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62633A - 一种便于穿刺的修复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穿刺的修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62633A
CN117562633A CN202210946389.3A CN202210946389A CN117562633A CN 117562633 A CN117562633 A CN 117562633A CN 202210946389 A CN202210946389 A CN 202210946389A CN 117562633 A CN117562633 A CN 1175626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ncture
double
repair system
tissue
distal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4638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烨
李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Diochang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Diochang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Diochang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Diochang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4638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626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62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626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15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for introducing tubes or catheters, e.g. gastrostomy tubes, drain cath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17Details of tips or shafts, e.g. grooves, expandable, bendable; Multiple coaxial sliding cannulas, e.g. for dila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2017/00743Type of operation; Specification of treatment sites
    • A61B2017/00796Breast surge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17Details of tips or shafts, e.g. grooves, expandable, bendable; Multiple coaxial sliding cannulas, e.g. for dilating
    • A61B2017/3454Details of tip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穿刺的修复系统,至少包括双穿刺结构、抓捕装置和修复构件,修复构件至少部分套设在双穿刺结构内,双穿刺结构在修复过程中能够往返穿刺两块有间隙的组织,且抓捕装置在修复过程中设置在双穿刺结构的第一次穿刺起点侧并抵住组织,为双穿刺结构的第二次穿刺的组织提供了支撑力;并且,双穿刺结构在穿刺过程中将修复构件递送至目标位置,修复构件连接两块被穿刺的组织以减少或消除间隙。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穿刺的修复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穿刺的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卵圆孔是心脏房间隔胚胎时期的一个生理性通道。胎儿没有肺循环,来自脐带的含氧血从胎儿右心房经过卵圆孔流入到左心房。出生后,随着肺循环的建立,左心房压力增加,继发隔和原发隔相互靠近、粘连融合,逐渐形成永久性房间隔。但仍有部分人群未融合,则形成卵圆孔未闭(简称PFO)。对于卵圆孔未闭患者,原发隔与继发隔间残存的裂隙样异常通道,类似一功能性瓣膜,由于心脏左心房血压高于右心房,血液可能由左心房经卵圆孔流入右心房,长时间的左心房向右心房血液流动,导致右心房血液容量增大,引起右心室肥大,肺循环血量增加。
