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88115A - 电控锁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控锁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588115A CN117588115A CN202311592056.6A CN202311592056A CN117588115A CN 117588115 A CN117588115 A CN 117588115A CN 202311592056 A CN202311592056 A CN 202311592056A CN 117588115 A CN117588115 A CN 11758811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k
- locking
- locking assembly
- rotating shaft
- hand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11295 pitch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452 restrai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06010063385 Intellectualis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81 depres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57 mal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63/00—Locks or fastenings with speci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E05B63/14—Arrangement of several locks or locks with several bolts, e.g. arranged one behind the other
- E05B63/143—Arrangement of several locks, e.g. in parallel or series, on one or more wing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5/00—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5/00—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 E05B15/10—Bolts of locks or night latch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3/00—Fastening knobs or handles to lock or latch part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01—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01—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E05B47/0012—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with rotary electromo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控锁,属于电力设备的技术领域,其中,通过第一锁合组件与第二锁合组件配合,当第一锁合组件和第二锁合组件均在第一移动位置上时,第一锁合组件与第二锁合组件相抵,使第二锁具被第一锁具限制在第一限位槽内,从而限制手柄位于第一限位槽内,并且无法驱动锁定组件旋转,导致该电控锁呈闭锁状态。当第一锁合组件或第二锁合组件的其中一个位于第二移动位置,或者均位于第二移动位置上,第一锁合组件与第二锁合组件分离,手柄与锁定组件在第一方向上转动配合,使手柄在第一方向上转动时带动第二锁具移出第一限位槽,然后通过锁定组件与第一锁具转动配合,驱动手柄在第二方向旋转,使钢栓与门柜或门框分离,从而实现开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锁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控锁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通信、电力及能源系统的屏柜产品,柜门上使了的普通的屏柜锁具,现有的锁具一般采用钥匙与锁体配合,操作员手持钥匙对准锁体的锁孔,当锁体匹配到带有编码的钥匙时,锁体可以被打开,该锁具智能化较弱。为了进一步提高锁具的智能化,人们设计出采用无线电遥控的电控锁,该电控锁与电控钥匙的信号对应上,便能通过远程的方式进行开锁。
然而,当电控锁出现断电情况下,将导致锁体无法被开启,又或者电控锁的信号接收器损坏,也将导致锁体无法被开启。因此,现有的电控锁开锁方式较为单一,且现有的电控锁功能稳定性不高;可见,现有的电控锁还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电控锁开锁方式单一以及稳定性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控锁及其使用方法。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控锁,包括第一锁体机构和第二锁体机构,所述第一锁体机构上具有第一锁具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锁具上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锁体机构具有手柄、安装于手柄第一端的锁定组件以及安装于手柄第二端的第二锁具;在第一方向上,所述手柄与所述锁定组件转动配合;在第二方向上,所述锁定组件与第一锁具转动配合;
