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65673A - 一种快充继电器的智能保护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充继电器的智能保护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65673A
CN117565673A CN202311804595.1A CN202311804595A CN117565673A CN 117565673 A CN117565673 A CN 117565673A CN 202311804595 A CN202311804595 A CN 202311804595A CN 117565673 A CN117565673 A CN 1175656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current
value
charging
current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0459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龙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ox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ox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ox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ox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80459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656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656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656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3/00Electric devices on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safety purpos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e.g. speed, deceleration or energy consumption
    • B60L3/0023Detecting, eliminating, remedying or compensating for drive train abnormalities, e.g. failures within the drive tra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45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automotive electronic casings
    • H05K7/20863Forced ventilation, e.g. on heat dissipaters coupled to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45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automotive electronic casings
    • H05K7/20872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09Forced ventilation, e.g. on heat dissipaters coupled to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27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45Thermal management, e.g. inverter temperature contro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快充继电器的智能保护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电池管理模块从快充充电桩实时获取所述快充充电桩的桩端可用电流值;车载充电模块实时监测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整车主控模块当判断所述快充继电器达到预设状态时,向电池管理模块发送第一充电指令以驱动车载充电模块按照当前可充电流值向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并驱动冷却装置对快充继电器进行降温,以使所述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低于第一温度阈值。通过所述系统和方法,通过冷却装置对快充继电器进行降温,避免快充继电器因温度过高自动物理断开而造成的快充异常停止,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快充效率,也提高了用户体验感。

Description

一种快充继电器的智能保护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快充继电器的智能保护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越来越被人们熟知和使用。现有的电动汽车针对充电慢的问题,都增加了快充功能,快充功能就需要使用到快充继电器。在电动汽车的快充电路中,动力电池与充电口之间通过快充继电器控制通断。
在快充场景下,大功率充电会导致快充继电器的温度升高,温度过高时快充继电器会自动物理断开,造成快充异常停止。在实际非预期复杂工况长时间使用后,继电器寿命衰减,工作能力减弱,严重影响电动汽车的快充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充继电器的智能保护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通过车载充电模块实时监测快充继电器的温度值,通过冷却装置对快充继电器进行降温,这样能够延迟快充继电器的性能,避免快充继电器因温度过高自动物理断开而造成的快充异常停止,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快充效率,也提高了用户体验感。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快充继电器的智能保护系统,所述智能保护系统包括电池管理模块、车载充电模块和整车主控模块;
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用于从快充充电桩实时获取所述快充充电桩的桩端可用电流值,并将所述桩端可用电流值和动力电池的当前可充电流值发送至所述整车主控模块;
所述车载充电模块,用于实时监测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从继电器实验数据表格中确定出所述当前温度值对应的第一继电器带载电流值和继电器持续时间,并将所述当前温度值、所述第一继电器带载电流值和所述继电器持续时间发送至所述整车主控模块;
