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62830A - 一种电动阀及热管理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阀及热管理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62830A
CN117662830A CN202211044989.7A CN202211044989A CN117662830A CN 117662830 A CN117662830 A CN 117662830A CN 202211044989 A CN202211044989 A CN 202211044989A CN 117662830 A CN117662830 A CN 1176628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passage
channel
inlet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4498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泽
万轩臣
李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SAS
Original Assignee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SAS filed Critical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SAS
Priority to CN20221104498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62830A/zh
Priority to PCT/EP2023/072645 priority patent/WO2024041959A1/en
Publication of CN117662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628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1Expansion valves
    • F25B41/34Expansion valves with the valve member being actuated by electric means, e.g. by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 F25B41/35Expansion valves with the valve member being actuated by electric means, e.g. by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by rotary motors, e.g. by stepping 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8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 F16K11/087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with spherical plug
    • F16K11/0873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with spherical plug the plug being only rotatable around one spindle
    • F16K11/087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with spherical plug the plug being only rotatable around one spindle one connecting conduit having the same axis as the spind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6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taps or cocks
    • F16K27/067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taps or cocks with spherical plu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04Refrigeration circuit bypassing means
    • F25B2400/0411Refrigeration circuit bypassing means for the expansion valve or capillary tub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18Optimization, e.g. high integration of refrigeration compon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 F25B2600/2501Bypass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lectrically Driven Valve-Operat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阀及热管理组件。由于电动阀的阀芯具有连通入口通道和旁通通道的第二位置,使得制冷剂从入口通道流出后可以经由旁通通道而进入贯通通道,从而允许制冷剂无需流入出口通道。这样的设计增加了电动阀的功能性,使其能够满足不同的需求。本发明提供的热管理组件,其包括上述电动阀。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阀及热管理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阀及热管理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空调系统包括四大件,即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装置。根据空调系统的不同需求,节流装置可以包括膨胀阀和毛细管。膨胀阀根据驱动原理可以分为热力膨胀阀和电子膨胀阀。电子膨胀阀根据驱动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电磁驱动的电子膨胀阀和电机驱动的电子膨胀阀。电子膨胀阀为电动阀的一种,是一种具有节流制冷剂功能的电动阀。