所述第一锁具设有第一锁合组件,所述第二锁具设有第二锁合组件,所述第一锁合组件和第二锁合组件均具有第一移动位置和第二移动位置,所述第一锁合组件和第二锁合组件均在第一移动位置上,所述第一锁合组件与第二锁合组件相抵,所述第二锁具被限制在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一锁合组件或第二锁合组件在第二移动位置上,所述第一锁合组件与第二锁合组件分离。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合组件与所述第二锁合组件之间相互靠近的位置为第一移动位置;所述第一锁合组件与所述第二锁合组件之间相互远离的位置为第二移动位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具包括支撑座、驱动件、第一转轴和弹簧,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第一转轴安装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一锁合组件套接于所述第一转轴外,并与所述第一转轴滑动配合;所述弹簧套接于所述第一转轴外,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锁合组件的两内侧相抵;
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具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至少部分卡在所述弹簧的节距间,且所述驱动块的外壁与所述弹簧的至少部分相抵;所述驱动件用于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以使所述第一锁合组件具有第一移动位置和第二移动位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合组件包括锁舌头和锁舌盒,所述锁舌头与锁舌盒为一体式结构,且所述锁舌盒具有供所述第一转轴穿过的第一通孔,以及所述锁舌头具有供所述第一转轴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第一转轴同轴心线设置,所述锁舌头和锁舌盒均套接在所述第一转轴外;
所述锁舌盒的两侧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弹簧的两个引脚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所述锁舌盒的底部具有导块,所述支撑座具有与所述导块配合的第一导槽,所述第一导槽沿第一转轴的轴向延伸设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锁具包括锁芯和拨动轴,所述锁芯安装于所述手柄上,所述拨动轴安装于所述锁芯内,并位于所述锁芯的周向上;
所述第二锁合组件具有活动槽,所述拨动轴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活动槽内,且所述拨动轴的外壁用于与所述第二锁合组件的相抵;所述锁芯用于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以使所述第二锁合组件具有第一移动位置和第二移动位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锁合组件包括第一锁舌板和第二锁舌板,所述第一锁舌板与所述第二锁舌板连接,并形成L形结构;所述活动槽位于所述第一锁舌板中;
所述第二锁具还具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锁具上,所述导向件开设有第二导槽,所述第二导槽沿第一转轴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锁舌板位于所述第二导槽内,且所述第一锁舌板的外壁与所述导向件的内壁滑动配合。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件具有定位珠和第一弹性件,所述定位珠的安装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二端安装于所述第一锁具的支撑座上,且所述定位珠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导槽中;所述第一锁舌板的外壁具有与所述定位珠相配合的定位槽。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锁定组件包括第一销轴、连接座和扭簧,所述连接座安装于第一锁具中,并与第一锁具转动配合;第一销轴安装于连接座上,手柄的第一端具有供第一销轴穿过的轴孔,手柄通过第一销轴与连接座转动配合;扭簧套接于第一销轴外,且扭簧的两个引脚分别与连接座和手柄相抵;
锁定组件还具有第二转轴和钢栓,连接座安装于安装腔内,连接座具有与安装腔相通的第三限位槽,第二转轴的第一端安装于第三限位槽内,钢栓套接于第二转轴的第二端,钢栓的长度方向与第二转轴的长度方向相交。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控锁还具有保险机构,所述保险机构可活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锁体机构上,所述保险机构的至少部分用于与所述手柄相抵,以使第二锁具被限制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控锁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开锁或闭锁步骤:
开锁步骤、驱动第一锁合组件或第二锁合组件从第一移动位置移动至第二移动位置上,所述第二锁具从第一限位槽中移出;通过手柄正向驱动锁定组件旋转,并完成开锁;
闭锁步骤、通过手柄反向驱动锁定组件旋转,驱动第一锁合组件和第二锁合组件均从第二移动位置移动至第一移动位置上,所述第一锁合组件与第二锁合组件相抵,所述第二锁具被限制在第一限位槽中,完成闭锁。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效果:
通过第一锁合组件与第二锁合组件配合,当第一锁合组件和第二锁合组件均在第一移动位置上时,第一锁合组件与第二锁合组件相抵,使第二锁具被第一锁具限制在第一限位槽内,从而限制手柄移动,并且无法驱动锁定组件旋转,导致该电控锁呈闭锁状态。当第一锁合组件或第二锁合组件的其中一个位于第二移动位置,或者均位于第二移动位置上,第一锁合组件与第二锁合组件分离,通过手柄与锁定组件在第一方向上转动配合,使手柄在第一方向上转动时带动第二锁具移出第一限位槽外,然后通过锁定组件与第一锁具转动配合,驱动手柄在第二方向旋转,锁定组件的钢栓旋转至一定的角度,从而使钢栓与门柜或门框分离,实现开锁。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无线电与第一锁具电性连接,从而电动控制该第一锁具的第一锁合组件移动至第二移动位置上,实现开锁,无需操作员手动操作;在电控锁断电的情况,还可以通过钥匙驱动第二锁具的第二锁合组件,使第二锁合组件移动至第二移动上,实现开锁;通过电控和机械驱动的两种不同操作方式进行开锁,提高电控锁的智能化和实用性,并改善现有电控锁开锁方式单一以及稳定性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控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控锁开锁后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控锁闭锁后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锁体机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二锁体机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3中A处局部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锁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锁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锁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驱动块与弹簧配合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二锁合组件的断面图。
图1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3中B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控锁;1、支架;11、第一安装板;12、第二安装板;
2、第一锁体机构;21、安装腔;22、第一限位槽;23、第一锁具;231、第一锁合组件;2311、锁舌头;2312、斜面;2313、锁舌盒;2314、第二限位槽;2315、开口;2316、第一通孔;2317、第二通孔;2318、导块;232、第一转轴;2321、驱动块;233、驱动件;234、弹簧;24、电路板;25、支撑座;251、第二凸台;252、止位块;26、指示灯;
3、第二锁体机构;31、防尘盖;32、手柄;33、第二锁具;331、第二锁合组件;3311、活动槽;3312、定位槽;3313、第一锁舌板;3314、第二锁舌板;332、码片;333、锁芯;334、拨动轴;335、导向件;3351、第二导槽;336、定位珠;337、锁孔;34、挡块;35、锁定组件;351、钢栓;352、连接座;353、第一销轴;354、扭簧;355、第三限位槽;356、第二转轴;
4、保险机构;41、按压块;411、按压槽;42、抵接块;43、第一凸台;44、第二弹性件;45、第二销轴;200、第一移动位置;300、第二移动位置;400、第一方向;500、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或顺序。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固定于”、“连接于”,可以是直接固定或连接于一个元件,也可以是间接固定或连接于一个元件。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电控锁100,包括第一锁体机构2和第二锁体机构3,第一锁体机构2上具有第一锁具23、位于第一锁具23上的安装腔21和位于第一锁具23上的第一限位槽22;第二锁体机构3具有手柄32、安装于手柄32第一端的锁定组件35以及安装于手柄32第二端的第二锁具33;在第一方向400上,手柄32与锁定组件35转动配合;锁定组件35至少部分位于安装腔21内,在第二方向500上,锁定组件35与第一锁具23转动配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400为手柄32在竖向上的周向旋转方向,第二方向500为手柄32或锁定组件35在水平方向上的周向旋转方向,第一方向400与第二方向500相交。第一锁具23设有第一锁合组件231,第二锁具33设有第二锁合组件331,第一锁合组件231和第二锁合组件331均具有第一移动位置200和第二移动位置300,第一锁合组件231和第二锁合组件331均在第一移动位置200上,第一锁合组件231与第二锁合组件331相抵,第二锁具33被限制在第一限位槽22内;第一锁合组件231或第二锁合组件331在第二移动位置300上,第一锁合组件231与第二锁合组件331分离。
