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82449A - 一种基于smarto-one技术的具有神经系统调节作用的复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smarto-one技术的具有神经系统调节作用的复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82449A
CN117582449A CN202410069575.2A CN202410069575A CN117582449A CN 117582449 A CN117582449 A CN 117582449A CN 202410069575 A CN202410069575 A CN 202410069575A CN 117582449 A CN117582449 A CN 1175824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hydromyricetin
compound
reaction kettle
glyceraldehyde
kaempfe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6957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京
童明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afuru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afuru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afuru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afuru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6957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824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82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824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fungichromin
    • A61K31/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fungichromin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61K31/352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fungichromin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e.g. methanthel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70Carbohydrates; 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1/7042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nd heterocyclic rings
    • A61K31/7048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nd heterocyclic rings having oxy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leucoglucosan, hesperidin, erythromycin, nystatin, digitoxin or digox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 A61K47/08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containing oxygen, e.g. ethers, acetals, ketones, quinones, aldehydes, peroxides
    • A61K47/10Alcohols; Phenols; Salts thereof, e.g. glycerol; Polyethylene glycols [PEG]; Poloxamers; PEG/POE alkyl eth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 A61K47/22Heterocyclic compounds, e.g. ascorbic acid, tocopherol or pyrrolido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30Macromolecular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e.g. inorganic polyphosphates
    • A61K47/36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gums, starch, alginate, dextrin, hyaluronic acid, chitosan, inulin, agar or pectin
