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78551B - 一种连续精确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无功调节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续精确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无功调节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78551B
CN117578551B CN202410054283.1A CN202410054283A CN117578551B CN 117578551 B CN117578551 B CN 117578551B CN 202410054283 A CN202410054283 A CN 202410054283A CN 117578551 B CN117578551 B CN 1175785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rect current
converter station
voltage
power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542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578551A (zh
Inventor
王顺亮
成清儿
上官博洋
马俊鹏
焦宁
刘天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41005428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785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75785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785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5785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785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6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via a high-tension dc link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50Controlling the sharing of the out-of-phase compon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6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or generators via a high voltage DC link [HVC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无功调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连续精确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无功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直流侧与交流侧简化后的数学模型,以无功功率或交流母线电压为控制目标进行无功交换控制或交流母线电压控制,构建基于无功交换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和基于交流母线电压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并对其求解;根据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直流功率的所处状态,采用误差反馈调节对无功交换控制或交流母线电压控制的直流电压进行调节,得到更新后的换流器控制量;根据更新后的换流器的控制量调节无功功率或交流母线电压,得到稳定的无功功率或交流母线电压;该方法能够实现对无功功率或交流母线电压的连续精确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连续精确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无功调节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无功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精确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无功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的能源和用电负荷呈现着逆向分布的特点。由LCC(Line CommutateConverter)整流器和MMC(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逆变器组成的混合直流输电工程由于综合了两者的优势,在实际运用中既能控制成本又能对无功功率进行一定程度调节并避免了逆变侧换相失败的问题。相较于两端混合直流,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的输电距离更远,运行方式也更加灵活,目前对于实现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连续精确控制无功功率少有研究。
传统无功控制主要通过对无功单元的投切来满足谐波过滤以及无功补偿要求,达到阶梯式的无功控制效果,但由于无功单元的容量固定,当无功功率需求发生变化时,传统无功控制方式无法对无功交换量或交流母线电压实现连续地控制。在传统无功控制的基础上引入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可以实现对无功功率的连续控制。但引入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后,控制结构复杂程度也会增加并且提高了控制成本。在传统无功控制的基础上,通过改进无功控制策略可以提高换流站自身的无功调节能力从而实现在控制生产成本的情况下达到理想的无功控制目标。在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中,现有无功控制策略主要通过对MMC端进行调节来达到无功控制目标,未充分利用LCC换流器本身的无功调节能力,同时电压等级范围以及误差反馈等因素也未充分考虑,从而导致无功调节不够精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精确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无功调节方法,通过充分利用换流器自身调节能力对无功功率或交流母线电压进行连续精确调节,同时配合无功补偿设备将直流电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采用误差修正和快速熄弧角控制方法控制无功功率或交流母线电压的波形,以使其更加平缓精确。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连续精确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无功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理,构建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直流侧简化后的数学模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交流侧简化后的数学模型;
S2、根据步骤S1中构建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直流侧简化后的数学模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交流侧简化后的数学模型,以无功功率为控制目标进行无功交换控制,构建基于无功交换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