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膨胀阀包括阀块、阀组件、传感器和电控板。现有技术中的电动阀存在功能比较单一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阀,其具有功能性较高的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热管理组件,其包括上述电动阀。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其包括上述热管理组件。
为实现目的的电动阀,包括:阀体组件,具有阀腔、入口通道和出口通道;所述阀腔与所述入口通道和所述出口通道分别连通;
阀组件,包括阀芯,所述阀芯设置于所述阀腔;其中,所述阀芯具有连通所述入口通道和所述出口通道的第一位置;所述阀体组件还具有旁通通道和贯通通道;所述旁通通道连通所述阀腔和所述贯通通道;所述阀芯还具有连通所述入口通道和所述旁通通道的第二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体组件包括阀块和端盖;所述阀块具有所述阀腔、所述入口通道、所述旁通通道和所述贯通通道;所述端盖具有所述出口通道;所述端盖与所述阀块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腔与所述入口通道相交于第一连通孔;其中,所述阀腔具有阀腔侧壁和阀腔底壁,所述第一连通孔具有形成在所述阀腔底壁上的第一边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通孔还具有形成在所述阀腔侧壁上的第二边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入口通道具有通道侧壁和通道底壁;所述第二边缘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
所述通道侧壁与所述阀腔底壁相交于所述第一边缘;
所述通道侧壁还与所述阀腔侧壁相交于所述第一段;
所述通道底壁与所述阀腔侧壁相交于所述第二段。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入口通道沿平行于所述阀腔的中心线的方向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入口通道在所述阀块上具有第一流体入口;所述出口通道在所述端盖上具有第一流体出口;所述贯通通道在所述阀块上具有第二流体入口和第二流体出口;
所述第一流体入口和所述第二流体出口位于所述阀块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流体出口和所述第二流体入口位于所述阀块的同一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腔与所述旁通通道相交于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二连通孔形成于所述阀腔底壁和/或所述阀腔侧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旁通通道具有第一通道部和第二通道部;所述阀腔与所述第一通道部相交于所述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二通道部连通所述第一通道部和所述贯通通道;
其中,所述第一通道部的中心线与所述阀腔的中心线重合;所述第二通道部的中心线横向于所述第一通道部的中心线。
为实现目的的热管理组件,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热管理组件还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动阀;所述电动阀安装在所述换热器上;其中,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电动阀的第一流体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电动阀的第二流体入口连通。
为实现目的的汽车空调系统,包括如上的热管理组件。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电动阀,包括阀组件;所述阀组件包括驱动组件;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子、座体、第一定齿圈、太阳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一行星轮;所述第一定齿圈连接于所述座体;所述第一行星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行星架;所述转子用于驱动所述太阳轮转动;其中,所述太阳轮与所述第一行星轮啮合;所述第一行星轮与所述第一定齿圈啮合;所述太阳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行星轮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行星架转动;所述第一行星轮的转动方向与所述太阳轮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行星架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一行星轮的转动方向相反;