专利CN201811177715 .9公开了一种缝合装置,该方案的技术缺陷在于:由于原发隔的厚度比继发隔小,柔性大,原发隔不易被穿刺,同时管状导管由于其内部设有穿刺导管而直径大,且没有相应的反作用力来限制原发隔,更难对原发隔进行穿刺,只会出现原发隔被管状导管顶向左心房的情况,伤心原发隔组织,影响心脏正常搏动,手术风险大,可行性低。
专利CN202210546721.7提供了一种修复系统,该方案的技术缺陷在于:修复单元与双穿刺结构连接,在修复单元的一端套设在双穿刺结构时,若修复单元为柔性件,实际修复效果不佳,长期的作用易出现断裂;若修复单元为刚性件,在随着双穿刺结构运动的过程中容易与原发隔、继发隔发生干涉,损失心内组织,造成二次伤害。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第一,穿刺结构在穿刺时由于没有得到相应的支撑力而难以准确穿刺的问题;第二,修复单元套设在穿刺结构外造成修复效果不佳或发生干涉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以及其它更多的构思而提出了本申请。
本申请的目的之一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穿刺结构设计不合理和修复单元设计不合理,提供了一种便于穿刺的修复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便于穿刺的修复系统,至少包括双穿刺结构、抓捕装置和修复构件,所述修复构件至少部分套设在所述双穿刺结构内,所述双穿刺结构在修复过程中能够往返穿刺两块有间隙的组织,且所述抓捕装置在修复过程中设置在所述双穿刺结构的第一次穿刺起点侧并抵住组织,为所述双穿刺结构的第二次穿刺的组织提供了支撑力;并且,所述双穿刺结构在穿刺过程中将所述修复构件递送至目标位置,所述修复构件连接两块被穿刺的组织以减少或消除间隙。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修复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修复构件的远端连接的导引件。
进一步地,所述双穿刺结构包括第一穿刺件与第二穿刺件;并且,所述第二穿刺件套设在所述第一穿刺件内。
进一步地,所述导引件的远端呈尖锐状,所述导引件在预装时设置在所述双穿刺结构的远端。
进一步地,所述双穿刺结构进行第一次穿刺时,所述第一穿刺件推送所述导引件完成穿刺;所述双穿刺结构进行第二次穿刺时,所述第一穿刺件或所述第二穿刺件推送所述导引件完成穿刺。
进一步地,所述导引件呈线圈状或球状,所述导引件在预装时设置在所述双穿刺结构内,并且,所述导引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穿刺件的远端。
进一步地,所述双穿刺结构的第一次穿刺和第二次穿刺均由所述第一穿刺件完成;并且,完成第二次穿刺后,所述第二穿刺件顶出所述导引件。
进一步地,所述修复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双穿刺结构连接的稳定结构,所述稳定结构包括固定件与连接件,在所述双穿刺结构进行第二次穿刺时拉动所述连接件以保证穿刺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修复系统还包括回收导管,所述双穿刺结构与所述稳定结构预装时套设在所述回收导管内;并且,所述回收导管的远端呈尖锐状,为回收所述双穿刺结构,所述回收导管会穿过第一次被穿刺的组织。
进一步地,所述抓捕装置包括抓捕杆、与连接在所述抓捕杆远端的抓捕圈;并且,自然状态下,所述抓捕杆与所述抓捕圈不处于一个平面。
进一步地,在所述双穿刺结构第二次穿刺前,所述抓捕圈的近端部分抵住组织;并且,在所述抓捕圈的投影方向上,所述导引件处于所述抓捕圈之内。
进一步地,所述修复构件包括锁紧单元和连接单元;并且,在完成所述双穿刺结构第二次穿刺后,回收所述第二穿刺件和/或所述第一穿刺件,整个所述导引件与部分连接单元暴露在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抓捕圈的远端抓捕所述导引件,在朝近端拉动所述抓捕杆的过程中,所述连接单元依次穿过第一次穿刺点、第二次穿刺点并朝近端运动;并且,当所述锁紧单元与第一次穿刺点、第二次穿刺点均有连接或接触时,旋转所述修复构件,直至所述锁紧单元与所述修复构件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稳定结构与所述第一穿刺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柔性件,不具有预设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单元为金属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双穿刺结构进行第二次穿刺时,第二次穿刺的组织得到了来自所述双穿刺结构或所述导引件提供的穿刺力与所述抓捕圈的支撑力,其中,穿刺力的方向为朝近端方向,支撑力的方向为朝远端方向,使得第二次穿刺的组织被限制在二者之间,被稳定箍住,顺利实现第二次穿刺。
