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40026A - 探测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探测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40026A
CN117640026A CN202210954728.2A CN202210954728A CN117640026A CN 117640026 A CN117640026 A CN 117640026A CN 202210954728 A CN202210954728 A CN 202210954728A CN 117640026 A CN117640026 A CN 1176400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rs
sequence
target sequence
terminal
f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5472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永照
张萌
王化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5472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4002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12140 priority patent/WO202403269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640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400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探测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生成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所述至少一个SRS序列是至少一个正交码和第二SRS序列计算得到的;在单个时隙的至少一个符号上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上述方案中,终端通过正交码对第二SRS序列进行扩频,能够和其他终端复用相同的SRS资源发送SRS,有利于提高相同SRS资源下可承载的终端数量,从而提高SRS的系统容量。

Description

探测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探测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一般用于估计上行信道的状态,以便网络设备进行频率选择调度和波束管理等。
目前,由于用户数量和业务量的提升,新无线(New Radio,简称NR)系统对SRS资源的需求量更大,如何提高系统中SRS的容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尚无相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高系统中SRS的容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SRS的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生成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所述至少一个SRS序列是至少一个正交码和第二SRS序列计算得到的;在单个时隙的至少一个符号上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
可选的,所述正交码的每个元素满足下列公式:
其中,w为所述正交码的任意一个元素,L为所述正交码的长度,x为整数。
可选的,所述正交码的长度取决于第一重复因子。
可选的,生成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包括:根据第一重复因子和第一指示因子,确定目标序列,所述目标序列用于计算所述至少一个正交码;将所述至少一个正交码与所述第二SRS序列相乘,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
可选的,根据第一重复因子和第一指示因子,确定目标序列包括:根据所述第一重复因子和所述第一指示因子,从多个第一序列中确定第一目标序列,所述第一目标序列的长度和所述第一重复因子相等。
可选的,根据第一重复因子和第一指示因子,确定目标序列包括:当所述第一重复因子大于第一阈值,根据所述第一重复因子和所述第一指示因子,从多个第二序列中确定第二目标序列,所述第二目标序列的长度满足:或者,R2=R1/2;其中,/>表示向上取整,R1为所述第一重复因子,R2为所述第二目标序列的长度。
可选的,根据第一重复因子和第一指示因子,确定目标序列包括:根据所述第一重复因子和所述第一指示因子,从多个第三序列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三目标序列,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目标序列满足下列公式:
其中,R1为所述第一重复因子,y(j)为第j个第三目标序列的长度,Nj为第j个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系数,1≤j≤N,N为所述第三目标序列的数量,j、N、Nj均为正整数。
可选的,所述第三目标序列的数量为多个,将所述至少一个正交码与所述第二SRS序列相乘,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包括:按照所述第三目标序列的长度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将根据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得到的多个正交码和所述第二SRS序列相乘,得到多个第一SRS序列。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SRS的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在单个时隙的至少一个符号上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根据所述第一终端采用的至少一个正交码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得到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SRS序列。
可选的,所述正交码的每个元素满足下列公式:
其中,w为所述正交码的任意一个元素,L为所述正交码的长度,x为整数。
可选的,所述正交码的长度取决于第一重复因子。
可选的,根据所述第一终端采用的至少一个正交码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得到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SRS序列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终端采用的第一重复因子和第一指示因子,确定所述第一终端采用的目标序列,所述目标序列用于计算所述至少一个正交码;根据所述目标序列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得到所述第二SRS序列。
可选的,根据所述第一终端采用的第一重复因子和第一指示因子,确定所述第一终端采用的目标序列包括:根据所述第一重复因子和所述第一指示因子,从多个第一序列中确定第一目标序列,所述第一目标序列的长度和所述第一重复因子相等。
可选的,根据所述第一终端采用的第一重复因子和第一指示因子,确定所述第一终端采用的目标序列包括:当所述第一重复因子大于第一阈值,根据所述第一重复因子和所述第一指示因子,从多个第二序列中确定第二目标序列,所述第二目标序列的长度满足:或者,R2=R1/2;其中,/>表示向上取整,R1为所述第一重复因子,R2为所述第二目标序列的长度。
可选的,根据所述第一终端采用的第一重复因子和第一指示因子,确定所述第一终端采用的目标序列包括:根据所述第一重复因子和所述第一指示因子,从多个第三序列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三目标序列,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目标序列满足下列公式:
其中,R1为所述第一重复因子,y(j)为第j个第三目标序列的长度,Nj为第j个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系数,1≤j≤N,N为所述第三目标序列的数量,j、N、Nj均为正整数。
可选的,所述第三目标序列的数量为多个,将所述至少一个正交码与所述第二SRS序列相乘,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包括:按照所述第三目标序列的长度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将根据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得到的多个正交码和所述第二SRS序列相乘,得到多个第一SRS序列。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探测参考信号的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计算模块,用于生成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所述至少一个SRS序列是至少一个正交码和第二SRS序列计算得到的;发送模块,用于在单个时隙的至少一个符号上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探测参考信号的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在单个时隙的至少一个符号上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采用的至少一个正交码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得到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SRS序列。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上述任一方面提供的SRS的传输方法被执行。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SRS的传输方法的步骤。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第二方面提供的SRS的传输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中,生成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至少一个SRS序列是至少一个正交码和第二SRS序列计算得到的;在单个时隙的至少一个符号上发送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采用这样的方案,终端通过正交码对第二SRS序列进行扩频,从而能够和其他终端占用相同的符号发送SRS,也即,多个终端可以复用相同的SRS资源发送SRS,因此有利于提高相同SRS资源下可承载的终端数量,从而提高SRS的系统容量。
进一步,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中,当所述第一重复因子大于第一阈值,根据所述第一重复因子和所述第一指示因子,从多个第二序列中确定第二目标序列,所述第二目标序列的长度满足:或者,R2=R1/2。采用这样的方案,有利于减少预配置的序列数量,增强方案的灵活性。
进一步,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中,根据所述第一重复因子和所述第一指示因子,从多个第三序列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三目标序列,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目标序列满足下列公式:采用这样的方案,有利于进一步减少预配置的序列数量,增强方案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SRS的传输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SRS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SRS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所述,如何提高系统中SRS的容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照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SRS的传输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NR系统引入了相干联合传输(Coherent Joint Transmission,简称CJT)机制。在CJT机制下,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多个传输接收点(Transmitter Receiver Point,简称TRP)与终端进行相干联合传输。在CJT场景下,多个TRP均需要测量终端的上行信道状态。
如图1所示,UE1发送的SRS可以记为SRS1,UE2发送的SRS可以记为SRS2,UE3发送的SRS可以记为SRS3。相应的,每个TRP可以接收至少一个终端发送的SRS。
例如图1中,TRP1可以接收到SRS1和SRS3,TRP1可以对SRS1进行测量,得到TRP1和UE1之间的上行信道的状态信息,以及对SRS3进行测量,得到TRP1和UE3之间的上行信道的状态信息。TRP2可以接收到SRS1和SRS2,TRP2可以对SRS1进行测量,得到TRP2和UE1之间的上行信道的状态信息,以及对SRS2进行测量,以得到TRP2和UE2之间的上行信道的状态信息。
为了保证每个TRP测量的性能,现有技术的方案中每个终端通常重复地发送SRS。
具体而言,终端可以在网络设备配置的时隙中的连续多个符号(Symbol)上重复地发送相同的SRS,以使得多个TRP均能够接收到SRS。例如,UE1可以多次地发送SRS1,以保证TRP1和TRP2的测量性能。
然而这样的方案会降低系统中SRS的容量。对于每个TRP而言,单个UE在一个时隙内占用的符号数量变多时,会导致可占用该时隙发送SRS的终端数量变少,也即,相同SRS资源下可承载的终端数量变少,因此,重复发送SRS的方案会导致系统中SRS容量受限。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SRS的传输方法,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中,生成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至少一个SRS序列是至少一个正交码和第二SRS序列计算得到的;在单个时隙的至少一个符号上发送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采用这样的方案,终端通过正交码对第二SRS序列进行扩频,能够和其他终端占用相同的符号发送SRS,也即,多个终端可以复用相同的SRS资源发送SRS,因此有利于提高相同SRS资源下可承载的终端数量,从而提高SRS的系统容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通信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第三代系统(3th-generation,简称3G)、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第四代系统(4th-generation,简称4G)、第五代(5th-generation,简称5G)系统、新空口(New Radio,简称NR)系统,以及未来演进系统或者多种通信融合系统。其中,5G系统可以为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简称NSA)的5G系统或独立组网(standalone,简称SA)的5G系统。