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动齿圈;所述第一行星轮还与所述动齿圈啮合,以驱动所述动齿圈转动,其中,所述动齿圈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一行星轮的转动方向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齿圈具有第一齿部和基部;所述第一行星轮和所述第一行星架位于所述基部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行星轮与所述第一齿部啮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星架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行星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沿所述阀组件的轴向,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太阳轮抵接,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基部抵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齿圈还具有第二齿部;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定齿圈、第二行星架和第二行星轮;所述第二定齿圈连接于所述座体;
所述第二行星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行星架;所述第二齿部与所述第二行星轮啮合,所述第二行星轮与所述第二定齿圈啮合;所述第二行星轮和所述第二行星架位于所述基部的另一侧;
其中,所述第二齿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行星轮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行星架转动;所述第二行星轮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齿部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二行星架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行星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行星架包括第三安装板和第四安装板;所述第二行星轮的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板和所述第四安装板之间;沿所述阀组件的轴向,所述第三安装板与所述基部抵接,所述第四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定齿圈抵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轮具有第一限位部和柱齿部;所述柱齿部与所述第一行星轮啮合,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相抵。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轴承;所述第一定齿圈具有第一内齿部和安装部;所述太阳轮还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限位部;
其中,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内齿部与所述第一行星轮啮合;
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轴承的内圈抵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轮还具有第二连接部;所述转子具有筒体和连接板;
所述第一定齿圈位于所述筒体内侧,所述连接板沿所述阀组件的径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齿圈具有第二内齿部和支撑部;所述第二行星轮与所述第二内齿部啮合,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四安装板抵接;
其中,所述支撑部具有齿圈通孔,所述第四安装板贯穿所述齿圈通孔。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安装板具有板部和凸部;所述板部与所述支撑部抵接;所述第二行星轮的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板和所述板部之间;所述凸部贯穿所述齿圈通孔;其中,所述凸部和所述第二行星轮分别位于所述板部的两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齿圈位于所述第一定齿圈的内侧。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由于阀芯具有连通入口通道和旁通通道的第二位置,使得制冷剂从入口通道流出后可以经由旁通通道而进入贯通通道,从而允许制冷剂无需流入出口通道。这样的设计增加了电动阀的功能性,使其能够满足不同的需求。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A为热管理组件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电动阀的示意图,显示了第一流体入口和第二流体出口;
图1C为电动阀的示意图,显示了第一流体出口和第二流体入口;
图2A为电动阀剖开后的示意图;
图2B为阀块的示意图;
图3为图2A中A处的放大图;
图4A至图4D为电动阀的示意图;
图5A为电动阀沿图4C中C-C方向剖开后的示意图;
图5B为电动阀沿图4C中C-C方向剖开后的剖视图,其中,阀芯位于第二位置;
图6A为电动阀沿图4C中D-D方向剖开后的示意图;
图6B为电动阀沿图4C中D-D方向剖开后的剖视图,其中,阀芯位于第二位置;
图7A为电动阀沿图4C中C-C方向剖开后的剖视图,其中,阀芯位于第一全关位置;
