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22700A - 盖帽单元及饮料用容器 - Google Patents

盖帽单元及饮料用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22700A
CN117622700A CN202311036930.8A CN202311036930A CN117622700A CN 117622700 A CN117622700 A CN 117622700A CN 202311036930 A CN202311036930 A CN 202311036930A CN 117622700 A CN117622700 A CN 1176227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member
hinge
cap
lid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3693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菊池章吾
村田雄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ermos China Housewares Co Ltd
Thermos KK
Original Assignee
Thermos China Housewares Co Ltd
Thermos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213411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3033224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hermos China Housewares Co Ltd, Thermos KK filed Critical Thermos China Housewar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6227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227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1/00Thermally-insulated vessels, e.g. flasks, jugs, jars
    • A47J41/0005Thermally-insulated vessels, e.g. flasks, jugs, jars comprising a single opening for filling and dispensing provided with a stopper
    • A47J41/0011Thermally-insulated vessels, e.g. flasks, jugs, jars comprising a single opening for filling and dispensing provided with a stopper the stopper being completely removed from the opening during dispen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3/00Lids or covers for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43/14Non-removable lids or covers
    • B65D43/16Non-removable lids or covers hinged for upward or downward movement
    • B65D43/161Non-removable lids or covers hinged for upward or downward movement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ver sections hinged one to an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5/00Accessories for container clos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D55/02Locking devices; Means for discourag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opening or removal of clo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39/00Closures arranged within necks or pouring openings or in discharge apertures, e.g. stoppers
    • B65D39/08Threaded or like closure members secured by rotation; Bush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3/00Lids or covers for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43/14Non-removable lids or covers
    • B65D43/24Devices for retaining in open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7/00Closures with filling and discharging, or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 B65D47/04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 B65D47/06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with pouring spouts or tubes; with discharge nozzles or pass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7/00Closures with filling and discharging, or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 B65D47/04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 B65D47/06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with pouring spouts or tubes; with discharge nozzles or passages
    • B65D47/08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with pouring spouts or tubes; with discharge nozzles or passages having articulated or hinged closures
    • B65D47/0857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with pouring spouts or tubes; with discharge nozzles or passages having articulated or hinged closures made separately from the base element provided with the spout or discharge passage
    • B65D47/0871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with pouring spouts or tubes; with discharge nozzles or passages having articulated or hinged closures made separately from the base element provided with the spout or discharge passage and elastically biased towards the open position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1/00Clos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D51/24Clos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r co-operating with auxiliary devices for non-closing purposes
    • B65D51/242Clos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r co-operating with auxiliary devices for non-closing purpose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facilitating lifting or suspending of the contain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3/00Sealing or packing elements; Sealings formed by liquid or plastics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3/00Sealing or packing elements; Sealings formed by liquid or plastics material
    • B65D53/02Collars or 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3/00Sealing or packing elements; Sealings formed by liquid or plastics material
    • B65D53/04Dis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1/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 B65D81/18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providing specific environment for contents, e.g. temperature above or below ambi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1/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 B65D81/38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with thermal insulation
    • B65D81/3837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with thermal insulation rigid container in the form of a bottle, jar or like contain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1/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 B65D81/38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with thermal insulation
    • B65D81/3837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with thermal insulation rigid container in the form of a bottle, jar or like container
    • B65D81/3841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with thermal insulation rigid container in the form of a bottle, jar or like container formed with double walls, i.e. hollo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5/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D85/7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fo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D85/72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fo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edible or potable liquids, semiliquids, or plastic or pasty materi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1/00Thermally-insulated vessels, e.g. flasks, jugs, jars
    • A47J41/005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lements forming the thermal insulation
    • A47J41/0072Double walled vessels comprising a single insulating layer between inner and outer wa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251/00Details relating to container closures
    • B65D2251/10Details of hinged closures
    • B65D2251/1008Means for locking the closure in open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251/00Details relating to container closures
    • B65D2251/10Details of hinged closures
    • B65D2251/1016Means for locking the closure in closed position
    • B65D2251/1058Latching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盖帽单元及饮料用容器,抑制收纳状态的环部件意外地成为敞开状态。一种盖帽单元,安装于上部开口的容器主体的口颈部,具备:盖帽主体,封堵容器主体的上部开口部,具有与容器主体的内部连通的通液口;环状的环部件,配置于盖帽主体的上侧;铰链,将环部件相对于盖帽主体连结为绕铰链中心轴转动自如;盖体,在上下方向配置于盖帽主体与环部件之间并覆盖通液口,在向绕铰链中心轴的打开方向被施力的状态下经由铰链与盖帽主体转动自如地连结;收纳状态保持机构,在环部件的下表面与盖体的盖顶壁部对置的环部件的收纳状态下保持环部件的姿势;以及敞开位置保持机构,在盖体向绕铰链中心轴的打开方向转动的敞开位置保持盖体的姿势。

Description

盖帽单元及饮料用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盖帽单元以及饮料用容器。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作为通过螺合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于上部开口的容器主体的口颈部的栓体的盖帽单元。在盖帽单元,经由铰链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安装有能够挂在手等的环状的环部件(把手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还公知有环部件立设为与盖帽单元的盖体为固定状态(一体化)的结构(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
通过设置这样的环部件,从而能够通过使手指穿过环部件或者将登山扣挂于环部件来进行提拎等,从而能够不抓着容器主体来携带饮料用容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83331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新闻公告]Tiger Custom Bottle新阵容MCZ型2021年7月6日(周二)发售”,[online],2021年7月6日,虎牌保温瓶株式会社,[令和3年7月6日检索],互联网<URL:https://www.tiger.jp/news/press_release/pr_210706_01.html>
在如非专利文献1那样环部件固定于盖体并向上侧立起的构造的情况下,上下方向的尺寸增大,由此在将饮料用容器放入至包来携带的情况等下,容易成为妨碍。这一点,若如专利文献1那样环部件绕铰链转动自如,则能够使环部件成为折叠的状态(收纳状态)来抑制上下方向的尺寸的增大,容易小型化,提高便利性。
然而,例如,在使饮料用容器为倒立姿势的情况下、对饮料用容器作用了离心力的情况下等,有时收纳状态的环部件意外地绕铰链转动而成为打开了的状态(敞开状态)。在该情况下,在将饮料用容器收纳于包等时、进行开闭操作时等,会产生影响,使用便利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使环部件绕铰链转动自如来提高便利性的同时,抑制收纳状态的环部件意外地成为敞开状态的盖帽单元及饮料用容器。
〔本发明的方式1〕
一种盖帽单元,安装于上部开口的容器主体的口颈部,具备:
盖帽主体,上述盖帽主体封堵上述容器主体的上部开口部,具有与上述容器主体的内部连通的通液口;
环状的环部件,上述环部件配置于上述盖帽主体的上侧;
铰链,上述铰链将上述环部件相对于上述盖帽主体连结为绕铰链中心轴转动自如;
盖体,上述盖体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上述盖帽主体与上述环部件之间并覆盖上述通液口,在被向绕上述铰链中心轴的打开方向施力了的状态下经由上述铰链而与上述盖帽主体连结为转动自如;
收纳状态保持机构,上述收纳状态保持机构在上述环部件的下表面与上述盖体的盖顶壁部对置的上述环部件的收纳状态下,保持上述环部件的姿势;以及
敞开位置保持机构,上述敞开位置保持机构在上述盖体向绕上述铰链中心轴的打开方向转动了的敞开位置,保持上述盖体的姿势。
〔本发明的方式2〕
根据上述方式1所记载的盖帽单元,
上述敞开位置保持机构具备:
盖用被卡止部,上述盖用被卡止部设置于上述盖体;和
盖用卡止部,上述盖用卡止部与处于上述敞开位置的上述盖体的上述盖用被卡止部卡止,
上述盖用被卡止部在上述盖体朝向绕上述铰链中心轴的关闭方向以规定以上的转矩被转动了时,越过上述盖用卡止部。
〔本发明的方式3〕
根据上述方式1或2所记载的盖帽单元,
上述环部件能够停止在绕上述铰链中心轴的任意位置。
〔本发明的方式4〕
根据上述方式1或2所记载的盖帽单元,
上述收纳状态保持机构在前后方向上配置在比盖帽中心轴靠与上述铰链相反的一侧。
〔本发明的方式5〕
根据上述方式1或2所记载的盖帽单元,
上述环部件的下表面形成为仿照上述下表面所对置的上述盖体的上述盖顶壁部的形状的形状。
〔本发明的方式6〕
根据上述方式5所记载的盖帽单元,
在上述环部件处于上述收纳状态时,上述环部件的上表面配置为与上述盖体的上述盖顶壁部连续,上述环部件的外周面配置为与上述盖体的盖周壁部连续。
〔本发明的方式7〕
一种饮料用容器,具备:
上述方式1或2所记载的盖帽单元;和
安装了上述盖帽单元的上述容器主体。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式,提供能够在使环部件绕铰链转动自如来提高便利性的同时,抑制收纳状态的环部件意外地成为敞开状态、以及盖体意外地关闭而碰到脸等不良状况的盖帽单元及饮料用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饮料用容器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饮料用容器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饮料用容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表示环部件的收纳状态。
图4是表示饮料用容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表示环部件的敞开状态。
