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28872A - 一种多反馈烘箱加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反馈烘箱加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28872A
CN117628872A CN202311583050.2A CN202311583050A CN117628872A CN 117628872 A CN117628872 A CN 117628872A CN 202311583050 A CN202311583050 A CN 202311583050A CN 117628872 A CN117628872 A CN 1176288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heating
heated object
heat preservation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8305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孝进
任清川
李金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Jiuzhou Electric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Jiuzhou Electric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Jiuzhou Electric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Jiuzhou Electric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8305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288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28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288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Tempera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反馈烘箱加热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烘箱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操作者输入加热参数,系统读取执行加热参数,系统判断加热按键是否启动,当加热按键启动时,执行S2;S2:将主温控设定值设置为高于被加热物工艺温度,当被加热物的温度到达加热停止点监控温度时,关闭加热系统,此时烘箱内空气温度会下降,被加热物的温度会继续上升,当被加热物温度到达被加热物工艺温度时,执行S3;S3:主温控设定值在保温加热设定温度的基础上根据被加热物实际温度积分修正,进行保温时间计时。由控制系统辅助确定停止加热修正量和停止加热的监控温度点,缩短单纯人工确认这两个参数所需的试验时间和过程。

Description

一种多反馈烘箱加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烘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反馈烘箱加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烘箱使用领域广泛,比如在复合材料模压和天线体模压发泡生产中,就需使用烘箱作为加热源对金属模具进行加热。传统烘箱加热主要利用热空气对处于其内部空气的物品进行间接加热。一般烘箱的加热过程为,电流通过发热元件(电阻丝、片状加热器等发热)使其温度升高,加热从其周围流过的空气,空气通过出风口到达烘箱加热区,将被加热物加热。其系统包括:箱体、加热元件、鼓风机、主控温度仪、出风口测温探头、超温报警仪表、超温检测探头等。出风口测温探头将测得的热风实际温度值传送给主控温度仪,主控温度仪和设定温度比较后发出控制信号,加热元件接受控制信号后,执行加热开关动作及加热力度的强弱。超温报警的探头一般位于烘箱烘干工作区,将其所测得的值传给超温报警仪表,若温度超过安全区间,超温报警仪表通过扬声器发出警报并关闭加热系统。传统烘箱在复合材料模压和天线体模压发泡等领域实际生产中,存在对模具等大质量物体加热慢,被加热物温度只能手动间接控制等问题,具体如下:
1.无法自动调控被加热物体的实际温度:传统烘箱只读取出风口测温探头反馈的出风口实际温度,再和设定温度比较后对加热元件发出动作指令,从而影响出风口实际温度,也就是说现有烘箱只能直接控制出风口温度,无法控制被加热物体的实际温度。大部分传统烘箱没有专门测量被加热物体(物料)的测温探头和仪表,少部分配有这类装置,也只是作为纯粹温度显示反馈给操作者,由操作者通过手动方式调整主温仪表设定值,影响箱内空气温度,从而影响被加热物体的实际温度,无法实现被加热实际温度围绕要求工艺要求温度的自动控制。