图7B为电动阀沿图4C中C-C方向剖开后的剖视图,其中,阀芯位于第一位置中的节流位置;
图8A为电动阀沿图4C中C-C方向剖开后的剖视图,其中,阀芯位于第一位置中的全开位置;
图8B为电动阀沿图4C中C-C方向剖开后的剖视图,其中,阀芯位于第二全关位置;
图9A为阀块的正视图;
图9B为图9A中F处的放大图;
图10A为阀块的示意图,显示了第一连通孔;
图10B为图10A中G处的放大图;
图11A为阀块剖开后的示意图,显示了阀腔底壁;
图11B为阀块剖开后的示意图,显示了通道底壁;
图12A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电动阀的示意图;
图12B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电动阀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公开了多种不同的实施的主题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或者实施例。为简化公开内容,下面描述了各元件和排列的具体实例,当然,这些仅仅为例子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例如在说明书中随后记载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分布,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直接联系的方式分布的实施方式,也可包括在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形成附加特征的实施方式,从而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可以不直接联系。另外,这些内容中可能会在不同的例子中重复附图标记和/或字母。该重复是为了简要和清楚,其本身不表示要讨论的各实施方式和/或结构间的关系。进一步地,当第一元件是用与第二元件相连或结合的方式描述的,该说明包括第一和第二元件直接相连或彼此结合的实施方式,也包括采用一个或多个其他介入元件加入使第一和第二元件间接地相连或彼此结合。
需要注意的是,图1A至图12B均仅作为示例,其并非是按照等比例的条件绘制的,并且不应该以此作为对本发明实际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
图1A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热管理组件900,包括换热器91和电动阀90;电动阀90安装在换热器91上,使得热管理组件900的结构紧凑。
热管理组件900应用在汽车空调系统中,汽车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热管理组件900、泵、电池模块以及用于制冷剂流动的管路以及用于冷却剂流动的管路。这些管路将汽车空调系统的各个部分连通。
换热器91可以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形成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之间形成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第一换热通道独立于第二换热通道。第一换热通道容许制冷剂通过,第二换热通道容许冷却剂通过。在未图示的实施例中,换热器91也可以只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形成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第一换热通道容许制冷剂通过。第一换热通道中的制冷剂与流过换热器91的空气流进行热交换。换热器91可以作为蒸发器。
如图1B、1C所示,电动阀90具有第一流体入口102a、第一流体出口111a、第二流体入口104a和第二流体出口104b。电动阀90安装在换热器91上;其中,第一开口与电动阀90的第一流体出口111a连通;第二开口与电动阀90的第二流体入口104a连通。其中,制冷剂可以从第一流体入口102a进入电动阀90,再从第一流体出口111a离开电动阀90。从第一流体出口111a离开电动阀90的制冷剂从换热器91的第一开口进入换热器91,再从换热器91的第二开口离开换热器91。从第二开口离开换热器91的制冷剂从电动阀90的第二流体入口104a进入电动阀90,再从电动阀90的第二流体出口104b离开电动阀90。
电动阀90可以具有节流功能,这使得从第一流体出口111a离开电动阀90的制冷剂为被节流后的制冷剂。
参考图1B、1C、2A和2B,电动阀90包括阀体组件1、阀组件2、传感器3、主电控板4和壳体组件5。
阀体组件1包括阀块10和端盖11,阀块10具有传感器安装腔107;端盖11与阀块10连接,例如螺纹连接或者焊接。阀块10具有阀腔101、入口通道102和贯通通道104;端盖11具有出口通道111,端盖11可以从阀块10的一侧塞入阀腔101,以使出口通道111与阀腔101连通;其中,入口通道102在阀块10上具有第一流体入口102a;出口通道111在端盖11上具有第一流体出口111a;贯通通道104在阀块10上具有第二流体入口104a和第二流体出口104b。
阀组件2包括驱动组件20和阀芯21;驱动组件20和阀芯21安装于阀块10,驱动组件20能够驱动阀芯21运动。更具体地,阀芯21设置于阀腔101中,以控制和调节通过电动阀90的制冷剂。驱动组件20包括定子线圈20b和转子200。驱动组件20的具体结构将在后文进行描述。参考图3,阀组件2的轴向B-B为转子200的中心线所在的方向。
传感器3安装于传感器安装腔107,传感器3用于检测通过电动阀90的制冷剂。传感器3能够检测制冷剂的温度和/或压力。更具体地,传感器安装腔107与贯通通道104连通,传感器3的检测端伸入贯通通道104,以检测通过贯通通道104的制冷剂。
主电控板4分别与驱动组件20和传感器3电连接,更具体地,主电控板4与驱动组件20的定子线圈20b电连接;壳体组件5包括主壳体51,定子线圈20b可以与主壳体51通过二次注塑形成为一体;主壳体51具有主控制腔51a;主电控板4设置在主控制腔51a内;其中,传感器3与主电控板4位于阀块10的不同侧,驱动组件20与主电控板4位于阀块10的相同侧。参考图1B、1C、2B,阀块10的形状为块状,在空间上具有三组各自相对的两侧。更具体地,传感器3与主电控板4位于阀块10的相邻侧。