图5是表示饮料用容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饮料用容器的一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表示盖帽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表示盖帽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表示盖帽主体的一部分及盖帽轴承部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饮料用容器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饮料用容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表示盖体的关闭状态(封堵位置)及环部件的收纳状态。
图12是表示饮料用容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表示盖体的打开状态(敞开位置)及环部件的敞开状态。
图13是表示饮料用容器的一部分的侧视图,表示盖体的关闭状态(封堵位置)及环部件的敞开状态。
图14是表示饮料用容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饮料用容器的一部分的局部剖视图(纵剖视图)。
图16是表示饮料用容器的一部分的局部剖视图(横剖视图)。
图17是表示盖帽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表示盖帽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9是表示第一铰链(铰链)的轴罩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盖帽主体的一部分及盖帽轴承部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盖帽主体的一部分及盖帽轴承部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环部件的一部分及环轴承部的立体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饮料用容器的立体图。
图24是表示饮料用容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表示盖体的关闭状态(封堵位置)及环部件的收纳状态。
图25是表示盖帽单元的立体图,表示盖体的关闭状态(封堵位置)及环部件的敞开状态。
图26是表示盖帽单元的立体图,表示盖体的打开状态(敞开位置)及环部件的收纳状态。
图27是表示盖帽单元的局部剖视图(纵剖视图)。
图2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盖帽单元的盖体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29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盖帽单元的立体图,表示盖体的关闭状态(封堵位置)及环部件的敞开状态。
图3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饮料用容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31是表示饮料用容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表示盖体的关闭状态(封堵位置)及环部件的收纳状态。
图32是表示饮料用容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表示盖体的关闭状态(封堵位置)及环部件的敞开状态。
图33是表示饮料用容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表示盖体的打开状态(敞开位置)及环部件的收纳状态。
图34是表示饮料用容器的一部分的局部剖视图(纵剖视图)。
图3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饮料用容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36是表示饮料用容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表示盖体的关闭状态(封堵位置)及环部件的收纳状态。
图37是表示饮料用容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表示盖体的关闭状态(封堵位置)及环部件的收纳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1A、1B、1C、1D、1E…饮料用容器;2c…口颈部;2d…上部开口部;2A、2B、2C、2D、2E…容器主体;3A、3B、3C、3D、3E…盖帽单元;9、30…盖帽主体;9b、30c…顶壁部;11、33…环部件;11a、33a…下表面;12…铰链;15、52、53…盖帽轴承部;15b、56b…收容凹部;16、17、56…环轴承部;16c…台阶部(被卡止部);18、57…铰链轴;19、60…施力部;20、61…封入部;20e…凸部(卡止部);21、22、23、25…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4…敞开位置保持机构;31…盖体;31b…盖顶壁部;32…第一铰链(铰链);37…通液口;54、55…盖轴承部;62…凸部(被卡止部);63…台阶部(卡止部);70…突起(被卡止部);71…弹性片(卡止部);72…盖用弹性片(盖用被卡止部);73…盖用突起(盖用卡止部);74…弹性突起(卡止部);76b、77…卡止凹部(被卡止部);78…卡止凸部(卡止部);A…铰链中心轴;C…中心轴(盖帽中心轴);T1…周向的一侧(紧固侧);T2…周向的另一侧(松弛侧)。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9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盖帽单元3A及具备该盖帽单元3A的饮料用容器1A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存在将盖帽单元3A简称为盖帽、将饮料用容器1A简称为容器的情况。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饮料用容器1A具备:盖帽单元3A;和有底筒状的容器主体2A,被安装了盖帽单元3A。盖帽单元3A通过螺合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于容器主体2A的开口部亦即口颈部2c。
盖帽单元3A具备:具有顶壁(上壁)的筒状即有顶筒状的盖帽主体9;内栓部10,与盖帽主体9固定;止水密封件14,封闭容器主体2A与盖帽主体9之间;环状的环部件11;以及铰链12,将环部件11相对于盖帽主体9连结为绕铰链中心轴A转动自如。
盖帽单元3A及容器主体2A以盖帽单元3A的中心轴C为中心相互配置为同轴。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中心轴C延伸的方向称为上下方向。将上下方向中的从容器主体2A的底面部2a朝向盖帽主体9的顶壁部9b的方向称为上侧,将从顶壁部9b朝向底面部2a的方向称为下侧。
将与中心轴C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将径向中的接近中心轴C的方向称为径向内侧或者简称为内侧、远离中心轴C的方向称为径向外侧或者简称为外侧。
另外,将径向中的通过铰链12与中心轴C的方向称为前后方向。将前后方向中的从铰链12朝向中心轴C的方向称为前侧、从中心轴C朝向铰链12的方向称为后侧。
另外,将径向中的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左右方向。在从前侧观察如图2所示处于盖帽主体9的顶壁部9b朝向铅垂方向的上方的正立姿势的饮料用容器1A时,将左右方向中的朝向左的方向称为左侧、朝向右的方向称为右侧。此外,将盖帽主体9的顶壁部9b朝向铅垂方向的下方的姿势称为倒立姿势。
将以中心轴C为中心环绕的方向称为周向。周向相当于盖帽单元3A与容器主体2A螺合的方向(螺合方向)。如图1所示,周向中的一侧T1相当于螺合方向的紧固侧,周向中的另一侧T2相当于螺合方向的松弛侧(螺合解除方向)。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在将周向的一侧T1称为周向的紧固侧T1、将周向的另一侧T2称为周向的松弛侧T2的情况。
更详细而言,在从上侧观察饮料用容器1A时,周向的一侧(紧固侧)T1为以中心轴C为中心的顺时针方向,周向的另一侧(松弛侧)T2为以中心轴C为中心的逆时针方向。
此外,中心轴C是盖帽单元3A的中心轴,并且也是饮料用容器1A的口颈部2c的中心轴。对于中心轴C而言,也可以与铰链中心轴A进行区别而改称为盖帽中心轴C或者容器中心轴C。
铰链12的铰链中心轴A配置于比中心轴C靠后侧的位置。中心轴C和铰链中心轴A处于相互扭转的位置。
将铰链中心轴A延伸的方向称为铰链轴向。铰链轴向相当于左右方向。铰链轴向中的一侧相当于右侧,另一侧相当于左侧。铰链中心轴A在以中心轴C为中心的未图示的假想圆的切线方向上延伸。因此,铰链轴向的一侧相当于周向的紧固侧T1,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相当于周向的松弛侧T2(参照图6)。
将与铰链中心轴A正交的方向称为铰链径向。将铰链径向中的接近铰链中心轴A的方向称为铰链径向的内侧、远离铰链中心轴A的方向称为铰链径向的外侧。
将以铰链中心轴A为中心环绕的方向称为铰链周向。
如图2所示,饮料用容器1A能够通过具有真空隔热构造的容器主体2A来对收容于该容器主体2A的饮料(液状的内容物、液体)进行保温或者保冷。容器主体2A为上部开口的有底筒状。此外,在容器主体2A也可以收容除饮料以外的内容物。
具体而言,该容器主体2A具有例如由不锈钢等构成的有底筒状的外容器4及内容器5,由在内容器5收容在外容器4的内侧的状态下将彼此的口边部接合而成的双层构造的容器构成。
另外,在外容器4与内容器5之间设置有真空隔热层6。真空隔热层6例如能够通过在被减压(抽真空)为高真空的腔室内将设置于外容器4的底面中央部的排气孔堵塞来形成。
容器主体2A具有:大致圆板状的底面部2a;主体部2b,呈大致圆筒状,下端部与底面部2a的外周部连接;以及口颈部2c,配置于主体部2b的上侧,比主体部2b缩径。
口颈部2c的内周部比主体部2b的内周面缩径。口颈部2c的上端部作为容器主体2A的上部开口部2d而开口为圆形状。如图3所示,口颈部2c具有内螺纹部7、凸出部8、肩部2e。
内螺纹部7配置于口颈部2c的内周部。
凸出部8配置于口颈部2c的内周部,位于比内螺纹部7靠下侧的位置。凸出部8从口颈部2c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遍及周向的整周地延伸。凸出部8为以中心轴C为中心的环状,在口颈部2c中最向内侧突出。
肩部2e配置于口颈部2c的外周部。肩部2e为随着朝向上侧而缩径的锥状。口颈部2c中的位于比肩部2e靠上侧的位置的部分为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大致圆筒状。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饮料用容器1A如图1所示整体上具有大致圆筒状的外观形状,但关于饮料用容器1A的外观形状,并不特别限定,能够结合尺寸、设计等来适当地加以变更。另外,也可以在容器主体2A、盖帽主体9以及环部件11的各外表面(表面)实施涂装、印刷等。
如图3及图4所示,盖帽单元3A安装于容器主体2A的口颈部2c,构成将容器主体2A的上部开口部2d封堵的栓体。此外,图3是表示盖帽单元3A的环部件11的收纳状态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盖帽单元3A的环部件11的敞开状态的剖视图。图3及图4均表示与中心轴C平行的(包含中心轴C的)纵剖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3所示的环部件11的收纳状态表示环部件11的下表面11a与盖帽主体9的后述的顶壁部9b对置的环部件11的一个姿势。另外,图4所示的环部件11的敞开状态表示收纳状态的环部件11绕铰链中心轴A转动来打开(敞开)、环部件11能够被使用者把持的环部件11的另一姿势(即环部件11作为把手发挥功能的姿势)。在环部件11的敞开状态下,环部件11的下表面11a与盖帽主体9的顶壁部9b不对置。
盖帽主体9是封堵容器主体2A的上部开口部2d的部件,例如由聚丙烯(PP)等耐热性树脂构成。盖帽主体9具有周壁部9a和顶壁部9b。
周壁部9a为以与容器主体2A的主体部2b连续的方式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筒状。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周壁部9a为随着朝向上侧而缩径的锥筒状。周壁部9a从径向外侧遍及周向整周地包围口颈部2c的外周部。周壁部9a的下端从上侧覆盖肩部2e。
顶壁部9b与周壁部9a的上端部连接,从上侧覆盖容器主体2A的上部开口部2d。顶壁部9b为在与中心轴C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的大致板状。在顶壁部9b与上部开口部2d之间,在上下方向上设置有间隙。
顶壁部9b具有外周槽(收纳凹部)9c。外周槽9c配置于顶壁部9b的外周部。外周槽9c比顶壁部9b中的除外周槽9c以外的部分向下侧凹陷,并在周向上延伸。外周槽9c为以中心轴C为中心的环状。外周槽9c在俯视观察时呈大致多边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呈大致四边形状。不过,并不局限于此,虽未特别图示,但外周槽9c也可以在俯视观察时呈大致圆形状。外周槽9c位于盖帽主体9的上端外周部,并向上侧及径向外侧开口。
即,盖帽主体9具有从盖帽主体9的顶壁部9b凹陷的凹状或者槽状的收纳凹部,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收纳凹部为外周槽9c。
如图3及图4所示,在与中心轴C平行的纵剖面观察中,外周槽9c的壁面(槽的内壁)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朝向下侧延伸。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周槽9c在该纵剖面观察中呈凹曲线状。即,外周槽9c的壁面为凹曲面状。不过,并不局限于此,虽未特别图示,但外周槽9c(的壁面)也可以具有:朝向径向外侧的大致圆筒面状的侧壁;和朝向上侧的大致平面状的底壁。
内栓部10例如由聚丙烯(PP)等耐热性树脂构成。内栓部10与盖帽主体9一体化来封堵上部开口部2d。如图3所示,内栓部10为有底圆筒状,通过熔接等一体地安装于盖帽主体9的顶壁部9b的下表面。内栓部10配置在容器主体2A的口颈部2c内。在内栓部10的内部配置有隔热材料S。此外,也能够替代隔热材料S而使内栓部10的内部为空气层。
内栓部10具有外螺纹部13和凸缘部10a。
外螺纹部13设置于内栓部10的外周面。在本实施方式的饮料用容器1A中,内栓部10(盖帽单元3A)通过外螺纹部13与内螺纹部7的螺合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于容器主体2A。
凸缘部10a从内栓部10的下端部向径向外侧突出,遍及周向的整周地延伸。凸缘部10a配置于凸出部8的内侧,在径向上与凸出部8对置。
止水密封件14安装于内栓部10的外周部。止水密封件14是将容器主体2A与内栓部10之间封闭的环状的密封部件,例如由硅橡胶等具有耐热性的橡胶、弹性体等弹性部件构成。在止水密封件14的内周部,遍及周向的整周地设置有朝向径向外侧凹陷的内周凹部14a。止水密封件14通过内周凹部14a嵌装于凸缘部10a来安装于内栓部10。
在止水密封件14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设置有弹性凸缘部14b。弹性凸缘部14b配置于止水密封件14的外周部,遍及周向的整周地延伸。弹性凸缘部14b在上下方向上排列设置有2个。当在容器主体2A安装了盖帽单元3A时,弹性凸缘部14b发生弹性变形来成为遍及整周地紧贴于容器主体2A的凸出部8的状态。由此,止水密封件14能够将凸出部8(容器主体2A)与内栓部10(盖帽单元3A)之间封闭为液密。
止水密封件14能够通过拉伸伸长其自身来弹性变形,从凸缘部10a拆下。由此,能够分别清洗盖帽单元3A和止水密封件14,能够卫生地保持止水密封件14与内栓部10之间。
此外,关于止水密封件14,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形状,例如,关于弹性凸缘部14b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上述的2个,也能够为1个或者3个以上的多个。另外,止水密封件14并不限定于设置了上述的弹性凸缘部14b的结构,能够对其形状等适当地加以变更。
也可以说内栓部10、隔热材料S及止水密封件14分别是盖帽主体9的构成要素之一。在该情况下,盖帽主体9进一步具有内栓部10、隔热材料S以及止水密封件14。
在本实施方式的饮料用容器1A中,能够通过从内栓部10从上部开口部2d嵌入至容器主体2A的内侧的状态如图1及图5所示地使盖帽主体9(盖帽单元3A)相对于容器主体2A向周向的一侧(紧固侧)T1旋转来通过内螺纹部7与外螺纹部13的螺合将盖帽单元3A安装于容器主体2A。
另外,能够通过从盖帽单元3A安装于容器主体2A的状态使盖帽主体9(盖帽单元3A)相对于容器主体2A向周向的另一侧(松弛侧)T2旋转来解除内螺纹部7与外螺纹部13的螺合,从容器主体2A拆下盖帽单元3A。
环部件11例如由聚丙烯(PP)等耐热性树脂构成。环部件11为以中心轴C为中心的环状。环部件11呈大致多边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呈大致四边形状。不过,并不局限于此,虽未特别图示,但环部件11也可以呈大致圆形状。另外,环部件11也可以改称为把手等。
如图3所示,环部件11配置于盖帽主体9的上侧。具体而言,在图3所示的环部件11的收纳状态下,环部件11配置于顶壁部9b上,更详细而言,配置于顶壁部9b的外周部上即外周槽9c上。环部件11中的至少下侧部分收容在外周槽9c内。即,在环部件11的收纳状态下,环部件11的至少一部分收纳于外周槽(收纳凹部)9c。
环部件11的下表面11a为以中心轴C为中心的环状。环部件11的下表面11a形成为仿照该下表面11a所对置的盖帽主体9的顶壁部9b的形状的形状。即,环部件11的下表面11a为仿照了该下表面11a所对置的外周槽9c的槽形状的形状。具体而言,在图3所示的纵剖面观察中,环部件11的下表面11a随着朝向径向内侧而朝向上侧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环部件11的下表面11a在该纵剖面观察中呈凸曲线状。即,环部件11的下表面11a为凸曲面状。不过,并不局限于此,虽未特别图示,但环部件11也可以具有:朝向下侧的大致平面状的下表面;和朝向径向内侧的大致圆筒面状的内周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环部件11的下表面11a的内周部与外周槽9c的朝向径向外侧的壁面对置。环部件11的内周部与外周槽9c的上述壁面相互嵌合。在本实施方式中,环部件11及外周槽9c分别为多边形状,因而通过它们的嵌合可使环部件11与外周槽9c在周向上无法相对转动。
环部件11的外周面11b随着朝向上侧而朝向径向内侧延伸。即,环部件11的外周面11b为随着朝向上侧而缩径的锥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环部件11为收纳状态时,环部件11的外周面11b以与盖帽主体9的周壁部9a的外周面连续的方式(以形成连续的一个面的方式)配置为与周壁部9a大致平齐。即,环部件11的外周面11b配置为与盖帽主体9的周壁部9a连续。
环部件11在其上表面具有平面部11c和凹面部11d。
平面部11c配置于环部件11的上表面中的外周部。平面部11c为以中心轴C为中心的环状。平面部11c为在与中心轴C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的大致平面状。
凹面部11d配置于环部件11的上表面中的除外周部以外的部分即位于比平面部11c靠内侧的部分。凹面部11d比平面部11c更向下侧凹陷。凹面部11d为以中心轴C为中心的环状。在图3所示的纵剖面观察中,凹面部11d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朝向上侧延伸。具体而言,凹面部11d在该纵剖面观察中呈凹曲线状。即,凹面部11d为凹曲面状。凹面部11d的内周部形成为与顶壁部9b中的位于外周槽9c的内侧的部分平滑地相连。
在本实施方式中,环部件11中的下侧部分配置在外周槽9c内,外周面11b形成为与周壁部9a连续,凹面部11d形成为与顶壁部9b的内侧部分连续,因此虽然设置环部件11,但提高了外观上的美观。
另外,在环部件11的外表面(表面)设置凹凸,因而在如图4所示使环部件11成为敞开状态、使用者使手指穿过环部件11来把持时,不易打滑,容易稳定地把持。
此外,虽未特别图示,但在环部件11处于收纳状态时,环部件11的上表面也可以配置为与盖帽主体9的顶壁部9b连续。即,环部件11的上表面和盖帽主体9的顶壁部9b的上表面也可以以形成连续的一个面的方式配置为大致平齐。
在该情况下,在环部件11为收纳状态时,环部件11不会从盖帽单元3A的上表面、外周面凸出。因此,能够使收纳状态的环部件11与盖帽单元3A的外形形状更加一体化。盖帽单元3A的外观设计变得更加良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5、图7及图8所示,环部件11具有:环后端部11e,与铰链12连接;环前端部11f,在环部件11为收纳状态时位于最前侧;以及一对环侧端部11g,将环后端部11e和环前端部11f连接。