2.升温速度慢,影响产品生产效率:对于质量大的物体(比如大质量的钢模具),在热空气中的升温速度较慢,且远低于热空气自身温度上升速度。比如,烘箱从室温20℃到设定温度120℃,出风口处热空气温度约30分钟就可到,处于其中的模具到达100℃需要约80分钟,后期从100℃到118℃则需要60分钟或更长,因为后期热空气与模具温差变小,模具升温更慢。
3. 被加热物保温时间无法自动确认:传统烘箱需人工通过监控温度值识别来确定被加热物保温时间,烘箱保温是按到热空气出口温度达设定值开始的,与加热物实际温度进入保温的存在状态差别。
4. 无法全面反应烘箱工作状态:普通烘箱一般只设有一个热控气传感器,配合主温控器进行烘箱内部热空气温度控制,另加独立的一套超温传感器和控制器。对被加热物实际温度,被加热物附近热空气温度等监控不全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反馈烘箱加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多反馈烘箱加热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初始化阶段,操作者输入加热参数,系统读取执行加热参数,系统判断加热按键是否启动,当加热按键启动时,执行S2加热阶段;
S2:加热阶段,将主温控设定值设置为高于被加热物工艺温度,当被加热物的温度到达加热停止点监控温度时,关闭加热系统,此时烘箱内空气温度会下降,被加热物的温度会继续上升,当被加热物温度到达被加热物工艺温度时,执行S3保温阶段;
S3保温阶段,主温控设定值在保温加热设定温度的基础上根据被加热物实际温度积分修正,进行保温时间计时。当被加热物的温度到达加热停止点监控温度时(小于工艺温度要求的下限),提前关闭加热系统,其中加热停止点监控温度=被加热物工艺温度-加热停止修正量,防止温度过冲,超出工艺温度上限。
优选的,所述的S1初始化阶段还包括以下步骤:
S11:操作者输入加热参数:被加热物工艺温度Tg、被加热物工艺温度公差±A、保温时间t、升温提升量Tsx、加热停止修正量Txx、保温加热修正量Tbx、被加热物温度回落确认时间M、最大允许加温温度Tmax;
S12:系统读取执行加热参数:快速加热设定温度:Tzs=Tg+Tsx、保温加热设定温度:Tbs=Tg+Tbx、加热停止点监控温度:Tjt=Tg-Txx;
S13:加热按键启动后,将主温控设定值Tzx设置为快速加热设定温度Tzs。
优选的,所述的S2加热阶段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关闭加热系统后,监测到被加热物的温度出现阶段高点后持续下降,下降时间大于或等于被加热物温度回落确认时间M且被加热物温度无法达到被加热物工艺温度Tg时,将提前进行主动加热,将主温控设定值设置为保温温度,计算被加热物工艺温度与被加热物实际温度之差对时间积分处理,通过该处理值对主温控度设定值进行修正,直到被加热物的温度达到被加热物工艺温度Tg,此时S3保温阶段,进行保温计时。
优选的,所述的S2加热阶段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寻找加热停止点监控温度前,系统处于没加热升温前的状态,烘箱内温度接近室温,输入被加热物工艺温度Tg、被加热物工艺温度公差±A和升温提升量Tsx,启动寻找加热停止点监控温度的自整定后,系统自动算出快速加热设定温度Tzs,并启动加热,当被加热物实际温度Tw≥Tg时,记录下这时刻为t0并关闭加热系统,让热空气降温,此时被加热物实际温度Tw继续上升,而烘箱内靠近被加热物附近空气温度Tk开始下降,周期性检查被加热物实际温度Tw和箱内靠近被加热物附近空气温度Tk,当Tw出现被加热物最高温度Twg时,该时刻记为t1,当出现Tk≤Tg时,记录下该点的时刻t2,按下面公式计算出加热停止修正量Txx及最终的加热停止点监控温度Tjt:
加热停止修正量:Txx=(Twg-Tg)*((t2-t0)/(t1-t0))
加热停止点监控温度:Tjt=Tg-Txx
其中:Twg为自整定中被加热物最高温度,Tg为被加热物的工艺温度,t0为被加热物实际温度Tw≥Tg时的时刻,t1为被加热物实际温度达到最高点的时刻,t2为烘箱靠近被加热物附近空气温度Tk≤Tg的时刻。
优选的,所述的S3保温阶段还包括以下步骤:
S31:当系统第一次检测到被加热物实际温度TW≥Tg-A工艺温度下限时,系统读取当前时间为保温开始时间t保启,随着保温的进行,系统时间t系统不断增加,实际保温时间t保实=t系统-t保启,当实际保温时间t保实≥t保温工艺要求的保温总时间时,S3保温阶段结束。
优选的,所述的S3保温阶段还包括以下步骤:
S32:当系统第一次检测到被加热物实际温度TW≥Tg-A工艺温度下限时,开始计算温度偏差ΔT=Tg-Tw,对时间t的积分,对积分量用系数修正后与保温加热设定温度Tbs相加,并将主温控设定值重置为相加后的执行值具体如下:
主温控设定值积分修正:上式积分时段为保温开始时刻t0到当前时刻ti,实际计算中对温度周期采样,进行增量累加来计算积分量,主温控保温设定值积分修正分步计算如下:
M0=0,保温阶段初始温差积分设为0;
Tbs=Tg+Tbx,保温加热设定温度等于被加热物工艺温度与保温加热修正量之和;
ΔTi=Tg-Tw,当前ti时刻被加热物工艺温度与当前被加热物体实际温度差;
Mi=Mi-1+tz*ΔTi/1000,当前温度偏差积分为前一时刻积分量加当前积分增量;
Tzxi=Tbs+(1/Kd)Mi,当前主温控保温执行值等于当前积分值除以积分系数后与保温设定值相加的和;
