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79431A - 一种抗抑郁的药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抑郁的药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79431A
CN117679431A CN202311698353.9A CN202311698353A CN117679431A CN 117679431 A CN117679431 A CN 117679431A CN 202311698353 A CN202311698353 A CN 202311698353A CN 117679431 A CN117679431 A CN 1176794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oxetine
composition
mice
group
antidepress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9835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悦
詹华强
段金廒
李鑫
李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231169835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794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79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794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由人参皂苷Rg1、远志口山酮III、α‑细辛醚、茯苓酸组成的组合物改善氟西汀不良反应与增益抗抑郁效用。本发明通过研究发现,该组合物可显著改善对抗抑郁西药氟西汀导致的抑郁模型动物胃肠道功能紊乱、勃起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同时该组合物与氟西汀联合用药后,可降低氟西汀抗抑郁的起效剂量、缩短起效时间,总体表现出增益氟西汀抗抑郁效用。

Description

一种抗抑郁的药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抑郁的药物,具体涉及改善氟西汀不良反应与增益抗抑郁效用的组合物与氟西汀联用的药物。
背景技术
抑郁症是一种以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思维迟缓为主要症状的情志疾病。据WHO统计,全世界有超过3.5亿人受抑郁症困扰,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抑郁症已成为危害公众身心健康的重大疾病。
长期以来,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单胺类神经递质调控障碍,被认为是抑郁症的主要病理机制。现有的一线抗抑郁药物主要为以氟西汀为代表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再摄取抑制剂,以提高脑内前额皮质、杏仁核、海马等部位神经元突触间隙5-羟色胺(5-HT)浓度,维持5-HT能神经元的兴奋性为作用靶点。但是这些药物在临床上有效率为40-60%。同时,氟西汀用药后往往会出现消化系统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食欲减退等)、性功能障碍(如性欲减退、勃起困难、延迟射精等)症状、神经系统紊乱(如头晕、嗜睡、失眠、疲劳等)以及皮疹、过敏反应、体重改变等不良反应。由于抑郁症往往需要长期用药,食欲减退或性功能下降的不良反应在服药人群中极易出现。
如何降低氟西汀导致的胃肠功能紊乱和性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对提高氟西汀临床治疗效果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接受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氟西汀不良反应与增益抗抑郁效用的药物。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抗抑郁的药物,它由组合物和氟西汀制成;所述的组合物由人参皂苷Rg1,远志口山酮III,α-细辛醚,茯苓酸制成。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一种抗抑郁的药物,组合物和氟西汀的质量比为:0.1~40:1.5~6。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一种抗抑郁的药物,它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人参皂苷Rg1 3份,远志口山酮III 3份,α-细辛醚0.3份,茯苓酸0.1份。
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具有显著改善氟西汀胃肠道功能紊乱与勃起功能障碍不良反应。同时该组合物与氟西汀联用后,减少了氟西汀抗抑郁起效剂量,缩短了起效时间,表现出增益氟西汀抗抑郁的协同效用。
