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28926A - 冷却塔和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冷却塔和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28926A
CN117628926A CN202311725993.4A CN202311725993A CN117628926A CN 117628926 A CN117628926 A CN 117628926A CN 202311725993 A CN202311725993 A CN 202311725993A CN 117628926 A CN117628926 A CN 1176289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stage
area
water
heat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259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娟
潘丽玲
雷伟锋
王杰
张函
邬江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31172599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289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28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289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冷却塔及空调系统,冷却塔包括:塔体,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一级冷却组件,设在第一区域内且包括第一喷淋结构、第一换热结构和一级接水盘,第一喷淋结构顶部用于接收冷却水,喷出的冷却水与第一换热结构进行第一级冷却,一级接水盘用于接收第一级冷却后的冷却水;和二级冷却组件,设在第三区域内且包括第二喷淋结构、第二换热结构和二级接水盘,第二喷淋结构设在一级接水盘底部,用于将一级接水盘内的冷却水喷出与第二换热结构进行第二级冷却,二级接水盘用于接收第二级冷却后的冷却水;塔体在第二区域位于一级接水盘的上方设有一级进风口,且在第三区域位于二级接水盘的上方设有二级进风口。

Description

冷却塔和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制冷系统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塔和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冷却塔是工业领域的常用设备,在制冷空调行业中冷凝器的高温冷却水流进冷却塔内,与环境空气直接接触,将热量传递给空气,利用水和空气的接触,通过蒸发作用使高温冷却水温度降低。
但目前冷却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高温冷却水与环境空气并未得到充分换热,导致冷却塔性能较低。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冷却塔和空调系统,能够提高冷却塔的冷却性能。
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冷却塔,包括:
塔体,塔体内沿高度方向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
一级冷却组件,包括第一喷淋结构、第一换热结构和一级接水盘,第一喷淋结构和第一换热结构设在第一区域内,第一喷淋结构的顶部用于接收通过进水管进入的冷却水,喷出的冷却水与第一换热结构换热实现第一级冷却,一级接水盘设在第二区域内,用于接收第一级冷却后的冷却水;和
二级冷却组件,设在第三区域内,且包括第二喷淋结构、第二换热结构和二级接水盘,第二喷淋结构设在一级接水盘底部,用于将一级接水盘内的冷却水喷出与第二换热结构换热实现第二级冷却,二级接水盘设在第三区域内且位于二级冷却组件底部,用于接收第二级冷却后的冷却水;
其中,塔体在第二区域位于一级接水盘的上方设有一级进风口,且塔体在第三区域位于二级接水盘的上方设有二级进风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结构包括第一换热填料,第一换热填料中设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通孔,第一喷淋结构包括喷淋管和多个第一喷头,喷淋管设在通孔内且绕自身轴线可旋转,喷淋管的顶部用于接收通过进水管进入的冷却水,多个第一喷头设在喷淋管的外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喷头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喷头在喷淋管的侧壁上沿高度方向螺旋等距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却塔还包括风管,沿高度方向设在第二区域内的中心位置,风管的顶端抵接于第一换热填料,风管的底端与第三区域连通;