S3、根据步骤S1中构建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直流侧简化后的数学模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交流侧简化后的数学模型,以交流母线电压为控制目标进行交流母线电压控制,构建基于交流母线电压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
S4、求解步骤S2中构建的基于无功交换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或步骤S3中构建的基于交流母线电压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并根据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功率的所处状态,采用误差反馈调节方法对无功交换控制或交流母线电压控制的直流电压进行调节,得到更新后的换流器的控制量;
S5、根据步骤S4中得到的更新后的换流器的控制量调节无功功率或交流母线电压,得到稳定的无功功率或交流母线电压。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连续精确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无功调节方法,充分利用LCC换流站自身调节能力对无功交换控制的无功功率或交流母线电压控制的交流母线电压进行连续精确控制,并采用误差修正和快速熄弧角控制方法控制无功功率或交流母线电压的波形,以使其更加平缓精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连续精确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无功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电路简化示意图;
图3为交流系统的无功交换示意图;
图4为快速熄弧角控制方法触发角调整过程示意图;
图5为传统控制与定无功功率控制下的有功功率变化示意图;
图6为传统控制与定无功功率控制下的直流电压变化示意图;
图7为传统控制与定无功功率控制下的无功功率变化示意图;
图8为直流功率上升无功交换控制中实施快速熄弧角控制方法的前后有功功率变化示意图;
图9为直流功率上升无功交换控制中实施快速熄弧角控制方法的前后直流电压变化示意图;
图10为直流功率上升无功交换控制中实施快速熄弧角控制方法的前后无功功率变化示意图;
图11为直流功率上升无功交换控制中实施滤波器投切次数的对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但应该清楚,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一种连续精确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无功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S5: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无功调节方法为以无功功率为控制目标的无功交换控制或以交流母线电压为控制目标的交流母线电压控制。
S1、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理,构建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直流侧简化后的数学模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交流侧简化后的数学模型。
如图2所示,图2为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电路简化示意图;图2中,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包括LCC换流器、MMC1换流器、MMC2换流器以及R1直流线路等效电阻、R2直流线路等效电阻;其中,表示LCC换流站的直流电流,/>表示MMC1换流站的直流电流,/>表示MMC2换流站的直流电流,/>表示LCC换流站的直流电压,/>表示MMC1换流站的直流电压,/>表示MMC2换流站的直流电压。本实施例中,对LCC换流站的无功特性进行分析,并根据电路原理将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进行简化,并由基尔霍夫电压定理构建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交流侧与直流侧的数学模型。本实施例中,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直流侧简化后的数学模型由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理得到的MMC1换流站的直流电压表达式、MMC1换流站的有功功率表达式、LCC换流站的直流电压表达式以及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输送的直流功率的表达式构成;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交流侧简化后的数学模型由LCC换流站触发角的表达式、LCC换流站换相重叠角的表达式、LCC换流站功率因数角的表达式、电压降落的纵向分量和横向分量的表达式以及交流系统等值电压源线电压有效值的表达式构成。
具体地,步骤S1具体包括S11-S19:
S11、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理,构建MMC1换流站的直流电压、MMC1换流站的有功功率以及LCC换流站的直流电压的表达式,即:
其中,表示MMC1换流站的直流电压,/>表示MMC2换流站的直流电压,/>表示LCC换流站的直流电流,/>表示MMC1换流站的直流电流,/>、/>分别表示直流线路等效电阻,/>表示MMC1换流站的有功功率,/>表示LCC换流站的直流电压。
S12、根据步骤S11中构建的MMC1换流站的直流电压、MMC1换流站的有功功率以及LCC换流站的直流电压的表达式,构建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输送的直流功率的表达式,即:
其中,表示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输送的直流功率。
S13、步骤S11中构建的MMC1换流站的直流电压、MMC1换流站的有功功率以及LCC换流站的直流电压的表达式与步骤S12中构建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输送的直流功率的表达式为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直流侧简化后的数学模型。
S14、将LCC换流站的直流电压公式进行反三角变换,得到LCC换流站触发角的表达式,即:
其中,表示换流变压器的变化,/>表示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稳态运行下交流母线电压有效值,/>表示LCC换流站的触发角,/>表示余弦函数,/>表示换流变压器换相电抗,/>表示反三角函数。
S15、构建LCC换流站的功率因素的两个方程并对其联立求解,得到LCC换流站换相重叠角的表达式,即:
其中,表示LCC换流站的功率因素,/>表示LCC换流站的换相重叠角。
S16、根据LCC换流站的换相重叠角与LCC换流站的触发角,构建LCC换流站功率因数角的表达式,即:
其中,表示LCC换流站的功率因数角,/>、/>分别表示正切函数、正弦函数。
S17、构建电压降落的纵向分量和横向分量的表达式,即:
其中,表示电压降落的纵向分量,/>表示电压降落的横向分量,/>表示LCC换流器交流电源的电阻,/>表示LCC换流站与交流系统交换的无功功率,/>表示LCC换流器交流电源的电抗。
S18、构建交流系统等值电压源线电压有效值的表达式,即:
其中,表示交流系统等值电压源线电压有效值。