其中:Tzx为主温控保温执行值,Tw为被加热物当前实际温度,Tbs为保温阶段设定温度,Kd为温度积分修正系数,单位为秒,M0为保温阶段初始温差积分,Tbx为保温阶段温度修正量,ΔTi为第i个采样周期工艺温度与当前被加热物体实际温度差,Tg为被加热物工艺温度,Mi-1为第i-1个采样周期温度积分,tz为采样周期,Tzxi为第i个采样周期主温控保温执行值,每次温度采样后,计算 Tzxi,并将主温控设定值更新为 Tzxi,直到S3保温阶段结束。当修正后得到的当前主温控设定值Tzxi≥最大允许加温温度Tmax时,主温控设定值Tzxi置为Tmax,防止热空气温度过高。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多反馈烘箱加热系统,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任一种方法,包括中央控制单元、被加热物测温模块、主温控模块、出风口测温模块以及发热执行系统,所述被加热物测温模块输出端连接中央控制单元将被加热物实际温度值送中央控制单元处理,所述中央控制单元输出端和接收端连接主温控模块,所述主温控模块接收端连接出风口测温模块,主温控模块输出端发热执行系统,将出风口温度值送中央控制单元处理,并根据中央控制单元传输的信号控制发热执行系统的输出功率。
优选的,所述的被加热物测温模块接收端连接被加热物温度传感器,所述出风口测温模块接收端连接出风口主温控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还包括箱内热空气测温模块,所述箱内热空气测温模块接收端连接箱内热空气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还包括超温检测温控仪表,所述超温检测温控仪表的接收端连接超温监测温度传感器,输出端连接发热执行系统,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关闭发热执行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能实现对被加热物温度的直接控制,通过配备被加热物温度传感器,将被加热物实测温度传给温控系统,再根据情况调节主控设定温度和加热器,实现对被加热物温度的间接控制。
2)缩短升温时间,物体升温时滞后于烘箱空气升温速度的,通过提高烘箱环境的热空气温度,提高被加热物的升温速度,快速到达保温状态,到达节约升温时的效果。
3)使用快速加热时,由控制系统辅助确定快速加热升温段停止加热修正量和停止加热的监控温度点,缩短单纯人工确认这两个参数所需的试验时间和过程。
4)自动进行被加热物保温阶段判断、保温计时及保温控制:如果升温阶段检测被加热物到达工艺温度下限值,则确认被加热物体进入保温阶段,系统进入保温程序,保温中计算被加热实际温度与工艺温度的偏差值的处理(时间积分或比例处理),用处理结果对主温控的保温设定值进行修正,实现被加热实际温度围绕工艺温度波动的控制。
5)较普通烘箱更能全面反应烘箱的实际工作情况:本发明所述的烘箱加热系统,除独立的超温传感器和控制器外,还设置有三种温度类传感器,第一种为可直接测量被测物体温度的传感器,第二种为可测量被加热物周围的空气温度的传感器,第三种为测量出风口处的主温控传感器。可实时监控被加热物体的实际温度、被加热物体附件热空气温度、出风口温度,而普通烘箱除超温传感器外只有一个直接测量热空气温度的传感器(在烘箱工作室内或出风口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多反馈烘箱加热系统框图;
图2为本发明控制方法烘箱加热控制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控制方法加热阶段提前加热子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控制方法保温阶段控制流程图;
图5为加热停止监控温度点自动寻找过程温度—时间曲线图;
图6为加热停止监控温度点寻找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图6,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多反馈烘箱加热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初始化阶段,操作者输入加热参数,系统读取执行加热参数,系统判断加热按键是否启动,当加热按键启动时,执行S2加热阶段;
S2:加热阶段,将主温控设定值设置为高于被加热物工艺温度,当被加热物的温度到达加热停止点监控温度时,关闭加热系统,此时烘箱内空气温度会下降,被加热物的温度会继续上升,当被加热物温度到达被加热物工艺温度时,执行S3保温阶段;
S3保温阶段,主温控设定值在保温加热设定温度的基础上根据被加热物实际温度积分修正,进行保温时间计时。
当被加热物的温度到达监控温度时(小于工艺温度要求的下限),提前关闭加热统,其中监控温度=工艺温度-加热停止修正量,防止温度过冲,超出工艺温度上限。在初始升温阶段将主温控的执行温度设置为显著高于被加热物工艺温度,提升初始升温阶段烘箱空气温度同被加热物间的温差,从而提升被加热物的升温速度,当被加热物的温度到达监控温度时(小于工艺温度要求的下限),提前关闭加热统,此时烘箱内空气温度会下降,被加热物的温度会继续上升,当被加热物温度到达工艺温度要求下限时,将主温控的设定温度设为等于或略高于工艺温度,让烘箱系统进入保温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S1初始化阶段还包括以下步骤:
S11:操作者输入加热参数:被加热物工艺温度Tg、被加热物工艺温度公差±A、保温时间t、升温提升量Tsx、加热停止修正量Txx、保温加热修正量Tbx、被加热物温度回落确认时间M、最大允许加温温度Tmax;
S12:系统读取执行加热参数:快速加热设定温度:Tzs=Tg+Tsx、保温加热设定温度:Tbs=Tg+Tbx、加热停止点监控温度:Tjt=Tg-Txx;
S13:加热按键启动后,将主温控设定值Tzx设置为快速加热设定温度Tzs。
烘箱快速升温前,初始化系统,输入加热所需各种参数(工艺温度Tg,升温提升量Tsx,保温加热修正量Tbx,加热停止修正量Txx,被加热物温度回落确认时间M,工艺温度公差±A),系统计算加热设定温度Tzs=Tg+Tsx,计算保温加热设定温度Tbs=Tg+Tbx,计算加热停止点监控温度Tjt=Tg-Txx,确认加热启动后,将主温控设定值Tzx设为Tzs(加热设定温度),开始加热并等待下一采样周期,本段被加热物温度将持续上升,每个采样周期读取被加热物实际温度Tw,如Tw≥Tjk(加热停止点监控温度)条件不满足,继续下一周期采样,保持循环等温度上升,直到Tw≥Tjk条件满跳出循环,将当前被加热物实际温度Tw值赋予被加热物最高温度T最高,并将最高温度点出现时刻t最高更新为当前时间,将主温控设定值更新为零,进行烘箱热空气降温,等待下一采样周期,继续读取被加热物实际温度Tw值,若Tw≥T最高(被加热物最高温度),则将当前被加物实际温度Tw值赋予给被加热物最高温度T最高,并将最高温度点出现时刻t最高更新为当前时间,判定被加热物实际温度Tw≥Tg-A(工艺最低要求温度),若满足则结束升温进入保温阶段,若不满足Tw≥Tg-A,则继续采样循环,循环中检测被加热物Tw的变化情况,若循环中检测到Tw≥T最高不满足且当前时间t-t最高≥M秒(t最高为被加热物最高实际温度出现时刻,M为加热物温度回落确认时间),表明被加热物温度在持续回落,此刻启动提前加热子流程(见附图3所示)以保证被加热物实际温度能重新上升,直到被加热物实际温度Tw≥Tg-A(工艺最低要求温度),则跳出升温过程进入保温阶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S2加热阶段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关闭加热系统后,监测到被加热物的温度出现阶段高点后持续下降,下降时间大于或等于被加热物温度回落确认时间M且被加热物温度无法达到被加热物工艺温度Tg时,将提前进行主动加热,将主温控设定值设置为保温温度,计算被加热物工艺温度与被加热物实际温度之差对时间积分处理,通过该处理值对主温控度设定值进行修正,直到被加热物的温度达到被加热物工艺温度Tg,此时S3保温阶段,进行保温计时。
当被加热物的温度到达监控温度时(小于工艺温度要求的下限),提前关闭加热统后,当被加热物温度继续上升到达工艺温度要求下限时,将主温控的设为保温温度,让烘箱系统进入保温状态。若被加热物温度上升后到阶段高点然后有效下降,期间无法到达工艺温度下限,则系统提前将主温控的执行温度设置为保温温度让系统加热,直到被加热物的温度上升到工艺温下限,此时烘箱系统进入保温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S2加热阶段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寻找加热停止点监控温度前,系统处于没加热升温前的状态,烘箱内温度接近室温,输入被加热物工艺温度Tg、被加热物工艺温度公差±A和升温提升量Tsx,启动寻找加热停止点监控温度的自整定后,系统自动算出快速加热设定温度Tzs,并启动加热,当被加热物实际温度Tw≥Tg时,记录下这时刻为t0并关闭加热系统,让热空气降温,此时被加热物实际温度Tw继续上升,而烘箱内靠近被加热物附近空气温度Tk开始下降,周期性检查被加热物实际温度Tw和箱内靠近被加热物附近空气温度Tk,当Tw出现被加热物最高温度Twg时,该时刻记为t1,当出现Tk≤Tg时,记录下该点的时刻t2,按下面公式计算出加热停止修正量Txx及最终的加热停止点监控温度Tjt:
加热停止修正量:Txx=(Twg-Tg)*((t2-t0)/(t1-t0))
加热停止点监控温度:Tjt=Tg-Txx
其中:Twg为自整定中被加热物最高温度,Tg为被加热物的工艺温度,t0为被加热物实际温度Tw≥Tg时的时刻,t1为被加热物实际温度达到最高点的时刻,t2为烘箱靠近被加热物附近空气温度Tk≤Tg的时刻。
在进行加热前,需事先确定主控温度的快速加热设定值Tzs,该设定值显著高于保温时的主温控保温设定值Tbs,快速加热设定值等于被加热物工艺温度Tg与升温提升量Tsx之和(Tzs=Tg+Tsx),升温提升量Tsx由人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主控温度的快速加热设定值Tzs高,在此阶段内烘箱内部实际空气温度也高,其与被加热物的实际温度差值就大,被加物的升温速度就也快,但过快的升温速度可能对于被加热物有不良影响控制,或不加热物表面不能承受过高的烘箱内空气温度,所以升温提升量Tsx一般根据情况人工确定,属于系统寻找加热停止点前的已知条件,其他已知条件包括被加热物工艺温度Tg和被工艺温度公差±A。在系统寻找监控温度前,系统应处于没加热升温前的手动状态,烘箱内温度接近室温,输入加热物工艺温度Tg、被工艺温度公差±A和升温提升量Tsx。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S3保温阶段还包括以下步骤:
S31:当系统第一次检测到被加热物实际温度TW≥Tg-A工艺温度下限时,系统读取当前时间为保温开始时间t保启,随着保温的进行,系统时间t系统不断增加,实际保温时间t保实=t系统-t保启,当实际保温时间t保实≥t保温工艺要求的保温总时间时,S3保温阶段结束。
保温流程,目的是确保被加热物实际温度在工艺温度附近波动,通过周期检测被加热物的实际温度,确定加热物的实际温度与工艺温度的偏差值,再把工艺偏差值对时间求积分量,把积分量用积分系数(时间周期量)相除得到反馈修正量,反馈修正量与保温设定温度值(工艺温度与保温修正量之和)相加,用最终相加得到的值更新主控温度设定值。被加热物实际温度均值偏低时,温度积分量为正,自动上调主控温度设定值,被加热物实际温度上升,正的温度积分量变小直到为零。若温度均值偏高,则温度积分量变为负值,自动下调主温控温度设定值,被加热物实际温度下降,直到负的温度积分量回归到零。通过自动调节主温控设定值,确保被加热物实际温度在工艺温度附近波动。为确保加热安全,系统根据温度积分量得出得理论温控设定温度不得大于最大加热允许温度,若大于最大加热允许温度则按最大加热允许温度设定主温控设定值。具体过程为:在升温阶段,如被加热物实际温度Tw≥Tg-A(工艺温度下限,Tg为工艺温度,±A为温度公差),则进入保温阶段,初始化周期编号i与初始积分M0为零,读取当前系统时间t系统并赋值给保温启动时间t保启。等待下一采样周期,读取被加热物实际温度Tw,编号i加1,计算温度偏差ΔTi=Tg-Tw(Tg为工艺温度,Tw为被加热物实际温度,计算当前积分量Mi=Mi-1+tz*ΔTi/1000(Mi-1前一周期积分量,tz为采样周期),计算当前主温控设定值Tzxi=Tbs+(1/Kd)Mi(Tbs为保温阶段温控设定值,Tbs=Tg+Tbx,Tg为工艺温度,Tbx为保温加热修正量,Kd为积分时间系数),若Tzxi>Tmax(Tmax为最高允许加温设定温度)则将Tzxi赋值为Tmax,这是为防止过大的设定值造成过高的烘箱内空气温度对被加热物有负面影响,若Tzxi>Tmax不满足,Tzxi值保持原来计算值不变。接着读取当前系统时间t系统,计算实际保温时间t实保=t系统-t保启,若实际保温时间t实保≥t保温(t保温为工艺要求的总保温时间)条件不满足,将主温控设定值更新为Tzxi,等待下一采样周期保持保温阶段循环,若t实保≥t保温条件满足,跳出循环,终止保温,进入冷却或其他阶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S3保温阶段还包括以下步骤:
S32:当系统第一次检测到被加热物实际温度TW≥Tg-A工艺温度下限时,开始计算温度偏差ΔT=Tg-Tw,对时间t的积分,对积分量用系数修正后与保温加热设定温度Tbs相加,并将主温控设定值重置为相加后的执行值具体如下:
主温控设定值积分修正: 上式积分时段为保温开始时刻t0到当前时刻ti,实际计算中对温度周期采样,进行增量累加来计算积分量,主温控保温设定值积分修正分步计算如下:
M0=0,保温阶段初始温差积分设为0;
Tbs=Tg+Tbx,保温加热设定温度等于被加热物工艺温度与保温加热修正量之和;
ΔTi=Tg-Tw,当前ti时刻被加热物工艺温度与当前被加热物体实际温度差;
Mi=Mi-1+tz*ΔTi/1000,当前温度偏差积分为前一时刻积分量加当前积分增量;
Tzxi=Tbs+(1/Kd)Mi,当前主温控保温执行值等于当前积分值除以积分系数后与保温设定值相加的和;
其中:Tzx为主温控保温执行值,Tw为被加热物当前实际温度,Tbs为保温阶段设定温度,Kd为温度积分修正系数,单位为秒,M0为保温阶段初始温差积分,Tbx为保温阶段温度修正量,ΔTi为第i个采样周期工艺温度与当前被加热物体实际温度差,Tg为被加热物工艺温度,Mi-1为第i-1个采样周期温度积分,tz为采样周期,Tzxi为第i个采样周期主温控保温执行值,每次温度采样后,计算 Tzxi,并将主温控设定值更新为 Tzxi,直到S3保温阶段结束。
在升温阶段中,系统第一次测检到被加热物实际温度TW≥(Tg-A)(Tg-A为工艺温度下限,Tg为被加热物工艺温度,±A被加热物工艺温度公差),即表明温控系统进入保温阶段,此时将主温控设定值更新为被加热物工艺温度加上保温修正量(提前设定的参数,一般为正)和反馈修正量。反馈修正量根据被加热物实际温度变化和工艺温度等参数计算得到。当被加热物实际温度均值低于被加热物工艺温度时,其温度偏差对时间积分为正,反馈修正量为正,主温控设定值向上修正,靠近加热物的烘箱内热空气温度上升,使被加热物实际温度上升,当被加热物实际温度均值高于工艺温度时,其温度偏差对时间积分为负,反馈修正量,主温控设定值向下修正,靠近加热物的烘箱内热空气温度下降,使被加热物实际温度下降,从而保持被加热物实际温度保持在工艺温度附近。对反馈修正量,在温差积分修正时,也可增加温差的比例修正,一般情况下,进行温差的积分修正即可满足需要。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多反馈烘箱加热系统,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任一种方法,包括中央控制单元、被加热物测温模块、主温控模块、出风口测温模块以及发热执行系统,所述被加热物测温模块输出端连接中央控制单元将被加热物实际温度值送中央控制单元处理,所述中央控制单元输出端和接收端连接主温控模块,所述主温控模块接收端连接出风口测温模块,主温控模块输出端发热执行系统,将出风口温度值送中央控制单元处理,并根据中央控制单元传输的信号控制发热执行系统的输出功率。
