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73050B - 一种基于打印机的作业优先级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打印机的作业优先级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73050B
CN117573050B CN202410063467.4A CN202410063467A CN117573050B CN 117573050 B CN117573050 B CN 117573050B CN 202410063467 A CN202410063467 A CN 202410063467A CN 117573050 B CN117573050 B CN 1175730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b
priority
print
target
pri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634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573050A (zh
Inventor
侯鹏
方波
郑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Prov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Prov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Prov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Prov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6346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730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7573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73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573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730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6Job scheduling, e.g. queuing, determine appropriate device
    • G06F3/1262Job scheduling, e.g. queuing, determine appropriate device by grouping or ganging job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6Job scheduling, e.g. queuing, determine appropriate device
    • G06F3/1263Job scheduling, e.g. queuing, determine appropriate device based on job priority, e.g. re-arranging the order of jobs, e.g. the printing seque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打印机的作业优先级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优先级控制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获取打印机目标作业,按照预设需求指定目标分类规则对所有目标作业进行作业分类;根据打印机作业类别向分类结果分配第一优先级,结合基础属性向对应目标作业分配第二优先级;从打印日志调取与作业逻辑匹配的历史作业打印信息确定目标作业第三优先级;基于所述第一优先级、第二优先级以及第三优先级生成打印队列,目标作业按照作业优先级进行排序;不存在新的作业插入时按照所述打印队列进行作业打印;有作业插入时利用队列调度模型对所述打印队列进行调整。从三个维度分析目标作业打印优先级,综合生成所有目标作业的打印队列,实现作业有效打印。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打印机的作业优先级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优先级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打印机的作业优先级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基于打印机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办公必不可少的设备,而且打印机的终端控制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这种控制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打印效率,还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打印需求。但是由于打印文件的数量多种类多以及打印文件的紧急程度不同,会容易造成重要文件出现打印延误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打印机的作业优先级控制方法及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打印机的作业优先级控制方法及系统,用以通过从三个维度分析目标作业的打印优先级,进而来综合生成所有目标作业的打印队列,实现作业的有效打印。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打印机的作业优先级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获取打印机的所有目标作业,并按照预设需求指定目标分类规则对所有目标作业进行作业分类;
步骤2:根据所述打印机的作业类别向每个分类结果分配第一优先级,同时,结合每个目标作业的本身基础属性向对应目标作业分配第二优先级;
步骤3:获取每个目标作业的作业逻辑,并从打印日志中调取与所述作业逻辑匹配的历史作业打印信息,确定对应目标作业的第三优先级,其中,所述历史作业打印信息包括:打印次数、基于每次打印排队中的等待时长、等待位置以及基于每次打印排队所设定的优先级阈值;
步骤4:基于所述第一优先级、第二优先级以及第三优先级生成打印队列,其中,所述打印队列中的目标作业按照作业优先级进行排序;
步骤5:当不存在新的作业插入时按照所述打印队列进行作业打印;
否则,利用队列调度模型对所述打印队列进行调整并进行作业打印。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按照预设需求指定目标分类规则,包括:
