样能够实现折叠屏200的折叠。
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组件10进行介绍说明。
为了方便下文各实施例的描述,建立XYZ坐标系,定义折叠组件10的宽度方向为X轴方向,也可以视为终端设备1000处于展开状态下时第一壳体20指向第二壳体30的方向;定义折叠组件10的长度方向为Y轴方向,也可以视为终端设备1000处于展开状态下时第一壳体20的下边沿指向上边沿的方向;定义折叠组件10的厚度方向为Z轴方向,也可以视为终端设备1000处于展开状态下时第一壳体20的背面指向折叠屏200的方向,也即终端设备1000的厚度方向。应理解,折叠组件10的坐标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本申请仅给出了一种示例,并不能认为是对本申请构成的特殊限制。
请参阅图7a至图8,图7a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折叠组件10在展开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b示出了图7a所示折叠组件10折叠至折叠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图7a所示折叠组件10的爆炸图。折叠组件10包括底座11、支撑件12以及至少两个摆臂13,其中:
底座11用于供摆臂13安装,并能够支撑摆臂13。底座11也称基座或轴盖基座。可以理解,底座11可以是各种形状的结构,例如板体结构、架体结构、块状结构等,但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其他形状规则或不规则的结构,只要能够供摆臂13安装即可,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支撑件12位于底座11的一侧,能够朝向或背向底座11移动;图7a中即示例性地示出了支撑件12位于底座11上方的情况。支撑件12的位置与折叠屏200的可折叠部位210的位置相对应。在支撑件12朝向底座11移动时,也即支撑件12下降,支撑件12远离底座的一侧即空出空间,可供弯折后的可折叠部位210容纳。在支撑件12背向底座11移动时,即支撑件12上升,支撑件12远离底座的一侧即可用于支撑展平后的可折叠部位210。
可以理解,支撑件12可以是各种形状的结构,例如架体结构、板体结构、块状结构、片状结构等,但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其他形状规则或不规则的结构,只要能够支撑物体并可与下述的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相配合即可,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至少两个摆臂13分设于支撑件12的两侧;即,支撑件12的两侧均有摆臂13,但每一侧的摆臂1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摆臂13与底座11可转动地连接,以使摆臂13能够相对于底座11在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转动。支撑件12两侧的摆臂13分别用于与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连接,以能够随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一同转动至展开位置或折叠位置;也即,第一壳体20与支撑件12一侧的摆臂13相连接,第二壳体30与支撑件12另一侧的摆臂13相连接。支撑件12两侧的摆臂13的转动轴线e可以大致平行设置,当然也可以存在一定偏差但接近于平行,即可允许制造误差、装配误差等。转动轴线e可以与Y轴方向大致平行。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件12的两侧是指以支撑件12的纵截面m为分界面的两侧,该两侧可以为相对设置的两侧(即正对设置的两侧),也可以为非相对设置的两侧(即该两侧沿支撑件12的厚度方向h具有一定的偏移量,而非正对设置)。其中,该纵截面m即为平行于支撑件12的厚度方向h且沿支撑件12的宽度方向g平分支撑件12的平面,例如图9a所示。支撑件12的厚度方向h平行于支撑件12朝向或背向底座11移动的方向f,也平行于Z轴方向;支撑件12的厚度方向h也可以视为支撑件12的高度方向。支撑件12的宽度方向g垂直于支撑件12的厚度方向h和摆臂13的转动轴线e的方向,支撑件12的宽度方向g也平行于X轴方向。以此类推,后文中出现的部件的两侧,均指以该部件的纵截面为分界面的两侧。
可以理解,在支撑件12两侧的摆臂13处于展开位置时(例如图7a所示),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也处于展开位置,支撑件12两侧的摆臂13之间的夹角也大致为180°,当然也可与180°存在一定偏差,例如夹角的范围可以为165至190°(例如170°、173°、175°、182°、185°等,但不限于此)。同样地,在支撑件12两侧的摆臂13处于折叠位置时(例如图7b所示),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也处于折叠位置,支撑件12两侧的摆臂13可以大致平行,即支撑件12两侧的摆臂13之间的夹角大致为0°,当然支撑件12两侧的摆臂13之间也可存在较小夹角,例如夹角的范围可以为0°至15(例如1°、2°、3°、5°、10°等,但不限于此)。
应理解,摆臂13可以是各种形状的摆臂结构。支撑件12两侧的摆臂13的主要功能均是相对于底座11转动,为便于描述两者均称为摆臂,但支撑件12两侧的摆臂13的形状结构可以相同或不相同,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唯一限定。
请参阅图8,支撑件12两侧的摆臂13上均设有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同一摆臂13上的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沿摆臂13的转动轴线e的方向依次设置,也即,沿摆臂13的转动轴线e的方向,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相对错开,而非处于同一位置。可以理解,沿摆臂13的转动轴线e的方向,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可以完全错开,也即,沿垂直于转动轴线e的方向的投影,第一推动部14与第二推动部15不重合;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沿摆臂13的转动轴线e的方向,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也可以部分错开,也即,沿垂直于转动轴线e的方向的投影,第一推动部14与第二推动部15部分重合,而部分不重合。
请参阅图9a至图10c,图9a示出了摆臂13处于展开位置时第一推动部14与支撑件12相配合的截面示意图,图9b示出了摆臂13处于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时第一推动部14与支撑件12相配合的截面示意图,图9c示出了摆臂13处于折叠位置时第一推动部14与支撑件12相配合的截面示意图;图10a示出了摆臂13处于展开位置时第二推动部15与支撑件12相配合的截面示意图,图10b示出了摆臂13处于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时第二推动部15与支撑件12相配合的截面示意图,图10c示出了摆臂13处于折叠位置时第二推动部15与支撑件12相配合的截面示意图。
请参阅图11和图12,图1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1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示出了图11所示支撑件12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同时请对照参阅图7a和图8。支撑件12包括第一面1201和第二面1202;第一面1201与第一推动部14相对设置,也即第一面1201的位置与第一推动部14的位置相对应,因此在摆臂13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推动部14与第一面1201能够相接触,可以是每一第一推动部14的位置与一第一面1201的位置相对应;第二面1202与第二推动部15相对设置,也即第二面1202的位置与第二推动部15的位置相对应,因此在摆臂13转动的过程中第二推动部15与第二面1202能够相接触,可以是每一第二推动部15的位置与一第二面1202位置相对应。可以理解,第一面1201和第二面1202可以是平面、曲面或折面(折面即具有折线的面或弯折设置的面)。
请依次参阅图9a、图9b和图9c,在摆臂13由展开位置朝折叠位置转动时,摆臂13即带动第一推动部14一同转动,第一推动部14即朝向底座11转动,以使第一推动部14抵接第一面1201,进而推动支撑件12朝向底座11移动,也即推动支撑件12下降。请依次参阅图10c、图10b和图10a,在摆臂13由折叠位置朝展开位置转动时,摆臂13即带动第二推动部15一同转动,第二推动部15即背向底座11转动,以使第二推动部15抵接第二面1202,进而推动支撑件12背向底座11移动,也即推动支撑件12上升。
可以理解,第一推动部14可以是能够推动物体移动的各种形状的结构,例如可以是摆臂13上的凸出结构或面结构,也可以是杆状结构、块状结构、柱状结构、钩状结构等,但不限于此;另外,第一推动部14可以是刚性结构,也可以是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弹性结构。同样地,第二推动部15可以是能够推动物体移动的各种形状的结构,例如可以是摆臂13上的凸出结构或面结构,也可以是杆状结构、块状结构、柱状结构、钩状结构等,但不限于此;另外,第二推动部15可以是刚性结构,也可以是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弹性结构。
由以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组件10,由于摆臂13上设有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在摆臂13由展开位置朝折叠位置转动时,摆臂13可同时带动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朝向底座11转动,第一推动部14即可通过抵接第一面1201以推动支撑件12朝向底座11移动,利于在支撑件12远离底座11的一侧腾出空间以供弯折后的可折叠部位210容纳,而第二推动部15则不易妨碍支撑件12的下降;在摆臂13由折叠位置朝展开位置转动时,摆臂13可同时带动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背向底座11转动,第二推动部15即可通过抵接第二面1202以推动支撑件12背向底座11移动,利于支撑件12对处于平整状的可折叠部位210进行支撑,有效降低折叠屏200处于展平状态时可折叠部位210发生凹陷的可能性,而第一推动部14则不易妨碍支撑件12的上升;也因此实现了通过摆臂13、第一推动部14及第二推动部15的转动即可对支撑件12朝向和背向底座11移动进行控制,即实现了对支撑件12下降和上升进行控制,可无需另外设置弹簧为支撑件12的升降提供力;且在支撑件12下降和上升的过程中,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可分别从支撑件12的上方和下方对支撑件12进行限位,可无需另外设置固定座、滑动柱、限位板等部件进行限位,使得对支撑件12的运动的控制更为简单;从而可简化结构,减少折叠组件10的厚度尺寸,进而减少对折叠装置100的厚度空间的占用。
同时,由于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沿摆臂13的转动轴线e的方向依次设置,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即可沿摆臂13的转动轴线e的方向相对错开,相比于沿摆臂13的转动轴线e的方向处于同一位置,而导致第一推动部14、第二推动部15、以及位于第一推动部14与第二推动部15之间的空间或实体的厚度尺寸叠加的情况而言,可沿摆臂13的转动轴线e的方向在不同的位置分别对支撑件12提供上升推力和下降推力,即沿摆臂13的转动轴线e的方向在同一位置可仅负责与支撑件12的一个面相配合,利于沿摆臂13的转动轴线e的方向分摊厚度,减小第一推动部14、第二推动部15、以及位于第一推动部14与第二推动部15之间的空间或实体整体叠加的厚度尺寸。并且,也使得支撑件12上用于与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接触配合的部分的形状改变成为可能(若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沿摆臂13的转动轴线e的方向处于同一位置,则支撑件12上用于与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接触配合的部分即为支撑件12的同一部位,除了厚度难以具有形状改变的空间),以利于改变支撑件12上分别用于与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接触配合的两个不同的部位的相对高度或形状,而适配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的位置设置,进而利于减小支撑件12与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相配合形成的整体的厚度尺寸;从而可进一步减小折叠组件10的厚度尺寸,进而进一步减小对折叠装置100的厚度空间的占用,利于终端设备1000的轻薄化设计。
应理解,上述的厚度即沿支撑件12朝向或背向底座11移动的方向f的厚度,也即沿Z轴方向的厚度。
