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81285A - 包括显示模块的显示设备及用于制造显示设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包括显示模块的显示设备及用于制造显示设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81285A
CN117581285A CN202280044393.9A CN202280044393A CN117581285A CN 117581285 A CN117581285 A CN 117581285A CN 202280044393 A CN202280044393 A CN 202280044393A CN 117581285 A CN117581285 A CN 1175812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display module
substrate
mounting surface
front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443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淳珉
孙圣昊
李钟声
金键佑
申星焕
李昶准
李泽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1014498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30060347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581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812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0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 H01L25/04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 H01L25/075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 H01L25/075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the devices being arranged next to each o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16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forming hybrid circuits
    • H01L25/167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forming hybrid circuits comprising optoelectronic devices, e.g. LED, photodi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2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geometrical disposition of the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23Segmented electronic display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2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geometrical disposition of the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0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 H01L25/04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 H01L25/075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8Optical field-shap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2Bonding area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4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0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onding area
    • H01L2224/0554External layer
    • H01L2224/0556Disposition
    • H01L2224/05571Disposition the external layer being disposed in a recess of the surface
    • H01L2224/05572Disposition the external layer being disposed in a recess of the surface the external layer extending out of an open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2Bonding area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4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0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onding area
    • H01L2224/0554External layer
    • H01L2224/05573Single external lay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26Layer connectors, e.g. plate connectors, solder or adhesive laye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31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layer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32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layer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layer connector
    • H01L2224/321Disposition
    • H01L2224/32135Disposition the layer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different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i.e. chip-to-chip
    • H01L2224/32145Disposition the layer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different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i.e. chip-to-chip the bodies being stack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224/83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using a layer connector
    • H01L2224/832Applying energy for connecting
    • H01L2224/83201Compression bon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224/83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using a layer connector
    • H01L2224/838Bonding techniques
    • H01L2224/8385Bonding techniques using a polymer adhesive, e.g. an adhesive based on silicone, epoxy, polyimide, polyester
    • H01L2224/83851Bonding techniques using a polymer adhesive, e.g. an adhesive based on silicone, epoxy, polyimide, polyester being an anisotropic conductive adhesiv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8Structural electrical arrangement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atteries
    • H01L23/60Protection against electrostatic charges or discharges, e.g. Faraday shiel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02Bonding areas ;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04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4/0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onding are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26Layer connectors, e.g. plate connectors, solder or adhesive laye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31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layer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4/32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layer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layer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4/83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using a layer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16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forming hybrid circuits
    • H01L25/165Contain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6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emiconductor body, e.g. lead-frames, wire-bonds or solder ba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构思,显示模块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其上安装有多个无机发光元件的安装表面、侧表面、以及与所述安装表面相反地设置的后表面;前盖,所述前盖附着到所述安装表面并且覆盖所述安装表面;金属板,所述金属板附着到所述后表面;侧盖,所述侧盖围绕所述侧表面;和侧端构件,所述侧端构件被设置成覆盖所述侧盖的侧端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所述侧端构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金属板接触以被接地到所述金属板,所述第二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一部分并且设置在所述侧盖的所述侧端处。

Description

包括显示模块的显示设备及用于制造显示设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通过联接模块来显示图像的显示设备,在所述模块中自发射无机发光器件安装在基板上。
背景技术
显示设备是用于以可视方式显示诸如字符、图形等之类的图像和数据信息的输出设备。
传统上,需要背光的液晶面板或被构造有响应于电流而自身发光的有机化合物的膜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面板已被用作显示装置。然而,传统的液晶面板具有慢的响应时间并且高的功耗,并且由于其自身不能发光而需要背光。因此,难以实现紧凑的液晶面板。另外,虽然传统的OLED面板不需要背光且由于其不需要背光而可以实现小的厚度,但是传统的OLED面板容易出现烧屏或残像现象(其中,当屏幕的同一区域在静态地显示持续较长时间段之后发生变化时,由于子像素的使用寿命短,屏幕的该特定区域中的重影仍然存在)。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由于这些原因,作为将取代这些面板的新面板,正在研究一种微发光二极管(称为微LED或μLED)面板,其使用安装在基板上的无机发光器件作为像素。