进一步地,第一次穿刺时,所述双穿刺结构带着所述导引件由右心房进入到左心房;第二次穿刺时,所述双穿刺结构带着所述导引件由左心房进入到右心房。
进一步地,所述双穿刺结构第一次穿刺的方向为由近端朝远端,所述双穿刺结构第二次穿刺的方向为由远端朝近端。
进一步地,所述双穿刺结构第一次穿刺是从右心房通过继发隔进入到左心房,所述双穿刺结构第二次穿刺是从左心房通过原发隔进入到右心房。
进一步地,所述双穿刺结构第一次穿刺同时穿过了继发隔/原发隔。
进一步地,所述双穿刺结构第二次穿刺同时穿过了原发隔/继发隔。
进一步地,所述双穿刺结构第一次穿刺的方向与所述双穿刺结构第二次穿刺的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修复系统还包括外鞘管,所述回收导管与所述抓捕杆套设在所述外鞘管内。
进一步地,所述修复系统还包括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控制所述双穿刺结构、所述抓捕装置、所述修复构件和所述稳定结构的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导引件包括尖锐部和限位台阶,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第一,所述尖锐部有利于辅助所述双穿刺结构进行穿刺,第二,所述限位台阶限制所述限位单元置于所述双穿刺结构的远端,第三,所述限位台阶有利于所述抓捕圈抓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优点至少包括如下:
1.现有技术中,穿刺结构进行穿刺时,一方面由于被穿刺的组织厚度小、柔性大,另一方面由于穿刺结构穿刺时只提供一个方向的穿刺力,不提供相应的反向的支撑力,穿刺结构难以正常穿过待修复组织,导致穿刺失败或穿刺位置不理想等问题,而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则避免了以上问题,本方案采用了一种便于穿刺的修复系统,包括双穿刺结构、抓捕装置和修复构件,首先,修复构件至少部分套设在双穿刺结构内,双穿刺结构在修复过程中能够往返穿过待修复组织,这相当于带动修复构件依次穿过第一组织和第二组织,并且由于修复构件套设在双穿刺结构内,手术过程中不会发生与组织干涉或伤害组织的情况;同时,值得一提的是,抓捕装置在修复过程中设置在双穿刺结构的第一次穿刺起点侧并抵住组织,为双穿刺结构第二次穿刺的组织提供了支撑力(第二次穿刺的组织厚度小、柔性大),因而第二次穿刺的组织得到了分别来自近端和远端方向的支撑力与穿刺力,受力平衡,第二次穿刺的组织能够被限制住,使得双穿刺结构能够顺利地在第二组织上的目标位置进行穿刺,穿刺点的准确性得到了保障,有利于后续修复动作的进行,实用性强,推广价值高。
2.现有技术中,穿刺结构完成第一次穿刺后,由于没有任何物件支撑原发隔,在进行第二次穿刺时穿刺结构难以抵住并刺入原发隔,易导致穿刺失败或撕扯原发隔造成二次伤害,而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则避免了以上问题,本方案采用了一种便于穿刺的修复系统,包括双穿刺结构、抓捕装置和修复构件,在双穿刺结构完成第一次穿刺后,抓捕装置会在第一次穿刺起点的侧边抵住原发隔或者抵住原发隔和继发隔,为双穿刺结构穿刺原发隔提供了朝远端方向的支撑力,而且由于第二次穿刺的方向为朝近端方向,原发隔因此获得了来自双穿刺结构和抓捕装置两个方向的力,在穿刺时被牢牢箍住,从而在整个第二次穿刺过程中,原发隔不会发生大的晃动或抖动,双穿刺结构能够轻松地在目标位置完成穿刺功能,当然也不会撕扯心内组织,提高了手术安全性,且操作简单高效,具有很好的临床意义;此外,抓捕装置在完成支撑作用后,还能抓捕修复构件,即在抓捕装置的作用或拉动下,修复构件的锁紧单元能运动至与第一次穿刺点、第二次穿刺点均有连接或接触,随后操作锁紧单元将继发隔和原发隔拉动或牵引至一处,以完成卵圆孔的修复,综上所述,抓捕装置设计巧妙,一物多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3.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构思,修复构件包括锁紧单元与连接单元,连接单元的远端连接导引件,锁紧单元与连接单元在预装时套设在双穿刺结构内,导引件则呈尖锐状、并连接在双穿刺结构的远端,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由于锁紧单元为金属材料,锁紧单元套设在双穿刺结构内不仅不会在穿刺过程中与组织干涉,实质上更利于锁紧单元运动至目标位置处,双穿刺结构为锁紧单元提供了“运动轨道”,两者配合度高,操作顺滑动;另一方面,由于导引件在设计时便考虑到需要穿过待修复组织,再由抓捕装置捕捉至外鞘管内,故将导引件设计成尖锐状,有利于辅助双穿刺结构穿过组织,并且,导引件还包括限位台阶,有利于抓捕圈对其进行抓捕,综上所述,各部件的配合紧密,可操作性高。
