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74542A - 一种功率组件和变流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功率组件和变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74542A
CN117674542A CN202311422273.0A CN202311422273A CN117674542A CN 117674542 A CN117674542 A CN 117674542A CN 202311422273 A CN202311422273 A CN 202311422273A CN 117674542 A CN117674542 A CN 1176745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capacitor
terminal
busbar
ab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222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礼贵
兰祥金
曾春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Kehua Digital Energy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Kehua Digital Energy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Kehua Digital Energy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Kehua Digital Energy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2227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745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745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745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率组件和变流器,其中功率组件包括:电容模组、功率模组和若干组吸收电容;其中功率模组中的部分开关器件通过接线部件与电容模组中的电容母排连接,并依据与电容母排上不同极性的极板的连接关系分为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安装基体与电容母排平行,各第一开关沿第一方向排布固定于第一安装面,各第二开关沿第一方向排布固定于第二安装面;每一第一开关和每一第二开关均对应地连接有一组吸收电容,且与第一开关连接的吸收电容位于安装基体和电容母排之间,与第二开关连接的吸收电容位于安装基体背离电容母排的一侧。该功率组件通过对吸收电容的位置进行设计,可提高吸收电容降低杂散电感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功率组件和变流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流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功率组件和变流器。
背景技术
变流器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轨道交通、军工、石油机械、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等领域,其连接于电池系统与电网之间,用于实现电能的双向转换,可控制想蓄电池的充电和和放电过程,进行交直流的变换,在无电网情况下可以直接为交流负荷供电。同时,NPC(Neutral Point Clamp)型或者ANPC(Active Neutral Point Clamp)型三电平拓扑可以利用低阻断电压的IGBT器件实现直流母线电压的提高,进而提升交流输出电压、扩大系统功率等级,因此在变流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常规的,变流器中主要包括有功率组件,该功率组件用于实现直流电和交流电的双向变换。变流器中的功率组件一般包括直流模组和功率模组,直流模组主要包括直流电容池和电容母排,功率模组主要包括功率管组和散热器,功率管组安装在散热器上,再与直流母排通过输入排连接。具体的,参照图1,其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变流器内功率组件的结构。该功率组件可包括有电容母排01、直流电容池02、输入排03、功率管组04、输出排05、散热器06。其中,输入排03、功率管组04、输出排05组成上述的功率模组,该功率管组04安装在散热器06上,散热器06采用风冷散热器,其背部具有散热鳍片,因此输入排03、功率管组04、输出排05均安装于散热器06的正面。其中,由于功率装置的输出为三相交流电,因此其功率模组共包括三个功率管组04和三个对应的散热器06,每一功率管组04均安装在一散热器06上,三个功率模组中的输入排03均连接在电容母排01上。更进一步的,电容母排01包括有正极板、负极板和中性板,三者层叠设置,相互之间通过绝缘板阻隔;对应的,每一功率模组中的输入排03也包括有正极板、负极板和中性板,并与电容母排01中的各极板对应连接。