所述整车主控模块,用于当基于所述桩端可用电流值、所述当前可充电流值、所述当前温度值、所述第一继电器带载电流值和所述继电器持续时间判断所述快充继电器达到预设状态时,向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发送第一充电指令以驱动所述车载充电模块按照所述当前可充电流值向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并驱动冷却装置对所述快充继电器进行降温,以使所述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低于第一温度阈值。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装置为所述车载充电模块中与冷却水道相连的水泵以及风扇,所述快充继电器设置在所述车载充电模块内所述冷却水道旁。
进一步的,所述车载充电模块中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快充继电器相连;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所述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并将所述当前温度值发送至所述整车主控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整车主控模块还用于通过下述步骤判断所述快充继电器是否达到预设状态:
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的当前荷电状态数据,并基于所述当前荷电状态数据以及所述桩端可用电流值确定出所述动力电池完成充电的剩余时间;
当判断所述第一继电器带载电流值大于所述桩端可用电流值与所述当前可充电流值之间的较小值,且所述继电器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剩余时间,且所述当前温度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时,则认为所述快充继电器达到预设状态。
进一步的,当所述整车主控模块判断所述快充继电器没有达到预设状态时,所述整车主控模块还用于:
当判断所述当前温度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且大于第二温度阈值,且所述继电器持续时间小于所述剩余时间时,驱动所述冷却装置对所述快充继电器进行降温;
实时从所述车载充电模块中获取所述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当判断所述当前温度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时,从所述继电器实验数据表格中确定出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对应的第二继电器带载电流值;
从所述第二继电器带载电流值、所述桩端可用电流值和所述当前可充电流值中确定出第一最小电流值,并向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发送第二充电指令以驱动所述车载充电模块按照所述第一最小电流值向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充电。
进一步的,当所述整车主控模块判断所述快充继电器没有达到预设状态时,所述整车主控模块还用于:
当判断所述当前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且所述继电器持续时间大于所述剩余时间时,驱动所述冷却装置对所述快充继电器进行降温;
实时从所述车载充电模块中获取所述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当判断所述当前温度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时,从所述继电器实验数据表格中确定出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对应的第三继电器带载电流值;
从所述第三继电器带载电流值、所述桩端可用电流值和所述当前可充电流值中确定出第二最小电流值,并向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发送第三充电指令以驱动所述车载充电模块按照所述第二最小电流值向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充电。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快充继电器的智能保护方法,所述智能保护方法应用于一种快充继电器的智能保护系统,所述智能保护系统包括电池管理模块、车载充电模块和整车主控模块;所述智能保护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电池管理模块从快充充电桩实时获取所述快充充电桩的桩端可用电流值,并将所述桩端可用电流值和动力电池的当前可充电流值发送至所述整车主控模块;
控制所述车载充电模块实时监测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从继电器实验数据表格中确定出所述当前温度值对应的第一继电器带载电流值和继电器持续时间,并将所述当前温度值、所述第一继电器带载电流值和所述继电器持续时间发送至所述整车主控模块;
控制所述整车主控模块当基于所述桩端可用电流值、所述当前可充电流值、所述当前温度值、所述第一继电器带载电流值和所述继电器持续时间判断所述快充继电器达到预设状态时,向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发送第一充电指令以驱动所述车载充电模块按照所述当前可充电流值向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并驱动冷却装置对所述快充继电器进行降温,以使所述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低于第一温度阈值。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装置为所述车载充电模块中与冷却水道相连的水泵以及风扇,所述快充继电器设置在所述车载充电模块内所述冷却水道旁。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上述的快充继电器的智能保护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述的快充继电器的智能保护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充继电器的智能保护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所述智能保护系统包括电池管理模块、车载充电模块和整车主控模块;电池管理模块从快充充电桩实时获取所述快充充电桩的桩端可用电流值,并将所述桩端可用电流值和动力电池的当前可充电流值发送至整车主控模块;车载充电模块实时监测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从继电器实验数据表格中确定出所述当前温度值对应的第一继电器带载电流值和继电器持续时间,并将所述当前温度值、所述第一继电器带载电流值和所述继电器持续时间发送至整车主控模块;整车主控模块当基于所述桩端可用电流值、所述当前可充电流值、所述当前温度值、所述第一继电器带载电流值和所述继电器持续时间判断所述快充继电器达到预设状态时,向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发送第一充电指令以驱动所述车载充电模块按照所述当前可充电流值向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并驱动冷却装置对所述快充继电器进行降温,以使所述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低于第一温度阈值。