4.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构思,修复系统还包括与双穿刺结构连接的稳定结构,稳定结构包括与第一穿刺件连接的固定件,在第一穿刺件完成第一次穿刺后,拉紧或操作连接件可固定第一穿刺件的位置,有利于第二穿刺件穿刺时保证第二穿刺件的穿刺角度与穿刺点位置,使得第二穿刺件穿刺时不会任意弯曲,从而稳定地刺入组织。
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实现其它未一一列出的有利技术效果,这些其它的技术效果在下文中可能有部分描述;并且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阅读了本申请后是可以预期和理解的。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下文的描述连同附图,这些实施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及其他特征和优点以及实现它们的方式将更显而易见;并且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a~1c为本发明修复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a~2c为本发明修复构件与双穿刺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a~3c为本发明双穿刺结构第一次穿刺继发隔的过程示意图。
图4a~4c为本发明双穿刺结构第二次穿刺原发隔的过程示意图。
图5a~5c为本发明双穿刺结构回收的过程示意图。
图6a~6f为本发明修复构件将两块被穿刺的心内组织拉动或牵引至一处的过程示意图。
图7a和7b为本发明导引件的另一实施方式。
附图中各数字所指代的特征如下:
1-双穿刺结构,11-第一穿刺件,12-第二穿刺件,2-抓捕装置,21-抓捕杆,22-抓捕圈, 3-修复构件,31-锁紧单元,32-连接单元, 4-稳定结构,41-固定件,42-连接件,5-导引件,51-尖锐部,52-限位台阶,6-回收导管,7-限位管,8-外鞘管。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对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阐述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从这些描述、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中,可以清楚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
应当理解,本文中所使用的词组和用语是出于描述的目的,而不应当被认为是限制性的。本文中的“包括”、“包含”或“具有”及其变型的使用,旨在开放式地包括其后列出的项及其等同项以及附加的项。
下面将参考本申请的若干方面的不同的实施例和示例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在本申请中,术语“近端”或“近侧”是指离手术操作者较近的一端或一侧,“远端”或“远侧”是指离手术操作者较远的一端或一侧。
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一次穿刺”是指双穿刺结构的远端由近端朝远端穿刺,术语“第二次穿刺”是指双穿刺结构的远端由远端朝近端穿刺。
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一组织”是指第一次穿刺的组织,术语“第二次穿刺”是指第二次穿刺的组织。
在本申请中,术语“往返”发生在一个平面上或三维空间上,并非直线往返。
实施例一
如图1a~1c所示,图示了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便于穿刺的修复系统,至少包括双穿刺结构1、抓捕装置2和修复构件3,所述修复构件3至少部分套设在所述双穿刺结构1内,所述双穿刺结构1在修复过程中能够往返穿刺两块有间隙的组织,且所述抓捕装置2在修复过程中设置在所述双穿刺结构1的第一次穿刺起点侧并抵住组织,为所述双穿刺结构1的第二次穿刺的组织提供了支撑力;并且,所述双穿刺结构1在穿刺过程中将所述修复构件3递送至目标位置,所述修复构件3连接两块被穿刺的组织以减少或消除间隙。
本实施例一中,所述修复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修复构件3的远端连接的导引件5,如图2a所示。
本实施例一中,所述双穿刺结构1包括第一穿刺件11与第二穿刺件12;并且,所述第二穿刺件12套设在所述第一穿刺件11内,如图2b所示。
本实施例一中,所述导引件5的远端呈尖锐状,所述导引件5在预装时设置在所述双穿刺结构1的远端,如图2c所示。
本实施例一中,所述导引件5包括尖锐部51和限位台阶52,如图2a所示,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第一,所述尖锐部51有利于辅助所述双穿刺结构1进行穿刺,第二,所述限位台阶52限制所述限位单元置于所述双穿刺结构1的远端,第三,所述限位台阶52利于所述抓捕圈22抓取。