解析所述预设需求确定需求对象;
从对象-规则数据库中获取目标分类规则。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根据所述打印机的作业类别向每个分类结果分配第一优先级,包括:
按照类别重要程度对所有分类结果进行排序,并按照排序结果对不同分类结果赋予不同的初始优先级;
将所述初始优先级且结合每个目标作业基于打印机管理软件的作业记录时间,得到所述目标作业的第一优先级。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结合每个目标作业的本身基础属性向对应目标作业分配第二优先级,包括:
向每个目标作业的本身基础属性涉及到的每个子属性赋予属性优先级值;
结合基础属性-权重映射表获取到所述目标作业的第一权重,且结合子属性-权重映射表获取得到所述目标作业的每个子属性的第二权重;
基于第一权重、第二权重以及属性优先级值,获取到对应目标作业的第二优先级:
;其中,/>表示所述目标作业的第二优先级,表示所述目标作业拥有的所有子属性,/>表示所述目标作业的第i个子属性优先级值,表示所述目标作业的第i个子属性的第二权重,/>表示所述目标作业的第一权重。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获取每个目标作业的作业逻辑,并从打印日志中调取与所述作业逻辑匹配的历史作业打印信息,包括:
提取所述目标作业所对应打印文件的文件内容,并基于逻辑联系机制对所述文件内容进行遍历,确定所述文件内容的逻辑联系关系;
按照打印异常机制对所述逻辑联系关系进行可能异常打印的动态分析,构建异常打印特征;
将所述目标作业的文件内容进行模块向量化,获取得到若干模块逻辑向量;
将每个模块逻辑向量和异常打印特征进行向量对比分析,将向量对比分析结果不满足对比标准的模块逻辑向量进行定量衡量,构建异常逻辑打印向量;
对不满足对比校准的模块逻辑向量所对应的剩余内容的模块分布进行静态分析,构建正常逻辑打印向量;
基于所述异常逻辑打印向量以及正常逻辑打印向量,构建得到所述目标作业的作业逻辑;
从打印日志中分别确定每个历史打印作业的历史逻辑,并分别与作业逻辑进行匹配,调取得到存在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对应的历史作业打印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确定对应目标作业的第三优先级,包括:
基于获取的历史作业打印信息预测与目标作业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的历史紧急程度;
;其中,Tdi1表示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基于对应历史作业打印信息的排队等待时长;/>表示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所对应历史作业打印信息的预估打印总时长;/>表示第j1次出现的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的时间系数;/>表示第j1次出现的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的打印系数;/>表示第j1次出现的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基于对应历史作业打印信息所对应打印排队W1中的等待位置Wdi1的紧急函数;Ndi1表示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基于对应历史作业打印信息的所需打印次数;Nmax表示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中存在的同个作业的最多打印次数;Y0i1表示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基于对应历史作业打印信息所设定的优先级阈值;N2i1表示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在所有所匹配的历史作业打印信息中的出现总次数;N3表示所匹配的历史作业打印信息的总个数;/>表示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的作业优先级;/>表示N2i1个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的紧急调节量;/>表示时间系数的标准化值;表示打印系数的标准化值;/>表示紧急函数的标准化值;表示N2i1个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的紧急调节函数;/>表示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的历史紧急程度;
基于所有历史紧急程度计算所述目标作业的预测紧急程度,并获取对应目标作业的第三优先级;
;其中,/>表示所述目标作业的第三优先级,/>表示所述目标作业的初始优先级值,/>表示打印的过程中的时间异常参数;/>表示对应目标作业的预测紧急程度;/>表示满足正态分布概率的紧急程度;/>表示与目标作业匹配且满足正态分布概率的历史打印作业的所有紧急调节函数的方差;表示最大时间偏差,/>表示最大时间偏差,/>表示指数运算,/>表示打印的过程中出现的第i类异常的时间参数;/>表示时间参数转换值。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基于所述第一优先级、第二优先级以及第三优先级生成打印队列,包括:
获取所每个目标作业的第一优先级、第二优先级以及第三优先级,计算得到最终优先级:
;其中,/>表示第一优先级的优先级系数,/>表示第二优先级的优先级系数,/>表示第三优先级的优先级系数,/>表示第一优先级;/>表示第二优先级;
将所有目标作业的最终优先级进行排序,获取到最终打印队列。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包括:
按照预设打印队列阈值长度,将最终打印队列进行切割,分成打印队列和等待队列;当打印队列有任务完成后,将等待队列中的最高优先级作业插入打印队列中;
其中,等待队列中的所有优先级顺序低于打印队列中的优先级顺序;
当有新的作业插入打印队列时,将新的作业和打印队列进行对比;
若当前新作业的优先级大于正在打印作业的优先级,此新作业插入等待队列的第一个,其余打印队列的等待次数+1,当被插队等待次数大于预设等待阈值次数时,将打印队列中的被插队作业优先级提高至最高值;
若当前新作业的优先级小于打印队列的最小优先级,将新作业插入到等待队列中,并且按照优先级排序将新作业插入到等待队列中,等待队列被插队的等待次数+0.5,当被插队等待次数大于预设等待阈值次数时,将所述被插队的等待队列中的作业插队到打印队列中,并且优先级按照插队次-优先级调整映射表进行修改。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包括:
作业分类模块:获取打印机的所有目标作业,并按照预设需求指定目标分类规则对所有目标作业进行作业分类;
优先级分配模块:根据所述打印机的作业类别向每个分类结果分配第一优先级,同时,结合每个目标作业的本身基础属性向对应目标作业分配第二优先级;