摆臂13与底座11之间的转动连接可以具有多种实施方式,下面将示例性地进行介绍。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a和图8,折叠组件10包括至少两个转动轴193;摆臂13上开设有轴通孔1305,底座11上开设有至少两个转轴孔1102,转轴孔1102可以是通孔或盲孔。每一个转动轴193穿设于一个轴通孔1305和至少一个转轴孔1102,以使得一个摆臂13通过一个转动轴193与底座11转动连接。此种情况下,摆臂13的转动轴线e也即为转动轴193的轴线。
可以理解,转动轴193可以与转轴孔1102相对固定,而与轴通孔1305转动配合;转动轴193也可以与转轴孔1102转动配合,而与轴通孔1305相对固定;转动轴193也可以既与转轴孔1102转动配合,又与轴通孔1305转动配合。
示例性地,请继续参阅图7a和图8,底座11可以具有轴座111,转轴孔1102开设于轴座111上。与同一转动轴193配合的轴座11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且多个轴座111沿转动轴线e的方向依次设置,摆臂13可以位于相邻两个轴座111之间,不仅可提高摆臂13与底座11转动连接的稳定性,而且可沿转动轴线e的方向对摆臂13进行限位。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与同一转动轴193配合的轴座111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
可选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摆臂13的端部凸设有第一转轴部(附图中未示出),第一转轴部大致呈杆状或柱状,第一转轴部与摆臂13为一体式结构;底座11上开设有第一轴孔,第一转轴部插设于第一轴孔内并与第一轴孔转动配合,进而实现摆臂13与底座11之间的转动连接。此时,摆臂13的转动轴线e也即为第一转轴部的轴线。
可选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底座11上凸设有第二转轴部(附图中未示出),第二转轴部大致呈杆状或柱状,第二转轴部与底座11为一体式结构;摆臂13上开设有第二轴孔,第二转轴部插设于第二轴孔内并与第二轴孔转动配合,进而实现摆臂13与底座11之间的转动连接。此时,摆臂13的转动轴线e也即为第二转轴部的轴线。
可选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折叠组件10包括轴承(附图中未示出),摆臂13通过轴承与底座11相连接,进而实现摆臂13与底座11之间的转动连接。此时,摆臂13的转动轴线e也即为轴承的轴线。轴承可以是各种类型的轴承,例如,轴承具有转动配合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摆臂13连接于第一部件,底座11连接于第二部件。
下面,将对支撑件12与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之间的配合方式进行介绍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和图12,同时请对照参阅图7a和图8。支撑件12的相对两侧中的每一侧均包括第一面1201和第二面1202,位于支撑件12同一侧的第一面1201和第二面1202分别用于与同侧的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接触配合,第一面1201的位置即与同侧的第一推动部14的位置相对应,第二面1202的位置即与同侧的第二推动部15的位置相对应。即,支撑件12左侧的第一面1201和第二面1202分别用于与位于支撑件12左侧的摆臂13上的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接触配合;支撑件12右侧的第一面1201和第二面1202分别用于与位于支撑件12右侧的摆臂13上的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接触配合。
当摆臂13处于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的位置时,例如图9b所示,第一推动部14位于第一面1201远离底座11的一侧(也可以理解为第一推动部14位于第一面1201的上方,此处的上方应作广义理解,而非特指正上方,可以是第一面1201的任意位置的上方,例如正上方、侧方的上方或斜上方),如此设置,旨在使第一推动部14能够抵接第一面1201而下压支撑件12,使支撑件12能够下降或下移。同时,例如图10b所示,第二推动部15位于第二面1202靠近底座11的一侧(也可以理解为第二推动部15位于第二面1202的下方,此处的下方应作广义理解,而非特指正下方,可以是第二面1202的任意位置的下方,例如正下方、侧方的下方或斜下方),如此设置,旨在使第二推动部15能够抵接第二面1202而抬升支撑件12,使支撑件12能够上升或上移。也就是说,第一推动部14用于与支撑件12的第一面1201接触配合而推动支撑件12下降,第二推动部15用于与支撑件12的第二面1202接触配合而推动支撑件12上升。
因此,请依次参阅图9a、图9b和图9c,在支撑件12两侧的摆臂13由展开位置朝折叠位置转动时,即带动第一推动部14朝向底座11转动,第一推动部14即可转动至接触第一面1201并对第一面1201施加向下的推力,进而使支撑件12朝向底座11移动,也即下降。请依次参阅图10c、图10b和图10a,在支撑件12两侧的摆臂13由折叠位置朝展开位置转动时,即带动第二推动部15背向底座11移动,第二推动部15即可转动至接触第二面1202并对第二面1202施加向上的推力,进而使支撑件12背向底座11移动,也即上升。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3,图13示出了图11所示支撑件12的右视图,沿支撑件12的厚度方向h,第一面1201所在高度H1小于或等于第二面1202所在高度H2。
应理解,第一面1201所在高度H1和第二面1202所在高度H2,为基于同一基准面s的高度,该基准面s为支撑件12沿其厚度方向h的最低表面所在水平面(厚度方向h即垂直于该水平面)。其中,支撑件12沿其厚度方向h的最低表面可以为平面或曲面,当支撑件12沿其厚度方向h的最低表面为平面时,即以该平面所在水平面为基准面s,图13中即示例性地示出了该种情况;当支撑件12沿其厚度方向h的最低表面为曲面时,即以该曲面的最低点所在水平面为基准面s。
可以理解,第一面1201可以为平面或曲面;当第一面1201为平面时,第一面1201所在高度H1即为第一面1201与基准面s之间的垂直距离,图13中即示例性地示出了该种情况;当第一面1201为曲面时,第一面1201所在高度H1即为第一面1201的最低点所在高度,也即第一面1201的最低点与基准面s之间的垂直距离。同样地,第二面1202可以是平面或曲面;当第二面1202为平面时,第二面1202所在高度H2即为第二面1202与基准面s之间的垂直距离,图13中即示例性地示出了该种情况;当第二面1202为曲面时,第二面1202所在高度H2即为第二面1202的最低点所在高度,也即第二面1202的最低点与基准面s之间的垂直距离。
如此设置,由于沿支撑件12的厚度方向h,第一面1201所在高度H1小于或等于第二面1202所在高度H2,相比于第一面1201所在高度大于第二面1202所在高度的情况而言,更利于第一面1201在远离底座11的一侧留出更多的空间以供容纳第一推动部14,以及更利于第二面1202在靠近底座11的一侧留出更多的空间以供容纳第二推动部15,从而更利于减小第一推动部14、第二推动部15以及支撑件12用于与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配合的部分形成的整体的厚度尺寸,进而可进一步减小折叠组件10的厚度尺寸,从而进一步减小对折叠装置100的厚度空间的占用。
可选地,请参阅图11和图13,沿支撑件12的厚度方向h,第一面1201所在高度H1小于第二面1202所在高度H2,此时更加利于折叠组件10的厚度尺寸的减小。
在支撑件12上设置所在高度不同的第一面1201和第二面1202具有多种实施方式,下面将示例性地进行介绍。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至图13,支撑件12包括主体部121、第一凸部122以及第二凸部123。主体部121可以是各种形状的结构,例如架体结构、板体结构、块体结构等,但不限于此。主体部121的相对两侧中的每一侧均凸设有第一凸部122,第一凸部122大致由主体部121朝向摆臂13凸设,凸设方向可以大致平行于X轴方向,当然也可以与X轴存在一定夹角。主体部121的相对两侧中的每一侧均凸设有第二凸部123,第二凸部123大致由主体部121朝向摆臂13凸设,凸设方向可以大致平行于X轴方向,当然也可以与X轴存在一定夹角。第一凸部122和第二凸部123可以是各种形状的凸出结构,例如块状结构、柱状结构、钩状结构等,但不限于此。其中,第一凸部122远离底座11的一侧包括第一面1201,也可以理解为第一凸部122的上表面设有或形成第一面1201;第二凸部123靠近底座11的一侧包括第二面1202,也可以理解为第二凸部123的下表面设有或形成第二面1202。因此,沿支撑件12的厚度方向h,第一凸部122低于第二凸部123;或者说,在摆臂13处于展开状态时,沿支撑件12朝向或背向底座11移动的方向f,第一凸部122比第二凸部123更靠近底座11。
如此设置,由于第一凸部122和第二凸部123均凸出于主体部121,第一凸部122的上方即可形成贯通至上方外部的空间,可供第一推动部14容纳,不易对第一推动部14的转动造成干涉,第二凸部123的下方即可形成贯通至下方外部的空间,可供第二推动部15容纳,不易对第二推动部15的转动造成干涉。并且,通过设置不同高度的第一凸部122和第二凸部123,即可形成处于不同高度的第一面1201和第二面1202。
可选地,请参阅图13,沿支撑件12的厚度方向h的投影,第一凸部122与第二凸部123不相重合,利于第一凸部122与第二凸部123分别独立地与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相配合,减小第一凸部122与第二推动部15之间、第二凸部123与第一推动部14之间发生干涉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沿支撑件12的厚度方向h的投影,第一凸部122与第二凸部123之间具有间隙;也就是说,沿转动轴线e的方向,第一凸部122与第二凸部123间隔设置。这样,更加利于第一凸部122与第二凸部123分别独立地与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相配合。
可选地,请参阅图8,同时对照图9a至图9c,底座11上设有避位空间1101,避位空间1101可以是槽、孔或其他空置部分形成的空间。避位空间1101的位置与第一凸部122的位置相对应,避位空间1101的数量可以与第一凸部122的数量相对应。避位空间1101用于在支撑件12朝向底座11移动时避让第一凸部122,因此在摆臂13处于折叠位置时,第一凸部122至少部分位于避位空间1101内(即第一凸部122可以部分位于避位空间1101内,也可以全部位于避位空间1101内),利于第一凸部122下降一定距离时不易与其他部件相干涉,并利于提高第一凸部122的行程,而且可提高底座11与支撑件12在支撑件12朝向或背向底座11移动的方向f上的结构紧凑度,减小折叠组件10的厚度尺寸。
可选地,请参阅图8,同时对照图9a至图9c,底座11的两侧中的每一侧均设有避位空间1101,避位空间1101与第一凸部122可以一一对应设置,底座11于两个避位空间1101之间形成有连接部112,连接部112可以呈各种形状,例如条状、块状、杆状等,但不限于此。主体部121靠近底座11的一侧开设有避位槽120,避位槽120用于在支撑件12朝向底座11移动时避让连接部112,因此在摆臂13处于折叠位置时,连接部112至少部分位于避位槽120内(即连接部112可以部分位于避位槽120内,也可以全部位于避位槽120内),利于进一步提高支撑件12的下降行程,并可进一步提高底座11与支撑件12在支撑件12朝向或背向底座11移动的方向f上的结构紧凑度,减小折叠组件10的厚度尺寸。
可选地,请参阅图14和图15,图1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摆臂13的结构示意图,图15示出了图14所示摆臂13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支撑件12两侧的摆臂13上均开设有第一凹槽1301和第二凹槽1302。第一凹槽1301用于供同侧的第一凸部122伸入,因此第一凹槽1301的位置即与第一凸部122的位置相对应。第二凹槽1302用于供同侧的第二凸部123伸入,因此第二凹槽1302的位置即与第二凸部123的位置相对应。可以理解,沿摆臂13的转动轴线e的方向,第一凹槽1301和第二凹槽1302可以相对错开;当然,第一凹槽1301也可以沿转动轴线e的方向朝第二凹槽1302所在一侧延伸,而使得第一凹槽1301和第二凹槽1302在沿支撑件12朝向或背向底座11移动的方向f的投影相重合。
如此设置,当摆臂13在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转动时,第一凹槽1301可供第一凸部122伸入而对第一凸部122进行避让和容纳,第二凹槽1302可供第二凸部123伸入而对第二凸部123进行避让和容纳,可缩小支撑件12与摆臂13之间的距离,利于减小支撑件12与摆臂13之间的相对高度差,进而利于进一步减小折叠组件10的厚度尺寸。而且,当第一凸部122伸入第一凹槽1301时,第一凹槽1301的内壁可对第一凸部122进行限位,或第二凸部123伸入第二凹槽1302时,第二凹槽1302的内壁可对第二凸部123进行限位,以限制第一凸部122和第二凸部123沿摆臂13的转动轴线e的方向移动,也即限制支撑件12沿转动轴线e的方向移动,可提高支撑件12朝向或背向底座11移动时的稳定性。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9a,在摆臂13处于展开位置时,第一凸部122至少部分伸入至第一凹槽1301内(即第一凸部122可以部分伸入第一凹槽1301内,也可以全部伸入第一凹槽1301内)。当摆臂13由展开位置朝折叠位置转动时,请依次参阅图9a、图9b和图9c,第一凸部122伸入第一凹槽1301内的部分可逐渐向外移动,请依次参阅图10a、图10b和图10c,第二凸部123可逐渐伸入至第二凹槽1302内。请参阅图10c,在摆臂13处于折叠位置时,第二凸部123至少部分伸入至第二凹槽1302内(即第二凸部123可以部分伸入第二凹槽1302内,也可以全部伸入第二凹槽1302内)。当摆臂13由折叠位置朝展开位置转动时,请依次参阅图10c、图10b和图10a,第二凸部123伸入第二凹槽1302内的部分即逐渐向外移动,请依次参阅图9c、图9b和图9a,第一凸部122可逐渐伸入至第一凹槽1301内。