有益效果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通过动物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能显著提高抑郁模型动物服用氟西汀后导致的食物利用率、胃排空率与小肠推进功能下降,显著改善小肠道结构损伤;并且能提高抑郁模型动物服用氟西汀后导致的性欲减退行为、提高交配率;与氟西汀联用后,可有效改善抑郁模型动物的抑郁样行为,减少氟西汀抗抑郁临床用量。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该组合物可显著改善氟西汀导致的抑郁模型动物胃肠道功能紊乱、勃起功能障碍并增益氟西汀抗抑郁效用,联合用药能起到改善氟西汀导致的胃肠道功能紊乱与勃起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取得了很好的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在改善抗抑郁药物氟西汀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与勃起功能障碍的药物或保健品的应用,将组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口服制剂、液体制剂以及缓释制剂。临床服用方便,并且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实验过程中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组合物对慢性压力应激抑郁小鼠应用氟西汀后食物利用率影响的柱状图。
图2为组合物对慢性压力应激抑郁小鼠应用氟西汀后血清D-木糖含量影响的柱状图。
图3为组合物对慢性压力应激抑郁小鼠应用氟西汀后相对胃排空率影响的柱状图。
图4为组合物对慢性压力应激抑郁小鼠应用氟西汀后小肠推进率影响的柱状图。
图5为组合物对慢性压力应激抑郁小鼠应用氟西汀后肠道形态影响的HE染色结果图。
图6为组合物对慢性压力应激抑郁小鼠应用氟西汀后肠道绒毛长度影响柱状图。
图7为组合物对慢性压力应激抑郁小鼠应用氟西汀后肠道绒毛/隐窝深度比影响柱状图。
图8为组合物对慢性压力应激抑郁小鼠应用氟西汀后骑跨次数影响的柱状图。
图9为组合物对慢性压力应激抑郁小鼠应用氟西汀后插入次数影响的柱状图。
图10为组合物对慢性压力应激抑郁小鼠应用氟西汀后交配率影响的柱状图。
图11为组合物联合氟西汀对慢性压力应激抑郁小鼠给药3天后糖水偏嗜率影响柱状图。
图12为组合物联合氟西汀对慢性压力应激抑郁小鼠给药7天后糖水偏嗜率影响柱状图。
图13为组合物联合氟西汀对慢性压力应激抑郁小鼠血清中CRF影响的柱状图。
图14为组合物联合氟西汀对慢性压力应激抑郁小鼠血清中ACTH影响的柱状图。
图15为组合物联合氟西汀对慢性压力应激抑郁小鼠血清中Cortisol影响柱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抗抑郁的药物,它由质量比为1~2:1~2的组合物和氟西汀制成;所述的组合物由人参皂苷Rg1 3份,远志口山酮III 3份,α-细辛醚0.3份,茯苓酸0.1份组成。
实施例2
一种抗抑郁的药物,它由质量比为1~2:1~2的组合物和氟西汀制成;所述的组合物由人参皂苷Rg1 10份,远志口山酮III 10份,α-细辛醚10份,茯苓酸10份。
实施例3组合物改善氟西汀致胃肠道功能障碍效用实验研究
一、实验材料与药物
1.实验动物
健康SPF级ICR小鼠,雄性,体重20-23g,购自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动物合格证号为SCXX(沪)2022-0004。动物饲养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SPF环境中,常规饲养,温度22-25℃,湿度40%-70%,光照周期为12h。本实验方案获得南京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2.药物和试剂
受试药物:实施例1所得组合物。人参皂苷Rg1、远志口山酮III、α-细辛醚、茯苓酸购自四川维克奇公司。
实验试剂:氟西汀盐酸盐(≥98%)购自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有限公司(F131623-25g);D-木糖(X101012-100g)购自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3.实验仪器
小鼠电子计重秤(YHW-L01,英衡)、精密分析天平(瑞士Mettler Toledo公司)、旋转蒸发仪(瑞士Buchi公司)、全自动样品快速研磨仪(上海净业信发展有限公司)、AXIOVert.A1荧光倒置显微镜。
二、实验方法
1.慢性压力应激动物模型的建立与组合物给药
动物安置7天以适应环境,进行体重与糖水偏嗜率测试,剔除数值异常小鼠。选取测试评分正常的小鼠80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组别分别为空白组(Control)、模型组(Model)、氟西汀高剂量组(FXT-H)、组合物低剂量组(ZHW-L)、组合物高剂量组(ZHW-H)、组合物低剂量+氟西汀高剂量组(ZHW-L+FXT-H)、组合物高剂量+氟西汀高剂量组(ZHW-H+FXT-H)、莫沙比利+氟西汀高剂量组(Mosapride+FXT-H)。空白组小鼠与模型小鼠分开饲养,不给予任何刺激。模型小鼠每天随机给予不同的1~2种刺激,刺激方式包括:禁水24h、禁食24h、斜笼、电击、束缚4h、湿笼、昼夜颠倒。每5天进行体重和进食测试,记录小鼠体重变化与食物利用度。持续6周,待抑郁表型出现后,对抑郁小鼠进行灌胃给药30天。动物的分组和给药剂量详见表1。
表1小鼠分组和给药剂量
表2组合物剂量组成
2.胃肠道功能评价