本申请增加电动汽车快充继电器的温度监测和快充继电器的冷却装置,通过车载充电模块实时监测快充继电器的温度值,通过冷却装置对快充继电器进行降温。这样,在大功率充电场景下通过冷却装置对快充继电器进行降温,确保快充继电器的温度始终低于第一温度阈值,保持在寿命要求的温度范围内,从而让继电器发挥最大能力。这样能够延迟快充继电器的性能,避免快充继电器因温度过高自动物理断开而造成的快充异常停止,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快充效率,也提高了用户体验感。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快充继电器的智能保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快充继电器的智能保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快充继电器的智能保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每个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首先,对本申请可适用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本申请可应用于智能汽车技术领域。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越来越被人们熟知和使用。现有的电动汽车针对充电慢的问题,都增加了快充功能,快充功能就需要使用到快充继电器。在电动汽车的快充电路中,动力电池与充电口之间通过快充继电器控制通断。
经研究发现,在快充场景下,大功率充电会导致快充继电器的温度升高,温度过高时快充继电器会自动物理断开,造成快充异常停止。在实际非预期复杂工况长时间使用后,继电器寿命衰减,工作能力减弱,严重影响电动汽车的快充效率。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快充继电器的智能保护系统,避免快充继电器因温度过高自动物理断开而造成的快充异常停止,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快充效率,也提高了用户体验感。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快充继电器的智能保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如图1中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保护系统10包括电池管理模块110、车载充电模块120和整车主控模块130。
所述电池管理模块110,用于从快充充电桩实时获取所述快充充电桩的桩端可用电流值,并将所述桩端可用电流值和动力电池的当前可充电流值发送至所述整车主控模块130。
这里,桩端可用电流值指的是快充充电桩当前能够输出的最大电流值,也就是快充充电桩当前的最大能力。当前可充电流值指的是电动汽车内动力电池当前能够接受的最大电流,也就是动力电池当前自身的最大能力。
这里,电池管理模块110指的是电动汽车中的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在具体实施时,当电动汽车进行快充时,电动汽车的充电口连接快充充电桩的快充枪,电池管理模块110从快充充电桩实时获取快充充电桩的桩端可用电流值,并将桩端可用电流值和动力电池的当前可充电流值发送至整车主控模块130。
所述车载充电模块120,用于实时监测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从继电器实验数据表格中确定出所述当前温度值对应的第一继电器带载电流值和继电器持续时间,并将所述当前温度值、所述第一继电器带载电流值和所述继电器持续时间发送至所述整车主控模块130。
这里,继电器实验数据表格指的是对继电器进行不同温度的实验时所得到的数据表。具体的,继电器实验数据表格中包括多个实验温度值,每个实验温度值对应有实验电流值和实验持续时间。第一继电器带载电流值指的是继电器实验数据表格中表征的,当快充继电器在当前温度值下能够接受的最大电流,即快充继电器在当前温度值下的最大能力。继电器持续时间指的是继电器实验数据表格中表征的,当快充继电器在当前温度值下保持导通的持续时间。
这里,车载充电模块120指的是电动汽车中的OBS(On-Board Charger)。在具体实施时,车载充电模块120实时监测电动汽车中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并从预先设定好的继电器实验数据表格中确定出当前温度值所对应的第一继电器带载电流值和继电器持续时间,并将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第一继电器带载电流值和继电器持续时间发送至整车主控模块130。
所述整车主控模块130,用于当基于所述桩端可用电流值、所述当前可充电流值、所述当前温度值、所述第一继电器带载电流值和所述继电器持续时间判断所述快充继电器达到预设状态时,向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发送第一充电指令以驱动所述车载充电模块按照所述当前可充电流值向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并驱动冷却装置对所述快充继电器进行降温,以使所述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低于第一温度阈值。
这里,整车主控模块130指的是电动汽车中的MDC(Multi Domain Controller)。在具体实施时,整车主控模块130接收到快充充电桩的桩端可用电流值、动力电池的当前可充电流值、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第一继电器带载电流值和继电器持续时间后,基于上述数据判断快充继电器是否达到了预设状态时。当判断快充继电器达到预设状态时,整车主控模块130向电池管理模块110发送第一充电指令,以使电池管理模块110驱动车载充电模块120按照动力电池的当前可充电流值向动力电池进行充电。这里,车载充电模块120将快充充电桩输出的交流电转化为高压直流电,为动力电池充电。这时整车主控模块130驱动冷却装置对快充继电器进行降温,以使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低于第一温度阈值。具体的,第一温度阈值可以为130度,对此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这样,在大功率充电场景下通过冷却装置对快充继电器进行降温,确保快充继电器的温度始终低于第一温度阈值,保持在寿命要求的温度范围内,这样能够延迟快充继电器的性能,避免快充继电器因温度过高自动物理断开而造成的快充异常停止,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快充效率,也提高了用户体验感。