参照图2,其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三电平拓扑结构的电路图。对于采用三电平拓扑结构的功率组件而言,上述的功率管组04在每一个完整的三电平拓扑结构中,一般包括有三个IGBT器件,对应于图2所示的电路,管1和管2为一输入管,管3和管4为一输入管,管5和管6为输出管。管1第一端接入电容母排的正极板,管2第一端接入电容母排的中性板,管1和管2的第二端连接后再与管5的第一端相接;管3第一端接入电容母排的负极板,管4第一端接入电容母排的中性板,管3和管4的第二端连接后再与管6的第一端相接;管5和管6的第二端再与输出排相接。电容母排所连接的电容池,还被分为两部分,即分别对应于图2中的C1和C2。
现有的三电平拓扑结构电路图中,存在杂散电感较高的问题。杂散电感也称之为寄生电感,在三电平拓扑结构中,主要包括有IGBT器件内部产生的杂散电感,电容母排的杂散电感以及电容池内电容的杂散电感,这些杂散电感会影响功率组件的瞬时电压和电流,也会影响功率组件的损耗和发热。为此,现有技术中在IGBT的正负接线端子处并联有寄生电感低的吸收电容,吸收电容可降低对应回路的杂散电感。在图1所示的功率组件的结构中,对应于每个功率管组中的每个输入管均设有一吸收电容,该吸收电容具有两个接线端,每个接线端连接对应的输入管上的两个与输入排连接的接线端。但是,在图1所示的功率组件中,由于功率模组相对直流模组的排布方式,导致距离直流模组较远的IGBT器件的换流回路较长,产生的杂散电感较高,而距离直流模组较近的IGBT器件的换流回路较短,产生的杂散电感较低,这就导致对各个吸收电容所面对的降低杂散电感的要求不一致,不利于吸收电容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功率组件和变流器,其能够利于吸收电容的正常使用。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功率组件,其包括:电容模组,其包括互相连接的直流电容池和电容母排;所述电容母排包括极性不同的若干极板;功率模组,其包括安装基体、功率管组和接线部件;所述功率管组包括若干开关器件,其中部分开关器件通过接线部件与所述电容母排连接,并依据与所述电容母排上不同极性的极板的连接关系分为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安装基体与所述电容母排平行,并设有朝向所述电容母排的第一安装面,和背离所述电容母排的第二安装面,各所述第一开关沿第一方向排布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面,各所述第二开关沿第一方向排布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面;和若干组吸收电容,每一所述第一开关和每一所述第二开关均对应地连接有一组所述吸收电容,且与所述第一开关连接的吸收电容位于所述安装基体和电容母排之间,与所述第二开关连接的吸收电容位于所述安装基体背离电容母排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设有用于与所述接线部件连接的接线端,各所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的接线端还与对应的所述吸收电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关的接线端依次连接所述吸收电容和接线部件,或依次连接所述接线部件和吸收电容;所述第二开关的接线端依次连接所述吸收电容和接线部件,或依次连接所述接线部件和吸收电容。
进一步的,所述吸收电容设有向外延伸的导电片,所述导电片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或第二开关上对应的接线端,以令所述吸收电容避让所述接线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接线部件包括若干第一接线柱和若干第二接线柱;所述第一开关的接线端连接所述第一接线柱,所述第二开关的接线端连接所述第二接线柱;所述吸收电容的导电片通过所述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连接至对应的所述第一开关和/或第二开关的接线端,或直接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开关和/或第二开关的接线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接线部件还包括汇流排;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均为直流侧开关器件;所述直流侧开关器件中,部分的开关器件的接线端通过对应的第一接线柱或第二接线柱连接至所述汇流排,并通过所述汇流排汇流后连接至所述电容母排。
进一步的,各所述第一开关的接线端通过对应的第一接线柱直接连接至所述电容母排;各所述第二开关的接线端通过对应的第二接线柱与所述汇流排连接,并通过所述汇流排汇流后与所述电容母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线柱一端连接对应的第一开关的接线端,并与该接线端配合夹持连接对应的吸收电容的导电片;所述第二接线柱由对应的第二开关的接线端起始,依次连接所述汇流排和对应的吸收电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均沿所述安装基体的长度方向排布,且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接线端均接近所述安装基体的同一边沿;所述安装基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电容母排的载流方向垂直。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变流器,其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功率组件。