被加热物体温度传感器及温度测量模块不直接控制电加热器,而是把测得的被加热物实际温度值送中央控制单元处理,根据处理情况,中央控制单元对主温控的温度设定值进行控制,再由主温控对电加热器开关动作及输出强度进行调整,保持箱内热空气温度与被加热物合理的温度梯度,达到对被加热物实际温度进行调整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被加热物测温模块接收端连接被加热物温度传感器,所述出风口测温模块接收端连接出风口主温控温度传感器。
在本实施例中,没有将被加热物温度测量传感器代替出风口主温度传感器接入主温控,由于大质量被加热物升温和降温相较循环的热空气响应速度低很多,若直接将被加热物温度测量传感器接入主温控,将会造成被加热物实际温度的大幅度震荡。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箱内热空气测温模块,所述箱内热空气测温模块接收端连接箱内热空气温度传感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超温检测温控仪表,所述超温检测温控仪表的接收端连接超温监测温度传感器,输出端连接发热执行系统,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关闭发热执行系统。超温检测温控仪表为国家标准所必须的器件,目的是为了在烘箱其他器件失灵,温度达到危险温度时,及时关闭发热执行系统。
参阅图6,流程开始后,确认烘箱温度和被加热物是否为室温,输入工艺温度Tg和工艺提升量Tsx,将主温控设定值更新为Tsx+Tg(如工艺温度为100℃,提升量为20℃,则之后主控温设定为120℃),启动加热,读取系统当前时间t系统,读取被加热物实际温度Tw,若Tw≥Tg不满足,等待下一采样周期,继续循环,若满足,跳出循环,将当前系统时间t系统赋值给第一到达工艺温度时间t0,关闭加热系统,使被加热物最高温度Twg=Tw(Tw为被加热物当前实际温度),被加热物最高温度出现时间tw等于当前系统时间t系统,等待一下采样周期,读取系统时间t系统,读取被加热物实际温度Tw,若Tw≥Twg(Twg被加热物最高温度)条件满足,则加热物最高温度Twg=Tw,被加热物最高温度出现时间tw等于当前系统时间t系统,此时,继续等待下一采样周期并循环,被加热物在断电后温度还不断上升,其最高温度和及最高温度出现时间保持更新,若Tw≥Twg(Twg被加热物最高温度)条件不满足,说明当前温度较最高点下降,若t系统-tw≥M(M为温度持续回落确认时间,t系统为当前时间,tw最高为被加热物最高温度出现时间)条件不满足,说明温度回落是偶发原因,继续循环,若t系统-tw≥M条件满足,说明被加热物温度在持续回落,跳出局部循环,此时t1=tw最高(t1为附图5中对被加热物最高温度出现时间),令t2=t1(t2为附图5中热空气温度低于或等于被加热物工艺温度第一点的时间),等待下一采用周期,读取系统当前时间t系统,读取被加热物附近空气温度Tk,若Tk≤Tg(Tg为被加热物工艺温度)条件不满足,等待下一周期继续循环,若条件满足,将当前系统时间赋值给t2(t2为附图5中热空气温度低于或等于被加热物工艺温度第一点的时间),计算加热停止修正量Txx=(Twg-Tg)*((t2-t0)/(t1-t0)),计算加热停止点监控温度Tjt=Tg-Txx,寻找监控点过程结束。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反馈烘箱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初始化阶段,操作者输入加热参数,系统读取执行加热参数,系统判断加热按键是否启动,当加热按键启动时,执行S2加热阶段;
S2:加热阶段,将主温控设定值设置为高于被加热物工艺温度,当被加热物的温度到达加热停止点监控温度时,关闭加热系统,此时烘箱内空气温度会下降,被加热物的温度会继续上升,当被加热物温度到达被加热物工艺温度时,执行S3保温阶段;
S3保温阶段,主温控设定值在保温加热设定温度的基础上根据被加热物实际温度积分修正,进行保温时间计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反馈烘箱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1初始化阶段还包括以下步骤:
S11:操作者输入加热参数:被加热物工艺温度Tg、被加热物工艺温度公差:±A、保温时间t、升温提升量Tsx、加热停止修正量Txx、保温加热修正量Tbx、被加热物温度回落确认时间M、最大允许加温温度Tmax;
S12:系统读取执行加热参数:快速加热设定温度:Tzs=Tg+Tsx、保温加热设定温度:Tbs=Tg+Tbx、加热停止点监控温度:Tjt=Tg-Txx;