可选地,请参阅图14和图15,第一凹槽1301的内壁和/或外边沿上设有第一推动部14;即,可以仅第一凹槽1301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推动部14,可以仅第一凹槽1301的外边沿上设有第一推动部14,也可以是第一凹槽1301的内壁和外边沿上均设有第一推动部14。第二凹槽1302的内壁和/或外边沿上设有第二推动部15;即,可以仅第二凹槽1302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推动部15,可以仅第二凹槽1302的外边沿上设有第二推动部15,也可以是第二凹槽1302的内壁和外边沿上均设有第二推动部15。
可以理解,第一凹槽1301的内壁是指围设形成第一凹槽1301的内表面,包括第一凹槽1301的内侧壁和内底壁;当第一凹槽1301的底部与轴通孔1305相贯通时,转动轴193的表面位于第一凹槽1301底部的部位即作为第一凹槽1301的内底壁。同样地,第二凹槽1302的内壁是指围设形成第二凹槽1302的内表面,包括第二凹槽1302的内侧壁和内底壁;当第二凹槽1302的底部与轴通孔1305相贯通时,转动轴193的表面位于第二凹槽1302底部的部位即作为第二凹槽1302的内底壁。还可以理解,第一凹槽1301的外边沿即指第一凹槽1301的槽开口的外周边沿;第二凹槽1302的外边沿即指第二凹槽1302的槽开口的外周边沿。
如此设置,由于第一推动部14设于第一凹槽1301的内壁和/或外边沿上,第二推动部15设于第二凹槽1302的内壁和/或外边沿上,相比于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背离摆臂13向外延伸较长的情况而言,可极大地减少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背离摆臂13向外凸伸的长度,甚至无需向外凸伸(例如第一凹槽1301的内壁和/或外边沿直接形成第一推动部14,第二凹槽1302的内壁和/或外边沿直接形成第二推动部15),可进一步缩小支撑件12与摆臂13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减小支撑件12与摆臂13之间的相对高度差,不仅利于进一步减小折叠组件10的厚度尺寸,而且因高度差的减小可提高支撑件12移动时的稳定性。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14和图15,第一凹槽1301的内侧壁和外边沿上设有第一推动部14。具体地,第一推动部14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分14a和第二部分14b,第一部分14a设于第一凹槽1301的内侧壁上,第二部分14b延伸至第一凹槽1301的外边沿上。在摆臂13由展开位置朝折叠位置转动时,可由第一部分14a先与第一面1201接触,而后逐渐过渡至第二部分14b与第一面1201接触,利于分段控制支撑件12的下降,提高支撑件12下降时的稳定性。
其中,第一部分14a为弧面结构,第二部分14b为隆起结构,以利于在摆臂13由展开位置朝折叠位置转动时,第一推动部14由弧面结构抵接第一面1201而过渡至隆起结构抵接第一面1201,更利于推动支撑件12稳定下降。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分14a也可以是平面结构、隆起结构、鼓包结构、凸起结构、杆状结构、柱状结构等,但不限于此;第二部分14b也可以是平面结构、弧面结构、鼓包结构、凸起结构、杆状结构、柱状结构等,但不限于此。可以根据支撑件12的实际下降行程和轨迹需要,而设置第一推动部14的具体结构,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唯一限定。
示例性地,请继续参阅14和图15,第二凹槽1302的内侧壁和外边沿上设有第二推动部15。具体地,第二推动部15包括相连的第三部分15a和第四部分15b,第三部分15a设于第二凹槽1302的内侧壁上,第四部分15b延伸至第二凹槽1302的外边沿上。在摆臂13由折叠位置朝展开位置转动时,可由第三部分15a与第二面1202先接触,而后逐渐过渡至第四部分15b与第二面1202接触,利于分段控制支撑件12的升降,提高支撑件12升降时的稳定性。
其中,第三部分15a为隆起结构,第四部分15b为平面结构,以利于在摆臂13由折叠位置朝展开位置转动时,第二推动部15由隆起结构抵接第二面1202而过渡至平面结构支撑第二面1202,更利于推动支撑件12稳定上升,以及利于在摆臂13处于展开位置时支撑第二面1202。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部分15a也可以是平面结构、弧面结构、鼓包结构、凸起结构、杆状结构、柱状结构等,但不限于此;第四部分15b也可以是弧面结构、隆起结构、鼓包结构、凸起结构、杆状结构、柱状结构等,但不限于此。可以根据支撑件12的实际上升行程和轨迹需要,而设置第二推动部15的具体结构,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唯一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推动部14不限于设置在第一凹槽1301的内壁和/或外边沿上,也可以设置于摆臂13上位于第一凹槽1301外部的任意一位置上,同样能够实现其推动支撑件12下降的作用。第二推动部15不限于设置在第二凹槽1302的内壁和/或外边沿上,也可以设置于摆臂13上位于第二凹槽1302外部的任意一位置上,同样能够实现其推动支撑件12上升的作用。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第一凹槽1301和第二凹槽1302,例如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均为由摆臂13向外凸伸设置的凸伸结构。
可选地,请参阅图9a和图15,第一推动部14与摆臂13为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利于提高第一推动部14的结构可靠性。且在摆臂13上设有第一凹槽1301时,利于第一凹槽1301的内壁和/或外边沿直接形成为面结构或隆起结构的第一推动部14,便于生产制造。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推动部14与摆臂13也可以分体成型而相连接。
可选地,请参阅图10a和图14,第二推动部15与摆臂13为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利于提高第二推动部15的结构可靠性。且在摆臂13上设有第二凹槽1302时,利于第二凹槽1302的内壁和/或外边沿直接形成为面结构或隆起结构的第二推动部15,便于生产制造。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推动部15与摆臂13也可以分体成型而相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介绍了支撑件12通过设置第一凸部122和第二凸部123,而设置高度不同的第一面1201和第二面1202的情况。但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第一凸部122和第二凸部123。
可选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6和图17,图16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12的结构示意图,图17示意了图16所示的支撑件12与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配合时的截面示意图。支撑件12的相对两侧中的每一侧均包括第一凹陷部125和第二凹陷部126,也即支撑件12朝向摆臂13的两侧均包括第一凹陷部125和第二凹陷部126。第一凹陷部125位于支撑件12远离底座11的一侧,且第一凹陷部125贯穿支撑件12的顶部和侧部,以供第一推动部14伸入;第一凹陷部125的内底壁包括第一面1201。第二凹陷部126位于支撑件12靠近底座11的一侧,且第二凹陷部126贯穿支撑件12的底部和侧部,以供第二推动部15伸入;第二凹陷部126的内底壁包括第二面1202。沿支撑件12的厚度方向h,第一面1201所在高度H1小于或等于第二面1202所在高度H2。此种情况下,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均为由摆臂13向外凸伸设置的凸伸结构,可以是各种形状规则或不规则的凸伸结构,例如杆状结构、柱状结构、条状结构、钩状结构等,但不限于此。
可以理解,第一凹陷部125和第二凹陷部126可以是在支撑件12上开设的槽(图16中即示例性地示出了该种情况),也可以是由支撑件12弯折而形成的槽,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唯一限定。
如此设置,当摆臂13在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转动时,第一凹陷部125可供第一推动部14伸入而对第一推动部14进行避让和容纳,第二凹陷部126可供第二推动部15伸入而对第二推动部进行避让和容纳,而且第一面1201设于第一凹陷部125的内底壁而无需延伸至外部,第二面1202设于第二凹陷部126的内底壁而无需延伸至外部,因此能够缩小支撑件12与摆臂13之间的距离,利于减小支撑件12与摆臂13之间的相对高度差,进而利于进一步减小折叠组件10的厚度尺寸。
并且,支撑件12的至少位于第一凹陷部125与第二凹陷部126之间的部分能够限位于第一推动部14与第二推动部15之间,或者在第一凹陷部125具有相对的两内侧壁时,第一凹陷部125的相对的两内侧壁可对第一推动部14进行限位,或者在第二凹陷部126具有相对的两内侧壁时,第二凹陷部126的相对的两内侧壁可对第二推动部15进行限位,进而能够限制限制支撑件12沿转动轴线e的方向移动,可提高支撑件12朝向或背向底座11移动时的稳定性。并且,通过分别调整第一凹陷部125和第二凹陷部126的深度,即可改变第一面1201和第二面1202的高度差。
可选地,请参阅图18,图18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12的结构示意图。支撑件12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一凹陷部125可以相贯通,此时两个第一凹陷部125也即可以共同视为两端贯通外部的一个通槽。同样地,支撑件12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二凹陷部126也可以相贯通,此时两个第二凹陷部126即可以共同视为两端贯通外部的一个通槽。
上述实施例中,介绍了支撑件12通过设置第一凹陷部125和第二凹陷部126,而形成所在高度不同的第一面1201和第二面1202的情况。但是,支撑件12不限于只设置第一凹陷部125和第二凹陷部126,或只设置第一凸部122和第二凸部123,而形成所在高度不同的第一面1201和第二面1202。
可选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9,图19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12的结构示意图。支撑件12的相对两侧中的每一侧均包括第一凸部122和第二凹陷部126,第一凸部122远离底座11的一侧包括第一面1201,第二凹陷部126的内底壁包括第二面1202,也可使得第一面1201所在高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面1202所在高度。此种情况下,摆臂13上可以选择开设或不开设用于供第一凸部122伸入的第一凹槽1301,第一推动部14可以是上述各实施例中介绍的形状结构,在此不再赘述;第二推动部15则为由摆臂13向外凸伸设置的凸伸结构,以能够延伸至第二凹陷部126内。
可选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0,图20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12的结构示意图。支撑件12的相对两侧中的每一侧均包括第一凹陷部125和第二凸部123,第一凹陷部125的内底壁包括第一面1201,第二凸部123靠近底座11的一侧包括第二面1202,也可使得第一面1201所在高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面1202所在高度。此种情况下,第一推动部14则为由摆臂13向外凸伸设置的凸伸结构,以能够延伸至第一凹陷部125内;摆臂13上可以选择开设或不开设用于供第二凸部123伸入的第二凹槽1302,第二推动部15可以是上述各实施例中介绍的形状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支撑件12相对两侧的用于设置第一面1201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在支撑件12相对两侧的用于设置第一面1201的结构不相同时,可以是支撑件12的一侧包括第一凹陷部125且第一凹陷部125的内底壁包括第一面1201,支撑件12的另一侧包括第一凸部122且第一凸部122远离底座11的一侧包括第一面1201。同样地,支撑件12的相对两侧的用于设置第二面1202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介绍了沿支撑件12的厚度方向h,第一面1201所在高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面1202所在高度的情况。但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沿支撑件12的厚度方向h,第一面1201所在高度也可以大于第二面1202所在高度;例如,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中的至少一者可以为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弹性结构,因此在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推动支撑件12时,即使第一推动部14、第二推动部15以及支撑件12配合形成的整体的厚度尺寸较小,但可通过弹性结构发生弹性形变,而防止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由于与支撑件12之间的间隙较小而发生卡死,也同样能够实现在可适当减小折叠组件10的厚度尺寸的情况下推动支撑件12下降和上升。