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功率组件中,功率模组中的安装基体与电容母排平行,开关器件被安装在安装基体上并通过接线部件与电容母排连接,其中的第一开关沿第一方向排布固定在安装基体的第一安装面,第二开关沿第一方向排布固定在安装基体的第二安装面,也就是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安装位置相对于安装基体相互背离,并且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排布方向相同,在该位置关系下,各个第一开关之间和各个第二开关之间到达电容母排的距离均相同,在此基础上,将吸收电容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对应第一开关,另一部分对应第二开关,每个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均对应连接一组吸收电容,从而使每个吸收电容所面对的降低杂散电感的要求一致;并且,对应于第一开关的吸收电容位置在安装基体和电容母排之间,对应于第二开关的吸收电容位置在安装基体外侧,由此,对应于第一开关的吸收电容与第一开关的距离最近,对应于第二开关的吸收电容与第二开关的距离最近,这样吸收电容吸收开关在变换过程产生的电压尖峰并降低杂散电感的效果最佳,还可最大程度地利用安装基体与电容母排之间的空间,避免吸收电容占据过多空间。
2、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均设置有接线端,这些接线端不仅能够与接线部件连接,还可以与吸收电容连接,吸收电容通过与接线端连接来起到降低开关器件杂散电感的作用。
3、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的接线端连接吸收电容和接线部件的顺序可依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这种顺序上的改变不会影响吸收电容起效,但应当注意的是,吸收电容与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的位置应尽可能接近,以提高吸收电容的作用效果。
4、吸收电容上设置向外延伸的导电片,通过导电片连接至对应的接线端,从而使吸收电容占据较大空间的主体部分能够避开功率模组中的接线部件,同时也可便于吸收电容的安装。
5、接线部件包括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接线柱可以与开关器件的接线端连接,吸收电容可通过接线柱连接开关器件的接线端,或是直接连接开关器件的接线端,根据吸收电容与其他部件的位置关系,通过接线柱连接可使吸收电容的主体部分离开关器件的距离增大,便于避让接线部件和开关器件,而直接连接接线端可降低吸收电容至开关器件接线端的距离,提高吸收电容降低杂散电感的作用效果,并可提高空间利用率。
6、接线部件还包括汇流排,通过汇流排将第一开关或者第二开关连接至电容母排,可减少电容母排上的开孔,提高电容母排的载流效率,同时也可便于接线部件的安装。
7、第一开关的接线端通过第一接线柱直接连接至电容母排,而第二开关通过第二接线柱和汇流排连接至电容母排,两种连接方式,可以避免全部采用汇流的连接方式时,因为换流路径的增长,导致的电路中杂散电感增加,也可以避免全部采用接线柱直接连接的时候,因为接线柱在电容母排上产生更多的穿孔,导致的电容母排载流效率的降低,从而在较小的杂散电感和较高的电容母排载流效率上取得平衡;如此,可利用汇流件提高电容母排上整体的载流效率,也可利用接线柱降低整体的杂散电感,并且接线柱由于不需经过汇流,每个直流侧开关器件在与电容母排连接时的均衡性也会更好。
8、第一接线柱和接线端配合夹持连接吸收电容的导电片,可实现吸收电容的安装固定;而第二接线柱依次连接汇流排和吸收电容,这是由于第二接线柱的端部露出,吸收电容的导电片可以方便地连接至第二接线柱。
9、第一方向为安装基体的长度方向,并且安装基体的长度方向与电容母排的载流方向垂直,可保证第一开关之间和第二开关之间与电容母排连接时的电路均衡性;同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接线端均接近安装基体的同一边沿,可缩短整体换流回路的长度,降低杂散电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背景技术中功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背景技术中三电平拓扑结构的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功率组件的结构侧视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功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功率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开关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电容模组10;直流电容池11;电容母排12;功率模组20;安装基体21;功率管组22;接线部件23;第一安装面211;第二安装面212;开关器件221;接线端2211;第一开关222;第二开关223;第三开关224;第一接线柱231;第二接线柱232;汇流排233;吸收电容30;导电片31;电容器件32;连接排41;输出排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实施例1