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还可适用于未来新的各种通信系统,例如,6G、7G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指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Mobile Station,简称MS)、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简称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简称PLMN)中的终端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也可以称为接入网设备,例如,可以为基站(basestation,简称BS)(也可称为基站设备),网络设备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Network,RAN)用以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例如在第二代(2nd-generation,简称2G)网络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基地无线收发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第三代(3rd-generation,简称3G)网络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节点B(Node B),在第四代(4th-generation,简称4G)网络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简称eNB),在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简称WLAN)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为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AP),NR中的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下一代基站节点(next generation node base station,简称gNB),以及继续演进的节点B(ng-eNB),其中gNB和终端设备之间采用NR技术进行通信,ng-eNB和终端设备之间采用演进的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简称E-UTRA)技术进行通信,gNB和ng-eNB均可连接到5G核心网。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还包含在未来新的通信系统中提供基站功能的设备等。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SRS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示出的方法可以由终端(或者也可称为“UE”)执行。图2示出的SRS传输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21:生成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所述至少一个SRS序列是至少一个正交码和第二SRS序列计算得到的;
步骤S22:在单个时隙的至少一个符号上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
在步骤S21的具体实施中,第二SRS序列是指现有协议中已定义的SRS序列,或者是基于已定义的生成SRS序列的公式计算得到的。更具体地,所述第二SRS序列可以表示为:
其中,n为整数,/>为SRS序列的长度,αi为发送SRS的端口pi的循环移位,δ=log2(KTC),KTC∈{2,4,8},KTC为传输梳状值,u为序列的组参数,v为序列的序列数。
关于第二SRS序列的更多内容可以参照现有协议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中,可以根据第二SRS序列和正交码,计算得到第二SRS序列。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所述正交码可以是正交覆盖码(Orthogonal Cover Code,简称OCC)。可以将第二SRS序列和正交码相乘,以得到第一SRS序列,其中,正交码可以是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的正交码(也即,DFT-based正交码),正交码中的每个元素可以满足下列公式:
其中,w为正交码的每个元素,L为正交码的长度,x为整数。
在具体实施中,正交码的长度可以取决于第一重复因子(Repetition Factor)。重复因子用于指示终端在单个时隙上发送SRS的次数,第一重复因子是指终端本次发送SRS时采用的重复因子,在具体实施中,第一重复因子可以是由网络设备配置的。
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的正交码可以是其他形式的正交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正交码的每个元素的具体取值可以是根据第一预设规则计算得到的。换言之,公式(1)中的x的值是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计算得到的,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正交码的具体取值并不进行限制。
进一步地,在第一重复因子大于1的情况下,生成的第一SRS序列的数量也为多个,第一SRS序列的数量可以等于第一重复因子。更具体地,多个第一SRS序列在不同的符号上发送,不同的符号上发送的第一SRS序列可以是根据一个或多个正交码的不同元素和第二SRS序列相乘得到。
需要说明的是,用于生成多个第一SRS序列的第二SRS序列为同一个序列,通过将该第二SRS序列与正交码相乘,可以得到多个第一SRS序列。
下面就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正交码的方法进行非限制性的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中,正交码可以取决于目标序列,根据目标序列计算得到正交码。
其中,目标序列是根据第一重复因子和第一指示因子确定的。第一指示因子是指终端本次发送SRS采用的指示因子。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第一指示因子和第一重复因子可以是由网络设备预先配置的。
具体而言,执行步骤S21之前,终端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指示因子和第一重复因子。也即,网络设备可以通过高层信令将第一指示因子和第一重复因子配置给终端。
其中,第一指示因子可以承载于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简称RRC)配置信息中,或者,承载于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简称DCI),或者,承载于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单元(Media Access Control,Control Element,简称MAC-CE)中,但并不限于此。
在另一个具体的例子中,第一指示因子也可以采用隐式的方式确定。具体而言,终端和网络设备可以分别按照第二预设规则确定第一指示因子。例如,可以根据终端的UEID确定第一指示因子,更具体地,可以将UEID对第一重复因子取模的结果作为第一指示因子。在具体实施中,UEID可以为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fier,简称C-RNTI),或者,UEID也可以为临时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emporary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简称TC-RNTI)等,但并不限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21的具体实施中,可以是先根据目标序列计算得到正交码,然后再根据正交码和第二SRS序列计算得到第一SRS序列。或者,也可以是直接根据目标序列和第二SRS序列计算得到第一SRS序列,在这种情况下,正交码是在对目标序列和第二SRS序列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得到的。