具体的,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冷却装置为车载充电模块中与冷却水道相连的水泵以及风扇,快充继电器设置在车载充电模块120内冷却水道旁。这样,可通过车载充电模块120内的水泵和风扇对快充继电器进行降温。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快充继电器的智能保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如图2中所示,所述车载充电模块120中包括温度传感器121,所述温度传感器121与所述快充继电器相连。
所述温度传感器121,用于实时检测所述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并将所述当前温度值发送至所述整车主控模块130。
这里,在快充继电器设置在车载充电模块120内的前提下,在车载充电模块120中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21。温度传感器121主要用来监测快充继电器的温度值,温度传感器121布置在快充继电器的两个接线柱之间,尽可能接近快充继电器的发热区。
这里,在具体实施时,温度传感器121实时检测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并将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发送至整车主控模块130。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整车主控模块130还用于通过下述步骤判断所述快充继电器是否达到预设状态:
A: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的当前荷电状态数据,并基于所述当前荷电状态数据以及所述桩端可用电流值确定出所述动力电池完成充电的剩余时间。
这里,荷电状态数据指的是电动汽车的SOC(State of Charge)数据,表示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使用一段时间或长期搁置不用后的剩余容量与其完全充电状态的容量的比值。
针对上述步骤A,在具体实施时,整车主控模块130获取动力电池的当前荷电状态数据,并基于当前荷电状态数据以及快充充电桩的桩端可用电流值确定出动力电池完成充电的剩余时间。这里,根据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数据和快充充电桩的桩端可用电流值计算动力电池完成充电的剩余时间的方法在现有技术中有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B:当判断所述第一继电器带载电流值大于所述桩端可用电流值与所述当前可充电流值之间的较小值,且所述继电器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剩余时间,且所述当前温度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时,则认为所述快充继电器达到预设状态。
针对上述步骤B,在具体实施时,整车主控模块130确定出桩端可用电流值与当前可充电流值之间的较小值,当整车主控模块130判断第一继电器带载电流值大于上述较小值,且继电器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剩余时间,且当前温度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时,则认为快充继电器达到预设状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智能保护系统10,当所述整车主控模块130判断所述快充继电器没有达到预设状态时,所述整车主控模块130还用于:
I:当判断所述当前温度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且大于第二温度阈值,且所述继电器持续时间小于所述剩余时间时,驱动所述冷却装置对所述快充继电器进行降温。
II:实时从所述车载充电模块中获取所述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当判断所述当前温度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时,从所述继电器实验数据表格中确定出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对应的第二继电器带载电流值。
III:从所述第二继电器带载电流值、所述桩端可用电流值和所述当前可充电流值中确定出第一最小电流值,并向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发送第二充电指令以驱动所述车载充电模块按照所述第一最小电流值向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充电。
这里,第二温度阈值可以设定为85度,对此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针对上述步骤I-步骤III,在具体实施时,当整车主控模块130判断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大于第二温度阈值,且继电器持续时间小于动力电池充电完成的剩余时间时,驱动冷却装置对快充继电器进行降温。整车主控模块130实时从车载充电模块120中获取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并将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与第二温度阈值进行对比。当整车主控模块130判断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时,从预先设定好的继电器实验数据表格中确定出与第二温度阈值对应的第二继电器带载电流值。整车主控模块130从第二继电器带载电流值、桩端可用电流值和当前可充电流值中确定出第一最小电流值,并向电池管理模块110发送第二充电指令,以使电池管理模块110驱动车载充电模块120按照第一最小电流值向动力电池进行充电。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智能保护系统10,当所述整车主控模块130判断所述快充继电器没有达到预设状态时,所述整车主控模块130还用于:
i:当判断所述当前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且所述继电器持续时间大于所述剩余时间时,驱动所述冷却装置对所述快充继电器进行降温。
ii:实时从所述车载充电模块中获取所述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当判断所述当前温度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时,从所述继电器实验数据表格中确定出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对应的第三继电器带载电流值。
iii:从所述第三继电器带载电流值、所述桩端可用电流值和所述当前可充电流值中确定出第二最小电流值,并向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发送第三充电指令以驱动所述车载充电模块按照所述第二最小电流值向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充电。