作为平板显示面板的微发光二极管面板(在下文中称为微LED面板)被构造有多个无机LED,每个无机LED具有100微米或更小的尺寸。
作为是自发射器件的无机发光器件,微LED面板不会引起OLED的烧屏或残像现象,同时具有优异的亮度、分辨率、功耗和耐久性。
与需要背光的LCD面板相比,微LED面板提供了更好的对比度、响应时间和能效。虽然OLED和微LED两者都具有高能效,但是作为无机发光器件的微LED比OLED具有更高的亮度、更高的发光效率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此外,通过在电路板上以像素为单位布置LED,可以以基板为单位制造显示模块,并且相应地,可以根据用户的订单以多种分辨率和屏幕尺寸制造微LED面板。
因此,本公开的一方面是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提供一种适于扩展的显示模块和关于在包括该显示模块的显示设备中保护显示模块免受静电影响的技术特征。
本公开的附加方面将在后面的描述中被部分地阐述,并且部分地根据所述描述而变得是明显的,或者可以通过对本公开的实践而被习得。
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构思,一种显示模块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其上安装有多个无机发光器件的安装表面、侧表面、以及与所述安装表面相反的后表面;前盖,所述前盖与所述安装表面粘接并且覆盖所述安装表面;金属板,所述金属板与所述后表面粘接;侧盖,所述侧盖覆盖所述侧表面;和侧端构件,所述侧端构件覆盖所述侧盖的侧端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所述侧端构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金属板接触并且被接地到所述金属板,所述第二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一部分并且定位在所述侧盖的所述侧端上。
所述侧端构件的电导率可以大于所述侧盖的电导率。
所述第一部分的在所述安装表面所面向的方向上的一端可以与所述前盖的在所述安装表面所面向的方向上的前端间隔开一距离。
所述第一部分的在所述安装表面所面向的方向上的所述端可以在所述安装表面所面向的方向上定位在所述多个无机发光器件的发光表面的后面。
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端与所述前盖的所述前端之间的所述距离可以是所述侧端构件的厚度的十倍之长。
所述侧端构件可以被形成具有黑色的颜色。
所述侧端构件可以由金属制成。
所述侧端构件可以包括与所述侧盖粘接的第一层、被接地到所述金属板的第二层、和被形成具有黑色的颜色的第三层,并且所述第一层、所述第二层和所述第三层可以从所述侧表面向外依次分层。
所述侧端构件的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定位在所述侧表面与所述侧盖之间。
所述侧盖可以包含吸光材料。
所述侧盖可以由非导电材料形成。
所述前盖被设置成延伸到在所述安装表面之外的区域。
所述侧盖在所述安装表面所面向的方向上从所述金属板的上部部分延伸到所述前盖的在所述安装表面之外的所述区域的下端,以从外部密封所述侧表面。
所述前盖的侧端和所述侧盖的侧端可以沿直线对齐。
所述侧表面可以对应于所述安装表面的四个边缘,所述前盖可以延伸至比所述安装表面的所述四个边缘更靠外的位置,所述侧盖可以沿着所述安装表面的所述四个边缘围绕所述侧表面和所述前盖的与所述安装表面的外部相对应的下表面,并且所述侧端构件可以沿着所述安装表面的所述四个边缘围绕所述侧盖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本公开的构思,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框架和以二维矩阵布置的多个显示模块的显示模块阵列,所述多个显示模块中的每一个显示模块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其上安装有多个无机发光器件的安装表面、侧表面、以及与所述安装表面相反的后表面;前盖,所述前盖与所述安装表面粘接并且覆盖所述安装表面;金属板,所述金属板与所述后表面粘接;侧盖,所述侧盖味儿所述侧表面;和侧端构件,所述侧端构件覆盖所述侧盖的侧端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所述侧端构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金属板接触并且被接地到所述金属板,所述第二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一部分并且定位在所述侧盖的所述侧端上;所述框架被构造成将所述多个显示模块保持成所述二维矩阵。
所述侧端构件的电导率可以大于所述侧盖的电导率。
此外,所述第一部分的在所述安装表面所面向的方向上的一端可以与所述前盖的在所述安装表面所面向的方向上的前端间隔开一距离。
此外,所述第一部分的在所述安装表面所面向的方向上的所述端可以在所述安装表面所面向的方向上定位在所述多个无机发光器件的发光表面的后面。
根据本公开的构思,一种显示模块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其上安装有多个无机发光器件的安装表面、侧表面、以及与所述安装表面相反的后表面;金属板,所述金属板与所述后表面粘接;侧盖,所述侧盖覆盖所述侧表面;和侧端构件,所述侧端构件覆盖所述侧盖的侧端的至少一部分,(i)所述侧端构件由具有比被接地到所述金属板的所述侧盖更高的电导率的材料形成,(ii)所述侧端构件在所述安装表面所面向的方向上从所述金属板的至少一部分延伸到所述侧盖的至少一部分。
有蔬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可以通过吸收进入相邻的显示模块之间的间隙的光来获得防止接缝的可见性的无缝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可以被定位在每个显示模块的前侧的前盖、定位在侧表面上的侧盖、和定位在后表面上的金属板密封,并且通过附加地定位在侧表面上并被接地到金属板的侧端构件来改善或提高ESD耐受电压,以抵抗在制造显示模块和转移显示模块的过程期间以及在将显示模块组装到显示设备中之后在显示模块中可能产生的静电放电。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
图2是示出图1的显示设备的主要部件的分解视图;
图3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显示模块的一些部件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显示设备的显示模块的后视透视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的显示模块的一些部件的透视图;
图6是图1中所示的显示设备的一些部件的、沿第二方向截取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所示的一些部件的放大剖视图;
图8是图1中所示的显示设备的一些部件的、沿第三方向截取的剖视图;
图9是图8中所示的一些部件的放大剖视图;
图10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显示设备的一些部件的ESD流;
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一些部件的、沿第三方向截取的放大剖视图;和
图12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一些部件的、沿第三方向截取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并且因此将会理解,可以替换这些实施例的多种等效物和修改示例在当提交本申请时是可行的。
将会理解,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否则单数形式“一”、“一种”和“所述”、“该”包括复数引用。在附图中,为了便于理解,或多或少夸大地示出了部件的形状或尺寸。
将会理解,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和/或“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被使用时,规定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图、步骤、操作、部件、构件或其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图、步骤、操作、部件、构件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一致”或“相同”的含义可以包括属性上的相似或在某一范围内的相似。此外,术语“一致”或“相同”意味着“基本上一致或相同”。“基本上一致或相同”的含义需要被理解为,落入制造的误差范围内的值或与相对于参考值在无意义范围(meaningless range)内的差值相对应的值被包括在“一致”或“相同”的范围内。
贯穿整个公开内容,表述“a、b或c中的至少一个”指示:仅a;仅b;仅c;a和b两者;a和c两者;b和c两者;a、b和c的全部或其变型。
在下文中,将参考随附的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
图1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图2是示出图1的显示设备的主要部件的分解视图;图3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显示模块的一些部件的放大剖视图;图4是图1中所示的显示设备的显示模块的后视透视图;以及图5是图1中所示的显示模块的一些部件的透视图。
在附图中所示出的包括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的显示设备1的一些部件可以是微尺度部件,每个微尺度部件具有几微米(μm)到数百微米(μm)的尺寸,并且为了便于描述,在尺度上夸大了一些部件(例如,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和黑矩阵48)。
显示设备1可以是用于将信息和数据显示为字符、图形、图表、图像和/或任何其他视觉表示的设备。显示设备1可以是例如电视机(TV)、个人计算机(PC)、移动装置、数字标牌和其他电子显示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显示设备1可以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20、用于向显示面板20供应电力的电源装置(未示出)、用于控制显示面板20的整体操作的主板25、支撑显示面板20的框架21、以及覆盖框架21的后表面的后盖10。
显示面板20可以包括: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用于驱动各个显示模块30A至30P的驱动板(未示出)、以及用于产生用于分别控制显示模块30A至30P的时序信号的时序控制器(TOCN)板。
后盖10可以支撑显示面板20。后盖10可以通过支架(未示出)安装在地板上、通过吊架(未示出)安装在墙壁上、或通过任何其他合适的结构支撑件而被固定。
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可以布置在Z-Y平面内以彼此相邻。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可以以M×N矩阵的形式布置。在本公开的当前实施例中,16个显示模块30A至30P可以以4×4矩阵的形式布置。然而,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的数量和布置不受限制。
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可以安装在框架21上。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已知方法(例如,通过由磁体产生的磁力或通过机械插入结构)安装在框架21上。框架21的后侧可以与后盖10联接,并且该后盖10可以形成显示设备1的后外观。
后盖10可以包括金属材料。因此,从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和框架21产生的热可以容易被传递到后盖10,这提高了显示设备1的散热效率。
如此,显示设备1可以通过铺设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来实施大屏幕。
在一些布置中,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每一个显示模块可以应用于显示设备。也就是说,显示模块30A至30P可以以一件为单位安装在和应用至可穿戴装置、便携式装置、手持装置、多种电子产品或被构造为结合显示器的电子零部件中。而且,显示模块30A至30P可以通过以矩阵类型被组装和布置而应用于显示设备,如用于PC的监视器、高分辨率TV、标牌或电子显示器。
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可以具有相同的构造。因此,以下关于显示模块的描述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应用于所有其他显示模块。
在下文中,因为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具有相同的构造,因此将描述该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第一显示模块30A。
也就是说,为了避免重复描述,作为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的部件,将代表性地描述显示模块30、基板40和前盖70。
此外,将根据需要来描述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第一显示模块30A和在第二方向Y上与第一显示模块30A相邻的第二显示模块30E、或者在第三方向Z上与第一显示模块30A相邻的第三显示模块30B。
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第一显示模块30A可以被形成为例如四边形的类型。第一显示模块30A可以被形成为矩形的类型或正方形的类型。
因此,第一显示模块30A可以包括相对于作为前侧方向的第一方向X位于上侧方向、下侧方向、左侧方向和侧右方向上的边缘31、32、33和34。
