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18651A - 一种加速成纤维细胞粘附和定向迁移的可注射左旋聚乳酸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速成纤维细胞粘附和定向迁移的可注射左旋聚乳酸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18651A
CN117618651A CN202311619279.7A CN202311619279A CN117618651A CN 117618651 A CN117618651 A CN 117618651A CN 202311619279 A CN202311619279 A CN 202311619279A CN 117618651 A CN117618651 A CN 1176186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la
polypeptide
polylactic acid
carboxyl
injec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1927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君花
李剑
徐向阳
谢俊
夏云
吴云登
杨晖
蒋舒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li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li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li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li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1927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186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18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186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速成纤维细胞粘附和定向迁移的可注射左旋聚乳酸微球,以左旋聚乳酸和多肽为原料,左旋聚乳酸与丁二酸反应得到羧基封端的PLLA,将羧基封端的PLLA配成羧基封端的PLLA溶液,将羧基封端的PLLA溶液加入到多肽水溶液中,混匀;再将EDC和NHS的混合溶液滴入羧基封端的PLLA和多肽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反应,离心,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冷冻干燥,得到表面包裹均匀的多肽涂层的PLLA/多肽微球,将羧甲基纤维素钠、甘露醇和PLLA/多肽微球在水中分散均匀,冷冻干燥,得到的可注射的PLLA/多胶复合微球粉末。注射皮下PLLA/多肽复合微球可加速局部组织的细胞迁移,促进胶原沉积和皮肤组织修复。

Description

一种加速成纤维细胞粘附和定向迁移的可注射左旋聚乳酸微 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美容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加速成纤维细胞粘附和定向迁移的可注射左旋聚乳酸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加速成纤维细胞粘附和定向迁移的可注射PLLA/多肽复合微球。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人们对衰老、缺陷和受损面部的微创手术的需求日益增多,全球范围内进行的美容手术数量不断增加。
左旋聚乳酸(PLLA)作为软组织填充物,于1999年在欧洲上市,2004年FDA首次批准PLLA作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患者的面部填充剂,用于治疗HIV引起的面部脂肪萎缩。此外,PLLA于2009年被批准用于治疗皱纹、改善面部轮廓、恢复皮肤组织损失等。经过临床实践,PLLA填充剂是一种可通过微创手术植入真皮层的产品,可通过最小侵入性、最快恢复速度、更少疤痕产生和更好患者满意度获得最佳效果的填充剂产品。
PLLA皮下填充剂的主体成分PLLA微球或微粒具有生物刺激作用,注射后能刺激机体内源性胶原和真皮纤维细胞再生,PLLA微球因此被认为是能刺激胶原再生的活性成分。植入机体后,PLLA首先被巨噬细胞、多核巨细胞等淋巴细胞包裹,在几个月内引起轻微的炎症反应,随后被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最后在植入部位形成新的胶原蛋白和其他结缔组织,对较深的皱纹或褶皱(如鱼尾纹、鼻唇沟和木偶线等)效果明显,其疗效通常能维持18-25个月。