下面,将对第一推动部14与支撑件12之间的配合进行详细介绍。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5,第一推动部14具有第一凸轮面141。请依次参阅图9a、图9b和图9c,在摆臂13由展开位置朝折叠位置转动时,第一凸轮面141与第一面1201形成凸轮配合。可以理解,第一凸轮面141即为凸轮结构的边缘表面,可以是各种形状的曲面,具体可根据支撑件12的下降行程或位移量进行设置。
如此设置,在摆臂13由展开位置朝折叠位置转动时,即带动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朝向底座11转动,第一推动部14转动至与第一面1201接触时,即可通过其第一凸轮面141与第一面1201形成凸轮配合而对支撑件12施加向下的推力或压力,以使支撑件12逐渐下降,同时第二推动部15在第二面1202靠近底座11的一侧为支撑件12提供支撑,利于支撑件12稳定下降;在第一凸轮面141推动支撑件12下降的过程中,第一凸轮面141即与第一面1201发生相对滑动,凸轮配合的方式可提高第一推动部14与支撑件12之间配合的稳定性和相对滑动的顺畅性,并利于通过改变第一凸轮面141的形状而控制支撑件12的下降行程或位移量。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15和图9b,在摆臂13上开设第一凹槽1301时,第一凸轮面141可以设于第一凹槽1301的内壁和/或外边沿上。可选地,第一推动部14的第一部分14a具有第一凸轮面141;当然,第二部分14b也可以具有第一凸轮面141。可选地,第一凸轮面141呈外凸的隆起状或弧面状,利于推动支撑件12下降。
应理解,上述示例以摆臂13上开设第一凹槽1301的情况为例进行介绍,但第一凸轮面141也同样适用于摆臂13上不开设第一凹槽1301的其他各种情况,只需在第一推动部14上设置有第一凸轮面141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推动部14不限于采用第一凸轮面141推动支撑件12下降。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推动部14可以采用其他各种形状的结构推动支撑件12下降,例如圆柱面结构、多面体结构、切角结构、边缘结构等,但不限于此。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c,在摆臂13处于折叠位置时,第一推动部14与第一面1201相接触,可以限制支撑件12在受外力作用时上升,利于提高支撑件12的稳定性。同时,请参阅图10c,在摆臂13处于折叠位置时,第二推动部15与第二面1202之间具有间隙d1,即第二推动部15的表面(例如下述的第二凸轮面151)与第二面1202之间具有间隙d1;也即第二推动部15与第二面1202不接触(此时支撑件12可以支撑于底座11上,或者另外设置支撑结构支撑支撑件12),此时沿支撑件12朝向或背向底座11移动的方向f的投影,第二推动部15与支撑件12可以重合或不重合;因此,当摆臂13在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转动时,支撑件12与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的配合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而非支撑件12与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均相抵紧的状态,使得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分别能够更加顺畅地推动支撑件12下降和上升。
可选地,请参阅图14和图15,第一推动部14具有第一接触面142。请参阅图9c,在摆臂13处于折叠位置时,第一接触面142与第一面1201之间面接触,相比于线接触或点接触的方式而言,可提高第一推动部14与第一面1201之间接触配合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第一接触面142可以是平面或曲面;当第一接触面142为平面时,第一面1201也对应具有平面与第一接触面142之间面接触(图9c和图15即示例性地示出了该种情况);当第一接触面142为曲面时,第一面1201也对应具有曲面与第一接触面142之间面接触。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14和图15,在摆臂13上开设第一凹槽1301时,第一接触面142可以设于第一凹槽1301的内壁和/或外边沿上。可选地,第一推动部14的第二部分14b具有第一接触面142;当然,第一接触面142也可以延伸至第一部分14a上,例如第一接触面142为曲面且与支撑件12上对应设置的曲面之间面接触。
请依次参阅图9a、图9b和图9c,当摆臂13由展开位置朝折叠位置转动时,第一推动部14可以由第一凸轮面141与第一面1201之间的凸轮配合逐渐过渡至第一接触面142与第一面1201之间的接触。
可以理解,上述示例以摆臂13上开设第一凹槽1301的情况为例进行介绍,但第一接触面142也同样适用于摆臂13上不开设第一凹槽1301的其他各种情况,只需在第一推动部14上设置有第一接触面142即可。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摆臂13处于折叠位置时,第一推动部14与第一面1201之间也可以为线接触或点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摆臂13处于折叠位置时,第一推动部14与第一面1201之间也可以具有间隙而不接触(例如第一推动部14与第一面1201之间具有间隙但仍位于第一面1201远离底座11的一侧,可对支撑件12进行限位而限制支撑件12上升),第二推动部15与第二面1202之间可以相接触,利于支撑支撑件12。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摆臂13处于折叠位置时,第一推动部14与第一面1201之间相接触的同时,第二推动部15与第二面1202之间也可以相接触。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c和图10c,在摆臂13处于折叠位置时,支撑件12支撑于底座11上,不仅可以提高支撑件12的稳定性,而且利于支撑件12下降至最低位置,以利于支撑件12远离底座11的一侧具有更多的空间以供容纳弯折后的可折叠部位210。此时,第二推动部15与第二面1202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9a至图9c,在支撑件12的主体部121靠近底座11的一侧开设有避位槽120时;在摆臂13处于折叠位置时,避位槽120的内底壁支撑于底座11的连接部112上,以利于减小主体部121的厚度而使支撑件12能够具有更大的下降位移量。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避位槽120,例如第一凸部122或支撑件12的下端支撑于底座11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摆臂13处于折叠位置时,第二推动部15与第二面1202之间可以相接触,支撑件12即可支撑于第二推动部15上,此时支撑件12即无需支撑于底座11上。
下面,将对第二推动部15与支撑件12之间的配合进行详细介绍。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4,第二推动部15具有第二凸轮面151。请参阅图10a至图10c,当摆臂13在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转动时,第二凸轮面151与第二面1202形成凸轮配合。可以理解,第二凸轮面151即为凸轮结构的边缘表面,可以是各种形状的曲面,具体可根据支撑件12的行程或位移量进行设置。
如此设置,在摆臂13由折叠位置朝展开位置转动时,即带动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背向底座11转动,第二推动部15转动至与第二面1202接触时,即可通过其第二凸轮面151与第二面1202形成凸轮配合而对支撑件12施加向上的推力,以使支撑件12逐渐上升,同时第一推动部14在支撑件12远离底座11的一侧为支撑件12提供限位(第一推动部14与支撑件12可以接触或不接触),辅助控制支撑件12的行程和轨迹,利于支撑件12稳定上升;在第二凸轮面151推动支撑件12上升的过程中,第二凸轮面151即与第二面1202发生相对滑动,凸轮配合的方式可提高第二推动部15与支撑件12之间配合的稳定性和相对滑动的顺畅性,并可通过改变第二凸轮面151的形状而控制支撑件12的行程或位移量。
请参阅图9a至图10c,在摆臂13由展开位置朝折叠位置转动时,即带动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朝向底座11转动,第一推动部14推动支撑件12下降,第二推动部15转动的过程中可通过第二凸轮面151与第二面1202凸轮配合而支撑支撑件12,利于第二推动部15与第一推动部14共同配合而利于支撑件12稳定下降。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14和图10b,在摆臂13上开设第二凹槽1302时,第二凸轮面151可以设于第二凹槽1302的内壁和/或外边沿上。可选地,第二推动部15的第三部分15a具有第二凸轮面151;当然,第四部分15b也可以具有第二凸轮面151。可选地,第二凸轮面151呈外凸的隆起状或弧面状,利于推动支撑件12上升,以及利于支撑支撑件12下降。
应理解,上述示例以摆臂13上开设第二凹槽1302的情况为例进行介绍,但第二凸轮面151也同样适用于摆臂13上不开设第二凹槽1302的其他各种情况,只需在第二推动部15上设置有第二凸轮面151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推动部15不限于采用第二凸轮面151与第二面1202凸轮配合。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推动部15可以采用其他各种形状的结构推动支撑件12上升或支撑支撑件12下降,例如可以采用圆柱面结构、多面体结构、切角结构、边缘结构等,但不限于此。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a和图9a,在摆臂13处于展开位置时,第二推动部15与第二面1202相接触,以能够支撑支撑件12,而第一推动部14与第一面1201之间具有间隙d2,即第一推动部14的表面(例如上述的第一凸轮面141)与第一面1201之间具有间隙d2;也即第一推动部14与第一面1201不接触,但第一推动部14能够位于第一面1201远离底座11的一侧而限制支撑件12受外力作用时发生上移。因此,当摆臂13在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转动时,支撑件12与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的配合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而非支撑件12与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均相抵紧的状态,使得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分别能够更加顺畅地推动支撑件12下降和上升。
可选地,请参阅图14,第二推动部15具有第二接触面152。请参阅图10a,在摆臂13处于展开位置时,第二接触面152与第二面1202之间面接触,相比于线接触或点接触的方式而言,可提高第二推动部15与第二面1202之间接触配合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第二接触面152可以是平面或曲面;当第二接触面152为平面时,第二面1202也对应具有平面与第二接触面152之间面接触(图10a和图14即示例性地示出了该种情况);当第二接触面152为曲面时,第二面1202也对应具有曲面与第二接触面152之间面接触。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14和图10a,在摆臂13上开设第二凹槽1302时,第二接触面152可以设于第二凹槽1302的内壁和/或外边沿上。可选地,第二推动部15的第四部分15a具有第二接触面152;当然,第二接触面152也可以延伸至第三部分15a上,例如第二接触面152为曲面且与支撑件12上对应设置的曲面之间面接触。
请依次参阅图10a、图10b和图10c,当摆臂13由展开位置朝折叠位置转动时,第二推动部15可以由第二接触面152与第二面1202之间的接触逐渐过渡至第二凸轮面151与第二面1202之间的接触。
可以理解,上述示例以摆臂13上开设第二凹槽1302的情况为例进行介绍,但第二接触面152也同样适用于摆臂13上不开设第二凹槽1302的其他各种情况,只需在第二推动部15上设置有第二接触面152即可。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摆臂13处于展开位置时,第二推动部15与第二面1202之间也可以为线接触或点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摆臂13处于展开位置时,第一推动部14也可以与第一面1201相接触。
为了在摆臂13处于展开位置时,提高支撑件12的稳定性或平稳性,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和图14,摆臂13上设有第一支持部16,第一支持部16、第一推动部14及第二推动部15沿摆臂13的转动轴线的方向依次设置,第一推动部14即位于第一支持部16与第二推动部15之间。
请参阅图21a至图21c,图21a示出了摆臂13处于展开位置时第一支持部16与支撑件12相配合的截面示意图,图21b示出了摆臂13处于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时第一支持部16与支撑件12相配合的截面示意图,图21c示出了摆臂13处于折叠位置时第一支持部16与支撑件相配合的截面示意图。