而且,环后端部11e、环前端部11f及一对环侧端部11g中的至少一个以上配置于外周槽(收纳凹部)9c。详细而言,外周槽9c具有:后端配置部9e,供环后端部11e配置;前端配置部9f,供环前端部11f配置;以及一对侧端配置部9g,供一对环侧端部11g配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环后端部11e、环前端部11f及一对环侧端部11g全部配置于外周槽(收纳凹部)9c。
铰链12将盖帽主体9的后部与环部件11的后部连结为在铰链周向上相对转动自如。铰链12具备包括后述的施力部19及封入部20的弹力机构。铰链12构成为以铰链中心轴A为中心,并在铰链轴向上延伸。
如图5~图9所示,铰链12具有盖帽轴承部15、环轴承部16、17、施力部19、封入部20、铰链轴18。此外,图6示出铰链12的与盖帽单元3A的中心轴C平行的剖面(纵剖面)。另外,对于图7及图8所示的盖帽单元3A的分解立体图而言,构成部件的排列顺序和组装后(组装了的状态)的构成部件的配置关系局部不同。
盖帽轴承部15与环轴承部16、17中的一方在铰链轴向上相互空开间隔地设置有2个,盖帽轴承部15与环轴承部16、17中的另一方在2个上述一方间配置有1个。在本实施方式中,盖帽轴承部15与环轴承部16、17中的环轴承部16、17在铰链轴向上相互空开间隔地设置有2个,盖帽轴承部15在2个环轴承部16、17间配置有1个。
盖帽轴承部15从盖帽主体9的周壁部9a的上端部朝向后侧上方突出设置。即,盖帽轴承部15设置于盖帽主体9。盖帽轴承部15和盖帽主体9通过单个部件形成为一体。盖帽轴承部15为在铰链轴向上延伸的大致圆筒状。盖帽轴承部15位于盖帽主体9的后部中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盖帽轴承部15位于铰链12中的铰链轴向的中央部。
如图6及图9所示,盖帽轴承部15具有收容凹部15b、臂承受部15c、滑动接触面15d、轴孔15a。即,铰链12具有收容凹部15b。
在本实施方式中,收容凹部15b凹设于盖帽轴承部15并在铰链轴向上延伸。具体而言,收容凹部15b为以铰链中心轴A为中心的多级圆孔状,在盖帽轴承部15的朝向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面开口,从该端面朝向铰链轴向的另一侧延伸。
收容凹部15b具有大径孔部15f和小径孔部15e。
大径孔部15f为圆孔状,在盖帽轴承部15的朝向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面开口。大径孔部15f配置于收容凹部15b中的铰链轴向的一侧的部分。
小径孔部15e配置于收容凹部15b中的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部分。小径孔部15e为内径尺寸小于大径孔部15f的圆孔状,在大径孔部15f的底面开口。
臂承受部15c配置在收容凹部15b内,为在铰链轴向上延伸的槽状。具体而言,臂承受部15c从大径孔部15f的内周面向铰链径向的外侧凹陷,在铰链轴向上延伸。
滑动接触面15d配置于盖帽轴承部15的朝向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面。滑动接触面15d为在与铰链中心轴A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的平面状。
轴孔15a为在铰链轴向上延伸的圆孔状。轴孔15a的内径尺寸小于收容凹部15b,具体而言,内径尺寸小于小径孔部15e。轴孔15a的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部在小径孔部15e的底面开口。轴孔15a的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部在滑动接触面15d开口。
如图6~图8所示,环轴承部16、17设置于环部件11,配置为与盖帽轴承部15在铰链轴向上相邻。环轴承部16、17和环部件11通过单个部件形成为一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环轴承部16、17设置有2个。
2个环轴承部16、17包括第一环轴承部16和第二环轴承部17。第一环轴承部16配置于2个环轴承部16、17中的铰链轴向的一侧。第二环轴承部17配置于2个环轴承部16、17中的铰链轴向的另一侧。
第一环轴承部16从环部件11的外周面11b的后方下端部朝向后侧突出设置。第一环轴承部16配置为与盖帽轴承部15的铰链轴向的一侧相邻。第一环轴承部16为在铰链轴向上延伸的大致圆筒状。
第一环轴承部16具有轴承滑动面16b和轴孔16a。即,铰链12具有轴承滑动面16b,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承滑动面16b配置于第一环轴承部(环轴承部)16。
轴承滑动面16b配置于第一环轴承部16的朝向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面。轴承滑动面16b为在与铰链中心轴A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的平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承滑动面16b具有台阶部16c。台阶部16c为从轴承滑动面16b向铰链轴向的一侧凹陷的凹状。台阶部16c配置于轴承滑动面16b中的铰链周向的一部分。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环部件11处于收纳状态时,台阶部16c配置于轴承滑动面16b的下端部。
轴孔16a在铰链轴向上贯通第一环轴承部16。轴孔16a的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部在轴承滑动面16b开口。轴孔16a为在铰链轴向上延伸的多级圆孔状。对于轴孔16a中的除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部以外的部分而言,内径尺寸小于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部。
第二环轴承部17从环部件11的外周面11b的后方下端部朝向后侧突出设置。第二环轴承部17配置为与盖帽轴承部15的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相邻。第二环轴承部17为在铰链轴向上延伸的大致圆筒状。
第二环轴承部17具有滑动接触凸部17b、抵接面17c、轴孔17a。
滑动接触凸部17b位于第二环轴承部17中的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部。滑动接触凸部17b从第二环轴承部17中的除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部以外的部分、即除滑动接触凸部17b以外的部分向铰链轴向的一侧突出设置。滑动接触凸部17b为在铰链轴向上延伸的圆筒状。滑动接触凸部17b的外径尺寸小于第二环轴承部17中的除滑动接触凸部17b以外的部分。
抵接面17c配置于第二环轴承部17的朝向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抵接面17c配置于滑动接触凸部17b的朝向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面。抵接面17c为在与铰链中心轴A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的平面状。抵接面17c与盖帽轴承部15的滑动接触面15d以滑动自如的方式接触。
轴孔17a在铰链轴向上贯通第二环轴承部17。轴孔17a的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部在抵接面17c开口。轴孔17a为在铰链轴向上延伸的多级圆孔状。对于轴孔17a中的除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部以外的部分而言,内径尺寸小于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部。
施力部19可弹性变形。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施力部19呈以铰链中心轴A为中心的螺旋状,是在铰链轴向上可弹性变形的金属制的压缩螺旋弹簧。施力部19收容于收容凹部15b。施力部19配置为遍及收容凹部15b的小径孔部15e及大径孔部15f。施力部19的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部与小径孔部15e的底面接触。施力部19的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部与封入部20的朝向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面(后述的施力部抵接面20d)接触。
施力部19相对于盖帽轴承部15经由封入部20朝向铰链轴向的一侧对第一环轴承部16施力。即,施力部19相对于盖帽主体9朝向铰链轴向的一侧对环部件11施力。另外,施力部19通过发生弹性变形来允许环部件11相对于盖帽主体9向铰链轴向的另一侧位移。
封入部20为在铰链轴向上延伸的大致圆筒状。封入部20配置于第一环轴承部16的铰链轴向的另一侧,且配置于施力部19的铰链轴向的一侧。封入部20在铰链轴向上夹装在第一环轴承部16与施力部19之间。封入部20的至少一部分插入于收容凹部15b的大径孔部15f内。由此,封入部20将施力部19封入至收容凹部15b。封入部20中的除插入于收容凹部15b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在第一环轴承部16与盖帽轴承部15之间露出至外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封入部20的至少一部分(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部)插入于收容凹部15b内,封入部20不会从收容凹部15b完全脱离,由此封入至收容凹部15b的内部的施力部19不露出至外部。因此,施力部19不会在外观上看到,能够成为良好的美观。
封入部20能够适宜地使用材质与第一环轴承部16不同的材料,例如使用聚缩醛(POM)、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等耐磨性比第一环轴承部16优良的材质的材料。
在本实施方式的盖帽单元3A中,与第一环轴承部16分体地构成耐磨性优良的封入部20,从而能够实现铰链12的耐久性的提高。
封入部20具有臂部20b、封入滑动面20c、施力部抵接面20d、轴孔20a。
如图8所示,臂部20b从封入部20的外周面向铰链径向的外侧突出,为在铰链轴向上延伸的条状。臂部20b插入于图7及图9所示的盖帽轴承部15的臂承受部15c。臂部20b与臂承受部15c以在铰链轴向上滑动自如的方式嵌合。臂部20b插入于臂承受部15c,由此封入部20相对于盖帽轴承部15在铰链周向上旋转被限制,在铰链轴向上滑移被允许。
如图6及图7所示,封入滑动面20c配置于封入部20的朝向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面。封入滑动面20c为在与铰链中心轴A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的平面状。封入滑动面20c与第一环轴承部16的轴承滑动面16b以滑动自如的方式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封入滑动面20c具有凸部20e。凸部20e为从封入滑动面20c向铰链轴向的一侧突出的凸状。凸部20e配置于封入滑动面20c中的铰链周向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凸部20e配置于封入滑动面20c的下端部。在环部件11处于收纳状态时,凸部20e在铰链轴向上与台阶部16c对置,以可脱离的方式卡止在台阶部16c内。
本实施方式的盖帽单元3A具备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1,该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1在环部件11的收纳状态下保持环部件11的姿势。而且,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1具有:台阶部(被卡止部)16c,设置于环部件11;和凸部(卡止部)20e,卡止于处于收纳状态的环部件11的台阶部16c。在本实施方式中,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1在前后方向上配置在比盖帽中心轴C靠铰链12侧(即后侧)。
在环部件11通过使用者的操作等而朝向绕铰链中心轴A的打开方向以规定以上的转矩被转动了时,台阶部16c在铰链周向上爬上凸部20e。
详细而言,在将环部件11从环部件11的收纳状态向敞开状态转移的过程中,台阶部16c与环部件11一起绕铰链中心轴A被转动,环部件11以规定以上的转矩被转动,从而能够克服施力部19的作用力来将封入部20向铰链轴向的另一侧压入,并且绕铰链中心轴A爬上凸部20e。
换言之,在将环部件11从环部件11的收纳状态向敞开状态转移的过程中,凸部20e能够克服施力部19的作用力而绕铰链中心轴A爬上台阶部16c。具体而言,在上述过程中,通过使凸部20e与台阶部16c中的位于铰链周向的端部的壁部接触来产生使封入部20朝向铰链轴向的另一侧位移的力,使施力部19弹性变形。施力部19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封入部20向铰链轴向的另一侧位移,凸部20e在铰链周向上爬上台阶部16c的上述壁部,从台阶部16c脱离。此外,此时凸部20e与轴承滑动面16b中的除台阶部16c以外的部分以滑动自如的方式接触。
另外,与上述相反,在将环部件11从敞开状态向收纳状态返回的过程中,台阶部16c相对于凸部20e在铰链周向上移动(转动),并且在它们处于相互在铰链轴向上对置的位置时,施力部19发生恢复变形,封入部20朝向铰链轴向的一侧位移,凸部20e再次插入(卡止)在台阶部16c内。由此,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1再次以收纳状态的姿势保持环部件11。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铰链12具有包括台阶部16c和凸部20e的点击机构(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1),点击机构在环部件11向绕铰链中心轴A的打开方向或者关闭方向转动时赋予突然的阻力感。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以及后述的之后的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地,也可以将“突然的阻力感”改称为“点击感”。
如图6及图8所示,施力部抵接面20d配置于封入部20的朝向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面。施力部抵接面20d为在与铰链中心轴A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的平面状。施力部抵接面20d与施力部19的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部抵接。
轴孔20a在铰链轴向上贯通封入部20。轴孔20a的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部在封入滑动面20c开口。轴孔20a的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部在施力部抵接面20d开口。轴孔20a为在铰链轴向上延伸的圆孔状。
铰链轴18为以铰链中心轴A为中心的圆柱状,在铰链轴向上延伸。铰链轴18为金属制,插入于盖帽轴承部15、一对环轴承部16、17、施力部19以及封入部20。铰链轴18将盖帽轴承部15与环轴承部16、17轴支承为绕铰链中心轴A相对转动自如。
根据以上说明过的本实施方式的盖帽单元3A及饮料用容器1A,环部件11经由铰链12而与盖帽主体9连结,即环部件11绕铰链中心轴A转动自如。因此,能够根据使用状况等来使环部件11成为敞开状态或成为收纳状态,适当适宜地选择环部件11的姿势,便利性高。特别地,在环部件11的敞开状态下,使用者容易使手指穿过环部件11来携带,在环部件11的收纳状态下,可抑制盖帽上部(容器上部)的增大而容易收纳于包等。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将环部件11保持在收纳状态的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1。因此,例如在使饮料用容器1A为倒立姿势的情况下、对饮料用容器1A作用了离心力的情况下等,能够抑制收纳状态的环部件11意外地成为敞开状态。因此,环部件11的增大被更加稳定地抑制,在将饮料用容器1A收纳于包等时、对盖帽进行开闭操作时等,环部件11不易成为妨碍,使用便利性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1具有:台阶部(被卡止部)16c,设置于环部件11;和凸部(卡止部)20e,卡止于处于收纳状态的环部件11的台阶部16c,在环部件11朝向绕铰链中心轴A的打开方向以规定以上的转矩被转动了时,台阶部16c爬上凸部20e。
在该情况下,台阶部(被卡止部)16c与凸部(卡止部)20e卡止,从而能够稳定地抑制收纳状态的环部件11意外地成为敞开状态。另外,在环部件11的使用时,使用者以一定以上的旋转力(规定以上的转矩)使环部件11向打开方向转动,从而能够简单地使环部件11为敞开状态,而不需要麻烦的操作。因此,操作性好。
另外,在使用者使收纳状态的环部件11向绕铰链中心轴A的打开方向转动了时,台阶部(被卡止部)16c爬上凸部(卡止部)20e,使用者能够得到突然的阻力感。通过得到该突然的阻力感,使用者能够在感觉上识别环部件11被从收纳状态解除了。
另外,在使处于敞开状态的环部件11向收纳状态返回时,台阶部(被卡止部)16c与上述反向地卡合于凸部(卡止部)20e,从而使用者仍然能够得到突然的阻力感。通过得到该突然的阻力感,使用者能够在感觉上识别环部件11再次处于收纳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1在前后方向上配置在比盖帽中心轴C靠铰链12侧。
在该情况下,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1与铰链中心轴A之间的距离被抑制得较小,并且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1的转动半径被抑制得较小。由此,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1不易受到制造时的成形误差、部件变形等带来的影响,因而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1的功能被良好地维持。另外,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1配置于不易从前侧看到的位置,因此外观上的设计性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盖帽单元3A及饮料用容器1A中,设置有收纳处于收纳状态的环部件11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周槽(收纳凹部)9c。因此,在环部件11为收纳状态时,环部件11向盖帽单元3A的上侧凸出的尺寸被抑制得较小,可抑制因设置了环部件11而引起的增大。由此,能够抑制环部件11影响盖帽单元3A的外观上的设计性。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也能够使收纳状态的环部件11与盖帽单元3A的外形形状大致一体化。
具体而言,在外周槽(收纳凹部)9c配置作为环部件11的构成要素的环后端部11e、环前端部11f以及一对环侧端部11g中的至少一个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这些构成要素全部配置于外周槽9c。能够更加稳定地抑制环部件11从盖帽单元3A凸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铰链12的施力部19一直对环部件11朝向铰链轴向的一侧施力。因此,例如,在使用者使手指穿过环部件11来携带、饮料用容器1A落下时等,即使对环部件11施加朝向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力,也能够通过施力部19的弹性变形来吸收该力,使该力不易传递至盖帽主体9。由此,能够抑制盖帽单元3A因上述力而在周向(螺合解除方向)上旋转,能够良好地维持盖帽单元3A与容器主体2A的螺合状态。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铰链轴向的一侧相当于该盖帽单元3A与容器主体2A螺合的周向的紧固侧T1,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相当于周向的松弛侧T2。
在该情况下,在朝向盖帽单元3A与容器主体2A螺合的周向中的松弛侧T2(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力(旋转力)作用于环部件11时,通过施力部19来吸收该力,从而能够抑制上述螺合松弛。因此,抑制容器主体2A内的饮料因上述螺合松弛而向容器外部漏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盖帽轴承部15与环轴承部16、17中的环轴承部16、17在铰链轴向上相互空开间隔地设置有2个,盖帽轴承部15在2个环轴承部16、17间配置有1个。即,盖帽轴承部15与环轴承部16、17中的一方在铰链轴向上相互空开间隔地设置有2个,盖帽轴承部15与环轴承部16、17中的另一方在2个上述一方间配置有1个。