然而,PLLA皮下填充剂起效时间通常需要3-6个月。PLLA作为一种疏水性材料,其细胞粘附性较差、诱导细胞迁移能力较慢,无法在短时间内促进组织胶原蛋白的生成,从而导致PLLA皮下填充剂在植入初期的胶原蛋白诱导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针对当前以单一PLLA为主体成分的皮下填充剂产品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加速成纤维细胞粘附和定向迁移的可注射PLLA/多肽复合微球。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加速成纤维细胞粘附和定向迁移的可注射左旋聚乳酸微球,它是以左旋聚乳酸和多肽为原料,左旋聚乳酸与丁二酸反应得到羧基封端的PLLA,将羧基封端的PLLA溶于二氯甲烷或三氯甲烷中配制成羧基封端的PLLA溶液,将羧基封端的PLLA溶液加入到多肽水溶液中,混匀;再将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HCl)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的混合溶液滴入羧基封端的PLLA和多肽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反应,离心,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冷冻干燥,得到表面包裹均匀的多肽涂层的PLLA/多肽微球,最后将羧甲基纤维素钠、甘露醇和PLLA/多肽微球在水中分散均匀,冷冻干燥,得到的可注射的PLLA/多胶复合微球粉末。
本发明所述的可注射左旋聚乳酸微球为PLLA/多肽复合的单分散微球,粒径为10~120μm。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加速成纤维细胞粘附和定向迁移的可注射左旋聚乳酸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左旋聚乳酸(PLLA)与丁二酸酐通过酯交换反应和加成反应,得到羧基封端的PLLA;
步骤(2)、将羧基封端的PLLA溶于二氯甲烷或三氯甲烷中,配制成羧基封端的PLLA溶液;用水将多肽配制成多肽水溶液;将羧基封端的PLLA溶液加入到搅拌中的多肽水溶液中,搅拌混匀;
步骤(3)、将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HCl)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的混合溶液滴入步骤(2)制得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离心,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冷冻干燥,得到PLLA/多肽微球;
步骤(4)、将羧甲基纤维素钠、甘露醇和PLLA/多肽微球在水中分散均匀,冷冻干燥,得到可注射的PLLA/多胶复合微球粉末。
步骤(1)中,以二氯甲烷或三氯甲烷为反应溶剂,在氮气氛围、有机碱存在的条件下,左旋聚乳酸和丁二酸酐室温反应,反应结束后,旋转蒸发除去溶剂,残余物于乙醇中沉淀,沉淀40℃真空干燥,得到羧基封端的PLLA(PLLA-COOH)。
所述的左旋聚乳酸的特性粘度为1.2~6.5dl/g,优选为3.2dl/g。
所述的左旋聚乳酸与丁二酸酐的质量比为5:1~100:1,优选为15:1~30:1。
所述的左旋聚乳酸与有机碱的用量比为1:1~10:1g/mL,优选为1.5:1~3:1g/mL。
所述的有机碱为吡啶、N,N-二异丙基乙胺或三乙胺等。
优选的,反应结束后,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在室温下,将残余物滴加到无水乙醇中产生沉淀,取沉淀。
步骤(2)中,所述的羧基封端的PLLA和多肽的质量比为1:1~1:10,优选为1:1~1:5。如果降低多肽的用量,则会在形成的微球同时将产生部分絮状物,需要过筛除去;如果进一步降低多肽的用量,甚至无法形成微球。
所述的选自二氯甲烷或三氯甲烷中的一种和水的体积比为1:5~1:20,优选为1:10。
所述的羧基封端的PLLA溶液的浓度为0.01~0.1g/mL,优选为0.02~0.1g/mL;所述的多肽水溶液的浓度为0.001~0.02g/mL,优选为0.01~0.02g/mL。
所述的多肽选自牛胶原蛋白、明胶、重组人III型胶原蛋白、纤连蛋白。
所述的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和羧基封端的PLLA质量比为1:10~1:1000,优选为1:100~1:200。所述的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的质量比为0.33:1~8.35:1,优选为5:3。
步骤(4)中,所述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和PLLA/多肽微球的质量比为1:0.5~1:5,优选为1:2;所述的甘露醇和PLLA/多肽微球的质量比为1:0.5~1:10,优选为1:2。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的可注射左旋聚乳酸微球在制备皮下填充剂的用途。
优选的,所述的用途为所述的可注射左旋聚乳酸微球在制备具备促进胶原沉积和皮肤组织修复功能的皮下填充剂的用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丁二酸酐与左旋聚乳酸发生酯交换反应和加成反应得到羧基封端的PLLA,避免了使用高锰酸钾等氧化剂得到羧基时可能引起的聚乳酸分子链的断裂,导致分子量降低的情况。