通过第一锁合组件231与第二锁合组件331配合,当第一锁合组件231和第二锁合组件331均在第一移动位置200上时,第一锁合组件231与第二锁合组件331相抵,使第二锁具33被第一锁具23限制在第一限位槽21内,从而限制手柄32移动,并且无法驱动锁定组件35旋转,导致该电控锁100呈闭锁状态。当第一锁合组件231或第二锁合组件331的其中一个位于第二移动位置300,或者均位于第二移动位置300上,第一锁合组件231与第二锁合组件331分离,通过手柄32与锁定组件35在第一方向400上转动配合,使手柄32在第一方向400上转动时带动第二锁具33移出第一限位槽22外,然后通过锁定组件35与第一锁具23转动配合,驱动手柄32在第二方向500旋转,锁定组件35的钢栓351旋转至一定的角度,从而使钢栓351与门柜或门框分离,实现开锁。
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无线电与第一锁具23电性连接,从而电动控制该第一锁具23的第一锁合组件231移动至第二移动位置300上,实现开锁,无需操作员手动操作;在电控锁100断电的情况,还可以通过钥匙驱动第二锁具33的第二锁合组件331,使第二锁合组件331移动至第二移动300上,实现开锁;通过电控和机械驱动的两种不同操作方式进行开锁,提高电控锁100的智能化和实用性,并改善现有电控锁100开锁方式单一以及稳定性较低的问题。
在安装时,可以将第一锁体机构2安装在电柜门或门框上,只需在电柜门或门框上开设孔洞,支撑座25固定在电柜门上,安装腔21与孔洞重合,使锁定组件35的第二转轴356穿设于安装腔21,如此设置,无需在电柜门或门框内开槽安装第一锁具23和第二锁具33,此种电控锁100适用于电柜门的升级改造中,特别适用于结构比较薄的电柜门,此种电柜门的结构比较薄,及时在电柜门上开槽也无法安装第一锁具23和第二锁具22,因此,此电控锁100简化电控锁100的安装步骤,还降低电柜门的改造成本。
为了进一步采用电控和机械驱动的两种不同操作方式进行开锁。如图3和图6所示,第一锁合组件231与第二锁合组件331之间相互靠近的位置为第一移动位置200;第一锁合组件231与第二锁合组件331之间相互远离的位置为第二移动位置300。在使用时,在第一移动位置200上,第一锁合组件231与第二锁合组件331相互靠近,并使第一锁合组件231与第二锁合组件331之间形成相互抵接的状态,导致第二锁具33被第一锁具23限制在第一限位槽22内。第一锁合组件231从第一移动位置200移动至第二移动位置300,第一锁合组件231与第二锁合组件331之间呈分离状态,由于手柄32与锁定组件35在第一方向400上转动配合,第二锁具33安装于手柄32上,在第一方向400上移动手柄32,从而使手柄32带着第二锁具33移动出至第一限位槽22外,然后在第二方向500上旋转该手柄32,并带动锁定组件35旋转,从而实现开锁。
当第一锁合组件231在第一移动位置200上时,通过钥匙驱动第二锁合组件331从第一移动位置200移动至第二移动位置300上,使第一锁合组件231与第二锁合组件331之间呈分离状态,从而实现开锁。当第一锁合组件231和第二锁合组件331均从第一移动位置200移动至第二移动位置300上,使第一锁合组件231与第二锁合组件331之间呈分离状态,从而实现开锁。通过第一锁合组件231和第二锁合组件331中的任意一个从第一移动位置200移动至第二移动位置300上,实现进一步采用电控和机械驱动的两种不同操作方式进行开锁。
为了移动第一锁合组件231。如图4、图7以及图10所示,第一锁具23包括支撑座25、驱动件233、第一转轴232和弹簧234,驱动件233安装于支撑座25上,第一转轴232安装于驱动件233的输出端上,第一锁合组件231套接于第一转轴232外,并与第一转轴232滑动配合;弹簧234套接于第一转轴232外,且弹簧23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锁合组件231的两内侧相抵;第一转轴232的外壁具有驱动块2321,驱动块2321至少部分卡在弹簧234的节距2341间,且驱动块2321的外壁与弹簧234的至少部分相抵;驱动件233用于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以使第一锁合组件231具有第一移动位置200和第二移动位置300。
通过弹簧234套在第一转轴232外,且弹簧23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锁合组件231的两内侧相抵,第一转轴232外壁还具有驱动块2321,驱动块2321卡在弹簧234的节距2341间;当驱动件233带动第一转轴232旋转时,驱动块2321与弹簧234产生摩擦,驱动块2321随着第一转轴232旋转,从而穿设于弹簧234的多个节距2341之间。
在安装时,第一锁合组件231位于支撑座25的上方,第一锁合组件231并不会被第一转轴232带动旋转;驱动块2321挤压弹簧234,驱动块2321在第一转轴232上的周向位置不变,但驱动块2321在旋转时,会使弹簧234在第一转轴232上的位置发生改变,弹簧234位于第一锁合组件231内,并带动第一锁合组件231前后移动,驱动块2321与弹簧234之间的摩擦力相当于驱动第一锁合组件231的动力。
第一转轴232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将驱动第一锁合组件231前后移动,并实现第一锁合组件231在第一移动位置200与第二移动位置300之间来回切换。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233为伺服电机;弹簧234的周向上具有多个节距2341,弹簧234由弹性丝螺旋弯曲形成,相邻的弹性丝之间形成节距2341。