针对上述步骤i-步骤iii,在具体实施时,当整车主控模块130判断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继电器持续时间大于动力电池充电完成的剩余时间时,驱动冷却装置对快充继电器进行降温。整车主控模块130实时从车载充电模块120中获取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并将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与第一温度阈值进行对比。当整车主控模块130判断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时,从预先设定好的继电器实验数据表格中确定出与第一温度阈值对应的第三继电器带载电流值。整车主控模块130从第三继电器带载电流值、桩端可用电流值和当前可充电流值中确定出第二最小电流值,并向电池管理模块110发送第三充电指令,以使电池管理模块110驱动车载充电模块120按照第二最小电流值向动力电池进行充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快充继电器的智能保护系统,所述智能保护系统包括电池管理模块、车载充电模块和整车主控模块;电池管理模块从快充充电桩实时获取所述快充充电桩的桩端可用电流值,并将所述桩端可用电流值和动力电池的当前可充电流值发送至整车主控模块;车载充电模块实时监测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从继电器实验数据表格中确定出所述当前温度值对应的第一继电器带载电流值和继电器持续时间,并将所述当前温度值、所述第一继电器带载电流值和所述继电器持续时间发送至整车主控模块;整车主控模块当基于所述桩端可用电流值、所述当前可充电流值、所述当前温度值、所述第一继电器带载电流值和所述继电器持续时间判断所述快充继电器达到预设状态时,向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发送第一充电指令以驱动所述车载充电模块按照所述当前可充电流值向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并驱动冷却装置对所述快充继电器进行降温,以使所述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低于第一温度阈值。
本申请增加电动汽车快充继电器的温度监测和快充继电器的冷却装置,通过车载充电模块实时监测快充继电器的温度值,通过冷却装置对快充继电器进行降温。这样,在大功率充电场景下通过冷却装置对快充继电器进行降温,确保快充继电器的温度始终低于第一温度阈值,保持在寿命要求的温度范围内,从而让继电器发挥最大能力。这样能够延迟快充继电器的性能,避免快充继电器因温度过高自动物理断开而造成的快充异常停止,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快充效率,也提高了用户体验感。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快充继电器的智能保护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智能保护方法应用于一种快充继电器的智能保护系统,所述智能保护系统包括电池管理模块、车载充电模块和整车主控模块。如图3中所示,所述智能保护方法包括:
S301,控制所述电池管理模块从快充充电桩实时获取所述快充充电桩的桩端可用电流值,并将所述桩端可用电流值和动力电池的当前可充电流值发送至所述整车主控模块;
S302,控制所述车载充电模块实时监测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从继电器实验数据表格中确定出所述当前温度值对应的第一继电器带载电流值和继电器持续时间,并将所述当前温度值、所述第一继电器带载电流值和所述继电器持续时间发送至所述整车主控模块;
S302,控制所述整车主控模块当基于所述桩端可用电流值、所述当前可充电流值、所述当前温度值、所述第一继电器带载电流值和所述继电器持续时间判断所述快充继电器达到预设状态时,向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发送第一充电指令以驱动所述车载充电模块按照所述当前可充电流值向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并驱动冷却装置对所述快充继电器进行降温,以使所述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低于第一温度阈值。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装置为所述车载充电模块中与冷却水道相连的水泵以及风扇,所述快充继电器设置在所述车载充电模块内所述冷却水道旁。
进一步的,所述车载充电模块中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快充继电器相连;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所述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并将所述当前温度值发送至所述整车主控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整车主控模块通过下述步骤判断所述快充继电器是否达到预设状态:
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的当前荷电状态数据,并基于所述当前荷电状态数据以及所述桩端可用电流值确定出所述动力电池完成充电的剩余时间;
当判断所述第一继电器带载电流值大于所述桩端可用电流值与所述当前可充电流值之间的较小值,且所述继电器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剩余时间,且所述当前温度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时,则认为所述快充继电器达到预设状态。
进一步的,当所述整车主控模块判断所述快充继电器没有达到预设状态时,所述智能保护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整车主控模块判断所述当前温度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且大于第二温度阈值,且所述继电器持续时间小于所述剩余时间时,控制所述整车主控模块驱动所述冷却装置对所述快充继电器进行降温;
控制所述整车主控模块实时从所述车载充电模块中获取所述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当判断所述当前温度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时,从所述继电器实验数据表格中确定出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对应的第二继电器带载电流值;
控制所述整车主控模块从所述第二继电器带载电流值、所述桩端可用电流值和所述当前可充电流值中确定出第一最小电流值,并向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发送第二充电指令以驱动所述车载充电模块按照所述第一最小电流值向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充电。
进一步的,当所述整车主控模块判断所述快充继电器没有达到预设状态时,所述智能保护方法还包括:
控制当所述整车主控模块判断所述当前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且所述继电器持续时间大于所述剩余时间时,控制所述整车主控模块驱动所述冷却装置对所述快充继电器进行降温;