S19、步骤S14得到的LCC换流站触发角的表达式、步骤S15得到的LCC换流站换相重叠角的表达式、步骤S16构建的LCC换流站功率因数角的表达式、步骤S17构建的电压降落的纵向分量和横向分量的表达式以及步骤S18构建交流系统等值电压源线电压有效值的表达式为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交流侧简化后的数学模型。
如图3所示,图3为交流系统的无功交换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交流系统为LCC换流站的交流侧结构。图3中为交流系统等值电压源线电压有效值,/>为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输送的直流功率,/>为LCC换流站与交流系统交换的无功功率,/>表示LCC换流站的直流电压,/>为LCC换流站从交流系统吸收的无功功率,/>为无功补偿设备包括电容和电感等提供的无功功率,此处,/>由/>即无功补偿设备等效导纳计算得到的。因此,在后续步骤对无功补偿设备进行投切时,将会更新/>,即更新/>。此外,LCC换流站从交流系统吸收的无功功率/>由换流站输送的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角计算得到。当/>大于0时,则代表LCC换流站从交流系统吸收无功功率;反之,当/>小于0时,则代表LCC换流站向交流系统提供无功功率。且在理想情况下,交流系统与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直流侧的无功交换期望控制为零。
S2、根据步骤S1中构建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直流侧简化后的数学模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交流侧简化后的数学模型,以无功功率为控制目标进行无功交换控制,构建基于无功交换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
本实施例中,下标带有ref的变量为对应变量的控制参考值,即控制量。通过引入控制量,以无功功率为控制目标进行无功交换控制,构建基于无功交换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从下述得到的MMC1换流站的有功功率控制量的关系式与得到的LCC换流站与交流系统交换的无功功率的关系式中可以看出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侧的无功交换受到LCC换流站、MMC1换流站、MMC2换流站各自控制参考值即控制量的影响,通过调整合适的控制参考值,则可以实现理想的无功控制效果。在得到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输送的直流功率与直流电流控制量、MMC2换流站的直流电压控制量的关系式、得到的MMC1换流站的有功功率控制量的关系式、得到的LCC换流站与交流系统交换的无功功率的关系式以及得到的交流系统等值电压源线电压有效值的关系式这四个方程中,即使LCC换流站与交流系统交换的无功功率给定,还存在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交流母线电压有效值/>、MMC2换流站的直流电压控制量/>、LCC换流站的直流电流控制量/>、MMC1换流站的有功功率控制量/>、MMC1换流站的直流电流/>等五个未知变量,因此需要添加一个附加方程,附加方程可根据不同的实际需求进行选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流过MMC1换流站的直流电流不越限,且尽可能的减小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线路耗损,故选取该系统额定直流功率状态下的直流电流/>为附加方程,并联立上述四个方程进行求解,得到合适的控制参数即控制量。
具体地,步骤S2具体包括S201-S210:
S201、根据步骤S12中构建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输送的直流功率的表达式,引入控制量,得到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输送的直流功率与直流电流控制量、MMC2换流站的直流电压控制量的关系式,即:
其中,表示MMC2换流站的直流电压控制量,/>表示LCC换流站的直流电流控制量。
S202、根据步骤S11中构建的MMC1换流站的有功功率的表达式,引入控制量,得到MMC1换流站的有功功率控制量的关系式,即:
其中,表示MMC1换流站的有功功率控制量。
S203、根据步骤S201中得到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输送的直流功率与直流电流控制量、MMC2换流站的直流电压控制量的关系式与根据步骤S16中构建的LCC换流站功率因数角的表达式,得到LCC换流站从交流系统吸收的无功功率的关系式,即:
其中,表示LCC换流站从交流系统吸收的无功功率。
S204、根据步骤S203中得到的LCC换流站从交流系统吸收的无功功率的关系式,引入无功补偿设备,得到LCC换流站与交流系统交换的无功功率的关系式,即:
其中,表示LCC换流站与交流系统交换的无功功率,/>表示无功补偿设备等效导纳。
S205、构建LCC换流站的触发角与直流电流控制量、直流电压控制量的关系式,即:
S206、将步骤S205中构建的LCC换流站的触发角与直流电流控制量、直流电压控制量的关系式代入步骤S15中得到的LCC换流站换相重叠角的表达式中,得到LCC换流器换相重叠角的关系式,即:
S207、将S201中得到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输送的直流功率与直流电流控制量、MMC2换流站的直流电压控制量的关系式分别代入步骤S17中构建的电压降落的纵向分量和横向分量的表达式,得到交流母线电压有效值的横向分量和纵向分量的关系式,即:
S208、将步骤S207中得到的交流母线电压有效值的横向分量和纵向分量的关系式代入步骤S18中构建的交流系统等值电压源线电压有效值的表达式,得到交流系统等值电压源线电压有效值的关系式,即:
S209、根据步骤S201中得到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输送的直流功率与直流电流控制量、MMC2换流站的直流电压控制量的关系式,得到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在额定直流功率状态下的直流电流关系式,即:
其中,表示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在额定直流功率状态下的LCC换流站的直流电流控制量,/>表示三端混合输电系统在额定直流功率状态下的MMC2换流站的直流电压控制量,/>表示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额定直流功率。
本实施例中,下标带有ref的变量为对应变量的控制参考值,即控制量。通过引入控制量,以无功功率为控制目标进行无功交换控制,构建基于无功交换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从下述得到的MMC1换流站的有功功率控制量的关系式与得到的LCC换流站与交流系统交换的无功功率的关系式中可以看出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侧的无功交换受到LCC换流站、MMC1换流站、MMC2换流站各自控制参考值即控制量的影响,通过调整合适的控制参考值,则可以实现理想的无功控制效果。在得到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输送的直流功率与直流电流控制量、MMC2换流站的直流电压控制量的关系式、得到的MMC1换流站的有功功率控制量的关系式、得到的LCC换流站与交流系统交换的无功功率的关系式以及得到的交流系统等值电压源线电压有效值的关系式这四个方程中,即使LCC换流站与交流系统交换的无功功率给定,还存在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交流母线电压有效值/>、MMC2换流站的直流电压控制量/>、LCC换流站的直流电流控制量/>、MMC1换流站的有功功率控制量/>、MMC1换流站的直流电流/>等五个未知变量,因此需要添加一个附加方程,附加方程可根据不同的实际需求进行选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流过MMC1换流站的直流电流不越限,且尽可能的减小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线路耗损,故选取该系统额定直流功率状态下的直流电流/>为附加方程,并联立上述四个方程进行求解,得到合适的控制参数即控制量。