请参阅图21a,在摆臂13处于展开位置时,第一支持部16位于支撑件12靠近底座11的一侧,用于支撑支撑件12。因此,在摆臂13处于展开位置时,第二推动部15和第一支持部16用于在支撑件12靠近底座11的一侧支撑支撑件12,同时,第一推动部14位于第二推动部15与第一支持部16之间,并在支撑件12远离底座11的一侧对支撑件12进行限位,从而可对支撑件12形成三处限位,且两处位于支撑件12的下方进行限位,一处位于支撑件12的上方进行限位,可形成稳定的限位结构,有效减小支撑件12发生偏斜或撬动的可能性。
可以理解,第一支持部16可以是能够支撑物体的各种形状的结构,例如可以是摆臂13上的凸出结构或面结构,也可以是杆状结构、块状结构、柱状结构、钩状结构等,但不限于此;另外,第一支持部16可以是刚性结构,也可以是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弹性结构。可选地,第一支持部16可以采用与第二推动部15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当然,也可以采用不同于第二推动部15的结构。
下面,将对第一支持部16与支撑件12之间的配合进行详细介绍。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4,第一支持部16具有第三接触面161。请参阅图21a,在摆臂13处于展开位置时,第三接触面161与支撑件12之间面接触,相比于线接触或点接触的方式而言,可提高第一支持部16与支撑件12之间接触配合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第三接触面161可以是平面或曲面;当第三接触面161为平面时,支撑件12上也对应具有平面与第三接触面161之间面接触(图14和图21a中即示例性地示出了该种情况);当第三接触面161为曲面时,支撑件12上也对应具有曲面与第三接触面161之间面接触。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摆臂13处于展开位置时,第一支持部16与支撑件12之间也可以线接触或点接触。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1a至图21c,当摆臂13在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转动时(也即摆臂13在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的位置转动时),第一支持部16与支撑件12不接触,也即第一支持部16与支撑件12之间具有间隙。这样,相比于摆臂13在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转动时第一支持部16与支撑件12相接触的情况而言,可减小第一支持部16与支撑件12之间发生摩擦的可能性,即可减小支撑件12下降和上升过程中的阻力,提高摆臂13转动而控制支撑件12下降和上升过程中的顺畅性。
可选地,请参阅图14,第一支持部16具有倾斜面162,倾斜面162位于第一支持部16的用于支撑支撑件12的部位的一侧;在第一支持部16具有第三接触面161时,倾斜面162即位于第三接触面161的一侧。请参阅图21a,在摆臂13处于展开位置时,倾斜面162与支撑件12不接触,且背向支撑件12由支撑件12朝底座11的方向倾斜设置。因此,倾斜面162所朝的方向即可形成避让空间,利于在摆臂13在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转动的过程中避让支撑件12而不与支撑件12发生接触。
应理解,倾斜面162可以大致为平面,也可以为具有一定弧度但整体倾斜的曲面。
需要说明的是,为实现摆臂13在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转动时第一支持部16与支撑件12不接触,不限于采用上述的设置倾斜面162的方案,还可以采用其他各种方案。例如可以改变第二推动部15的形状结构、支撑件12用于与第二推动部15接触配合的部分的形状结构,或者改变第一支持部16的形状结构、支撑件12用于与第一支持部16接触配合的部分的形状结构,以使得支撑件12下降的过程中支撑于第二推动部15上,而不支撑于第一支持部16上即可。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14,可以设置第二推动部15的第二凸轮面151呈隆起状或外凸设置,并请参阅图10a至图10c,并依次对比图21a至图21c,当摆臂13由展开位置朝折叠位置转动时,即可通过呈隆起状或外凸设置的第二凸轮面151与第二面1202凸轮配合,在摆臂13相同转速的情况下,相比于平面与第二面1202配合的情况而言,可适当减小支撑件12下降的速度,以利于第一支持部16比支撑件12先下降而与支撑件12相分离。
可以理解,请参阅图22,图22示意了基于同一轴线转动相同角度的两个点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基于同一轴线o转动的点k1和点k2,在绕轴线o转动相同的角度时,离轴线o更远的点k1下降或上升的垂直距离L1大于离轴线o更近的点k2下降或上升的垂直距离L2,也即转动半径更大的点k1下降或上升的垂直距离L1大于转动半径更小的点k2下降或上升的垂直距离L2。
基于此,可通过设置第一支持部16用于与支撑件12相接触的部位与转动轴线e之间的距离(也即转动半径),大于第二推动部15用于与支撑件12相接触的部位与转动轴向e之间的距离(也即转动半径),即可使得摆臂13由展开位置朝折叠位置转动时,第一支持部16能够比第二推动部15率先与支撑件12相分离,使支撑件12支撑于第二推动部15上,而在摆臂13由折叠位置朝展开位置转动时,第二推动部15比第一支持部16率先与支撑件12相接触而推动支撑件12,即可实现摆臂13在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转动时第一支持部16与支撑件12不接触。上述通过设计第二推动部15和第一支持部16的形状结构的方案,也即基于此原理;例如在摆臂13由展开位置朝折叠位置转动的过程中,呈隆起状或外凸设置的第二凸轮面151与支撑件12之间的接触部位和转动轴线e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进而始终支撑支撑件12。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和图12,同时请对参阅图7a和图8,支撑件12的相对两侧中的每一侧均包括第一面1201、第二面1202和第三面1203,位于支撑件12同一侧的第一面1201、第二面1202和第三面1203分别用于与同侧的第一推动部14、第二推动部15和第一支持部16接触配合。当摆臂13处于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的位置时,请参阅图9b,第一推动部14位于第一面1201远离底座11的一侧,请参阅图10b,第二推动部15位于第二面1202靠近底座11的一侧,请参阅图21b,第一支持部16位于第三面1203靠近底座11的一侧。因此,请参阅图21a,在摆臂13处于展开位置时,第一支持部16即位于第三面1203靠近底座11的一侧,并用于支撑第三面1203。
当第一支持部16具有第三接触面161时,第三接触面161与第三面1203之间面接触。当摆臂13在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转动时,第一支持部16即可以不与第三面1203接触,以减小支撑件12升降过程中的阻力。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3,沿支撑件12的厚度方向h,第一面1201所在高度H1小于或等于第二面1202所在高度H2,第一面1201所在高度H1小于或等于第三面1203所在高度H3。
应理解,第一面1201所在高度H1、第二面1202所在高度H2以及第三面1203所在高度H3,为基于同一基准面s的高度。
可以理解,第三面1203也可以是平面或曲面;当第三面1203为平面时,第三面1203所在高度H3即为第三面1203与基准面s之间的垂直距离;当第三面1203为曲面时,第三面1203所在高度H3即为第三面1203的最低点所在高度,也即第三面1203的最低点与基准面s之间的垂直距离。
如此设置,关于第一面1201所在高度H1小于或等于第二面1202所在高度H2的技术效果,之前实施例中已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而第一面1201所在高度H1小于或等于第三面1203所在高度H3,也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利于第三面1203在靠近底座11的一侧留出更多的空间以供容纳第一支持部16,进而利于减小第一推动部14、第二推动部15、第一支持部16以及支撑件12形成的整体的厚度尺寸,可进一步减小折叠组件10的厚度尺寸,从而进一步减小对折叠装置100的厚度空间的占用。
可选地,请参阅图13,沿支撑件12的厚度方向h,第一面1201所在高度H1小于或等于第三面1203所在高度H3,此时更加利于折叠组件10的厚度尺寸的减小。
可选地,请参阅图13,沿支撑件12的厚度方向h,第三面1203所在高度H3小于第二面1202所在高度H2。这样,一方面,利于摆臂13处于展开位置时,处于不同高度的第二面1202和第三面1203分别受第二推动部15和第一支持部16的支撑,而可进一步提高支撑件12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使得满足第一支持部16用于与第三面1203相接触的部位与转动轴线e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推动部15用于与第二面1202相接触的部位与转动轴线e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相比于第三面1203所在高度H3大于第二面1202所在高度H2的情况而言,第一支持部16用于与第三面1203相接触的部位与转动轴线e之间的距离可无需过大,即可无需向外凸伸或无需向外凸伸过长。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沿支撑件12的厚度方向h,第三面1203所在高度H3也可以等于或大于第二面1202所在高度H2。
可选地,请参阅图11至图13,支撑件12包括主体部121、第一凸部122、第二凸部123以及第三凸部124。主体部121的相对两侧中的每一侧均凸设有第三凸部124,第三凸部124大致由主体部121朝向摆臂13凸设,凸设方向可以大致平行于X轴方向,当然也可以与X轴存在一定夹角。第三凸部124可以是各种形状的凸出结构,例如块状结构、柱状结构、钩状结构等,但不限于此。其中,第三凸部124靠近底座11的一侧包括第三面1203。
如此设置,关于第一凸部122和第二凸部123的技术效果,之前实施例中已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而第三凸部124的设置,也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第三凸部124的下方即可形成贯通至下方外部的空间,可供第一支持部16容纳,不易对第一支持部16的转动造成干涉。并且,通过设置不同高度的第一凸部122、第二凸部123和第三凸部124,即可形成分别处于不同高度的第一面1201、第二面1202和第三面1203。
可选地,请参阅图13,沿支撑件12的厚度方向h的投影,第一凸部122、第二凸部123和第三凸部124两两互不重合,即第一凸部122、第二凸部123和第三凸部124中的任意两者的投影都不相重合,利于第一凸部122、第二凸部123和第三凸部124分别独立地与第一推动部14、第二推动部15、第一支持部16相配合,减小相互之间发生干涉的可能性。
可选地,请参阅图14和图15,摆臂13上开设有第一凹槽1301、第二凹槽1302和第三凹槽1303,第一凹槽1301用于供第一凸部122伸入,第二凹槽1302用于供第二凸部123伸入,第三凹槽1303用于供第三凸部124伸入以能够对第三凸部124进行避让和容纳。这样,可缩小支撑件12与摆臂13之间的距离,利于减小支撑件12与摆臂13之间的相对高度差,进而利于进一步减小折叠组件10的厚度尺寸,另外第三凹槽1303的内壁也可对第三凸部124进行限位,以限制支撑件12沿转动轴线e的方向移动,提高支撑件12朝向或背向底座11移动时的稳定性。
示例性地,在摆臂13处于折叠位置时,第三凸部124至少部分伸入第三凹槽1303内(即第三凸部124可以部分伸入第三凹槽1303内,也可以全部伸入第三凹槽1303内)。请依次参阅图21a、图21b和图21c,在摆臂13由展开位置朝折叠位置转动时,第三凸部124可逐渐伸入至第三凹槽1303内。请依次参阅图21c、图21b和图21a,在摆臂13由折叠位置朝展开位置转动时,第三凸部124伸入第三凹槽1303内的部分即可逐渐向外移动。
可选地,请参阅图14和图15,第一凹槽1301的内壁和/或外边沿上设有第一推动部14。第二凹槽1302的内壁和/或外边沿上设有第二推动部15。第三凹槽1303的内壁和/或外边沿上设有第一支持部16,即,可以仅第三凹槽1303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支持部16,可以仅第三凹槽1303的外边沿上设有第一支持部16,也可以是第三凹槽1303的内壁和外边沿上均设有第一支持部16。
可以理解,第三凹槽1303的内壁是指围设形成第三凹槽1303的内表面,包括第三凹槽1303的内侧壁或内底壁;当第三凹槽1303的底部与轴通孔1305相贯通时,转动轴193的表面位于第三凹槽1303底部的部位即作为第三凹槽1303的内底壁。第三凹槽1303的外边沿即指第三凹槽1303的槽开口的外周边沿。