食物利用度测定:自给药开始,每5天称小鼠体重与饲料1次,计算食物利用率(增长体重/进食量乘以100%),连续30天。
小肠吸收功能评价:动物称重后以10% D-木糖溶液灌胃(灌胃体积为10mL/kg)1h后,取血检测血清中D-木糖含量。
胃肠道运动能力评价:小鼠禁食不禁水24小时后,各组小鼠灌胃给予含炭末的营养性半固体糊0.3ml/只,30min后处死小鼠,结扎胃贲门和幽门,将全胃及小肠取出,取出的胃用滤纸拭干外表后称胃全重,然后沿胃大弯剪开胃体,洗去胃内容物后拭干,称胃净重(g)。以公式相对胃排空率=(胃全重-胃净重)/胃全重*100%计算相对胃排空率。同时,将取出的小肠,轻轻拉直,测量胃幽门端至回盲部的距离,作为小肠全长(cm);再测量幽门端至炭末最前端的距离作为炭末推进距离(cm)。以公式小肠推进率=炭末推进距离/小肠全长*100%计算小肠推进率。
3.小肠HE染色
小鼠行为学测试后,解剖受试动物,取出一段小肠,用冰冷的生理盐水冲洗,4%的多聚甲醛固定72小时。梯度蔗糖脱水,将固定的脑组织常规处理石蜡包埋,旋转切片机切取5μm切片。切片用苏木精染色10min,蒸馏水洗两次,于70%乙醇中分化20~30s,伊红复染10min,蒸馏水洗两次,梯度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后中性树胶封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肠道切片的病理情况,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鼠小肠组织的凋亡情况。
4.统计学处理
所有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P<0.05,有差异;P<0.01,有极显著差异。
三、实验结果
1.组合物改善氟西汀致CUMS小鼠消化吸收能力下降状况。
检测小鼠摄食量、体重与血清D-木糖含量,计算食物利用度并评价小鼠胃肠道消化吸收能力。如图1所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食物利用度显著性减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氟西汀高剂量组显著降低模型小鼠的食物利用度(P<0.05),而组合物低剂量能显著提升CUMS小鼠的食物利用度(P<0.05),组合物高剂量组趋势更加明显(P<0.01)。联用后,与氟西汀高剂量组相比,组合物低、高剂量与氟西汀联合显著提升模型动物食物利用率(P<0.05),作用趋势与阳性药莫沙必利联合用药组相似。检测受试小鼠血清D-木糖含量发现,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D-木糖含量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氟西汀高剂量组显著降低D-木糖含量(P<0.05);组合物高剂量组显著提高了D-木糖含量(P<0.05)而低剂量组无显著性差异。联用后,与氟西汀组相比,组合物低剂量联用组无显著性差异,而组合物高剂量联用组较氟西汀组可显著提高D-木糖含量(P<0.05),作用趋势与阳性药莫沙必利联合用药组相似。上述研究结果提示组合物能够显著改善氟西汀对CUMS小鼠消化吸收能力造成的损伤。
2.组合物改善氟西汀致CUMS小鼠胃肠道运动能力下降状况。
检测小鼠炭末推进距离,计算相对胃排空率与小肠推进率,评价小鼠胃肠道运动能力。如图3所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相对胃排空率显著减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氟西汀高剂量组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组合物低、高剂量组均显著提高了小鼠相对胃排空率(P<0.05)。联用后,与氟西汀高剂量组相比,组合物高剂量联合用药组显著提高了小鼠相对胃排空率(P<0.05)而低剂量组无显著性差异,且高剂量组作用趋势与阳性药莫沙必利联合用药组相似。
计算受试动物小肠推进率,如图4所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相对胃排空率显著减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氟西汀高剂量组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组合物高剂量组均显著提高了小鼠小肠推进率(P<0.05),而低剂量组无显著性差异。联用后,与氟西汀高剂量组相比,组合物高剂量联合用药组显著提高了小鼠相对胃排空率(P<0.05)而低剂量组无显著性差异,且高剂量组作用趋势与阳性药莫沙必利联合用药组相似。
上述研究结果提示组合物能够显著改善氟西汀对CUMS小鼠胃肠道运动能力造成的损伤。
3.组合物改善氟西汀致CUMS小鼠肠道损伤。
解剖获得受试小鼠小肠组织,HE染色后进行肠道病理学检查,如图5所示。空白组动物小肠肠绒毛结构完整,轮廓清晰,黏膜层上皮细胞排列整齐紧密,未见变性、脱落;黏膜层隐窝结构清晰、排列紧密。与空白组动物相比,模型组小鼠肠绒毛缩短,黏膜层部分脱落。与模型组相比,氟西汀高剂量组动物肠绒毛结构紊乱、破损加剧,肠绒毛明显缩短变小且数量明显减少,并可见大量绒毛变形、脱落、断裂,并伴随隐窝结构的消失;而组合物低、高剂量组显著改善了模型组小鼠肠绒毛缩短,黏膜层脱落的现象。联合给药后,与氟西汀高剂量组相比,组合物低剂量与高剂量联用组动物肠绒毛结构恢复完整,轮廓清晰、排列紧密,并可见明显的隐窝结构。而莫沙比利联用组与氟西汀高剂量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测量受试小鼠小肠绒毛长度,结果如图6所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动物小肠绒毛绒毛长度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氟西汀高剂量组动物小肠绒毛长度进一步显著下降(P<0.05),而组合物低、高剂量组显著提升了模型小鼠小肠绒毛长度(P<0.05)。联用后,与氟西汀组相比,组合物低、高剂量联用组小鼠小肠绒毛长度均显著上升(P<0.05),而莫沙比利联用组未见显著性差异。绒毛/隐窝深度比统计结果见图7,其改变趋势与小肠绒毛长度变化趋势一致。上述结果提示,组合物具有改善氟西汀对CUMS小鼠肠道组织结构损伤的作用。