S210、基于步骤S201中得到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输送的直流功率与直流电流控制量、MMC2换流站的直流电压控制量的关系式、步骤S202中得到的MMC1换流站的有功功率控制量的关系式、步骤S204中得到的LCC换流站与交流系统交换的无功功率的关系式、步骤S208中得到的交流系统等值电压源线电压有效值的关系式以及步骤S209中得到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在额定直流功率状态下的直流电流关系式,构建基于无功交换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
具体地,步骤S210中构建的基于无功交换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的计算公式为:
S3、根据步骤S1中构建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直流侧简化后的数学模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交流侧简化后的数学模型,以交流母线电压为控制目标进行交流母线电压控制,构建基于交流母线电压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
本实施例中,以交流母线电压为控制目标进行交流母线电压控制与以无功功率为控制目标进行无功交换控制类似,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将控制目标由无功功率即LCC换流站与交流系统交换的无功功率变为交流母线电压即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交流母线电压有效值/>,即可得到下述的基于交流母线电压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即可得到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整流侧的交流母线电压受到LCC换流站、MMC1换流站以及MMC2换流站各自控制参考值即控制量的影响,并对非线性方程组求解,得到LCC换流站与交流系统交换的无功功率/>、MMC2换流站的直流电压控制量/>、LCC换流站的直流电流控制量/>、MMC1换流站的有功功率控制量/>以及 MMC1换流站的直流电流/>等五个未知变量。
具体地,构建基于交流母线电压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的具体过程为:
根据步骤S204中得到的LCC换流站与交流系统交换的无功功率的关系式、步骤S205中构建的LCC换流站的触发角与直流电流控制量、直流电压控制量的关系式、步骤S206中得到的LCC换流器换相重叠角的关系式、步骤S208中得到的交流系统等值电压源线电压有效值的关系式以及步骤S209中得到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在额定直流功率状态下的直流电流关系式,将以无功功率为控制目标更新为以交流母线电压为控制目标,构建基于交流母线电压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
具体地,构建的基于交流母线电压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表示LCC换流站与交流系统交换的无功功率,/>表示MMC2换流站的直流电压控制量,/>表示LCC换流站的直流电流控制量,/>表示MMC1换流站的直流电流,/>、/>分别表示直流线路等效电阻,/>表示LCC换流站的换相重叠角,/>表示LCC换流站的触发角,/>表示余弦函数,/>表示正弦函数,/>表示无功补偿设备等效导纳,表示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交流母线电压参考值,/>表示反三角函数,表示换流变压器换相电抗,/>表示换流变压器的变化,/>表示交流系统等值电压源线电压有效值,/>表示LCC换流器交流电源的电阻,/>表示LCC换流器交流电源的电抗。
S4、求解步骤S2中构建的基于无功交换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或步骤S3中构建的基于交流母线电压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并根据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功率的所处状态,采用误差反馈调节方法对无功交换控制或交流母线电压控制的直流电压进行调节,得到更新后的换流器的控制量。
本实施例中,步骤S2中的无功交换控制与步骤S3中的交流母线电压控制,能够实现对无功功率或交流母线电压的连续控制,但是,没有考虑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电压等级是否在设定阈值范围内。因此,为了保证该系统的安全,在提出的无功交换控制或交流母线电压控制所得到的LCC换流站的直流电压的基础上与LCC换流站的无功补偿设备投切控制进行配合,以使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在不同直流功率水平下仍然能够维持合理的电压等级即设定阈值范围内。本实施例中,仅靠一次计算得到的换流站的各个控制量常会与所期望的参考值存在一定误差,因此增加误差反馈调节消除产生的误差。
具体地,步骤S4具体包括S41-S45:
S41、当三端混合直流系统的直流功率处于下降状态或上升状态时,通过求解步骤S2中构建的基于无功交换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或步骤S3中构建基于交流母线电压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得到每个换流站的控制量。
S42、判断步骤S41中得到的每个换流站的控制量中的LCC换流站的直流电压是否处于设定阈值范围,若是,则下发步骤S41中得到的每个换流站的控制量给对应换流站的控制器,否则,执行步骤S43。
S43、若步骤S41中得到的每个换流站的控制量中的LCC换流站的直流电压小于设定阈值范围,则切除无功补偿设备,并重新计算步骤S2中或步骤S3中对应的无功补偿设备等效导纳,得到更新后的无功补偿设备等效导纳。
S44、将步骤S43中得到的更新后的无功补偿设备等效导纳重新代入步骤S2中构建的基于无功交换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或步骤S3中构建的基于交流母线电压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进行计算,得到新的LCC换流站的直流电压与新的换流器的控制量。
S45、判断步骤S44中得到新的LCC换流站的直流电压是否处于设定阈值范围,若是,则下发步骤S44中得到的新的换流器的控制量给对应换流站的控制器,否则,继续切除无功补偿设备,直到得到的LCC换流站的直流电压处于设定阈值范围,得到更新后的换流器的控制量。
本实施例中,步骤S41-S44为误差反馈调节的第一次调节,即将更新后的无功补偿设备等效导纳重新代入基于无功交换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或基于交流母线电压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进行计算后就完成了误差反馈调节的第一次调节,而步骤S45为误差反馈调节的循环重复过程。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一次误差反馈调节就足够了。并在第一次误差反馈调节后,采用快速熄弧角控制方法即Camma-kick,以避免控制波形过高尖峰的产生,快速熄弧角控制方法(Camma-kick)的原理为在参考值突变或滤波投切时,对触发角进行一定范围的调整。本实施例中,LCC端为整流站,因此,采用快速熄弧角控制方法对LCC换流站的触发角进行调整可以避免换流站与交流系统的无功功率或交流母线电压出现过高的尖峰。