    • A61K47/40Cyclodextr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eur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化学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基于SMARTO‑ONE技术的具有神经系统调节作用的复合物。本发明的复合物包括二氢杨梅素‑甘油醛、山奈酚、二氢槲皮素、芦丁以及槲皮黄素。本发明的基于SMARTO‑ONE技术的具有神经系统调节作用的复合物采用多种小分子酮复合作用,可以实现更好的神经系统调节效果,并且通过对体内激素的调控作用,可以更好地对神经系统进行修复。其以二氢杨梅素、二氢槲皮素、芦丁、山奈酚的复合物为主要成分,可用于有效对生物体的神经系统进行调节,修复受损神经。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SMARTO-ONE技术的具有神经系统调节作用的复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SMARTO-ONE技术的具有神经系统调节作用的复合物。
背景技术
SMARTO-ONE是美国南加州大学药学院教授首次提出并研发推广的一款食品级的脑神经营养膳食补充剂,用于补充大脑能量,助力优质睡眠;唤醒脑神经活力,SMARTO ONE的主要成分为显齿蛇葡萄叶、枳椇子、乌梅、蔓越莓等源于自然的植物提取物。其对应的化学成分则是小分子黄酮类化合物,其核心成分以二氢杨梅素及其复合物为主。因此,很多研究中将基于小分子黄酮类的神经类药物开发技术称为SMARTO-ONE技术。
二氢槲皮素是一种由西伯利亚落叶松和达乌尔落叶松提取得到的天然物质,为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属于维生素P族,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生物活性剂。二氢槲皮素在人体中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可以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发炎、血管舒张和抗菌等作用。
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以下简称DHM)是一种从枳椇属和藤茶中提取出的天然类黄酮化合物。科学研究已经证实,二氢杨梅素可用于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症等神经精神类疾病的治疗,还可以用于失眠和情绪障碍。
在基于SMARTO-ONE技术的研发过程中,如何促进小分子黄酮类物质的吸收利用一直是研发的一个重点。但是,对小分子黄酮类物质在人体中大脑中的定向作用尚未见到有足够的报道。
发明内容
由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高度的化学反应性、抗氧化性,可以用于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对许多人类疾病具有治疗价值。并且,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抗癌、抗菌、抗病毒、抗炎症等作用,因此黄酮类化合物在人体内的反应途径多样,将其用于特定疾病的治疗时,药效往往很难在特定区域进行集中发挥效用。
由于申请人主要致力于神经系统调节类产品的研发,而二氢杨梅素是一种已经证实的具有良好神经修复和调节效果的小分子酮,只是二氢杨梅素本身的水溶性不佳,其吸收利用效果的提升具有巨大空间。因此,申请人尝试利用二氢杨梅素制备各种复合物,利用复合物进行动物实验,观测其对神经系统修改的效果。
发明人在复合物测试时发现,二氢杨梅素复合三碳类物质在动物服用后,可以提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简称NSE)的分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是人类和多种动物大脑中存在着一种特异性酶,NSE主要存在于神经组织和神经内分泌组织中,该酶的含量也可以用于辅助诊断神经母细胞瘤。NSE可以用于检测大脑疾病并不代表其是导致大脑疾病的原因,NSE可以表征脑细胞受到了破坏,起类似于人体的白细胞,在正常动物脑组织中具有保护神经、营养神经的作用。
NSE是参与糖酵解途径的烯醇化酶中的一种,发明人在动物实验时注意到,当二氢杨梅素复合甘油醛进入动物体内的一段时间内,NSE的含量会增加,同时动物脑神经修复的效果也会提升,服用结束后,NSE的量会恢复到正常水平并且动物的认知修复水平维持相对好的状态。但是二氢杨梅素复合甘油醛不能过量使用,过量使用会导致NSE的过量分泌,引发未知风险。因此,本发明将其配合山奈酚、二氢槲皮素、芦丁以及槲皮黄素来组合使用。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SMARTO-ONE技术的具有神经系统调节作用的复合物,所述复合物包括二氢杨梅素-甘油醛、山奈酚、二氢槲皮素、芦丁以及槲皮黄素,其中,二氢杨梅素-甘油醛占复合物总质量的25-45%、二氢槲皮素、山奈酚和槲皮黄素三者的质量和占复合物总质量的35-45%,芦丁占复合物总质量的20%-40%,其中,
二氢杨梅素-甘油醛按照下述方式制备:
步骤2.1、取20 mmol二氢杨梅素,加入50ml无水乙醇溶液中,加入反应釜;
步骤2.2、在反应釜中通入氦气或氩气,向反应釜中加入分子筛附着钯催化剂;