S13:加热按键启动后,将主温控设定值Tzx设置为快速加热设定温度Tzs。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反馈烘箱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2加热阶段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关闭加热系统后,监测到被加热物的温度出现阶段高点后持续下降,下降时间大于或等于被加热物温度回落确认时间M且被加热物温度无法达到被加热物工艺温度Tg时,将提前进行主动加热,将主温控设定值设置为保温温度,计算被加热物工艺温度与被加热物实际温度之差对时间积分处理,通过该处理值对主温控度设定值进行修正,直到被加热物的温度达到被加热物工艺温度Tg,此时S3保温阶段,进行保温计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反馈烘箱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2加热阶段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寻找加热停止点监控温度前,系统处于没加热升温前的状态,烘箱内温度接近室温,输入被加热物工艺温度Tg、被加热物工艺温度公差±A和升温提升量Tsx,启动寻找加热停止点监控温度的自整定后,系统自动算出快速加热设定温度Tzs,并启动加热,当被加热物实际温度Tw≥Tg时,记录下这时刻为t0并关闭加热系统,让热空气降温,此时被加热物实际温度Tw继续上升,而烘箱内靠近被加热物附近空气温度Tk开始下降,周期性检查被加热物实际温度Tw和箱内靠近被加热物附近空气温度Tk,当Tw出现被加热物最高温度Twg时,该时刻记为t1,当出现Tk≤Tg时,记录下该点的时刻t2,按下面公式计算出加热停止修正量Txx及最终的加热停止点监控温度Tjt:
加热停止修正量:Txx=(Twg-Tg)*((t2-t0)/(t1-t0))
加热停止点监控温度:Tjt=Tg-Txx
其中:Twg为自整定中被加热物最高温度,Tg为被加热物的工艺温度,t0为被加热物实际温度Tw≥Tg时的时刻,t1为被加热物实际温度达到最高点的时刻,t2为烘箱靠近被加热物附近空气温度Tk≤Tg的时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反馈烘箱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3保温阶段还包括以下步骤:
S31:当系统第一次检测到被加热物实际温度TW≥Tg-A工艺温度下限时,系统读取当前时间为保温开始时间t保启,随着保温的进行,系统时间t系统不断增加,实际保温时间t保实=t系统-t保启,当实际保温时间t保实≥t保温工艺要求的保温总时间时,S3保温阶段结束。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反馈烘箱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3保温阶段还包括以下步骤:
S32:当系统第一次检测到被加热物实际温度TW≥Tg-A工艺温度下限时,开始计算温度偏差ΔT=Tg-Tw,对时间t的积分,对积分量用系数修正后与保温加热设定温度Tbs相加,并将主温控设定值重置为相加后的执行值 具体如下:
主温控设定值积分修正:上式积分时段为保温开始时刻t0到当前时刻ti,实际计算中对温度周期采样,进行增量累加来计算积分量,主温控保温设定值积分修正分步计算如下:
M0=0,保温阶段初始温差积分设为0;
Tbs=Tg+Tbx,保温加热设定温度等于被加热物工艺温度与保温加热修正量之和;
ΔTi=Tg-Tw,当前ti时刻被加热物工艺温度与当前被加热物体实际温度差;
Mi=Mi-1+tz*ΔTi/1000,当前温度偏差积分为前一时刻积分量加当前积分增量;
Tzxi=Tbs+(1/Kd)Mi ,当前主温控保温执行值等于当前积分值除以积分系数后与保温设定值相加的和;
其中:Tzx为主温控保温执行值,Tw为被加热物当前实际温度,Tbs为保温阶段设定温度,Kd为温度积分修正系数,单位为秒,M0为保温阶段初始温差积分,Tbx为保温阶段温度修正量,ΔTi为第i个采样周期工艺温度与当前被加热物体实际温度差,Tg为被加热物工艺温度,Mi-1为第i-1个采样周期温度积分,tz为采样周期,Tzxi为第i个采样周期主温控保温执行值,每次温度采样后,计算 Tzxi,并将主温控设定值更新为 Tzxi,直到S3保温阶段结束。
7.一种多反馈烘箱加热系统,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任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控制单元、被加热物测温模块、主温控模块、出风口测温模块以及发热执行系统,所述被加热物测温模块输出端连接中央控制单元将被加热物实际温度值送中央控制单元处理,所述中央控制单元输出端和接收端连接主温控模块,所述主温控模块接收端连接出风口测温模块,主温控模块输出端发热执行系统,将出风口温度值送中央控制单元处理,并根据中央控制单元传输的信号控制发热执行系统的输出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反馈烘箱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被加热物测温模块接收端连接被加热物温度传感器,所述出风口测温模块接收端连接出风口主温控温度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反馈烘箱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内热空气测温模块,所述箱内热空气测温模块接收端连接箱内热空气温度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反馈烘箱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超温检测温控仪表,所述超温检测温控仪表的接收端连接超温监测温度传感器,输出端连接发热执行系统,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关闭发热执行系统。