在本实施例中,电控锁100还具有支架1,支架1包括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支撑座25的前后两端通过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固定于门框上,从而进一步提高支撑座25的稳定性。此外,支撑座25上还具有电路板24和指示灯,指示灯安装于电路板24上,且指示灯至少部分伸出手柄32的外表面,指示灯用于提示该电控锁100此时的状态。驱动件233安装于电路板24上并与电路板24电性连接,电路板24用于安装控制电路以及信号元件,使第一锁具23可以通过无线电的方式控制驱动件233作业。
为了进一步实现第一锁合组件231前后移动。如图7至图10所示,第一锁合组件231包括锁舌头2311和锁舌盒2313,锁舌头2311与锁舌盒2313为一体式结构,且锁舌盒2313具有供第一转轴232穿过的第一通孔2316,以及锁舌头2311具有供第一转轴232穿过的第二通孔2317,第一通孔2316、第二通孔2317、以及第一转轴232为同轴心线设置,锁舌头2311和锁舌盒2313均套接在第一转轴232外;第一转轴232穿设于第一通孔2316以及第二通孔2317,使第一转轴232至少部分位于锁舌盒2313和锁舌头2311内。锁舌盒2313的两侧开设有第二限位槽2314,弹簧234的两个引脚分别安装于两个第二限位槽2314内;弹簧234的两个引脚被限制于两个第二限位槽2314内,从而使弹簧234在锁舌盒2313内无法移动。当第一转轴232带动驱动块2321旋转时,驱动块2321与弹簧234之间产生摩擦,驱动块2321在旋转过程中穿梭于弹簧234的多个节距2341中,从而驱动弹簧234在第一转轴232的轴向上移动,并带动锁舌盒2313前后移动;锁舌盒2313的底部具有导块2318,支撑座25具有与导块2318配合的第一导槽(图中未示出),第一导槽沿第一转轴232的轴向延伸设置,第一导槽用于限制锁舌盒2313的移动方向,避免第一转轴232带动锁舌盒2313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此锁舌盒2313具有开口2315,此开口2315便于第一锁合组件231在组装时,观察第一转轴232是否移动至锁舌头2311头中,通过开口2315观察第一转轴232的端部对准第二通孔2317,用于提高第一锁合组件231的组装效率。
为了便于电控锁100关锁。如图7至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锁舌头2311具有斜面2312,锁舌头2311的斜面2312朝上,并从第二移动位置300至第一移动位置200倾斜而下,当第一锁具23处于非作业状态下,第二锁具33移动至第一限位槽22时,第二锁合组件331与锁舌头2311相抵,并挤压锁舌头2311的斜面2312,锁舌头2311受到压力后挤压弹簧234,使第一锁合组件231从第一移动位置200移动至第二移动位置300上。当第二锁具33完全卡入第一限位槽22时,第二锁合组件331与锁舌头2311分离,弹簧234施加反向作用力至锁舌盒2313,从而带动锁舌头2311从第二移动位置300移动至第一移动位置200上,使锁舌头2311与第二锁舌组件331相抵,并实现关锁,此种关锁的方式,无需采用钥匙移动第二锁合组件311,提高电控锁100关锁的便利性。
为了移动第二锁合组件331移动。如图5和图11所示,第二锁具33包括锁芯333和拨动轴334,锁芯333安装于手柄32上,拨动轴334安装于锁芯333内,并位于锁芯333的周向上;第二锁合组件331具有活动槽3311,拨动轴334的至少部分位于活动槽3311内,且拨动轴334的外壁用于与第二锁合组件331的相抵;锁芯333用于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以使第二锁合组件331具有第一移动位置200和第二移动位置300。开锁时,通过钥匙与锁芯333匹配后,钥匙插入锁芯333内旋转,拨动轴334安装于锁芯333中,并位于锁芯333的周向上,带动拨动轴334在活动槽3311内移动,拨动轴334在周向移动时与第二锁合组件331的内壁相贴合,并挤压第二锁合组件331,从而带动第二锁合组件331内移动。在本实施例中,锁芯333上设置有码片332,此码片332用于核对钥匙的身份信息,钥匙插入锁孔337中,识别成功便能插入锁芯333中,从而驱动拨动轴334旋转。此外,手柄32上还具有可旋转的防尘盖31,防尘盖31位于锁孔337的上方,用于遮挡锁孔337,避免灰尘落入锁孔337中。
此外,此活动槽3311呈方形状,活动槽3311的宽度或长度大于拨动轴334的外径,拨动轴334在活动槽3311内具有弧形的移动路径;且拨动轴334在移动过程中与第二锁合组件331相抵,并驱动第二锁合组件331在第一移动位置200与第二移动位置300之间来回移动。
为了在第一限位槽22中进一步限制第二锁具33。如图5、图6和图11所示,第二锁合组件331包括第一锁舌板3313和第二锁舌板3314,第一锁舌板3313与第二锁舌板3314连接,并形成L形结构;活动槽3311位于第一锁舌板3313中;第一锁舌板3313与第二锁舌板3314形成L形结构,当锁舌头2311位于第二锁合组件331的上方时,第二锁舌板3314的顶部用于与锁舌头2311相抵,而锁舌头2311的斜面2312位于第二锁舌板3314相反的方向上,使锁舌头2311将第二锁具33卡在第一限位槽22中。第二锁具33还具有导向件335,导向件335安装于第一锁具23上,导向件335开设有第二导槽3351,第二导槽3351沿第一转轴232的轴向延伸设置,第一锁舌板3313位于第二导槽3351内,且第一锁舌板3313的外壁与导向件335的内壁滑动配合。