实施例4组合物改善氟西汀致勃起功能障碍效用实验研究
一、实验材料与药物
1.实验动物
健康SPF级SD大鼠,雄性,体重180-220g,购自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动物合格证号为SCXX(沪)2022-0005。动物饲养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SPF环境中,常规饲养,温度22-25℃,湿度40%-70%,光照周期为12h。本实验方案获得南京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2.药物和试剂
受试药物: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组合物提取物。人参皂苷Rg1、远志口山酮III、α-细辛醚、茯苓酸购自四川维克奇公司。
实验试剂:氟西汀盐酸盐(≥98%)购自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有限公司(F131623-25g);均购自湖南艾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3.实验仪器
酶标仪(美国Perkin-Elmer公司);BT125型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KQ-250E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禾创超声仪器有限公司);Anke GL-16GII型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
二、实验方法
1.慢性压力应激动物模型的建立与组合物给药
动物安置7天以适应环境,进行体重与糖水偏嗜率测试,剔除数值异常大鼠。选取测试评分正常的大鼠80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组别分别为空白组(Control)、模型组(Model)、组合物组(ZHW)、氟西汀中剂量组(FXT-M)、组合物+氟西汀中剂量组(ZHW+FXT-M)、氟西汀高剂量组(FXT-H)、组合物+氟西汀高剂量组(ZHW+FXT-M),阳性药他达那非组。空白组小鼠与模型大鼠分开饲养,不给予任何刺激。模型大鼠每天随机给予不同的1~2种刺激,刺激方式包括:禁水24h、禁食24h、斜笼、电击、束缚4h、湿笼、昼夜颠倒。每周进行体重和糖水偏嗜测试,记录大鼠体重变化与糖水偏嗜率。持续6周,待抑郁表型出现后,对抑郁大鼠进行灌胃给药30天。动物的分组和给药剂量详见表3。
表3大鼠分组和给药剂量
表4组合物剂量
2.行为学检测
采用糖水偏嗜实验评价大鼠的抑郁样行为。交配实验将经过筛选合格的雄鼠放入行为学观察笼,适应10min后,然后将发情良好的雌鼠放入笼中,观察并记录其在60min内的交配行为。从测试开始到雄鼠第一次骑跨雌鼠后,计算雄鼠骑跨雌鼠与插入雌鼠的次数。以插入次数除以骑跨与插入次数总和计算交配率。
3.统计学处理
所有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以表示,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实验结果
给以CUMS模型大鼠组合物,氟西汀中、高剂量,以及组合物与氟西汀中、高剂量联用7天,以雌鼠诱导大鼠发情,然后检测大鼠的骑跨次数与插入次数评价大鼠的性行为,并计算大鼠的交配率。氟西汀中剂量组参照氟西汀临床常用剂量进行设置;氟西汀高剂量组参照氟西汀临床使用的最高剂量进行设置。
如图8所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骑跨次数显著降低(P<0.01),提示慢性压力导致了大鼠性欲下降。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他达那非显著提升了模型大鼠的骑跨次数(P<0.01),提示用药改善了模型大鼠的性欲减退现象。各给药组中,氟西汀中剂量与高剂量组均降低了模型大鼠的骑跨次数(P<0.05),尤其以氟西汀高剂量组降低趋势更为显著。而组合物与氟西汀中剂量与高剂量组联用后,与单独氟西汀给药组相比,联合用药组大鼠的骑跨次数均显著提升(P<0.05),提示组合物可以改善氟西汀导致的性欲降低现象。
如图9所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插入次数显著降低(P<0.01),提示慢性压力导致了大鼠交配能力下降。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他达那非显著提升了模型大鼠的插入次数(P<0.05),提示用药改善了模型大鼠交配能力下降现象。各给药组中,氟西汀中剂量与高剂量组均导致了模型大鼠的插入次数进一步下降(P<0.05),尤其以氟西汀高剂量组降低趋势更为显著。而组合物与氟西汀中剂量与高剂量组联用后,与单独氟西汀给药组相比,联合用药组大鼠的插入次数均显著提升(P<0.05),提示组合物可以改善氟西汀导致的模型大鼠交配能力下降。