第一换热填料内设有多个通孔,且均位于风管的外周区域,第一喷淋结构设有多个,多个第一喷淋结构与多个通孔一一对应地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换热结构中容置有第二换热填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喷淋结构包括多个第二喷头,多个第二喷头间隔布置在一级接水盘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结构和第二换热结构在高度方向上正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却塔还包括间接冷却组件,设在第三区域内,间接冷却组件包括第三换热结构和泵,第三换热结构位于第二换热结构的外周且位于二级接水盘上方,泵用于将二级接水盘内的冷却水通过设在第三换热结构顶部的第三喷头喷淋至第三换热结构,且冷却水经过换热后重新进入二级接水盘。
在一些实施例中,二级进风口设在与第三换热结构正对的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间接冷却组件设有两个,且相对于第二换热结构对称设置,每个间接冷却组件对应设置一个二级进风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换热结构包括立管式换热器,被配置为利用利用二级接水盘内的冷却水与二级进风口进入的空气换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塔体在第一区域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三区域的横截面积,且塔体的侧壁在第二区域从上至下向外倾斜设置,且侧壁在第二区域的底部连接至靠近第二换热结构外侧的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塔体的顶部设有风机,被配置为将空间从第一区域内向外抽吸。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却塔还包括脱水板,设在第一区域内,且沿高度方向位于风机与一级冷却组件之间。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
冷凝器;和
上述实施例的冷却塔,冷却塔用于对经过冷凝器的冷却水进行冷却。
本公开实施例的冷却塔,通过设置一级冷却组件和二级冷却组件,形成多级冷却塔,在利用环境空气对通入的高温冷却水进行第一级冷却后,接着对一级冷却后的冷却水进行第二级冷却,延长了换热时间和冷却水的换热流动路径,使冷却水能够能更充分地与环境空气接触换热,从而使冷却水的换热更充分,提高了冷却塔的冷却效率和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冷却塔的一些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公开冷却塔中设置多个第一喷淋结构的布局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冷却塔中单个第一喷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未本公开冷却塔中在一级集水盘底部设置第二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塔体;11、一级进风口;12、二级进风口;2、风机;3、脱水板;4、进水管;5、调节阀;6、第一喷淋结构;61、喷淋管;62、第一喷头;7、第一换热结构;71、通孔;8、一级接水盘;9、风管;10、第二喷淋结构;13、第二换热结构;14、第三换热结构;15、二级接水盘;16、第三喷头;17、泵;18、出水管;A、第一区域;B、第二区域;C、第三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开展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至图4,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冷却塔,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
塔体1,塔体1内沿高度方向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区域A、第二区域B和第三区域C;
一级冷却组件,包括第一喷淋结构6、第一换热结构7和一级接水盘8,第一喷淋结构6和第一换热结构7设在第一区域A内,第一喷淋结构6的顶部用于接收通过进水管4进入的冷却水,喷出的冷却水与第一换热结构7换热实现第一级冷却,一级接水盘8设在第二区域B内,用于接收第一级冷却后的冷却水;和
二级冷却组件,设在第三区域C内,且包括第二喷淋结构10、第二换热结构13和二级接水盘15,第二喷淋结构10设在一级接水盘8底部,用于将一级接水盘8内的冷却水喷出与第二换热结构13换热实现第二级冷却,二级接水盘15设在第三区域C内且位于二级冷却组件底部,用于接收第二级冷却后的冷却水;