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铰链12的施力部19来起到上述的作用效果,并且稳定地提高铰链12的强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铰链12具有:收容凹部15b;和封入部20,将施力部19封入至收容凹部15b。
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封入部20将施力部19封入在收容凹部15b内,因此可抑制施力部19露出至外部,使盖帽单元3A及饮料用容器1A的外观设计成为良好的美观。另外,通过封入施力部19例如能够抑制因污垢的附着等而导致施力部19的功能降低、变得不稳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铰链12的点击机构而设置有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1,具体而言,轴承滑动面16b具有台阶部16c,封入滑动面20c具有能够克服施力部19的作用力而绕铰链中心轴A爬上台阶部16c的凸部20e。
在该情况下,在使用者使环部件11绕铰链中心轴A转动了时,凸部20e克服施力部19的作用力来爬上台阶部16c,从而使用者能够得到突然的阻力感。通过得到突然的阻力感,从而使用者能够在感觉上识别环部件11的转动操作处于何种状态。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环部件11处于收纳状态时,若使环部件11向打开方向转动,则凸部20e在铰链周向上相对地爬上台阶部16c从而能够得到突然的阻力感,能够在感觉上识别开始了转动操作。此外,在收纳状态的环部件11向打开方向转动时,在凸部20e爬上台阶部16c时产生作用力带来的阻力,因而可抑制环部件11的意外的向打开方向的转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在环部件11成为收纳状态的紧前凸部20e再次插入于台阶部16c内(即台阶部16c与凸部20e卡止)的机构,但能够通过调整台阶部16c及凸部20e的各位置来自由地设定爬上位置(卡止位置)。例如,在本实施方式的参考例中,也可以是在环部件11作为敞开状态向后侧转动至极限的紧前,凸部20e再次插入于台阶部16c内。在该情况下,台阶部16c与凸部20e卡止,从而环部件11被保持为敞开状态。因此,台阶部16c及凸部20e作为在环部件11的敞开状态下保持环部件11的姿势的敞开状态保持机构发挥功能。此外,当凸部20e在环部件11成为收纳状态的紧前再次插入于台阶部16c内时,使用者也能够得到突然的阻力感,能够在感觉上识别环部件11的转动操作结束了。
另外,作为其他例子,也可以是凸部20e在环部件11作为敞开状态向上方向立起的位置再次插入于台阶部16c内。在该情况下,台阶部16c与凸部20e卡止,从而环部件11被保持为向上方向立起的状态。因此,使用者通过放置环部件11向上方向立起的状态的饮料用容器1A,从而能够将手指立即钩挂于环部件11来携带。另外,当凸部20e再次插入于台阶部16c内时,使用者能够得到突然的阻力感,能够在感觉上识别环部件11的转动操作处于何种状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铰链12的施力部19对环部件11朝向铰链轴向施力。因此,在环部件11的转动时的滑动产生阻力,例如能够通过施力部19的弹力来调整该滑动阻力。其结果是,能够通过上述施力带来的滑动阻力使环部件11停止(静止)在向绕铰链中心轴A转动的中途的任意位置,而不需要台阶部16c与凸部20e的卡止。在该情况下,使用者不会感到突然的阻力感,能够实现顺畅的停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环部件11的下表面11a形成为仿照该下表面11a所对置的盖帽主体9的顶壁部9b的形状的形状。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环部件11的下表面11a所对置的顶壁部9b的外周槽9c为凹曲面状,环部件11的下表面11a为仿照外周槽9c的凹曲面的凸曲面状。
在该情况下,能够将环部件11的下表面11a配置为紧贴于盖帽主体9的顶壁部9b的外周槽9c。即,在环部件11处于收纳状态时,在外周槽9c内的容纳良好。因此,容易使环部件11的收纳状态的姿势稳定化。另外,通过使环部件11紧贴于顶壁部9b的外周槽9c,从而能够抑制盖帽单元3A整体的上下方向的尺寸的增大,更容易实现小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盖帽主体9的外周槽9c为多边形状,环部件11为多边形状,环部件11的内周部与外周槽9c的内周部嵌合。
在该情况下,在环部件11处于收纳状态时,限制环部件11相对于盖帽主体9在周向上转动。因此,在环部件11的收纳状态下,例如,在使用者使盖帽单元3A向周向的松弛侧T2旋转来从容器主体2A拆下盖帽单元3A时,即使连同环部件11一起用手掌把持盖帽单元3A来使其旋转,也可抑制对铰链12的施力部19等施加过大的载荷。因此,可长期良好地维持上述的铰链12的功能。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0~图22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盖帽单元3B及具备该盖帽单元3B的饮料用容器1B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在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名称、附图标记等并省略其说明的情况。
如图10及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饮料用容器1B具备:盖帽单元3B;和有底筒状的容器主体2B,供盖帽单元3B安装。盖帽单元3B通过螺合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于上部开口的容器主体2B的口颈部2c。盖帽单元3B构成将容器主体2B的上部开口部2d封堵的栓体。
本实施方式的容器主体2B的口颈部2c具有外螺纹部35。外螺纹部35配置于口颈部2c的外周部。
盖帽单元3B具备:有顶筒状的盖帽主体30,封堵容器主体2B的上部开口部2d;口形成部件36,具有与容器主体2B的内部连通的通液口37,安装于盖帽主体30;口拆装机构38,用于将口形成部件36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于盖帽主体30;止水密封件39,封闭容器主体2B与口形成部件36之间;有顶筒状的盖体31,配置于盖帽主体30及口形成部件36的上侧,覆盖通液口37;环状的环部件33,配置于盖体31的上侧;第一铰链(铰链)32,将盖体31及环部件33相对于盖帽主体30连结为绕铰链中心轴A转动自如;以及盖锁定机构43,将盖体31相对于盖帽主体30固定在封堵位置。
此外,也可以说口形成部件36、口拆装机构38及止水密封件39分别是盖帽主体30的构成要素之一。因此,盖帽主体30具有:配置通液口37的口形成部件36、口拆装机构38、止水密封件39。即,盖帽主体30具有通液口37。另外,口形成部件36也可以与盖帽主体30以不可装卸的状态成形为一体,而不具备口拆装机构38。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11所示的盖帽单元3B的纵剖视图表示盖体31的关闭状态(封堵位置)且环部件33的收纳状态,图12所示的盖帽单元3B的纵剖视图表示盖体31的打开状态(敞开位置)且环部件33的敞开状态,图13所示的盖帽单元3B的侧视图表示盖体31的关闭状态(封堵位置)且环部件33的敞开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11所示的盖体31的关闭状态(封堵位置)表示盖体31的下端开口部与盖帽主体30的上端外周部对置的盖体31的一个姿势。另外,图12所示的盖体31的打开状态(敞开位置)表示封堵位置的盖体31绕铰链中心轴A被转动并打开(敞开)、使用者能够通过通液口37饮用或者倒出容器主体2B内的饮料的盖体31的其他姿势。在盖体31的敞开位置,盖体31的下端开口部与盖帽主体30的上端外周部不对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图11所示的环部件33的收纳状态表示环部件33的下表面33a与盖体31的后述的盖顶壁部31b对置的环部件33的一个姿势。另外,图13所示的环部件33的敞开状态表示收纳状态的环部件33绕铰链中心轴A被转动并打开(敞开)、环部件33能够由使用者把持的环部件33的其他姿势(即环部件33作为把手发挥功能的姿势)。在环部件33的敞开状态下,环部件33的下表面33a与盖体31的盖顶壁部31b不对置。
如图10及图1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铰链轴向的一侧相当于该盖帽单元3B与容器主体2B螺合的周向的紧固侧T1,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相当于周向的松弛侧T2。
盖帽主体30例如由聚丙烯(PP)等耐热性树脂构成。如图11所示,盖帽主体30具有:周壁部30a,以与容器主体2B的主体部2b连续的方式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和顶壁部30c,与周壁部30a的上端部连接。另外,顶壁部30c具有在上下方向上贯通顶壁部30c的开口部30b。
在周壁部30a的内周面设置有内螺纹部34。内螺纹部34与口颈部2c的外螺纹部35螺合。由此,盖帽主体30通过螺合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于容器主体2B的口颈部2c。
如图11及图12所示,在盖帽主体30的开口部30b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有形成饮用口或者注入口(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饮用口)的口形成部件36。即,在盖帽主体30设置口形成部件36。口形成部件36例如由聚丙烯(PP)等耐热性树脂构成。
口形成部件36具有:底壁部36a,形成有通液口37;筒状的周壁部36b,从底壁部36a的周围朝向上方立起;下侧凸缘部36c,从底壁部36a的下端部向径向外侧扩展;一对上侧凸缘部(图示省略),从周壁部36b的外周面向左侧和右侧分别突出,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以及斜切状的饮用口部36e,设置于周壁部36b的上端开口缘,随着从该上端开口缘的前端部朝向后侧而朝向下侧延伸。通过设置这样的饮用口部36e,从而周壁部36b中的前端部比其他部分更向上侧突出。
在盖帽主体30与口形成部件36之间设置有口拆装机构38,该口拆装机构38用于将口形成部件36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于盖帽主体30的开口部30b。作为口拆装机构38,例如能够使用日本专利第5312542号公报中记载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省略其详细的说明。此外,口形成部件36可以从盖帽主体30装卸自如,也可以与盖帽主体30一体化。
止水密封件39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于口形成部件36的下侧凸缘部36c。止水密封件39是用于将凸出部8(容器主体2B)与口形成部件36之间封闭的环状的密封部件。止水密封件39例如由硅橡胶等具有耐热性的橡胶、弹性体等弹性部件构成。止水密封件39嵌装于下侧凸缘部36c的外周部。
止水密封件39在嵌入至容器主体2B的上部开口部2d的内侧时,发生弹性变形来成为遍及整周地紧贴于容器主体2B的凸出部8的状态。由此,能够封闭凸出部8与口形成部件36之间。
盖体31例如由聚丙烯(PP)等耐热性树脂构成。盖体31对口形成部件36的饮用口或者注入口亦即通液口37进行开闭。如图11所示,盖体31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盖帽主体30与环部件33之间。
盖体31被设置于第一铰链32的后述的扭力弹簧(盖体施力部)42朝向敞开口形成部件36的通液口37的方向、即打开方向施力。盖体31在被向绕铰链中心轴A的打开方向施力的状态下经由第一铰链32而与盖帽主体30连接为转动自如。
盖体31具有:盖周壁部31a,以与盖帽主体30的周壁部30a连续的方式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盖顶壁部31b,与盖周壁部31a的上端部连接;以及筒状的内壁部31c,从盖顶壁部31b向下侧突出设置。
在盖体31的内侧设置有封堵口形成部件36的通液口37的盖密封件40。即,盖体31具有盖密封件40。盖密封件40是用于封闭通液口37的栓状的密封部件。盖密封件40由弹性部件构成,能够使用材质与上述止水密封件39相同的材料。
盖密封件40为大致有底筒状,以在其内部嵌入了内壁部31c的状态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于内壁部31c。盖密封件40的底面(下表面)形成为朝向下侧凸的穹顶状。
在盖帽单元3B中,在盖体31封堵盖帽主体30的上部时,盖密封件40发生弹性变形来成为紧贴于通液口37的周围的状态。由此,能够封堵口形成部件36的通液口37。
盖密封件40在向内壁部31c安装时,以扩径的方式发生弹性变形来将内壁部31c紧紧地嵌入至其内侧,从而紧贴固定于内壁部31c。因此,在盖体31的封堵位置,即使在容器主体2B内成为负压而导致朝向容器主体2B内的拉伸力作用于盖密封件40的情况下,也可抑制在打开了盖体31时盖密封件40从内壁部31c脱落。因此,在使盖体31成为打开状态时,能够将通液口37稳定地开栓。
盖顶壁部31b具有从盖顶壁部31b的上表面向下侧凹陷的凹部31d。在凹部31d安装从上侧覆盖内壁部31c的罩部件41。即,盖体31具有罩部件41。罩部件41使用材质与盖体31相同的材料而形成为大致圆板状。
关于罩部件41,并不局限于材质与盖体31相同的材料,也可以使用材质、颜色等不同的材料,也可以使用由透明的材质构成的材料。另外,也可以在罩部件41的上部配置立体的构造物、在上表面实施刻印。由此,能够成为外观设计优良的盖帽单元3B。
如图11及图13所示,盖顶壁部31b具有锥面31e。锥面31e配置于盖顶壁部31b的上表面的外周部。锥面31e为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朝向下侧倾斜的锥面状。锥面31e以从径向外侧包围凹部31d的方式在周向上延伸,在俯视观察时呈在后侧开口的大致C字状。
如图11所示,盖锁定机构43在盖体31封堵通液口37的位置、即盖体31的封堵位置克服后述的扭力弹簧42的作用力来将该盖体31相对于盖帽主体30固定。
具体而言,盖锁定机构43具有:锁定部件45,经由第二铰链44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安装于盖帽主体30;和环限位器46,经由第二铰链44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安装于盖帽主体30。此外,第二铰链44的铰链中心轴(图示省略)在左右方向上延伸。
锁定部件45以转动自如的方式支承于第二铰链44,该第二铰链44设置于盖帽主体30的周壁部30a的前端部。锁定部件45具有:第一延长部45a,从第二铰链44向上侧延长;和第二延长部45b,从第二铰链44向下侧延长。
在第一延长部45a的尖端部(锁定部件45的上端部),以朝向后侧突出的方式设置有钩部47。在第二延长部45b与周壁部30a之间以在前后方向上压缩了的状态配置有弹性部件(橡胶部件或者弹簧部件)48。弹性部件48朝向前侧对第二延长部45b施力。
如图10所示,环限位器46为弯曲地延伸为大致半圆状的部件,其两端以转动自如的方式支承于第二铰链44。由此,环限位器46能够以第二铰链44为中心在上下方向上转动。
另外,如图11所示,盖锁定机构43具有:锁定承受部49,供锁定部件45的钩部47卡止;和限位器承受部50,供环限位器46卡挂。锁定承受部49由从盖体31的盖周壁部31a的前端部的下部向前侧突出设置的爪部构成。限位器承受部50具有嵌合于环限位器46的内周部的形状,由从盖周壁部31a的前端部中的包围锁定承受部(爪部)49的周围的位置向前侧突出设置的壁部构成。
在盖锁定机构43中,在盖体31封堵了盖帽主体30的上部时,锁定部件45的钩部47卡止于锁定承受部49,从而可保持盖体31封堵了盖帽主体30的上部的状态。使用者从该状态克服弹性部件48的作用力向后侧按压操作锁定部件45的第二延长部45b,从而锁定部件45以第二铰链44为中心转动并且第一延长部45a向前侧位移,钩部47相对于锁定承受部49的卡止状态被解除。由此,如图12所示,能够借助第一铰链32内的扭力弹簧42的作用力来使盖体31向打开方向转动。此外,通过盖体31被向打开方向转动,从而环部件33也与盖体31一起被向打开方向转动。
另外,如图11所示,在盖锁定机构43中,在盖体31封堵了盖帽主体30的上部时,将环限位器46卡挂于限位器承受部50,从而盖体31向打开方向的转动被阻止。由此,在盖锁定机构43中,能够防止盖体31因锁定部件45的不需要的(意外的)操作等而打开。
环部件33例如由聚丙烯(PP)等耐热性树脂构成。如图14所示,环部件33为环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大致圆环板状。如图11所示,环部件33配置于盖帽主体30及盖体31的上侧。具体而言,在图11所示的环部件33的收纳状态下,环部件33配置于盖顶壁部31b上,更详细而言,配置于盖顶壁部31b的外周部上、即锥面31e上。
环部件33的下表面33a形成为仿照该下表面33a所对置的盖体31的盖顶壁部31b的形状的形状。即,环部件33的下表面33a为仿照了锥面31e的锥形状的锥形状,即形成为与锥面31e一致的倒锥面形状。具体而言,环部件33的下表面33a为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朝向下侧倾斜的锥面状。
环部件33的上表面33b为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朝向下侧倾斜的锥面状。因此,在环部件33的收纳状态下,例如使用者在使盖帽单元3B在周向上旋转来装卸于容器主体2B时,容易连同环部件11一起用手掌把持盖帽单元3B,容易使盖帽单元3B旋转。
第一铰链(铰链)32将盖帽主体30的后部与盖体31的后部连结为在铰链周向上相对转动自如。另外,第一铰链32将盖帽主体30的后部与环部件33的后部连结为在铰链周向上相对转动自如。即,第一铰链32将盖帽主体30、盖体31以及环部件33连结为绕铰链中心轴A相对转动自如。第一铰链32具备包括后述的施力部60及封入部61的弹力机构。第一铰链32构成为以铰链中心轴A为中心,并在铰链轴向上延伸。
如图14~图22所示,第一铰链32具有盖帽轴承部52、53、盖轴承部54、55、环轴承部56、施力部(环部件施力部)60、封入部61、轴罩58、面对部件59、扭力弹簧(盖体施力部)42以及铰链轴57。此外,图15表示第一铰链32的与盖帽单元3B的中心轴C平行的剖面(纵剖面),具体而言,表示第一铰链32的包括铰链中心轴A的纵剖视图。另外,图16表示第一铰链32的与盖帽单元3B的中心轴C垂直的剖面(横剖面),具体而言,表示第一铰链32的包括铰链中心轴A的横剖视图。另外,对于图17及图18所示的盖帽单元3B的分解立体图而言,构成部件的排列顺序和组装后(组装了的状态)的构成部件的配置关系局部不同。
盖帽轴承部52、53与环轴承部56中的一方在铰链轴向上相互空开间隔地设置有2个,盖帽轴承部52、53与环轴承部56中的另一方在2个上述一方间配置有1个。在本实施方式中,盖帽轴承部52、53与环轴承部56中的盖帽轴承部52、53在铰链轴向上相互空开间隔地设置有2个,环轴承部56在2个盖帽轴承部52、53间配置有1个。
如图17、图18、图20以及图21所示,盖帽轴承部52、53从盖帽主体30的顶壁部30c的后端部朝向后侧上方突出设置。即,盖帽轴承部52、53设置于盖帽主体30。盖帽轴承部52、53和盖帽主体30通过单个部件形成为一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盖帽轴承部52、53设置有2个。
2个盖帽轴承部52、53包括第一盖帽轴承部52和第二盖帽轴承部53。
第一盖帽轴承部52配置于2个盖帽轴承部52、53中的铰链轴向的一侧。
第二盖帽轴承部53配置于2个盖帽轴承部52、53中的铰链轴向的另一侧。
第一盖帽轴承部52为在铰链轴向上延伸的大致圆筒状。如图15、图16、图20以及图21所示,第一盖帽轴承部52具有收容孔部52b、盖帽端面52e、轴孔52a、槽部52c以及轴凸部卡止部52d。
收容孔部52b为以铰链中心轴A为中心的有底的圆孔状。收容孔部52b在第一盖帽轴承部52的朝向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面开口,从该端面向铰链轴向的另一侧延伸。
盖帽端面52e为第一盖帽轴承部52的朝向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面。盖帽端面52e为在与铰链中心轴A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的平面状。
轴孔52a为在铰链轴向上延伸的圆孔状。轴孔52a的内径尺寸小于收容孔部52b的内径尺寸。轴孔52a的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部在收容孔部52b的底面开口。轴孔52a的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部在盖帽端面52e开口。
槽部52c从收容孔部52b的内周面向铰链径向的外侧凹陷,为在铰链轴向上延伸的槽状。槽部52c配置为遍及收容孔部52b的铰链轴向的全长。在本实施方式中,槽部52c的铰链周向的宽度尺寸随着朝向铰链径向的外侧而变小。
轴凸部卡止部52d从轴孔52a的内周面向铰链径向的外侧凹陷,为在铰链轴向上延伸的槽状。轴凸部卡止部52d配置为遍及轴孔52a的铰链轴向的全长。轴凸部卡止部52d的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部在收容孔部52b的底面开口。轴凸部卡止部52d的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部在盖帽端面52e开口。在本实施方式中,轴凸部卡止部52d的铰链周向的宽度尺寸随着朝向铰链径向的外侧而变大。