第三优先级模块:获取每个目标作业的作业逻辑,并从打印日志中调取与所述作业逻辑匹配的历史作业打印信息,确定对应目标作业的第三优先级,其中,所述历史作业打印信息包括:打印次数、基于每次打印排队中的等待时长、等待位置以及基于每次打印排队所设定的优先级阈值;
排序模块:基于所述第一优先级、第二优先级以及第三优先级生成打印队列,其中,所述打印队列中的目标作业按照作业优先级进行排序;
插队模块:当不存在新的作业插入时按照所述打印队列进行作业打印;
否则,利用队列调度模型对所述打印队列进行调整并进行作业打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调度算法完成对打印机作业优先级调整,从三个维度分析目标作业的打印优先级,进而来综合生成所有目标作业的打印队列,实现作业的有效打印。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打印机的作业优先级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打印机的作业优先级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打印机的作业优先级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获取打印机的所有目标作业,并按照预设需求指定目标分类规则对所有目标作业进行作业分类;
步骤2:根据所述打印机的作业类别向每个分类结果分配第一优先级,同时,结合每个目标作业的本身基础属性向对应目标作业分配第二优先级;
步骤3:获取每个目标作业的作业逻辑,并从打印日志中调取与所述作业逻辑匹配的历史作业打印信息,确定对应目标作业的第三优先级,其中,所述历史作业打印信息包括:打印次数、基于每次打印排队中的等待时长、等待位置以及基于每次打印排队所设定的优先级阈值;
步骤4:基于所述第一优先级、第二优先级以及第三优先级生成打印队列,其中,所述打印队列中的目标作业按照作业优先级进行排序;
步骤5:当不存在新的作业插入时按照所述打印队列进行作业打印;
否则,利用队列调度模型对所述打印队列进行调整并进行作业打印。
该实施例中,打印机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之一,用于将经过处理的结果打印到纸张上。
该实施例中,目标作业是需要打印的作业,这些作业可以是文档、图片、表格等任何需要打印的内容。
该实施例中,预设需求是在作业分类和优先级分配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规则和标准。根据打印机的特性、打印任务的特点以及用户的特定需求来确定。
该实施例中,分类规则是用于将目标作业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规则。例如:按照文件类型文档、图片、表格等进行分类。
该实施例中,第一优先级通常是基于打印机的作业类别结果来分配的。
该实施例中,基础属性指的是与作业本身相关的属性,用于进一步确定作业的优先级。包括:作业的类型、作业的大小、作业的来源、作业的创建时间。
该实施例中,第二优先级是指根据每个目标作业的本身基础属性来分配的优先级。
该实施例中,作业逻辑是每个目标作业的特定要求和规则,用于确定作业的优先级。包括作业的创建时间、作业的类型、作业的来源、作业的紧急程度、作业的优先级阈值等。
该实施例中,打印日志是记录打印机操作和作业打印历史信息的记录。记录了打印机在打印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包括作业的打印时间、打印次数、打印质量、打印速度、错误信息等。
该实施例中,历史作业打印信息是指打印机在过去的打印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包括作业的打印时间、打印次数、打印质量、打印速度、错误信息等。
该实施例中,第三优先级是根据每个目标作业的历史作业打印信息来确定的。
该实施例中,等待时长是指打印机在处理作业时的等待时间,即从作业开始到作业完成之间的时间。
该实施例中,等待位置是指作业在打印队列中的位置。当打印机处理多个作业时,作业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打印。
该实施例中,优先级阈值是指在打印机排队作业时,预先设定优先级的一个阈值。
该实施例中,打印队列是指未打印文件的列表。
该实施例中,队列调度模型是一种用于管理打印机打印作业的算法,待打印的作业都会被放入队列中,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和顺序逐个取出并打印。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通过分类、优先级分配和队列调度,利用历史信息优化打印队列,通过调度算法完成对打印机作业优先级调整,从三个维度分析目标作业的打印优先级,进而来综合生成所有目标作业的打印队列,实现作业的有效打印。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打印机的作业优先级控制方法,步骤2中,按照预设需求指定目标分类规则,包括:
解析所述预设需求确定需求对象;
从对象-规则数据库中获取目标分类规则。
该实施例中,预设需求是指在进行技术方案之前,预先设定的一些需求。
该实施例中,需求对象指的是需要满足预设需求的对象。包括打印机、打印作业、打印机队列、打印优先级等。
该实施例中,对象-规则数据库包含了与特定对象相关的规则和信息。
该实施例中,目标分类规则是指根据预设需求,对目标对象进行分类的规则和标准。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通过解析预设需求确定需求对象,从对象-规则数据库中获取目标分类规则,为从三个维度分析目标作业的打印优先级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基础,进而来综合生成所有目标作业的打印队列,实现作业的有效打印。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打印机的作业优先级控制方法,步骤2中,根据所述打印机的作业类别向每个分类结果分配第一优先级,包括:
按照类别重要程度对所有分类结果进行排序,并按照排序结果对不同分类结果赋予不同的初始优先级;
将所述初始优先级且结合每个目标作业基于打印机管理软件的作业记录时间,得到所述目标作业的第一优先级。
该实施例中,类别重要程度是根据打印作业的类别来判断其重要性的程度。
该实施例中,初始优先级是指根据打印作业的类别重要程度,为每个分类结果初步设定的优先级。
该实施例中,打印机管理软件是一种用于管理和监控打印机的软件,可以提供打印成本控制、打印内容监控、打印计数、打印审核等功能。
该实施例中,作业记录时间是打印作业在打印机管理软件中的记录时间。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通过设定作业优先级,结合打印机管理软件的作业记录时间,优化打印资源分配,提高了打印效率,为从三个维度分析目标作业的打印优先级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基础,进而来综合生成所有目标作业的打印队列,实现作业的有效打印。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打印机的作业优先级控制方法,步骤3中,结合每个目标作业的本身基础属性向对应目标作业分配第二优先级,包括:
向每个目标作业的本身基础属性涉及到的每个子属性赋予属性优先级值;
结合基础属性-权重映射表获取到所述目标作业的第一权重,且结合子属性-权重映射表获取得到所述目标作业的每个子属性的第二权重;
基于第一权重、第二权重以及属性优先级值,获取到对应目标作业的第二优先级:
;其中,/>表示所述目标作业的第二优先级,表示所述目标作业拥有的所有子属性,/>表示所述目标作业的第i个子属性优先级值,表示所述目标作业的第i个子属性的第二权重,/>表示所述目标作业的第一权重。
该实施例中,子属性是目标作业的基础属性中的更具体的特征。
该实施例中,基础属性-权重映射表是一个表示目标作业的基础属性和对应第一权重值关系的表。
该实施例中,第一权重是指基于目标作业的基础属性,根据基础属性-权重映射表之后得到的一个权重值。
该实施例中,子属性-权重映射表是一个表示目标作业的子属性和对应第二权重值关系的表。
该实施例中,第二权重是指基于目标作业的子属性,在使用子属性-权重映射表之后得到的一个权重值。
该实施例中,属性优先级值是指为每个目标作业的子属性分配的优先级权值。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通过考虑目标作业的本身基础属性和子属性,以及相应的权重和优先级值,精确确定作业的第二优先级,从而提高了打印效率,为从三个维度分析目标作业的打印优先级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基础,进而来综合生成所有目标作业的打印队列,实现作业的有效打印。
实施例5: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打印机的作业优先级控制方法,步骤3中,获取每个目标作业的作业逻辑,并从打印日志中调取与所述作业逻辑匹配的历史作业打印信息,包括:
提取所述目标作业所对应打印文件的文件内容,并基于逻辑联系机制对所述文件内容进行遍历,确定所述文件内容的逻辑联系关系;
按照打印异常机制对所述逻辑联系关系进行可能异常打印的动态分析,构建异常打印特征;
将所述目标作业的文件内容进行模块向量化,获取得到若干模块逻辑向量;
将每个模块逻辑向量和异常打印特征进行向量对比分析,将向量对比分析结果不满足对比标准的模块逻辑向量进行定量衡量,构建异常逻辑打印向量;
对不满足对比校准的模块逻辑向量所对应的剩余内容的模块分布进行静态分析,构建正常逻辑打印向量;
基于所述异常逻辑打印向量以及正常逻辑打印向量,构建得到所述目标作业的作业逻辑;
从打印日志中分别确定每个历史打印作业的历史逻辑,并分别与作业逻辑进行匹配,调取得到存在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对应的历史作业打印信息。
该实施例中,文件内容是目标作业对应的打印文件的具体内容。这些文件内容可以是文本、图像、音频或其他形式的数据。
该实施例中,逻辑联系机制是指在打印作业优先级控制方法中,对文件内容进行遍历,并确定文件内容的逻辑联系关系的一种机制,是事先由专家对各种文件内容进行剖析及验证之后建立起来的。
该实施例中,遍历是指在打印作业优先级控制方法中,对目标作业所对应的打印文件的文件内容进行处理的一种操作,也就是将文件内容中的所有描述都分析一遍,来确定存在的逻辑联系关系。
该实施例中,逻辑联系关系是指目标作业所对应的打印文件内容中的各个元素之间的关联。
该实施例中,异常打印是指在打印作业过程中出现的不正常的情况。包括:
打印机故障、格式兼容性问题、网络连接问题等。
该实施例中,异常打印特征是根据对逻辑联系关系进行动态分析所得到的一组特征,用于判断打印作业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该实施例中,定量衡量指的是对模块逻辑向量进行数值化度量,来确定不不满足的具体级别等,比如,向量中存在元素1,对比标准显示元素1不满足,那么按照0.1的设定单位对元素1的数差异值0.3进行衡量,得到元素1对应的级别为3,以此类推构建得到异常逻辑打印向量。
该实施例中,静态分析是对模块逻辑向量所对应的剩余内容进行分析,以确定这些内容是否符合正常打印的逻辑。
该实施例中,逻辑打印向量是用于表示打印作业的逻辑特征的一种向量表示方法。
该实施例中,历史逻辑是指历史打印作业所对应的逻辑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基于打印机,通过作业逻辑提取和历史打印信息匹配,实现作业优先级控制。具备高效调度、减少异常打印、提高了打印效率,为从三个维度分析目标作业的打印优先级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基础,进而来综合生成所有目标作业的打印队列,实现作业的有效打印。
实施例6: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打印机的作业优先级控制方法,步骤4中,确定对应目标作业的第三优先级,包括:
基于获取的历史作业打印信息预测与目标作业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的历史紧急程度;
;其中,Tdi1表示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基于对应历史作业打印信息的排队等待时长;/>表示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所对应历史作业打印信息的预估打印总时长;/>表示第j1次出现的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的时间系数;/>表示第j1次出现的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的打印系数;/>表示第j1次出现的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基于对应历史作业打印信息所对应打印排队W1中的等待位置Wdi1的紧急函数;Ndi1表示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基于对应历史作业打印信息的所需打印次数;Nmax表示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中存在的同个作业的最多打印次数;Y0i1表示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基于对应历史作业打印信息所设定的优先级阈值;N2i1表示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在所有所匹配的历史作业打印信息中的出现总次数;N3表示所匹配的历史作业打印信息的总个数;/>表示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的作业优先级;/>表示N2i1个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的紧急调节量;/>表示时间系数的标准化值;表示打印系数的标准化值;/>表示紧急函数的标准化值;表示N2i1个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的紧急调节函数;/>表示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的历史紧急程度;
