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75114A - 星地通信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星地通信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75114A
CN117675114A CN202410146966.XA CN202410146966A CN117675114A CN 117675114 A CN117675114 A CN 117675114A CN 202410146966 A CN202410146966 A CN 202410146966A CN 117675114 A CN117675114 A CN 1176751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frame number
target
encoded data
determin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4696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杨
李洋
潘云强
徐璐
郭立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ong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ong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ong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ong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4696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751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75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751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星地通信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包括:发送端获取原始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队列管理,确定帧数据,对帧数据进行编码确定编码数据,对编码数据进行交织,确定交织数据,将交织数据发送至接收端;接收端接收交织数据,对交织数据进行解交织,确定编码数据,并对编码数据进行解码,确定原始数据和帧编号,将帧编号与历史帧编号进行对比,确定目标帧编号,并基于目标帧编号生成反馈消息,将反馈消息发送至发送端;发送端基于反馈消息确定目标帧编号,确定目标帧编号对应的原始数据,再次将请求的数据发送至接收端,实现卫星通信中数据错误或丢失情况下的重传,提高了信道有效利用率。

Description

星地通信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实施例涉及卫星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星地通信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星地激光通信具有数据传输速率高、无需频谱许可、保密性好、组网灵活等特点。然而星地激光通信中,信号需经过整个大气信道,大气信道为不可靠信道,信号质量受气象条件、背景光和大气湍流等多重因素复合影响。通常情况下,大气湍流引起的光强变化时间一般持续几毫秒到几十毫秒,而单个比特符号的传输时间通常为纳秒量级,激光通信信号在湍流大气信道中会产生长时间深度衰落,会造成激光通信系统接收方产生长串的突发错误,严重影响了星地激光通信的可靠性。
通常,不可靠信道(如无线通信信道或网络数据传输信道)数据传输时依靠重传机制,以增加数据传输的成功率。重传机制是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如果因为某些原因导致接收方数据包丢失或者误码,发送方会重发这些丢失或误码的数据包,直到接收方能够成功接收正确数据或误码一直持续到重传次数限制为止。为了提高传输效率和可靠性,还会将自动重传请求(ARQ,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和前向纠错(FEC, Forward ErrorCorrection)编码技术相结合,通过使用纠错码来纠正部分错误,减少重传的次数和数据延迟。
然而,星地激光通信中,因为信道条件恶劣,使用前向纠错技术情况下,接收方接收的数据仍持续丢失或误码,导致数据频繁重传,信道有效利用率很低。
因此,如何提高星地激光通信中信道利用率,是目前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星地通信数据传输方法。本说明书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同时涉及星地通信数据传输装置,一种计算设备,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一种计算机程序,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星地通信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方法包括:
发送端获取原始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队列管理,确定帧数据,对帧数据进行编码确定编码数据,对编码数据进行交织,确定交织数据,将交织数据发送至接收端;其中,帧数据包括帧编号;
接收端接收交织数据,对交织数据进行解交织,确定编码数据,并对编码数据进行解码,确定原始数据和帧编号,将帧编号与历史帧编号进行对比,确定目标帧编号,并基于目标帧编号生成反馈消息,将反馈消息发送至发送端;
发送端基于反馈消息确定目标帧编号,确定目标帧编号对应的原始数据,对目标帧编号对应的原始数据进行队列管理,确定目标帧数据,对目标帧数据进行编码确定目标编码数据,对目标编码数据进行交织,确定目标交织数据,将目标交织数据发送至接收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原始数据进行队列管理,确定帧数据,包括:
确定帧数据的数量,基于帧数据的数量存储原始数据,并为原始数据生成帧编号;
将帧编号与原始数据建立对应关系,确定帧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编码数据包括第一编码数据和第二编码数据,第一编码数据和第二编码数据为连续数据;
相应的,对编码数据进行交织,确定交织数据,包括:
将第二编码数据映射为第三编码数据;其中,第三编码数据和第一编码数据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目标湍流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帧编号与历史帧编号进行对比,确定目标帧编号,包括:
在帧编号与历史帧编号为连续的情况下,生成更新帧编号,将更新帧编号作为目标帧编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帧编号与历史帧编号进行对比,确定目标帧编号,包括:
在帧编号与历史帧编号为不连续的情况下,确定缺失帧编号,将缺失帧编号作为目标帧编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编码数据包括第四编码数据和第五编码数据,第四编码数据和第五编码数据为连续数据;
相应的,对交织数据进行解交织,确定编码数据,包括:
将第五编码数据映射为第四编码数据的下一帧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确定目标帧编号之后,还包括:
接收端确定重传阈值,确定目标帧编号出现的次数;
在目标帧编号出现的次数超过重传阈值的情况下,将目标帧编号增加预设数值,确定更新帧编号;
基于更新帧编号生成反馈消息,将反馈消息发送至发送端。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星地通信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发送端模块和接收端模块,包括:
发送端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原始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队列管理,确定帧数据,对帧数据进行编码确定编码数据,对编码数据进行交织,确定交织数据,将交织数据发送至接收端;其中,帧数据包括帧编号;
接收端接模块,被配置为收交织数据,对交织数据进行解交织,确定编码数据,并对编码数据进行解码,确定原始数据和帧编号,将帧编号与历史帧编号进行对比,确定目标帧编号,并基于目标帧编号生成反馈消息,将反馈消息发送至发送端;
发送端模块,被配置为基于反馈消息确定目标帧编号,确定目标帧编号对应的原始数据,对目标帧编号对应的原始数据进行队列管理,确定目标帧数据,对目标帧数据进行编码确定目标编码数据,对目标编码数据进行交织,确定目标交织数据,将目标交织数据发送至接收端。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星地通信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星地通信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中,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中执行时,令计算机执行上述星地通信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星地通信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包括:发送端获取原始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队列管理,确定帧数据,对帧数据进行编码确定编码数据,对编码数据进行交织,确定交织数据,将交织数据发送至接收端;接收端接收交织数据,对交织数据进行解交织,确定编码数据,并对编码数据进行解码,确定原始数据和帧编号,将帧编号与历史帧编号进行对比,确定目标帧编号,并基于目标帧编号生成反馈消息,将反馈消息发送至发送端;发送端基于反馈消息确定目标帧编号,确定目标帧编号对应的原始数据,再次将请求的数据发送至接收端,实现卫星通信中数据错误或丢失情况下的重传,提高了信道有效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星地通信数据传输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星地通信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星地通信数据传输方法的发送端重传模块示意图;
图4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星地通信数据传输方法的接收端重传模块示意图;
图5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星地通信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说明书。但是本说明书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说明书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说明书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类似地,第二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首先,对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的名词术语进行解释。
交织 (interleaving): 就是一种将数据序列的顺序进行变换的一种处理方法。又可称为置换(permutation)。
在本说明书中,提供了星地通信数据传输方法,本说明书同时涉及星地通信数据传输装置,一种计算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下面的实施例中逐一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1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星地通信数据传输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在图1的应用场景中,包括星上激光载荷和激光地面站,星上激光载荷和激光地面站通过大气信道传输数据,发送端获取原始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队列管理,确定帧数据,对帧数据进行编码确定编码数据,对编码数据进行交织,确定交织数据,将交织数据发送至接收端;接收端接收交织数据,对交织数据进行解交织,确定编码数据,并对编码数据进行解码,确定原始数据和帧编号,将帧编号与历史帧编号进行对比,确定目标帧编号,并基于目标帧编号生成反馈消息,将反馈消息发送至发送端;发送端基于反馈消息确定目标帧编号,确定目标帧编号对应的原始数据,再次将请求的数据发送至接收端,实现卫星通信中数据错误或丢失情况下的重传。在星地激光通信信道变化中,特别是湍流现象,使得地面接收端误码率上升,信道利用率很低,影响了系统的可用性。目前还没有公开的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自动重传方法,经实际系统测试,将信道利用率不足5%,提高到75%,提高星地激光链路可用性,保证了星地激光通信常态化业务化运行。