如图15~图18所示,第二盖帽轴承部53为以铰链中心轴A为中心的大致圆环板状。第二盖帽轴承部53具有内侧面53b、外滑动接触面53c以及轴孔53a。
内侧面53b配置于第二盖帽轴承部53的朝向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面。内侧面53b为在与铰链中心轴A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的平面状。
外滑动接触面53c配置于第二盖帽轴承部53的朝向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面。外滑动接触面53c为在与铰链中心轴A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的平面状。
轴孔53a在铰链轴向上贯通第二盖帽轴承部53。轴孔53a为以铰链中心轴A为中心的圆孔状。轴孔53a的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部在内侧面53b开口。轴孔53a的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部在外滑动接触面53c开口。
盖轴承部54、55从盖体31的盖周壁部31a朝向后侧突出设置。即,盖轴承部54、55设置于盖体31。盖轴承部54、55和盖体31通过单个部件形成为一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盖轴承部54、55在铰链轴向上相互空开间隔设置2个。
2个盖轴承部54、55包括第一盖轴承部54和第二盖轴承部55。第一盖轴承部54配置于2个盖轴承部54、55中的铰链轴向的一侧。第一盖轴承部54配置为与第一盖帽轴承部52的铰链轴向的一侧相邻。第二盖轴承部55配置于2个盖轴承部54、55中的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第二盖轴承部55配置为与第二盖帽轴承部53的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相邻。
第一盖轴承部54为在铰链轴向上延伸的大致圆筒状。如图15及图18所示,第一盖轴承部54具有安装凹部54b、旋转抵接部54c、轴孔54a。
安装凹部54b为从第一盖轴承部54的朝向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面向铰链轴向的一侧凹陷的凹状或者切口状。安装凹部54b的底面朝向铰链轴向的另一侧。安装凹部54b的底面为在与铰链中心轴A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的平面状。
旋转抵接部54c比安装凹部54b的底面更向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突出。旋转抵接部54c为配置于安装凹部54b的上侧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条状。旋转抵接部54c配置为从上侧覆盖安装凹部54b。旋转抵接部54c具有:弯曲状的部分,在铰链周向上延伸;和直线状的部分,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轴孔54a为在铰链轴向上延伸的大致圆孔状。轴孔54a的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部在第一盖轴承部54的朝向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面开口。轴孔54a的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部在安装凹部54b的底面开口。
第二盖轴承部55为在铰链轴向上延伸的大致圆筒状。如图15~图17所示,第二盖轴承部55具有内侧面55b和轴孔55a。
内侧面55b配置于第二盖轴承部55的朝向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面。内侧面55b为在与铰链中心轴A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的平面状。内侧面55b与第二盖帽轴承部53的外滑动接触面53c以滑动自如的方式接触。
轴孔55a为在铰链轴向上贯通第二盖轴承部55的大致圆孔状。轴孔55a的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部在内侧面55b开口。轴孔55a的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部在第二盖轴承部55的朝向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面开口。
如图11所示,环轴承部56从环部件33的后端部朝向后侧下方突出设置。即,环轴承部56设置于环部件33。环轴承部56和环部件33通过单个部件形成为一体。
如图14~图16所示,环轴承部56为在铰链轴向上延伸的大致圆筒状。环轴承部56位于环部件33的后端部中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部。环轴承部56位于第一铰链32中的铰链轴向的大致中央部。
环轴承部56配置为与盖帽轴承部52、53在铰链轴向上相邻。具体而言,环轴承部56配置为与第一盖帽轴承部52的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相邻,另外配置为与第二盖帽轴承部53的铰链轴向的一侧相邻。即,环轴承部56在铰链轴向上配置于一对盖帽轴承部52、53间。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铰链(铰链)32具有:盖帽轴承部52、53,设置于盖帽主体30;盖轴承部54、55,设置于盖体31;环轴承部56,设置于环部件33,配置为与盖帽轴承部52、53以及盖轴承部54、55在铰链轴向上排列;以及铰链轴57,将盖帽轴承部52、53、盖轴承部54、55及环轴承部56轴支承为绕铰链中心轴A相对转动自如。
如图15、图16以及图22所示,环轴承部56具有收容凹部56b、环端面56c以及轴孔56a。即,第一铰链32具有收容凹部56b。
在本实施方式中,收容凹部56b凹设于环轴承部56并在铰链轴向上延伸。具体而言,收容凹部56b为以铰链中心轴A为中心的有底的圆孔状,在环轴承部56的朝向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面开口,从该端面朝向铰链轴向的一侧延伸。
环端面56c为环轴承部56的朝向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面。环端面56c中的外周部为在与铰链中心轴A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的平面状。第一盖帽轴承部(盖帽轴承部)52的朝向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盖帽端面52e和环轴承部56的朝向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环端面56c(的外周部)以相互滑动自如的方式接触。
另外,环端面56c具有凹面56d,该凹面56d配置于比环端面56c的外周部靠铰链径向的内侧。凹面56d形成为比环端面56c的外周部更向铰链轴向的另一侧凹陷。
轴孔56a为在铰链轴向上延伸的圆孔状。轴孔56a的内径尺寸小于收容凹部56b。轴孔56a的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部在环端面56c的凹面56d开口。轴孔56a的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部在收容凹部56b的底面开口。
施力部60可弹性变形。如图15~图1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施力部60是在铰链轴向上可弹性变形的金属制的压缩螺旋弹簧。施力部60收容于收容凹部56b。施力部60的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部与收容凹部56b的朝向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底面接触。施力部60的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部与封入部61的朝向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面(后述的施力部抵接面61b)接触。
施力部60经由封入部61相对于第二盖帽轴承部(盖帽轴承部)53朝向铰链轴向的一侧对环轴承部56施力。即,施力部60相对于盖帽主体30朝向铰链轴向的一侧对环部件33施力。另外,施力部60通过发生弹性变形来允许环部件33相对于盖帽主体30向铰链轴向的另一侧位移。
封入部61为以铰链中心轴A为中心的圆筒状,在铰链轴向上延伸。封入部61配置于第二盖帽轴承部53的铰链轴向的一侧,且配置于施力部60的铰链轴向的另一侧。封入部61在铰链轴向上夹装在第二盖帽轴承部53与施力部60之间。封入部61的至少一部分插入于收容凹部56b内。由此,封入部61将施力部60封入至收容凹部56b。封入部61中的除插入于收容凹部56b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在第二盖帽轴承部53与环轴承部56之间露出至外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封入部61的至少一部分(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部)插入于收容凹部56b内,封入部61不从收容凹部56b完全脱离,由此已封入至收容凹部56b的内部的施力部60不露出至外部。因此,施力部60不会在外观上看到,能够成为良好的美观。
封入部61能够适宜地使用材质与第二盖帽轴承部53不同的材料,例如使用聚缩醛(POM)、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等耐磨性比第二盖帽轴承部53优良的材质的材料。
封入部61具有施力部抵接面61b、外抵接面61c以及轴孔61a。
施力部抵接面61b配置于封入部61的朝向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面。施力部抵接面61b与施力部60的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部抵接。
外抵接面61c配置于封入部61的朝向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面。外抵接面61c与第二盖帽轴承部53的内侧面53b以滑动自如的方式接触。
轴孔61a在铰链轴向上贯通封入部61。轴孔61a的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部在施力部抵接面61b开口。轴孔61a的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部在外抵接面61c开口。轴孔61a为在铰链轴向上延伸的圆孔状。
在本实施方式的盖帽单元3B中,与第二盖帽轴承部53分体地构成耐磨性优良的封入部61,从而能够实现第一铰链32的耐久性的提升。另外,与第二盖帽轴承部53分体地构成封入部61,从而能够使盖帽主体30的成形性的提升以及尺寸管理等容易。此外,关于第二盖帽轴承部53,若不考虑对上述成形性、尺寸的影响,则也可以不分体地构成封入部61。即,例如也可以形成为第二盖帽轴承部53和封入部61一体化而成的结构。
如图15、图16以及图19所示,轴罩58为在铰链轴向上延伸的大致多级圆筒状。轴罩58相对于第一盖帽轴承部52、环轴承部56、施力部60、封入部61以及第二盖帽轴承部53从铰链轴向的一侧插入。
轴罩58能够适宜地使用材质与盖帽轴承部52、53不同的材料,例如使用聚缩醛(POM)、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等耐磨性比盖帽轴承部52、53优良的材质的材料。
轴罩58具有小径筒部58b、大径筒部58c、轴孔58a、凸出突部58d以及轴凸部58e。
小径筒部58b为以铰链中心轴A为中心的圆筒状,在铰链轴向上延伸。小径筒部58b插入于第一盖帽轴承部52的轴孔52a、环轴承部56的轴孔56a及收容凹部56b、施力部60、封入部61的轴孔61a、以及第二盖帽轴承部53的轴孔53a的各内部。另外,小径筒部58b的朝向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面与第二盖轴承部55的内侧面55b以滑动自如的方式接触。
大径筒部58c配置于小径筒部58b的铰链轴向的一侧。大径筒部58c为比小径筒部58b大径的大致圆筒状,与小径筒部58b的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部连接。具体而言,大径筒部58c为在轴罩58的朝向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面具有开口部的大致有底圆筒状。大径筒部58c配置于第一盖帽轴承部52的收容孔部52b内。
轴孔58a在铰链轴向上贯通轴罩58。轴孔58a为以铰链中心轴A为中心的圆孔状。轴孔58a的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部在大径筒部58c的底壁部开口。轴孔58a的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部在小径筒部58b的朝向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面开口。
凸出突部58d从大径筒部58c的外周面向铰链径向的外侧突出,为在铰链轴向上延伸的条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凸出突部58d的铰链周向的宽度尺寸随着朝向铰链径向的外侧而变小。凸出突部58d卡止于第一盖帽轴承部52的槽部52c。
轴凸部58e从小径筒部58b的外周面向铰链径向的外侧突出,为在铰链轴向上延伸的条状。轴凸部58e配置于小径筒部58b的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部,与凸出突部58d的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部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轴凸部58e的铰链周向的宽度尺寸随着朝向铰链径向的外侧而变大。轴凸部58e卡止于第一盖帽轴承部52的轴凸部卡止部52d。
凸出突部58d与槽部52c卡止,另外轴凸部58e与轴凸部卡止部52d卡止,从而轴罩58相对于第一盖帽轴承部52在铰链周向上无法转动。即,轴罩58以铰链周向的转动被限制了的状态安装于盖帽主体30。
如图15~图18所示,面对部件59为以铰链中心轴A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件。具体而言,面对部件59为在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部具有开口部的大致有底圆筒状。面对部件59配置为与轴罩58的铰链轴向的一侧相邻。面对部件59配置为遍及第一盖帽轴承部52的收容孔部52b及第一盖轴承部54的安装凹部54b的各内部。面对部件59的底壁部与安装凹部54b的底面接触。面对部件59和轴罩58的大径筒部58c以使相互的开口部彼此在铰链轴向上对置的方式邻接配置。
面对部件59能够适宜地使用材质与第一盖轴承部54不同的材料,例如使用聚缩醛(POM)、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等耐磨性比第一盖轴承部54优良的材质的材料。
在本实施方式的盖帽单元3B中,与第一盖轴承部54分体地构成耐磨性优良的面对部件59,从而能够实现第一铰链32的耐久性的提升。此外,关于第一盖轴承部54,并不一定局限于分体地构成面对部件59,例如也可以形成为面对部件59一体化而成的结构、在其表面施与了耐磨性的涂层的结构。
面对部件59具有凸缘部59b、盖推压部59c、轴孔59a。
凸缘部59b配置于面对部件59的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部,为从面对部件59的外周面向铰链径向的外侧凸出的凸缘状。凸缘部59b的朝向铰链轴向的一侧的面与安装凹部54b的底面接触。凸缘部59b的朝向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面与第一盖帽轴承部52的朝向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面以滑动自如的方式接触。
盖推压部59c配置于面对部件59的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部。盖推压部59c以将凸缘部59b的铰链周向的一部分切开的方式形成为平面状。盖推压部59c从下侧与第一盖轴承部54的旋转抵接部54c接触。
轴孔59a在铰链轴向上贯通面对部件59的底壁部。轴孔59a为以铰链中心轴A为中心的圆孔状。
扭力弹簧42配置为遍及轴罩58的大径筒部58c及面对部件59的各内部。扭力弹簧42为以铰链中心轴A为中心的金属制的扭转螺旋弹簧。如图18所示,扭力弹簧42具有:卷绕部42a,卷绕为螺旋状;一方的突出端42b,从卷绕部42a的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部延长;以及另一方的突出端42c,从卷绕部42a的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部延长。
虽未特别图示,但扭力弹簧42以一方的突出端42b卡止于面对部件59的周壁部且另一方的突出端42c卡止于大径筒部58c的周壁部的状态配置于第一铰链32内。
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者使盖体31从敞开位置朝向与打开方向相反的一侧、即关闭方向转动了时,第一盖轴承部54的旋转抵接部54c与盖推压部59c抵接,由此面对部件59也与盖体31一起向关闭方向转动。由此,向扭力弹簧42的一方的突出端42b与另一方的突出端42c之间的开口角缩窄的方向弹性变形,能够通过其回弹力(恢复变形力)来相对于盖帽主体30朝向打开方向对盖体31施力。另外,通过盖体31被向打开方向施力,从而环部件33也经由盖体31被间接地向打开方向施力。
在使盖体31向打开方向及关闭方向转动时,盖体31及面对部件59在铰链周向上转动,相对于此,盖帽主体30及轴罩58在铰链周向上不转动。因此,第一盖轴承部54与第一盖帽轴承部52滑动,面对部件59与第一盖帽轴承部52及轴罩58滑动,第二盖轴承部55与第二盖帽轴承部53及轴罩58滑动。
如图15及图16所示,铰链轴57为以铰链中心轴A为中心的圆柱状,在铰链轴向上延伸。铰链轴57为金属制。铰链轴57设置为在铰链轴向上贯通第一盖轴承部54、面对部件59、扭力弹簧42、第一盖帽轴承部52、轴罩58、环轴承部56、施力部60、封入部61、第二盖帽轴承部53以及第二盖轴承部55。另外,铰链轴57经由轴罩58将盖帽轴承部52、53与环轴承部56轴支承为绕铰链中心轴A相对转动自如。
另外,如图16、图21以及图2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一铰链32的点击机构(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2),盖帽端面52e与环端面56c中的一方具有台阶部63,盖帽端面52e与环端面56c中的另一方具有能够克服施力部60的作用力而绕铰链中心轴A越过台阶部63的凸部62。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盖帽端面52e具有从盖帽端面52e向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突出的突起状的台阶部63。另外,环端面56c具有从凹面56d向铰链轴向的一侧突出的突起状的凸部62。
本实施方式的盖帽单元3B具备在环部件33的收纳状态下保持环部件33的姿势的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2。而且,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2具有:凸部(被卡止部)62,设置于环部件33;和台阶部(卡止部)63,卡止于处于收纳状态的环部件33的凸部62。在本实施方式中,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2也在前后方向上配置在比盖帽中心轴C靠第一铰链(铰链)32侧(即后侧)。
在环部件33通过使用者的操作等而朝向绕铰链中心轴A的打开方向以规定以上的转矩被转动了时,凸部62在铰链周向上越过台阶部63。
详细而言,在将环部件33从环部件33的收纳状态向敞开状态转移的过程中,凸部62与环部件33一起绕铰链中心轴A被转动,环部件33以规定以上的转矩被转动,从而克服施力部60的作用力,将配置本身的环轴承部56向铰链轴向的另一侧压入,并且能够绕铰链中心轴A越过台阶部63。
即,在将环部件33从环部件33的收纳状态向敞开状态转移的过程中,凸部62能够克服施力部60的作用力而在铰链周向上越过台阶部63。具体而言,在上述过程中,通过使凸部62与台阶部63接触来产生使环轴承部56(环部件33)朝向铰链轴向的另一侧位移的力,使施力部60发生弹性变形。通过施力部60发生弹性变形,从而环轴承部56向铰链轴向的另一侧位移,凸部62在铰链周向上越过台阶部63。
另外,与上述相反,在将环部件33从敞开状态向收纳状态返回的过程中,环部件33向前侧转动,在成为收纳状态的紧前,凸部62越过台阶部63,从而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2再次以收纳状态的姿势保持环部件33。在该越过时,使用者能够得到点击感,能够感觉到完成了操作。