步骤2.3、向反应釜中加入过量的2,3-二羟基丙酸C3H6O4,添加少量稀盐酸,调节PH值,使溶液PH值至小于3.5、大于2,封闭反应釜;
步骤2.4、对反应釜内进行快速加压,加压至3MPa以上、与此同时,对反应釜快速升温至90摄氏度以上,通入氢气作为还原剂,恒温搅拌反应1-2h;
步骤2.5、降温、降压,滤除催化剂,低温蒸馏去除溶剂和未反应的2,3-二羟基丙酸,干燥,获得反应产物,二氢杨梅素-甘油醛。
优选地,二氢槲皮素、山奈酚和槲皮黄素三者的质量比为1:1:0.6到1:1:1。所述复合物还包括蛇葡萄素,蛇葡萄素占其余原料总质量的比为1%-5%。
优选地,所述复合物还包括维生素C。
优选地,所述复合物还包括环糊精。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SMARTO-ONE技术的具有神经系统调节作用的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准备二氢杨梅素、2,3-二羟基丙酸C3H6O4、山奈酚、二氢槲皮素、槲皮黄素以及芦丁;
步骤(2)、利用二氢杨梅素和2,3-二羟基丙酸C3H6O4制备二氢杨梅素-甘油醛;
步骤(3)、将二氢杨梅素-甘油醛、山奈酚、二氢槲皮素、槲皮黄素以及芦丁按设定质量比例混合,添加辅助制剂,搅拌均匀,各原料中,二氢杨梅素-甘油醛占复合物总质量的25-45%、二氢槲皮素、山奈酚和槲皮黄素三者的质量和占复合物总质量的35-45%,芦丁占复合物总质量的20%-40%;
所述步骤(2)包括:
步骤2.1、取20 mmol二氢杨梅素,加入50ml无水乙醇溶液中,加入反应釜;
步骤2.2、在反应釜中通入氦气或氩气,向反应釜中加入分子筛附着钯催化剂;
步骤2.3、向反应釜中加入过量的2,3-二羟基丙酸C3H6O4,添加少量稀盐酸,调节PH值,使溶液PH值至小于3.5、大于2,封闭反应釜;
步骤2.4、对反应釜内进行快速加压,加压至3MPa以上、与此同时,对反应釜快速升温至90摄氏度以上,通入氢气作为还原剂,恒温搅拌反应1-2h;
步骤2.5、降温、降压,滤除催化剂,低温蒸馏去除溶剂和未反应的2,3-二羟基丙酸,干燥,获得反应产物,二氢杨梅素-甘油醛。
优选地,各原料中,二氢杨梅素-甘油醛占复合物总质量的25-45%、二氢槲皮素、山奈酚和槲皮黄素三者的质量和占复合物总质量的35-45%,芦丁占复合物总质量的20%-40%。芦丁作为复合物的总量调节物质,在保证前两种物质比例的情况下,芦丁作为剩余补充物质,并且当增加额外反应产物时,可以替换掉部分芦丁的用量。
优选地,所述辅助制剂包括维生素C和环糊精,原料配置时,辅助制剂质量不计入复合物总质量。
优选地,步骤(3)还包括添加蛇葡萄素,蛇葡萄素占其余原料总质量的比为1%-5%。
本发明的基于SMARTO-ONE技术的具有神经系统调节作用的复合物采用多种小分子酮复合作用,可以实现更好的神经系统调节效果。
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基于SMARTO-ONE技术的具有神经系统调节作用的复合物,采用二氢杨梅素的复合物与其他几种小分子酮复合作用,与NSE配合,提升神经系统调节效果的同时增强其在脑部的作用效果,动物实验表明,二氢杨梅素-甘油醛对生物体未见毒副作用,在体内均具有良好的吸收利用效率,并且二氢杨梅素-甘油醛一方面可以促进NSE分泌,另一方面由于其与NSE相互作用,可以提升神经损伤修复效果。
二氢槲皮素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生物活性剂,对人体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发炎、血管舒张和抗菌等多种益处,本发明中添加该成分与二氢杨梅素-甘油醛配合使用,提升二氢杨梅素的利用率。
此外,本发明将二氢杨梅素、山奈酚、二氢槲皮素、槲皮黄素以及芦丁组合使用,清除自由基的同时,对受损神经细胞具有良好修复作用,这一点从小鼠脑细胞中的NSE先升后降可以看出。
优选地,本发明的复合物混合维生素C等酸性辅助材料,既提升了其在胃肠道中活性的保持能力,又可以促进其在脑神经中的集中,增强其在脑神经中的作用比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制备二氢杨梅素-甘油醛的反应式;
图2为本发明复合物中使用的山奈酚的分子结构式;
图3为本发明复合物中使用的二氢槲皮素的分子结构式;
图4为本发明复合物制备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SMARTO-ONE技术的具有神经系统调节作用的复合物,所述复合物包括二氢杨梅素-甘油醛(其制备反应式如图1所示)、山奈酚(其分子结构式如图2所示)、二氢槲皮素(其分子结构式如图3所示)、槲皮黄素以及芦丁(槲皮黄素以及芦丁为市售常见物质,这里不再提供其分子式),其中,二氢杨梅素-甘油醛占复合物总质量的35%、二氢槲皮素、山奈酚和槲皮黄素三者的质量和占复合物总质量的37%,芦丁占复合物总质量的28%。本发明采用二氢杨梅素-甘油醛、山奈酚、二氢槲皮素、槲皮黄素以及芦丁制备复合物,通过几种小分子酮复合作用,提升神经系统调节效果的同时增强其在脑部的作用效果。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复合物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准备二氢杨梅素(C15H12O8 CAS:27200-12-0)、2,3-二羟基丙酸C3H6O4(CAS: 473-81-4)、山奈酚(CAS:520-18-3)、二氢槲皮素(CAS:480-18-2)、槲皮黄素(CAS:117-39-5)以及芦丁(CAS:153-18-4)。优选地,生产时,上述各原料尽可能选用天然物质提取物。
步骤(2)、利用二氢杨梅素和2,3-二羟基丙酸制备二氢杨梅素-甘油醛。
其中,该步骤(2)具体包括:
步骤2.1、取20 mmol二氢杨梅素,加入70ml无水乙醇溶液中,加入反应釜。
步骤2.2、在反应釜中通入氦气或氩气,向反应釜中加入含钯催化剂,优选为,ZSM5分子筛附着钯催化剂。
在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分子筛采用高硅ZSM-5分子筛,金属钯采用3-6nm的钯纳米颗粒。附着过程为:配制3-5%的硝酸钯水溶液,置于水浴锅中,搅拌并加入聚乙烯醇,快速搅拌并加入 NaBH4和ZSM-5分子筛,持续搅拌3-4h,洗涤、干燥后,保护气体环境中煅烧2小时,去除残留有机物,获得钯纳米颗粒负载的分子筛催化剂。
步骤2.3、该步骤和步骤2.4为制备反应过程。如图1所示为二氢杨梅素与2,3-二羟基丙酸的反应过程,操作中,首先向反应釜中加入过量的2,3-二羟基丙酸C3H6O4,加少量稀盐酸调节PH值至小于3.5、大于2,pH值不宜过高或过低,否则会引发酯化反应。优选地,加入30-40mmol 2,3-二羟基丙酸C3H6O4,封闭反应釜;
步骤2.4、对反应釜内进行快速加压,加压至3-5MPa、与此同时,对反应釜快速升温至90摄氏度以上,通入氢气作为还原剂,恒温搅拌反应1-2h,打开2,3-二羟基丙酸中C-O键,使其结合到二氢杨梅素的碳环上。
该反应的一个关键是要快速加压、快速升温,另一个关键是PH值调节,在酸性条件下,配合快速升压和升温操作,2,3-二羟基丙酸C3H6O4与二氢杨梅素可以实现2,3-二羟基丙酸中C-O键的打开和聚合,而若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2,3-二羟基丙酸和二氢杨梅素均容易发生副反应,降低反应产率或反应失败。
步骤2.5、降压、降温,滤除分子筛,低温蒸馏去除溶剂和未反应的2,3-二羟基丙酸,获得缩合后的反应产物,二氢杨梅素-甘油醛约7.3g,反应式如图1所示。重复步骤2.1-2.5制备足量的二氢杨梅素-甘油醛。对于少量残留Cl离子,可以利用溶解度差通过洗涤干燥进行滤除。
利用液相质谱法对产物进行分子量测定,在408附近具有明显的质谱峰,与其分子量匹配;利用斐林试剂进行醛基检测,结果为阳性,证明结合之后脱掉了一个水分子,并且保留了碳链上的醛基,而碳环上的醇基仅在强酸碱环境下才能够与2,3-二羟基丙酸结合,进而可以证明生成产物为二氢杨梅素-甘油醛。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提到的“二氢杨梅素-甘油醛”不仅包含图1中所示的分子式结构,还包括在上述制备条件下获得的、对生物体具有神经调节功能的等分异构成分。图1中所示的分子式结构仅是作为示例,只要2,3-二羟基丙酸没有与二氢杨梅素碳环上的OH根结合,其结合到OH的两个邻位中的任何一个上不影响整体性能。
步骤(3)、分别准确称取二氢杨梅素-甘油醛3.5g、二氢槲皮素1g、山奈酚1g和槲皮黄素0. 7g,芦丁2.8g。将二氢杨梅素-甘油醛、山奈酚、二氢槲皮素、槲皮黄素以及芦丁混合均匀,添加维生素C2g,环糊精3g,搅拌均匀。将搅拌均匀的复合物用作后续实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在论述各原料成分比例时,辅助制剂的重量并不计入其中(或者用辅助制剂替换部分芦丁的重量比),辅助制剂的重量比是相对于所有原料(二氢杨梅素-甘油醛、山奈酚、二氢槲皮素、芦丁以及槲皮黄素)的总重量而言的。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的复合物包括二氢杨梅素-甘油醛、山奈酚、二氢槲皮素、槲皮黄素以及芦丁,其中,二氢杨梅素-甘油醛占复合物总质量的42%、二氢槲皮素、山奈酚和槲皮黄素三者的质量和占复合物总质量的33%,芦丁占复合物总质量的25%。
本实施例的复合物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准备二氢杨梅素、2,3-二羟基丙酸、山奈酚、二氢槲皮素、槲皮黄素以及芦丁。
步骤(2)、利用二氢杨梅素和2,3-二羟基丙酸制备二氢杨梅素-甘油醛。
其中,该步骤(2)具体包括:
步骤2.1、取20 mmol二氢杨梅素,加入50ml无水乙醇溶液中,加入反应釜。
步骤2.2、在反应釜中通入氦气或氩气,向反应釜中加入含钯催化剂,优选为,ZSM5分子筛附着钯催化剂。
步骤2.3、向反应釜中加入过量的2,3-二羟基丙酸,调节PH值至小于3.5。优选地,加入30-40mmol2,3-二羟基丙酸C3H6O4,封闭反应釜;
步骤2.4、对反应釜内进行快速加压,加压至3.6MPa、与此同时,对反应釜快速升温至90摄氏度以上,恒温搅拌反应30min,通入氢气作为还原剂,继续搅拌反应1-2h。
步骤2.5、先降温再降压,低温蒸馏去除溶剂和未反应的2,3-二羟基丙酸,获得缩合后的反应产物,二氢杨梅素-甘油醛约6.9g。重复该步骤制备足量的二氢杨梅素-甘油醛。
步骤(3)、分别准确取二氢杨梅素-甘油醛4.2g、二氢槲皮素1.1 g、山奈酚1.1g和槲皮黄素1.1g,芦丁2.5g。将二氢杨梅素-甘油醛、山奈酚、二氢槲皮素、槲皮黄素以及芦丁混合均匀,添加维生素C2g,环糊精3g,搅拌均匀。将搅拌均匀的复合物用作后续实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原料配比,只是在步骤2.3和2.4中的反应条件与实施例1有所差别。
本实施例中,产品的制备过程包括:
步骤(1)、准备二氢杨梅素、2,3-二羟基丙酸、山奈酚、二氢槲皮素、槲皮黄素以及芦丁。
步骤(2)、利用二氢杨梅素和2,3-二羟基丙酸制备二氢杨梅素-甘油醛。
步骤2.1、取20 mmol二氢杨梅素,加入70ml无水乙醇溶液中,加入反应釜;
步骤2.2、在反应釜中通入氦气或氩气,向反应釜中加入含钯催化剂;
步骤2.3、向反应釜中加入过量的2,3-二羟基丙酸;
步骤2.4、对反应釜升温至90摄氏度以上,恒温搅拌反应2h。