其中,塔体1在第二区域B位于一级接水盘8的上方设有一级进风口11,且塔体1在第三区域C位于二级接水盘15的上方设有二级进风口12。
具体地,一级冷却组件和二级冷却组件都属于直接冷却单元,即通过环境空气对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水用于通入空调系统中的冷凝器中带走气态冷媒的热量,在换热后高温的冷却水通过进水管4进入冷却塔冷却,该冷却水来自冷凝器的出口。从一级进风口11进入的空气在一级冷却组件中与冷却水进行换热,从二级进风口12进入的空气在二级冷却组件中与冷却水进行换热。
在一级冷却组件中,进水管4通入的冷却水到达第一喷淋结构6的顶部,喷出的冷却水与从一级进风口11进入的空气在第一换热结构7换热实现第一级冷却,一级接水盘8设在第二区域B内且位于第一换热结构7下方,用于接收第一级冷却后的冷却水。较优地,一级接水盘8的接水面积至少覆盖第一换热结构的横截面积,以提高冷却塔对冷却水的处理量。可选地,进水管4上设有调节阀5,以对通入的冷却水的流量进行调节。
在二级冷却组件中,一级接水盘8内的冷却水喷出,在重力作用下流到第二换热结构13中,与从二级进风口12进入的空气通过换热实现第二级冷却,二级接水盘15设在第三区域C内且位于二级冷却组件底部,用于接收第二级冷却后的冷却水。
该实施例通过设置一级冷却组件和二级冷却组件,形成多级冷却塔,在利用环境空气对通入的高温冷却水进行第一级冷却后,接着对一级冷却后的冷却水进行第二级冷却,延长了换热时间和冷却水的换热流动路径,使冷却水能够能更充分地与环境空气接触换热,从而使冷却水的换热更充分,提高了冷却塔的冷却效率和性能。
而且,塔体对两级冷却分别设置进风口,两级冷却均为冷却水与环境空气换热,无需设置其它需要使用冷媒的换热器,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降低冷却塔能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换热结构7包括第一换热填料,第一换热填料中设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通孔71,第一喷淋结构6包括喷淋管61和多个第一喷头62,喷淋管61设在通孔71内且绕自身轴线可旋转,喷淋管61的顶部用于接收通过进水管4进入的冷却水,多个第一喷头62设在喷淋管61的外壁上。
其中,喷淋管61沿高度方向延伸,可设在通孔71的中心位置,多个第一喷头62用于将喷淋管61内的冷却水喷出进入通孔71内,并进入周围的第一换热填料中均匀流动,以充分地与从一级进风口11进入的环境空气换热。
该实施例将喷淋管61设置为沿360°可旋转,使冷却水随着喷淋管61的旋转从各个角度喷出,且喷淋管61外周被第一换热填料全部包围,能够使冷却水与第一换热填料全面接触,增加接触面积,可使第一级冷却更加充分,提高冷却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喷头62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可选地,多个第一喷头62可覆盖喷淋管61的整个高度。例如,多个第一喷头62沿高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
该实施例能够使多个第一喷头62在喷淋管61整个高度上较为均匀地喷出冷却水,使冷却水在高度方向上分布均匀,提高冷却均匀性,并提高冷却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多个第一喷头62在喷淋管61的侧壁上沿高度方向螺旋等距设置。具体地,假设喷淋管61的外壁上有一条或多条螺旋线,多个第一喷头62依次设在螺旋线的延伸轨迹上。
该实施例能够使多个第一喷头62在喷淋管61上的高度位置进一步错开,以在喷淋管61整个高度上更加均匀地喷出冷却水,使冷却水在高度方向上分布均匀,提高冷却均匀性,并提高冷却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冷却塔还包括风管9,沿高度方向设在第二区域B内的中心位置,风管9的顶端抵接于第一换热填料,风管9的底端与第三区域C连通。第一换热填料内设有多个通孔71,且均位于风管9的外周区域,第一喷淋结构6设有多个,多个第一喷淋结构6与多个通孔71一一对应地设置。
其中,风管9可设在一级接水盘8的中心位置,由此风管9与一级接水盘8之间的区域用于接水,如图2所示,多个通孔71设在同一分度圆上,或者设在至少两个同心的分度圆上,第一换热结构7的中心区域不设置通孔71被第一换热填料填充,以使风管9的顶端抵接于第一换热填料,且顶端不与通孔71连通。
风管9位于一级接水盘8中最高允许液面上方的长度段侧壁可设置孔,以供第二区域B内的空气进入风管9。例如,风管9可沿高度方向延伸。环境空气从一级进风口11进入后,一部分通过第一换热结构7的端部进入第一换热填料,另一部分通过风管9侧壁的孔进入风管9内并进入第一换热填料,空气与通过第一喷头62喷入第一换热填料的冷却水进行换热,实现一级冷却,换热后的冷却水落入一级接水盘8中,热空气向上流动。
第一换热结构7中少数的水滴可通过风管9进入到第二换热结构13中,最终一起流到二级接水盘15中。
具体地,进水管4包括公共段和多个分支段,多个分支段均与公共段连通,多个分支段一一对应地向多个喷淋管61提供冷凝水,每个分支段上均可设置一个调节阀5。