基于所有历史紧急程度计算所述目标作业的预测紧急程度,并获取对应目标作业的第三优先级;
;其中,/>表示所述目标作业的第三优先级,/>表示所述目标作业的初始优先级值,/>表示打印的过程中的时间异常参数;/>表示对应目标作业的预测紧急程度;/>表示满足正态分布概率的紧急程度;/>表示与目标作业匹配且满足正态分布概率的历史打印作业的所有紧急调节函数的方差;表示最大时间偏差,/>表示最大时间偏差,/>表示指数运算,/>表示打印的过程中出现的第i类异常的时间参数;/>表示时间参数转换值。
该实施例中,紧急程度是表示对作业执行的时间要求和优先级的衡量的一个程度。
该实施例中,排队等待时长是指作业在打印机打印队列中等待的时间长度。
该实施例中,预估打印总时长是指对于目标作业,在考虑历史作业打印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得出的该作业完成打印所需的总时间长度。
该实施例中,时间系数是指历史打印作业基于对应历史作业打印信息的排队等待时长和出现次数的加权和,用来衡量历史打印作业的等待程度和出现频率对目标作业的影响。
该实施例中,打印系数是指历史打印作业基于对应历史作业打印信息所需的打印资源数量,用来衡量历史打印作业对目标作业的影响。
该实施例中,紧急函数是用来评估历史打印作业的紧急程度的函数。
该实施例中,紧急调节量是用来调整历史打印作业优先级的值。
该实施例中,标准化值是指将原始数据转换为具有相同比例的新数值。
该实施例中,紧急调节函数是根据历史打印作业的紧急程度和其他相关因素计算出来的一个函数,调整目标作业的优先级。
该实施例中,时间参数转换值是用来将时间系数或打印系数进行标准化的值。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基于打印机的作业优先级控制方法通过获取历史打印作业信息,预测紧急程度并计算目标作业的优先级,实现智能打印作业管理。能够提高了打印效率,为从三个维度分析目标作业的打印优先级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基础,进而来综合生成所有目标作业的打印队列,实现作业的有效打印。
实施例7: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打印机的作业优先级控制方法,步骤5中,基于所述第一优先级、第二优先级以及第三优先级生成打印队列,包括:
获取所每个目标作业的第一优先级、第二优先级以及第三优先级,计算得到最终优先级:
;其中,/>表示第一优先级的优先级系数,/>表示第二优先级的优先级系数,/>表示第三优先级的优先级系数,/>表示第一优先级;/>表示第二优先级;
将所有目标作业的最终优先级进行排序,获取到最终打印队列。
该实施例中,最终优先级是指根据每个目标作业的第一优先级、第二优先级和第三优先级以及优先级系数进行计算得到的综合优先级。
该实施例中,优先级系数是用来量化每个目标作业的第一优先级、第二优先级和第三优先级的影响力大小的参数。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基于打印机的作业优先级控制方法,通过对目标作业的不同优先级进行加权处理,并根据最终优先级排序生成打印队列,实现作业优先级的灵活控制。实现智能打印作业管理。能够提高了打印效率,为从三个维度分析目标作业的打印优先级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基础,进而来综合生成所有目标作业的打印队列,实现作业的有效打印。
实施例8: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打印机的作业优先级控制方法,步骤5中包括:
按照预设打印队列阈值长度,将最终打印队列进行切割,分成打印队列和等待队列;当打印队列有任务完成后,将等待队列中的最高优先级作业插入打印队列中;
其中,等待队列中的所有优先级顺序低于打印队列中的优先级顺序;
当有新的作业插入打印队列时,将新的作业和打印队列进行对比;
若当前新作业的优先级大于正在打印作业的优先级,此新作业插入等待队列的第一个,其余打印队列的等待次数+1,当被插队等待次数大于预设等待阈值次数时,将打印队列中的被插队作业优先级提高至最高值;
若当前新作业的优先级小于打印队列的最小优先级,将新作业插入到等待队列中,并且按照优先级排序将新作业插入到等待队列中,等待队列被插队的等待次数+0.5,当被插队等待次数大于预设等待阈值次数时,将所述被插队的等待队列中的作业插队到打印队列中,并且优先级按照插队次-优先级调整映射表进行修改。
该实施例中,阈值长度是用于切割最终打印队列的一个参数,提前预设的一个长度。
该实施例中,切割是将最终打印队列分成两个部分:打印队列和等待队列。
该实施例中,等待队列是指在打印队列已满或某些作业正在打印时,新的作业需要暂时等待的队列。
该实施例中,优先级顺序是指作业的优先级排列的顺序的。
该实施例中,队次-优先级调整映射表是指一个表格,用于记录等待队列中的作业被插队等待的次数和相应需要调整的优先级。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基于打印机的作业优先级控制方法通过切割打印队列和等待队列,并根据作业优先级进行插队和调整,实现了高优先级作业的快速响应,同时,动态调整作业优先级和等待次数,能够提高了打印效率,从三个维度分析目标作业的打印优先级,进而来综合生成所有目标作业的打印队列,实现作业的有效打印。
实施例9: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打印机的作业优先级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
作业分类模块:获取打印机的所有目标作业,并按照预设需求指定目标分类规则对所有目标作业进行作业分类;
优先级分配模块:根据所述打印机的作业类别向每个分类结果分配第一优先级,同时,结合每个目标作业的本身基础属性向对应目标作业分配第二优先级;
第三优先级模块:获取每个目标作业的作业逻辑,并从打印日志中调取与所述作业逻辑匹配的历史作业打印信息,确定对应目标作业的第三优先级,其中,所述历史作业打印信息包括:打印次数、基于每次打印排队中的等待时长、等待位置以及基于每次打印排队所设定的优先级阈值;
排序模块:基于所述第一优先级、第二优先级以及第三优先级生成打印队列,其中,所述打印队列中的目标作业按照作业优先级进行排序;
插队模块:当不存在新的作业插入时按照所述打印队列进行作业打印;
否则,利用队列调度模型对所述打印队列进行调整并进行作业打印。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通过分类、优先级分配和队列调度,利用历史信息优化打印队列,通过调度算法完成对打印机作业优先级调整,从三个维度分析目标作业的打印优先级,进而来综合生成所有目标作业的打印队列,实现作业的有效打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打印机的作业优先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获取打印机的所有目标作业,并按照预设需求指定目标分类规则对所有目标作业进行作业分类;