参见图2,图2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星地通信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发送端获取原始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队列管理,确定帧数据,对帧数据进行编码确定编码数据,对编码数据进行交织,确定交织数据,将交织数据发送至接收端;其中,帧数据包括帧编号。
其中,发送端可以为地面站或卫星,相应的,接收端也可以为地面站或卫星,在接收端为卫星的情况下,则发送端可以为地面站,反之,在接收端为地面站的情况下,则发送端可以为卫星。
在实际应用中,参见图3,星地激光通信链路增加数据自动重传模块,模块由发送端数据自动重传模块和接收端数据自动模块两部分组成。发送端数据自动重传模块主要完成发送数据队列的管理,发送端链路控制帧生成的生成,数据复接、编码及发送数据包的交织。卫星有效载荷数据将数据发送给发送端数据自动重传模块,重传模块进行发送数据队列的管理,根据下行链路控制帧信息及已发送的数据包,决定发送顺序数据、重传数据或发送控制帧,对数据帧或控制帧编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原始数据进行队列管理,确定帧数据,包括:确定帧数据的数量,基于帧数据的数量存储原始数据,并为原始数据生成帧编号;将帧编号与原始数据建立对应关系,确定帧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存储n帧已发送但未经接收端确认的数据;如果从接收端链路控制帧中解析出已发帧接收端均已确认,那么发送数据队列管理子模块再进n帧数据;如果从接收端链路控制帧中解析出有某一帧未确认需要重传,那么发送未确认帧。如果从接收端链路控制帧中解析出其他状态且此状态达到设定条件,生成发送端链路控制帧,告知接收方应从哪帧数据开始请求,此为发送方重置接收方反馈信号机制。
例如,每存储10帧数据就发送至接收端,若之前未发送过数据,从开始发送时,则为数据进行帧编号为0帧至9帧,若之前已发送过数据,开始发送时,从接收端接收到的反馈消息中确定开的的帧编号,如,第6帧至第15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编码数据包括第一编码数据和第二编码数据,第一编码数据和第二编码数据为连续数据;相应的,对编码数据进行交织,确定交织数据,包括:将第二编码数据映射为第三编码数据;其中,第三编码数据和第一编码数据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目标湍流时间。
在实际应用中,对输入的信号与输出信号进行映射,对输入端连续的信号Di和Di+1,D表示数据,i表示在数据帧中位值,映射为Dj和Dk,两者之间时间间隔大于典型湍流持续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交织的方式以及编码的方式可以使用本领域的其他技术手段,本说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步骤202:接收端接收交织数据,对交织数据进行解交织,确定编码数据,并对编码数据进行解码,确定原始数据和帧编号,将帧编号与历史帧编号进行对比,确定目标帧编号,并基于目标帧编号生成反馈消息,将反馈消息发送至发送端。
在实际应用中,激光地面站接收下面数据、解调、解扰、帧同步后将数据包送接收端数据自动重传模块,解交织译码后,根据收到的控制帧进行反馈信号重置或根据收到的数据帧序号生成上行链路控制帧信息。激光地面站将上行链路控制帧信息送入发送端数据自动重传模块,编码、交织后添加帧头及同步字、加扰、调制后通过光学头经大气信道发送星上激光载荷。参见图4,接收端数据自动重传模块主要完成接收数据包的解交织、译码、接收数据队列的管理、反馈信号重置、自动跳出以及控制帧的生成。
具体的,接收端包括发送数据队列:存储n帧已发送但未经接收端确认的数据;如果从接收端链路控制帧中解析出已发帧接收端均已确认,那么发送数据队列管理子模块再进n帧数据;如果从接收端链路控制帧中解析出有某一帧未确认需要重传,那么发送未确认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帧编号与历史帧编号进行对比,确定目标帧编号,包括:在帧编号与历史帧编号为连续的情况下,生成更新帧编号,将更新帧编号作为目标帧编号。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数据帧帧号连续且正确,将数据送后端模块,产生接收端链路控制帧生成,向发送端请求新的数据帧。
例如,接收端已收到第10帧且确认没有问题,又接收到第11帧至第20帧数据均没有问题,中间数据连续且确认没有问题,则生成第21帧至第30帧的请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帧编号与历史帧编号进行对比,确定目标帧编号,包括:在帧编号与历史帧编号为不连续的情况下,确定缺失帧编号,将缺失帧编号作为目标帧编号。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数据帧帧号不连续或错误,产生接收端链路控制帧生成,向发送端请求丢的数据帧或错误数据帧,请求重传。也就是接收到数据发送端的链路控制帧后,解析出接收方应该从哪帧开始请求数据,生成接收端链路控制帧,重新请求数据。
例如,接收端已收到第10帧且确认没有问题,又接收到第11帧至12帧数据,以及第20帧数据均没有问题,中间数据不连续,则数据帧帧号不连续,向发送端请求丢的数据帧或错误数据帧,即从第13帧开始重新请求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编码数据包括第四编码数据和第五编码数据,第四编码数据和第五编码数据为连续数据;相应的,对交织数据进行解交织,确定编码数据,包括:将第五编码数据映射为第四编码数据的下一帧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对输入的信号与输出信号进行映射,对输入端连续的信号Dj和Dk,映射为Di和Di+1,即完成解交织。
步骤203:发送端基于反馈消息确定目标帧编号,确定目标帧编号对应的原始数据,对目标帧编号对应的原始数据进行队列管理,确定目标帧数据,对目标帧数据进行编码确定目标编码数据,对目标编码数据进行交织,确定目标交织数据,将目标交织数据发送至接收端。
在实际应用中,发送端再次进行数据发送时与上述发送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确定目标帧编号之后,还包括:接收端确定重传阈值,确定目标帧编号出现的次数;在目标帧编号出现的次数超过重传阈值的情况下,将目标帧编号增加预设数值,确定更新帧编号;基于更新帧编号生成反馈消息,将反馈消息发送至发送端。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请求数据帧帧号设定时间没有变化,认为接收方发生拥塞现象,出发自动跳出机制,即向发送方发送的链路控制帧中请求数据帧号加1,跳过堵塞的一帧。