如此设置,关于在第一凹槽1301的内壁和/或外边沿上设有第一推动部14,以及第二凹槽1302的内壁和/或外边沿上设有第二推动部15的技术效果,之前实施例中已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而在第三凹槽1303的内壁和/或外边沿上设有第一支持部16,也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可极大地减少第一支持部16背离摆臂13向外凸伸的长度,甚至无需向外凸伸(例如第三凹槽1303的内壁和/或外边沿直接形成第一支持部16),可进一步缩小支撑件12与摆臂13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减小支撑件12与摆臂13之间的相对高度差,不仅利于进一步减小折叠组件10的厚度尺寸,而且因高度差的减小可提高支撑件12移动时的稳定性。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14,第三凹槽1303的内侧壁和外边沿上设有第一支持部16。具体地,第一支持部16包括相连的第五部分16a和第六部分16b,第五部分16a设于第三凹槽1303的内侧壁上,第六部分16b设于第三凹槽1303的外边沿上。在摆臂13处于展开位置时,第六部分16b即与第三面1203接触,第六部分16b即可具有第三接触面161。当摆臂13在展开位置于折叠位置之间转动时,第五部分16a和第六部分16b可均不与第三面1203接触,第五部分16a可以具有倾斜面162。
当然,第一支持部16不限于设置在第三凹槽1303的内壁和/或外边沿上,也可以设置于摆臂13上位于第三凹槽1303外部的任意一位置上,同样能够实现其在摆臂13处于展开位置时支撑支撑件12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第三凹槽1303,例如第一支持部16为由摆臂13向外凸伸设置的凸伸结构。
还需要说明的是,支撑件12上不限于设置第三凸部124而在第三凸部124上设置第三面1203。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6和图17,支撑件12的至少一侧可以不设置第三凸部124,而替换为设置第三凹陷部127,第三凹陷部127位于支撑件12靠近底座11的一侧,且第三凹陷部127贯穿支撑件12的底部和侧部,以供第一支持部16伸入,第三凹陷部127的内底壁包括第三面1203。此种情况下,与第三凹陷部127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一支持部16为由摆臂13向外凸伸设置的凸伸结构,可以是各种形状规则或不规则的凸伸结构,例如杆状结构、柱状结构、条状结构、钩状结构等,但不限于此。
可选地,请参阅图18,在支撑件12的相对两侧中的每一侧均包括第三凹陷部127时,两侧的两个第三凹陷部127可以相贯通,此时两个第三凹陷部127也即可以共同视为两端贯通外部的一个通槽。
可选地,第一支持部16与摆臂13可以为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利于提高第一支持部16的结构可靠性。且在摆臂13上设有第三凹槽1303时,利于第三凹槽1303的内壁和/或外边沿直接形成为面结构或隆起结构的第一支持部16,便于生产制造。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持部16与摆臂13也可以分体成型而相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介绍了在摆臂13上设置用于支撑支撑件12的第一支持部16,以在摆臂13处于展开位置时,提高支撑件12的稳定性或平稳性的方案。但是,在摆臂13处于展开位置时提高支撑件12的稳定性或平稳性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可选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3,图23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摆臂13的结构示意图。摆臂13上设有第二支持部16’,第一推动部14、第二推动部15、第二支持部16’沿摆臂13的转动轴线e的方向依次设置,第二推动部15即位于第一推动部14与第二支持部16’之间。在摆臂13处于展开位置时,第二支持部16’位于支撑件12远离底座11的一侧,用于对支撑件12进行限位。此时,同样可对支撑件12形成三处限位,且两处位于支撑件12的上方进行限位,一处位于支撑件12的下方进行限位,可形成稳定的限位结构,有效减小支撑件12发生偏斜或撬动的可能性。
可以理解,第二支持部16’可以是能够对物体进行限位或能够阻挡物体的各种形状的结构,例如可以是摆臂13上的凸出结构或面结构,也可以是杆状结构、块状结构、柱状结构、钩状结构等,但不限于此;另外,第二支持部16’可以是刚性结构,也可以是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弹性结构。
可选地,当摆臂13在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转动时(也即摆臂13在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的位置转动时),第二支持部16’可以不与支撑件12相接触,以减小支撑件12所受的阻力,利于支撑件12升降移动时更加顺畅。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当摆臂13在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转动时,第二支持部16’也可以与支撑件12相接触,例如可用于推动支撑件12朝向底座11移动。例如,第二支持部16’可以采用与第一推动部14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当然,也可以采用不同于第一推动部14的结构。
可选地,请参阅图24,图24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12的结构示意图。支撑件12的相对两侧均设有第一面1201、第二面1202和第四面1204,位于支撑件12同一侧的第一面1201、第二面1202和第四面1204的位置分别与同侧的第一推动部14、第二推动部15和第二支持部16’的位置相对应。在摆臂13处于展开位置时,第二支持部16’位于第四面1204远离底座11的一侧。关于第一面1201和第二面1202的相关介绍可参阅上述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4和图25,图25示出了图24所示支撑件12的右视图。沿支撑件12的厚度方向h,第一面1201所在高度H1小于或等于第二面1202所在高度H2,第四面1204所在高度H4小于或等于第二面1202所在高度H2。应理解,第一面1201所在高度H1、第二面1202所在高度H2以及第四面1204所在高度H4,为基于同一基准面s的高度。
如此设置,关于第一面1201所在高度H1小于或等于第二面1202所在高度H2的技术效果,之前实施例中已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而第四面1204所在高度H4小于或等于第二面1202所在高度H2,也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利于第四面1204在远离底座11的一侧留出更多的空间以供容纳第二支持部16’,进而利于减小第一推动部14、第二推动部15、第二支持部16’以及支撑件12形成的整体的厚度尺寸,可进一步减小折叠组件10的厚度尺寸,从而进一步减小对折叠装置100的厚度空间的占用。
可选地,请继续参阅图24,支撑件12包括主体部121、两个第一凸部122、两个第二凸部123和两个第四凸部128。主体部121的相对两侧中的每一侧均凸设有第四凸部128,第四凸部128大致由主体部121朝向摆臂13凸设,凸设方向可以大致平行于X轴方向,当然也可以与X轴存在一定夹角;第四凸部128可以是各种形状的凸出结构,例如块状结构、柱状结构、钩状结构等,但不限于此。第四凸部128远离底座11的一侧包括第四面1204。关于主体部121、第一凸部122和第二凸部123的相关介绍可参阅上述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如此设置,关于第一凸部122和第二凸部123的技术效果,之前实施例中已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而第四凸部128的设置,也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第四凸部128的上方即可形成贯通至上方外部的空间,可供第二支持部16’容纳,不易对第二支持部16’的转动造成干涉。并且,通过设置不同高度的第一凸部122、第二凸部123和第四凸部128,即可形成分别处于不同高度的第一面1201、第二面1202和第四面1204。
可选地,请继续参阅图24,沿支撑件12的厚度方向h的投影,第一凸部122、第二凸部123和第四凸部128两两互不重合,即第一凸部122、第二凸部123和第四凸部128中的任意两者的投影都不相重合,利于第一凸部122、第二凸部123和第四凸部128分别独立地与第一推动部14、第二推动部15、第二支持部16’相配合,减小相互之间发生干涉的可能性。
可选地,请参阅图23,摆臂13上开设有第一凹槽1301、第二凹槽1302和第四凹槽1304,第一凹槽1301用于供第一凸部122伸入,第二凹槽1302用于供第二凸部123伸入,第四凹槽1304用于供第四凸部128伸入以能够对第四凸部128进行避让和容纳,即当摆臂13在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转动时,第四凸部128可伸入第四凹槽1304内,例如当摆臂13处于展开位置时,第四凸部128至少部分伸入第四凹槽1304内(即第四凸部128可以部分伸入第四凹槽1304内,也可以全部伸入第四凹槽1304内)。这样,可缩小支撑件12与摆臂13之间的距离,利于减小支撑件12与摆臂13之间的相对高度差,进而利于进一步减小折叠组件10的厚度尺寸,另外第四凹槽1304的内壁也可对第四凸部128进行限位,以限制支撑件12沿转动轴线e的方向移动,提高支撑件12朝向或背向底座11移动时的稳定性。
可选地,请参阅图23,第四凹槽1304的内壁和/或外边沿上设有第二支持部16’。即,可以仅第四凹槽1304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支持部16’,可以仅第四凹槽1304的外边沿上设有第二支持部16’,也可以是第四凹槽1304的内壁和外边沿上均设有第二支持部16’。
可以理解,第四凹槽1304的内壁是指围设形成第四凹槽1304的内表面,包括第四凹槽1304的内侧壁或内底壁;当第四凹槽1304的底部与轴通孔1305相贯通时,转动轴193的表面位于第四凹槽1304底部的部位即作为第四凹槽1304的内底壁。第四凹槽1304的外边沿即指第四凹槽1304的槽开口的外周边沿。
如此设置,关于在第一凹槽1301的内壁和/或外边沿上设有第一推动部14,以及第二凹槽1302的内壁和/或外边沿上设有第二推动部15的技术效果,之前实施例中已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而在第四凹槽1304的内壁和/或外边沿上设有第二支持部16’,也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可极大地减少第二支持部16’背离摆臂13向外凸伸的长度,甚至无需向外凸伸(例如第四凹槽1304的内壁和/或外边沿直接形成第二支持部16’),可进一步缩小支撑件12与摆臂13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减小支撑件12与摆臂13之间的相对高度差,不仅利于进一步减小折叠组件10的厚度尺寸,而且因高度差的减小可提高支撑件12移动时的稳定性。
当然,第二支持部16’不限于设置在第四凹槽1304的内壁和/或外边沿上,也可以设置于摆臂13上位于第四凹槽1304外部的任意一位置上,同样能够实现其在摆臂13处于展开位置时对支撑件12进行限位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第四凹槽1304,例如第二支持部16’为由摆臂13向外凸伸设置的凸伸结构。
还需要说明的是,支撑件12上不限于设置第四凸部128而在第四凸部128上设置第四面1204。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6,支撑件12的至少一侧可以不设置第四凸部128,而对应替换为设置第四凹陷部129,第四凹陷部129位于支撑件12远离底座11的一侧,且第四凹陷部129贯穿支撑件12的顶部和侧部,以供第二支持部16’伸入,第四凹陷部129的内底壁包括第四面1204。此种情况下,与第四凹陷部129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二支持部16’为由摆臂13向外凸伸设置的凸伸结构,可以是各种形状规则或不规则的凸伸结构,例如杆状结构、柱状结构、条状结构、钩状结构等,但不限于此。
另外,摆臂13上不限于设置第一推动部14、第二推动部15、第一支持部16、第二支持部16’等,在设置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的基础上还可以设置其他一个或多个推动部或支持部。第一推动部14和第二推动部15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唯一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a和图9a,支撑件12两侧的摆臂13可以关于支撑件12的纵截面m对称设置,利于提高支撑件12两侧的摆臂13对支撑件12的升降进行控制的稳定性。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12两侧的摆臂13也可以不对称设置。
可选地,请参阅图7a、图8和图9a,支撑件12两侧的两个摆臂13上的第一推动部14、支撑件12两侧的两个摆臂13上的第二推动部15、支撑件12两侧的两个摆臂13上的第一支持部16可以关于纵截面m对称设置,利于提高支撑件12两侧的两个摆臂13及其上设置的第一推动部14、第二推动部15以及第一支持部16对支撑件12的升降进行控制的稳定性。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12两侧的两个摆臂13上的第一推动部14、支撑件12两侧的两个摆臂13上的第二推动部15、支撑件12两侧的两个摆臂13上的第一支持部16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不关于纵截面m对称设置。例如,支撑件12两侧的两个摆臂13上的第一推动部14可以沿转动轴线e的方向相错开,支撑件12两侧的两个摆臂13上的第二推动部15也可以沿转动轴线e的方向相错开,支撑件12两侧的两个摆臂13上的第一支持部16也同样可以沿转动轴线e的方向相错开。