该实施例通过设置风管9,可使对冷却水进行二级冷却后的环境空气从第三区域C由底端进入风管9内,也可使第二区域B内的环境空气由侧壁进入风管9内,从而引导空气从下至上流动,冷却水的热量随着空气的流动被向上辅助带走,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进行冷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换热结构13中容置有第二换热填料。其中,第二换热填料与第一换热填料可相同,也可不同。
该实施例通过在第二换热结构13中设置第二换热填料,可对冷却水进行导流和冷却,增加冷却水与空气的停留时间,延长水体的滞空,增加换热时间,从而提高二级冷却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第二喷淋结构10包括多个第二喷头,多个第二喷头间隔布置在一级接水盘8底部。
该实施例通过在一级接水盘8底部间隔布置多个第二喷头,可使一级接水盘8中的冷却水更加均匀地通过重力作用进入到第二换热结构13中进行换热,提高二级冷却的均匀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结构7和第二换热结构13在高度方向上正对设置。
该实施例能够使多级冷却塔内的结构设置更加紧凑,在冷却过程中,可依靠冷却水的重力作用在一级冷却后直接落入一级接水盘8,并直接将一级接水盘8中的冷却水喷淋到第二换热结构13中,在二级冷却后直接落入二级接水盘15中,无需设置额外的结构辅助引导冷却水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冷却塔还包括间接冷却组件,设在第三区域C内,间接冷却组件包括第三换热结构14和泵17,第三换热结构14位于第二换热结构13的外周且位于二级接水盘15上方,泵17用于将二级接水盘15内的冷却水通过设在第三换热结构14顶部的第三喷头16喷淋至第三换热结构14,且冷却水经过换热后重新进入二级接水盘15。
其中,间接冷却组件设在第二换热结构13的外周,二级接水盘15的接水面积可同时覆盖第二换热结构13和第三换热结构14。由于二级冷却后的冷却水温度较低,间接冷却组件被配置为利用二级冷却后的冷却水对从二级进风口12进入塔体1内的空气进行预冷。
该实施例通过设置间接冷却组件,在环境空气从二级进风口12进入塔体1内之后,首先利用二级冷却后的冷却水进行预冷,可更好地对冷却水进行二级冷却,有效降低冷却水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二级进风口12设在与第三换热结构14正对的区域。由此,在环境空气从二级进风口12进入第三区域C后,可直接进行预冷,从而降低第三区域C内的整体气体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间接冷却组件设有两个,且相对于第二换热结构13对称设置,每个间接冷却组件对应设置一个二级进风口12。例如,塔体1在第三区域C可呈方形或者圆形筒状。
该实施例通过在第二换热结构13的两侧对称设置两个间接冷却组件,可对相应二级进风口12通入的空气分别进行预冷,以便使塔体1进入第三区域C的整个周向上的空气都能进行预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换热结构14包括立管式换热器,被配置为利用二级接水盘15内的冷却水与二级进风口12进入的空气与冷却水换热。例如,二级进风口12可设在塔体1与第三区域C对应的侧壁,立管式换热器内设有多个换热通道,每个换热通道的顶部设有第三喷头16,泵17从二级接水盘15内抽取的冷却水可通过第三喷头16喷入换热通道,以便与二级进风口12通入的空气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冷却水返回二级接水盘15。
可选地,第三换热结构14也可以为风水换热器。
该实施例设置立管式换热器,可使竖向流动的冷却水与横向流动的空气进行充分接触换热,可提高对二级进风口12通入的空气的预冷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塔体1在第一区域A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三区域C的横截面积,且塔体1的侧壁在第二区域B从上至下向外倾斜设置,且侧壁在第二区域B的底部连接至靠近第二换热结构13外侧的区域。
其中,由于第三区域C内设有第二换热结构13和第三换热结构14,因此设置了较大的横截面积。
该实施例的塔体1结构能够充分考虑各换热结构的位置关系,且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而且,塔体1的侧壁在第二区域B向外倾斜设置,可增加一级接水盘8的容量,塔体1侧壁在第二区域B的底部连接至靠近第二换热结构13外侧的区域,可在将多个第二喷头设在一级接水盘8底部时,既能将冷却水喷淋至覆盖整个第二换热结构13,也可尽量减少一级冷却水直接进入第三换热结构14,而是利用温度更低的二级冷却水对环境空气进行预冷,提高预冷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塔体1的顶部设有风机2,被配置为将空间从第一区域A内向外抽吸。风机2设在一级冷却组件上方,可位于塔体1的中间区域。