此外,在处于收纳状态的环部件33向后侧(打开方向)转动的情况下,产生凸部62向铰链周向的相反侧越过台阶部63时的操作阻力,由此能够防止意外的向后侧的转动。并且,在使用者朝向后侧使环部件33转动时,使用者因该越过的操作阻力而能够得到点击感,能够感觉到开始了转动操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凸部62在环部件33成为收纳状态的紧前越过台阶部63的结构,但并不局限于此,能够通过适当地调整凸部62及台阶部63的各位置来自由地设定越过位置。例如,在本实施方式的参考例中,也可以构成为,在环部件33作为敞开状态向后侧转动至极限的紧前,凸部62越过台阶部63。在该情况下,凸部62与台阶部63卡止,从而环部件33被保持为敞开状态。因此,凸部62及台阶部63作为在环部件33的敞开状态下保持环部件33的姿势的敞开状态保持机构发挥功能。
另外,作为其他例子,也可以构成为在环部件33作为敞开状态向上方向立起的位置,凸部62越过台阶部63。在该情况下,通过该越过的操作阻力,使用者能够得到点击感,能够感觉到环部件33向上方向立起了。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施力部60相对于盖帽主体30将环部件33朝向铰链轴向施力。因此,对环部件33转动时的滑动产生阻力,例如通过施力部60的弹力来调整滑动阻力,从而能够使环部件33停止在向上方向立起的位置。其结果是,使用者通过放置环部件33向上方向立起了的状态的饮料用容器1B,从而能够将手指立即钩挂于环部件33来携带。
此外,通过上述滑动阻力能够使环部件33停止(静止)在绕铰链中心轴A转动的中途的任意位置,而并不局限于向上方向立起的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2中,形成为凸部62越过台阶部63的构造,但也可以参照第一实施方式的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1,形成为凸部62不越过台阶部63,而保持爬上不变的构造。例如使凸部62、或台阶部63的一方形成为相对于另一方凹陷的凹形状。假设对使台阶部63为凹形状的情况进行记载,这里将凹状的台阶部设为63′。
在该情况下,使环部件33从凸部62收纳于台阶部63′的状态绕铰链中心轴A转动,从而凸部62与环部件33一起被转动,环部件33以规定以上的转矩被转动,从而能够克服施力部60的作用力来将环轴承部56(环部件33)向铰链轴向的另一侧压入,并且绕铰链中心轴A爬上台阶部63′。在爬上后,保持该爬上状态使环部件33绕铰链中心轴A转动,从而凸部62与盖帽端面52e滑动自如地接触。
假设即使没有本实施方式中的施力部60的施力,但若为该构造,则也通过凸部62爬上台阶部63′后的、凸部62被盖帽端面52e按压而产生的弹性变形的情况、基于材料、形状的摩擦等来调整滑动阻力,从而能够使环部件33停止(静止)在绕铰链中心轴A转动的中途的任意位置。即,在一方相对于另一方以保持爬上不变的状态滑动的情况下,能够在滑动的行程的大部分中设定高的滑动阻力,能够使环部件33停止在绕铰链中心轴A转动的中途的任意位置。这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没有施力部19的情况下也同样。
另外,与上述相反,对从凸部62绕铰链中心轴A爬上台阶部63′的状态向凸部62收纳于台阶部63′的状态返回的情况进行记载。在该情况下,使环部件33绕铰链中心轴A向与上述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凸部62相对于台阶部63′在铰链周向上转动,并且在它们相互成为在铰链轴向上对置的位置时,施力部60恢复变形,凸部62朝向铰链轴向的一侧位移,凸部62再次插入(卡止)于台阶部63′。
此外,与上述同样,即使没有本实施方式中的基于施力部60的视力,也通过凸部62被盖帽端面52e按压而产生的弹性变形的情况、基于材料、形状的摩擦等来调整滑动阻力,从而凸部62能够向收纳于台阶部63′的状态返回。
另外,如上述那样,也可以替换凸部62与台阶部63,而使凸部62为针对台阶部63的凹形状,也能够起到同样的效果。
相对于此,如本实施方式的凸部62和台阶部63那样,在盖帽端面52e与环端面56c从凸形状彼此的越过起滑动那样的情况下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不是仅由作为双方凸形状的凸部62和台阶部63保持环部件33的状态,而在使环部件33转动至关闭方向、或打开方向的任一方的极限的状态、和在该各个转动极限的紧前具备凸部62、台阶部63,从而作为收纳状态保持机构或敞开状态保持机构发挥功能。即,只要存在环部件33无法进一步转动的位置,则在以脱离该状态的方式使环部件33转动了时,通过滑动阻力暂时变高而进行越过。越过后的滑动阻力低,因此能够顺畅地转动环部件33。即,在一方越过另一方的情况下,能够仅在越过时的短时间内设定高滑动阻力。
因此,例如在没有基于施力部60的环部件33对盖帽主体30的向铰链轴向的施力那样的给予滑动阻力的机构的情况下,仅凭借1组凸形状彼此的越过,难以使环部件33停止(静止)在向上方向立起的位置、转动中途的任意位置(即滑动阻力低的位置)。当然,能够准备2组凸形状彼此的越过形状,并在它们之间制作出近似凹形状,从而停止在任意位置。
此外,在通过上述施力部60的滑动阻力来使环部件33停止在绕铰链中心轴A转动的中途的任意位置的情况下,无论施力的方向是作为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紧固侧T1,还是作为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松弛侧T2,哪个朝向都没有问题。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铰链32具有包括台阶部63和凸部62的作为点击机构的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2,点击机构在环部件33向绕铰链中心轴A的打开方向或者关闭方向转动时赋予点击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施力部60的滑动阻力来使环部件33停止(静止)在绕铰链中心轴A转动的中途的任意位置。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盖帽单元3B及饮料用容器1B,可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详细而言,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设置有对口形成部件36的通液口37进行开闭的盖体31以及将盖体31固定在封堵位置的盖锁定机构43的结构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能够使环部件33为敞开状态或者为收纳状态,来适当适宜地选择环部件33的姿势,便利性高。另外,设置有以收纳状态的姿势保持环部件33的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2,因此能够抑制收纳状态的环部件33意外地成为敞开状态,使用便利性好,且操作性好。另外,能够良好地维持盖帽单元3B与容器主体2B的螺合状态。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铰链32中,环轴承部56(环部件33)被施力部60施力的方向是铰链轴向的一侧,即环部件33大体被向周向的紧固侧T1施力。另外,通过克服施力部60的作用力压入环部件33,从而环轴承部56向铰链轴向的另一侧滑移。该滑移的方向大体为周向的松弛侧T2。即,能够通过施力部60的弹性变形来吸收赋予至环部件33的向周向的松弛侧T2的旋转力,能够防止该旋转力传递至盖帽主体30。
更详细而言,以往,例如在使用者以使手指穿过了环部件的状态携带饮料用容器的情况下,根据把持方式不同,存在盖帽单元因容器主体的重量等而向周向的松弛侧旋转的担忧。另外,同样,在饮料用容器处于倒立姿势(以盖帽单元朝向铅垂方向的下方的姿势)而落下了的情况下,也根据与落下面的碰撞方式,存在盖帽单元向周向的松弛侧旋转的担忧。在这些情况下,若盖帽单元向周向的松弛侧旋转,则止水密封件涉及的凸出部与口形成部件之间的封闭被解除,由此存在容器主体中收容的饮料(内容物)向容器外部漏出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环部件33向周向的松弛侧T2的旋转力被施力部60的弹性变形吸收,从而盖帽主体30不旋转即可。因此,盖帽单元3B与容器主体2B的螺合不会松弛,容器主体2B中收容的饮料不会漏出。此外,在将饮料收容于容器主体2B时、想分解容器主体2B与盖帽单元3B进行清洗的情况等下,抓住盖帽单元3B整体或盖帽主体30的周壁部30a等来使盖帽单元3B向周向的松弛侧T2旋转,从而无论施力部60的施力如何,使用者均能够拆下盖帽单元3B。另外,当然也能够通过与上述同样地抓住盖帽单元3B整体或盖帽主体30的周壁部30a等而无问题地进行使盖帽单元3B向周向的紧固侧T1旋转。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在盖帽主体30侧具备2个盖帽轴承部52、53、在盖体31侧具备2个盖轴承部54、55、在环部件33侧具备1个环轴承部56的结构,但即便相互更换它们的数量、配置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即,例如,也可以是在盖帽主体30侧具备1个盖帽轴承部,以从铰链轴向的两侧夹着该1个盖帽轴承部的方式在环部件33侧具备2个环轴承部。并且也能够形成为以从该铰链轴向的两外侧夹着的方式在盖体31侧具备2个盖轴承部(参照第四实施方式的图32)。
或者,也能够形成为在盖帽主体30侧具备1个盖帽轴承部、以从铰链轴向的两侧夹着该1个盖帽轴承部的方式在盖体31侧具备2个盖轴承部、并且以从该铰链轴向的两外侧夹着的方式在环部件33侧具备2个环轴承部的结构(参照第五实施方式的图37)。
或者,也能够形成为在盖体31侧具备1个盖轴承部、以从铰链轴向的两侧夹着该1个盖轴承部的方式在环部件33侧具备2个环轴承部、并且以从铰链轴向的两外侧夹着的方式在盖帽主体30侧具备2个盖帽轴承部的结构。
或者,也能够形成为在环部件33侧具备1个环轴承部、以从铰链轴向的两侧夹着该1个环轴承部的方式在盖体31侧具备2个盖轴承部、并且以从铰链轴向的两外侧夹着的方式在盖帽主体30侧具备2个盖帽轴承部的结构。
即,重要的是盖帽轴承部、盖轴承部及环轴承部在铰链轴向上的排列顺序能够适当地选择,环轴承部被相对于盖帽轴承部或盖轴承部向铰链轴向的一侧亦即紧固侧T1施力。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铰链32也具有作为点击机构的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2,因而在环部件33处于收纳状态时,若使环部件33向打开方向转动,则凸部62越过台阶部63,从而能够得到点击感,能够在感觉上识别开始了转动操作。另外,在收纳状态的环部件33向打开方向转动时,在凸部62越过台阶部63时产生作用力带来的阻力,因而可抑制意外的环部件33向打开方向的转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环部件33的下表面33a形成为仿照该下表面33a所对置的盖体31的盖顶壁部31b的形状的形状。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环部件33的下表面33a所对置的盖顶壁部31b的外周部为锥面31e,环部件33的下表面33a为仿照该锥面31e的倒锥面状。
在该情况下,能够配置为使环部件33的下表面33a紧贴于盖体31的盖顶壁部31b的外周部。即,在环部件33处于收纳状态时,在盖体31上的容纳良好。因此,容易使环部件33的收纳状态的姿势稳定化。另外,通过使环部件33紧贴于盖顶壁部31b的外周部,从而能够抑制盖帽单元3B整体上的上下方向的尺寸的增大,更容易实现小型化。并且,在该情况下,通过使环部件33成为收纳状态,从而盖帽单元3B成为美学外观优异的结构。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23~图27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盖帽单元3C及具备该盖帽单元3C的饮料用容器1C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在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名称、附图标记等并省略其说明的情况。
如图23及图2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饮料用容器1C具备:盖帽单元3C;和有底筒状的容器主体2C,供盖帽单元3C安装。盖帽单元3C通过螺合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于上部开口的容器主体2C的口颈部2c。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24所示的盖帽单元3C的纵剖视图表示盖体31的关闭状态(封堵位置)且环部件33的收纳状态。图25所示的盖帽单元3C的立体图表示盖体31的关闭状态(封堵位置)且环部件33的敞开状态。图26所示的盖帽单元3C的立体图表示盖体31的打开状态(敞开位置)且环部件33的收纳状态。
如图23~图25所示,盖帽单元3C的盖体31具有从盖体31的盖顶壁部31b凹陷的凹状或者槽状的收纳凹部,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收纳凹部为外周槽31f。即,盖体31的盖顶壁部31b具有外周槽(收纳凹部)31f。
外周槽31f配置于盖顶壁部31b的外周部。外周槽31f比盖顶壁部31b中的除外周槽31f以外的部分向下侧凹陷,并在周向上延伸。外周槽31f为以中心轴C为中心的环状。外周槽31f在俯视观察时呈大致多边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呈大致四边形状。不过,并不局限于此,虽未特别图示,但外周槽31f也可以在俯视观察时呈大致圆形状。外周槽31f位于盖体31的上端外周部,并向上侧及径向外侧开口。
如图24所示,在与中心轴C平行的纵剖面观察中,外周槽31f的壁面(槽的内壁)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朝向下侧延伸。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周槽31f在该纵剖面观察中呈凹曲线状。即,外周槽31f的壁面为凹曲面状。不过,并不局限于此,外周槽31f(的壁面)也可以具有:朝向径向外侧的侧壁;和朝向上侧的大致平面状的底壁(例如参照图36)。
环部件33配置于盖帽主体30的上侧且盖体31的上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环部件33呈大致多边形状,具体而言呈大致四边形状。不过,并不局限于此,虽未特别图示,但环部件33也可以呈大致圆形状。
在图24所示的环部件33的收纳状态下,环部件33配置于盖顶壁部31b上,更详细而言,配置于盖顶壁部31b的外周部上、即外周槽31f上。在环部件33的收纳状态下,环部件33的至少一部分收纳于外周槽(收纳凹部)31f。
环部件33的下表面33a为以中心轴C为中心的环状。环部件33的下表面33a形成为仿照该下表面33a所对置的盖体31的盖顶壁部31b的形状的形状。即,环部件33的下表面33a为仿照了该下表面33a所对置的外周槽31f的槽形状的形状。具体而言,在图24所示的纵剖面观察中,环部件33的下表面33a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朝向下侧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环部件33的下表面33a在该纵剖面观察中呈凸曲线状。即,环部件33的下表面33a为凸曲面状。不过,并不局限于此,环部件33也可以具有:朝向下侧的大致平面状的下表面;和朝向径向内侧的内侧面(例如参照图36)。
如图27所示,环部件33的外周面33c随着朝向上侧而朝向径向内侧延伸。即,环部件33的外周面33c为随着朝向上侧而缩径的锥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7所示,在环部件33处于收纳状态时,环部件33的外周面33c以与盖体31的盖周壁部31a的外周面连续的方式(以形成连续的一个面的方式)配置为与盖周壁部31a大致平齐。即,环部件33的外周面33c配置为与盖体31的盖周壁部31a连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4及图27所示,在环部件33处于收纳状态时,环部件33的上表面33b配置为与盖体31的盖顶壁部31b连续。具体而言,环部件33的上表面33b和盖体31的盖顶壁部31b的上表面以形成连续的一个面的方式配置为大致平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3及图25所示,环部件33具有:环后端部33g,与第一铰链(铰链)32连接;环前端部33h,在环部件33处于收纳状态时位于最前侧;以及一对环侧端部33i,将环后端部33g和环前端部33h连接。
而且,环后端部33g、环前端部33h及一对环侧端部33i中的至少一个以上配置于外周槽(收纳凹部)31f。详细而言,外周槽31f具有:后端配置部31g,供环后端部33g配置;前端配置部31h,供环前端部33h配置;以及一对侧端配置部31i,供一对环侧端部33i配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环后端部33g、环前端部33h及一对环侧端部33i全部配置于外周槽(收纳凹部)31f。
另外,在盖体31中的前端配置部31h的更前方设置有盖周壁部31a更加凹陷的槽部31k。由于具有槽部31k,因此在环部件33的收纳状态下,在环部件33的下表面33a的前端与盖周壁部31a之间设置有间隙。因此,使用者将手指放入至槽部31k并钩挂于环部件33,由此易将环部件33从收纳状态向敞开状态转移。
另外,如图2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盖帽单元3C具备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3,该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3在环部件33的下表面33a与盖体31的盖顶壁部31b对置的环部件33的收纳状态下保持环部件33的姿势。而且,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3具有:突起(被卡止部)70,设置于环部件33;和弹性片(卡止部)71,卡止于处于收纳状态的环部件33的突起70。
突起70从环部件33的环轴承部56向前侧突出设置。弹性片71呈可弹性变形的板状,从盖体31的盖顶壁部31b的后端部朝向下侧延伸。在环部件33处于收纳状态时,弹性片71从铰链周向的打开方向侧与突起70隔开间隙地对置或者接触。
弹性片71的尖端(下端)与铰链中心轴A之间的沿着铰链径向的尺寸等于或小于突起70的尖端(前端)与铰链中心轴A之间的沿着铰链径向的尺寸。
在环部件33通过使用者的操作等而朝向绕铰链中心轴A的打开方向以规定以上的转矩被转动了时,突起70在铰链周向上越过弹性片71。
详细而言,在将环部件33从环部件33的收纳状态向图25所示的敞开状态转移的过程中,突起70与环部件33一起绕铰链中心轴A被转动。通过环部件33以规定以上的转矩被转动,由此突起70与弹性片71滑动接触并且使弹性片71向铰链径向的外侧弹性变形,能够绕铰链中心轴A越过弹性片71。在该越过时,使用者能够得到点击感,能够在感觉上识别环部件33脱离了收纳状态。
另外,与上述相反,在将环部件33从敞开状态向收纳状态返回的过程中,环部件33向铰链周向的关闭方向侧被转动,在成为收纳状态的紧前,突起70与弹性片71滑动接触并且使弹性片71向铰链径向的外侧弹性变形,来绕铰链中心轴A越过弹性片71。由此,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3再次以收纳状态的姿势保持环部件33。另外,在该越过时,使用者能够得到点击感,能够感觉到完成了操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3在前后方向上配置在比盖帽中心轴C靠第一铰链(铰链)32侧(即后侧)。
另外,作为其他例子(本实施方式的参考例),也可以构成为突起70在环部件33作为敞开状态向上方向立起了的位置绕铰链中心轴A越过弹性片71。在该情况下,使用者能够通过该越过的操作阻力而得到点击感,能够感觉到环部件33向上方向上立起了。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调整突起70的形状、弹性片71的形状以及突起70与弹性片71的碰撞方式等,从而突起70能够在任意位置爬上弹性片71,并在保持爬上了的状态下使突起70滑动。详细而言,除了弹性片71和突起70各自的形状以外,还调整滑动距离、抵接的角度、滑动阻力等。在突起70爬上了弹性片71时,使用者感觉到突然的阻力感,因此能够与点击感同样地得到操作感。
爬上的任意位置可以是在将环部件33从环部件33的收纳状态向敞开状态转移的过程中、环部件33作为敞开状态向上方向立起了的位置、环部件33作为敞开状态向后侧转动至极限的紧前等任何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同样地也能够通过调整突起70的形状、弹性片71的形状以及突起70与弹性片71的碰撞方式等,使保持突起70爬上了弹性片71的状态不变地使环部件33停止(静止)在绕铰链中心轴A的任意位置。详细而言,除了弹性片71和突起70各自的形状以外,还调整滑动距离、抵接的角度、滑动阻力等。特别地,根据环部件33的绕铰链中心轴A的转动来以阶段性提高滑动阻力的方式进行调整,从而能够进行顺畅的停止。
保持爬上地停止的任意位置考虑是环部件33作为敞开状态来向上方向立起了的位置等。例如,在使环部件33停止在作为敞开状态而向上方向立起了的位置的情况下,使用者通过放置环部件33向上方向立起了的状态的饮料用容器1C,从而能够将手指立即钩挂于环部件33来携带。