步骤2.5、低温蒸馏去除溶剂和未反应的2,3-二羟基丙酸,获得二氢杨梅素甘油醛约4.5g,相较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二氢杨梅素甘油醛的产率降低近40%,证明加压对制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采用与实施例1大体相同的制备方法,只是本实施例中,将二氢杨梅素甘油醛替换为二氢杨梅素,二者摩尔数相同。
本实施例的步骤包括:
步骤(1)、准备二氢杨梅素、2,3-二羟基丙酸、山奈酚、二氢槲皮素、槲皮黄素以及芦丁。
步骤(2)、分别准确取二氢杨梅素(分子量320.25) 0.35g、二氢槲皮素0.1g、山奈酚0.1g和槲皮黄素0.07g,芦丁0.28g。将二氢杨梅素-甘油醛、山奈酚、二氢槲皮素、槲皮黄素以及芦丁混合均匀,添加维生素C0.2g,环糊精0.3g,搅拌均匀。从搅拌均匀后的复合物中称取0.5g为一份,压制成片剂。
动物实验
为了验证本发明的基于SMARTO-ONE技术的复合物对神经系统调节方面的作用,发明人利用小鼠该复合物进行了动物实验。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小鼠、大鼠、兔子、羊、猪、豚鼠等动物中均具有类似的作用。综合考虑成本、周期等因素,发明人采用小鼠作为实验对象。
动物实验1
取15-20月龄的小鼠80只,将小鼠分成四组,每组20只,第一组为对照组、第二组和第三组分别喂食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复合物作为实验组1和实验2组,第四组喂食实施例4中复合物作为实验3组。实验前在四组小鼠的食物中添加不超过1μM/只的河豚毒(tetrodotoxin,TTX)钙通道阻断剂,损伤小鼠的神经系统。
次日起,分别在三个实验组小鼠的食物中添加1mg/天的治疗药剂,对照组选用0.4mg的维生素C和0.6mg环糊精作为替代剂,第一实验组选用1mg的实施例1中制备的复合物,第二实验组选用1mg的实施例2中制备的复合物,第三实验组选用1mg实施例4中制备的复合物。
3周后,分别对四组动物进行认知测试过程简述如下:
目标识别测试(novel object recognition,NOR):第1-3天:习惯(每天一次)。
将小鼠置于顶部开口容器与摄像机一起使用以记录小鼠行为。每只小鼠的背景都完全相同。
第4天:熟悉。
两个相同的物体(FO:熟悉的物体,这里选用迷宫或玩具)被放入小鼠笼的特定位置。然后将小鼠放入容器中探索物体5分钟。每只小鼠在熟悉后被放置回其饲养场所1.5小时,重复3次该过程。
第5天:测试。
在透明容器中放入小鼠熟悉的物体,将小鼠放入笼中并测试3分钟,然后在笼中放置另一个新物体 NO 。然后将小鼠放入笼中并测试3分钟。根据小鼠探索每个物体的时间长短对小鼠的行为进行离线评分。计算对象识别指数= tn /(tn + tf),其中tf表示探索原始物体 的时间,tn表示探索新物体 的时间,该识别指数还可以采用公式( tn -tf)/(tn +tf)。
分别基于上述公式计算各个小组的ORI 值。
实验结果表明对照组小鼠表现出认知记忆降低的迹象,三周后,未经治疗的对照组小鼠花费更多时间探索新物体 (ORI =82.5 ±3.4 %)。在实验1组小鼠中,ORI 降低至64.7±2.8%,实验2组小鼠中的ORI降低至49.3±3.4%。实验3组中小鼠中的ORI降低至59.5±3.5% 因此,可以表明服用本发明复合物的小鼠的认知能力获得了改善,并且相较于使用二氢杨梅素本身的小鼠认知能力有更多的提升,神经系统修复更好。
动物实验2
为了验证二氢杨梅素甘油醛对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分泌的促进作用,发明人对动物实验1中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和实验3组中小鼠脑细胞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以及血液中NSE的含量分别进行了定量测试。
具体而言,发明人取10只没有喂食神经毒素的小鼠作为对照2组进行脑神经细胞切片和血清样本提取,对四个实验组中的小鼠中50%在喂食药剂3周后进行脑细胞切片提取和血清样本提取,在停药后2周后,对另外50%的小鼠进行脑细胞切片提取和血清样本提取。提取出小鼠脑细胞样本中的可溶性蛋白并利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试剂盒进行定量测试,测试其在可溶性蛋白中的占比。同时抽取血液样本,对血清中NSE中的含量进行定量测试。测试结果如下:
测试组 3周时脑细胞中NSE在可溶性蛋白中的占比 3周时血清中NSE含量(μg/L) 5周时血脑细胞中NSE含量在可溶性蛋白中的占比 5周时血清中NSE含量(μg/L)
对照组 2.35%±0.02 25.3 2.42±0.02 23.6
对照2组 1.83%±0.03 18.4 1.92±0.04 18.8
实验1组 3.47%±0.04 33.9 2.61±0.03 21.1
实验2组 3.65%±0.02 31.5 2.87±0.02 19.4
实验3组 2.13±0.03 23.2 2.12±0.04 20.8
通过对比发现,三周时在脑细胞中,实验1组和2组NSE的含量均有大幅提升,在血清中的含量有小幅提升,说明实验1组和2组的药物能够促进NSE在脑细胞中分泌并且集中,而对照组和实验3组由于毒素的神经损伤,血清中和脑细胞中NSE的含量增加,只是增加有限。