由于驱动组件20与主电控板4位于阀块10的相同侧,使得主电控板4能够靠近驱动组件20而设置,从而使得主电控板4与驱动组件20的电连接易于实现;此外,由于传感器3与主电控板4位于阀块10的不同侧,使得阀块10的朝向驱动组件20与主电控板4的一侧无需预留安装传感器3的空间,从而有助于减小阀块10的尺寸,并且使得传感器3与阀块10的装配过程不会被主电控板4所干涉。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电动阀90具有零部件的位置安排合理的优点,并且结构紧凑。
如图2A、2B所示,为实现传感器3与主电控板4的电连接,阀块10设置有阀块通孔10a;阀块通孔10a连通传感器安装腔107和主控制腔51a;传感器3通过阀块通孔10a与主电控板4电连接。这一设计使得阀块10具有连通传感器安装腔107和主控制腔51a的功能,从而使得电动阀90的结构紧凑。
继续参考图2B,传感器安装腔107具有安装腔底壁107a和安装腔侧壁107b;安装腔底壁107a用于抵靠传感器3,阀块通孔10a形成于安装腔侧壁107b。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安装腔底壁107a上形成有螺纹孔107a-1,至少一个螺钉能够贯穿传感器3并且与螺纹孔107a-1连接。
电动阀90还包括电连接件6;电连接件6贯穿阀块通孔10a,其中,电连接件6的一端与制冷剂传感器31电连接,电连接件6的另一端与主电控板4电连接。电连接件6可以是软性电连接件,比如软排线。
安装腔侧壁107b与传感器3之间具有缝隙G;电连接件6的至少一部分在缝隙G中延伸。
如图2A所示,壳体组件5还包括副壳体52;副壳体52与阀块10连接,以封闭传感器安装腔107。更具体地,副壳体52与阀块1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环绕传感器安装腔107设置。
如图12A、12B所示,在一个不同的实施例中,副壳体52具有副控制腔52a;副控制腔52a与传感器安装腔107和主控制腔51a分别连通;其中,主控制腔51a与副控制腔52a位于阀块10的不同侧;传感器3的一部分位于传感器安装腔107,传感器31的另一部分位于副控制腔52a;电连接件6从副控制腔52a延伸至主控制腔51a,其中,电连接件6的一端与传感器3电连接,电连接件6的另一端与主电控板4电连接。这样的设计有助于简化阀块10的结构。
主壳体51凸出于阀块10,使得主控制腔51a凸出于阀块10;副壳体52与主壳体51凸出于阀块10的部分连接。这样的设计有助于使壳体组件5的结构紧凑。
参考图2A和图3,阀组件2包括驱动组件20和阀芯21。驱动组件20能够驱动阀芯21运动。更具体的,阀芯21为球形,绕其中心线转动,其中心线所在的方向为阀组件2的轴向B-B。驱动组件20包括定子线圈20b和转子200。定子线圈20b与主电控板4电连接。主电控板4能够向定子线圈20b输出变化的电流,以使定子线圈20b产生变化的磁场,从而驱动转子200绕其中心线转动,其中心线所在的方向为阀组件2的轴向B-B。
驱动组件20还包括座体201、第一定齿圈202、太阳轮203、第一行星架204和第一行星轮205;第一定齿圈202连接于座体201;第一行星轮205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行星架204;转子200用于驱动太阳轮203转动;其中,太阳轮203与第一行星轮205啮合;第一行星轮205与第一定齿圈202啮合;太阳轮203用于驱动第一行星轮205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行星架204转动;第一行星轮205的转动方向与太阳轮203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行星架204的转动方向与第一行星轮205的转动方向相反;驱动组件20还包括动齿圈206;第一行星轮205还与动齿圈206啮合,以驱动动齿圈206转动,其中,动齿圈206的转动方向与第一行星轮205的转动方向相同。第一定齿圈202为环状,第一行星轮205位于第一定齿圈202内侧。座体201与阀块10连接。第一行星轮205数量可以为多个,例如三个。
由于第一行星轮205与太阳轮203、第一定齿圈202和动齿圈206分别啮合,使得驱动组件20的结构得到简化。
继续参考图3,动齿圈206具有第一齿部2061和基部2060;第一行星轮205和第一行星架204位于基部2060的一侧,其中,第一行星轮205与第一齿部2061啮合。第一齿部2061为环状且具有内齿,第一行星轮205位于第一齿部2061内侧与该内齿啮合。
第一行星架204包括第一安装板2041和第二安装板2042;第一行星轮205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安装板2041和第二安装板2042之间;沿阀组件2的轴向B-B,第一安装板2041与太阳轮203抵接,第二安装板2042与基部2060抵接。这一设计使得第一行星架204能够被定位。
更具体地,第一行星架204还包括第一固定轴,第一固定轴连接第一安装板2041和第二安装板2042,第一行星轮205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一固定轴上。
继续参考图3,动齿圈206还具有第二齿部2062;驱动组件20还包括第二定齿圈207、第二行星架208和第二行星轮209;第二定齿圈207连接于座体201;第二行星轮209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行星架208;第二齿部2062与第二行星轮209啮合,第二行星轮209与第二定齿圈207啮合;第二行星轮209和第二行星架208位于基部2060的另一侧;其中,第二齿部2062用于驱动第二行星轮209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行星架208转动;第二行星轮209的转动方向与第二齿部2062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二行星架208的转动方向与第二行星轮209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二齿部2062为柱齿。第二行星轮209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例如三个。第二定齿圈207位于第一定齿圈202的内侧。