本发明在PLLA微球表面接枝固定的多肽材料(如胶原、明胶、纤连蛋白等)不仅具有生物活性,同时还可作为微球形成过程中的分散剂,避免了常规分散剂残留可能造成的不良隐患。
与现有的PLLA微球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采用多肽材料替代常用分散剂(如聚乙烯醇PVA、司班80、吐温80等),经过进一步的交联固定,可在形成PLLA微球的同时,在微球表面轻松获得均匀的多肽涂层。
相比现有皮下填充剂产品中的PLLA微球,本发明PLLA/多肽复合微球具有加速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在微球表面粘附和定向迁移的能力,因此在注射皮下填充剂后,可加速局部组织的细胞迁移,从而促进胶原沉积和皮肤组织修复。
附图说明
图1为可注射的PLLA/胶原复合微球的制备路线。
图2为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在可注射的PLLA微球(对比例1)和可注射的PLLA/胶原复合微球(实施例1)表面的荧光染色图像。
图3为PLLA/罗丹明B标记的PLLA/胶原复合微球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图像。
图4为PLLA/胶原复合微球浸提液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PLLA/胶原微球的制备路线见图1,方法如下:
将15g左旋聚乳酸(PLLA,特性粘度为3.2dl/g)置于250mL茄型瓶中,70℃真空干燥1h;待冷却后,抽真空、通氮气循环三次,加入180mL二氯甲烷搅拌使左旋聚乳酸溶解,加入0.5g丁二酸酐和5mL干燥吡啶,搅拌混匀后抽真空、通氮气循环三次,室温反应5天;反应结束后,室温下利用旋转蒸发除去多余的二氯甲烷至粘稠状液体,在室温下,将粘稠状液体滴加到无水乙醇中产生沉淀,取沉淀,40℃真空干燥48h除去乙醇,获得羧基封端的PLLA(PLLA-COOH)絮状物。
将5g PLLA-COOH絮状物溶于100mL二氯甲烷中,搅拌12h至完全溶解,得到浓度0.05g/mL的PLLA-COOH溶液。将10g牛胶原蛋白溶解于1000mL去离子水中,待完全溶解,得到浓度0.01g/mL的胶原溶液;在转速为1000rpm的机械搅拌下,将PLLA-COOH溶液滴加到胶原溶液中,继续搅拌12h。在室温下,将0.05g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HCl)与0.03g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溶于5mL去离子水中,并滴加到PLLA-COOH与胶原的混合溶液中,继续搅拌12h;反应结束后,反应液以转速3000rpm离心5分钟,取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离心3次,-50℃冷冻干燥24h,获得PLLA/胶原微球粉末,粒径为20~80μm。
将羧甲基纤维素钠3g与甘露醇3g溶解于100mL去离子水,在500rpm的搅拌转速下,加入PLLA/胶原微球粉末6g,继续搅拌2h,-50℃冷冻干燥24h,获得可注射的PLLA/胶原复合微球粉末。
实施例2
将15g左旋聚乳酸(PLLA,特性粘度为1.2dl/g)置于250mL茄型瓶中,70℃真空干燥1h;待冷却后,抽真空、通氮气循环三次,加入180mL二氯甲烷搅拌使左旋聚乳酸溶解,加入1g丁二酸酐和10mL干燥吡啶,搅拌混匀后抽真空、通氮气循环三次,室温反应5天;反应结束后,室温下利用旋转蒸发除去多余的溶剂至粘稠状液体,在室温下,将粘稠状液体滴加到无水乙醇中产生沉淀,取沉淀,40℃真空干燥48h,获得羧基封端的PLLA(PLLA-COOH)絮状物。
将10g PLLA-COOH絮状物溶于100mL二氯甲烷中,搅拌12h至完全溶解,得到浓度0.1g/mL的PLLA-COOH溶液。将10g牛胶原蛋白溶解于1000mL去离子水中,待完全溶解,得到浓度0.01g/mL的胶原溶液;在转速为1000rpm的机械搅拌下,将PLLA-COOH溶液滴加到胶原溶液中,继续搅拌12h。在室温下,将0.1g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HCl)与0.06g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溶于5mL去离子水中,并滴加到PLLA-COOH与胶原的混合溶液中,继续搅拌12h;反应液3000rpm离心5分钟,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离心3次,-50℃冷冻干燥24h,获得PLLA/胶原微球粉末,粒径为10~60μm。
实施例3
将3g左旋聚乳酸(PLLA,特性粘度为6.5dl/g)置于250mL茄型瓶中,70℃真空干燥1h;待冷却后,抽真空、通氮气循环三次,加入180mL二氯甲烷搅拌使左旋聚乳酸溶解,加入0.1g丁二酸酐和1mL干燥吡啶,搅拌混匀后抽真空、通氮气循环三次,室温反应5天;反应结束后,室温下利用旋转蒸发除去多余的二氯甲烷溶剂至粘稠状液体,在室温下,将粘稠状液体滴加到无水乙醇中产生沉淀,取沉淀置于40℃下真空干燥48h,获得羧基封端的PLLA(PLLA-COOH)絮状物。