五周时,实验1组和实验2组脑细胞中NSE在可溶性蛋白的占比有所下降,同时血清中NSE的含量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证明神经损伤大体恢复,这一点从小鼠的认知测试中也可以看出。对照组脑损伤仅得到少许恢复,实验3组的情况好于对照组,但是NSE在脑细胞中并未发生集中,证明二氢杨梅素本身并不能促进NSE的分泌和集中。而本发明的复合物,能够促进小鼠脑细胞分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二氢杨梅素甘油醛发生作用,使得二氢杨梅素在脑细胞中集中发挥作用,有利于复合物的整体作用效果。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基于SMARTO-ONE技术的具有神经系统调节作用的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物包括二氢杨梅素-甘油醛、山奈酚、二氢槲皮素、芦丁以及槲皮黄素,其中,二氢杨梅素-甘油醛占复合物总质量的25-45%、二氢槲皮素、山奈酚和槲皮黄素三者的质量和占复合物总质量的35-45%,芦丁占复合物总质量的20%-40%,其中,
二氢杨梅素-甘油醛按照下述方式制备:
步骤2.1、取20 mmol二氢杨梅素,加入50ml无水乙醇溶液中,加入反应釜;
步骤2.2、在反应釜中通入氦气或氩气,向反应釜中加入分子筛附着钯催化剂;
步骤2.3、向反应釜中加入过量的2,3-二羟基丙酸C3H6O4,添加少量稀盐酸,调节PH值,使溶液PH值至小于3.5、大于2,封闭反应釜;
步骤2.4、对反应釜内进行快速加压,加压至3MPa以上、与此同时,对反应釜快速升温至90摄氏度以上,通入氢气作为还原剂,恒温搅拌反应1-2h;
步骤2.5、降温、降压,滤除催化剂,低温蒸馏去除溶剂和未反应的2,3-二羟基丙酸,干燥,获得反应产物,二氢杨梅素-甘油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MARTO-ONE技术的具有神经系统调节作用的复合物,其特征在于,二氢槲皮素、山奈酚和槲皮黄素三者的质量比为1:1:0.6到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MARTO-ONE技术的具有神经系统调节作用的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物还包括蛇葡萄素,蛇葡萄素占其余原料总质量的比为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MARTO-ONE技术的具有神经系统调节作用的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物还包括维生素C。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MARTO-ONE技术的具有神经系统调节作用的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物还包括环糊精。
6.一种基于SMARTO-ONE技术的具有神经系统调节作用的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准备二氢杨梅素、2,3-二羟基丙酸C3H6O4、山奈酚、二氢槲皮素、槲皮黄素以及芦丁;
步骤(2)、利用二氢杨梅素和2,3-二羟基丙酸C3H6O4制备二氢杨梅素-甘油醛;
步骤(3)、将二氢杨梅素-甘油醛、山奈酚、二氢槲皮素、槲皮黄素以及芦丁按设定质量比例混合,添加辅助制剂,搅拌均匀,各原料中,二氢杨梅素-甘油醛占复合物总质量的25-45%、二氢槲皮素、山奈酚和槲皮黄素三者的质量和占复合物总质量的35-45%,芦丁占复合物总质量的20%-40%;
所述步骤(2)包括:
步骤2.1、取20 mmol二氢杨梅素,加入50ml无水乙醇溶液中,加入反应釜;
步骤2.2、在反应釜中通入氦气或氩气,向反应釜中加入分子筛附着钯催化剂;
步骤2.3、向反应釜中加入过量的2,3-二羟基丙酸C3H6O4,添加少量稀盐酸,调节PH值,使溶液PH值至小于3.5、大于2,封闭反应釜;
步骤2.4、对反应釜内进行快速加压,加压至3MPa以上、与此同时,对反应釜快速升温至90摄氏度以上,通入氢气作为还原剂,恒温搅拌反应1-2h;
步骤2.5、降温、降压,滤除催化剂,低温蒸馏去除溶剂和未反应的2,3-二羟基丙酸,干燥,获得反应产物,二氢杨梅素-甘油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氢槲皮素、山奈酚和槲皮黄素三者的质量比为1:1:0.6到1:1: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制剂包括维生素C和环糊精,原料配置时,辅助制剂质量不计入复合物总质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还包括添加蛇葡萄素,蛇葡萄素占其余原料总质量的比为1%-5%。
CN202410069575.2A 2024-01-18 2024-01-18 一种基于smarto-one技术的具有神经系统调节作用的复合物 Pending CN1175824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69575.2A CN117582449A (zh) 2024-01-18 2024-01-18 一种基于smarto-one技术的具有神经系统调节作用的复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69575.2A CN117582449A (zh) 2024-01-18 2024-01-18 一种基于smarto-one技术的具有神经系统调节作用的复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82449A true CN117582449A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22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69575.2A