沿用上例,接收端已收到第10帧且确认没有问题,又接收到第11帧至12帧数据,以及第20帧数据均没有问题,中间数据不连续,则数据帧帧号不连续,向发送端请求丢的数据帧或错误数据帧,即从第13帧开始重新请求数据,第13帧请求次数超过重传阈值3次,则跳过第13帧,从第14帧开始请求。
本说明书实施例加入上述的跳出机制,使得在出现数据错误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下一步数据传输,避免数据拥塞。
进一步的,还可以包括数据复接:对数据帧和链路控制帧进行优先级管理及复接。本说明书实施例数据优先级管理及复接的具体方式不进行限定,到达上述功能即可。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星地通信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包括:发送端获取原始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队列管理,确定帧数据,对帧数据进行编码确定编码数据,对编码数据进行交织,确定交织数据,将交织数据发送至接收端;接收端接收交织数据,对交织数据进行解交织,确定编码数据,并对编码数据进行解码,确定原始数据和帧编号,将帧编号与历史帧编号进行对比,确定目标帧编号,并基于目标帧编号生成反馈消息,将反馈消息发送至发送端;发送端基于反馈消息确定目标帧编号,确定目标帧编号对应的原始数据,再次将请求的数据发送至接收端,实现卫星通信中数据错误或丢失情况下的重传,提高了信道有效利用率。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说明书还提供了星地通信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图5示出了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星地通信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发送端模块和接收端模块,包括:
发送端模块501,被配置为获取原始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队列管理,确定帧数据,对帧数据进行编码确定编码数据,对编码数据进行交织,确定交织数据,将交织数据发送至接收端;其中,帧数据包括帧编号;
接收端接模块502,被配置为收交织数据,对交织数据进行解交织,确定编码数据,并对编码数据进行解码,确定原始数据和帧编号,将帧编号与历史帧编号进行对比,确定目标帧编号,并基于目标帧编号生成反馈消息,将反馈消息发送至发送端;
发送端模块501,被配置为基于反馈消息确定目标帧编号,确定目标帧编号对应的原始数据,对目标帧编号对应的原始数据进行队列管理,确定目标帧数据,对目标帧数据进行编码确定目标编码数据,对目标编码数据进行交织,确定目标交织数据,将目标交织数据发送至接收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端模块501,还被配置为:
确定帧数据的数量,基于帧数据的数量存储原始数据,并为原始数据生成帧编号;
将帧编号与原始数据建立对应关系,确定帧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端模块501,还被配置为:
编码数据包括第一编码数据和第二编码数据,第一编码数据和第二编码数据为连续数据;
相应的,对编码数据进行交织,确定交织数据,包括:
将第二编码数据映射为第三编码数据;其中,第三编码数据和第一编码数据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目标湍流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端接模块502,还被配置为:
在帧编号与历史帧编号为连续的情况下,生成更新帧编号,将更新帧编号作为目标帧编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端接模块502,还被配置为:
在帧编号与历史帧编号为不连续的情况下,确定缺失帧编号,将缺失帧编号作为目标帧编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端接模块502,还被配置为:
编码数据包括第四编码数据和第五编码数据,第四编码数据和第五编码数据为连续数据;
相应的,对交织数据进行解交织,确定编码数据,包括:
将第五编码数据映射为第四编码数据的下一帧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端接模块502,还被配置为:
在确定目标帧编号之后,还包括:
接收端确定重传阈值,确定目标帧编号出现的次数;
在目标帧编号出现的次数超过重传阈值的情况下,将目标帧编号增加预设数值,确定更新帧编号;
基于更新帧编号生成反馈消息,将反馈消息发送至发送端。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星地通信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包括:发送端获取原始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队列管理,确定帧数据,对帧数据进行编码确定编码数据,对编码数据进行交织,确定交织数据,将交织数据发送至接收端;接收端接收交织数据,对交织数据进行解交织,确定编码数据,并对编码数据进行解码,确定原始数据和帧编号,将帧编号与历史帧编号进行对比,确定目标帧编号,并基于目标帧编号生成反馈消息,将反馈消息发送至发送端;发送端基于反馈消息确定目标帧编号,确定目标帧编号对应的原始数据,再次将请求的数据发送至接收端,实现卫星通信中数据错误或丢失情况下的重传,提高了信道有效利用率。
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星地通信数据传输装置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星地通信数据传输装置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星地通信数据传输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星地通信数据传输装置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星地通信数据传输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图6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600的结构框图。该计算设备600的部件包括但不限于存储器610和处理器620。处理器620与存储器610通过总线630相连接,数据库650用于保存数据。