通过将第一锁舌板3313设置与第二导槽3351中,第二导槽3351用于限制第一锁舌板3313的移动方向,使拨动轴334在旋转时,拨动轴334与活动槽3311的内壁贴合,并与第一锁舌板3313之间产生摩擦力,从而驱动第一锁舌板3313前后移动,此活动槽3311可以为方形或圆形状。当第二锁舌板3314从第一移动位置200移动至第二移动位置300上时,第二锁合组件331与第一锁合组件231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拨动轴334位于活动槽3311内,拨动轴334在周向移动时,拨动轴334在活动槽3311沿着弧形轨道移动,拨动轴334在第一锁舌板3313的内壁上滑动,从而驱动第一锁舌板3313移动。由于第二导槽3351沿第一转轴232的轴向延伸设置,第二导槽3351限制了第一锁舌板3313的移动方向,使第一锁舌板3313在第一移动位置200与第二移动位置300之间往返移动。
为了使用户感知到第二锁合组件331的移动位置。如图11所示,导向件335具有定位珠336和第一弹性件(图中未示出),定位珠336的安装于第一弹性件的第一端,第一弹性件的第二端安装于第一锁具23的支撑座25上,且定位珠336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导槽3351中;第一锁舌板3313的外壁具有与定位珠336相配合的定位槽3312。当第一锁舌板3313前后移动至,第一锁舌板3313的定位槽3312与定位珠336配合,在卡合的瞬间,第一弹性件会施加弹力作用至第一锁舌板3313上,第一锁舌板3313受到定位珠336的撞击,并发出咔一下的声音,从而提示用户第二锁合组件331的移动位置。
为了实现锁定组件35的开锁和闭锁。如图2至图5所示,锁定组件35包括第一销轴353、连接座352和扭簧354,连接座352安装于第一锁具23的安装腔21中,并与第一锁具23转动配合;第一销轴353安装于连接座352上,手柄32的第一端具有供第一销轴353穿过的轴孔,手柄32通过第一销轴353与连接座352转动配合;扭簧354套接于第一销轴353外,且扭簧354的两个引脚分别与连接座352和手柄32相抵;锁定组件35还具有第二转轴356和钢栓351,连接座352安装于安装腔21内,连接座352具有与安装腔21相通的第三限位槽355,第二转轴356的第一端安装于第三限位槽355内,钢栓351套接于第二转轴356的第二端,钢栓351的长度方向与第二转轴356的长度方向相交。当第一锁合组件231与第二锁合组件331相抵时,手柄32挤压扭簧354,使扭簧354处于收缩状态,当第一锁合组件231与第二锁合组件331分离后,扭簧354施加反向作用力,并恢复原状,扭簧354用于驱动手柄32在第一方向400上旋转,从而带动第二锁具33移出至第一限位槽22外,实现开锁的准备工作。
然后,手柄32在第二方向500驱动连接座352旋转,第二转轴356的第一端安装于第三限位槽355内,钢栓351套接于第二转轴356的第二端,手柄32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通过连接座352带动第二转轴356旋转,第二转轴356又带着钢栓351旋转,从而使钢栓351与门框或门相抵或分离,实现锁定组件35的开锁和闭锁。
如图3和图12所示,电控锁100还具有保险机构4,保险机构4可活动的设置于第一锁体机构2上,保险机构4的至少部分用于与手柄32相抵,以使第二锁具33被限制于第一限位槽22内。当第一锁合组件231或第二锁合组件331从第一移动位置200移动至第二移动位置300上时,第一锁合组件231与第二锁合组件331处于分离状态,此时保险机构4的至少部分与手柄32相抵,使第二锁具33被限制于第一限位槽22内。如此设置,即使控制台的后端出现失误操作,开启了第一锁具23,第二锁具33还是会被保险机构4限制在第一限位槽22内,没有人为操作保险机构4,也无法实现电控锁100的开锁;现场没有人按压该保险机构4,经过一段时间后,电控锁100的程序控制第一锁具23的驱动件233自动回位,实现闭锁,保险机构4具有保护作用,防止控台的后端出现失误操作。使用时,可以通过转动保险机构4和按压保险机构4,从而驱动保险机构4与手柄32分离。
为了进一步防止电控锁100出现失误操作的现象。如图12所示,保险机构4包括按压块41、第一凸台43和抵接块42,第一凸台43安装于支撑座25上,抵接块42、第一凸台43以及按压块41为一体式结构,抵接块42与按压块41相对设置形成杠杆结构;手柄32具有挡块34,挡块34与抵接块42相抵,第一凸台43至少部分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当第一锁合组件231或第二锁合组件331从第一移动位置200移动至第二移动位置300上时,抵接块42用于与手柄32上的挡块34抵接,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抵接块42限制第二锁具33随着手柄32被扭簧354弹出,在本实施例中,扭簧354的弹力小于第一凸台43的弹力。当需要开锁时,只需要用手按住按压块41,挤压第一凸台43从而抬起抵接块42,松开按压块41,第一凸台43恢复原状,从而使抵接块42回到原来位置。当第二锁具33移动至第一限位槽22时,挡块34挤压抵接块42后与抵接块42相抵,此保险机构4相当于电控锁100的保险栓,避免电控锁100出现失误操作的现象。
为了提高保险机构4的稳定性。如图12所示,保险机构4还包括第二弹性件44和第二销轴45,支撑座25上具有第二凸台251,第一凸台43与第二凸台251相对设置,第二弹性件44的两端分别套接于第一凸台43和第二凸台251外;抵接块42的底部通过第二销轴45与支撑座25转动配合,提高抵接块42与支撑座25的连接稳定性,挡块34呈倒钩形状,抵接块42具有与挡块34相配合的卡槽,此卡槽用于卡合该挡块34,用于提高挡块34与抵接块42卡接后的稳定性;支撑座25具有与按压块41配合的止位块252。将第二弹性件44分别安装于第一凸台43和第二凸台251上,第二弹性件44为压簧,第一凸台43和第二凸台251限制压簧的位置,提高压簧在支撑座25上的稳定性。
此外,挡块34呈倒钩状,便于挡块34与抵接块42卡合,同时又能挤压抵接块42,在第二锁具33移动至第一限位槽22的底部后,引导挡块34与抵接块42抵接。支撑座25上具有与按压块41配合的止位块252,在按压块41在按压槽411内移动到一定距离后,按压块41与止位块252相抵,避免过渡按压按压块41,避免压簧发生永久失衡的现象。