Pending CN117582449A (zh) 2024-01-18 2024-01-18 一种基于smarto-one技术的具有神经系统调节作用的复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82449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2713A (zh) * 2004-04-12 2005-10-19 北京江中泽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蛇葡萄素在制备与醛糖还原酶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WO2005115547A2 (en) * 2004-05-18 2005-12-08 Bright Future Pharmaceutical Laboratories Ltd. Myricitrin compounds for sleeping disorders
CN105712966A (zh) * 2016-01-22 2016-06-29 梁京 一种苯酚茶酸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721444A (zh) * 2018-08-17 2018-11-02 北京佳福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备阿尔兹海默症治疗药物的组合物
US20220387379A1 (en) * 2021-05-24 2022-12-08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Modified herbal compositions for neuromodulation
CN116036034A (zh) * 2023-03-31 2023-05-02 北京佳福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神经精神类疾病治疗的复合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WO2023202477A1 (zh) * 2022-04-19 2023-10-26 北京佳福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二氢杨梅素四氢吡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2713A (zh) * 2004-04-12 2005-10-19 北京江中泽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蛇葡萄素在制备与醛糖还原酶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WO2005115547A2 (en) * 2004-05-18 2005-12-08 Bright Future Pharmaceutical Laboratories Ltd. Myricitrin compounds for sleeping disorders
CN101001670A (zh) * 2004-05-18 2007-07-18 澳美制药厂有限公司 用于睡眠障碍的组合物
CN105712966A (zh) * 2016-01-22 2016-06-29 梁京 一种苯酚茶酸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721444A (zh) * 2018-08-17 2018-11-02 北京佳福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备阿尔兹海默症治疗药物的组合物
US20220387379A1 (en) * 2021-05-24 2022-12-08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Modified herbal compositions for neuromodulation
WO2023202477A1 (zh) * 2022-04-19 2023-10-26 北京佳福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二氢杨梅素四氢吡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036034A (zh) * 2023-03-31 2023-05-02 北京佳福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神经精神类疾病治疗的复合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GUSTIN-SALAZAR S, GAMEZ-MEZA N, ET AL.: ""Stabilization of polylactic acid and polyethylene with nutshell extract: Efficiency assessment and economic evaluation"", 《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vol. 5, no. 6, 9 May 2017 (2017-05-09), pages 4607 - 4618 *