参照图3,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一种功率组件,该功率组件主要包括电容模组10、功率模组20和若干组吸收电容30。其中,电容模组10包括互相连接的直流电容池11和电容母排12,电容母排12包括极性不同的若干极板;功率模组20包括安装基体21、功率管组22和接线部件23。
参照图3,电容模组10中的直流电容池11包括有若干电容,其对应于图中的电容C1和电容C2。参照图,直流电容池11的电容连接至电容母排12。电容母排12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极板、第二极板和第三极板。依据图和图中的前后方向,功率模组20位于电容母排12的前方,第一极板、第二极板和第三极板依据逐渐靠近功率模组20的次序设置,因此,第一极板、第二极板和第三极板由后至前排布,第一极板位于最后方,第二极板位于中间,第三极板位于最前方。直流电容池11中的电容均固定在电容母排12的后侧,电容均为圆柱状构件,其底部与电容母排1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极板为正极板,第二极板为中性板,第三极板为负极板。
参照图3,在电容母排12的上端位置,对应于第一极板、第二极板和第三极板分别延伸出三个端子,这三个端子形成电容母排12输入端。此处的输入端是指在该功率组件用于将直流转换为交流时,直流电从该输入端接入;应当理解的是,当该功率组件用于将交流转换为直流时,原本的电容母排12输入端会转而成为实际上的直流输出端。因此,此处将其表示为电容母排12输入端,仅是为了表述方便,并不代表其仅能用作电能输入。
功率模组20中,功率管组22包括若干开关器件221,其中部分开关器件221通过接线部件23与电容母排12连接,并依据与电容母排12上不同极性的极板的连接关系分为第一开关222和第二开关223;安装基体21与电容母排12平行,并设有朝向电容母排12的第一安装面211,和背离电容母排12的第二安装面212;各第一开关222沿第一方向排布固定于第一安装面211,各第二开关223沿第一方向排布固定于第二安装面212。
其中,第一方向为安装基体21的长度方向,参照图3,其示出了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相对的,可认为其中未示出的左右方向为上述的第一方向。并且,安装基体21的长度方向与电容母排12的载流方向垂直,此处所指的载流方向,可以认为是电容母排12的输入端至接线部件23与电容母排12的连接位置之间的延伸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即为上下方向。
参照图5和图6,各个开关器件221依据与功率模组20直流侧和交流侧的连接关系,分为直流侧开关器件221和交流侧开关器件221,其中的第一开关222、第二开关223为直流侧开关器件221,第三开关224为交流侧开关器件221,第一开关222的下端、第二开关223的下端、第三开关224的上端通过连接排41连接,第三开关224的下端连接有输出排42,这一输出排42可与外部的交流电气部件连接。当然,当该功率组件用于将交流转换为直流时,原本的功率模组20输出端会转而成为实际上的交流输入端。因此,此处将其表示为功率模组20输出端,仅是为了表述方便,并不代表其仅能用作电能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功率管组22包括三个单相开关管组,每个单相开关管组包括三组开关模块,每个开关模块包括三个开关器件221。每个单相开关管组中的三组开关模块沿左右方向布设,三个单相开关管组也沿左右方向布设。参照图5,在本实施例中,沿左右方向布设有共九组开关模块。其中的开关器件221为IGBT模块。每个开关模块的三个开关器件221中,分别包括一个第一开关222、一个第二开关223和一个第三开关224。
参照图7,每个开关器件221均设置有用于对外接线的连接端子,其中将第一开关222、第二开关223中与接线部件23连接的连接端子标注为接线端2211,第一开关222、第二开关223均包括有两个接线端221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222的两个接线端2211分别连接电容母排12中的中性板和负极板,第二开关223的两个接线端2211分别连接电容母排12中的正极板和中性板。
功率模组20中还包括至少一安装基体21,该安装基体21形成一朝向电容母排12的第一安装面211和一背离电容母排12的第二安装面212。功率管组22中,部分开关器件221位于第一安装面211,部分开关器件221位于第二安装面212。具体的,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222位于第一安装面211,第二开关223和第三开关224位于第二安装面212,第一开关222、第二开关223均位于安装基体21的上侧位置并靠近安装基体21的上侧边沿,第三开关224位于安装基体21的下侧位置。同一个开关模块中的三个开关器件221,在左右方向上均占据一个开关器件221宽度的单位尺寸,第一开关222和第二开关223互相对称。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基体21为液冷散热器,其可以为其上安装的开关器件221进行散热。
参照图3和图4,接线部件23包括汇流排233、第一接线柱231和第二接线柱232,第一开关222的接线端2211连接第一接线柱231,第二开关223的接线端2211连接第二接线柱232。在直流侧开关器件221中,部分的开关器件221的接线端2211通过对应的第一接线柱231或第二接线柱232连接至汇流排233,并通过汇流排233汇流后连接至电容母排12。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开关222的接线端2211通过对应的第一接线柱231直接连接至电容母排12;各第二开关223的接线端2211通过对应的第二接线柱232与汇流排233连接,并通过汇流排233汇流后与电容母排12连接。