如图1至图12所示,一种电控锁100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开锁或闭锁步骤:
开锁步骤、驱动第一锁合组件231或第二锁合组件331从第一移动位置200移动至第二移动位置300上,第二锁具33从第一限位槽22中移出;通过手柄32正向驱动锁定组件35旋转,并完成开锁;
闭锁步骤、通过手柄32反向驱动锁定组件35旋转,驱动第一锁合组件231和第二锁合组件331均从第二移动位置300移动至第一移动位置200上,第一锁合组件231与第二锁合组件331相抵,第二锁具33被限制在第一限位槽22中,完成闭锁。
通过上述电控锁100的使用方法,使电控锁100的使用更加智能化,其操作简单,通过远程无线控制电控锁100开锁。当电控锁100断电后,还能采用机械钥匙进行开锁,通过电控和机械驱动的两种不同操作方式进行开锁,提高电控锁100的智能化和实用性,并改善现有电控锁100开锁方式单一以及稳定性较低的问题。
以上实施例也并非是基于本发明的穷尽性列举,在此之外,还可以存在多个未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在不违反本发明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电控锁,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锁体机构和第二锁体机构,所述第一锁体机构上具有第一锁具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锁具上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锁体机构具有手柄、安装于手柄第一端的锁定组件以及安装于手柄第二端的第二锁具;在第一方向上,所述手柄与所述锁定组件转动配合;在第二方向上,所述锁定组件与第一锁具转动配合;
所述第一锁具设有第一锁合组件,所述第二锁具设有第二锁合组件,所述第一锁合组件和第二锁合组件均具有第一移动位置和第二移动位置,所述第一锁合组件和第二锁合组件均在第一移动位置上,所述第一锁合组件与第二锁合组件相抵,所述第二锁具被限制在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一锁合组件或第二锁合组件在第二移动位置上,所述第一锁合组件与第二锁合组件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合组件与所述第二锁合组件之间相互靠近的位置为第一移动位置;所述第一锁合组件与所述第二锁合组件之间相互远离的位置为第二移动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具包括支撑座、驱动件、第一转轴和弹簧,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第一转轴安装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一锁合组件套接于所述第一转轴外,并与所述第一转轴滑动配合;所述弹簧套接于所述第一转轴外,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锁合组件的两内侧相抵;
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具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至少部分卡在所述弹簧的节距间,且所述驱动块的外壁与所述弹簧的至少部分相抵;所述驱动件用于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以使所述第一锁合组件具有第一移动位置和第二移动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合组件包括锁舌头和锁舌盒,所述锁舌头与锁舌盒为一体式结构,且所述锁舌盒具有供所述第一转轴穿过的第一通孔,以及所述锁舌头具有供所述第一转轴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第一转轴同轴心线设置,所述锁舌头和锁舌盒均套接在所述第一转轴外;
所述锁舌盒的两侧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弹簧的两个引脚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所述锁舌盒的底部具有导块,所述支撑座具有与所述导块配合的第一导槽,所述第一导槽沿第一转轴的轴向延伸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具包括锁芯和拨动轴,所述锁芯安装于所述手柄上,所述拨动轴安装于所述锁芯内,并位于所述锁芯的周向上;
所述第二锁合组件具有活动槽,所述拨动轴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活动槽内,且所述拨动轴的外壁用于与所述第二锁合组件的相抵;所述锁芯用于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以使所述第二锁合组件具有第一移动位置和第二移动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合组件包括第一锁舌板和第二锁舌板,所述第一锁舌板与所述第二锁舌板连接,并形成L形结构;所述活动槽位于所述第一锁舌板中;