为了对摆臂13转动至展开位置时限制摆臂13继续转动,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4、图27和图28,图27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折叠组件10的结构示意图,图28示出了图27所示折叠组件10的爆炸图。摆臂13上设有第一限位部171,底座11上设有第一限位配合部181,第一限位部171用于在摆臂13由折叠位置转动至展开位置时与第一限位配合部181相抵,以限制摆臂13继续转动,利于提高摆臂13处于展开位置时的稳定性,进而提高终端设备1000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第一限位部171和第一限位配合部181可以是各种形状的结构,例如凸起结构、块状结构、杆状结构、板状结构、面结构等,但不限于此,只要第一限位部171和第一限位配合部181两者能够相抵即可。第一限位部171可以设置于摆臂13上的任意位置,第一限位配合部181的位置与第一限位部171的位置相对应,以使摆臂13转动至展开位置时第一限位部171与第一限位配合部181能够相抵即可。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14、图27和图28,第一限位部171设置于摆臂13沿其转动轴线e的方向的端部,具体可以设置于该端部的端面上并位于转动轴193的一侧,第一限位配合部181可以设置于轴座111靠近摆臂13的端面上,因此第一限位部171与第一限位配合部181即位于摆臂13与轴座111之间,并沿转动轴线e的方向大致处于同一位置。第一限位部171和第一限位配合部181均可以是凸块结构,在摆臂13由折叠位置转动至展开位置时,第一限位部171的一端即与第一限位配合部181的一端相抵。
可选地,在摆臂13由折叠位置转动至展开位置时,第一限位部171与第一限位配合部181可以面接触,相比于线接触和点接触等方式而言,利于提高限位稳定性。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摆臂13由折叠位置转动至展开位置时,第一限位部171与第一限位配合部181也可以线接触或点接触。
为了对摆臂13转动至折叠位置时限制摆臂13继续转动,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4、图27和图28,摆臂13上设有第二限位部172,底座11上设有第二限位配合部182,第二限位部172用于在摆臂13由展开位置转动至折叠位置时与第二限位配合部182相抵,以限制摆臂13继续转动,利于提高摆臂13处于折叠位置时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第二限位部172和第二限位配合部182可以是各种形状的结构,例如凸起结构、块状结构、杆状结构、板状结构、面结构等,但不限于此,只要第二限位部172和第二限位配合部182两者能够相抵即可。第二限位部172可以设置于摆臂13上的任意位置,第二限位配合部182的位置与第二限位部172的位置相对应,以使摆臂13转动至折叠位置时第一限位部171与第二限位配合部182能够相抵即可。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14、图27和图28,第二限位部172设置于摆臂13沿其转动轴线e的方向的端部,具体可以设置于该端部的端面上并位于转动轴193的一侧,第二限位配合部182可以设置于轴座111靠近摆臂13的端面上,因此第二限位部172与第二限位配合部182即位于摆臂13与轴座111之间,并沿转动轴线e的方向大致处于同一位置。第二限位部172和第二限位配合部182均可以是凸块结构,在摆臂13由展开位置转动至折叠位置时,第二限位部172的一端即与第二限位配合部182的一端相抵。
可选地,第二限位部172与第一限位部171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形成于同一第一凸块结构上,第二限位配合部182与第一限位配合部181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形成于同一第二凸块结构上;在摆臂13转动至展开位置时,第一凸块结构的一端即与第二凸块结构的一端相抵,在摆臂13转动至折叠位置时,第一凸块结构的另一端即与第二凸块结构的另一端相抵。
可选地,在摆臂13由展开位置转动至折叠位置时,第二限位部172与第二限位配合部182可以面接触,相比于线接触和点接触的方式而言,利于提高限位稳定性。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摆臂13由折叠位置转动至展开位置时,第二限位部172与第二限位配合部182也可以线接触或点接触。
为了更好地对折叠屏200的可折叠部位210进行支撑,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7和图28,折叠组件10还包括门板191,门板191设置于支撑件12上并位于支撑件12远离底座11的一侧,门板191与支撑件12的相对位置固定。门板191可以是各种形状的板状结构,在终端设备1000处于展开状态时,摆臂13即转动至展开位置,门板191即可对平整状的可折叠部位210进行支撑。
可选地,请参阅图28,门板191与支撑件12分体成型,两者即非一体式结构,利于分别加工制造门板191与支撑件12而后再进行组装,不仅便于生产加工,而且利于更换门板191,灵活性更高。
可选地,请参阅图28,支撑件12远离底座11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1205,门板191设置于限位槽1205内,以便于门板191的安装和限位。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门板191与支撑件12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此时支撑件12也即充当门板191的作用,也即支撑件12远离底座11的一侧可直接支撑可折叠部位210。
为了便于对底座11进行支撑或防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7和图28,折叠组件10还包括轴盖192,底座11设置于轴盖192上并位于支撑件12与轴盖192之间,轴盖192即位于底座11远离支撑件12的一侧,轴盖192既可以用于支撑底座11,也可以用于对底座11和支撑件12进行防护。
可以理解,底座11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设置于轴盖192上,例如销和孔限位配合、螺纹件连接(例如螺钉或螺栓连接)、粘接等,但不限于此。在折叠装置100具有多个折叠组件10时,各折叠组件10的轴盖192可以相连而形成一体式结构,当然也可以分体设置。
可选地,请继续参阅图27和图28,摆臂13上开设有避让槽1306。在摆臂13处于展开位置时,避让槽1306位于摆臂13靠近轴盖192的一侧,且轴盖192的侧边缘1921伸入避让槽1306内。避让槽1306的设置,一方面,可避让轴盖192的侧边缘1921,利于摆臂13顺利转动至展开位置而不易与轴盖192发生干涉;另一方面,由于避让槽1306供轴盖192的侧边缘1921伸入,相比于不设置避让槽1306的情况而言,可使摆臂13的部分厚度与轴盖192的部分厚度重合,利于降低使得摆臂13与轴盖192形成的整体的厚度尺寸,进而利于进一步降低折叠组件10的厚度尺寸。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另外设置轴盖192,而由底座11充当轴盖192的作用,此时也可以理解为轴盖192与底座11为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9)

1.一种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组件包括:
底座;
支撑件;以及
至少两个摆臂,分设于所述支撑件的两侧,所述摆臂与所述底座可转动地连接,以使所述摆臂能够在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转动;
其中,所述摆臂上设有第一推动部和第二推动部,所述第一推动部和所述第二推动部沿所述摆臂的转动轴线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一推动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二推动部相对设置;
在所述摆臂由所述展开位置朝所述折叠位置转动时,所述第一推动部抵接所述第一面,以推动所述支撑件朝向所述底座移动;在所述摆臂由所述折叠位置朝所述展开位置转动时,所述第二推动部抵接所述第二面,以推动所述支撑件背向所述底座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两侧中的每一侧均包括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所述第一面用于与同侧的所述第一推动部接触配合,所述第二面用于与同侧的所述第二推动部接触配合;
当所述摆臂处于所述展开位置与所述折叠位置之间的位置时,所述第一推动部位于所述第一面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第二推动部位于所述第二面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支撑件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面所在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面所在高度;所述支撑件的厚度方向平行于所述支撑件朝向或背向所述底座移动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
主体部;
第一凸部,所述主体部的两侧中的每一侧均设有所述第一凸部;以及
第二凸部,所述主体部的两侧中的每一侧均设有所述第二凸部;
其中,所述第一凸部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包括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凸部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包括所述第二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所述摆臂处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第一凸部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一凹槽内;在所述摆臂处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二凸部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二凹槽内;
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和/或外边沿上设有所述第一推动部,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和/或外边沿上设有所述第二推动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避位空间,所述避位空间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凸部的位置相对应;在所述摆臂处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一凸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避位空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两侧中的每一侧均设有所述避位空间,所述底座于两个所述避位空间之间形成有连接部;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开设有避位槽,在所述摆臂处于折叠位置时,所述连接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避位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部具有第一凸轮面;在所述摆臂由所述展开位置朝所述折叠位置转动时,所述第一凸轮面与所述第一面形成凸轮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动部具有第二凸轮面;当所述摆臂在所述展开位置与所述折叠位置之间转动时,所述第二凸轮面与所述第二面形成凸轮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摆臂处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一推动部与所述第一面相接触,所述第二推动部与所述第二面之间具有间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部具有第一接触面;在所述摆臂处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一面之间面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摆臂处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支撑件支撑于所述底座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摆臂处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第二推动部与所述第二面相接触,所述第一推动部与所述第一面之间具有间隙。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动部具有第二接触面;在所述摆臂处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第二接触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面接触。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上设有第一支持部,所述第一支持部、所述第一推动部及所述第二推动部沿所述摆臂的转动轴线的方向依次设置;