其中,汇流排233为铜排,接线柱为导电柱。在其他实施例中,汇流排233可以是由柔性金属丝形成的金属汇流排233,接线柱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宽扁状等。接线柱与开关器件221的接线端2211的连接,可以是在接线端2211上设置螺纹孔,在接线柱上设置螺接柱,通过螺接锁固的方式连接;或者,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连接。
如上所述,电容母排12位于安装基体21后侧,且汇流排233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其与电容母排12的板面平行,如此,在每个单相开关管组中,每个开关模块通过汇流排233与电容母排12连接的距离相等,每个开关模块的换流回路长度也相等,可降低杂散电感和开关损耗。同时,汇流排233包括有层叠设置的两个铜排,这两个铜排分别连接电容母排的正极板和中性板,叠层设置的方式可降低电流回路的杂散电感。
此外,本实施例中,各个开关模块中,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沿竖直方向排布在安装基体21上,再将各个开关模块沿左右方向并列排布,缩短了功率模组在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增加了功率模组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这样会使得功率模组在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的尺寸更为均衡,除了便于实际实施使用的优点外,安装基体21作为液冷散热器,也可选择在左端或右端通入冷却液,由于左右方向的尺寸缩短,因此冷却液在安装基体21的各个位置均能得到较好的性能释放,安装基体21整体均温性更好。并且,在安装基体21的第一安装面的下侧位置,也就是第一开关下方的部分,还留出了空余位置,在实际设计冷却液流道时,可将安装基体21的上半部分设计为冷却液进入流道,而将下半部分设计为冷却液回流流道,冷却液进入流道的中的冷却液温度较低,正好可以提高温度释放较高的第一开关222和第二开关223的降温效率,而冷却液回流流道中的冷却液温度较高,对于温度释放较低的第三开关224的降温效果不会产生影响。
参照图1,吸收电容30包括若干组,每组吸收电容30至少包括一个电容器件32,同时每组吸收电容30设有向外延伸的导电片31,导电片31一端连接该组吸收电容30中的所有电容器件32,另一端连接至第一开关222或第二开关223上对应的接线端2211。
参照图4、图5和图6,每一第一开关222和每一第二开关223均对应地连接有一组吸收电容30,且与第一开关222连接的吸收电容30位于安装基体21和电容母排12之间,与第二开关223连接的吸收电容30位于安装基体21背离电容母排12的一侧。
其中,第一开关222、第二开关223的接线端2211与对应的吸收电容30连接。第一开关222的接线端2211依次连接吸收电容30和接线部件23,或依次连接接线部件23和吸收电容30;第二开关223的接线端2211依次连接吸收电容30和接线部件23,或依次连接接线部件23和吸收电容30。吸收电容30的导电片31通过第一接线柱231、第二接线柱232连接至对应的第一开关222和/或第二开关223的接线端2211,或直接与对应的第一开关222和/或第二开关223的接线端221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4,第一接线柱231一端连接对应的第一开关222的接线端2211,并与该接线端2211配合夹持连接对应的吸收电容30的导电片31;第二接线柱232由对应的第二开关223的接线端2211起始,依次连接汇流排233和对应的吸收电容30。具体的,吸收电容30设置的导电片31上可开设有开孔,第一接线柱231上设置的螺接柱可穿过该开孔后再螺接至第一开关222的接线端2211,从而将导电片31夹持在第一接线柱231和接线端2211之间;对应于第二开关223的吸收电容30的导电片31也可开设开孔,之后可通过螺栓将导电片31固定至第二接线柱232的端部,或者,也可直接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导电片31固定连接至第二接线柱232。参照图4,吸收电容30的导电片31在从吸收电容30上向外水平延伸后,向上延伸形成弯折,这个弯折可使得吸收电容30的电容器件32的部分与第一接线柱231、第二接线柱232在上下方向上形成错位,从而令吸收电容30得以避让接线部件23,同时又能够方便吸收电容30的安装。