CN202311583050.2A 2023-11-24 2023-11-24 一种多反馈烘箱加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76288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83050.2A CN117628872A (zh) 2023-11-24 2023-11-24 一种多反馈烘箱加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83050.2A CN117628872A (zh) 2023-11-24 2023-11-24 一种多反馈烘箱加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28872A true CN117628872A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28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83050.2A Pending CN117628872A (zh) 2023-11-24 2023-11-24 一种多反馈烘箱加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2887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94319B (zh) 一種電熱輻射管溫度控制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EP1546832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atent temperature control for a device under test
CN101637062B (zh) 用于生成、处理和分析温度相关信号的方法和相应的装置
US20140331780A1 (en) Material tes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3231601B2 (ja) 電気炉の温度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0381784C (zh) 距离估计装置、异常检测装置、温度调节器及热处理装置
KR102354154B1 (ko) 유리판 강화 공정을 위한 수행 수단 제어 방법
CN117628872A (zh) 一种多反馈烘箱加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2455134A (zh) 一种恒温炉用温度自动调节系统
EP0520417B1 (en)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for lamp annealer
CN104281178A (zh) 调节计和数据收集方法
TWI806147B (zh) 用以使用能量控制來控制電加熱器之方法及系統
US5926390A (en) Programmed temperature controller
CA1118074A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heating furnace for steel ingots
JP2019121522A (ja) 加熱装置
CN208736195U (zh) 一种中空卧式加热炉及其控制系统
CN108827015A (zh) 一种中空卧式加热炉及其控制系统与控制方法
CN101131572A (zh) 一种快速冷却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465402B (zh) 降低烧结炉的炉温差异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US20230249386A1 (en)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control device and program
US20230032277A1 (en) Dental Furnace And Procedures For The Operation Of A Dental Furnace
JPH03152441A (ja) 熱疲労試験方法
TWI306899B (zh)
JPH0679730A (ja) 加硫機の温度制御装置
JPS5831405A (ja) 加熱炉内温度制御方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