步骤2:根据所述打印机的作业类别向每个分类结果分配第一优先级,同时,结合每个目标作业的本身基础属性向对应目标作业分配第二优先级;
步骤3:获取每个目标作业的作业逻辑,并从打印日志中调取与所述作业逻辑匹配的历史作业打印信息,确定对应目标作业的第三优先级,其中,所述历史作业打印信息包括:打印次数、基于每次打印排队中的等待时长、等待位置以及基于每次打印排队所设定的优先级阈值;
步骤4:基于所述第一优先级、第二优先级以及第三优先级生成打印队列,其中,所述打印队列中的目标作业按照作业优先级进行排序;
步骤5:当不存在新的作业插入时按照所述打印队列进行作业打印;
否则,利用队列调度模型对所述打印队列进行调整并进行作业打印;
其中,步骤3中,确定对应目标作业的第三优先级,包括:
基于获取的历史作业打印信息预测与目标作业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的历史紧急程度;
;其中,Tdi1表示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基于对应历史作业打印信息的排队等待时长;/>表示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所对应历史作业打印信息的预估打印总时长;/>表示第j1次出现的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的时间系数;/>表示第j1次出现的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的打印系数;/>表示第j1次出现的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基于对应历史作业打印信息所对应打印排队W1中的等待位置Wdi1的紧急函数;Ndi1表示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基于对应历史作业打印信息的所需打印次数;Nmax表示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中存在的同个作业的最多打印次数;Y0i1表示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基于对应历史作业打印信息所设定的优先级阈值;N2i1表示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在所有所匹配的历史作业打印信息中的出现总次数;N3表示所匹配的历史作业打印信息的总个数;/>表示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的作业优先级;/>表示N2i1个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的紧急调节量;/>表示时间系数的标准化值;表示打印系数的标准化值;/>表示紧急函数的标准化值;表示N2i1个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的紧急调节函数;/>表示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的历史紧急程度;
基于所有历史紧急程度计算所述目标作业的预测紧急程度,并获取对应目标作业的第三优先级;
;其中,/>表示所述目标作业的第三优先级,/>表示所述目标作业的初始优先级值,/>表示打印的过程中的时间异常参数;/>表示对应目标作业的预测紧急程度;/>表示满足正态分布概率的紧急程度;/>表示与目标作业匹配且满足正态分布概率的历史打印作业的所有紧急调节函数的方差;/>表示最大时间偏差,/>表示最小时间偏差,/>表示指数运算,/>表示打印的过程中出现的第i类异常的时间参数;/>表示时间参数转换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打印机的作业优先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预设需求指定目标分类规则,包括:
解析所述预设需求确定需求对象;
从对象-规则数据库中获取目标分类规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打印机的作业优先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根据所述打印机的作业类别向每个分类结果分配第一优先级,包括:
按照类别重要程度对所有分类结果进行排序,并按照排序结果对不同分类结果赋予不同的初始优先级;
将所述初始优先级且结合每个目标作业基于打印机管理软件的作业记录时间,得到所述目标作业的第一优先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打印机的作业优先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结合每个目标作业的本身基础属性向对应目标作业分配第二优先级,包括:
向每个目标作业的本身基础属性涉及到的每个子属性赋予属性优先级值;
结合基础属性-权重映射表获取到所述目标作业的第一权重,且结合子属性-权重映射表获取得到所述目标作业的每个子属性的第二权重;
基于第一权重、第二权重以及属性优先级值,获取到对应目标作业的第二优先级:
;其中,/>表示所述目标作业的第二优先级,/>表示所述目标作业拥有的所有子属性,/>表示所述目标作业的第i个子属性优先级值,/>表示所述目标作业的第i个子属性的第二权重,/>表示所述目标作业的第一权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打印机的作业优先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获取每个目标作业的作业逻辑,并从打印日志中调取与所述作业逻辑匹配的历史作业打印信息,包括:
提取所述目标作业所对应打印文件的文件内容,并基于逻辑联系机制对所述文件内容进行遍历,确定所述文件内容的逻辑联系关系;
按照打印异常机制对所述逻辑联系关系进行可能异常打印的动态分析,构建异常打印特征;
将所述目标作业的文件内容进行模块向量化,获取得到若干模块逻辑向量;
将每个模块逻辑向量和异常打印特征进行向量对比分析,将向量对比分析结果不满足对比标准的模块逻辑向量进行定量衡量,构建异常逻辑打印向量;
对不满足对比校准的模块逻辑向量所对应的剩余内容的模块分布进行静态分析,构建正常逻辑打印向量;
基于所述异常逻辑打印向量以及正常逻辑打印向量,构建得到所述目标作业的作业逻辑;
从打印日志中分别确定每个历史打印作业的历史逻辑,并分别与作业逻辑进行匹配,调取得到存在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对应的历史作业打印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打印机的作业优先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基于所述第一优先级、第二优先级以及第三优先级生成打印队列,包括:
获取所每个目标作业的第一优先级、第二优先级以及第三优先级,计算得到最终优先级:
;其中,/>表示第一优先级的优先级系数,/>表示第二优先级的优先级系数,/>表示第三优先级的优先级系数,/>表示第一优先级;/>表示第二优先级;