本发明提供的功率组件中,功率模组20中的安装基体21与电容母排12平行,开关器件221被安装在安装基体21上并通过接线部件23与电容母排12连接,其中的第一开关222沿第一方向排布固定在安装基体21的第一安装面211,第二开关223沿第一方向排布固定在安装基体21的第二安装面212,也就是第一开关222和第二开关223的安装位置相对于安装基体21相互背离,并且第一开关222和第二开关223的排布方向相同,在该位置关系下,各个第一开关222之间和各个第二开关223之间到达电容母排12的距离均相同,在此基础上,将吸收电容30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对应第一开关222,另一部分对应第二开关223,每个第一开关222和第二开关223均对应连接一组吸收电容30,从而使每个吸收电容30所面对的降低杂散电感的要求一致;并且,对应于第一开关222的吸收电容30位置在安装基体21和电容母排12之间,对应于第二开关223的吸收电容30位置在安装基体21外侧,由此,对应于第一开关222的吸收电容30与第一开关222的距离最近,对应于第二开关223的吸收电容30与第二开关223的距离最近,这样吸收电容30降低杂散电感的效果最佳,还可最大程度地利用安装基体21与电容母排12之间的空间,避免吸收电容30占据过多空间。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一种变流器,该变流器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功率组件,其中的功率组件采用实施例1所提供的功率组件。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发明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发明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发明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功率组件,其特征是,包括:
电容模组(10),其包括互相连接的直流电容池(11)和电容母排(12);所述电容母排(12)包括极性不同的若干极板;
功率模组(20),其包括安装基体(21)、功率管组(22)和接线部件(23);所述功率管组(22)包括若干开关器件(221),其中部分开关器件(221)通过接线部件(23)与所述电容母排(12)连接,并依据与所述电容母排(12)上不同极性的极板的连接关系分为第一开关(222)和第二开关(223);所述安装基体(21)与所述电容母排(12)平行,并设有朝向所述电容母排(12)的第一安装面(211),和背离所述电容母排(12)的第二安装面(212);各所述第一开关(222)沿第一方向排布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面(211),各所述第二开关(223)沿第一方向排布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面(212);和
若干组吸收电容(30),每一所述第一开关(222)和每一所述第二开关(223)均对应地连接有一组所述吸收电容(30),且与所述第一开关(222)连接的吸收电容(30)位于所述安装基体(21)和电容母排(12)之间,与所述第二开关(223)连接的吸收电容(30)位于所述安装基体(21)背离电容母排(12)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率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开关(222)、第二开关(223)设有用于与所述接线部件(23)连接的接线端(2211),各所述第一开关(222)、第二开关(223)的接线端(2211)还与对应的所述吸收电容(30)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功率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开关(222)的接线端(2211)依次连接所述吸收电容(30)和接线部件(23),或依次连接所述接线部件(23)和吸收电容(30);所述第二开关(223)的接线端(2211)依次连接所述吸收电容(30)和接线部件(23),或依次连接所述接线部件(23)和吸收电容(3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功率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吸收电容(30)设有向外延伸的导电片(31),所述导电片(31)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222)或第二开关(223)上对应的接线端(2211),以令所述吸收电容(30)避让所述接线部件(2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功率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接线部件(23)包括若干第一接线柱(231)和若干第二接线柱(232);所述第一开关(222)的接线端(2211)连接所述第一接线柱(231),所述第二开关(223)的接线端(2211)连接所述第二接线柱(232);所述吸收电容(30)的导电片(31)通过所述第一接线柱(231)、第二接线柱(232)连接至对应的所述第一开关(222)和/或第二开关(223)的接线端(2211),或直接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开关(222)和/或第二开关(223)的接线端(2211)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功率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接线部件(23)还包括汇流排(233);所述第一开关(222)和第二开关(223)均为直流侧开关器件(221);所述直流侧开关器件(221)中,部分的开关器件(221)的接线端(2211)通过对应的第一接线柱(231)或第二接线柱(232)连接至所述汇流排(233),并通过所述汇流排(233)汇流后连接至所述电容母排(1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功率组件,其特征是,各所述第一开关(222)的接线端(2211)通