计算设备600还包括接入设备640,接入设备640使得计算设备600能够经由一个或多个网络660通信。这些网络的示例包括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Public SwitchedTelephone Network)、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广域网(WAN,Wide AreaNetwork)、个域网(PAN,Personal Area Network)或诸如因特网的通信网络的组合。接入设备640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的任何类型的网络接口(例如,网络接口卡(NIC,networkinterface controller))中的一个或多个,诸如IEEE802.11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无线接口、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接口、以太网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接口、蜂窝网络接口、蓝牙接口、近场通信(NFC,Near FieldCommunication)。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计算设备600的上述部件以及图6中未示出的其他部件也可以彼此相连接,例如通过总线。应当理解,图6所示的计算设备结构框图仅仅是出于示例的目的,而不是对本说明书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增添或替换其他部件。
计算设备600可以是任何类型的静止或移动计算设备,包括移动计算机或移动计算设备(例如,平板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膝上型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上网本等)、移动电话(例如,智能手机)、可佩戴的计算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或其他类型的移动设备,或者诸如台式计算机或个人计算机(PC,Personal Computer)的静止计算设备。计算设备600还可以是移动式或静止式的服务器。
其中,处理器620用于执行如下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星地通信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计算设备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星地通信数据传输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计算设备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星地通信数据传输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星地通信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存储介质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星地通信数据传输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存储介质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星地通信数据传输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中,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中执行时,令计算机执行上述星地通信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计算机程序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计算机程序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星地通信数据传输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计算机程序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星地通信数据传输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所述计算机指令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便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说明书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说明书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都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公开的本说明书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说明书。可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说明书。本说明书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星地通信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发送端获取原始数据,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队列管理,确定帧数据,对所述帧数据进行编码确定编码数据,对所述编码数据进行交织,确定交织数据,将所述交织数据发送至所述接收端;其中,所述帧数据包括帧编号;
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交织数据,对所述交织数据进行解交织,确定所述编码数据,并对所述编码数据进行解码,确定所述原始数据和所述帧编号,将所述帧编号与历史帧编号进行对比,确定目标帧编号,并基于所述目标帧编号生成反馈消息,将所述反馈消息发送至所述发送端;
所述发送端基于所述反馈消息确定所述目标帧编号,确定所述目标帧编号对应的原始数据,对所述目标帧编号对应的原始数据进行队列管理,确定目标帧数据,对所述目标帧数据进行编码确定目标编码数据,对所述目标编码数据进行交织,确定目标交织数据,将所述目标交织数据发送至所述接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队列管理,确定帧数据,包括:
确定帧数据的数量,基于所述帧数据的数量存储所述原始数据,并为所述原始数据生成帧编号;