该实施例通过设置风机2,可将塔体1内对冷却水进行换热后的热空气及时抽出,以使新的环境空气进入,加快塔体1内的空气流动过程,提高冷却塔的冷却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却塔还包括脱水板3,设在第一区域A内,且沿高度方向位于风机2与一级冷却组件之间。
进一步地,一级进风口11和二级进风口12都可以设置除雾挡水功能。
该实施例能够防止冷却塔内的水雾流失到空气中,减少冷却水损失。
下面结合图1来说明冷却塔中风系统的运行过程。
室外新风从塔体1的一级进风口11和二级进风口12进入,从一级进风口11进入的环境空气直接与冷却水在一级冷却组件中进行第一次换热,从二级进风口12进入的环境空气进入间接冷却组件,与立管式换热器中二级冷却后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对空气温度进行预冷,预冷后的空气与第二喷头喷出的一级冷却水在二级冷却组件中进行热交换,换热后的热空气顺着风管9向上流动,在风机2的抽吸作用下排除塔外。风管9和顶部的风机2用于引导塔内的空气从下至上,进行横向和竖向流动,增加停留时间,增强换热效果。
冷却塔具有多级冷却,经过一级冷却后的冷却水可以利用环境空气带走部分热量,经冷却后的冷却水会再次利用经预冷后的环境空气带有一部分热量,经过两级冷却后的冷却水经过二级接水盘连接的出水管18流出循环利用,大大缩小了传热温差,可有效降低冷却水温度。
其次,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冷凝器;和上述实施例的冷却塔,冷却塔用于对经过冷凝器的冷却水进行冷却。
由于冷却塔具有更优的冷却性能和效率,可快速降低冷却水的温度,从而能够更好地空调系统中的冷凝器产生的热量,优化空调系统的性能。
以上仅为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
塔体(1),所述塔体(1)内沿高度方向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区域(A)、第二区域(B)和第三区域(C);
一级冷却组件,包括第一喷淋结构(6)、第一换热结构(7)和一级接水盘(8),所述第一喷淋结构(6)和所述第一换热结构(7)设在所述第一区域(A)内,所述第一喷淋结构(6)的顶部用于接收通过进水管(4)进入的冷却水,喷出的冷却水与所述第一换热结构(7)换热实现第一级冷却,所述一级接水盘(8)设在所述第二区域(B)内,用于接收第一级冷却后的冷却水;和
二级冷却组件,设在所述第三区域(C)内,且包括第二喷淋结构(10)、第二换热结构(13)和二级接水盘(15),所述第二喷淋结构(10)设在所述一级接水盘(8)底部,用于将所述一级接水盘(8)内的冷却水喷出与所述第二换热结构(13)换热实现第二级冷却,所述二级接水盘(15)设在所述第三区域(C)内且位于所述二级冷却组件底部,用于接收第二级冷却后的冷却水;
其中,所述塔体(1)在所述第二区域(B)位于所述一级接水盘(8)的上方设有一级进风口(11),且所述塔体(1)在所述第三区域(C)位于所述二级接水盘(15)的上方设有二级进风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结构(7)包括第一换热填料,所述第一换热填料中设有沿所述高度方向延伸的通孔(71),所述第一喷淋结构(6)包括喷淋管(61)和多个第一喷头(62),所述喷淋管(61)设在所述通孔(71)内且绕自身轴线可旋转,所述喷淋管(61)的顶部用于接收通过所述进水管(4)进入的冷却水,多个所述第一喷头(62)设在所述喷淋管(61)的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喷头(62)沿所述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喷头(62)在所述喷淋管(61)的侧壁上沿所述高度方向螺旋等距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管(9),沿所述高度方向设在所述第二区域(B)内的中心位置,所述风管(9)的顶端抵接于所述第一换热填料,所述风管(9)的底端与所述第三区域(C)连通;
所述第一换热填料内设有多个所述通孔(71),且均位于所述风管(9)的外周区域,所述第一喷淋结构(6)设有多个,所述多个第一喷淋结构(6)与多个所述通孔(71)一一对应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结构(13)中容置有第二换热填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淋结构(10)包括多个第二喷头,多个所述第二喷头间隔布置在所述一级接水盘(8)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结构(7)和所述第二换热结构(13)在所述高度方向上正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间接冷却组件,设在所述第三区域(C)内,所述间接冷却组件包括第三换热结构(14)和泵(17),所述第三换热结构(14)位于所述第二换热结构(13)的外周且位于所述二级接水盘(15)上方,所述泵(17)用于将所述二级接水盘(15)内的冷却水通过设在所述第三换热结构(14)顶部的第三喷头(16)喷淋至所述第三换热结构(14),且冷却水经过换热后重新进入所述二级接水盘(1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进风口(12)设在与所述第三换热结构(14)正对的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接冷却组件设有两个,且相对于所述第二换热结构(13)对称设置,每个所述间接冷却组件对应设置一个所述二级进风口(12)。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换热结构(14)包括立管式换热器,被配置为利用所述二级接水盘(15)内的冷却水与所述二级进风口(12)进入的空气换热。