所述第二锁具还具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锁具上,所述导向件开设有第二导槽,所述第二导槽沿第一转轴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锁舌板位于所述第二导槽内,且所述第一锁舌板的外壁与所述导向件的内壁滑动配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具有定位珠和第一弹性件,所述定位珠的安装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二端安装于所述第一锁具的支撑座上,且所述定位珠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导槽中;所述第一锁舌板的外壁具有与所述定位珠相配合的定位槽。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控锁,其特征在于,锁定组件包括第一销轴、连接座和扭簧,所述连接座安装于第一锁具中,并与第一锁具转动配合;第一销轴安装于连接座上,手柄的第一端具有供第一销轴穿过的轴孔,手柄通过第一销轴与连接座转动配合;扭簧套接于第一销轴外,且扭簧的两个引脚分别与连接座和手柄相抵;
锁定组件还具有第二转轴和钢栓,连接座安装于安装腔内,连接座具有与安装腔相通的第三限位槽,第二转轴的第一端安装于第三限位槽内,钢栓套接于第二转轴的第二端,钢栓的长度方向与第二转轴的长度方向相交。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锁还具有保险机构,所述保险机构可活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锁体机构上,所述保险机构的至少部分用于与所述手柄相抵,以使第二锁具被限制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10.电控锁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开锁或闭锁步骤:
开锁步骤、驱动第一锁合组件或第二锁合组件从第一移动位置移动至第二移动位置上,所述第二锁具从第一限位槽中移出;通过手柄正向驱动锁定组件旋转,并完成开锁;
闭锁步骤、通过手柄反向驱动锁定组件旋转,驱动第一锁合组件和第二锁合组件均从第二移动位置移动至第一移动位置上,所述第一锁合组件与第二锁合组件相抵,所述第二锁具被限制在第一限位槽中,完成闭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592056.6A CN117588115A (zh) | 2023-11-24 | 2023-11-24 | 电控锁及其使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592056.6A CN117588115A (zh) | 2023-11-24 | 2023-11-24 | 电控锁及其使用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588115A true CN117588115A (zh) | 2024-02-23 |
Family
ID=89917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592056.6A Pending CN117588115A (zh) | 2023-11-24 | 2023-11-24 | 电控锁及其使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588115A (zh) |
-
2023
- 2023-11-24 CN CN202311592056.6A patent/CN117588115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558830B (zh) | 电吸锁 | |
US6490896B2 (en) | Door locking handle assembly of pull-out and side-swinging lever-action type | |
US6354121B1 (en) | Mortise lockset with internal clutch | |
CN101839088B (zh) | 改进结构的智能锁 | |
US7827837B2 (en) | Electro-mechanical lock assembly | |
US20230323705A1 (en) | Locking assembly with spring mechanism | |
CA2685280A1 (en) | Reversible latch bolt | |
CN106761008B (zh) | 一种自动门锁的锁出控制机构及其自动门 | |
CN110644858B (zh) | 锁具及其控制方法 | |
JP2004143739A (ja) | 電気錠 | |
KR100920199B1 (ko) | 도어용 잠금장치 | |
CN117588115A (zh) | 电控锁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0563891U (zh) | 开关柜地刀孔锁具 | |
CN108868326B (zh) | 锁具防撬结构 | |
CN212271838U (zh) | 解锁钥匙 | |
CN108222698A (zh) | 保险柜门锁 | |
CN108756514B (zh) | 一种双锁舌全自动锁体 | |
CN221779256U (zh) | 浮装锁 | |
KR100937168B1 (ko) | 전자식 도어락 장치 | |
CN111329261B (zh) | 锁具管理机构及锁具管理装置 | |
CN101545339A (zh) | 一种安全门锁的机械装置 | |
CN211500165U (zh) | 一种自锁型平面锁 | |
CN217054721U (zh) | 锁具的执手解锁结构以及锁具 | |
CN211629013U (zh) | 电动操作机构的安全锁定结构 | |
CN220705433U (zh) | 一种机械锁体开关锁驱动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