如图3所示,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每一个显示模块可以包括基板40和安装在该基板40上的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该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可以朝向第一方向X安装在基板40的安装表面41上。在图3中,为了便于描述,基板40在第一方向X上的厚度被夸大地示出。
基板40可以被形成为四边形的类型。如以上所描述的,由于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每一个显示模块被形成为四边形的类型,因此基板40也可以相应地被形成为四边形的类型。
基板40可以被形成为四边形的类型或正方形的类型。
因此,在第一显示模块30A的示例中,基板40可以包括与第一显示模块30A的边缘31、32、33和34相对应的四个边缘E,该四个边缘E相对于作为前侧方向的第一方向X形成在上侧方向、下侧方向、左侧方向和右侧方向上(参见图5)。
基板40可以包括:基板主体42、形成基板主体42的一个表面的安装表面41、形成基板主体42的另一表面且与该安装表面41相反的后表面43、以及定位在安装表面41与后表面43之间的侧表面45。
侧表面45可以形成基板40的在与第一方向X正交的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上的侧端。
基板40可以包括倒角部分49,该倒角部分49形成在安装表面41与侧表面45之间以及形成在后表面43与侧表面45之间。
在布置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时,倒角部分49可以防止每个基板彼此碰撞并被损坏。
基板40的边缘E可以包括侧表面45和倒角部分49。
基板40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TFT)层44,该薄膜晶体管层44形成在基板主体42上以驱动无机发光器件50。基板主体42可以包括玻璃基板。也就是说,基板40可以包括玻璃上芯片(COG)类型的基板。在基板40上,可以形成第一焊盘电极44a和第二焊盘电极44b以将无机发光器件50电连接到TFT层44。
构造该TFT层44的TFT不限于具体的结构或类型,并且可以被实施为多种结构或类型。也就是说,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TFT层44的TFT可以被实施为低温多晶硅(LTPS)TFT、氧化物TFT、Si(多晶硅或非晶硅)TFT、有机TFT或石墨烯TFT。
此外,在基板40的基板主体42是硅晶片的情况下,可以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型、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或p型MOSFET替换TFT层44。
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可以由无机材料形成,并且每个无机发光器件50在宽度、长度和高度上可以具有几微米(μm)到数百微米(μm)的尺寸。微无机发光器件可以具有100μm或更少的较短侧长度。也就是说,无机发光器件50可以被从蓝宝石或硅晶片拾取,并且然后被直接转移到基板40上。可以通过使用静电头的静电方法或使用弹性聚合物材料(例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或硅)作为头部的冲压方法拾取和传送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
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可以是包括n型半导体58a、有源层58c、p型半导体58b、第一接触电极57a和第二接触电极57b的发光结构。
尽管在附图中未示出,但是第一接触电极57a和第二接触电极57b中的任何一个接触电极可以电连接到n型半导体58a,并且另一个接触电极可以电连接到p型半导体58b。
第一接触电极57a和第二接触电极57b可以是朝向相同方向(发光方向的相反方向)水平地布置的倒装芯片(Flip chip)类型。
每个无机发光器件50可以包括:发光表面54,该发光表面54在被安装在安装表面41上时以朝向第一方向X的方式被定位;侧表面55;和与发光表面54相反的底表面56,并且第一接触电极57a和第二接触电极57b可以形成在底表面56上。
也就是说,无机发光器件50的第一接触电极57a和第二接触电极57b可以与发光表面54相反,并且相应地,第一接触电极57a和第二接触电极57b可以沿发光方向的相反方向定位。
第一接触电极57a和第二接触电极57b可以面向安装表面41,并且电连接到TFT层44。此外,光进行照射而穿过的发光表面54可以定位在与第一接触电极57a和第二接触电极57b定位所沿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
因此,通过有源层58c产生的光可以穿过发光表面54朝向第一方向X进行照射,而不受第一接触电极57a和第二接触电极57b的任何干扰。
也就是说,第一方向X可以被限定为发光表面54被定位以照射光所沿的方向。
第一接触电极57a和第二接触电极57b可以分别电连接到形成在基板40的安装表面41上的第一焊盘电极44a和第二焊盘电极44b。
无机发光器件50可以通过各向异性导电层47或诸如焊料之类的接合材料直接连接到第一焊盘电极44a和第二焊盘电极44b。
在基板40上,可以形成各向异性导电层47以居间促成第一接触电极57a和第二接触电极57b与第一焊盘电极44a和第二焊盘电极44b之间的电连接。可以通过在保护膜上施加各向异性导电粘合剂来形成各向异性导电层47,并且该各向异性导电层47具有在粘合剂树脂中分布导电球47a的结构。每个导电球47a可以是被薄的绝缘膜包围的导电球体,并且作为绝缘膜被压力破坏的结果,导电球47可以将导体彼此电连接。
各向异性导电层47可以包括呈膜的形式的各向异性导电膜(ACF)和呈膏的形式的各向异性导电膏(ACP)。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各向异性导电层47可以被提供为各向异性导电膜。
因此,通过在将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安装在基板40上时施加到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压力,可以破坏导电球47a的绝缘膜,并且作为结果,无机发光器件50的第一接触电极57a和第二接触电极57b可以电连接到基板40的第一焊盘电极44a和第二焊盘电极44b。
尽管在附图中未示出,但是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可以通过焊料(未示出)而不是各向异性导电层47安装在基板40上。通过在将无机发光器件50布置在基板40上之后执行回流过程,可以将无机发光器件50接合在基板40上。
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可以包括红色发光器件51、绿色发光器件52和蓝色发光器件53。无机发光器件50可以以包括红色发光器件51、绿色发光器件52和蓝色发光器件53的组为单元安装在基板40的安装表面41上。红色发光器件51、绿色发光器件52和蓝色发光器件53可以形成像素。在这种情况下,红色发光器件51、绿色发光器件52和蓝色发光器件53中的每个发光器件可以形成子像素。
红色发光器件51、绿色发光器件52和蓝色发光器件53可以以预设间隔对齐,如本公开的当前实施例中那样。然而,可以以诸如三角形之类的另一形式布置红色发光器件51、绿色发光器件52和蓝色发光器件53。
基板40可以包括吸光层44c,该吸光层44c用于吸收外部光以改善显示对比度。可以在基板40的整个安装表面41上形成吸光层44c。吸光层44c可以形成在TFT层44与各向异性导电层47之间。
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还可以包括形成在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之间的黑矩阵48。
黑矩阵48可以起到补充形成在基板40的整个安装表面41上的吸光层44c的作用。也就是说,黑矩阵48可以通过吸收外部光来改善屏幕的对比度,使得基板40被示出为黑色。
黑矩阵48优选地具有黑色颜色。
根据本公开的当前实施例,黑矩阵48可以定位在像素之间,每个像素由红色发光器件51、绿色发光器件52和蓝色发光器件53形成。然而,与本公开的当前实施例不同,黑矩阵48可以被更精细地形成以分隔作为子像素的红色发光器件51、绿色发光器件52和篮色发光器件53。
黑矩阵48可以被形成为具有要定位在像素之间的水平图案和竖直图案的格子的形状。
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形成黑矩阵48:通过喷墨工艺在各向异性导电层47上涂覆吸光油墨,并且然后使该吸光油墨硬化;或者通过用吸光膜来涂覆各向异性导电层47。
也就是说,黑矩阵48可以形成在整个安装表面41上的各向异性导电层47上,位于在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之间的区域中,在该区域中没有安装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
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每一个显示模块可以包括前盖70,该前盖70沿前方向X定位在显示模块30A至30P的安装表面41上,以覆盖安装表面41。
多个前盖70可以分别沿第一方向X形成在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上(参见图6和图7)。
在前盖70分别形成在显示模块30A至30P上之后,可以将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彼此组装在一起。也就是说,在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二显示模块30E的示例中,第一前盖70A可以形成在第一显示模块30A的安装表面41上,并且第二前盖70E可以形成在第二显示模块30E的安装表面41上。
前盖70可以覆盖基板40以保护该基板40免受外力或外部水的影响。
前盖70的多个层(未示出)可以被设置为具有光学性能的功能膜。稍后将详细描述该多个层。
前盖70的多个层中的一些层可以包括由光学透明树脂(OCR)形成的基底层(未示出)。基底层(未示出)可以支撑其他层(未示出)。因为OCR可以具有90%或更高的透光率,因此OCR可以处于非常透明的状态。
OCR可以以通过低反射特性提高透光率的方式来改善可见性和图像品质。也就是说,在具有气隙的结构中,由于膜层与空气层之间的折射率差而发生光损失。然而,在具有OCR的结构中,可以减小这种折射率差以减少光损失,从而改善可见性和图像品质。
也就是说,OCR除了保护基板40之外,还可以改善图像品质。
前盖70的多个层(未示出)中的一些层可以包括粘合层(未示出),该粘合层用于将前盖70与基板40的安装表面41粘接。
前盖70具有的高度可以大于或等于沿安装表面41或发光表面54所面向的第一方向X的预设高度。
形成在基板40上的前盖70可以具有相对于该前盖70能够充分地填充形成在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之间的间隙的高度。
此外,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每一个显示模块可以包括后粘合胶带61,该后粘合胶带61定位在基板40的后表面43与金属板60之间以将后表面43与金属板60粘接。
后粘合胶带61可以是双面粘合胶带。然而,后粘合胶带61不限于双面粘合胶带,并且后粘合胶带61可以是粘合层而不是胶带。也就是说,后粘合胶带61可以是用于将金属板60与基板40的后表面43粘接的介质的实施例,并且后粘合胶带61可以被提供为多种介质中的一种,而不限于带。
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可以电连接到像素驱动布线(未示出)和上布线层(未示出),该像素驱动布线形成在安装表面41上,该上布线层延伸穿过基板40的侧表面45并且形成有像素驱动布线(未示出)。
上布线层(未示出)可以形成在各向异性导电层47下方。上布线层(未示出)可以电连接到形成在基板40的侧表面45上的侧布线46。侧布线46可以被设置成薄膜的形式。侧布线46可以包括侧布线涂层46b,该侧布线涂层46b包围侧布线46以防止该侧布线46暴露于外部并被损坏(参见图9)。
假设第二方向Y是显示设备1的左右方向,与朝向显示设备1的前侧方向的第一方向X正交,并且第三方向Z是显示设备1的上下方向,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正交,则侧布线46可以沿着倒角部分49和基板40的在第三方向Z上延伸的侧表面45沿第三方向Z延伸到基板40的后表面43,然而可以使用其他布置。
然而,侧布线46可以沿着倒角部分46和基板40的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的侧表面45沿第二方向Y延伸到基板40的后表面43。
在一些布置中,侧布线46可以沿着基板40的边缘E延伸,基板40的边缘E对应于第一显示模块30A的上边缘32和下边缘34,然而所有布置不限于此。
例如,侧布线46可以沿着基板40的边缘E延伸,基板40的边缘E对应于第一显示模块30A的四个边缘31、32、33和34中的至少两个边缘。
上布线层(未示出)可以通过形成在基板40的边缘E上的上连接焊盘(未示出)连接到侧布线46。
侧布线46可以沿着基板40的侧表面45延伸,并且连接到形成在后表面43上的后布线层43b。
绝缘层43c可以沿基板40的后表面43所面向的方向形成在后布线层43b上,以覆盖该后布线层43b。
也就是说,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可以依次地电连接到上布线层(未示出)、侧布线46和后布线层43b。
此外,如图4所示,第一显示模块30A可以包括驱动电路板80,该驱动电路板80用于电控制被安装在安装表面41上的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驱动电路板80可以是印刷电路板。驱动电路板80可以沿第一方向X定位在基板40的后表面43上。驱动电路板80可以定位在被粘接在基板40的后表面43上的金属板60上。
第一显示模块30A可以包括柔性膜81,该柔性膜81将驱动电路板80连接到后布线层43b,以将该驱动电路板80电连接到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
更具体地,柔性膜81的一端可以连接到定位在基板40的后表面43上的后连接焊盘43d,并且电连接到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
后连接焊盘43d可以电连接到后布线层43b。因此,后连接焊盘43d可以将后布线层43b电连接到柔性膜81。