本实施例一中,所述双穿刺结构1进行第一次穿刺时,所述第一穿刺件11推送所述导引件5完成穿刺,如图3b所示;所述双穿刺结构1进行第二次穿刺时,所述第一穿刺件11或所述第二穿刺件12推送所述导引件5完成穿刺,如图4c所示。
本实施例一中,所述修复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双穿刺结构1连接的稳定结构4,所述稳定结构4包括固定件41与连接件42,在所述双穿刺结构1进行第二次穿刺时拉动所述连接件42以保证穿刺角度,如图4a和4b所示。
本实施例一中,所述连接件42为柔性件,不具有预设形状。
本实施例一中,所述修复系统还包括回收导管6,所述双穿刺结构1与所述稳定结构4预装时套设在所述回收导管6内;并且,所述回收导管6的远端呈尖锐状,为回收所述双穿刺结构1,所述回收导管6会穿过第一次被穿刺的组织,如图5a所示。
本实施例一中,在所述回收导管6穿过第一次穿刺的组织后,所述第一穿刺件11才能回收。
本实施例一中,所述抓捕装置2包括抓捕杆21、与连接在所述抓捕杆21远端的抓捕圈22;并且,自然状态下,所述抓捕杆21与所述抓捕圈22不处于一个平面。
本实施例一中,在所述双穿刺结构1第二次穿刺前,所述抓捕圈22的近端部分抵住组织;并且,在所述抓捕圈22的投影方向上,所述导引件5处于所述抓捕圈22之内,如图1a所示。
本实施例一中,所述双穿刺结构1进行第二次穿刺时,第二次穿刺的组织得到了来自所述双穿刺结构1或所述导引件5提供的穿刺力与所述抓捕圈22的支撑力,其中,穿刺力的方向为朝近端方向,支撑力的方向为朝远端方向,使得第二次穿刺的组织被限制在二者之间,被稳定箍住,顺利实现第二次穿刺。
所述修复构件3包括锁紧单元31和连接单元32;并且,在完成所述双穿刺结构1第二次穿刺后,回收所述第二穿刺件12和/或所述第一穿刺件11,整个所述导引件5与部分连接单元32暴露在体内。
所述抓捕圈22的远端抓捕所述导引件5,在朝近端拉动所述抓捕杆21的过程中,所述连接单元32依次穿过第一次穿刺点、第二次穿刺点并朝近端运动,如图6a和6b所示;并且,当所述锁紧单元31与第一次穿刺点、第二次穿刺点均有连接或接触时,如图6c和6d所示,旋转所述修复构件3,直至所述锁紧单元31与所述修复构件3分离,如图6e和6f所示。
本实施例一中,所述锁紧单元31为金属材料。
本实施例一中,所述双穿刺结构1第一次穿刺是从右心房通过继发隔进入到左心房,所述双穿刺结构1第二次穿刺是从左心房通过原发隔进入到右心房。
本实施例一中,所述修复系统还包括限位管7和外鞘管8,所述回收导管6与所述抓捕杆21套设在所述限位管7内,所述限位管7套设在所述外鞘管8内。
本实施例一中,所述第一穿刺件11的远端呈“J”形,所述第二穿刺件12的远端呈“U”形。
本实施例一种,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二穿刺件12的远端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穿刺件11的长度。
本实施例一的修复系统的示范性操作过程如下:
1. 所述外鞘管8通过经股静脉入路进入右心房,操作所述回收导管6抵住继发隔,如图3a所示,随后操作所述第一穿刺件11顶着所述导引件5穿过继发隔,完成所述双穿刺结构1的第一次穿刺,如图3b和3c所示;
2. 操作所述抓捕装置2使得所述抓捕圈22从所述限位管7内出来并恢复原状,如图4a所示,所述抓捕圈22的近端抵住原发隔,拉动所述连接件42以保持所述第一穿刺件11的稳定,如图4b所示,随后操作所述第二穿刺件12顶着所述导引件5穿过发隔,完成所述双穿刺结构1的第二次穿刺,如图4c所示;
3. 操作所述回收导管6穿过第一组织的穿刺点,如图5a所示,随后回收双穿刺结构1,且所述稳定结构4随着所述双穿刺结构1一齐回收至所述回收导管6内,如图5b和5c所示;
4. 操作所述抓捕装置2朝近端运动,所述导引件5被抓进所述抓捕圈22内,拉动所述抓捕杆21朝近端移动,如图6a所示,所述导引件5随着所述抓捕圈22朝近端移动,拉动过程中,所述连接单元32依次穿过第一次穿刺点、第二次穿刺点,如图6b所示;
5. 持续拉动所述抓捕杆21朝近端运动,当所述锁紧单元31与第一次穿刺点、第二次穿刺点均有连接或接触时,如图6c和6d所示,旋转所述修复构件3,直至所述锁紧单元31与所述修复构件3分离,如图6e和6f所示;
6. 回收所述外鞘管8,植入完成。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导引件5的形状不同,所述导引件5在预装时的位置不同。
本实施例二中,图示了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便于穿刺的修复系统,至少包括双穿刺结构1、抓捕装置2和修复构件3,所述修复构件3至少部分套设在所述双穿刺结构1内,所述双穿刺结构1在修复过程中能够往返穿刺两块有间隙的组织,且所述抓捕装置2在修复过程中设置在所述双穿刺结构1的第一次穿刺起点侧并抵住组织,为所述双穿刺结构1的第二次穿刺的组织提供了支撑力;并且,所述双穿刺结构1在穿刺过程中将所述修复构件3递送至目标位置,所述修复构件3连接两块被穿刺的组织以减少或消除间隙。