过对应的第一接线柱(231)直接连接至所述电容母排(12);各所述第二开关(223)的接线端(2211)通过对应的第二接线柱(232)与所述汇流排(233)连接,并通过所述汇流排(233)汇流后与所述电容母排(12)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功率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接线柱(231)一端连接对应的第一开关(222)的接线端(2211),并与该接线端(2211)配合夹持连接对应的吸收电容(30)的导电片(31);所述第二接线柱(232)由对应的第二开关(223)的接线端(2211)起始,依次连接所述汇流排(233)和对应的吸收电容(3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功率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安装基体(21)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开关(222)和第二开关(223)的接线端(2211)均接近所述安装基体(21)的同一边沿;所述安装基体(2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电容母排(12)的载流方向垂直。
10.一种变流器,其特征是,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功率组件。
CN202311422273.0A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功率组件和变流器 Pending CN1176745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22273.0A CN117674542A (zh)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功率组件和变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22273.0A CN117674542A (zh)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功率组件和变流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74542A true CN117674542A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81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22273.0A Pending CN117674542A (zh)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功率组件和变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7454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11050B (zh) 电力变换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US7333331B2 (en) Power unit device and power converter device
TWI489715B (zh) 變流器功率單元及其母線排
KR100328193B1 (ko) 전력 변환 장치
US7443692B2 (en) Power converter architecture employing at least one capacitor across a DC bus
US9204573B2 (en) Power conversion apparatus
JP5407275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108417542B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功率单元总成
US20230133950A1 (en) Power component of three-level converter, three-level converter and wind turbine
CN110544685A (zh) 电力转换器
CN117674542A (zh) 一种功率组件和变流器
CN215222037U (zh) 汇流连接装置、npc三电平功率组件及npc三电平变流器
CN117674543A (zh) 一种功率组件和变流器
CN114006548A (zh) 双向储能变流器
RU199116U1 (ru) Силовая ячейка многоуровневого преобразователя частоты
CN117526672A (zh) 一种功率组件和变流器
CN117526673A (zh) 一种功率组件和变流器
CN114079389A (zh) 一种变流模块及其主结构
CN117879305A (zh) 一种功率组件和变流器
CN216290725U (zh) 双向储能变流器
CN117277830A (zh) 一种功率组件和液冷变流器
CN117277828A (zh) 一种功率组件和液冷变流器
CN117277832A (zh) 一种功率组件和液冷变流器
CN220985542U (zh) 一种插拔式功率变流器
CN117277831A (zh) 一种功率组件和液冷变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