由于柔性膜81电连接到后连接焊盘43d,因此柔性膜81可以将电力和电信号从驱动电路板80传送到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
柔性膜81可以是柔性扁平电缆(FFC)或覆晶薄膜(COF)。
柔性膜81可以包括第一柔性膜81a和第二柔性膜81b,第一柔性膜81a和第二柔性膜81b相对于作为前侧方向的第一方向X分别在上侧方向和下侧方向上定位,但不限于此。
然而,第一柔性膜81a和第二柔性膜81b可以相对于第一方向X在左侧方向和右侧方向上定位,或者第一柔性膜81a和第二柔性膜81b可以在上侧方向、下侧方向、左侧方向和右侧方向中的至少两个方向上定位。
可以设置多个第二柔性膜81b,但不限于此。然而,可以设置单个第二柔性膜81b,并且还可以设置多个第一柔性膜81a。
第一柔性膜81a可以将数据信号从驱动电路板80传送到基板40。第一柔性膜81a可以是COF,但不限于此。
第二柔性膜81b可以将电力从驱动电路板80传送到基板40。第二柔性膜81b可以是FFC,但不限于此。
在一些布置中,第一柔性膜81a和第二柔性膜81b可以分别为COF和FFC。
驱动电路板80可以电连接到主板25(参见图2),然而在附图中未被示出。主板25可以定位在框架15后面,并且主板25可以通过框架15后面的电缆(未示出)连接到驱动电路板80。
如上所述,金属板60可以与基板40接触。金属板60可以通过定位在基板40的后表面43与该金属板60之间的后粘合胶带61粘接到基板40。
金属板60可以由具有高导热性的金属材料形成。例如,金属板60可以由铝材料形成。
由安装在基板40上的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和TFT层44所产生的热可以沿着基板40的后表面43通过后粘合胶带61传递到金属板60。
因此,由基板40产生的热可以容易地传递到金属板60,并且可以防止基板40的温度上升到某一温度或更高的温度。
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可以以M×N矩阵的形式布置在多个位置处。显示模块30A至30P可以是能够独立地移动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每一个显示模块包括金属板60,因此无论显示模块30A至30P的位置如何,都可以维持恒定水平的散热性能。
显示设备1可以通过以多种形式的M×N矩阵布置显示模块30A至30P来形成具有多种尺寸的屏幕。因此,代替通过用于散热的单个金属板进行的散热,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在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每一个显示模块中包括金属板60以使该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每一个显示模块独立地进行散热,可以改善显示设备1的总的散热性能。
在单个金属板定位在显示设备1内部的情况下,该金属板可能相对于前后方向不定位在与一些显示模块相对应的位置处,而是定位在没有显示模块被定位的位置处,这降低了显示设备1的散热效率。
也就是说,通过在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每一个显示模块中布置金属板60以使该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每一个显示模块在任何位置处都通过金属板60进行散热,可以改善显示设备1的总的散热性能。
金属板60可以被设置成基本上对应于基板40的形状的矩形的形状。
基板40的面积可以至少等于或大于金属板60的面积。当基板40和金属板60在第一方向X上平行布置时,呈矩形形状的基板40的四个边缘E可以相对于基板40和金属板60的中心与该金属板60的四个边缘相对应地定位,或者,基板40的四个边缘E可以相对于基板40和金属板60的中心定位在比该金属板60的四个边缘更靠外的位置。
优选地,基板40的四个边缘E可以定位在比金属板60的四个边缘更靠外的位置。也就是说,基板40的面积可以大于金属板60的面积。
在向显示模块30A至30P传递热时,基板40和金属板60可以热膨胀。因为金属板60具有比基板40更大的热膨胀系数,因此金属板60的膨胀程度可以大于基板40的膨胀程度。
在基板40的四个边缘对应于金属板60的四个边缘或者定位在比基板40的四个边缘更靠内的位置的情况下,金属板60的边缘可能突出到基板40的外部。
因此,形成在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间隙的间隔距离可能由于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每一个显示模块的金属板60的热膨胀而变得不规则,并且一些接缝的可见性可能升高,从而导致显示面板20的屏幕的整体感弱化。
然而,通过将基板40的四个边缘E定位在比金属板60的四个边缘更靠外的位置,尽管基板40和金属板60会热膨胀,但是金属板60不会突出到基板40的四个边缘E的外部,并且因此,形成在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间隙可以被维持为具有规则的间隔距离。
另外,为了维持形成在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间隙的规则间隔距离,支撑显示模块30A至30P的框架15可以包括具有与基板40的材料特性类似的材料特性的前表面。也就是说,显示模块30A至30P可以粘接在框架15的前表面上。
在一些布置中,基板40的面积可以基本上对应于金属板60的面积。因此,从基板40产生的热可以均匀地散失在基板40的整个区域上,而不会在某些区域中被隔离。
金属板60可以通过后粘合胶带61粘接在基板40的后表面43上。
后粘合胶带61可以具有与金属板60相对应的尺寸。也就是说,后粘合胶带61的面积可以对应于金属板60的面积。金属板60可以基本上呈矩形的形状,并且后粘合胶带61也可以相应地呈矩形的形状。
呈矩形形状的金属板60的边缘可以相对于金属板60和后粘合胶带61的中心对应于呈矩形形状的后粘合胶带61的边缘。
因此,金属板60和后粘合胶带61可以被容易地制造为联接式构造,从而提高显示设备1的制造效率。
也就是说,在将板切割成单元部件以形成金属板60之前,可以将后粘合胶带61粘接在该板上,并且然后将后粘合胶带61和板一起切割成单元部件以形成金属板60,从而减少了工艺的数量。
从基板40产生的热可以通过后粘合胶带61传递到金属板60。因此,后粘合胶带61可以将金属板60粘接在基板40上,同时将从基板40产生的热传递到金属板60。
因此,后粘合胶带61可以包括具有高散热性能的材料。
后粘合胶带61基本上可以包括具有用于将基板40与金属板60粘接的粘合特性的材料。
另外,后粘合胶带61可以包括具有比具有粘合特性的材料高的散热性能的材料。因此,后粘合胶带61可以在基板40与金属板60之间有效地传递热。
另外,在后粘合胶带61中所包括的具有粘合特性的材料可以是具有比构成现有粘合剂的粘合材料更高的散热性能的材料。
具有更高的散热性能的材料可以是能够有效地传递热的材料,这是因为该材料具有高导热性、高热传递性能和低比热。
例如,后粘合胶带61可以包括石墨材料,但不限于此。然而,后粘合胶带61可以由具有高散热性能的任何材料形成。
后粘合胶带61的柔性可以大于基板40和金属板60的柔性。因此,后粘合胶带61可以由具有粘合特性、散热性和高柔性的材料形成。后粘合胶带61可以是无机双面粘合胶带。在这种情况下,后粘合胶带61可以被形成为单层,该单层的一侧粘接在基板40上,并且另一侧粘接在金属板60上,而不具有支撑所述一侧和另一侧的任何介质。
因为后粘合胶带61不包含介质,因此后粘合胶带61可以不包含干扰热传导的材料,并且相应地,散热性能可以得到提高。然而,后粘合胶带61不限于无机双面粘合胶带,并且后粘合胶带61可以是比现有双面粘合胶带具有更高散热性能的散热粘合胶带。
后粘合胶带61可以由具有高柔性的材料形成,以便吸收从基板40和金属板60传递的外力。更具体地,后粘合胶带61的柔性可以高于基板40和金属板60的柔性。
因此,当通过由传递到基板40和金属板60的热引起的基板40和金属板60的尺寸变化所产生的外力传递到后粘合胶带61时,该后粘合胶带61可以变形以防止外力传递到其他部件。
后粘合胶带61可以在第一方向X上具有一定的厚度。金属板60可以由于热而热膨胀、或者被冷却以收缩。在这种情况下,金属板60可以在第一方向X和与该第一方向X正交的方向上膨胀或收缩,并且相应地,外力可以传递到基板40。
如上所述,由于金属板60被形成为具有与基板40相对应的尺寸并且覆盖该基板40的整个后表面43,因此固定构件82可以定位在金属板60的后表面上,但不限于此。
然而,固定构件82可以定位在基板40的后表面43上。在这种情况下,基板40可以通过固定构件82直接粘接在框架15上。
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同,金属板60可以仅覆盖基板40的后表面43的一部分,并且固定构件82可以粘接在基板40的后表面43中的未被金属板60覆盖的区域上。
固定构件82优选地可以为双面胶带。
在下文中,将详细地描述前盖70、侧盖90和侧端构件100。
图6是图1中所示的显示设备的一些部件的、沿第二方向截取的剖视图;图7是图6中所示的一些部件的放大剖视图;图8是图1中所示的显示设备的一些部件的沿第三方向截取的剖视图;图9是图8中所示的一些部件的放大剖视图;以及图10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的显示设备的一些部件的ESD流。
前盖70可以保护基板40免受外力的影响,弱化由形成在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间隙G所引起的接缝的可见性,并且改善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颜色偏差。
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可以包括侧盖90,该侧盖90定位在当布置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时形成在该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间隙G中。
为了吸收在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间隙G中所反射的光,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每一个显示模块的前盖70可以延伸到显示模块30A至30P的基板40的外部。前盖70的侧端75可以延伸至安装表面41的外部。
更具体地,前盖70可以在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上延伸至基板40的安装表面41的比边缘(或被称为侧端)41S更靠外的位置(参见图5)。
基本上,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间隙G可以形成在显示模块30A至30P的基板40的侧表面45之间。然而,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间隙G可以表示可能在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产生的非显示区域,并且因此,形成在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间隙G可以是形成在相邻的显示模块30A至30P的基板40的安装表面41的边缘41S之间的空间。
因此,形成在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间隙G可以表示在第二方向Y或第三方向Z上彼此相邻的显示模块30A至30P的安装表面41的边缘41S之间所形成的空间。
从显示模块30A至30P延伸的前盖70可以定位在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间隙G中,以吸收朝向间隙G照射的光或在间隙G中反射的光,从而降低接缝的可见性。
此外,显示模块30A至30P的定位在间隙G中的侧盖90可以吸收朝向间隙G照射的光,从而降低接缝的可见性,这将在下文中被描述。
如图6和图7所示,前盖70可以沿第二方向Y延伸到基板40的外部。更具体地,前盖70可以沿第二方向Y延伸至比侧表面45和倒角部分49更靠外的位置。
在一些布置中,将仅给出关于基板40的与第一显示模块30A的右边缘31相对应的边缘的描述,然而,前盖70可以在第二方向Y或第三方向Z上延伸至比基板40的四个边缘E更靠外的位置。
前盖70的与该前盖70的边缘相对应的侧端75可以在第二方向Y或第三方向Z上延伸至基板40的比该基板40的四个边缘E更远的外部,也就是说,延伸至安装表面41的外部。
前盖70可以包括具有不同光学特性的多个层,然而在附图中未示出。所述多个层可以具有通过在第一方向X上堆叠层产生的结构。
所述多个层可以通过在第一方向X上进行粘接而构成前盖70。
所述多个层中的一个层可以是防眩光层,但不限于此。然而,该层可以是防反射层、或通过将防眩光层与防反射层组合而形成的层。
所述多个层中的另一层可以是透光率可调层,但不限于此。然而,该层可以是具有另一物理特性或包含另一材料的层,或是具有另一功能的层。例如,该层可以是圆极化层。
然而,前盖70可以包括单个层,而不是多个层。所述单个层可以是能够实施所述多个层的所有功能的层。
如上所述,前盖70可以包括粘合层。粘合层可以定位在所述多个层中的沿第一方向X的最后面的位置处,并且粘接在安装表面41上。粘合层具有的高度可以大于或等于在安装表面41或发光表面54所面向的第一方向X上的预设高度。
原因可以是促使粘接在基板40上的粘合层充分地填充形成在粘合层与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之间的间隙。
然而,粘合层不限于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粘合层可以作为与前盖70分开的部件定位在前盖70与安装表面41之间,以将前盖70与安装表面41粘接。
因此,由于前盖70在与安装表面41紧密接触的同时与该安装表面41粘接,并且前盖70保护安装在安装表面41上的部件,因此该前盖70可以直接粘接到基板40,而无需在前盖70与基板40之间形成任何附加的模制部件。
前盖70可以漫射和反射从外部接收的光,以防止光被镜面反射并产生眩光。
通过漫射和反射从外部接收的光,可以减少眩光现象,并且相应地,可以改善显示面板20上所显示的屏幕的对比度。
此外,前盖70可以降低入射的外部光或从基板40和间隙G反射的外部光的透射率。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前盖70可以包括能够降低光的透射率的材料,以便吸收朝向基板40透射的光的至少一部分或从基板40反射并且然后朝向第一方向X行进的光的至少一部分。