将所述帧编号与所述原始数据建立对应关系,确定帧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数据包括第一编码数据和第二编码数据,所述第一编码数据和所述第二编码数据为连续数据;
相应的,所述对所述编码数据进行交织,确定交织数据,包括:
将所述第二编码数据映射为第三编码数据;其中,所述第三编码数据和所述第一编码数据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目标湍流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帧编号与历史帧编号进行对比,确定目标帧编号,包括:
在所述帧编号与所述历史帧编号为连续的情况下,生成更新帧编号,将所述更新帧编号作为所述目标帧编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帧编号与历史帧编号进行对比,确定目标帧编号,包括:
在所述帧编号与所述历史帧编号为不连续的情况下,确定缺失帧编号,将所述缺失帧编号作为所述目标帧编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数据包括第四编码数据和第五编码数据,所述第四编码数据和所述第五编码数据为连续数据;
相应的,所述对所述交织数据进行解交织,确定所述编码数据,包括:
将所述第五编码数据映射为所述第四编码数据的下一帧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目标帧编号之后,还包括:
所述接收端确定重传阈值,确定所述目标帧编号出现的次数;
在所述目标帧编号出现的次数超过所述重传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帧编号增加预设数值,确定更新帧编号;
基于所述更新帧编号生成所述反馈消息,将所述反馈消息发送至所述发送端。
8.一种星地通信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发送端模块和接收端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发送端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原始数据,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队列管理,确定帧数据,对所述帧数据进行编码确定编码数据,对所述编码数据进行交织,确定交织数据,将所述交织数据发送至所述接收端;其中,所述帧数据包括帧编号;
所述接收端接模块,被配置为收所述交织数据,对所述交织数据进行解交织,确定所述编码数据,并对所述编码数据进行解码,确定所述原始数据和所述帧编号,将所述帧编号与历史帧编号进行对比,确定目标帧编号,并基于所述目标帧编号生成反馈消息,将所述反馈消息发送至所述发送端;
所述发送端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反馈消息确定所述目标帧编号,确定所述目标帧编号对应的原始数据,对所述目标帧编号对应的原始数据进行队列管理,确定目标帧数据,对所述目标帧数据进行编码确定目标编码数据,对所述目标编码数据进行交织,确定目标交织数据,将所述目标交织数据发送至所述接收端。
9.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星地通信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星地通信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CN202410146966.XA 2024-02-02 2024-02-02 星地通信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76751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46966.XA CN117675114A (zh) 2024-02-02 2024-02-02 星地通信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46966.XA CN117675114A (zh) 2024-02-02 2024-02-02 星地通信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75114A true CN117675114A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69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46966.XA Pending CN117675114A (zh) 2024-02-02 2024-02-02 星地通信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75114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6996A (zh) * 2010-09-01 2012-03-21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一种卫星双向通信中物理层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3220078A (zh) * 2012-01-20 2013-07-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实现卫星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07005353A (zh) * 2014-12-15 2017-08-01 索尼公司 涉及卷积交织的传输器和接收器及对应方法
US20190349075A1 (en) * 2016-12-30 2019-11-14 Ernst Eberlein Method for protection of signal blockages in a satellite mobile broadcast system
CN114679241A (zh) * 2020-12-24 2022-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5378556A (zh) * 2022-10-27 2022-11-22 北京超摩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超时的数据重传方法及设备
CN116847453A (zh) * 2023-09-04 2023-10-03 四川轻化工大学 卫星数据传输及卫星物联网接入时间的管理方法