将2g PLLA-COOH絮状物溶于100mL二氯甲烷中,搅拌12h至完全溶解,得到浓度0.2g/mL的PLLA-COOH溶液。将牛胶原蛋白10g溶解于1000mL去离子水中,待完全溶解,得到浓度0.01g/mL的胶原溶液;在转速为1000rpm的机械搅拌下,将PLLA-COOH溶液滴加到胶原溶液中,继续搅拌12h。在室温下,将0.01g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HCl)与0.006g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溶于5mL去离子水中,并滴加到PLLA-COOH与胶原的混合溶液中,继续搅拌12h;反应结束后,反应液以转速3000rpm离心5分钟,取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离心3次,-50℃冷冻干燥24h,获得PLLA/胶原微球粉末,粒径为30~120μm。
实施例4
取5g实施例1制得的PLLA-COOH絮状物,溶于100mL二氯甲烷中,搅拌12h至完全溶解,得到浓度0.05g/mL的PLLA-COOH溶液。将明胶10g溶解于1000mL去离子水中,待完全溶解,得到浓度0.01g/mL的胶原溶液;在转速为1000rpm的机械搅拌下,将PLLA-COOH溶液滴加到胶原溶液中,继续搅拌12h。在室温下,将0.05g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HCl)与0.03g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溶于5mL去离子水中,并滴加到PLLA-COOH与胶原的混合溶液中,继续搅拌12h;反应液3000rpm离心5分钟,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离心3次,-50℃冷冻干燥24h,获得PLLA/胶原微球粉末,粒径为20~70μm。
实施例5
取5g实施例1制得的PLLA-COOH絮状物,溶于100mL二氯甲烷中,搅拌12h至完全溶解,得到浓度0.05g/mL的PLLA-COOH溶液。将重组人III型胶原蛋白20g溶解于1000mL去离子水中,待完全溶解,得到浓度0.02g/mL的胶原溶液;在转速为1000rpm的机械搅拌下,将PLLA-COOH溶液滴加到胶原溶液中,继续搅拌12h。在室温下,将0.05g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HCl)与0.03g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溶于5mL去离子水中,并滴加到PLLA-COOH与胶原的混合溶液中,继续搅拌12h;反应液3000rpm离心5分钟,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离心3次,-50℃冷冻干燥24h,获得PLLA/胶原微球粉末,粒径为10~110μm。
对比例1
将15g PLLA(特性粘度为3.2dl/g)粉末溶于100mL二氯甲烷中,搅拌12h至完全溶解,得到PLLA溶液。将10g粘度为25-31mPa·s的聚乙烯醇(PVA)溶解于1000mL去离子水中,待完全溶解,得到PVA溶液。在转速为1000rpm的机械搅拌下,将PLLA溶液滴加到PVA溶液中,室温下继续搅拌12h。反应结束后,反应液3000rpm离心5分钟,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离心3次,-50℃冷冻干燥24h,获得PLLA微球粉末,粒径为20~70μm。
将3g羧甲基纤维素钠与3g甘露醇溶解于100mL去离子水,在500rpm的搅拌条件下,加入6g PLLA微球粉末,继续搅拌2h,-50℃冷冻干燥24h,获得可注射的PLLA微球粉末。
对比例2
取5g实施例1制得的PLLA-COOH絮状物,溶于100mL二氯甲烷中,搅拌12h至完全溶解,得到PLLA-COOH溶液。将2.5g牛胶原蛋白溶解于1000mL去离子水中,待完全溶解,得到胶原溶液;在转速为1000rpm的机械搅拌下,将PLLA-COOH溶液滴加到胶原溶液中,继续搅拌12h。在室温下,将0.05g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HCl)与0.03g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溶于5mL去离子水中,并滴加到PLLA-COOH与胶原的混合溶液中,继续搅拌12h;反应液3000rpm离心5分钟,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离心3次,冷冻干燥24h,无法形成均匀分散的微球粉末,只能获得PLLA/胶原复合的絮状物。
对比例3
取5g实施例1制得的PLLA-COOH絮状物溶于100mL二氯甲烷中,搅拌12h至完全溶解,得到PLLA-COOH溶液。将5g牛胶原蛋白溶解于1000mL去离子水中,待完全溶解,得到胶原溶液;在转速为1000rpm的机械搅拌下,将PLLA-COOH溶液滴加到胶原溶液中,继续搅拌12h。在室温下,将0.05g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HCl)与0.03g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溶于5mL去离子水中,并滴加到PLLA-COOH与胶原的混合溶液中,继续搅拌12h;反应液3000rpm离心5分钟,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离心3次,冷冻干燥24h,获得PLLA/胶原微球粉末,但发现存在部分絮状物,需要使用200μm的网筛除去絮状物。
实施例6