第二行星架208包括第三安装板2081和第四安装板2082;第二行星轮209的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三安装板2081和第四安装板2082之间;沿阀组件2的轴向B-B,第三安装板2081与基部2060抵接,第四安装板2082与第二定齿圈207抵接。这一设计使得第二行星架208能够被定位。
更具体地,第二行星架208还包括第二固定轴,第二固定轴连接第三安装板2081和第四安装板2082,第二行星轮209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二固定轴上。
继续参考图3,太阳轮203具有第一限位部2031和柱齿部2030;柱齿部2030与第一行星轮205啮合,第一限位部2031与第一安装板2041相抵。更具体地,第一限位部2031与第一安装板2041沿阀组件2的轴向B-B相抵,还沿阀组件2的径向相抵,其中,阀组件2的径向为垂直于阀组件2的轴向B-B方向。这一设计使得第一行星架204的第一安装板2041在阀组件2的轴向B-B和径向上均能被定位。
继续参考图3,驱动组件20还包括轴承20a;第一定齿圈202具有第一内齿部2021和安装部2022;太阳轮203还具有第一连接部2033和第二限位部2032;其中,轴承20a的外圈与安装部2022连接,轴承20a的内圈与第一连接部2033连接;第一内齿部2021与第一行星轮205啮合;第二限位部2032与轴承20a的内圈抵接。更具体地,轴承20a的内圈套设在第一连接部2033上,第二限位部2032与轴承20a的内圈沿阀组件2的轴向B-B相抵。这一设计使得轴承20a能够被定位。
太阳轮203还具有第二连接部2034;转子200具有筒体2001和连接板2002;第一定齿圈202位于筒体2001内侧,连接板2002沿阀组件2的径向延伸,并与第二连接部2034连接。
第二定齿圈207具有第二内齿部2071和支撑部2070;第二行星轮209与第二内齿部2071啮合,支撑部2070与第四安装板2082抵接;其中,支撑部2070具有齿圈通孔2070a,第四安装板2082贯穿齿圈通孔2070a。
第四安装板2082具有板部2082a和凸部2082b;板部2082a与支撑部2070抵接;第二行星轮209的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三安装板2081和板部2082a之间;凸部2082b贯穿齿圈通孔2070a;其中,凸部2082b和第二行星轮209分别位于板部2082a的两侧。凸部2082b与阀芯21连接,以驱动阀芯21转动。
阀组件2的工作过程如下:定子线圈20b产生变化的磁场,从而驱动转子200绕其中心线转动,转子200通过第二连接部2034带动太阳轮203沿第一方向转动。第一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沿第一方向转动的太阳轮203能够带动第一行星轮205沿第二方向转动,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沿第二方向转动的第一行星轮205在第一定齿圈202的作用下,能够带动第一行星架204沿第一方向转动。沿第二方向转动的第一行星轮205还能够带动动齿圈206沿第二方向转动;沿第二方向转动的动齿圈206带动第二行星轮209沿第一方向转动;沿第一方向转动的第二行星轮209在第二定齿圈207的作用下,能够带动第二行星架208沿第二方向转动。沿第二方向转动的第二行星架208能够通过凸部2082b带动阀芯21沿第二方向转动。
如图4A、4B、4C、4D、5A、5B、6A、6B、7A、7B、8A、8B所示,阀芯21具有阀芯通道210和膨胀凹槽M;其中,阀芯21具有连通入口通道102和出口通道111的第一位置;阀体组件1还具有旁通通道103和贯通通道104;旁通通道103连通阀腔101和贯通通道104;阀芯21还具有连通入口通道102和旁通通道103的第二位置。其中,在图7B、8A中阀芯21位于该第一位置,第一位置包括节流位置和全开位置;在图5A、5B、6A、6B中阀芯21位于该第二位置。阀芯21的表面设置有膨胀凹槽M,膨胀凹槽M与阀芯通道210在阀芯21的表面的开口连接并连通。膨胀凹槽M在阀芯21的表面具有设定的长度及深度。
参考图5A、5B、6A、6B,阀芯21位于第二位置,其中,阀芯21连通入口通道102和旁通通道103。具体地,制冷剂F经由第一流体入口102a进入入口通道102,然后通过阀腔101、阀芯通道210进入旁通通道103,再通过旁通通道103进入贯通通道104,制冷剂F不会被节流。在第二位置,阀芯21切断阀腔101与出口通道111的连通,以避免制冷剂F从阀腔101进入出口通道111,因此,第二位置也叫做旁通位置。
参考图7A,阀芯21在驱动组件20的作用下沿转动方向R旋转了一定角度,使得阀芯21转动至第一全关位置。在该第一全关位置,阀芯21切断阀腔101与出口通道111的连通,阀芯21还切断阀腔101与旁通通道103的连通。
参考图7B,阀芯在驱动组件20的作用下沿转动方向R继续旋转了一定角度,使得阀芯21转动至第一位置中的节流位置。在该第一位置中的节流位置,阀芯21连通入口通道102和出口通道111。具体地,从入口通道102流出的制冷剂F通过膨胀凹槽M进入出口通道111。制冷剂F通过膨胀凹槽M时被节流。在第一位置中的节流位置,阀芯21切断阀腔101与旁通通道103的的连通。
参考图8A,阀芯21在驱动组件20的作用下沿转动方向R继续旋转了一定角度,使得阀芯21转动至第一位置中的全开位置。在该第一位置中的全开位置,阀芯21连通入口通道102和出口通道111。具体地,从入口通道102流出的制冷剂F通过阀芯通道210进入出口通道111。在第一位置中的全开位置,阀芯21切断阀腔101与旁通通道103的的连通。
参考图8B,阀芯21在驱动组件20的作用下沿转动方向R继续旋转了一定角度,使得阀芯21转动至第二全关位置。在该第二全关位置,阀芯21切断阀腔101与出口通道111的连通,阀芯21还切断阀腔101与旁通通道103的连通。
由于阀芯21具有连通入口通道102和旁通通道103的第二位置,使得制冷剂F从入口通道102流出后可以经由旁通通道103而进入贯通通道104,从而允许制冷剂F无需流入出口通道111。这样的设计增加了电动阀90的功能性,使其能够满足不同的需求。