由于工艺问题,多个基板中的一些基板可以被制造成具有不同的颜色。因此,可以铺设具有不同独特颜色的基板以构成单个显示面板。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前盖70可以吸收从基板40反射并透射到外部的光中的至少一部分,从而提高显示面板20上所显示的屏幕的统一感。
也就是说,前盖70可以通过降低外部光的透射率来减少在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的过程期间所产生的颜色偏差。
前盖70可以防止从外部进入显示面板20的外部光透射到基板40,并且附加地吸收从外部进入显示面板20的光中的一部分光或者从基板40反射并且然后透射到显示面板20外部的外部光中的一部分光,从而改善在显示面板20上所显示的屏幕的对比度。这种不同的光学作用可以分别由以上描述的多个层来实施。
也就是说,前盖70可以沿第一方向X定位在基板40的前面,以改善在显示面板20上所显示的屏幕中可能由于外部光而弱化的对比度。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模块30中,前盖70可以沿第二方向Y延伸至基板40的外部。
因此,进入形成在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间隙G的光的一部分可以被定位在该间隙G中的前盖70的至少一部分阻挡,并且进入间隙G或在间隙G中被反射的外部光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定位在该间隙G中的前盖70吸收,并且由此不透射到外部。因此,形成在间隙G中的接缝的可见性可以弱化,并且由于接缝的可见性的弱化,可以改善在显示面板20上所显示的屏幕的统一感。
更具体地,前盖70在第二方向Y上的侧端75可以定位在比安装表面41在第二方向Y上的边缘41S更靠外的位置处,或者定位在间隙G中。
因此,前盖70可以包括第一区域71和第二区域72,该第一区域71定位在比安装表面41在第二方向Y上的边缘41S更靠外的位置处或者定位在间隙G中,该第二区域72位于安装表面41上方。
前盖70的第一区域71和第二区域72可以在第二方向Y上被间隙G分隔开。
因为前盖70的第一区域71定位在间隙G中,因此朝向该间隙G照射的外部光可以被前盖70的第一区域71阻挡,或者在间隙G中反射的光可以被阻止照射到外部。因此,可以降低作为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边界并且可以由间隙G形成的接缝的可见性,从而导致改善显示面板20的统一感。
因为如以上所描述的那样,前盖70延伸至比基板40的安装表面41的四个边缘41S更靠外的位置,因此可以降低可能在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的边缘处形成的接缝的可见性。
在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二显示模块30E的示例中,从第一显示模块30A延伸的第一前盖70A的第一区域71A可以定位在第一显示模块30A与第二显示模块30E之间所形成的间隙G中。
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二显示模块30E的前盖70A和70E的相邻的侧端75A和75E可以定位在间隙G中。
此外,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二显示模块30E的侧表面45和倒角部分49可以定位在间隙G中。
第一前盖70A的第二区域72A可以定位在第一显示模块30A的安装表面41上方。
从第二显示模块30E延伸的第二盖70E的第一区域71E可以定位在第一显示模块30A与第二显示模块30E之间所形成的间隙G中,并且第二前盖70E的第二区域72E可以定位在第二显示模块30E的安装表面41上方。
在第一显示模块30A与第二显示模块30E之间所形成的间隙G中,第一前盖70A和第二前盖70E的第一区域71A和71E可以在第二方向Y上并排定位。
第一前盖70A和第二前盖70E的第一区域71A和71E在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可以基本上小于或等于间隙G长度的一半。
因此,第一前盖70A和第二前盖70E的在第二方向Y上并排布置的第一区域71A和71E的长度之和可以基本上对应于或小于间隙G的长度。
在一些布置中,在第一前盖70A和第二前盖70E的第一区域71A和71E沿第二方向Y并排布置的情况下,可以在第一盖70A的侧端75A与第二盖70E的侧端75E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
然而,该空间可以对应于用户可能不会注意的非常小的值。因此,可以在第一前盖70的第一区域71A和第二盖70E的第一区域71E之间没有任何实质上大的空间的情况下,铺设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二显示模块30E。
如上所述,第一前盖70A的第一区域71A和第二前盖70E的第一区域71E可以定位在第一显示模块30A与第二显示模块30E之间的间隙G中。
进入显示面板20的外部光可以在透射穿过第一前盖70A和第二前盖70E的第一区域71A和71E时,被漫射和反射到显示面板20的外部,或者外部光的一部分可以在第一区域71A和71E中被吸收。因此,可以减少到达间隙G的外部光的量,这降低了由间隙G引起的第一显示模块30A与第二显示模块30E之间的边界的可见性。
此外,在间隙G中被反射并且随后行进到显示面板20外部的光可以在透射穿过第一前盖70A和第二前盖70E的第一区域71A和71E时,被漫射和反射到显示面板20外部,或者所述光的一部分可以在第一区域71A和71E中被吸收。因此,可以减少透射到显示面板20外部的光的量,这降低了由间隙G引起的第一显示模块30A与第二显示模块30E之间的边界的可见性。
也就是说,通过减少进入形成在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间隙G的外部光的量,同时吸收在间隙G中被反射的外部光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改善在显示面板20上所显示的屏幕的统一感。
另外,尽管第一显示模块30A的基板40A和第二显示模块30E的基板40E具有不同的颜色,但是从基板40A和40B反射的外部光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在第一前盖70A和第二前盖70E中被吸收。因此,从外部不能识别到基板40A和40E的独特颜色,这改善了显示面板20上所显示的屏幕的统一感。
显示模块30A可以包括侧盖90,该侧盖90在安装表面41所面向的方向上定位在前盖70下方,并且设置在基板40的侧表面45上。
更具体地,侧盖90可以定位在由前盖70的第一区域71在第一方向X上的下表面76和基板40在第二方向Y上的侧表面45所限定的空间中。
侧盖90可以与第一区域71的下表面76、侧表面45、和金属板60的至少一部分接触。优选地,侧盖90可以与第一区域71的整个下表面76接触。此外,优选地,侧盖90可以覆盖侧表面45的整个区域。
在本文中,第一区域71的作为前盖70的下表面的下表面76可以是被形成作为前盖70的最后面的层的粘合层(未示出)的后表面。
此外,侧盖90可以覆盖位于侧表面45在第一方向X上的前部分和后部分处的所有一对倒角部分49。
此外,侧盖90可以围绕形成在安装表面41与侧表面45之间的整个倒角部分49,以及围绕侧表面45。
由于侧盖90围绕形成在安装表面41与侧表面45之间的倒角部分49,因此该侧盖90可以填充可能被限定在基板40与前盖70之间的整个空间。
因此,侧盖90可以防止来自外部的异物或水进入基板40与前盖70之间的空间。
此外,由于侧盖90围绕形成在后表面43与侧表面45之间的倒角部分49,因此该侧盖90可以填充可能被限定在基板40与金属板60之间的整个空间。
因此,侧盖90可以防止来自外部的异物或水进入基板40与金属板60之间的空间。
侧盖90可以与第一区域71的下表面76、基板40的倒角部分49、和侧表面45接触。因此,侧盖90可以支撑第一区域71的下表面76、基板40的倒角部分49、和侧表面45。
如上所述,基板40可以通过前盖70与前盖70粘接,并且侧盖90可以增强基板40与前盖70之间的粘合特性。因此,侧盖90可以防止前盖70脱离基板40。
也就是说,侧盖90可以提高显示模块30的可靠性。
此外,基板40可以通过后粘合胶带61与金属板60粘接,并且侧盖90可以增强金属板60与基板40之间的粘合特性。因此,侧盖90可以防止金属板60脱离基板40。
如上所述,基板40的侧表面45可以对应于安装表面41的四个边缘41S,并且前盖70的第一区域71可以在安装表面41延伸所沿的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上延伸至比安装表面41的四个边缘41S更靠外的位置。
侧盖90可以沿着安装表面41的四个边缘41S围绕第一区域71的下表面76以及与安装表面41的四个边缘41S对应的侧表面45。
也就是说,侧盖90可以密封基板40与前盖70粘接所在的部分的整个边缘。
侧盖45可以在与第一方向X正交的所有方向上覆盖侧表面54和第一区域71的下表面76。
因此,可以改善前盖70与基板40之间的联接力,并且可以保护前盖70和基板40的侧表面45免受外力的影响。
此外,如上所述,可以防止来自外部的异物或水进入基板40与前盖70之间。此外,在基板40与前盖70之间由于附着的弱化而形成间隙时,可以防止外部的水或异物进入该间隙。
由于侧盖90沿着基板40的侧表面45围绕基板40的所有四个边缘E,因此可以获得密封基板40、前盖70和金属板60的效果。
因此,侧盖90可以在异物或水可能进入基板40所沿的所有方向上防止异物或水进入基板40与前盖70之间。
由于如上所述,前盖70在第一方向X上的最后面的层是粘合层,因此第一区域71的下表面76可以是粘合层的后表面。
因此,当第一区域71的下表面76暴露到外部时,漂浮在外部的异物可能附着到第一区域71的下表面76。
当在异物附着到第一区域71的下表面76的状态下布置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时,该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产生的接缝的可见性可能由于被附着到第一区域71的下表面76的异物而被提高。
然而,由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模块30A包括侧盖90,并且侧盖90覆盖第一区域71的下表面76,因此显示模块30A可以防止异物附着到第一区域71的下表面76。
因此,可以降低由于当布置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时附着到前盖70的异物所引起的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产生的接缝的可见性。
此外,电流可以通过可能在显示模块30A至30P上产生的静电放电而流到安装在基板40上的多个电子部件,从而损坏电子部件。侧盖90可以从外部密封基板40,并由此阻止由静电放电产生的电荷进入基板40,从而防止电子部件被损坏,这将在后面被描述。
也就是说,由于基板40被前盖70和侧盖90密封,因此可以防止由静电放电产生的电荷行进通过前盖70和侧盖90以及由此流向基板40。此外,在前盖70和侧盖90上流动的电荷可以被引导至与侧盖90接触的金属板60,从而为由静电放电产生的电流提供路径。因此,可以改善安装在基板40上的电子部件的静电放电(ESD)耐受电压。
如上所述,显示模块30A可以在安装表面41所面向的方向上定位在前盖70的下方。也就是说,在第一方向X上,侧盖90可以不定位在下表面76上方。
侧盖90在第一方向X上的最前表面92可以与第一区域71的下表面76接触,并且在第一方向X上可以不定位在第一区域71的下表面76之前。
原因可以是,为了不将侧盖90定位在从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发射的光的行进路径上。
在侧盖90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一方向X上定位在下表面76或前盖70之前的情况下,侧盖90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可能定位在穿过前盖70向前行进的光的行进路径上。
也就是说,侧盖90可能吸收或漫射和反射行进光的一部分,以使显示在显示面板20上的图像的区域失真。
然而,由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侧盖90在第一方向X上定位在前盖70的后面,因此侧盖90不会限制从多个发光器件50发射的光的行进,从而改善显示面板20的图像品质。
前盖70在第二方向Y上的侧端75和侧盖90在第二方向Y上的侧端91在第一方向X上可以位于基本上相同的线上。
原因可以是因为在制造显示模块30A的过程中同时地切割前盖70和侧盖90。此外,侧端构件100可以粘接在前盖70的侧端75和侧盖90的侧端91上,前盖70的侧端75和侧盖90的侧端91第一方向X上定位在基本上相同的线上。
也就是说,可以减小在布置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时可能在该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形成的空间,并且可以降低由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空间所引起的接缝的可见性。
侧盖90可以包含吸光材料。例如,侧盖90可以由不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形成。
此外,侧盖90可以包括感光材料。例如,侧盖90可以由光敏OCR形成。感光材料可以通过接收具有与可见光的波长不同的波长的外部光(例如,紫外(UV)光)来改变物理特性以显示深颜色。
因此,通过在制造过程期间将UV光照射到侧盖90以使该侧盖90着色而具有暗色,可以将侧盖90设置为吸光构件。
侧盖90可以具有暗色。侧盖90可以具有比前盖70更暗的颜色。
优选地,侧盖90可以具有与黑矩阵48的颜色相似的颜色。
因此,进入侧盖90的光可以在侧盖90中被该侧盖90的吸光构件吸收而不被反射。
在布置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时,侧盖90可以与前盖70的第一区域71一起定位在在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所形成的间隙G中。
因此,通过吸收进入间隙G的光,可以减少进入间隙G的光中的被反射并且然后发射到外部的光的量。因此,可以降低由形成在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间隙G所形成的接缝的可见性。
在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二显示模块30E的示例中,第一显示模块30A的第一侧盖90A和第二显示模块30E的第二侧盖90E可以与第一盖70A的第一区域71A和第二盖70E的第一区域71E一起,定位在形成在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二显示模块30E之间的间隙G中。