下面对确定目标序列的具体方法以及根据目标序列确定正交码的内容进行非限制性的描述。
在本申请的第一个实施例中,终端预先配置有多个第一序列,每个第一序列具有唯一对应的重复因子和指示因子。对应于同一个第一序列的重复因子和指示因子满足:0≤oi≤R-1,其中,oi为指示因子,R为重复因子,R为正整数,oi为整数。
更具体地,每个重复因子对应多个第一序列,每个重复因子对应的第一序列的长度与该重复因子相等,每个重复因子对应的第一序列的数量与该重复因子相等,且每个重复因子对应的多个第一序列分别对应不同的指示因子。
在执行步骤S21时,终端可以根据第一指示因子和第一重复因子,从多个第一序列中确定第一目标序列。其中,第一目标序列和第一指示因子对应,且第一目标序列的长度与第一重复因子相等。更具体地,可以预先配置有第一序列的表格,可以根据第一重复因子选择表格的行以及根据第一指示信息选择表格的列,从而唯一确定第一目标序列。
参见表1,表1示例性地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一个实施例中的多个第一序列。
表1
以第一重复因子为4,且第一指示因子为3为例,可以确定第一目标序列为[0 2 20]。
进一步地,正交码可以根据公式(2)计算得到:
其中,woi(m)表示正交码中第m个元素,R1为第一重复因子,φ1(m)表示第一目标序列中第m个元素,且φ1(m)为整数,1≤m≤R1。由此,得到的正交码的长度与第一重复因子相等,也即,L=R1
以第一重复因子为4,且第一指示因子为3为例,根据上述的公式(2)可以计算得到正交码为:[1 -1 -1 1]。
进一步地,可以根据正交码和第二SRS序列计算第一SRS序列。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可以根据下列公式(3)计算第一SRS序列:
其中,为在符号(l′+l0)上发送的第一SRS序列,l0为时隙中发送SRS的起始符号索引,l′为SRS资源中的符号编号,l′可以用于指示时隙中发送SRS的符号位置, 为SRS的连续符号数,也即,/>用于指示在单个时隙内连续发送SRS的符号数量,R1为上述的第一重复因子。
相应的,将公式(2)代入公式(3),在符号(l′+l0)上发送的第一SRS序列可以根据公式(4)计算得到:
在另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可以根据公式(5)计算第一正交序列:
相应的,将公式(2)代入公式(5),在符号(l′+l0)上发送的第一SRS序列可以根据公式(6)计算得到: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公式(3)还是采用公式(5)计算第一SRS序列,可以是由网络设备和终端预先协商确定的,也可以是网络设备预先配置的。
由上,终端执行步骤S21时,可以根据第一重复因子和所述第一指示因子,从多个第一序列中确定第一目标序列,然后可以根据第一目标序列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SRS序列,计算得到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
在本申请的第二个实施例中,终端预先配置有多个第二序列。与第一序列类似,每个第二序列具有唯一对应的重复因子和指示因子,对应于同一个第二序列的重复因子和指示因子满足:0≤oi≤R-1。
更具体地,每个重复因子对应多个第二序列,每个重复因子对应的第二序列的长度与该重复因子相等,每个重复因子对应的第二序列的数量与该重复因子相等,且每个重复因子对应的多个第二序列分别对应于不同的指示因子。
与上述的第一序列不同的是,第二序列的长度不超过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可以是网络设备预先配置的,也可以是由协议预先定义的,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更具体地,所述第一阈值可以等于多个第二序列的长度的最大值。
参见表2,表2示例性地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二个实施例中多个第二序列。
表2
如表2所示,所述第一阈值可以为7。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设置第一阈值。在一个非限制性的例子中,第一阈值可以大于第二阈值,例如,第二阈值可以为3,但并不限于此。
执行步骤S21时,如果终端采用的第一重复因子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可以将第一指示因子对应的第二序列中长度等于第一重复因子的第二序列作为第二目标序列。更具体地,可以预先配置有第二序列的表格,可以根据第一重复因子选择表格的行以及根据第一指示信息选择表格的列,从而唯一确定第二目标序列。
以第一指示因子为2为例,如果第一重复因子为4,则可以确定第二目标序列为:[00 2 2]。
进一步地,正交码可以根据公式(7)计算得到:
其中,woi(m)表示正交码中第m个元素,R1为第一重复因子,φ2(m)表示第二目标序列中第m个元素,且φ2(m)为整数,1≤m≤R1。由此,得到的正交码的长度与第一重复因子相等。
与第一目标序列相似,可以根据公式(7)以及上述的公式(3)或者公式(5)计算第一SRS序列。更具体地,可以根据公式(7)和公式(3)计算在符号(l′+l0)上发送的第一SRS序列,或者,可以根据公式(7)和公式(4)计算在符号(l′+l0)上发送的第一SRS序列。
如果终端采用的第一重复因子大于第一阈值,则可以将第一指示因子对应的第二序列中长度为R2的第二序列作为第二目标序列,其中,当R1为奇数时, 表示向上取整。当R1为偶数时,R2=R1/2。更具体地,可以根据R2选择表格的行以及根据第一指示信息选择表格的列,从而唯一确定第二目标序列。
参见表2,以第一指示因子为2为例,如果第一重复因子为8,则可以确定第二目标序列为[0 0 2 2]。
进一步地,以R1为偶数为例,正交码可以根据公式(8)计算得到:
其中,woi(m)表示正交码的第m个元素,φ2(k)表示第二目标序列中第k个元素,且φ2(k)为整数,1≤m≤R2,m为正整数,R2=R1/2。由此,得到的正交码的长度为第一重复因子的一半。
进一步地,可以将正交码和第二SRS序列相乘两次,以得到多个第一SRS序列。
在一个示例中,在执行第一次相乘计算时,可以采用公式(9)计算第一SRS序列:
进一步地,在执行第二次相乘时,可以采用公式(10)计算第一SRS序列:
在另一个示例中,在执行第一次相乘计算时,可以采用公式(11)计算第一SRS序列,以及在执行第二次相乘时,采用公式(12)计算第一SRS序列:
由上,终端执行步骤S21时,可以根据第一重复因子和所述第一指示因子,从多个第一序列中确定第二目标序列,然后可以根据第二目标序列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SRS序列,计算得到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
与上述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方案相比,采用第二个实施例的方案,在第一重复因子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将第二序列作为基序列来确定目标序列,无需配置大量的序列,灵活性更好。
在本申请的第三个实施例中,可以预先配置有多个第三序列,与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类似,每个第三序列具有唯一对应的重复因子和指示因子,对应于同一个第三序列的重复因子和指示因子满足:0≤oi≤R-1。
更具体地,每个重复因子对应多个第三序列,每个重复因子对应的第三序列的长度与该重复因子相等,每个重复因子对应的第三序列的数量与该重复因子相等,且每个重复因子对应的多个第三序列对应于不同的指示因子。
与上述的第二序列不同的是,第三序列的长度不超过第三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可以是网络设备预先配置的,也可以是由协议预先定义的,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更具体地,所述第三阈值可以等于多个第三序列的长度的最大值。在具体实施中,第三阈值小于第一阈值,也即,与第二序列相比,第三序列的长度更短。
参见表3,表3示例性地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三个实施例中的多个第三序列。
表3
如表3所示,所述第三阈值可以为4。
执行S21时,如果终端采用的第一重复因子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则可以将第一指示因子对应的第三序列中长度等于第一重复因子的第三序列作为第三目标序列。