将所有目标作业的最终优先级进行排序,获取到最终打印队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打印机的作业优先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包括:
按照预设打印队列阈值长度,将最终打印队列进行切割,分成打印队列和等待队列;当打印队列有任务完成后,将等待队列中的最高优先级作业插入打印队列中;
其中,等待队列中的所有优先级顺序低于打印队列中的优先级顺序;
当有新的作业插入打印队列时,将新的作业和打印队列进行对比;
若当前新作业的优先级大于正在打印作业的优先级,此新作业插入等待队列的第一个,其余打印队列的等待次数+1,当被插队等待次数大于预设等待阈值次数时,将打印队列中的被插队作业优先级提高至最高值;
若当前新作业的优先级小于打印队列的最小优先级,将新作业插入到等待队列中,并且按照优先级排序将新作业插入到等待队列中,等待队列被插队的等待次数+0.5,当被插队等待次数大于预设等待阈值次数时,将所述被插队的等待队列中的作业插队到打印队列中,并且优先级按照插队次-优先级调整映射表进行修改。
8.一种基于打印机的作业优先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作业分类模块:获取打印机的所有目标作业,并按照预设需求指定目标分类规则对所有目标作业进行作业分类;
优先级分配模块:根据所述打印机的作业类别向每个分类结果分配第一优先级,同时,结合每个目标作业的本身基础属性向对应目标作业分配第二优先级;
第三优先级模块:获取每个目标作业的作业逻辑,并从打印日志中调取与所述作业逻辑匹配的历史作业打印信息,确定对应目标作业的第三优先级,其中,所述历史作业打印信息包括:打印次数、基于每次打印排队中的等待时长、等待位置以及基于每次打印排队所设定的优先级阈值;
排序模块:基于所述第一优先级、第二优先级以及第三优先级生成打印队列,其中,所述打印队列中的目标作业按照作业优先级进行排序;
插队模块:当不存在新的作业插入时按照所述打印队列进行作业打印;
否则,利用队列调度模型对所述打印队列进行调整并进行作业打印;
其中,确定对应目标作业的第三优先级,包括:
基于获取的历史作业打印信息预测与目标作业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的历史紧急程度;
;其中,Tdi1表示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基于对应历史作业打印信息的排队等待时长;/>表示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所对应历史作业打印信息的预估打印总时长;/>表示第j1次出现的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的时间系数;/>表示第j1次出现的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的打印系数;/>表示第j1次出现的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基于对应历史作业打印信息所对应打印排队W1中的等待位置Wdi1的紧急函数;Ndi1表示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基于对应历史作业打印信息的所需打印次数;Nmax表示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中存在的同个作业的最多打印次数;Y0i1表示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基于对应历史作业打印信息所设定的优先级阈值;N2i1表示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在所有所匹配的历史作业打印信息中的出现总次数;N3表示所匹配的历史作业打印信息的总个数;/>表示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的作业优先级;/>表示N2i1个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的紧急调节量;/>表示时间系数的标准化值;表示打印系数的标准化值;/>表示紧急函数的标准化值;表示N2i1个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的紧急调节函数;/>表示第i1个所匹配的历史打印作业的历史紧急程度;
基于所有历史紧急程度计算所述目标作业的预测紧急程度,并获取对应目标作业的第三优先级;
;其中,/>表示所述目标作业的第三优先级,/>表示所述目标作业的初始优先级值,/>表示打印的过程中的时间异常参数;/>表示对应目标作业的预测紧急程度;/>表示满足正态分布概率的紧急程度;/>表示与目标作业匹配且满足正态分布概率的历史打印作业的所有紧急调节函数的方差;/>表示最大时间偏差,/>表示最小时间偏差,/>表示指数运算,/>表示打印的过程中出现的第i类异常的时间参数;/>表示时间参数转换值。
CN202410063467.4A 2024-01-17 2024-01-17 一种基于打印机的作业优先级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75730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63467.4A CN117573050B (zh) 2024-01-17 2024-01-17 一种基于打印机的作业优先级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63467.4A CN117573050B (zh) 2024-01-17 2024-01-17 一种基于打印机的作业优先级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73050A CN117573050A (zh) 2024-02-20
CN117573050B true CN117573050B (zh) 2024-04-12

Family

ID=89888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63467.4A Active CN117573050B (zh) 2024-01-17 2024-01-17 一种基于打印机的作业优先级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7305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6354A (ja) * 1995-07-04 1997-01-17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印刷制御方法
CN1825273A (zh) * 2005-02-25 2006-08-30 微软公司 打印作业排队和调度系统及方法
CN103958208A (zh) * 2011-09-20 2014-07-30 图像电子公司 引擎优化