在所述摆臂处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持部位于所述支撑件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用于支撑所述支撑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持部具有第三接触面;在所述摆臂处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第三接触面与所述支撑件之间面接触。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摆臂处于所述展开位置与所述折叠位置之间的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持部与所述支撑件不接触。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持部具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位于所述第一支持部的用于支撑所述支撑件的部位的一侧;在所述摆臂处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倾斜面与所述支撑件不接触,且由所述支撑件朝所述底座的方向倾斜设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两侧中的每一侧均包括第三面,所述第三面用于与所述第一支持部接触配合;
当所述摆臂处于所述展开位置与所述折叠位置之间的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持部位于所述第三面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
其中,沿所述支撑件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面所在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面所在高度,所述第一面所在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面所在高度;所述支撑件的厚度方向平行于所述支撑件朝向或背向所述底座移动的方向。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支撑件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三面所在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面所在高度。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
主体部;以及
第三凸部,所述主体部的两侧中的每一侧均设有所述第三凸部;
其中,所述第三凸部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包括所述第三面。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上开设有第三凹槽,在所述摆臂处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三凸部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三凹槽内;所述第三凹槽的内壁和/或外边沿上设有所述第一支持部。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上设有第二支持部,所述第一推动部、所述第二推动部及所述第二支持部沿所述摆臂的转动轴线的方向依次设置;
在所述摆臂处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持部位于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摆臂处于所述展开位置与所述折叠位置之间的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持部与所述支撑件不接触。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7、11、14、16至22、24任一项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限位配合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在所述摆臂转动至所述展开位置时与所述第一限位配合部相抵,以限制所述摆臂继续转动;和/或
所述摆臂上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二限位配合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在所述摆臂转动至所述折叠位置时与所述第二限位配合部相抵,以限制所述摆臂继续转动。
26.根据权利要求1至7、11、14、16至22、24任一项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组件还包括门板,所述门板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并位于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门板与所述支撑件的相对位置固定;其中,所述门板与所述支撑件分体成型。
27.根据权利要求1至7、11、14、16至22、24任一项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组件还包括轴盖,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轴盖上并位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轴盖之间;
所述摆臂上开设有避让槽;在所述摆臂处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避让槽位于所述摆臂靠近所述轴盖的一侧,且所述轴盖的侧边缘伸入所述避让槽内。
28.一种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27任一项所述的折叠组件;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支撑件一侧的所述摆臂相连接,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支撑件另一侧的所述摆臂相连接。
2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折叠装置;以及
折叠屏,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且所述折叠屏的可折叠部位的位置与所述折叠组件的所述支撑件的位置相对应。
CN202211072274.2A 2022-09-02 2022-09-02 折叠组件、折叠装置及终端设备 Pending CN1176852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72274.2A CN117685286A (zh) 2022-09-02 2022-09-02 折叠组件、折叠装置及终端设备
PCT/CN2023/112644 WO2024046096A1 (zh) 2022-09-02 2023-08-11 折叠组件、折叠装置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72274.2A CN117685286A (zh) 2022-09-02 2022-09-02 折叠组件、折叠装置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85286A true CN117685286A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00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72274.2A Pending CN117685286A (zh) 2022-09-02 2022-09-02 折叠组件、折叠装置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85286A (zh)
WO (1) WO202404609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07316B2 (ja) * 2004-04-28 2009-08-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折曲型携帯端末装置
CN114430432B (zh) * 2020-10-29 2023-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US11909899B2 (en) * 2021-02-03 2024-02-20 Motorola Mobility Llc Hinge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isplacement altering hinge and corresponding systems
CN214756425U (zh) * 2021-02-19 2021-11-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4095592B (zh) * 2021-03-15 2022-11-2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折叠机构和移动终端
CN113194183B (zh) * 2021-05-21 2023-08-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14466092B (zh) * 2021-05-27 2023-01-1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转动机构、支撑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446164B (zh) * 2021-06-29 2022-11-2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转动机构、支撑装置以及折叠屏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46096A1 (zh) 2024-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3065730A1 (zh) 电子设备、折叠组件及壳体装置
WO2022143478A1 (zh) 折叠机构和电子设备
CN113542456B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2089500A1 (zh) 折叠机构、壳体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076218B (zh) 电子设备和折叠装置
EP437272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screen support panel and flexible screen assembly
CN116658513B (zh) 折叠组件、折叠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5306817A (zh) 折叠装置、壳体组件、电子设备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CN117685286A (zh) 折叠组件、折叠装置及终端设备
EP4286986A1 (en) Rotating shaft mechanism, support device and folding screen apparatus
CN219202201U (zh) 铰链组件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CN210491460U (zh) 弹出装置和具有弹出装置的终端设备
CN116498643A (zh) 一种转轴机构及终端设备
CN116838696A (zh) 转动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5695595A (zh)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15250299A (zh)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EP4184487A1 (en) Rotating mechanism an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EP4279755A1 (en) Rotary mechanism an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WO2024067615A1 (zh) 电子设备和折叠机构
CN116025633B (zh) 一种转轴机构及终端设备
CN216046342U (zh) 一种自动上升模组、显示器支架和显示器
CN115277898A (zh) 电子设备
CN116771789A (zh) 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7826938A (zh) 铰链组件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CN117847076A (zh) 转轴机构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