以第一指示因子为1为例,如果第一重复因子为4,则可以确定第三目标序列为:[00 2 2]。
进一步地,正交码可以根据公式(9)计算得到:
其中,woi(m)表示正交码的第m个元素,R1为第一重复因子,φ3(m)表示第三目标序列中第m个元素,且φ2(m)为整数,1≤m≤R1。由此,得到的正交码的长度与第一重复因子相等。进一步地,将该正交码与第二SRS序列相乘,即可得到多个第一SRS序列。
如果终端采用的第一重复因子大于第三阈值,则可以根据第一指示因子,确定第三序列组合,为便于描述,下面将第三序列组合中的第三序列记为基序列。其中,基序列的长度各不相同。
进一步地,可以根据第一重复因子,选取一个或多个基序列作为第三目标序列。其中,第三目标序列满足公式(14):
其中,L(j)为第j个第三目标序列的长度,y(j)为第j个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系数,1≤j≤N,N为第三目标序列的数量,j、N、Nj均为正整数。如果第三目标序列的数量为多个,则多个第三目标序列的长度各不相同。
进一步地,当第三目标序列的数量仅为1个时,则可以根据第三目标序列确定正交码,并将该正交码与第二目标序列相乘多次,以得到多个第一SRS序列,其中,相乘的次数为该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系数。
相应的,可以采用公式(15)确定正交码:
其中,woi(m)表示正交码的第m个元素,φ3(k)表示第三目标序列中第k个元素,且φ3(k)为整数,1≤m≤R3。由此,得到的正交码的长度为R3,R3=R1/N1,N1为第三目标序列的系数,也即,N1为φ3在公式(14)中的系数。
进一步地,在一个示例中,在第p次执行相乘操作时,可以采用公式(16)计算第一SRS序列:
其中,1≤p≤N1,且p为正整数。
在另一个示例中,在第p次执行相乘操作时,可以采用公式(17)计算第一SRS序列:
进一步地,当第三目标序列的数量为多个时,可以分别根据多个第三目标序列确定多个正交码。更具体地,可以根据每个第三目标序列计算该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正交码。
进一步地,可以将多个正交码和第二SRS序列相乘,得到多个第一SRS序列。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按照第三目标序列的长度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将根据第三目标序列得到的正交码和第二SRS序列相乘。其中,每个正交码和第二SRS序列的相乘次数即为该正交码对应的第三目标序列的系数。
更具体地,可以按照长度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根据多个第三目标序列确定用于与第二目标序列相乘的元素。其中,对于系数大于1的第三目标序列,则可以循环多次根据该第三目标序列确定用于与第二目标序列相乘的元素之后,再根据下一个第三目标序列确定用于与第二目标序列相乘的元素,其中,每个第三目标序列的循环次数即为该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系数。循环次数也即正交码的相乘次数。
下面对根据第一重复因子,选取一个或多个基序列作为第三目标序列的具体方法进行描述。
对于第一重复因子,可以确定至少一个系数组合,系数组合中的系数和基序列一一对应,系数组合中的系数为不小于0的整数,且基序列的长度与对应系数的乘积的和等于第一重复因子。
进一步地,可以按照第三预设规则,从至少一个系数组合中选取最优系数组合,第三预设规则可以是指最短基序列的长度尽可能大,所述最短基序列为系数组合中非零系数对应的基序列中长度最短的基序列。采用这样的方案,有利于提高第二序列的复用度。
由此,可以得到最优系数组合,最优系数组合中非零系数对应的基序列即为第三目标序列。
参见表3,以第一指示因子为1为例,可以确定基序列包括:[0 1]、[0 1 2]、[0 2 02],基序列的长度分别为2、3、4。
确定满足R=N1×2+N2×3+N3×4的N1、N2、N3的组合,并按照上述第三预设规则选取最优系数组合。
具体而言,优先挑选N1和N2均为0的系数组合;如不存在,则在N1为0的系数组合中优先选取N2最大或者N3最大的系数组合;如果系数组合中N1均不为0,则可以优先选择N3最大的系数组合,或者选择N2最大的系数组合,或者,选择N1最大的系数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传输SRS的场景中,终端和网络设备可以分别根据本次传输采用的第一重复因子按照上述的方法通过计算确定最优系数组合。或者,也可以是网络设备预先将各个重复因子对应的最优系数组合配置给终端,网络设备向终端配置第一重复因子之后,终端可以直接确定第一重复因子对应的最优系数组合。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由上,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中,可以根据第一指示因子、第一重复因子确定目标序列,在生成第一SRS序列时,根据目标序列中的元素计算得到正交码,并将正交码与第二SRS序列相乘,即可得到第一SRS序列。
在步骤S22的具体实施中,发送步骤S21中得到的第一SRS序列。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先将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映射至给定的SRS资源,所述SRS资源包括: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SRS资源可以是预先由网络设备预先配置的。
对于时域资源,可以将第一SRS序列映射至第(l′+l0)个符号。
对于频域资源,在第一SRS序列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多个第一SRS序列可以在相同的频域资源上发送,也可以在不同的频域资源上传输。例如,可以在相同的子带上发送多个第一SRS序列,也可以在不同的子带上发送多个第一SRS序列,例如,可以在不同的子带上跳频传输多个第一SRS序列。
由上,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中,终端可以通过正交码对SRS序列进行扩频,从而可以和其他终端复用SRS资源,有利于提升系统中SRS容量。
参照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SRS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示出的方法可以由网络设备执行,例如,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是图1中的任意一个TRP。图3示出的SRS的传输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31:在单个时隙的至少一个符号上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
步骤S32:根据第一终端采用的至少一个正交码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得到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SRS序列。
在执行S31之前,网络设备可以先向终端配置第一重复因子和第一指示因子。网络设备可以通过配置第一重复因子和第一指示因子,来为终端分配不同的正交码,使得不同的终端可以复用相同的SRS资源。
在步骤S31的具体实施中,可以在SRS资源上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至少一个SRS序列,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可以是网络设备所在环境中正在发送SRS的任意一个终端。第一终端发送的至少一个SRS序列可以是由第一终端执行图2示出的方法发送的。
在步骤S32的具体实施中,可以根据第一终端采用的至少一个正交码和第一终端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得到第一终端的第二SRS序列。其中,根据正交码和第一SRS序列,得到第二SRS序列的过程可以是步骤S21的逆处理过程。
进一步地,可以根据第二SRS序列对第一终端的上行信道进行测量,以得到第一终端和网络设备的上行信道的状态信息。
其中,第一终端采用的至少一个正交码可以是由网络设备根据第一终端采用的第一指示因子和第一重复因子确定的。具体而言,第一终端采用的正交码可以取决于第一终端采用的目标序列,目标序列是根据第一重复因子和第一指示因子确定的。