具体地,将步骤S43中得到的更新后的无功补偿设备等效导纳重新代入步骤S2中构建的基于无功交换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或步骤S3中构建的基于交流母线电压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进行计算后,采用快速熄弧角控制方法对触发角进行调整,具体过程为:
采用快速熄弧角控制方法对LCC换流站的触发角进行调整,得到稳定的无功功率或交流母线电压。
如图4所示,图4为快速熄弧角控制方法触发角调整过程示意图;图4中横坐标表示时间(t),纵坐标表示LCC换流站的触发角,其中,为有功功率变化前的LCC换流站的触发角,/>为有功功率切换后的LCC换流站的触发角,并且有功功率在/>时刻变化。在有功功率变化前的/>时段,/>从/>增加到/>,/>为LCC换流站的触发角的最大值,/>时段,/>从/>减小到变化后的有功功率对应的触发角/>,并在选取合适的/>大小和变化斜率后,能够发现触发角/>的调整可以有效减小尖峰。
S5、根据步骤S4中得到的更新后的换流器的控制量调节无功功率或交流母线电压,得到稳定的无功功率或交流母线电压。
本实施例中,给定换流站设定参数,并进行实验,换流站设定参数如表1所示,即:
表1 换流站参数设置表
如图5所示,图5为传统控制与定无功功率控制下的有功功率变化示意图;图5中横坐标表示时间,单位秒(s),纵坐标表示有功功率,单位兆瓦(MW)。其中,虚线表示定无功功率控制方法下的有功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实线表示传统控制方法下有功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如图6所示,图6为传统控制与定无功功率控制下的直流电压变化示意图;图6中横坐标表示时间,单位秒(s),纵坐标表示直流电压,单位伏(V)。其中,虚线表示定无功功率控制方法下的直流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实线表示传统控制方法下直流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如图7所示,图7为传统控制与定无功功率控制下的无功功率变化示意图;图7中横坐标表示时间,单位秒(s),纵坐标表示无功功率,单位兆乏(MVar)。其中,虚线表示定无功功率控制方法下的无功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实线表示传统控制方法下无功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本实施例中,图5、图6与图7中对比了传统控制方法与定无功功率控制即本发明所提出的无功交换控制方法的有功功率变化、直流电压变化以及无功功率变化,并从中可以看出,利用本发明所提出的无功交换控制方法,可以使三端混合交流系统的有功功率、直流电流以及无功功率更加平缓连续。
如图8所示,图8为直流功率上升无功交换控制中实施快速熄弧角控制方法的前后有功功率变化示意图;图8中横坐标表示时间,单位秒(s),纵坐标表示有功功率,单位兆瓦(MW)。其中,虚线表示快速熄弧角控制前有功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实线表示快速熄弧角控制后有功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如图9所示,图9为直流功率上升无功交换控制中实施快速熄弧角控制方法的前后直流电压变化示意图;图9中横坐标表示时间,单位秒(s),纵坐标表示直流电压,单位伏(V)。其中,虚线表示快速熄弧角控制前直流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实线表示快速熄弧角控制后直流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如图10所示,图10为直流功率上升无功交换控制中实施快速熄弧角控制方法的前后无功功率变化示意图;图10中横坐标表示时间,单位秒(s),纵坐标表示无功功率,单位兆乏(MVar)。其中,虚线表示快速熄弧角控制前无功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实线表示快速熄弧角控制后无功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本实施例中,图8、图9与图10中对比了直流功率上升无功交换控制中实施快速熄弧角控制方法的前后无功功率、直流电压以及有功功率的变化情况,并从中可以看出,利用本发明所提出的无功交换控制方法,可以使三端混合交流系统的有功功率、直流电流以及无功功率更加平缓连续,同时避免了换流站与交流系统的无功功率出现过高的尖峰。
如图11所示,图11为直流功率上升无功交换控制中实施滤波器投切次数的对比示意图。图11中实线为传统控制方法,虚线为定无功功率控制即本发明所提出的无功交换控制;从图11中可以看出,利用定无功功率控制方法投入滤波器组数更少。因为传统的无功控制只能依靠滤波器投切来调节无功功率,导致控制效果不好并且投切次数过多,而利用本发明所提出的无功交换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控制效果和减少投切次数。
本实施例中,从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以及图11中可以得到,采用本发明所提出的以无功功率为控制目标的无功交换控制,并引入误差反馈调节和快速熄弧角控制方法在不同的有功功率下能够对无功功率实现连续精确控制,弥补了无功单元容量固定只能阶梯式调节无功功率的缺陷,并在加入快速熄弧角控制方法后,参考值即控制变量突变带来的尖峰得到了有效减小,缩短了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动态响应时间,有利于实际工程的运行;同时有效减少了滤波投切次数,缩短了操作时间,降低了滤波器组的损耗。同理,采用交流母线电压控制,并引入误差反馈调节和快速熄弧角控制方法在不同的有功功率下也能够对交流母线电压实现连续精确控制且达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发明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连续精确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无功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理,构建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直流侧简化后的数学模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交流侧简化后的数学模型;
S2、根据步骤S1中构建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直流侧简化后的数学模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交流侧简化后的数学模型,以无功功率为控制目标进行无功交换控制,构建基于无功交换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
S3、根据步骤S1中构建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直流侧简化后的数学模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交流侧简化后的数学模型,以交流母线电压为控制目标进行交流母线电压控制,构建基于交流母线电压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
S4、求解步骤S2中构建的基于无功交换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或步骤S3中构建的基于交流母线电压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并根据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功率的所处状态,采用误差反馈调节方法对无功交换控制或交流母线电压控制的直流电压进行调节,得到更新后的换流器的控制量;