侧盖90A和90E的相邻的侧端90A和90E可以与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二显示模块30E的前盖70A和70E的相邻的侧端75A和75E一起定位在在间隙G中。
前盖70A和70E的相邻的侧端75A和75E可以彼此相对,以及侧盖90A和90E的相邻的侧端90A和90E可以彼此相对。优选地,前盖70A和70E的相邻的侧端75A和75E可以彼此平行地定位,以及侧盖90A和90E的相邻的侧端90A和90E可以彼此平行地定位。
也就是说,在形成在第一显示模块30A与第二显示模块30E之间的间隙G中,第一前盖70A和第二前盖70E的第一区域71A和71E可以在第二方向Y上平行地定位,以及第一侧盖90A和第二侧盖90E可以在第二方向Y上平行地定位。
第一侧盖90A和第二侧盖90E在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可以基本上小于或等于间隙G的长度的一半,以对应于第一前盖70A和第二前盖70E的第一区域71A和71E。
在第一显示模块30A与第二显示模块30E之间的间隙G中,可以定位有第一前盖70A的第一区域71A和第二前盖70E的第一区域71E,并且第一侧盖90A和第二侧盖90E可以在第一方向X上定位在第一区域71A和71E后面。
进入显示面板20的外部光可以通过透射穿过第一前盖70A和第二前盖70E的第一区域71A和71E而被漫射和反射到显示面板20的外部,或者该外部光的一部分可以在第一前盖70A和第二前盖70E的第一区域71A和71E中被吸收。因此,可以减少到达间隙G的光的量。
此外,到达间隙G的光可以在定位在间隙G中的第一侧盖90A和第二侧盖90E中被吸收,并且因此,可以降低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二显示模块30E之间的边界的可见性。
也就是说,通过减少进入形成在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间隙G的外部光的量并且附加地吸收到达间隙G的光,可以改善在显示面板20上所显示的屏幕的统一感。
另外,从第一侧盖90A和第二侧盖90B反射而没有在该第一侧盖90A和第二侧盖90E中被吸收、并且然后向显示面板20的外部行进的光,可以通过透射穿过第一前盖70A和第二前盖70E的第一区域71A和71E而被漫射和反射到显示面板20的外部;或者该光的一部分可以在第一区域71A和71E中被吸收。因此,可以减少透射到显示面板20外部的光的量,并且由此可以降低由间隙G引起的第一显示模块30A与第二显示模块30E之间的边界的可见性。
由于如上所述,在布置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时侧盖90定位在形成在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间隙G中,因此侧盖90可以吸收到达间隙G的光,以降低由间隙G引起的接缝的可见性。
在以上描述的示例中,前盖70可以漫射和反射、吸收或圆极化进入显示面板20的光的一部分,或者改变该部分光的反射方向,从而减少到达基板40的光的量,但不限于此。
然而,前盖70可以由用于在没有任何变形的情况下透射光的透明材料形成。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定位在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侧盖90,可以降低由间隙G引起的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边界的可见性。
由于如上所述,侧盖90由吸光材料形成,因此在侧盖90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一方向X上定位在前盖70之前的情况下,从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发射的光的一部分可能在侧盖90中被吸收。因此,显示在显示面板20上的屏幕的区域可能呈现暗色。
然而,由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侧盖90在第一方向X上定位在前盖70下方,更具体地,定位在第一区域71的下表面76下方,因此侧盖90不会吸收从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发射的光,并且因此在显示面板20上显示的图像的亮度可以是均匀的。
如图8和图9所示,前盖70可以在第三方向Z上延伸至比基板40更靠外的位置。更具体地,前盖70可以在第三方向Z上延伸至比侧表面45和倒角部分49更靠外的位置。
前盖70在第三方向Z上的侧端75可以在第三方向Z上定位在比安装表面41的边缘41S更靠外的位置处,或者定位在间隙G中。
前盖70的第一区域71和第二区域72可以在第三方向Z上被间隙G分隔开。
在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三显示模块30B的示例中,从第一显示模块30A延伸的第一前盖70A的第一区域71A可以定位在形成在第一显示模块30A与第三显示模块30B之间的间隙G中。
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三显示模块30B的前盖70A和70B的相邻的侧端75A和75B可以定位在间隙G中。
此外,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三显示模块30B的侧表面45和倒角部分49可以定位在间隙G中。
从第三显示模块30B延伸的第三前盖70B的第一区域71B可以定位在形成在第一显示模块30A与第三显示模块30B之间的间隙G中,并且第三前盖70B的第二区域72B可以定位在第三显示模块30B的安装表面41上方。
也就是说,在第一显示模块30A与第三显示模块30B之间的间隙G中,第一前盖70A和第三前盖70B的第一区域71A和71B可以在第三方向Z上并排定位。
进入显示面板20的外部光可以通过透射穿过第一前盖70A和第三前盖70B的第一区域71A和71B而被漫射和反射到显示面板20的外部,或者该外部光的一部分可以在第一区域71A和71B中被吸收。因此,可以减少到达间隙G的光的量,并且可以降低由间隙G引起的第一显示模块30A与第三显示模块30B之间的边界的可见性。
此外,在间隙G中被反射并随后向显示面板20外部行进的光可以通过透射穿过第一前盖70A和第三前盖70B的第一区域71A和71B而被漫射和反射到显示面板20外部,或者该光的一部分可以在第一区域71A和71B中被吸收。因此,可以减少透射到显示面板20外部的光的量,并且可以降低由间隙G引起的第一显示模块30A与第三显示模块30B之间的边界的可见性。
如上所述,侧盖90可以在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上定位在形成在基板40的侧表面45侧的空间中。
侧布线46可以定在在基板40的沿第三方向Z延伸的侧表面54上。因此,沿第三方向Z延伸的设置在侧表面45上的侧盖90可以围绕侧布线46以及侧表面45和倒角部分49。因此,侧盖90可以保护侧布线46免受外力的影响,并且防止异物或水进入侧布线46。
也就是说,侧盖90可以通过沿着安装表面41的四个边缘41S围绕第一区域71的下表面76以及与安装表面41的四个边缘41S相对应的侧表面45,来围绕在第三方向Z上沿着侧表面45延伸的侧布线46。
因此,可以改善前盖70与基板40之间的粘接,并且可以保护前盖70、基板40的侧表面45和侧布线46免受外力的影响。
前盖70在第三方向Z上的侧端70和侧盖90在第三方向Z上的侧端91可以在第一方向X上位于同一条线上。优选地,前盖70的侧端70和侧盖90的侧端91可以在平行于第一方向X的方向上定位在同一条线上。
在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三显示模块30B的示例中,第一显示模块30A的第一侧盖90A和第三显示模块30B的第三侧盖90B可以与第一前盖70A的第一区域71A和第三前盖70B的第三区域71B一起,定位在形成在第一显示模块30A与第三显示模块30B之间的间隙G中。
侧盖90A和90B的相邻的侧端91A和91B可以与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三显示模块30B的第一前盖70A和第三前盖70B的相邻的侧端75A和75B在一起定位在间隙G中。
第一前盖70A和第三前盖70B的相邻的侧端75A和75B可以彼此相对,以及侧盖90A和90B的相邻的侧端91A和91B可以彼此相对。
优选地,第一前盖70A和第三前盖70B的相邻的侧端75A和75B可以彼此平行地定位,以及侧盖90A和90B的相邻的侧端90A和90B可以彼此平行地定位。
也就是说,在形成在第一显示模块30A与第三显示模块30B之间的间隙G中,第一前盖70A和第三前盖70B的第一区域71A和71B可以在第三方向Z上并排地定位,以及第一侧盖90A和第三侧盖90B可以在第三方向Z上并排地定位。
因为前盖70的在第三方向Z上的侧端75和侧盖90的在第三方向Z上的侧端91在第一方向X上形成在同一条线上,并且侧端构件100粘接到前盖70的在第三方向Z上发热侧端75和侧盖90的在第三方向Z上的侧端91,因此可以减小在布置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三显示模块30B时可能形成在第一显示模块30A与第三显示模块30B之间的空间。
在形成在第一显示模块30A与第三显示模块30B之间的间隙G中,第一前盖70A和第三前盖70B的第一区域71A和71B可以在第三方向Z上并排地布置,以及第一侧盖90A和第三侧盖90B可以在第三方向Z上并排地布置。
在形成在第一显示模块30A与第三显示模块30B之间的间隙G中,可以布置第一前盖70A的第一区域71A和第三前盖70B的第一区域71B,并且第一侧盖90A和第三侧盖90B可以在第一方向X上布置在第一区域71A和71B的后面。
如上所述,进入显示面板20的外部光可以通过透射穿过第一前盖70A和第三前盖70B的第一区域71A和71B而被漫射和反射到显示面板20的外部,或者该外部光的一部分可以在第一区域71A和71B中被吸收。因此,可以减少到达间隙G的光的量。
此外,到达间隙G的光可以在定位在间隙G中的第一侧盖90A和第三侧盖90B中被吸收,并且因此,可以降低第一显示模块30A与第三显示模块30B之间的边界的可见性。
从第一侧盖90A和第三侧盖90B反射并随后向显示面板20外部行进而未在第一侧盖90A和第三侧盖90B中被吸收的光,可以通过透射穿过第一前盖70A和第三前盖70B的第一区域71A和71B而被漫射和反射到显示面板20外部,或者该光的一部分可以在第一区域71A和71B中被吸收。因此,可以减少透射到显示面板20外部的光的量,并且可以降低由间隙G引起的第一显示模块30A与第二显示模块30B之间的边界的可见性。
可以由分配器在制造过程中以预设的量涂覆侧盖90。可以通过后续任务硬化侧盖90。可以由例如非导电的黑色树脂形成侧盖90。
侧盖90可以覆盖前盖70的后表面、基板40的侧表面45、形成在安装表面41与侧表面45之间的倒角部分49、以及形成在侧表面45与后表面43之间的倒角部分49中的全部。
此外,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定位在比安装表面41更靠外的位置处的区域可以被侧盖90覆盖。
可以在基板40的所有四个边缘上执行分配侧盖90的任务。因此,侧盖90可以被分配成覆盖基板40的整个侧表面45。此外,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定位在比安装表面41更靠外的位置处的整个区域可以被侧盖90覆盖。
随着侧盖90被硬化时,该侧盖90可以与前盖70的相对于第一方向X的后表面、基板40的侧表面45、形成在侧表面45与安装表面41之间的倒角部分49以及各向异性导电层47接触。
侧盖90可以包含感光材料。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后续任务,通过使紫外光等照射到侧盖90上,该侧盖90可以被着色具有暗色。然而,侧盖90可以由不包含任何光敏材料的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材料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不需要对侧盖90进行着色的过程。
如上所述,各向异性导电层47可以呈各向异性导电膜的形式。各向异性导电层47可以以薄膜的形式与TFT层41粘接,这将被详细描述。
因为各向异性导电层47呈膜的形式,因此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面积可以大于基板40的面积。
因此,在各向异性导电层47与TFT层44粘接之后,可以执行切割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工艺以使该各向异性导电层的面积对应于基板40的面积。
切割工艺可以是通过激光切割等来切割各向异性导电层47,以使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面积对应于基板40的面积。
各向异性导电层47可以具有与安装表面41的面积相对应的面积。然而,如上所述,将作为各向异性导电膜的各向异性导电层47形成为其面积对应于安装表面41的面积可能是不容易的,并且在将具有与安装表面41的面积对应的面积的各向异性导电膜粘接到安装表面41上时,由于制造公差,各向异性导电膜具有比安装表面41的横截面积更小的的横截面积,这会弱化显示模块30的可靠性。
因此,通过将具有比安装表面41的面积更大的面积的各向异性导电膜与基板40粘接,并且然后将该各向异性导电膜切割成与基板40的面积相对应的面积,可以形成各向异性导电层47。
基板40的侧表面45可以借助于倒角部分49而定位到安装表面41的外部。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可以基于基板40在第二方向Y上的侧表面45和侧布线46在第三方向Z上的侧端46S来切割各向异性导电膜。
原因可以是因为,作为基于安装表面41切割各向异性导电膜的结果,基板40的侧表面45、倒角部分49或侧布线46可能被损坏。
因此,在切割各向异性导电膜时,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可以定位在比安装表面41更靠外的位置处。更具体地,因为如上所述,基于侧表面45或侧布线46的侧端46S来切割各向异性导电膜,因此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优选地可以在第一方向X上位于与侧表面45或侧布线46的侧端46S相同的线上。另外,由于制造公差或在切割时,各向异性导电层47可能由于在各向异性导电膜中模制的毛刺而定位在比侧表面45或侧布线46的侧端46S更靠外的位置处。
然而,为了防止在切割过程中可能实际发生的基板41的破损,各向异性导电膜被切割的位置可能是比侧表面45或侧布线46的侧端46S更靠外的位置。