13.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在所述第一区域(A)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三区域(C)的横截面积,且所述塔体(1)的侧壁在所述第二区域(B)从上至下向外倾斜设置,且侧壁在所述第二区域(B)的底部连接至靠近所述第二换热结构(13)外侧的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的顶部设有风机(2),被配置为将空间从所述第一区域(A)内向外抽吸。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脱水板(3),设在所述第一区域(A)内,且沿所述高度方向位于所述风机(2)与所述一级冷却组件之间。
16.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凝器;和
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冷却塔,所述冷却塔用于对经过所述冷凝器的冷却水进行冷却。
CN202311725993.4A 2023-12-15 2023-12-15 冷却塔和空调系统 Pending CN1176289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25993.4A CN117628926A (zh) 2023-12-15 2023-12-15 冷却塔和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25993.4A CN117628926A (zh) 2023-12-15 2023-12-15 冷却塔和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28926A true CN117628926A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35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25993.4A Pending CN117628926A (zh) 2023-12-15 2023-12-15 冷却塔和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2892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91619A (zh) 适用于数据中心间接蒸发自然冷却的模块化送风空调系统
WO2023010853A1 (zh) 间接蒸发冷却设备
CN105953629A (zh) 换热器
CN103604180A (zh) 一体化冬夏两用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联合空调机组
CN105020832A (zh) 适用于地铁内的一体式空调机组
CN204880414U (zh) 一种适用于地铁内的空调机组
CN108351188A (zh) 热交换器及空调
CN112229236A (zh) 冷却塔和制冷系统
CN110762909B (zh) 基于露点间接蒸发冷却预冷的蒸发式冷凝器
CN111615312A (zh) 换热系统
CN117628926A (zh) 冷却塔和空调系统
WO2016148600A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едварительного охлаждения воздуха в аппаратах воздушного охлаждения
CN104006470A (zh) 数据中心用蒸发冷却-直接膨胀相结合的空调机
CN205373465U (zh) 换热器
CN106594914A (zh) 空气处理系统
CN109668291B (zh) 一种冷凝水冷量回收装置及具有该回收装置的新风制冷设备
CN104879868A (zh) 基于波节管换热的热回收型露点蒸发冷却闭式冷水机组
CN112484191B (zh) 自然冷空调系统
CN105987542A (zh) 换热机组
CN214701484U (zh) 一种冷干机用冷却装置
CN103673413B (zh) 一种蒸发式冷凝器
JPS64990Y2 (zh)
CN214038741U (zh) 自然冷空调系统
CN217877194U (zh) 一种横流间接蒸发开式冷却塔
CN104121649A (zh) 气水双程接触的热回收型蒸发冷却冷水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