S5、根据步骤S4中得到的更新后的换流器的控制量调节无功功率或交流母线电压,得到稳定的无功功率或交流母线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精确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无功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包括:
S11、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理,构建MMC1换流站的直流电压、MMC1换流站的有功功率以及LCC换流站的直流电压的表达式,即:
其中,表示MMC1换流站的直流电压,/>表示MMC2换流站的直流电压,/>表示LCC换流站的直流电流,/>表示MMC1换流站的直流电流,/>、/>分别表示直流线路等效电阻,表示MMC1换流站的有功功率,/>表示LCC换流站的直流电压;
S12、根据步骤S11中构建的MMC1换流站的直流电压、MMC1换流站的有功功率以及LCC换流站的直流电压的表达式,构建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输送的直流功率的表达式,即:
其中,表示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输送的直流功率;
S13、步骤S11中构建的MMC1换流站的直流电压、MMC1换流站的有功功率以及LCC换流站的直流电压的表达式与步骤S12中构建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输送的直流功率的表达式为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直流侧简化后的数学模型;
S14、将LCC换流站的直流电压公式进行反三角变换,得到LCC换流站触发角的表达式,即:
其中,表示换流变压器的变化,/>表示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稳态运行下交流母线电压有效值,/>表示LCC换流站的触发角,/>表示余弦函数,/>表示换流变压器换相电抗,/>表示反三角函数;
S15、构建LCC换流站的功率因素的两个方程并对其联立求解,得到LCC换流站换相重叠角的表达式,即:
其中,表示LCC换流站的功率因素,/>表示LCC换流站的换相重叠角;
S16、根据LCC换流站的换相重叠角与LCC换流站的触发角,构建LCC换流站功率因数角的表达式,即:
其中,表示LCC换流站的功率因数角,/>、/>分别表示正切函数、正弦函数;
S17、构建电压降落的纵向分量和横向分量的表达式,即:
其中,表示电压降落的纵向分量,/>表示电压降落的横向分量,/>表示LCC换流器交流电源的电阻,/>表示LCC换流站与交流系统交换的无功功率,/>表示LCC换流器交流电源的电抗;
S18、构建交流系统等值电压源线电压有效值的表达式,即:
其中,表示交流系统等值电压源线电压有效值;
S19、步骤S14得到的LCC换流站触发角的表达式、步骤S15得到的LCC换流站换相重叠角的表达式、步骤S16构建的LCC换流站功率因数角的表达式、步骤S17构建的电压降落的纵向分量和横向分量的表达式以及步骤S18构建交流系统等值电压源线电压有效值的表达式为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交流侧简化后的数学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精确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无功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包括:
S201、根据步骤S12中构建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输送的直流功率的表达式,引入控制量,得到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输送的直流功率与直流电流控制量、MMC2换流站的直流电压控制量的关系式,即:
其中,表示MMC2换流站的直流电压控制量,/>表示LCC换流站的直流电流控制量;
S202、根据步骤S11中构建的MMC1换流站的有功功率的表达式,引入控制量,得到MMC1换流站的有功功率控制量的关系式,即:
其中,表示MMC1换流站的有功功率控制量;
S203、根据步骤S201中得到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输送的直流功率与直流电流控制量、MMC2换流站的直流电压控制量的关系式与根据步骤S16中构建的LCC换流站功率因数角的表达式,得到LCC换流站从交流系统吸收的无功功率的关系式,即:
其中,表示LCC换流站从交流系统吸收的无功功率;
S204、根据步骤S203中得到的LCC换流站从交流系统吸收的无功功率的关系式,引入无功补偿设备,得到LCC换流站与交流系统交换的无功功率的关系式,即:
其中,表示LCC换流站与交流系统交换的无功功率,/>表示无功补偿设备等效导纳;
S205、构建LCC换流站的触发角与直流电流控制量、直流电压控制量的关系式,即:
S206、将步骤S205中构建的LCC换流站的触发角与直流电流控制量、直流电压控制量的关系式代入步骤S15中得到的LCC换流站换相重叠角的表达式中,得到LCC换流器换相重叠角的关系式,即:
S207、将S201中得到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输送的直流功率与直流电流控制量、MMC2换流站的直流电压控制量的关系式分别代入步骤S17中构建的电压降落的纵向分量和横向分量的表达式,得到交流母线电压有效值的横向分量和纵向分量的关系式,即:
S208、将步骤S207中得到的交流母线电压有效值的横向分量和纵向分量的关系式代入步骤S18中构建的交流系统等值电压源线电压有效值的表达式,得到交流系统等值电压源线电压有效值的关系式,即:
S209、根据步骤S201中得到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输送的直流功率与直流电流控制量、MMC2换流站的直流电压控制量的关系式,得到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在额定直流功率状态下的直流电流关系式,即:
其中,表示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在额定直流功率状态下的LCC换流站的直流电流控制量,/>表示三端混合输电系统在额定直流功率状态下的MMC2换流站的直流电压控制量,/>表示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额定直流功率;
S210、基于步骤S201中得到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输送的直流功率与直流电流控制量、MMC2换流站的直流电压控制量的关系式、步骤S202中得到的MMC1换流站的有功功率控制量的关系式、步骤S204中得到的LCC换流站与交流系统交换的无功功率的关系式、步骤S208中得到的交流系统等值电压源线电压有效值的关系式以及步骤S209中得到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在额定直流功率状态下的直流电流关系式,构建基于无功交换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续精确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无功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10中构建的基于无功交换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的计算公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续精确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无功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基于交流母线电压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的具体过程为:
根据步骤S204中得到的LCC换流站与交流系统交换的无功功率的关系式、步骤S205中构建的LCC换流站的触发角与直流电流控制量、直流电压控制量的关系式、步骤S206中得到的LCC换流器换相重叠角的关系式、步骤S208中得到的交流系统等值电压源线电压有效值的关系式以及步骤S209中得到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在额定直流功率状态下的直流电流关系式,将以无功功率为控制目标更新为以交流母线电压为控制目标,构建基于交流母线电压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连续精确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无功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的基于交流母线电压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表示LCC换流站与交流系统交换的无功功率,/>表示MMC2换流站的直流电压控制量,/>表示LCC换流站的直流电流控制量,/>表示MMC1换流站的直流电流,/>分别表示直流线路等效电阻,/>表示LCC换流站的换相重叠角,/>表示LCC换流站的触发角,/>表示余弦函数,/>表示正弦函数,/>表示无功补偿设备等效导纳,/>表示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交流母线电压参考值,/>表示反三角函数,/>表示换流变压器换相电抗,/>表示换流变压器的变化,/>表示交流系统等值电压源线电压有效值,/>表示LCC换流器交流电源的电阻,/>表示LCC换流器交流电源的电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精确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无功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具体包括:
S41、当三端混合直流系统的直流功率处于下降状态或上升状态时,通过求解步骤S2中构建的基于无功交换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或步骤S3中构建基于交流母线电压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得到每个换流站的控制量;
S42、判断步骤S41中得到的每个换流站的控制量中的LCC换流站的直流电压是否处于设定阈值范围,若是,则下发步骤S41中得到的每个换流站的控制量给对应换流站的控制器,否则,执行步骤S43;
S43、若步骤S41中得到的每个换流站的控制量中的LCC换流站的直流电压小于设定阈值范围,则切除无功补偿设备,并重新计算步骤S2中或步骤S3中对应的无功补偿设备等效导纳,得到更新后的无功补偿设备等效导纳;
S44、将步骤S43中得到的更新后的无功补偿设备等效导纳重新代入步骤S2中构建的基于无功交换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或步骤S3中构建的基于交流母线电压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进行计算,得到新的LCC换流站的直流电压与新的换流器的控制量;
S45、判断步骤S44中得到新的LCC换流站的直流电压是否处于设定阈值范围,若是,则下发步骤S44中得到的新的换流器的控制量给对应换流站的控制器,否则,继续切除无功补偿设备,直到得到的LCC换流站的直流电压处于设定阈值范围,得到更新后的换流器的控制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连续精确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无功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S43中得到的更新后的无功补偿设备等效导纳重新代入步骤S2中构建的基于无功交换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或步骤S3中构建的基于交流母线电压控制的非线性方程组进行计算后,采用快速熄弧角控制方法对触发角进行调整,具体过程为:
采用快速熄弧角控制方法对LCC换流站的触发角进行调整,得到稳定的无功功率或交流母线电压。
CN202410054283.1A 2024-01-15 2024-01-15 一种连续精确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无功调节方法 Active CN1175785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54283.1A CN117578551B (zh) 2024-01-15 2024-01-15 一种连续精确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无功调节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54283.1A CN117578551B (zh) 2024-01-15 2024-01-15 一种连续精确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无功调节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78551A CN117578551A (zh) 2024-02-20
CN117578551B true CN117578551B (zh) 2024-03-19

Family

ID=89864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54283.1A Active CN117578551B (zh) 2024-01-15 2024-01-15 一种连续精确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无功调节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78551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68424A (zh) * 2017-12-15 2018-04-27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柔性直流输电分层控制方法
CN108493977A (zh) * 2018-03-15 2018-09-04 四川大学 一种串联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无功协调控制方法
CN109004691A (zh) * 2018-07-13 2018-12-14 天津大学 含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交直流混合系统日前优化调度方法
CN109617113A (zh) * 2018-12-19 2019-04-12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用于直流功率与交流功率控制目标相互转换的装置及方法
CN111463818A (zh) * 2020-04-09 2020-07-28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并联换流器系统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CN113224788A (zh) * 2021-04-28 2021-08-06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含有风电接入的交直流混联电网静态电压稳定评估方法
WO2022016622A1 (zh) * 2020-07-22 2022-01-27 南京东博智慧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真双极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故障下的自适应优化调控方法
CN115036962A (zh) * 2022-08-15 2022-09-09 山东大学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潮流计算及交直流混联潮流计算方法