如图6A、6B、9A、9B、10A、10B所示,阀腔101与入口通道102相交于第一连通孔105;其中,阀腔101具有阀腔侧壁1010和阀腔底壁1011,第一连通孔105具有形成在阀腔底壁1011上的第一边缘105a。更具体地,阀腔底壁1011为阀腔101内部横向于阀腔101的中心线E-E的壁,阀腔侧壁1010为阀腔101内部平行于阀腔101的中心线E-E的壁。第一连通孔105具有形成在阀腔底壁1011上的第一边缘105a有助于增大第一连通孔105的面积。
如图10B、11A、11B所示,第一连通孔105还具有形成在阀腔侧壁1010上的第二边缘105b。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增大第一连通孔105的面积。
继续参考图10B、11A、11B,入口通道102具有通道侧壁1020和通道底壁1021;第二边缘105b包括第一段105b-1和第二段105b-2;通道侧壁1020与阀腔底壁1011相交于第一边缘105a;通道侧壁1020还与阀腔侧壁1010相交于第一段105b-1;通道底壁1021与阀腔侧壁1010相交于第二段105b-2。
如图6B所示,入口通道102沿平行于阀腔101的中心线E-E的方向延伸。这样的设计使得入口通道102易于制造且第一连通孔105易于形成。
如图4A、4B所示,第一流体入口102a和第二流体出口104b位于阀块10的同一侧;第一流体出口111a和第二流体入口104a位于阀块10的同一侧。这样的设计使得电动阀90的结构紧凑,并且易于与换热器91连接。
如图9A、9B、11A、11B所示,阀腔101与旁通通道103相交于第二连通孔106;第二连通孔106形成于阀腔底壁1011。更具体地,参考图11A,阀腔底壁1011包括第一壁1011a和第二壁1011b。第一壁1011a和第二壁1011b沿阀腔101的中心线E-E间隔一定距离分布,并且垂直于第一壁1011a和第二壁1011b。第一边缘105a形成在第一壁1011a上,第二连通孔106具有形成在第二壁1011b上的边缘。第二连通孔106的中心线与阀腔101的中心线E-E重合。
在附图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二连通孔106至少有一部分边缘形成于阀腔侧壁1010。
如图5B、11A所示,旁通通道103具有第一通道部1031和第二通道部1032;阀腔101与第一通道部1031相交于第二连通孔106,第二通道部1032连通第一通道部1031和贯通通道104;其中,第一通道部1031的中心线与阀腔101的中心线E-E重合;第二通道部1032的中心线横向于第一通道部1031的中心线。更具体地,第二通道部1032的中心线垂直于第一通道部1031的中心线。这一设计使得旁通通道103易于制造。
本发明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动阀,包括:
阀体组件(1),具有阀腔(101)、入口通道(102)和出口通道(111);所述阀腔(101)与所述入口通道(102)和所述出口通道(111)分别连通;
阀组件(2),包括阀芯(21),所述阀芯(21)设置于所述阀腔(101);其中,所述阀芯(21)具有连通所述入口通道(102)和所述出口通道(111)的第一位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组件(1)还具有旁通通道(103)和贯通通道(104);所述旁通通道(103)连通所述阀腔(101)和所述贯通通道(104);
所述阀芯(21)还具有连通所述入口通道(102)和所述旁通通道(103)的第二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组件(1)包括阀块(10)和端盖(11);所述阀块(10)具有所述阀腔(101)、所述入口通道(102)、所述旁通通道(103)和所述贯通通道(104);所述端盖(11)具有所述出口通道(111);
所述端盖(11)与所述阀块(10)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腔(101)与所述入口通道(102)相交于第一连通孔(105);其中,所述阀腔(101)具有阀腔侧壁(1010)和阀腔底壁(1011),所述第一连通孔(105)具有形成在所述阀腔底壁(1011)上的第一边缘(105a)。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孔(105)还具有形成在所述阀腔侧壁(1010)上的第二边缘(105b)。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通道(102)具有通道侧壁(1020)和通道底壁(1021);所述第二边缘(105b)包括第一段(105b-1)和第二段(105b-2);
所述通道侧壁(1020)与所述阀腔底壁(1011)相交于所述第一边缘(105a);
所述通道侧壁(1020)还与所述阀腔侧壁(1010)相交于所述第一段(105b-1);
所述通道底壁(1021)与所述阀腔侧壁(1010)相交于所述第二段(105b-2)。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通道(102)沿平行于所述阀腔(101)的中心线(E-E)的方向延伸。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通道(102)在所述阀块(10)上具有第一流体入口(102a);所述出口通道(111)在所述端盖(11)上具有第一流体出口(111a);所述贯通通道(104)在所述阀块(10)上具有第二流体入口(104a)和第二流体出口(104b);
所述第一流体入口(102a)和所述第二流体出口(104b)位于所述阀块(10)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流体出口(111a)和所述第二流体入口(104a)位于所述阀块(10)的同一侧。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腔(101)与所述旁通通道(103)相交于第二连通孔(106);所述第二连通孔(106)形成于所述阀腔底壁(1011)和/或所述阀腔侧壁(101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通道(103)具有第一通道部(1031)和第二通道部(1032);所述阀腔(101)与所述第一通道部(1031)相交于所述第二连通孔(106),所述第二通道部(1032)连通所述第一通道部(1031)和所述贯通通道(104);