尹美玲, 孙乐, 滕李利等: ""二氢杨梅素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及机制研究"", 《中国现代中药》, vol. 24, no. 09, 26 May 2022 (2022-05-26), pages 1712 - 1719 *
魏永鸽, 黄贺梅, 徐凯, 等: ""二氢杨梅素磷脂复合物及其滴丸的制备及其体内药动学比较"", 《中成药》, vol. 43, no. 12, 24 December 2021 (2021-12-24), pages 3270 - 327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Vermani et al. Physico-chemical analysis of ash of some medicinal plants growing in Uttarakhand, India
Ahati et al. Bio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nti-bone carcinoma, cytotoxicity, and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gold nanoparticles mediated by Citrus reticulata seed aqueous extract: Introducing a novel chemotherapeutic drug
Ahmad et al. Green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through the Piper cubeba ethanolic extract and their enzyme inhibitory activities
CN117582449A (zh) 一种基于smarto-one技术的具有神经系统调节作用的复合物
RU2309740C1 (ru) Антиоксидант для профилактики заболеваний, связанных с окислительным стрессом, способ его получения, содержащий его гранулят и таблетированная или капсулированная форма на его основе
CN104940241B (zh) 一种防治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硒虫草复方制剂
CN103238899A (zh) 松针系列提取物的保健饮料
CN108159086B (zh) 一种螺旋藻生物转化天然纳米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671147B (zh) 一种海木耳萃取物及其用途
CN112552422B (zh) 玛咖多糖-锌(ⅱ)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Butnariu et al. Interdisciplinary character of biochemistry and analytical biochemistry
RU2707119C2 (ru) Способ коррекции биохимического статуса новорожденных телят
CN105831767A (zh) 用于增强免疫力和抗疲劳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use et al. Biochemical investigation of vitamin B
Bhavani et al. Investigating the possible mechanism for potency of latex of Plumeria alba L. in treating scabies
RU2290838C1 (ru) Биологически активный препарат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получения
Savescu A NEW APPROACH TO STUDY THE SWEETENER'S EFFECT ON HIBISCUS TEA OXIDATIVE STATUS
CN113896352B (zh) 一种用于提高中药药效的活性水及其生产工艺
CN114376983B (zh) 一种适用于高尿酸人群的天然提取物复合颗粒剂
CN114053329B (zh) 构树花多糖在制备防治紫外损伤的药物或者防晒化妆品中的应用
Sun et al. Green formation of Ag NPs in ultrasonic condition and treatment of lupus nephritis by following the TGF-β1 signaling pathway in mice
CN115299603A (zh) 一种延缓衰老膳食补充剂及其制备方法
Martinović et al. Effects of chronic oral D-galactose treatment on general health status in male Wistar rats
CN115777924A (zh) 备长碳精华液在制备保健产品中的应用
RU2655798C1 (ru) Сред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лечения болезней органов пищеварения теля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