CN116345448A (zh) * 2023-04-13 2023-06-27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短路电流近似计算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82239A1 (en) * 2005-06-08 2006-12-14 Chang Gung University Method of setting-up steady state model of VSC-based multi-terminal HVDC transmiss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68424A (zh) * 2017-12-15 2018-04-27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柔性直流输电分层控制方法
CN108493977A (zh) * 2018-03-15 2018-09-04 四川大学 一种串联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暂态无功协调控制方法
CN109004691A (zh) * 2018-07-13 2018-12-14 天津大学 含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交直流混合系统日前优化调度方法
CN109617113A (zh) * 2018-12-19 2019-04-12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用于直流功率与交流功率控制目标相互转换的装置及方法
CN111463818A (zh) * 2020-04-09 2020-07-28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并联换流器系统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WO2022016622A1 (zh) * 2020-07-22 2022-01-27 南京东博智慧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真双极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故障下的自适应优化调控方法
CN113224788A (zh) * 2021-04-28 2021-08-06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含有风电接入的交直流混联电网静态电压稳定评估方法
CN115036962A (zh) * 2022-08-15 2022-09-09 山东大学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潮流计算及交直流混联潮流计算方法
CN116345448A (zh) * 2023-04-13 2023-06-27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短路电流近似计算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mproved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Fault Current Limiting Strategy for Commutation Failure in LCC-HVDC;Jian Liu等;《JOURNAL OF MODERN POWER SYSTEMS AND CLEAN ENERGY》;20221130;第10卷(第6期);1761-1772 *
基于三端口柔性多状态开关的电压波动治理研究;张国荣 等;《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91201;第47卷(第23期);57-64 *
基于动态相量法的电网换相换流器谐波传递研究;陈代忠 等;《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10630;第41卷(第12期);4250-4260 *
特高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中串联换流器的电压分配策略;黄剑湘 等;《南方电网技术》;20210831;第15卷(第8期);71-7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78551A (zh) 2024-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85533B (zh) 储能型准-z源光伏发电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6849172A (zh) 光储交直流微网中的并离网无缝切换策略
CN108429281A (zh) 一种lcl型并网逆变器并联虚拟阻抗控制方法
CN109391011A (zh) 一种不间断电源中高压锂电池管理系统
CN113394804A (zh) 直流微电网储能系统的soc均衡和功率均分控制方法
CN116260348B (zh) 一种基于mmc的大容量电解制氢混合整流器及控制方法
CN103457501A (zh) 基于pam+pwm级联多电平逆变器的svg调制方法
CN114362529A (zh) 用于直流微电网储能双向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
CN113098013A (zh) 一种无电解电容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5720589A (zh) 换流站无功功率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1416376A (zh) 一种特高压柔性直流定有功功率mmc换流站电压平衡方法
CN114362575A (zh) 一种级联h桥型并网变流器启动方法
CN117578551B (zh) 一种连续精确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无功调节方法
CN117335678A (zh) 级联多电平变换器的轻载控制方法及系统
Misra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n adaptive hysteresis band current controller based active power filter
CN113725854B (zh) 一种应用于柔性直流综合调压装置的无缝切换控制方法
CN115833139A (zh) 有载调压系统、调压方法及负荷最优特性跟踪方法
CN113364318B (zh) 逆变器驱动感性负载的输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054512B (zh) 基于fcs-mpc控制的高渗透率主动配电网电能质量治理方法
El Otmani et al. Backstepping based control for fuel cell connected grid system
CN114336689A (zh) 一种高压三相负荷不平衡补偿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3199550B (zh) 级联无功补偿装置的电容电压平衡控制方法
Jin et al. Improved carrier phase shift modulation and voltage equalization control strategy in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CN107069820B (zh)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功率波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1682518A (zh) 一种基于模糊的功率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