其中,所述第一通道部(1031)的中心线与所述阀腔(101)的中心线(E-E)重合;所述第二通道部(1032)的中心线横向于所述第一通道部(1031)的中心线。
10.一种热管理组件,包括换热器(91),所述换热器(91)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组件(900)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动阀(90);所述电动阀(90)安装在所述换热器(91)上;其中,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电动阀(90)的第一流体出口(111a)连通;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电动阀(90)的第二流体入口(104a)连通。
CN202211044989.7A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电动阀及热管理组件 Pending CN1176628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44989.7A CN117662830A (zh)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电动阀及热管理组件
PCT/EP2023/072645 WO2024041959A1 (en) 2022-08-22 2023-08-17 Electric valve and thermal management assembl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44989.7A CN117662830A (zh)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电动阀及热管理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62830A true CN117662830A (zh) 2024-03-08

Family

ID=87797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44989.7A Pending CN117662830A (zh)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电动阀及热管理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62830A (zh)
WO (1) WO202404195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672982A (fr) * 1965-11-29 1966-05-31 Albrecht Rudiger Vanne de commande et de réglage
SE373647B (sv) * 1973-03-05 1975-02-10 T L Henningsson Regleranordning for strommande medier i anleggningar der en eller flera for matning med ett medium avsedda seriekopplade forbrukningsanordningar er anslutna till en mediekell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41959A1 (en) 2024-0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49862B2 (en) Valve device and cooling system
JP5371405B2 (ja) 四方切換弁
CN110753810B (zh) 阀装置
EP3988826A1 (en) Fluid management assembly
CN108071839A (zh) 电动阀以及使用了该电动阀的冷冻循环系统
CN101115923A (zh) 压缩机端子板
WO2011114636A1 (ja) シングル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CN112129000B (zh) 热管理系统
CN117662830A (zh) 一种电动阀及热管理组件
CN117662829A (zh) 一种电动阀、热管理组件及汽车空调系统
JP2001141093A (ja) 四路切換弁
CN212692177U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热管理组件及汽车空调系统
CN111188912A (zh) 一种电磁阀
CN108799528A (zh) 阀装置
WO2022268193A1 (zh) 驱动器及控制阀
WO2021233326A1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和热管理组件
JP2004108764A (ja) 電動膨張弁及び冷凍装置
CN112128408B (zh) 流体管理组件
CN114165624A (zh) 阀装置
KR101671157B1 (ko) 차량용 워터 밸브
CN219549680U (zh) 一种换向阀驱动结构和换向阀
CN117870223A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和热管理组件
WO2021233325A1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热管理组件及汽车空调系统
KR102660887B1 (ko) 멀티 포트 밸브
CN220556061U (zh) 阀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