控制所述整车主控模块实时从所述车载充电模块中获取所述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当判断所述当前温度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时,从所述继电器实验数据表格中确定出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对应的第三继电器带载电流值;
控制所述整车主控模块从所述第三继电器带载电流值、所述桩端可用电流值和所述当前可充电流值中确定出第二最小电流值,并向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发送第三充电指令以驱动所述车载充电模块按照所述第二最小电流值向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充电。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中所示,所述电子设备400包括处理器410、存储器420和总线430。
所述存储器420存储有所述处理器410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400运行时,所述处理器410与所述存储器420之间通过总线430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410执行时,可以执行如上述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快充继电器的智能保护方法的步骤,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可以执行如上述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快充继电器的智能保护方法的步骤,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快充继电器的智能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保护系统包括电池管理模块、车载充电模块和整车主控模块;
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用于从快充充电桩实时获取所述快充充电桩的桩端可用电流值,并将所述桩端可用电流值和动力电池的当前可充电流值发送至所述整车主控模块;
所述车载充电模块,用于实时监测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从继电器实验数据表格中确定出所述当前温度值对应的第一继电器带载电流值和继电器持续时间,并将所述当前温度值、所述第一继电器带载电流值和所述继电器持续时间发送至所述整车主控模块;
所述整车主控模块,用于当基于所述桩端可用电流值、所述当前可充电流值、所述当前温度值、所述第一继电器带载电流值和所述继电器持续时间判断所述快充继电器达到预设状态时,向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发送第一充电指令以驱动所述车载充电模块按照所述当前可充电流值向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并驱动冷却装置对所述快充继电器进行降温,以使所述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低于第一温度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为所述车载充电模块中与冷却水道相连的水泵以及风扇,所述快充继电器设置在所述车载充电模块内所述冷却水道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充电模块中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快充继电器相连;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所述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并将所述当前温度值发送至所述整车主控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主控模块还用于通过下述步骤判断所述快充继电器是否达到预设状态:
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的当前荷电状态数据,并基于所述当前荷电状态数据以及所述桩端可用电流值确定出所述动力电池完成充电的剩余时间;
当判断所述第一继电器带载电流值大于所述桩端可用电流值与所述当前可充电流值之间的较小值,且所述继电器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剩余时间,且所述当前温度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时,则认为所述快充继电器达到预设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整车主控模块判断所述快充继电器没有达到预设状态时,所述整车主控模块还用于:
当判断所述当前温度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且大于第二温度阈值,且所述继电器持续时间小于所述剩余时间时,驱动所述冷却装置对所述快充继电器进行降温;
实时从所述车载充电模块中获取所述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当判断所述当前温度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时,从所述继电器实验数据表格中确定出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对应的第二继电器带载电流值;
从所述第二继电器带载电流值、所述桩端可用电流值和所述当前可充电流值中确定出第一最小电流值,并向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发送第二充电指令以驱动所述车载充电模块按照所述第一最小电流值向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充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整车主控模块判断所述快充继电器没有达到预设状态时,所述整车主控模块还用于:
当判断所述当前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且所述继电器持续时间大于所述剩余时间时,驱动所述冷却装置对所述快充继电器进行降温;
实时从所述车载充电模块中获取所述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当判断所述当前温度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时,从所述继电器实验数据表格中确定出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对应的第三继电器带载电流值;
从所述第三继电器带载电流值、所述桩端可用电流值和所述当前可充电流值中确定出第二最小电流值,并向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发送第三充电指令以驱动所述车载充电模块按照所述第二最小电流值向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充电。