另外,如图2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盖帽单元3C还具备敞开位置保持机构24,该敞开位置保持机构24在盖体31向绕铰链中心轴A的打开方向转动了的敞开位置保持盖体31的姿势。而且,敞开位置保持机构24具有:盖用弹性片(盖用被卡止部)72,设置于盖体31;和盖用突起(盖用卡止部)73,卡止于处于敞开位置的盖体31的盖用弹性片7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敞开位置保持机构24即盖用弹性片72与盖用突起73的组夹着环部件33的环轴承部56来在铰链轴向上排列设置有一对。
盖用突起73从盖帽主体30的盖帽轴承部52、53向后侧突出设置。盖用弹性片72呈可弹性变形的板状,从盖体31的盖顶壁部31b的后端部朝向下侧延伸(参照图25)。如图26所示,在盖体31处于敞开位置时,盖用弹性片72从铰链周向的打开方向侧与盖用突起73隔开间隙地对置或者接触。
盖用弹性片72的尖端与铰链中心轴A之间的沿着铰链径向的尺寸等于或小于盖用突起73的尖端(后端)与铰链中心轴A之间的沿着铰链径向的尺寸。
在盖体31通过使用者的操作等而朝向绕铰链中心轴A的关闭方向以规定以上的转矩被转动了时,盖用弹性片72在铰链周向上越过盖用突起73。
详细而言,在将盖体31从盖体31的敞开位置向图24所示的封堵位置转移的过程中,盖用弹性片72与盖体31一起绕铰链中心轴A被转动。通过盖体31以规定以上的转矩被转动,由此盖用弹性片72与盖用突起73滑动接触并且本身向铰链径向的外侧弹性变形,从而能够绕铰链中心轴A越过盖用突起73。在该越过时,使用者能够得到点击感,能够在感觉上识别盖体31脱离了敞开位置。
另外,与上述相反,在将盖体31从封堵位置向敞开位置打开的过程中,盖体31向铰链周向的打开方向侧被转动,在成为敞开位置的紧前,盖用弹性片72与盖用突起73滑动接触,并且本身向铰链径向的外侧弹性变形,从而绕铰链中心轴A越过盖用突起73。由此,敞开位置保持机构24以敞开位置的姿势保持盖体31。另外,在该越过时,使用者能够得到点击感,能够感觉到完成了操作。
另外,敞开位置保持机构24在前后方向上配置在比盖帽中心轴C靠第一铰链(铰链)32侧(即后侧)。
在以上说明过的本实施方式的盖帽单元3C及饮料用容器1C中,设置有将环部件33保持在收纳状态的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3。因此,例如在使饮料用容器1C为倒立姿势的情况下、对饮料用容器1C作用了离心力的情况下等,能够抑制收纳状态的环部件33意外地成为敞开状态。因此,环部件33的增大被更加稳定地抑制,在将饮料用容器1C收纳于包等时、对盖帽进行开闭操作时等,环部件33不易成为妨碍,使用便利性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3具有:突起(被卡止部)70,设置于环部件33;和弹性片(卡止部)71,卡止于处于收纳状态的环部件33的突起70,在环部件33朝向绕铰链中心轴A的打开方向以规定以上的转矩被转动了时,突起70越过弹性片71。
在该情况下,突起(被卡止部)70与弹性片(卡止部)71卡止,从而能够稳定地抑制收纳状态的环部件33意外地成为敞开状态。另外,在环部件33的使用时,使用者以一定以上的旋转力(规定以上的转矩)使环部件33向打开方向转动,从而能够简单地使环部件33为敞开状态,而不需要麻烦的操作。因此,操作性好。
另外,在使用者使收纳状态的环部件33向绕铰链中心轴A的打开方向转动时,突起(被卡止部)70越过弹性片(卡止部)71,从而使用者能够得到点击感。通过得到该点击感,使用者能够在感觉上识别环部件33被从收纳状态解除了。
另外,在使处于敞开状态的环部件33向收纳状态返回时,突起(被卡止部)70与上述反向地越过弹性片(卡止部)71,从而使用者仍然能够得到点击感。通过得到该点击感,使用者能够在感觉上识别环部件33再次处于收纳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3在前后方向上配置在比盖帽中心轴C靠第一铰链32侧。
在该情况下,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3与铰链中心轴A之间的距离被抑制得较小,并且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3的转动半径被抑制得较小。由此,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3不易受到制造时的成形误差、部件变形等带来的影响,因而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3的功能被良好地维持。另外,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3配置于不易从前侧看到的位置,因此外观上的设计性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将盖体31保持在敞开位置的敞开位置保持机构24。因此,例如,即使在使用者喝饮料时猛地倾斜容器等,也能够抑制敞开位置的盖体31意外地关闭而碰到脸等不良状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敞开位置保持机构24具有:盖用弹性片(盖用被卡止部)72,设置于盖体31;和盖用突起(盖用卡止部)73,卡止于处于敞开位置的盖体31的盖用弹性片72,在盖体31朝向绕铰链中心轴A的关闭方向以规定以上的转矩被转动了时,盖用弹性片72越过盖用突起73。
在该情况下,在使用者饮用饮料时,盖用弹性片(盖用被卡止部)72与盖用突起(盖用卡止部)73卡止,从而能够稳定地抑制敞开位置的盖体31意外地向封堵位置转动。另外,在使用者饮用完饮料后,使用者以一定以上的旋转力(规定以上的转矩)使盖体31向关闭方向转动,从而能够简单地使盖体31返回到封堵位置。因此,操作性好。
另外,在使用者使敞开位置的盖体31向绕铰链中心轴A的关闭方向转动了时,盖用弹性片(盖用被卡止部)72越过盖用突起(盖用卡止部)73,从而使用者能够得到点击感。通过得到该点击感,使用者能够在感觉上识别盖体31被从敞开位置解除了。
另外,在打开封堵位置的盖体31来使之成为敞开位置时,盖用弹性片(盖用被卡止部)72与上述反向地越过盖用突起(盖用卡止部)73,从而使用者仍然能够得到点击感。通过得到该点击感,使用者能够在感觉上识别盖体31处于敞开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盖帽单元3C及饮料用容器1C中,设置有收纳处于收纳状态的环部件33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周槽(收纳凹部)31f。因此,在环部件33为收纳状态时,环部件33向盖帽单元3C的上侧凸出的尺寸被抑制得较小,可抑制因设置了环部件33而引起的增大。由此,能够抑制环部件33影响盖帽单元3C的外观上的设计性。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也能够使收纳状态的环部件33与盖帽单元3C的外形形状大致一体化。
具体而言,在外周槽(收纳凹部)31f配置作为环部件33的构成要素的环后端部33g、环前端部33h以及一对环侧端部33i中的至少一个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这些构成要素全部配置于外周槽31f。能够更加稳定地抑制环部件33从盖帽单元3C凸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7所示,在环部件33为收纳状态时,环部件33的上表面33b配置为与盖体31的盖顶壁部31b连续,环部件33的外周面33c配置为与盖体31的盖周壁部31a连续。
在该情况下,在环部件33为收纳状态时,环部件33不会从盖帽单元3C的上表面、外周面凸出。因此,能够使收纳状态的环部件33与盖帽单元3C的外形形状更加一体化,盖帽单元3C的外观设计变得更加良好。
这里,参照图28及图29对第三实施方式的盖帽单元3C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图2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盖帽单元3C的盖体31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29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盖帽单元3C的立体图。
如图28及图29所示,在该变形例中,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3具有设置于环部件33的环端部76,环端部76具有卡止端部76a和卡止凹部(被卡止部)76b。另外,在该变形例中,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3具有弹性突起(卡止部)74,该弹性突起(卡止部)74在爬上卡止端部76a之后,卡止于处于收纳状态的环部件33的卡止凹部76b。
卡止端部76a形成为将环部件33中的环轴承部56的朝向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面(与铰链中心轴A垂直的面)、和连结环轴承部56中的朝向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面与朝向另一侧的端面之间的面(与铰链中心轴A并行的面)之间连结的角部。卡止凹部76b形成为从环部件33的环轴承部56的朝向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面向铰链轴向的另一侧凹陷。弹性突起74呈可弹性变形的板状,从盖体31的盖顶壁部31b的后端部朝向下侧延伸。此外,在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弹性片71的一对板面朝向前后方向,相对于此,在该变形例中,弹性突起74的一对板面朝向铰链轴向(左右方向)。
弹性突起74具有配置于弹性突起74的下端部并在铰链轴向上突出的突出部75。具体而言,突出部75从弹性突起74的下端部朝向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突出。在环部件33为收纳状态时,突出部75卡止于卡止凹部76b。
在环部件33通过使用者的操作等从环部件33的收纳状态朝向绕铰链中心轴A的打开方向以规定以上的转矩被转动了时,卡止凹部76b在铰链周向上爬上弹性突起74的突出部75。
详细而言,在将环部件33从环部件33的收纳状态向图29所示的敞开状态转移的过程中,卡止凹部76b与环部件33一起绕铰链中心轴A被转动。通过环部件33以规定以上的转矩被转动,从而卡止凹部76b与弹性突起74的突出部75滑动接触并且使弹性突起74向铰链轴向的一侧发生弹性变形,能够绕铰链中心轴A爬上突出部75。通过环部件33朝向打开方向进一步被转动,从而弹性突起74的突出部75与环部件33的环轴承部56的朝向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面滑动接触,并且越过卡止端部76a,从而突出部75与环端部76的爬上被解除。
另外,与上述相反,在将环部件33从敞开状态向收纳状态返回的过程中,环部件33向铰链周向的关闭方向侧被转动,弹性突起74的突出部75首先爬上卡止端部76a。环部件33朝向关闭方向进一步被转动,由此弹性突起74的突出部75与环部件33的环轴承部56的朝向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面滑动接触,并且突出部75以被引入至卡止凹部(被卡止部)76b的方式被卡止。由此,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3再次收以纳状态的姿势保持环部件33。另外,在突出部75爬上卡止端部76a时、以及突出部75以被引入至卡止凹部76b的方式被卡止时,使用者分别能够得到突然的阻力感,能够在感觉上识别转动操作处于何种状态。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凸形状的凸部20e仅在一处插入于凹形状的台阶部16c内。相对于此,在本变形例中,在爬上卡止端部76a、或卡止凹部76b之后的凸形状的突出部75在使环部件33向打开方向转动了的情况下卡止于卡止端部76a和越过其的空间,在使环部件33向关闭方向转动了的情况下卡止于卡止凹部76b。实际上,在突出部75向打开方向越过了卡止端部76a的情况下,突出部75与任何部件均不抵接,向空间露出,这在外观上能够改成为卡止于宽广的空间。即,在使环部件33向打开方向转动了的情况下、和向关闭方向转动的情况下,使用者能够得到突然的阻力感的位置、以及卡止的位置不同。
将卡止端部76a和越过其的空间设置于环轴承部56的朝向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面即相当于设置多个卡止凹部76b。即,根据环轴承部56的朝向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面的滑动位置将卡止凹部76b设置多处,从而也能够在绕铰链中心轴A的任意位置使突出部75与卡止凹部76b卡止,使环部件33停止(静止)。任意位置考虑环部件33作为敞开状态而向上方向立起的位置等。例如,在使环部件33停止在作为敞开状态而向上方向立起的位置的情况下,使用者通过放置环部件33向上方向立起了的状态的饮料用容器1C,从而能够将手指立即钩挂于环部件33来携带。
另外,在环部件33向铰链周向的打开方向、或关闭方向侧被转动、弹性突起74的突出部75爬上了卡止端部76a、或卡止凹部76b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突出部75与环轴承部56的朝向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面滑动接触,并且保持爬上了的状态不变地停止。详细而言,除突出部75和环轴承部56的朝向铰链轴向的一侧的端面各自的形状以外,还调整滑动距离、抵接的角度、滑动阻力等。特别地,根据环部件33的绕铰链中心轴A的转动来以阶段性地提高滑动阻力的方式进行调整,从而能够进行顺畅的停止。
保持爬上地停止的任意位置考虑是环部件33作为敞开状态而向上方向立起的位置等。
以上,如至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以及本变形例为止所记载的那样,在环部件33(11)向铰链周向的打开方向、或关闭方向侧被转动的情况下,关于是凸形状彼此的越过还是凸形状和凹形状的插入(卡止)等,能够适当选择。若为后者,则关于其卡止的位置、数量如何,另外,在越过后滑动还是保持爬上地滑动等,能够适当选择。即,产品的形状、构造物的配置空间、想使环部件33(11)停止的位置、想对使用者给予突然的阻力感、点击感的位置等应该根据所要求的功能来适当地选择,且分别能够互换。由此,例如针对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也能够应用第三实施方式那样的基于越过的构造。此外,针对后述的第四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及它们的变形例也同样。
在该变形例中,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3也具有点击机构,在环部件33向绕铰链中心轴A的打开方向、或者关闭方向转动时,赋予点击感。
另外,在该变形例中,敞开位置保持机构24即盖用弹性片(盖用被卡止部)72与盖用突起(盖用卡止部)73的组仅设置一组。
在以上说明过的变形例的盖帽单元3C中,也可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30~图34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盖帽单元3D及具备该盖帽单元3D的饮料用容器1D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在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名称、附图标记等并省略其说明的情况。
如图30及图3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饮料用容器1D具备:盖帽单元3D;和有底筒状的容器主体2D,供盖帽单元3D安装。盖帽单元3D通过螺合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于上部开口的容器主体2D的口颈部2c。
图30、图31及图34示出盖帽单元3D及饮料用容器1D的一部分,表示盖体31的关闭状态(封堵位置)且环部件33的收纳状态。此外,图31示出从中心轴C向左侧偏移的位置处的与中心轴C平行的纵剖视图,详细而言,表示通过设置于环部件33的一对环轴承部56中的位于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一个环轴承部56的纵剖视图。
另外,图32是表示盖帽单元3D及饮料用容器1D的一部分的立体图,表示盖体31的关闭状态(封堵位置)且环部件33的敞开状态。图33是表示盖帽单元3D及饮料用容器1D的一部分的立体图,表示盖体31的打开状态(敞开位置)且环部件33的收纳状态。
如图30~图32所示,盖帽单元3D的盖体31具有从盖体31的盖顶壁部31b凹陷的凹状或者槽状的收纳凹部,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收纳凹部为凹陷部31j。即,盖体31的盖顶壁部31b具有凹陷部(收纳凹部)31j。
凹陷部31j配置于盖顶壁部31b中的除前端部以外的部分。凹陷部31j为比盖顶壁部31b中的除凹陷部31j以外的部分(即盖顶壁部31b的前端部)向下侧凹陷的凹状。凹陷部31j形成为向盖体31的上侧、左侧、右侧及后侧开口的切口状。
环部件33配置于盖帽主体30的上侧且盖体31的上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环部件33呈大致半圆形状。在图30所示的环部件33的收纳状态下,环部件33配置在盖顶壁部31b上,更详细而言,配置在盖顶壁部31b的凹陷部31j上。在环部件33的收纳状态下,环部件33的至少一部分收纳于凹陷部(收纳凹部)31j。
如图30及图34所示,在环部件33为收纳状态时,环部件33的外周面33c呈朝向左侧、右侧以及后侧并沿着周向延伸的凸曲面状。环部件33的外周面33c以与盖体31的盖周壁部31a的外周面连续的方式(以形成连续的一个面的方式)配置为与盖周壁部31a大致平齐。即,环部件33的外周面33c配置为与盖体31的盖周壁部31a连续。
另外,如图30及图31所示,在环部件33为收纳状态时,环部件33的上表面33b配置为与盖顶壁部31b(的前端部)连续。具体而言,环部件33的上表面33b和盖顶壁部31b的前端部的上表面以形成连续的一个面的方式配置为大致平齐。
如图30及图32所示,环部件33具有:环后端部33g,与第一铰链(铰链)32连接;环前端部33h,在环部件33处于收纳状态时位于最前侧;以及一对环侧端部33i,将环后端部33g和环前端部33h连接。
而且,环后端部33g、环前端部33h及一对环侧端部33i中的至少一个以上配置于凹陷部(收纳凹部)31j。详细而言,凹陷部31j具有:后端配置部31g,供环后端部33g配置;前端配置部31h,供环前端部33h配置;以及一对侧端配置部31i,供一对环侧端部33i配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环后端部33g、环前端部33h以及一对环侧端部33i全部配置于凹陷部(收纳凹部)31j。
如图3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口形成部件36的周壁部36b的前端部与凹陷部(收纳凹部)31j的前端配置部31h在前后方向上排列配置。换言之,周壁部36b的前端部与前端配置部31h配置为不在上下方向上排列(从上下方向观察不重叠)。因此,位于周壁部36b的上端开口缘的饮用口部36e的前端部与处于收纳状态的环部件33的环前端部33h也在前后方向上排列配置。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处于收纳状态的环部件33的环前端部33h及前端配置部31h配置于比周壁部36b及饮用口部36e的各前端部靠后侧。
另外,如图3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盖帽单元3D具备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3,该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3在环部件33的下表面33a与盖体31的盖顶壁部31b对置的环部件33的收纳状态下保持环部件33的姿势。而且,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3具有:突起(被卡止部)70,设置于环部件33;和弹性片(卡止部)71,卡止于处于收纳状态的环部件33的突起7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3即突起70与弹性片71的组以夹着盖帽主体30的盖帽轴承部52的方式在铰链轴向上排列设置有一对。
关于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3的上述以外的结构,与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另外,如图3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盖帽单元3D还具备敞开位置保持机构24,该敞开位置保持机构24在盖体31向绕铰链中心轴A的打开方向转动的敞开位置保持盖体31的姿势。而且,敞开位置保持机构24具有:盖用弹性片(盖用被卡止部)72,设置于盖体31;和盖用突起(盖用卡止部)73,卡止于处于敞开位置的盖体31的盖用弹性片7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敞开位置保持机构24即盖用弹性片72与盖用突起73的组仅设置一组。
盖用突起73从盖帽主体30的盖帽轴承部52向后侧突出设置。盖用弹性片72呈可弹性变形的大致U字板状,在从盖体31的盖顶壁部31b的后端部朝向下侧延伸之后,从后侧朝向上侧折回。如图33所示,在盖体31处于敞开位置时,盖用弹性片72从铰链周向的打开方向侧与盖用突起73隔开间隙地对置或者接触。