将人真皮成纤维细胞(BJ)以20000个/皿的密度种植到35mm激光共聚焦玻底皿中,在37℃和5%二氧化碳的培养箱中孵育12h。将实施例1制得的可注射的PLLA/胶原复合微球粉末0.12g与对比例1制得的可注射的PLLA微球粉末0.12g分别分散于2mL DMEM培养基中,分别添加到含有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的激光共聚焦玻底皿中,继续孵育2、4、6天,小心弃去培养基,用磷酸盐缓冲液(PBS,pH 7.4)洗涤细胞3次,依次用555标记鬼笔环肽(1:100)和Hoechst33342(10μg/mL)分别对细胞骨架和细胞核进行染色。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
如图2所示,相比PLLA微球,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在第2天便可快速粘附到PLLA/胶原复合微球表面,而PLLA微球上在第6天才可观察到较多细胞附着,表明本发明PLLA/胶原复合微球相比传统的PLLA微球可快速促进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的粘附和定向迁移能力。
实施例7
0.1g罗丹明B、0.03g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与0.04g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溶于5mL去离子水,室温下避光反应1h,得到活化的罗丹明B溶液。将5g牛胶原蛋白溶解于50mL去离子水中,并逐滴加入活化的罗丹明B溶液,室温下避光反应12h,并透析(截留分子量3500Da)3天,冷冻干燥,获得罗丹明B标记的胶原,为絮状物。
将0.05g实施例1制得的PLLA-COOH粉末溶于1mL二氯甲烷中,搅拌12h至完全溶解,得到PLLA-COOH溶液。将0.1g罗丹明B标记的胶原溶解于10mL去离子水中,待完全溶解,得到罗丹明B标记的胶原溶液。在转速为1000rpm的机械搅拌下,将PLLA-COOH溶液滴加到罗丹明B标记的胶原溶液中,继续搅拌12h。将0.0005gEDC与0.0003gNHS溶于5mL去离子水中,并滴加到PLLA-COOH与罗丹明B标记的胶原的混合溶液中,室温下继续搅拌12h。反应液3000rpm离心5分钟,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离心3次,冷冻干燥24h,获得PLLA/罗丹明B标记的胶原微球粉末。
将10mgPLLA/罗丹明B标记的胶原微球粉末分散于2mL去离子水中,如图3所示,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微球表面包裹了一层均匀的罗丹明B标记的胶原,表明在PLLA微球表面产生均匀的多肽涂层。
实施例8
称取1g实施例1制得的可注射的PLLA/胶原复合微球于15mL离心管中,并加入10mLDMEM完全培养基(含10%胎牛血清和1%的青霉素-链霉素),4℃密封保存一周以获得PLLA/胶原复合微球浸提液。
将处于对数期生长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BJ)用胰蛋白酶消化,制得细胞浓度为1×105个/mL的细胞悬浮液,96孔板的每个孔中加入100μL细胞悬浮液,保证每个孔的BJ细胞为1×104个,放入37℃、5%二氧化碳的培养箱培养12h待细胞贴壁后,取出孔板,用移液枪吸走培养基,分别加入一系列梯度浓度(0.5-100mg/mL)的PLLA/胶原复合微球浸提液作为实验组,每个浓度设置6个平行样。设置空白DMEM完全培养基为阴性对照组。将孔板继续在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后,吸走培养基,每个孔用pH为7.4的磷酸盐缓冲液润洗两遍。加入浓度为10%的细胞计数试剂(CCK-8)。设置加有CCK-8试剂且无细胞的孔为空白对照组。将孔板继续在培养箱中培养2h后,用酶标仪在波长450nm处测得吸光度值。计算细胞存活率。
细胞存活率(%)=(Ax-Ay)/(Az-Ay)×100%
其中,Ax为实验组的吸光度值,Ay为空白对照组的吸光度值,Az为阴性对照组的吸光度值。
如图4所示,不同浓度的PLLA/胶原复合微球浸提液培养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存活率均在90%以上,表明PLLA/胶原复合微球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高。

Claims (10)

1.一种加速成纤维细胞粘附和定向迁移的可注射左旋聚乳酸微球,其特征在于:它是以左旋聚乳酸和多肽为原料,左旋聚乳酸与丁二酸反应得到羧基封端的PLLA,将羧基封端的PLLA溶于二氯甲烷或三氯甲烷中配制成羧基封端的PLLA溶液,将羧基封端的PLLA溶液加入到多肽水溶液中,混匀;再将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的混合溶液滴入羧基封端的PLLA和多肽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反应,离心,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冷冻干燥,得到表面包裹均匀的多肽涂层的PLLA/多肽微球,最后将羧甲基纤维素钠、甘露醇和PLLA/多肽微球在水中分散均匀,冷冻干燥,得到的可注射的PLLA/多胶复合微球粉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速成纤维细胞粘附和定向迁移的可注射左旋聚乳酸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旋聚乳酸的特性粘度为1.2~6.5dl/g,优选为3.2dl/g;所述的多肽选自牛胶原蛋白、明胶、重组人III型胶原蛋白、纤连蛋白。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速成纤维细胞粘附和定向迁移的可注射左旋聚乳酸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左旋聚乳酸与丁二酸酐通过酯交换反应和加成反应,得到羧基封端的PLLA;