以插入次数除以骑跨与插入次数总和评价大鼠的交配率,结果见图10。模型组与给药组交配率的趋势与图8及图9的作用趋势类似。上述结果提示,组合物联用氟西汀后,可改善单用氟西汀导致的性功能障碍。
实施例5组合物增益氟西汀抗抑郁效用实验研究
一、实验材料与药物
1.实验动物
健康SPF级ICR小鼠,雄性,体重20-23g,购自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动物合格证号为SCXX(沪)2022-0005。动物饲养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SPF环境中,常规饲养,温度22-25℃,湿度40%-70%,光照周期为12h。本实验方案获得南京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2.药物和试剂
受试药物: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组合物提取物。人参皂苷Rg1、远志口山酮III、α-细辛醚、茯苓酸购自四川维克奇公司。
实验试剂:氟西汀盐酸盐(≥98%)购自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有限公司(F131623-25g);蔗糖购自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有限公司(S112228-500g);小鼠皮质醇(Cortisol)ELISA试剂盒(AF30178-A)、小鼠促肾上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ELISA试剂盒(AF2554-A)、小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ELISA试剂盒(AF2110-A)均购自湖南艾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3.实验仪器
酶标仪(美国Perkin-Elmer公司);BT125型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KQ-250E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禾创超声仪器有限公司);Anke GL-16GII型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
二、实验方法
1.慢性压力应激动物模型的建立与组合物给药
动物安置7天以适应环境,进行体重与糖水偏嗜率测试,剔除数值异常小鼠。选取测试评分正常的小鼠80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组别分别为空白组(Control)、模型组
(Model)、组合物组(ZHW)、氟西汀低量组(FXT-L)、组合物+氟西汀低量组(ZHW+FXT-L)、氟西汀中剂量组(FXT-M)、组合物+氟西汀中剂量组(ZHW+FXT-M)和氟西汀高剂量组(FXT-H)。空白组小鼠与模型小鼠分开饲养,不给予任何刺激。模型小鼠每天随机给予不同的1~2种刺激,刺激方式包括:禁水24h、禁食24h、斜笼、电击、束缚4h、湿笼、昼夜颠倒。每周进行体重和糖水偏嗜测试,记录小鼠体重变化与糖水偏嗜率。持续6周,待抑郁表型出现后,对抑郁小鼠进行灌胃给药7天。动物的分组和给药剂量详见表5与表6。
表5小鼠分组和给药剂量
表6组合物给药剂量
2.行为学检测
采用糖水偏嗜实验评价小鼠的抑郁样行为。
3.ELISA法测定压力应激因子的表达
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小鼠眼眶取血,静置2h后离心2次,20min后取上清。按照小鼠各ELISA试剂盒所列步骤,测定小鼠血清中压力应激因子的水平。
4.统计学处理
所有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以表示,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实验结果
1.组合物联合氟西汀抗抑郁效用评价
小鼠CUMS抑郁模型建立成功后,按照表5与6给药方案对动物进行灌胃给药。组合物组给药剂量根据临床常用组合物剂量进行折算;氟西汀低剂量组参照氟西汀临床常用剂量的1/2进行设置;氟西汀中剂量组参照氟西汀临床常用剂量进行设置;氟西汀高剂量组参照氟西汀临床使用的最高剂量进行设置。
给药后第3天,测试糖水偏嗜率评价动物抑郁样行为。与空白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糖水偏嗜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小鼠相比,组合物组、氟西汀低剂量组以及中剂量组小鼠的糖水偏嗜率与模型组相比未见显著性差异,氟西汀高剂量组已有显著性差异。联用后,组合物联合氟西汀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糖水偏嗜率和模型组相比具有较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组合物联合氟西汀中剂量组的作用趋势与氟西汀高剂量组相似(P<0.05),结果见图11。
给药第7天后,与空白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糖水偏嗜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小鼠相比,组合物组、氟西汀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小鼠糖水偏嗜率显著上升(P<0.05),氟西汀低剂量组仍无显著差异。联合用药组中,组合物联合氟西汀低剂量组小鼠糖水偏嗜率显著提高,且效用与氟西汀中剂量组相似(P<0.05);组合物联合氟西汀中剂量组小鼠糖水偏嗜率显著提高,且效用与氟西汀高剂量组相似(P<0.05),结果见图12。