本实施例二中,所述导引件5呈线圈状或线头状或球状,如图7a所示。
本实施例二中,所述双穿刺结构1的第一次穿刺和第二次穿刺均由所述第一穿刺件11完成;并且,完成第二次穿刺后,所述第二穿刺件12顶出所述导引件5,如图7b所示。
本实施例二中,所述锁紧单元31、所述连接单元32与所述导引件5在预装时均套设在所述双穿刺结构1内;并且,所述锁紧单元31完全套设在第二穿刺件12内,所述连接单元32部分套设在所述第二穿刺件12内,所述导引件5套设在所述第一穿刺件11内但位于所述第二穿刺件12远端的远端。
就此而言,实施例二的相关构造和构思类似于实施例一,因此在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出于说明的目的而提出了对本申请的对若干个实施例的前文描述。所述前文描述并非意图是穷举的,也并非将本申请限于所公开的精确配置、构造和/或步骤,显然,根据上文的教导,可作出许多修改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和所有的等同者旨在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3)

1.一种便于穿刺的修复系统,至少包括双穿刺结构、抓捕装置和修复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构件至少部分套设在所述双穿刺结构内,所述双穿刺结构在修复过程中能够往返穿刺两块有间隙的组织,且所述抓捕装置在修复过程中设置在所述双穿刺结构的第一次穿刺起点侧并抵住组织,为所述双穿刺结构的第二次穿刺的组织提供了支撑力;并且,所述双穿刺结构在穿刺过程中将所述修复构件递送至目标位置,所述修复构件连接两块被穿刺的组织以减少或消除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穿刺的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修复构件的远端连接的导引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穿刺的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穿刺结构包括第一穿刺件与第二穿刺件;并且,所述第二穿刺件套设在所述第一穿刺件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穿刺的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件的远端呈尖锐状,所述导引件在预装时设置在所述双穿刺结构的远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穿刺的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穿刺结构进行第一次穿刺时,所述第一穿刺件推送所述导引件完成穿刺;所述双穿刺结构进行第二次穿刺时,所述第一穿刺件或所述第二穿刺件推送所述导引件完成穿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穿刺的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件呈线圈状或线头状或球状,所述导引件在预装时设置在所述双穿刺结构内,并且,所述导引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穿刺件的远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穿刺的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穿刺结构的第一次穿刺和第二次穿刺均由所述第一穿刺件完成;并且,完成第二次穿刺后,所述第二穿刺件顶出所述导引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穿刺的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双穿刺结构连接的稳定结构,所述稳定结构包括固定件与连接件,在所述双穿刺结构进行第二次穿刺时拉动所述连接件以保证穿刺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便于穿刺的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系统还包括回收导管,所述双穿刺结构与所述稳定结构预装时套设在所述回收导管内;并且,所述回收导管的远端呈尖锐状,为回收所述双穿刺结构,所述回收导管会穿过第一次被穿刺的组织。