CN117220837A (zh) * 2023-10-11 2023-12-12 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7278102A (zh) * 2023-09-22 2023-12-22 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星上多源数据的智能流转处理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6996A (zh) * 2010-09-01 2012-03-21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一种卫星双向通信中物理层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3220078A (zh) * 2012-01-20 2013-07-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实现卫星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07005353A (zh) * 2014-12-15 2017-08-01 索尼公司 涉及卷积交织的传输器和接收器及对应方法
US20190349075A1 (en) * 2016-12-30 2019-11-14 Ernst Eberlein Method for protection of signal blockages in a satellite mobile broadcast system
CN114679241A (zh) * 2020-12-24 2022-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5378556A (zh) * 2022-10-27 2022-11-22 北京超摩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超时的数据重传方法及设备
CN116847453A (zh) * 2023-09-04 2023-10-03 四川轻化工大学 卫星数据传输及卫星物联网接入时间的管理方法
CN117278102A (zh) * 2023-09-22 2023-12-22 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星上多源数据的智能流转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7220837A (zh) * 2023-10-11 2023-12-12 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19178B1 (en) Code block segmentation for polar encoding
RU2452088C2 (ru) Способы и системы для отображения кодового слова в слой
CA2972642C (en) Polar code re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30044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data
EP4293943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using redundant bits in semi-statically configured harq-ack codebook
EP3618320B1 (en) Rate ma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lar codes
EP3610594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cremental redundancy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r-harq) re-transmission
US20210336719A1 (en) Data re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network
CN112636879B (zh) 基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码块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143837A1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US728947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increase QoS and range in a multicarrier system
Li et al. N-in-1 retransmission with network coding
US9397793B2 (en) Method for securely transmitting packets for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150049710A1 (e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adjusting harq buffer size
JP2018501704A (ja) 変調およびコーディング順位を決定するための方法、装置、およびデバイス
CN113746766A (zh) 一种信道自适应的噪声聚合无线安全传输方法
US11190213B2 (en) Coding method, wireless device, and chip
CN117675114A (zh) 星地通信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EP3821552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harq for wi-fi
CN109005011B (zh) 一种用于水声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11150760A1 (zh) 信息比特的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RU2251814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и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адаптивного помехоустойчивого кодирования
KR100438558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상태 프로토콜 데이터 유니트 생성 방법
WO2022261984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3301387A (zh) 数据编解码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