关于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终端采用的目标序列以及正交码的更多内容,可以参照上文关于图2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在具体实施中,上述方法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芯片或芯片模组内部集成的处理器中;或者,该方法可以采用硬件或者软硬结合的方式来实现,例如用专用的芯片或芯片模组来实现,或者,用专用的芯片或芯片模组结合软件程序来实现。
参照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SRS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的SRS的传输装置可以部署于上述的终端,图4示出的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41,用于生成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所述至少一个SRS序列是至少一个正交码和第二SRS序列计算得到的;
发送模块42,用于在单个时隙的至少一个符号上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
在具体实施中,图4示出的SRS的传输装置可以对应于终端中具有通信功能的芯片;或者对应于终端中包括具有通信功能的芯片或芯片模组,或者对应于终端。
参照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SRS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的SRS的传输装置可以部署于上述的网络设备,图5示出的装置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51,用于在单个时隙的至少一个符号上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
第二计算模块5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采用的至少一个正交码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得到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SRS序列。
在具体实施中,图5示出的SRS的传输装置可以对应于网络设备中具有通信功能的芯片;或者对应于网络设备中包括具有通信功能的芯片或芯片模组,或者对应于网络设备。
关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SRS的传输装置的工作原理、工作方法和有益效果等更多内容,可以参照上文关于SRS的传输方法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上述的SRS的传输方法被执行。所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所述存储介质还可以包括非挥发性存储器(non-volatile)或者非瞬态(non-transitory)存储器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的SRS的传输方法的步骤。所述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所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车载终端和穿戴式设备等,但并不限于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的SRS的传输方法的步骤。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简称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简称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简称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PROM,简称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简称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RAM,简称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DRAM,简称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简称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简称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简称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简称DR RAM)。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包括,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例如,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芯片的各个装置、产品,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单元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芯片内部集成的处理器,剩余的(如果有)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现;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芯片模组的各个装置、产品,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单元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不同的模块/单元可以位于芯片模组的同一组件(例如芯片、电路模块等)或者不同组件中,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芯片模组内部集成的处理器,剩余的(如果有)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现;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终端的各个装置、产品,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单元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不同的模块/单元可以位于终端内同一组件(例如,芯片、电路模块等)或者不同组件中,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终端内部集成的处理器,剩余的(如果有)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等描述,仅作示意与区分描述对象之用,没有次序之分,也不表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对设备个数的特别限定,不能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任何限制。
虽然本申请披露如上,但本申请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1)

1.一种探测参考信号SRS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生成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所述至少一个SRS序列是至少一个正交码和第二SRS序列计算得到的;
在单个时隙的至少一个符号上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RS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交码的每个元素满足下列公式:
其中,w为所述正交码的任意一个元素,L为所述正交码的长度,x为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SRS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交码的长度取决于第一重复因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RS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包括:
根据第一重复因子和第一指示因子,确定目标序列,所述目标序列用于计算所述至少一个正交码;
将所述至少一个正交码与所述第二SRS序列相乘,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SRS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一重复因子和第一指示因子,确定目标序列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重复因子和所述第一指示因子,从多个第一序列中确定第一目标序列,所述第一目标序列的长度和所述第一重复因子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SRS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一重复因子和第一指示因子,确定目标序列包括:
当所述第一重复因子大于第一阈值,根据所述第一重复因子和所述第一指示因子,从多个第二序列中确定第二目标序列,所述第二目标序列的长度满足:或者,R2=R1/2;
其中,表示向上取整,R1为所述第一重复因子,R2为所述第二目标序列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SRS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一重复因子和第一指示因子,确定目标序列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重复因子和所述第一指示因子,从多个第三序列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三目标序列,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目标序列满足下列公式:
其中,R1为所述第一重复因子,y(j)为第j个第三目标序列的长度,Nj为第j个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系数,1≤j≤N,N为所述第三目标序列的数量,j、N、Nj均为正整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SRS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目标序列的数量为多个,将所述至少一个正交码与所述第二SRS序列相乘,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包括:
按照所述第三目标序列的长度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将根据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得到的多个正交码和所述第二SRS序列相乘,得到多个第一SRS序列。
9.一种探测参考信号SRS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
在单个时隙的至少一个符号上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采用的至少一个正交码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得到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SRS序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SRS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交码的每个元素满足下列公式:
其中,w为所述正交码的任意一个元素,L为所述正交码的长度,x为整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SRS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交码的长度取决于第一重复因子。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SRS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采用的至少一个正交码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得到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SRS序列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采用的第一重复因子和第一指示因子,确定所述第一终端采用的目标序列,所述目标序列用于计算所述至少一个正交码;
根据所述目标序列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得到所述第二SRS序列。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SRS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采用的第一重复因子和第一指示因子,确定所述第一终端采用的目标序列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重复因子和所述第一指示因子,从多个第一序列中确定第一目标序列,所述第一目标序列的长度和所述第一重复因子相等。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SRS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采用的第一重复因子和第一指示因子,确定所述第一终端采用的目标序列包括:
当所述第一重复因子大于第一阈值,根据所述第一重复因子和所述第一指示因子,从多个第二序列中确定第二目标序列,所述第二目标序列的长度满足:或者,R2=R1/2;
其中,表示向上取整,R1为所述第一重复因子,R2为所述第二目标序列的长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SRS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采用的第一重复因子和第一指示因子,确定所述第一终端采用的目标序列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重复因子和所述第一指示因子,从多个第三序列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三目标序列,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目标序列满足下列公式:
其中,R1为所述第一重复因子,y(j)为第j个第三目标序列的长度,Nj为第j个第三目标序列对应的系数,1≤j≤N,N为所述第三目标序列的数量,j、N、Nj均为正整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SRS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目标序列的数量为多个,将所述至少一个正交码与所述第二SRS序列相乘,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包括:
按照所述第三目标序列的长度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将根据所述第三目标序列得到的多个正交码和所述第二SRS序列相乘,得到多个第一SRS序列。
17.一种探测参考信号SRS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生成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所述至少一个SRS序列是至少一个正交码和第二SRS序列计算得到的;
发送模块,用于在单个时隙的至少一个符号上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