步骤(2)、将羧基封端的PLLA溶于二氯甲烷或三氯甲烷中,配制成羧基封端的PLLA溶液;用水将多肽配制成多肽水溶液;将羧基封端的PLLA溶液加入到搅拌中的多肽水溶液中,搅拌混匀;
步骤(3)、将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的混合溶液滴入步骤(2)制得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离心,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冷冻干燥,得到PLLA/多肽微球;
步骤(4)、将羧甲基纤维素钠、甘露醇和PLLA/多肽微球在水中分散均匀,冷冻干燥,得到可注射的PLLA/多胶复合微球粉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速成纤维细胞粘附和定向迁移的可注射左旋聚乳酸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以二氯甲烷或三氯甲烷为反应溶剂,在氮气氛围、有机碱存在的条件下,左旋聚乳酸和丁二酸酐室温反应,反应结束后,旋转蒸发除去溶剂,残余物于乙醇中沉淀,沉淀40℃真空干燥,得到羧基封端的PLLA;其中,所述的有机碱为吡啶、N,N-二异丙基乙胺或三乙胺。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加速成纤维细胞粘附和定向迁移的可注射左旋聚乳酸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左旋聚乳酸与丁二酸酐的质量比为5:1~100:1;所述的左旋聚乳酸与有机碱的用量比为1:1~10:1g/mL。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速成纤维细胞粘附和定向迁移的可注射左旋聚乳酸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羧基封端的PLLA和多肽的质量比为1:1~1:10,优选为1:1~1: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速成纤维细胞粘附和定向迁移的可注射左旋聚乳酸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羧基封端的PLLA溶液的浓度为0.01~0.1g/mL,优选为0.02~0.1g/mL;所述的多肽水溶液的浓度为0.001~0.02g/mL,优选为0.01~0.02g/mL。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速成纤维细胞粘附和定向迁移的可注射左旋聚乳酸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和羧基封端的PLLA质量比为1:10~1:1000,优选为1:100~1:200;所述的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的质量比为0.33:1~8.35:1,优选为5:3。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速成纤维细胞粘附和定向迁移的可注射左旋聚乳酸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和PLLA/多肽微球的质量比为1:0.5~1:5,优选为1:2;所述的甘露醇和PLLA/多肽微球的质量比为1:0.5~1:10,优选为1:2。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注射左旋聚乳酸微球在制备皮下填充剂的用途,优选在制备具备促进胶原沉积和皮肤组织修复功能的皮下填充剂的用途。
CN202311619279.7A 2023-11-30 2023-11-30 一种加速成纤维细胞粘附和定向迁移的可注射左旋聚乳酸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76186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19279.7A CN117618651A (zh) 2023-11-30 2023-11-30 一种加速成纤维细胞粘附和定向迁移的可注射左旋聚乳酸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19279.7A CN117618651A (zh) 2023-11-30 2023-11-30 一种加速成纤维细胞粘附和定向迁移的可注射左旋聚乳酸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18651A true