盖用弹性片72的朝向第一铰链32侧的尖端与铰链中心轴A之间的沿着铰链径向的尺寸和盖用突起73的尖端(后端)与铰链中心轴A之间的沿着铰链径向的尺寸相比为同等或以下。
关于敞开位置保持机构24的上述以外的结构,与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以上说明过的本实施方式的盖帽单元3D及饮料用容器1D中,也可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口形成部件36的周壁部36b中位于最上侧的前端部与凹陷部(收纳凹部)31j的前端配置部31h在前后方向上排列配置,即,周壁部36b的前端部与前端配置部31h配置为不在上下方向上排列(从上下方向观察不重叠)。因此,能够在确保周壁部36b(饮用口部36e)的前端部的朝向上侧的突出量较大来确保饮料的饮用容易性的同时,将盖帽单元3D整体的上下方向的尺寸抑制得较小来实现小型化。
<第五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35~图37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盖帽单元3E及具备该盖帽单元3E的饮料用容器1E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在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名称、附图标记等并省略其说明的情况。
如图35及图3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饮料用容器1E具备:盖帽单元3E;和有底筒状的容器主体2E,供盖帽单元3E安装。盖帽单元3E通过螺合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于上部开口的容器主体2E的口颈部2c。
图35~图37示出盖帽单元3E及饮料用容器1E的一部分,表示盖体31的关闭状态(封堵位置)且环部件33的收纳状态。
如图35及图36所示,盖帽单元3E的盖体31具有从盖体31的盖顶壁部31b凹陷的凹状或者槽状的收纳凹部,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收纳凹部为外周槽31f。外周槽31f配置于盖顶壁部31b的外周部,在周向上延伸。
如图3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口形成部件36的周壁部36b的前端部与外周槽(收纳凹部)31f的前端配置部31h在前后方向上排列配置。换言之,周壁部36b的前端部与前端配置部31h配置为不在上下方向上排列(从上下方向观察不重叠)。因此,位于周壁部36b的上端开口缘的饮用口部36e的前端部与处于收纳状态的环部件33的环前端部33h也在前后方向上排列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前后方向观察,周壁部36b及饮用口部36e的各前端部与环前端部33h配置为重叠。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处于收纳状态的环部件33的环前端部33h及前端配置部31h配置在比周壁部36b及饮用口部36e的各前端部靠前侧。
另外,如图3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盖帽单元3E具备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5,该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5在环部件33的下表面33a与盖体31的盖顶壁部31b对置的环部件33的收纳状态下保持环部件33的姿势。而且,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5具有:卡止凹部(被卡止部)77,设置于环部件33;和卡止凸部(卡止部)78,卡止于处于收纳状态的环部件33的卡止凹部77。
卡止凹部77配置于环部件33的环前端部33h。卡止凹部77从环前端部33h的朝向径向内侧(后侧)的内侧面向径向外侧(前侧)凹陷而形成。
卡止凸部78配置于外周槽31f的前端配置部31h。卡止凸部78从前端配置部31h的朝向径向外侧(前侧)的侧壁向径向外侧(前侧)突出而形成。在环部件33处于收纳状态时,卡止凹部77与卡止凸部78相互卡止。
在环部件33通过使用者的操作等而朝向绕铰链中心轴A的打开方向以规定以上的转矩被转动了时,卡止凹部77在铰链周向上越过卡止凸部78。
详细而言,在将环部件33从环部件33的收纳状态向敞开状态转移的过程中,卡止凹部77与环部件33一起绕铰链中心轴A被转动。通过环部件33以规定以上的转矩被转动,从而卡止凹部77(的下侧部分)与卡止凸部78滑动接触,并且能够绕铰链中心轴越过卡止凸部78。在该越过时,使用者能够得到点击感,能够在感觉上识别环部件33脱离了收纳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5在前后方向上配置在比盖帽中心轴C靠与第一铰链(铰链)32相反的一侧。
在该情况下,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5与铰链中心轴A之间的距离变大。由此,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5的从作为支点的铰链中心轴A到作为作用点的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5的距离大,因此良好地维持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5的功能更强。
另外,与上述相反,在将环部件33从敞开状态向收纳状态返回的过程中,环部件33向铰链周向的关闭方向侧转动,在成为收纳状态的紧前,卡止凹部77与卡止凸部78滑动接触,并且以被引入至卡止凸部78的方式被卡止。由此,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5再次以收纳状态的姿势保持环部件33。另外,在该卡止时,使用者能够得到点击感,能够感觉到完成了操作。
此外,也能够构成为具备具有卡止凹部77、卡止凸部78的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5,来代替第一、第三、第四实施方式中的收纳状态保持机构21、23。即,若为第一实施方式,则在前端配置部9f和环前端部11f分别具备卡止凹部77、卡止凸部78,若为第三及第四实施方式,则在前端配置部31h和环前端部33h分别具备卡止凹部77、卡止凸部78,从而起到同样的效果。当然,将卡止凹部77、卡止凸部78分别设置于前端配置部(9f、31h)和环前端部(11f、33h)的哪一个均起到同样的效果。
如图3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盖帽单元3E还具备敞开位置保持机构24。敞开位置保持机构24在盖体31向绕铰链中心轴A的打开方向转动了的敞开位置保持盖体31的姿势。敞开位置保持机构24具有:盖用弹性片(盖用被卡止部)72,设置于盖体31;和盖用突起(盖用卡止部)73,卡止于处于敞开位置的盖体31的盖用弹性片7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敞开位置保持机构24即盖用弹性片72与盖用突起73的组仅设置一组。
敞开位置保持机构24的结构与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35及图3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盖帽单元3E中,盖锁定机构43具有滑动限位器51来代替环限位器46。滑动限位器51设置于盖帽主体30的周壁部30a的前端部。滑动限位器51能够相对于周壁部30a在上下方向上滑移,保持于周壁部30a。
通过使图36所示的滑动限位器51向下移动,从而锁定部件45能够绕第二铰链44转动,能够打开封堵位置的盖体31。另外,通过使滑动限位器51向上移动,从而限制锁定部件45的绕第二铰链44的转动,盖体31被锁定在封堵位置。
在以上说明过的本实施方式的盖帽单元3E及饮料用容器1E中,也可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口形成部件36的周壁部36b中位于最上侧的前端部与外周槽(收纳凹部)31f的前端配置部31h在前后方向上排列配置,即,周壁部36b的前端部与前端配置部31h配置为不在上下方向上排列(从上下方向观察不重叠)。因此,能够在确保周壁部36b(饮用口部36e)的前端部的朝向上侧的突出量较大来确保饮料的饮用容易性的同时,将盖帽单元3E整体的上下方向的尺寸抑制得较小来实现小型化。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能够如以下说明那样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结构的变更等。
在上述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铰链轴向的一侧相当于周向的紧固侧T1,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相当于周向的松弛侧T2,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铰链轴向的一侧相当于周向的松弛侧T2,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相当于周向的紧固侧T1。
在该情况下,在朝向盖帽单元3A、3B与容器主体2A、2B螺合的周向中的紧固侧T1(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力作用于环部件11、33时,通过施力部19、60的弹性变形来吸收该力,能够抑制上述螺合过度紧固。因此,在接下来从容器主体2A、2B拆下盖帽单元3A、3B时,能够抑制它们的螺合状态过度结实而影响操作性(无法拆下)等不良状况。
另外,也可以是施力部19、60相对于盖帽主体9、30朝向铰链轴向的一侧、且朝向铰链轴向的另一侧对环部件11、33施力。
另外,施力部19、60只要是可弹性变形的部件即可,例如还能够使用硅橡胶、弹性体等弹性部件。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若不考虑施力部19对外观的影响,则也可以一体而非分体地构成第一环轴承部16与封入部20。另外,也可以在第一环轴承部16的表面(至少朝向铰链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面)施与耐磨性的涂层,使第一环轴承部16与施力部19直接抵接。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举出了在盖帽轴承部15与第一环轴承部(环轴承部)16中的一方(盖帽轴承部15)凹设收容凹部15b、在另一方(第一环轴承部16)配置轴承滑动面16b、封入部20的封入滑动面20c与轴承滑动面16b滑动的例子,但也可以设为更换了上述一方与上述另一方的结构。即,也可以上述一方为第一环轴承部16,上述另一方为盖帽轴承部15。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举出了轴承滑动面16b与封入滑动面20c中的一方(轴承滑动面16b)具有凹状的台阶部16c、轴承滑动面16b与封入滑动面20c中的另一方(封入滑动面20c)具有凸部20e的例子,但也可以形成为替换了上述一方与上述另一方的结构。即,也可以是上述一方为封入滑动面20c,上述另一方为轴承滑动面16b。
另外,在第二~第五实施方式中,举出了盖锁定机构43的锁定部件45构成为能够绕第二铰链44转动的例子,但不局限于此。虽未特别图示,但锁定部件也可以构成为在前后方向上滑移自如。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虽未特别图示,但在采用第一铰链(铰链)32的盖轴承部与环轴承部配置为在铰链轴向上相邻的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以是第一铰链32具有:收容凹部,凹设于盖轴承部与环轴承部中的一方并在铰链轴向上延伸,收容施力部;和封入部,将施力部封入至收容凹部。
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封入部将施力部封入至收容凹部内,因此可抑制施力部露出至外部,使盖帽单元3B及饮料用容器1B的外观设计成为良好的美观。另外,通过封入施力部例如能够抑制因污垢的附着等而导致施力部的功能降低、变得不稳定。
在上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举出了将本发明应用于通过具有真空隔热构造的容器主体2A、2B、2C、2D、2E而拥有保温·保冷功能的饮料用容器1A、1B、1C、1D、1E的例子,但不局限于此。即,本发明能够广泛应用于盖帽单元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于容器主体的口颈部的带盖帽容器。
对于本发明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组合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等中说明过的各结构,另外,能够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置换以及其他变更。另外,本发明并不受上述的实施方式等限定,而仅受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限定。

Claims (7)

1.一种盖帽单元,其安装于上部开口的容器主体的口颈部,
所述盖帽单元的特征在于,具备:
盖帽主体,所述盖帽主体封堵所述容器主体的上部开口部,具有与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连通的通液口;
环状的环部件,所述环部件配置于所述盖帽主体的上侧;
铰链,所述铰链将所述环部件相对于所述盖帽主体连结为绕铰链中心轴转动自如;
盖体,所述盖体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所述盖帽主体与所述环部件之间并覆盖所述通液口,在被向绕所述铰链中心轴的打开方向施力了的状态下经由所述铰链而与所述盖帽主体连结为转动自如;
收纳状态保持机构,所述收纳状态保持机构在所述环部件的下表面与所述盖体的盖顶壁部对置的所述环部件的收纳状态下,保持所述环部件的姿势;以及
敞开位置保持机构,所述敞开位置保持机构在所述盖体向绕所述铰链中心轴的打开方向转动了的敞开位置,保持所述盖体的姿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帽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敞开位置保持机构具备:
盖用被卡止部,所述盖用被卡止部设置于所述盖体;和
盖用卡止部,所述盖用卡止部与处于所述敞开位置的所述盖体的所述盖用被卡止部卡止,
所述盖用被卡止部在所述盖体朝向绕所述铰链中心轴的关闭方向以规定以上的转矩被转动了时,越过所述盖用卡止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盖帽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部件能够停止在绕所述铰链中心轴的任意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盖帽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状态保持机构在前后方向上配置在比盖帽中心轴靠与所述铰链相反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盖帽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部件的下表面形成为仿照所述下表面所对置的所述盖体的所述盖顶壁部的形状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帽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环部件处于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环部件的上表面配置为与所述盖体的所述盖顶壁部连续,所述环部件的外周面配置为与所述盖体的盖周壁部连续。
7.一种饮料用容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盖帽单元;和
安装了所述盖帽单元的所述容器主体。
CN202311036930.8A 2022-08-25 2023-08-17 盖帽单元及饮料用容器 Pending CN11762270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34115A JP2023033224A (ja) 2021-08-25 2022-08-25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飲料用容器
JP2022-134115 2022-08-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22700A true CN117622700A (zh) 2024-03-01

Family

ID=87760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36930.8A Pending CN117622700A (zh) 2022-08-25 2023-08-17 盖帽单元及饮料用容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327706A1 (zh)
KR (1) KR20240028937A (zh)
CN (1) CN117622700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12542B2 (ja) 2011-09-07 2013-10-09 サーモス株式会社 飲料用容器の栓体
JP6509783B2 (ja) * 2016-06-10 2019-05-08 サーモス株式会社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飲料用容器
JP6760665B2 (ja) 2018-11-16 2020-09-23 タケヤ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携帯用飲料ボトル
CN112107205A (zh) * 2019-06-21 2020-12-22 宁波利时日用品有限公司 同轴旋转式杯盖及具有该杯盖的饮水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327706A1 (en) 2024-02-28
KR20240028937A (ko) 2024-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84836B (zh) 盖单元以及饮料用容器
JP6681745B2 (ja)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飲料用容器
US8622229B2 (en) Beverage bottle and lid with back button release and button lock
KR20180096471A (ko) 개폐식 용기
EP1072532A1 (en) Combination container
EP3423372B1 (en) Resealable container
JP7090489B2 (ja)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キャップ付き容器
CN117622700A (zh) 盖帽单元及饮料用容器
CN117622696A (zh) 盖帽单元及饮料用容器
JP2023033224A (ja)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飲料用容器
JP2011251706A (ja) 飲料容器の蓋構造
JPH09150849A (ja) 蓋付き注出キャップ
TWM651140U (zh) 帽蓋組件及飲料容器
JP2011251707A (ja) 飲料容器栓
TWM651139U (zh) 帽蓋組件及飲料容器
JP2024004083A (ja)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キャップ付き容器
TWI808770B (zh) 蓋組件及帶蓋容器
JP2022180979A (ja)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キャップ付き容器
JP2022180978A (ja)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キャップ付き容器
KR200378488Y1 (ko) 화장품 케이스
CN115872049A (zh) 盖单元以及饮料用容器
JP2023087846A (ja)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飲料用容器
JP2023146507A (ja)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キャップ付き容器
CN115500675A (zh) 饮料用容器
JP2020026292A (ja)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キャップ付き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