上述结果表明,组合物与氟西汀联用显著改善模型小鼠抑郁样行为,可提升单用氟西汀抗抑郁起效时间,同时可降低氟西汀抗抑郁用量。
2.组合物联合氟西汀对小鼠血清中压力应激轴相关因子调控的影响
采用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下丘脑-垂体-海马”压力应激轴调控因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tisol)的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CRF、ACTH和Cortisol的表达显著上升(P<0.01)。与模型组相比,组合物显著下调模型小鼠血清中CRF、ACTH和Cortisol的表达(P<0.01);氟西汀低剂量组除下调ACTH表达外(P<0.05),CRF与Cortisol表达未见显著性差异;氟西汀中、高剂量组则显著下调三种压力因子表达(P<0.01)。联合用药组中,组合物联合氟西汀低剂量组显著下调三种压力因子表达且效用接近氟西汀中剂量组(P<0.01);组合物联合氟西汀中剂量组显著下调三种压力因子表达且效用接近氟西汀高剂量组(P<0.01),提示其抗抑郁作用可能与抑制压力应激HPA轴激活相关(见图13-15)。
上述实施例结果表明组合物可显著改善氟西汀导致的抑郁模型动物胃肠道功能紊乱、性功能障碍并增益氟西汀抗抑郁效用,可用于制备改善抗抑郁药物氟西汀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与性功能障碍的药物或保健品,具有较高的药物等产品开发价值。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抗抑郁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由组合物和氟西汀制成;所述的组合物由人参皂苷Rg1、远志口山酮III、α-细辛醚、茯苓酸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抑郁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人参皂苷Rg1 0.1~10份,远志口山酮III 0.1~10份,α-细辛醚0.1~10份,茯苓酸0.1~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抑郁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人参皂苷Rg1 3份,远志口山酮III 3份,α-细辛醚0.3份,茯苓酸0.1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抑郁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和氟西汀的质量比为:0.4~40:1.5~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抑郁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和氟西汀的质量比为:1~2:1~2。
6.组合物在制备改善氟西汀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不良反应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组合物由人参皂苷Rg1,远志口山酮III,α-细辛醚,茯苓酸组成。
7.组合物在制备改善氟西汀勃起功能障碍的不良反应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组合物由人参皂苷Rg1,远志口山酮III,α-细辛醚,茯苓酸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组合物与氟西汀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口服制剂、液体制剂以及缓释制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口服制剂包括片剂、锭剂或胶囊剂;液体制剂包括溶液剂、糖浆剂、混悬剂或注射剂;缓释制剂包括肠包衣制剂、固体分散体。
CN202311698353.9A 2023-12-12 2023-12-12 一种抗抑郁的药物及其应用 Pending CN1176794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98353.9A CN117679431A (zh) 2023-12-12 2023-12-12 一种抗抑郁的药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98353.9A CN117679431A (zh) 2023-12-12 2023-12-12 一种抗抑郁的药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79431A true CN117679431A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27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98353.9A Pending CN117679431A (zh) 2023-12-12 2023-12-12 一种抗抑郁的药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7943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48571B (zh) 用于预防和治疗脑部疾病和疾病状态的组合物和方法