18.一种探测参考信号SRS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单个时隙的至少一个符号上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采用的至少一个正交码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SRS序列,得到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SRS序列。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SRS的传输方法被执行。
20.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SRS的传输方法的步骤。
21.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9至16任一项所述的SRS的传输方法的步骤。
CN202210954728.2A 2022-08-10 2022-08-10 探测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网络设备 Pending CN1176400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54728.2A CN117640026A (zh) 2022-08-10 2022-08-10 探测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网络设备
PCT/CN2023/112140 WO2024032693A1 (zh) 2022-08-10 2023-08-10 探测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网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54728.2A CN117640026A (zh) 2022-08-10 2022-08-10 探测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40026A true CN117640026A (zh) 2024-03-01

Family

ID=89850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54728.2A Pending CN117640026A (zh) 2022-08-10 2022-08-10 探测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40026A (zh)
WO (1) WO202403269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02810B (zh) * 2017-11-17 2021-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143027A1 (en) * 2019-01-11 2020-07-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ue-to-ue cross-link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CN112584484B (zh) * 2019-09-30 2022-06-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发送和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1121739B2 (en) * 2019-10-03 2021-09-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RS) configurations for one or more frequency hops
CN114830778A (zh) * 2020-01-03 2022-07-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增加无线通信系统中探测参考信号的传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32693A1 (zh) 2024-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01735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generating and detecting random access preambles
CN112492623B (zh) 一种同步信号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WO2017000233A1 (zh) 传输导频序列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219996A1 (zh) 传输用户序列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TWI746573B (zh) 傳輸訊號的方法、網路設備和終端設備
WO201420572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amble determination
WO2015076867A1 (en) Device-to-device data channel signaling
CN110912658B (zh) 通信系统中用于参考信号配置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19028793A1 (zh) 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3518472B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US20200322942A1 (en) Method for use in transmitting signal,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0447290B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8202182A1 (zh) 资源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WO2015034309A1 (ko) 고주파 대역을 지원하는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단계별 상향링크 동기 신호 검출 방법 및 장치
CN107615868B (zh) 随机接入前置码信号构建
GB2562100A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andom-access
WO2021083249A1 (zh) 基于序列的信号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769923B (zh) 解调导频参考信号生成方法及装置
US11044133B2 (en) Combining synchronization sequences of different lengths
CN117640026A (zh) 探测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网络设备
CN111294757B (zh) V2x的收发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5398980A (zh) 用于使对无线通信网络的接入能够实现的方法和设备
CN110062473B (zh) 随机接入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9095863A1 (zh) Pucch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EP3776935A1 (en) Message and rate based user grouping in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noma)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