因此,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可以定位在基板40外部。特别地,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可以定位在比侧盖90更靠外的位置处。
在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定位在比侧盖90更靠外的位置处的情况下,该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可以定位在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间隙G中。因此,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可能被识别为接缝,这弱化了显示面板20上所显示的屏幕的统一感。
此外,由静电放电产生的电流可能通过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进入显示模块30,从而损坏安装在显示模块30中的电子部件。
也就是说,根据在显示模块30周围引起的静电放电,高电压的电可能通过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暴露到外部的侧端47S进入显示模块30的内部,从而损坏显示模块30。
为了防止显示模块30被损坏,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中,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可以定位在比前盖70的侧端75更靠内的位置处,如图7和图9所示。更具体地,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可以定位在第一区域71上。
因此,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延伸至比基板40的安装表面41更靠外的位置的侧端47S可以延伸至第一区域71。
如上所述,显示模块30可以包括定位到比基板40更靠外的位置的侧盖90,并且尽管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定位到比基板40更靠外的位置,但是该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可以被侧盖90覆盖。
由于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没有通过侧盖90暴露到外部,因此可以防止识别到由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引起的接缝,并且可以防止电流进入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
也就是说,尽管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定位在比基板40更靠外的位置,但是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可以被侧盖90覆盖,从而防止显示模块30被损坏。然而,在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延伸至比侧盖90更靠外的位置的情况下,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可能暴露到显示模块30的外部。因此,可以将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定位在比侧盖90的侧端91更靠内的位置处。
如上所述,由于侧盖90的侧端91位于与前盖70的侧端75相同的线上,因此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可以定位在比前盖70的侧端75更靠内的位置处,但不限于此。
然而,各向异性导电层47可以具有与安装表面41相对应的面积尺寸,以便定位在与安装表面41的边缘41S相同的线上。
也就是说,与以上描述不同,各向异性导电层47可以被形成为具有与安装表面41的面积相对应的尺寸的膜,并且在第一方向X上与安装表面41重叠,而不需要切割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可以定位在比侧表面45更靠内的位置处。
侧盖90可以覆盖基板40的侧表面45在第三方向Z上的外侧和侧表面45在第二方向Y上的外侧,如图7和图9所示。
也就是说,如上所述,侧盖90可以围绕基板40的所有四个边缘E。
因此,作为基板40的前表面的安装表面41可以被前盖70覆盖,基板40的后表面43可以被金属板60覆盖,并且基板40的侧表面45和倒角部分49可以被侧盖90覆盖。
特别地,侧盖90可以沿第一方向X从金属板90的上部部分延伸到前盖70的后端76,从而从外部完全密封基板40。
前盖70可以由不透过电荷的非导电材料形成。
侧盖90可以由不透过电荷的非导电材料形成。
由于前盖70和侧盖90由非导电材料形成,因此施加到前盖70或侧盖90的电流的主要部分可以漂浮在前盖70和侧盖90上,而不会透射穿过前盖70和侧盖90。
此外,金属板60可以由具有大电容的材料形成,并且作为接地部件起作用。因此,当向金属板60施加电流时,该金属板60可以维持恒定的电势,并且施加到金属板60的电流可以在金属板60中被吸收,而不会通过金属板60流到基板40。
也就是说,在显示设备1中,基板40的整个侧布线46可以被侧盖90围绕,并且因此侧布线46不会暴露于外部并且能够被密封。因此,尽管在基板40的侧表面45处发生静电放电,但是没有电流可以通过侧盖90进入侧布线46。在通过实施具有显示模块的显示面板来制造显示设备的过程中,可以铺设多个显示模块以形成显示面板。在形成具有显示模块的显示面板的过程中,在制造和运输显示模块时由静电放电产生的电流可能进入显示模块的内部,从而损坏安装在显示模块内部的电子部件。
特别地,在制造显示模块30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缺陷,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沿着基板40的侧表面45或各向异性导电层47延伸的侧布线46可能暴露于外部,并且由于前盖70和基板40的错误连接,可能在涂覆和硬化侧盖90的过程中形成空间或形成内部空间。在这种情况下,根据静电放电,电流可能进入由缺陷、各向异性导电层47或侧布线46形成的空间,从而损坏安装在基板40上的电子部件。
显示模块30可以包括前盖70、侧盖90和金属板60,前盖70、侧盖90和金属板60用于吸收任何电冲击,从而在显示模块30与框架15联接并且然后组装到显示设备1中之前,防止由静电放电产生的电流进入显示模块30而损坏安装在该显示模块30内部的电子部件。
更具体地,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的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每一个显示模块可以包括侧盖90,该侧盖90从金属板60的上部部分延伸到前盖70的第一区域71的下端76,在安装表面41所面向的第一方向X上定位在比安装表面41更靠外的位置处,以从外部密封侧表面45。
因此,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每一个显示模块可以独立地包括用于阻止由静电放电产生的电流进入安装在基板40上的部件的部件,并且由静电放电产生的电流可以容易地沿着在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每一个显示模块上密封基板40的侧盖90和前盖70被引导到作为接地部件的金属板60,而不进入安装在基板40上的部件。
然而,如上所述,在制造显示模块30A至30P的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可能会损坏电子部件。
为了防止电子部件在制造过程中被损坏,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还可以包括侧端构件100,该侧端构件100在显示模块30的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上定位在侧盖90的外侧端上,并且由比侧盖90具有更高电导率的材料形成。
尽管显示模块30A至30P由于在制造过程期间引起的缺陷而未被充分地密封,但是侧端构件100可以容易地将静电引导到金属板60。
由于显示模块30A至30P具有相同的构造,因此下面将仅描述第一显示模块30A作为代表。侧端构件100可以覆盖基板40的侧表面45在第三方向Z上的外侧和侧表面45在第二方向Y上的外侧二者,如图7和图9所示。
也就是说,侧端构件100可以围绕基板40的所有四个边缘E。
优选地,侧端构件100可以由比侧盖90具有更高电导率的金属材料形成。侧端构件100可以被涂覆在侧盖90上并且定位在侧盖90的外部端上。
因此,在布置显示模块30A至30P时,可以将侧端构件100定位在形成在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间隙G中。
侧端构件100可以包括第一部分101a和第二部分102,该第一部分101a与金属板60接触,该第二部分102连接到第一部分101并且定位在侧盖90的侧端91上。第一部分101可以被接地到金属板60,并且侧端构件100的第一部分101可以与金属板60的在第二方向Y或第三方向Z上的侧表面60a接触。
侧端构件100的第二部分102可以与侧盖90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第二部分102在第一方向X上的上端103可以与前盖70在第一方向X上的上端间隔开预设距离D。
优选地,第二部分102在第一方向X上的上端103可以在第一方向X上定位在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的发光表面54的后面。
原因可以是因为,如上所述,侧端构件100定位在间隙G中,并且相应地,在侧端构件100的第二部分102的上端103在第一方向X上定位在发光表面54前面的情况下,通过从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发射的光,上端103可能被识别为形成在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接缝。
因此,第二部分102在第一方向X上的上端103可以与前盖70在第一方向X上的上端间隔开预设距离D,从而减少对可能根据显示模块30A至30P的驱动而产生的接缝的识别。
侧端构件100可以呈薄膜的形式。原因可以是因为,在铺设显示模块30A至30P时,将侧端构件100定位在形成在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间隙G中。侧端构件100的大的厚度可能需要在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形成大间隙G,这可能导致识别到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接缝。
因此,侧端构件100可以是具有小的厚度的薄膜。优选地,侧端构件100具有10μm或更小的厚度t。
优选地,第二部分102在第一方向X上的上端103和前盖70在第一方向X上的上端之间的预设距离D可以是侧端构件100的厚度t的10倍之长。
厚度t相对于预设距离D的比率1/10可以是用于最大程度地减小在显示设备1前面观察显示模块30A至30P的用户对可能在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产生的接缝的识别的比率。也就是说,该比率可以是通过考虑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的以μm为单位尺寸、用于根据侧端构件100的厚度t或侧端构件100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来最大程度地减小对接缝的识别的比率。
侧端构件100可以由具有高电导率的材料形成。例如,侧端构件100可以由能够电接地到金属板60的材料(例如,金属、导电聚合物、导电织物等)形成。
侧端构件100可以由比侧盖90具有更高电导率的材料形成。此外,侧端构件100可以由比前盖70具有更高电导率的材料形成。
因此,如图10所示,由在前盖70上的静电放电E1′产生的电流E1不会进入基板40,这是因为电流E1没有传输穿过前盖70,并且该电流E1可以漂浮在前盖70上以进入侧端构件100。
进入侧端构件100的电流E1可以通过侧端构件100进入金属板60。原因可以是因为,侧端构件100与金属板60接触并接地到接地部件。
侧端构件100可以提供用于促使在前盖70上由静电放电E1’产生的电流E1流向被设置为接地部件的金属板60的电流路径。
换句话说,侧端构件100可以将由静电放电产生的电荷引导到地。
此外,在侧端构件100或侧盖90上由静电放电E2′产生的电流E2可以不进入基板40,这是因为电流E2没有透射穿过侧盖90,并且该电流E2可以进入侧端构件100,并且然后流向金属板60。
如上所述,由在前盖70上的静电放电E11产生的电流E1或由在侧盖90上的静电放电E2′产生的电流E2中的至少一些电流可以保留在前盖70或侧盖90上,而不是流向侧端构件100,并且剩余的电流可能传输穿过前盖70和侧盖90,并且然后进入基板40。
然而,由于由在前盖70上的静电放电E1’产生的电流E1或由在侧盖90上的静电放电E2′产生的电流E2的大部分通过具有高电导率的侧端构件100流到金属板60,因此尽管电流E1或E2中的一些电流流到基板40,但是安装在基板40上的电子部件的ESD耐受电压可以得到改善或提高。
此外,如上所述,尽管前盖70和侧盖90进行的密封由于在制造显示模块30A至30P的过程中产生的缺陷而是不足的,或者尽管由在前盖70或侧盖90上的静电放电产生电流,但是该电流可以被诱导到具有高电导率的侧端构件100,并且相应地,可以改善或提高安装在基板40上的电子部件的ESD耐受电压。
此外,传递到金属板60的静电电流可以通过与金属板60接触的部件(例如,桥接板或电缆)逃逸到外部接地。
侧端构件100可以具有暗色。优选地,侧端构件100可以具有黑色颜色。侧端构件100可以比前盖70具有更暗的颜色。
优选地,侧端构件100可以具有与黑矩阵48或侧盖90的颜色相似的颜色。
因此,进入侧端构件100的光可以在侧端构件100中被吸收而不被反射。
如上所述,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每一个显示模块可以独立地包括前盖70、侧盖90、金属板60和侧端构件100,从而防止根据静电放电产生的电流进入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每一个显示模块。