CN108170388A (zh) * 2018-01-10 2018-06-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打印任务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961155A (zh) * 2021-10-14 2022-01-21 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 机载打印接口协议扩展和打印作业自动调度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95626B2 (en) * 2019-02-21 2020-10-06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High priority printing using external interpreter and page description languag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6354A (ja) * 1995-07-04 1997-01-17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印刷制御方法
CN1825273A (zh) * 2005-02-25 2006-08-30 微软公司 打印作业排队和调度系统及方法
CN103958208A (zh) * 2011-09-20 2014-07-30 图像电子公司 引擎优化
CN108170388A (zh) * 2018-01-10 2018-06-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打印任务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961155A (zh) * 2021-10-14 2022-01-21 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 机载打印接口协议扩展和打印作业自动调度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73050A (zh) 2024-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76122B (zh) 批量工单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27554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fficient job scheduling by collecting data from multiple sources
EP1465054B1 (en) Parallel printing system
US11301192B2 (en) Printing management system, printing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US7602514B2 (en) Estimating the time to print a document
US10761796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fficient job scheduling by collecting data from multiple sources
JP2010079895A (ja) ユーザ優先順位付けを可能とする印刷ジョブ割り当て方法
CN111381970B (zh) 集群任务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EP3876090B1 (en) Printing method
AU2012200910B2 (e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US20030016374A1 (en) Method of, computer program for, and system for maintaining print system media resources
US20080030756A1 (en) Print job eligibility based on named snapshots of printer settings
CN117573050B (zh) 一种基于打印机的作业优先级控制方法及系统
US8136120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of reconciling sources of print job processing information in a print processing environment
US792546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print shop operability
US2005001822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hanced printing capabilities using a print job manager function
US2010029355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providing for resource exclusivity guarantees in a network of multifunctional devices with preemptive scheduling capabilities
US11662959B2 (en) Print management apparatus, print management method, and printing system
JP7206735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462308B2 (en) Rip time estimation method
US20120162689A1 (en) Print control device, print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2000284936A (ja) 印刷システム
US20060007461A1 (en) Volume of work estimating for combined processing and unprocessed imaging jobs
US781009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haracterizing elements of a print production queuing model
US20160004989A1 (en) Methods for prioritizing and assigning one or more exceptions and devices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