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穿刺的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捕装置包括抓捕杆、与连接在所述抓捕杆远端的抓捕圈;并且,自然状态下,所述抓捕杆与所述抓捕圈不处于一个平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便于穿刺的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双穿刺结构第二次穿刺前,所述抓捕圈的近端部分抵住组织;并且,在所述抓捕圈的投影方向上,所述导引件处于所述抓捕圈之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便于穿刺的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构件包括锁紧单元和连接单元;并且,在完成所述双穿刺结构第二次穿刺后,回收所述第二穿刺件和/或所述第一穿刺件,整个所述导引件与部分连接单元暴露在体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便于穿刺的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捕圈的远端抓捕所述导引件,在朝近端拉动所述抓捕杆的过程中,所述连接单元依次穿过第一次穿刺点、第二次穿刺点并朝近端运动;并且,当所述锁紧单元与第一次穿刺点、第二次穿刺点均有连接或接触时,旋转所述修复构件,直至所述锁紧单元与所述修复构件分离。
CN202210946389.3A 2022-08-08 2022-08-08 一种便于穿刺的修复系统 Pending CN1175626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46389.3A CN117562633A (zh) 2022-08-08 2022-08-08 一种便于穿刺的修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46389.3A CN117562633A (zh) 2022-08-08 2022-08-08 一种便于穿刺的修复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62633A true CN117562633A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94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46389.3A Pending CN117562633A (zh) 2022-08-08 2022-08-08 一种便于穿刺的修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6263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96963B (zh) 用于心包进入的方法和器件
US8568431B2 (en) Delivery/recovery system for septal occluder
US6932824B1 (en) Three-needle closure device
US20160287230A1 (en) Patent foramen ovale closure system
TWI662943B (zh) 用於縫線遞送之系統及方法
US20080269786A1 (en) Suturing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losing a Patent Foramen Ovale
CN106214196B (zh) 一种深部筋膜缝合器
US8597294B2 (en) Biological tissue closing device
CN114469212A (zh) 限位装置和缝合装置
CN117562633A (zh) 一种便于穿刺的修复系统
US11219743B2 (en) Puncture devices,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cessing tissue
EP3181059A1 (en) Surgical device
EP3689255B1 (en) Recoverable percutaneous anchor
US20230210520A1 (en) Defect closure system and methods of operation thereof
CN113576614B (zh) 用于穿刺房间隔缺损补片的穿刺装置
CN114259283A (zh) 具有穿刺针体的穿刺构件及房间隔穿刺导丝
US10531911B2 (en) Medical device
CN113967053A (zh) 组织牵引装置及用于在组织中形成孔的装置
CN117122383A (zh) 一种修复系统
CN215130901U (zh) 一种应用在心脏植入物上的锚定机构
JP3237114U (ja) 新規な心房中隔穿刺用ガイドワイヤ
TW201442684A (zh) 用於經皮縫線傳遞之系統及方法
CN219089562U (zh) 穿刺定位结构及定位针
CN219461339U (zh) 一种房间隔穿刺针的保护钢丝
CN216394196U (zh) 组织牵引装置及用于在组织中形成孔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