因此,在将前盖70、侧盖90、金属板60和侧端构件100安装在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每一个显示模块中之后,可以保护显示模块30A至30P抵抗由在后续的制造过程或转移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静电放电所产生的电流的影响。特别地,尽管前盖70和侧盖90由于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缺陷而不能充分地密封基板40,但是侧端构件100可以容易地将电流引导到金属板60,并且相应地,显示模块30A至30E可以被保护抵抗由静电放电产生的电流。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模块30的侧端构件100’。显示设备1的除了下面将描述的侧端构件100’之外的其他部件与上面描述的显示设备1的相应部件相同,并因此将省略其重叠描述。
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一些构造的、沿第三方向截取的放大剖视图。
如图11所示,侧端构件100’可以包括三个层110’、120’和130’。
侧端部100’可以包括:与侧盖90接触的第一层130’、具有高电导率且被接地到金属板60的第二层120’、以及具有暗色以吸收进入侧端构件100的光的第三层110’。
第一层130’可以是用于将侧端构件100’粘接到侧盖90的层,并且可以被设置作为粘合剂、粘合胶带等。
第二层120’可以被设置作为具有高电导率的金属膜,但不限于此。然而,第二层120’可以被设置作为导电聚合物、导电织物等。
第三层110’可以吸收进入侧端构件100’的光,从而防止对接缝的识别被侧端构件100’升高。
第三层110’可以由吸光材料形成。优选地,第三层110’可以优选地具有用于吸收光的黑色颜色。第三层110’可以具有与侧盖90或黑矩阵48相对应的颜色。
第一层110’、第二层120’和第三层130’可以从侧表面45向外依次重叠。因此,第二层120’可以从外部覆盖第一层130’,并且第三层110’可以从外部覆盖第二层120’。
因此,只有侧端构件100’的第三层110’可以暴露于外部,并且侧端构件100’可以通过第三层110’吸收外部光。
也就是说,尽管被接地到金属板60的第二层120’的导电材料可能被识别为接缝,但是覆盖第二层120’的第三层110’可以降低对接缝的识别。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模块30的侧端构件200。除了下面将描述的侧端构件200之外的其他部件与以上描述的显示设备1的相应部件相同,并因此将省略其重叠描述。
图12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一些部件的、沿第三方向截取的放大剖视图。
如图12所示,侧端构件200的一部分可以与金属板60接触以被接地到该金属板60,并且侧端构件200的另一部分可以定位在侧盖90内部。
根据本公开的如上所述的实施例的侧端构件100可以定位在侧表面90的外侧,而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侧端构件200可以定位在侧盖90内部。
原因可以是为了防止侧端构件200暴露到外部并被识别到。
由于侧端构件200定位在侧盖90内部,因此在前盖70和侧盖90由于在制造显示模块30A至30P的过程中产生的缺陷而不能充分地密封基板40的情况下,虽然由静电放电产生的电流流向前盖70或侧盖90的内部,但可以被引导到定位在侧盖90内部的侧端构件200,并由此流到金属板60,并且相应地,可以改善或改善安装在基板40上的电子部件的ESD耐受电压。
虽然已经基于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的技术构思,但是本公开的权利范围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应当理解,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公开的要旨的范围内修改或变更的多种实施例,作为在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公开的技术构思,也属于本公开的权利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显示模块,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包括安装表面、侧表面、以及与所述安装表面相反的后表面,在所述安装表面上安装有多个无机发光器件;
前盖,所述前盖与所述安装表面粘接并且覆盖所述安装表面;
金属板,所述金属板与所述后表面粘接;
侧盖,所述侧盖覆盖所述侧表面;和
侧端构件,所述侧端构件覆盖所述侧盖的侧端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所述侧端构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金属板接触并且被接地到所述金属板,所述第二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一部分并且定位在所述侧盖的所述侧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中,所述侧端构件的电导率大于所述侧盖的电导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安装表面所面向的方向上的一端与所述前盖在所述安装表面所面向的方向上的前端间隔开一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块,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安装表面所面向的方向上的所述端在所述安装表面所面向的方向上定位在所述多个无机发光器件的发光表面的后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块,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端与所述前盖的所述前端之间的距离是所述侧端构件的厚度的十倍之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中,所述侧端构件被形成具有黑色的颜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中,所述侧端构件由金属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中,所述侧端构件包括与所述侧盖粘接的第一层、被接地到所述金属板的第二层、和被形成具有黑色的颜色的第三层,并且
所述第一层、所述第二层和所述第三层从所述侧表面向外依次分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中,所述侧端构件的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定位在所述侧表面与所述侧盖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中,所述侧盖包括吸光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中,所述侧盖由非导电材料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中,所述前盖被设置成延伸到在所述安装表面之外的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模块,其中,所述侧盖在所述安装表面所面向的方向上从所述金属板的上部部分延伸到所述前盖的在所述安装表面之外的所述区域的下端,以从外部密封所述侧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中,所述前盖的侧端和所述侧盖的侧端沿直线对齐。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中,所述侧表面对应于所述安装表面的四个边缘,
所述前盖延伸至比所述安装表面的所述四个边缘更靠外的位置,
所述侧盖沿着所述安装表面的所述四个边缘围绕所述侧表面和所述前盖的与所述安装表面的外部相对应的下表面,并且
所述侧端构件沿着所述安装表面的所述四个边缘围绕所述侧盖的至少一部分。
CN202280044393.9A 2021-10-27 2022-08-25 包括显示模块的显示设备及用于制造显示设备的方法 Pending CN11758128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144982 2021-10-27
KR1020210144982A KR20230060347A (ko) 2021-10-27 2021-10-27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PCT/KR2022/012760 WO2023075111A1 (ko) 2021-10-27 2022-08-25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81285A true CN117581285A (zh) 2024-02-20

Family

ID=86057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44393.9A Pending CN117581285A (zh) 2021-10-27 2022-08-25 包括显示模块的显示设备及用于制造显示设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26724A1 (zh)
EP (1) EP4332948A1 (zh)
CN (1) CN117581285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26724A1 (en) 2023-04-27
EP4332948A1 (en) 2024-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48313B2 (en)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display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P4141527A1 (en)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display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US11569292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20210075820A (ko)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EP3835856A1 (en)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display modu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2640115A (zh) 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12997328A (zh) 显示模块、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KR20220091278A (ko)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7581285A (zh) 包括显示模块的显示设备及用于制造显示设备的方法
EP4358164A1 (en)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display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EP4290504A1 (en)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display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230299251A1 (en)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display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230275193A1 (en)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display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8103978A (zh) 包括显示模块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EP4202891A1 (en)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display modu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20230282602A1 (en)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display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8020156A (zh) 包括显示模块的显示设备以及用于制造该显示设备的方法
KR20230092313A (ko)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230076707A (ko)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230013890A (ko)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230128935A (ko)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230060347A (ko)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230076704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30118007A (ko)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230076708A (ko)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