CN117618651A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19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19279.7A Pending CN117618651A (zh) 2023-11-30 2023-11-30 一种加速成纤维细胞粘附和定向迁移的可注射左旋聚乳酸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1865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jid et al. Natural biomaterials for cardiac tissue engineering: a highly biocompatible solution
Chang et al.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 (γ-glutamic acid)-graft-chondroitin sulfate/polycaprolactone porous scaffolds for cartilage tissue engineering
CN108815574B (zh) 骨修复水凝胶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233176A1 (zh) 生长因子缓释微球、组织工程软骨复合支架及制备方法
CN106267315B (zh) 一种创面修复敷料
EP3174906A1 (en) Modified alginates for anti-fibrotic materials and applications
CN107899086B (zh) 一种透明质酸寡糖修饰的胶原蛋白纳米纤维血管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70439A (zh) 核壳-串晶结构的纳米纤维骨组织工程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Ma et al. Injectable hyaluronic acid/poly (γ-glutamic acid) hydrogel with step-by-step tunable properties for soft tissue engineering
CN110869065B (zh) 包含硅酸钙的结缔组织例如骨、牙本质或牙髓再生材料
RU2692768C1 (ru) Пористые биополимерные микросферы для контролируемого высвобождения положительно заряженных белков и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микросфер
CN109091702A (zh) 用于人体植入材料表面明胶微球载药生物活性涂层的制备方法及产品和应用
CN117618651A (zh) 一种加速成纤维细胞粘附和定向迁移的可注射左旋聚乳酸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64704B (zh) 一种可注射可吸收抗感染凝胶制剂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8295029A (zh) 一种注射用多功能复合型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24134A (zh) 一种负载鹿茸多肽的ⅰ型/ⅲ型胶原软骨修复支架
US20120122219A1 (en) Porous composite biomaterials and production method of the same
CN115487358A (zh) 一种用于软骨组织修复的凝胶复合支架及制备方法
Lao et al. Click-based injectable bioactive PEG-hydrogels guide rapid craniomaxillofacial bone regeneration by the spatiotemporal delivery of rhBMP-2
Cao et al. Biomimetic injectable and bilayered hydrogel scaffold based on collagen and chondroitin sulfate for the repair of osteochondral defects
KR20130134447A (ko) 신규한 나노섬유막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3368304A (zh) 一种利用基于原位乳化的3d打印技术制备包埋载药微球的多功能海藻酸钠支架的方法
Naureen et al. Κappa-Carrageenan Modified Polyurethane Foam Scaffolds for Skeletal Muscle Tissue Engineering
CN112962220B (zh) 用于人造神经导管的聚吡咯壳聚糖载药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Sionkowska 11 Natural Polymers a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