Chen et al. Sishen pill treatment of DSS-induced colitis via regulating interaction with inflammatory dendritic cells and gut microbiota
JP6696972B2 (ja) ループス腎炎を処置するためのジンセノサイドm1の使用
CN113116922A (zh) 硒制剂在制备治疗克罗恩病药物中的应用
He et al. Efficacy of shenqi pollen capsules for high-altitude deacclimatization syndrome via suppression of the reoxygenation injury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WO2009070924A1 (en)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with a mechanism of multi-target receptor retroaction for treating depression
Hassan et al. Hypoglycemic properties of Sphaeranthus indicus and Nigella sativa in alloxan induced diabetes mellitus in rats; a new therapeutic horizon.
EP2865380A1 (en) Application of inula lineariifolia lactone a in preparation of medicine for treating myocarditis
JP2019208461A (ja) 機能性食品
CN117679431A (zh) 一种抗抑郁的药物及其应用
CN102861117A (zh) 一种中药活性成分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7653693A (zh) 中药组合物改善氟西汀不良反应与增益抗抑郁效用的新用途与制备方法
CN113694078A (zh) 醋炙五味子多糖提取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8904596B (zh) 一种具有改善记忆力功效的组合物
Nawaz et al. Evaluation of acute and repeated dose toxicity of the polyherbal formulation linkus syrup in experimental animals
CN112587545A (zh) 枸杞多糖在制备舒张胸主动脉药物中的用途
Jafari Karegar et al. Ellagic acid effects on disease severity, levels of cytokines and T-bet, RORγt, and GATA3 genes expression in multiple sclerosis patients: A multicentral-triple blin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EP4306122A1 (en) Use of mulberry extract in preparation of drug for reducing weight of animal
US20240156889A1 (en) A method for reducing animal weight
CN117838829A (zh) 一种改善炎症关联性疲劳的中药组合物
KR100486968B1 (ko) 누에 수번데기 건조엑스를 함유한 건강보조식품 조성물
CN1778309A (zh) 牛蒡苷及其苷元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Zhang et al. SiNi San Regulate TNBS-Induced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through Anti-Inflammation and 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 protection
RU2599482C1 (ru) Сбор лекарственных растений для лечения функционального расстройства желчного пузыря при гипотонически-гипокинетическом типе дискинезии
Jafari Karegar Sahar Jafari Karegar, Naheed Aryaeian*, Ghazaleh Hajiluian, Katsuhiko Suzuki 2, Farzad Shidfar, Masoud Salehi 3, Bahram Haghi Ashtiani 4, Pooya Farhangnia 5 and Ali-Akbar Delbandi 5, 6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