7.一种快充继电器的智能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保护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快充继电器的智能保护系统,所述智能保护系统包括电池管理模块、车载充电模块和整车主控模块;所述智能保护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电池管理模块从快充充电桩实时获取所述快充充电桩的桩端可用电流值,并将所述桩端可用电流值和动力电池的当前可充电流值发送至所述整车主控模块;
控制所述车载充电模块实时监测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从继电器实验数据表格中确定出所述当前温度值对应的第一继电器带载电流值和继电器持续时间,并将所述当前温度值、所述第一继电器带载电流值和所述继电器持续时间发送至所述整车主控模块;
控制所述整车主控模块当基于所述桩端可用电流值、所述当前可充电流值、所述当前温度值、所述第一继电器带载电流值和所述继电器持续时间判断所述快充继电器达到预设状态时,向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发送第一充电指令以驱动所述车载充电模块按照所述当前可充电流值向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并驱动冷却装置对所述快充继电器进行降温,以使所述快充继电器的当前温度值低于第一温度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为所述车载充电模块中与冷却水道相连的水泵以及风扇,所述快充继电器设置在所述车载充电模块内所述冷却水道旁。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所述总线进行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7至8任一所述的快充继电器的智能保护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7至8任一所述的快充继电器的智能保护方法的步骤。
CN202311804595.1A 2023-12-25 2023-12-25 一种快充继电器的智能保护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Pending CN1175656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04595.1A CN117565673A (zh) 2023-12-25 2023-12-25 一种快充继电器的智能保护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04595.1A CN117565673A (zh) 2023-12-25 2023-12-25 一种快充继电器的智能保护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65673A true CN117565673A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61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04595.1A Pending CN117565673A (zh) 2023-12-25 2023-12-25 一种快充继电器的智能保护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6567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73174B1 (en) Battery pack he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battery pack heating control
CN102959790B (zh) 一种用于监控蓄电池的充电过程的方法
CN113043914B (zh) 电池加热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13232510B (zh) 动力电池高压断电保护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EP416314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harging, powering on and powering off of electric vehicle, and electric vehicle
CN112332475A (zh) 一种电池组件充电电流的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及应用
CN112510289A (zh) 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的供电电路及动力电池系统
CN113844335A (zh) 车载电池的充电方法、车辆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5489356A (zh) 一种汽车电池充电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4714950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预加热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878415A (zh) 电动挖掘机电源模块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动挖掘机
CN117565673A (zh) 一种快充继电器的智能保护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07492696B (zh) 高压电池的控制方法和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16278852A (zh) 汽车充电热管理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71023A (zh) 电池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15972974A (zh) 极化电流消除方法和充电电路
CN111137150A (zh) 充电控制方法和车载充电机
CN115411411A (zh) 一种电池热管理控制方法以及一种电池
CN215343882U (zh) 一种集成式高边开关以及包含其的电气高压装置、汽车
CN113872303A (zh)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15986B (zh) 制动回馈控制系统及车辆
CN112824138A (zh) 车辆动力电池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CN112477694A (zh) 车辆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路、车辆和计算机设备
CN114633654B (zh) 适用于直流充电桩的电池预加热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13546413U (zh) 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的供电电路及动力电池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